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工作报告 > 工作报告

扶贫工作述职报告模板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6-07 09:45:02 查看人数:20

扶贫工作述职报告

扶贫工作述职报告怎么写

一、工作背景与目标概述 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旨在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我们的工作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为原则,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确保扶贫资源有效利用,提升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二、扶贫对象与识别 我们首先对乡镇内的贫困人口进行了详细调查,依据家庭收入、健康状况、教育程度等因素,准确识别出需要帮扶的对象。通过建立贫困户档案,确保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帮扶措施实施

1. 教育扶贫:设立助学金,保障贫困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其未来的就业能力。

2. 健康扶贫:提供医疗援助,减轻因病致贫的家庭负担。

3. 产业扶持:引导和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4. 就业援助:组织技能培训,协助贫困人口找到稳定的工作。

四、扶贫效果评估与调整 定期进行扶贫效果评估,通过数据分析贫困人口的生活改善情况,及时调整帮扶策略,确保精准扶贫的持续性。

五、社会力量参与 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扶贫格局,共同推动贫困乡镇的发展。

六、政策宣传与公开 加强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知晓度,确保政策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增强公众对扶贫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我在此向大家汇报我们乡镇在过去一年中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面对艰巨的扶贫任务,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力求让贫困群众真正受益。

结尾:

回首过去,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但成果也令人欣慰。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精准扶贫工作,不断提升扶贫质量,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到政策的温暖。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贫困乡镇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让我们携手并进,共筑富裕和谐的新农村!

以上就是我对于乡镇精准扶贫工作的述职报告,谢谢大家的聆听。

扶贫工作述职报告范文

第一篇 扶贫工作述职报告模板3200字

扶贫工作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一、近几年扶贫开发状况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此刻:

(一)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看病难”;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上学难”;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全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抓资源开发,促农民增收。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果业、毛竹、林业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果业面积已达22800亩(其中密桔13600亩,脐橙9200),其中连片200亩以上的精品果园有8个;全镇共有林业面积32万亩,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积6。5万亩。同时,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

(三)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我们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

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

四开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四)抓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

一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上坪集镇建设规划设计和6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400万元,以精品建设点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了18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二是全力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完成了654户农村危旧土坯房的改造,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改革村级管理办法,对所有村级群众收入和转移支付经费一律实行“村财镇管、镇管村用、民主理财,规范管理”。对村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奖得动心罚得心痛,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工作的对接,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潜力。建立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制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职责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足,贫困人口较多。镇地处高寒冷凉的山区,海拔在400米以上,属典型的立体气候,每年冷涝灾害频繁,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且黄龙病综合防控形势严重,耕地面积6019亩,人均可用耕地0。46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结构单一,产值较低,竞争力较弱。虽然我镇拥有丰富的铁、铀、铅锌等矿产资源,但是目前铁矿只是小规模开采,铀矿、铅锌矿等优势矿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同时,由于全镇农民文化素质底,思想还比较保守,知识结构短缺,劳动技能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全镇仍有贫困人口2930人占22。4%(今年争取脱贫779人),五保户54人,低保户477人占4。2%。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全镇仍有566户(2024年改造186户,2024年改造468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二是财力不足,债务包袱沉重。由于全镇经济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培育和发展滞后,开辟和培植新的税源尤为艰难,财政税收也就逐年减少。由于财力有限,要持续机关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更无剩余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镇因公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近1000万元。由于债务缠身,镇政府在抓经济发展中往往感到压力重重,举步维艰,巨额债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生产生活不便。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自身财力不足等影响,全镇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

一是农田水利设施亟待改造。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路等建设滞后,多为改革开放以前修建,很难进行全面整修,抗灾潜力差,水系配套不足,综合生产潜力不高。

二是通电视覆盖率有待提高。全镇仍有3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1530户不通有线电视。

三是电网改造有待加快。由于电压不够,用电安全较难保障。四是公路等级低,群众出行难。全镇有公路60公里,其上坪至___线21公里,高头至杀人坳线19公里,村村通20公里,但由于都是低等级公路,弯多路陡,受恶劣气候影响严重,管养困难,近期才开通1路客车,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现象依然突出,整体效益发挥不足。

四是投入不足,公共事业滞后。虽然长期以来我镇在文化、教育、卫生上的实行了高投入,但是总量较小,公共事业建设滞后。全镇现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学,5所教学点,6所幼儿园,退休教师35名,在职教职员工86名,在校中学生266名,小学生662名,幼儿学生374名,校舍面积114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仅10平方米,有d级危房3600平方米;有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9间,村医11名,医疗设备陈旧,医技水平偏低,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全镇综合文化场所和农村现代信息场所缺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较贫乏,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实施一批项目。我们将抓住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机遇,加快融入对接,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通组水泥路建设等一批项目。

2、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建好一批村庄。围绕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加强村庄的环境整治,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到达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美化优化的目的。

3、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培养一批能人。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重点,扎实推进“双培双带”工作,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镇村经济更加发展壮大。

四、推荐

1、推荐给予政策支持。推荐上级在贫困乡村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上思考边远贫困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方面的特殊状况给予制定特殊扶持政策,增加项目资金和物资预算投入,以便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产生的实效。如项目的前期调研评估、后期管理服务资金上没有列入项目预算,导致一些项目没有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2、推荐给予项目支持。

一是在农田水利项目给予支持。受柑橘黄龙病的冲击,部分农民有意愿恢复土地水稻种植,对水陂水圳修复愿望较为强烈;

二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推荐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帮扶力度,提高客运班线通行密度,方便群众出行。

三是推荐加大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用电质量。四是给予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支持。推荐每个行政村设立1个农村信息化点,方便群众获取生产生活信息。五是扶持建设农民培训就业基地。推荐在每个镇建设1个农民培训基地,提高农民技能,方便群众外出务工和返镇创业。六是扶持建设综合文化场所。推荐在每个村建设1个农村文化场所,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七是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农村因病致贫严重,推荐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破解因病致贫问题。

3、推荐给予资金支持。由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救灾减灾投入巨大,历史债务较重,由于可用财力不足,要靠自身力量还清历史债务极为困难,推荐能综合思考镇级承受潜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分别给予帮忙支持,化解历史债务。

第二篇 个人扶贫工作述职报告1500字

个人扶贫工作述职报告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民勤县紧扣决战贫困、推动跨越、同步小康的目标,组织大学生村官认真学习扶贫政策知识技能,采取六项措施,给力精准扶贫,走好智力帮扶之路。

充电先行,掌握扶贫技能。组织大学生村官认真学习扶贫开发工作相关知识,准确把握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实行扶贫5+1帮带机制,由1名农技专家、1名乡镇领导、1名联村干部、1名村两委干部、1名科技示范户共同帮带1名大学生村官解决扶贫环节中的难题,使大学生村官在扶贫思路上有人引、扶贫方法上有人教、扶贫困难中有人帮。在县党建网开设大学生村官专栏、大学生村官qq群,并定期邀请扶贫先进典型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通过面对面地介绍扶贫方法、传授扶贫经验,为大学生村官传道、授业、解惑。

精准摸底,竖起攻坚靶子。每一名大学生村官带着责任,带着情意,进村入户接地气,访贫问苦,深入了解村民生活现状,做到户户上门、人人见面。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方式,逐户进行摸底调查,具体掌握每家每户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构成情况和发展意愿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竖起扶贫攻坚的决战靶子。

找准穷根,进行分类施策。坚持有的放矢,紧扣贫困成因、贫困程度梳理分类,因人而异分类施策。一是成因精准,通过调查摸底,认真分析每户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从因灾、因病、因学、缺技术、缺劳力、缺发展资金等原因中列出12项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基本依据,结合贫困程度进行分类。二是类别精准,通过分类,划分出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类贫困人口。三是定策精准,根据分类情况,确定对不同对象的帮扶办法,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其余的农户安排相应的产业扶持、教育培训等措施,千方百计带动农户脱贫。

开好良方,定准致富路子。大学生村官结合帮扶村的实际情况,围绕三个精准,切实制定扶贫工作规划。一是目标精准,要求紧扣全村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总目标,立足村情实际,注重与减贫摘帽、同步小康指标相衔接,实事求是制定各项扶贫目标。二是思路精准,要求在推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提高全村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风文明程度,着力打造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在产业链上创新扶贫模式。三是措施精准,要求针对各贫困村的自然条件,尊重群众发展意愿,重点在产业发展路子和措施上作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安排,同时要求规划的内容和实施举措要具体细化到每家每户。

电商进村,发挥智力优势。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加快推进贫困村建设中的高智商作用,整合电商培训资源,由商务局牵头,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普及式的电商知识培训,鼓励大学生村官通过淘宝、1号店、微信等平台开设网店、微店,开展电商创业。要求参加过培训的大学生村官担当电商进村的教官,每人负责联系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村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等10家左右,上门培训电商经营知识和操作技术。并通过远程教育站点,向村民宣传、培训电商知识,推动电商进村入户。

