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
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采煤生产过程正常进行,提高工作面的生产能力和效益。
一、加强职工安全管理意识
二、健全安全管理体制
三、加强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
四、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五、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设备
六、健全完善安全技术措施
1.灾害事故防治措施(瓦斯、煤尘、火灾、水灾、顶板事故)
2.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面初采安全技术措施
(2)工作面周期来压防治措施
(3)工作面支架移设的安全措施
(4)采煤机割煤时的安全措施
(5)特殊条件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3.机械电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措施
(1)液压泵站安全操作措施
(2)工作面绞车使用、移设安全管理措施
(3)矿车辅助运输的安全措施
(4)电器设备检查维修安全管理措施
4.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1)严禁五种人下井。
(请假准备回家或刚从老家回来的人,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身体有病的人,情绪不正常的人、酗酒的人)
(2)严格执行“四不生产”规定。
(工作地点不安全不生产,事故隐患不排除不生产,整改措施不落实不生产,工程质量不达标不生产)
第2篇 采煤工作面质量管理措施
一、产品质量管理(灰分、水分、含矸率、块煤率)
1、采区及工作面设计时要有完善的排矸系统,实现煤矸的分采分运
2、编制作业规程时,应制定合理的煤质管理措施。
3、健全煤炭质量管理机制,定期对煤炭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考核,确保煤炭产品质量,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
二、安全工程质量管理
(一)采煤工作面安全工程质量管理标准
1、质量管理工作 2、顶板管理 3、工作面支护 4、安全出口与端口支架 5、回柱放顶 6、煤壁机道 7、两巷与文明生产 8、假顶和煤炭回收 9、机电设备 10、安全管理
各项详细内容必须认真学习掌握,为以后从事现场工作做充分准备。
评比标准
优良品:十大项中前五项最低得分不低于本项总分的90%,后五项不低于本项总分的80%。
合格品:十大项中前五项最低得分在本项的70% ~90%,后五项最低得分不低于本项总分的60%。
不及格品:十大项中前五项最低得分在本项总分70%及以下,后五项最低得分在本项总分60%以下。
(二)加强工作面安全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提高职工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识
2、健全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3、保证工作面物料储备
4、严格质量事故追究制度
5、采取激励机制搞好工作面的工程质量
第3篇 采煤工作面经济技术档案管理办法
一、成立经济技术档案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经营矿长
成员:生产技术科科长、企管科科长、机电科科长、人劳科科长、调度室主任、安检科科长
工作人员:生产技术科采煤、掘进、防治水、一通三防、设计等相关专业人员,企管科、机电科、人劳科、调度室、安检科等相关专业人员,生产区队技术副队长(技术员)等。
二、经济技术档案建立的内容
(一)概述
经济技术档案共分三部分内容,十个方面的档案。三部分内容分别为图纸、基础资料和分析总结。十个方面的档案分别是:1.设计档案;2.支护与巷修档案;3.日常技术管理档案;4.防治水档案;5.“一通三防”管理档案;6.安全管理与生产组织档案;7.经济成本档案;8.劳动工资档案;9.机电设备管理档案;10.煤质管理档案。
(二)图纸
各种图纸要编号管理,涵盖设计、掘进、防治水、安装、回采、回撤期间的各种图纸。
1.设计图纸
设计方面的图纸以1开头,包括工作面设计图、设计变更图、断面支护图、生产系统图。
2.掘进图纸
掘进方面的图纸以2开头,包括施工图。
3.防治水图纸
防治水方面的图纸以3开头,包括底板改造设计平面图、瞬变电磁物探视电阻率剖面图、瞬变电磁物探异常区分布及注浆成果图。
4.机电设备安装、拆除图纸
机电设备安装、拆除方面的图纸以4开头,包括设备安装布置图、供电系统图。
5.回采图纸
回采方面的图纸以5开头,包括工程平面图、生产期间的构造变化平面图、剖面图、停采线图。
6.一通三防图纸
一通三防方面的图纸以6开头,包括通风系统图、防尘系统图、监测与监控系统图。
(三)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涵盖生产期间的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各种原始记录、各项费用的投入、统计等,要求以日常工作为主,保存好日常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工作日志、地质构造或生产条件发生改变的相关记录,收集整理平时下达的通知单、整改单、验收单等。建立日常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材料、人工的统计台帐,各工作面各个时期的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统计台帐。
1.设计资料
包括地质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地质条件变化的勘察资料。
2.掘进资料
包括掘进作业规程的汇编,地质说明书,相关通知单、整改单、验收单,材料费用统计台帐,掘进巷道变化量统计卡片,记录掘进工作面的轨顺、皮顺、开切眼以及改造巷的巷道长度、规格、用途、施工工期、起止时间。负责统计掘进巷道的煤岩类别、掘进头数。
3.回采资料
包括地质说明书、回采期间的规程、措施,各回采单位建立的基础台帐,详细记录生产中的各月份生产经济技术指标,工作面基本情况,生产期间材料费用统计基础资料。相关科室要有各采煤工作面的汇总资料,包括:(1)工作面基本情况:工作面走向长度、倾斜长度、储量、可采期、起止时间。(2)工作面经济技术指标:煤层厚度、采高、循环产量、日产量等。(3)工作面月份产量完成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最高、最低、平均单产等。(4)工作面月份质量标准化情况。
4.防治水资料
包括底板改造设计说明书、钻孔变更施工通知单、工作面各钻场施工评价、工作面各钻场技术经济分析评价。
5.一通三防资料
包括各阶段通风构筑、通风设施、瓦斯、煤尘情况的相关数据和材料费用统计台帐。
6.安全管理资料
包括:(1)不同支护方式下的不良操作习惯记录;(2)建立各采掘工作面各阶段安全隐患记录;(3)建立各采掘工作面各时期质量标准验收情况(由生产科负责提供);(4)建立各采掘工作面安全处罚记录;(5)建立各采掘工作面各时期出现的各级别人身事故记录。
7.经济成本资料
建立基础台帐,每个工作面的材料费用消耗都要建立台帐,分层次并分明细记录配件、支护材料与支护用品、火工品、大型材料、建工材料、其它材料、专用工具消耗、修理费、租赁费等,并且要有合计,各种材料消耗要有地点、时间。不同工作面不能混淆。企管科要有汇总表、分月费用、分单位分地点记录的台帐。
8.劳动工资资料
工作面掘进、防治水、工作面安装、回采、工作面回撤各阶段(包括措施工程,如:拉底、扩帮、铺道等相应措施工程量、工数、工资),各月份的人工工资、总工资额、工效、总工数、直接工人数和总人数,以及从掘进到回采结束累计的人工工资、总工资额、工效、总工数、直接工人数和总人数。要求各时间点的统计要准确无误。
9.机电设备管理资料
各安装与拆除工作面的台帐、生产工作面的设备台帐,安装、拆除工期,材料、费用统计台帐。
10.煤质管理资料
统计各采煤工作面从安装到回撤结束各阶段的煤质指标、奖罚情况、责任人以及工作面影响煤质的构造、顶底板岩性特征、涌水情况的资料,各月份煤质计划与完成情况的统计。
(四)分析总结
分析总结,涵盖工作面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回撤各阶段遇到的各种技术管理和经营情况的分析总结,以日常遇到的生产条件、构造变化、环境改变和月份分析资料为基础,在工作面结束后再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分析要做到具体细致,分析出原因;分析要找出同一性和特殊性,要有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总结要有结论,总结工作面在各个生产阶段的科技创新及技术成果应用情况,总结出工作面各阶段的亮点和不足,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哪些问题要避免发生。回采结束后要对工作面产生的经济效益做出评价。
三、建立经济技术档案的职责分工
