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大全 > 工作报告 > 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3-31 12:30:02 查看人数:38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怎么写

一、经济稳定与发展

1. 提及政府在2024年的经济政策重点,如财政刺激措施、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2. 描述就业市场的改善情况,包括新增就业岗位、失业率下降等指标。

3. 讨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进展,强调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发展。

4. 分析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的现状,包括贸易额增长、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等。

二、社会民生

1. 强调教育改革的举措,如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2. 提及医疗保健系统的改善,包括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3. 介绍住房政策的调整,如增加公租房供应、调控房地产市场等。

4. 讲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包括养老金制度改革、扶贫工作的成果。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 阐述环保政策的执行,如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污染治理的成效。

2. 强调绿色发展,如清洁能源的推广、碳排放的控制。

3. 提及生态保护工作,如森林覆盖率的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四、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

1. 介绍法治建设的进展,如司法改革的深化、法律宣传教育的加强。

2. 讨论公共安全的维护,如打击违法犯罪、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3. 强调社区治理的创新,如居民参与度的提高、基层自治机制的完善。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部分:

1. 简短回顾过去一年的挑战与成就,为下文铺垫。

2. 表达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3. 引出报告的主题,明确将要讨论的主要领域。

结尾部分:

1. 总结政府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亮点,强调取得的进步和成果。

2. 对未来提出展望,设定新的发展目标,激发民众的信心和期待。

3. 表达对全国人民的感谢,强调团结一致,共同为国家繁荣努力的决心。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范文

第一篇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1800字

温总理报告中“五个更加重视”振奋人心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___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重视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全国乃至全世界高度关注中国今年的“两会”召开,一方面是因为会议将要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另一方面就是会议将要给中国今后的发展定调子、明路子、下着子。特别是___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会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描绘出崭新的蓝图,传递出强烈的政治信号和施政方略。应该说,___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的成功的政府动员令,它道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代表着代全国人民的利益;既高屋建瓴,又贴近实际,达到了高度和深度的完美统一。尤其是在提到__年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时,连续用了“五个更加重视”,值得每一位老百姓深情期待和仔细体会。

聆听___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享受。___总理的报告通篇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既充分肯定成绩、全面展示亮点,又大胆揭示问题、勇于承担责任。___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三个方面,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___同时指出,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使我们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风险: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需要加强。这种实事求是、不回避问题的态度,令人感动。温总理的报告中,没有空话、套话、假话、大话,有的是实实在在的措施和切实可行的举措,而且讲的都是大实话和群众爱听的话,但丝毫没有浮夸和自诩。讲话中,既晓之以理,更动之以情;既磅礴大气,又温文尔雅;既有“大国总理”的气度和风范,更有“百姓总理”的亲切和关爱;如此等等,这些从会场上多次发出的雷鸣般的热烈掌声中,一次次得到了验证。

“五个更加重视”,明确了今后政府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是与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所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相策应的。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就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群众满意。所以,必须一切围绕群众最急、最怨、最盼的事情和问题来做。应该说,过去几年来,在各项工作取得突飞猛进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老百姓头疼的民生问题,比如物价居高不下,就医难、买房难、子女上学难等等,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和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实事、好事、难事办好,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因为我们有了过去五年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所以我们对于未来的政府工作信心十足。

“五个更加重视”,彰显了党和政府对民生工程、惠民实事的一贯态度和立场。从这次两会期间,各大媒体、网站汇集的如潮的“民意民情”,证明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期盼。能不能使群众的诉求和意愿得到最大限度的表达和满足,政府任重道远。在过去已经做了并且现在也一直在做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继续“更加重视”,既体现了政府工作的延续性,也表明了国家一定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的决心,听了绝对鼓舞人心、振奋人心。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党和政府如此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战胜了突如其来的严重非典疫情和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等特大自然灾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同时还为未来的政府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定位——建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并且作出了科学合理的决策,拿出了切合实际的措施,必将积聚民意,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最终上升为国家意志,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第二篇 区长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说明1700字

区长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说明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说明

——政协_____区六届五次会议上

(20__年1月19日)

各位委员:

今天,政协_____区六届五次会议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_____区人民政府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过去的一年里,区政协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了政协组织的优势,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推动了一些重点问题的解决;利用政协组织和委员的影响,通过各种机会和渠道积极向上反映我区的具体困难和突出问题,为我区得到上级的支持和帮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以及改进政府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各位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就《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起草情况、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作以说明。

一、关于《报告》的起草情况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起步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需要对刚刚过去的“十五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对下一个“十一五规划”描绘发展蓝图。因此,区政府对这个《报告》的起草工作非常重视,此前,我和政府的主要成员就起草《报告》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原则性的意见,并与起草组的同志一起研究,确定了《报告》的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为了使《报告》内容详实、准确,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是区政府全面客观地总结了过去一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真研究了今年的工作思路、任务和目标。二是起草的同志围绕《报告》涉及的全局性、政策性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尽可能地将各方面的工作成果和各方面对_____的今后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意见吸取到《报告》中。特别是区委八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召开,为《报告》的起草确定了基调。《报告》初稿形成后,区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对《报告》进行了讨论和修改,并广泛征求有问部门的意见。现在的《报告》是经过反复修改而形成的。应该讲,提交给大家的区《政府工作报告》是在深入调查、充分酝酿、字斟句酌、反复修改而形成的。

二、关于《报告》起草的指导思想

起草《报告》,我们确定了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即: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七次全会以及区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揽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立足区情、尊重规律,突出工业立区,大力引进项目,努力实现大发展、快发展,以构建和谐_____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方方面面体现出关注民生事业,从城区改造、社区建设、保持稳定等各项工作都以最直接、最现实地解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问题,不断向富区、强区的奋斗目标迈进。围绕这样一个发展目标,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经过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推进落实措施,尤其是强调了加强政府的自身建设,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完成。依据这样一个指导思想,确定了《报告》的结构、主要内容。在具体写法上,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地回顾过去五年的建设成果,尤其是去年的工作业绩,正视矛盾,查摆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依据目前的发展形势,经过认真测算,提出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更加具体地制定了今年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二是突出快发展的原则。加快经济建设是振兴_____、繁荣_____、实现富民强区的必由之路,为此《报告》强调了要积极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提档升级,由工业大区向工业强区迈进。要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创新大招商、招大商方式掀起全区招商的新浪潮。《报告》通篇体现出加快发展,努力实现新业绩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力求构建和谐的精神。具体表现在明确提出要围绕城区建设、社会发展、各项事业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严格监管等方面,都本着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构建和谐、创造新_____的主题要求。使《报告》更趋于符合时代的特点,体现发展的要求,号召全区人民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认清形势、鼓舞斗志、团结一心、奋发图强,努力建设一个美丽、富庶、文明、和谐的新_____。

第三篇 赫山区政府工作报告127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大会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奋发有为,在改革创新中破浪前行

20__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__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砥砺奋进,负重前行,较好地完成了区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6亿元,增长10.9%;财政总收入16.23亿元,增长11.03%;固定资产投资242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亿元,增长13.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0元,增长14.5%;本外币存款余额310.1亿元、新增38亿元,贷款余额186.8亿元、新增29.8亿元,存贷比为60.2%。

(一)抓转型、促增长,产业调整凸显新成效。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5亿元、127亿元和94亿元,增长4.5%、12.4%和11.3%,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4.5∶49.3∶36.2调整为13.7∶49.6∶36.7。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新进规模工业企业26家,总数达202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142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468亿元、增加值125亿元,分别增长14.0%、12.2%;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4亿元,增长28.7%;艾华集团晋升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2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5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规模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10%。农业发展巩固增效。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55.8亿元,增长4.5%。播种水稻109.8万亩,粮食总产量50.5万吨,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建设高标准农田1.27万亩,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4.6%,笔架山获评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新增有效仓容4万余吨,确保粮食应收尽收。种植蔬菜29.6万亩,总产量57.4万吨。出栏生猪108.8万头,连续八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连续五年获评全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流转耕地29万亩,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5家。三产活区步伐加快。全区服务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完成。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企业41家,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品尚电子等电商企业迅速发展,工艺美术创意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发展龙源纺织等外贸企业43家,完成进出口总额2.2亿美元,增长22.2%。投资6.5亿元的桥南好润佳城市综合体加快建设。投资1.85亿元,改造城区农贸市场12个,新建乡镇农贸市场2个。销售商品房21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7.92亿元,分别增长5.0%、5.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增长17.1%。

(二)抓重点、促突破,经济发展彰显新活力。项目建设成果丰硕。交通大会战火热进行,完成投资20亿元。宁朱线、绕城高速、石长铁路复线路基基本完成,益娄、益马高速全面动工,关山路完成路面硬化,益阳大道西延线正式启动;改造危桥12座,建设农村公路131公里。民生项目建设扎实开展。投资2.7亿元,完成水利建设工程4300多处,其中整治河道44.8公里,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3座,解决16.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3568万元,完成90个村农网改造和26项城网工程。建设3g基站37个、4g基站403个,新增信息化用户2.1万户。产业项目建设全面推进。顺德城·益阳家居博览中心一期建设进展良好,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全力推进,津湘药业一期、凯特密欧、康源制药、安兴电子、家家润建成投产。8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园区建设成效显著。龙岭工业园新开工项目36个,新投产项目34个,投产企业累计达160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78.7亿元、增加值 55.4亿元,分别增长27.3%、24.6%;实现税收6.96亿元,增长30%;新建标准化厂房30.3万平方米,利用率达95%;获批省级清洁低碳技术推广园区、飞地经济〔1〕试点园区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医药产业园获省发改委高度肯定,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拓展园区发展空间,衡龙新区7.98平方公里总规已获市政府批准,首期3.6平方公里完成土地调规,水、电、路、气、通讯、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同步推进,双汇等重点项目招商来势喜人。特色园区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三资并举”成绩斐然。拓展招商渠道,新签约项目55个,新凌能源、汉森健康产业园等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引进市域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72亿元,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增长25%。立项争资实际到位资金17.5亿元,增长25%,超年目标任务11.6个百分点。龙岭投和区城投分别筹融资9亿元、3.3亿元,黑美人茶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

(三)抓创建、促统筹,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实现市政基础设施投资4.2亿元,关公路、团圆北路全线拉通,三里桥路提质改造、上新路北段建设及城区道路亮化任务全面完成。着力巩固创卫成果,不断健全市场化保洁及城区农贸市场管理机制,实施万项细小民生工程80大项,扎实推进毛家塘城中村改造。大力推进创交模活动,扎实开展文明劝导和入户宣传,开放单位停车泊位2538个。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沧水铺、衡龙桥、兰溪跻身全国重点镇,12个乡镇全部完成总规修编,8个乡镇完成控规编制。沧水铺教育南路建设稳步推进,泉交河林翼大道、欧江岔昌盛大道、兰溪叶紫广场、义乌小商品批发城等项目顺利完工;八字哨、兰溪、新市渡创建省级卫生镇成效明显;龙岭工业园长坡岭和八字哨复兴集中居住区全面竣工,衡龙新区、兰溪枫林、岳家桥安置区开工建设。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建立乡镇规划委员会运行机制,出台村民建房管理暂行办法及建筑图集,引导村民规范建房。组建查违办,实行责任下移,拆除违法违章建筑119处、1.47万平方米。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投资9500万元,实施国土整理3433.5公顷,新增耕地68.6公顷;成功创建土地节约集约模范县。联合开展“治超”行动,查处超限超载车辆6126台次。圆满完成村级换届选举,全部建立“四位一体”机制〔2〕;完成8个集镇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开展绿荫行动,新增园林绿地面积345亩;营造林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1.9%。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0天,优良率93%。强化“三河”流域综合治理,巩固非法涉污企业关停成果,推进禁养区生猪规模养殖整治工作。新建环卫标准化处理台站4个、建筑垃圾消纳场1个、垃圾分类减量设施4180个,农村清洁工程在全市名列前茅。泉交河竹泉山村创建省级美丽乡村通过验收,八字哨、泥江口获评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十佳乡镇”,银东社区、洪家村社区、金家堤村创建省级两型社区(村)成效明显。

(四)抓民生、促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民生支出达20亿元,增长16.4%,占财政总支出的65.2%;省定14项为民办实事任务、区定1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就业水平稳步提升。开展职业培训6753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500万元,顺利通过省级创业型城市验收;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12人、城镇就业575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24人,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目标。社会保障显著增强。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公积金归集资金1.7亿元,发放贷款2.6亿元,分别增长35.7%、7.7%;改造棚户区2572户、农村危房800户,新建保障性住房1434套,惠民小区获评省级保障性住房示范小区。统筹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稳步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30.5万人次,征缴基金3.68亿元。扎实开展“阳光行动”,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标准分别提高至270元、120元;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分散供养年人均标准分别提高至5600元、2640元;及时发放优抚资金、医疗救助资金、孤儿基本生活费和移民后扶直补资金,启动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落实老年乡村医生、原中小学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率先开展关爱高龄、空巢、失能、半失能老人基本养老服务工作,建成衡龙桥、新市渡、龙光桥、兰溪4所乡镇敬老院,沧水铺敬老院获评全国先进敬老院。科教文体全面发展。申报专利346件,增长13%;洪家村社区获评全国科普示范社区。投资1亿元,建成农村合格学校15所、公办幼儿园2所,梓山湖学校投入使用;城区新增学位2920个,推进中小学起始年级招生制度改革,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面推进村级文体建设“六个一”工程〔3〕,送电影送戏下乡3480场,广播系统实现全覆盖,兰溪获评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功举办区十三届大众运动会,获市十四届大众运动会团体一等奖,超额完成十二届省运会夺金任务。医卫条件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6%,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面扩展至170个村级卫生室,区疾控中心应急楼建成使用,岳家桥、新市渡卫生院和金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改扩建工程。计生服务更加到位。拓展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推进网底建设、网格管理、层级网控“三网融合”,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3‰。社会治理成效明显。紧密结合“三访三化促发展解民忧”专项活动,化解通程水泥等突出信访维稳问题51个,帮扶困难群众3360户,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600余起。深化“平安赫山”创建,组织开展“禁毒会战”等专项行动,快速侦破“9•23”金店抢劫案等重大刑事案件,妥善处置较大规模突发性事件97起;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增设监控探头140个。实现轻微财损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在全市率先成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8件,“司法技能大比武”在《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综治民调全省排名由上年的103位跃升至59位,获评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区。安全生产总体平稳。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整治年”活动,扎实推进“打非治违”〔4〕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推进“清剿火患”战役,及时整改消防隐患1029处。加强职业病防治,强化渡口码头和特种设备管理,依法取缔关闭落后高危行业企业9家、非法加油站(点)32家、砖瓦窑企业20家、黑校车87台,非煤矿山在生产企业减至6家,省、市挂牌督办隐患均整治到位。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四打击四规范”〔5〕专项整治行动,获评省级餐饮安全示范区。严格水行政执法,拆除张芦渠、柳林江河道围堰及拦河阻水物43处。积极备汛,科学调度,有效抵御20__年以来的高洪水位,确保平安度汛。统筹开展应急演练26场,成功处置湘诚小区等8处地质灾害,全区未发生一起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安全生产形势趋好,获评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五)抓改革、转作风,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减少行政审批项目19项,新进驻政务中心服务项目23项,项目审批全部实现限时办结。设立鱼形山街道,推进两型片区建设。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制定完善工作方案,组建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4218户。稳步开展“营改增”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全口径预算,完善投资评审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基本完成13家国企改制社保挂账工作。依法行政持续推进。“六五”普法活动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加快。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社会的监督,及时向人大及其会报告工作,向政协协商通报情况;注重办理实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0件、政协委员提案81件,办复率、满意率或基本满意率均达100%。举办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5次,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征收案25件,政府合同管理经验在全省推广,获评省级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政务环境更加优化。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四风”治理,清退办公用房3183平方米,整治违规公车43辆,处理违规干部28名,“三公”经费同比减少33%。开展“骨干企业走访帮扶月”活动,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40个。全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办件62.8万件,办结率99%。区长热线办理来电来信8260件,接待群众来访2980人次,满意率90%以上。审计项目75个,纠正管理不规范资金2亿元,审减工程造价3980万元。全面落实减负惠农政策,清退违规收费609.4万元,处分责任人员46人。

