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大全 > 教学报告 > 教学报告

语文教学反思报告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12-03 查看人数:78

语文教学反思报告

语文教学反思报告怎么写

1.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语文教学应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为目标。反思教学过程,我们需要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紧密围绕这些目标展开,避免偏离主线。

2. 教材的运用: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应成为束缚。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教材,挖掘其潜在的教学价值,同时结合学生兴趣和社会热点,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更有针对性。

3. 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关键。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4. 评价机制: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如观察学生课堂表现、阅读笔记、口头表达等,能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能力发展。

5.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进度不同,教师需关注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6. 文化传承: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开头怎么写】

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们始终致力于寻找最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这一门既基础又深奥的学科。每一次的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反思、调整和进步的契机。以下是对近期语文教学的一些深入反思。

【结尾怎么写】

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优化我们的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找到乐趣,体验成长。教育的本质是点燃心灵的火花,而语文教学,正是那照亮学生智慧之路的一盏明灯。让我们一起携手,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之旅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持和指引。

语文教学反思报告范文

第一篇 语文教学反思报告3150字

语文教学反思报告

我认真反思了几年来的语文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个要点是面向全体,落实到人人;一个要点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产物。在语文教育改革中,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在这方面,主要应体现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上。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我们忽略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基本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诸多特点。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本质的不同。母语教育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这些是母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习母语应有别于学习外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比如,利用汉字形声、象形、会意等特点识字,利用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指导写字;再如,利用汉字感情色彩强烈的优势,重视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又如,利用汉语言文化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储备。总之,语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

越爱学。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综合学习,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等。这些既是十分重要的语文素养,又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其重点,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的平台,也就是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要点有: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语文素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和其他课程一样,现行的语文课程在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课程过于强调统一、集中,东、西、南、北、中,亿万学生同时学习同一个教学内容,使课程变得凝固、僵化,缺少弹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所谓大视野,即语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育要有时代气息,世界胸怀,超前意识,无论从观念、内容到方法,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21世纪的语文课程。

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语文教科书增加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教科书给地方、学校留有补充乡土教材的空间,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可以说,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语文课程内容,由于地方、学校、教师参与开发,将成为源源不断、经常更新的一泓活水;语文课程体系,由于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逐步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将变得开放、创新,充满活力。

第二篇 语文教学方法调查报告1450字

每个学期都要写《通读教材体会》,很多人写的都是教材分析,就是我自己也会陷进这个沟壑,这个学期我很想脱离这样通俗、没有一点新意的写法,可思来想去,却不知该从何入手,更不知通读个教材能写出什么新奇的“作文”。

第一天,我捧着本新书翻来看去,感觉里面的知识挺简单,心想:平时的自己为什么要把这么简单的教材教得这样复杂?我回想自上个学期学生感兴趣的点,再追忆自己学生时代自己应考时觉得重要的知识点,于是,我得出:读背往往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考试必考的,特别是诗词,不管是中考,还是小学升学考试都是必考的一道题,也是学生读起来最有感觉,最有成就感的知识。为此,我决定自己教这本语文,先来教背诵里面的诗歌。

我拿起笔,一边翻读《四年一期语文》里的诗词歌赋,一边细算着用多少周完成这些背诵默写的内容,平时又将怎样进行反复练习,这样做对我的课堂,对我的班级有什么样的作用,我都在心里揣测着。诗歌是知识点,其他的也不能丢,于是我又看着还有那些方面的知识,想到在黑板上写过的词语搭配,以及各种类型的词语,因此,我想把这些也进行归类学习;还会有什么呢?我读着,想着,列着表:故事(一周)、课后练习(一周)、口语交际(一周)。这些内容在语文书里每单元均匀地排列着,如果每课每天按序去学习,学生的兴趣不是很浓,如果老师提炼出来,再进行系统的学习,像我的儿子学习钢琴一样,学哪种乐理就练习哪方面的手上操作,这样目的明确,学起来也会快一些,话说“读书一定得有目的,这样才能学有所获。”我想我先明确目的再进行教学,教得有道理,教得有气势,学生学起来也会有滋有味,特别是能够与周考的试卷联系起来,学生更加会放十二分的精力去学习,这样我不是教得其所吗?话说“学一切的语文知识都是为了在写作中得到灵活、准确地运用,”想到写作,我一定也得把这当成重点来教学,我想学生在前几方面的学习上,应该在肚子里存了一定的优质货,在那样的时段去动手写写,必然信手拈来,出口成章,顺理成文。

想起韩心娥的大量阅读,我想快速高效地完成语文教材,剩下的时间写《基础训练》,我认为这也是一本不可缺少的好书,学的时候一定得细心,中间做做练习,读读故事,写写日记,在考试前来复习复习语文,相信学生必能拿个高分。哈哈哈……我的这个领悟应该大有好处。

第二天,我没有想着写这样的文,可是在想着为学生布置作业时,又读了里面的故事,心想要想学生把故事讲出来,自己还是先了解里面的故事,并自我讲讲。我读着《琴声叮咚》、《穿红裙子的老师》、《老师读作文的时候》。当读到最后,我被里面的内容“我对老师说不要再念我作文时读我的名字,这样同学们才会充满好奇,发言比平日积极,同学才会同我快活地玩耍。”这样的一个故事,让我想到自己平日教学生最喜欢点名,好的,差的都想点名,以至于差的更差,没有朋友,好的骄傲,有时犯错误,就得遭别人的吐舌,说到积极发言,则好像没有体现。看来我在教学上表扬时,应该不点名,让学生以为自己做得很好,也以为身边的人就是最好的,于是你猜我,我猜你,充满好奇,带着希望,幸福快活地上好每一节语文课。话说“有希望,才会有动力。”学生不知老师表扬的是谁,骨子里在期盼那个人是自己,于是告诉自己应该表现更好,这样一天一天越来越好,优秀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多了。

教学是一门大学问,这门学问深不可测,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对我来说,真的大有体会。

通读语文教材,领悟教学方法,每天读一点,每天悟一点,数年后,我就可以成为语文教学专家了,哈哈哈……

第三篇 2024年语文教学结题报告格式3950字

内容提要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

感悟积累运用 教学三层次 读写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运用,指学生能把积累的语言在生活、学习中灵活的运用

②.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相互关系:

感悟语言是基础,是前提;积累语言是准备,是保证;而运用语言才是终极目的。我们只有把语言的感悟、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有机地融和于阅读教学之中,才能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教育教学公理、《纲要》《课标》的有关论述以及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江苏李尊栋和李郭忠两位老师研究的“四读、四培养”等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对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要凸显语文本色,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语言和知识的“积累”——厚实学生的底蕴;强化感悟积累后的“运用”—— 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

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1.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原为我校8个教学班,即本课题组8位执研教师所在的教学班。中途三位教师调离我校,又有一位教师参入研究,一年后,这位教师也调离我校。2024年课题组横向发展,把研究成果向全校语文教师推广,课题研究普及全校。

