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大全 > 社会报告 > 社区报告

2024社区建设季度总结报告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12-03 查看人数:56

2024社区建设季度总结报告

2024社区建设季度总结报告怎么写

1. 社区概况:简要介绍社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社区设施等基本信息。

2. 建设进展:详细列出本季度社区建设的主要项目和完成情况,如基础设施改善、绿化工程、公共设施建设等。

3. 居民参与:描述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参与度,包括志愿者活动、意见征询、共建项目等。

4. 成效与问题:总结建设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满意度调查结果、反馈的常见问题等。

5. 改进措施: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计划和策略,强调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6. 合作与支持:提及与政府、企业或其他机构的合作情况,以及他们为社区建设提供的支持。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

尊敬的社区成员们,

我们很荣幸向大家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的社区建设工作进展。这一季度,我们持续致力于提升社区的生活品质,增强社区凝聚力,打造宜居、和谐的居住环境。以下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成果。

结尾:

回顾过去,我们深感骄傲,但我们也明白前方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我们将继续倾听每一位社区成员的声音,携手共进,以更高的标准和更务实的态度推进社区建设。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期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共同见证社区的持续发展和繁荣。

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们期待在下一个季度与您分享更多的进步。

——社区管理团队

2024社区建设季度总结报告范文

第一篇 2024社区建设季度总结报告1600字

半年来在区民政局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我办能够正常开展社区建设工作,结合第一季度考核结果滞后,我们身感压力大,任务重,经我办组织各社区工作人员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分析,寻找差距,找准工作的着力点,认真总结,吸取教训,努力工作,坚持和谐社区创建理念,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现将第二季度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一、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我们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把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要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区文明程度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从健全机制,加强领导入手,积极营造社区建设的浓厚氛围,推动社区建设的有序开展和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二、突出特色亮点工作

严格按照“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 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理念,围绕“八好”目标,推进“六大工程”。毕阳社区:整合全区残疾人康复站规范工作,与辖区古渡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在原有康复站阵地基础上,扩大阵地范围,进行规范,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平台。陇安社区:经过办事处、社区、及渭阳办、利民村等多方协调和努力,预计社区阵地第三季度动工完成。玉泉社区:顺利接待区人大一行对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的检查指导;接受市计生委副主任带领下的全市创建市级计生先进社区观摩现场会。惠安社区:营造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和谐氛围,为居民建立两个全民健身广场,(安居三村占地面积1000平米,总投资3万余元,安装11件各类健身器械,已投入使用。龙凤苑占地面积300平米,总投资3.5万余元,安装各类健身器械6件,已正在紧张施工中,7月10日前全面完工投入使用。)珠泉社区:雨露工程,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充分发挥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及热爱公益事业居民的作用,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五老组织机构。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帮一”包扶活动,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此项活动受到了学校、学生家长、及广大居民的称赞。玉珠社区:强化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促进共驻共建。对二毛和毛条两个大厂,以“找朋友”的帮扶活动更加持续深入的开展下去,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我为社区献爱心的系列活动。此项活动也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在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____作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社区都在开展争做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从而激发了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七·一”前夕各社区都开展了一系列的党建活动,如:陇安社区开展迎七·一消夏文艺晚会,珠泉社区坚持党建为核心,充分发挥支部的领导作用,4月底,辖区贫困户孙秋菊突发心脏病,无钱医治被医院拒收,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国正闻讯后,立即组织党员、干部和居民为其募捐,短短几天时间共收到捐款2810元,并于5月5日和居民代表送到医院,解决了患者的后顾之忧,此举同时被《咸阳日报》、咸阳广播电视台,题为《珠泉盛开爱心花》进行了报道,6月初,再次发出“爱的呼唤”,进行捐款,以便尽早为其做心脏搭桥术。惠安社区通过对流动党员的上门服务,通过“四个一样”力促流动党员成为支部的“固定党员”,使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积极投身社区服务的主人翁意识。

四、其他各项工作

社区在线网络:根据区民政局安排,古渡办事处社区在线网络于__年5月26日开通,共上传信息30余条,辖区6个社区已开通在线网络。

2.街景整治工作:自6月13日以来,古渡办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精神要求,全面落实街景整治工作,领导干部分片包抓及各社区的工作人员共同整治,共拆除门头、广告、牌匾180块。清洗楼体12栋、7200平方米。刷新楼体4栋6000平方米、栏杆300米、围墙300米。拆除违章建筑2处、围墙120米。使辖区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及群众的好评。

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有不做之处,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不断努力,不断探索,继续把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搞好。

以上是我办第二季度和谐社区创建中所做的工作,如有不妥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第二篇 xxxx年暑假社区卫生建设实习报告总结2700字

社区卫生建设实习报告范文

在我们的印象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可能存在就诊患者少、硬件设施落后、管理制度松散等问题,但这家社区医院的人流量很大,医生和护士的工作也很繁忙。医院每天的上班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30,中午有2小时的午饭和午休时间,有加班的时候则要到21:00下班。

医院每天都会开早会,时间一般在早上7:55-8:00,由医院主任主持,在这几分钟内,主任会提出这一天医院的主要任务和值得注意的事情,医生和护士也会就前一天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反映,之后寻求适当的解决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早会是一个很好的管理方法,虽然时间只有短短五分钟,却是一个全院交流的平台,对一些问题可以群策群力去解决。另外,每次早会都有医生或者护士轮流汇报前一天的就诊人数和特殊门诊病例数,这样就让医院的每个职员都参与和了解到医院的运行情况,更有利于开展工作。

慢病管理·责任医师

这周正值社区医院创建区级示范单位迎检,全院医务人员需要对前两年的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和查漏补缺,我也参与到了这项工作中来,主要任务是增补随访记录和对部分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在电话随访的过程中,我感到很多患者感念医生负责任的态度,而这主要归功于医院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建立的责任医师制度,每位医生有其固定负责的一些慢性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下每隔三个月会对自己所负责的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多为电话随访,也有门诊随访和家访等形式,这样医生能够更方便地监控患者的用药与疾病控制的情况。

由于此次上级检查单位发文件要求社区医院在对慢病患者的管理中,每个月都要有一次随访记录,而该医院三个月一次的随访达不到标准,因此需要医生和护士对前两年的记录进行增补。事实上这种重复劳动不仅会浪费很多时间,还会影响患者就医质量,因为有的医生是一边问诊一边补记录的。临近检查时,主任找来开发医院管理系统的软件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编程,自动生成了每个月的随访记录,这才解决了燃眉之急,虽然这些随访记录在内行看起来其实假得很明显。事实上,医院本来遵循的每三个月随访慢病患者的方法从医理上来说是可行的,而且由于就医人数多而医生数量很少,每位全科医生要负责的慢病患者多达70位,根本没有办法做到每月随访,因此这种要求实际是很不科学的,但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也不得不让科学低头了。

在迎检的过程中,医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有一定程度的拔高,但疲于应付检查,也成为该社区医院的一大“特色”,甚至医院主任为了让一名医师补完资料而不让挂他的号,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而且由于社区医院人力有限,有位小腿意外骨折的医生也不得不缩短假期打上石膏坚持到门诊上班。

全科跟诊·中西结合

该医院几位全科医生虽行西医,但开药时为了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能开中成药的时候都不开西药,中药虽然作用机制不明朗,起效也比较慢,但至少不会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应用中成药实际上也规避了一定的风险。

中医馆的康复理疗是该社区医院的特色服务项目,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康复理疗室的室内装潢格调,墙面用刻有小篆古文的竹简做墙饰,用来分隔床位的活动门板换成了带有古诗词的屏风,整体氛围古朴沉静,又配合艾灸的独特香味,可以适当缓解患者紧张压抑的情绪,在自然放松的环境下更有利于康复和治疗。

前来康复理疗室做针灸推拿的患者大多是需要细调慢养的,比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久而久之便和医生、护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患者对医师更加信任,医师对患者的病情也更了解,使得疾病康复得更好更快,此间医患关系之和睦融洽,是在很多公立大医院难以见到的。想来首先自然因为医患沟通多了,关系好了,二来是因为针灸推拿本身的性质,因为理疗对人体基本上是无创,对于软组织疼痛或者慢性炎症,若能缓解则灵,若不见效,也绝不会使病情加重。所以从这一层面上来讲,中医康复理疗本就不容易发生医疗事故,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也在情理之中。

患者中又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普遍认为中医比西医更省也更靠谱,很愿意接受针灸推拿拔火罐。虽然目前我国号召大力发展传统医学,但是内地中医教学却差强人意,特别是对《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的学习,中医院校往往敷衍了事,若不继承根本,没有辩证的思考,是不能成为一名好医师的。

中医康复理疗室是该社区医院工作最繁忙的科室之一,却只配备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即使有实习生帮忙工作还是显得捉襟见肘,护士更是特别劳累,但由于没有指标,社区医院还不能随意增加护士。

结束语

一个月的见习结束后,我离行医的理想也更进一步,最后以希波克拉底的医学生誓言做一个结尾,也作为求学之路上的一个注脚吧。

爱心、奉献,不求回报,讲求付出,从中收获快乐。这是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共同的理想和心愿。我是14级的一名青年志愿者,__年9月,我加入山东大学机械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__年3月至今,我在西安唐汉商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实习。担任职务为理财顾问。现将实习 期间的具体情况进行书面报告 。一、公司简介西安唐汉商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是陕西省工商管理局正式批准注册,并且是天津贵金属交易中心正式会员单位...

一、实习目的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一、实习的总体情况1、实习时间:__年7月15日7月26日;2、实习人员:江志利、王宏年、冯岗、张静、牛晓磊、杜晓峰、苏冠奇、袁旭超、刘晓明、罗利、王建斌、李春霄共12人;3、实习地点:渭南市大荔县及埝桥乡东埝村、黄营村;4、实习人员的分...

一、 实习目的:通过网络营销的专用周学习了解企业的网络营销情况,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与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

以下是实习报告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植物地理学实习报告,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实习概况】为配合植物地理学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使同学们对学科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巩固教学成果。

在大学校园里流淌,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光阴似箭。医学知识,点燃了我救死扶伤的信念,大学校园,却也激发了我的惰性。畅游着浩渺的医学知识,认识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医生职业的神圣,然而纯理论知识让我感觉疾病离我还很遥远,学习成了一种...

