当前位置:报告大全 > 社会报告 > 调查报告

教育调查报告1500字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12-03 查看人数:90

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调查报告怎么写

一、引言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秀丽的自然风光闻名。然而,农村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其现状和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本报告旨在深入探究安徽省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二、基础教育设施

1. 学校建设:调查发现,安徽省农村地区的学校基础设施普遍较为简陋,部分学校仍存在教室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的情况。

2. 教师资源: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英语和科学类科目,且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教学质量。

3. 学生住宿:寄宿制学校的住宿条件亟待改善,部分学校宿舍拥挤,卫生条件不佳。

三、教育投入与经费

1. 经费分配:农村教育经费相对城市地区较少,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2. 家庭支出:农村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有限,部分家庭因经济压力难以承担子女的教育费用。

四、学生学习状况

1. 学习环境: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相对单一,课外活动和实践机会较少。

2. 学习成绩:农村学生的学业成绩普遍低于城市学生,尤其在学科竞赛和升学考试中表现较弱。

五、社会支持与政策

1. 政策扶持:政府已推出一系列政策,如“营养午餐计划”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但实施效果有待加强。

2. 社会参与:企业和社会组织对农村教育的参与度不高,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

六、改善建议

1. 加大投入:增加农村教育经费,优先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提高教师待遇。

2. 培训提升:定期对农村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教学能力。

3. 社会合作: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教育,建立稳定的资助机制。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

安徽省农村教育,承载着无数乡村孩子的梦想与希望,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基础设施到师资力量,从经费投入至学生学习状况,每一环节都反映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报告通过实地调研,力图揭示这些问题的本质,以期为改善农村教育提供参考。

结尾:

面对安徽省农村教育的现状,我们不能忽视每一个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改善农村教育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安徽省农村教育的未来描绘出更加美好的蓝图。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第一篇 教育调查报告1500字3550字

教育调查报告1500字

2024年9月1日,我们被分到青龙县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实习工作中我们分别担任的是六七八年级的美术和七年级的英语,在这期间我们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争取优异的成绩。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决定做一次深入的调查,是针对学生对英语教与学和课堂教学模式的看法这两方面的情况做下了解。为了得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并能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们不仅只限于我们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现在,我们报告一下调查的结果。

一、谈谈英语教与学的一些看法

1.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英语教的情况。

我们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村镇中学,学校规模较小,该校在本县的教学成绩也并不理想,近几年,学生的成绩较差,基础薄弱,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学生的纪律性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首先,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发现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认为基础没打好,怎么也不会,就算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老师让他们回家背英语单词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上课提问题,学生就像霜打的茄子,都钻到课桌里边去了,老师只能硬着头皮去讲。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多交流,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

其次,我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英语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英语学好,那是不现实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当然,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也不能采取放弃的态度。在调查中,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喜欢好学生,对坏学生存有看法。在我们看来这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样的现象应即刻停止,因为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再次,通过了解,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老师所教的内容上,更多的是在老师的教学方法上,在一方面虽然调节了课堂气氛,但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再把学生从那种情境中拉回来,因此,有时老师们仍然保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2.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英语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我也不打算出国,学习英语没有用处。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英语是很关键的,毕竟在高考时英语是最容易丢分的,也是最容易拉分的,在考试中,多得一分,人生道路就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英语是很受人欢迎的,在人生中的运用也是少不了的。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感觉课堂闷闷的,再加上听不懂,也就不想学了,还有的学生说,有的老师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就会产生烦躁的心理。

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们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的现象,还问我们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们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英语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例子能贴近生活,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2.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习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3.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们认为英语老师能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参与中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展开。

自我们实习以来,学校开始遵行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平时,听见老师和学生有很多不一样的心声,因此,我们也对“教学模式的看法”做了相应的调查。

二、学生的看法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多一半的学生喜欢用这种模式上课,他们说135课堂模式使他们感到课堂气氛活跃,给他们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变得更加有自信。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135是很好,的确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但是学到手的知识却不多,例如,导学卡只显示书本上的知识,课外知识几乎没有,而且,课堂的活跃度老师有时把握不好,让想学的同学都没有办法静下心来,还有的说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少之又少,甚至有时一节课只能讲两道题,总觉得自己过得不充实。

然而,老师也有不同的看法。

三、老师的看法

优点:1.学生基础薄弱,在课堂教学中,适当降低教学难度符合学生学习实际。

2.教师参与面大,既体现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又体现教师全体参与性。

3.教师能够积极听课,参与打分,不仅为教师相互间的交流搭建平台,而且让老师们通过参与评价寻找自身不足,提高对课堂的鉴别能力,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缺点:1、实施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以来,常常出现学习目标不能按时完成的问题。

2.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要么放的开完不成教学任务,要么收的太紧又变成了一言堂。

3.一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不但得不到同组学生的鼓励和支持,反而得到的是嘲讽,造成时间越久这些学生就越胆怯。

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不能用正确的态度面对这种教学方式,偷懒、嬉笑、眉来眼去时有发生,让我们无从下手。

5.导学卡上的知识不全面,知识多了完不成教学任务,知识少了学生学不到重点知识,除了基础知识外,很难提高。

不过,老师和学生一致表示,一定会尽快适应135互动课堂模式,并做到。

总之,以上就是我们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们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我想只要我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 最新关于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2050字

2024年关于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____年__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需求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第三篇 2024年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素质教育调查3650字

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共青团中央和团省委的统一部署,为贯彻落实学校团委发布的相关文件精神,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高度重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鼓励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力图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提高青年学生的奉献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学部团委__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我校团委的积极组织下,在学部各级团组织的努力配合下,在广大青年热情响应下,结合化学化工与环境等专业特色,积极服务于基层建设及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展了规模大、层次多、范围广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农村、深入社区、深入厂矿,开展感悟红色历程,把竭诚服务基础建设作为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广泛好评和一致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现将学部__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概况

__年学部团委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根据开学以来各团队反馈的信息不完全统计,参与学部暑期社会实践人数达千余人。按照点面结合、逐层铺开的原则,采取集中研讨与分散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部共组建了3支社会实践团队,分别为“绿色心愿-美丽中国实践团”、““情系红色,筑梦仲夏”红色文化宣传团”、“教育携科学同行—“问学穿石”科技教育服务团”。其中,国家级团队1支(“绿色心愿-美丽中国实践团”)、校级团队2支(““情系红色,筑梦仲夏”红色文化宣传团”及“教育携科学同行—“问学穿石”科技教育服务团”),参与人员共33人。学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自7月10日至7月25日,开赴抚顺周边各地,结合专业特色与社会所需,联合政府部门、厂矿单位、基层社区、革命景区等,开展了以社会调查、科技服务、文化服务、企业调研、厂矿实习、基层劳作等多种创新形式的实践活动。

学部团委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总结起来主要分如下方面:

(一)践行红色足迹,宣扬革命精神—““情系红色,筑梦仲夏”红色文化宣传团”

1、体验红色之旅。纪念是为了不忘,反思是为了清醒,奋然前行,才是铭记历史的真谛。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实践团通过走进抚顺露天煤矿、918历史博物馆、平顶山惨案纪念馆及雷锋纪念馆等,探寻革命遗址,了解中国革命发展脉络,引导实践团成员“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肩负起民族发展复兴的重担,以此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深入红色访谈。实践团关怀老红军战士,慰问研究抚顺市红色文化、革命历史并成功举办“兴抚顺颂家乡·王太学革命诗词书画展”的老前辈王太学老人,通过深入访谈前辈引领红色传承。实践团成员与老人的访谈交流中了解了抚顺革命的兴衰历史,老人题诗一首以勉励队员学习红色文化,大力宣传传颂,团队成员更把宣传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当成使命,牢记在心。