2.研究方法的运用

本课题定位在对“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所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

3.变量及其操作定义的具体界定:

(1).自变量

①.在实验教师中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具体方式:每月收集一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名言警句,并熟记在心;每月开展课题小组的学习活动;上科研研讨课;参加实验设计等。

②.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精心设计并开展各种的教学活动。具体方式:

鼓励学生进行摘抄、写读后感、做手抄报等,上用于交流展示的语文实践活动课,进行各种主题的语文竞赛等。

(2).因变量

①.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能力的提高。

②.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品词、品句、品读的能力;语言、生活积累;说写结合)

③.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

1.参加本课题实验的人员:庾群若(副校长)、曾海霞(副教导主任、语文教研大组长)、彭素香(副教导主任)、江冰(语文教研组长)、黄彩琼(语文教师)。

2.实验程序

①. 研究实施前期阶段(2024年9月——2024年8月)

召开课题开题,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培训班、观摩学习活动,转变执研教师教学观念;研究具体的研究目标,制定详细务实的实施方案;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原始资料;进行第一阶段相关内容的研究。

②. 研究实施的中期阶段(2024年9月——2024年12月)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结合教师自身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学科教研活动,结合学校举办的课堂教学研讨、展示、竞赛等活动,积累研究事例和资料,根据研究的进展,进行阶段性总结。

a.立足以人为本,构建课题管理机制。

课题组以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按照“教导处——课题组——教师”的运行体系,层层分工,责任到人,制定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

b.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和知识。

在调查中发现课题组成员对课题内容认识不足,为此,我们印发资料,采用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提升对“感悟、积累、运用”的理论认识,开拓视野,放飞思想,丰富研究的方法与途径,使课题研究深入、有机地展开。帮助教师提升科研理论水平,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性的支持。

c.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

近两年来我们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能从平时课堂教育中反思,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在课堂中带着研究的眼光,带着全新的理念走进新课程,实现由职业向专业的转变。

③. 研究的总结阶段(2024年12月——2024年8月)

整理各种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迎接结题工作。

在课题研究中,多次组织教师到拉堡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吸取经验指导课题组开展研究;积极参加每一次总课题组举办的活动,活动结束之后写学习体会,或者开展“沙龙”研讨等等。

三、研究的成果

(一)、 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课题实验使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在学校举办的各类赛教课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彭素香老师获柳北区青年教师赛教课二等奖,董燕老师获柳州市的赛教课二等奖。同时,实验教师的教学理论和经验也不断丰富,撰写的十几篇论文、案例、教案分获国、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得到长足的提高

四年来,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增强,阅读方法得当,阅读面及阅读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前测中,有50%的学生阅读兴趣不大,阅读是父母逼着读,为了完成作业而读;60%的学生只阅读卡通故事、动画故事、武侠小说、战斗故事等,而且只看情节,不重文采;70%的学生一、二个星期只看一本书,也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90%的学生没有阅读方法。而后测中,100%的学生都喜欢主动阅读,阅读面广泛,几乎涵盖所有体裁的文学作品,阅读量达到每周三本以上课外书籍;而且学生都能有意识地感悟生活、感悟文学作品、感悟名家名篇的表达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通过“说真话、___事、抒真情”系列训练,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验班学生的习作质量高,每学期作文比赛都能获前三名,远远超出对比班的习作水平。2024年参加全国创新杯作文赛有四十多人获奖。

(三)“教研”、“科研”一体化

第四篇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课题实验开题报告2350字

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

经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领导小组审批,教师进修学校确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项目,被确立为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第二批规划课题。下面仅就开题的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本课题立项的背景

21世纪是一个快信息、高科技的知识经济社会,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更高的主动性与独立思考水平。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要求我们要通过更为主动、高效的学习来发展自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挑战。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利用的能力。今天的小学生正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目前在小学六年中合计的阅读课文才三、四百篇,几十万字。这又如何能培养好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

在新世纪飞速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改革和发展之潮流,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它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学校教育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而语文拓展阅读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自我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对学校教育及语文学科的拓宽、延伸和补充。

基于此,我们提出“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实验研究,试图通过这个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对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补充、扩展与延伸,使学生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有效地帮助他们深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向吉林省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提出了“拓展性阅读教学”立项的申请。经过课题规划领导小组的论证研究,于20__年4月20日正式批准为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第二批规划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学习流程。

拓展性阅读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而对初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拓展性阅读的预期效果,我们初步设计了这样一个流程:

(1)明确拓展性阅读的内容、方向,给学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学生通过网络、书刊、报纸等各种渠道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3)在教师指导下将各自搜集的资料加以归类、整理。

(4)学生各自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加深对拓展性阅读主题的理解。

2、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归类。

(1)资料的收集

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书刊、报纸等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以填写“拓展阅读卡”的形式进行记录,这是信息的初步筛选、收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收集的资料有全面的了解,以便指导学生进行归类、交流。

(2)资料整理归类

在学生收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各自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整理归类信息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的进行指导。

3、检查落实

给学生制订读书计划,设计“拓展阅读卡”,里面要填写的内容:阅读时间、书名、作者、优美词句摘录、主要内容、收获与感想等。并且在阅读量、质等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每日安排文章阅读。篇幅:低年级300字左右,中年级800字左右,高年级在1000字左右。文体安排:低中年级以童话、寓言、成语故事为主,高年级逐步扩大范围。

低中年级学生课外读物可由老师指点或推荐,高年级可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师通过定期检查“阅读卡”,了解学生拓展阅读的执行情况,并督促学生完成定量定性的阅读任务,养成习惯,锻炼学生的拓展阅读意志。

4、展示成果

让学生定期汇报阶段性的课外阅读成果,使其相互借鉴,表扬先进,鞭策学困生。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固定园地,让学生展示成果。例如:古诗擂台、美文点评,中外名人,知识集装箱、身心保健、先看后说等。这样,既激发学生开展拓展阅读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其课外阅读的意识和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基础条件

1、珲春市一小作为本课题的实验学校,被吉林省教育科学领导小组确定为“吉林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学校几年来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承担了吉林省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学校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学校拥有一个藏书十几万册的图书馆,并且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了一条查阅书面资料非常好的渠道。而且学校从一年级开始提前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同时开设了微机课,为学生拓展性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学习,四、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上网查阅资料的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很多学生家里也配有电脑,为学生的拓展性阅读提供了便利。

3、本课题负责人承担全市《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市实施以来,多次组织全市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培训及研讨活动,极大地推动了课程改革的进程。2024年,曾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研员。

参研人员中,张桂艳老师是教师进修学校教务处副主任,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董丽红、刘春霞两位教师不但是学校的教学研究管理人员,而且是吉林省科研型骨干教师。张世花老师是州级名师,郝丽媛和宁玉参两位老师是州级骨干教师。她们都是我市小学语文教学骨干,是善于潜心钻研的科研型教师。