第三篇 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4300字

为了加快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工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近日,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深入河东、金沙等10个乡镇的13个新型社区,采取实地查看和村组干部、农户交流等方式对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工程进度、土地利用、资金筹集、基础设施配套及社区管理运行等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及呈现的特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我区把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做为实践和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审时度势在全区实施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建设工程,在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迅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按照农民集中居住、生产生活分离、功能配套完善、社区管理规范的目标,采取合村并点的方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今年以来,新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康住宅示范点48个,10561户,其中动工新型农村社区24个,9983户,动工小康住宅点24个,578户。

(一)农村面貌变化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了农村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的变革,社区的建设,打破了传统的观念,人畜分离,把后院从原来的生产区变为生活区,有效地杜绝了畜禽、秸秆进入小区,影响环境卫生的三堆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理,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城乡融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农民将住上单元房,购物有超市,休闲有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群众得到实惠多。几年来,市、区财政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小康住宅示范点建设。对近两年20户以上的小康住宅示范点,今年300户以上的新型农村社区,每户给予不少于2万元的补助,农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村信用社发放微利、政策性信贷,其它商业银行积极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五和乡为解决群众资金困难,和建设银行武威分行合作,正在为社区入住农户办理按揭贷款。一些企业集团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减轻了农民负担。住房一次投入长期使用,据调查,目前我区农宅82%以上是砖土木结构,使用期限一般在20年左右,新建的农宅基本是全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限70年左右,避免了农民在住宅建设上的重复投入。

(三)拉动投资贡献大。今年以来,全区新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康住宅示范点共10561户,目前已完工8526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1亿元,占同期全区固定资产投资204.86亿元的6.74%。带动了钢筋、水泥、玻璃、塑料、木材、砖瓦等一系列建材生产消费,促进了家电、运输、通信、建筑、餐饮等行业发展,拉动了全区经济快速增长。

(四)土地节约集约化。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以多层或小高层为主,按照小区式集中建设,单体面积在90㎡左右,大幅度节约了土地。如金沙乡金厦社区,规划占地1204亩,入住农户4049户,可节约用地750亩;河东乡中心社区一期规划占地300亩,入住农户630户,可节约土地840亩。据区委农办测算,目前我区农村住宅占地近27.9万亩,户均1.5亩,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全区预计占地不到8万亩,土地节约的空间非常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从入户和群众交谈以及在乡镇召开座谈会了解的情况看,群众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性高,但也程度不同地反映出了一些担忧,综合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总体规划滞后。全区新型农村社区总体规划还没有启动,部分乡镇只是依据当地群众的积极性搞建设,选址的随意性很大。空间布局辐射人口少,建设规模小,如发放镇在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布局了贾家墩、双桥和小路社区,造成入住农户分摊的基础设施配套费用和运行成本高。同时,新型社区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布局统筹考虑不够。

(二)建设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完整的工作流程,建设手续多,报批困难。如高坝镇十三里社区报批手续达15项之多,收费平均达到170元/㎡,办完所有手续时间长达6个多月。有些社区土地使用不规范,存在未批先建的问题。社区后期的运行和管理还没有深入研究,群众还存在上水何处来,下水如何排,取暖怎么供,社区谁来管的顾虑。

(三)基础设施配套缓慢。各乡镇普遍重视住房实体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比较缓慢。个别乡镇未将基础设施配套部分计入住宅建设成本,实现完工入住的资金缺口大。如河东乡前期为鼓励农户到中心社区居住,未将供暖、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相关费用摊入房价,建设资金缺口达600多万元;补助资金、危改资金和其它项目资金拨付和工程建设进度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基础设施配套;已经建成的示范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没有全面完工,影响了群众入住的满意度。

(四)筹资渠道不宽。新型社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乡镇初步测算,每户建筑面积以80--120㎡计,建房资金需要12--18万元,主要靠群众集资和政府补助。建设500户以上规模的社区,按照目前设计要求,水、电、路、供暖、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户均需2--3万元,资金压力相当大,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存在很大的难度。

(五)工程质量管理不够规范。部分社区建设前期工作不细,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以包代管,管理制度不健全;个别施工企业技术力量不足,规范性施工不到位;有的乡镇工程招标、质量监管未完全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监理费用由施工方承担,工程监理错位,不能有效履行其职责;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施工检查、旁站监理不到位,资料记载不全,存在质量管理漏洞。

三、对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实践证明,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更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契机。各乡镇、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认真总结经验,抓好典型带动,用新的理念指导建设,用实际案例教育引导群众,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组建一支业务熟、素质高、能力强的建管队伍,具体负责政策研究、组织协调、措施落实、施工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强化联席会议、一事一议会议制度,凡是区上办理的各种手续,简化办事程序,尽量减免各种规费。市一级报批的建设手续,由乡镇提供完备资料,对口区级部门协助报批。同时,进一步明确部门、乡镇 、村委会、农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责任,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配合、乡(镇)村积极运作、农民主动参与的推进工作联动机制。

(二)坚持规划先行,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合理。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依照《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邀请国内有资质、有影响的规划单位,打破现行的行政区域界线,采取合村并点的方式,加快制定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各乡镇的详细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村镇体系、农村住房建设等专项规划相衔接,与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公共服务规划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配套跟进。要充分考虑各乡镇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资源配置、人文环境和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合理确定社区建设位置和规模。积极探索适合我区实际的建设模式,建议城郊和工业园区乡镇发挥土地增值优势,借助相关政策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以小高层和高层为主;金色大道沿线条件较好的乡镇,以高层或多层为主;人口分散,经济条件薄弱、有荒滩空地的沿山边缘乡镇根据群众意愿以二层或平顶房为主,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各具特色、风格鲜明的新型农村社区。

(三)强化产业支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农户入住社区后,虽然生活开支有所增加,但相对完善的服务功能,可以使他们从繁重的家务和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一是注重产业发展。随着社区规模的扩大,要更大范围规划产业布局,加大劳务输出,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现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催生一批高效节水种植大户、设施农牧业大户、特色林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从而使农民群众既不离乡也不离土,就近就业,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二是引导好各种农村合作组织在社区中的衔接,发挥优势,为农副产品的外销搭建好平台。三是有针对性地引进劳动密集型、适于松散管理、分散经营或生产的企业,为家庭妇女和居家留守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解决入住的后顾之忧。

(四)拓宽融资渠道,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瓶颈。资金短缺是制约目前我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因素。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扶持政策,探索市场化融资新路子,多元化融集资金。一是建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逐年稳步增长机制。区上每年度安排一定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并逐年增加,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用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地生财,借地发展,对集体建设用地,除统筹安排好农村社区及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外,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对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除国家规定用途外,其余部分应优先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三是整合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部门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按照渠道不乱、各记其功、统一拨付、集中投放的原则,用于农村社区建设。四是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招商引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进行包装,积极推介,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五是引导金融资金参与社区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担保方式、投融资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多方化解资金难题。

(五)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整体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必须自始至终坚持高质量建设。严把质量安全关,不能因盲目降低成本、满足群众的购买能力而忽视工程质量。继续严把施工图审查、招标、监理、质监等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管作用,对在建工程进行安全、质量、手续、监理、节能方面的全面检查,切实搞好建筑质量监理和工程验收。要按照建设集约化、居住生态化、管理科学化、布局合理化的理念,做到八通(路、电、水、沼气、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科技信息网络)、五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三有(休闲广场、农家店、农家书屋)、一集中(垃圾集中处理), 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休闲娱乐、绿化美化、生产布局等通盘考虑,努力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确保群众买着放心、住着舒心,把好事办实,让群众满意。

(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还将引发农村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社区建成后,几个村集中居住,村级组织如何设置、集体资产如何管理、物业和社区服务如何开展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在社区建设的同时,就要提前思考社区管理工作。建议有关部门和乡镇及早研究农村社区管理的新途径,培养一批指导社区管理及服务的人才,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蓄积力量。

第四篇 社区文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3600字

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文化包括社区的文体娱乐、教育培训、科普宣传、艺术活动等丰富内涵。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满足社区群众求知、娱乐、审美、健身等精神文化需求,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增进居民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有助于形成和谐、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尤其在新形势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人由原来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人们从不同的社会空间进入社区,也把不同的思想、需求和问题带到了社区,使社区成为各种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社区由此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__年以来,我市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旅游城市和环保城市“武城连创”活动为契机,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评选文明社区、和谐社区,创建示范社区等活动,全面推动社区文化的各项达标,有效地推动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

社区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应看到,社区文化建设的总体状况还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繁荣发展社区文化依然是任重道远。当前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社区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多数社区办公用房紧张和活动场所紧缺的情况较为突出,基础设施滞后,设备严重不足,活动器材缺乏,管理水平不高。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城市建设历史欠账,老城区基本服务设施不配套,有的居委会甚至连办公场所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具备室内文化活动场所。二是新建小区在建设过程中,有些开发商受利益驱动,没有预留出社区办公用房和文化活动场地,或不按规划建设,擅自改变原规划中的文化活动中心。三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社区将原有的文化活动场所挪作他用或对外租赁。

第二、社区内文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许多社区内的企业、部队、学校等机关单位,都拥有设施完备、条件较优越的文化活动场馆,这些文化场馆经常处于闲置状态,但由于它们分属不同的部门、系统,在资源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方面遵循谁投资、谁拥有和谁得益的原则,从而形成了社区文化资源闲置和资源紧缺并存的矛盾。多数单位从自身安全、正常工作秩序、设备设施维护等角度考虑,缺乏大社区观念和共享共建的意识,对资源共享的积极性不高,致使辖区内的文化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第三、社区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现在社区基本没有经济来源,活动经费基本上靠各级政府或办事处支持。不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起来后,由于缺乏资金,设备不能更新、添置,组织活动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状态,缺乏发展后劲,满足不了广大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资金的较大缺口成为社区文化发展的瓶颈。

第四、政府把大量繁重的行政管理事务下派给社区居委会,给社区工作带来沉重的工作负担。现在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政府管理职能和社区居委会自治职能混淆不分,街道办事处把社区居委会当成了自己的下属行政机构,什么工作任务都往居委会身上压,甚至连卫生监督、清理“十乱”(如乱搭建、乱设摊等)这类的执法行为也下派到居委会头上。居委会本来就人员有限,事务繁杂,这样一来就更难有足够的精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使社区管理职能难以充分地发挥。

第五、社会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目前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基本上属于居民的自娱自乐,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进社区的情况还比较少见,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

第六、社区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从目前情况看,街道办事处既没有专门的文化职能科室,也很少有专职文化干部。部分社区群众业余文体活动辅导员数量还未达标,社区中各类文化骨干人才缺乏,现有的文化骨干年龄也偏高,这一切都与社区文化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诸如场地和投入不足、资源整合不力等,都与人们对社区工作、社区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有关。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入手。要大力宣传社区文化建设对提升城市质量和内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民政和文化职能部门可针对实际制定相应指导意见,既能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也可促进对社区文化重要性的宣传。文化和宣传部门要把社区题材纳入影视剧制作、各类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计划,保证社区题材文艺作品在出品总量中占一定比例。可通过制作、播放电视专题片等形式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先进作法的宣传。

第二、转变政府职能和作风,使街道办和居委会有更多地精力从事社区文化工作。对街道办事处这一级行政机构不再下达gdp增长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经济指标,使街道办事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社区服务上来。应把街道办事处的经济职能定位在主要通过建设优良环境为经济服务,而不是直接抓经济。可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等形式将社区文化建设各项指标纳入对县区和街道办工作考核的内容。对当前有些地方实行的市、区级财政对街道办(镇)公务员工资缺额发放、不足部分由街道办(镇)自筹补足的做法,也应予以废止,因为这样不利于街道办(镇)全力以赴地履行职能,也不利于规范财政秩序以及对公务员工资福利的规范管理。要切实转变政府工作作风,不要把属于政府职能的事情下派给居委会,以便让居委会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社区文化活动等社区事务。