经济部分以企管科为主,负责每个阶段费用统计分析,相关科室(人劳科、机电科、调度室、安检科、生产技术科)和生产区队配合共同完成;人劳科负责各阶段的人工费、人员效率统计分析;机电科负责各阶段的设备管理,工作面安装、回撤方式、工艺过程、设备布置等的分析总结;调度室负责全过程煤质指标、措施、系统的煤质管理分析总结;安检科负责从掘进到工作面回撤结束各阶段安全隐患统计、事故分析及其他安全管理事项;生产区队要建立基础台帐与阶段分析总结。技术部分以生产技术科为主,包括设计、掘进、采煤、防治水、一通三防等专业的技术管理,以及从工程设计、施工工艺到生产过程技术管理的分析总结,相关科室(调度室、机电科)和生产区队配合共同完成。
(一)经济部分
经济部分由企管科总体负责,生产技术科、机电科、安检科、调度室、人劳科、生产区队等部门配合,各部门分工如下:
1.生产技术科负责范围
生产技术科负责统计工作面掘进、底板注浆、工作面安装、回采、拆除等各阶段发生的火工品、支护材料、木材、建工材料以及各阶段的累计消耗,分析与计划和其他工作面相比较费用超、节原因,成本变化的关键点,技术原因对成本的增加和减少有何影响,如何控制与管理。
2.机电科负责范围
提供回采工作面的安装与拆除工期,并与相似的其它工作面进行比较,分析工期变化的原因。负责统计工作面掘进、底板注浆、工作面安装、回采、拆除的月份电费、设备租赁费、修理费、油脂消耗、配件、大型材料消耗、专用工具消耗,以及各阶段的累计消耗。分析比较各阶段费用发生变化的原因,一次性投入情况,与计划和其它工作面相比较费用超、节原因,成本变化的关键点,技术原因对成本的增加和减少有何影响,如何控制与管理。
3.安检科负责范围
负责统计工作面从掘进到拆除结束各阶段的质量标准化达标及考评情况,以及轻伤、重伤级别事故和非伤亡事故;分析从掘进到拆除每个生产阶段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关责任的落实,以及与其它工作面比较吸取的教训和成功经验。
4.调度室负责范围
负责从掘进到回采各月煤质计划和完成情况的统计。煤质管理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重点分析落实过程中存在问题及管理重点,各月煤质管理的奖罚情况及分阶段累计情况,分析影响煤质好坏的原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借鉴,比较相似工作面煤质指标情况。
从工作面掘进到拆除结束期间,详细记录生产组织安排,对生产中事故影响时间及发生事故的次数,要分类别、分单位统计,将本工作面事故发生的原因、影响时间进行分析,与其他工作面对比应该如何加强生产组织管理,并存在哪些不足和借鉴。从生产工艺、运输系统、地质条件、生产组织上进行分析。
5.人劳科负责范围
工作面掘进(包括车场、钻场部分)、底板注浆、工作面安装、回采、拆除各阶段和各月份的人工工资、总工资额、工效、总工数、直接工人数和总人数,以及从掘进到回采结束累计的人工工资、总工资额、工效、总工数、直接工人数和总人数,并与条件相近工作面进行比较,分析各阶段人员、工资、效率增减原因,所采取的工作制对生产效率、工资、工数变化有何影响,有哪些有效办法和值得推广借鉴的经验。
6.生产区队负责范围
各生产区队(采煤队、掘进队、通风队、探防队)在日常生产中要建立经济技术管理档案。工作面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在下一个月5号前报送企管科(人工费用可到15日报送)。
7.企管科负责范围
根据施工单位报送资料及有关科室提供资料,对掘进、底板注浆、安装、回采、拆除各阶段的费用进行综合分析,并与相邻或相似工作面比较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
(1)掘进成本分析。要将每米人工费、每米直接材料费、每米巷道全部成本,吨煤分摊费用,掘进出煤产值,掘进期间各项费用控制与管理办法,起到什么效果,与其它相似掘进巷道比较费用的增减原因进行分析。
(2)注浆成本分析。吨煤注浆费用总成本,并与其它相近工作面注浆费用比较,分析出注浆费用的增减情况。
(3)回采成本分析。回采阶段要分析定额的科学性,定额与实际发生的差别,直接材料费、间接材料费、分摊材料费以及电力、租赁费、修理费对成本的影响,哪些因素影响较大,哪些是降低成本的主要原因,各占多大比例,工作面拆除结束后要有总体评价,得出投入产出比、盈亏情况、吨煤成本的具体值,本工作面值得总结的经验和不足,今后在生产经营中如何控制。
(4)安装与拆除阶段要分析工作面的费用投入情况,与其它工作面比较费用、工期有哪些变化以及变化原因。
(5)一通三防成本分析。从开始掘进到回采结束期间监测监控设施及构筑通风设施的费用投入情况,并与其它相近工作面费用比较。
(二)技术部分
技术部分由生产技术科总负责,机电科、调度室、生产区队配合。
1.机电科负责范围
工作面从安装到拆除全部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创新亮点,设备的选型与配套情况、选用设备数量是否合理,还有哪些问题,使用中出现的各种事故原因分析,使用的设备与其它设备比较有何特点,巷道布置对设备布置有何影响,设备安装、拆除时间的长短,上山运输与下山运输对生产管理的优缺点比较。一个工作面结束后,要与条件相近工作面进行比较,对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便于以后机电设备的优化选型。
2.调度室负责范围
工作面结束后调度室要将整个煤质情况做总结,分析各阶段的煤质管理成功和不足之处,块煤率、灰分与采煤工艺的关系,煤质管理的创新点,构造对煤质的影响。
3.生产区队负责范围
各生产区队(采煤队、掘进队、通风队、探防队)要严格按要求及时记录和填绘图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要认真记录分析,建立经济技术管理台账,每个月都要进行分析总结。工作面结束后,认真收集生产过程中各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包括图纸、各种通知单、地质资料等)及本单位生产过程中报批的规程措施等并进行整理归档,及时对技术与管理作全方面的总结、归纳,报送到生产技术科、机电科。
4.生产技术科具体负责范围
(1)设计方面
工作面设计的依据,设计的优缺点比较,该设计与相同或相似工作面对比有哪些突破和改进,设计与施工有何差异,今后有哪些需要加以解决和借鉴之处,并与相近邻或相似工作面比较进行分析和总结。
(2)掘进方面
①负责统计整理掘进工作面的轨顺、皮顺、开切眼以及工作面其他辅助巷道的长度、支护形式、规格、用途、施工起止时间、工期;
②负责统计掘进巷道的煤岩类别、掘进头数;
③说明掘进期间采取的新工艺、新技术取得的成绩以及如何克服地质构造因素影响,掘进期间顶底板管理等;
④对照设计分析本工作面在设计方面的不足,对设计进行更改的原因,特别是改造巷、辅助巷等巷道的总量及布置理由,百万吨掘进率、单进水平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并与相邻或相近工作面进行比较。
(3)测量方面
工作面贯通后进行导线贯通精度评定。
(4)底板注浆方面
①概述工作面顶、底板情况,预测手段与实际回采揭露的差别;
②统计注浆工程量、打钻工程量;
③掘进、回采及打钻注浆过程中探放水、涌水情况等;
④底板改造的前期评价和后期总结。包括对2次物探、底板加固钻孔设计,加固施工组织,存在的隐患及问题、注浆效果与相邻工作面比较,以及对加固时间、回采时间安排等内容进行总结。
(5)一通三防方面
①掘进期间局部通风管理;
②回采期间的通风系统管理;
③通风系统调整情况;
④掘进及回采期间瓦斯涌出情况;
⑤开始掘进至回采结束通风设施的构筑情况。
(6)回采方面
①工作面基本情况:工作面走向长度、倾斜长度、储量、可采期、起止时间、水文地质情况;
②工作面经济技术指标:煤层厚度、采高、循环产量、日产量等;
③工作面月份产量完成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最高、最低、平均单产与相邻工作面比较;
④工作面月份质量标准化情况;
(7)技术档案的整理、综合分析
①技术档案的整理分析:收集工作面设计、开工报告、地质报告、掘进作业规程、安装作业规程、回采作业规程,过断层、薄煤带的安全技术措施,过大断层或薄煤带的分析总结,以及工作面收尾措施、拆除规程;工作面结束后,通过平时建立的基础资料对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新工艺、新技术、发生的重大问题、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分析;
②综合分析:通过基础资料的归纳总结和分类分项分析,对回采工作面从掘进到底板注浆改造、安装、回采、最后拆除结束,全部过程进行总体评价,找出工作面管理的优缺点,为下个面提供借鉴和参考。针对本面的产量计划、接替计划、施工组织、掘进、安装、回采、回撤等环节,对设备配套,回采工艺乃至工作面设计、巷道断面布置、复杂地段回采措施、煤质管理以及作业规程修改补充等方面进行分析,各系统(主、辅助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设计是否合理,薄弱环节等存在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等。
四、经济技术档案管理
(一)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建立基础台账,从工作面的掘进到拆除结束,要详细记录。生产技术科每月进行的经济技术档案检查中,把建立基础台账作为一项重要检查内容纳入到考核。
(二)各项费用的统计要准确,掘进、底板注浆、工作面的安装、回采、工作面拆除等各项工作不是一个完整月份的,要按照天数折算。统计数据从掘进到拆除结束要求有分项分月和累计数据。
(三)每月14日17:00前,各部门必须将上月经济技术分析报告以电子文档形式送交生产技术科,纸质版本由本单位打印保存。
(四)掘进工作面施工结束后,经有关单位联合验收,在30天之内掘进队将经济技术档案(图纸、基础资料、经济技术总结报告)纸质、电子版形式一同送交生产技术科。每推迟一天罚款50元。
