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一、引言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国家整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本报告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二、农村经济现状
1.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多数农村地区仍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缺乏多元化和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
2. 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的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普遍不足,影响了农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3. 技术与人才短缺:农业科技的应用水平不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技能人才。
4. 市场开拓不足: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民收入不稳定。
三、问题剖析
1. 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限,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民融资困难。
2. 政策执行不力:部分惠农政策落地难,政策效果未充分发挥。
3. 教育资源匮乏:农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农村人口素质提升。
4.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可持续发展。
四、对策建议
1. 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引导农民转型,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 提升科技水平:推广农业科技,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引进农业科技人才。
4. 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农产品流通平台,提供市场信息,保障农民利益。
5. 强化政策落实:确保惠农政策的透明度和执行力,提高农民的政策获得感。
6. 重视教育投入:均衡教育资源,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培养新型农民。
7.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强化环保意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在总体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农村实地调研,揭示这些问题的本质,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结尾:
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农民自身都需要在各自的层面寻找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让农村成为充满活力、富裕和谐的新天地。未来,农村经济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繁荣、更具活力的农村新面貌。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
第一篇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的调查报告3900字
近期,我们对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政策、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当前春耕备耕等三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去年中央和省委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开始复苏;今年,中央和省委继续在加大农业投入等方面拿出了许多“真金白银”,大大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整个农村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这些大好形势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突出问题,农村多年积累下来的突出问题很难在一朝一夕予以解决,在农村问题的上我们只是刚刚破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然很多。就我市而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一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近些年,我市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利用国家的水利项目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改造了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大江大河的治理基本完成,大型泵站水库有所改善,但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多年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二是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田成块、路成网、渠相通、沟相连”的标准化农业比例低,综合生产效益低,全市标准农田不到50%,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三是农村生产生活“四难”问题突出。即行路难、用水难、看病难和信息交流难比较突出农,生产生活条件太差。大多数村没有像样的公路,只有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农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供水网络、医疗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2、农村基层运转困难,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十分缓慢,村级公益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生产和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改善;农村税费改革完成后,相应的配套改革还没有跟上,村组机构仍然比较庞大,而用于支撑村级运转的农业税附加和转移支付还不能满足村级的正常运转,部分村干部待遇过低,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造成农村基层运转困难;另一方面多年来形成的沉重镇村债务像是一个巨大的包袱压在镇村头上,就赤壁市而言镇村债务仍然很重,通过去年的多法化债,债务仍高达4064.61万元,其中债务最多的村达到100多万元,镇村债务不能妥善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将长期受到制约。
3、农村土地纠纷不断,二轮土地延包完善工作较困难。由于好政策给农业带来了很多实惠,农村土地从过去的包袱变成了今天的抢手货。土地的一轮承包已过去30年,二轮延包也过去七八年,农村土地结构、人员结构和经营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土地多年来不值钱,土地和承包者之间的经营关系没有理顺和规范,而造成当前大量的土地纠纷问题,再加上由于过去的二轮延包极不规范,许多土地一时难以确权、确地到户,所以二轮土地延包的完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困难。
4、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全市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仍停留在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状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和抗御市场能力弱,这些都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5、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就我市而言,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比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在科技队伍建设、科技机构的健全、科技宣传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投入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人事编制等问题的制约,造成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再加之服务机构机制不活、体制不新等问题,使服务体系很难发挥自身作用,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呈现出“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科技人员素质不高,科技队伍人心不稳,多数人知识老化,农村普遍存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不开,农业信息获取缺乏有效渠道等问题。
6、城乡统筹程度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到位需要一个过程,县乡统筹发展尚未起步,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缺乏后劲。农民靠政策增收、靠“天”增收成份较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尚需要一个较长的程度。
7、春耕备耕中存的问题。一是高产高效种苗推广适用效果不好,对不熟悉的良种农民不是很接受;种子市场管理不到位,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购种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少农户购种时上当受骗。二是农资管理有待加强,一方面农资市场价格不稳定,农民担心农资涨价;另一方面农资品质不高,以次充优、以假乱真的象现依然存,农民防不胜防。三是农金相对短缺,由信用社按农户的信用等级予以放贷,而我市农民的信用意识不强,评上信用等级的农户不多,所以造成一方面农民贷不到款,另一方面信用社的钱放不出去。
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年我市将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1、解决“四难”,建设“四网”。一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在抓好通乡油路建设的同时,利用国家实施“村村通”工程,彻底消灭断头路、泥巴路,实行桥涵闸配套,逐步形成市、镇、村三级道路硬化网络。二是加大“三建三改”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实施好“人畜饮水”工程,今年初步完成全市40%以上村的供水管网建设,通过2—3年的努力,逐步建起农村自来水供水网络,让农民用上卫生安全的饮用水。三是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每年选择1至2个乡镇办合作试点,健全规范村级医疗机构,解决农民小病不就医,大病难就医的问题。四是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网的覆盖面,开设农业信息专栏,延伸互联网信息到农村,设立村组信息中心户,采用高科技手段为农民搞好农业信息服务。在“四网”的在建设中,实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建设。把农村小康建设、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项目等资金捆绑在一起使用,提高投入效益。“四网”建设分层次推进,每年选择几个有基础的乡镇,实施好一两个项目,花3—5年的时间建设农村“四网”。同时,抓好农村投资体制改革,逐步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体制,大力推行“民主谋水利,民营兴水利,民众干水利”,把水利经营推向市场,利用民间资本改造农村水利设施。
2、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一是继续落实好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把农业税免征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二是进一步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去年我市开展了合村并组工作,全市247个行政村已合并为149个,减少村干部750人,今年重点抓好组的合并,力争合组在现有的基础上减少三分之一以上,把减人、减事、减支落到实处;村组合并完成后,将村干部纳入财政供养,每村财政供养三人,按村的大小不同每村每月财政支付村干部工资1000至1200元,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考核,增强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村组的正常运转。三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继续落实好“双代管”的有关政策;努力化解村债务,要采多法化债,今年再化债30%;继续加强涉农收费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专项整治,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切实维护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综合经营能力。从今年开始我市将突出林纸、粮油、茶麻果和水产等“四大产业”重新进行部署,从基地建设到龙头兴建到市场开发,高起点规划,加速度发展,使我市农业综合经营能力有一个全面提升。一是强化对产业化经营的领导。按“一个产业,一名市级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激励政策,一抓到底”的方案抓好产业化经营,二是培植壮大产业龙头。加快发展壮大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逐步扩大赤壁晨鸣集团生产规模,达到年产20万吨的产量;重新运作好林纸公司,使其在竹木产业化经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粮油产业和茶叶产业的龙头企业发展上,按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培植加工大户,引导加工企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转变,以企业群组建联合体形成大龙头、大产业。三是大力发展专业协会。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和“多元创办、政府支持、部门指导、逐步规范”的原则,积极发展以专业协会为重点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协会延伸产业链,扭紧农户与企业和市场的利益关系,网络更多的农户,逐步形成真正意义的产业化经营。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市政府从财政列支100万元建立一个产业化发展基金,用于产业化经营绩效挂钩、科技推广、检查评比、外出考察、名优申报、产品宣传、办公经费等,对推动产业化经营发展贡献较大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4、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按照省里提出的“农业实用技术落实年”活动的总体要求,组建农业科技网络,开展“科技承包”,培育村组“科技明白人”,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组织农业技术服务团,农机、水利维修服务团下乡巡回服务。力争全年培训农民2.5万人次以上,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工5000人以上;加快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应用、高产高效模式、轻型简化栽培、稻鹅共育、秸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养殖业高产优质配套养殖、动植物疫病防治及避灾减灾等十大增产增效适用技术;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承包,实行“五包一赔”,要在办好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建立农机、农资、农技、农金一体化的综合农业服务体系,做到市有配送中心,镇服务公司,村有分支机构的覆盖全市的服务网络。
5、积极抓好春耕备耕工作。一是搞好春耕农业生产资料调度,发动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储备充足的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并组织服务队实行全市大配送,满足农民生产所需;二是开展为期一个月送科技下乡活动,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我市已于3月8日正式启农业“三下乡”活动,深入到村组户把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和农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争取不留死角;三是开展打假保春耕活动。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人,从3月16日开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农资市场整顿,确保农民买到“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四是搞好农业信贷资金放贷的协调工作,争取信用部门的支持放宽贷款条件,确保有需求的农户能够及时贷到款,不务农时。
第二篇 2024年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1900字
为全面掌握我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总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制定可行的政策措施,根据甘州区农村经营管理局文件【__】31号文件要求,我镇精心组织,安排专人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现将本次调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尤其是农村集体经济飞速发展,主要表现在集体资产资源出租经营方式多样化,以__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益调查表为例,数据显示:
(一)经营收入方面。全镇制种服务费收入1436160元,出租经营收入503275元,其中:机动地出租70220元、房产出租160800元、固定资产出租18000元、建设用地出租176005元、集体园地、林地出租63000元、专业合作社投资570000元,共计1949635元。
(二)经营成本。全镇出租经营成本14000元,其它经营成本273000元,共计287000元。
(三)经营收益。全镇经营收益为1662635元。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我镇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目前,镇辖村98%修建村委会办公楼,97%配设农家书屋,96%的行政村修建了新农村小康住宅楼,村上文化广场等一系列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正在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迈进。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新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现在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表现在:部分村干部对待自己的事情劲头十足,干集体的事情“庸、懒、散、慢”,不能充分发挥“双带”作用,村上没有主导产业,没有新气象,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新点子,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新思路,影响全镇的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不充分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为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本意在于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但是现实中由于部分村干部和种养殖大户不重视合作社项目,看不到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再加上自身没有申报经验,顾虑重重不愿意发展专业合作社。部分村集体也不向已经成立的专业合作社提供强有力地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的投资支持。导致我镇专业合作社力量薄弱,发展缓慢,现有专业合作社不能充分发展和利用,存在“空巢”现象。
