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范文 > 事迹范文 > 感人事迹

地震感人事迹材料(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21 19:40:02 查看人数:28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地震感人事迹材料 955字 8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76人
地震感人事迹作文 1149字 11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259人
2008四川地震感人事迹 197字 3段 1分钟 2分钟 2分钟 161人
2008年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素材 477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67人
2008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 605字 4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23人
2008年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 1079字 8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104人
512汶川地震感人事迹有那些 1143字 8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194人
2008年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 744字 5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276人
地震感人事迹作文 790字 12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27人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 587字 8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27人

地震感人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5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76位用户喜欢。

5.12,大自然把一份沉重的考卷呈现在中国人民的面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汶川同胞直面惨痛的损失,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的坚强镇定令我感动、敬佩。

地震,这是一个一直在教课书里静静地呆着词语,我们想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离我们很远很远,那是文字里的知识不是可见可闻的生活。

然而,2008年5月12日,这文字里的知识变成了残酷的生活,残酷的鲜血淋漓,残酷的悲痛欲绝。那些废墟里的课本,那些从断砖乱石下伸出的小手,那些惊恐、无奈、绝望的眼神,那些消失的生命,痛苦的面容,让我们泪流满面。然而,还有那些日夜不舍的坚持,那些生死不离的牵手,那些爱的救助,强大的能量,却剧烈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再坚如磐石的心脏此刻也化为泪和血,化为坚持和抗争。转眼间,5。12大地震已过去1年了。

回首往事,有很多的人和事,让我们无法忘怀。我们无法忘记可爱的郎铮在担架上稚嫩而严肃的敬礼,我们无法忘记杨云芬老人含泪吞金的悲怆之举;我们无法忘记在废墟下坚持了66个小时却在获救后突然离去的陈坚,我们也无法忘记废墟中唱着儿歌的.任思雨,无法忘记坚持了216个小时最终得救得崔昌会女士……那些带着悲伤也充斥着坚强的故事,在我们的回眸中从未模糊过。

日子那么无情地走着,那些因灾难死去的同胞们不知在天的国度是否安然?那些可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岁月无情划开裂痕,那些处在无忧中的人们是否能够想起昨日的那一场暴风雨的袭击?那些死去的亡魂,那些曾经匆匆在世间走过的生命,被一场无情的灾难覆灭了理想,覆灭了所有,路还没有走到尽头,甚至还没有出生的生命,被那场突然降临的灾难深深埋入泥土,那么的深,那么的深。让人看不清它到底有多深……

黑暗像全球性的毁灭笼罩了那一片天,如果能够分担,我们愿共同平分那场灾难,一起生,一起亡,也许世界会将你们遗忘,可我们并没有,我们这些同胞在远方深深为你们悼念,深深为你们祈祷,深深为你们祝福,安息吧,死去的亡魂!说不定我们会在哪天升入你们的天堂,但我们依然手足相连,相信你们没有被我们遗忘。

如今,三年过去了,但全国亿万颗心脏还在经历着痛苦,经历着生命的洗礼,经历着灵魂的震撼。灾难让我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灾难让我们爱自己更爱他人。这是永久的记忆,我们只能用文字的形式记录我们的经历,我们的感受,我们的思考。

愿死者安息,愿每一个活着的生命都能有意义的坚强的活着。

地震感人事迹作文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9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59位用户喜欢。

5月14日上午,北川县城,被压在垮塌房屋下的3岁小女孩宋欣宜,在已经逝去的父母身体翼护下与死神抗争了40余个小时后终于获救,被救护车送往医院。

早在13日,第一次进入已化为废墟的北川县城时,就有许多救护人员围在一处严重损毁的屋角处,压在房屋下的是两个不幸遇难的大人,和被他们护在身下的仍然眨着大眼睛的一名小女孩。据进行救援的红军师装甲团的官兵介绍,他们在8时左右就发现了这名小女孩,但整个移位的墙壁压在小女孩和大人身上,他们没有合适的工具,无法将人救出。

在现场看到,比起原本是在同一列的房屋,这处墙壁已经平移了四五米,死死地压在两个大人身上,而小女孩的腿脚又在大人身下,丝毫不能移动。人们纷纷谈论,将孩子护在身下肯定是小女孩的家长,危难关头,令人肃然起敬的父母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孩子的平安。

不作美的天公又在13日下了大雨,救援人员赶紧在小女孩头上拉起了一块遮雨布,并拿来牛奶、方便面等食品放到小女孩身边。

13日夜晚是余震不断的雨夜,14日早上再次来到北川县城时,有些地方的坍塌变得更加严重。但却惊喜地发现,在前一天看见小女孩的地方仍有许多救援人员在工作,说明小女孩还活着!