第三、扎实推进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基础设施差是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一大瓶颈,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连片改造时,建设部门要在规划设计、竣工验收等环节监督到位,确保建设单位按国家规定要求建设社区公用场所和设施。对老城区利用闲置空地建设文化活动场所,有关部门要在规划、土地使用、建设配套费等方面给予减免。

从实际情况来看,短时期内靠新建来解决社区文化场所问题不太现实,因此必须在整合社区文化资源上多下功夫,走文化资源共享的路子。要充分利用驻区的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文化设施资源,推动社区里场、馆、站、室对社区居民开放。可按照“自愿、互惠”的原则和“低偿、无偿”相结合的办法,通过签订文化资源共享协议书等形式,建立起共享双赢的长效工作机制。

第四、建立多元的社区文化经费筹措机制。经费短缺是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又一瓶颈。建议财政设立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作为配套资金用于对落后地区困难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扶持,以此带动省、市、区级政府的投入。倡导省、市、区级财政适时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使用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对主动改善条件、扩大公共文化场所的街道和社区,按照自身投入的多少,分别给予数额不等的资金奖励,从而激发街道和社区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引导街道和社区逐步走“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路子,逐步提高社区居委会创收能力,通过明确居委会社区性自治组织的社团法人和社区资产的法定代表地位,赋予其对社区资产的管理权和使用权,最大限度发挥社区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适当拓展有偿服务范围,创建“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的经营机制,通过自办、联办等形式开发一些以文化为主题并与文化生活相配套的经营活动,以繁荣社区文化。应注重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社区文化建设,促进单位、企业、个人投入,鼓励集体、私人投资举办社区服务实体,借助外力加快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第五、加强高素质专兼职结合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居委会人数应按辖区人口比例配足,尽量减少工作人员“超负荷”现象,完善各种养老医疗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积极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组织起“三支队伍”(文体活动员、文体辅导员和科普宣传员),让他们在开展便民服务、文体辅导、科普宣传、助残服务、帮扶帮教、法律知识咨询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基层政府文化职能部门要定期组织社区文化业务培训,并切实落实业余文体活动辅导员培训与注册登记制度,努力提高社区文化干部和群众业余文体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使社区文化建设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第六、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为社区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现有情况来看,文化市场还不够繁荣,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还不够丰富,即使政府愿为社区“买单”也难以保证文化活动的质量。同时,市、县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在地理布局、服务方式等方面也有待于调整和改进,以适应面向基层开展服务。所有这些,最终要靠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来加以解决。

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第五篇 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7200字

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区委常委(扩大)会议关于贯彻省委卢展工书记在我区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要求,区政协联合组织部、民政局等12个区直相关单位成立调研课题组,从3月13日开始,深入民政局和兴门、宝泰、莲新等8个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建设专题调研,对社区的办公设施、人员配备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调查。本文基于此次调研结果,对我区社区工作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现状

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我区从__年在中城街道开始先行试点,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社区建设卓有成效。截止目前,全区建成45个社区居委会,其中属纯居型社区33个,村改居型社区12个。一批单位和个人荣获上级各类表彰,区社区志愿者协会、东城街道社兴社区居委会分别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社区志愿者协会先进单位”和“万家社区图书援建活动‘学习型社区’先进单位”,中城街道被评为“省社区建设示范街道”、东城北龙社区居委会被评为“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东城松涛、南城兴晖等10个社区被评为“龙岩市社区建设示范社区”。两位同志分别荣获“全国先进社区工作者”称号和“全国优秀社区志愿者”称号,一位同志荣获“省先进社区工作者”称号。目前,中城街道正积极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和南城街道溪南社区居委会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打牢社区建设基础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社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区委常委会、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街道、社区,调研解决社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导社区建设工作。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的意见》、《新罗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和制度》等文件;成立了由区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各街道也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抓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推进的领导管理机制。各社区还吸纳了驻区单位领导加入社区建设工作小组,共商社区建设发展大计;建立了社区建设考评机制,把社区建设工作列入相关部门、街道目标考核管理,建立了严格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全区上下形成了区委、区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居民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和运行机制。

2、认真组织,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针对原有居民区规模小、设置不合理、资源分割等问题,本着有利于服务管理、有利于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对原居委会进行了重组调整,建立了新的社区居委会,逐步建立了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层”,社区成员代表会议为“决策层”,社区居委会为“执行层”的新型社区组织体系。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一大批年纪轻、有文化、懂管理、有奉献精神的社区工作者充实到社区组织。目前,全区社区书记、主任的平均年龄47.97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到81.01%,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的趋势。

3、加强管理,提高社区干部整体素质

一是完善社区各项制度。在各社区建立健全了社区议事、社区主任、副主任职责、居务公开,居民代表会议等制度,加大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力度,广泛开展居务公开,总结推广凤凰社区、北龙社区民主评议制度,全区社区居委会干部民主评议合格率达到96%。二是做好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内容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每年均对社区主干进行一次培训,从理论和能力上提高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社区居委会的整体效能。三是提高社区干部待遇。从__年2月起,我区将社区主干的工资提高到700元,一般委员每人每月享受财政性生活补贴提高到500元,大大调动了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四是积极组建社区兼职志愿者队伍。按照“自愿、规范、长期”的原则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目前基本形成了以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老党员志愿者等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在服务项目上,初步形成了社区教育、社区精神文明宣传、社区维权等“十大服务项目”和科普培训、居校共建、创卫宣传等服务内容。现全区共有社区志愿者组织62支,专职人数495人,兼职人数10239人,注册志愿者620人,占社区总人口的5%。

4、多方投入,加大社区居委会硬件建设

积极采取“五个一部分”的筹资办法完善社区工作条件:即市财政、市社区办解决一部分,区财政解决一部分,街道财政解决一部分,辖区单位赞助一部分,社区投入一部分。多年来,区、街道两级财政都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从市、区财政、街道、社区自筹及其他渠道共投入社区建设经费1000多万元,用于改善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社区活动场所、完善社区服务设施等。各社区居委会也采用购置、调整、更换、改建等形式,使社区用房和服务用房的面貌得到改善。目前,全区45个社区用房平均面积达到240平方米,达到省示范社区标准用房100平方米以上有33个,占73%。社区居委会的服务站、警务室、文化阅览室、社区活动室等样样俱全,社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

5、强化服务,推进社区建设不断发展

一是加快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至目前,我区已成立了各级社区服务中心(站)47个,各类服务设施6413个(不完全统计),其中社区服务中心(站)区级1个、街道级4个,社区级42个;青少年教育站61个,托幼机构166个,托老机构8个,餐饮服务网点1164个,商业零售网点2294个,维修服务网点472个,咨询服务站75个,其它服务设施24个。同时抓好社区就业和再就业劳动保障服务,积极建设一批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截止__年度,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登记造册的下岗失业人员共有4963人,为城区下岗、离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机会4070人;二是推进社区医疗卫生建设。目前已有26个社区居委会合建了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并投入使用。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三为主”方针,建立了“街道-居委会计生专干-计生小组长”等三级计生服务网络;三是扶持社区文化。各社区都十分重视文体活动队伍建设,积极组建诸如夕阳红文艺宣传、腰鼓、棋牌、舞蹈等队伍。一些社区已经培养出一批专业表演队伍,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常年活跃在社区里。各社区还充分利用板报、标语、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对社区成员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法制宣传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东城街道开展“温馨社区”,南城街道开展“学习型社区”,中城街道开展“诚信社区”,西城街道开展“文化社区”等;四是推进社区平安建设。充分依靠社区基层组织,建立专兼职结合的社区治安队伍综合治理网络。规范社区警务室建设,各社区实现了“一区一警”,设立了“社区警务室”。大力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努力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使居民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区成立的社区义务巡逻队达30支。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管理体制问题

一是社区组织领导体制不完善。按照《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的规定,社区建设实行的是以街道管理为主的组织领导体制。目前社区建设中办公场所规划实施、建设资金筹措、辖区企事业单位共建等问题,仅仅依靠街道和社区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

二是共建共享机制难实行。目前,社区辖区内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医院、学校的服务及设施和闲置资源共建共享,听任所在单位领导意愿,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难以全面做到共建共享。公安、计生、劳动等网络资源自成一体,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

三是社区组织管理职能行政化。社区组织管理一直实行的是居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党支部“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机构设置,履行的是偏重管理的“准行政机关”工作模式和以完成街道布置任务为主的“被动式”工作方式。除居委会以外,其它社会团体和中介性社会组织不仅数量有限,发育不足,而且缺乏专业性和自主性,没有形成社区特色。社区居委会除了《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日常工作外,还要承担街道、政府机关单位或部门交办的各种名目繁多的行政性任务。居委会实际上成为一级准行政组织,使得其根本无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自治功能。诸如向居民收取城镇义务兵优待金,涉及面广,征收难度大,大多数社区居委会仅完成任务的三份之一。居委会普遍反映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2、办公场所保障问题

目前,还有12个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达不到省定社区办公用房标准,其中6个无办公场所,6个办公场所面积达不到省定社区办公用房标准。

一是社区办公活动用房没有同步规划建设。城建规划部门编制城市规划时,对新开发的小区没有预留社区居委会办公、活动场所建设用地,造成“无地”建设问题突出,如南城莲东小区和西陂龙岩大道、龙腾路沿线新开发的小区等。

二是相关文件内容不明确。市规划局《关于规范城市社区服务用房规划审批管理的通知》(龙政规〔__〕147号)文件规定,从__年开始,各开发小区按5万平方米以下的预留3%,5万平方米以上的预留2%作为社区服务用房,但由于该文件没有明确执行主体,这些要求都未能得到落实,部分新开发小区预留的社区服务用房包括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相当一部分小区把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简单地用物业服务机构用房替代,居委会办公场所被排除在外,造成社区居委会“无址办公”的问题普遍存在。如南城街道清泉社区居委会(所辖恒宝豪庭小区)、中城街道北关社区居委会(所辖阳光翠庭小区)等6个社区办公场所面积达不到省定社区办公活动用房标准。

三是社区办公用房审批手续难办。全区12个达不到省定社区办公用房标准的社区居委会,其中6个社区居委会有现成的土地可供新建办公活动场所,却无法取得城市规划和用地审批手续。如:东城街道永兴社区居委会,在龙岩第二医院附近铁路边有一块160平方米的空闲安置地,可兴建居委会办公用房,但规划部门至今未审批同意。东城街道东宝社区居委会在老火车站附近有一块2亩地可建设居委会办公用房,规划部门已经批准,但用地指标至今无法办理;西城街道莲新社区有一块尚未开发的空地,规划部门也划出了社区居委会办公地址蓝线图,并办理了选址意见书,但在用地审批时无法办理红线图;中城街道北关居委会新建办公用房仅办理审批手续就用了30多万元,因无后续资金,只好搁置停建。

3、经费保障问题

一是社区办公用房建设资金严重短缺。__年以来,市、区、街道和社区建设中虽已投入1000多万元,但年均投入仅130多万元,供需矛盾相当突出。按目前的规定,新建一个社区办公活动场所,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分别需交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60元、人防易地建设费28元,所占的建筑成本比例大。目前全区纯居型的社区居委会达33个,占73%。这些居委会居财收入匮乏,仅依靠市财政对一个新建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补助10万元,根本没有能力解决办公场所建设问题。