精细着力,反馈脱贫成效。立足大学生村官工作细致的优势,健全完善扶贫管理机制,将贫困对象的基本资料、帮扶情况、帮扶责任人、脱贫时限等信息全部登记在册,做到户有卡、村有册,实行动态进退。结合大学生村官工作例会,建立大学生村官扶贫问效调研队,围绕六个到村到户,实施帮扶工作进展和措施落实情况监测评估以及反馈机制,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教育培训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发挥好智囊团的作用,为扶贫开发工作建言献策。

第三篇 个人精准扶贫工作计划报告2100字

立足一个中心

以扶贫对象稳定脱贫为中心。威宁把六个到村到户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立足于扶贫对象稳定脱贫这个中心,积极创新扶贫方式,对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精准化扶持,摒弃了穿开发新衣,走救济老路,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突出两个重点

以对象识别为重点。根据贵州省、毕节市的安排部署,威宁立足五个结合(即结合十二五规划、结合前期调研情况、结合扶贫工作实际情况、结合乡镇具体情况、结合威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启动了全县141个类别村和30.53万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在识别工作中,严格按照省、市明确的识别贫困户九个步骤和识别贫困村一高一低一无(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27%,行政村201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4819元,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的要求进行识别。

以建立帮扶台账为重点。通过详细记载扶贫对象的姓名、家庭人口、所在乡镇(村)、收入情况、收入来源、帮扶责任人、帮扶内容、帮扶目标、帮扶措施、帮扶进展等情况,建立统一标准的帮扶工作台帐,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帮扶措施的制定、帮扶目标任务的设计、帮扶成效的实现等情况。帮扶台帐的建立有利于准确了解帮扶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利于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把握三个结合

与威宁试点工作有机结合。把六个到村到户暨精准扶贫工作和威宁试点工作结合起来,在全面推进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实践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先行先试,创造和积累新的经验,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把六个到村到户暨精准扶贫工作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最实在、体、最直接的行动和内容之一,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沉下去、接地气,洗心灵、提境界、锤炼自我,真心实意为贫困对象查实情、办实事。

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把六个到村到户暨精准扶贫工作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的建设资源,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建立四个机制

建立健全帮扶机制。以今年全县6万人脱贫为首要目标任务,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充分进行资源整合,以六个到村到户为主抓手,制定了相关帮扶计划,建立了帮扶台帐,确保贫困村、贫困户扶贫措施全覆盖。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强化扶贫项目监管,积极落实省财政厅和省扶贫办将目标、任务、资金、审批权下放到县的四个到县政策,确保所有扶贫项目覆盖到户。强化扶贫资金监管,严格执行《贵州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及时更新贵州省涉农资金监管系统数据。

建立健全进退机制。通过民主评退、返贫核查、落实政策三个步骤来建立扶贫对象进退机制。对识别出来的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帮扶范围,落实帮扶责任人并按规定落实扶贫政策;属于民政救济范围的,及时给予救助;已脱贫的扶贫对象,取消其享受的扶贫政策。

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将部门和乡镇六个到村到户暨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动态跟踪督查考核体系,分时间分阶段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考核结果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并作为干部工作业绩和提拔使用的依据,对扶贫开发工作不力、工作滞后的单位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实行问责。

做到六个精准

结对帮扶精准。采取百个单位扶村、百家企业帮村、百所学校助村的方式,按4321开展干部接对工作,确保全县干部职工和贫困户真正结成帮扶对子,做到一村一同步小康工作队、一户一脱贫致富责任人。目前,已将8227名干部职工与14523贫困户60001名农村贫困人口结成帮扶对子。

产业扶持精准。紧紧瞄贫困村、贫困户,根据产业分布特点,按照凉山类型区、半凉山类型区、河谷类型区三个地型类别,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对每户贫困户实施1-2个优势产业,确保其增收脱贫。

教育培训精准。紧紧围绕贫困乡村一户三人培训计划(即1户1人接受中职以上学历教育或者1户1人接受培训后转移就业或者1户1人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坚持四个需求培训原则(即按照项目需求情况进行培训,按照乡镇需求进行培训,按照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培训,按照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进行培训),确保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农村危房改造精准。对今年贵州省下达的11828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结合201_年度减贫任务,按照四早(即早宣传、早发动、早实施、早竣工)和六公开(即改造政策、改造对象、贫困类别、补助资金、建房标准、改造时限)的工作要求,及时开展分解指标和工程建设工作。

扶贫生态移民精准。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结合201_年度减贫任务,精心实施今年下达全县的723户3163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任务,确保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精准。以贫困村、贫困户为主要目标,以村镇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完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设施为抓手,打造农村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村容整洁、管理有序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第四篇 精准扶贫帮扶工作报告6750字

1.精准扶贫帮扶工作报告

__村20__年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按照《绍兴镇扶贫开发规划(20__—20__)》、《绍兴镇20__年精准扶贫帮扶实施方案》等总体要求,结合__村实际,紧紧围绕“六个到村到户”,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贫困优先、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特制定本帮扶工作。

一、基本情况

__村位于镇驻地北15公里,地处六背山腰,总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6亩,其中稻田面积436亩,旱地面积60亩。苗族聚居,村驻地__寨,海拔910米,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山体滑坡较严重。地质构造古老复杂,有5个自然寨,有5个村民组,207户,922人。主导产业为水稻、养殖和外出务工。20__年__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20__年全村粮食产量261吨,人均占有粮食283公斤。今年重新审定后划为二类贫困村。贫困人口419人,贫困户107户。公路通村,有民办小学一所。

二、致贫原因分析

__村属全省苗系贫困村之一,是黎平县二类贫困村。从人均收入指标看,与全镇总体水平相比,差距也是很明显的,处于全镇倒数。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至目前,尚有村组步道没有完全硬化。农田水利设施逐年老化,人畜饮水困难率居高不下,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降低,村教育、卫生医疗设施落后,按照国家贫困标准,全还有贫困人口419人(含农村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口),贫困人口一直居高不下,其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之深,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高(贫困发生率31%),返贫的压力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扶贫的压力,要稳定地摆脱贫困,任务十分艰巨。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面积仅0.52亩,且大部分为25度以上坡耕地,土层薄,土壤质量差,旱涝不保收,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农民脱贫致富难。传统的“水稻、薯+养猪”模式是__群众的生活支柱,生产结构非常单一,群众经济收入来源较少,土地抗风险能力低,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往往造成生产受损、生活困难、农民减收、贫困加深,返贫突出。由于交通条件差,造成经济发展缓慢。公路路况差,政府和群众无力养护公路,大量生产生活资料难进入,农产品难运出。加上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差,农业生产仍实行广种薄收,靠天吃饭,致使多数群众生产难发展,贫困状况难以摆脱。由于思想消极保守,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思维观念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懒思考、怕困难、怕担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加上信息渠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机会少,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不到大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没有发展动力,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正是由于以上原因,__寨举家外迁的一拔接一拔,目前全村外出的有72户,324人。外出劳动力110人,目前主要是“妇幼、老弱、病残”人口,致使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即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务工的收入也较低,仅能维持自身的生活,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尽管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__村极大支持和关注,但仍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大部分人口仅解决了温饱,普遍没有现金,生产投入不足,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等基本生产资料也无钱购买,更谈不上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多种经营。由于长期的贫困,农村金融机构对群众贷款额有限,甚至不少群众害怕还不起银行贷款而不敢贷款,缺资金成为制约贫困村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

三、帮扶计划

一是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以__寨为中心,倾力打造“特色养殖”养殖示范基地。计划在岑友、得潘等自然寨实施能繁母牛300头,共需资金200000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500000万元,金融扶贫贴息贷款50万元;

二是种植业20__新建中药材(桔梗)基地200亩(每亩补助670元,合计13.4万元)。

二是技能培训。针对该村种养殖户技术短缺的问题,计划举办种养植等培训3期,概算共需资金15万元,培训400余人次,让闲臵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饮水:20__实施修建人饮工程1处,管道长4公里,新建蓄水池800立方米(投资合计60万元)

2、通村公路:20__修通__至高亚6公里水泥路,每公里40元,计240万元。

3、硬化道路:20__硬化村寨道路7千米,每千米4万元,计28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工作机构。该计划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由村两委统一组织实施,为全面完成所规划的各项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

1、对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村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每年需要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落实到牵头责任单位,村干带头包户,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扎扎实实推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2.精准扶贫帮扶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我区就业扶贫工作以“就业援助扶危济困,精准扶贫攻坚克难”为主题,注重工作落实和作风建设同步推进,全面开展宣传服务、政策解答、求职登记、职业培训、岗位推介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精准就业服务,构建动态帮扶机制,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现汇报如下:

自全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区直机关工委与区招商局、镇综治办等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准确把握精准扶贫行动的核心内容和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__届五中、__全会精神和__大报告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区精准扶贫会议精神,多次和帮扶单位负责人、帮扶干部一道进组入户,为困难户、脱贫户问诊把脉,多方争取支持,寻求脱贫门路。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双湾镇龙寨村概况