更令人高兴的是,来自辽宁的救援队员带来了切割机等专用设备,并已经在墙壁上打开了一个口子。倾斜的墙壁摇摇欲坠,救援队员一方面紧张地撬动砖头,一方面还要用木头支撑危墙,防止墙壁倒塌伤到小女孩和周围的人们。救援过程中小女孩不时发出的阵阵哭声更是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因为不知道撬动砖头是否影响到了小女孩的腿,救援人员不敢不用力,又不敢太用力。

14日9时40分左右,随着人们的欢呼,一名救援队员终于将小女孩从危墙下面抱了出来。这时距离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7.8级地震已经过去了40多个小时,顽强的小女孩熬过了雨夜和余震,战胜了死神!

看到,刚被救出的小女孩梳着两条小辫子,除了右额上一块已经结痂的硬币大小的伤疤外,脸上只有一些灰尘,清秀的面容颇为惹人喜爱。但小女孩的右腿因为长期受到压迫,已经严重坏疽。解放军官兵立马将小女孩放到担架上,往城外救护车能走到的地方转运。

在运送途中,小女孩的思维非常清晰,她告诉她已经3岁了,叫做宋欣宜,并且清楚地用词语指明了姓名中的每一个字。她还说,自己已经上幼儿园了,平时喜欢看电视和画画。

9时55分,刚到城外的小欣宜幸运地遇到了一名医疗兵,他对欣宜的右腿进行了简单包扎和固定,告诉救援人员一定要快速将小孩送去手术,不然有截肢的危险。

北川县城周围的道路已经完全被地震损毁,原来的盘山公路路面被拧成了麻花状,有的地方落差达两三米,并且到处都是房屋大小的巨石,解放军官兵只能抬着担架在泥泞的山坡和巨石阵中艰难前行,但他们以神奇的速度在前进。从小欣宜被救出全程跟着担架前进,尽管是名壮小伙,身上只有一个小采访包,但跑得气喘吁吁还是跟不上抬着担架的子弟兵的脚步。

2008四川地震感人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7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161位用户喜欢。

一块水泥板倒下来,压在汶川县漩口中学初三学生向孝廉的身上。

13岁的小姑娘醒来后,模糊中看到缝隙外边有亮光,接着再次昏迷。此时,一个声音唤醒了她,是同学马健。“我哭着对他说,马健你别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的,你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坚持住。’”

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地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大约4个小时后,向孝廉终于被刨了出来,而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

2008年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素材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7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67位用户喜欢。

2008年5月12日,中国本来正在做奥运会的准备。很不幸,四川的汶川发生了八级大地震,可能地球爷爷为我们中国申奥成功并准备8月开始而开心,跳起来使得汶川不安宁。

轰隆隆的大地震,顿时让汶川改天换地。漂亮的楼房顿时成了压着人们的废墟;家家团圆的人们顿时哭得惊天动地;孩子们在学校的朗读声顿时成了哭声,呻吟声。什么才能化解大地震的残酷无情?是——爱,热爱我们和他人的生命。

有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劳累的身体将巨大的负担撑起——保护她可爱的小宝宝,不到几岁的喃喃学语的孩子,护住。最后,她欣慰而逝。救护人员发现她和活泼的宝宝时,还发现有个手机屏幕上显示一条短信,写着让孩子记住她,记住在2008年的5月12日,她救了他。立刻感动了千万个人。

别看老师严厉,其实遇到危险的时候也保护你。许秋千老师为了保护学生,自己牺牲了。学生们感动万分。

中国汶川大地震后,又沉寂了三天。游戏不开放,电视在播汶川大地震的新闻。全体中国人都站起来,沉寂3分钟。隐约感觉到,地震太可怕了。我们玩的时候,不小心她们压到我了,才三个人,我就感觉重了,废墟,不止三个人,甚至不止它的十倍!