3、开展红色宣讲。为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旋律,实践团成员们依次在抚顺万达广场、台安社区、凤城社区开展以“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的大型演讲及红剧演出,内容涉及抚顺历史、革命抗日、雷锋精神等,并通过宣传海报、发放调研问卷,唤起民众关于红色记忆,弘扬和传颂红色文化。

4、建立红色媒体平台。实践团广泛利用新媒体平台作为宣扬红色文化主阵地,建立“抚顺红色文化交流贴吧”及“印象抚顺”、“今日抚顺”、“抚顺新视野”等微信公众平台,通过精心搜集、整理材料,上传并分享大量红色资料,普及抚顺文化知识,并做到时时更新,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扩大了受众范围。

(二)关爱绿色未来,志愿倡导环保—“绿色心愿-美丽中国实践团”

1、丰富环保知识。“绿色心愿”实践团结合所学专业,深入抚顺市环境保护局、抚顺市前甸污水处理厂、大伙房水库及演武油库,了解地表水、水库以及降水等水资源的采集,交接,测量的过程,学习城市污水的多步处理方法及考量指标,认识石油工厂主要污染类别及防范措施,深刻意识到抚顺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保护问题不容忽视,要努力践行“保护碧水蓝天,造福抚顺人民”十二字精神。

2、开展绿色调研。为结合学科知识进行调查、调研,获得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加强专业知识应用,该实践团队深入金石社区开展“身边的环保问题调查问卷”,共发放有效问卷86份。通过与市民积极讨论,形成调研成果,宣传环保理念。

3、深入实地考察。为将所学环保知识较好结合实践,实践团成员深入沈抚交界处的生态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将知识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尤其对生态保护区水塘进行详细勘测,针对水质富营养化,钙、镁物质过多而出现的水化现象,提出四点治理方案,如采用加热保持水温,减少水化成都等。并提交给园区负责人员,较好地将所学知识为环保贡献力量。

4、履行环保志愿。为增强志愿者实践能力,提高农村环保意识,真正走入现代化农村,实践团走访抚顺市田屯村开展了“义工大清扫,环保献爱心”义务劳动环境保护系列志愿活动。从打扫田屯福源敬老院到下田体验农民劳作,为农家除杂草、除去入侵作物,清理农村道口路边垃圾,践行绿色环保志愿。同时,在农村社区广泛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如农村垃圾处理,水资源保护,废物利用等,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健康意识。

(三)开展学科调研,科技服务基层—“教育携科学同行—“问学穿石”科技教育服务团

1、开展学科调研。“问学穿石”实践团深入厂矿基层及对口车间的企业实训、参观和调研,考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程度,通过以上形式加强专业学习,深化理论学习,让实践团成员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了解化工产业发展动态,鼓励大学生积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如走访抚顺石油化工研究所、抚顺石化三厂等,着重学习石油加工过程中催化剂研制、应用等知识。

2、科技宣传服务。实践团重点利用化学化工与环境等专业能力,根据基层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组织深入抚顺市铁岭本溪社区、工农街道社区、煤研小区及月牙岛风景区举办生活化学、趣味物理、环境保护培训宣讲等活动,着力解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实际难题。从长远意义来看,这项技术知识普及的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劳动,直接为各项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等具有重要作用。

二、 活动特点

(一)领导重视,思想统一,宣传动员广,组织力度大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团委以及学部领导的支持,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空前的思想统一。学部团委多次召开团学会议,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和周密的安排部署,从宣传海报到微信平台,全团齐心协力,在项目申报、人员选拔、团队组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准备充分,组织得力。在活动过程中,各团队指导教师亲自指导、带队,广泛吸纳党员学生干部作为实践团队的骨干力量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收获大,社会反响好

学部__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建3支团队,内容涉及红色文化、绿色环保、科技致农等,深入基层农村、厂矿、社区,走访红色景点,感悟红色精神,落实争先创优,展现党员风采,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大学生科技服务、文化宣传等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社会实践。通过发放宣传单、问卷调查、座谈访问、义务服务辅导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活动。

与此同时,实践活动坚持创新服务相结合,与学部学科优势相结合,与大学生就业相结合。要求所有团队从基层需要出发、从自身发展出发,确保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在大力开展过程中受到社会以及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据统计,媒体报道共7次,社会反响好。活动使学部学生加深对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及国情、民情的理解,真实的看到社会所需及企业发展现状,加深了大学生同当地人民群众的感情,拉近了与社会距离,更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学生的成才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三、 活动经验

(一)吃苦耐劳是关键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刚好处于天气炎热时期,高温酷暑、蚊虫叮咬、简陋污浊的房屋、泥泞的道理、饮食粗糙不合口味等都让大学生难以接受,然而学部的志愿者们坚持用积极心态面对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时刻保持刻苦耐劳的精神状态,热情饱满、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正因为如此,才使学部的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二)团结协作是核心

良好的团队及队员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是完成一项任务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部各团队积极将团队精神作为活动开展的核心支柱。从前期准备,多次召开碰头会,共同出谋划策,合理分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活动中,队伍相互配合、共同学习、各尽所长、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团结地克服了许多困难。在有限的时间及天气炎热等不利情况下,学部圆满完成任务,并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充分发挥了团队的作用。

(三)责任心是重点

实践活动中,各团队成员并没有急着放假回家,时刻不忘社会赋予的责任,坚持暑期调研,并时刻把保持大学生的形象及学校的形象当成一种责任。无论是准备宣传资料、编写调查问卷、宣讲活动、实地调研,还是写调研报告、活动总结、报道新闻,成员都以认真态度对待,这使得实践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并取得较好效果。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团委

第四篇 铁路系统亲情化安全教育调查报告2400字

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目标,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翻开事故案例,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不胜枚举,事实一次次印证,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最关键因素。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强化人的安全意识,让安全理念真正入心入脑,让安全理念成为每一名职工的行为习惯,为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我们永恒的课题。

一、亲情化安全教育提出的背景

1、铁路基层单位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安全生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安全教育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必须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通过加强安全教育,促进安全生产,有效维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需要;构建让安全理念成为行为习惯的安全文化,是先进文化对铁路企业的要求;通过安全教育,促进广大职工安全素质的提升,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前提。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安全教育。

2、以人为本的主流理念推动。以人为本作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对安全教育有重要指导作用。一方面,安全生产为了人,目的在于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安全生产必须依靠人,人是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是对安全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人的安全意识,直接作用于安全生产的具体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作为安全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只有不断创新探索安全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才能更好地达到启发人、教育人、提高人、约束人和激励人的目的。

3、职工思想多元化对传统的安全教育手段提出挑战。随着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职工思想向多元化发展。一是形式枯燥、简单乏味的形式容易使职工对安全教育产生抵触心理;二是职工的自主意识增强,对不受约束和少受约束的心理期望值高了,容易形成抵触制度约束的问题;三是职工自立意识增强了,要求平等,要求受到尊重,传统的家长式的教育方法行不通了;四是职工的趋利意识增强了,简单的说教唤不起职工的重视。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职工的思想稳定,导致职工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如履薄冰的意识淡了。如何改进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4、安全教育标本兼育的迫切需求。铁路熟练工众多,作业简单重复的特点,容易使职工思想麻痹,养成惰性,自己对自己打保票,领导在于不在不一样,有的甚至和管理人员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职工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滋长了侥幸心理,对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一定就违章的理解,只偏重于违章不一定出事。传统的片面理性教育和事后追究型处理手段只注重育标,不注重育本,职工对安全教育曲解成了别人得病、自己吃药,安全教育入耳不入脑的现象日趋严重,迫切需要探索能激发职工认可的标本兼育的安全教育形式和方法。