龙寨村位于双湾镇中心地带,该村共有村民196户、人数855人,总耕地面积4366亩,人均5亩。该村产业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外加畜禽养殖和劳务输出。现脱贫户6户、困难户1户。该村虽没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但整体并不富裕。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一是谋富思路不宽。增收门路窄,基本都是靠种地为生,且人多地少,部分村民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二是土地贫瘠。村里连年耕种,土地生产力透支,土壤贫瘠。三是信息闭塞。村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跟不上,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不强,并且农村实用科学种养殖技术掌握率低。四是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农村致富能手少,科技力量跟不上,缺乏新思路新方法;个别家庭由于老弱病残障等原因,经济收入来源少。

二、进展情况和主要做法

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扎实有效的开展。

1.注重宣传引导,积极营造浓厚氛围。一是积极开展政策法规宣讲活动,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宣传、动员和引导。开展集中宣讲2场次,入户宣讲50多人次;二是组织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进村上党课。在双湾镇龙寨村,由区绿化局党委书记郜寿昌同志从四个方面对“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进行讲解,使机关、农村党员干部接受了深刻的党性知识教育。

2.脱贫入户调研,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在市、区“精准扶贫”会议结束后,由我单位牵头组织,各单位领导带头在第一时间深入帮扶村户调研座谈。帮扶单位和干部职工及时深入村户进行对接,并采取发放帮扶卡、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准确掌握帮扶村和帮扶户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选准致富产业、制定增收措施。截至目前,每名干部入户均在10次以上;干部入户对接率100%。

3.找准增收路子,全力推动经济发展。各帮扶单位和干部在调研的基础上,为帮扶村制定了规划,帮扶干部为帮扶户制定了年度增收计划。各帮扶单位结合单位自身优势,重点围绕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找准帮扶村的立足点和切入点,提出了合理化发展建议意见。

4.落实帮扶措施,切实帮弱助困。一是逢年过节送温暖。在春节来临之际,工委组织帮扶单位走访慰问帮扶户家庭。每到一户,都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要求,向他们送上新春的祝福和节日的问候,并送去了米、面、油等慰问品,折合价值3000多元。二是送化肥助春耕。在春耕之际,全体帮扶干部开展了集中捐款活动,为帮扶农户购买了春耕化肥等物资,折合价值4000多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增强了帮扶户增收致富的信心。三是获取信息送报刊。为进一步拓宽联系村的信息渠道,区机关工委充分发挥送刊下乡活动,坚持每周为双湾镇龙寨村送去《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甘肃经济日报》《金昌日报》《光明日报》各1份,每月党支部工作、求是、紫光阁图书各一本,帮助农民朋友能够及时知晓新政策、学习新知识、掌握新信息。四是积极开展“扶贫日”活动。在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来临之际,各帮扶单位走访慰问帮扶户,为他们送上大米、清油、牛奶等物资并开展政策宣讲。五是送政策谋发展。帮扶干部按照对接名单逐户走访了对接农户,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向他们宣传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农户贴息贷款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帮助有困难的农户申请农村救助基金。

5.“大走访、回头看”。全区“大走访、回头看”活动开展以来,龙寨村各帮扶单位干部本着不漏户、不缺户、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的原则,逐户详细询问了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填写了精准扶贫回头看入户登记表。对于长期不在村组居住的农户,则通过电话联系获取了真实信息。干部入户率达到100%。同时,借助本次入户机会,为农户送去了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有关政策资料(低保评定、大病救助、临时救助、医保救助等),并进行了简要宣传宣讲。通过帮扶单位干部逐户走访讲解,为农户化解矛盾纠纷、疏导情绪、反映民意起到了积极作用。

6.着力排忧解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精准扶贫”活动中,工委坚持矛盾纠纷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各帮扶部门通过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促和谐”活动,耐心劝解、沟通和引导,对一些因土地征用、家庭纠纷、安全生产等方面引发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逐一摸排化解,群众的情绪得以及时疏导。消除了各类不稳定因素,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7.注重强基固本,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帮助基层党组织健全组织体系,帮助村“两委”班子提高致富带富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使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8.集中开展走访,确保数据精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工作,配合各相关行业部门按照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协调会议精神,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抽调干部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及大数据采集录入工作,使大数据采录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区委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深深感受到,“精准扶贫”是搞好全局工作促进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干部作风、推进固本强基的务实之策。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突出精准扶贫,实现率先发展、率先脱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为民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活动、全区重点工作、转变工作作风等相结合,帮扶单位干部切实深入帮扶村户,及时准确掌握帮扶村和帮扶户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帮助村组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选准致富产业、制定增收措施,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积极为帮扶户出点子、谋思路、讲政策、送信息、引资金,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和困难。帮扶户增收致富信心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干部为民富民服务意识显著增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力度不断加大。

2.促进乡村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帮扶单位把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行动与帮扶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认真分析现状,抓住政策机遇,帮助帮扶村找准了发展路子,制定了近期、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乡村谋划发展的主动性、责任感明显增强。结合帮扶村实际,帮扶单位主动协助镇村协调争取项目,发展产业,帮助实施了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环保、危房改造等项目。坚持以落实改善民生,促农增收为目标,全力攻坚协调,集中分工落实,重点在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下功夫,确保了帮扶成果、帮扶效果和经济效益化,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帮扶单位干部深入村组开展惠农政策、种养殖技术、法律法规等知识宣讲,有效提高了群众政策法规的知晓率。通过开展听民声、访民意、集民智、理民事、解民忧、暖民心的走访活动,积极协调化解纠纷,维护当地稳定在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化矛盾于萌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与群众的感情不断加深,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4.农业和农村工作有序推进。坚持把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围绕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劳务经济三大支柱产业。通过为困难群众提供技术、资金、信息服务和项目扶持,积极引导群众优化产业结构和种植模式,推进环境集中整治等重点工作,各项工作任务持续快速推进,富民兴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项事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对困难家庭学生,积极争取助学资金,进行力所能及的资助。帮助困难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小学至高中学业,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2.发挥各帮扶单位优势扶贫。根据该村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动员部分单位成员到该村进行考察并与该村进行项目洽谈合作,资助该村加快发展农民增收项目。

3.加强部门联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与涉农部门沟通联系,帮助村民提升种养殖技能,提高生产效率。

3.精准扶贫帮扶工作报告

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我局包抓___村的“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现对我局包扶工作汇报如下:

一、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机构,确保扶贫责任精准。全县“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之后,___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精心安排部署,成立了局长任组长,三名副局长任副组长,局班子其他成员和局属各股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___“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了专人具体办公,并抽调2名干部长期驻村开展工作。

二是调查摸排,确保扶贫对象精准。村上在20__年新一轮扶贫开发调查的过程中,已经作了大量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___先后三次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到___村对一百多户贫困户家里进行了调查核实,最终识别出全村共有___户___人符合精准扶贫条件,并对第一批___户帮扶对象名单和首批扶贫贷款___户名单进行了公示,为下一步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工作基础。

三是科学规划,确保扶贫项目精准。在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我局及时制定了《___村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定了以______龙头,高山村组发展核桃、牛羊养殖业,川道村组发展商贸劳务的产业发展思路,并对未来三年全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居住环境、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的项目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目前规划文本已经完成。

四是干部包抓,确保示范带动精准。按照科级领导帮扶2户,一般干部帮扶1户的要求,采取抓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模式,首轮由___、镇、村干部共包抓42户精准扶贫示范户,协助贫困户选准项目,提供技术,发展产业,协调___银行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配套3-5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专项资金,充分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力争通过一对一包扶,使贫困户都能够顺利脱贫。

二、当前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20__年计划在___村实施的___个项目,目前有___个已启动实施,累计完成投资___万元,其中____投资___万元新修___米河堤工程已基本完工,______户发放名单已确定;危房改造、移民搬迁、新修便民桥等其他项目也正在积极谋划中。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完善实施方案,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我局将结合___实际情况和中、省、市、县有关政策,科学定位,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该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三年发展规划和20__年度精准扶贫计划,为___村的整体发展和___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开出实实在在,操作性强,能够实现的好“方子”。

二是创造工作条件,抓紧实施帮扶工作。结合我局分户包扶方案,创造条件,落实驻村联户帮扶机制,让帮扶干部深入帮扶户一对一制定帮扶计划,真帮实干,尽快让贫困户早日脱贫。

三是发挥___优势,抓好扶贫政策机遇。通过筛选、包装、策划,积极申报中、省、市、县项目,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民生工程。积极挖掘__潜能,全力打造___扶贫的新亮点,力争将___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第五篇 整乡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工作现状调研报告4350字

整乡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_____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特困县,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县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的川滇交界处,俗称“小凉山”,东北与四川省盐边、盐源、木里三县毗连,西与玉龙县隔江相望, 南与永胜、华坪两县为邻,其范围为东经100°22’ ~ 1 0 1 °26’ ,北纬26°33’ ~27°56’ ,总面积6025平方公里。_____属低纬高原气候区,干湿季分明,四季不分明,立体气候显著,年气温在 31℃至零下10℃ ,年降雨920毫米,无霜期190天。聚居着彝、汉、摩梭人、普米、傈僳、纳西、壮、白、藏、苗、傣、回等12种民族,最高海拔4510米、最低海拔1350米。有“情、水、山”为一体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已初步探明金、银、铜、铁、铝、锰等14个矿产资源;金沙江流经我县105公里,境内分布着金沙江、 雅砻江水系10条河流,可开发利用的水能6. 7万千瓦;有可利用天然草场24万公顷,人工草场2万亩;垂直变化的立体气候和复杂地貌孕育着天然的虾虫草、贝母、灵芝、 蘑菇、木耳、牛肝菌、松茸等珍贵药材。