(三)集体公益事业发展建设不积极
近年来,由财政局、减负办和乡镇经管站等政府部门联合开展的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惠民项目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给我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地资金支持,带来了春天般的“福音”,进一步推进了我镇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的步伐。但是部分村村干部不够重视,再加上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上级部门审批、申报项目资金严格,办理一事一议资金的的环节复杂等原因,致使争取项目资金不主动、不卖力,从而一定程度上是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导致我镇发展集体经济速度变缓。
三、解决方法
(一)创建村级品牌,加强村级队伍建设
随着经济的转型与发展,需要现代农业这张“王牌”做模型、做向导,目前我镇的经济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科学发展。但是还有一段距离,要进一步创建村级一村一品牌,建立示范带动,以点代面,努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通过每三年的村级换届选举,真正把一批想干事,干实事,敢干事,作风正派,思路清晰,点子多,优秀的、复合型年轻村干部纳入村级组织,从而进一步加强村级队伍建设。
(二)眼光要有前瞻性,重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做为村干部和专业合作社的领头雁,眼光要具有前瞻性,要牢记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成员的宗旨,把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中要补漏洞,杜绝盲点。创条件,改变现状。拓展工作思路,成熟一批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批。正真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亮点。对于部分村出现“空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深入调查研究,查明问题,理清思路,制定发展计划,找准发展路子,使其健康发展。真正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作用。
(三)加强集体公益事业发展建设
镇农财中心要抽调得力干部,搞好宣传。首先,必要时召开专门会议组织村社干部学习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相关知识,充分认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的益处。其次,要做好群众工作,改变村干部和群众的认识误区,村级组织要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达到所属村的各社直至农户,争取村民的理解与支持。再次,争取项目资金的过程中要审时度势,把每一个环节都走到位。促使我镇农村集体经济又好有快发展。
第三篇 2024关于加快发展城郊农村经济的调研报告2600字
敦煌市肃州镇是城郊农业大镇,多年来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做了积极贡献,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绩。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后,如何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促进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发展城郊农村经济,成为我镇亟需思考的问题。根据要求,通过对我镇城郊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汇报如下:
一、肃州镇基本情况
肃州镇位于敦煌市西郊,东连市区沙州镇,西连青海石油管理基地,南靠敦七公路开发区,北与黄渠乡接壤,敦煌城区主干道阳关路横穿东西,新城区古城路南北贯通,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镇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2万亩,现辖祁家桥、高台堡、魏家桥、肃州庙、板桥、武威庙、河州堡、孟家桥、杨家堡、姚家沟10个行政村, 5783户,2.1万人,__年全镇社会总产值预计达到4.2亿元,农业总产值3.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126元。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探索城郊型农业发展模式,核心就是以负责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举措,积极化解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综合我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实际,在发展城郊经济工作中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和改进。一是在跳出农业抓农业方面,虽然确立了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但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统筹发展方面研究的还不全面,还存在协调性不强、统筹性不够的问题。由于受发展空间、思想观念、投入能力等诸多条件限制,规模化、优质化发展还停留在追求单位产出、单位效益这一层面上,综合运用生产、经营、销售、流通手段提高产出效益的实际招法还不多。由于受基地、规模、市场等因素的制约,产业化发展还不够平衡,农产品多属于初级加工,在跳出肃州、整合力量、集全市资源为我所用方面步子迈得还不大。二是在提高组织化程度方面,虽然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对如何组织农民、如何发挥合作组织作用等问题研究的还不到位,还存在专业化水平不高、扶持力度不大的问题。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方面始终处于主体地位的广大农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如何有效克服小家小户、单打独斗生产模式,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强化合作意识,不断提高面向市场、进入市场、驾驭市场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走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是当前推进'三农'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实际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在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方面,虽然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对此进行了有力推进,但实际工作中对基层组织如何强化管理、如何调动积极性研究的还不深入,还存在基础工作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就是面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干部大多还停留在已有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之中,在组织农民进行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繁荣农村文化、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方面,一些农村干部还存在等靠思想、处于茫然状态,思想观念亟待转变,促进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亟待提高。四是在建立健全农村新型管理体制方面,虽然按照省市部署和要求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但实际工作中对新型管理体制的配套性、长效性、激励性研究的还不全面,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
三、加速发展城郊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发展目标,走城郊城市化道路
1、充分利用城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做精有限资源农业。
2、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生产为城市配套的蔬菜、畜禽等副食品类农副产品,搞活三产服务业,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郊农村经济体系。
3、以城带乡,以乡促城。面对耕地逐年减少的现实,引导农民向城市集聚,以'城乡一体,共同发展'为目标,借鉴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整治乡容村貌,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郊农村城市化、城郊农民市民化,使城郊农村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一部分。
(二)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农村品牌效应
1、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在种植结构上创特色。随着城市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城郊农业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延伸,发展生态农业、精品农业、旅游农业、观光农业、花卉农业、农业度假村成为发展城郊经济的捷径,每个地方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特色农业。
2、坚持在发展上有特色,在特色上有差别,在差别上创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林果、特色餐饮等产业,形成特色优势和规模效应,推动城郊型特色农业的发展。用工业化手段推进城郊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用工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把农业当工业抓、把农业当项目搞,实现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工业化发展。
(三)我镇加快城郊经济发展的一些做法
近年来,我镇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在发展城郊经济上形成了一些适合自身发展的思路。按照'科学布局、扩张规模、完善功能、彰显魅力'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城郊的祁家桥、魏家桥、板桥等村发展以住宅、商贸、娱乐、餐饮为主的商贸服务业,助推城郊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在祁家桥村一组开发建设高标准出租公寓和配套设施,为外来经商务工人员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规划建设外来人口生活服务区和劳务市场。二是依托沿党河风情线和湿地公园优势,在祁家桥村、高台堡村发展以农家客栈、农家餐饮、田园采摘为主的农家旅游观光区。三是依托北外环线和敦格铁路过境及铁路货站建设,大力发展以专业市场、矿产流通、物流中心为主的仓储物流集散区。四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打通镇域内'四纵四横'的交通网络,打造'四纵四横'的产业框架。
四、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全市农业资源科学整合利用力度。通过优化全市农业生产力布局,建立完善的农业市场体系和完备的农业信息网络交流平台,全面整合全市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力量,建立行业与产业联动机制,构建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在全市形成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加大全市农业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制定全市新农村人才建设规划,通过实施新型农民素质提升战略和城市人才服务农村战略,加快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涉农专业人才队伍、农村基层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是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品牌打造力度。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选择。要通过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
第四篇 **县农村橙类水果经济问卷调查报告7100字
为更真实地了解恭城橙农的生活、生产、收入、负担情况,橙类种植大户、橙农的思想观念,对市场信息来源的渠道和把握情况以及对市场采取的态度等,切实解决目前农村橙类水果经济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保持全县农村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根 据县委、县政府的 布置,由县政府、县水果流通办、县水果中心、县农业局组成联合调查组,自2024年4月13日至4月19日,历时一周,进行了全县农村橙类水果经济问卷抽样调查,之后又进行了1天的审查、汇总和分析。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是恭城县比较典型的橙类种植大户、销售大户和部分在销售过程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橙类果农,这些调查点分布在全县40个行政村,这些种植大户、销售大户和橙农对了解全县的橙类水果种植和销售具有充分的代表性。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恭城橙类生产及销售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橙类是我县较早引进的水果品种之一,经 历了 多年的积累,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橙类的价格一直较高,所以橙类的种植面积扩展的很快。恭城现有橙类种植面积约6.29万亩,主要品种有新会橙、红江橙。由于恭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恭城橙类在糖度,色泽,口感和外形方面,都比其他产区的橙类要好。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去年橙子却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个头、色泽、外形等方面都不够好;二是其他各种类型的水果同时上市,因此失去抢占市场的先机,受其他产区脐橙和夏橙的冲击很大,在销售量和价格方面都没有优势;三是恭城橙类种植的品种过于老化。
根据调查,恭城橙类生产和销售显现以下特点:
第
一、生产不规范,农药残留量大,销售量太少。
目前橙类生产大多是以户为单位的分散栽培方式,真正集中成片实行统一管理的大型现代化果园极少。由于这种分散的经营模式,导致大部分农民只追求产量,不在乎质量。果农大量使用高浓度的农药和化肥,使得橙类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农药残留高低是衡量橙类品质好坏的重要因素,也是限制橙类销售的最主要障碍;同时,由于这种粗放的 经营模式,使得 果农在化肥使用、病虫害防治、优种优育方面的知识严重匮乏,从而导致产出的橙子大小不
一、色泽不均、果型丑,这些也严重地制约了橙子的出口以及外运销售。到目前为止,去年全县才销售各类橙子14000余吨,只占恭城橙子产量的23.3%。
第
二、缺乏自己的品牌。
俗话说“好酒还要会吆喝”,即使是优质的品种,如果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在鱼龙混杂的橙子大杂院里,一样可能被淹没。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品牌,放在同一个摊档上,一般消费者都只会感性地从价格、形状上去决定是否购买,很少有消费者能够分清品质的优劣。由于恭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恭城橙子在糖度,口感方面,都比其他产区的橙子要好,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目前市场上恭城 橙子都是以“恭城橙子”牌子 来销售,这个 牌子不仅大而统,而且被盗用和假冒的情况 十分严重,导致市场上恭城橙类品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大大地降低了恭城橙子的声誉。
第
三、需求弹性太小,而产量过大,市场难以承受供给大幅度的增长。
和其他农产品一样,橙子同样面临需求弹性太小的问题。由于需求对价格极度不敏感,因此,一旦产量有所增长,橙子即要以价格更大幅度的下跌来刺激市场扩大需求。所以农产品经常是丰产不丰收。今年的橙子价格低迷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这一因素造成的。今年恭城县橙子产量为6.72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不仅如此,全国其他产区的橙子和水果产量以大幅增长。供给的大幅增长,导致了恭城橙子价格在全国范围内的 更 大幅度的下跌。恭城主要生产的2个橙子品种新会橙、红江橙今年的价格都很低。
第
四、橙类商品化处理不够,而且加工技术不过关,缺乏大型的龙头企业。
恭城县没有大型的水果加工龙头企业,只有几个小型的加工厂,购量不大,规模偏小,还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不能起到“龙头”的作用。缺乏大型的龙头企业,橙子未进行严格、规范的采后处理、集中销售和加工,也 不可能及时清 洗细菌和预冷,贮藏性能不好。
第
五、其他方面的原因:一是橙子品质不优,不适应市场需求;二是其他水果品种增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三是柑橘销售后期出现市场销售疲软;四是去冬今春天气阴冷也对水果销售有很大的反作用;五是由于价格较低,果农待价适销;六是部分果农有坑商行为,对县水果流通工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七是果农坐等上门的思想还大量存在,主动打开销售市场的橙农较少;八是群众接受新品种的意识不够;九是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无形中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橙子的销售。
二.基本结论及建议