(五)采煤工作面安装结束后,在30天之内采煤队将经济技术档案(图纸、基础资料、安装经济技术总结报告)纸质、电子版形式一同送交生产技术科。每推迟一天罚款50元。
(六)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工作结束后,在30天之内探防队将经济技术档案(图纸、基础资料、经济技术总结报告)纸质、电子版形式一同送交生产技术科。每推迟一天罚款50元。
(七)采煤工作面回撤结束后,在30天之内采煤队将经济技术档案(图纸、基础资料、回采经济技术总结报告和回撤经济技术总结报告)纸质、电子版形式一同送交生产技术科。每推迟一天罚款50元。
(八)采煤工作面回撤结束后30天之内,机电科、企管科、安检科、人劳科、调度室、生产科通风组、生产科设计组、生产科地质组、生产科采煤组、生产科掘进组将经济技术总结分析纸质、电子版形式一同送交生产技术科经济技术档案管理负责人。每推迟一天罚款50元。
(九)基础资料收集汇总后,按掘进、回采、地质防治水三大部分分别装订成册。生产技术科对各专业经济技术总结进行审核汇总,按照标准格式进行排版装订成册,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经济技术档案资料,由生产技术科定期向矿档案室移交,并办理移交手续。
五、检查与考核
(一)月度考核与奖罚
每月15日由总工程师牵头,生产技术科组织生产科采煤、掘进、设计、通风、地质防治水管理人员对各单位经济技术档案整理情况进行检查,其中生产技术科采煤、掘进、通风、地质防治水管理人员负责对相关区队进行检查,生产技术科采煤、设计管理人员负责对相关科室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比打分,根据得分按区队和科室从高向低进行排名,对获得第一、第二名区队,每次分别奖励其经济技术档案管理人员1200元、900元,奖励单位负责人800元、600元。对得分倒数第一的区队,对其经济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和其单位负责人罚款300元;对获得第一、第二名的科室,分别奖励其经济技术档案管理人员900元、600元,奖励单位负责人600元、400元。对得分倒数第一的科室,对其经济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罚款200元。月度经济技术档案未进行总结的单位,对其经济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罚款500元。奖罚结果由生产技术科每月造表报矿长审批后由人劳科执行。
(二)经济技术档案管理人员的奖罚
对于未按规定参加检查的经济技术档案工作人员,每次罚款100元,对在公司经济技术档案检查中提出批评的部分,按照责任划分,将给予相关单位经济技术档案负责人500元罚款。
每半年由总工程师召开矿经济技术档案工作总结评价会,对于经济技术档案工作取得明显进步的,有显著成绩的,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及每月检查问题情况,将给予经济技术档案工作人员1000-1500元的奖励。
(三)工作面结束后总结材料的评比与奖罚
工作面结束后进行一次总结评比打分,由生产技术科经济技术档案管理小组严格按照“**煤矿工作面总结材料检查评分标准”对有关单位总结材料进行评比打分,根据评比结果对各单位经济技术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对得分≥95分的单位经济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奖励1000元,90分≤得分<95分的单位经济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奖励800元,80分≤得分<90分的单位经济技术档案管理人员不奖不罚,对得分小于80分的单位经济技术档案管理人员罚款400元。对于未按规定时间报送总结材料单位,每推迟1天对其单位经济技术档案负责人罚款100元。奖罚结果由生产技术科造表报矿长审批后由人劳科执行。
(四)在集团公司组织的经济技术档案检查评比中,获得前三名的对相关责任科室经济技术档案管理及工作人员分别奖励5万元、4万元、3万元,由生产技术科造表报矿长审批后由人劳科执行。
(五)每个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召开由总工程师主持,矿长及相关人员参加的总结分析会,指出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法,促进经济与技术档案的不断完善。主持人负责对每个单位在经济、技术档案建立过程效果进行评价。
第4篇 采煤工作面防尘管理
(一)预先湿润煤体
1.煤层注水
必须按《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和《矿井综合防尘标准及检查评定办法》(试行)的规定进行管理,即“如果煤层厚度大于1.3m,层倾角稳定,没有或有较小的走向断层,顶板吸水后不会影响生产,及煤的孔隙率大于4时,应采用长钻孔注水。当煤层厚度小于1.3m或围岩有严重吸水膨胀性质,或地质情况复杂、煤层倾角变化较大,或煤的孔隙率小于4%时,应采用短钻孔注水。当煤层厚度小于13m,或者煤体的自然水分大于5%时,经矿务局总工程师批准后,可以不进行煤层注水。”“厚煤层及中厚煤层必须逢采必注,不注不采(分层开采的厚煤层第一分层必须注水,其他分层实行防火灌浆或灌水的可以不注水),特殊情况经矿务局批准可以不实行注水。薄煤层也要实行注水煤层注水应使用降尘剂,煤层注水后煤的水分增加率应达到2%,不小于1%。”
2.采空区灌水
《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中规定:“当采用下行陷落法分层开采厚煤层时,可以采取在
上一分层的采空区灌水,对下一分层的煤体进行湿润开采近距离煤层群时,在层间距没有不透水岩层或夹矸的情况下,也可在上部煤层的采空区内灌水,对下部煤层进行湿润。”采空区灌水方法有缓倾斜厚煤层分层开采超前钻孔采空区灌水;水平分采空区灌水;采后密闭灌水;工作而回风巷水窝灌水等。
(二)机采防尘管理
1.改进截齿结构,选择合理的截割参数
(1)选用前角大、后角小、齿峰锐利、齿长而适度的截齿类型,以减少细粉尘的产生量。在使用中必须执行《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中“采煤机截齿必须锋利在前角减到零之前必须更换新齿”的规定。
(2)由于截齿越多,产尘量越大,因而减少齿数,加大齿距,保证每个截齿都有一定的工作空间,可以增大切割块度,减少产尘量。
(3)增加截深,降低截割速度,有利于减少煤的飞扬,并减少呼吸性粉尘的产生量
(4)牵引与截割的速度要配合得当。如牵引速度为2m/s时,产尘量小的截割速度为50r/min;牵引速度提高到4m/s时,截割速度也应相应地提高到120r/min《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规定:“各种滚筒采煤机在一定的截割深度条件下,采煤机的牵引速度与滚筒转速之间存在着一个产尘量最低的最佳匹配值。应对开采煤层通过试验找出并采用这个最佳匹配进行采煤。一般规律是滚筒转速增高或降低时,牵引速度也随之而增高或降低。”
2.采煤机割煤时的有关规定
采煤机割煤时,《煤矿并下粉尘防治规范》定必须喷雾并满足以下要求:
()进入采煤机喷雾及冷却系统的水必须经过过滤器净化,确保水质清洁;
(2)内外喷雾的喷雾参数必须与采煤机要求的喷雾参数相匹配水压不低于10×9.8×104pa,每个喷嘴流量不得少于15l/min;
(3)采煤机上原有的喷雾系统如果降尘效果达不到要求,必须采用适当的抑尘器进行喷雾降尘;
(4)加强喷雾系统的管理和维修,除准备班必须对喷雾系统进行全而维修外,在割煤过程中还必须随时更换损坏的喷嘴和疏速被堵塞的喷嘴;
(5)在静压供水的水压达不到喷雾要求时必须设置喷雾站其供水压力及流量必须与采煤机或包括液压支架的喷雾参数相匹配;
(6)泵站需备2台喷雾泵,1台使用,1台备用。
(三)炮采防尘管理
炮采防尘管理必须执行《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的下列规定:
(1)打眼工序必须采取湿式作业,供水压力0.21mpa,耗水量为5~6l/min,使排出的煤粉呈糊状;
(2)炮眼堵塞自封式水炮泥,水炮泥的装填方式采用外封式,即在孔口一端紧贴炸药包装填一个水炮泥,然后用黄泥堵塞剩余的炮眼空间;
(3)放炮时采用射程较远,水滴较粗的扁头喷嘴进行喷雾;
(4)在放炮前后要分别冲洗一次煤壁、顶板,并浇湿底板和落煤,在出煤过程中,边出煤边洒水。
(四)采面巷道的防尘管理
《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如下:
(1)运输顺槽的转载点、溜煤眼上口及破碎机处必须安装喷雾或密罩、除尘器等防尘装置并有专人负责管理。采用自溜运煤时,应向溜槽中的煤上喷雾;
(2)回风顺槽应在距工作面50m内设置净化风流水幕,并确保正常使用;
(3)上下顺槽必须定期清扫或冲洗煤尘,并清除堆积的浮煤清扫或冲洗周期由矿总工程师决定。并下巷道不得有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堆积
第5篇 薄煤层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管理规定
为了提高回采工作面安全质量现场管理水平,大力夯实我公司安全生产基础,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特制定了红卫矿业公司薄煤层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管理规定:
1、严格执行“准采证”管理制度,矿回采工作面在开工前,提前15天上报采煤作业规程。在开工前由矿自检,确认合格后,提前3天向生产技术部上报开工申请单,由公司组织有关部室人员现场验收合格后,发放“准采证”方可开采。