过去的一年,国防动员扎实推进,人武建设成效显著,征兵工作圆满完成,工商联、共青团、妇女儿童、民族宗教、老干老龄、外事侨务、红十字会等事业取得新成效,气象、物价、供销、工会、保险、邮政、对台、档案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逆势中寻求突破,在实干中奋力前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耕耘在各条战线的全区人民和驻区各单位、武警、消防官兵,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赫山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令人鼓舞,发展任重道远。站在全省看赫山,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当前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问题:发展特色不够鲜明,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对外开放水平不高,要素集聚功能不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治理难度日益加大;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改革发展中的社会矛盾突出,维稳压力较大;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发展环境仍需改善,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开拓进取,在全面发展中彰显特色

20__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__”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奋进之年。

20__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__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深化“三访三化促发展解民忧”专项活动,适应新常态,促进新发展,以抢抓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全面实施为战略机遇,以“多业并举、特色发展”为战略举措,以打造“特色片区、特色园区、特色城镇”为战略路径,依法行政,深化改革,全力开创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的新局面。

20__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实现以上目标和愿景,我们将重点把握三个关键:

——以“两河两路”为主轴,着力打造特色片区。对四轴片区的区域发展定位进行战略提升,对其产业发展空间进行谋篇布局,拓展新的“增长片”。将新河沿线的龙光桥、笔架山、泉交河、欧江岔、牌口片区,打造成以高效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的生态经济走廊;将志溪河沿线的会龙山、新市渡、龙光桥、泥江口片区,打造成以山水文化旅游、低碳宜居宜业为主的绿色经济走廊;将省道308沿线的龙光桥、兰溪、八字哨片区,打造成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的综合经济走廊;将银城大道沿线的中心城区、龙岭工业园、沧水铺、衡龙桥、鱼形山、岳家桥片区,打造成以园区建设、商贸物流为主的产业集聚经济走廊。

——以“镇园合一”为突破,着力打造特色园区。在“一园带多区”管理模式下,实行“镇园合一”新体制,转型升级,多地发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将龙岭工业园打造成以中医药、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园区;将衡龙新区打造成以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为支撑的产城融合新园区;将沧水铺工业小区打造成以包装袋精深加工为主导、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将兰溪粮食产业园打造成集粮食仓储、精深加工、物流配送、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粮食产业园区;将龙泉工业小区打造成以机械、建材产业为主的综合性园区。

——以“城乡统筹”为引领,着力打造特色城镇。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优化“一点四线”〔6〕城镇发展格局,以沧水铺、兰溪、衡龙桥为轴心,以泉交河、泥江口为两翼,分批打造具有赫山特色的新型城镇体系,将沧水铺打造成经济重镇,将兰溪打造成水乡古镇,将衡龙桥打造成产城新镇,将泉交河打造成文化名镇,将泥江口打造成工贸强镇。

围绕上述目标和关键,我们将突出抓好八项工作:

(一)突出项目带动,增强特色发展引领力。超前谋划一批项目。积极研判上级政策,科学编制全区“十三五”规划。以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新型城镇、社会民生五大类项目为重点,抓实抓好棚改、水利、交通、粮食仓储、文化创意等项目的收集、筛选、包装和储备,积极策划岭湖-鹿角湖-东湖-新河电排二级公路、李家洲铁水联运物流园、新河提质改造、清溪河片区开发等项目。全力争取一批项目。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引领,努力争取来仪湖国家湿地公园、河湖连通和沟渠畅通、益阳港进港铁路、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进入上级计划笼子。大力推动益平高速、长株潭外环线、长益高速复线早日开工,推进玮隆广场、海洋城等项目尽快落地。高效建设一批项目。推进绕城、益马、益娄高速和石长铁路复线、益阳大道西延线建设,抓紧启动欧牌线、泉泥线建设。加快顺德城、海吉星、好润佳、绿之韵、中以高科、华翔三期、汉森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步伐,力促布伊尔、吉祥家纺、世林食品、本源医药、瑞翊达科技、益阳茶厂二期建成投产。大力优化施工环境。坚持宣传教育与依法打击“两手抓”,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装强卸、强行参工参运、抢搭抢建、无理阻工、敲诈勒索等不法行为。进一步完善调度点评机制,健全重点项目建设考评体系,严肃查处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索拿卡要等问题。

(二)突出招商引资,增强特色发展驱动力。注重招商质量。强化招商选资,坚持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不引进、财税贡献率低的不引进、科技含量低的不引进,坚决不要黑色的gdp,坚决不要带血的gdp。重点以中心城区、龙岭工业园、衡龙新区三大平台承载项目,针对商贸流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产业,着眼央企、上市公司、世界500强,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成长性好的项目。创新招商方式。突出产业配套,强化全民参与,实施精准招商,争取双汇、煌上煌等重大项目落户衡龙新区。着力提升项目动态管理水平,做到储备一批、推介一批、引进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确保外来投资连续跟进。提高招商成效。完善区代办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确保项目瞄得准、招得进、落得下。创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营造重商、亲商、安商、护商的良好氛围,着力解决落户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各类问题,全力支持其做大做强。

(三)突出园区建设,增强特色发展承载力。着眼长远抓规划。贯彻全省园区建设“135”工程〔7〕要求,抢抓飞地经济试点园区建设机遇,做大龙岭工业园,做强衡龙新区,做实其他乡镇工业小区。进一步细化龙岭工业园15.7平方公里规划布局,加快编制实施中医药产业园、衡龙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示范区、沧水铺工业小区和龙泉工业小区的规划。提质加速抓建设。加快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同步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面提升园区品位。推进衡龙新区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完成银城大道5.1公里扩建任务,完善住房、学校、医院、商贸等社区配套建设,实现项目两型化、园区城市化、服务专业化。加快推进兰溪粮食产业园建设。转型升级抓增效。推进医药、电子、食品、纺织、包装、机械制造六大主导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中医药、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产业园建设,走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道路。推动企业从主要依靠低成本竞争向更多以智力投入取胜转变,着力引进50家创新企业。改造提升塑编、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力争万元gdp能耗下降4%,力促两型建设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大力实施品牌、知识产权带动战略,突出行业标准建设。精益求精抓服务。完善政企合作协调机制,主动抢时间、抢进度、抢效率,全力为企业服好务。实现骨干企业走访帮扶常态化、精准化,着力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减负添力,培育一批年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新增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拓宽思路抓经营。强化经营园区理念,加快产城融合步伐。通过银行贷、自己筹、项目争、bot〔8〕、ppp〔9〕等渠道,着力破解融资难题。创新体制抓管理。继续发挥龙岭工业园统筹带领作用,积极推行“镇园合一”新体制,充分调动乡镇建设园区的积极性,推动各园区形成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新格局。

(四)突出新型城镇,增强特色发展集聚力。以超前的理念规划城镇。推动“多规合一”,分步实施城乡规划编制计划,科学编制35个中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新河沿线村庄、宁朱线景观、枫林桥景观、兰溪古镇街道立面改造、沧水铺镇区立面改造的规划。严格城乡规划审批、执行制度,完善乡镇规划委员会运行机制,形成从开工放线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城镇布局、建设按规划执行到位。以精品的理念建设城镇。以湖湘文化为基础营造地域特色,以生态资源为依托营造山水特色,把每一条河流、每一条道路、每一栋建筑打造成精品、塑造成景观。引导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重点镇倾斜,突出互联互通,力促产业互补、经济互助、错位发展。进一步推进小城镇“6+5”工程〔10〕建设,完成枫林路、教育南路、云峰东路建设,新建林翼大道二期、育才东路等道路,实施兰溪古镇整体改造、张家塘墟场提质改造和衡龙桥自来水加压站等工程,启动岳家桥农贸市场、兰溪污水处理厂、新市渡饮水工程等项目,加快镇区垃圾集中处理、排污管道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水平。进一步规范村民建房,推进乡镇国土所、建设站合署办公,严厉打击违法用地和违规开发。以市场的理念经营城镇。按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市场化”的理念,盘活城乡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着力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广告牌、弱电管网、加油加气站、混凝土搅拌站的开发建设经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格局。以人本的理念管理城镇。全力做好创交模工作,扎实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大力推广创卫长效管理机制,继续推进省级卫生镇创建。深入推进“数字赫山”建设,优化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科学整合多方力量,着力实现“治超”常态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力促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让其进得来、住得好、留得下。加大基层干部培训力度,充实乡镇规划、水利、安监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指导完成社区居民委员会第九次换届选举工作。

(五)突出现代农业,增强特色发展支撑力。在发展特色农业上求突破。继续发挥“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优势,优化特色种养业结构。播种粮食118万亩以上,出栏生猪110万头以上。发展壮大八字哨万亩蔬菜、泉交河三益有机蔬菜等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建好群众放心的“菜篮子”,着力打响赫山蔬菜品牌。加快推进花卉苗木交易大市场、益阳花卉苗木精品博览园建设,培育形成银城大道沿线花卉苗木产业带。在推进产业化经营上有作为。以实施两个“百千万”工程〔11〕为契机,着力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质加速发展,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流转耕地达30万亩以上。在夯实农业基础上显成效。深化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全力打造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着力建好6万亩高标准农田。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和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步伐,启动“五小”水利〔12〕建设“三年大会战”,确保农饮安全工程全覆盖,编制好县级水利规划,狠抓水利设施管护,着力打造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在建设美丽乡村上促升级。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竹泉山美丽乡村片区〔13〕建设,将其打造成具有湖乡特色,集休闲、度假、观光于一体的生态秀美乡村。

(六)突出三产活区,增强特色发展贡献力。着力繁荣商贸物流。积极支持顺德城、益阳茶业市场、义乌小商品批发城开展特色经营,全力服务海吉星、玮隆广场、湘运物流园、汽车商贸城建设,着力打造融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现代商贸流通产业集散高地。积极培育新兴业态。着力扩大消费热点,注重培育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城乡信息化步伐,鼓励万木春等传统市场提质升级电商平台,引导品尚电子等实体企业提升电商应用水平,不断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注重保护开发“三周一叶”、胡林翼等文化资源,培育壮大花鼓戏产业,着力建好工艺美术创意产业园。协同推进兔子山遗址、羊舞岭古窑的考古发掘及项目包装,力争将兰溪山歌、明油纸伞、工艺绣花鞋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编制实施旅游产业发展总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整合碧云峰、美丽乡村、花乡农家乐、汉森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等生态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推进会龙公园和秀峰公园片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

(七)突出要素保障,增强特色发展竞争力。强化用地管理。坚持扩大土地增量、盘活土地存量、节约集约利用三措并举,推进土地规划、收储、开发和出让相统一。加强用地保障,根据产业配套及关联建设需要,科学安排用地指标,全力抓好土地报批,切实满足建设用地需求。创新安置拆迁。坚持先安置后拆迁,实现依法拆迁、阳光拆迁。推进电梯安置房和庭院式安置区建设,做到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突出抓好益娄、益马高速等重点工程和龙岭工业园项目的安置拆迁。拓宽融资渠道。全力争取国开行棚改项目贷款,积极拓宽新形势下政府融资渠道。力促区城投、龙岭投分别筹融资4亿元、10亿元以上,力争完成立项争资18亿元以上。加强政银企对接,着力发展普惠金融,全力引进1家村镇银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小微企业、新兴业态等实体经济发展。加快艾华集团、湘运集团等企业上市步伐。破解用工难题。用活用好创业就业引导资金,摸清人力资源家底及企业用工信息,注重加强职业培训,积极搭建劳务输送平台,继续完善城镇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鼓励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八)突出民生改善,增强特色发展凝聚力。以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统筹做好各项重点民生工作。努力实现学有所教。新增义务教育合格学校27所,继续推进城区“两扩六建三步走”工程〔14〕,着力打造箴言教育品牌。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力促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病有所医。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科学实施双向转诊制度,积极推进衡龙桥卫生院整体搬迁,全力创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大力实施“两房两改”工程〔15〕,着力改善城乡居住条件,将毛家塘村打造成全市城中村改造示范点。努力实现老有所养。巩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水平,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力争养老服务床位突破20__张。努力实现困有所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抓好群众“救急难”工作,继续提升低保救助、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保障水平,注重加强移民后期帮扶。努力实现民有所安。严厉打击严重刑事及多发性侵财犯罪,有效防范、化解、处置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加强人民调解、法律援助,落实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机制。努力实现闲有所乐。启动电视“户户通”工程,加快赫山电影城、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改造建设,大力开展送戏送电影送体育下乡、文艺宣传进社区等活动,提高文化体育场馆节假日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水平。

三、坚持实干,在依法行政中为民服务

蓝图已经绘就,实干托起梦想!做好全年的工作,首要的责任在政府,必须对照依法行政和深化改革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一)以更加有效的举措推进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加快政府机构改革步伐。推行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构建规范的现代预算制度。完善区直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运行机制,试点推开乡镇、街道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规范国库资金管理,建立健全“以存促贷、奖贷挂钩”的竞争性存款机制,提高各商业银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引入竞争机制,在机关后勤服务等方面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巩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果,着力落实企业定向减税政策,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确保全面完成国企改制扫尾任务。

(二)以更加规范的管理依法履职。加快“法治赫山”建设,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完善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全力创建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全面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加快建设竞争更加有序的市场环境。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更加便民高效的市场主体登记监管体系。

(三)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接受监督。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全面公开预算单位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事项。完善审计制度,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及时向政协协商通报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提升效能。严格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惩治和预__败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责任追究的经常性工作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牢固树立务实为民、勤廉高效的优良政风,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条规定、市委十项规定,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上。完善各部门单位分类绩效考核办法及评价体系,落实重点工作督办责任制,进一步优化政府管理服务流程。

(五)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守住底线。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强化政府和行业的监管责任及企业的主体责任,健全监管网络,力争实现全年无较大安全事故。严守金融安全运行底线,坚决打击非法集资和逃废债务等行为,着力营造良好的生态金融环境。严守计划生育工作底线,坚持不懈抓好人口计生工作,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确保实现“创模保先”。严守生态环保底线,巩固扩大农村清洁工程成果,继续推进竹制品生产、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实施河湖保洁工程,确保森林覆盖率达到32.07%,力争成为全省整区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示范区,让赫山的水更清、天更蓝、家园更和美。

(六)以更加显著的成果惠及民生。全面完成十件民生实事。1.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00人、城镇就业5700人。2.新建公租房1600套,改造棚户区3163户、农村危房500户。3.新建兰溪小河口、鱼形山敬老院,扩建龙光桥、泥江口敬老院。4.推动“天网”工程全覆盖,新增监控探头160个。5.确保宁朱线建成通车。6.完成市十六中扩建。7.完成八字哨、泉交河卫生院整体搬迁和欧江岔卫生院改扩建。8.完成40个村农网改造。9.完成龙岭、衡龙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10.扎实推进“三河流域”综合治理。

各位代表,美丽赫山的光明前景鼓舞人心,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催人奋进!拼搏成就伟业,发展赢取未来!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为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而努力奋斗!