针对恭城橙子生产和销售的这种情况,我们建议从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去解决。①、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生产供应销售、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经营,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引导分散的农户由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多元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②、形成将多元参与主体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共同体。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打破传统农业观念和小农经济的束缚,以开放的社会化大生产 的观 念和经营方式,改造传统农业,将龙头企业和农户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化生产、现代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实现农业和现代经济的融合,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产业优势和发展,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 农 业转变,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但是从恭城橙子现状来看,恭城橙子产业化发展缓慢,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由于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无法把分散的经营户组织起来实现生产、 加工、 销售一体化经营。橙子加工率、科技贡献率、附加值和经济效益都很低。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没有真正形成产业链,产品滞销而且价低,造成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成灾的恶果。并且由于建立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农户的资本和土地规模太小,企业化发展受到 很大 的限制,专业化程度难以提高,而且土地的国家、集体二元所有制结构和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的格局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这种条件决定了恭城橙子应选择适宜农户分散经营产业化的方式,不可能以生产专业化为基础发展橙子产业,而应该大力发展以纵向一体化经营____橙子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恭城橙子整体营销能力提高,有利于增强恭城橙子的竞争能力。目前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已经进入标准化、品牌化阶段,恭城橙子小规模分散经营要想参与国际竞争,要提高恭城橙子的整体营销能力和竞争能力,需要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紧密配合,其中包括实现生产规范化、产品标准化和管理分级化等多项标准;需要由龙头企业牵头,将品牌与产品包装、商标、标签及龙头企业的视觉形象有机结合,将橙子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行橙子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模式有: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中介机构+农户。这些组织模式的运营主要是靠与农户签定购销合同,规定双方权利义务责任,企业或机构对基地和农户有扶持政策提供技术服务和化肥农药供应,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保证优先收购,农户按合同规定定时定量向企业交售优质产品,但无法享受加工增值和销售利润。组织系统中存在着多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如果合同签定的不合理,或者合作的诱因不充分,或者合作赢余被某个参与主体所垄断,一体化组织将失去存在的 动因而消亡。在这 些组织关系中,公司或组织和农户是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在共同的交易中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企业有减少对农户支付的意愿,农户则力争获得更多的利益。在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公司、机构和农户都会产生逃避或拒绝履行合同的行为,会出现价格低时农民拒卖,价格高时企业拒买的情况,合作关系非常薄弱,即使有合同约束,但农产品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农户会以此来逃避毁约的责任,使到一体化组织 破裂。一体 化组织要发展、壮大,必须要在经营活动的某一水平上达到利益分配合理,建立互助互利的经济关系,而不允许有单独主体垄断利润的情况。要发展恭城橙子产业一体化,必须平衡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将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联结起来,形成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经济统一体。要实现这一点,可以实行超额利润返还制度,龙头企业或机构按农户的交售额将一部分利润返还给签约基地和签约农户,让利于农;也可以由农户以果树和劳动力入股龙头企业,成为企业的股东,参与企业的利润分红,这样,既有股份,又有合同,使企业和农户紧密联合起来,成为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同时要教育农民树立市场观念和产业一体化观念,使农民明白实现产业一体化的长远利益,增强履约意识。这样将橙子产业化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农民和企业积极参与橙子产业化的建设,能加快和完善橙子产业化的发展。
由于恭城橙农的组织程度极低,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地位很不对称,农户对龙头企业实际上是一种依附和依赖关系,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很难保护自身利益,更不用说分享加工增值和销售利润。其具体表现为农户、龙头之间缺少规范的合作机制,不能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企业与农民之间只是简单的市场自由买卖关系,没有建立有效的合同约束机制。这样就会出现价格高时企业拒买的情况,导致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一般来说,初级农产品价格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一体化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归根到底取决于农户的交涉能力。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越高,其谈判能力就越大;而农民对龙头企业依赖程度越深,其谈判能力就越弱。因此,还需建立农民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实行资金联合、劳动联合、产销联合,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入市场,提供农产品生产资料和技术供应、产品收购、运输、贮存和加工等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经营的服务;在运行机制上,以共同的利益引导农民参加组织,对内不以营利为目的,保本微利,盈余返还;在对外关系上,合作组织代表农户的利益,具有营利性,因而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和交易地位。作用有:一是通过它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农户和外部商客直接联结起来,缩短农户和最终消费者市场的距离,减少销售环节,减少交易费用,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促进农产品的增值。三是它在参与贸易纠纷和实施行业自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首先培养科技服务型的橙子专业协会,尽快把一些水果种植大户和政府的涉农部门吸引进来,发挥科学技术在产业化经营中的先导和促进作用,要使橙子专业协会作为橙子技术信息“进村入户”的主要载体,提高橙农的橙子管理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橙子的品质。其次,要积极发展多元化的加工组织,将当地长期从事橙子加工的个体户联合起来,尤其是推广应用先进的橙子加工技术,深化橙子加工,扩大橙子加工产品的范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其三,特别要大力发展多成分、多层次、多元化的流通中介组织,组织要由当地头脑比较灵活,长期从事运销和经纪的专业大户牵头兴办。这些专业大户往往与农户联结得 比较紧密, 与外省客商和市场联系较密,避免橙子多环节流通,减少中间销售费用,有利于橙子的销售,降低橙子生产的风险与成本,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力量。如果可以的话,将三者结合,形成橙子生产、加工、销售综合一体的农民组织,加大农户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提高农户的谈判力,增加农户收入。也可以在“公司+农户”基础上,通过办合作社,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在一起,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公司侧重于营销,农户负责生产,合作组织侧重联系和服务,并实施严格的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的检测标准,实现标准的生产和加工,以提高恭城橙子的品质,提高恭城橙子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和农户的综合效益得到大大的提高,以达到农民收入增长,龙头企业效益提高,规模扩大,恭城橙子产业一体化发展完善的目标。
具体建议有:
一.推广和实行标准化无公害以及绿色橙子的生产。
无公害及绿色水果是目前国际市场的潮流,是市场的宠儿。无公害将成为准入水果市场的标准。实行恭城橙子的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是恭城橙子的必然选择,绿色橙子是提高恭城橙子竞争力的有力筹码。恭城县从整体来看,整个县橙子生产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大多数橙农只追求产量,不在乎质量。大量使用高浓度的农药,使得橙子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并且橙农在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橙子生产管理技术方面的知识严重匮乏,造成恭城橙子的质量大大下降。所以要使恭城橙子生产标准化,首先必须要制定生产管理技术标准。农业局应规定用于恭城橙子的化肥和农药的标准,并在全县范围内继续推广实施。橙子标准化工作的当务之急,是要继续严格管住农药、化肥的流通环节,凡是国家、地方和行业明令禁止使用的药品、化肥,决不能以任何方式在市场上流通。以目前全县无公害荔枝生产基地为基础,向周围扩展,向橙农提供并要求使用先进的橙子生产管理技术,并派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的橙子生产管理,实现全县范围内的大规模无公害橙子生产;努力向绿色橙子发展,引进国家绿色标准并对达到绿色标准的橙子进行绿色认证。同时大力引导橙农要从一味追求产量向质量的最优化转变,提高橙子质量,促进橙子销售。
二.发展大型龙头企业。
要组建大型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橙子链条产业,推进纵向一体化经营。要按照“高、大、外、强”即高起点、规模大、外向型、辐射强的原则组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四大功能,即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和综合服务功能。采用“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施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建立有效的合同约束机制,将公司和农户联合起来,同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在发展中逐步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标准化和一体化。企业要增加服务意识,向农民提供先进的橙子生产技术、优质橙子品种、高效肥料和低毒高效的农药,使生产的橙子符合无公害标准或绿色产品标准。增加科技投入,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加强橙子专业市场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扩大宣传,树立企业品牌以及恭城橙子品牌,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生产线,对橙子进行标准化加工,发展橙子深加工技术,要抓住汇源果汁落户恭城的机遇,大力发展橙子深加工,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加大服务力度,各部门要齐抓共管。
全县各有关部门要达成共识,在水果购销期间通力合作、相互协调,创造一个宽松的购销环境,特别是搞好交通、治安、卫生、金融、信息、通讯、包装及包装材料、食住等方面的服务工作,确保果农和客商的利益不受损害。
四、加大队伍建设力度,促进水果流通工作。
恭城县在抓橙子流通方面应重视“以人为本”,积极鼓励和扶持三大流通队伍建设:一支是本地购销队伍。这是主力军,特别是发挥水果中介经纪在橙子购销过程中的桥梁作用;第二支是外地购销队伍。 各地都加强与外地客商的紧密联系, 并造册登记,利用他们的资金、信息等优势搞活我县的橙子流通;第三支是外贸流通队伍。通过他们把恭城县的产品销到国外去,同时还充分发挥各种橙子协会的作用,协调做好橙子的流通工作。
五、扩展橙子市场,建立新的营销观念。
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必然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在绿色食品已成为潮流,绿色营销成为一种大趋势,绿色营销观念是环境保护意识和市场营销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念的新发展。将绿色营销观念导入橙子营销过程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是绿色包装。必须重视 橙子包装及其残余物对环境的影响,使之符合“可再循环”“可生物分解”的要求。其次是绿色商标,即在给绿色橙子进行品牌命名和选择商标时,更注重符合绿色标志的要求,使人们在接触产品及其商标时,使人联想到葱郁的橙子树,茂密的橙林,清彻的水源,优美清洁的环境和蓬勃的自然生机。发展绿色橙子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可以增强恭城橙子质量比较优势,增加恭城橙子的市场竞争力。
六、注册和宣传恭城橙子品牌,抓好品牌橙子的生产和销售管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农产品的消费已逐渐向优质和名牌倾斜。名牌产品对于扩大销售量,提高产品附加值都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必须注册恭城优质橙子的品牌,突出恭城橙子的特色,只有具有特色有品牌的优质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将品牌进行注册,并设计出富含个性特色,易于记忆和能传递品牌信息的商标,并引进优质橙子品种由产地向四周的村镇扩展,跨村跨镇形成大规模的种植生产,向区域内的所有果农提供统一的先进的橙子种植技术,并严格指导和控制农户的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按国家的无公害水果标准进行统一管理,使区域内生产的橙子达到无公害的标准。在品牌区域内生产的橙子以统一品牌销售,并要求各销售主体协调行动,主要是宣传恭城县的产品、恭城县的优惠政策和宽松的购销环境,通过邀请专家来考察,召开推介会、订货会,利用各种网络、新闻媒体的介绍,以及派发宣传资料等形式来进行全方位宣传,树立了地方品牌。让专家来为我们宣传,让品质、质量来提高我们的声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一举措,既可以巩固旧市场,又开拓了新市场,市场结构在不断优化。
恭城橙子要实现产业纵向一体化经营,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但任何一级政府都不宜通过行政命令来迅速促成。 政府应该对橙子产业纵向一体化进行 间接引导,确立扶持的重点及方向,加大农业科教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加强专业市场建设,完善信息网络,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产业化发展环境;重视和扶持农民橙子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各方关系,为橙子产业开发保驾护航,并为橙子产业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体制和法制环境。
第五篇 2024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退耕还林与农村经济调查报告12550字
2024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退耕还林与农村经济调查报告
此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是:退耕还林,农村经济的革命.由黄前,曾兴,肖游川,袁兰,濮曲波,陈锐,参与完成.实践从7.23日开始,7.30结束,历时七天.我们在这七天中采访调查了铺子湾镇农业部门,当地农民,还有新店镇七星椒种植基地,以及新店清泉七星椒公司的种植加工基地.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7.23日,我们带着满腔热情和大学生的求知欲来到了铺子湾镇政府,由李书记给我们座谈讲解当地退耕还林的成果和艰苦找寻出路的过程,我们从谈话中深切体会到当地发展的不容易,以及政府对农民退耕还林作出的大力支持.在不担心吃饭没保障的情况下,农民都积极配合政府把退耕还林做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当地大规模种植的香蕉,在李书记的安排下,我们由周淑芳阿姨带领参观了他们镇的香蕉种植基地,到达基地的时候,我们都不由自主的惊呼出声,一望无际的香蕉海洋,让我们看到了农民收成时候那幸福的微笑.周阿姨仔细的给我们的疑问作出回答, 我们了解到,管理这么大面积的香蕉林,在人力方面还是比较省的,大概2-3个人就能管理40亩,一个星期割一次多余的香蕉叶,在割叶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同时观察病害,发现有病害的植株就要马上从地里剔除,避免传染.如果传染病爆发,将带来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每根香蕉种苗多是从外地引进的高产品种,每棵五块左右,要两年才开始结实,在管理阶段每次施肥都超过一千元的投资,如果死亡,损失会很大.我们走了半天才将这片蕉林走到尽头,烈日当空,同学们都露出满足的笑容,汗水绽放在这片土地上,我们都很高兴,虽然这片蕉林不是我们种的,但是它们代表着国家搞退耕还林的成果,农民并没有因为退耕还林变的吃不起饭,而是越来越富裕,生活越来越红火.也更清闲了很多.如果是水稻,有谁能一个人管理近20亩土地.退耕还林,让当地蕉农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7.24日,我们再次来到铺子湾镇,周阿姨和我们轻车熟路的直接去了香蕉种植基地,这天我们将要参观比较现代化的设施,种植香蕉也是一项技术活,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也种不了这么大规模的蕉林,上千亩的香蕉林,如果全部用人工挑水灌溉施肥,那得花多少人力啊.周阿姨带着我们来到了他们种植基地的蓄水池,我们到了一看,无数复杂的管道交错在水池四周.向远方的地里延伸.周阿姨给我们解说到,这些水管分向所有的香蕉林,在香蕉林里每十米有一个小型蓄水池,小型蓄水池的水由这个最大的水池供应,水管连通这些水池,每个水池又有一个放水口,出水口都有一条小水沟,这样就形成了一条灌溉线,管理也方便,要灌溉的时候只要将大水池的水放出,就灌溉完成.这解决了农民很大的问题.为他们省下了很多麻烦.即使五十岁的老年人也能做到.解决了灌溉,还有施肥的问题,适合香蕉的肥料主要有碳铵,复合肥,菜枯等.如果靠农民一棵一棵的松土施肥,也是一项很沉重的负担,对农民的人力要求会提高很多,针对这样的状况,铺子湾农业部门研究之后采取了灌溉和施肥同步的办法,把肥料加在蓄水池中,为了避免造成堵塞,在灌溉时加大水压,灌溉完成都会做一次清水灌溉,达到清理管道的目的.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施肥成本,肥料加入水中活化后更易于香蕉吸收.
两天来,我们对铺子湾香蕉种植产业的调查也结束了,走之前周阿姨的一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她说:你们大学生不要看不起农村,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了,农村干活也不都是体力活了,要不了几年,大学生可都要朝我们农村奔呢.这算是对中国未来的预见,确实,中国的科学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腾飞,这些技术在农村的应用也慢慢的推广了,但是农村缺少眼光开放,真正有技术的人,这对于我们农业大学的学生是一个机会,也是挑战.如果能合理利用资源,用科学的种植观念来发展农村,就像铺子湾这样,科学种植,在有所收获的情况下,必定会带动周边农村跟着发展,最后农民的生活也会彻底改变.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抓紧在大学的学习机会,多吸收些实用的,先进的,科学的知识.中国的农业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中国的农业.
7.25,我们在李书记的指导下来到了铺子湾占地60亩的大型养猪场,由于养猪场的细菌检查极为严格,我们开始并没有被允许进入厂房参观,而是在办公室和厂长刘阿姨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个养猪场是由私人开的,她只是负责管理和监督,在刘阿姨管理期间,养猪场每年向各地冻场供应两万多头成年猪,年收入上千万之多.是什么让这个起初只有二十多头种猪的小型养殖公司发展到现在年收益上千万的大型养殖场?刘阿姨解答了我们的疑问.他们在刚开始的时候,规模很小,本钱也不多,厂房也是使用的以前废弃了的农贸市场,给他们提供种猪的公司配备了一批技术人员帮助他们发展,保证了在起步的时候没有出现种猪死亡,在科学养殖的保护伞下,仔猪的成活率更是高达百分之九十多,在喂养上,也采用种猪公司提供的高效饲料,每三个月就能让一头仔猪成长到200多斤,对于消毒设施,国家有提供支持,而且国家免费提供消毒药水,解决了大型养殖发病率高的情况,随着收入的增加,养殖场也不断扩大,到现在,养殖场已经将退耕还林的土地都修成了养殖基地,聘请了当地农民70多个,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农民失去土地生活没保障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污水处理,该养殖场花巨资修建了比较现代化的污水处理池,为了节省资源,养猪场用来清洗猪圈的水都从河里抽取,经过污水处理池处理后回收再用,至于猪粪和处理后排出的水都集中给当地农民用来灌溉或者运往外地饲料厂回收.这样就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水资源和废弃物.也对周围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更是给其他排污量较大的产业很好的上了一堂可持续发展的课.
这个养殖场给我们队员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似乎大家都兴起了养猪的念头,不仅个人发展了,还给周边农民解决了上岗问题,让大家都有饭吃,有钱拿.国家倡导共同富裕,也许铺子湾的养猪场就是这样的典范.养猪场也让我们见识到了科学的养殖方法和现代化的养猪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增大了养殖效益,也对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污水处理一直都是很多产业不愿意去面对的问题,但是国家既然提出了污水不能随意排放,就应该去做,把污水排放降到最小,要造就一个成功的企业,信誉和声誉同样重要.如果因为处理污水很贵就不去管,影响到周边人民的生活环境,那样的企业迟早倒闭(管理范文网).