2、上、下引巷支护;两巷超前支护不小于20米,采用单体、边木抬栌加强支护,巷道高度不低于1.8米,两巷无漏包、炸包、断梁折柱现象。
3、加强工作面进、出口管理,工作面上、下出口实行超前一刀,支护材料用单体配边木。
4、工作面煤壁必须采成一条直线,工作面只允许留一个递子交班。上、下安全出口要支护牢固,安全畅通,不许堆放任何材料。
5、工作面采用挂线采煤,支柱要打成直线,排距700mm,柱距700mm,最大控顶距2400mm,最小控顶距1600mm。
6、支柱不得打在浮煤矸上,见明底板必须打成麻面,工作面所有支柱必须受力,严禁支空心柱或缺梁少柱,必须装有防倒装置。
7、初次放顶前,必须沿切顶线打好密集支柱,上下安全出口靠切顶排每隔3-5米架设木垛进行加固,必须对工作面所有的支柱进行二次加液,并在上下安全出口和老塘内留设楠竹信号柱作顶板来压预报。
8、工作面采高在600mm以上时,必须保证工作面三排两控一控上下人,一控溜煤。
9、工作面开采顺序应为自上而下,回柱放顶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严禁无序开采与放顶。
10、工作面回风巷的支架回收,必须与采面切顶线放直。
11、搞好两巷文明生产,材料码放整齐,无污泥积水,必须悬挂标志牌,管线吊挂整齐,行人侧宽0。7米。
以上各项条款请各矿认真遵守执行,凡是发现违反上述条款的回采工作面,将给予分管矿长和当班班组每次各罚款500元,对当班值班队干给予罚款200元。
第6篇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基础工作
1、在综采工作面采区设计前,要有地质部门提供的详细地质资料,对工作面的煤层赋存、煤质硬度、煤层倾角、夹石、断层构造、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瓦斯涌出量、瓦斯动力、无煤带、火成岩侵入带及有无炭柱等要全面探明、查清。
2、加强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工作,逐步摸清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研究液压支架的工作状况,为安全生产和今后支架选型提供科学依据。
3、及时收集工作面顶板压力情况和有关地质资料,认真分析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制定有效的顶板管理措施。
4、采煤工作面必须建立工作面技术档案。记载地质构造带、围岩变化带、积水区域、掘进和开采影响范围内采空区、老巷等情况,为下分层开采提供支护设计依据。
5、每个采煤工作面,都应根据本煤层和邻近采区的地质和矿压观测等资料,确定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方法、支护方式,作为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依据和内容。凡没有矿压观测资料和支护设计的作业规程,不得审批。新投产矿井、新开采煤层应在生产中逐步积累矿压观测资料。
6、矿井应制定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监测及矿压观测预报制度,并认真执行。矿压观测资料的收集处理应及时反馈,指导生产,并定期进行顶板压力预报。
7、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老顶来压、过断层、过破碎带、过老窑、工作面收尾等,必须事先拟定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分管生产的副矿长应组织安全、生产、技术部门人员和队长到现场指挥,直至处理完毕为止。
8、采煤工作面在停产或节日放假前必须对工作面加强支护,缩到最小控顶距,防止顶板来压,造成垮冒。
初次放顶
1、炮采工作面要编制专门的初次放顶设计,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设计中对炮眼位置、炮眼距离、深度、角度、装药量、放炮方式、放顶步距等都要做具体规定。缓倾斜煤层坚硬顶板挑冒高度不得小于采高的1.5倍。
2、在初次放顶前成立生产矿长为组长,矿、区队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初放领导小组的初次放顶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必须跟班现场指挥,直到初次放顶工作结束。
3、初放期间,两个端头必须备足支护材料,防止端头来压。
4、打眼装药过程前后,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防止垮冒伤人。单体支柱架设在煤岩稳定处。
缓倾斜煤层正常回采顶板管理
1、缓倾斜煤层复合顶板、破碎顶板、稳定顶板顶板管理
(1)缓倾斜煤层复合顶板、破碎顶板、稳定顶板即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后,由于直接顶、老顶抗压强度低,直接顶、老顶随采随落,在回采过程中采用自然跨落法管理老空顶板,充填回采后空间的顶板。
(2)加强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人员科学分析监测数据,掌握工作面推进情况,及时上图,准确预报来压情况。
(3)回采期间加强端头和超前支护,单体柱布设严格按照规程设计执行。
(4)加强液压系统的检修维护,保证支架支撑质量;严格控制采高,保证顶底板平直。
(5)做好工作面防滑工作,调整好工作面伪斜角,防止输送机上蹿下滑。调整时不得连续推机头或机尾,防止挤架、咬架、倒架。
(6)采煤工作面煤层倾角大于20°时,沿工作面倾斜方向要设置防止块煤滚落的防护网,防护网的个数和间距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缓倾斜煤层坚硬顶板顶板管理
(1)缓倾斜煤层坚硬顶板采煤工作面必须设专业挑顶小组挑顶,施工人员和钻机台数按作业规程配齐,并有一名队长负责挑顶工作,质量检查人员对挑顶质量要按作业规程检查,挑顶工作未达到作业规程规定标准必须返工。否则,采煤工作面不准前进。
(2)坚硬顶板采煤工作面推广顶板注水软化或深孔松动预裂爆破措施进行弱化处理,放顶煤开采坚硬顶板应在工作面未采动区进行,并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报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顶板应做到顶板随采随落,严禁超采区设计规定的采空区大面积悬顶作业。若架后出现大面积的悬顶,要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制定防止顶板突然冒落、气体涌出专项安全措施并进行人工强制放顶。
(3)缓倾斜煤层坚硬顶板采煤工作面第一次放顶步距要适当加大,一般不应小于3米,同时适当降低采高。放顶步距及采高的大小应在初次放顶的专门措施中详细规定。
(4)工作面不得发生倒架现象,出现倒架,及时调正。
(5)如果出现自降立柱必须及时用单体打点柱,报告区队值班人员,并通知泵工及时处理。
(6)对工作面顶板破碎区段,及时背上冷拔丝金属网和半圆木,确保推进中顶板不大面积的垮冒,诱发冒顶事故。
两个安全出口顶板管理
1、回采工作面的两个安全出口,其宽度均不小于0.7米,高度不低于1.8米,出口内无杂物,保证通风、行人、运输畅通无阻。
2、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架应与综采支架相配套,两个端头首先推广使用端头液压综采支架,其次选择液压过渡支架与单体铰接梁配套支护。
3、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米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安全出口的顶板要完好,严禁有空顶、空帮现象。
超前支护
1、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护的单体液压支柱必须加装柱鞋。液压支柱初撑力必须保证达到规定要求,纳入质量标准化考核内容。
2、缓倾斜放顶煤回采工作面应沿底板送巷,沿底回采,不留底煤。确保单体液压支柱打在硬底岩石上。
3、“三软”煤层工作面必须有二次注液措施。严禁使用漏液、损坏、失效的液压支柱。
防止片帮、冒顶
1、液压支架必须接顶。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2、采煤机采煤时必须及时移架。采煤与移架之间的悬顶距离,应根据顶板的具体情况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超过规定距离或发生冒顶、片帮时,必须停止采煤。支架的初撑力不小于额定值的80%,移完支架后及时伸出护帮梁。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3、当采高在3米以上或片帮严重时,液压支架必须有护帮板,防止片帮伤人。
4、人员在采煤工作面煤壁侧作业(钻孔、检修煤机等)时,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指派专人对人员施工区域的煤壁侧和顶板进行敲帮问顶、处理松动岩石、煤块后,再进行有效支护,防止片帮伤人。必要时要加设防护网。
5、采煤工作面必须做到煤壁直、底板平,不留伞沿,采高符合操作规程规定。特殊情况下,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6、在已发生片帮的地段,要停止割煤,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端面维护,防止因片帮增加端面空顶面积而发生冒顶。