赫山区政府

第四篇 政府工作报告-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2850字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 ——2001年3月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 朱镕基 各位代表: 从今年开始,我国将实施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_党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___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根据《建议》的精神,国务院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______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过去五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_党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达8940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8.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

在经济持续增长和效益改善的基础上,2000年国家财政收入达1338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6.5%。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工业生产能力取得成效,重点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推进。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境内外上市。企业扭亏增盈成效显著,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92亿元,为1997年的2.9倍。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基本实现。

在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私营、个体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迅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财税体制继续完善。金融改革步伐加快。

城镇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机构等方面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经贸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

2000年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其中出口2492亿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69%和67%。出口商品结构改善,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所占比重提高。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投资环境继续改善。吸收外资规模增大、质量提高。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94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79.6%。国家外汇储备2000年底达1656亿美元,比1995年底增加920亿美元。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分别达到2253元和6280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4.7%和5.7%。

市场商品丰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0.6%。城乡居民住房、电信和用电等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五年增长1倍多,股票、债券等其他金融资产迅速增加。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

科技、教育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

步。“863”计划顺利实施。航空航天、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高技术领域获得一批重要成果。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部门所属应用型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基本完成,其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初步实现。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扩大高校招生受到群众普遍欢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明显加大。

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发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九五”期间,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得到全面贯彻执行。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作卓有成效,香港、澳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随着“九五”计划的完成,我们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为实施“十五”计划、开始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九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来之不易。我们成功应对了国际突发事件的挑战,有效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既克服“九五”前期通货膨胀的影响,又抑制了中后期的通货紧缩趋势,并战胜了严重的水旱灾害。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以___同志_______面对诸多矛盾和困难交织的局面,运筹帷幄,及时作出一系列正确决策和部署,全国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国务院,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国各族人民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与支持祖国建设和统一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表示诚挚的感谢! “九五”时期的实践,丰富了我们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经验。 第一,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

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我们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为处理好其他矛盾提供了基础。同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集中精力从事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_社会环境,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和力度。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注意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成功实现“软着陆”。

在抑制通货紧缩趋势时,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既增发国债、扩大投资,又适当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鼓励增加消费,从两个方面拉动经济增长。采取提高出口退税率和严厉打击_等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以平衡国际收支,稳定人民币币值。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利率等多种手段支持经济增长,同时注意调节货币供应量,引导信贷投向,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第三,把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紧密结合起来。根据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的现实状况,把国债投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同时增加对农业和科技、教育的投入,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利用生产资料生产能力相对富余的时机,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既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第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在复杂、困难的情况下,改革没有停滞,而是迎难而上,积极有序地向前推进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都要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来推动。今后五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扩大开放,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把发展科技、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振兴科技,培养人才,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既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迫切需要。要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摆在重要位置,扩大就业门路,增加居民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 坚持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确保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十五”计划《纲要》突出了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减少实物指标,增加反映结构变化的预期指标;围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发展领域,提出努力方向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强调计划的实施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宏观调控要更多地运用经济杠杆、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

在计划制定方法上,力求提高社会参与度,使计划制定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各有关方面达成共识的过程。

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十五”期间要把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林业、水产业。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产业,提高农业的后续效益。引导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

发展小城镇,繁荣小城镇经济,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扶持农业科技产业发展。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与检测体系。

调整结构要因地制宜,依据市场规律,维护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搞强迫命令。 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根据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新情况,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在适当扩大中央储备粮规模的同时,粮食主销区要加快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通过与粮食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以及中央储备粮的轮换与调控,保证粮食需要。粮食主产区要继续坚持“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中央财政继续给予资金支持,以充分发挥其粮食生产的优势。这样做,既可为主产区腾出粮食销售市场,促进粮价合理回升,也有利于推进主销区农业结构调整,全面增加农民收入。要保护好基本农田,决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非农用地,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取消乡统筹、村提

留和其他面向农民征收的一切行政性收费,同时适当提高现行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税率。这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要在总结安徽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改革步伐。同税费改革相结合,精简乡镇机构,裁减人员,减少村组干部补贴人数;有条件的地方,适度撤并乡镇。

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因地制宜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要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责任。农村信用社要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加强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农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

深化农村供销社改革。 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抓紧主要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加固,提高防洪调蓄能力。着力抓好大型灌区节水工程改造,积极开展群众性农田水利建设,搞好水土保持。

加强国家商品粮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继续加强农村电网、通信、广播电视、道路、供水等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 继续搞好农村扶贫工作。“八七”扶贫攻坚任务虽已基本完成,但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要继续加大扶贫力度,重点做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多方面增加扶贫资金投入,扩大以工代赈规模,支持贫困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四、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把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放在重要位置,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抓好几个环节。一是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能源、冶金、化工、轻纺、机械、汽车、建材及建筑等行业,支持一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切实提高工艺和装备水平。

二是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加快对推动结构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开发。振兴装备制造业,开发制造急需的大型高效和先进成套技术装备。三是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在主要行业形成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调整结构、促进升级的骨干和依托。四是积极支持和促进老工业基地改造,充分发挥其基础雄厚、人才聚集的优势,努力提高产业水平。

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大矿区,要因地制宜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 与此同时,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继续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并严禁转移重建。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要实施破产关闭。积极疏通和逐步规范企业退出市场的通道。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加快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建设高速宽带信息网络、关键集成电路、新型运载火箭等重大高技术工程,形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加快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

积极发展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在企业技术开发和生产营销、社会公共服务、政府行政管理等方面广泛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把工业化和信息化更好地结合起来。 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资源战略问题。

水资源短缺,

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要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水污染防治,搞好污水处理和利用。加紧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

要加强公路、铁路、港口、航道、机场、管道系统的建设,建立健全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能源特别是石油问题,是资源战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内石油开发和生产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千方百计节约和替代石油,加快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并尽快建立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储备制度。

积极推进大型煤矿改造,建设高产高效矿井,重视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现有发电能力,积极发展水电、坑口大机组火电,压缩小火电,适度发展核电。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推进全国联网。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厂网分开、竞价上网。

重视发展各种新能源。 加快发展服务业。这是促进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积极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

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发展面向居民消费的房地产业、社区服务、旅游、餐饮、娱乐、健身等产业,增加服务内容。要深化改革和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五、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部署。“十五”期间要突出重点,搞好开局,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争五到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使科技、教育有较大发展。 要集中力量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把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开发放在突出位置,加强规划,合理配置,努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有步骤而因地制宜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以及防沙治沙、草原保护等重要工程的建设,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建成我国西部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培养急需的各类人才。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开发能力。要从各地实际出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培育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

西部开发要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主要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培育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和南(宁)贵(阳)昆(明)等经济区,带动周围地区发展。 国务院已颁布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国家将增加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西部地区要立足于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作好长期奋斗的准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更多更好地吸引境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参与西部开发。要加强干部交流。

中部地区要发挥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以主要水陆交通干线地区为重点,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带。巩固和发展农业,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东部沿海地区要面向国内外市场,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提高经济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支持和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拓展东部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空间。

六、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 这是《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今后五年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 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要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力争在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二要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重点在农产品加工及转化、装备制造、节水节能、纺织品后整理等方面的技术取得进展,加快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三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科学重点领域的前沿_叉性研究。

选择我国具有优势和对发展有重大意义的领域,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在基因组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生态科学和地球科学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推动管理科学发展。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继续鼓励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改制为企业。积极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

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机构。发展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业。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创业板股票市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大国家和社会对科技的投入。

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发展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巩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成果,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教育体系。发展_教育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逐步形成终身教育体系。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利用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继续调整教育结构和布局,优化专业设置,更新教材,改革课程体系、考试评价制度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德育,尤其要重视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改进学校思想_工作。搞好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依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继续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增加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情况,县级政府要负责对基础教育经费的统筹,落实教师工资统一发放的措施。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困难地区、民族地区教育的转移支付和专项投入。健全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制止学校乱收费。 实施人才战略,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任务。

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培养和造就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较高_理论素养和开拓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并经过实践考验的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培养和造就具有公仆意识,廉洁、勤政、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培养和造就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重视培养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普遍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素养和劳动技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监督的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吸引聘用海外高级专门人才。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

对外开放 要按照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重点是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形式,实行股份制,转换经营机制。

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企业,国家必须控股;对其他企业,不必都要控股。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特别要建立和完善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

深化企业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强化科学管理。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进一步实行政企分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性审批。

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推进电力、铁路、民航、通信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改革,使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真正转到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轨道上来。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支持、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经济健康发展。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这既是保证当前经济正常运行的迫切需要,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要健全市场法律法规,严格执法。

完善市场监督机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监管力度。坚持不懈地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偷税、骗税、骗汇、_等违法犯罪活动。整顿建筑市场。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

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审计监督工作。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的行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监察。

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

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重点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深化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

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近期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带动投资和促进消费。全面推进依法理财,强化税收征管,严格财政监督,加快税费改革和预算制度改革,健全税制。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

在继续扩大国内需求和抑制通货紧缩趋势的情况下,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按照现代银行制度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发挥政策性银行功能,办好中小金融机构。规范和健全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

进一步发展保险业。改善和强化金融监管,实行严格的经营管理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改进金融服务,努力提高金融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全面实行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健全投资约束机制。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要抓紧做好加入世贸组织的准备和过渡期的各项工作。采取切实措施,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深化改革,健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我国国情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加快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抓紧培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专业人才。二要进一步发展进出口贸易。继续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增加大宗传统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扩大服务贸易规模。

规范加工贸易管理,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大力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同时

,重点进口国内急需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三要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有步骤地推进服务领域对外开放。

鼓励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以及在我国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探索采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形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积极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要继续办好经济特区、浦东新区。四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展加工贸易,合作开发资源,发展国际工程承包,扩大劳务出口等。

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企业到境外投资兴业创造条件。同时要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八、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逐步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是今后五年的重要任务。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要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同时,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精心做好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工作。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并轨。

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险,并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有效运营和严格管理机制。

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十五”期间扩大就业的任务十分繁重。在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同时,要重视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积极发展集体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加强社区建设,扩大社区服务。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引导人们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创业和自谋职业。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发展职业培训,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不断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支付制度、最低工资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各级财政要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保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离退休费按时足额发放,逐步改善他们的工资待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认真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要提高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工资报酬,充分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可以试行年薪制。但同时要有严格的约束和监督,不能不管工作好坏、企业效益高低,都照拿高薪。对不称职、渎职的人要有相应的制裁措施。对国有上市公司负责人和技术骨干,还可以试行期权制,但不能把国有资产量化给个人。

加强对垄断行业个人收入分配的监管。要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强化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 调整消费结构,改善消费环境。着力改善城乡居民的住行条件。

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立廉租房供应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绿化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发展社区卫生预防保健,努力改善农村卫生服务

条件。加强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

九、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要努力保持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重点做好农村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继续实行地方党政领导责任制。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建设。认真做好老龄人口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 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淡水、土地、能源等宝贵资源。逐步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和安全供应体系。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积极开展资源回收利用,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健全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维护矿产等资源的国家所有者权益。完善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督。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抓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地区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继续加强东北、华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天然草原的保护和建设。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

抓紧治理京津地区风沙源。继续开展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治理。综合治理城市污染,搞好城市绿化,使大中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重视农村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

健全环境、气象和地震监测体系,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十、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国防建设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列主义、___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在干部中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坚持讲学习、讲_、讲正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普及科学知识,反对愚昧迷信,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各项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度重视新的信息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加强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建设。继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_,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继续推进_体制改革。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继续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和监督工作。

发挥人民政协的_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主动听取政协的意见。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依法行政,从严治政。

深化司法改革,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廉政建设。强化法制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加强政法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法队伍素质。

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结合西部大开发,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充分发挥海外侨胞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中的作用。

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篇 盘锦市政府工作报告107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是极不平凡的四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在盘锦发展史上书写了新的辉煌!

(一)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

20__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60亿元,是20__年的2倍,年均增长13.1%(按不变价计算)。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8.8亿元,是20__年的2.8倍,年均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1140亿元,是20__年的2.8倍,年均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亿元,是20__年的1.8倍,年均增长16.2%。外贸出口8亿美元,是20__年的2.7倍,年均增长28.7%。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累计完成60.2亿美元,总量连续四年排名全省第三。

四年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走在全省前列,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盘锦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二)区域发展开创新局面

——坚持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辽东湾新区在盐碱荒滩上拔地而起,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断完善,长春石化、宝来石化、和运橡胶、渤海装备、合力叉车等项目建成投产,实现港城融合、联动发展。新区已成为辽宁沿海发展最快的重点园区,已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

——港口建设步伐加快,30万吨原油码头建设实现突破,建成10个5万吨泊位,港口吞吐量达到3000万吨。铁路、公路等集疏运体系配套形成,盘锦港成为东北及蒙东地区最近的出海通道。

——5个生态新城全面推进,5个重点工业园区快速发展,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红海滩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高升经济区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县域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区经济迸发出新的活力,两县两区在全省位次大幅前移。

今天的盘锦,以辽东湾为龙头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县区和经济区竞相崛起,一座充满自信、充满希望的港口城市正大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三)用项目推动三次产业跃上新台阶

累计新上亿元以上项目410个,建成投产293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24个,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

1.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6%。引进世界500强、行业100强企业19户,40万吨润滑油、18万吨醋酸仲丁酯、16万吨eps、15万吨丁二醇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百亿级企业3户,建成2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在全省率先突破千亿规模,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现倍增,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迈出重要步伐。辽河油田、华锦集团、辽河石化等大企业为盘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cp系列钻井平台、卤化丁基橡胶等一批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年均增长20%。

2.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以旅游业拉动服务业发展,形成7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兴隆台中央商务区成为省级服务业示范区,“金廊银带”成为辽宁旗舰型服务业集聚区。温泉产业蓬勃兴起,红海滩风景廊道展现无穷魅力,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6%。鹏欣水游城、大商商业综合体等投入运营。红星国际建材博览中心、中国食品城、蓝碧源五金汽配城建成使用,专业市场建筑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成功举办湿地旅游周、装备博览会、稻米交易会等大型会展活动,城市知名度空前提升。

3.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粮食生产连续20__年获得大丰收。益海嘉里、天津宝迪、江西正邦、浙江森禾等一批龙头企业进入盘锦,农业产业化大项目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和土地流转率均居全省首位。河蟹产量保持全国地级市之首。大米河蟹品牌价值大幅提升,北京展销活动取得巨大成功,盘锦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河蟹销售集散地,成为东北稻米交易中心之一。

(四)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1.大城市框架全面拉开。高标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5个生态新城建设全面展开、各具特色,香港东方银座、江苏苏宁、广东美的、珠海华发、北京泛华、广东富盈、上海绿地等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建成区由89平方公里扩大到154平方公里。新市镇建设步伐加快,盘锦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新阶段。

2.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盘营客专开通运营,阜盘高速建成通车,向海大道、中华路、305国道成为盘锦新的发展动脉。盘锦新站建成使用,辽东湾互通立交、环城路、惠宾大街等56项重点交通工程相继竣工,新建、改造道路里程超过1800公里。大伙房水库输水配套工程全线供水,华润城市热电一期工程如期推进,电网改造、城市管网等工程加快建设,基础设施支撑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3.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资源保护成效显著,盘锦湿地成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5.2万亩,新建城市公园15座,全市林木绿化率提高到10.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1%。辽河流域治理成效显著,退耕还河5.9万亩,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17座,辽河干支流水质全部达到四类标准。大力推进蓝天工程,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前列。节能减排实现控制目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盘锦向着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五)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

——完成行政区划调整,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组建辽东湾新区和辽河口生态经济区。

——大力简政放权,累计向县区和经济区下放市级行政权限504项,盘锦成为全国权力下放最为彻底的地级城市之一。

——成立6个特色园区,建立了全新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管理模式。

——创新招商机制,组建市县(区)两级专业招商机构,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招商体系。