一、基本县情及贫困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在中央、省、市的关心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整村推进项目的大力实施,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饮水困难得到进一步解决,文化、教育、卫生发展不断加强,农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社会、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农村贫困状况得到进一步缓解。

(一)贫困人口数量及分布

_____现辖15个乡(镇)、91个村委会(社区)、1152个村民小组,聚居着彝、汉、摩梭人、普米、傈僳、纳西、壮、白、藏、苗、傣、回等12种民族。全县总人口70865户、25986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7968户、212570人,占总人口的81.8%;农业人口65201户、236145人,占总人口的90.8%,其中少数民族农村人口53334户、198811人,占农业人口的82%,有贫困人口20.19万人(按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有16.59万人尚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该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自然气候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同时也是我县贫困人口较集中的区域。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提高,基本解决了温饱。但由于我县地处高寒山区,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经济社会发展仍十分落后,文化、教育、卫生等发展缓慢,群众生活仍十分较艰苦。到20__年底,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111460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性收入5271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性支出71662万元;粮食总产量71006吨,人均占有粮295公斤,人均纯收入1049元。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县经济水平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增长缓慢,除条件较好的坝区和旅游开发区经济发展稍微好外,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极为缓慢,部分区域还比较落后,要实现我县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任务还比较艰巨,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三)生产生活条件及贫困现状况

我县属高山民族贫困地区,长期以来县委、政府对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极为重视,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作为政府重要工作长抓不懈。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扶贫开发的深入,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了提高,文化、卫生、教育事业长足发展,贫困问题得到大幅度缓解,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但由于我县位于高山河谷地带,居住分散,交通闭塞,民族众多,贫困面大、程度深,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仍处在同类地区之末。目前全县尚有13455户43550人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丧失生存条件的地区,该地区群众长期以来形成了用电难、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居住条件极其艰苦;有28645户11.45万人、22.42万头(只)牲畜仍处在背水、驮水的方式,饮水极为困难;有21242户贫困群众仍居住在杈杈房、黄板房、高危房中(部分为无房户);有468个村民小组未通路,610个村民小组未能通电,70个村委会630个村民小组群众无自来水饮用;13个乡无农贸集市;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基础建设落后全县仅有1台彩超, 6台黑白b超,病床每千人口只拥有 157张,有1048个村民小组无卫生室,有420个村小组未通广播电视,有527个村小组未建文化活动场所;村小危房230间共18400m2。

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一)主要成效

长期以来,县委、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特别是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作为我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省市的关心下,在各部门的支持下,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以来来,全县共实施整村推进331个,其中省级整村推进253个,温饱示范村47个,市级配套整村推进21个,市级挂钩扶贫整村推进10个,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5560万元。

通过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饮水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农村贫困现状得到进一步缓解。5619户2.52万人用电难题得到解决,2.47万人和3.27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得到改善,1.84万人通路困难得到解决,2936户13505人告别了茅草房、杈杈房,710户3200人基本生存环境条件得到解决,新增灌溉面积1.2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72万亩,解决绝对贫困人口2.42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0.35万人。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22188万元(90价)增加到20__年的111460万元(现价),地方财政收入由1999年的1338万元增加到20__年52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424元增加到20__年的1614元。

(二)主要工作经验

1、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贫困地区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中心任务来抓。全县各级党委、政府把扶贫开发,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提出的各项扶贫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实行了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各级扶贫目标责任,层层明确任务,确保扶贫到村到户。

2、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要求,资金跟着项目走,切实落实到贫困村、户,项目资金封闭运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坚持项目资金的年度审计、 报账制。县、乡、村全面推行了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3、扶贫先扶智,切实搞好科教扶贫。在实施扶贫项目的同时,安排一定比例的科技培训经费,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使项目区户均有1人掌握1-2项农村适用技术。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地制定扶贫规划、项目实施方案。

5、坚持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协作参与,坚持依靠农民群众主体投入力量改变贫困面貌。成立了县、乡两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把县乡各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形成了全县上下相互配合、各负其责、真抓实干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实行了县级领导联系挂钩到乡,科级领导联系挂钩到村委会,部门联系挂钩到村民小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联系挂钩帮扶制度。在整个扶贫过程中,我们始终采取多种形式从思想上引导农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最大限度地以农民群众作为投入主体实施扶贫项目。

三、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_____县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差,由此导致农田、水利、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落后,进而使贫困人口物质文化生活匮乏。

1、区位不优。_____县北与四川省盐边、盐源、木里等三县接壤,西与玉龙县、古城区隔江相望,南与永胜、华坪县相连。 全境山高道窄,远离省会市府,无铁路,也无水路,仅有时有泥石流相阻的丽宁二永宁、华宁路与外相通,县乡、乡村路多为过去伐木的林区便道。

2、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绵绵山脉呈网络状连接,岗岭起伏,丛峦叠障,地理气候特殊。海拔2800-4510米的高寒带,占全县总面积的54.7%,年平均气温小于8.5℃,无霜期少于120天,基本丧失人生存的条件,但目前仍居住着3.5万贫困人口。海拔2100-2800米的中凉带,占全县总面积的26.5%,全年温凉多湿,洪涝、泥石流、冰雹、大雪等灾害频繁发生,中低产田(地)面积大,目前生活着14余万农民群众。海拔 1340-2100米的中暖带、低热带,占全县总面积的18.8%,地形狭窄,日照较短,冬春昼夜温差较大,洪涝、干旱、冰雹、大风等灾害较多,耕地较少,目前生活着3余万农民群众。

3、起步较晚,人口素质差。和平解放的1950年以前,山区以彝族为主是奴隶制社会,坝区、半山区主要是汉族、摩梭人为封建领主制社会,金沙江边以保保族为主是原始社会,多种社会并存,多种民族聚居,各民族发育程度参差不齐。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落后,农村文盲、半文盲劳力占总劳力的67%,农民思想观念陈旧,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严重不足。

4、政策因素。天然林禁伐前,_____是一个林业经济县,靠山养坝,靠林养农,天然林的禁伐,使林业产值年减少2100万元,并联带其它产业滑坡,地方财政收入年减少800万元。1956 年自治县成立时各种社会形态直接过渡为社会主义社会,一夜间跨越了上千年历史,而民族地区扶持政策和扶持力度却等同于较发达地区,由此导致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随着扶贫开发的深入,特别是整村推进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县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缓解了贫困矛盾。但随着项目的实施,也反映出许多突出问题,主要是:

1、扶持力度不够

_____属边疆民族贫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虽已实施了331个整村推进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尚有780个贫困村民小组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群众对项目的需求十分迫切,希望列入整村推进扶贫计划中实施。

2、扶贫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实施的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投资标准为每村15万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贫困村群众深刻认识到整村推进项目资金的重要性,群众参与项目实施的积极性非常高。但由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差,急待建设的项目内容多,群众又无力自筹更多资金投入到项目的建设中,同时又受到扶贫资金额度的限制,造成扶贫资金难以满足群众建设项目的需要。希望国家加大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

3、项目规划缺乏科学性、可行性

整村推进项目的规划实施采取的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即:项目规划采用村到乡、乡到县、县到市的方式规划上报,而项目的实施则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由市批复到县、县安排到乡、乡安排到村到户层层落实、层层监督。然而,部分乡镇在规划项目时不与群众沟通,不结合实际,凭空规划上报,致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可行性。规划项目时,要严格操作规范,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意愿,确保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

4、资金整合力度不足

各部门对资金整合重要性认识不足,措施不到位。在项目实施中,缺乏相互沟通、协调,使各类扶持资金投入分散,点多面广,资金效益不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资金整合的重要性,加强沟通、协调,尽最大可能地将各类扶持资金加以整合,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效益。

第六篇 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工作情况报告900字

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工作情况报告

根据市纪委《关于开展__市20__ 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自检自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关于贯彻落实_办发〔20__〕64号文件组织开展20__年检查抽查工作的通知》(_纪办〔20__〕98号 )等文件要求,我局结合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立即传达学习,统一思想认识

接到市纪委《关于开展__市20__ 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自检自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文件后,市统计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文件精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工作。会议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坚决将市纪委有关要求落到实处,坚决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着力解决当前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二、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

及时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统计局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任务分解细化,切实履行职责范围内的整改责任,各科室做好责任范围内的整改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改工作局面。