4、课题组一定会紧紧依靠顾问组,形成合力,协作研究,攻关结题。

四、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实验组织机构。

2.定期召开例会,研讨,听取实验教师汇报。

3.按时培训实验教师。创造条件为实验教师提供各种外出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增强信心,提高素质。

4.实验教师按时写教学反思,积累资料,及时获得信息及反馈。

各位领导,老师们,基于上述各种情况,我们有信心,在我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的直接指导下,在珲春市一小李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在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及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本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五篇 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3950字

一、试卷基本情况

三个年级的试卷总分均为100分。题型设计基本一致。计23题,其中积累与运用9题,27分;综合阅读13题,33分;作文1题,40分。另设附加题10分,没有计入总分。

从题型分布看,选择题5题,约占分值的15%;填空题2题,约占8%;简答及表述题15题,约占37%;作文一题,占40%。

二、试卷的基本特点

1、有利于我县普九控辍保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注意发挥考试的导向与评价作用,注重考察学生语文能力。

3、开阔语文视野,重视语言积累。

4、贴近学生生活,发挥教育功能,体现人文关怀。 补充说明:

试题是我们出的,当然一定会有一些不足,我不想在此过多的自夸,我要说的是,每次出题,我们都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的。我们要从全县整体出发来考虑这个事情。既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又要有利于县教育局提出的控辍保学,还要兼顾平原、山区以及教育质量高低不同的学校,所以试题不一定能完全符合每个学校的实际,希望大家理解。每次期中期末测试前,教师学校领导都给我们专门召开会议,有时侯教育局的领导也参加。大家认真研究出题的一系列情况,如,难易程度、题型、分值等等,领导要求我们认真慎重对待这项工作。我们也深知,慎重对待出题这项工作,也就是慎重对待基层一线教师付出的劳动。 大家如果对试题有什么建议或认为有需要探讨的内容,我们衷心希望大家和我们联系。对于各个学校上交的期末试卷分析,我都详细阅读了,写得比较认真的单位有:八会中学、黄泥洼中学、首山镇二中、水泉中学、寒岭中学。

三、数据统计情况

我们根据各个学校上报的成绩及抽调的试卷对有关数据进行了统计,结论有如下二点:

1、总体得分情况较好,反映了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参考生数初一为

5074 人,初二为 5107 人;平均分初一为 66.1 分,初二为64.06 分 ;优秀率初一为27% ,初二为13 %;及格率初一为71% ,初二为67 %。初一分数略高于初二。

2、各校间差距较大。以初一年级为例,平均分最高的达到81.12 分,平均分最低的仅为51.5 分;优秀率最高的为59 %,最低的为 0 ;及格率最高的为 93 %,最低的为 38.9 %。

下面是有关成绩的三份表格。

四、教师批卷中显示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上面表格中列出的成绩只是相对成绩,是根据各学校上报的成绩和抽调的试卷汇总的,由于没有组织统一阅卷,语文又是主观性强的科目,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都是主观题,各学校老师在把握评分尺度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当然这不是故意的),所以这里的成绩没有 绝对的可比性,仅供参考。但没有绝对的可比性,相对的可比性还是有的,下面我先说说批卷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有的不是批卷中反映出的,是我想提醒老师们注意的,也在这里说一说。

1、 填空、字音、作者姓名、文言文默写之类的客观题要严格按照标准批卷,对错分明,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2、 阅读题应恰当把握试题答案的分寸。

阅读题的情况是复杂的。(1)有些语句在特定的情况下的答案是唯一的,我们应该按照答案来批,这毫无疑义。而值得指出的是“按照标准答案批”的意思不是指按照标准在学生的试卷中找这句话,找到了就给分,没有就不给分。而是要按照意思给分,只要大意和要点没有大的出入,就可以给分。因为汉语言是表意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听说以前有的学校甚至答案错了也按错的批。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太教条。(2)目前,阅读试题中还有一类开放性试题。对这类题,我们出完题做答案的时候有时没有给出答案,一个原因就是答案的角度很多,我们给的不一定全,另一个原因就是怕给了之后,走入误区,老师们按照这个标准把答案限定死了。对这类题,我们几位任课老师应该坐下来把几种可能性想出来,达成共识,同时在批卷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什么新异的见解,也要以负责的态度随时交换意见,这样才能使卷子批得趋于合理。

卷子批得好不好,不仅仅反映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在当前情况下它直接影响到(反作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认为,从如何批卷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平时是如何上课的,也就是说可以看出他的执教方式,他的执教方式又决定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主动的、积极进取的,还是被动等待的。同时,阅卷后的分数结果又直接反作用于我们的教学,影响其他教师的执教方式。举个例子说,有个教师在教学时不是从提高学生能力入手,而还是运用老的方法,以讲为主,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标准答案,学生死记硬背标准答案。考试时,学生一律说标准答案,除标准答案不会说自己的话。考试时比的不是能力,比的是比谁的记忆力好,谁更用功。相比之下,同年组的另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开阔学生思维,学生较能独立发表见解,可考试时候的话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成绩反而低了,这种怪现象使我们的教改堕入了怪圈。后面这位教师必然也回归到原来的老路上去。(有的老师可能会问,进行教学改革好,那为什么成绩会低呢?我想,这是暂时的。我们尝试新的方法,教师需要适应的过程,学生更需要适应的过程……实验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至少要一个学期以上,后者的成绩会明显高于前者。遗憾的是,很多老师的改革,没能顶住压力,还没有能坚持到有明显的成效,就放弃了。)为了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当前我们的考试改革有一种趋势就是尽量不出书上的死题,少出死记硬背的题,内容也逐步由课内走向课外。压不上题了,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后者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所以,我在这里呼吁我们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接受新理念,共同营造一种教改的环境和氛围,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 作文题要分等评分。

批卷者事前要划分出几个等级和分值。我们也经常下发作文评分标准,

其实贯彻这个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初评。我们参加过中考阅卷的教师用的就是这个方法。先两个人共同批阅一两本卷子,看同一个文章,你给多少分,我给多少分,然后再议一议不同等级的明显差别,一等的和末等的一定要凸显出来,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处于中等水平。另外,根据近几年中考惯例,作文的给分在二等左右浮动,太高的太低的都不能太多。

从这次抽调的试卷来看,作文分相差很大,作文平均最高为37. 9 分,最低26.1分。拿最低的来说,如果尖子生、中等生的作文分还可以,只是由于有几个0分的拉了平均分后退,这是正常的。如果是学生整体成绩都低,就不正常。要仔细分析一下低的原因,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拿最高的分来说,平均分37. 9 ,我想还是给分太高了。太低太高对学生都没有好处,今后要注意调整。

五、学生答卷中显示出的主要问题及教学建议

1、学生对语文及与语文相关的知识的积累普遍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如初一的第8小题,“写你积累的关于时间和爱国方面的名言各一则”、 初二第9小题是关于王维的一首古诗、初三第10题,是给出了一部名著的开篇语,“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让学生指出这部作品的名称等题,其实都不算很难,可是三个年级的得分率都很低。我看有的老师在试卷分析中说,《三国演义》不是课标建议中提到的篇目,其实建议只是相对的参考,不是死的规定。课标中还说,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其他篇目。再说这里考的只是开篇语,学生应该熟悉。对于《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我们确实应该不断地深入地学习,才能领会其精神实质。