——创新融资机制,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全市年均新增融资总量200亿元以上。

——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土地供应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盘锦成为全国土地管理创新试点市。

体制机制创新释放了能量、激发了活力,在转型发展的实践中,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激情满怀,干劲十足。

(六)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

坚持民生优先,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累计达到431亿元,年均增长29.4%。

——居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617元,是20__年的1.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562元,是20__年的1.6倍。

——居民就业:累计实名制就业27.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下,始终好于全省平均水平。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社会保障:实现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待遇逐年提高。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一体的低保救助,县域低保标准提高1.5倍。

——教育事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重要进展,职业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有了长足进步。大连理工盘锦校区开学运行,开启了盘锦高等教育发展的崭新篇章。

——文化体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红海滩入选《美丽中国》系列邮票,市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红海滩体育中心成功承办“十二运”竞赛项目,全民健身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落成使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医药卫生: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惠及全市人民,在全省率先启动大病保险制度和新农合“一卡通”。高标准建成市中心医院、盛京医院盘锦分院。

——安居惠民:落实保障性住房10.6万套。解决37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新改建街路174条,修缮农村公路631公里。农村校车配备、市民房屋产权办理、公交车辆更新、老旧小区维修改造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人民不断增进福祉、共享发展成果。

(七)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步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资金、公共资源交易等制度管理,不断加大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深入开展纠风工作,积极推动惩治和预__败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盘锦连续四年排名全省绩效考评前列。

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狠抓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平安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盘锦荣获“长安杯”。

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局面进一步巩固。人口计生、妇女儿童、广播电视、老龄慈善、扶贫助残等事业不断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震减灾、气象人防、统计、物价等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回顾四年历程,我们倍感鼓舞!全市上下风雨同舟、砥砺同行,以令人瞩目的业绩,成就了一个辉煌的四年。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团结奋斗,归功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归功于驻盘各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盘锦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工作的时候,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结构调整需要进一步优化,县区工业产业集群规模不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民营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外贸依存度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改善民生任务繁重;软环境建设有较大差距,行政服务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面推进深化改革

各位代表,新一届政府任期的四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是盘锦实现宏伟蓝图的决胜期。今后四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__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确定的宏伟蓝图,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步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具有吸引力的国际旅游胜地和世界知名的港口城市,建成让全市人民普遍感到幸福、引以自豪的滨海新盘锦。

实现奋斗目标,关键靠改革。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能做的事情做起,勇于探索创新。

1.推进各类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人才、技术等市场,组建政府服务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中心,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2.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取消企业注册等限制条件,降低创业门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完善项目备案,取消企业投资一般性项目审核制度。先行先试放宽外资投资准入。

3.推进国有企业和公用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组建国有资本运营投资公司。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土地价格。深化水价、燃气价格改革,逐步实行阶梯价格。

4.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整合优化政府内部机构设置,实现一项工作一个部门负责。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政府部门与中介机构脱钩分离,实现中介机构市场化。

5.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明晰行政层级权责边界,做到该向市场和社会放开的领域全部放开,同时强化下放权力的规范运行。

6.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设公共财政体系,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建立政府债务管控机制,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7.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债券、产权交易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利民便民惠民为宗旨,建立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打造信用金融城市。

8.推进对外开放。加强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建设辽宁乃至全国最优的发展区和创业区。创新招商体制机制,建设一支有水平、懂业务的招商队伍。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形成外贸出口的激励机制。

9.推进经济区和园区体制创新。围绕软环境建设,大力推进经济区、各类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全力争取国家批准设立辽东湾综合保税区,纳入国家自由贸易区。

10.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资金配置模式,集中力量支持重大技术攻关。加快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形成以激励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制度、专业技术职称评价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

11.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加强湿地、海洋、河流保护,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建立乡村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2.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农村产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均衡配置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公用设施投资运营,扎实开展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13.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户籍管理限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和相关制度,让进城落户农民享有市民待遇。

14.改进绩效考核制度。除了继续考核主要经济指标外,要加大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政府性债务等指标权重。

15.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惩治和预__败体系。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以优良的政风行风带动社风民风。

各位代表:改革是渐进的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以强烈的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依靠全市人民,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三、20__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盘锦建市30周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优,抓住六个关键,不断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抓发展:发展仍然是解决盘锦所有问题的关键。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抓改革:把改革贯穿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把握全局,稳步推进,始终让盘锦充满活力。

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开放,抓发展,抓民生。坚持力度不减,抓项目、抓招商引资。

抓生态: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和盘锦未来。下决心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在发展中让全市人民享受碧水蓝天。

抓民生:始终把民生放在心上、抓在手中,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全市人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抓落实: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把抓落实放在工作第一位,求实、务实、落实。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外贸出口8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在实际工作中,力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走在全省前列。

(一)加快辽东湾新区建设

全面提升新区的龙头作用,各项工作走在辽宁沿海重点园区前列。

1.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全力支持兵器“__”项目开工建设,推进长春石化、和运橡胶、合力叉车等项目达产增效,加快北燃新厂、联成化学等项目建设。以更大力度和气魄抓招商,引进一批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临港物流和服务业大项目。

2.港口发展实现新突破。确保30万吨原油码头、25万吨航道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建、续建10个5万吨以上泊位。建成疏港高速,抓紧推进沈盘铁路,加快内陆港和集装箱航线建设,提升港口集疏运和服务功能,港口吞吐量力争达到4000万吨。

3.新城建设实现新突破。以规划引领新城建设,打造具有欧陆风情特色的低密度生态水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大企业大集团推进新城开发,加快瑞唐世贸中心、华源时代城、二界沟渔村改造等项目建设,集聚商气人气,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和旅游热点。

4.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创新园区管理机制,建立以业绩____绩效考评体系,做到干好干坏不一样。创新审批服务机制,更加高效地为企业服务,建设最具活力、最有效率的国家级开发区。

5.要素保障实现新突破。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加强土地管理,抓好未利用地,提高土地产出率。支持大连理工盘锦校区、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培育壮大人才队伍。

(二)全力推进工业发展

把精细化工和能源装备作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五项工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

1.狠抓两大基地建设。

——加快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支持40万吨润滑油、18万吨醋酸仲丁酯、17万吨c5c9深加工等项目达产达效,推进戴纳索丁苯橡胶、胜友顺丁橡胶、飞扬化工等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发展高端润滑油、精细化学品、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和工程塑料产业。

——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支持渤海装备、忠旺铝材、奥德燃气等项目加快建设,引进特种压裂车、深水钻井平台等一批能源装备项目,发展石油天然气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临港装备产业。

——深化油地融合,全力支持辽河油田打造“双千”油田。促进辽河石化、长城钻探等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多种经营企业改革发展壮大。

——推动华锦集团、北方沥青等企业加速扩张,以龙头企业吸引项目集聚,向产业链要效益、要竞争力。

2.大力培育县区工业产业集群。工业产业集群是县区发展的支撑。突出专业化、集群化,推动精细化工、石油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工业地产。加强园区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搭建研发、检测、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提高项目的承载能力。

3.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20%以上。推进大连理工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持陆海研究院、和运橡胶研究院等企业研发机构发展,支持企业海外并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抓好曙光计算机产业基地等项目,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是盘锦的“短板”也是最大的发展潜力,以旅游业为龙头,加快服务业发展。

1.加快建设具有吸引力的国际旅游胜地。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加快红海滩、辽河口度假区和鼎翔风景区建设。建成恒隆温泉、天沐温泉,加快富盈、海泉湾、海世界等温泉旅游项目建设。开业铂尔曼酒店,推进万豪、君悦等酒店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支持度假型酒店发展。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加强地域文化宣传,办好湿地旅游周、河蟹文化节、冬捕节等活动,推出精品线路,拉长旅游周期和消费链条,千方百计留住游客。

2.加快中央商务区及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以兴隆台中央商务区为龙头,突出抓好大连万达城市广场、武汉华氏中华城、左岸文化城、台北士林不夜城、金宝度假城等重大项目。发展夜经济、楼宇经济,推进社区商业、便民商业,每个县区都要规划建设一个有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发挥聚集效应、拉动效应。

3.加快商品市场建设。以大洼商品市场集聚区为龙头,全面推进商品市场建设,完善功能配套,重点抓好红星国际建材博览中心、中国食品城、义乌国际商贸城、博景自由港等重大项目,形成辐射东北的商品交易集散中心。

4.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调整优化房地产结构,加快发展商业、旅游、温泉、养老、教育等可持续地产项目,高度重视规划、质量、环境和物业管理。继续搞好房交会等促销活动。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吸引外地人到盘锦购房、消费。房地产投资增长13%,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1%。

5.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益海嘉里、北京首农、双益公路港等物流项目加快建设,突出抓好辽东湾和双台子两个省级物流示范园区。鼓励支持辽河油田、华锦集团、长城钻探等大型工业企业主辅分离,精心办好装备博览会、食品博览会等大型展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加大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速高升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突出抓好辽宁田园、汇福粮油、香港宏安等1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达到260个以上,农民合作社突破1000家,组建农业专业化服务公司。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率。

2.着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不断提升耕地质量,稳定提高粮食产量。加快发展设施蔬菜,全力支持苇田养殖,抓好每日渔业、碱地蔬菜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生态农业品牌。加强绿色生产,强化疫病防治,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扩大农业保险规模和险种。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用科技推动农业发展。

3.进一步叫响盘锦大米、河蟹两大品牌。走精品路线,推进水稻生产标准化、生态化、机械化,发展大蟹养殖,建设中国北方稻米交易中心和全国河蟹销售集散地。拓展大米河蟹销售渠道。继续办好北京大米河蟹展销会等活动,让盘锦大米河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五)建设生态文明宜居城市

坚持生态统领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美丽盘锦。

1.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生态特色,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的城市格局。注重保留城镇风貌,形成一批特色新城、特色镇。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集中力量建设5个生态新城。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以人____新型城镇化建设。

2.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抓住国家政策支持机遇,用有实力、有信誉的大企业参与改造,尽快完成全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任务,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让棚户区改造成为拉动发展的重大工程,成为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辽宁棚户区改造示范市。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地下管网普查。切实抓好盘锦北互通立交、辽河堤顶路、林丰路大桥等交通工程,加快改造农村路网和城区街路。推进大伙房输水配套工程向乡镇延伸。启动华润城市热电二期,加快辽东湾热电、鹤乡500千伏输变电等工程建设。启动辽河盘山闸改造。进一步完善供水、供气、供热、供电等城市功能配套,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管护。

4.强化生态建设。编制生态规划,严守生态红线。扩大绿色空间,建设城市水系,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加强芦苇湿地水利设施建设,保护好、利用好湿地资源。狠抓蓝天工程,加快气化盘锦,抓好集中供热、大气监测等整治措施。继续加强辽河流域治理,运行乡镇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搞好农村环境治理。扎实有效推进造林绿化。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强化环境监管,从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5.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力度,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形成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展示盘锦的城市风采。

(六)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

抓项目,是盘锦发展的关键。确保项目引进、项目开工和项目竣工实现新突破。

1.全面提升招商质量。更加注重招商选资,主动对接世界500强、行业100强和国内外上市公司,实行点对点招商,全力引进一批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

2.狠抓项目开工。建立市县(区)两级责任推进机制,以项目开工为核心,全面做好审批服务和项目配套,更加主动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确保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竣工,早日达产达效。

3.全力支持现有企业发展。现有企业是现实的生产力。全力支持各类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并购重组、转型升级,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加速壮大民营经济。

4.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创新融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做大做强市商业银行,引进金融机构6家,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抓好国家土地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强化土地节约集约,最大程度发挥土地使用效益。把集聚人才人口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加大金融、经济管理、专业技术等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速人才人口向我市聚集。

(七)全力增进人民福祉

1.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乡困难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就业7万人。优化全民创业环境,增加创业贷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大对苇场职工等低收入群众扶贫力度。

2.完善社会保障。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并轨,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险、城乡低保和优抚标准。高度重视养老工作,推进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推进残疾人康复中心加快建设。

3.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垦职工危房改造,支持辽河油田边远矿区职工迁转,下气力解决回迁楼问题。改造新建水热气管网210公里。科学布局公交线路,更新公交车150台。

4.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妥善解决小学、中学建设布局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力争两年实现公办幼儿园城乡全覆盖。深化校企合作,组建盘锦职业教育集团。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让每一名学生都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鼓励支持华发国际学校、富盈国际学校等民办学校发展。

5.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简朴、务实、隆重地办好纪念建市30周年系列活动。办好全国十二届美展港澳台作品展。启动运行少儿科普乐园。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繁荣演出市场。做好中超联赛辽足主场比赛服务,高水平承办辽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6.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强村镇和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400元。继续抓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救治等医疗惠民项目。启动建设市精神病医院。建立严格的全程监管制度,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八)加强民主法治和政府自身建设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政务督查力度,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复议,努力建设法治型和服务型政府。

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工作。加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提升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六五”普法。健全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信访和调解工作体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支持驻盘部队、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努力做好民族宗教、防震减灾、人民防空、妇女儿童、老龄慈善、统计、物价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新一届政府即将开始履行职责,我们一定肩负重任,不负人民的重托。

我们要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用实实在在的业绩,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验。

我们要勇于担当,勇挑重担,主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把发展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打造敢担当、有作为的政府。

我们要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把盘锦发展大业不断推向前进。

我们要廉洁从政,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从严管控财政支出,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厉行节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依法严惩腐败行为,建设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市人民,戮力同心,奋勇拼搏,为创造盘锦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第六篇 政府工作报告5146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_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_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充分发表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基本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_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中,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扩大开放,再造优势”的工作主题,认真执行_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各项决议和决定,积极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低迷、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县域行政区划调整等重大事件,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勤政廉政,艰苦创业,进行了一系列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改革。坚持把改革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由单一向综合、由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全面展开。义无反顾地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结构和经营机制。大力推进县属企业改制和职工分流工作,国有城镇集体资产从竞争性领域基本退出。开展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改革投融资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各类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实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推进最低生活保障由城镇向农村延伸。改革的深化,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努力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着力建设纺织品出口基地,强化轻纺产品出口优势,拉动经济快速发展。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充分发挥开发区的主战场作用,多形式扩大利用外资。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赴境外设立贸易窗口。扩大对外开放,有效地拓展了我县经济的发展空间。

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实施并不断深化“产业升级、市场拓展”战略。以轻纺产业为主体,着力开展“双开”活动,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三级工业园区体系,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工业化水平。以发展效益农业为目标,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信托服务机制,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商贸、旅游、房地产为重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产业升级战略的实施,极大地增强了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全力建设柯桥新县城。抓住迁址建城的有利时机,加速推进城市化。确立“国际纺织中心,江南水乡名城”的城市性质,修编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扎实推进“双十”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大力开展城区拆迁拆违、农村宅基地整治工作。进行镇街行政区划调整,加强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县城带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从群众呼声强、易参与、可受益的事情做起,连续实施农村“双字号”工程,大力开展卫生县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全面启动文化大县建设,不断完善文化设施,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村民自治。

五年的艰辛创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绍兴大地呈现出了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