第六篇 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3050字
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点。想要让中国经济能够保持一定高度的快速、稳定的发展,首先要认清农村经济的现状,关键是调整好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够使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能够与高速的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一致的步调。同样,作为中国经济整体的一部分,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也能够给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惊人的收益,是不容忽略的一种有效经济成分。充分利用好农村的有效资源,调整好发展方向并适当放开经济政策就能够将羸弱的农村经济扶持起步,使之为中国的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一.农村经济的现状
要看清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首先要从各个方面仔细分析,再具体深入调研、实践查看,才能根清、彻底地了解当今我国农村经济状况。
在安徽省临泉县张营乡,我们得到的相关资料情况如下:
劳动力资源:全乡镇的人口约为24万人,常年外出人口约为16万人,其余为家庭留守人员;留守人员中青壮年占35.73%,其余为老人儿童,约为64.08%,还有一部分社会流动性人口。
土地资源:全乡镇共有可利用土地资源约为83万4千多亩(09年统计),其中包括宅基地、可利用耕地、水塘用地、生产用地和林业用地等,其中可利用耕地约为74.8%。
水力资源:张营乡北靠泉河、南邻颍河,加上内部的八公河、流鞍河(河道名称)等内河支流,沿线总长度超过24万公里。正常年份下河中水量充足,加上水库或池塘蓄水,为养殖业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资源利用情况:可利用耕地的利用率仅为87.3%左右,人力资源利用率接近42%,水力资源利用率不足50%,等等。有相当一部分的良好资源被荒废舍弃掉,这就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低下的情况。
全乡镇人均经济收入情况:乡镇平均每人每年收入约为1.3万元,去除外出劳工的成分,纯农村经济年均人收入仅为402元(包含经济成本)左右。
总的来讲,目前张营乡农村经济建设一直处在高成本、低收入的状态,而且经济发展失衡比较严重,弱质人口资源及劣质土地资源等并不能积极调用起来,这在资
源上就造成了最重要的浪费;其次是效率低,交通不方便,剩余积累过多,不能及时有效地出售;另外就是技术太过落后,不能及时引进、更新,赶不上时代经济生产步伐;最重要的是人才,农村经济基础及相关设施太差,人才引进困难。总体上来看,张营乡农村经济仅处在极端低下的自给自足状态。
二.农村经济能够进行的调整
要发展好农村经济,关键是对其发展方向的调整以及有针对性的进行政策调整,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中能够战略性积极调用一切可调用的相关有利资源来进行经济建设。
发展方向调整:在我国的农村,农、林、牧、副业占主要的优势,所以向这些方面发展比较合理些。对于土地资源来说,中国的土地集中在大多数人的手中,这是中国的人口决定的,很难改动,但也可以逐渐向少数人的手中转移;水利资源属于公共资源,但也要加强规划,逐步实现绿色合理生产利用,坚决不提倡以环境换效益的做法;劣质土地资源也可以实现部分林业的规划,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在环保、实效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等等。
总体上来讲,抓环保,求效益,尽利用!
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现在大多数的当地政府都对农民购农机进行补贴,目前这却是不切实际的做法。首先要看清农民的购买力,并不是那么高的;其次要看机器的利用率,目前一般的农业机器在一年当中半数以上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不足50%;再者,机器的维护费用,这也是相当高的一笔支出。这样算起来,农村农业的成本越来越高,但收益几乎没怎么增加,导致农村经济越发地不景气。在农村土地低集成度、高人口密度的现状下,农机普遍是不合理的。
所以,这就需要把方向调整到低成本、高收益的方向来。低成本,是指农民付出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不足的地方再由政府相应的补贴,这样以来资源都能够充分合理调动起来。 比如现在的农业贷款,政府担保风险;农产品向外扩展市场,政府帮助拓展渠道;政府组建农机队伍,农民(补贴)低价有偿使用;政府帮助引进技术,向农民(补贴)低价转让;等等。要把补贴放在成本的差价上,这样才能真正降低农业成本。
其他相关调整:其他方面的调整就是严格把关、简化程序,对农业的自由发展放宽开放道路。比如一些证件、手续等的办理方面。天气就是时机,农业对气候方面的依赖比较重,是不能耽误的。
三.农村经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现在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许多大学生自愿到农村进行发展或创业,这就出现了相当现代化的农民。通过以下的一些案例我们来具体分析:
经典案例1:张营乡李桥黄牛养殖厂
2024年秋季由李桥的几户外出打工村民回乡创办。政府帮助从外地引进肉质良好的种牛,并且为其担保部分贷款风险;土地从农民那里转租而来,饲料由农秸秆
经过相应的机器加工而来;工人也是从附近村庄招聘来的老农户,对饲养牧畜有些经验。 这个案例中,政府在某些方面做得足够到位。而养殖场的一些必需资源,如饲料的原料、工人等,都是就地取材而来,充分利用了相关的廉价资源,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一定的效益。这里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也是一种趋势,比如处理闲置的钱等资源,而不是纯粹地放在银行求取利息。
经典案例2:张营乡武沟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2024年返乡的几名毕业大学生联合创办了这个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自己学习研究种植技术,并进行相关的技术处理;从附近的村庄雇佣留守人员进行杂草处理、农药喷洒、土地翻耕等;成熟蔬菜通过蔬菜商贩卖到县城等附近各地。
这个案例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创办自己的产业,也是一种思想、一种手段。这里也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和环境因素;集中了相当一部分的可利用的耕地,这也是一种趋势。
经典案例3:张营乡庞庄中草药种植基地
这个种植基地也是由返乡大学生自己创办的,政府担保部分贷款风险;中草药种植技术直接从相关厂家引进,接受厂家的直接指导;其他的非技术方面的问题大多雇佣附近农民去处理;成熟的草药植株或其他有效成分,一部分按照相关协议卖给给予相关指导的厂家,其余的方可自由买卖。
这个案例来说,逐步从外界引进技术来进行生产,也是一种趋势。 所以,根据现在农村的大多经济现象来分析,未来的农村经济发展有以下几个大的重要的方向:
(1)土地资将逐渐源高度集中化,以适应大规模及更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与解放初的分田地呈相反趋势。
(2)优质资源的集中化利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联合承包。
(3)农业生产逐步实现区域化。这主要是根据原材料及相关主要制约因素的影响而出现
的正常现象。据资料显示,现在的工业生产67%以上都在原材料产区建立厂区,这也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之一。
(4)生产逐步实现高度机械化。这是在土地高度集中之后必然发生的现象之一。
(5)农村经济逐步实现多元化。有生存就有依赖,各种产业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其他的种种现象总还是存在的,比如一些中间的过度现象等。
但总的来说,在农村人均收入底下的现状下,各种生产实现规模化、集中化发展是一种趋势,这样就使得农村经济的循环链条将更加丰富和完善,这是中国经济现代化高速、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结
相对来说,从经济效益、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等方面来说,目前中国的农村经济还是开发的初级阶段。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并改进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制约条件,农村经济还是能够给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带来惊人的收益,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不容忽略的一部分。在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任何经济成分都不能在后面太过于落下步调,能够将低迷的农村经济拉起来,其必将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不朽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营乡政府政务公开资料 2024.08~2024.08
第七篇 农村外出务工经济调查报告6050字
到外县市工作的人员必须要有外出务工证。本文将介绍农村外出务工经济调查报告。
农村外出务工经济调查报告:
农村富余劳动力战略化转移,是现代农业跃升发展的大趋势,是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应循坦途。_____县挟口岸之利,特色农业气候小成,劳务经济发展也自成特色,需予以疏理、探究和提升。为此,县委办调研室会同县农委等部门的同志进行了针对性的调研,并形成报告。
一、特色劳务经济发展情况
作为龙江重要的国家一类对俄陆路口岸,_____县辖6镇102个村,农业人口10.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6.2万人,富余劳动力3.5万人;耕地面积73.3万亩,人均7.26亩。近年来,通过境内外互动,转移、中转、吸纳并举,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2024年共转移3.38万人,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96.8%,其中,就地转移2.46万人,向境外及国内大中城市转移9200人,分别占转移总数的73%和27%。具体呈现以下趋向和特点。
1、转移领域由埠内向境外转变。充分发挥口岸中龙头带动作用,扩大对外投资与合作,扩张农村富余劳力就业空间。大力开拓俄罗斯市场,先后在俄十月区、乌苏里斯克、海参崴等地建成16处以轻工产品、果菜、粮食为主的综合批发市场,有17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此从事境外营销,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积极推进跨国投资,目前边贸企业已在境外创办各类实体52家,其中加工型38家,投资额达2.97亿元,涉及轻工产品、木材加工及金属冶炼、装璜建筑等领域,承载农村劳动力近千人。扩大对俄农业科技合作,县政府在俄罗斯租赁土地1300公顷兴建农业技术合作基地,在俄远东地区创办13家中小型农场,年输出县内外农民劳务人员2000多人,收入近2000万元。2024年,向俄、韩、日等地转移县内劳动力4300人,占转移总数的13%。
2、转移渠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做精做强县域经济,广辟转移渠道。围绕壮大口岸进出口加工业,深入实施落地生根工程,累计投资1.26亿元,兴建对俄进出口加工、绥阳进口锯材加工及华宇工业园区,已承载企业37户,26户建成投产,华海木业、宁城渔业、顺风松仁加工厂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相继投产,安置农民进城务工1700多人。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培养产值超百万元、就业超百人的乡企45户,安置农村劳动力2400余人;绥阳镇创办木材加工企业28户、黑木耳加工企业15家,安置农村劳动力1000多人。加速发育农村第三产业,吸纳富余劳动力到小城镇经商、务工,_____镇依托城郊优势,常年从事餐饮、运输各业农民4000多人,占农村劳动力50%以上;绥阳镇投资1800万元建成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带动6000多名农民专门从事黑木耳销售、运输及其它关联产业。发展能人经济,县内及境外已有4000多名经纪人脱离土地,常年或季节性从事农产品贩销。
3、转移方式由输出向吸纳转变。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发展袋栽木耳2.4亿袋,耳农7000余户,年产量达万吨;建成果树、蔬菜生产基地18.5万亩,年产鲜品17万吨,成为全国黑木耳生产销售第一县和沿边较大的出口果菜生产集散地。黑木耳、出口果菜、特色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蓬勃兴起,对本地和外埠农民产生了强劲的吸纳力。据不完全统计,4大农业主导产业年以离土不离村方式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余人,吸纳穆棱、林口等周边县(市)民工1000多人。绥阳镇绥西村218户农民,今年发展袋栽木耳1200万袋,冬春两季户均雇佣附近农村劳动力4人,全村年劳务费支出达到80多万元。启动建设以加工为主的中俄_____波尔塔夫卡互市贸易区,中方一侧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商品交易中心主体工程完工,仅建筑一项就吸纳外地民工2000余人。走出国门创建吸纳基地,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十月区等地兴建劳务点300多个,面积达到4.5万亩,长期雇工4000余人,其中外地民工达2500多人,来源多为吉林、山东及本省齐齐哈尔、龙江、海伦、巴彦、兰溪、绥化、呼兰等地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吉信工贸集团分别与温州达芙妮、盛宏达鞋业合作,投资3000万元在俄乌苏里斯克兴建11条鞋业生产线,日产皮鞋、旅游鞋4万双,仅此吸纳温州籍农民工400人,月收入均在2000元以上。
4、转移农民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管理型转变。着眼提升转移农民素质,以县农广校为中心,利用县职教中心、劳动培训中心、农技推广中心、农机驾校的师资和设施,对农村准备从事非农产业和进城打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协调县内26户企业与各镇签订550余份用工协议,举办黑木耳栽培、木工、电工、土木工程、俄语等专业培训班53期,受培训人员1.17万人次,占农村剩余劳动力76%。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劳动法》、《合同法》、安全知识、境外风俗、礼仪常识及专业技能培训,为打造外向型劳动力品牌奠定了基础。一批转移出去的高素质农民逐步从操作层步入管理层,由受雇于人变为雇人务工的经理人。俄十月区200多个中国劳务点中,90%以上的承包人都为_____本地农民,建成俄罗斯最具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产品全部直销俄市场,投入产出比1∶2,每人年净收入50万元。大肚川镇胜利村农民赵彦铭投入100万元,在十月区、西伯利亚承包菜田500亩,雇佣国内民工50余人,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5、组织形式由无序向有序转变。成立劳动力转移领导机构,确定镇村专人管理,对农村劳动力全部登记造册。加强埠外劳务市场对接,组织参加海林劳动力转移洽谈会,召开有60余个企业、800个民工参加的劳务供求洽淡会,安排劳动力600余人,占总数75%。三岔口镇泡子沿村组织村民与俄十月区星火公司签定300公顷土地承包合同,两批派出驾驶员、农业指导员98人,月工资1300~1500元;分别与华宇集团、宁城渔业、绿林牧野养貂公司及建筑企业多方联系,转移劳动力600余人,占全村劳动力6成以上,人均月工资1000元~2200元,仅此一项年可增纯收入100万元,人均增收430元。高安村发挥亲缘优势,主攻对韩劳务输出,村委会为出国农民统一办理各种手续,全村500名劳动力已赴韩350多人,年纯收入高达400多万元。制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施意见、方案及考核办法,放宽户籍管理,为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办理城镇户口;对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给予政策、资金扶持,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小额贷款,三岔口镇2024年落实农贷资金2024万元,其中劳务输出专项资金达320万元,占总额16%。
二、主要成效及影响
1、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2024年,实现劳动力转移收入1.56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2.7%,占全年人均纯收入30%以上,劳务收入成为许多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一些镇村出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带活一方的可喜局面。三岔口镇4个朝鲜族村60%的劳动力长期在俄、韩、日从事跨国劳务,今年该镇又通过边贸公司向俄输出劳动力500余人,人均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依托能人带动向韩国输出劳动力400多人、向日本输出100多人,人均年收入达5~15万元。高安村农民权仁培在俄罗斯承包了120亩菜田和5000平方米棚室,带动本村80余名农民到境外出劳务,年收入达130万元;当地农民金吉男承包了赴俄务农村民留下的200亩土地,发展绿色水稻种植,年收入近10万元,实现了境外土地开发和村域资源利用的良性互动,今年该村人均收入高达2万多元,成为依靠境外输出致富的新亮点。
2、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全县4.3万亩耕地流转,有效盘活了农村人力资源,推动了耕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地产优势农产品的专业、规模、区域化生产。将已转移农民弃耕的土地及山场、水面、滩涂,及时进行转、卖、租,一批专业村、种养大户脱颖而出,带动发展黑木耳、烤烟、果菜、优质米、特色养殖等生产基地30.5万亩,其中绿色食品13.5万亩;木耳专业村发展到98个,占行政村总数96%,辐射农户1.5万户,吸纳农民富余劳动力2万余人,其中绥阳镇绥西、三道河子和大肚川镇石门子村黑木耳示范区摆放规模分别达到1200、1500、1600万袋,纯收入实现1162、1329和2080万元。三岔口镇幸福村农民王会仁,通过合理流转土地,从45户外出农户手中承包了330亩土地种植圆葱,总产达1300吨,纯收入超过50万元。
3、加速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依托的小城镇发展体系初步形成,一批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在城镇有了稳定职业,并购房落户,去年以来已有1900名农民变市民,示范带动更多的农民入城安家置业。部分外出打工者致富不忘家乡,纷纷返乡回城投资创业,又反哺了打工经济发展。进城、返乡农民共同构成农村城镇化的建设主体,助推了城镇第三产业及公益事业发展。三岔口镇农民金圣范赴韩务工多年,回乡后投资20多万元建起一流的韩式餐馆,雇工20多人,带动全镇发展餐饮服务业170余家。绥阳镇红旗村农民董玉臣通过打工完成原始积累,现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木材加工厂,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56人、下岗职工15人,吸纳周边县(市)民工31人。_____镇大城子村民毕希铭打工致富后不忘乡亲,多方筹措资金48万元修建长642米的便民路,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行路难问题,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高票当选为村主任。