三、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确保上级脱贫攻坚政策和工作要求落地生效

我局紧紧盯住脱贫攻坚中容易出现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认真细致地开展排查。一是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扶贫政策和本单位所承担的帮扶任务落实是否精准到位,是否存在腐败和作风等方面的问题;二是贫困对象认定情况。有帮扶任务的干部职工,是否协助联系村做好贫困对象认定工作,贫困对象认定是否符合程序要求,是否存在应纳未纳、扶富不扶贫现象,是否存在腐败和作风等方面的问题;三是扶贫资金发放管理情况。扶贫资金发放是否符合程序要求,投向是否精准,管理是否到位,是否存在腐败和作风等方面的问题。

经自查,我局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市纪委工作要求,履行自身职责,做好联系村帮扶工作,落实经费,并做好经费使用监管;能够严格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制,落实联系村帮扶责任,不存在腐败和作风问题。

第七篇 乡村街道扶贫工作调研报告1850字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云扶贫搬迁办发〔20__〕13号文件精神,我街道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__年,街道农村村级公路里程47.3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25.8公里。耕地面积8796.9亩,其中撂荒土地787亩。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蔬菜、柑橘,养殖牛羊兔鱼等第一产业为主。

二、贫困户贫困成因

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我们发现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

调查发现部分偏远贫困户往返一趟集镇需要步行3个小时以上。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二、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

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三、产业附加值不高,缺乏劳动力,收入水平低。

多数贫困户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加之第一产业要有产出,主要依靠人工劳力,且产业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费力不讨好,两相对比之下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有心无力。

四、教育负担重,抗风险能力低,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再穷不能穷教育。文化知识的培养是贫困户最终改变贫困命运的关键。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万元左右,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三、思路和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灵活运用搬迁政策。

一是针对贫困户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的问题。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对于确实过于偏远的农户,要灵活运用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扶贫政策。将农户调整集中安置到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三是迁入地要积极为搬迁户协调解决宅基地,土地以及上学、卫生等必须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并积极为搬迁户规划产业发展,确保搬迁户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产业技能。

一是认真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分散办班,分类指导。为使学习劳动两不误,尽量安排农闲时间组织招生,要针对不同地区农村的特点,实行随到随学,只要达到要求和学习目的就行,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同时对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帮扶贫困农户并给以适当的奖励。

三、优化产业模式,提高收入水平,吸引劳动力回巢。

一是引进产业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就业和辐射带动周边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二是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产业项目,打造地区产业品牌。改变农户个人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低竞争力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户收入。

四、加强各项保障政策,减轻农户负担,提高抗风险能力。

对于贫困户教育负担重的现状。一是着力抓好雨露计划等贫困户学生读书优惠政策。建议加大对高级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的补助,同时积极与教育部门衔接,合理组织安排贫困学生在校勤工俭学,大力推进贫困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减轻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二是制定相关灾害救助政策,着力减小农户遭遇自然灾害时的损失。同时积极借鉴合作医疗、保险等较成熟的措施,与社保、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联合推出农业生产保险,以帮助农户规避自然灾害的风险。同时利用专业合作社、集体与企业协议生产等形式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积极整合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医疗政策。同时加大贫困户就医看病时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以外费用报销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农户看的起病,减少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第八篇 驻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5950字

一、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情况

近年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从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从影响贫困地区发展最紧迫、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抓起,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十二五”期间,截至20__年底,共投入专项财政扶贫资金9987万元,先后在全县12个乡镇68个村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互助资金、“雨露计划”、金融扶贫等扶贫项目,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__年底的3394元增加到20__年底的6325元;贫困村人均纯收入由20__年底的1107元增加到20__年底的2315元;贫困人口由20__年的5645户、25400人减少到20__年底的2995户、12859人。扶贫开发为全县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县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但是全县经济总量较小、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仍然是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二、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状况、贫困成因及存在的问题

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分析贫困成因及存在的问题,区分因灾、因病、因学和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调研组发现重点亟需集中破解“五大难题”:基础设施支撑不够背景下水电路困难,公共服务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人才技能欠缺背景下贫困代际传递,贫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驻村帮扶起步较晚、帮扶措施和项目落实困难,驻村帮扶参差不齐;因病因灾致贫现象突出;精准识别数据录入质量有待提升,如何精准打贫困“七寸”是关键等难题。目前,我县重点贫困村主要分布在交通信息闭塞、自然条件严酷、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的高寒牧区、干旱浅脑山区和地质灾害严重地区,20__年建档立卡乡村贫困户共12个乡镇29个村,总户数5799户、28675人,分解到村的贫困户为1717户、7615人,贫困人口分别占贫困村总人口和全县贫困人口的26.56%和59.22%。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如下:曲库乎乡(古德村、索乃亥村、木合沙村、多哇村)205户、1070人;瓜什则乡(赛庆村、力吉村、阿旦村)215户、892人;多哇镇(东维村、直跃村)170户、693人,隆务镇(加查么村)22户、121人,保安镇(全都村、双处村、赛加村)75户、296人,加吾乡(俄毛村、加吾岗村、江日村)168户、737人,牙乡(依里村)41户、184人,年都乎乡(郭么日村、夏卜浪村、曲麻村)164户、794人,双朋西乡(协智村、环主村、宁他村)179户、761人,扎毛乡(立仓村、扎毛村)128户、554人,黄乃亥乡(群吾村、日秀么村)122户、539人,兰采乡(兰采村、土房村)228户、974人。

(一)基础设施支撑不够背景下水电路困难,公共服务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水利、交通、教育、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牧民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讯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多哇乡群众反映,各自然村牧业点道路仍然没有修通,现有电网没有实现全覆盖,全乡冬季草场仍有480余户没有通上电,塔哇地区1000余户中只有约30%的牧户通了水,其余70%的牧户生活用水主要依靠井水。同时,原有草场网围栏使用年限较长(1997年拉设),损坏严重,急需更新。其它牧业乡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又如黄乃亥乡人畜饮水工程尽管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各村群众吃水难问题至目前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仍然没有改变“人背畜驮”的历史,对此群众反映强烈,建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尽快解决和改善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还有如保安镇全都村合苏、沙索玛、自行三个自然村村内只有一、两处取水点,仍然存在吃水难问题;加吾、黄乃亥等乡多数村庄除主干道外村内道路至今仍未实现硬化等。广大群众期盼国家和省上继续加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人才技能欠缺背景下贫困代际传递,贫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由于历史、经济发展、社会发育程度、教育等各方面的原因,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比例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由于交通闭塞、观念落后、市场意识不强、市场信息获取方式狭窄等因素的影响,“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加之受语言障碍和科技素质不高的影响,限制了外出劳务输出,贫困户增收解困难度较大。在调研时,各乡镇普遍反映,近年来就业、农牧、扶贫等部门开展的农牧民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如泥瓦工技术、挖掘机驾驶、汽车(摩托车)修理、牛肉拉面制作等深受群众欢迎,在农牧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受资金、语言、培训时间等的限制,培训效果仍然不理想,有些乡镇的培训由于领导重视不够、组织不到位等原因而流于形式。他们希望,在今后工作中高度重视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整合各相关部门的培训资金,采取以乡为单位开展集中培训、以村为单位开展需求培训、赴周边地区开展观摩培训等,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把农牧民培训这项民生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三)驻村帮扶起步较晚、帮扶措施和项目落实困难,驻村帮扶参差不齐,帮扶效果不理想,对不管项目和资金的部门单位来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是省、州、县各级定点帮扶单位帮扶措施单一,对帮扶工作仅停留在对贫困户的物质帮扶上,在立足村情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扶持、技术援助、人员培训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持。定点帮扶工作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加强。二是入乡驻村选派干部大多不熟悉基层工作,知识面不广,不懂藏语,年龄偏大,在开展工作中充当“客人”,存在“守院子、转圈子”现象,在协助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村级扶贫规划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因病因灾致贫现象突出。

一是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年均气温低,地形复杂多样,干旱、洪涝、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遇有大灾,群众口粮都成问题,农牧业生产尚未摆脱“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生产成本大,粮食作物亩均产量100公斤左右,油料作物亩均产量75公斤左右。牧区草场生长期只有150天,而枯草期长达210天。重点贫困村地质灾害隐患多,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9处,灾害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农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干旱浅脑山区和高寒牧区,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抗灾减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弱,因病、因灾、因学而返贫的现象突出,脱贫与返贫呈拉锯式状态,持续发展、稳定增收的基础还很弱,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难度较大。据调查,很多重点贫困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结构中采挖虫草收入占比达到50%至70%,但近年来因市场价格因素影响大,采挖成本高,收益极不稳定。同时,种植业收入、劳务输出收入及其它产业收入占比仍较小,增收渠道十分狭窄,增收难度仍然很大。

(五)精准识别数据录入质量有待提升,如何精准打贫困“七寸”是关键。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谁是真正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哪里、致贫原因何在、怎样才能脱贫,还缺乏深度调查和科学分析。近年来虽然建立了贫困人口档案,但缺乏科学的动态管理方法,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不够完善。扶贫工作中存在 “漫灌式”扶贫,以往多采取广覆盖、大范围、宽领域的“漫灌式”扶贫,具体到每家每户,难免“漏人漏项”,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高;“垒大户”,由于要增强项目辐射带动功能,一些扶贫资源投向了实施效果相对明显的“大户”身上,而“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又不健全,导致部分扶贫项目最终未能落实到贫困户,局部造成“垒大户”和“扶富不扶贫”的怪象;“路边花”,由于要考虑示范,而扶贫资源又有限,有时就难免出现种好了“路边花”,却忽视了纵深居住的农牧户,点面不平衡。此外,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通过扶贫措施难以摆脱贫困的农牧户,主要是缺乏劳动力的伤、残、病和五保户中的贫困人口,他们想脱贫因受客观条件制约,心有余而力不足。