二、亲情化安全教育的具体做法

在对安全教育新方法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人对事物的认知分为理性和感性两种,传统的安全教育片面强调理性教育,告诉职工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对职工来讲是要我安全,忽略了感性教育,引不起职工的共鸣,只达到育标的目的,收效不明显。如何挖掘对行为主体人的感性教育,充分发挥亲人、家庭的作用,激发职工内心对安全的重新定位和认识,牢固树立我要安全的行为意识,达到安全教育标本兼育的目标,成为我们探索的源动力。

我站以亲情为主线,贯穿安全教育的全过程,着重培育职工的四感三力,努力构建单位、家庭、个人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网络,打造亲情化安全教育品牌。

1、表彰奖励送到家,增强荣誉感。职工在安全生产中获得荣誉时,单位领导要将表彰奖励送到职工家中,向家属在军功章上一半的付出和支持表示感谢,让职工和家属共同分享职工的荣誉和喜悦,增强职工一荣俱荣的荣誉感,激发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发生重违请家属,增强危机感。当职工发生严重两违时,车间支部领导要及时请职工家属座谈,当着家属的面讲清违章违纪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对单位对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增强职工和家属的危机感,引发家属的共鸣,争取职工家属的支持,共同担负起安全教育的责任。

3、定期召开联谊会,增强认知感。每季度或年底前,三新人员上岗前,各车间、支部组织职工、家属召开联谊座谈会,自编自演寓教于乐的小节目,向家长、家属宣讲铁路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当前的安全形势和要求,增强职工和家属的认知感,使职工和家属感到企业发展人人有责,个人、家庭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增强职工和家属站兴我荣、站衰我耻的意识。

4、征集亲情寄语,增强责任感。积极在生产一线职工当中开展征集亲情寄语,营造安全教育氛围的活动。引导职工对上班为什么 ?安全与家庭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大讨论,面向职工家属征集朴实生动、极具个性的亲情寄语。活动得到职工和家属的踊跃支持,安全是天,你就是家中的天,爸爸,儿子盼你平安归,一句句朴实的寄语饱含着亲人对职工的深情厚爱和殷切期望,呼唤着职工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增强保安全的主动性。

5、坚持四必谈、五必访制度,增强凝聚力。即:干群之间发生矛盾时必谈,不让职工带意见上岗;职工之间发生隔阂时必谈,不让职工带脾气上岗;工作中发生问题必谈,不让职工带包袱上岗;受到奖励或处分时必谈,不让职工带情绪上岗。职工有婚、丧、嫁、娶必访;职工家庭有矛盾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遇到天灾人祸必访;职工长期休假必访。同时积极开展逢年过节送温暖、盛夏酷暑送清凉等亲民、爱民活动,切实解决职工的生活困难和思想包袱,增强凝聚力。

6、评选幸福文明之家,增强亲和力。车站每年开展一次幸福文明之家评选,以作业安全、家庭和睦、家属支持力度为重要评选条件。通过活动引导、鼓励家属多体贴照顾职工生活,多关心职工工作,多吹枕头风,多说嘱咐语,当好安全监督员和后勤部长,充分发挥家属关爱亲人、共保安全的作用,让职工体会到家庭幸福来源于作业平安,从而增强车站的亲和力。

第五篇 2024年6月有关教育实习社会调查报告3550字

教育调查是指调查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了解、考查教育工作中的某一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求其本质和规律。管理范文网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教育实习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本,阅读!

一、调查概况

20__年8月28日至9月30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镇江市南门小学过了我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以我实习的三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的指导老师王燕老师、年级主任张俊妹老师、三年级二班班主任黄丽萍老师以及两位新老师:仲菲老师和孙琴老师。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只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这证明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文凭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话不算很标准。这些状况比较让人忧心。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三次课。通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了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学校资源问题,多媒体教室又是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设备比较多,学生好奇心太强,尽管老师千强调、万强调,还是有个别学生会去拿、去碰。正因为这样,这所小学的语文老师都不愿意带着学生使用先进设备。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知识面比较狭窄,上他们的课就不能海阔天空地、一股脑儿地将语文老师所有知道的、关于课文的东西都灌输给他们,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语文老师不管不顾这些,那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上语文课的兴趣,甚至讨厌起语文课来。实习期间,我教的第课文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片叶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这里需要给他们拓展一下关于光合作用的含义,但是又不能讲的太过深入,不然的话不仅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而且学生也理解不了。于是,我用我自己的语言比较浅层次的讲述了一下基本过程,只要求他们明白叶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学习压力方面,我是在小学实习的,调查的对象都是小学生,教育局明文规定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回家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因为回家作业的总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划给语文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我认为他们的负担还是很轻的。不过我不是他们,不能为他们立言,为此我专门进行了了解。据我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对回家作业的量还是很满意的,也能够及时完成,只有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迟交或不写作业。可是他们普遍都认为在校的课堂作业太多了,导致他们没时间玩耍。我了解到硬笔习字册是他们课后必须要完成的,大多数时候还要完成大练习册和补充习题的订正,有时候还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誊写。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地去问了几位老师,老师们告诉我其实他们并不想这样,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是由于教育局给的回家作业时间太少,导致很多既定任务无法完成;二是学生本身回家作业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利用课后时间让他们订正返工;三是学生的升学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成绩,放松作业这块,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学生家长也不能理解,这在前几届有过这样的前车之鉴。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找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在言语上的发展,适时给与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适时把握学生在识记能力上的发展,让他们多记多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入学以后,他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学业成败、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在个性品质上的塑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适时给予他们指导,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关心他人。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先从制度改革抓起,小学生减负不能光看回家作业量,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教育局的既定作业量。其次要提升教师团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培养一批关爱学生的老师。最后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适合他们的课程,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增长知识、获得做人的学问。

第六篇 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情况问卷调查报告2650字

由于我省的特殊教育发展不平衡,一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提高较快,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但还有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虽然他们的入学问题得到了解决,但远远不等于他们已受到了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的教育。为了进一步提高湖北省特殊教育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我们开展了“湖北省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情况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抽样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与访谈,经过抽样设计、问卷发放、回收、编码、录入与计算机统计分析等环节,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目标。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对湖北省特殊教育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

1、湖北省特殊教育学校整体师资队伍良好。湖北省特殊教育学校35岁以下教师约占47%,35—49岁教师占37%,即中青年老师约占84%。说明湖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比较年轻化,青年教师所占比例比较大。年轻教师具有蓬勃朝气和创新精神,是这些特殊教育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有利条件。湖北省特校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教师约占80%(79.72%)中专学历教师为18.9%,按照我省目前对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要求,公有约1.4%的教师为学历未达标者,这说明湖北省特校老师伯整体学历达标率较高。这对于提高我省特殊教育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湖北省特校教师职称以中级职称的比例为最大,约占到60%(调查显于为59.4%),初级教师的比例也比较大(34.4%),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较小(约6.2%),这种职称比例的结构与湖北省特教学校教师目前以九年义务教育段,尤其是小学侧面教师为多有关,也与教师队全整体年轻化程度高有关。但高级教师比例过小,这对培养和形成骨干教师队伍不利.湖北省特校教师中经过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约占1/3(31.2%),还有1/3的教师经过一些特教师资培训班的培训。这说明教师队伍对于特殊教育专业知识技能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有必要继续加强教育学校教师的职后特教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

教研情况。从问卷中可以看出湖北省特校教师中具有较好教育科研能力和学术探究精神,有约42%的学校成功地主持过或参与过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累计约有600多篇目论文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获奖,人均论文发表或获奖约0.5。这是我省特校不断深入开展教育改革的良好基础。

2、“十五”期间政府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投入不断增加。“十五”期间湖北省累计投入特殊教育专款400多万元,各市州投入总额达1000多万元,各县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总额也达1000万元。肖北省大多特殊教育学校摇篮有基本能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户诼活动场地,约2/5的学校有了语训机等特殊教育专用设备,大部分学校设有微机、电视机等教学设备。有60%以上的学校校园面积在50%以上。

