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骂人歇后语什么细摆楞
粗鸡了细摆龙
骂人的歇后语
一二三四五六七--- 忘(王)八 一个耳朵大,一个耳朵小---猪狗养的 一把粉打在后颈窝---釉子上反了 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三伏天卖不掉的肉---臭货 三角坟地---缺德 三年不洗口--- 一张臭嘴 三年不屙屎---粪胀(混帐) 大姑娘养的---丑东西 大车拉王八---载你 土地老爷挖了眼---瞎鬼 天上落豆渣---该猪吃 元宵滚进锅里---混蛋一个 天落馒头---狗造化 五百钱分两下---二百五 牛屎虫搬家---** 头顶上长疮,脚底下化脓---坏透了 东岳庙里二胡---鬼扯 石头放在鸡窝里---混蛋 老肥猪上屠---挨刀的货 老虎拖蓑衣---无人气 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 灰堆里烧山药---都是些灰(混)蛋 芝麻地里撒黄豆---** 阴间出赏格---寻鬼 吊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脸 肉骨头敲鼓---荤(昏)都 都 肉骨头吹喇叭---荤(昏)都都 肉锅里煮汤圆---荤(昏)蛋 后背梁长疮骨脐眼流脓---坏透了 豆豉口袋---臭东西 孝弟忠信礼义谦---无耻 披着狗皮---不是人 范进中举---喜疯了 茅厕里题诗---臭秀才 茅房里打灯笼---照屎(找死) 狗打喷涕---三日晴 狗咬叫化子---畜牲也欺人 狗咬皮影子---没一点人味 屎壳郎打哈欠---一张臭嘴 屎壳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 骆驼生驴子---怪种 种地不出苗---坏种 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 看见菩萨屙屎---讲鬼话 高梁撒在粟地里---** 铁匠铺的料---挨打的货 望乡台上高歌---不知死的鬼 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菩萨的胸怀---没有心肝 雪地画梅---狗脚板 堂屋里挂兽皮---不象话 猫儿攀倒甑---狗得福 强盗画影象---就你那副贼形 跌在竹园里---该扦(千)死 猴子拉稀---坏了肠子了 墙头上跑马---不回头的畜牲 瞎子拉琴---瞎扯 阎王的爷爷---老鬼
东北话中Der是什么意思?骂人的?
Der,网络流行词,也称'得儿'或'德儿',最早是由东北地方方言演变而来,现在丼可以代替Der这个字眼。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特傻,特憨。此方言在各地的意思不一样,有褒义和贬义之用。扩展资料东北话的艺术特点第一,生动形象性,由静态的语言,转化为动态的语言,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语言。它的生动性来自于劳动,将许多非动性的词语都取动性表达。以“扒瞎”、“掰扯”、“拔犟眼子”为例,三者都是辩解人的精神状态非常抽象的词汇。将人们编排没有根据的谎言,方言称作“扒瞎”,“扒瞎”来自于农村秋收劳动扒苞米,扒出来没长粒儿的空棒子,称“瞎苞米”。第二,东北方言有着巨大丰富性。如喝酒,不说喝,说“掫”、“整”、“扪”、“倒”、“抿”等。“感情深,一口扪;感情浅,舔一舔”。在酒桌上,猜拳行令,最显性格。顶属“打”、“揍”;“闹”、“搞”、“抓”、“整”等内涵最丰富。常见的“这嘎达”,“那嘎达”。第三,幽默感,东北人的语言中饱藏着“苦中作乐”的调侃、幽默、滑稽的歇后语、俏皮嗑、疙瘩话,经过游戏化、诗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