针对积累这一问题,我们曾经多次谈到关于丰富语言积累的重要性。上学期还下发了课外积累的十点要求。积累是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我们强调积累要多方面,多角度。积累能开阔语文视野,提高人文品位,把学生学习从课堂那个狭小的天地扩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课外阅读积累还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途径。有人分析,我们学生当前现代文阅读能力低,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认识水平不高,与试题中选文的思想水平距离相差太大的结果,我也同意这种看法。当前还有一种提法说语文教育是泛文化教育 ,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哲学、历史乃至自然科学多个方面,其实也是强调语文积累的重要性。而我们这张试卷中的几个问题,都是在我们以前召开的教研会上强调的积累范围之内,得分率仍然不高。

2、教师在对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存在漏洞。从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有,卷面涂抹,字迹潦草,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阅读不认真,思考不深入,丢题落题,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答题找不准切入点,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等等。如初二语文第5小题是“以标题新闻的形式写两则近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者是身边发生的值得告知公众的新闻”。这道题得分率低。我看有的老师在试卷分析中说,学生这方面能力不强,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我想这关键还不在于训练,关键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的引导和学习惯的培养。你训练了标题新闻如何写,可以后考试中不一定再考了。况且书中并没有关于标题新闻的知识点,出题者的本意不是从知识点的角度出发把学生难住,而是看教师和学生有没有关注生活的这种意识。在我们的教材学习中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如果学生在平时能读书看报看新闻,这题就不难了。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惯和态度乃至于一些必要的思想意识。

3、学生综合阅读分析能力较差,对文章整体的感受领悟不够,对规律的迁移能力不强。从抽卷中我有这样的体会,阅读试题中,教师讲过的、书上有原题的答的好,单个细碎的小题,意思比较固定的答的好,从全篇着眼来领会的,需整体把握的题答得不好,范围稍一拓宽或者问法灵活的题答得不好。如初一的 15、16、22题,初二的15、16题等。初一、初二阅读题的整体得分率都在50%以下。从抽卷看,最高的为23.9 分,最低的 8.3 分。

这反射出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虽耗时最多,但效益还是很低。这当然与学生的家庭环境个人智力水平等许多因素有关,但我想还是先从我们教者的角度说说我们该如何去做。

第六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研究调查报告3250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研究调查报告

引 言

我们有理由认为,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语言活动之一。半个多世纪以前,史蒂文斯发现高中教师平均每天在课堂上几乎要问400个问题。弗洛伊德从一个抽样调查中得出小学教师一天平均在课堂里提348 个问题。贝拉克发现,在中学的水平线上,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是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

应。我们的经验告诉自己,无论在哪一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可能是使用最为频繁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故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之优劣,对其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以上的问题和考虑因素本人在研究课题中进行了一次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调查。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12道题目

(二)调查方法

调查方式是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本校五六年级3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五六年级共31名学生。

(四)调查步骤

3月15日问卷调查

3月20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3月28、29 日深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你认为课堂提问这种教学形式会帮助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吗?

选a占66%;选b占3%;选c占13%,由此可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课堂提问能有效帮助自己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但仍有极少学生认为帮助不大。看来,从思想上帮助学生认识积极应答课堂提问是非常有必要的。

2、语文阅读课上,你是否主动举手发言?

选a占44%;选b占28%;选c占3%,选d占25%,数据显示,上课愿意回答阅读课堂提问仅占44%,其余学生则显示过于被动。可见,教师在教学阅读课,必须提升学生兴趣。兴趣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

3、上课选d或e的同学,你“不太愿意”或“非常不愿意”举手发言的原因是?

选a占12.5%;选b占25%;选c占9%,选d占6%,此题设置是针对上题不愿意上课举手发言同学的调查。数据显示,25%学生困扰他们回答问题的是口头表达有困难,剩余学生或是问题太难,不会回答;或是懒得动脑思考;或是缺乏自信,不喜欢出风头。可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应兼顾问题设计巧妙,还应时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与表达习惯。

4、课堂上,你是怎样对待语文老师提出的问题的?

选a占38%;选b占25%;选c占3%,选d占25%,总是积极思考教师所提问题的学生仅占38%,经常积极思考问题和很少思考的学生各占25%。这组数据告诉我们,教师必须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设计教学问题,所设问题应突破旧有观念、陈旧理论的限制,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5、上题选d或e的同学,你为何“很少思考”或“从不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选a占12.5%;选b占41%;选c占6%,选d占9%。41%的学生认为对于老师课堂提问不知道如何思考,看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思考方法,特别是对于难度过大的问题应该给于适当提示。

6、你愿意回答何种形式的问题?

选a占31%;选b占19%;选c占16%,选d占3%。一部分学生喜欢回答以记忆为主的问题,少部分学生喜欢回答以理解或应用为主的问题。可见学生的课堂动脑思考习惯养成欠缺。

7、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你通常?

选a占22%;选b占50%;选c占28%。调查显示,过半同学能够在默读的过程中理解全文,在文章不懂的地方作标记。少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带着疑问浏览课文,也准备向老师提出自己疑问的地方,而对于只默读不思考的学生也占不少人数。可见,培养学生有效思考问题至关重要。

8、当老师要求你回答词句的意思时,你会?

选a占22%;选b占3%;选c占41%。绝大部分学生选择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组织语言进行回答,但要求同学互助或是主动查阅的`写生却很少。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和团结协作的习惯。

9、在课堂上,你觉得语文老师提问后给你的思考时间?

选a占50%;选b占38%;选c占13%。一半学生认为教师给于学生思考问题时间比较适合,不过不少,极少部分认为不够充足。这部分所占比例较大,由此可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根据学情备课。

10、当你暂时回答不出问题时,语文老师通常会?

选a占44%;选b占6%;选c占28%,选d占9%,选e占12.5%。这组数据显示教师对于未回答问题的学生能够延长等待时间,重新解释,尽量让学生自己回答。教师的这种处理方式是开明可取的。

11、当你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会?

选a占38%;选b占16%;选c占12.5%,选d占34%。对于学生所回答问题,教师必须能够严厉批评错误并加以纠正,但也存在仅是简单的“好”“很好”。学校教学中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具有激励机制的评价系统。

12、通过教师的提问,你能够?