灾难磨练出了大家对别人的关爱,祈祷吧!

2008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23位用户喜欢。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在汶川发生了8.0级的特大地震,霎时间房屋倒塌,尸横遍野。地震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同样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感动。

在一间教室里,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的上课,突然窗户在剧烈的摇晃,门也在不停的晃动,老师心中有了一个概念:“地震来了,快跑。”老师迅速的抱起两个孩子冲到了操场上,这时危险在继续,老师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不加思索的又冲回了教室,“我要去救更多的孩子,”这样的信念驱使着他这样不停的来回奔跑,当他最后一次奔上教室,房子就要倒塌了,他赶紧让孩子们立刻钻到桌子底下,来不及躲的孩子被他拉到他身边,他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自己的学生。房屋倒塌了,倒塌的房屋压在老师的身躯上,他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们挡住了死亡之路,而那位英雄老师却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还有一位12岁的小男孩,当地震突然袭击他们的时候,他第一个带头冲出教室,正要跑出教学楼时,他发现墙要倒塌了。这时,他把身后的同学拦住,大声疾呼:“不要走,有危险,”但他一个人的力量抵不过一群人的力量,墙塌下来了,他自己被困在了废墟下后,还在关心他人的安危,对同学们说:“快离开这里。”15日下午14时左右这位“小英雄”被救了出来。但他身负重伤,在重庆骨科医院治疗。在医院里,大家都叫他“小英雄。”

在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感人的故事,我们或许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但他们的精神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再次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团结的人民。加油,中国!加油,四川!

2008年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7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04位用户喜欢。

刚刚接通了一位采访过我的四川记者朋友的电话,她刚刚从绵竹退下来,这个娇小的丫头在电话里和我讲了她眼见的情况,她只用了四个字形容,就是:“世界末日。”她说她几乎无法工作,眼泪就没有停过,太惨了,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然而往往救不了,跟着去的摄影只了拍一张照片,就扔下相机去帮忙,因为那情景让你不可能站着看着。

她和我说,她在一个学校现场看到了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

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她已经泣不成声。

我无法想象这在电话中已经如此惊心动魄的情形在当时是怎么样一个悲壮的场面,我只知道这是真实的,而且,在现在,在震中地区,这样的事情还在重复的发生着,就在今夜,我坐在舒适的房间内,第一次意识到我是否应该做些什么,虽然我不可能到现场去,但是我是否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于是我眼含着眼泪,首先发了这一篇博文,我知道这篇博文无法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但是,这是我想到的最便捷的,我所能立即做到的第一件事情,一篇文虽然没有力量,但是至少我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情。只有完成了第一件事情,才有第二件,第三件。

天佑中国,人间有爱。朋友人,无论你们身边有任何的条件,只要是能帮助灾区的,希望我们都马上付之行动,莫以善小而不为,一篇文章,一元捐款,都是一种支持,20__注定是荣耀与灾难交辉的一年,灾难的是中国人的土地,荣耀的是中国人的心。

512汶川地震感人事迹有那些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94位用户喜欢。

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汽车,火车,舰船的鸣笛声和防空警报如期在全国各城市上空响起,全国人民为地震遇难者默哀三分钟!

三分钟默哀之后,另一种声音将在此次地震受灾地区响起。据报道,北川80多所受灾学校均已接到教育局通知,5月19日开始复课。安置点内将搭起帐篷学校供孩子上课,部分学生将转至绵阳学校继续学业。此时,悲伤的情绪尚未得到平复,废墟中的家园还没有得到重建,但那琅琅的读书声,似以一种生生不息的顽强和不屈,穿透了内心的阴霾,划过震后的余烟,向未来传递出无限的希望!

