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大全 > 社会报告 > 情况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10-23 查看人数:77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怎么写

一、引言 农村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 经济结构分析 农村经济结构主要包括农业、副业和服务业。农业是基础,副业如养殖、手工艺等提供多样化收入来源,服务业则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逐渐发展。

2. 农业生产现状 详细描述当前农业种植、养殖的规模、产量、品种分布,以及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如现代化种植技术、节水灌溉等。

3. 农村产业发展 探讨农村特色产业,如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情况,分析其对农村经济的贡献。

4. 基础设施建设 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通信设施的改善程度,以及这些设施如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5. 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 统计农民人均收入,对比历年数据,评估农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6. 政策环境与扶持措施 列举政府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如农业补贴、土地流转政策、农村金融支持等,分析其实施效果。

二、问题与挑战

1. 自然灾害影响 描述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旱涝、病虫害等,并讨论应对策略。

2. 劳动力流失 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现象,以及这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3. 资源利用效率 探讨农村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提高效率的可能途径。

4. 技术与资金瓶颈 指出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科技投入不足和技术更新滞后的问题,以及融资难的现状。

三、建议与展望

1. 提升农业科技 提倡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推广高效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

2. 发展多元经济 鼓励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非农产业,如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

3. 完善基础设施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吸引更多投资。

4. 强化政策扶持 优化农村金融政策,引导资本流向农村,同时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下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本报告通过对全国各地农村进行深入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农村经济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结尾:

总的来看,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和强化政策支持,我们有信心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第一篇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4150字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为推进我县农业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经县委、县政府研讨决定,我们组织个乡镇党委书记、有关部分首要负责同志和重点村村书记,于本月16、日赴三县就农业产业化、新民居建设进行了调查学习。实地观赏了涿鹿县矾山镇新民居建设、万全安家堡规划养殖小区、崇礼设备蔬菜基地等个点。经过现场看点、听取状况引见,三县立足县情、发扬优势、科学经营、强力推进的工作姿势以及比学赶超的工作气氛给我们留下了深入印象。在感触三县农业乡村经济迅猛发展的还,我们也看到了本身存在的差距,震动很大。

一、三县首要做法和经历:

(一)抓特征,县政府打造优势产业带。

三县都把特征优势产业作为培强农业、发展乡村的重中之重,规划扩张力度大,典型培养条理高,促农增见效果好。涿鹿县依照“区域化结构、产业化运营、专业化生产”的思绪,因地制宜发展葡萄、杏扁栽种、奶牛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并将设备蔬菜、张杂谷子栽种作为后续产业着力培强。特别是,该县建成个葡萄栽种专业乡镇、个专业村、带动万农户从事葡萄栽种,发展栽种面积万亩,年产葡萄近亿公斤,被国家林业局定名为“中国葡萄之乡”,产业化运营率到达%以上。万全县充分审阅本身前提,经过扩展种养规划、盘活闲置资产、统一托付治理、农民入股分红等有用办法,配以完善的治理体制,逐渐构成了“以鲜食玉米为主的特用玉米栽种加工、以燕麦为主的杂粮加工、以暖棚养猪为主的畜禽养殖加工和以果蔬为主的栽种加工”四大特征主导产业。该县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明显,先后荣获“中国鲜食玉米之乡”和“中国燕麦之乡”称号,年农大家均纯收入完成元。崇礼县根据地舆、天气等天然资源优势,大力完善农田水利基本设备建设,经过规范化服务和新种类、新技能的推行,着力发展设备蔬菜,率领全县农民走上致富路。该县发展设备蔬菜面积万亩,以崇礼蔬菜为主体的“坝上蔬菜”享誉京津及周边市场,年销售蔬菜万吨,完成产值亿元。

(二)抓机制,县乡村合力推进新民居示范村建设新民居建设是改善乡村生活情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进农民福祉的一件惠民大事,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具体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主要战略意义。涿鹿县从年开展新民居建设以来,各项目标延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该县共有个村列入省级新民居示范村,重点打造了矾山镇东关村和涿鹿镇清宁堡村两个环首都新民居精品示范点。该县在新民居建设进程中,一是严厉土地政策,一直依照县域镇村空间结构规划、新一轮土地应用总体规划,充分寻求农民志愿,合规有序开展施行;二是搞好结对帮扶,坚持“+++”的帮扶工作机制(每个示范村由一名县指导、一个县直部分、一个效益较好的企业和名帮扶工作队员一起帮扶),协助示范村建班子、做规划、定政策、引项目,保证新民居建设强势推进;三是增强资金治理,执行“专帐核算、专人治理、专款专用”,保证悉数资金用于新民居建设。各级财务奖补资金和包村帮扶资金悉数用于示范村配套设备、公共服务设备、乡村建设规划、土地整治及坚苦户建房借款贴息,三措并举,为该县新民居建设供应了有力支持。

(三)抓服务,夯实农业乡村发展基本农业乡村发展迅速,服务到位必不成少。三县在推进农业乡村经济继续发展进程中,立足分歧角度,采取分歧方式进行扶持协助,塑造了一批全县、甚至全市农业亮点。

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三县县政府和相关部分翻开思绪出政策,拓宽渠道筹资金,努力协助处理发展中碰到的坚苦,为农业良性发展奠基了坚实基本。涿鹿县经过协调农行、信誉社等金融部分对农业发展赐与信贷支持,特别是在农户小额信贷、中长期借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农户每年供应-万元小额借款,必然水平上破解了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万全县财务每年安排不低于万元的专项资金,对农业产业化进行扶持。并对企业技改扩模赐与借款贴息,对土地依法流转并用于发展设备农业的农户及市场主体赐与补助,极大提高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和自动性,构成了一批产业龙头和国家、省、市级产物。崇礼县出台了蔬菜产业扶持政策,安排设备蔬菜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设备蔬菜借款贴息、新建大棚膜下滴灌、打井配电、三膜掩盖、规范化技能推行和农民专业协作社补助。县县政府协调农行、信誉社为农户新建大棚供应借款,每新建亩大棚,可借款元,财务贴息元,配套滴灌主管道补助元,打井配电补助%;每个示范村专业协作社补助万元,从基本上保证了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加强产业龙头带动。三县在努力发展产业的还,积极奔波市场,鼓舞和指导农民成立产业龙头,扛起致富大旗。涿鹿县坚持“群众主体,组织先行”的准则,依照“一村一社、一社‘五化’(组织运转规范化、生产技能规范化、运营销售品牌化、社员技艺职业化、产物质量安全化)”要求,坚持专合组织家;并依据产业发展近况,在强大现有龙头企业基本上,发展了佳禾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张家口金农集团等家省市级龙头企业,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条,加强了带动才能。据调查,该县家产业龙头共带动万农户完成增收亿元。万全县采取“协作社(企业)+基地+农户”运营形式,发展龙头企业家,成立农民专业协作组织家,经过培树典型、示范带动,构成对主导产业的强势拉动。崇礼县围绕主导产业,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使崇礼县特种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崇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家龙头企业发展成为集新种类和新技能引进、推行,农产物产、加、销为一体的领军企业,在此基本上,合时组建蔬菜协会(协作社),对蔬菜销售渠道、恒温设备、品牌、生意人等资源有用整合,规范治理,成为全国的越夏彩椒生产基地和河北省蔬菜产业示范县。

三是提高土地流转实效。要完成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就必需改动过去涣散的运营形式,完成土地集中、规划种养。为此,涿鹿县积极创新土地流转形式,采取租赁、交换、转包、让渡等方法,托付协作社进行土地流转。该县指导洪大有机蔬菜协作社租赁土地亩建设日光温室,指导黑山寺乡、东小庄镇农民经过土地交换方式,流转土地余亩发展设备蔬菜,经济效益完成翻番。万全县具体增强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本能机能,规范流转合同,并坚持“土地流转市场准入准则”,客观评价大户、协作社、企业的资信状况,经过土地承包运营权入股,坚持股份制协作组织,加以县政府科学指导协调,zui后在各市场主体之间完成土地流转,完成了各方效益的化和产业发展的久远化。

二、几点启迪经过对三县调查学习,我们以为,这种高起点、高规范的农业乡村发展形式,恰是我们要学习借鉴之处。

第一,改变观念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永久主题。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水平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必需把推进思想解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用工业化的思想指导农业,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圈子,加速农业工业化历程。

第二,创新科技是推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持。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手段。同万全、涿鹿县比较,我县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奉献率低,致使产业规范化水平不高。我们必需全方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使新技能浸透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以科技创新使用推进农业生产。

第三,健全市场是促进产物销售的关键环节。市场系统是农业赖以发展的载体。我县农业市场还处于低程度发展阶段。我们必需依照“大流通、大市场”要求,重点扩建和新建一批设备完全、功能完善、辐射才能强的农副产物专业市场,促进农产物的区域化生产和规划化销售。

第四,培强龙头是完成农民共富的有用路子。产业龙头是率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必需把产业龙头作为完成农民共富的强力引擎,把发扬好引领效果作为率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用路子。

三、对我县农业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建议学习借鉴三县经历,zui主要的是做好与赤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思想观念上完成改变,在蔬菜、畜牧、林果的规范化生产及乡村新民居建设等方面获得打破。

(一)坚持发展第一,做强主导产业。三县农业乡村发展的实践证实,要想完成农民快速增收,首先要选择一到几个合适当地实践的主导产业,制订可行的施行方案,常抓不懈。就我县而言,要借助环首都扶贫开发和绿色经济圈建设有利机遇,积极跑部进省,争夺扶持,使蔬菜、畜牧、林果业真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在全市、全省有位次的大产业。把培植农产物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发展规划农业的关键行动来抓,增强指导,建管并举,并选准二商、战友公司,在发展初级种养的基本上,购进加工设备,引进先进工艺流程,以大带小,由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北方主要的蔬菜、畜牧产物生产加工基地。

(二)坚持龙头带动,抓好规范化生产。把加速龙头企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运营的中心,围绕蔬菜、畜牧产业,大力扶持和培养一批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才能强的主干企业,提高农产物附加值。指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执行规范化生产,发展绿色无公害产物。加速建设农副产物、活畜买卖中心,扩建乡镇农贸市场,构建多条理、多功能、多类型的市场系统。