综合实力再进全国十强。国内生产总值由142亿元增加到235亿元,财政总收入由7.2亿元增加到24.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分别增长12.6%和27.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3900美元,居全省县(市、区)首位。在划出五个镇的情况下,再次跻身全国经济十强县。一、二、三产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8.3:63.6:28.1优化为5.8:64.5:29.7。效益农业成绩显著,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累计达4.9亿元,农业民营科技服务取得新突破,粮经产值比由65:35调整到19:81,大田亩产值达到2400元。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累计完成技改投入172.2亿元,其中2002年完成65.3亿元,创历史之最。全县上市企业达3家,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达10家,其中超30亿元的2家,我县成为全国最大的轻纺业制造基地之一。建筑业不断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发展加速。2002年,中国轻纺城成交额达226亿元,比1997年增长58.5 %;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93.6万人次,比1997年增长74.9%。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自营出口总额由1亿美元增加到14.6亿美元,增长13.6倍,总量跃居全省县(市、区)第一。纺织品外销率提高到了37.8%。利用外资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9亿美元,其中去年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1.5倍。对外经济合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城市化取得重大突破。五年完成城市建设总投资70.9亿元,其中去年投资达32.5亿元,相继完成了柯北新区基础设施、绍甘线等“五路一桥”和小舜江平原供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标准海塘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积极实施“绿化、净化、亮化、序化”工程,城区拆迁拆违145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340万平方米,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收效明显,社区建设成效显著,柯桥创建成为省级卫生县城。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比迁址前扩大了一倍。涌现出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小城镇。全县城市化率由29%提高到了33%。

社会事业获得全面发展。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所有镇街通过了市“高普九”验收,17个镇街创建成为省教育强镇,高中段入学率上升到了90.1%。社会力量办学取得较大突破。我县成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和省首批教育强县。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新世纪人才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五年净增各类人才10632名。城乡文化设施不断改善,涌现了一批获国家奖的文艺精品,印山越国王陵被评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步伐加快,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35%,我县被评为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亚运会金牌实现零的突破。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从控制人口高增长向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转变。“一控双达标”通过了考核验收,我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并向联合国推荐参评“全球500佳”。国土资源工作卓有成效,耕地连续实现占补平衡。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荣获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称号。全面建立政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成两轮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严打整治斗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取得明显成效。反腐__进一步深入,依法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政风建设得到加强。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绍兴县志》编纂工作高质量完成。人武、统计、档案、老龄、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202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928元增加到6257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83.8亿元增加到133.5亿元。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0.43,标志着社会消费结构正在向着比较宽裕的小康型转变。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34.9平方米和52.9平方米。城乡固定电话普及率每百户分别达99部和97部,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户分别达103部和73部。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宽带网络,镇镇通公交。城乡居民用电实现同网同价,全县有57万居民用上了小舜江一级饮用水。居民家庭用于教育、文化、保健和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在全省率先实现各类企业养老保险全覆盖,城乡低收入居民和特困家庭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联动的扶贫帮困机制已初步形成。

过去五年各项工作的推进和伟大成就的取得,是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社会各方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绍部队,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绍兴县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和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五年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比较低,引进外资的数量、水平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很相称,区域间的发展不够平衡。城市化水平不高,县城建设、环境保护和城乡一体化任重而道远。农民收入增长较慢,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电力、人才等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企业和社会的信用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秩序有待继续整顿和规范。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尚存在不少隐患。政府的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一些干部艰苦创业的思想有所淡化,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全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综观全局,竞争更趋激烈,挑战更为严峻,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但形势总体上更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世界经济出现回升势头,国际产业和资本加速向中国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上海世博会成功申办,省政府对我县“扩权”,城市化加速推进等,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党的十六大和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胜利召开,极大地激发了全县人民的建设热情。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力争使我县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

根据县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二三四五”的战略构想,对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综合实力排名前移。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并力争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到202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比2002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左右。粮经产值比达到8:92左右,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2倍。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全国经济十强县中排名前移。

——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初步形成。到2024年,全县工业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纺织品年生产能力占全国同类产品的20%左右。建立从原料、织造、印染后整理到服装的一条龙的集群化产业体系,形成与国际产品质量和标准相适应的生产体系,拥有若干项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纺织核心专利技术和一批知名品牌,造就在国际上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强辐射能力的纺织业制造优势,初步建成市场占有率高、技术装备先进、研发创新能力强且面向世界的纺织品制造中心。

——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心初具规模。全县自营出口和实到外资年均增长35%。纺织品出口额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额的35%左右,外销率达到55%,力争有10家企业出口超1亿美元,100家企业出口超1000万美元。完善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物流、通讯、娱乐及其它城市公用设施,初步形成国际性中央商务区,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性纺织品集散中心。集聚一批国际纺织品采购商,外商常驻贸易机构超过100家。纺织品博览会成为国际上地区性的重要节会。

——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北工中城南闲”的城市形态基本形成。滨海工业区基本建成产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优美、管理服务一流的开放型工业新城;柯桥主城区基本建成商贸气息浓厚、功能设施齐全、水乡特色鲜明的核心区块;柯岩旅游度假区基本建成“大旅游、新社区、越文化”三位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城乡差别明显缩小,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得到加强,建成一大批住房宽敞、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全县城市化水平超过45%。

——社会事业全面繁荣。高标准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高中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5%左右,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同步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取得明显进步。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更为有效的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总体质量居全国领先水平,森林覆盖率超过55%,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更高层次上展现山青水秀的美景。

——人民生活步入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00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32以下,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城区电脑普及率每百户达到70台以上,有线电视终端入户率达到100%。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4 人以上,人人享有较高水平的卫生保健。汽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在人民物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旅游、休闲、健身活动成为时尚,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为充实,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普遍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按照县十一次党代会作出的战略部署,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提升产业,统筹城乡,接轨国际,全面发展”的主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盘活整合各种资源,加速集聚各类要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以城市化加快现代化的发展之路,着力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致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建议新一届政府切实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战略措施。

第一,大力加快城市化步伐。按照“拉开框架、优化布局、强化功能、改善环境、提高品位”的要求,加速推进柯桥城市三大板块建设。努力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切实加强市政道路、管线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城中村”改造,推进轻纺城市场的改造升级和拓展,建成一批功能性、标志性工程,努力健全国际纺织中心功能,凸现江南水乡名城特色,强化城市综合治理,加快人口等要素集聚,切实增强柯桥城市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农村城市化步伐。完成杭金衢高速公路连接线、104国道南复线改建等一批交通建设工程,实施城区内外环河、杭甬运河绍兴县段、污水处理厂扩建等一批水网改造工程,加强供电、供热、供气等一批能源设施建设,加快构筑网络型、功能性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积极实施经济强镇战略,全面加强中心镇、中心村建设;结合行政村撤并,大力推进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关心山区等相对薄弱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山区、平原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第二,加快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努力建设现代工业。坚持“一业特强、多业发展”,持之以恒地抓好技改投入,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对产业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做大做强轻纺产业的比较优势,重点引进、培育新型建材、塑料包装、汽车汽配、金银饰品、纺织机械、纺织软件、黄酒酿造等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培育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大企业集团,争创一批国家级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造就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现代企业家,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大力引导农民按多层次、多方面的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提供产品,从根本上实现由自给自足向服务市场的大转变。顺应工业化、城市化趋势,加强规划引导,加快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大调整。重点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外向农业、高新农业、设施农业,不断推进农业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的大融合。着力培育现代服务业。适应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加速的趋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形式和流通业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加快开发建设,打响“稽山鉴水”品牌,形成以柯岩旅游度假区为重点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信息咨询、国际认证、纺织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第三,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牢固树立县域以外都是外的观念,加速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全面接轨世界经济。海纳百川地加强招商引资。不断优化招商机制,积极探索证券融资、收购兼并等利用外资的新路子,不断拓宽城建、旅游、农业等招商领域,力争在引进大项目、独资项目和世界知名企业上有大突破,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不遗余力地扩大外贸出口。继续做强做大外贸出口主体,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鼓励企业实行工贸结合,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和贸易窗口,建立健全跨国产销体系。开展国际质量认证和境外商标注册,培育出口品牌,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拓展加工贸易。高度重视进口贸易。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推进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支持企业上市。努力完善区域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的覆盖面。切实加强城乡困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第四,全面建设文化大县。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努力造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推行多元办学,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进一步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积极实施“文化大县建设十大工程”,进一步丰富城乡居民的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产业。

第五,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打造“信用柯桥”。加强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体建设,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努力打造“数字柯桥”。加快形成信息资源集成、应用与共享系统,加速推进企业、市场、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努力打造“生态柯桥”。坚持经济建设和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并重,进一步促进大气净化、水面清化、环境美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打造“平安柯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严厉打击各类刑事和经济犯罪活动,高度重视、妥善化解各类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推进依法治县,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继续抓好普法教育,不断增强全民法制意识。

各位代表,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我们一定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全面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保障和提高低收入者、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让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享文明生活。我们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处理好,既不好高骛远,又不急功近利,努力使工作更贴近现实,更贴近社会,更符合群众最迫切的心愿,分别轻重缓急,每年集中抓好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点工作,每年集中办好一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工程,让人民群众从重点工作中看到美好的未来,从实事工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全力做好2003年工作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根据县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建议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为:紧紧围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提神、提速、提质,以“城建会战年”活动为主题,全面实施“18128”工程和“2336”工程,全力推进县城建设,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以深化“技改投入年”活动为抓手,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培育高成长性的实力型和科技型企业;以深化“招商引资年”活动为载体,主攻外资引进,积极培育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方向,扶持龙头企业,调整农业结构,不断增强农业的市场适应性、功能的综合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制度创新为取向,深化各项改革,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全面发展为目的,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努力开创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建议今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控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财政总收入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根据上述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按照“抓重点,促全面”的要求,全力抓好35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点工作,并以此推动政府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1、加强规划工作。重点修编完成柯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柯岩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整合钱清、杨汛桥等柯桥周边地区的资源要素,对重大基础设施进行共建共享。

2、启动城区内环河整治工程。全长17.8公里,计划总投资3.7亿元,当年完成投资50%以上,其中新开河二期环境绿化改造工程争取全面竣工。

3、推进“城中村”改造工程。先期改造9个行政村,拆迁面积66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1.7亿元,当年完成投资40%左右。

4、完善柯桥城市路网。新建和改造裕民东路等12条城市道路,计划总投资7.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60%左右。

5、完善柯桥城市功能。规划启动柯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一期和笛扬路商业街改造工程。实施金柯桥大道新城段综合改造等城区形象工程。推进大型企业总部迁建工作。研究对策措施,加快柯桥城市人口集聚。

6、稳步推进轻纺城市场的改造升级和拓展工作。改造提升传统交易区,加快建设现代交易区,启动柯北服装市场建设,推进现代物流、外商居住区等配套设施建设。

7、全面启动柯岩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完成基础性、公益性项目投资7亿元。加快高尔夫体育公园、鲁镇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启动实施一批景观房产项目。

8、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大力整治流动摊贩和马路市场。开展争做文明市民和争创文明楼群、文明窗口三个“十佳”活动。开展撤村建居,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物业管理,促进社区建设。

9、抓好电力扩容工程建设。配合电力部门新建3个22万伏和4个11万伏变电所,计划总投资1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40%左右。

10、加快交通干线建设。杭金衢高速公路连接线,计划总投资4.4亿元,当年完成投资30%以上。104国道南复线规划改建。柯袍快速干线动工兴建。柯海快速干线建成通车。

11、改善山区等地交通条件。规划启动绍甘线车头─王坛段、车头─竹田头线、富盛─平水线、平水大道和钱夏公路等五条道路的改建新建工程。

12、启动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工程。依法有序、积极稳妥地调整行政村规模。因地制宜、分期分批地推进村庄改造,今年每个镇街确保完成试点任务。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继续开展“双建”活动。

13、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全力抓好县级以上新建续建重点项目,确保当年完成工业投入75亿元。出台鼓励服装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在促进大轻纺加速升级的同时,积极采取对策措施,大力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扶持非纺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加快发展。

14、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项目向园区集聚,园区经济集聚度达到75%。滨海工业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亿元,覆盖23平方公里,拆迁50万平方米,工业投入25亿元。规划启动滨海码头建设。柯桥经济开发区重点启动柯西服装园区,完成8平方公里的主干路网和一期2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工业和基础设施投资20亿元。推进镇街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鼓励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产品研发、项目审批代理三大服务体系,构筑园区服务新平台。

15、加快培育规模企业。进一步调整完善考核办法,激励工业企业50强加快发展,力争有5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鼓励建筑企业拓展市场,做大做强,力争有4家企业的施工产值超过10亿元。引导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充分肯定企业家的社会价值,切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1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政策措施,改进招商方式,全年实到外资1.5亿美元,其中滨海工业区、柯桥经济开发区分别超8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在引进超1000万美元独资项目上有新的突破。拓宽招商领域,加强城建、旅游、农业招商工作。

17、促进对外贸易。全年自营出口超过20亿美元。力争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超过400家,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超过50家,出口超1亿美元的镇街超过6个。新设境外贸易窗口16家。组织100家企业参加10次以上国际展销会。有30家企业通过OTS—100、ISO14000国际认证。农产品外贸出口增长15%。积极引导企业进一步重视和扩大进口,实现进口和出口的良性互动。

18、办好新一届中国纺织品博览会。力争在内容、形式、规模、实效等方面有较大突破,进一步带动产业升级,扩大我县知名度。

19、深化企业改革。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新组建规范化股份公司5家,实现企业上市“保3争5”的目标。搞好大企业集团管理创新的试点和推广工作。进一步做好县属企业改制及其善后工作,属地化管理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完成乡镇改制企业集体股的退出工作。

20、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继续开展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推进企业信用工程,大力倡导诚实守信、依法纳税,努力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21、推进县域信息化工作。加快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启动县、镇两级机关公文网上流转工作。全面实施区域纺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全县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制造、管理和商务的企业达到350家。积极鼓励企业培育人才,引进智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22、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继续鼓励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力争有5─6家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新增“三五”牌企业3家以上。研究启动珍珠加工园区建设。继续抓好粮食、果蔬、禽蛋、竹木等七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工贸园区建设,力争成交额超1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3个。新组建3─4家农业专业合作社。

23、抓好农业结构调整。争取粮经产值比达到16:84,大田亩产值达到2600元左右,外建农业基地5万亩。改善农业服务条件,成立县农信担保公司,加强农技推广工作,积极扶持民营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承办好省第二届蕙兰博览会。

24、培育农产品品牌。新制订一批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争创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绿色品牌。

25、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建成绿色通道、绿色林网100公里。整治河道100公里。加固山塘水库100座。在主汛期前完成口门治江围涂一期工程。

26、加快山区经济发展。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山区保护生态环境,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林特经济和家庭工业的发展。在山区部分自然村开展移民下山、易地脱贫工作。

27、基本建成“三馆一广场”。积极参与“七艺节”。办好第四届县文化艺术节,活跃城乡群众文化,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28、着手全面系统地进行绍兴历史、文化、档案的保护、挖掘、整理和利用工作。总结提炼地域文化。抓好县志续编工作。

29、抓好教育工作。编制规划,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多元办学,深化改革,加强学校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

30、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完成绍兴第二医院东扩、华宇医院、轻纺城医院急诊大楼、疾控中心等工程。

31、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推进优质服务,深化综合改革,加强思想教育,实行依法治育。巩固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对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建立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32、保护国土资源,保障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和采矿权的公开出让。完成土地整理35000亩,优质园地代保5000亩以上,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33、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完善县域截污管网规划和建设,建成30万吨的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启动城区污染企业“退二进三”工作。争创“全球500佳”。

34、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专项整治,推行安全生产注册主任制度,加大专业培训和监督力度,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35、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机制、治安隐患排查调处机制、外来人员管理机制和以柯桥城区为重点的网格化巡控机制。强化信访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加强司法工作,开展“四五”普法,推进依法治县。继续做好民兵、预备役、征兵和双拥工作。

根据年度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按照“办实事,出实绩”的要求,全力办好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15件实事。