3、湖北省特教学校,大多存在办学经费困难的问题,目前解决的渠道许多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社会捐助。据有效问卷统计:__年,61所特校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资达300多万元。社会各界对特校的资助为特殊教育学校解决了一定的办学经费上的困难,为特教事业的发展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4、从问卷中还反映出,湖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中有6。8%的教师为市区县学科带头人,有15。3%的教师曾受过各级各类表彰,这既说明了湖北省特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也说明了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特校教师的深切关怀和重视。

5、自__年湖北省出台“湖北省残疾人优惠待遇规定”以来,湖北省县市级特殊教育学校大多对残疾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据调查统计,90。1%的特殊教育学校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但各地落实程度有差异,其中有18%左右的学校仅落实了“两免”,而“一补”没有到位,同时有11%左右的学校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对残疾学生衽了全免费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逐步落实为提高全省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和巩固率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6、湖北省一部分特殊教育学校育残教育学校育残成才,办学具有特色。办学成果比较突出。以武汉市第一聋校、武汉市指点二聋校和武汉盲校等为骨干的武汉市三所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特校在全国特教界享有较高声誉。武汉一聋校在后来出步入了全国信息技术实验校的行列。宜昌市聋哑学校办学突出了艺术教育特色。一部分县市级特殊教育学校在教好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技能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有的学校还开设了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主的劳技课,对高年级学生开设了美容美发、毛线编织和种植养殖等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毕业时能掌握一到二门实用劳动技能,有10多名毕业生毕业后办起理发店和缝纫机店,自主创业。石首市特殊教育学校采取送学生出去培训和请人才进来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理发、缝纫、烹饪等技术培训。当阳市聋哑学校以校办工厂为职教基地,教授历届高年级学生学习缝纫技术,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有的成为校办工厂的骨干,有的则以自己拥有了手世创业。

7、相当一部分特校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重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注重特殊教育专用设施和现代教育设施的建高和应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如武汉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市教育局和市特教学会的组织下,“十五”期间成功的开展了“三类残疾獐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型课题实践研究。县市级特殊教育学校大多规模小、教师少、经费缺,仅管如此,相当一部分特校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的学校还建立了较高朝夕相处的微机室,接入了英特网。有40%的聋校拥有语训设备。特殊教育专用教学设备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建设和应用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湖北省特教学校在这一方面整体上步入了起步发展阶段。

湖北省特殊教育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湖北省特殊教育学校发展不平衡,薄弱学校数量较多。湖北省特教学校整体数量较多,但既小、又破又简陋,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低的学校也比较多,有的学校10名教师、50名学生靠租用四间教室、二间寝室办校,且房屋陈旧不堪,墙壁脱落,楼顶漏水。据调查统计,湖北省特校中教职工人数不足10人的小型号学校占到10%,另外还有23%的特校,教职工人数在15人以下,有的学校有名无实。

2、多数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经费严重欠缺,湖北省特教学校中大部分没有明确的公用经查帐,有的学校虽然有,但也是杯水车薪,根本难以维持开支。有的学校仅每生15元/年的公用经费,也就是一个学生每天仅5分钱的费用,连喝水的费用恐怕都不够。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住校学生高达97%以上。特校学生需要的教学专用设备辅助教学,如助听设备、视听设备等也有所欠缺。

3、特校教师编制过紧,教师待遇较低。每个班级配备的老师只有1个多一点的人,这样编制配备显然是很紧张的。

第七篇 大学生教育实习的调查报告一览13350字

关于大学生教育实习的调查报告范文一览

关于大学生教育实习的调查报告范文一览1

一、我于20__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县级初中的班级教学管理概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该校的班级教学管理有了初步的了解,探索了大班班级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了解富川一中班级教学管理现状,针对富川一中大班班级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调查,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二)调查对象:富川一中初一初二师生

(三)调查方法:访谈法、观察法

摘要:初中班级教学管理是初中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实现初中学校教育目标,完成育人任务,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当前初中大班教学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是以富川一中班级教学管理为例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该校班级教学管理的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从学校大班教学管理和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对初中大班教学管理及措施作初步探讨,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班教学管理、班级人数、管理方式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在班级中具体贯彻落实。班级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全局和学生的成长。然而,初中大班教学管理诸多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高度重视。

一、大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班式”班级不利于教学管理和学生的身心发展

富川一中是一所县级初中,校园占地面积为30亩。学生拥有39个教学班,共有2800多人,教师名。在调查中,初一年级学生最多的班级有86人,最少学生的班级有66人,初二年级最多学生的班级有71人,最少学生的班级有59人,全校平均每一个班级人数超过70人,而平均每个班级的老师只有3人,同时,大多数班主任还担任两个班级的教学工作。班级人数的超标,大大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即使教师加班加点工作,但平均在每个学生身上所用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极少的,严重地影响了班级的教学。由于精力不足,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身心的发展,很难做到科学教书育人。

1、班级人数太多,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也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着差异,思维和理解能力的高低也不同,教学的设计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学习。事实上,由于人数太多,教师很难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认知风格、理解水平等差异性,无法每一位同学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做到真正的主动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中。同时,学生人数多,教室大,坐在后面或角落的学生时常听不到老师的声音,或看不到黑板,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容易造成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现象,在上信息技术课上,这种现象尤为严重。学校机房的计算机不足每人一台,有些班级有20多位同学没有计算机,操作性课程学习时,学生很难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和步骤,有的学生基础差,又没有电脑操作练习,长时期的得不到老师指导,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人数太多,能把课堂的纪律控制好就算是成功的。有些直接老师说:“只要那位学生不说话、打闹等影响到其它的同学学习就可以了,根本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认真听课。”

2、班级人数过多,不利班级管理科学化。

班级管理科学化是指遵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初中班级管理运行的客观规律,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总目标。而大部分初中的学生已开始处于青春发育期,此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育都趋于成熟,但情感表现热情但肤浅,自制力和毅力差,个别学生的逆返心理较强。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和在日常的交往中,教师都要对学生的心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把握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以及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但面对人数如此多的班级,“僧多粥少”,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上,只能抓“大的方面”,常常忽略细节性的问题。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只是针对学习好的“优秀学生”和常违反纪律的“调皮学生”。而大部分学生他们很少受到老师表扬,也很少被老师批评,似乎是被摆到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里。现在的学生很多是来自单亲家庭、或者是留守儿童,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就缺少家庭的爱和父母的指导,受到外界长时间的冷落后,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形成心理问题。

3、班级人数过多,不利学生的身心发展。

由于学生人均教室占用面积明显偏低,课桌距离黑板较近,久而久之,学生视力和学习能力都会下降。一进教室就是模糊的一片的学生,容易承受心理压力,产生压抑烦躁的情绪。在教室里根本谈不到安全、舒适。教室人数过多导致空气污浊和含氧量低。学生学习是要用脑的,没有新鲜空气,人脑缺氧,智力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尤其冬天上课,大家挤在一起,门窗紧闭,呼吸“有限”的空气,很容易传染疾病,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

(二)大班教学管理使班主任管理方式出现了“畸向”