选a占59%;选b占19%;选c占9%,选d占12.5%。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提问深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见必须提高教师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升华课本主题的高质量、高标准教学问题。

三、调查对策(或结论)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认识我们也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

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的进行学习。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教授阅读知识而是要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掌握知识,让课堂变得更有趣。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对阅读课感兴趣,同时学生学习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会被激发出来。

2、教师应掌握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依据

课程目标是问题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材料,它影响着教师问题设计的方向以及所设计问题的难度,问题设计要符合课程目标对学生在字词句理解、标点符号掌握等方面的要求,设计过难、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故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除应以语文素养为导向并反映广泛的教学内容,也应关注语文知识、阅读技能。同时由于课标对三个学段的阅读要求有梯度差异,学段的阅读重点也不同,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要考虑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要求。

3、教师应提高问题设计意识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为引导者、组织者,对学生的角色定位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论在备课、授课甚至是课后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辅助作用而不是将课堂完全交与学生,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及其对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加以限制。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对年段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以及不超出教科书对学习内容的范围规定的问题。备课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问题设计又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们特别是新手教师应该提升问题设计积极性,明确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准备问题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而不仅是经验丰富的教师、教科书编者等人的专利。

4、提升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

确定教学内容的能力即教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的解读能力,学情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解读、分析结果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指根据所选定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包括分解教学内容确定目标,根据目标决定给定,根据目标与给定的差距明确障碍,以及通过选词、构句将问题用语言表述出来的能力。确定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是教师问题设计能力最为重要的内容。为此,提高教师问题设计能力的关键应该是提高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并将其转化为问题的能力。

5、完善教师的日常问题设计实践

一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流程。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等资料列出本学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并绘制知识框架图;其次,将知识框架图中的知识点分配到本学段的教材中,根据教材中的选文内容、单元安排、助读系统确定教材中的每选文的教学内容的大致范围,并绘制教学内容分配表;最后,根据学情从教学内容分配表中确定学习内容。二是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核心问题并预设辅助问题的过程。三是将问题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四、结束语

总之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将利用工作上的便利,一边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一边进行教学内容向问题转化的过程、策略等方面的深入探索,教学内容向问题转化的过程、策略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希望通过行动研究充实自己任教间的研究成果,并提高自己的问题设计水平。

第七篇 初三语文教师教学述职报告1500字

初三语文教师教学述职报告

一、教学手段及方法

我参加工作的这六年,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不断改革和探索的几年。在这几年里,市、区教育局不断提倡改革,鼓励教学上的大胆创新。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我也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为了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我采取了如下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1、 牢牢把握“读”的环节,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读”的重要性。上课的时候,我着重于读,但也注重读的方式和方法,那种“南郭先生吹竽”式的“读”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从方式方法上来说,我把“读”分为个人“读”,小组“读”,带“读”,抢“读”,竞赛“读”,其中学生最喜欢的就是竞赛“读”了。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我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以组为单位,然后进行朗读比赛。一组在“读”的时候,其它组就听,等到这组读完后,其它组就指出这组在“读”的过程中读错的字。错一个扣10分,然后把这组的最后得分记入他们的学期总分,学期末进行奖励。由于有这么一个强有力的竞争机制,学生上课的参与热情相当高,他们大多能把别人读错的字找出来,并且轮到自己读的时候也相当认真。事实证明,这种“读”的效果是不错的。 工作帮手网

2、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上课积极思考。

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太大、太泛、太难,都很难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前,都做了认真的准备,把要在上课的时候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要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分别叫不同的学生来回答。由于问题设计得比较合理,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为了调到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我常常采取小组竞赛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和前面介绍过的朗读竞赛的方法是一样的,学生对这种方法相当,为了给自己这一组争光,可以说个个都积极地思考,小组讨论的气氛也相当热烈。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高了,上课的效果自然也就好了。

3、探索研究新教法,新课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课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这一门学科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的,它体现的并不是你明白了多少语文知识,而是一种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着重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种能力的提高,单单靠语文课堂教学又是不够的,在这种教学理念的促使下,我不断地探索、尝试新的教法、新的课型。在一个学期中,我不间断地开设了诸如“朗读竞赛”、“演讲竞赛”、“背书比赛”、“查安典比赛”、“找错别字比赛”、“成语接龙比赛”、“iq游戏比赛”、“写字比赛”、“讲故事比赛”、“讲笑话比赛”、“作文片段描写比赛”等等。这些生动有趣的课型的开展,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更是激起了同学们对于语文这一门课程的热爱,使他们对于语文这一门学科“爱学”、“乐学”,同时,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也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高。实践证明,学生们很喜欢上这样的课,这也是我以后继续探索、努力的方向。

阅读了本文,继续阅读述职报告栏目频道

第八篇 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研究报告1550字

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研究报告

摘要:写话是作文教学的前奏,是作文的基础练习。对学生进行写话教学的指导,无论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塑造还是写作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为重点研究内容,并从教学经验出发,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和阐述,旨在切实提高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一二年级写话目标的规定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写话教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那么,在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我们究竟该对学生采取怎样的教学指导呢?

一、善于运用教材内容,使学生体会到写话的乐趣

教材是教师最好的教学助手。而且,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变得更加丰富,且文章内容多注重于对学生学习智力和思维能力的挖掘和培养。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善于运用教材中的优美范文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写作技巧,对学生进行写话教学的指导,如,明确学生对写话教学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写话积极性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写话的乐趣,使学生自身的写话能力和写话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二、注重课外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写话质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有限的,所以,除了平常的课内教学,我们还应向学生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坚持天天阅读课外书,这样,我们就能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使学生的头脑变成一个智慧的.源泉,从而为学生写话质量的提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当然,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学习认知能力较低,所以,我们应为他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年龄阶段读的课外读物,如,小学生优秀作文、童话故事、连环画、小学生故事会等,并要求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将遇到的优美语句进行摘抄,从而丰富语言积累,增加阅读量,而且,每个星期抽出一节课让学生对所阅读的课外读物和摘抄的优美语句进行分享和交流,为学生的写话学习打下基础。另外,我们还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对周围的生活事物和生活瞬间进行细致的发现和研究,如,下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小河流淌的声音是怎样的等,这样,学生在具体写作时,就可以将其运用其中,写话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总之,我们要注重对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使其丰富学生思想,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体系,促使学生的写话质量得到最大幅度的提高。

三、积极采取鼓励措施,调动学生的写话热情

低年级的小学生性格单纯、善良,且极易得到满足。所以,在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依据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活动,并在评价活动过程中积极采取鼓励措施,如此,便能调动学生的写话热情,使学生对写话学习充满自信心。

比如,在让学生对《狼和小羊》的两种情境进行了假设和续写之后,我们就可对学生的写话内容展开评价活动,如,对于写话内容较好的,在我们让学生将其分享给大家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写话内容好在哪里,还有没有继续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对于一般的或者较差的,我们不能直接用“不好”这样的词语给予否定,而是在诚恳地提出意见之后再给予鼓励,如“开头写得不错,但如果结尾能够再呼应一些,就更加完美了。”“不错,但是如果再加入一些修辞手法,会更棒。”……这样,我们既不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也指出了学生写话内容中存在的问题,且调动了学生的写话热情,为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提供了有效保障。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高度重视对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并积极采取各种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实际的写话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写话质量,为学生日后的写作奠定好基础。