1、新建、改建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全覆盖。建立“120”急救中心。

2、实施有线电视网络村级分配网改造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70%,使600个村(居)的约12万用户能收看到清晰的30套电视节目。

3、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改造20个行政村的通村道路。合理调整公交线路的走向、密度和班次。加快建设县公交总站,完成工程量的60%。镇街客运站年底前全部建成投运,改造和新建候车站(点)35个。

4、巩固职工养老保险扩面成果,职工年平均参保缴费人数不低于14.6万人。全面实施城镇医疗保险改革。对离休干部、二等乙级及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实行生活、医疗费用统筹。确保失业人员失业救济金、医疗补助费和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做到提标扩面、应保尽保。

5、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按照绿色技术生产标准,分别建成10万亩、1万亩、2万亩无公害稻米、蔬菜、水产基地和5个万猪场“放心肉”基地。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劣质农产品的行为。

6、进一步完善打假维权网络,配置流动检测车,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加强对大米、面粉、食用油、酱油、食醋等食品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监管。整顿规范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7、筹建县老年颐乐园。改善敬老院和老年活动场所的条件。建成一批城市社区“星光老年之家”。

8、资助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300例,免费或低价供应各种残疾人用品200件以上。为250名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新分散安置180人,使350名残疾人脱贫。做好一批残疾儿童的结对助学工作。

9、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作用,全年新增3万个就业岗位。完善企业欠薪预警处置办法。

10、改造10─15所薄弱学校,进一步改善山区办学条件。建成双梅中学、柯岩中学,基本建成西藏班校舍。改建新建城区双梅老校等小学、幼儿园,缓解入园入学难矛盾。普通高中挖潜扩招1000名以上,努力提高优质高中招生比例,缓解高中段入学高峰。

11、向外来人员子女开放所有公办小学和初中。建成外来人员公寓10万平方米以上。加强外来人员登记、发证和出租房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

12、扩大小舜江供水网络,供水区域人口超过60万;启动旧供水管线改造工程,提高饮用水质量。城区生活污水收集量达到450万吨,比去年提高20%。

13、实施城区失地农民基本生活补助办法,逐步解决失地农民老有所养问题。

14、推进道路畅通工程,完成金柯桥大道─万商路、万商路─湖西路和104国道柯华路口、育才路口、笛扬路口等10 个交叉路口的改造建设,缓解交通拥堵矛盾。

15、全面实施城区亮化工程,重点改善金柯桥大道、万商路、育才路等12条道路的照明条件,亮灯率达到95%以上。着手解决居民小区路灯、楼道灯问题。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良好的发展基础,面对全新的外部环境,面对人民的殷切期望,面对崇高的历史使命,政府必须坚持行政为民,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改进自身工作,努力提高管理社会、促进发展、服务人民的能力。

一是明确政府工作的总要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确立工作总理念,即机关是便民中心,干部是人民公仆,权力就是责任,领导就是服务。把握工作总原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激发和不断增强各地各部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责任性;始终按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等客观规律办事。牢记工作总目标,就是努力把绍兴县建设成为公务员服务工作最好、投资者获利机会最多、老百姓满意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二是树立人民政府的新形象。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不断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在继续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先发优势的同时,大力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努力营造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努力树立新形势下人民政府的新形象。

建设法治型政府,忠于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在县委的领导下,依法对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及时报告工作,认真执行各项决议、决定,主动接受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听取各界意见。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虚心征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各人民团体的建议,经常向人民政协和社会各界通报政府工作,更好地接受民主监督。规范政府运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政府的运作程序和工作方式,促进政府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坚持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增强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合法性和规范性,使政府更多地依靠法制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多干预,努力促进有利于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形成。积极推进机构改革,加快构建公共财政框架。

建设开放型政府,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民主办事。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产权制度、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冲破影响各类要素正常流动的体制障碍。进一步广开言路,拓展群众发表意见、反映问题、参与政务的渠道,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的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公开政务,深化“阳光工程”,建设综合性的招投标中心,继续推进机关“四统一”工作,建立绍兴县政务信息网,扩大《绍兴县政务》的赠阅范围,让人民更好地了解政府工作的情况,让政府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致力为民办事。象企业研究产品的市场需求那样,来研究服务的需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村厂,深入群众,了解基层和群众的各种需求和愿望,加强对经济社会运行实情的把握和分析,为正确制定政策、作出科学决策掌握第一手资料。象企业注重创精品那样,来提供服务的精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基层、群众的需求,每年抓好一批重点工作,每年办成一批实事工程,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象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那样,来不断改进服务的质量。针对服务水平、工作方法、办事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鼓励和组织政府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的最新知识和理论,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实际工作的能力。健全项目审批全程代理制、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制,加快建设网上并联审批系统,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争创干部作风的新优势。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政府组成人员,都应当加强自身修养,都应当增强人格魅力,都应当牢记从政道德,都应当成为社会的楷模,把“忠于崇高事业,甘当人民公仆,节制非份之欲,永怀正义之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忠于崇高事业,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崇高事业,作为自己的应尽义务,作为体现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美好实践,作为改造主观世界的有益途径。大力发扬恪尽职守,敢于负责的精神,做到矛盾不上交,困难不回避,责任不推诿。全力倡导实实在在、不尚空谈,雷厉风行、高效快速,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工作作风。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加强跟踪督查,力求说一事,成一事,干一件,成一件。甘当人民公仆,始终牢记自己的公仆身份,发自内心地视人民为衣食父母,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任劳任怨孝敬群众。坚决防止和克服各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虚夸浮躁的行为,切实珍惜民力。时刻把群众的冷暖装在心中,切实关心民生。节制非份之欲,淡泊名利,注重气节,乐于奉献,志存高远。大力弘扬“不求个人名利权位,惟为百姓衣食住行”的正气,以人民富裕为最大幸事,以非份之欲为最大耻辱。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监察,强化审计监督,坚决惩治腐败。永怀正义之心,牢记“政从正出”,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坚持以正义之心来依法制订政策,平等对待每一个市场主体和社会成员;坚持以正义之心来组织实施政策,保证政令的畅通;坚持以正义之心来造就浩然正气,争取群众信任,赢得使群众实实在在得实惠的政绩。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将是绍兴县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的五年,也是我们大干事业、大显身手、大有作为的五年。前程似锦,任重道远。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___的___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县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万众一心,扎实工作,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县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第七篇 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提纲1350字

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提纲

听取了__________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和其他代表们的感受和意见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报告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体现了省委_____届_____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推进_____省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纲领性文件。政府工作报告有四个突出特点:

一是求实务实。报告文风朴实,结构严谨,简明扼要,通篇贯穿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对过去成就的评价全面中肯、实事求是;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回避矛盾,_____个方面的问题,分析深刻,切中要害,体现了对党、对人民、对_____省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读完报告让人精神振奋,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不利因素,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保持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成绩斐然令人备受鼓舞,这是思想解放的成效,是科学发展的成果。

二是思路清晰。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把_____省放在全国和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全面分析形势,客观把握省情,准确判断机遇,让人感到压力同时信心倍增,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高度敏锐的洞察力和在机遇挑战面前的战略清醒。报告主题鲜明,提出的发展目标、总体要求,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相信照着这个思路抓下去,_____省的发展前景必将更加美好。

三是措施有力。报告对今年的工作安排,战略部署具体,内容丰富实在。报告把上级精神与_____省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统筹与重点突破紧密结合起来,强调了七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具体务实的措施,确定了科学详实的目标,特别是围绕 “保、扩、调、惠”这条主线,出实招、鼓实劲、求实效,全力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从不同侧面对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为人民谋福祉,殚精竭虑,尽职尽责的工作精神。

四是重点突出。报告突出了主要工作,兼顾了方方面面。报告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任务,科学决策,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力求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全面小康,道出了老百姓对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期盼,描绘了_____省这个农业大省的美好未来。同时报告突出了建设和谐_____省这个重点,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改善民生,渗透着爱民、为民、富民的深厚情怀,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可谓得民心、顺民意。

报告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体现了改革开放意识,体现了开拓创新精神,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催人奋进的报告,是一个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凝聚民力的报告,我完全赞同。

按照报告来联系_____县实际,谋划今后的工作,既鼓舞士气,同时感到压力很大。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_____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的空间和潜力突显,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但同其他兄弟县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结合_____县的实际,落实好报告精神,今年我们将着重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在招商引资,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_______________二是在解放思想,推进全民创业上争当排头兵_______________三是在城镇建设,实现三年大变样上做特色文章__________

第八篇 政府工作报告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400字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 ——2001年3月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__总理 朱镕基 各位代表: 从今年开始,我国将实施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____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___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

根据《建议》的精神,__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______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__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过去五年,全国各族人民在____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达8940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8.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

在经济持续增长和效益改善的基础上,2000年国家财政收入达1338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6.5%。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工业生产能力取得成效,重点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推进。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境内外上市。

企业扭亏增盈成效显著,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92亿元,为1997年的2.9倍。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基本实现。

在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私营、个体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迅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财税体制继续完善。金融改革步伐加快。

城镇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机构等方面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经贸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

2000年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其中出口2492亿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69%和67%。出口商品结构改善,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所占比重提高。

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投资环境继续改善。吸收外资规模增大、质量提高。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94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79.6%。国家外汇储备2000年底达1656亿美元,比1995年底增加920亿美元。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分别达到2253元和6280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4.7%和5.7%。

市场商品丰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0.6%。城乡居民住房、电信和用电等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五年增长1倍多,股票、债券等其他金融资产迅速增加。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

科技、教育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863”计划顺利实施。

航空航天、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高技术领域获得一批重要成果。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部门所属应用型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基本完成,其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快。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初步实现。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扩大高校招生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明显加大。

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发展。廉政建设和反~斗争不断取得成效。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九五”期间,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得到全面贯彻执行。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作卓有成效,香港、澳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随着“九五”计划的完成,我们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为实施“十五”计划、开始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九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来之不易。我们成功应对了国际突发事件的挑战,有效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既克服“九五”前期通货膨胀的影响,又抑制了中后期的通货紧缩趋势,并战胜了严重的水旱灾害。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以___同志_______面对诸多矛盾和困难交织的局面,运筹帷幄,及时作出一系列正确决策和部署,全国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__,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国各族人民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与支持祖国建设和统一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表示诚挚的感谢! “九五”时期的实践,丰富了我们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经验。

第一,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

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我们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为处理好其他矛盾提供了基础。同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集中精力从事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和力度。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注意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成功实现“软着陆”。

在抑制通货紧缩趋势时,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既增发国债、扩大投资,又适当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鼓励增

第九篇 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129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是淮南发展进程中极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结构性矛盾和重大事件影响等复杂形势,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__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精神,坚持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积极化解风险,奋力克难攻坚,保持了经济运行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8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400亿元,财政收入12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60亿元,进出口总额4.4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5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170元、10400元,在深化改革、推动转型、改善民生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年来,重点做了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综合施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全面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优化存量、扩大增量,确保经济运行安全、风险可控。夯实实体经济基础。着眼于为企业松绑减负,减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负14.2亿元。出台金融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奖励办法等文件,直接融资增长167.3%,8家企业分别在“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扎实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等改革,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4720家,净增“四上”企业265家。梳理解决284家民营企业涉及的土地、规划、产权等制约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夯实项目投资基础。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建立重点项目包保和调度机制。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5个、续建184个、竣工78个,累计完成投资409亿元。中安煤化一体化、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朱集西矿等项目基本建成,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1204万千瓦。夯实居民消费基础。积极培育网络、信息、文化、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房地产新开工400万平方米、竣工150万平方米。旅游业实现总收入70亿元。江淮云产业基地获批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田家庵跻身省径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夯实产业转型基础。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度,致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4.8个百分点。着力拓展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依法关闭退出小煤矿15对、非煤矿山企业4家,彻底告别了小煤矿百年开采史,全面迎来了现代化大矿井时代。

(二)强化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从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入手,转职能、补短板,抓开放、促创新。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完成市政府权力清单及权力运行流程图编制,并予以公布。对176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保留市级行政许可55项。县区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完成。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资金、资产和土地“三项清理”工作扎实开展。凤台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粮食银行”模式得以推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省径创新型城市试点全面启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5亿元。授权发明专利236件。制定修订行业、地方标准10项。“两化融合”指数提高4个百分点。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等平台加快建设,全国防爆电气知名品牌示范区获批筹建,煤化工产品质检中心通过国家评审。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升。积极融入长三角、中原经济区,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进程,与塞尔维亚武贝市建立友好城市。园区承载功能不断提高,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国家级淮南经开区、淮南高新区加快建设。强化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全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亿美元,引进内资600亿元。支持本土企业立足淮南,开展对外合作。合肥海关驻淮南办事处获批成立,为本地企业外向发展提供通关便利。

(三)强化城市功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增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6.9%。城乡规划加快编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各类规划加快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更加科学合理,规划的前瞻性、约束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增强。山南新区建设稳步推进。按照“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发展要求,重新启动一批战略合作和重点项目建设,核心区路网、公交等设施加快完善,3所学校、2所幼儿园建成投用,安理大新校区、职教园区等群众关注的项目全力推进。安居工程建设保障力度加大。全面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开工59185套、基本建成13395套。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3.1亿元,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采煤塌陷区异地搬迁工程,竣工安置项目4个。加强安置区建设协调调度,着力解决征迁户安居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完善。西部城区5条道路改造完成,3座淮河大桥加快建设,新改建各类地下管网180公里,龙王沟城市排涝工程全面竣工。交通网络加快构建,济祁高速公路淮南段、九龙大道等项目开工建设。“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违法建设、超载超限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四)强化“三农”基础,农村面貌不断改善。积极整合各类支农政策和资金,“三农”支出34.2亿元,增长5.2%。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总产139.4万吨,实现“十一连丰”。农业规模化经营力度加大,新增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园1家,新增流转、托管土地19.3万亩。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新增专业合作社492家、家庭农场211家。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村面貌有效改善。建成美好乡村中心村48个,3个镇跻身全国重点镇。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建设5496户,实施20__户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完成农村危桥改造18座、农村清洁工程11个,改造省道、县乡道路86.4公里。解决10.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全年脱贫9200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重点平原洼地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实施。建立耕地保护动态巡查机制,土地违法整改深入推进。整治土地24.7万亩,连续20__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推进淮河沿线综合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

(五)强化公共服务,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优先保障民生资金支出,全面完成33项民生工程。全年民生支出11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8%。就业形势总体向好。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3万人,大学生、退役军人和失地农民等群体实现稳定就业。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均提高10%以上,医疗救助报销标准增长9%。建立城镇医保大病保险制度,新农合参合率达101.2%。文化强市扎实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5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文化企业百强,1家企业成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淮南子传奇》第二季喜获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23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市体育学校基本建成,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90.3%。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圆满完成第十三届全省运动会等参赛任务。卫生和计生职能加快整合,人口自然增长率7.22‰。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完成。地震、气象、档案、民族、宗教和地方志工作不断加强,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的成效。

(六)强化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逐步改善环境质量。重点治理工程扎实推进。投入污染治理资金10.5亿元。实施节能和综合利用项目50个,西部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并网发电,淮化工业废水末端治理等重点工程基本建成,提前完成“__”火电行业脱硫脱硝减排工程建设任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左右,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年度考核全省第一。全面完成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加强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拆除小型燃煤锅炉377台,治理大型工业燃煤锅炉15台,依法关停超标排污企业及作坊50家。pm10平均浓度较上年下降7%,在全省位次提升2位。大气环境二级以上天数比上年增加14天。有效开展生态修复。坚持不懈对采煤塌陷区进行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启动关闭退出小煤矿、采石场覆土复绿工作。完成成片造林近10万亩,新建森林长廊80.1公里,省径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省径生态县和生态乡镇创建取得积极成效。