班级人数过多,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目前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未能充分采用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的科学性管理。部分班级管理者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过分使用强制性的“管、卡、压”管理手段。对于班级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教师会经常与他们“交流”,班主任办公室里,经常会看到有学生在做俯卧撑、蹲马步、站立等,这一罚就是一节课,有的甚至是几个小时。在访谈中我们向一位教师提到:“这样的教育管理,会不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回答:“没有办法,面对这么多的学生,班主任只有一个,不可能对一个个学生进行说教教育,再者,这些学生的品行在小学的时候就形成了,具有了顽固性,只有让他们吃一点‘苦头’,让他们怕班主任,这样才能管理好一个班级。”然而,严厉的批评教育、惩罚的教育方式虽具有显性效果:费时少,见效快,但也有很多的负面影响,这样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学生在表面上怕老师,但更多的学生具有逆反心理。在班主任在班级时,班级纪律很好,但班主任不在时,学生的本性又开始暴露出来,没有达到真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改正错误的教育效果。造成只有“常惩罚学生”的老师才能管好班级纪律,“脾气很好”的老师很难控制好课堂,有的学生甚至会辱骂老师。同时,学生被处罚多了,对老师的处罚已习以为常,缺乏了荣辱感。我在采访一位经常被老师惩罚的学生欧阳致恩时问他:“你觉得被老师惩罚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吗?”他回答:“没有,只有被老师在全校学生面前批评,才感到羞耻。”可见,教师重视强制性严厉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心理情感上的教育,严重造成学生缺乏正常健康的心理品格。

二、班级人数过多的原因分析和解决策略

(一)学龄人口多,老师学校不足

据我们了解,富川县只有两所县级初中,一所是富川一中,另一所是富川二中,富川二中是重点中学,主要招收高中生和中专生,招收初中生较少。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只能在一中就读。富川一中面向招收5个乡镇和县城的学生,学生数额已达2800多人,而教室、老师等不足,这是造成大班教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解决策略:富川县政府应该增强重视教育问题,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根据学龄人口的变化,及时增加和更新教学设施,修建新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教育行政部门将管理重心下移,支持校长依法自主办学,逐步扩大学校人、财、物的管理权,鼓励校长积极探索,创办特色,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通过人才引进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优秀为教育事业献身的骨干教师。

(二)保证大班教学的质量,增加教学设备

在班级人数还无法减少的情况下,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教育学习负责,建立良好的教学设备。第一,为了确保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学校应该给每一个大班的班级配上无线话筒和音箱;第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学校应加大实验室、机房等设施的建设,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实验可做,有计算机操作学习;第三,为了教室空气的流通,特别夏天天气的炎热时,保证学生拥有更为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在每一个班上安装电扇;第四,科学地安装日光灯,确保教室的每一处都有足够的亮度,保护学生的视力。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建立心理咨询室

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和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育都趋于成熟,但情感表现热情但肤浅,在大班教学管理中,由于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情感交流辅导欠缺,学生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心理辅导教育成了学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弥补班主任和老师在教育上的不足,才能更加有效使学生不断健康成长。可据调查了解,富川一中至今仍没有心理老师,更没有开展心理辅导课。

(四)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培训

班级教育管理是育人的系统工程,几乎涉及到一切与人有关的科学领域,班级教育管理者需要掌握的理论涉及范围也很广,其中与班级管理密切联系的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以及这些学科交叉研究产生的边缘学科,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需要理论的指导,它要求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发展进行不同的分析管理。因此,学校应该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不断给班主任灌输新的教育理论,认识新的教育形态,真正做到管理科学化。同时要加强对班级、班主任工作的研究。要认真分析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关于大学生教育实习的调查报告范文一览2

一、调查概况

20__年8月28日至9月30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镇江市南门小学过了我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以我实习的三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的指导老师王燕老师、年级主任张俊妹老师、三年级二班班主任黄丽萍老师以及两位新老师:仲菲老师和孙琴老师。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只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这证明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文凭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话不算很标准。这些状况比较让人忧心。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三次课。通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了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学校资源问题,多媒体教室又是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设备比较多,学生好奇心太强,尽管老师千强调、万强调,还是有个别学生会去拿、去碰。正因为这样,这所小学的语文老师都不愿意带着学生使用先进设备。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知识面比较狭窄,上他们的课就不能海阔天空地、一股脑儿地将语文老师所有知道的、关于课文的东西都灌输给他们,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语文老师不管不顾这些,那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上语文课的兴趣,甚至讨厌起语文课来。实习期间,我教的第课文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片叶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这里需要给他们拓展一下关于光合作用的含义,但是又不能讲的太过深入,不然的话不仅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而且学生也理解不了。于是,我用我自己的语言比较浅层次的讲述了一下基本过程,只要求他们明白叶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学习压力方面,我是在小学实习的,调查的对象都是小学生,教育局明文规定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回家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因为回家作业的总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划给语文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我认为他们的负担还是很轻的。不过我不是他们,不能为他们立言,为此我专门进行了了解。据我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对回家作业的量还是很满意的,也能够及时完成,只有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迟交或不写作业。可是他们普遍都认为在校的课堂作业太多了,导致他们没时间玩耍。我了解到硬笔习字册是他们课后必须要完成的,大多数时候还要完成大练习册和补充习题的订正,有时候还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誊写。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地去问了几位老师,老师们告诉我其实他们并不想这样,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是由于教育局给的回家作业时间太少,导致很多既定任务无法完成;二是学生本身回家作业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利用课后时间让他们订正返工;三是学生的升学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成绩,放松作业这块,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学生家长也不能理解,这在前几届有过这样的前车之鉴。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找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在言语上的发展,适时给与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适时把握学生在识记能力上的发展,让他们多记多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入学以后,他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学业成败、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在个性品质上的塑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适时给予他们指导,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关心他人。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先从制度改革抓起,小学生减负不能光看回家作业量,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教育局的既定作业量。其次要提升教师团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培养一批关爱学生的老师。最后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适合他们的课程,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增长知识、获得做人的学问。

关于大学生教育实习的调查报告范文一览3

一、调查概况

我于__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关于大学生教育实习的调查报告范文一览4

我被分到马鞍山市红星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两个班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情况。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达到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小说的讲解却与此相反,多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电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从中去领会故事的情节,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这也说明了老师们能因材施教。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优秀教案等书,能够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发挥,这在我实习期间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时感受最深。有一个老师讲授很枯燥的文言文时,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甲骨文字,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好奇,激发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好地记住了难懂的字词。他的语言也十分的幽默,还不时地做一些动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情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教育实习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特别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能力是很受人欢迎的,就是搞对象也要把话说的漂亮些呀。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有的学生干脆告诉我说,还不如在家里自己上网学习。

调查中,学生最不喜欢的老师就是那中眼眶比较高的,对学生不公平的老师,无论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还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学生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用有色眼睛来看待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也是人,有时他们对学生看法有些偏见也是可以理解的。要是真有老师是势力眼的话,你们有权利把这样的老师轰出教室,因为这样的老师是一个不合格、不称职的老师,至少不配作老师,我以后会不会这样,那只有等待时间的检验了。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有的学生说学习语文时有的老师不能补充很多的课外知识,只是讲课本上有的内容,其实这些他们都能看得懂,若老师总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这样的老师不怎么样,水平低,进而也就不再理会老师的讲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成绩就会有所下降了。他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讲些和当前社会有关的东西,多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

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因为我调查的对象多是高中生,所以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现在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有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很少有玩的时间,参加的体育活动也比较少,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作练习题上。针对这种情况我也问了几个老师,老师们告诉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是现在的学生的学习多不自觉,二是学校每年的评优、评先工作还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三是学生家长为学生选学校时看的也是学校的升学情况。这样他们就只有在学生的成绩上多下功夫。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语文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语文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枯燥的课文,我建议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e,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图片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课文,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接受。而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而言,最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多与学生互动,多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习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语文老师最好能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参与中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展开。

总之,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老师们、学生们表示感谢!

第八篇 关于中等教育调查报告8350字

关于中等教育调查报告

一、 概述:

奎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____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我们对所在的忻州市东冶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

现状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 2%的比例。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他们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却充分利用这一经费,在城区大兴“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标榜个人政绩。笔者在教育调研报告中看到了一个仅有60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近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重点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后到达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几乎是微乎其微。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刻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现状二: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所处的乡镇,六处完全小学中,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雄厚一点外,其他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转公”。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通过查阅所在乡镇的教师档案资料,发现全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7岁,其中,50岁以上占51.8%。不仅年龄老化,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六处小学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几乎为零;初中学校,稍有改观。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样一支队伍担负着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谈何容易?!