(六)重点贫困村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依然落后。现有贫困村仍然沿袭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式,农产品商品率低,畜牧业良种比例低,农畜产品开发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农牧业产业化的形成尚需较长时间。尽管近年来,各类农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支撑和必要的管理人才,中后期发展将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在调研中,多数重点贫困村的群众提出,对各类专业合作社今后的发展参股群众心中没有底,希望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并经常性给予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指导,使已建的专业合作社能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真正使合作社在群众增收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生活习惯很多村存在早婚、未婚生子和走婚现象而造成贫困的问题。

(七)围绕提供健康、教育和致富信息、技术服务的乡村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如在各牧业乡调研时村干部和群众代表普遍反映,乡镇卫生院专业人员不足、医疗设备缺乏、住院床位严重缺少(如多哇乡卫生院只有四张床位),远远满足不了当地患病群众的就医和住院需求,有些乡镇由于路途遥远,遇到乡镇卫生院无法诊治的急诊患者,往往因得不到及时救治造成严重后果,也增加了群众负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越是边远、贫困乡村,越是留不住人才,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村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如在保安镇全都村、多哇镇东维村调研时群众代表反映,配备的双语教师主要偏重于用藏语教学,学生们对汉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还远远不够,希望各学校配备专门的汉语老师,直接用汉语授课,切实提高孩子们的汉语言表达、运用能力,为孩子们今后走出“大山”做好长远准备;尽管目前各乡镇成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和“一站一中心”,也配备了必要的工作人员,但由于受专业素养、服务技能等的限制,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八)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不够。一是有部分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有些村干部思想观念保守,市场信息不灵,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有些村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习惯于张口要项目、要资金,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谋划项目、争取项目,有些村甚至几十年都没有实施过一个像样的项目。二是部分村干部在落实农村低保、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贫困户慰问救助等方面办事不公、优亲厚友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优惠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贫困户家中。三是村内很多特困户经济能力非常有限,往往因为拿不出自筹资金,致使无法享受项目资金,如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等,群众希望对这部分特贫户要采取政策支持、信贷支持、帮扶支持等方式,帮助实现建新房的愿望,切实改变居住条件。

(九)“城中村”的发展缺乏后续产业支撑。在隆务镇调研时乡、村干部都反映,位于县城周边的隆务庄、加查么、霍尔加、铁吾、四合吉等村因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赖以生存的土地基本征用完,群众增收缺乏后续产业支撑。同时,大部分村民已实现了“农转非”的转变,因而享受不了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如三江源助学补贴等,而四合吉社区享受不了任何农村扶贫项目。对此群众反映强烈,应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调整扶贫工作思路,对“城中村”给予更多关注。

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务必会影响扶贫的效果,就难以彻底消除贫困人口。因此,提高扶贫的精准度是当前乃至今后做好扶贫工作的主抓手。

三、今后开展精准扶贫攻坚的几点建议

(一)扶贫对象精准,决战目标到村到户,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

一是扶贫过程中,扶贫资金撒胡椒面等问题依然存在,全县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建议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扶贫攻坚要“靶向精准”,全面做到“六个精准”,重点从治理贫困村“穷、乱、弱”入手,提出“大打一场藏区维稳前沿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集中力量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集结号,创建“扶贫攻坚创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牧业建设区、减灾避灾产业示范区、农业观光生态示范区”五区,制定针对性强的扶贫细化配套措施,确保贫困村和贫困人群的精准认定,实现“扶真贫”“扶准贫”,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共享新一轮社会发展的制度红利、改革红利,使扶贫开发工作精准、深入推进。

二是要精准做到识别的贫困村、贫困户找得准不准,致贫原因分析得透不透,脱贫致富的规划和措施制定得实不实,项目资金和干部驻村是否落实到位等,切实把情况搞准、措施搞明、责任搞清,才能指导基层更加有力有效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下深水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找到问题才能精准打贫困“七寸”。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立卡,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使所有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确保如期稳定脱贫。建议细化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标准,统筹与社会救助政策相统筹,建立民政、社保与扶贫部门数据对接共享平台。

三是将精准扶贫攻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提升到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谋划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根据贫困原因,实施分类指导,以整村推进为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扶贫攻坚,有效整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捆绑打包,统筹使用,综合施策,合力攻坚。四是按照“缺什么、扶什么”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综合扶贫、整体推进,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全方位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增强贫困人口素质与技能,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项目安排精准,脱贫项目到村到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我县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协调争取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村“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讯)“四有”(有学校、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级卫生室、村文化室)以及草原“四配套”建设等方面专项资金投资扶持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用担保平台建设,整合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贴息、抵押贷款等金融扶持政策,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瓶颈难题,积极协调农村信用联社加大扶贫信贷资金的扶持力度,通过理顺体制关系、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等措施,切实提高扶贫贷款的覆盖面和效益,为各类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一是交通建设:贫困村村级道路硬化或油化1条以上;70%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聚居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人行便道,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二是人畜饮水:自然村或相对集中居住点农牧户饮用自来水率达到100%,基本解决人畜安全饮水问题。三是住房改善:农村危房改造达到100%,有条件的贫困村有集中安置点1个以上,安置农牧户20户以上,其中贫困户30%以上;有兜底户的贫困村兜底搬迁安置达到100%。四是农网改造:提高农网升级改造技术标准,切实推进“一户一表”升级改造,保障农牧区用电需求。

第九篇 社会扶贫情况工作报告2900字

社会扶贫情况工作报告

一、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社会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一是全面落实了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到扶贫重点村开展挂点扶贫工作。年初,我县以县委办、县政府的名义下发了通知,安排了130多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到扶贫重点村开展挂点扶贫、新农村建设、村建“三位一体”的帮扶工作。全县133个扶贫重点村都按照要求至少安排了一个单位到村挂点扶贫。二是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挂点扶贫工作目标和职责。在下发了安排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到村挂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后,我县又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名义下发了挂点扶贫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挂点扶贫工作的目标和职责,确保让挂点扶贫工作不走过场。三是党员干部“1+1”包户扶贫顺利开展。在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开展了党员干部“1+1”包户扶贫工作,每名党员结对包扶一户贫困户,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全面帮扶,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逐步走向脱贫致富。

2、多措并举,注重实效。一是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深入开展了“三去三找三带回”、“走访贫困户、困难企业”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基层、到农村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走访贫困户、困难企业,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开展了“捐衣捐被,温暖百家”活动。组织了全县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农村困难户、困难党员捐赠衣被,共捐赠衣被230多件。三是开展了县领导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乡镇挂点活动。县四套班子的领导带头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农村去挂点,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切实为挂点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村解决各类困难。四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县委、县政府把各单位各部门挂点扶贫工作列入年终考核,奖励先进、鞭策落后。

3、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社会扶贫。为了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扶贫,创建“大扶贫”的格局,我县组织了制革有限公司等4家非公有制企业到乡村等4个扶贫重点村开展结对帮扶。4个非公有制企业发挥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对挂占村进行全方位帮扶。

4、加强与中央、省、市直挂点扶贫单位的联系与沟通。2024年,中央单位在我县挂点扶贫的单位有科技部,省直单位挂点的有省残联、省经管学院等,市直单位挂点的有人口和计生委、广电局等。为了让挂点单位工作组的同志工作好、生活好,我县积极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工作组工作、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创造一个较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同时,积极与挂点单位联系和沟通,争取资金和项目。

二、主要工作成效

1、工作扎实。各定点包扶工作组深入挂点村、深入农户,积极开展工作调研,结合各村实际,认真制定帮扶计划。同时,各包扶单位和工作组千方百计为挂点村的发展出谋划策。挂点包扶工作组还积极参与项目实施,加强督促指导,强化资金监督管理,确保扶贫开发项目和单位扶助项目的建设质量,让项目发挥效益。

2、成效显著。一年来,各级定点包扶单位在积极配合、参与监管扶贫开发项目的基础上,努力为挂点村扶助项目,解决村里的生产、生活方面困难。全县各挂点单位深入挂点村530人次,其中县四套班子领导到点102人次。科技部挂点工作组还安排了一名干部在我县任挂职副县长,长驻在县,专职开展包扶工作,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全年共为我县争取上项目4个,帮助引进各类资金1015万元。全县各级挂点单位为挂点村扶助资金400多万元,扶助各类项目45个,举办各类培训班130期,培训农民5200人次,干部职工捐款、捐物合计21万元,帮扶困难学生51人,组织劳务输出6300人,其中贫困户劳动力826人。