(三)盘活闲置资源,做好土地流转。可以借鉴万全县经历,发扬村两委效果,指导农民一起参加。应用“龙头企业+农户”形式,鼓舞农民以土地作价入股,使土地集中流转到农业龙头企业或协作社手中,不必投工投劳就可以取得比土地产出更高的净收入。这样既有利于龙头企业完成集约化、规划化运营,添加单产,也能让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解脱土地约束、安心外出务工,还能让不肯外出的农民经过在企业从事劳动添加收入。这是一个符合实践、可以完成的多赢形式,该当大力推行。

(四)营建优越情况,保证良性发展。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县政府在技能推行、品牌创立、营销开辟、查验监测等方面添加扶持资金,着力抓好蔬菜基地的沟、渠、路等基本设备建设,提高生产才能。协调涉农金融机构,探究信誉担保机制,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作组织和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及农产物营销、加工的借款力度,降低借款门槛,简化借款手续,加强农户、业主、协作社的抗风险才能、自我造血才能和市场竞争才能。二是简化审批手续。经乡村赞同,本村村民可以自立调地,须由县农牧局立案;其他组织和个人建设种养基地的,县农牧局审批后,由国土局立案。农产物加工企业用地,土地出让金除上级收缴和赔偿村集体及农民个人的费用外,当地留成局部按规范的下限征收。设备棚室、乡村道路、农田水利设备等用地一概视为设备农业用地,不收取任何费用。还在信息服务、税收优惠等方面为企业发明优越情况。

第二篇 农村经济收入情况调查报告1700字

农村经济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我县农民收入状况如何,影响农民增收的症结何在?__年11月份,本人对所在地的村民收入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调查采取座谈的形式,对村民收入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并形成以下报告。

一、农户收入的现状

本次共走访调查农户 户,其中:纯农业户 户;半农半商的 户。其中,__年度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 户;1万元(含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 户;2万元(含)以上3万元以下 户;调查显示:当前,我村大部分村民家庭收入还很低,加上生产、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在短期内增收还很困难。

二、农户收入状况分析

在此次调查的20户中,总人口103人,其中,除老人和学生以后有劳动力50人,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外出务工15人。在农户的收入构成中,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始的生产模式,以种玉米等原始农作物为主,二是近年来主要发展和扶持的经济作物,如芭焦玉、烤烟等,三是外出务工。从收入构成可以看出,农民来源于外出务工和原始的生产模式的收入较少,来源于经济作物的收入较多,其次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较好,如退耕还林、良种补贴等也在给一般家庭进行了贴补。

通过以上分析,目前,我所在村的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靠经济作物收入,从调查出的在家劳动人数占总劳力人数近70%的比率来说也是如此;分析当前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低,增收困难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虽然被调查的20农户中,年收入1万元以上的占大多数,但近年来农村家庭开支逐年加大,尤其是教育、住房等到方面支出更大,致使被调查的约70%以上的农户全年没有结余,稍有变故就得负债。

(2)增收速度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受传统的生产模式所左右,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调查发现,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二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 无法更新生产观念。就如一个新的玉米种子到来都有人以为没有自已一直种的老品种增产,二是受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的限制,据调查分析,农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80%左右, 无法提高生产技术;

(3)城乡差距加大。近几年来,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一些有利政策,农民增收速度可以超过5%,但是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4) 同时还有储多方面:一是交通不便;二是信息服务滞后;三是技术服务跟不上。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导致农民增收难;调查发现,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

三、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现如今,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实现我国“保增长,调结构”的'目标尤为关键。但是,收入差距过大,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限制了我国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活力与动力。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对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加快交通干线的建设工程,彻底改变我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交通现状;

2、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千方百计搞好农民技能培训,让农民更多更早地了解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

3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这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大力推广优质农产品,优化品种和结构;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带;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4、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一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壮大区域经济,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把农民进城务工当成一项产业来抓,促进农民工跨区域流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学员:

____年__月__日

第三篇 2024年上半年市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调研报告2500字

为全面掌握2024年上半年全市农业生产形势,客观分析目前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张掖市统计局按照省统计局调研要求,会同省局农村处调研组到高台、临泽、甘州、山丹四个县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农作物长势,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养殖户户主进行深入交流座谈,对全市上半年农业生产形势和全年农村经济运行态势有了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认识。现将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一)农作物播种面积继续增加。今年以来,张掖境内气候条件较好,特别是进入5月份以来,降雨充沛,夏粮长势良好,农业生产形势健康向好,经初步统计,2024年上半年完成农作物正茬播种面积414.2万亩,同比增长2.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7.8万亩,同比增加5.6万亩,增长1.99%.在粮食作物面积中,夏粮面积106.45万亩,同比减少0.45万亩,下降0.42%;秋粮面积181.3万亩,同比增加6.05万亩,增长3.5%.制种面积128.46万亩,同比增加9.97万亩,增长8.4%.其中玉米制种面积109.68万亩,同比增加10.62万亩,增长10.7%.

(二)粮食总产量呈现'夏减秋增'态势。预计夏粮总产量达到4.14亿公斤,同比减少572.4万公斤,下降1.36%;如果后期农业生产不再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秋粮单产按530公斤/亩计算,秋粮总产将达到96099万公斤,同比增加3002万公斤,增长3%左右。预计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3.75亿公斤,增长2%左右。

(三)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面积增加的绝对量和速度均有上升,油料、蔬菜、中药材和蔬菜及其它制种分别达到38.21万亩、32.09万亩、23.55万亩和15.56万亩,其中蔬菜及其它制种面积增幅较大,增长13%,四大作物占到经济作物面积的94.8%.

(四)畜牧业生产稳步健康发展。从青饲料面积达到10.96万亩,增长42.5%;预计大牲畜存栏90.38万头,增长2.1;牛存栏78.22万头,增长5.09%;牛出栏10.35万头,增长5.5%猪存栏72.13万头,增长2.53%;猪出栏48.19万头,增长3.1;羊存栏341.67万头,增长6.6%;羊出栏77.37万头,增长7.81%.

二、上半年农业生产主要特点

2024,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建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设施农业建设,发展高原夏菜、绿色有机农产品、草食畜牧产业,建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予以大力支持。

(一)设施农业发展加快。县区通过整合惠农资金、政府贴息贷款、协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设施农业发展得到长足发展。如甘州区对连片新建50座以上的日光温室,每座补助5000元;临泽县从2024开始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000万元,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高台县对当年采用新型材料连片打建,种植温室30座、50座、100座以上的,每座分别给予1000元、2000元、3000元奖励补助;民乐县对连片新建10座以上的高标准层架式食用菌大棚,每座一次性补助资金6000元。由于各级政府扶持力度加大,进一步调动了种植大户、农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从事设施种植的积极性。2024年新建日光温室4890座、钢架大棚9250亩,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6.5万亩,设施种植业面积呈两位数增长态势。

(二)创新经营机制增活力。将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作为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资源大量流转,催生了一大批专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了农作物制种、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了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步伐。2024年,全市农地流转面积122.35万亩,比上年增加5.6万亩。整村流转60 个,面积20.67万亩。全市50-100亩规模经营单位3148个,100-500亩规模经营单位2093个,500-1000亩规模经营单位497个,1000亩以上规模经营单位245个。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规模化经营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高台县绿洲农业有限公司,在高台县的南华、宣化两镇以亩均800—1000元价格流传农民土地1.8万亩,新建活动式钢架大棚3000座,陆地标准化种植蔬菜1.5万亩,今年亩均收入可达到5000元以上。

(三)龙头企业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生力军。各级政府把扶持龙头企业作为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激发农业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加大培育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企业、专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为主体的新型经营主体呈快速发展势头。2024年农业龙头企业国家级1个,省级41个,市级101家。如张掖市绿涵公司积极发展以高原夏菜为主的特色蔬菜产业,先后投资1.3亿元在荒滩上修建5万吨、占地2万平方米的全市最大的蔬菜水果保鲜库、6000平米集约化全自动育苗中心、618座钢架拱棚标准化设施蔬菜示范区,采取订单种植、最低保本价收购、保鲜贮藏、定点运销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在甘州,高台,临泽、民乐等地落实高原夏菜面积4万多亩,年销售收入达到2.2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2024年2月28日,绿涵公司与俄罗斯ctk贸易公司成功签订了50万吨果蔬出口协议,首批300吨果蔬产品于5月27日正式启运。今年1-4月份,张掖市农产品外贸出口逆势上扬,实现自营出口总额6437万元,同比增长29%.

(四)畜牧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以建成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市建设为主线,狠抓政策扶持、规模养殖、疫病防控、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全市畜牧业生产呈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年初,市、县区党委、政府均以1号文件形式出台扶持草食畜牧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引导鼓励扶持的办法支持散养户出院入区,鼓励养殖大户以区建场,以区带户,以户促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势头强劲。今年已新建各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117个,其中:肉牛36个、肉羊65个、奶牛11个、生猪5个。2024年张掖调查队畜禽监测大型规模养殖户,生猪饲养量5000头以上27户,比上年增加2户;牛饲养量1000头以上的32户,比上年增加13户;羊饲养量1000头只以上的149户,比上年增加6户,禽饲养量10万只以上的3户,比上年增加2户。

三、农畜产品价格形势分析

根据这次调研及农业、畜牧部门提供的资料分析,今年上半年,农产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波动不大,畜产品价格起伏较大。

(一)粮食价格基本稳定。上半年主要农产品小麦、大麦、马铃薯价格维持在2.1元/公斤、1.8元/公斤、1.5元/公斤,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稳定,略有上涨,玉米价格从去年年底的1.7元/公斤,恢复性上涨到目前的2.1元/元左右。

第四篇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推荐4150字

最近,根据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关于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和市农业局组织了联合调研组,在市人大副主任彭群林带领下,先后到永修、瑞昌等七个县(市、区)深入到乡村对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听汇报,走访农民,召开座谈会的方式,了解到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听取了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意见和要求,现报告如下:

一、目前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

1、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设置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地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当作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引导、扶持和服务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初步统计,全市现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有778个,参与人数达1.68万人。其中初中文化3200人,高中(中专)7260人,大专以上324人;年龄30岁以下820人,30-50岁10880人,50岁以上5100人;有初级职称的504人,中级职称32人,高级职称2人;党员占12%,团员5%。