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现状三: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镇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老师们早晨5:30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跟班辅导,晚上初中部的老师还要辅导到9:30。一天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现状四: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不少学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财物、出入网吧、集结团伙、侮辱师生等现象绝无仅有。记得不久前有报道称:某地某校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中学生“灭门惨案”。由此可见,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严重缺失。

现状五: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因而出现了 “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

现状六:“国有民办”教育举步维艰,学生家长选择处于两难

笔者所处的忻州市东冶镇,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几年前,一所由多方筹措资金、集九年教育于一体的“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应运而生了。这所学校,办学经费和教师工资全部是“公办”性质,并且整合了全镇最优秀的师资资源,全部充实到了实验学校。而收费标准则是“私立”性质的,导致原本并不富裕的当地农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负,为了给予子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而又别无选择。纵然,这所学校在一定时期受到了应有的关注,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办学效益。然而,举债千万元办学基础上的高收费教育,一方面给义务教育学校和学生、家长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平,加重了当地百姓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恶意争夺了那些名副其实的民办学校的教育资源,限制或者扼杀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国家强制施行义务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这类所谓民办教育的种种问题。

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而将孩子们送入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学习,放弃收费较低甚至免费的公办学校。从而得知,国家支持农村的大量教育经费,并没有从实际意义上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反而使他们中一部分家庭的实际负担较往日大大加重了。恐怕,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由于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拨付不够及时到位,致使很多农村学校向学生家长等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据调查,笔者所在的乡镇实验学校,截至目前,尚有 1600多万元的不同债务。可见,农村学校尤其是“国有民办”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关于中等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24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中等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20__ 年9月5日,我作为一名实习生在河南宋基信阳实验中学完成了我为期一个月的校外实习。总得来说,我这一个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作为一名英语老师的校外实习;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的工作,严格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学系统来进行我的教育实习和工作实习。我虚心的像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学习,和别的老师进行讨论交流,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在完成我的实习任务的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一番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英语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育情况的。通过这个调查,我对英语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如何把学生、教师与课程、客观世界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有效的组织教学;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三、调查结果

(一)中学教育中,尤其是英语教育,应如何根据其自身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育研究的重点。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与课程、客观世界(特指英语语言)。如何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收到最佳效果,是我实习期间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校外实地教学,我意识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实习期间我就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一问题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是我任课的信阳宋基实验中学高三的学生,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共收回有效答卷250份。调查的题目共六个:对英语课的兴趣;英语课上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性;英语教学的交际特点;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与作用;你心目中的英语教师。

通过调查发现,喜欢上英语课的和不喜欢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间部分比例很小,呈两极分化态势。说明学生对待英语课的态度观点鲜明,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们喜欢英语课的原因主要有:认为英语课很重要,是新世纪的需要;当前就业的通行证;喜欢接触新事物。不喜欢英语课的原因,按教师和学生自身因素从两方面分析:1、老师因素:现今教学传授知识的手段是“灌'。并没有带动学生去感受英语,教会其学习方法。教学步骤公式化,课堂上讲得多,让学生参与的少,致使学生被动接受,思维不活跃。2、学生自身因素:本身英语基础不好。学得越多,越听不懂、记不住,丧失信心,从而对老师及其所教内容产生恐惧厌烦心理。

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初始原动力。在兴趣带动下,可以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如果丧失了兴趣,不仅会成为学习的阻力,还会造成心理压力,影响今后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和调动其积极主动性的基本条件。

(二)学生对课堂上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重要性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课堂上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才会乐意攻读,积极思维,主动进取。有位学生说得好:“好学之,不如乐学之。'正是如此,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同学的学习兴趣。

调查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实际操作性的意见。整理如下:老师应以教材为中心,适当穿插课外知识和口语练习,例如介绍外国风情知识、典故。这适应了中学生好奇求新心理。在训练口语和听力时,可以用简单单词串起来讲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组织学生自己用英语表演小品、小话剧,为学生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供机会。在趣味和娱乐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尽快接受所学知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另外,针对程度稍差和心理上胆怯、内向、怕羞的学生,应说服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找回自信。多辅导帮助、委婉纠正其错误,先鼓励回答较简单的问题,建立起自信心,再逐渐提高问题难度,从而敢于主动发言,参与活动。还有,教师课堂用语应简短,指示明确,语言风趣,表情生动,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以免造成紧张气氛。还要注意发掘表现积极、外向的学生,使其有发挥机会,从而带动全班同学,形成主动、积极的气氛。

由此可见,学生和教师同样热心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三)学生如何看待交际能力这一英语教学主要用途

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是为了互相沟通、了解,就是为了交际。针对这一点,学生们希望老师在授课时多讲些实用的东西,包括见面、生活、家庭、师生间的日常用语,多搞些这方面的仿真练习,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又提高了参与意识。按需供应,也是教师课堂教学应致力的方向。这样才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学生对师生关系影响教学的意见

这一调查数宇是出乎意料又是合乎情理的。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非常看重师生关系,认为它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这一结果与平时看似冷淡的师生共处场面截然相反。由此可见教与学并不只在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和不大的教室内发生作用,它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涉及课下的方方面面诸多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问卷显示,不少同学认为“喜欢老师就会喜欢他/她的课'。'教'者为师,“学'者为生,在教学中必然形成师生关系(一位学生如是说)。师生关系好了,距离拉近了,学生上课自然会尊重老师的言行,就会为课堂学习提供一个快乐的积极主动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教与学的过程中。

学生们为搞好师生关系提了不少有效的建议。摘录如下:以诚相待,对学生象朋友,不摆架子,有时开开玩笑,给学生们以亲切感;利用课间、空余时间深入学生之间,与其多交流、多沟通,主动接触,增进了解,听取刻学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清楚每位学生的学习程度、层次,因材施教。而且不仅要在学习方面,还要在生活、处事诸方面给以指导、帮助,即记熟每个学生的姓名;提问时面带微笑,设身处地理解体验学生学习英语的喜、怒、哀、乐,或找回做学生时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似乎除了教学外,交流机会很少,大多数班级并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其实双方都渴望得到对方的理解与支持,只有沟通,才能交流,然后才能相互配合,上好每一堂课。

(五)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

现在虽然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似老师为主要角色。此次调查表明,还有不少学生认为应以老师为中心,因为是老师在“教',学生应跟着老师走。但是也应看到,大多数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儿,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即英语课堂的语言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是“助手'或“导演'。“助手”要以“主人'的要求制定计划,安排活动。否侧即使老师表演得再精彩,学生也会听得乏味。老师应起好引导作用,调动“演员'的热情,发挥出自身潜能。另外,根据师范学校的特点,学生将来必定要充当老师的角色,所以培养锻炼他们的能力,给予施展空间,对今后教书育人是必须的。所以老师也应在课堂上尽力转变学生的观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受教,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六)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形象

最后,我调查了在学生的眼中,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们思路很活跃,提的意见很中肯,道出了他们渴望好英语老师的心声。其中,占第一位的是老师的教学水平。讲课内容要准确,有条理,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老师应知识渊博,有好的口才,语言幽默风趣,发音优美动听,吐字清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时时把学生放在心上,亲切和蔼,和学生打成一片,关系融洽,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心中不能有好、坏生差别,不歧视学习成绩差、反应慢的学生,而是更多地耐心帮助、关怀他们。再就是,仪表方面,要形象好,有气质,为人师表。其他,不拖堂,不占自习时间,作业不要太多,多和同学谈心、聚会等也提了出来。

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学生把能否上好每一堂课排在了第一位。它强烈反映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所以,提高自身素质必须是每一位教师奋斗不止的目标。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被放在了关键位置。这就说明,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树立威信,从而带动教学。

从这次调查中,我更加深入了解了现阶段我们的中学教育现状和学生的需求、老师的艰辛。每上好一节课,需要多方努力。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上好课的关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其他更深入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讨。

第九篇 关于合肥市电脑教育学院的调查报告1000字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其人才的需求量相当巨大,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需求将更加旺盛.选择学习电脑技术,因其广阔的发展空间,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丰厚的工资待遇而备受年轻人的青睐.以下是关于合肥市电脑教育学院的调查报告.