鸣笛和警报声提醒我们,永远铭记国难,向生命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琅琅读书声则传达出这样一种信念:铭记国难,向生命致敬的方式,就是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义,我们不放弃不抛弃,我们坚强地站立住而决不会倒下。双眼因悲伤而被泪水冲刷,但我们更看清了远方,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苦难经历,又使我们能以更为坚定的步伐走向了未来。两种方式,同一样的表达。

救援工作还在继续,生命的奇迹还在不断创造。与此同时,另一场战斗也已打响———那就是重建家园,尤其是受害地区群众的心灵家园。遍地的残垣断壁,满天的灰烬尘埃,自然无法阻挡悲伤与思念。但生活还得继续,未来的路还需要坚强面对,此时,我们需要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自发的精神,来振作和鼓舞我们最终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勇气,来为我们自己寻找一个可以生活得更好的铿锵理由。

哪一种力量更有力量,哪一种精神更加精神?那就是老师们把课上起来,孩子们把书读起来,让教育的光芒照亮心底的黑暗和恐惧,让知识的温暖与厚重抚平心头的忧伤与无助。在这次地震灾害中,受灾最严重的是学校,最牵动人心的是学生,最壮烈的举动是教师的大爱无疆———请告诉我,还有哪一种方式更能表达我们的敬意,还有哪一种方式更能传达我们的无畏和坚强,还有哪一种声音此刻更能激起全中国人民的共鸣?唯有那琅琅的读书声,唯有那孩子全神贯注的面孔。

是的,帐篷里临时搭设的课堂还很简陋,不足以恢复到往日的平静和安谧,是的,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彻骨的痛,不可能很快就完全从孩子们的心头消退,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抚慰,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是一个通往未来的希望起点,它将以一种异常坚定的语气向昨天的灾难和悲伤作一声告别:明天会更好!它将以充满稚气但无比清晰的声音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挺得住

举国哀悼日,人性的太阳升起了

中国人用最传统的“头七”方式,祭奠国殇。请记住,2008年5月19日,所有中国人都在为逝去的数万名同胞做起了“头七”。这一天,警钟长鸣,国旗半降,行人驻足,举国同悲!人们再也无法忍住泪水,再也无法克制哀号!丧亲之痛,痛何以当!在第一个因为众多普通生命的消殒而统一肃立默哀的日子,为了失去生命的兄弟姐妹,为了永远的祭奠,为了深切的怀念,为了人同此心的感动,中国人,骄傲地哭吧!泪光中,更彰显了人性之光的灿烂!

2008年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76位用户喜欢。

我呆呆地站在正在举行升旗仪式的操场上,心里一边又一遍的重复着刚才听到的那句国旗下讲话:“一年前的明天,是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日子……”我感觉时间好像在这一霎那停止了:“一年就这么过去了?这么快?”我不禁在心里问道:“真的是在一年前的明天,汶川,发生了如此巨大的灾难?”我虽然也同情灾区的同胞们,可真正让我无法承受的是这种突然间的心理打击。

哪个现在身处幸福的人都会觉得日子过得如此快,可在听到这句话的那一瞬间,我似乎突然感受了到了灾区人民的感受。对他们来说,这一年肯定是他们感觉最度日如年的一年了,我想到我们还过着多么幸福的生活,却似乎认为这一切好像都是理所应当。而那些灾区的孩子们连上学都是个梦,我们这些还身处幸福的人,难道不应该好好珍惜现在宝贵的时间吗?

有时,我总会想:如果让我来经历这次“5.12”大地震,我一定会要不就是到处乱窜,要不就是被救后吓出个“精神分裂症”来。我想,那里的人们应该与我大同小异吧!可是,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在板房社区种,那些没有书读的孩子们,正在举行“运动会”。各个活蹦乱跳;而那些小巷中的人们有的围坐在一起聊天,有的在下象棋,最不可思议的是,有的竟在坐一起的遍写诗!我已经算是个十分乐观的人了,可我还是真的十分佩服灾区人民那我只能想象的乐观主义精神。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他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可还是“原理”对呀:万事有利就都有弊,地球都是这样。地球的威力如此巨大,虽然他大部分都是为生物们创造有益的,但总要稍稍的闹一下小脾气。可她所谓的小脾气,对于我们却是一个天大的灾难。看来,在“利”产生的同时,“弊”总会随之产生。

这一年终于在风风雨雨中过去了,汶川大地震的风波也渐渐平息,虽然我们在口中不提,至少我可心中还是装满了对灾区同胞们的同情、敬佩。几天前,我看到了新唐山的面貌,我高兴极了:“新汶川一定会比这更漂亮!”