第九篇 xxxx年语文教学实习报告4400字

语文教学实习总结

__中学 高春桃

一 、隔行如果如山

教了十多年的体育课,现在当起语文老师来,无论从教学的组织、教学的态度和教学方式,我都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弯。想起来真是各有所长。教体育课,我可以大吼大叫,急轰轰指手画脚,身体师范,对那些动作不到位的学生来一个体罚式教学学生还觉得你老师有个性,但做起语文教师来,我体育课上的那一套就的收敛收敛了。想起来这也应了一句熟语:隔行如隔山,的确如此。

一个多月的教师实习结束了! 虽然短暂,但这短暂的一个多月的语文教师实习,却点缀了我年轻的生命,丰富了我的教学生涯,蓬勃了我事业的生机,更为我以后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一定的实战经验。

此次语文教师实习,我担任了__中学七年级(1)班,全班34个同学,25个男生,9个女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班级纪律很不好,而且全班同学几乎没有良好的学习惯。经过深入了解,该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单亲家庭子女和农村迁入城市的家庭子女,有一部分甚至是孤儿。而且该班级学生是经过其他重点中学层层筛选后又经过该学校的筛选后的学生。从这样一个弱势群体走出来的学生,品德修养不高,社会习气比较严重;而且,学习成绩和知识水平不高等。

这样的一个班级不仅仅班主任周老师很恼火,连我们实习生都觉得不舒服。因此,周老师已经在努力地改变现状,而我们则帮助周老师管理班级。而对于语文指导老师,她对我们听不听她授课并没有什么要求,我们则是主动地去听她授课,并主动地向她虚心请教。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如果我们不主动,我们只能在沉默中接受“0”指导。虽然说——在学生的面前,我们是老师;在老师面前,我们是学生。然而,似乎在一些学生眼里并不把我们实习生看作老师。这样以来,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然而,我想:不管学生如何看待自己,自己绝不能不把自己当作老师看待。

带着这样的实习心态,我开始正式好好实习了。在见习和实习班主任过程中,进行研究教材、编写教案、备课、备学生、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其中的酸、甜、苦、辣、咸,可以说五味俱全。而自己的所见所感,自己所经受的酸、甜、苦、辣、咸,也只有自己才真正知道,正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啊。然而,古人有诗句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今人也说过“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因此,正是自己禁受住了其中的疲劳和辛酸,才有了以后从事教育事业的实战经验。我认为:

首先,在班级管理上,必须要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一个班级,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纪律。古人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其实,一个班级的纪律,也就是一个班级的规矩。班级没有纪律或说班级没有规矩,学习就不能正常而有秩序地进行。只有班级有规矩或说班级有纪律了,教学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教师才能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学以致用等。因此,作为班主任,也首先应该抓好班级的纪律。当然,一个优秀的班级,学生还要有良好的学习惯,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班级纪律好,而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惯,这样的班级并不是一个好的班级。因此,班主任在抓好班级纪律的同时,也应该培养(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惯。而如何抓好班级纪律、培养(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惯,这不仅仅需要班主任老师,而且还需要班级其他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要主动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现状和他们的想法,并根据他们的现状和想法,再确定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去管理好班级,使班级有纪律,这也就是要树立良好的班风。各科任课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对待不同科目的不同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也就是要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的树立,也就是班级管理的成功,也才能称的上是一个优秀的班级体。

其次,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上,语文老师要德才兼备。

老师不仅传授学生以知识,还要引导、培养学生以美好的品德修养。即既要智育,还要德育。语文授课上,语文老师不应该单纯的为授课而授课,而应该是以授课为桥梁,培养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观察力、感悟力、表达力、思辨力以及对自己、对他人的自识与他识等,由此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等。

再次,教师应该主动和学生沟通。

了解学生各方面状况,便于班级管理和“因材施教”等。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每天早晨来到学校而晚上晚自习过后返家,在这一时间段,学生都要在学校度过。除了学习,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刚刚迈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教师主动和他们沟通,特别重要。沟通的时候,主要是要鼓励学生,引导他们向好的一方面发展。有一句话这样说——“有生命就有希望。”我觉得很对,只有学生安全,才能为学习打下牢固的根基。因此,在当今这样的社会,要教育他们首先要有自我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老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想法,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学生了。如此以来,教师做到很好地管理好班级,甚至做到“因材施教”,都不在话下了。

现在实习已经过去,我仍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仅感恩__中学指导我的班主任指导老师周老师和语文教学指导老师姚肖老师,还感恩我的辅导员肖老师,当然还有其他的领导或者老师、同学。正是他们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

有人说,“实习不苦”。实习真的不苦吗?从我自身而言,实习真的很苦,也很累。然而这苦、这累之中,有着莫名的“甜”。现在我用我的第一篇实习周记的最后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实习总结或说是实习体会—— 实习就像喝中药,喝的时候苦;然而,喝过之后,药到病除之时,即是苦尽甘来之始!

其二 、德高才厚方为师

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称赞教师“睿智培奇葩,壮千载丰功;清芳育英才,兴百年大计” ;也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赞美教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更有人把教师比作春蚕,歌颂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是值得这样的称赞、赞美和歌颂的!然而,怎么样“为师” ,才能值得这样的称赞、赞美和歌颂呢?

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范,师范,学高方为人师,身正方为世范。教师若要值得那样的称赞、赞美、和歌颂,为师——首先就应该要德高与才厚,其次就应该要善于教学生或者说善于引导学生——好好做人,做好人;好好学习,学好习;好好做事,做好事。

为师,不仅要德高,而且要才厚。

为师,要德高。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修养,修身养性以达身正。身正而德高望重,受世人推崇,能够作为世范。有人说,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那么也就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的第二任教师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和间接而潜移默化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同样是直接的和间接而潜移默化的。如果教师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伪君子” 、“势利眼” ,作为可塑性尚且很强的学生,很有可能受到这种“伪君子”、“势利眼”的影响而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一部分学生势必会成为一个“伪君子” 或“势利眼”了。当然,学生的眼睛也是雪亮的,自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有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修养水平,对这样的“伪君子” 、“势利眼”是不满的,甚至是憎恨的,更谈不上尊重、信任“这样的老师”了。如果教师具有崇高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修养,表里如一,那么这样的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和潜移默化的改造力就引导着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学生就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逐渐成为一个也具有崇高思想道德和行为修养的人。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尽管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为师,要才厚。教师应该有渊博的知识,并且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有学术性研究。唐·韩愈《师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试想,如果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他怎么样能够做到传道受业解惑呢?恐怕也会受到学生的蔑视吧。而对于才厚的教师,学生不仅会尊重他(她),甚至会信任他(她),遇事也会向他(她)请教。

总之,为师要德高与才厚,也就是说,为师要德才兼备,学生才会受到良好的熏陶与进化!

