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利思义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处理好群体与自我的关系,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美德。
义利问题是关于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
义一般是指符合正义和公益或者公正、适当的真理或行为。
利润是指物质利益。
看到正义就意味着不是反对一般意义上的“利益”,而是看到利益。我们首先要认为它不符合道德,该拿的可以拿,不该拿的不应该自己拿,即义随利,也就是孔子说的“义随取,人不厌取”。
义利之争贯穿中国古代思想史。
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强调义大于利,主要以孔孟儒家为代表。
孔子说:“君子比喻为义,小人比喻为利”(《里仁》)。“有钱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
(《述而》)在仁义方面,“义即质”,“才见其义”(《问宪》)和“才见其义”(《季氏》),孟子也和孔子一样,重义轻利,主张“有仁有义才是必须的”,“生而为人也是我所愿”。
义,也是我想要的。
不能两者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告子上》)第二种观点是重利轻义,主要以管仲、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为代表。
关子曰:“诚者,知礼;如果你有足够的食物和衣服,你就会知道荣誉和耻辱。
”(《牧民》)韩非认为人都是自私的,谈善良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他说:“以德报怨,以德报怨。
(《二难》)第三种观点是义利并重,以墨家为主要代表。
墨子把私利、道德和利益结合在一起。
他说:“彼此相爱,彼此受益。
(《兼爱下》)在义利关系上,墨子强调两者的结合,或者说是义利并重。
荀子阐述得最深刻。他从人的自然属性认识人的物质利益,主张义利并重。他们两个都不能否认。但他主张“以义制利”,(《正论》)认为“先利后义是光荣的,先利后义是屈辱的。
(《荣辱》)早期儒家“义利观”的基本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无论是“重义轻利”还是“重义轻利”,关键是“义”作为一个原则和标准,必须是正确的,即符合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否则,如果前提错了,一切都会错。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阶级的利益不同于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义”的具体内容往往大相径庭,甚至根本对立。
在封建社会,贫农受到压迫,奋起反抗。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行为符合“义”,所以被称为“起义”和“起义军”。但在封建统治阶级看来,却是“谋反”“反贼”。
因此,在义利思想教育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教育青年学生理解义利思想的内涵,厘清义利关系的几个基本观点,自觉坚持“以义制利”、“义而后利”的观点。
2.教育青年学生,义利观是阶级导向的。
让学生知道哪个阶级、哪个政治集团会受益,哪个阶级、哪个政治集团会有“义”。
一般的“义”是不存在的。
3.教育青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坚持社会主义“义”,自觉看到正义的意义,利用正义,不无知地收钱,但不能沾有损国民性和人格的好处。他们应该对那些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比如忘记好处,利用别人,欺骗,盲目,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