地震感人事迹作文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0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7位用户喜欢。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1)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啊!”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5月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那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轻揉着丈夫的手臂,失声痛哭……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又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他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那……那天早上他……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就再也没回来,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已经泣不成声。

“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7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27位用户喜欢。

5月12日,对于中国,对于四川,是一个令人伤心的日子。山河在怒吼,大地在震动,中国在哭泣。汶川、青川、北川、绵竹......曾经是多么的美丽的城市,在“轰”的一声巨响后,那儿的房屋瞬间倒塌,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掩埋,处处都是惨不忍睹的画面。

当我们得知这消息后,中华儿女的心悬起来了,都么希望这是一场梦,不是真的。可是现实不允许我们这样想,因为那是真的。

5.12地震牵动着我们中华儿女的心。每一天,我们都会哭。在这泪水中,不仅仅是伤心的,还有感动。

有一位老师,在房屋倒塌的一瞬间,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四位尚未逃出去的女同学,后来,营救人员把四位女生救了出来,而那位老师从此离开了这美丽的人间。去了天堂。

在地震发生2小时后,温家保爷爷就立即来到灾区,看到那一幕幕画面,对那些营救人员说:“是人民养活你们的,你们自己看着办。”说完就摔下了喇叭。

自从5.12地震发生后,各界人士纷纷行动起来。总之,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有话的说话,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让人热泪盈眶。

在荒凉和废墟面前,中国人团结一条心,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四川你别哭,你放心,你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着我们13亿人和你在一起,你不会感到孤独的,我们中华儿女是坚不可摧的。四川你要坚强,房屋倒了,还可再建,但我们的意志倒了,那我们就不可能战胜这次困难,所以,请你坚强。

我们拥有五千年的魂,当灾难降临时,我们拧成一股绳,让我们高声加油:“中国加油,四川加油。”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25位用户喜欢。

汶川,汶川,黛黛青山春犹寒,芳飞翼,霞云散。天崩地拆锦绣乱。泯水浩浩,空崖声声断。

我们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我们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时刻: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就是在这个时刻,当大家正在喜迎奥运之时,一场8.0级的强烈大地震突袭中国四川省汶川县。一霎那间,百万所房屋轰然倒塌,百万个家庭支离破碎,哭喊声,求救声,一浪高过一浪。

但,人民坚强的毅志没有被压倒。多少个老师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的蓝天;多少个解放军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灾民的明天;多少个父母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老人的重生。他们的离去让我们肃然起敬,可眼下的人们却悲痛欲绝。

昂起倔强的头,挺起不屈的嵴梁,向前,向着未来,坚强的活下去。是呀,悲痛欲绝也无法挽回现实,我们终要活下去,迎接未来,现在,我们只能选择坚强。他们的牺牲是为了什幺?他们难道不想生存吗?生命只有一次,谁不想好好把握?但是他们选择了让他人生存,放弃自己。我们现在难道痛苦下去吗?只有选择坚强,挺起不屈的嵴梁,好好的活下去。

现在的我们也应该坚强,不能遇到一点阻碍就要放弃,遇到一点困难就要煺缩,这样的我们怎幺会走上社会,经风雨,见世面?我们只有选择坚强,才能去帮助更多的人,才能去告诉他们要学会坚强,才能解救更多的人民。

万户千家情何堪,巍巍苍茫遍壮志,百姓安。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悲惨的时刻,让我们从中懂得坚强带给人的是无穷的力量,选择坚强就等于选择生命。

2008地震感人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0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252位用户喜欢。

何满满正以“弓”形趴在地上,双手双脚支撑在地上,背上顶着一块预制板,已经停止了呼吸。身下两岁的女儿小袁袁,却安然无恙,只是左手有一点擦伤。大地震刚一结束,安县茶坪乡的袁发高发现女儿与妻子不见了。在一片废墟前,他发疯地呼喊着妻子何满满的名字。