7、已发生冒顶处封顶时,要首先处理松动岩石及不安全因素,打好临时支护,然后再进行封顶工作。封顶过程中,班、队长要现场组织指挥。
过断层顶板管理
1、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时,要根据两巷和工作面断层顶板情况进行挑顶或卧底,减缓断层处巷道或工作面倾角。
2、如断层面与工作面夹角小暴露面积大,条件允许时调整工作面方向,减少工作面推进时受断层影响的长度。
3、适当降低采高,煤岩壁要浅打眼、少打眼、超前放震动炮或注水软化,结合手刨镐,在支架前方打钢梁,对顶板进行超前支护,减少片帮冒顶现象发生。
4、增加断层处支护强度,加打戗柱、加密锚杆等。
5、过断层期间,工作面断层区域严禁放煤作业。
6、工作面过断层时应注意断层水的透出,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则。
回撤顶板管理
1、回撤工作面支架前,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回撤通道要保证顶板完好,支护有效。
3、每次撤架前,必须先清理好退路,确保退路畅通无阻。出架过程中,降架工作由支架工完成,其他人员协同作业,同时密切注意观察顶板情况,确认顶板稳定后再将支架一次降到位。及时检查、支护支架撤除后的顶板,为下架支架出架作好准备工作。
4、要边撤架边检查顶板条件,顶板随采随冒的回撤工作面靠近采空区一侧,要补打一排单体,及时加强支护,防止因支护不及时而导致顶板破碎,从而给撤架带来困难。
5、回撤通道内单体支撑点要稳固,防止单体倒下伤人,单体卸压孔要朝向采空区,回收单体时、必须密切注意顶板变化情况。
6、严禁人员在支架倾倒一侧作业、逗留。
7、严禁在无支护情况下作业。
第7篇 矿业采煤工作面加强管理办法
根据近期104工作面存在问题及安全隐患,为确保2023年第四季度及今后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经过公司领导决定,特制定104工作面推采管理办法如下:
一、生产管理
1、每班计划排架长度不得超过35m,在此范围内,作业点不得超出4个。收班时,从当班第一架至最后一架范围内必须做到“四直”,煤壁不得出现空顶空帮(顶梁前端距煤壁≤0.2m,煤壁松软处,顶梁前端紧贴煤壁)。
2、每班进度在0.6±0.1m,并以前一班煤壁作为推进标准,确保进度与前一班一致,保持“四直”推进直至全长结束,然后再进入下一生产循环。
3、生产单位负责人(或采煤队队长)在每班班前会后及时将当班计划排架地段、架号范围和班后将实际完成的排架范围和架号以及推进度如实汇报给调度室,调度室做好详细记录,并与当班带班人员和安全员进行核对,严禁出现错报、假报、乱报等情况,避免影响下一班的生产计划。
4、上、中、下三个安全出口距工作面20m范围内按要求进行超前支护,严格执行“一梁三柱”的规定。
5、按计划组织对采煤工作面“三巷”维修工作,满足运输、行人、通风、排水的安全需求。
二、罚则
1、未严格按顺序排架推进的(当班计划推进范围内可“跳采”,当班结束后必须满足“四直”要求),处罚生产单位1000元/班(生产单位负责人和采煤队长各承担300元、生产班组承担400元);
判断标准:出现班与班进度不一致而导致煤壁不整齐出现空帮空顶、柱腿不直(左右柱错距大于5cm、交叉大于5°)、刮板机不直、托梁不直;
2、未如实汇报当班生产情况,处罚生产单位500元/班(生产单位负责人和采煤队长各承担150元、生产班组承担200元);
3、上、中、下三个安全出口未按要求进行超前支护,导致出口不畅通,处罚生产单位300元/班(生产单位负责人和采煤队长各承担100元、生产班组承担100元);
4、未按计划组织对采煤工作面“三巷”维修工作,不能满足运输、行人、通风、排水的安全需求,处罚生产单位500元/班(生产单位负责人和采煤队长各承担150元、生产班组承担200元);
若因出现安全事故或因此被停产须承担生产损失及相应责任。
5、凡对当班安全员和带班人员指出的安全隐患拒不整改的,加倍处罚。
第8篇 矿业煤矿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为了**煤矿安全生产走上正轨,特制订以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1、采面头尾四柱八梁必须成对交替迈步,凡不合格者,处罚100元/次。
2、采煤放顶必须打好戗柱,密集柱,放顶放齐放透,发现未打戗柱、密集柱,罚款50元/根。
3、采面木垛必须打牢打实,如有松动,该木垛不计资。
4、放炮后及时绞梁支护,严禁空顶作业,凡空顶作业不听劝告者,罚款100元/次。
5、采面煤壁每隔一架棚打一棵贴帮柱,少打一棵处罚50元。
6、移溜前、回柱前必须出净余煤,凡未出净余煤者,罚款100元/米。
7、采面推溜后,应及时绞梁打柱,严禁超宽、打空柱到顶板,发现一处罚款50元。
8、柱子必须迎山有劲,无迎山者罚款50元/棵。
9、柱子打好后及时挂上防倒线,未挂防倒线处罚50元/根。
10、采面严禁留有伞檐煤,发现一处处罚50元/米。
11、采面高度低于2.3m高,将直接对采煤队结算单价下浮20%。
12、工作面出现夹矸超过5公寸,必须托起采煤,凡未托起采煤者,该槽板不予计算产量。低于3公寸的不做要求。
13、工作面必须按照要求打安全出口,无安全出口,处罚100元/次。
14、工作面必须保证4排煤/天,达到奖300元/天,未达到罚300元/天(机电影响3小时以上除外)。
15、工作面推进,不及时回收顶梁,罚款按单体200元/根,铰梁按100元/根。
16、采面工作人员如出现一次恐吓、威胁、不听从矿领导及矿安全员指挥的,直接开除。矿人力资源部将严格对采煤队劳动纪律进行跟踪管理。
17、本制度由当班跟班矿长及验收人员负责落实执行,凡未按上述标准对采面进行验收并处罚者,将追究跟班矿长及验收人员责任,处罚标准:
① 验收员未按上述要求进行验收的,罚当班验收员50元/次,跟班矿长100元/次;
② 报单填写必须保证真实,凡出现弄虚作假者,罚款500元/次;第二次出现,直接清退。
③ 验收不合格罚款直接从跟班矿长及验收员工资中扣除。
2023年6月30日
第9篇 采煤工作面端头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
为切实加强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进一步提高和巩固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结合焦煤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焦煤公司除采用充填开采、沿空留巷开采或有其它特殊要求以外的所有采煤工作面。
第二条采煤工作面端头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
1、采用单体柱铰接梁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2、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π型钢梁一致。
3、采用悬移支架支护的采煤工作面,优先使用端头支架加强支护,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时,端头π型钢梁迈步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500毫米,超过500毫米时要增加一对棚,够一架悬移支架宽度时,要及时加架。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4、采用综采(放)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3.5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端头π型钢梁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500毫米,超过500毫米时要增加对棚,够一支架宽度时,要及时换成综采(放)支架。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为600±100毫米。
5、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3.5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或过渡架。端头π型钢梁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500毫米,超过500毫米时要增加对棚,够一支架宽度时,要及时换成综采支架。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为600±100毫米。
6、端头π型钢梁长度为3.6米,一梁不少于4柱,柱间距(中-中)为1100±100毫米(可以适应机头及安全口宽度进行调整梁长、柱间距),两端单体柱距梁端100±100毫米,端头对棚同步梁间距(中-中)为600±100毫米,并对梁间距为(中-中)200±50毫米。
7、顺槽采用u型钢棚支护,或采用工钢棚支护时矿压显现明显,必须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进行超前换棚,π型钢梁长度与巷宽相适应。如工钢棚矿压显现不明显,只把原工钢棚工钢柱腿替换成单体柱。端头第一对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必须完全托住超前替棚梁或工钢梁的梁头。
8、顺槽采用锚网支护时,排头架与非回采侧巷帮间距不大于2米,排头架与非回采侧巷帮之间必须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架设迈步对棚加强支护顶板,同步梁间距(中-中)为600±100毫米,并对梁间距为(中-中)200±50毫米。