自1988年新华电脑专修学院始建于安徽以来,短短十几年间其他电脑学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至今已形成文达(1993年),世杰(1997年),安广(XX年),高新等一批颇有建树的电脑专修学院.这些学院多为民办,以雄厚的集团资金为后盾.不但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更以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首先,从师资力量上讲,如新华电脑专修学院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高档电脑6000多台及600多名专职双师型高素质教师队伍;文达电脑专修学院包括总部,东区,西区,北区四个教学点,教职工600多人,常年在校生达10000多人.由此可见,电脑专修学院整体规模已可与普通高校并驾齐驱.

其次,各电脑学院均推出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如安广电脑专修学院的'五心'模式,文达电脑学院的'1+3'教育模式,新华电脑专修学院的'五步教学法',世杰学院的'订单培养'模式.这些较之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更加开放和实用.虽然教学方式多样,但最终还要以就业为最主要的办学评价标准.新华电脑专修学院办学18年为社会培养了40多万优秀人才,文达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30多万各类电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各院校在为学生提供就业保障的同时也为其以后的发展做了充分的考虑,世杰学院向社会承诺:'不但使学生成功就业,更能使学生成就事业'.

现在各电脑学院的招生工作已如火如荼地全面展开,在面对机遇和选择时,家长和学生更是小心翼翼,仔细斟酌.调查发现,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是电脑学院的教学和就业情况.家长们表示办学时间长,规模大的电脑学院更让他们信任和青睐.虽然如此,但各院校更应该一如既往地各抒己长,以特色求发展,在师资力量,教学模式,和就业保障上独辟蹊径,再接再厉.只有在综合力量上占有优势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电脑教育行业中独领风骚.

众所周知,中国已成为it制造基地之一,全球第三大市场,笔记本,数码,软件等相关产品已成为拉动市场快速发展的引擎,这些又都是以电脑为基础的,同时电脑(计算机)和电信,通讯,互联网,家电,传媒,娱乐等的联姻给电脑教育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意味着电脑人才的需求又将大副扩张.

第十篇 中学生教育调查报告1850字

中学生教育调查报告

近年来,学校和老师补课一事骂声不绝于耳,各地教育也做了工作,被电视曝光的,被报纸批评的,被处分的老师和学校也大有人在,可补课之风不但屡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且“多样,内容含蓄”。这究竟是原因的?补课的都有哪些?而补课后的又是如何?带着问题,近两周的见习,对中学的学生了的调查。

一、学生为要补课?

教育主管提倡素质教育,倡导减轻学生负担,三令五申禁止占用学生课余给学生补课,可为呈越演越烈之势呢?

1、教育体制的“产物”。倡导素质教育,但惟“分”论英雄的事实,而整个社会仍在为学校排名次,用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一所学办学质量,我国的招生,入学,就业体系,官民子弟在待遇上的差别,使家长孩子不“享受”在上高中时因差一分而掏6000元钱的“待遇”,或者在将来找到一份好一点的工作,选择了平时花“小钱”,给孩子补课,打“预防针”。

2、家长的“安慰剂”。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学生之间的竞争随之加剧,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正说明应试教育的并未从。家长们不会空喊口号,“考入高中,上了大学”才是硬道理。迫于此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自然就要要求补课,暂且不看结果如何,起码能从心理上安慰,这是在给孩子“充电”啊!

3、学生的“镇定剂”。学生一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或班级排名下降,产生焦虑急躁自卑等心理。于是上课外补习班,或是请家教,结果成绩,从而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镇定。须知,学生在过渡时期成绩一时跟不上,自身的努力,学习方法,都可以赶上。

4、老师的“新产业”。老师故意在的学校课堂对讲课的内容保留,将精髓留在“私塾”上讲,老师甚至故意在补课中向学生楼考试题,迫使学生加入补课的队伍,显然,教师是将补课“创收”的“新产业”。老师可以开设补习班,月赚到上万元,这与每个月__多元的工资相比,真令“误人子弟之士”动心啊!

二、补课是以怎样的的?

明令禁止学校双休日,寒暑假等给学生补课,那么学生是以怎样的补课的呢?

1、学校设“新班”。学校能使的补课名正言顺,不与政策唱反调,而开设课外班。说是学生自愿选择参加,而所谓的班只是提前讲新课。参加的同学到课堂上老师的进度是按班的。没参加自然就跟不上了。也得“自愿”的去参加了。

2、老师开“私塾”。在三令五申的禁止下,公开不可少了。然而老师家里的“私塾”式的补课却多了起来。在调查中,100的学生或多或少参加了“私塾”是不可。不可择在假期、周末或每天放学后,补课地点多是在老师家里或历史租借的房间,不可多是毕业班学生。

3、家长请家教。家长工作关系,充足的来照顾孩子。但又不放心孩子能否独立的作业。于是就请高小的大学生在周六、周日或每天孩子放学后到家里,为孩子辅导。在调查中,78的孩子都请过家教或正在请家教,且高年级学生占大多数。以英语、数学为主。

三、补课后的结果如何?

家庭花了的钱,学生花了的来补课,那补课的结果如何呢?

1、学生的依赖强了。不少学生尝试过请老师或上补课班的“甜”后,容易产生心理,要和家长找老师补课,以自信和上课时的轻松感。一名同学在谈到不可的好处时说:“可以学到课堂上学的东西。有补课即使上课走神了也不用怕。有时不开心不想听课,有补课垫底就不听。”

2、家庭的负担重了。补课不但了学生是学习负担,也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在调查中到,各校老师一对一补课,每节课都要100元。几个学生一起补,起码要50元一节课。一学期下来也要几钱元钱。这普通中产阶级家庭来说,是有。

3、老师的腰包鼓了。老师补课,经济收入如股市“熊去牛来,”全线飘红,买电梯房、开轿车、甚至买上一套价值不菲的商品房当作“补课基地”、“课外产业”从此了良性循环。

四、如何看待当前风行的补课?

学生要求补课,希望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学到更多的技能,这似乎是再不过的了。但明白事情都有两面性,而要衡量其本身的价值,这就要看是利大弊大。

自古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说,反观现在的老师的,不免让人寒心。在的课堂上把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学生,而留一手于课外的“私塾”。可见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在“串道收业截获”,至此,我想起来了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一句话:在每年月日人们庆祝教师节之时,老师们又反思误人子弟又一年。

任何事情都有其发展的规律,一切不切,与规律背道而驰的做法,不科学的,只会落得害人害己害。仔细算一下,现在学生早晨六点半从家走,下午五点半左右到家,有补课,又要上到晚上八九点钟,回到家后还有学作业和课外补习班的作业需要两三个小时,而的睡眠六个小时左右。中学生来说,这是违背其发展规律的,不管是生理心理,这是的学生自我安排的少了,自主性减弱,而依赖性,有一天让独立的走向社会,能否挑起的那一份担子,承担起的那一份责任。这很值得去思考。

第十一篇 2024学前教育社会调查报告1750字

调查目的:幼儿园存在的一些游戏缺失问题

调查地点:__幼儿园

调查对象:幼儿园小朋友

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老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问:老师,我们现在可以玩了吗?