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遍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一是从事优质粮、棉、油、果、桑、茶、中药材,花卉苗木笋用竹等种植类;二是从事核珍珠,特色鱼类、珍禽、鸡鸭、牛、羊、猪等养殖类;三是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类;四是本地特色产品运销类。由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连接农业生产和市场营销的纽带,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进步,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方式

我市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它的成立为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据调查了解,全市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运作方式有三个方面(1)作为农民“自我联合、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服务”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各级党政的引导和扶持下,多数县、乡均建立了各种专业协会,协会基本做到“五有”即有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章程、有资金。协会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示范作用,把农户的生产和农产品的营销紧密的连接起来,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2)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合作经济组织有了主心骨。修水县祥辉丝业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把农民自发组织的千禧蚕桑基地列为本企业原料基地,与协会订立了产销合同,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企业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急需的资金,春季种桑的化肥、农药都由企业投入,更加密切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关系,该县4个缫丝企业,带动了5万户农户种植了9.3万亩蚕桑,使得蚕桑产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3)一部分农民大户,技术能手和营销能人领办,他们自发组织每人出资进行参股,生产和经营本地的土特产品,带动和促进了当地农民发展特色产品的热情,让农民从中增加了收入,得到实惠。

3、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得的成效

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市场竞争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创新农村经营机制,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其成效是:

(1)能够以市场 需求为导向,通过为成员提供市场信息和生产技术服务,更好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如都昌县青虾合作社,成立于1998年初,现有团体社员5个,自然人社员110人,从单一青虾活鲜运销,发展到养殖,加工、运销、经营一体化的合作经济组织,2003年青虾养殖8万亩,年销售青虾3500吨,年产值达1.3亿元。又如九江县果业、苗木,蔬菜等流通协会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

(2)能够通过参与产后的加工,营销等经营活动,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使成员获得更多的农副产品增值利润,如九江县港口镇,农副产品流通协会根据市场需求,因势利导,积极组织龙虾加工,全镇去年龙虾加工户达400多户,通过龙虾加工,户均增收2800元。

(3)

能够通过集体购销等交易环节上的联合,降低单位购销成本,减少交易费用,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低成本地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如九江县各类协会已在西安、兰州、北京、广州、杭州等大中城市设立了20多个直销窗口或营销网点,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安排专职销售人员30多名。

(4)比较注重品牌效应,着力培养和打造优势产品。星子县温泉西瓜大打“绿欢”牌,并从农经网上发布销售信息,使得西瓜供不应求,去年西瓜销售收入达350万元,九江县将本地优质产品都进行了品牌注册,大大提升了该县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的引导、扶持、服务下,近几年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较,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就全市县与县相比,发展也很不平衡。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思想认识有着一定程度的偏差。在一些县、乡、村和部门的领导至今仍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概念,性质认识不清,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缺乏紧迫感。总体上讲有“三多三少”:官办的多,民办的少;松散型的多,紧密型的少;规模小的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少。

2、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设立的地位不明。农村现阶段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组织性,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对该组织在社会的认同,法人登记依法经营、资金筹措,税赋减免等方面缺乏法律依据。造成该组织经营管理不规范,运行机制不健全。

3、专业合作组织技术力量单薄,人才缺乏。(会)社员来源仅是户与户之间交流,适应市场经济意识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善协调及开拓性复合型人才缺乏,大多有着依赖性。

4、管理不够规范。大多没有章程,没有约束机制。就我市而言,还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业导向和扶持政策,工作中提要求多,具体可操作的硬办法少,以致各地发展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三、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急需要政府引导和支持农民,通过联合,走进市场,为了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尽快立法,确立其法律地位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之后,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要求的一项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使其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需要尽快制定出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在法律条文中要明确几点:(1)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农民互助合作经济性质的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成立,其目的是从事经济活动;(2)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具有特殊的法人地位,对具备企业法人条件,开展营利性经营活动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取得企业法人资格;具备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条件,不从事营利经营活动的专业协会,到民政部门进行登记,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3)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注册、税赋、融资、科技、信息等方面给予其更多的优惠和支持。

2、实行分类指导,大力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以对成员提供服务为宗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纽带,以销售加工环节的合作为重点,以维护成员利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适时扶持处于萌芽状态的各类合作组织,使其发展壮大。一是鼓励农村能人牵头。主要是乡村干部、务工返乡青年和本土生意人。二是依靠龙头企业带动。龙头企业出于保证农产品质量、供货时间及时和数量大以及服务成本低等特点,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紧密产、加、销关系。三是支持农村推广机构领办,这类合作组织依托自身科技力量强,辐射作用大,但发展的关键是避免官办。在引导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时,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不动摇;一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原则,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后,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不影响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家庭承包所有权。二是坚持自主自愿原则,即“入社自愿、退社自愿”。三是对内服务原则,对内为农民提供 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组织化和市场竞争力。四是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原则,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紧紧围绕本地优势和农产品品牌效应,极力将优势农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

3、加强扶持,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合作的规模小,层次还比较低,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各方面的支持,为其迅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各级政府_政每年应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开办费,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以及优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奖励等。二是改善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服务。各级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信贷资金,解决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季节性、临时性所需的资金。三是让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产自销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暂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从事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业保险以及相关的技术培训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四是以奖代补,鼓励兴办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经济组织,按贡献比例对其进行以奖代补。

4、加强领导稳步推进,切实作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和服务工作。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新时期农民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种最为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结果,他的作用是其他组织无法代替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加强领导,把加快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明确主管部门管理,规范运行方法,建立和健全服务网络,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政策和机制上,确保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五篇 2024关于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5950字

一、上半年__县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及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运行情况:

(一)农牧渔业协调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一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彰显政策调整成效。由于去年以来国家支持粮食生产和保护农民利益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相续出台,加之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连续两年增加,种植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据统计:今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12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5万亩,比20__年增加8万亩,增长7.5%。在粮食面积中水稻播种面积为53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增长6%;玉米播种面积为15.9万亩,比上年减少1.8万亩,减少10%;大豆播种面积为46.1万亩,与上年持平。经济作物种植14万亩,占旱田面积的21%,其中亚麻播种面积8610亩,万寿菊播种面积为6000亩,烤烟生产面积1485亩,中药材栽培面积2万亩,其它经济作物 10.4万亩,饲料饲草面积70000亩。全县农业种植结构由单一的粮经生产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二是畜牧业生产增势不减、渔业生产稳定发展。截止 5月末统计,全县黄牛饲养量50475头,生猪饲养量98975头,山绵羊饲养量36266只,家禽饲养量113.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 %、 %、 %、 %;肉类总产量2500吨,蛋类总产量1562吨。全县完成养鱼放养水面26000亩,驯化养鱼水面3500亩,引进名特优品种200万尾。

(二)抢农时、战低温,春耕生产在及其不利的条件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全县春耕生产是在气温低、回暖晚、倒春寒、雨水大等自然条件严重不利情况下开展的,起步与历年比较晚,但由于县乡领导的高度重视,组织干部和科技人员大下基层,靠前指挥,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春耕生产虽然起车晚,但育苗播种、插秧等工作基本都抓住了腰窝。水稻育苗4月8日启动,中旬进入高潮,4月末结束。水稻插秧5月10日开始,5月末基本结束。万寿菊、烤烟育苗工作从4月中旬开始,4月25日结束。大田播种5月1日开始,5月23日完成,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目标。

(三)科技兴农工作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去冬今春以来,全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工作,重点是结合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对以水稻新基质育苗为主的八项实用技术进行培训。全县共举办科技培训班200场次,印发资料2.5万份,培训人数达7万人次。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按照农业部提出的《__ 年全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先后成立了农业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公开招聘50名技术指导员,在9个乡镇、100个水稻主产村,培训1000个水稻生产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万农户,今年全县推广水稻新基质育苗面积达14800亩,涉及农户378户。全县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4处 1157亩,规划展示222个品种,为农业实施生产标准化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县规模较大、带动较强的龙头企业和在册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8个,农村经纪人发展到2850人,会员和社员发展到1万人以上,共带动种、养、加等行业20多个项目的发展,预计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年创产值可达550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2万户,促进农民增收__万元。今年,全县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到32.5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61%,带动农户1.2万户;优质亚麻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500户;中药材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800户;万寿菊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500户;落实农作物生产订单5万亩以上;养蜂订单2.5万箱;食用菌订单200万袋。龙头企业、新型合作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趋于合理化,双方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也为各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进展顺利,劳务经济发展强劲。全县有农村劳动力73750人,现已转移农村劳动力32450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4%。其中县内转移15869人,县外省内转移5749人,省外国内转移4108人,国外转移6724人(韩国3723人、日本2534人、其他国家和地区467 人)。截止5月末,全县新转移劳动力达到1590人,仅延寿外派基地向日本输出劳务人员117人,实现劳务经济819万元,预计全年基地输出人员300以上,实现收入2100万元。通过组织全县各乡镇领导干部算帐对比等引导工作,劳动力转移工作正在成为县、乡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且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农民工培训、市场信息、对接服务等各项工作基本走上正轨。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加快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推进土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发挥了土地的最大效益。

(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一是抗旱防汛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加大。目前,共争取国家、省、市水利工程建设到位资金255 万元,中和灌区配套工程和先锋水库建设工程通过省水利厅论证评审,近期开始启动;新城灌区配套工程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90万元;投资70万元抢修华炉和火星拦河坝;投资17万元解决关门山灌区渠道供水问题;投资10万元打人饮井4眼,清洗人饮井12眼;投资60万元进行水保工程修复工作;整修蚂蚁河堤防,完成土方10万立方米,堤防护岸林完好率达到90%以上,汛前检查和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二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共完成造林70570亩,占市下达计划55000亩的128%。其中完成退耕还林10000亩,两荒造林13070亩,封山造林40000亩,分别完成计划的100%、261%、 100%;完成薪炭林建设7500亩;完成道路绿化80公里,绿化村屯10个;完成义务植树60万株,占计划的109%;完成育苗2100亩。同时加大了护林防火工作力度,确保国家森林资源的安全。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春耕期间全县完成机械化整地80万亩,其中大型机械整地34万亩,小型机械整地46万亩,机械播种62.5万亩,农机作业率和标准化作业水平大幅提高。。