三、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是受传统观念束缚和旧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农民不会转移、不懂转移和不想转移现象仍普遍存在;受域内黑木耳等特色、高效产业快速崛起的吸引,一些农民产生小富即安、看家守业等狭隘思想,不考虑潜在的发展,不愿离土创业,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甚至回流,给资源合理利用、调精做强产业增添了压力。
二是农民整体素质不高,脑力型、技能型的高素质农民还占少数,近90%的农村劳动力均为初中以下文化,接受过技术培训的也较少,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市场意识,转移出来后大多只能从事苦、脏、累的工作,更难向新兴产业转移,制约了就业结构调整,在与城市劳动力的竞争中也往往处于劣势。
三是除对外输出劳务趋于有序外,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仍较低,大多还处在自发、无序状态,主要途径限于亲靠亲、邻帮邻,制约了劳务经济的深层次发展;一些中介组织运行不规范,存在着信息不准、管理不细,重利益、轻服务,影响农民合法权益等现象。
四是随着近年来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下岗职工有所增多,导致城镇对农民工的容纳能力没能有效提升,甚至出现吐纳现象,阻碍了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具体操作部门受职能、权限等掣肘,仍限于抓引导、拢情况、报数字,综合管理、协调力度不够。
四、对策及建议
1、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升特色产业吸纳力。着眼创建全省重要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吸纳基地,牢固树立抓调整就是促增收理念,坚持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业不动摇,促进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打造外埠农民吸纳平台。稳定、有序扩张黑木耳生产,力争2024年发展袋栽木耳3.5亿袋,建成国家级食用菌生产基地;以创建全国黑木耳菌种生产管理规范化示范县为契机,组建世界上首个黑木耳dna标准指纹图谱和数据库,强化菌种研发和系列食品精深加工,争取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行列,将_____建成黑木耳生产、加工、销售、效益的全国第一县,仅此一项产业年承载埠内外农村劳动力3万人以上。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精准化,统筹发展烤烟、果菜、特色养殖等主导产业,完善国家级苹果梨示范区、万头优质马鹿核心群基地建设,合理扩张发展规模,兴建绿林牧野裘皮加工厂、_____对俄出口果菜批发市场等一批加工、储运龙头,壮大龙型经济,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的强势载体。
2、全方位拓展劳务输出,打造劳务经济强品牌。深度发掘口岸中转功能和现实潜力,突出境外市场信息与地产农产品、域外资本与地利条件、国外丰富土地资源与县内富余劳动力三项整合,迅速将向境外输出劳务这块蛋糕做大,促进农民成规模、跨区域流动就业,建成全省最大的劳务中转基地。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新模式,推进对俄劳务输出产业化,发挥外贸企业对俄市场开拓的先发优势,吸引联合香港、江浙名企、名牌,共赴俄建企兴业,创办境外实体群、创业园,带动埠内外农村劳动力批量输出;扩大对俄经济技术合作,夯实农业种植、养殖,拓展轻工产品加工、家电装配、建筑承包、矿产开发等优势及新兴领域,为农村劳动力境外就业构筑适宜平台。广借跨国企业、驻外机构、海外亲属等媒介联络接洽,对口输出高素质产业工人,树立国际信誉,叫响_____劳务输出品牌,促使更多农民走出国门。
3、着力发展非农产业,开辟转移吸纳新渠道。将培植壮大非农产业作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长效转移的重要抓手,活商兴工强企,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支撑。倾力推进中俄_____波尔塔夫卡互市贸易区建设,运营中方一侧商品交易中心,鼓励吸引两国企业相对投资,促成中俄对应建设、对等开放,建成以加工为主的特色互贸区,形成巨大的跨国商流、人流、物流,带动周边运输、餐饮等配套产业快速发展,最大限度扩展农村劳动力的承载空间。着眼创建沿边重要的轻工产品、进口木材、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深入推进工业兴县,整合在建一区五园,规划建设带状中俄国际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型跨国连锁加工园区,促进项目集聚、企业簇群,形成特色块状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容量。发挥民营化程度高、原始积累雄厚的优势,引导全民创业,壮大民本经济,扶强做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结合型中小企业,加速发展与区域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商贸、饮食服务、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使农村劳动力实现可靠的职业转移。
4、实施城镇拉动战略,为转移提供广阔空间。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落实小城镇,大战略,加速发展一批产业密集、商贸发达、承载力强的精品小城镇,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以铁路建设、园区扩张为契机,拉大城市框架,扩展中心城区;坚持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建设城郊型、工贸型、商业型、资源利用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聚集商机、物流和人气,缩小城乡差别,进而加速实现全面城镇化,降低外向转移成本,消化吸收富余农民。注重小城镇建设同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鼓励村办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资本逐步向中心镇(区)集中,释放产业聚集和扩散效应,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农民离土进城、务工经商,成为新一代的城市居民;推动闲余土地向种养能手及大户合理、规范流转,促进以适度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农庄经济快速发展。深化城镇户籍、土地使用、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改革,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体制,为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加速农民变市民创造条件。
5、积极强化组织服务,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完善管理、服务、协调机构,对剩余劳动力技术特长登记造册,完善劳动力输出档案和待转移劳动力人才库,为劳务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组建职业培训基地,开展职业、电视、函授等多样化继续教育,利用实用技术流动学校、三下乡、科普等形式,使富余劳动力人人一专或一专多能,提升职业技能和创业本领。放开城乡就业市场,统一规则,全面覆盖,鼓励农村创办合法民办职介公司,全面激活农村劳动力市场。完善食用菌、圆葱等民间协会,组建水果、反季节蔬菜、特色养殖等行业协会,成立境外劳务人员互助协会,沟通信息、互帮互惠。开拓中介渠道,在国外、国内发达地区设立办事处、联络处,及时了解反馈劳务市场动态和用工需求。加强组织调控,建立供求信息预测预报体系,减少转移盲目性。健全劳动法规和用工合同制度,提供法律援助和保护,维护打工者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外出人员承包地流转,照顾家庭成员生产生活,确保转得安心、干的开心。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提供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等优惠,解除户籍、子女教育、住房等后顾之忧,促其反哺家乡、造福乡邻。
第八篇 农业农村经济考察报告4250字
为推动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我们组织×个乡镇党委书记、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重点村村书记,于本月16、×日赴涿鹿、万全、崇礼三县就农业产业化、新民居建设进行了考察学习。实地参观了涿鹿县矾山镇新民居建设、万全安家堡规模养殖小区、崇礼设施蔬菜基地等×个点。通过现场点、听取情况介绍,三县立足县情、发挥优势、科学谋划、强力推进的工作姿态以及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感受三县农业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触动很大。
一、三县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抓特色,政府打造优势产业带。涿鹿、万全、崇礼三县都把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培强农业、发展农村的重中之重,规模扩张力度大,典型培育层次高,促农增收效果好。涿鹿县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葡萄、杏扁种植、奶牛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并将设施蔬菜、张杂谷子种植作为后续产业着力培强。特别是,该县建成×个葡萄种植专业乡镇、×个专业村、带动×.×万农户从事葡萄种植,发展种植面积×.×万亩,年产葡萄近×.×亿公斤,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产业化经营率达到×%以上。万全县充分审视自身条件,通过扩大种养规模、盘活闲置资产、统一委托管理、农民入股分红等有效措施,配以完善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以鲜食玉米为主的特用玉米种植加工、以燕麦为主的杂粮加工、以暖棚养猪为主的畜禽养殖加工和以果蔬为主的种植加工”四大特色主导产业。该县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先后荣获“中国鲜食玉米之乡”和“中国燕麦之乡”称号,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元。崇礼县依据地理、气候等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标准化服务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着力发展设施蔬菜,带领全县农民走上致富路。该县发展设施蔬菜面积×.×万亩,以崇礼蔬菜为主体的“坝上蔬菜”享誉京津及周边市场,XX年销售蔬菜×.×万吨,实现产值×.×亿元。
(二)抓机制,县乡村合力推进新民居示范村建设
新民居建设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增进农民福祉的一件惠民大事,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涿鹿县从XX年开展新民居建设以来,各项指标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该县共有×个村列入省级新民居示范村,重点打造了矾山镇东关村和涿鹿镇清宁堡村两个环首都新民居精品示范点。该县在新民居建设过程中,一是严格土地政策,始终按照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征求农民意愿,合规有序展开实施;二是搞好结对帮扶,建立“×+×+×+×”的帮扶工作机制(每个示范村由一名县领导、一个县直部门、一个效益较好的企业和×名帮扶工作队员共同帮扶),帮助示范村建班子、做规划、定政策、引项目,确保新民居建设强势推进;三是加强资金管理,实行“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保证全部资金用于新民居建设。各级财政奖补资金和包村帮扶资金全部用于示范村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村庄建设规划、土地整理及困难户建房贷款贴息,三措并举,为该县新民居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抓服务,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农业农村发展迅速,服务到位必不可少。涿鹿、万全、崇礼三县在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立足不同角度,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扶持帮助,塑造了一批全县、乃至全市农业亮点。
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三县政府和相关部门打开思路出政策,拓宽渠道筹资金,努力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为农业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涿鹿县通过协调农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对农业发展给予信贷支持,特别是在农户小额信贷、中长期贷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农户每年提供×-×万元小额贷款,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万全县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万元的专项资金,对农业产业化进行扶持。并对企业技改扩模给予贷款贴息,对土地依法流转并用于发展设施农业的农户及市场主体给予补贴,极大提高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一批产业龙头和国家、省、市级名牌产品。崇礼县出台了蔬菜产业扶持政策,安排设施蔬菜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设施蔬菜贷款贴息、新建大棚膜下滴灌、打井配电、三膜覆盖、标准化技术推广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补贴。县政府协调农行、信用社为农户新建大棚提供贷款,每新建×亩大棚,可贷款×元,财政贴息×元,配套滴灌主管道补贴×元,打井配电补贴×%;每个示范村专业合作社补贴×万元,从根本上确保了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增强产业龙头带动。三县在努力发展产业的同时,积极奔走市场,鼓励和引导农民成立产业龙头,扛起致富大旗。涿鹿县坚持“群众主体,组织先行”的原则,按照“一村一社、一社‘五化’(组织运行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经营销售品牌化、社员技能职业化、产品质量安全化)”要求,建立专合组织×家;并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在壮大现有龙头企业基础上,发展了佳禾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张家口金农集团等×家省市级龙头企业,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强了带动能力。据了解,该县×家产业龙头共带动×.×万农户实现增收×.×亿元。万全县采取“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发展龙头企业×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通过培树典型、示范带动,形成对主导产业的强势拉动。崇礼县围绕主导产业,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使崇礼县特种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崇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家龙头企业发展成为集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推广,农产品产、加、销为一体的领军企业,在此基础上,适时组建蔬菜协会(合作社),对蔬菜销售渠道、恒温设施、品牌、经纪人等资源有效整合,规范管理,成为全国最大的越夏彩椒生产基地和河北省蔬菜产业示范县。
三是提高土地流转实效。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就必须改变过去分散的经营模式,实现土地集中、规模种养。为此,涿鹿县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模式,采取租赁、互换、转包、转让等方式,委托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该县引导洪大有机蔬菜合作社租赁土地×亩建设日光温室,引导黑山寺乡、东小庄镇农民通过土地互换形式,流转土地×余亩发展设施蔬菜,经济效益实现翻番。万全县全面强化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职能,规范流转合同,并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准入制度”,客观评估大户、合作社、企业的资信情况,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股份制合作组织,加以政府科学引导协调,最终在各市场主体之间完成土地流转,实现了各方效益的最大化和产业发展的长远化。
二、几点启示
通过对三县考察学习,我们认为,这种高起点、高标准的农业农村发展模式,正是我们要学习借鉴之处。
第一,转变观念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解放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必须把推进思想解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用工业化的思维指导农业,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圈子,加快农业工业化进程。
第二,创新科技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同万全、涿鹿县相比,我县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低,致使产业标准化程度不高。我们必须全方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使新技术渗透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以科技创新应用推进农业生产。
第三,健全市场是促进产品销售的关键环节。市场体系是农业赖以发展的载体。我县农业市场还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按照“大流通、大市场”要求,重点扩建和新建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辐射能力强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促进农产品的区域化生产和规模化销售。