二是社区干部财政性生活补贴偏低。根据《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规定: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待遇,其主任、副主任的财政性生活补贴原则上不低于区(市、县)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150%;专职委员不低于区(市、县)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130%”,按__年最新调整的新罗区最低工资570元/月标准计算,我区社区居委会成员享受财政性生活补贴社区主干应为855元/月;一般委员741元/月。但目前社区居委会主干每人每月享受财政性生活补贴为700元;一般委员每人每月享受财政性生活补贴为500元。与《纲要》要求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社区办公经费不足问题。根据《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要求,各职能部门要求社区居委会协助办理本部门业务的,要求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这些要求不能得到完全落实,增加了社区工作,也就加大了社区办公经费压力。目前,我区各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主要是按照省财政厅的规定每年下拨补助5000人以上的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1万元,5000人以下的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8000元。这样的标准远远无法满足我区33个纯居型的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要求。

四、建议

1、建立健全社区建设组织管理体制

一是创新组织领导体制。组织领导体制是从根本上保障社区建设的领导和管理的最重要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领导,明确市、区两级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街道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管理、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领导组织体制和工作体制。针对社区用房建设、文化、环境、治安、卫生等等分属于政府各个职能部门,民政部门牵头的职能不能落实的现状,建议设立市和区两级社区建设管理局一类的政府机构,统一行使社区建设规划、建设、管理、检查、指导、协调职能,对社区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推进。

二是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机制。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驻区单位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驻区单位自觉遵守、积极参与、热情支持所在社区的社区建设管理,主要包括驻区单位的文化、体育、科研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实行无偿或低偿服务;积极参与社区换届选举,参加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配合社区做好计划生育、治安管理工作,支持社区的公益事业建设,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者队伍和志愿者活动。社区辖区内各级党政机关、驻军、大中小学校、厂矿企业、社会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要积极支持所在地社区的工作,参加所在地社区的活动,要主动与社区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帮助解决社区工作中的各种实际困难。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驻区各单位要将闲置资源无偿或低价提供给社区作为办公、服务和活动场所,要将单位的服务及活动设施无偿向社区居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事务共办、文明共建。打破公安、计生、劳动等部门分别建立信息网络体制,建议建立市、区各部门共享网络信息平台,减少和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三是先行先试,完善社区功能。按照省、市的部署,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活动,在城区每个街道抓好1-2个社区试点,拓展社区建设内容,提高和谐社区建设水平。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的意见》。任何级别的部门、单位,凡拟将其组织机构、社区挂牌、考核评比、办班培训、专项调查、报刊征订等事项以及社区职能以外工作进社区的,应持上级有关文件和具体实施意见,向所在区社区办提出书面申请,报区委、区政府批准后,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委托给社区。未按要求申报审批的,社区有权拒绝或不执行。理顺市、区、街道、社区之间的关系,增强区和街道在管理区域性公益事业、公共事务以及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统筹协调能力。社区居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政府职能部门不能把社区居委会当成自己的“下属单位”,层层向下压任务,坚决杜绝社区行政化。建议落实区委已经制定的政策,城市义务兵优待金由区财政统筹,减轻社区工作压力。

2、切实保障社区办公活动场所

一是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同步规划建设。根据《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及福建省委办公厅《关于推进海峡西岸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建议市政府牵头组织市规划、土地、民政以及新罗区政府部门,按照社区人口规模、城市功能区划以及“布点合理、选址适当、设置集中”的要求,尽快编制出台龙岩中心城市社区办公用房规划建设的政策性意见,力争居住区的规划与社区居委会设置规划同步进行,确保居委会办公用房有地选址,有地建设,尽快解决“无址办公”以及面积达不到省定标准的居委会办公用房问题。同时提前规划预留即将新成立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地块(近期急需新建华莲、龙腾、东肖开发区等14个社区居委会,详见表三)。按照“五个一”(即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一个卫生服务站、一个警务室、一个文化阅览室、一个体育健身场所)以及预留一定的停车场标准来规划建设,独立建设,占地面积不少于1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以上。

二是明确责任,建立社区办公用房保障机制。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帮助协调规划、土地、建设、房管、民政等部门,严格执行国家民政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民发〔__〕275号)以及《福建省城市建设纲要》、福建省委办公厅《关于推进海峡西岸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加强对土地竞拍、小区规划、工程建设、商品房预(销)售、竣工验收备案及权属_等环节的协调控制,确保社区办公活动用房规划建设、配套到位。

三是简化社区办公活动场所用地手续,减免费用。社区办公活动场所本身是城市公共设施,服务于市民,现再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和人防易地建设费等费用,本身就是加重当地社区居委会的负担。因此建议市规划、土地等部门简化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建设各项审批手续,并且减免相关审批费用。

3、增加投入,确保社区各项经费

一是建立社区建设发展基金,保障建设社区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应将社区建设与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重视和支持,建议每年从市、区财政预算中各安排300万元,建立社区建设发展基金,制定具体的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社区服务等费用支出规定,从根本上保障新建、改扩建社区办公用房,以及社区社会服务费用。与此同时,要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推进海峡西岸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配置。对零星开发住宅区,开发商可按建设面积2-5%的标准折算缴纳社区配套用房经费,专项用于建设或购买社区配套用房”规定,建议市政府明确对新开发的住宅区,开发商按建设面积的5%的标准折算,向新罗区政府缴纳社区配套用房经费,专项用于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

二是兑现并提高社区干部财政性生活补贴。根据《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规定,参照__年最新调整的新罗区最低工资月标准,今年尽早兑现省要求的社区干部财政性生活补贴社区主干应为855元/月、一般委员741元/月。明年逐步提高,以调动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确保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实行社区事务准入制,如确需社区居委会承担或配合的工作事项,由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把关,通过街道办事处统一安排,并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对于超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职责范围,而必须由居委会协助的工作,要按照有偿服务的原则,由相关部门解决相应的经费或人员,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四是建议适当提高纯居型的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补助标准。

第六篇 关于加强社区女社工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与建议1950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中心的不断下移,社区已经成为开展各项社会工作的主要阵地,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战场,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建设一支高素质、强能力、上规模的社区专职社工队伍,是实现以上目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社工队伍里,女社工占绝大多数,且女社工有着生理、心理特点,故有必要对女社工开展调查研究。

一、根据对现有资料和有关数据的整理、部分女社工的走访,以及调查问卷,得出以下现状:

(一)、基本信息

无锡南长区各街道共有社工65名,其中男社工8名,女社工57名,女社工年龄结构为:30周岁及以下32人,占56%;31-40周岁20人,占35%;41-50周岁5人,占9%。学历分布为:本科有24人,大专有16人,高中(含中专、职高)有16人,研究生学历为1人,分别占42%、28%、28%、2%。57名女社工中有21人未婚,27人未育,30名已生育的女社工中孩子0~3周岁的有17人。女社工中担任社区正职的有2人,副职的有10人。

(二)、工作情况

工作有“三多”。

第一,工作任务多。各类条线工作,接待居民来访,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走家入户对居民进行走访,还需要完成拆迁、招商引资、协护税、征订报纸等各项任务。

第二,创建检查多。近年来,一些职能部门不断加大对社区的创建检查力度,迫使社工不得不抽出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应对。有些创建工作老百姓的确收益,但也不乏有些创建工作形式重于内容,耗精力,又无实际意义。

第三,工作台账多,现在都提倡无纸化办公,纸质台账相对以前要减少许多,但电子台账和各类平台多了很多。有些条线的社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电子台账和各种平台上,间接影响了社工与居民面对面的时间。

(三)、心理状态

第一、心理压力重。女社工要承担繁杂琐碎的工作以及面对弱势群体的一些无奈等,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除此之外,为了完成行政性事务,分配给走访和联系居民的时间相对较少,有时会引起居民的不满和误解,加剧了社工的无形压力。除此之外,女社工的生理特点,如例假、怀孕、生育、哺乳等,都会令她们精力分散,形成工作与个人问题之间的压力。

第二、不良情绪的困扰。由于工作量大、收入不高、得不到居民的理解,有些女社工会产生焦虑、烦躁、郁闷、懈怠等不良情绪,长久下去,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期望落差大。“您当初选择做社工主要是出于何种考虑”,此题为多选题,30位女社工中,选择了“看好社工行业发展前景”的有15个人,占50%,选择“听从父母家人安排”的有6人,占20%,选择“兴趣爱好/个人理想”的有5人,占17%,选择“找不到更好的工作”的有4人,占13%。“现在,您对社区工作未来发展的看法是”一题中,选择前景不明朗,走一步看一步的人数达到17人,占57%,7人选择前景光明,愿意扎根,占23%,4人选择了前景渺茫,临时跳板,占13%,2人选择了没有想过。占7%。这些数据表明,在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有些社工或多或少会产生对未来发展迷茫,对自身工作的信心不足。

二、存在问题

第一、社工性别结构不合理。女社工占社区工作主力的绝大多数,这就造成了“女的当男人用”的现象。社区中一些重体力活儿女社工也得顶上,有蛮横的男性居民来闹时,也大多是女社工拦着。

第二、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社区承接的各条线工作有20多条,主要包括党建、工会、统战、妇联、团建、综治、人武、民政、老龄、残联、社保、计生、卫生、教育、文体、关工委、宣传等。每条业务线又都有细化的内容,纷繁的社区行政工作不仅加重了女社工的负担,更减少了她们与居民沟通的时间,与社居委宗旨想违背。

第三、心理素质有待加强。当很多压力迎面而来的时候,有些女社工会出现退缩心理,或以负面情绪面对,甚至出现逃离心态。

第四、工作积极性减弱。随着工作时间越久,社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出现懈怠现象。

三、建议与对策

第一、优化社工性别结构,增加男社工的人数,减少女社工招人力度,以达到男女社工比例平衡。

第二、合理减轻女社工工作负担。一方面,呼吁上级各部门尽量取消一些对社区没有实质性帮助、形式化的工作内容,为社区减负;另一方面,社区也应开动脑筋,更新服务思路。比如采取“服务外包”等方式,将某些工作任务委托给社会组织来承接,这有利于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

第三、缓解心理压力,提升职业自信。通过开展排解工作与生活中的压力、与人沟通、了解自我增强自信等心理服务内容方面的心理讲座,也可以通过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解压训练,达到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的目的。

第四、建立沟通平台,增强工作积极性。今年,我们社区成立了“躬行学习园地”由各位女社工“轮流坐庄”主持,内容可以是专业性工作,也可以是心灵交流,包括关于恋爱、婚姻、生育等方面的交流,促进社工之间的相互学习,增强社工之间沟通,提高工作积极性。

第七篇 **县社区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10350字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体制的日益深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政府、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回归社会,逐步实现了“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这也对如何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近日,我们按照县领导的要求,专门组成调

研组,采取听汇报、个别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着重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社区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及做法

目前,全县共设有4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在册居民92849人;设有街道党委3个,社区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33个,辖党员1686名,其中下岗职工党员339名,自谋职业党员360名,离退休党员887名,现初步掌握的游离于党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109名;党组织建成率76%;社区班子平均年龄47岁,大专及以上占16%,高中程度占43%;社区团组织建成率为79%,社区妇女组织建成率为83%。