(七)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整村推进项目启动早、进展快。今年是我县第二批实施整村推进的第二年,确定扶贫开发整村推进18个村、79个自然屯,立项批准97个项目,共争取扶贫资金942.3万元。全年完成打人畜饮水井3眼,抗旱补水井6眼,修改河道一项,自来水入户项目14项33个自然屯;建农机服务队18个,购买机车54台(套),建农机车库18个720平方米;新建村屯4级砂石路2条3.1公里,维修村屯4级砂石路13条39.85公里;新建钢混盖板桥5座;有线电视入户16个村4350户;维修学校教室2个;已建项目配套工程18个。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全面结束,6月份全面实施。全省扶贫开发现场推进会将于7月份在我县召开。通过争取,今年3月1日国家扶贫办正式批准我县继嘉亚麻纺织有限公司为扶贫龙头企业,现正在为该企业申请专项扶贫贷款资金 1000万元,促进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八)粮食销售和企业改革进展有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截止5月末,全县库存销售陈粮19981吨,占销售总任务18186吨的104.32%,提前三个月完成省、市下达的陈粮销售任务,企业实现减亏103万元。签订秋粮收购合同面积为1400亩,优质水稻600吨。目前粮食系统1441人并轨工作全面结束,企业人员缩减到264人,共筹措资金2372.34万元,保证了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并轨工作的顺利实施。全县销售食盐累计613吨,上缴税金8万元,查处无碘私盐2.6吨,进一步规范盐业市场管理,确保全县人民吃上放心盐。

新形势:

(一)政策环境优越。中央在保持原有“一免两补”政策的基础上,在支持和保护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我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粮食、实施农业生产标准化及围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促增收提供最佳机遇期,主题更突出,重点更明确。

(二)农民从事各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投入力度明显增强。去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农村各业生产的原始资本积累增加,发展农业的内动力增强,信贷部门的投贷力度也明显加大。截止5月30日统计,全县春耕生产共投入资金2.2亿元,同比增加5000万元,其中信用联社投放农业贷款1.6亿元,同比增投4000万元,增幅33%,农民自筹5000万元,同比增加1000万元,增幅25%,这是历年来所没有的现象。

(三)农业生产标准明显提高。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8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1%,新增水稻育苗大棚300栋,本田育苗减少,育苗标准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大,新技术成果转化率高。

(四)去冬今春雪雨大,土壤墒情好。全县各大小塘坝和水库蓄水量充足,全县23座中小型水库蓄水量近8000万立方米,塘坝蓄水量1320万立方米,有利于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田渴水的问题。

(五)农业生产物资充足。今年农业机械购买力增强,保有量加大,农民投入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向上争取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资金50万元,农机更新资金35万元,全县农户购买大型机械积极性空前高涨。

(六)乡镇机构改革、乡村职能转换、化解乡村债务、解决中央政策与基层实际工作间的矛盾(一免两补、土地纠纷)以及乡镇公共事业和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将成为县、乡、村所面临的近一个时期内无法回避、很难解决、必须解决的工作重点。

(七)乡镇干部及涉农部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一方面抽调212名机关干部组成促农工作队,重点为贫困户解决了生产资金,保证了贫困户种上地、种好地。另一方面在乡村干部及涉农干部中开展争当“五员”活动(即党在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化解农村矛盾的调解员、引领农民致富的信息员、新技术推广的指导员、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监督员),全面提高了干部服务群众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本领,确保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新问题:

(一)受“一免两补”政策和粮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初步形成的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亚麻、万寿菊及其它经济作物耕种面积减少),加上龙头企业牵动力不强,基地规模小、产品深加工优势弱,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阻碍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春耕生产气候条件不利。前期气温低、回暖晚、倒春寒、雨水大,近期有连续发生冻害、雹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如果后期再遇早霜,可能要造成全县粮食减产、农民增收下降。

(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由于我县农田水利设施一直是超负荷运行,加上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不配套,跑、冒、漏严重,蓄水能力差,今年旱改水又面积大,所以,抗春早、保春灌仍然是当前农业生产的难点问题。

(四)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抵消了“一免两补”政策使农民增加的收入。根据市场调查,今年二铵每吨同期上涨25%,尿素上涨19%,复合肥上涨 35%,农膜上涨50%;柴油每升同期上涨19%。由此造成水稻亩增加成本31.9元,全县39万亩水稻增加生产成本1244.1万元;玉米亩增加成本 13.7元,15万亩玉米增加成本205.5万元;大豆亩增加成本16.1元,38万亩大豆增加生产成本611.8万元。以上三大作物总增加生产成本 20__.4万元,人均增加农业生产成本130元,加上去年农资上涨人均增加农业生产成本130元,基本上抵消了“一免两补”政策使农民人均增加的265 元收入。

(五)农村土地矛盾仍然突出。目前乡镇政府领导最感头疼的事就是因土地纠纷上访的人数越来越多。一是17号文件执行难度大,按17号文件规定,户在人不在农户给予补地,使地源少的村屯很难补到土地,有地源的村屯补地也将引起更大范围的上访,此规定也与哈市二轮土地承包政策相悖。二是乡村干部对一些问题底数不清、调查了解不够、解决问题没有根本办法,致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在矛盾纠纷中,存在权属不明、合同不清等遗留问题,如解决不好,达不倒自己意愿便采取极端办法解决,给农村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截止目前,全县涉及土地纠纷案件916起,涉及2925人次。其中农委接待180起,780人次;信访办270 起,1269人次;司法局240起,650人次;法院226起,226人次。

(六)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出现新的困难。一方面免征农业税后,原来由乡村承担的一些公益事业失去了财力保障(五保户、孤儿、伤残人员抚养每村1万元)。修路、修桥、植树造林、村级小学维护等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陷入停滞状态; 另一方面 农村“一事一议”(事难议、议难决、决难办)。筹资筹劳制度阻力大、难以施行。如国家不出台相应政策,乡镇公共事业和村集体公益事业近一个时期内将处于瘫痪状态。

(七)乡村两级债务沉重,财力难支撑。多年来,由于受农村兴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乡村道路和一些达标工程的公益事业等因素,使乡村留下了大量的债务。目前,我县9个乡镇负债3291万元,乡均负债366万元。106个村负债7100万元,村均负债67万元。乡村两级共负债10391万元,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负债693元。加上实施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和“一免两补”政策后,乡村两级收入减少,许多乡村负债较重,债务的清偿越发艰难,沉重的债务负担已经成为制约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20__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展望

展望20__年,随着全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全社会更加关注“三农”问题,20__年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形势进一步趋好。因此,20__年__县县农村经济仍将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通过近几年来大力调整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结构调整的累计效应更加显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农村市场继续保持活跃,农产品价格在20__年全面回升的基础上将继续保持整体平稳的趋势;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和投资、消费、出口的拉动下,农村经济总量呈稳定壮大的态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一)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受粮食价格上涨和国家有关扶持粮食生产发展政策的影响,明年全县粮食面积将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只要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预计20__年粮食总产量仍能稳定在3亿公斤以上,能有效地保证粮食安全。

由于结构调整、产业化龙头的带动,20__年以亚麻、万寿菊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将比20__年有大幅度增长。以肉牛为支柱产品的畜牧养殖业,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二)农村经济总量将继续壮大

20__年,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将更好于20__年,在前几年结构调整积蓄力量的基础上,20__年将呈现一、二、三产业联动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一产业总量的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的稳定增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壮大和农村基本建设的增加,农村经济总量将继续保持9%以上的增幅。

(三)农村市场持续繁荣,主要农产品价格稳中略降

20__年,农村市场仍将保持繁荣局面。一是农产品市场,在结构调整优质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增加、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渐壮大的带动下,农产品供应市场仍将稳定增加,特别是 “菜蓝子”市场在绿色环保安全食品增长的有效带动下呈活跃态势。二是农村消费品市场,在农民收入增幅加快的有利条件下,农民购买力进一步增强,加之农村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20__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仍将保持8%以上的增幅。

在20__年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惯性作用下,20__年农产品价格仍将保持整体上扬。

(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经过几年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推动力越来越强,农业自身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步提高;20__年全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全社会更加关注“三农”问题,这为20__年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预计20__年全县农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幅达到6%以上。

第六篇 村支部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3150字

提供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__大和__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好的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及准确把握我省“__”时期主题、主线、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__年度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意见,我中原路村支部邀请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以及致富带头人和返乡农民工召开座谈会,通过讨论和交流,以及在外务工返乡人员在外地接触的先进的经验,找准影响和制约我村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原路村经济发展现状

中原村位于城关镇西北部,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共有12个自然村,现有人口5202人,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开发集中区推进,城市建设工作是我村重要任务之一,道路建设方面,国泰路以及即将通车的祥和路、民安路都涉及我村土地,今年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其他征地单位规划中,我村仍是重点之一,像嘉和公司(太和油厂)、移动公司、三精医院以及红十字医院和即将开工的国家级项目湿地公园等工程,都在我村有所涉及,由此土地流转带来的安置和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也发现,我村虽然在农村工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农业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全村工作还面临很多困难和矛看,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和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首先,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其次,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土地灌溉面积不多,大多地块都要靠天落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晚弱。再次,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化程度较低,较先进的生产技表难以推广,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无法大范围耕种,必然使农户的产出效益受到影响,制约农业资源的优化以及农民的增收。

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当前,部分农民的素质还有侍提高。近年来,青壮年劳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女性较多,他们接受科技的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还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_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三是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暂时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组党员老化。由于外出的人多,要求入党的人少,党员老化严重。二是创新意识还不够强。部分村党员、干部仍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由于村集体经济收入少,导致村级组织在一些工作开展中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小组没有集体经济收入。

四是失地农民问题成为日趋严峻的问题。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推进,土地纠纷颇多。土地承载着农民诸多希冀,承担着农民社会保障功能,如土地为农民提供了生活保障;土地作为一种商品,由于价格上涨具有增值的功能,农民子孙后代对土地拥有继承权。城镇化过程中,许多农民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梦想被击碎,农民失去集养老、就业、生活保障于一体的土地后,却不能和城里人一样拥有社会保障。在现行征地货币安置方式中,失地农民极易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成为新的城市贫民,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一次性补偿,其补偿标准虽然相对于过去也“水涨船高”,但与土地非农升值相比,差之甚远。计划经济下的一次性补偿,其标准低,不全面,一旦补偿费用光,生活无保障,农民心理上不能接受。对补偿低,农民反映强烈,不愿田被征。一方面有农民自身草率了事,缺乏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外出务工农民将无力耕种的农田交给亲朋友邻代耕代种,也未办理任何手续,这为日后因土地的权、责、利而发生纠葛埋下“伏笔”。在种田效益低下,土地效益排徊不前情况下,农田多数是无偿流转,此前,农村土地流转往往不规范。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或因家庭缺乏劳动力致使农田弃耕,从而请人代耕,往往只是口头约定的“口头协议”、“君子协议”,未签订正式的土地流转合同。