第三条采煤工作面上下缺口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
1、炮采工作面机头处开缺口,机尾处不开缺口。缺口处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
2、悬移支架机采工作面机头、机尾处开缺口。缺口处选用端头架或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时,梁柱数量不少于“四对八根”。
3、缺口处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与端头支护形式一致。
4、综采(放)工作面不得超前采缺口,如确需采缺口时,必须将安全技术措施报生产技术部备案。
第四条采煤工作面超前加强支护应遵守以下规定。
1、顺槽超前支护必须用单体支柱π型钢梁叉子棚加强支护,超前距离应根据超前压力的实测数据确定,支护强度应与巷道压力相适应,确保断面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等安全要求。最低要求为超前距离不少于20米范围内叉子棚不少于两排,20-100米范围内叉子棚不少于一排。顺槽采用u型钢棚支护的,采用单体支柱托梁(一梁不少于两柱)加强超前支护。
2、综采(放)工作面及悬移支架机采工作面超前加强支护具备条件的应优先选用超前架支护,长度不少于20米,20米以外叉子棚加强支护长度不少于80米。
3、顺槽采用u型钢棚支护的,换棚段必须用单体支柱π型钢梁叉子棚加强支护,沿巷道中心线方向必须至少打设三排叉子棚加强支护,上、下帮各一排,中间(或靠转载机)一排,一梁不少于四柱,柱间距900±100毫米(可根据梁长及矿压情况变更支柱数量及柱间距)。超前换棚以外采用单体柱u型钢托梁加强支护,换棚段与单体柱u型钢托梁加强支护段总长度不少于100米。
4、顺槽采用锚网支护的,超前不少于20米范围内沿巷道中心线方向必须至少打设三排单体支柱π型钢梁叉子棚加强支护,棚向与巷道平行,上、下帮各一排,中间(或靠转载机)一排,一梁不少于四柱,柱间距900±100毫米(可根据梁长及矿压情况变更支柱数量及柱间距);棚向与巷道中心线方向垂直时棚间距不得大于800毫米,一梁不少于三柱,梁长与巷宽相适应,柱间净距离不少于800毫米。
4、顺槽采用锚网支护的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设计采高>3.5米)超前不少于40米范围内,采用单体支柱π型钢梁叉子棚加强支护,棚向与巷道中心线方向垂直时棚间距不得大于600毫米,一梁不少于三柱(因设备原因打不上的,作业规程中要有说明,并采用其它方式加强支护),梁长与巷宽相适应,柱间净距离不少于800毫米,以外单排叉子棚支护长度不少于60m,一梁不少于四柱,柱间距900±100毫米(可根据梁长及矿压情况变更支柱数量及柱间距)。
5、顺槽超前支护以外巷道顶板下沉掉兜、两帮收缩严重时,要及时维修补强,确保巷道断面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等安全要求。
第五条其它规定
1、采煤工作面两端头及安全出口处单体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11.5mpa),超前支护单体柱初撑力不得小于50kn(6.4mpa),并采取防倒措施,对于软岩条件下初撑力达不到要求的,在制定措施、满足安全条件下,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工作面端头及超前矿压显现不明显的,单体柱可以不穿柱鞋、不加底梁。
2、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顶板垮落不充分时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放顶,严禁使用风障、风帘导风处理瓦斯。
3、工作面端头、顺槽超前支护及超前换棚、换柱支护形式、规格参数、超前支护及换棚长度等必须在作业规程及施工图板上图示说明,标明架间距、棚距、最大、最小控顶距、支柱间、排距,且与现场保持一致。
4、顺槽超前100米以外叉子棚可用工钢梁、柱替代π型钢、单体柱,但单体柱柱头必须垫扣板,防止单体柱柱牙承受压力。顺槽坡度达到或超过10度时,打叉子棚必须使用π型钢梁、单体柱。
5、顺槽超前支护用铰接梁替代π型钢时,铰接梁应铰接,不得出现丁字棚。
第六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 工作面端头及超前支护示意图
第10篇 采煤工作面设计验收管理办法
一、生产矿井采区设计管理工作程序
1、采区(水平)设计要提前三到五年规划、编制,并经有资质的部门设计,图纸应齐全。
2、开拓巷道掘进超过采区准备巷不少于50米,满足采区准备巷道开工的需要。
3、准备巷道掘进提前一个月超过回采巷道开口位置不少于200米,为各系统的调整、完善及回采巷道的开口准备提供足够的时间。
4、回采工作面形成采煤系统到正式生产前,必须保证至少三个月的“坑透”、钻探、巷探等整理巷道和工作面准备时间。
二、生产矿井回采工作面设计管理工作程序
1、采区准备巷道掘到具备回采工作面巷道开口时,根据本单位衔接计划,在回采巷道开口前必须有经吕梁煤业公司生产技术部批准的综采工作面(普采)设计方可施工。
2、工作面设计包括工作面设计说明书:防火系统、注浆系统、防尘洒水系统、通风系统、监测监控系统、运输系统、供电系统、避灾路线、巷道布置、生产系统图(1:2000)、巷道断面图(1:50)、巷道剖面图(1:50)、柱状图等图纸、采煤方法等,施工前上报公司生产部。
3、工作面设计要绘制出工作面采煤过程中通风系统示意图。工作面巷道施工中,确保巷道的直线度,否则追究施工单位和有关单位的责任。
4、各矿必须严格按工作面设计组织巷道施工,建立严格的质量验收制度,确保施工质量。
三、工作面验收
1、巷道工程竣工后,由矿负责组织验收。验收不合格必须返工。验收合格后,要进一步搞好地质调查工作,必须进行物探、钻探或地震勘探工作,并绘制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图和巷道地质构造剖面图。
2、工作面安装准备必须按设计进行,工作面设备试运转时,矿压观测、综合防尘设施必须同时投入使用。
3、矿组织试生产,初次来压结束后,工作面步入正常推进,经矿组织验收,合格后向煤业公司提出工作面验收报告,煤业公司由总工程师组织生产、机电、通风、安监等业务处室进行工作面投产前的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工作面不得进行生产。整改后经煤业公司重新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生产,否则追究有关领导人员责任。
4、工作面投产验收,实行百分制打分,得分在90分以上为合格,且生产、机电、通风得分占本专业的80%以上,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该工作面不得验收。
(1)工作面安全出口不畅通,宽度、高度达不到规定要求,超前支护不足20米,支护质量低劣。
(2)电气设备、元件及各种缆线存在失爆、保护闭锁不齐全,支架漏液占总数的5%以上。
(3)通风系统供风不符合煤业公司批准的设计要求,无防尘管路,工作面及其它地点出现瓦斯超限或有瓦斯聚集现象。
四、其它
1、工作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施工。不报设计或设计未批复擅自施工对矿井进行处罚。
2、本管理办法由煤业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实施与监督。
吕梁煤业公司
2023年8月17日
第11篇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
为切实加强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进一步提高和巩固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结合焦煤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适用于焦煤公司除采用充填开采、沿空留巷开采或有其它特殊要求以外的所有采煤工作面。
第二条 采煤工作面端头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
1、采用单体柱铰接梁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2、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π型钢梁一致。
3、采用悬移支架支护的采煤工作面,优先使用端头支架加强支护,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时,端头π型钢梁迈步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500毫米,超过500毫米时要增加一对棚,够一架悬移支架宽度时,要及时加架。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4、采用综采(放)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3.5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端头π型钢梁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500毫米,超过500毫米时要增加对棚,够一支架宽度时,要及时换成综采(放)支架。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为600±100毫米。