为什么很多幼儿被剥夺了游戏时间,不得不去学习英语、弹琴、绘画等等?

孩子的游戏成了变相的作业或上课。

一位幼儿园老师设计了这么一个游戏情境:老师扮演鸡妈妈,小朋友们戴上头饰当小鸡,鸡妈妈领着小鸡们到小猫家串门,小猫不在家,但在家里的地板上留下一些写着数字的卡片,让小鸡们找出这些卡片,并且根据这些数字在地板上绣花,卡片上写着几,就绣几朵花。

这样的游戏在如今的幼儿园里非常典型,老师是想通过这个游戏检查一下孩子们是否掌握简单的数字概念。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黄进说,但是我们却不禁要问:孩子们在老师设计好的游戏里,在老师的带领下没有一点自己去开发新的游戏情节的想法,这样的游戏其本身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是不是成了一种点缀?

有专家认为,不少幼教工作者把游戏当作糖衣,靠糖衣来诱使孩子们吞下知识这个苦片。人们认为在幼儿园里游戏对学习重要,是因为人们希望游戏能赋予孩子们一些经验、技能和知识。黄进说,但却忽视了游戏最重要的一点,即孩子们在游戏中自主的、欢愉的体验。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幼教百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与会专家学者提到了当前学前教育中的游戏缺失现象。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系教授李季湄说,所谓游戏缺失,更多是从游戏被成人控制这个角度而言。不少专家认为,老师成了游戏的设计者,游戏成了老师导演下的一台戏,成了外部强加的活动,成了变相的作业或上课。

游戏应该是孩子自发感受到乐趣的行为,但现在许多幼儿园里游戏是按成人的意愿在玩。经常老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说:老师,我们现在可以玩了吗?孩子们根本不把这认为是游戏,是玩。游戏被当成了工具。

李教授说,当然寓教于乐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不能都是这样的所谓游戏,大部分还应该是孩子自发的游戏。

让孩子们玩自己的游戏。她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她跟班上的孩子们一起吃卤花生,有孩子突然问:这种有很多味道的花生是怎么做出来的?于是,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很快孩子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卤花生是种出来的,另一派认为是煮出来的。曹老师提议孩子们干脆一起来做试验,看看卤花生究竟怎么做出来的。于是一组孩子开始种花生,另一组孩子则开始煮花生。答案当然很快就出来了,但煮花生的孩子却很有兴趣地加入到种花生的行列中。种花生的过程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怎么才能让种出的花生有味呢,有孩子说直接把辣椒和花椒加到土里,但立刻又有孩子说不对,应该把辣椒和花椒泡水浇到土里;随即又出现了新问题:用热水泡、温水泡还是冷水泡?

这些问题,我都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曹伟说,他们完全能够解决,孩子们的能力和创造经常会让你意想不到。

曹伟说她班上的孩子们玩的游戏主题经常是从孩子们讨论的感兴趣的话题中找出来,游戏情节怎么发展进行下去也由孩子们来决定,谁在游戏组织中扮演什么角色,不是由老师来指派,而是由孩子们自主决定,最后游戏做完了,再让孩子们自己来作评价。那你呢?起一个引导作用?记者问她。严格来说,引导这个词不准确,不是引导,我只需要在一旁观察和发现他们,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建议和帮助。曹伟说,我跟他们是平等的,是他们的一个玩伴,跟他们一起玩。

学前教育不但要使幼儿全面发展,而且还要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都应当体现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给幼儿自由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幼儿的创造性游戏应当体现创造性,而不要把成人的期望和想法强加给幼儿。教师不能用组织作业或上课的方法来组织和指导幼儿的游戏。应当改变重教师编制的教学游戏、轻幼儿自发的自由游戏的倾向。

但是幼儿园的老师们也有满肚子的苦水。据说,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游戏多了,认字识数少了,就会有家长找上门来提意见,我让孩子到这里来是受教育的,不是来玩的。

刘焱教授说,提前开始、越早越好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对于婴幼儿教育的普遍信条,望子成龙的家长希望通过这种提前开始的学习,让自己的孩子赢在人生竞争的起跑线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幼儿被剥夺了游戏时间,不得不去学习英语、弹琴、绘画等等。

第十二篇 2024年基础教育调查报告7200字

基础教育是国之根本,基础教育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从而更好地进行改善。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24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

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___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

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01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

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24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

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24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

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

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

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

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2024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 ,学龄儿童接近200多 ,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 很多教师 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 由于照顾不过来, 只能让 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

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 办公条件差, 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 人, 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 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 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 由于他们的年 龄偏大, 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 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 该村近 3 年未补充过教师, 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 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再加上民转公教师,

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 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

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 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 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 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 合理, 老的老了, 工作精力有限; 年轻的又过于年轻, 没有什么工作经历, 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 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 只注重学

校教学管理, 对教学管理以外的, 如学校安全管理, 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 管理的力度不够。

3、 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 补后, 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 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 如校舍建设、绿 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

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

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

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ʵϰ,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

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2024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2024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

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2024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24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24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

到2024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24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七、启示与结语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___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

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

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教育调查报告1500字十二篇

教育调查报告1500字2024年9月1日,我们被分到青龙县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实习工作中我们分别担任的是六七八年级的美术和七年级的英语,在这期间我们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争取优异的成绩。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决定做一次深入的调查,是针对学生对英语教与学和课堂教学模式的看法这两方面的情况做下了解。为了得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并能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们不仅只限于我们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教育信息

  •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2024年十二篇
  •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2024年十二篇99人关注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2024年在今年的暑假我参与了我市遵义师范学院组织的以“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间,我们深入遵义 ...[更多]

  • 教育调查报告师范类十二篇
  • 教育调查报告师范类十二篇99人关注

    教育调查报告师范类20**年10月9日我被分到兴宁坭陂中学进行为期六个星期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 ...[更多]

  • 农村教育社会调查报告例文五篇
  • 农村教育社会调查报告例文五篇99人关注

    今年暑假,我在当地农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本次调查以小学和初中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 ...[更多]

  • 文秘教育的调查报告六篇
  • 文秘教育的调查报告六篇98人关注

    一 考察活动的目的与意义1 锻炼人际沟通能力,信息传递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协调能力。为毕业生求职增加亮色,积累社会时间经验。文秘教育专业十一个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 ...[更多]

  • 文秘教育的调查报告例文六篇
  • 文秘教育的调查报告例文六篇98人关注

    三月八日,山东省农林水类就业市场在我校举办。在李成武老师的直接策划下,文秘教育专业学子分组进行就业市场考察。一 考察活动的目的与意义1 锻炼人际沟通能力,信息 ...[更多]

  • 农村教育社会调查报告例文十二篇
  • 农村教育社会调查报告例文十二篇97人关注

    今年暑假,我在当地农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本次调查以小学和初中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 ...[更多]

  • 学前教育社会调查报告模板十二篇
  • 学前教育社会调查报告模板十二篇96人关注

    调查目的:幼儿园存在的一些游戏缺失问题调查时间:xx年07月02日调查地点:xx幼儿园调查对象:幼儿园小朋友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老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问 ...[更多]

  •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精选十二篇
  •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精选十二篇96人关注

    一、问题的提出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未来的世纪将是以智取胜的世纪。面对日趋激烈的科技、综合国力的竞争,世界各国都把成功的希望之光聚集在造就适应新世纪需要 ...[更多]

  • 美术教育调查报告七篇
  • 美术教育调查报告七篇96人关注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艺术学科的教学工作在学校基础教学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尤其在城市的中小学艺术教学中,甚为明显。各种新鲜课题与教学内容的尝试、各项与新 ...[更多]

  • 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六篇
  • 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六篇95人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农村教育明显落后于城市教育。我国农村有着9亿人口,其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进步。为了了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