近年来,我县在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方面,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一定成效的工作路子。

(一)基本形成了社区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县委一直把如何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在组织人员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于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_____县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关于完善县级机关部门与社区共建制度的通知》、《关于组织在职党员积极参加居住地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通知》以及下派优秀年轻干部进社区锻炼培养等制度与办法,从机制上、制度上、人员上对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县财政还将逐步按社区中每100户划拨3000元,镇财政按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划拨给社区相应资金,给社区建设提供经济支撑。武康镇六大社区与县级机关部门率先结对共建,去年累计到位资金近100万元。各社区在职党员联系社区活动也轰轰烈烈地得到开展,全县累计1800多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利用双休日和一技之长,开展了医疗进社区、法律进社区等各种活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

(三)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一是加强党员教育。针对社区党员中离退休的多、年纪大的多、外出务工经商或投亲靠友的多等实际情况,采取就地就近划片建党小组及主动上门联络等做法,切实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各社区党组织在简陋的工作环境中,挖掘潜力与优势,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党员教育。许多党员都过上了正常的组织生活,有了“原来无家、现有家”的归宿感。二是发挥党员作用。近年来,全县各个社区党组织利用各种载体针对性地开展了党员活动,实现了社区内资源的共享,极大地发挥了党员的作用。如各社区都把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工作进行归类,有的组成在职党员夜巡队,维护一方平安;有的开展在职党员送医疗进社区、送科普进社区等活动。吉祥社区在职党员开展“一人一岗”活动,每个党员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贡献一份余热。群安社区开展了党员与困难群众的帮扶活动,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他们不仅发挥443名离退休老党员的作用,还把小区、群楼内的89名在职党员召集起来,组成“党员联系大组”,通过离退休党员和在职党员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搞好小区共建,带头进行移风易俗。许多住宅楼在党员骨干的带领下,自发地要求挂起“和睦楼”、“奉献楼”的牌子,相互开展竞争,比家庭和睦,比邻里团结,比楼道整洁,比环境美化。在突出抓好社区稳定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各项社区工作的开展,从而摘掉了省、市、县挂牌的后进帽,于评上了“县级文明社区”,并申报了市级文明社区。

二、社区组织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

随着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在社区党组织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原有的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已与新形势下对党员教育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概念不清。由于计划经济和街居管理体制的影响,社区内“不愿意”或“没必要”。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社区干部对当前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他们认为,在现有管理体制下,社区党组织实质上是离退休支部,街道党委主要是领导和管理社区事务,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基础条件和社会氛围都还不成熟,上级组织对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还缺乏深入的宣传和工作指导。

(二)党员管理不配套。一是原有的党组织工作与党员数量迅速增加不相适应。近几年,由于企业改革,大量下岗工人的党员将组织关系转移到了社区,使得社区的党员数量迅速增加。据统计,县城区6个社区党员数1997年为名,今年上半年已达1686名,增加%。有的社区近年来几乎成倍增长,如群安社区9月以来,党员从无到有,猛增到443名,这部分党员因改革,许多怨气牢骚都带到了社区,对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二是原有的党员管理模式与党员结构日趋多元化不相适应。近年来,城市拆迁改造、再就业工程等,形成了人员流动的加快态势。“人在户不在”或“户在人不在”的人户分离现象十分严重,产生了“党员找不到组织,组织找不到党员”现象。在调查中,基层反映,开个党员支部大会,有时竟很难确保50%的到会率。三是现有的激励机制与在职党员参与活动不相适应。从实践看,如何引导在职党员从单位走向社区,并有组织地参与社区建设,仍然是当前社区党建工作的一大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县专门设计了在职党员社区联系卡,并出台了相应的制度。但由于对在职党员实行单位与社区双重管理监督的制度尚未完善,部分在职党员仍未登记报到,报到的参与社区建设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难以落实,从而影响了在职党员对社区党建的认同感和参与的积极性。

(三)干部队伍不适应。社区党组织建设要求有高素质的党建工作者与之相匹配,但目前情况下,一时还难以做到。一是在配备上,重主任、轻书记,即使是配上了所谓的“强书记”或者书记主任“一肩挑”,也往往是事务缠身,对党务工作所花精力不多。二是在结构上,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后继乏人。由于社区干部任务重、压力大、收入少,因而在任的不愿当,年青的又不想当,要物色一名合适的社区干部很不容易。三是外部环境上,社区干部很少接受上级安排的比较系统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方面的培训,一些对过去一直沿袭的居委会模式进行简单的“撤并”式改革,具体操作时,尚缺规范。从调查看,全县35个社区(居委会)党组织中,这三年只发展党员名,未发展党员的党组织占%。据了解,之所以社区发展党员那么难,是因为:一方面,社区能掌握的优秀人才匮乏,大部分年富力强的居民有自己的工作单位,申请入党均在本单位;而滞留在社区的下岗工人又忙于奔波生计,党支部难以联系考察;另有一些打工族又因流动性太强而难以物色培养。另一方面,从调研情况看,社区党组织发展党员的视野不宽,仅限于社区居委会内部,故队伍有萎缩态势。

(四)活动经费不充足。社区党组织作为____,担负着领导、协调社区各方的作用,相对社区党建的各个要求,社区在财力、物力投入方面又普遍存在着承载能力不足的现象。各社区普遍反映党组织活动经费紧张,活动地点难保证。党内活动的正常开支靠东赞助西借款,入不敷出,杯水车薪。尽管县委出台了21号文件,明确规定县财政按社区每100户划拨资金3000元,镇财政按不低于1:1的资金配套,然由于诸多原因,该规定难以全部兑现。武康在全县先走一步,但资金落实问题也是悬而未决。社区资金的困难,影响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活动形式单一,枯燥无味。党员对活动开展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但社区党组织又因经费拮据无力搞好这些活动,这一矛盾已日益突现。如城关镇80%的社区(居委会)支部书记反映:平时慰问党员病号或组织其他活动都是自己凑钱,党员也无固定活动场所,都采取游击式活动方式,或索性在支部书记家里挤。即便条件稍好一点的社区,由于党员电化教育片源少,内容针对性不强,加上要更新放映设备,无力购买新资料,该现状已伤透了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的脑筋。

三、社区组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我县社区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上述薄弱环节,我们认为,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基层政权的战略高度,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扩大党在社区中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其思想导向作用、重要决策作用、组织保证作用和行为表率作用。我县社区党组织建设的近期目标应为:以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渗透力”和“分类管理”为重点,力争近三年内达到“一个扩大”、“三个加强”,并实现“四有”的总目标。即进一步扩大党在社区范围内的覆盖面;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明显加强,社区工作者素质明显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工作明显加强;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必须有党的工作,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必须有党组织,凡是有党组织的地方必须有党的活动,凡是有党的活动的地方必须有成效。

(一)、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第一,党员分布状况发生新的变化,进入社区的下岗党员、退(离)休党员不断增加,对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全县企业改革的到位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企业职工党员和退(离)休党员组织关系迁入社区。为此,社区党组织在接收大量新的成员的同时,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任务明显加重,传统管理方式和手段有待改进。

第二,各种社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大量涌现,对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全县共有各类社团组织6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个。去年,县委组织部专门抽调人员组成调研组,对全县各类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调研,从调动的情况来看,我县社团组织的党组织组建率为空白,社会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也仍然是党的工作的薄弱点。由于这些组织大部分在社区,因此,社区党建工作可谓任重道远。

第三,封建迷信活动的抬头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社区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全县各类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许多地方建庙设庵,活动频繁,并吸收了不少群众参与;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也正不断影响着年轻一代人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为此,加强新形势下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第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全面实施_____现代化战略,对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出了新要求。县委、县政府提出把_____建设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这是推进_____现代化战略的重要举措。社区党组织在创建活动中承担着重要责任,要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____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组织社区各方面力量,把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因此,加强社区党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新课题,我们应当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意义,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二)、扩大党在社区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1)向警署、工商、税务、物业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延伸。对这些机构由过去的“条条”领导,改为“条块结合”的双重领导。为此可建立和实行三项制度:一是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加强双重领导单位与社区党组织的沟通,确定需要社区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有关单位需要配合社区进行的工作;二是报告制度。实行双重领导单位的领导同志定期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汇报工作,并交居民代表审议;三是行风评议、考核与会签制。年终考核由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听取双重领导单位主管领导述职,组织居民、机关干部代表及行风监督员进行行风评议,形成考核书面意见,抄报其上级主管部门。通过多种形式理顺“条块”关系,推动这些单位的自身建设和行风建设,在社区的治安保卫、综合治理等工作中,增强工作合力。

(2)向新经济组织、新社团组织中的无主管单位延伸。针对这些组织规模小、分布散、变化快、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各社区要创造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办法,健全党的组织和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对有3名以上党员的单位,帮助建立独立党支部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对处于流动、分散状态的党员,探索创造新的党组织组建办法。比如,有的可依托人才服务中心或其他服务中心建立党组织,有的可在私营企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建立党支部,有的可在商贸大厦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联合党支部,有的可在青年宿舍建立民营企业青年职工联合党支部。对没有党员的新经济组织、社团和中介组织,社区可派党建联络员进行联系,在这些组织中先建立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积极培养发展对象,努力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

(3)向辖区内其他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延伸。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努力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党组织共同参与、团结广大群众共同奋斗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建立这个新格局的客观依据,是随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城市功能及管理重心下移,使越来越多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工作由社区来承担。而这些工作单靠社区党组织难以完成,需要整合社区资源、组织协调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同一社区内的单位,也有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需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投资环境、经营环境和生活环境,这就使得社区党建工作向社区内其他单位延伸不仅有了客观需要,而且有了现实可能。这些工作就是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支撑点,是社区党建新格局中社区与各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连接线。为了实现这种“延伸”,可以创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社区党建研究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组织。通过组织协调各基层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共同创造“安全、整洁、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保证人们安居乐业,保持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密切党群关系。

(三)、强化社区党员工作的分类管理。

(1)对离退休党员主要解决“余热”问题。根据社区离退休党员的群体特点,一是要从狠抓思想教育入手,确保离退休党员信念不动摇。可通过“三会一课”、时事理论学习、“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反对邪教,崇尚科学”等正常的组织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党性观念,教育他们退休不退志;还可通过组织开展“走出家门,看社区发展,看_____变化”等活动,实地感受城市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并注重培养他们的社区意识,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加入到社区建设的行列中来。二是要从关心生活入手,用社区真情凝聚起离退休党员的心。街道、社区党组织每年可定期走访慰问高龄、体弱多病、家庭生活困难的党员,送教上门、送学上门、送医药上门、送服务上门,及时把党的声音传递过去,及时帮助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到组织关系转到社区后,由原来的一个家,变成了有两个温暖的家。三是要从开展适合离退休党员特点的社区活动入手,引导他们继续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组织可在离退休党员中开展诸如“一人一岗”志愿者等活动,根据离退休党员的专长和志愿,让他们申报一个适合自己的社区工作岗位,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承担一些社区宣传、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社区民调、社区养护等工作;没有专业特长的党员同志,可参加社区治安义务巡逻、楼道卫生保洁及一些便民利民等活动;在老党员中,还可开展一些“我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等金点子活动,以充分调动广大离退休党员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带动和影响党员身边的居民群众,促进文明社区的建设。