5、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3.5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或过渡架。端头π型钢梁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500毫米,超过500毫米时要增加对棚,够一支架宽度时,要及时换成综采支架。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为600±100毫米。
6、端头π型钢梁长度为3.6米,一梁不少于4柱,柱间距(中-中)为1100±100毫米(可以适应机头及安全口宽度进行调整梁长、柱间距),两端单体柱距梁端100±100毫米,端头对棚同步梁间距(中-中)为600±100毫米,并对梁间距为(中-中)200±50毫米。
7、顺槽采用u型钢棚支护,或采用工钢棚支护时矿压显现明显,必须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进行超前换棚,π型钢梁长度与巷宽相适应。如工钢棚矿压显现不明显,只把原工钢棚工钢柱腿替换成单体柱。端头第一对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必须完全托住超前替棚梁或工钢梁的梁头。
8、顺槽采用锚网支护时,排头架与非回采侧巷帮间距不大于2米,排头架与非回采侧巷帮之间必须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架设迈步对棚加强支护顶板,同步梁间距(中-中)为600±100毫米,并对梁间距为(中-中)200±50毫米。
第三条 采煤工作面上下缺口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
1、炮采工作面机头处开缺口,机尾处不开缺口。缺口处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
2、悬移支架机采工作面机头、机尾处开缺口。缺口处选用端头架或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时,梁柱数量不少于“四对八根”。
3、缺口处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与端头支护形式一致。
4、综采(放)工作面不得超前采缺口,如确需采缺口时,必须将安全技术措施报生产技术部备案。
第四条 采煤工作面超前加强支护应遵守以下规定。
1、顺槽超前支护必须用单体支柱π型钢梁叉子棚加强支护,超前距离应根据超前压力的实测数据确定,支护强度应与巷道压力相适应,确保断面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等安全要求。最低要求为超前距离不少于20米范围内叉子棚不少于两排,20-100米范围内叉子棚不少于一排。顺槽采用u型钢棚支护的,采用单体支柱托梁(一梁不少于两柱)加强超前支护。
2、综采(放)工作面及悬移支架机采工作面超前加强支护具备条件的应优先选用超前架支护,长度不少于20米,20米以外叉子棚加强支护长度不少于80米。
3、顺槽采用u型钢棚支护的,换棚段必须用单体支柱π型钢梁叉子棚加强支护,沿巷道中心线方向必须至少打设三排叉子棚加强支护,上、下帮各一排,中间(或靠转载机)一排,一梁不少于四柱,柱间距900±100毫米(可根据梁长及矿压情况变更支柱数量及柱间距)。超前换棚以外采用单体柱u型钢托梁加强支护,换棚段与单体柱u型钢托梁加强支护段总长度不少于100米。
4、顺槽采用锚网支护的,超前不少于20米范围内沿巷道中心线方向必须至少打设三排单体支柱π型钢梁叉子棚加强支护,棚向与巷道平行,上、下帮各一排,中间(或靠转载机)一排,一梁不少于四柱,柱间距900±100毫米(可根据梁长及矿压情况变更支柱数量及柱间距);棚向与巷道中心线方向垂直时棚间距不得大于800毫米,一梁不少于三柱,梁长与巷宽相适应,柱间净距离不少于800毫米。
4、顺槽采用锚网支护的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设计采高>;3.5米)超前不少于40米范围内,采用单体支柱π型钢梁叉子棚加强支护,棚向与巷道中心线方向垂直时棚间距不得大于600毫米,一梁不少于三柱(因设备原因打不上的,作业规程中要有说明,并采用其它方式加强支护),梁长与巷宽相适应,柱间净距离不少于800毫米,以外单排叉子棚支护长度不少于60m,一梁不少于四柱,柱间距900±100毫米(可根据梁长及矿压情况变更支柱数量及柱间距)。
5、顺槽超前支护以外巷道顶板下沉掉兜、两帮收缩严重时,要及时维修补强,确保巷道断面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等安全要求。
第五条 其它规定
1、采煤工作面两端头及安全出口处单体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11.5mpa),超前支护单体柱初撑力不得小于50kn(6.4mpa),并采取防倒措施,对于软岩条件下初撑力达不到要求的,在制定措施、满足安全条件下,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工作面端头及超前矿压显现不明显的,单体柱可以不穿柱鞋、不加底梁。
2、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顶板垮落不充分时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放顶,严禁使用风障、风帘导风处理瓦斯。
3、工作面端头、顺槽超前支护及超前换棚、换柱支护形式、规格参数、超前支护及换棚长度等必须在作业规程及施工图板上图示说明,标明架间距、棚距、最大、最小控顶距、支柱间、排距,且与现场保持一致。
4、顺槽超前100米以外叉子棚可用工钢梁、柱替代π型钢、单体柱,但单体柱柱头必须垫扣板,防止单体柱柱牙承受压力。顺槽坡度达到或超过10度时,打叉子棚必须使用π型钢梁、单体柱。
5、顺槽超前支护用铰接梁替代π型钢时,铰接梁应铰接,不得出现丁字棚。
第六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 工作面端头及超前支护示意图
第12篇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规范
一、顶板分类
1、坚硬顶板。没有直接顶,或有直接顶也较坚硬,顶板不能自然冒落,悬顶距离达2刀以上,即使采用常规挑顶手段,挑冒顶高度也达不到采高的1.5倍。
2、复合顶板。这种顶板是直接顶较薄易冒落,能随放随冒,冒落高度小于采高的1.5倍,易冒直接顶上部岩层坚硬,采动后易冒直接顶与上部岩层间易离层,拉架后冒落不同步,产生不同步下沉。
3、破碎顶板。这种顶板裂隙发育,煤层采动后顶板暴露时间极短,用现有一般支护手段还来不及支护就冒落,其破碎易冒厚度大于或等于采高的1.5倍。
4、稳定顶板。除上述三种情况外,其余的为稳定顶板。这种顶板能自然冒落,一般不出现悬顶,即使局部出现悬顶,采用常规的挑顶手段能使其冒落充分。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基础工作
1、在综采工作面采区设计前,要有地质部门提供的详细地质资料,对工作面的煤层赋存、煤质硬度、煤层倾角、夹石、断层构造、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瓦斯涌出量、瓦斯动力、无煤带、火成岩侵入带及有无炭柱等要全面探明、查清。
2、各矿的矿压观测小组,要加强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工作,逐步摸清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研究液压支架的工作状况,为安全生产和今后支架选型提供科学依据。
3、每个综采队要配备采煤技术人员,负责收集工作面顶板压力情况和有关地质资料,认真分析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制定有效的顶板管理措施。
4、各矿采煤工作面必须建立工作面技术档案。记载地质构造带、围岩变化带、积水区域、掘进和开采影响范围内采空区、老巷等情况,为下分层开采提供支护设计依据。
5、每个采煤工作面,都应根据本煤层和邻近采区的地质和矿压观测等资料,确定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方法、支护方式,作为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依据和内容。凡没有矿压观测资料和支护设计的作业规程,不得审批。新投产矿井、新开采煤层应在生产中逐步积累矿压观测资料。
6、矿井应制定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监测及矿压观测预报制度,并认真执行。矿压观测资料的收集处理应及时反馈,指导生产,并定期进行顶板压力预报。
7、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老顶来压、过断层、过破碎带、过老窑、工作面收尾等,必须事先拟定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分管生产的副矿长应组织安全、生产、技术部门人员和区、队长到现场指挥,直至处理完毕为止。
8、采煤工作面在停产或节日放假前必须对工作面加强支护,缩到最小控顶距,防止顶板来压,造成垮冒。
三、初次放顶
1、采煤工作面要编制专门的初次放顶设计,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设计中对炮眼位置、炮眼距离、深度、角度、装药量、放炮方式、放顶步距等都要做具体规定。缓倾斜煤层坚硬顶板挑冒高度不得小于采高的1.5倍。