三、村支部讨论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我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为中原路村党支部,要尽力而为,多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好事,集中力量解决一些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真正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根据讨论,总结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是要在全盘规划上突破,确定科学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城乡一体,社会和谐。按照这个要求,农村建设规划首先要着眼产业布局,着眼经济发展,应做到五个结合:与壮大发展区域经济相结合;与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相结合;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相结合;与启动农村市场相结合。

二是要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一根本动力,着力加快农村制度建设。鉴于农村土地资源有限,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这一现状,我认为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管理办公室,配备村级土地流转交易信息员,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鉴于个别村存在的土地纠纷现状支部认为必须同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三是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为重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要紧紧抓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这一重大战略,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村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加强农村规划管理,大力推进中原路安置区和祥和路安置区的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路网。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垃圾收运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切实改善村容村貌。创新机制,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积极开展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农村生活新方式。

四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继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建“五大载体”功能,突出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强化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意识,营造和谐、团结、进取的村班子队伍;认真做好党务、村务公开,严格按照程序,及时公开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推动农村合作医疗,扩大新农合参合率,扩大农村合作医疗的惠及面;积极开展民政救助,加强对五保户、低保户及低收入家庭、因病返贫家庭的救助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加强维稳工作力度,突出联合调处工作机制,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强化矛盾纠纷排查,最大程度减少集体访、越级访、非法访。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和室教工作,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抓好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从改水、改厕和垃圾处理入手,加大农村文明创建力度,达到“村容整洁”目标。并积极培养先进有思想文化水平高的村民以及致富能手成为党员,为村党组织建设增添新鲜血液,为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七篇 乡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研报告推荐3250字

近年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对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民增收的引擎。为进一步掌握我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对下一步如何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__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

__乡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济水平,精心打造特色优势农业品牌。目前,全乡已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专业协会)8个,涉及奶牛、桑蚕、棉花、养鸡等12个行业。拥有会员400多户,其中党员43户,占总数的12.9%。在这些协会中规模较大发挥效益较好的是奶牛养殖协会、桑蚕养殖协会、棉花种植协会。在党委、政府引导下,李大庄木器加工协会正在积极筹建。就整体来看,专业协会规模小、力量弱、领域窄、功能小、市场竞争力弱。但由于存在较好的基础,发展潜力较大。

二、__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的作用(主要针对个别效益较好的专业协会)

1、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专业协会及时把握市场信息,灵活运用市场法则,对市场需求状况,价格浮动情况及时掌握,以便会员适时购入或售出。“跟着协会干,农民有钱赚”,尝到甜头的农民,增强了发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桑蚕养殖协会成立的当年,会员户就收到了良好的效益,今年春天又新增加会员近20户。

2、使农民掌握了技术,增加了收入。专业协会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邀请专家现场讲课等多种形式,使会员掌握了专业技术,增加了收入。我乡的前岗村是全乡,甚至是全县养殖奶牛较早的村。最初饲养奶牛时,农户分散养殖,相互之间交流很少,奶牛的品种也种种不一。当时饲养奶牛,纯粹是摸索养殖,缺乏科学经验,奶牛饲料的配方五花八门,牛奶的质量参差不齐,牛奶的产量也较低,平均每天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不足30斤。最关键的是牛奶的销售问题,因为当时饲养奶牛的户数少,牛奶质量不高,一些牛奶加工厂不愿来收购牛奶。人们售奶的主要渠道是在农村销售,每天为订奶的农户送奶。这种方法常常造成销量不稳,极易造成滞销。由于鲜奶保质期太短,卖不完只有白白倒掉,有时心疼的饲养户直掉眼泪。当时饲养一头奶牛的利润也不过3000元。很多饲养户都丧失了信心。2002年春天,在村奶牛养殖业最不景气的时候,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倡导下,__村奶牛养殖协会成立了。__村村主任__被选为协会会长。协会成立后,经常召开养殖户座谈会,对饲养过程出现的问题,大伙讨论,邀请奶牛养殖专家现场释疑,并定期举办奶牛养殖技术培训班,使会员逐步掌握了先进的奶牛养殖技术。协会成立的当年,奶牛的产奶量由原来的日产不足30斤,提高到平均日产50斤以上。为解决牛奶的销售问题,协会多方联系,最后与嘉祥县鸿运牛奶加工厂达成长期供货协议,饲养户每天不用出门就把牛奶卖了。饲养一头奶牛的利润也由原来的3000元提高到7000元。同年12月,应会员、农户的要求,协会在乡党委、政府和县畜牧局帮助下,从___一次引进了40头奶牛。现在的__奶牛养殖业,在协会的带领下,红红火火地发展着。

3、携农入市。专业协会依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按照市场信息,及时调整种养业结构,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的对接,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初步形成了规模效应,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前几年由于棉花市场价格滑坡,我乡棉农的种植积极性受挫,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2002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倡导下,由乡农办牵头,成立了棉花种植协会,协会根据市场信息,结合我乡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棉花。协会实行统一进种,统一提供技术支持,找销路,拓市场。今年全乡发展春棉8600亩,夏棉3000亩。

4、开拓了农村市场。专业协会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增加了农用生产资料等工业品的有效需要。同时,使农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搞活了农村市场。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中的作用(主要针对个别效益较好的专业协会)

1、扶持作用。各村党支部对协会发展给予支持,在专业协会有关章程的制定、管理制度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对加入协会,发展项目的农户,帮助协调资金或贷款。会员户征地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例如,前岗村党支部,为解决奶牛养殖户分散养殖带来的不便,积极协调,划出专门土地建养殖小区,对资金困难的养殖户帮助协调贷款。保证了协会健康的发展。

2、保障作用。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治安巡逻小组的作用,对扰乱、破坏协会正常发展的人员狠狠打击。村干部当好协会的调解员,处理协会内部纠纷、争议,增强协会的凝聚力,以便形成更大的经济合力。

四、当前__农村合作

经济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1、协会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专业协会,应该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切实为会员提供市场信息。让会员根据市场供应、价格等情况及时调整种养殖规模和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减少市场风险。但是目前我乡的大部分专业协会受信息闭塞、管理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给会员提供的支持少,增产增收效果不明显。部分专业协会发挥的作用,是会员之间自发行为的结果。协会本身由于没有带来较好的作用,其影响力、号召力越来越小,会员也相应减少,这样就导致不良循环,阻碍了协会的发展壮大。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强协会内部建设,完善协会制度,加强对协会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协会人员综合素质,增强其驾驭市场的能力,让协会充分发挥其功能,带领群众致富。

2、协会发展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就我乡专业协会的发展来看,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部分基层组织对专业协会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协会,对专业协会重视程度不够。二是部分基层组织对专业协会的扶持力度不够。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扶持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对此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干部群众对专业协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形成“人人支持协会”的良好环境。

3、协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受资金、技术力量、销售等原因的影响,目前我乡专业协会发展规模小、力量弱、领域窄、功能小,难以产生较大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产业化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小。为改变这种现状,可以动员行业相同或相近的农户加入协会,使分散经营趋于集中,壮大协会规模,创新品牌,走产业化经营道路。

五、对进一步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建议

1、多措并举,积极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一是要确立扶持的重点和方向,确定主管部门,并选派专人下基层指导工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建立长效发展机制。二是要培养典型,组织观摩交流,总结经验,循序渐进地扶持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典范作用。三是开展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四是帮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搞好组织规划和产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制度,使其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政策规定运行。

2、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一是资金扶持。应协调财政、银行、信用社等部门安排低息或无息周转金贷款,扶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二是科技方面的扶持。有关部门可在科技咨询、指导、培训管理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引导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建立经济技术协作关系,鼓励农技推广机构与农民联合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是切实保护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不得向其乱收费、乱集资,不得侵占其合法财产等。

3、组建主体,坚持因地制宜。可以由农村能人和乡村集体组织牵头兴办,可以由村班子牵头兴办,使班子与协会“合二为一”,也可以由经济技术部门和企业牵头兴办、不拘一格。

4、建议几种经营形式:一是“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农户”。主要通过作为骨干成员的专业大户开展生产示范和流通经营,为农户提供间接服务。二是“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这是前一模式的延伸,主要通过合作组织建立的生产基地,示范引导服务农户。三是“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农民负责生产,企业负责加工流通,合作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和规范企业与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八篇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3700字

根据县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和县分管领导的指示,为了解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近期我部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就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面上,我们收集各乡镇书面报送的材料;点上,我们深入到滨湖区的湖云和齐埠、城区的陈营及山区的裴梅镇,召开乡村干部座谈会了解掌握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模式

总结分析我县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委会或村小组,主要是利用村集体资源,对集体机动地、四荒地、林地、水面、临街门面等通过租赁发包来增加集体收入,并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城区店面租赁型发展模式。该镇万民村委会、石李村委会及下陈村小组等一些县城城中村利用县城征地预留用地政策和村委会大楼店面临街的区位优势发展物业经济,通过改造或新建厂房、仓库、停车场、专业市场等出租给企业或村户,收取承租费,为村集体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如万民村委会采取物业开发、租赁经营等形式,将村委会大楼店面等19间店面租给经营业主,每年店面收入就有90多万,村级集体经济整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石李村委会新老村委会大楼就有13间店面,剔除正在维修的`石李宾馆的9间店面收入,每年有村集体有40万元收入的进账。珠山村委会每年的店面收入也有6万元。陈营镇郊区村委会下陈村小组在万年街道共有各类35间店面,其中万昌路18间、万隆大道4间、六零路有13间。每年收入180多万,全部按人头分给了村民。