(2)对流动党员主要解决“固定”问题。首先我们要切实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寻求工商、公安、计生等部门单位的配合与支持,借助有关部门清查流动人口、出租房、门面房、摊点之机,通过拉网式调查,基本上做到对流动党员人数清楚、结构清楚、分布清楚,并把流动党员管理与流动人口管理相结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其次可通过设立流动党员活动站的形式,对无正式党组织关系介绍信、持党员证明信和《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实施协助管理。

一是建立流动党员活动站,让流动党员找到自己的

家。可把流动党员活动站设在社区或市场的党员活动室,制作统一的标牌,制定工作制度和流动党员行为规范,选派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兼职站长和工作人员,活动站还应为流动党员准备各种党建读物和学习材料,设立学习园地,放置党员电教设备。同时,社区党组织可运用墙报、黑板报等向流动党员发出到活动站报到的通知。社区户籍民警也应积极向社区党组织提供暂住人口中党员情况,协助社区党组织共同管理好流动党员。

二是要明确活动站职责。流动党员活动站对有正式党组织关系介绍信的流动党员负责接转党组织关系,并编入相应的社区党小组接受教育和管理;对无正式党组织关系介绍信的党员,主动与其所在单位联系,弄清党员身份,协助原单位党组织加强教育管理,组织他们过好双重组织生活;对持有党员证明信和《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由活动站为他们填写《流动党员登记表》,建立《流动党员花名册》,发放《流动党员活动卡》,党员凭卡每月必须参加一次由活动站组织的学习教育,并由工作人员负责登记。党员在转出活动站时,由活动站依据党员参加活动的情况出具书面鉴定。

三是可开展流动的旗帜飘起来主题活动,为社区党建聚合力量。活动站不仅要协管好党员的学习教育,而且还可组织党员开展一方工作,贡献一方和我为社区建设献一计活动,充分调动流动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市场中流动党员活动站还可开展既要闹市场,又要保本色活动,党员商户挂牌服务和争当共产党员示范户等活动,使党员既有责任感,又多一份光荣感。通过这种形式,流动党员的形象就会在社区建设中日渐闪亮起来,成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新亮点。

(3)对在职党员主要解决“动力”问题。在去年县委组织部出台组织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意见的基础上,接下来要着重抓好深化、持久工作。一是培育一种自觉意识。要进一步摸清在职党员的情况,向他们介绍近年来社区发展和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目标。请在职党员对社区建设和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在职党员认识社区、关心社区,自觉投入到社区建设中去。二是激发一股参与热情。可按照在职党员的作息时间,分期分批召开在职党员座谈会。在会上宣传社区党建有关精神,汇报居委会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目标,分析社区困难,对在职党员提一些具体要求等,以增强在职党员的社区认同感,激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三是建立一个活动载体。可成立“在职党员联谊会”,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联系制度、管理制度和活动制度。如定期开会,共同协商决定重大问题。通过联谊会的形式在在职党员与社区党支部之间架起一条通道,使社区党支部能定期与在职党员联系,让在职党员及时了解社区情况和居民群众的需求。四是提供一方活动舞台。要为在职党员提供一方长期为社区服务的舞台,使他们能自己安排时间和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好以社区党支部为扇形圆心点,以党员责任区为扇面,党员志愿者队伍为扇骨的“扇形在职党员社区奉献网”。五是形成一项长久制度。对在职党员参加居住地社区建设和服务的制度还要进行分化和细化,尤其是在职党员社区表现反馈制度和表彰制度要落实到位,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对党员评优罚劣必须征求社区意见。对这些制度要形成督查机制,长抓不懈。

(4)对下岗弱势党员主要解决“信心”问题。

一是开展教育,增强他们对党的“信心”。针对有的下岗职工党员支部活动不参加,党员不上交等情况,社会党组织要正确分析他们的思想动态,耐心细致地上门开展经常性教育。通过“拉家常”式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部分职工暂时下岗,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改革的成本。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将来为更多的职工上岗创造条件。而不是错误地认为“党不要我们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相信党,增强对党的“信心”,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二是强化服务,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社区党组织要对本辖区的下岗弱势党员情况进行深入地调查摸底,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和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分别为每位下岗弱势党员建立“信息卡”。要为下岗弱势党员再创业提供“绿色通道”,在办证、交费、交税等方面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减轻他们的费用和负担。建立在职党员与下岗弱势党员“一助一,各助一”活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三是组织培训,提高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针对下岗职工党员大多年龄偏大,技能低下的特点,可根据他们的特长和爱好,分门别类,组织培训,发给相应的培训证书,以提高他们再就业的技能。有条件的社区还可以在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依托摄影、美容、修理、家政服务、残疾人管理等便民服务项目,联系就业岗位,提供就业信息,为他们再就业创造条件。

(四)、丰富社区党建工作的活动载体。

要以当前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为内容,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载体,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创造条件,使每个党员都能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一是以加强社区党支部建设为目标,开展创建“规范化社区党支部”建设活动。通过创建活动,建设一个坚强的班子,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带出一支好的党员队伍,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以创建文明社区为目标,组织广大党员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开展“六联六共”活动。即思想工作联做,共育四有新人;城市卫生联管,共创优美环境;社会治安联防,共保社区平安;社区服务联办,共享社区资源;计划生育联抓,共同落实国策;科学文化联教,共促素质提高。通过活动,把“人人参与社区建设,人人为社区服务”的意识在社区树立起来,促进文明社区建设的开展。三是深入开展社区“凝聚力工程”建设活动。通过一系列为民服务活动,组织社区党员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千家愁、暖万人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把社区党员的关爱,送到特殊人群、特殊对象的心坎上,体现社区的温暖,使党员成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行为规则的示范。四是实行党员挂牌服务和建立党员(小组)责任区活动。采取党员包楼、包户的方法,开展争当“文明家庭”、争创“文明楼院”活动,把党员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表率作用体现出来,为创

建文明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完善社区党建工作的财力保障。

如果缺乏一种密切联系群众、让群众满意的物质载体,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就会大大减弱,加强社区党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切实增加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党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和人员、经费不足的问题。可制定下发具有一定法规性的文件,把社区党建经费列入行政经费预算。按照“因地制宜、因街制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采取工业经济、商业经济、文化经济、城管经济、有偿服务等多种方式,形成依托城区、拾遗补缺、形式多样、经营灵活的社区经济特色,增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经济后盾。可以按党员管理数量与难度系数,配置必要管理经费。县、镇财政要将政府用于绿化、环保、市政等方面的专项经费相应拨给社区,实行“条费块转”、定向支出;社区建立社区建设发展基金,通过政府财政拨款(每年按比例)、社会募集、个人捐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保证财源畅通不竭。居委会的办公经费和专职居委会干部的工资福利等开支,社区建设发展基金应给予保障。同时,对已有的政策,要抓紧兑现,确保党组织工作的物质支撑。

(六)、加大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力度。

(1)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镇委要把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领导到位。乡镇党委特别是街道党委要把社区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认真研究社区党建工作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单位党组织要在街道党委的领导和协调下,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共同抓好社区党建。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在承担对基层的工作指导、服务职能的同时,把自己的工作做到社区去,使本部门的一流工作体现在社区。

(2)加强调查,分类指导。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和实施计划。要综合有关部门力量开展社区党建示范点建设,通过试点,总结经验,指导面上工作。要实行分类指导,不能“一刀切”,一个模式,一齐上。对基础条件好的,实行全面推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注重规范和提高;对存在困难和问题较多的社区,要采取因地制宜,夯实基础,逐步推进的办法开展工作。

(3)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一要建立督查机制。要定期对各地社区党建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比如德委21号文件出台后,对怎样进一步贯彻资金落实等问题,我们还存在不到位情况。二要形成激励机制。通过对社区党组织,特别是社区党组织的工作考评,对工作出色的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形成良好的激励导向。三要健全创新机制。要建立健全例会制度、定期研究、专题研讨,不断解决社区党建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第八篇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2000字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了解我县创建文明社区状况,研究社区建设新问题,探讨社区工作新思路,力求在服务群众、造福市民上增实效,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深入发展。

一、创建文明社区的做法和成效

1、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居民素质,营造良好风气。根据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要求,把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作为社区创建的基础工作来抓,不断加大对市民教育的力度。通过设置道德评议栏,表扬片区内的好人好事,批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促进了居民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目前,这一做法已在市区推广。近年来,各共建片区广泛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通过专题讨论、报告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图片展览、参观走访、现身说法等手段,引导市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珍惜时间、加快发展。各社区设立宣传长廊,内容涉及时事政治、法律、计生、环保、健康、科普等方面知识,扩大了居民的视野,起到很好的社区宣传作用。

2、坚持标本兼治,创造优美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各共建片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家园,创造优美社区环境活动。一是引绿进院,把园林绿地、花卉引入单位庭院、生活小区。二是对社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了专项整治。三是开展环境共建。在各共建片建立社会公德巡查队伍,认养公共绿地,单位路段包干,落实“门前三包”等责任制。多数社区设置了“保洁护绿”人员。辖区内各单位联手齐抓共管,对社区环境实行长效管理,为社区居民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3、坚持阵地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丰富群众文化。各社区多年来,积极抓好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广泛组织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文化广场经常举行较大规模的文娱、科普活动。本着资源共享的精神,一些社区单位也将自己的文体活动场所向社区居民开放。经常开展歌咏比赛、书画摄影、盆景根雕、露天舞会、晨练、以及各种球类活动等通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少小区的面貌都有了新变化、新气象。但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这次调查收集到包括群众反映的不满意问题。

在环境整治方面,有的小区环境不美、整治不力,违章乱搭盖;城乡结合部和一些背街小巷卫生状况差;近来养宠物风盛,有些居委会辖区内几乎每幢楼都有人养宠物,主人带宠物在绿地拉屎拉尿,影响卫生,甚至还引发邻里纠纷;有的外面挂着文明楼院牌匾,而楼内的走廊过道乱堆放较为严重;有的地方乱写乱贴小广告,随处发放药品、保健品的小报;市区又出现了随意燃放_;有的地方占道摆摊设点比较严重,高空抛垃圾、泼污水的现象也屡禁不止等等。

从主观上看,有以几个方面的原因:

1、工作方法单一。一些社区的组织领导和工作人员缺乏主体意识,缺少工作主动性,创建办法不多,工作方法简单、生硬、被动,教育不够,管理不力,没经常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2、是工作不落实。近年中央、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社区建设的工作意见,各地也制定了不少好措施、好办法,但往往是用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遇到问题绕开走,不能真正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和矛盾。

3、是资金投入不足。社区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社区建设经费普遍短缺,社区创建的经费筹措相当困难。经费投入不足,制约影响了社区创建上档次,无法满足群众提出呼声要求,不同程度地挫伤部分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三、建议与对策