为师,要善于教学生或者说善于引导学生——好好做人,做好人;好好学习,学好习;好好做事,做好事。

怎么样善于教学生或者说善于引导学生——好好做人,做好人呢?这就需要教师要教学生或者说引导学生“善”。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说,人性本善。首先,教师——要教学生以向善。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人师者,应该是正直真诚、德才兼备的“善”老师,才可能教出正直真诚、德才兼备的“善”学生。那么,在学生依然具有可塑性时,善教者教以求真向善,善学者学以学真向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不就渐趋于“善”了吗?其次,教师——要教学生永存善念,驱除恶念。正所谓: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长;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损。因此,教师要告戒学生:不要行恶,而要驱除恶念,否则,我们就会像上述的磨刀之石,日益贬损了。况且,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第三,教师——要教学生反省向善。正像孔子所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第四,教师——要教学生近善人,远恶人。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第五,教师——要多多扬善,教学生多多行善。等等,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有一颗颗“善心”,好好做人,做好人,就在其中了。

怎么样善于教学生或者说善于引导学生——好好学习,学好习呢?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教师更不应该压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把学生“培养”得还不如自己的状况。鼓励学生个性张扬及其特殊的学习惯的保持,等等,才能够使学生好好学习和学好习。当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的个体的个性融入到集体的共性中去。这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要引导学生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让他们由个体融入到集中之中。这样,学生的个性不但没有受压制,而且他们认识到了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感受到集体温暖的同时,还会为集体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等,做出自己的努力等。

怎么样善于教学生或者说善于引导学生——好好做事,做好事呢?大千世界,世事纷纭,怎么能够好好做事,做好事,这并不能具体说得清清楚楚的。但是,作为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为人师者,还是可以通过具体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情,引导学生——尽可能保持一颗清醒冷静的头脑,遇到事情或者问题,要先冷静地想一下是什么事情或者是什么问题,然后再冷静地想事情或者问题发生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进而冷静地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摆平事情或解决问题,最后再冷静地通过想好的途径去摆平事情或解决掉问题。正如一位作家所写的那样:“镇静地准备好镇静!”这样是可以引导学生好好做事,做好事的。

总之,为师不仅要德高而且要才厚,还要善于教学生或者说善于引导学生——好好做人,做好人;好好学习,学好习;好好做事,做好事。这样,教师德才兼备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又会善于引导学生的教师是值得那样的称赞、赞美和歌颂的!为人师者——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要有“睿智培奇葩,壮千载丰功;清芳育英才,兴百年大计”的师道精神理想,也要有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十篇 小学语文教学调研的报告1500字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调研的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们按工作计划进行教学调研。调研内容分为两大块,一是深入课堂听课,二是检查教学常规管理。这次调研,听了指定的课改年级与非课改年级的课16节,检查教师备课笔记(教案),听课笔记簿,作业批改抽样检查,召开座谈交流会,情况反馈分析会。

二、值得肯定的地方

1.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无论是课改年级还是非课改年级,部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不管是从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新课程的理念。②开始打破“教师为中心”,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2.语文三个维度目标得到一定程度的呈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部分教师的教学较扎实,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落实得较好;②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很多教师都重视引导学生积累字、词、句方面的知识;③重视发展性评价,课堂上激励性语言多了。

3.部分语文教师都能够将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能够运用多媒体上课。教师在运用多媒体上课方面做得较好,课件制作得很精美,教学中也运用得恰到好处。

4.学校都比较重视教学常规管理,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绝大部分教师都能根据教学进度备课和撰写教案,教案比较规范,书写也认真;②教师能够有计划地互相听课,听课簿内容较详细。③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基本适中,形式多样,批改得较细致。作文批改基本上评有分数(等级)和写有批语。中高年级还要求学生写日记或周记。

三、存在问题

1.部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容忽视的三种倾向:一是重视朗读课文,忽视语言的运用,轻视在课堂上进行语文实践,不通过有效的练习来培养语感,只是一味的把课文读来读去;二是重视感悟,忽视质疑,这在中高年级教学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三是课改年级的教学有弱化“双基”的倾向。

2.学生的语文作业停留在知识性的层面较多,中高年级缺乏思维性拓展练习。如造句、写话、日记、周记等。

3.阅读教学方面学生缺乏有效的练习,教师没有设计精读课文中的重点语段练习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不重视培养阅读能力方面的书面练习。

4.课改年级教师的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较普遍,很多教师的课只有温度而没有深度。

5.大部分忽视对习作教学的课堂教学研究,有的`教师拔高习作教学的要求。比如,某教师批改三年级的作文时写下“详略不得当、中心不突出”这样的评语,评分只有30、40分的作文也较多,打击了学生习作的信心。

6.课改年级出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弱化”现象,表现在教师一味放手,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过多进行意义不大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7.少部分低年级语文教师执教精读课文时还不能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8.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很多语文教师没有写教学反思,少部分教师的备课笔记(教案)太简单,有的滞后于教学进度。有的教师听课极少,一个月只听了一节课。

四、教学建议

1.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关系,加强“双基”教学。课改年级尤具要注意夯实“双基”。

2.加强语文实践,中高年级教师要为学生精心设计运用语感的富于多样性、创造性、选择性的书面练习。每篇精读课文学完后,课堂上要腾出5—8分钟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

3.加强对习作教学的课堂教学研究,要举行习作教学研究活动。

4.重视教学案例研究。在学科教研活动中,可以通过观摩课例剖析个案让老师明确什么是该学习的,什么是该避免的。

5.教师要写教学反思。不是每课必写,起码一个学期要写一些有价值的课后反思。

6.要结合自己所属远程教育的模式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充分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开展语文教研活动。

7.加强集体备课。校本教研要带着“问题”进行研究。

第十一篇 二年级语文教学的述职报告样本1550字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二班的语文老师,相比去年来说,课堂教学显得更井然有序了,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再加上老教师的指点,本学期我班学生进步不少。以下是本学期我的一点教学体会。

一、利用学生的眼睛,带给观察的机会。

眼睛是思维的窗户,“看”是获得知识的必要首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课文中有许多插图,它和课题系统、作业系统相互配合,构成教材的整体。我在课堂教学中,就引导学生观察题目,观察课文的插图的画面,体会文章中心思想,揣摩图中描述事件的主题,刻画人物的性格或描绘景物的特点。这不仅仅能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表达潜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想象潜力和艺术的审美、鉴赏潜力。

二、利用学生的嘴巴,带给表达的机会。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头脑中思维的外化。堵住学生的嘴巴,无疑就是桎梏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学中应让每个同学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如:请同座的两个同学相互说说看,请同学们先自己讲一遍,再看谁说得好等等。这些是说的形式,说的资料就更丰富了,能够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怎样样”……等等。学生的口头表达潜力提高了,能够让他们质疑、辩论,这不仅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更有利于思维的激活和发展。