第四,培强龙头是实现农民共富的有效途径。产业龙头是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必须把产业龙头作为实现农民共富的强力引擎,把发挥好引领作用作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三、对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建议
学习借鉴三县经验,最重要的是做好与赤城实际的有机结合,在思想观念上实现转变,在蔬菜、畜牧、林果的标准化生产及农村新民居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
(一)坚持发展第一,做强主导产业。涿鹿、万全、崇礼三县农业农村发展的实践证明,要想实现农民快速增收,首先要选择一到几个适合本地实际的主导产业,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常抓不懈。就我县而言,要借助环首都扶贫开发和绿色经济圈建设有利时机,积极跑部进省,争取扶持,使蔬菜、畜牧、林果业真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在全市、全省有位次的大产业。把培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发展规模农业的关键举措来抓,强化引导,建管并举,并选准二商、战友公司,在发展初级种养的基础上,购进加工设备,引进先进工艺流程,以大带小,由弱到强,逐渐发展成为北方重要的蔬菜、畜牧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二)坚持龙头带动,抓好标准化生产。把加快龙头企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围绕蔬菜、畜牧产业,大力扶持和培育一批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无公害产品。加快建设农副产品、活畜交易中心,扩建乡镇农贸市场,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市场体系。
(三)盘活闲置资源,做好土地流转。可以借鉴万全县经验,发挥村两委作用,引导农民共同参与。利用“龙头企业+农户”模式,鼓励农民以土地作价入股,使土地集中流转到农业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手中,不用投工投劳就可以获得比土地产出更高的净收入。这样既有利于龙头企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增加单产,也能让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摆脱土地束缚、放心外出务工,还能让不愿外出的农民通过在企业从事劳动增加收入。这是一个符合实际、能够实现的多赢模式,应当大力推广。
(四)营造良好环境,保障良性发展。一是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在技术推广、品牌创建、营销开拓、检验监测等方面增加扶持资金,着力抓好蔬菜基地的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能力。协调涉农金融机构,探索信用担保机制,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及农产品营销、加工的贷款力度,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增强农户、业主、合作社的抗风险能力、自我造血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二是简化审批手续。经乡村同意,本村村民可以自主调地,须由县农牧局备案;其他组织和个人建设种养基地的,县农牧局审批后,由国土局备案。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地,土地出让金除上级收缴和补偿村集体及农民个人的费用外,地方留成部分按标准的下限征收。设施棚室、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等用地一律视为设施农业用地,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在信息服务、税收优惠等方面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
第九篇 大学生村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3150字
_____村距城东4 0公里处,所辖_____三个自然村,倚建于_____河东岸,_____线旁.通过对_____村的实地走访与调查摸底,我们对该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当前这样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制订出符合该村经济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对策.下面将_____村的基本情况与今后工作总体思路向镇政府汇报:
一、基本情况
_____村共有农户2 5 0户,总人口 0人,劳动力3 7 0人,总耕地面积7 5 0亩。2 0 07年总收入 2.万元,年人均收入 0 0元。农民收入主要为粮食、经济果林、板材加工、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为玉米谷子、经济核桃,矿产资源为白沙岩石板材。
二、当前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方面:l、农业投入偏少,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滞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2、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发展滞后的农村二、三产业,极大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3、土地经营规模小,人均占有耕地不足一亩,传统的种植业长年停留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水平。
(二)产业结构方面:1、主导产业不明显,市场竞争力弱,对相关产业拉动力小。2、产业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农民的增收带动力不强。
(三)农民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接收新事物能力较弱,观念落后,重农轻商意识严重;小富则安,小成则满,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与市场风险意识。
三、今后工作整体思路
通过实地走访与调查摸底,我们对_____村的发展现状是“是什么,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又对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即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最后就要“对症下药”,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个课题,在“怎么样”上做文章,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今后的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
(一)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先导就是观念引导、典型促动、政策引导,其中首要是观念,而关键是要转变村干部的观念,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外在市场压力+内在发展动力=团体活力。在这两种力双重作用下,村干部和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政府职能转变后,不改变以往的等、要、靠观念,就没办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首要转变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的观念,强化责任心,树立公仆意识,通过领导带动,典型促动,邻里帮带等方式,克服群众的依赖思想,调动他们的积极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开拓精神与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
(二)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
一切要以规划为先,建设一步到位,减少的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在公共设施,住宅规划上要坚持科学、超前、实用的原则。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培育现代农民的总体要求:就是围绕农村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生产规划化、组织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思路,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方面入手.要“外塑形象”,“内聚精神”。
(三)要依托县乡经济发展,统筹解决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就好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所以要依托县乡经济,发挥本村优势产业,转化经济发展的劣势项目,招商引资,整合资源,壮大集煞经济,解决经济基础的问题。具体做法可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经验,重新整合本村的矿产、土地、人力资源,采取集中创立的方式,达到扩大规模和集约经营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村民的自主创造能力。
(四)坚持上下联系互动,形成合力,以创新精神,为经济发展打造坚强后盾。
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党委、政府,主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民,社会各界的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的支持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只“三为一体”,形成合力,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
四、今后推动本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经济发展的标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本村的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基固本。具体思路与对策如下:
(一)、扩大规模,招商引资,培育白沙岩开发龙头企业。
_____村现白沙岩石头厂,开发规模小而分散,主要是半成产品。拟组建一个大规模的板材加工销售集团企业。
(二)、就地取材,做农林产品深加工文章,打造“拳头”产品。
充分利用本地核桃品质优势,大做农林产品深加工文章。具体做法可以多方筹资,引进技术、设备,建核桃加工厂;也可采取与知名企 业联营在本村设立分厂的办法。总之,要积极探索与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打造“拳头”产品,提高农林产品的商品率和加工增值率,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要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综合规划,集中发展,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1、要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公司+农户+定单”的经营模式;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高效农业;大力推广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推广“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充分开发荒山、荒坡,大力发展优势经济林,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经济林的管理。3、提供坡地及退耕还草的耕地.努力发展食草牧业,增加农民的养殖业收入。
(四)、争取资金,修滩造地,为发展规模经济“奠基”。
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的扶持,修滩造地,恢复9 6年8.4洪灾冲毁的耕地,结束_____人民10年来“望滩兴叹”的历史。如果将修好的滩地用于发展庄园经济或作为蔬菜生产基地,预期效益将更可观。
(五)、规划先行,改旧建新,建设文明新村。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管理民主”为目标.围绕“四化、三包、两专管、一引导’’的思路搞好村容整治工程。“四化”即搞好村民各小组的硬化,净化,美化与绿化工程。目前,街道硬化工程已基本完成。“三包”即每户村民要负责各自门前的净化,美化,绿化。“两专管”即公共场所卫生专人负责和定点堆放的垃圾由专人清运。“一导’’即规划引导,有条件的情况下,改旧建新。规划建设一个集办公楼、小学、幼儿园、文化广场、老人之家、卫生所、绿化带、住宅区、农家乐连锁超市等功能设施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六)集思广益,建立“核心+民主”的农村特色民主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1、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重大事项上“四会”即“两委”会拟定方案——党员、小组会讨论——村民代表会表决的村民自治机制。2、建立“两委,班子议事会,确保党支部的____与村民自治的统一。3、畅通意见反馈渠道,规范村务公开,征求意见,民主决策制度。4、建立完善监督制的机制,成立村民监督组,由群众进行行业考核和评议,有效的凝聚民心,调动民智。
(七)扩大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通过“工业富村”和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工作思路,实施工业带动,首先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努力创造条件,面向市场对劳动力进行“定单’’式的培训,“菜单”式培养,提高劳动力的自身素质与就业能力。努力壮大“打工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另外一方面要加大劳力输出的组织化管理,切实保护村民的正当合法权益。
(八)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打造村民“求变、求富、求强” 的团体精神,加强对村民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与卫生意识,实行分片分组负责制,定期组织大扫除;要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设立教育基金,奖励拔尖生,资助贫困生,同时要建立技术培训基地,聘请农业专家与技术员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培育农村科技能人。
总之,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由“村民、政府、社会”三方组成支持系统,开源辟路,依托县乡经济发展的大气候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干群一心,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共谋发展。
第十篇 有关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3100字
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点。想要让中国经济能够保持一定高度的快速、稳定的发展,首先要认清农村经济的现状,关键是调整好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够使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能够与高速的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一致的步调。同样,作为中国经济整体的一部分,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也能够给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惊人的收益,是不容忽略的一种有效经济成分。充分利用好农村的有效资源,调整好发展方向并适当放开经济政策就能够将羸弱的农村经济扶持起步,使之为中国的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一.农村经济的现状
要看清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首先要从各个方面仔细分析,再具体深入调研、实践查看,才能根清、彻底地了解当今我国农村经济状况。
在安徽省临泉县张营乡,我们得到的相关资料情况如下:
劳动力资源:全乡镇的人口约为24万人,常年外出人口约为16万人,其余为家庭留守人员;留守人员中青壮年占35.73%,其余为老人儿童,约为64.08%,还有一部分社会流动性人口。
土地资源:全乡镇共有可利用土地资源约为83万4千多亩(09年统计),其中包括宅基地、可利用耕地、水塘用地、生产用地和林业用地等,其中可利用耕地约为74.8%。
水力资源:张营乡北靠泉河、南邻颍河,加上内部的八公河、流鞍河(河道名称)等内河支流,沿线总长度超过24万公里。正常年份下河中水量充足,加上水库或池塘蓄水,为养殖业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资源利用情况:可利用耕地的利用率仅为87.3%左右,人力资源利用率接近42%,水力资源利用率不足50%,等等。有相当一部分的良好资源被荒废舍弃掉,这就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低下的情况。
全乡镇人均经济收入情况:乡镇平均每人每年收入约为1.3万元,去除外出劳工的成分,纯农村经济年均人收入仅为402元(包含经济成本)左右。
总的来讲,目前张营乡农村经济建设一直处在高成本、低收入的状态,而且经济发展失衡比较严重,弱质人口资源及劣质土地资源等并不能积极调用起来,这在资
源上就造成了最重要的浪费;其次是效率低,交通不方便,剩余积累过多,不能及时有效地出售;另外就是技术太过落后,不能及时引进、更新,赶不上时代经济生产步伐;最重要的是人才,农村经济基础及相关设施太差,人才引进困难。总体上来看,张营乡农村经济仅处在极端低下的自给自足状态。
二.农村经济能够进行的调整
要发展好农村经济,关键是对其发展方向的调整以及有针对性的进行政策调整,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中能够战略性积极调用一切可调用的相关有利资源来进行经济建设。
发展方向调整:在我国的农村,农、林、牧、副业占主要的优势,所以向这些方面发展比较合理些。对于土地资源来说,中国的土地集中在大多数人的手中,这是中国的人口决定的,很难改动,但也可以逐渐向少数人的手中转移;水利资源属于公共资源,但也要加强规划,逐步实现绿色合理生产利用,坚决不提倡以环境换效益的做法;劣质土地资源也可以实现部分林业的规划,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在环保、实效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经济效益的化,等等。
总体上来讲,抓环保,求效益,尽利用!