1、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文明社区建设纳入党政组织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工作盘子之中。按照_____“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为社区群众服务作为创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总结推广群众在创建中的好典型好做法,认真对待存在的薄弱环节,一项一项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建立高素质的社区工作队伍。社区组织是在党的领导下的社区居民依法自治组织。建议按民政部的方案,健全相应的社区组织。要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成立相应的办事机构,即社区居民委员会。要改变过去那种从退休人员、亲朋好友中招聘居委会干部的做法,抓住机构改革、高校分配制度改革、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采取组织选派、公开招聘、群众推荐等方式,选拔一批政治素质较高、熟悉社区管理、善于组织群众的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有事业心、有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队伍中去。

3、加强教育,并辅之必要管理措施,切实提高社区的文明程度。事实证明,抓文明社区创建,一靠教育,二靠管理。没有管理的配合,教育往往是软弱无力的,没有教育作基础,管理往往是简单粗暴的。要把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寓于生动的活动形式之中,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加强社区管理上,建议研究出台地方性法规。解决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营造安宁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第九篇 社区建设与基层群众自治调研报告650字

为了解我国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及中原地区居民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社区建设与基层群众自治”调研服务队,

采用实地绘图与入户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我省郑州、焦作、濮阳、周口、商丘等地进行地图法抽样调查。

实践团队每到一处,需要围绕社区进行五次行走调研,过明确边界、确定建筑及区域特征、绘制总图、绘图自查、制作住户清单、补充地图完整信息等几个过程,完成绘制抽样调查图的工作。以郑州市二七区陇海社区为例,队

员们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利用两天时间对社区进行行走绘图工作,先后统计社区大门安置数量和朝向、1100余户居民的居住概况、绘制调查总图及分图4张、初期核查空房空户2家、记录实际住宅总数及门牌号等,尽量完善居民信息。绘图工作完成后,队员们依据地图建设村居抽样框,依次分组入户面访、念读问卷并回收统计。

通过绘图,队员们深入了解调查住户的住宅分布信息,了解了社区建设情况,统计了部分社区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损耗情况,并向居委会主任反馈。采用地图法进行科学的抽样调查,同样为村(居)委会留下样稿底图,得到了基层居委会的支持与认可。调研过程中,来自社科院的顾督导详细向队员们介绍了访问过程中不能干扰被调查者、不能过分解释问题等注意事项,使得调研的过程和法更加规范。调研活动将队员们了解到的基层信息以报告形式呈现,为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通过调研活动,队员们对当前社区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锻炼了大家的实践能力,展现出大学生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及建设美丽中原的决心。

第十篇 市区社区建设调研报告6400字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老龄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社区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解市区的社区建设现状,探索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的路子,市政府研究室组成调研组对市区的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1986年,民政部倡导在城市基层开展以民政对象为服务主体的社区服务,标示着“社区”概念首次进入政府工作的视野。__年12月,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民政局《关于推进全市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实施步骤、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以及主要工作任务。随后,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对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测评体系进行责任分解的通知》、《六盘水市创建平安六盘水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挂帮社区创建工作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双拥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进社区,提升市民素质活动的通知》、《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方案》、《关于在全市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指导社区建设工作。

在对社区的人口、地域、面积、单位、资源、社区办公用房等调查摸底的基础上,__年以来,全市共整合成立86个城市社区,在社区建立了党支部,依照《______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了社区居委会。各级各部门相继重心下移,结合社区建设开展各项工作,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街道主管、社区主办、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目前,市区范围内共有50个社区,其中钟山区49个,水城县1个,管理总面积约7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9万人。通过近年来的努力,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办公条件和社区服务工作有了较大变化。

(一)社区队伍建设得到加强。__年社区居委会选举后,一批文化程度高、有办事能力的人员进入社区机构工作,使社区工作者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得到优化和提升,形成了一支社区专职工作队伍。目前钟山区251名社区居委会成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50人,占19.9%;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有137人,占54.6%;30岁以下的67人,占26.7%;31—50岁的有175人,占69.7%。__年,钟山区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从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中招考了20名素质较高的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同时,钟山区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先后对104名社区工作者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4个街道(办事处)采取多种方式培训社区工作者400余人次。为加强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在各社区均建立了党支部,并从街道(办事处)下派了118名干部到39个社区工作。以上措施,有效促进了社区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社区工作条件有所改善。一是根据实际,采取建、买、租、借等办法,解决办公场所和活动配套场地。现在,钟山区的50个社区中,办公用房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的有10个,还有17个社区租房办公(年租金约11万元),13个社区借房办公。总投资820万元,总建筑面积813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设施国债试点项目正在实施,该项目完成后,将解决4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14个社区服务站的场地问题。二是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有较大的提高。钟山区在三年内两次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待遇,一次是在__年,由平均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230元,第二次是从__年6月起,把社区党支部、居委会正职、副职、委员的月工作待遇分别从260元、230元、200元提高到500元、450元、400元。同时,根据社区管辖人口的数量,将社区年办公经费从每年1600元提高到了6000—8000元。

(三)社区服务逐步开展。随着社区在城市发展中作用的显现,各部门对社区工作逐渐重视,法律、警务、城管、消防、民政、卫生、计生、街道、劳动保障、文体科教等部门逐渐将工作重心下移,社区服务工作也因此得到加强。目前,市区社区配备了计生服务专职管理人员50人,面向居民开展计生宣传、药具发放、妇检等生殖健康和计生服务,计生工作网络基本形成。已经建成卫生服务中心(站)25个,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结合“平安六盘水”创建工程,在各社区建立了警务室,实现了“一区一警”,社区治安防范工作得到加强。各社区配备劳动社会保障协管员110人,负责开展社区就业工作,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再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服务。实施全国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项目49个,购置图书22500余册,部分社区组织开展了“三个一”(即一本好书、一个好故事、一支好歌)读书活动。已建设“星光老年之家”15处,为居民提供健身娱乐等服务。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有了较大进展,已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89支1万余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使此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凸现出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

(一)对社区的认识有待深化。第一,对社区建设的主体认识模糊。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群众性自治组织,其健康发展有赖于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的效力。而当前社区行政化现象普遍。一方面,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方式仍然以行政指挥为主导,对引导社区居民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认识不够,对居民的服务意识不强,简单地把社区工作等同于完成部门交办的任务,从而形成对政府的依赖性,社区工作尤其是社区服务比较滞后。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往往把社区居委会当成“下属”,直接向社区安排行政工作,“什么事都要社区参与,什么人都可以指挥社区”,社区忙于应付,难以开展自己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社区居委会需要承担20多项行政性事务,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仅计划生育一项工作,就要占去社区工作人员60%以上的精力。此外,社区还要应对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考核、统计、会议等。第二,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识模糊,还限于社区就是办办证明、管管卫生的层次,对社区工作的参与意识不够。很多单位的居住小区自成体系,小区资源开放程度不高,对社区工作不关心、不支持;居民有事仍然习惯找单位,对社区活动缺乏了解,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二)社区服务有待深入。社区服务是加强社区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凝聚社区力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但我市城市社区服务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制约了社区服务的开展。一是社区服务内容单一。各社区主要依托于政府职能部门如劳动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开展工作,服务内容以政府部门安排的工作内容为主;另外,受场地、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在居民大量需要的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保洁、绿化等方面的服务还很欠缺,社区文化建设、青少年教育等服务还没有深入开展,社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吸引力,还不能满足居民需要。二是服务设施缺乏,很多院落、楼栋没有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居民就近、多形式活动的需要。除了广场社区能依托广场开展较多活动,人气较旺外,其他社区要么活动场地小,要么没有活动场地,难以聚集人气。三是社区服务主体单一。政府和社区包揽了许多应由市场提供的服务项目,新型社区服务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在引导非营利性组织、社会团体、协会等各类民间组织发挥作用方面有待加强,社区服务的内容有待丰富,质量有待提高。由于社区服务不到位、不主动,辖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薄弱,甚至大多数居民不知道自己生活在哪个社区。

(三)社区工作经费及人员待遇有待提高。尽管近年来社区经费和人员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市区社区工作者的收入仅在400—500元之间,与其他城市工作岗位的待遇差别很大。由于待遇低,挫伤了社区工作者积极性,一些调研对象表示自己在任期满后将不再参加社区选举;钟山区招考的20名社区工作者中已经有部分人员辞职。造成社区经费紧张和工作人员待遇低的原因,一是财政投入不足,随着社区作用的凸显和部门管理重心下移,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渐增多,但“费随事转”的原则未能得到很好贯彻,社区在承担工作的同时,相应的工作经费较少,有的社区工作人员甚至自己垫钱开展工作,待遇与工作量不相符;二是社区自我发展能力弱,社区服务发展滞后,收入渠道少。

三、对社区建设的建议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层细胞,建设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一座城市的文明和稳定发展,对促进城市管理,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意义。没有无数个社区的发展与进步,城市的整体管理和发展水平就难以提高。针对我市社区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作用。

——提高对社区居委会法律地位的认识,避免居委会变相成为政府的下属机构。社区建设的主旨是发挥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使居民获得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和亲情感,增强居民的凝聚力和建设社区的积极性,从而使社区成为社会的“减震器”。因此,在社区建设中,不应将社区视为政府机构,单纯地将政府工作职能直接转嫁给社区,把社区建设变为行政体制的向下延伸。应把政府的角色定位于“教练员”而非“运动员”,应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指导作用,形成政府、市场、社区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关系,形成共同改善社区经济、社会及文化状况的局面。同时,把转变政府职能和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治安、教育、科技、文化、劳动保障等部门要以社区作为平台,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作配合,将工作开展到社区,并真正做到工作人员进社区。

——进一步落实《______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推进居委会选举改革,试行居民直接选举,扩大选举参与面。指导社区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推行社区民情恳谈会、民事协调会、民意听证会和民主评议会“四会”制度,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实事项目和公共事务决策,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等组织体系,制定社区居民公约,明确社区居委会选免权、社区事务决策权、社区财务自主权、对政府部门的评议监督权和不合理摊派的拒绝权等自治权,在社区建设中在城市规划、建设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工作中,有关部门应通过社区征求居民意见,保障社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帮助社区开展好工作。

——认真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使责、权、利统一起来。一是对部门转移延伸给社区的有关工作进行清理和规范。对确需社区居委会协助完成的行政性和临时性任务,可按照社区管理人口数量制定社区工作补贴标准,由相关部门及时向社区拨付工作经费;二是所需人员由社区居委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由社区对所聘人员进行考核监督;三是明确社区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责、权,尽量将社会公益性的工作交由社区,而政府部门做好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同时要避免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避免社区承担本应由政府部门履行的职责。

——加强对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让各级部门、广大居民充分认识和理解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使社区内的居民都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提建议、出点子,监督评议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同时,社区要增强主体意识,加强宣传,主动开展服务,提高居民的认知度,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

(二)增强社区服务能力。社区服务涉及千家万户,是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但目前服务设施有限,成为制约市区社区服务能力提高的“瓶颈”,要下大力打破这个“瓶颈”,改进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落实社区服务所需场地。在城市规划建设、房地产开发中应考虑到社区服务的需要,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落实所需的用地、配套设施和活动用房,对已验收但未提供相应配套公用设施的住宅区,要通过新建、改建、租赁等形式逐步加以解决。对《关于推进全市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市府办发〔__〕137号)中要求的“房地产开发商要按照建筑面积百分之一的比例无偿帮助所在社区建设社区工作用房,或折成相应资金支持社区建设”,要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督促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大对社区公益设施的投入,并明确这些设施的产权归属于政府,使用管理权归属社区居委会。推进社区信息化,为社区配备电脑、网络,形成信息终端,获取社情基础数据,实施人口、舆情、公共事件的动态管理。