2、在初次放顶前成立生产矿长为组长,矿、区队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初放领导小组的初次放顶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必须跟班现场指挥,直到初次放顶工作结束。
3、初放期间,两个端头必须备足支护材料,防止端头来压。
4、打眼装药过程前后,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防止垮冒伤人。单体支柱架设在煤岩稳定处。
5、液压支架接顶并使之达到初撑力,严格杜绝空顶,防止初次来压后发生冒顶事故。
6、初次放顶期间,两巷出口处及超前支护区内,应严格加强支护,确保安全出口畅通。
四、缓倾斜煤层正常回采顶板管理
1、缓倾斜煤层复合顶板、破碎顶板、稳定顶板顶板管理
(1)缓倾斜煤层复合顶板、破碎顶板、稳定顶板即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后,由于直接顶、老顶抗压强度低,直接顶、老顶随采随落,在回采过程中采用自然跨落法管理老空顶板,充填回采后空间的顶板。
(2)加强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人员科学分析监测数据,掌握工作面推进情况,及时上图,准确预报来压情况。
(3)回采期间加强端头和超前支护,单体柱布设严格按照规程设计执行。
(4)加强液压系统的检修维护,保证支架支撑质量;严格控制采高,保证顶底板平直。
(5)做好工作面防滑工作,调整好工作面伪斜角,防止输送机上蹿下滑。调整时不得连续推机头或机尾,防止挤架、咬架、倒架。
(6)采煤工作面煤层倾角大于20°时,沿工作面倾斜方向要设置防止块煤滚落的防护网,防护网的个数和间距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2、缓倾斜煤层坚硬顶板顶板管理
(1)缓倾斜煤层坚硬顶板采煤工作面必须设专业挑顶小组挑顶,施工人员和钻机台数按作业规程配齐,并有一名队长负责挑顶工作,质量检查人员对挑顶质量要按作业规程检查,挑顶工作未达到作业规程规定标准必须返工。否则,采煤工作面不准前进。
(2)坚硬顶板采煤工作面推广顶板注水软化或深孔松动预裂爆破措施进行弱化处理,放顶煤开采坚硬顶板应在工作面未采动区进行,并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报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顶板应做到顶板随采随落,严禁超采区设计规定的采空区大面积悬顶作业。若架后出现大面积的悬顶,要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制定防止顶板突然冒落、气体涌出专项安全措施并进行人工强制放顶。
(3)缓倾斜煤层坚硬顶板采煤工作面第一次放顶步距要适当加大,一般不应小于3米,同时适当降低采高。放顶步距及采高的大小应在初次放顶的专门措施中详细规定。
(4)工作面不得发生倒架现象,出现倒架,及时调正。
(5)如果出现自降立柱必须及时用单体打点柱,报告区队值班人员,并通知泵工及时处理。
(6)对工作面顶板破碎区段,及时背上冷拔丝金属网和半圆木,确保推进中顶板不大面积的垮冒,诱发冒顶事故。
五、两个安全出口顶板管理
1、回采工作面的两个安全出口,其宽度均不小于0.7米,高度不低于1.8米,出口内无杂物,保证通风、行人、运输畅通无阻。
2、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架应与综采支架相配套,两个端头首先推广使用端头液压综采支架,其次选择液压过渡支架与单体铰接梁配套支护。
3、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米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安全出口的顶板要完好,严禁有空顶、空帮现象。
六、超前支护
1、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护的单体液压支柱必须加装柱鞋。液压支柱初撑力必须保证达到规定要求。每班应有专人进行检查,作好记录,并纳入工程质量班评估内容。
2、缓倾斜放顶煤回采工作面应沿底板送巷,沿底回采,不留底煤。确保单体液压支柱打在硬底岩石上。
3、“三软”煤层工作面必须有二次注液措施。严禁使用漏液、损坏、失效的液压支柱。
4、推广使用超前液压支架对采煤工作面顺槽进行超前支护。
5、采煤工作面顺槽必须有能对巷道帮、顶离层进行监测的仪器,要有专人定期观察,并记录在案。
七、防止片帮、冒顶
1、液压支架必须接顶。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2、采煤机采煤时必须及时移架。采煤与移架之间的悬顶距离,应根据顶板的具体情况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超过规定距离或发生冒顶、片帮时,必须停止采煤。支架的初撑力不小于额定值的80%,移完支架后及时伸出护帮梁。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3、当采高在3米以上或片帮严重时,液压支架必须有护帮板,防止片帮伤人。
4、人员在采煤工作面煤壁侧作业(钻孔、检修煤机等)时,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指派专人对人员施工区域的煤壁侧和顶板进行敲帮问顶、处理松动岩石、煤块后,再进行有效支护,防止片帮伤人。必要时要加设防护网。
5、采煤工作面必须做到煤壁直、底板平,不留伞沿,采高符合操作规程规定。特殊情况下,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6、在已发生片帮的地段,要停止割煤,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端面维护,防止因片帮增加端面空顶面积而发生冒顶。
7、已发生冒顶处封顶时,要首先处理松动岩石及不安全因素,打好临时支护,然后再进行封顶工作。封顶过程中,班、队长要现场组织指挥。
八、过断层顶板管理
1、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时,要根据两巷和工作面断层顶板情况进行挑顶或卧底,减缓断层处巷道或工作面倾角。
2、如断层面与工作面夹角小暴露面积大,条件允许时调整工作面方向,减少工作面推进时受断层影响的长度。
3、适当降低采高,煤岩壁要浅打眼、少打眼、超前放震动炮或注水软化,结合手刨镐,在支架前方打钢梁,对顶板进行超前支护,减少片帮冒顶现象发生。
4、增加断层处支护强度,加打戗柱、加密锚杆等。
5、过断层期间,工作面断层区域严禁放煤作业。
6、工作面过断层时应注意断层水的透出,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则。
九、回撤顶板管理
1、回撤工作面支架前,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回撤通道要保证顶板完好,支护有效。锚网支护质量要符合规定。
3、每次撤架前,必须先清理好退路,确保退路畅通无阻。出架过程中,降架工作由支架工完成,其他人员协同作业,同时密切注意观察顶板情况,确认顶板稳定后再将支架一次降到位。及时检查、支护支架撤除后的顶板,为下架支架出架作好准备工作。
4、要边撤架边检查顶板条件,顶板随采随冒的回撤工作面靠近采空区一侧,要补打一排单体,及时加强支护,防止因支护不及时而导致顶板破碎,从而给撤架带来困难。
5、回撤通道内单体支撑点要稳固,防止单体倒下伤人,单体卸压孔要朝向采空区,回收单体时、必须密切注意顶板变化情况。
6、严禁人员在支架倾倒一侧作业、逗留。
7、严禁在无支护情况下作业。
十、地面塌陷坑系管理
1、地面塌陷坑系指由于井下采煤后对应地面发生的塌陷、垮落、裂缝等。
2、当确定某一区域进行回采时,地测站应在井上下对照图上圈定对应地面可能出现的范围,预计塌陷的时间。预计塌陷的范围内如有农田,建筑物或其他构筑物,应提前搬迁或处理。
3、当井下开始采煤,矿总工程师应指定地测站及其他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定期到可能塌陷的区域查看,并实际记录塌陷发生的时间、范围、深度及周围裂缝范围,并及时通知领导和有关部门。
4、矿生产副矿长指定专人在可能出现塌陷区域的周围、路口设置警示牌。警示牌要有维汉两种文字写清楚前方是“塌陷危险区”字样。
5、地面出现塌陷时,通风部门要及时对塌陷坑进行回填。对裂缝要用推土机压实,并记录回填时间,回填土方量,出现重复塌陷要重复回填。
6、如果用高压水枪射流对塌陷坑回填,至少滞后工作面对应地表100米。井下指定专人观察并记录脱水量。如果有隐患,必须制定防溃浆措施。
7、在年初开春解冻期,要指定专人定期或不定期到塌陷区巡视,防止大量雪水、洪水进入塌陷区。
8、经过塌陷区域的供水管路,应定期检修,维修,严防跑水。其他工业和民用废水,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塌陷坑。
9、对已经出现的所有塌陷坑,各矿应认真进行一次清理,并标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注明塌陷时间、范围、深度。
10、各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塌陷区复垦利用规划,协调与环卫、城建部门的关系,控制工业垃圾倾倒的数量和时间,以利安全生产和复垦利用。严禁生活垃圾倒入塌陷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