(七)强化治理创新,平安建设不断深入。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信息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得到加强。平安淮南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加快完善。全面开展大巡防工作,成功破获一批大要案,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强化应急平台和队伍建设,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全面建成,群防群治工作得到加强。稳妥处置重大安全事件。教训深刻的“8·19”民营小煤矿爆炸事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和淮南矿业集团坚持现场指挥、科学救援、确保稳定,凝心聚力奋战52天,依法完成善后安抚、闭矿处置等工作。严防淮矿物流经营风险蔓延,保持区域性金融稳定。社会治理基础盔一步夯实。村民自治能力不断加强,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回访和定点帮扶机制,一批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建成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信访业务网上流转,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和问题预防在发生之前、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置在初始阶段。举行首个烈士纪念日公祭烈士活动,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

(八)践行“三严三实”,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从自身做起,着力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距管和社会治理职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聚焦“四风”等突出问题,切实加大整改力度,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逐步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依法行政不断加强。通过宪法日的宣传和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政府。按时办结130件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372件市政协委员提案,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3件,制定政府规章2件,在全国率先出台推进依法行政办法。实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等制度,重大事项决策行为更加规范。不断深化政务公开、网络问政,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廉政建设扎实推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不断加大反腐__工作力度,全市“三公”经费压缩23.8%。加强审计监督,推进审计全覆盖,审计调查单位637家,促进增收节支4.6亿元。强化行政监察,给予政纪处分112人,塑造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我们多措并举、防微杜渐,化解了各种潜在风险;面对各种事件的接踵而至,我们沉着应对、主动作为,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这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淮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淮南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向在淮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煤炭价格低位徘徊,非煤产业发展不足,县区、园区、民营经济基础薄弱,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征迁、安置和城市管理任务较重。三是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突出,项目落地困难,投资环境不优。四是少数干部进取意识不强,法治意识淡薄,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现象仍有发生。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希望和重托。

二、20__年工作思路和重点

狂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__”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新常态面临新挑战,也蕴含新机遇。我们必须坚定战略定力,提振发展信心,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

狂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__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重创新、抓招商、防风险、惠民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在立足实际、综合研判的基础上,提出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财政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为实现以上目标,关键要把握以下四点。

一要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总体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体现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更要促进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宜居、政治稳定相协调,推动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紧扣民生幸福主旨,守住环保和就业两个底线,彰显公平正义,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公共服务最优化。

二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核心动力。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必须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指向,促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在全市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三要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市这个基本准则。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着力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建立权责统一、运行高效的依法行政机制。

四要牢牢把握全面转型这个鲜明主题。唯有转型,方能行稳致远。要做精做优煤电化产业链、做大做强非煤产业群,为支柱产业挖潜增效、为主导产业嫁接延伸、为高成长性产业培土施肥。要加快产城融合化、城乡一体化、合淮同城化,实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廉洁发展。

实现以上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把深化改革作为活力源泉,着力增强发展动力

库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通过改革释放体制机制活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政府组织体系。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积极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精简、下放、监管等工作。开展行政审批代办服务,推行网上审批。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完善政府权力公开运行、动态监管机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预决算公开机制。改制市级投融资平台。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推进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建立综合执法机制。统筹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公务用车制度、社区管理体制等改革,进一步释放体制机制活力。

通过改革释放市场要素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三证合一”、“先照后证”、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管理改革。坚持放开竞争性领域,积极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体制和决算审计改革。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助保金”制度,建立完善市县(区)政策性担保体系。巩固并推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成果,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大非法集资打击力度,建立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协调机制。坚持土地统一收储、统一出让、统一考核,确保土地等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通过改革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在淮省属企业改革,促进股权多元化、运营专业化。推进市属企业改革,加快企业上市、兼并、重组步伐。继续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供销社、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做好经营性资产清查,巩固资金、资产和土地清理成果,规范国有资产租赁管理行为。加强社会组织改革创新,完善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二)把稳定增长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提升发展质量

踞持定向施策、精准发力,积极挖掘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的牵动作用,完善项目储备库,健全项目投资联合审查、协调调度、政策支撑、要素保障机制。在主导产业、基础设施、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谋划一批、推进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830亿元。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提质提效。发挥中原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平台优势,申请纳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市,争取更多项目和政策支持。

促进城乡消费。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与促进消费结合起来,完善产业体系,推进业态创新,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适应消费新形势,促进城市商圈升级发展,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培育大众消费新的增长点,拓展信息、家政、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谋划快递产业园、专业物流中心等建设,促进电商、网购、快递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检验检测认证、金融保险、商务咨询、技术服务等产业。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全年开工200万平方米,竣工120万平方米。

做强县域经济。健全支持县区发展的相关政策,理顺市县区财权事权关系,赋予县区更多自主权。引导县区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和首位度。支持淮河以北地区做精做优煤电化产业链,提升煤电化产业联营和配套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区,提升煤电化一体、城矿乡一体发展水平。支持淮河以南地区做大做强非煤产业群,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提升产城一体、旅城一体和新型城镇化水平。完善县区发展科学评价体系,提升工业经济、园区发展、城乡建设等考核权重,激发县区发展动力和活力,形成淮河两岸整体联动、互补发展新格局。

夯实园区载体。逐步完善园区体制机制,扩大园区发展自主权,增强园区造血功能。制定支持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和规划布局,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坚持产业集中、企业集群、土地集约、要素集聚,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发展要素向园区倾斜。大力提升园区服务配套能力,营造引进企业、留住人才的创新创业环境。坚持市经开区产城一体发展,打造百亿产业园区。加快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公用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烯烃装置基本建成,确保动力中心、净水厂、变电所和码头投入运行。完善市高新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力争引进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类企业30家。统筹园区招商、发展和为企服务,坚持不懈做大园区经济,持之以恒提升园区在全市经济中的份额。

(三)把调整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着力促进发展转型

踞持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四煤”发展思路,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力争非煤产业比重稳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实现量增质优。

大力扶持产业发展。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扶持发展政策体系,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打造面向未来的产业支撑。巩固提升煤炭、电力两大支柱产业,加快两淮能源基地规划编制,推进杨村矿建设,开工建设1000千伏特高压北环线,实现平电三期并网发电,做好潘集电厂、低热值煤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发展新型煤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加快中安煤化一体化、凤台煤制天然气、江淮云产业基地、电子商务产业园、陕汽配套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培育文化旅游、现代医药、光电新能源、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四大高成长性产业,着力推进旅游景区、生物医药科技园、光电产业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等建设。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拓宽研发经费投入渠道,鼓励企业建立联合发展机制,促进创新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合作。围绕新技术、新机制,加快市高新区科技研发中心、科技研发孵化平台、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等建设。提高发明专利申请量、拥有量及转化率。新建院士工作站3个。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完成技改投资200亿元。加快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省径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力争第九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建立健全项目落地约束和保障机制,坚持“一个投资项目、一个牵头领导、一个工作小组”专班推进,营造全域招商、全员招商、全面招商的良好氛围。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区域,强化精准招商。制定重点产业招商规划,注重产业链招商。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外经贸转型升级。着力培育外贸经营主体,进出口总额实现稳定增长。加快申报淮南商检正式机构、公共型保税仓库,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比重。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落实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等措施,着力培育更多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中小微企业。进一步放宽登记条件,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完善支持“四上”企业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进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净增民营企业300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1万家。培育10家高成长性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建设智慧企业120家,新增“双软”认定企业5家。发挥企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四)把“三农”发展作为坚实基础,着力夯实发展根基

居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专业化的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力争粮食总产稳定在120万吨以上。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扩大粮食收储能力。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提高农产品保障水平。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省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开工建设西淝河等沿淮洼地应急工程,积极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建成世行贷款洼地治理项目,提高防洪排涝和抗旱保收水平。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出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力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稳定增长。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43个土地托管服务点建设。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家庭农场50家。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集镇建设规划改造,启动美丽小镇建设试点,建成一批美好乡村中心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国省干线48公里、县乡道路40公里,健全城乡一体化养护机制。深入推进“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实施扶贫开发和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项目,力争全年脱贫7000人。

(五)把宜居宜业作为功能特质,着力推进城市建设

踞持发展淮南、呼应省会、强化自身、承接辐射,促进山水林城融为一体、宜居宜业相得益彰,打造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

彰显城市特色。发挥“三山鼎立、三水环绕”的自然优势,编制城市风貌特色等专项规划,启动八公山、焦岗湖旅游开发规划编制,完成淮河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淮河港总体规划。加快合淮一体化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凤台县和毛集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完善开发区控规及各类专项规划。加快“多规合一”试点,编制“十三五”规划,推进“规划一张图”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山南由新区向新城转变,以政务区、高新区、高铁南站、职教园区为重点,完成职教中心和工业学校整合搬迁,推进实验中学新校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引大别山优质水源工程等项目建设。新改建各类管网125公里。推进亚行贷款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按照“内畅外联、便捷安全”的要求,启动商杭高铁淮南段建设、合淮路淮南段改造,加快济祁高速公路淮南段、九龙大道等建设,推进跨淮河大桥建设,完成城市部分道路、铁路下穿等工程。

卡设宜居宜业城市。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安置区建设,实施西部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开展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实施城市绿道示范段工程,建成30公里城市绿道,新增和改造绿地430万平方米。制定公共交通扶持政策,推动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推进环卫体制改革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道路抛洒等顽症治理。创新城市管理考核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六)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主旨,着力促进社会和谐

踞持民生为上,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困难群体,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居大为民办实事力度。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完善民生工程考核评价办法和建后管养机制。突出为民办实事。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屋10234套、公租房1449套。开工建设采煤塌陷区安置房4200套,搬迁1.2万人。完成2500户农房建设、15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解决10.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扎实做好关闭退出小煤矿职工就业培训等工作。

居快社会事业发展。继续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入园率达87.6%。争创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义务教育标准化率达97.3%。实施卫生惠民工程,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强化卫生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落实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加快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优先发展,巩固提升民族宗教工作。做好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残疾人、档案、地方志和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支持地震、气象、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创业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创新大学生就业就学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做好失地农民等群体就业。培训各类人员4.9万人。强化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抓好各类社会保险扩面提标,推动老农保和城乡居保有效衔接。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分别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控制在3%左右。

(七)把历史文化作为城市灵魂,着力提升城市内涵

踞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增强文化创造力和竞争力。

均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凝聚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正能量。宣传淮南好人好事,讲好淮南故事。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扎实做好文明单位系列创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培育诚信文化,打造诚信社会,让失信者难以立足、让守信者一路绿灯。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市文化艺术中心、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推动“大地欢歌”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营造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保护文化、挖掘文化、创造文化相结合,推进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0%。建立文化旅游发展协调机制,推动文化旅游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游、历史文化游、山水特色游、生活体验游。加快景区扩容升级,打造八公山和焦岗湖两大核心旅游区,启动景区5a级创建。全年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0%以上。

(八)把创新治理作为重要抓手,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踞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环境、投资环境、生态环境同步优化。

卡设平安淮南。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引导和支持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创新网上信访、逐级走访、诉访分离机制。完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依法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推进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应急处置快速协调联动机制,增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国防教育和人民防空工作,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优化投资环境。建立问政质询机制,对纪律松弛、组织涣散、作风转变缓慢的单位,加强问政监督。建立效能问责机制,坚决整治政令不畅、效率低下、贻误工作、不负责任等问题。建立综合整治机制,扎实开展投资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坚决打击强买强卖、强包强揽等影响投资环境的行为。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实现服务无距离、零障碍。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升生态文明。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创建更多的森林县区、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加快沟河湖塘水系生态综合治理,启动姚家湾湿地水质改善项目,建成3个污水处理工程。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建筑施工、道路运输、企业料场、裸露煤场等扬尘治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全面完成脱硫脱硝、燃煤锅炉整治、“黄标车”淘汰任务,力争可吸入颗粒物下降10%以上。实施重点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50个以上。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矿区生态修复,为淮南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生态福利。

三、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各位代表,建设法治政府,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营造维权用法、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法治环境。全面贯彻依法治市实施意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争创省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推进法治县区等创建。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基础性工作,完成“六五”普法验收,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优化基层法律服务布局,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扎实开展“践行‘三严三实’、优化政治生态”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俊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决策程序。建立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凡未经合法性审查或审查不合法的事项,不得提交讨论,不得发布施行。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评估、反馈闭环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做到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恪守依法行政、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准则。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强干部教育、培养、管理,强化公务员队伍素质,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争做法治型干部。扩大行政立法公众参与范围,制定政府规章2件。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执法过程记录制度。合理配置执法力量,重点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资源环境、交通运输等领域推行综合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完善权力运行、权力监督、权力制约的体制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加强公共资金、国有资源、国有资产等领域审计。强化行政监察,保障监察部门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确保资金安全、工程安全、生产安全和干部安全。持续聚焦“四风”问题,全面整治“吃空饷”行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决实行“一案双查”,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坚持勤政廉政相统一,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努力取得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各位代表,新常态需要新作为,新作为开创新局面。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___周围,在中共淮南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共同创造淮南更加美好的未来!

淮南市政府

第十篇 2024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500字

2024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中英文翻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以______同志为___的___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___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___、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紧紧围绕三项重点任务,拓展深化八项工程,着力抓好十项举措,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1万亿元,总量折合超过1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33.14亿元,税收占比达83%;全社会研发投入163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4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8元,分别增长8.7%和10.6%;城镇新增就业138.34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2%;民生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全省经济稳中有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一)积极主动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省委、省政府出台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国企国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等8个专项意见,273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扎实推进。以“5张清单、1个平台、7项相关改革”为基本架构,推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取得重要进展。省级层面减少行政审批事项506项,精简幅度近40%,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机关绩效管理取得积极进展。“营改增”试点企业达34万户,累计减税358.6亿元。全面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开展“三证合一”试点,新登记企业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14%和49.7%。同时,在完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扎实推进。

抓住国家新一轮扩大开放重大机遇,认真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加强与上海自贸区全方位对接互动,推动内贸和外贸、进口和出口、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进出口总额5637.6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出口额272亿美元,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首次超过加工贸易,实际利用外资281.7亿美元,新增对外协议投资额72.2亿美元,各类开发园区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管理范文网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二)注重协同拉动,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措施,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适应需求新变化,以建设“智慧江苏”、“健康江苏”、“畅游江苏”等为载体,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消费新业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基础设施、农田水利、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5%,服务业投资占比突破50%,民间投资比重达到67.6%。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长江-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完工,南京禄口机场二期工程、苏南硕放机场二期航站楼投入使用,沪通长江大桥、连淮扬镇铁路、宁启铁路二期开工建设,新一轮铁路建设项目里程达1600公里,其中高铁1500公里,新建成城市轨道交通320公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五年目标四年完成。热门思想汇报南京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运营。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超过70万户,215万人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以调结构稳定外贸增长,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和外贸综合服务体系试点,开展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和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总额增长2.3%,其

第十一篇 上半年乡镇政府工作报告4850字

今年来,我们某某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国家干部和村干部的团结合作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部署,认真制定好我镇XX年工作规划,按要求把每一项工作抓紧抓好落实到位,全镇上半年经济指标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是作风建设有新起色。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的相关制度,加强作风考核和督查,继续对国家干部实行3000分考核制度,对村干部实行1000分考核制度。通过落实措施,干部作风大为改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今年全镇干部月均出勤26天以上,住机关20晚以上,解决纠纷矛盾22起,办实事62件。