二是对社区内的场地资源进行整合。以建设“适宜居住的城市”为目标,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居民生活需要,合理规划服务场地,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鼓励驻社区单位、各类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开发、开放社区居民需要的体育场、图书馆、博物馆等活动场地,解决当前文化娱乐场地缺乏的问题。

三是加快发展社区服务。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__〕14号),针对社区就业、文体、教育、体育、安全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服务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政府与民间的关系。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改善公共服务方式,同时支持各类民间组织发展,让它们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防止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大包大揽。2、部门指导与社区推动的关系。有关部门要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结合本单位业务,积极制定社区工作方案,指导社区开展服务工作。既要防止撒手不管、一推了之;又要防止相互争利、引发矛盾。3、市场与志愿服务的关系。制定优惠政策,简化审批程序,鼓励创办各类社区服务企业,鼓励待业人员、下岗职工开办社区服务项目,以市场化方式推动社区服务,同时,要提倡中华民族互助互爱的美德,注重志愿服务队伍的培养,将社区志愿服务的经历作为干部考察的一项内容。

四是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生活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点,拓宽社区服务面和影响力,增进社区居委会与辖区居民和单位、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促进社区共驻共建。就目前的状况和条件而言,卫生、文体娱乐、下岗工人再就业、残疾人住房难、低保工作等系列问题都是群众关心的生活热点和难点,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协调下,由社区进行统筹管理比较现实,而且情况也更为清楚,反应更为直接,解决起来更方便。关键是理顺管理体制,真正放权给社区。

(三)加强社区居委会队伍建设。一是扩大居民对社区选举的参与面,把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队伍中,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二是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及其聘用服务人员的待遇,把社区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列入议事日程,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加强对社区服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服务居民、管理社区的能力。四是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五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体系,对社区治安、服务满意度、居民参加活动率等指标进行考核,促进社区工作。

(四)建立和完善筹资机制,解决社区建设经费问题。一是建立政府补贴机制,市、县各承担一定比例,将社区工作者补助纳入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二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改善社区福利和服务设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建设;多渠道筹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企业,鼓励社会捐助社区事业。三是出台政策,明确驻社区单位按照共驻建的原则,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社区建设给予支持,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组织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促进社区资源整合;四是鼓励社区结合社区服务兴办经济实体,开展家政、物业、信息等居民大量需求的服务,确保社区收入不断源。

第十一篇 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报告1300字

目前,黑龙江省已建社区警务室2312个,配备社区民警4910人;建立农村警务室4054个,配备驻村民警4400人;有社区专职巡逻队2865个,队员2.3万余人。

我市把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三基一化”(加速推进工业化,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总体战略部署之中,并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进。今年市政府把社区农村警务纳入XX年“十件实事”之一,市里拨款,为县以下级别每个警务室划拨专项建设经费2.2万元,每个乡镇投入3.5万元用于配套建设,为每个警务室配备了电脑、摩托车、工作包。

与此同时,市里还充分运用公安机关综合考评和“三基一化”验收考核手段强力推动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各级公安机关党委纷纷把做好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作为改善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形象的重大突破口,增强了抓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今年5月份开始,市公安厅坚持每月对全市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进展情况打分排名,直接通报到各市州公安局,抄送各级党委、政府,强力推动落实。针对每月通报反映出的问题,实行带队分片包干的做法,重点深入落后地区进行督导,并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纳入治安业务工作考评,推动了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发展。

立足实际多措并举,突破五大难题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里各级公安机关借鉴外省市的成功经验,结合本省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突破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缺人干、无阵地、怎么干、考不实、留不住”五大难题。

去年以来,按照省公安厅机构改革方案,对一些机构进行了清理,精简下来的警力全部下放到派出所,用于充实社区民警和驻村民警,同时规定新进民警一律先到派出所和社区、农村从事基层基础工作,较好地解决了警力来源问题。同时,公安厅制定出台了《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设规范》,从警务室建设、工作制度、民警的职责任务等七个方面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对各市如何开展警务建设和民警怎样开展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工作中,严格考核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并严明奖惩,将全市社区和驻村民警工作考核以群众见警率、情况熟悉率、信息提供率、辖区发案率、人民群众满意率和群防群治组织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把考核重点放在社区和驻村民警工作的实效上。各地公安机关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办法,全面推动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发展。

在见实效、上台阶、可持续上狠下功夫

市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从过去重“硬件”、轻“软件”转变为“硬件”、“软件”协调发展,在着力提高社区民警素质能力、提升工作实效方面下功夫,确保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方向正确。

市各级公安机关狠抓“三化”建设,推动了派出所警务、勤务机制体制改革。他们通过建立基层待遇优于机关的利益导向机制,使民警乐于在派出所、警务室工作;通过实行文职人员聘用制度,置换非执法岗位上的民警到警务室工作;通过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增加编制和精简内部机构,让没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和新招录警力全部下沉警务室,实现警力配置科学化;按照“警务跟着警情走”的理念,进一步调整了警力投向和勤务方式,实现了勤务方式实战化;加快了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了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了警务工作信息化。

第十二篇 对*城区社区建设方案的评价报告1600字

一、引言 党的十六大制定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社区”的作用对全面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早日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升社区建设整体水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专业设计的基本情况 该方案对姜堰市城区近几年来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比较客观、详实的调查分析,形成了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较强可操作性的设计方案。方案整体结构合理、背景交待清楚、主题和目标明确,实施步骤切实可行,理论依据较为充分,方案的效果比较明显。

在方案中,作者对问题的查找分析时写到:

1、硬件设施不配套。 部分社区的办公用房尚未解决,有的社区虽然目前有房可用,但面积较小,大部分社区都没有专用的活动用房,与创建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近期,市四套班子负责人“下访”,荷叶、古田、南苑等社区,办公用房今年有望解决。20个社区基本上没有规范的“四室一站”,缺少活动场所,已成为突出的问题。

许多小区没有实施封闭,四面朝外,几个门同时开,对小区治安防范带来难度,小区的日常管理工作难以实施。20个社区所属有一定规模的60个小区中,天地、大成、新世纪等小区已由开发商为主体实施了前期物管,起点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居民的好评。

许多小区前期建设中未设置公厕,个别小区将公厕出租,小区内活动空间小,全民健身器材无法安置,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管理工作比较薄弱,潜在的问题比较多。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过去对社区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实际工作中加强硬件建设的意识不强,投入严重不足。

2、工作机制不健全 有的部门强调自身工作业务性强,专业要求高,担心放权给社区,做不好还要添乱,增加工作难度;有的职能部门工作原来就与社区关联度较大,你要做继续做,并没有按照34号文件要求引起足够重视,认真组织实施;有的部门只给社区下达工作任务,就是不放权,不下拨经费。

3、队伍素质不适应 从目前情况看,有些同志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他们有的是从原镇属企业调整过来的,有的是从镇机关精减下来的,有的是乡镇合并前老居委会保留下来的。他们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型社区工作需要,对新型社区职能缺乏认识和理解,应对居民提出的各种要求,显得力不从心;部分社区人手明显不足,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用说加强日常管理,就是参加上级机关的会议,也经常出现一个人同时要参加几个会议,同时接收几个部门的工作。

我认为,除了以上三个问题外,还应该有认识不高、宣传教育不到位的原因。

三、姜堰市社区建设方案是可行的 该方案的主题和目标是:提升社区建设整体水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既要充分运用获得社区建设示范市称号的有利条件,更要及时抓住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契机,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摆正工作位置,加大工作力度,上下同心,各方支持,形成促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扎扎实实推进社区各项建设工作,并努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姜堰镇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工作领导,建议由一名党委副书记专职分管社区工作,集中精力,专司其职,及时研究解决社区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各种矛盾。镇机关设立的社区工作办公室,要调配专人负责具体工作,明确职能,责任到人,切实从组织领导上为社区工作提供保证。

到2024年,姜堰城区设20个社区,每个社区正式人员4名、聘用制人员3名;正式工作人员和聘用制人员,大专以上文化比例80%、平均年龄45岁、党团员比例50%。 该方为本,注重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如:解决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偏低、养老金、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到位,以便提高社区工人人员工作积极性,把社区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水平,做出质量。

四、结论 方案设计者高茂平同志的《姜堰市城区社区建设方案》设计总体上是成功的,该同志作为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实际调查,情况分析,提出设想,撰写出的设计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2024社区建设季度总结报告十二篇

半年来在区民政局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我办能够正常开展社区建设工作,结合第一季度考核结果滞后,我们身感压力大,任务重,经我办组织各社区工作人员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分析,寻找差距,找准工作的着力点,认真总结,吸取教训,努力工作,坚持和谐社区创建理念,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现将第二季度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总结一、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我们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把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要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区文明程度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从健全机制,加强领导入手,积极营造社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社区信息

  • 2024年终社区副主任个人述职报告十二篇
  • 2024年终社区副主任个人述职报告十二篇99人关注

    xx年,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以及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我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要求自己,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 ...[更多]

  • 2024年暑假社区社会实践报告九篇
  • 2024年暑假社区社会实践报告九篇99人关注

    从进入大学以后,就业就成为了我们的主要话题,但是面对几乎所有职位都“有经验者优先”的条件,我们大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而如何将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 ...[更多]

  • 社区副主任述职报告格式十二篇
  • 社区副主任述职报告格式十二篇99人关注

    一、计生工作方面年初,制定了计划生育工作计划、方案,并明确其职责,与辖区社会单位、企业签定了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每月召开一次计划生育工作例会,三个月一次理事会 ...[更多]

  • 2024年社区党建工作计划报告模板十二篇
  • 2024年社区党建工作计划报告模板十二篇99人关注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以服务 ...[更多]

  • 社区实习报告心得体会十二篇
  • 社区实习报告心得体会十二篇99人关注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之路。真理只有在实践中习得。我们通过不断地锻炼,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在以前的思想中,社区工作是 ...[更多]

  • 2024年社区书记述职述廉报告十二篇
  • 2024年社区书记述职述廉报告十二篇99人关注

    过去的2024年,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我作为xxx社区书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工委、办事处的决策部署,围绕上级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 ...[更多]

  • 年度社区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十二篇
  • 年度社区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十二篇99人关注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按照组织部和街道党工委的安排,现就本人一年来的履职情况述职如下:一、主要工作和成效(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深化基层组织建设 ...[更多]

  • 大学生社区服务实践报告十二篇
  • 大学生社区服务实践报告十二篇99人关注

    1.社区义教服务实践报告xx年7月16日,今天是自动化学院广州大东街社区服务社会实践队为广州大东街社区服务的第三天,队员们都非常兴奋,期待再一次与小朋友们接触。义 ...[更多]

  • 2024社区社会实践报告十二篇
  • 2024社区社会实践报告十二篇99人关注

    2024社区社会实践十月初我们10 福祉系全体同学在x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走进了长春市进化社区,这是我们第一次走出教室在社区中参与这种活动,意义非凡,并且收获颇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