3、党员干部“1+1”包户扶贫深入人心。全县各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1+1”包户扶贫活动,参与的单位有136家,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党员干部达2131人,帮扶贫困户2131户,帮扶资金13.8万元,扶持种植项目20个,养殖项目45个,资助贫困学生686人次。

4、非公有制企业参与社会扶贫成效较好。制革有限公司等4家非公有制企业结对帮扶乡村等4个扶贫重点村取得也一定成效。结合各村实情,4个企业共落实帮扶项目11个,重点扶持挂点村的种、养、加项目。比如公司在结对帮扶的乡村就安排了公路建设、养牛、资助贫困户等项目4个。全年4个企业共投入帮扶资金1.8万元,捐物折款5000元,修建公路8.1公里,资助贫困学生资金5000元,吸收就业320人,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800元。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帮扶单位对挂点帮扶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体来看,挂点帮扶单位对帮扶工作比较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并安排了一名班子领导担任工作组组长具体抓。但是仍有少部分单位对挂点帮扶工作不重视,只是表面应会。有的单位一年到点只有一两次,甚至从来没有到点上去。这部分单位主要是条管单位,比如金融等部门。

2、部分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到点工作时间少、次数少。有的挂点单位主要领导到点次数少,甚至从没有到过点,挂点的干部也就到点时间少。

3、各单位的帮扶资金、物质数量偏少,帮扶力度还有所欠缺。总的来看,中央、省直挂点单位帮扶的资金和项目较多,帮扶效果也较好,市直、县直单位帮扶的资金项目少,帮扶力度较少。有部分单位对挂点帮扶工作很重视,帮扶资金和项目较多,帮扶效果明显,比如县委办、政府办等。

4、中央、省、市直单位挂点帮扶情况县扶贫部门难以全面掌握。目前,中央、省、市直单位到点开展工作直接与当地乡镇、村联系,根本没有与县扶贫部门联系和沟通,造成县扶贫部门无法掌握挂点工作组的工作动态和帮扶情况。比如挂点单位的主要领导到点指导工作,是直接去乡镇、村,县扶贫部门就不知道。因此,在报送上级单位的挂点帮扶工作情况时,县扶贫部门就勉为其难。建议采取挂点帮扶情况同级负责制,县级扶贫部门负责掌握县直单位的挂点帮扶情况,市级扶贫部门负责掌握市直单位挂点帮扶情况,依次类推,这样就更好协调。

四、20××年工作计划

按照上级扶贫部门的要求,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推动本县经济实现更大突破的要求,明年社会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遵循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引导,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继续围绕一个中心“整村推进”扶贫中心任务,狠抓“两个环节”(协调服务、工作调度),突出“三个重点”(宣传动员、开放开发、规划管理),唱响主旋律,搞好大合唱,不断提高社会帮扶工作水平和帮扶绩效为决战“两区”、跨跃发展做出贡献。

1、进一步加强工作的协调和督导。对起步较慢,工作迟滞和没有与挂点村接洽的挂点单位加强督查,督促挂点单位早日展开实质性帮扶。在适当时机,组织帮扶部门召开座谈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

2、瞄准目标任务,认真谋划社会扶贫工作。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扶贫开发落实在社会扶贫工作的各个层面,始终保持争先创优、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进一步更新观念,进一步增强信心,竭尽全力,抢抓机遇。

3、是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争取程度的支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立足发展扩大开放,关键部门的领导同志主动加强与省市包扶单位的联系沟通,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4、是把握重点,协调联动,扎实做好整村推进中的帮扶工作。整村推进是扶贫开发的好形式、好抓手、好平台。努力在基础设施改善和增收产业发展上做文章。按照国务院扶贫办推动社会扶贫工作中心下移,进村入户的要求,必须把帮扶到户作为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来做。

第十篇 2024扶贫工作个人述职报告2950字

_帮扶项目58个,争取到省级以上到位资金1.33亿元;成子湖片区申报帮扶项目65个,争取到省级以上到位资金9325万元。

二、选准突破,争创农村改革特色

我县抓住被列为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围绕“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两个主题,统筹“三个集中”,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是以“三个集中”为统揽,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我县以集中、集约、集聚发展为导向,着力推进“三个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取得了显著成绩。2024年,我县新增土地规模流转59万亩,累计流转土地126.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63.97%。54个村居实现整村流转;全县新建、续建住宅小区137个,农民集中居住区76个,新增住宅面积561万平方米,新增集中居住人口15.36万人,石集乡汴水新村、双沟镇罗岗康居示范村等6农村集中居住区被评为省三康居示范村,我县被列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试点县”;全年新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面积达到368万平方米,建成310万平方米,新落户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04个。我县正在探索一条城乡发展一体化路径新模式。特别在土地规模流转方面实现了“三个突破”:(1)实现多渠道增收。一是保障农民的租金收益。认真做好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健全土地租金的自然增长机制,对土地租金水平随着粮食价格的增长动态调整。二是扩大农民的薪金收益。积极加强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农机、植保等合作社。三是提升农民的经营收益。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土地规模化经营。(2)推进多主体经营。我县形成了“大园区、多主体”的“集中经营、产业化发展”模式,在园区内积极培育经营主体。一是培育专业大户。选择土地承租对象优先考虑本地种植大户或经营能手。二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三是重点推行家庭农场模式。积极鼓励一批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建立家庭农场。并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四是积极引进工商资本。招引有实力、有技术、信誉好的工商企业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土地规模经营。(3)强化综合性配套。一是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整合利用国土、农林、水利、农开等项目资金,对规模流转的土地实施沟路渠、桥涵闸等综合配套。二是强化公共服务配套。积极构建与农业规模化经营相适应的科技服务体系,为经营主体提供育种制种、科技推广、技术培训、防虫防病等方面的技术服务。三是强化保险政策配套。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受灾赔偿标准,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对经营主体造成的损失。

二是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县为服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土地产出效益,设立农业产业化服务专项奖补资金1000万元,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2024年9月,由苏欣农机连锁有限公司、省农科院、汇隆投资担保公司共同出资1亿元,在我县成立源欣现代农业全程服务有限公司。这是全省第一家以农业生产全程服务为主体定位和运行特色的创新型公司。目前,公司已经与78家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签订了集种子培育、融资、大型机械服务、植保、仓储等环节的专家式服务协议。通过两年项目及体系建设,将会成为全省“标杆式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进一步推动我县农业规模化、组织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安全水平。

三、规范引领,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强化农业招商考核。我县出台《农业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结合我县土地规模流转,重点招引蒙牛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农”字号大型龙头企业落户,全年完成农业招商引资额9.45亿元,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2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二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我县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8家,争取省级奖补资金400万元,实施4个帮扶项目,扶持苏微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三是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省市县“五好”合作社,我县重点提升其规范运营水平,先后举办3次培训班,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合作社财务管理以及合作社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同时积极向省财政厅、省农委争取,确定了我县为农民合作社融资改革试点县,与民生银行对接,为30家合作社办理“惠民贷”,贷款额度为4000万元。

四、强村固基,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是通过选派发展书记带动薄弱村发展。围绕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5%以上、带动10户以上低收入农户脱贫的“双增一带”目标,我县分三批向全县选派100名优秀党员到经济薄弱村(居)担任“发展书记”,专门负责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县新形成“三来一加”项目339个,新增从业人员1.72万人、新增专业村4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加。二是通过加快建设村集体经济项目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2024年,我县实施10个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获省引导资金320万元,加上县乡配套资金,共投入822.42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11421平方米。10个村居的厂房已全部建成并被企业承租。1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平均每年增收7.5万元。三是通过完善“三资”监管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我办每季度开展一次乡镇村级财务集中互审、异地交叉互审。每次审计后均印发通报,8月份县政府专门召开全县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会,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出台“三资”管理办法,利用“三资”监管系统平台,进一步规范我县“三资”管理。目前,逐渐完善全县23个乡镇315个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形成制度健全、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四是通过化解村级债务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2024年省确认我县第二批经济薄弱村公益性债务4053.33万元。2024年所有资金已全部兑付结束,其中,资金偿还2568.11万元。

五、扩面增效,扎实推进“三农”保险

一是不断拓展新险种。我县以西南岗地区8个乡镇瓜果蔬保险、沿湖水产5个乡镇内塘螃蟹保险试点为重点,同时开展了干部综合险、建筑工人意外险等“三农”保险。二是全力推进高效农业保险。我县开展了高效农业保险突击旬活动,实行重奖重罚,保障高效农业持续发展。2024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保费8698.18万元,其中,高效农业保费完成5042.99万元,占农业总保费的57.98%。

六、民生为先,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

一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不断完善。2024年,我县突出民生导向,以“真议事、议真事”为重点,通过“四议两公开”(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做法,规范议事流程,强化程序监管,确保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质量,全县123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已全部保质保量完工,并已通过省综改办验收。二是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不断创新。2024年,我县被省综改办列为省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示范试点之一,将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与“三个集中”、村级“四有一责”相结合,坚持建设与管护并重,按照村内选择、低收入农户优先聘用的原则,择优选择1575名低收入农民担任保洁员,并建立项目常态督查考核机制,使公共服务项目持久发挥效益。三是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入。2024年,我县被评为2024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实施试点建设项目3个,共获得奖补资金1050万元。目前,已对3个项目进行规划编制,已通过省批准。