二是湖区土地流转型发展模式。湖云乡和梓埠村委会一级绝大多数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集体大多在村小组层面。这些村组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注重发挥湖区特色和资源优势,做好“田”文章,通过合理开发运作,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激活了村集体经济活力。主要有以下情形:

一是湖田发包流转。湖云乡在第二轮土地延包时,个别村委会预留了没有列入计税面积的湖田分到村组,利用这部分湖田对外发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如标林村委会有40亩湖田每年村集体经济3000多元。

二是村组发包流转。湖云乡排山村小组村小组将村民外出打工闲置的水田收拢对外发包。流转发包收入,经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同意,从土地流转收益中留存部分资金用于村小组干部工资和村集体公益事业,结余的收益按照股份分给村民。梓埠镇后张村委会前张村,每家每户除口粮田外,剩余的交由村小组流转,村民所有的医保和卫生保洁费用由村集体统一支付。

三是自愿组合打包流转。湖云乡部分村小组,早在确权颁证前的分田到户,有流转意愿的农户,以五户为一个阄进行土地分配,做到了田块连片,便于集中统一流转给大户承包。

三是山区林地收益发展模式。山区乡镇发挥靠山吃山的优势,通过盘活集体山场资源和搞好生态公益林管理,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裴梅镇的富林村委会的部分村小组留存了部分因山高分不到户的山头并进行发包,发包收入留存15%做公益事业,剩余的全部分到农户。彭家村委会珠溪村小组每年有1万元的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费收入进账,彭家村小组荒山租赁48亩给大户承包开发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2万元。裴家马鞍山村小组山林拍卖每年收入3000元。

四是村组资源资产开发模式。以裴梅为例,一些村小组充分利用耕地、水面、山地资源、做好山水田开发文章,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裴梅裴家村小组的水库发包给大户养鱼,每年收入5万元;裴梅彭家村委会南岩村小组既有鱼塘租赁收入,万年牧业养猪场净化塘租赁地收入,还有山林经营权流转收入,每年村集体收入有6万元。裴梅裴家村委会邬家村小组一年下来有武山石矿承包开发收入、公益林管护费等收入有5万元,全部按股份分到了村民。

二、存在问题

一是村级集体资源资产少,村委和村组集体经济发展失衡。绝大部分村在二轮延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实行了分田到户、林权承包到户,由集体统管的资源极其有限。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后继乏力。导致村委会一级有集体经济收入的不多,集体经济大多集中在村组层面,更多的村委会和村小组村级集体经济为空壳经济。在一些乡镇“穷村委会、富村小组”现象比较突出。

二是收入渠道单一,刚性支出比较大。目前,资产资源发包收入和财政转移支付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营性收入少,收入渠道单一,导致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只有转移支付这一块政策性收入的村委会,保运转都比较困难,有的村小组如裴梅的邬家村小组干部连续十五年没有发一分钱工资。以裴家村委会为例,每年转移支付11万元,但要支付的项目却更多,主要开支有:121个党员开会用餐费用一次要4000元,一年四次要支出4万元;村干部5人工资报酬需要开支5万元;锦黄线沿线中心档——加油站卫生3公里卫生费每年需要4.5万元,镇里会补贴一点,但更多的资金缺口需要自己补;再加上党报党刊订阅、“两老”慰问、两学一做资料费等开支,一年总开支需要19万元,缺口部分需要去单位化缘。

三是村级债务过高,村委会“日子”捉襟见肘。税费改革以前,由于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各类创建配套资金的投入、垫交税费任务以及非生产性支出等,村集体经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上级财政补助收入保运转。调查显示,村集体负债较重,如大源镇7个村总负债高达168万余元,其中江源、黄墩、葛毛坞等3个村共欠120万余元。集体经济无实力,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是政策扶持不够,发展村级经济“有心无力”。一方面上级政府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缺少政策、缺乏力度,上级机关部门的结对帮扶大多只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相关的帮扶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如石李村委会石李宾馆正在维修,要求县相关部门减免规费和允许就地重建。郊区村委会有空地想改造成厂房租赁,但受县城规划限制难以如愿。另一方面由于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政策性收入空间的减小,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较为缓慢。

三、解决方法

1、纳入党建考核的笼子。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党建目标考核,设置考核细则打分细则,倒逼式促成村委会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摆上议事日程,加大谋划落实力度。

2、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结合村两委换届,把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有经济头脑、会做群众工作的农村优秀人才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并切实加强教育和管理,打造了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基层干部队伍,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走出村级负债的圈子。要本着多予少取的原则,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采取积极的措施化解村级债务,减轻村级负担,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4、找出发展壮大的路子。一方面,有土地、水源、林木等资源经营收入和店面收入的村委会要继续挖掘经济潜力,因地制宜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无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委会和村组,要想方设法办好村级集体经济创收的实体,可选择以下几种模式摸索经验:

一是开发特色种养业。结合农村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围绕荷桥、龙港的贡米、葛毛坞的葡萄、江源、裴家的吊瓜、齐埠的马家柚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建经济实体,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品牌效应。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通过开展产、供、销服务和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同时可通过村集体的水库和水面资源,发展河蟹、小龙虾以及其他水产品,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发展休闲旅游业。如大源镇可依托大源的特色山水、古树、古村落及文化等旅游资源,发展壮大民宿、农家乐、休闲场所、生态观光农业和旅游商品开发等旅游产业,实现旅游增收。东源村、富林村,可以依托龙泉湖、神农湖、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等景区景点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第三产业。

三是发展土地租赁业。鼓励村集体统一经营农户自愿转让的土地,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结合迁村腾地、新农村建设,开展土地整理、宅基地整治和零星自然村迁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由村集体所有和经营,以增加集体资产的经济收入。鼓励各村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引进外来企业落户、吸收能人“回归”创业、支持能人兴办实业等形式,通过盘活闲置场地、闲置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发展店面租赁和来料加工以及提供厂房用地,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同时,鼓励各村对集体资产和“四荒”资源,通过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等形式进行开发利用,不断提高自身造血功能,以此盘活集体资产,稳定村集体经济收入。

5、迈出扶持发展的步子。

一是加快制定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健全多样化的帮扶机制,使村集体尽快形成稳定的收入渠道。

二是建立示范样板。县级层面各选择2个无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委会或村组,集中扶贫、国土、林业、水务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实施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在职能和政策范围内将项目资金向样板示范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倾斜。各乡镇也相应选择2个村委会和村组进行示范,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发展。

三是县财政应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周转金,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应安排一定的贷款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在税收、工商管理上对村级兴办的集体企业和各种经营项目政策从优,给予方便。

第九篇 农村集体经济调研报告3550字

农村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密切干群关系,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的物质基础;是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需要。根据区人大《关于组织区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活动的通知》(贵人常办〔20__〕25号)文件规定,梅龙街道人大工委于10月中旬组织市、区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广泛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集中开展调研,现将专题调研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集体经济基本现状

我街道现辖12个行政村,4个(农村)社区居委会,农业人口近5万人,集体所有的农用地总面积11.9万亩,其中:耕地6.6万亩,林地4.16万亩,园地0.11万亩,养殖水面0.63万亩,其他0.4万亩,属于半圩半丘陵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街。全街村集体现拥有的资产有:耕地3979.4亩,水面5205.2亩,园地105亩,滩涂814.5亩,山场5665.5亩。

2024年全街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099.68万元,按项目来源分类:经营收入(主要是林木)55.2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366.8万元(田地、水面),征地补偿收入1131.58万元,补助收入506.8万元(其中项目专项补助资金483.76万元),其他收入39.3万元。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按规模分类(除去项目专项补助资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2个;510万元的村2个;10-20万元的村1个;20-30万元的村3个;30-40万元的村1个;40-50万元的村1个;50-60万元的村3个;60-70万元的村2个;100万元以上的村1个。通过调研,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对偏远地带、交通不便、低洼易涝、群众不易耕种的面积按规定进行预提的机动田地作为集体资产通过对外发包经营获得的收益,也是我街村级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二是上级组织的政策性补助资金;三是有关村(居)通过一事一议以奖代补政策争取项目资金用于改善、改造本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四是资源性资产发包或租赁收入(如水面、山场等);五是涉征村集体资产征用补偿收入;六是通过项目争取的补助资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街道和各村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行了积极探索,虽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畏难情绪普遍较重。表现在观念陈旧、带头表率作用不强,没有树立经营农村家乡的理念,缺乏创新思维,不能因地制宜培育集体经济增长源,依赖上级有关政策性补助或把有限的集体资源通过一次性发包(若干)年,一次性收取承包费,短期来看集体收入大幅增加,但长期来看,这种饮鸠止渴、竭泽而渔的做法,没有长远思想,只顾眼前利益,这样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有些村干部也想有所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由于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经济管理水平,有时面对困难,信心不足,存在畏难情绪;有的村干部是种好自家的田,挣鼓腰包的钱,应付集体的事,根本顾不上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后劲严重缺乏。我街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依托土地、水面、山场等资源性资产对外发包经营来维持村级日益庞大的支出。而其他经济性收入比较微薄,几乎为零。目前全街没有一家村办企业,造成村集体经济的增长缓慢,收入渠道越来越少,发展后劲与潜力严重不足。

(三)村级支出日益增加。2024年全街村级集体总支出648.7万元,其中:管理费用430.4万元,经营性支出105万元,其他支出113.3万元,平均每村支出40.5万元,然而年收入不足40万元的村就有9个,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江南产业集中区的落户,公益性事业建设不断增加,村级公共支出部分有增无减,虽然有些项目各级政府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助,但真正实施起来,村级还是要投入一定量的配套资金和劳务,给年收入较少的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使其难以维持正常运转。

(四)村集体资金管理难。我街道部分村集体资金比较富裕,加上江南产业集中区的征用,目前已有4个村(居)全部被征,3个村已征用部分面积,部分涉征村集体资产征用补偿款多达数百万元,这部分资金由于没有稳定收益和风险较低的投资途径,只能是把钱存入银行,难以实现保值增值,农民也没有得到好处,为此,部分群众甚至错误主张全部分掉。

三、几点建议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管好用好集体资产,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人大代表们根据本街道的实际,认为只有通过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按照四议两公开的原则,集思广益,拓宽增收渠道,发展村级经济,增加集体收入。