三、利用学生的头脑,带给思考的机会。

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有思考的机会,不要搞“满堂灌”和“题海战术”,尤其要让学生有“静思”的机会,不要以“热热闹闹”作为衡量学生思维用心性的标志,真正有效的思维活动往往是“无声”的内化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让学生“伏下来想想”,“眼睛闭起来想想”,就是千方百计使学生养成“静思”、“独思”的良好习惯。例如:《蜜蜂引路》这课中的“”一句中的“盯”字为什么作者不用‘看’而用‘盯’呢?”。学生经过一番靜思默想,也就是经过一系列分析、比较、决定的思维过程,最后悟出:“用‘盯’字才能表达出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四、利用学生的双手,带给操作的机会。

动手操作不仅仅贴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而且贴合他们的思维发展特点。小学生天生好动,透过动手操作,可使学生的手、眼、脑等协同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也离不开动作思维的重要支柱与过渡。许多问题,透过学生动手操作,不仅仅容易理解、记忆牢固,而且运用自如,如低年级的课文《蜜蜂引路》,让学生自己操作,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有水的小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使乌鸦喝着了水。当然,让学生动手要注意启发性,不能一味追求动手操作而把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最低层次。

五、利用学生的时间,带给交流的机会。

1、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左右前后四人组成一个讨论组,一般应让后进生先发表意见,讨论时每个同学都用心发言,教师可随时参加某一小组的讨论。

2、鼓励质疑问难。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老师再补充。爱因斯坦以前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质疑”能培养学生不信师、不信书、不信权威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交给他们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透过训练,学生养成了质疑习惯,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了。

3、交换批改作业。家庭作业,平时练习等可组织同座学生对换批改,老师再作检查。这样不仅仅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而且使学生对不同解法作了交流。

六、利用学生的空间,带给表现的机会。

人都有自我表现的要求,小学生更有这愿望,尤其是由于这种表现的成功而受到老师的夸奖。甭提有多快乐了。因此,课堂上要让学生暴露自我,适时让他们上黑板板演、上讲台当老师。当他们板演和演讲后,急需老师或同学们的评析,教师应恰如其分的肯定、表扬、矫正等。

因此,只有改革小学课堂教学,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想学到学会,运用到发展,不断走向“质”的飞跃,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第十二篇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调查报告1400字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时代的趋势。那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怎么样呢?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及对数据的分析、整理,着力研究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的现状,并据此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现状、分析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各个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教学的网络化,不仅是21世纪教育现代化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也是语文学科克服自身弊端,进一步实现科学化的有效途径。本次调查以初中语文教学为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现状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与对策。

1、问卷调查:

1.1 调查的目的:

(1)、了解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2)、了解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

(3)、对今后初中语文教学,特别是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改进的建议。

1.2 被试与取样: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我设计了中学生信息技术认识问卷调查二份,全卷共设计了二十九个问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7分,收回218分,回收率92 %,其中有效问卷218分,有效率100%。

1.3 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调查问卷”

2、现将本试卷的各个问题进行分析:

2.1、本次调查的学生中79%的学生家庭中没有计算机,这与我们这山区的'学校实际情况相符。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主要依赖于学校的机房。

2.2、通过调查得知我校学生目前的操作水平一般的占53%,知道一点的占33%,其余的是很棒。喜欢多媒体教学同学占94%,无所谓占6%。认为多媒体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占99%。认为多媒体教学内容丰富,视觉效果、听觉效果更好的占100%。认为多媒体教学内容更丰富、有助学习,适合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的占98%。对课件使用的满意评价占98%。

2.3、通过调查得知学生没有不喜欢上多媒体课的同学。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思品课。偶尔使用的有化学、物理、地理、历史、生物和健康课。同学们认为课件制作水平很好,有实用性的占98%。同学们上多媒体课,注意力能够集中,不受课件中的音乐影响,认为运用多媒体增大了知识的信息量,省事省力,课程进度快。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 的兴趣和认知能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4、在调查中问到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认为更便于自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的占48%,有一些的占50%。在复习课中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复习方法好占61.73%。

2.5、在调查中同学们还提出了宝贵的改进意见:

①、继续优化多媒体。多媒体教学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创造性上还应有所改进。

②、多媒体课件要联系教科书,不可脱离教科书单一使用课件。

③、多让学生回答问题,不要只顾展示。

④、在意境性的内容时需要课件的展示。

由以上调查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还是乐于接受多媒体教学的学习 ,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凡是使用了多媒体的班级,语文成绩普遍高于一般上课的班型。由此,只要我们的老师使用得当的话,多媒体辅助教学还是一个非常有优势的教学手段,资源库的建设还等着大家去完备并使其价值充分发挥。

语文教学反思报告十二篇

语文教学反思报告我认真反思了几年来的语文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个要点是面向全体,落实到人人;一个要点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产物。在语文教育改革中,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内涵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语文信息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述职报告范例八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述职报告范例八篇99人关注

    20xx年上学期,对于六年级的老师来说有着特殊的好处,忙碌、紧张,欢笑与泪水交织,辛勤的付出最后收获了累累硕果。一份付出,一份回报,在这次全市毕业会考当中,六年级语文测 ...[更多]

  • 语文教学老师个人述职报告十二篇
  • 语文教学老师个人述职报告十二篇97人关注

    一、教学手段及方法我参加工作的这五年,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不断改革和探索的几年。在这几年里,市、区教育局不断提倡改革,鼓励教学上的大胆创新。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 ...[更多]

  • 二年级语文教学的述职报告模板十篇
  • 二年级语文教学的述职报告模板十篇97人关注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学期又将过去了。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走过了一个充实而又有好处的学期;期末临近,回想这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感觉有些累,但也伴随着收获 ...[更多]

  • 语文教学结题报告十二篇
  • 语文教学结题报告十二篇96人关注

    柳州市北站路小学课题组执笔:曾海霞内容提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 ...[更多]

  • 语文教学结题报告格式模板十二篇
  • 语文教学结题报告格式模板十二篇96人关注

    语文教学结题报告模板内容提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 ...[更多]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述职报告八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述职报告八篇95人关注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在学生的认真学习和刻苦努力下,在家长的用心配合和耐心帮忙下,我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现将具体工作(具 ...[更多]

  • 二年级语文教学的述职报告范例十篇
  • 二年级语文教学的述职报告范例十篇90人关注

    一眨眼,一学期就要过去了,回顾自己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我有很多的思考和感受,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一、教学教学工作严谨扎实1、精心备课。用心参加教研组组 ...[更多]

  • 初中语文教学实习报告六篇
  • 初中语文教学实习报告六篇90人关注

    一 、隔行如果如山教了十多年的体育课,现在当起语文老师来,无论从教学的组织、教学的态度和教学方式,我都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弯。想起来真是各有所长。教体育课,我可 ...[更多]

  • 中学语文教学开题报告六篇
  • 中学语文教学开题报告六篇87人关注

    一、课题背景1、素质教育对语文学科的要求的需要。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处进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学生 ...[更多]

  • 二年级语文教学的述职报告样本十篇
  • 二年级语文教学的述职报告样本十篇85人关注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二班的语文老师,相比去年来说,课堂教学显得更井然有序了,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再加上老教师的指点,本学期我班学生进步不少。以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