此外,我县农民体协代表队代表市参加省第_届农民体育活动展示,荣获优秀组织一等奖,展示项目金奖,踢毽、跳绳、滚铁环等竞赛项目第二名,为我县争得了荣誉。

第十一篇 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工作报告1600字

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工作报告

按照组织安排,自20__年3月本人被派驻__镇__村扶贫驻村指导员,驻村开展工作以来,在市驻__区扶贫工作队的正确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地为__村办实事,真心扶贫,在__局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依靠__村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农村扶贫工作指导员职责,严格遵守管理制度,认真开展各项工作。两年来,为__村争取基础__和其他资金约226.2万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__新农村,全面脱贫奔小康取得积极推动作用,现将为该村两年来的扶贫、脱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扎实工作,真心扶贫办实事。

刚驻村之时,深入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与村民多方沟通,探寻该村贫困点,和该村党员、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召开多次会议,摸清贫困状况,分析贫困原因,理清扶贫脱贫工作思路。结合实际写了《__镇__村基本情况及现状分析》,编制《__区__镇__村脱贫开发五年规划(20__—20__)》,制定《20__、20__年扶贫项目实施计划表》。

二、落实帮扶措施,注重帮扶效果。

1、积极汇报,得到领导大力支持。

进驻__村,了解到__村的贫困情况后,主动与后方单位区__局、市扶贫队领导反映,协商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得到上级领导大力支持,帮扶工作得以顺利解决,百姓增收显著提高。

2、大力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

不断宣传国家扶贫蕙民政策方针和区脱贫致富之路,让群众充分了解扶贫脱贫是地方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激起了__村群众主动参与脱贫致富的热情。

3、加强农民培训,办厂带动农民增收。

通过对农民技能培训___人次,有效地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切实增强自主脱贫的能力。与村支两委多次开会研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先后开办三家私营加工型企业(均由本地农民创办),分别为____厂、___厂、___厂,其中___厂得到省扶贫资金奖补支持。三家加工厂分别解决当地农民就业35人、58人、20人。对农民技术培训和开办加工厂,是该村脱贫一项具体措施。

通过对农民技能培训,根据本村劳动力丰富的现实,大力引导有能力的农民外出创业,缓解了本地扶贫脱贫工作的压力。

三、领导重视,多措并举。

1、了解情况,办公状况得以改善

区__局作为后方帮扶单位,从扶贫工作开始就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局领导多次到__村与村支两委及农民代表座谈并走访部分农民家庭,根据该村具体情况,做出扶贫有关工作的实施部署。纪检组___书记到该村实地调研,撰写《____村调研报告》。党组书记___了解__村办公经费不足情况后,积极协调资金为新址村委会办公楼添置新办公用品,办公桌__张、办公__把、铁皮档案柜__个,价值约__元,新办公用品的添置大大改善了村委会办公条件。

2、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提升群众生产生活质量

__村原有村组道路均为土路,阴雨天,道路泥泞,百姓出行十分困难。区__局局长___与有关单位多方筹措资金近__万元,新建村组中心混凝土道路___公里,目前全程道路已经投入使用。

与村镇领导共同努力,争取部分财政资金及部分自筹资金,对___桥梁重建,___桥梁改建,五组桥梁新建,投入资金约__万元,三座桥梁均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方便过往村民和农用车辆通行。新建防渗渠____万元,桥涵__个,约__万元。

3、完善为农村卫生服务,改善医疗条件

(1)____年_月_日,区__局___书记多方协调,亲自带队,请市中医院内科、外科、妇科、眼科等专家到__村为百姓义诊__多人次,做心电图、彩超等相关检查,并向当地老百姓赠送价值__万元的常用药品。

(2)为改善村医疗卫生条件,与村镇领导积极与___镇联系,该镇出资约____元对__村卫生室医疗基础设施进行改善,添置部分新医疗器材,更加方便了__百姓就诊和健康咨询。

4、小额贷款发放,农民实惠多

两年时间,与村镇领导以及民丰银行协调,及时发放农村小额贷款约__万元,用于__村养殖业、加工业和高效农业,对本村有能力、有条件的农民家庭发展生产致富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协调挂钩企业,落实解决__村的具体问题积极与挂钩企业__公司联系,__村支两委和公司老总多次座谈研究,送高效良种小麦____公斤,播种面积__亩,在节日期间送食用油、面粉等慰问物品,价值___元。

第十二篇 扶贫开发工作自查报告950字

市扶贫办:

根据市扶贫办《2024年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细则》的要求,我们对2024年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领导重视情况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年初,调整充实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工作力量。并把扶贫开发工作摆上了政府的工作日程,做到定期研究部署,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县政府两次召开常务会议和县长协调会议,对2024年扶贫开发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确定成立了扶贫办,扶贫办为正科级单位,编制4人,按照要求,县里匹配资金5万元已拨到专户上。

二、关于贫困人口减少情况

我县2003年贫困人口18969人,到2024年11月15日,贫困人口为17069人,比上年下降10.2%。

三、关于整村推进战略实施情况

为推进整村战略的实施,共帮助两个重点村协调信用社小额扶贫贷款132万元。在项目立项上,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做到了立项准确,没有项目变更的情况。同时,我们积极推进项目实施,目前,已购进黄牛266头,占应购进的50.8%。畜牧综合服务站实行房屋置换,现已达到使用状态。

四、关于资金管理情况

我们与县财政局密切配合,对扶贫资金严格按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要求,做到了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全年财政扶贫资金86.6万元全部到位,没有出现滞拨、挤占和挪用现象。

五、关于帮扶工作情况

我县成立了扶贫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社会力量做好帮扶工作。县主管领导先后两次到省直帮扶单位汇报情况,争取到支持。与市直各帮扶部门经常保持联系,主动沟通情况,共同做好帮扶工作。组织县直部门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到2024年12月15日统计,省、市、县各项帮扶共折合人民币296万元。

六、关于扶贫办工作情况

扶贫办自成立以来,我们组织全办人员积极学习扶贫业务,努力做好扶贫工作,积极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全年共提出建议6条,被采纳4条,得到县领导的好评。在情况反馈上,做到了与市扶贫办勤请示、勤汇报,主动争取指导,并做到报表及时,汇报准确无误。我们对扶贫工作档案进行了全面归档立卷,档案管理规范有序。

七、其它工作

我们对2003年重点村收尾工作进行了督促落实,现已完成全部工作。全年没有发生因扶贫工作造成上访。同时,对两批重点村全面开展了村屯规划工作,达到了街道拓宽,道路平整,街道树木整齐划一。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正。

扶贫工作述职报告模板十二篇

扶贫工作述职报告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一、近几年扶贫开发状况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此刻:(一)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新建了镇卫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扶贫信息

  • 扶贫专项巡察工作报告十二篇
  • 扶贫专项巡察工作报告十二篇99人关注

    11月11日,市委第一巡察组专项巡察我县扶贫领域工作动员会在县政府小礼堂召开。市委第一巡察组组长何慧忠作会议讲话,县委书记唐先程主持会议并作表态发言。陈书莹、 ...[更多]

  • 乡镇精准扶贫工作述职报告五篇
  • 乡镇精准扶贫工作述职报告五篇97人关注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关键年,按照省扶贫办的工作部署,提前谋划,自我加压,开拓进取,多措并举,有力地促进了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 ...[更多]

  • 2024年扶贫工作站负责人述职报告十二篇
  • 2024年扶贫工作站负责人述职报告十二篇97人关注

    各位代表述职人:李xx,男,1955年3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扶贫工作站负责人,挂包向阳村。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在县扶贫办的帮助下,现将近几年在扶贫 ...[更多]

  • 2024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十二篇
  • 2024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十二篇95人关注

    按照省委、省政府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确定我县年全面脱贫的要求,月日第次县委常委会明确决定:把扶贫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中心工作,作为总抓 ...[更多]

  • 扶贫工作调查报告十二篇
  • 扶贫工作调查报告十二篇93人关注

    一、十一五扶贫工作20xx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扶贫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十 ...[更多]

  • 2024镇专项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十二篇
  • 2024镇专项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十二篇83人关注

    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 ...[更多]

  • 2024年8月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十二篇
  • 2024年8月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十二篇83人关注

    为认真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乡党委及时召开党委会、乡村干部会等会议,安排布置全乡精准扶贫、县乡村三级新村规划全覆 ...[更多]

  • 扶贫工作报告怎么写十二篇
  • 扶贫工作报告怎么写十二篇82人关注

    扶贫工作报告怎么写1根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全市、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我镇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 ...[更多]

  • 村扶贫工作述职报告八篇
  • 村扶贫工作述职报告八篇81人关注

    村扶贫工作述职报告为响应精准扶贫政策的国家号召,根据省委、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 ...[更多]

  • 2024年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七篇
  • 2024年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七篇80人关注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是xx___作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的发源地。5月22日至23日,我采取到田间地头察看现场、进村入户与群众交谈、开座谈会听取意见等方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