(一)立足资源优势,拓宽发展集体经济主渠道。梅龙各村由于受江南产业集中区规划的制约 兴办小型工业企业项目已不现实,认为首先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统一组织好集体资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盘活集体存量资产;二是组织好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有效形式合理组织生产要素盘活集体资产。各村(居)可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以山林、山水、田园(田地、果园)等为主特色的集体农庄项目,并采取多元化参与,产业化经营。其次实行股份合作制,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与村民联合,让入股村民的土地、人力和村集体的资金、信息等各种资源实行统一经营调配,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解决了多年来存在的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

(二)盘活现有资产,培育发展集体经济新亮点。对涉征村的集体资产要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为妥善处置涉征村的集体资产,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关系,可实行产权制度改革,让老百姓手中持有股份。同时对村集体资金实行企业化运作,民主化管理,有利于限制村干部等少数人在集体资产处置中的专权行为,这样不仅使集体收入稳定增长,而且让群众得到经济实惠,消除他们对集体资产处置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如:可以借鉴我街道新湖社区的成功做法,该社区为盘活集体资产,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于2024年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首个村集体企业池州市新湖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让社区居民们从失地农民变成股东。紧紧抓住九华机场和江南集中区建设的机遇,主动出击,联系业务,仅园林绿化这一项就带动了70余人就业,保洁业务更是解决了120余人的就业问题。也可由市、区作出统一规定(因村民自治问题)将村有大额富余资金由镇、街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经营运作,促使闲置资金增值增效。

(三)加强规范管理,确保村集体经济增收节支。村级财务管理是广大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焦点,要切实加强对村级财务的民主管理、实行公开透明,只有财务管理规范了,才能树立村级组织的威信,群众才会放心并支持村里的各项工作,为此,梅龙街道辖区内的各村(居)要严格按照《梅龙街道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和《梅龙街道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和工程建设招投标实施意见(试行)》等规定,切实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内部管理和民主监督,防止资产流失,节约开支费用。一是充分发挥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作用,统一管理和处置村集体所属资产。二是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如建立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开支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收益分配制度以及其它各项制度。三是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占村级当年可支配收益的比例和总量。四是坚持村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如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五是加强对集体经济的财务指导和审计工作,如加强对村集体财务的规范化管理,实行集中计账等。

(四)优化基层组织,提高集体经济建设能力。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建设至关至要。加强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建设,一是要配强配好村级班子。农村工作的关键在于班子问题,要增强班子战斗力,重点选好致富路上的领头雁,选好一个人带好一个班子。特别是要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要不拘一格地把年轻、懂科技、有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选配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对一些相对贫困且又缺乏人才的地方,不能光以内选方式,还须通过下派途径解决好班子软弱的问题。使村级班子真正具备带领一方农民开拓创业,勤劳致富的能力,成为党在农村基层的坚强堡垒。二是加强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培养和教育。加强思想教育,更新观念,明确村级班子新时期工作职责,树立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思想。加强村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到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典型地方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因势利导,强身固本。通过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等形式,提高村干部经营管理水平和科技素质,并在生产中运用。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作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一定时期内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要制定能充分发挥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误工补贴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挂钩制度,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第十篇 2024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退耕还林与农村经济调查报告12550字

2024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退耕还林与农村经济调查报告

此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是:退耕还林,农村经济的革命.由黄前,曾兴,肖游川,袁兰,濮曲波,陈锐,参与完成.实践从7.23日开始,7.30结束,历时七天.我们在这七天中采访调查了铺子湾镇农业部门,当地农民,还有新店镇七星椒种植基地,以及新店清泉七星椒公司的种植加工基地.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7.23日,我们带着满腔热情和大学生的求知欲来到了铺子湾镇政府,由李书记给我们座谈讲解当地退耕还林的成果和艰苦找寻出路的过程,我们从谈话中深切体会到当地发展的不容易,以及政府对农民退耕还林作出的大力支持.在不担心吃饭没保障的情况下,农民都积极配合政府把退耕还林做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当地大规模种植的香蕉,在李书记的安排下,我们由周淑芳阿姨带领参观了他们镇的香蕉种植基地,到达基地的时候,我们都不由自主的惊呼出声,一望无际的香蕉海洋,让我们看到了农民收成时候那幸福的微笑.周阿姨仔细的给我们的疑问作出回答, 我们了解到,管理这么大面积的香蕉林,在人力方面还是比较省的,大概2-3个人就能管理40亩,一个星期割一次多余的香蕉叶,在割叶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同时观察病害,发现有病害的植株就要马上从地里剔除,避免传染.如果传染病爆发,将带来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每根香蕉种苗多是从外地引进的高产品种,每棵五块左右,要两年才开始结实,在管理阶段每次施肥都超过一千元的投资,如果死亡,损失会很大.我们走了半天才将这片蕉林走到尽头,烈日当空,同学们都露出满足的笑容,汗水绽放在这片土地上,我们都很高兴,虽然这片蕉林不是我们种的,但是它们代表着国家搞退耕还林的成果,农民并没有因为退耕还林变的吃不起饭,而是越来越富裕,生活越来越红火.也更清闲了很多.如果是水稻,有谁能一个人管理近20亩土地.退耕还林,让当地蕉农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7.24日,我们再次来到铺子湾镇,周阿姨和我们轻车熟路的直接去了香蕉种植基地,这天我们将要参观比较现代化的设施,种植香蕉也是一项技术活,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也种不了这么大规模的蕉林,上千亩的香蕉林,如果全部用人工挑水灌溉施肥,那得花多少人力啊.周阿姨带着我们来到了他们种植基地的蓄水池,我们到了一看,无数复杂的管道交错在水池四周.向远方的地里延伸.周阿姨给我们解说到,这些水管分向所有的香蕉林,在香蕉林里每十米有一个小型蓄水池,小型蓄水池的水由这个最大的水池供应,水管连通这些水池,每个水池又有一个放水口,出水口都有一条小水沟,这样就形成了一条灌溉线,管理也方便,要灌溉的时候只要将大水池的水放出,就灌溉完成.这解决了农民很大的问题.为他们省下了很多麻烦.即使五十岁的老年人也能做到.解决了灌溉,还有施肥的问题,适合香蕉的肥料主要有碳铵,复合肥,菜枯等.如果靠农民一棵一棵的松土施肥,也是一项很沉重的负担,对农民的人力要求会提高很多,针对这样的状况,铺子湾农业部门研究之后采取了灌溉和施肥同步的办法,把肥料加在蓄水池中,为了避免造成堵塞,在灌溉时加大水压,灌溉完成都会做一次清水灌溉,达到清理管道的目的.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施肥成本,肥料加入水中活化后更易于香蕉吸收.

两天来,我们对铺子湾香蕉种植产业的调查也结束了,走之前周阿姨的一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她说:你们大学生不要看不起农村,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了,农村干活也不都是体力活了,要不了几年,大学生可都要朝我们农村奔呢.这算是对中国未来的预见,确实,中国的科学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腾飞,这些技术在农村的应用也慢慢的推广了,但是农村缺少眼光开放,真正有技术的人,这对于我们农业大学的学生是一个机会,也是挑战.如果能合理利用资源,用科学的种植观念来发展农村,就像铺子湾这样,科学种植,在有所收获的情况下,必定会带动周边农村跟着发展,最后农民的生活也会彻底改变.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抓紧在大学的学习机会,多吸收些实用的,先进的,科学的知识.中国的农业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中国的农业.

7.25,我们在李书记的指导下来到了铺子湾占地60亩的大型养猪场,由于养猪场的细菌检查极为严格,我们开始并没有被允许进入厂房参观,而是在办公室和厂长刘阿姨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个养猪场是由私人开的,她只是负责管理和监督,在刘阿姨管理期间,养猪场每年向各地冻场供应两万多头成年猪,年收入上千万之多.是什么让这个起初只有二十多头种猪的小型养殖公司发展到现在年收益上千万的大型养殖场?刘阿姨解答了我们的疑问.他们在刚开始的时候,规模很小,本钱也不多,厂房也是使用的以前废弃了的农贸市场,给他们提供种猪的公司配备了一批技术人员帮助他们发展,保证了在起步的时候没有出现种猪死亡,在科学养殖的保护伞下,仔猪的成活率更是高达百分之九十多,在喂养上,也采用种猪公司提供的高效饲料,每三个月就能让一头仔猪成长到200多斤,对于消毒设施,国家有提供支持,而且国家免费提供消毒药水,解决了大型养殖发病率高的情况,随着收入的增加,养殖场也不断扩大,到现在,养殖场已经将退耕还林的土地都修成了养殖基地,聘请了当地农民70多个,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农民失去土地生活没保障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污水处理,该养殖场花巨资修建了比较现代化的污水处理池,为了节省资源,养猪场用来清洗猪圈的水都从河里抽取,经过污水处理池处理后回收再用,至于猪粪和处理后排出的水都集中给当地农民用来灌溉或者运往外地饲料厂回收.这样就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水资源和废弃物.也对周围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更是给其他排污量较大的产业很好的上了一堂可持续发展的课.

这个养殖场给我们队员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似乎大家都兴起了养猪的念头,不仅个人发展了,还给周边农民解决了上岗问题,让大家都有饭吃,有钱拿.国家倡导共同富裕,也许铺子湾的养猪场就是这样的典范.养猪场也让我们见识到了科学的养殖方法和现代化的养猪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增大了养殖效益,也对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污水处理一直都是很多产业不愿意去面对的问题,但是国家既然提出了污水不能随意排放,就应该去做,把污水排放降到最小,要造就一个成功的企业,信誉和声誉同样重要.如果因为处理污水很贵就不去管,影响到周边人民的生活环境,那样的企业迟早倒闭(管理范文网).