“快来,救娃娃,我痛。”听到妻子的应答,惊喜的袁发高一边拼命清理废墟,一边不停地呼喊着妻子的名字,但是妻子的声音却越来越弱,最后只剩下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

1个多小时后,循着孩子的哭声,救援的人终于发现了她们。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6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280位用户喜欢。

一块水泥板倒下来,压在汶川县漩口中学初三学生向孝廉的身上。

13岁的小姑娘醒来后,模糊中看到缝隙外边有亮光,接着再次昏迷。此时,一个声音唤醒了她,是同学马健。“我哭着对他说,马健你别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的,你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坚持住。’”

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地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大约4个小时后,向孝廉终于被刨了出来,而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

512地震的感人事迹作文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88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164位用户喜欢。

“地震来了!大家快往外跑。”我仿佛又一次清楚的听到人们的呼喊声。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时,忽然,我感到头晕,只见头顶上的电灯不停地摇晃,课桌上的笔莫名其妙地掉在了地上,地,不停的左右摇晃,“是地震。”也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大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地震不知所措了,幸好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慌慌张张地来到操场上,沉浸在一片担心之中……

五月十二日十四点二十八分,在汶川,发生了一次7.8级的大地震,这次大地震波及范围很大,都江堰,绵竹市,卧龙等地区有三分之二的房屋倒塌,许多人被埋在了废墟之中。北京3.9级地震,重庆4.6级地震,另外在宁夏,上海,陕西,湖南,云南等省都均有震感,而这次地震经济损失严重,多达几十个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日,这次在地震中遇难的人数有19000多人,被埋在废墟中的人数有9404人,而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儿童则不计其数。 看到这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我的心头不知不觉涌上了一股心酸。一方有难,八方援助,在这个紧急时刻,大家和政府都伸出了双手去帮助他们:十万大军,不顾自己和亲人的安慰,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人们和明星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温家宝亲临灾区,为抗震救灾做指挥,来自各国领导都给予了我国灾区最诚挚的祝福和问候…..据统计,现在已经为灾区捐款达8.77亿元,还有那些许许多多平凡的名字和故事,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在这个阴雨绵绵的季节,为灾区人民送上了一份温暖。

英雄无名,但英雄有为。能力有大小,救援有前后方,但只有我们各尽所能,齐心协力,没有度不过的难关,没有战不胜的苦难,中华儿女一直都是不屈不挠的,我还记得温家宝爷爷在灾区说过的一句话“山可以移动,但动摇不了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水可以阻断,但阻断不了内地同胞和香港同胞的同胞之情。”自从地震发生以来,我国都得到了来自世界的帮助,救援仍在继续,随着天气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被埋在废墟中的人们获救希望会越来越小,但时间就是生命,解放军们拖着疲惫的身躯,用受伤的双手,在瓦砾中搜寻,抢救幸存者,他们随时都有危险,随时都会再次发生余震,但他们想到被困者的生命,没有休息时间,他们一天一夜仅喝一袋奶,进入救灾现场26个小时以来吃的第一顿热饭,在满目苍夷的废墟上到处闪动着橄榄绿的身影。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有太多太多令人感动的故事,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解放军徒步独行,穿越一座大山,来到讯号中断的汶川抗震救灾,在绵竹市救援过程中,再次出现坍塌,消防战士坚持往废墟钻,不顾个人的安危,被战友拉住时跪地哭求“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成都的哥自发奔赴灾区,老师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五十九名学生,自己的女儿却在地震中不幸死亡,父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自己的孩子建起了一座跨越死神的桥梁,两个素不相识的女孩,生死对话战胜死神,温家宝爷爷亲自去慰问受灾人民,留下了伤心的眼泪,主持人不顾自己的休息时间,第一时间为我们播放震后最新消息,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主持,然而他们的休息时间只有三个小时,还有那些许许多多的记者……在震后,不顾生命危险和舍己为人的普通人太多太多,他们和奋战在救灾第一前线的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和医护人员一起,手牵手。肩并肩,构筑了一道道应对震灾,灾后救援不朽的桥梁,他们之间也许是亲人,也许是朋友,也许是邻居,也许会是素不相识的人们。但不熟悉的面孔,心中有着相同的愿望,那就是不断救出被困在废墟下的灾民,重建家园。