二是招商引资有新实绩。今年来,我镇新引进大型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2.22亿元,到6月底,已投资1.18亿元,分别是:1、沱龙峡生态旅游开发,计划总投资1.2亿元,第一期投资5000万元,已于今年5月29日正式营业。2、连云矿业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已投资1800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3、巨得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二期工程,计划总投资3200万元,已投资2600万元,新增四条生产线。4、某某商业街开发,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已投资2400万元,目前一期工程两栋居民楼已基本竣工,另外两栋可在9月份动工新建,12米宽的街道水泥路硬化工程也将在近期开工。

三是农业生产有新突破。全镇所有直补、粮补、农机等综合补贴全部发放到位,无截留占用。今年3月份我镇遭受龙卷风袭击,镇党委政府迅速组织干部群众奋起救灾,免费向受灾农民发放5360公斤种子,农技站也准备了充足的支农物资,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保证了今年粮食生产种植指数的提高。全镇粮食生产总面积27133亩,其中早稻面积17496亩,玉米1550亩,花生792亩,西瓜2580亩,棉花415亩,蔬菜4300亩。同时建立了高岭、献钟、落古、早仑、东山五个种粮示范大村,涌现出杨确松、赖量希、余耀军等十户种粮大户。上半年全镇出栏肉牛2600头、牲猪45300头、黑山羊3700头、家禽11XX羽。

四是财税工作有新进展。全镇全年应完成财税总任务854.3万元,其中国税610万元,地税216万元,农税28.3万元。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国税310万元,占51%,地税108万元,占50%。农税已全面完成全年征收任务。

五是生态旅游有新亮点。今年,镇党委政府继续以“兴旺大旅游,推动大发展,建设有活力、有实力、有魅力的某某为工作目标,辜、徐、芦、灶四洞已进入全面开发阶段,特别是引进了喻森林老板投资开发的沱龙峡风景区项目,投资额1.2亿元,按照国家4a级景区设计开发,集旅游观光、野外拓展、高山蹦极、娱乐休闲、接待会议于一体,已于5月29日正式营业。“一镇三漂”的旅游品牌已经初步打响。徐家洞已成功申报为省级森林公园,今年6月份,我镇作为平江唯一入选申报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已通过省市领导和专家现场考核,目前,据官方消息,省里评审通过不成问题,已有十足把握向国家申报,申报成功后将成为平江旅游项目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将为某某人民带来巨大商机和财富。

六是重点工程有新规模。争取国家农综开发项目对五星水库、徐家洞水库、桂花溪水库三大水系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改造后将会大大提高供水效益,旱涝保收率将提高2-3成;投资4000万元的某某商业街开发二期工程和镇小整体搬迁工程正在紧张施工;投资150万元的政府办公楼已经竣工;年内将建好某某献钟两个农贸市场,美化、亮化献钟街道,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

七是社会稳定有新成效。信访条例、禁毒宣传、安全知识宣传深入各村各户。上半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3起,已妥善处理22起。无群体性上访和重大刑事案件。成功举办了沱龙峡生态旅游开业庆典和“生死穿越沱龙峡,大型户外真人魔幻秀”等活动。

取得这些成绩,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狠抓作风建设不松劲

(一)职责到位

今年我镇继续设立某某、献钟、谢江三个管区,对所有国家干部实行全员聘任制,打破过去由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的做法,通过讲评、考察实行双向选择,并允许末位淘汰、分流,做到任人唯贤、因人设岗、人尽其才、责尽其能。为进一步明确管区和各线的职责,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制定了会议、学习、考勤、财经、廉政、业绩评比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将各项工作制度细化、详化,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责任明确、奖罚分明。通过落实措施,加强了管区之间、干部之间的团结合作和合理竞争。

(二)考核到位

今年,新的党政领导班子把转变干部作风作为工作的突破口,进一步创新干部管理模式,加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一是干部3000分考核制度。将考核内容分为德、能、勤、绩四大项,13个小项,总分为3000分,考核量化指标贯穿在干部平时的工作中,分阶段考核、分季度考核。二是继续设立褒奖窗、警示栏。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大力表彰奖励,上褒奖窗。对违反工作纪律和行为规范,符合警示的,坚决上警示栏。三是村级班子1000分考核制度。通过对村级班子工作的考核,加强了镇、村两级的联动,也加强了办村干部与村级的紧密联系,更激发了村级干部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干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四是嘉奖通报制度。对每次集中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干部,有镇党委政府发嘉奖令,进行嘉奖记功,作为年终工作考核的依据。

(三)督查到位

半年来,通过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镇党委政府对各项工作加大了督查力度,特别是对计划生育、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粮食生产、林业改革、s308省道改造扩建以及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等重要工作定期进行督查,及时发出督查通报,及时讲评总结,使得全体国家干部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作风建设取得了成效,干部作风有了大的转变,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奖惩到位

为进一步提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对各项工作的奖惩力度。如林改工作,从干部的3000分考核制中拿出300分考核林改工作,完成任务出色的另外嘉奖200分。对村干部拿出100分考核,另外镇上拿出16万元专项资金,结合新出台的1000分林改工作考核细则进行奖励。

二、狠抓招商引资不停步

去年以来国际经济危机使我镇的一些企业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也为招商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面对危机,抢抓机遇促发展,保质保量求实效。

一是稳住项目上规模。对已落户某某的招商项目,我们进行重点调查,根据每个项目特点,对症下药。如巨得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主要问题是员工不足,我们专题召开全镇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议,动员返乡农民工进厂务工,同时向县劳动局和工业局汇报,争取召开我县东片10个乡镇主管企业领导和企业办主任会,协助该厂招收员工,到6月底,已由原来的500多员工增加到1100多人,由原来的三条成型线扩大到五条;凯盛胶合板厂反映原材料不足问题,我们到林业局争指标,同时在本镇范围内严格控制松木外出,确保该厂正常运行;云霞云母公司要求扩大规模,增加厂房,我们争取县组织部熊部长(云霞公司帮扶领导),县国土局到该厂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土地权属不清的问题,帮助企业做好所在村组村民的工作,求得支持和理解,使他们有一个安静、优化的生产环境。

二是联手帮扶办项目。党政一班人根据各自主管工作特点,分别下到各企业,建立联手帮扶责任制,具体到岗是:党委书记方定安负责联系沱龙峡生态旅游开发公司,镇长李祝荣负责联系福星木业公司,人大主席杨正根负责联系云霞云母公司,副镇长林考文负责联系某某水电公司,党委委员吴国章负责联系连云矿业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吴炳林负责联系某某商业街开发,政法书记邱书荣负责联系岳阳巨得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人大副主席杨练军负责联系友商石材厂,人大副主席闵润龙负责联系凯盛胶合板厂。具体任务是:一、帮助企业协调外部关系,落实相关政策,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优化经济环境;二、指导企业选准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帮扶企业做大做强;三、帮扶企业争取国家、省、市、县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化解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使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保增长、升效益,不断壮大发展。

三、狠抓计划生育不畏难

今年的春季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我镇取得了开门红,截止3月7日止,全镇共完成结扎80例,其中二女户结扎23例,上环91例,流产22例,引产11例,三查2756例。镇党委、政府先后召开了计划生育动员会和督战会,出台了一系列硬性规定,一是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保先进优为工作目标,加强对国家干部和村干部的考核。从年终目标考核中抽出500分考核国家干部,抽出300分考核村干部,凡是没有完成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的扣除相应分数,及时公布,奖罚兑现,并与年终奖金挂钩。二是建立以管区运作为主的工作机制,将所有干部分配到管区,凡是干部未下村,未按时完成任务,未参加集中突击活动的,通过诫勉谈话,作待岗处理。党政主要领导以身作则,所有负责干部全部亲自上阵。三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镇上出动宣传车,村组召开动员会,一村一条横幅标语,100条宣传标语,必须完成,确保计划生育宣传到村到户。四是集中突击,针对二女户,流引产对象以及三查中的重点户,摸清底子,逐村逐户进行清查,确保春季计划生育服务活动的各项指标如数如期完成。

四、狠抓社会稳定不失责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今年,我镇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某某”活动,始终坚持标本兼治,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上半年,全镇共发生行政案件27起,比去年下降10%;发生刑事案件12起,比去年下降29.4%,并确保了全镇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1、加强信访工作力度。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变上访为下访,变来访为走访,主动排查矛盾,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半年来,全镇共接待来访群众200人次,处理信访案件22起,信访回复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到镇上访的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

2、加强安全隐患整治。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重在防控,需要警钟常鸣。一是彻底整治河道砂石场。近年来,根据县河道办指示精神,为维护河道及堤岸安全,确保行洪畅通,镇党委政府周密部署,合理安排,多次召开全镇范围内采砂场业主会,宣传政策,制定措施,与业主签订协议,采取合并经营等方法,将全镇原有22条采砂船,缩减为11条,采砂场的无序经营和非法开采得到了有效控制。二是对全镇范围大小企业的生产设施进行全面督查,发现隐患,限期整改。三是组织公安、工商、卫生、教育等职能部门对全镇中小学及各大商场超市进行食品卫生专项检查,坚决查处“三无”食品。

3、维稳网络建设。加强维护社会稳定的网络建设是实现社会大局稳定的坚实保障。一是建立机构,村村成立治保会,配齐治保调解员,并对他们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调解水平,从而达到小事不出村的目的;二是安排眼线,聘请20多名老干部当信息员,随时向镇政府反映复退军人和常年上访,群体上访的活跃对象的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开通热线,由专人全天侯值班,24小时不离岗,保证电话畅通,及时、准确、有效传递信息。四是应急处理,制订了应急处理预案,对突发事件,做到反应迅速,提早介入,沉着应对,妥善处理。

五、狠抓目标实现不动摇

年初,镇党委、政府将今年定为“行政效能年”。继续围绕“兴旺大旅游、推动大发展,为建设有活力、有实力、有魅力的某某而努力奋斗”的工作目标,我们下半年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作风建设重实效。在全镇深入开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的转变干部作风教育主题活动,巩固现有成果,确保取得长期实效。

(二)项目建设再升温。巩固老项目,引进新项目,发展大项目,千方百计为企业增效获利创优环境。下半年,我们计划还要引进5个以上的项目。

(三)计划生育大力度。千方百计,全力以赴,确保今年省市验收顺利过关,平常工作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大动作、硬措施,常抓不懈,切实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水平,实现我镇保类创优目标。

(四)稳定工作上层楼。我们将时刻崩紧防线,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要重点做好复退军人等社会活跃群体的工作防止发生集体上访事件。

(五)财税工作创新高。广开财路,广辟税源,加倍努力,千方百计确保全年财税任务的按时完成。

第十二篇 温州市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25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温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充分发表意见。

一、 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温州跨世纪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____温州市委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奋力开拓,较好地完成市九届人大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开创了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605亿元增加到XX年的1055亿元;年均增长12.6%。财政总收入由38.7亿元增加到126.3亿元,增长2.3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9%。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8.7:58.5:32.8调整为5.3:56.7:38。工业经济加快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国际性轻工城建设开局良好,“十个一批”工程逐步启动,轻工行业整体实力明显提高,创建了一批国字号生产基地。产业园区集聚作用日益增强,重点工业园区实现产值所占的比重达60.5%。“质量立市、名牌兴业”成效显著,获得中国名牌4个、中国驰名商标7个、国家免检产品42个,温州产品质量形象得到有效改观。建筑业发展水平提高,2项工程摘取“鲁班奖”。农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深入实施,效益农业得到较快发展,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粮经产值比由61:39调整为34.3:65.7。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商贸、旅游、会展、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业等持续快速发展,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成功举办首届“轻博会”。

改革开放催生新活力。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明显增强,被联合国工发组织评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职工劳动关系处理为重点,国企改制面达95%。大力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39家企业路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基本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积极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率先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全国金融改革综合试点开始实施,财税、投融资、流通、医药、价格和住房制度等各项改革全面展开。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全力推进“信用温州”建设,在国内率先建立企业信用服务平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去年实现出口总额26.5亿美元,五年问增长4倍,实际利用外资累计3亿美元。充分发挥在外温州人优势,有效地放大了温州经济。

现代化大都市雏型开始显现。调整市区行政区划,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扩展,建成区面积由68平方公里扩大到125平方公里。新中心区开始出形象,完成旧城改造216万平方米,新增绿地366万平方米、城市道路343万平方米,开展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城市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副中心城市和一批现代化城镇发展加快,城市化水平达53%。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9.8亿元,是上个五年的2.3倍。建成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温州电厂二期、中央直属粮食储备库、洞头五岛相连等省市重点工程项目119个。用台温、金丽温高速公路建设全线推进,进入全省四小时交通圈。温州(洞头)半岛工程顺利开工。温福和甬温铁路前期工作基本就绪。电话号码在全国同类城市率先升8位。城乡基础设施由制约型向初步适应型转变。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成果丰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进步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64项,9个县(市、区)进入全国科技先进县行列。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向高标准迈进,高中教育逐步普及化,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从 5l.4%提高到79.5%。民办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温州大学城初具规模,温州医学院、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顺利迁入。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加快。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温州博物馆、科技馆、广播电视大厦、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相继建成。成功承办了第十二届省运会。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较大成绩,计划生育符合率达到95.6%。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人民武装和人事、民政、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口岸、统计、物价、档案、人防等工作取得新成绩。中央、省驻温单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市进一步深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支持市政协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23件、政协委员提案2638件,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群众团体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034元提高到1459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3658元提高到5091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增长1.9倍,人均达到10088元。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10.8和3个百分点。城乡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快速增长,每百户轿车、电脑、手机拥有量位居全省首位。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4.7岁。率先实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欠发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温州历史上综合实力提高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这五年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将为历史所铭记。在此,我代表温州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于部和驻温部队官兵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以及所有关心温州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温州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中也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产业层次不高等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土地等重要资源的供需矛盾有所加剧;利用外资工作有待加强;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城乡居民的生活仍然比较困难;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尚有不少薄弱环节;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特别是政府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部门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致使各方面对发展软环境不满意。如果不迅速扭转这种局面,温州将丧失优势和机遇,直接危及可持续发展。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过硬的措施,扎扎实实地予以解决。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十二篇

温总理报告中“五个更加重视”振奋人心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___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重视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全国乃至全世界高度关注中国今年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政府信息

  • 2024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十篇
  • 2024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十篇97人关注

    2024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已经公布了,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山东会堂隆重开幕。省长郭树清代表山东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 ...[更多]

  • 市政府报告及计划政府工作计划十二篇
  • 市政府报告及计划政府工作计划十二篇97人关注

    一、2024年全市工作回顾(一)工业经济逆势增长,质量效益显著提高(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显著加快(三)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功能品位显著提升(四)民生工程卓有成效,社会事 ...[更多]

  • 政府工作报告的格式十二篇
  • 政府工作报告的格式十二篇97人关注

    一、“xxx”时期政府工作回顾“xxx”时期是我乡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攻坚克 ...[更多]

  • 政府工作报告最好的十二篇
  • 政府工作报告最好的十二篇95人关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3年的工作与2024年的任务2003年,市人民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努力践 ...[更多]

  • 2024年镇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十二篇
  • 2024年镇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十二篇94人关注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xx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24年工作回顾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 ...[更多]

  • 2024乡镇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十二篇
  • 2024乡镇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十二篇94人关注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 ...[更多]

  • 202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汇总十篇
  • 202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汇总十篇94人关注

    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隆重开幕。省长郭树清代表省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青岛成为高度关注热词,相关工作被提及十多次,特别是在2024年工作回顾 ...[更多]

  • 2024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十二篇
  • 2024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十二篇93人关注

    3月的阳光普照大地,我们中国也有一件盛事引起世界的瞩目,哪就是一年一度的两会。在今年的两会,___总理作了任届最后一年的工作报告,全面回顾去年年工作成就,庄重宣示2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