第十一篇 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经济影响调研报告2750字

我们调查组受市委组织部的指派在__县__镇进行民意调查工作中,发现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市的农村经济产生了很多影响。我们在进行民意调查的同时,着意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调查,7天的时间里,我们调查了__县__镇的__等22个行政村和社区,走访了700多名党员、干部和群众,现将我们的调查和思考建议报告如下:

一、金融危机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以__镇为例)

(一)对劳务经济的冲击影响

1、__镇劳务经济的情况

__县__镇共有人口95600人,18岁以上人口63071人,其中在外打工人口达31800人,主要劳务输出地为江浙、上海和福建的杭州、苏州、南京、无锡、常州、石狮、福州等地,其中浙江6200人,江苏8100人,福建7200人,上海6500人,其它地方3800人。主要劳务为进厂打工,从事的主要行业为服装、电子类加工,还有一部分从事特色的加工服务业,如顺河行政村的人主要从事雨棚加工和广告牌制作,还有的从事建筑业、出租车司机等,还有些自主创业的,还有一部分捡破烂的。

劳务经济在__镇经济中占60℅左右的比列。__镇地处__市最偏远的地区,在__、蚌埠、淮南三市的__、利辛、怀远、凤台四县的交界地。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地方没有像样的集体经济和特色经济,农民主要靠劳务经济的收入致富。黄龙和黎明行政村的外出务工人员比列最大,均超过了本村人口的50℅,这两个村的楼房最多,黄龙村的高玉玲盖新房面积达600多平方,他告诉我们,靠种粮食是跟本盖不起这样的楼房的,他带着三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做生意赚钱才盖了新房。据了解,家里人员外出务工是农民盖房、买摩托车等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

2、务工人员返乡情况

目前__镇外出务工人员现已返乡的大约有13000人,占在外务工总人数的40℅左右,并且仍在继续提前返乡。往年这个时候正式农民工增加外出的时候,返乡要在春节的前一个星期左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1)进场务工尤其从事服装电子行业的冲击最大。在__镇黄龙行政村,刚刚回家的高彩霞和高彩云告诉我们,她们在浙江省慈溪的一家服装厂打工,现在厂子里没活了,只能回来了,往年这个时侯是最忙的时候,一个月可以赚到__多元,今年他们村的人大部分都回来了。

(2)建筑业在其次。建筑业的务工人员回来的占从业人数的比列小一些,大约有30℅左右。很多的建筑工地停工,许多从事建筑的外出务工人员没有活干,但有些人没有拿到工钱仍在滞留城市讨工资。所以建筑务工人员的情况比目前返乡的情况要严重,还有些包工头跑了拿不到工钱的情况。

(3)自主经营的从业者及服务业受冲击要小一些。顺河行政村的人主要从事雨棚加工和广告牌制作,虽然活少了一些,但返乡的人员只在总从业人口的20℅。邹圩行政村的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从事服务行业,尽管企业消减人员,也有大量人员返乡,但仍不比其他行业受冲击得大。

(4)其它行业务工人员的情况。捡破烂的人员大都返乡,因为捡的东西卖不掉。出车司机受影响较小只有很少部分人员返乡,但同样从事出租车司机行业的人员业也少,邹圩行政村有10多人在张家港开出租车。

3、特点分析

从返乡的人员来看,一是有技术特长的人员影响小,尽管纺织、电子行业的冲击大,但能留在没有倒闭的企业里的人员,大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员。二是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影响小,比如出租车司机。三是自主经营和自主创业的影响较小。

(二)金融危机对农产品价格及销售的影响

__镇的主要农产品是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小麦是国家保护价格的农产品,由于国家公布了保护收购价格在提高,所以小麦的价格较去年有上涨,但化肥等农资的价格也在上涨,成本增大,所以小麦涨价并没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玉米、棉花、大豆国家均没有保护价格,它们受市场的调节。去年,__镇的玉米价格卖到每公斤8毛7,而且客商上门收购,今年每公斤6毛2也没人要。芡南行政村的张海国告诉我们,今年,他收获了1万多公斤玉米,可以说是丰收了,但1万公斤玉米卖不出去,就快长芽了,说不定要烂在家里了。去年棉花每公斤卖3块5,还抢着收,今年每公斤2块1,也没人要。

(三)金融危机对其它农村经济和工作的影响

随着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务经济和农产品市场的冲击,农村集镇贸易商业消费等都受到冲击。在__镇和罗集镇,大部分商店都反映,生意还不如去年的一半,赶集的人不少,但进商店买东西的人不多了,由于房租高,很多商店关门了。饭店的生意也少了许多。

__镇引来江苏客商投资经营的大型超市“万客隆”,营业额明显下滑。很多村去年积极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今年犹豫不决,钱迟迟不缴,有些人提出要退出合作医疗。村里一事一议更难了,村村通公路的配套款落实难,陆瓦房、顺河等村的村村通公路配套筹资就落实不了。

二、关于调查的分析和思考

(一)金融危机对落后地区的影响首先在农村。通过调查我们认为,金融危机首先冲击的不仅仅是发达地区以出口和国际市场为主的经济,同样也冲击着以劳务经济为主的落后地区的农村经济。其影响首先在农村,首当其冲的是农村经济。

(二)从农村会逐渐影响到城市。随着农村经济的影响,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农村购买力受到消弱,必然会影响到城市的消费购买力水平,城市商业服务业会受到影响,以轻工产业为主的我市城市经济也必受到影响。

(三)金融危机的全局性和局部性。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它具有全局性,但也有局部性和个性。比如尽管企业倒闭增加,但有实力的企业却保留了下来,大量人员失业,但具有技术特长的人员却留了下来,尽管农产品掉价,但它不是绝对地没有市场。所以只要积极应对,充分利用金融危机的两面性,寻找地方经济发展的机遇。

三、关于我市农村经济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建议

(一)提供经济信息服务。农村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化不够。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方向。农产品的滞销,劳务经济的萎缩除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外,还与信息化不强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加强农村经济的信息化,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极为重要。

(二)加强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劳务经济是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必须加强对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他们在劳务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组织定向劳务技术培训,使学有所向、学有所需,同时扩大了劳务技术培训市场,增加了劳务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三)帮助农民建设现代农产品市场。现代农产品市场可能是实际的,也可以是虚拟的,要建立__市农产品购销网络系统,使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在信息的配置下更加合理。要为农民提供网络销售的中介实体机构,引导帮助农民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市场,发展现代农业。

(四)争取国家和省及相关部门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增加了基础项目的投资,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和省委、省政府支持皖北三市六县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及相关部门的关于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在__落地,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既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又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以工业带动农村农业的发展。

第十二篇 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建设新农村自信心不足问题的建议的调研报告1900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宏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广泛,但由于各地农村现状千差万别,情况错综复杂,新农村建设任务艰苦,任重道远。当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部分农民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信心不足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现

现实的粮食价格与预期相差较大,靠种植业致富没想头。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属农业区,绝大多数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来源多以出售农产品为主。近年来,虽然我国对农业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农业势必要参与国际竞争,这意味着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受到限制,而补贴有限,小规模农业生产条件下,靠卖粮致富的可能性很小。

选择致富项目没有好路子,增加收入没盼头。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而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缺少从事其他职业的技术、技能和经验,无论从观念、素质,还是外部条件,都难以找到合适的致富项目,“搞养殖愁思路,搞加工愁门路,搞三产没思路”,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普遍存在的难题。

外出打工不长远,务工增收没劲头。由于观念和一些体制原因,多数农民不愿外出打工。一方面,“背景离乡、抛家舍业、故土难离”的传统思维还相当程度存在;另一方面,农民对外出后的医疗、就业、就学、住房等基本保障不托底、不投心。多数农民不愿意冒风险,害怕“一着走错,满盘皆输”,一旦挣不着钱,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不如维持现状。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个体的经济现状,使他们对于自身的发展充满迷惘。“腰包不鼓,难筹大事”。所以作为主体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然会产生自信心不足现象。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自信心不足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信心不足究其根源,是经济发展滞后。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处地僻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与外界交流和沟通存在“先天性”的障碍,与地处沿海等一些边境贸易条件好的地区无法比拟。二是基本生产条件差。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水平。三是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有限。部分有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都外出打工,而且不愿再回来。四是国家支持有限。改革初期,国家优先发展沿海和东部地区,在政策和资金上都向重点发展地区倾斜,其他地区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自然有限。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营养不良”,致使经济发展日趋滞后,与发达地区差距逐渐拉大,而这种差距仅靠自身的努力,靠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只能是追赶式的发展,无法实践跨越式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建设新农村的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来坚定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符合实际地在各地树立新农村建设典型,并大力宣传,用身边的典型来示范和带动,农民易于接受,更易于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加强农民培训。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素质决定新农村建设标准和进程。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供经费保障、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要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先进的思想观念,同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首先是用财政支持资金加快农村的路、水、电、医、能源等容易在短期内见效果的基础性设施建设,让农民真切地真实地感受到,新农村建设不是空话,就在身边。其次是为化解县乡村三级债务提供资金支持。解除困扰,轻装前进才有必胜的信心。第三是大力扶持主导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后劲在于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这既是区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研究制定符合欠发达地区发展实际的政策,比如对龙头企业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级组织建设等从政策层面给予保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自我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五是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方式方法。比如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开展以农业合作为主的跨区域合作。一方面,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供应优质农产品,并提供充足的粮食储备,保证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发达地区先进的发展和管理经验、资金、技术直接注入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作用。这种合作,在资源配置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在利益机制上可以实施互利双赢。以此增强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信心,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十二篇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为推进我县农业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经县委、县政府研讨决定,我们组织个乡镇党委书记、有关部分首要负责同志和重点村村书记,于本月16、日赴三县就农业产业化、新民居建设进行了调查学习。实地观赏了涿鹿县矾山镇新民居建设、万全安家堡规划养殖小区、崇礼设备蔬菜基地等个点。经过现场看点、听取状况引见,三县立足县情、发扬优势、科学经营、强力推进的工作姿势以及比学赶超的工作气氛给我们留下了深入印象。在感触三县农业乡村经济迅猛发展的还,我们也看到了本身存在的差距,震动很大。一、三县首要做法和经历:(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农村信息

  •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十二篇
  •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十二篇99人关注

    一、基本概况二、发展优势一是发展提速,历史机遇好。县委县政府提出四位一体,四区同城的发展战略,一些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卢村,卢村迎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近年来,清方村 ...[更多]

  • 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报告六篇
  • 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报告六篇98人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报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 ...[更多]

  • 市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五篇
  • 市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五篇96人关注

    留守儿童这一群体,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而不断壮大,已经形成了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特殊群体。如何教育好、管理好留守儿童,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探讨的 ...[更多]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95人关注

    近段时间,我们组织部分委员走访了县委县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及部分村(社区),就我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新农村建设基 ...[更多]

  •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报告五篇
  •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报告五篇94人关注

    几年来,**市一直把搞好土地有序流转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的大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