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现在大多数的当地政府都对农民购农机进行补贴,目前这却是不切实际的做法。首先要看清农民的购买力,并不是那么高的;其次要看机器的利用率,目前一般的农业机器在一年当中半数以上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不足50%;再者,机器的维护费用,这也是相当高的一笔支出。这样算起来,农村农业的成本越来越高,但收益几乎没怎么增加,导致农村经济越发地不景气。在农村土地低集成度、高人口密度的现状下,农机普遍是不合理的。
所以,这就需要把方向调整到低成本、高收益的方向来。低成本,是指农民付出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不足的地方再由政府相应的补贴,这样以来资源都能够充分合理调动起来。 比如现在的农业贷款,政府担保风险;农产品向外扩展市场,政府帮助拓展渠道;政府组建农机队伍,农民(补贴)低价有偿使用;政府帮助引进技术,向农民(补贴)低价转让;等等。要把补贴放在成本的差价上,这样才能真正降低农业成本。
其他相关调整:其他方面的调整就是严格把关、简化程序,对农业的自由发展放宽开放道路。比如一些证件、手续等的办理方面。天气就是时机,农业对气候方面的依赖比较重,是不能耽误的。
三.农村经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现在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许多大学生自愿到农村进行发展或创业,这就出现了相当现代化的农民。通过以下的一些案例我们来具体分析:
经典案例1:张营乡李桥黄牛养殖厂
2024年秋季由李桥的几户外出打工村民回乡创办。政府帮助从外地引进肉质良好的种牛,并且为其担保部分贷款风险;土地从农民那里转租而来,饲料由农秸秆
经过相应的机器加工而来;工人也是从附近村庄招聘来的老农户,对饲养牧畜有些经验。 这个案例中,政府在某些方面做得足够到位。而养殖场的一些必需资源,如饲料的原料、工人等,都是就地取材而来,充分利用了相关的廉价资源,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一定的效益。这里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也是一种趋势,比如处理闲置的钱等资源,而不是纯粹地放在银行求取利息。
经典案例2:张营乡武沟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2024年返乡的几名毕业大学生联合创办了这个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自己学习研究种植技术,并进行相关的技术处理;从附近的村庄雇佣留守人员进行杂草处理、农药喷洒、土地翻耕等;成熟蔬菜通过蔬菜商贩卖到县城等附近各地。
这个案例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创办自己的产业,也是一种思想、一种手段。这里也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和环境因素;集中了相当一部分的可利用的耕地,这也是一种趋势。
经典案例3:张营乡庞庄中草药种植基地
这个种植基地也是由返乡大学生自己创办的,政府担保部分贷款风险;中草药种植技术直接从相关厂家引进,接受厂家的直接指导;其他的非技术方面的问题大多雇佣附近农民去处理;成熟的草药植株或其他有效成分,一部分按照相关协议卖给给予相关指导的厂家,其余的方可自由买卖。
这个案例来说,逐步从外界引进技术来进行生产,也是一种趋势。 所以,根据现在农村的大多经济现象来分析,未来的农村经济发展有以下几个大的重要的方向:
(1)土地资将逐渐源高度集中化,以适应大规模及更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与解放初的分田地呈相反趋势。
(2)优质资源的集中化利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联合承包。
(3)农业生产逐步实现区域化。这主要是根据原材料及相关主要制约因素的影响而出现
的正常现象。据资料显示,现在的工业生产67%以上都在原材料产区建立厂区,这也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之一。
(4)生产逐步实现高度机械化。这是在土地高度集中之后必然发生的现象之一。
(5)农村经济逐步实现多元化。有生存就有依赖,各种产业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其他的种种现象总还是存在的,比如一些中间的过度现象等。
但总的来说,在农村人均收入底下的现状下,各种生产实现规模化、集中化发展是一种趋势,这样就使得农村经济的循环链条将更加丰富和完善,这是中国经济现代化高速、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结
相对来说,从经济效益、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等方面来说,目前中国的农村经济还是开发的初级阶段。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并改进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制约条件,农村经济还是能够给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带来惊人的收益,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不容忽略的一部分。在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任何经济成分都不能在后面太过于落下步调,能够将低迷的农村经济拉起来,其必将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不朽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营乡政府政务公开资料 2024.08~2024.08
2. 临泉新闻《农村经济专报》栏目 2024.12
3. 阜阳《颍州晚报》 2024.12
4. 阜阳《阜阳日报》 2024.09
5. 阜阳《颍州经济报》 2024.12
第十一篇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8800字
市委组织部牵头,从市人大、市委党校、市财政局、民政局、农业局、中小企业局等单位抽调15名同志组成三个调研组,由市委组织部三名县级领导干部带队,深入六个县市区,对全市村级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调研采取听取县市区委汇报,召开由乡镇党委书记,县市区人大、农业、民政、财政、土地、信用社、中小企业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村级经济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进村与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等个别座谈、发放调查统计表等形式进行。共调查24个乡镇、97个村(其中经济强村35个,中间状态村18个,经济薄弱村44个),召开座谈会30个,座谈党员干部群众572名,基本摸清了全市村级经济发展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全市3705个行政村(居),2024年村级经济总收入共304.3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除农业税附加和公益金)3.6亿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的125个,占3.41%;50100万元的142个,占3.88%;1050万元的433个,占11.83%;510万元的421个,占11.5%;35万元的522个,占14.26%;3万元以下的1148个,占31.4%;经济空壳村813个,占22.2%。
总的看,我市村级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各级对发展壮大村级经济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级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积极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把加快村级经济发展作为增强村级服务功能,保证基层组织运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措施,列入重要议程,紧紧抓在手上。各县市区专门组织调研,分析现状,研究措施,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制定文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领导责任,强化督促调度,推动了村级经济健康发展。岱岳区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实施村村富工程,逐村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帮促措施,一村一策,加快发展;肥城市落实大班子领导干部联、乡镇领导干部包、市直部门帮、经济强村或强企业带的帮扶制度;宁阳县把村级经济发展情况作为考核乡村班子的硬指标,严格奖惩,调动了乡村发展村级经济的积极性。各乡镇也都通过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等形式,教育引导他们解放思想,增强发展欲望,还通过制定扶持政策,落实年度目标责任制等措施,督促村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村级经济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宽。各级广泛引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由单一的生产经营向资产经营、资本运营转变,以农为主向多业并举、一二三产业并重发展,形成了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一村多策的多元化发展格局。2024年,全市村级集体收入构成中,集体经营或承包企业收入2.2111亿元,占44.28%,果园、鱼塘、四荒和机动地承包收入0.9095亿元,占18.21%,有偿服务收入3810万元 ,占7.63%,盘活闲置资产收入2152.38万元,占4.31%,化解、清欠债务收入1175.52 万元,占2.35%,其他收入12517万元,占25.07%。村级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呈现出收入来源渠道不断拓宽的趋势。三是村级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地由于受自然环境、基础条件、区位优势、班子状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村与村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2024年,除农业税附加外,全市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仅占三分之一,而3万元以下的村占到53.6%。经济强村干部精神状态好,发展氛围浓,发展环境好,路子越走越宽,发展后劲十足。这些村,群众生活富裕,社会稳定,各项公益事业发展快。而村级经济薄弱村基础差、底子薄,缺资金、缺人才,村干部待遇无着落,积极性不高,信心不足,信息不灵,发展难起步,增收无门路。这些村,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差,公益事业难兴办,正常运转难保证,村级经济及社会各项发展缓慢。
二、主要做法
在发展村级经济中,各级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
1、拓宽思路,多渠道、多形式增收。调查发现,有经营性收入的村,都能因地制宜,选准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不断拓展增加村级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一是靠企业。对原有村办企业,不断加强管理,挖潜增效,并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多种经营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村级经济增长。新泰市小协镇小协村,提出了在位子交票子,不交票子让位子的口号,直接经营的8处企业,今年可上交村利润700多万元,5处改制企业可为村里增加收入300多万元。有的村,依托区位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兴办企业,通过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各类服务增加收入,有的还以租赁土地、以土地参股入股等方式,增加村级收入。肥城市老城镇杨庄村以260亩土地折价入股,与杨庄煤矿合作新上了废纸脱墨浆项目,村集体每年分红100多万元。有的村,选准项目,利用公共积累新上企业,增加村级收入。新泰市东都镇南鲍村依靠原有集体积累,先后建成了电线厂等10余家企业,2024年集体增收416万元。目前,全市有383个村靠发展企业实现了强村富民。二是靠服务。一些村在推进农业种养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积极围绕农户需求,通过成立致富协会、行业协会等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批发市场等形式,为群众提供中介、流通和科技等有偿服务,以服务促经营,以经营养服务,增加村级收入。宁阳县东疏镇郑庄村大力发展奶牛养殖,村里建起了养殖小区,为养殖户集中提供场地、技术、防疫、销售等服务,年增集体收入30多万元。肥城市边院镇济河堂村积极发展有机蔬菜1400多亩,通过有偿服务年增加村级收入40多万元。目前,全市农村共建立了63个批发市
场、186个农村经济合作社,237个致富协会。一些村发挥劳动力比较富足的优势,积极与一些有资质、有信誉的劳务中介组织联合,组织跨省、跨国劳务输出,收取服务费,增加村级收入。全市依靠有偿服务增收的村共有207个。三是靠资源。一些村充分利用土地、四荒、四旁、山林、河砂、石材等资源优势,通过租赁、拍卖、承包、入股等方式,稳定增加村级收入。泰山区大津口乡范家庄村针对村里荒山多、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引进泰山茶苑、茶厂等项目,每年集体增收10多万元。肥城市孙伯镇庄头村在路边、沟边种植速生杨8万多株,实行村集体统栽统管,收益分成,村集体每年增收100多万元。东平县彭集镇后亭村公开拍卖河砂资源开采权,村集体年增收20多万元。有的村充分挥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增加村级收入。泰山区大津口乡栗行村、沙岭村,岱岳区下港乡木营村、肥城市仪阳乡刘台村、东平县梁林村等山区村,积极开发旅游资源,集体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全市依靠资源增加村级收入的村共有1290个。四是靠资产。一些村以明晰产权、规范管理为重点,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实现水库、机井等农业设施和闲置房屋、农业机械等存量资产合理流动,优化组合,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村级收入。岱岳区马庄镇坊子村对闲置的原麻纺厂院进行了公开拍卖,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宁阳县堽城镇东台村利用闲置的学校院落,引进浙江一织布厂,村里以电力设施、厂房入股,每年增收近5万元。目前,全市95%以上的农村闲置资产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全市依靠资产增加村级收入的村共有354个。五是靠争取。充分利用上级在山区开发、小流域治理、土地整理开发、村村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资金及物资支持。东平县大羊乡南留屯村,依托村内小流域治理项目,对上争取无偿扶持资金300多万元,把2024多亩山岭薄地整治成了优质果园,并承包到户,年增加村级收入40万元。六是靠清欠。一些村对债权、债务进行集中清查、清理。对债权,积极清收,特别是一些原先三提五统尾欠数额较大的村,通过清欠增收辐度比较大。同时,对债务采取清欠还债、降息减债、以物抵债、债转股、依法核销等形式,妥善处理解决,减轻村集体负担。2024年,全市村级清欠收入达1175.52万元,偿还债务6461.23万元。
2、优化环境,强化帮扶。调查发现,各地都把优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作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实行领导干部和部门包村,有力地增强了村级经济发展活力,拓展了发展的空间。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制定了税收返还政策,将各村年度工商税收(包括招商引资进入县、镇工业园的项目)新增地方财力部分,按10%至50%不等的比例返还给村集体,调动了村级发展民营经济、增加集体收入的积极性。岱岳区马庄镇老宫村引进了东马石膏粉有限公司,预计年实现利税1000万元,村集体仅靠地方税收返还一项每年就可增收20多万元。同时,各级还坚持实行包村工作制度,从县市区直机关抽调精干力量常年驻村,充分发挥各部门在资金、技术、信息、物资等方面的优势,为所包村提供有力支持。两年来,县市区共安排工作组315个,抽调县乡机关干部1253名,提供帮扶资金2028万元,实施打井、调水、修路、山区开发等重点工程项目431个,引进和帮助新上项目76个,为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有的县市区按照地域相近、条件相似、便于工作的原则,选择部分经济强村或强企业与经济薄弱村结成帮扶对子,教方法、帮资金,带动和促进发展集体经济。有条件的县市区和乡镇还积极为村级发展提供资金扶持。泰山区针对部分村难以运转的实际,按照因地制宜、保障底线、体现政绩、优劳优酬的原则,由区财政列支100万元,支付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费用。肥城市石横镇对6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每年都从镇财政分别拔付5万元,以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上来。
3、加强管理,增收节支并举。各级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开源节流并举,加减法一起算,一方面千方百计增加村级收入,一方面厉行节约,管好用好每分钱。一是减少干部职数。落实了村干部四定(定编制、定岗位、定职责、定报酬)改革措施,大力推行两委干部交叉兼职,使享受固定补贴和误工补贴的人数尽量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和范围之内,减轻村集体负担。今年,岱岳区明确提出取消编外人员,计划生育专职干部、计生小组长、村民小组长等全部由在编村干部兼任,大大减少了村干部人数。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村两委干部17093人,平均每村4.7人,干部总数比2024年减少7500多名。二是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普遍实行了农村财务由乡镇代理记帐、代管资金,大部分村取消了会计、现金出纳,设立一名报帐员,既加强了监督,又有效地减轻了村级的支出压力。三是规范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各级严格执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定,对村级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理财等工作程序和内容进一步作了规范,并坚持定期检查督导,实现了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新泰市健全完善了现金管理、开支审批、村干部任期审计、离任审计等制度,还设立了农村财务网络监控中心,与乡镇双代管服务中心微机联网,进行远程监控,实现了农村财务的会计电算化、监督网络化、运作规范化。
4、更新观念,选用经济能人担任村干部。调查发现,各级充分认识到,用好一个人就能激活一个班子,找到一条路子,带富一个村,特别是选用经济能人担任村干部已成为各级的共识。去年以来,各级都结合实施递进培养工程,大胆选用政治素质好、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干部,有的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去年以来,全市共调整经济薄弱村班子598个,876名致富能手被充实进村党支部班子,其中327人担任了党支部书记。他们上任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种渠道增加群众和集体收入,使这些村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东平县提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双强(政治
素质强、致富能力强)标准,改善农村干部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肥城市王瓜店镇蒋庄村,原来的村干部观念陈旧,发展经济没能力、无路子,集体经济空壳。2024年,个体大户孟凡胜回村任党支部书记后,提出了经营农村的思路,仅春季植树公开拍卖树点,村集体就增加收入20多万元。为切实提高农村干部致富能力,各级认真落实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培训五年规划,大力实施十百万工程,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科技知识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双带能力。去年以来,我市共培训农村党员干部31430名,建立县级科技知识培训示范基地37个,乡镇示范服务基地128个,培养建设科技致富示范村321个,党员科技致富带头户15908个。
三、存在问题
我市村级经济发展虽然找到了一些路子,创出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通过调研,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经济薄弱村,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农村干部发展经济的素质能力不强。一是思想观念陈旧。有的村干部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思路狭窄,认为发展集体经济就是办企业、上项目,贪大求洋。有的村干部认为当前主要是发展个体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不合拍,过时了,以为只要群众富裕了,集体有没有收入无所谓。泰山区省庄镇安家庄村地处山区,是有名的花卉苗木专业村,村里无偿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各项服务,群众收入虽然比较高,但村集体经济空壳,村里办公用房只有两间1965年盖的土坯房,村干部也十几年未发工资。东平县老湖镇南辛庄村,群众在村里的帮助下,通过特种动物养殖走上了致富路,有的户年收入达17万元,但村里不收服务费,集体无收入,运转非常困难。二是责任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安于现状,只守摊,不创业,怕担责任,怕冒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村虽然有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但由于原先办企业、上项目受挫,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思想,顾虑重重,不敢闯、不敢干。有的村干部虽然自身致富能力很强,但主要精力用在个人致富上。新泰市石莱镇胡家泉村的两名村干部,都是致富能手,家里有波尔山羊养殖、羊肉加工等项目,年收入比较高,但对集体发展考虑得很少,主动做工作少,只满足于完成上级任务,致使村集体无收入。三是工作能力差。缺思路,少办法,过多强调客观条件,不从主观找原因,怨天忧人。调研发现,有的村虽有近千亩土地,但一年到头只能收一季小麦和一季玉米,没有任何增加集体收入的门路,村干部畏难发愁,只等上级扶持,全村坐等受穷。有的村虽然有土地、山林、四荒,但经营方式不合理,一次性低价拍卖,影响了村里的稳定持续发展。
2、村级债务负担沉重。截止2024年底,全市3705个行政村(居)中,有债务负担的2528个,占69.07%;村级负债总额达11.76亿元,平均每个村32.13万元,有的村竟高达5800万元。负债的主要原因,既有搞道路建设、通水通电、修建学校等公益事业形成的,又有盲目发展村办企业和盲目搞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造成的,也有为完成上级任务,贷款垫付三提五统、农业税等形成的,还有一些村在近两年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中,形成了新的债务。债务中既有各类金融机构的贷款,也有群众的高息借款。利息越滚越大,连年增加,有的村由最初的几万元累加到几十万元,根本无力偿还。特别是一些村,因欠群众高额借款,潜伏着很大的不稳定因素。沉重的债务负担,使这些村疲于应付,甚至有的村干部经常被司法机关传唤、拘留,根本没有精力谋发展、搞建设。东平县接山乡林马庄村因打井修渠、修路架电、新建学校等已累计欠外债284万元,积重难返,越陷越深,发展难度非常大。
3、村级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多。一是自然条件差。有的村地处山区、库区,土地贫瘠,耕地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条件差,治水、修路、通电成本高,发展没优势,这样的村全市达315个。有些山区村,虽然林果等农副产品产量较高,但受交通条件制约,产品运不出、销不了,增产不增收。东平县老湖镇有22个村属库区移民村,村里没有一寸土地,原先集体收入全靠公益金,自去年取消公益金后,这些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并且公益金不在转移支付范围,下一步得不到转移支付资金,村里运转困难,村干部待遇也落实不了,情绪非常低落。二是政策不配套。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减轻了农民负担,但也使村级收入锐减,原先村级组织运转还能由三提来解决,现在只能靠较少的农业税附加,如果村里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运转难以保证。特别是下一步农业税全部取消后,运转将更加困难。而现在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来优化村级发展环境,拓展村级发展空间,促进村级增收。如土地政策,越来越严格,村里即使引来了项目也难以落地;税收政策,在利益分成上,村里得不到任何收入;一事一议规定过死,每人每年必须限制在15元以内,一些公益事业根本无法兴办,等等。三是人才、资金、信息匮乏。调研发现,我市农村许多有头脑、有技术、有本事、有门路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一些高中毕业生也千方百计外出找出路,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发展资金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对村级贷款控制过严,使村里很难得到必需的资金;上级的一些帮扶资金过于分散,对一个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不能集中财力解决发展问题。一些村对外接触少,走不出去,请不进来,信息渠道不畅,加上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关心,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即使村里想发展也缺门路、无项目。
4、非生产性支出大。调研发现,目前村级事权过多,支出项目多,资金缺口大。2024年,全市村级运转支出总额5.31亿元,运转资金缺口219.5万元。特别是一些非生产性开支比较大,突出表现在干部工资、计划生育和报刊征订上,基层反映比较强烈。目前拿工资、吃补贴的村干部职数还比较多,工资支出比较大。2024年,全市村级干部报酬总额8971万元,平均每村2.5万元,村干部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的村达2133个,占58.3%,有64个村只能靠贷款来发工资。计划
生育要求配备三大员(药管员、统计员、宣传员)、计生主任、协会会长、育龄妇女小组长和查访员(每个村民小组各一名),人员比较多,有的不允许兼职,必须专职配备,绝大多数村超过两委干部数,有的竟多达19人。并且计生干部的待遇标准比较高,还必须优先保证。基层普遍反映,计划生育工作检查过于频繁,重过程、重形式,培训、考试、宣传资料、档案、板面要求高,费用大,一般村用于计划生育的开支每年都在2万元以上,有的村高达15万元。报刊征订工作,尽管中央要求大村不得超过800元,小村不得超过500元,但是有的部门、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摊派报刊仍比较多,有的村征订报刊种类多达25种,个别报刊份数太多、定价过高,而且必须完成。据统计,2024年,全市征订报刊杂志的费用达到1277万元,平均每村3490元,有的高达6万元。肥城市孙伯镇岈山村共有712人,每年工资支出2万多元,计划生育经费2万多元,报刊征订8000多元,而去年村集体收入只有2.8万元。类似这样的支出,很多村依靠自身的集体收入根本无力承担。有的为了应付这些支出,甚至采取借贷举债的办法,致使村级债务负担又雪上加霜。
四、对策建议
1、扶贫攻坚,率先突破经济薄弱村。对经济薄弱村特别是空壳村,采取县乡领导干部包村、市县直部门对口帮扶、强村或强企业带动等办法,
2、大力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继续深化递进培养工程,解决好村级经济发展人才匮乏的问题。结合今年村级班子换届,广开视野,扩大民主,大力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乐于奉献、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人才进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核定干部职数,从严把握,大力推行交叉兼职,包括计划生育干部、生产组长、工勤人员等,能兼的一律兼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村里吃补贴的人数。结合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实用技术和政策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带动致富能力。加强农村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增强他们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总结成功经验,采取工资统筹、办理养老保险等措施,保证村干部待遇落实,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落实目标责任、民主评议、考核奖惩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建立健全以党支部____村级组织运行机制,理顺两委关系,保证村级组织协调高效运转。
3、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市财政、农业、土地、工商、税务、金融、计生、政法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业务职能,提出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齐抓共管、齐帮共扶的强大合力。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村级事权,严禁各种形式的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取消一切不符合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不得强迫村里出资兴办各种基础设施项目。严格执行中央订阅报刊的政策规定,加大查处力度,坚决杜绝除党报党刊以外的其他报刊摊派。总结县乡化解村级债务的办法,拓清底子,研究措施,积极化解村级不良债务,能挂帐的挂帐,能停息的停息,能核销的核销。同时,要求乡村量力而行兴办公益事业,严防增加新的债务负担。
4、提高民主决策和经营管理水平。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制定细致的工作标准,进一步健全决策机制,规范决策程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全面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对公开时间、程序、内容、形式等进行规范,加强群众监督。进一步健全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机制,杜绝跑冒滴漏,并通过多种方式改革产权制度,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5、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经济发展的领导和指导。市委制定关于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目标任务,理清发展路子,落实领导责任,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基层政权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关注基层、理解基层、支持基层,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村级收入,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有效发挥作用。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困难乡镇,县乡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后进村和市、县直部门包村制度,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积极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点子、找路子、搞服务、引项目,协调资金,优化环境。把村级经济发展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和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加大村级特别是负债严重、运转困难村的转移支付力度,集中扶贫资金,破解发展难题。总结岱岳区实行村村富工程,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的经验,召开现场会议进行推广。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总结各级发展村级经济的先进经验,树立一批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面上工作开展。
第十二篇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1100字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南农业发展,一直受到___、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理论界和学术界也很关注河南农业发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马列所邓小平理论研究室,对河南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尤为关注。20__年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研究》课题组,将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形式列入重要研究内容。此后课题组注意搜集整理这方面的资料,遂成立《河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前景》课题小组,曾多次与河南省漯河市驻京办、新乡市驻京办联系、座谈。
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乡镇企业很重要,要发展,要提高。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农村富起来容易,贫困下去也容易,地一耕不好农业就完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5页)邓小平关于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两个飞跃的思想,高瞻远瞩,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为了调查和研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状况,20__年9月17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马列所邓小平理论研究室组成的《河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前景》课题小组一行5人,赴河南豫北、豫中进行了为期14天的专题考察。走了3个县(新乡县、临颍县、巩义县);5个镇、乡(新乡县小冀镇、七里营镇,临颍县城关镇、杜曲乡,巩义县竹林镇),访问了11个村庄及村办集体企业,例如,小冀镇东街村及京华实业有限公司、中街村及中联总公司、太行振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七里营镇的刘庄村及华星药厂(该厂为我国肌苷生产最大厂家和生产青霉素第三大厂家,拥有8个分厂)、龙泉村及龙泉集团公司、刘店村、南辛庄村及新亚集团公司;临颍县城关镇的南街村及南街村集团公司、杜曲乡的北徐村及北徐集团公司、龙堂村及龙云集团公司;巩义县竹林村(现为竹林镇)。此外,还考察了一些村办学校、文化大院、卫生院、幼儿园、养老院等。调查组深入农田、车间、农户,先后访谈过40多名县、镇、村级领导、农民企业家、农户、村民和当地居民,还分别与数名带头人(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六大代表等)座谈。
调研活动结束后,课题组分析和总结调研材料,经过多次讨论,形成以下六个方面内容的调研报告: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前景;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五、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考;六、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