我还记得当救援人员在废墟中发现一名三岁的小女孩时,斑驳的泥巴,涂抹在他的脸上,张望的眼睛,在向世界宣告生命依旧鲜活,那一刻,她心中又一次看到了生命的曙光,但,她还能活着,是缘于父母的保护,他们将自己只有三岁大的女孩,夹在中间,用手遮住他的脑袋,不让他受任何的伤害,在面临死亡的最后一刻,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着坍塌的石块,这的承受多大的痛苦啊!但为了她能够活下去,直至救援队发现这个小女孩时,默默的死去了,她,这个可怜而幸运的小女孩叫做宋欣宜。

没有太多华丽语言的修饰,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更没有感人肺腑的宣扬,却感动了每一个人的心,我不知道在这次地震中,成为孤儿的孩子有多少,但我只知道,并且清楚,每一个生命曙光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词语,这个词语无需用精美的画笔修饰,却依然光亮耀眼,那,就是爱。

是的,这次大地震不仅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爱的奉献,在朴素的面孔后,曾经跳动着同一旋律的心旋,让我们为灾区尽一份微薄之力,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一杯水,一碗泡面,一块纱布,一个慰问的眼神,都是关切;发一条慰问短信,捐出自己力所能及的钱,献出200cc的血,都是支持,正如温家宝爷爷所说的:“灾情就是命令。”在非常时期,考验的更是我们的团结一致,地震无情人有情,让我们共同努力,记住5.12这天,让那些灾区人民振作起来,带他们走出那片疼痛哀伤的土地,如幸福之船撑出伤心之河,地震来势汹汹,但震不住我们牵手的力量的共同的决心。

2008年汶川地震的感人的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24位用户喜欢。

人间处处有真情——记汶川地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能够认真仔细的观察,人间真情就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就能清楚地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情景,就能感受到人间真情是战胜困难的伟大力量。

今年5月12日中午的2时28分,突然发生了一场人间悲剧,在四川的汶川发生了强烈的8级大地震,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这件事迅速地传遍了全中国,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

全国人民立即行动起来抗震救灾,军队开往灾区、医疗队开往灾区,志愿者进入灾区,各种救灾物资运往灾区,让灾区人民得到及时的援救;我们学校的师生响应校领导的号召,积极捐款捐物,为灾区送去爱心;我也不例外,把妈妈给我的五元零花钱,投进了捐款箱,虽然数量不多,也可以表现我对灾区人民的爱心,我还专门写了一篇作文给灾区的小朋友对他们表示深切的慰问;我的爷爷虽然退休了还主动捐款和交上特殊党费;我的妈妈不但捐款,当知道汶川伤员太多,急需用血时,妈妈响应号召,献出鲜血┅┅由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抗震救灾创造了许多生命的奇迹,灾区人民取得了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所有这些充分表现了人间处处有真爱,表现出爱的力量无比强大,让灾区人民真正感受到祖国的温暖。我相信只要人人都有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和谐、更幸福!

地震感人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57位用户喜欢。

自从我在珠峰奥赛学校看了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让我最感动的是地震中有这样一为母亲,当地震来临的一瞬间,她本能的将自己仅三个月大的孩子藏在了怀里,用自己那并不强壮的脊背挡住了塌下来的碎石。她知道自己的人生将要在这个时候被定格。但是,对自己的孩子,她是那样的不舍与留恋,还有多少的话语还没来得及告诉他。她匍匐着,支撑着,用仅剩的一点体力与毅志掏出手机,艰难地写了一条短信,送给自己那最亲爱的孩子。短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孩子,如果你还活着,你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这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却包含了一份浓厚的母爱,当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已经离开了她最亲爱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却毫发未损,幸运的活了下来。或许这个孩子并不知道这场灾难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一定知道他的母亲是爱他的。母亲留给他的爱一定会让他享用一生的。

多么伟大的母爱,多么幸运的孩子。谁能想到,5月12日,母亲节刚刚过去了一天,就让汶川的母亲们经历了大难。母亲啊,您用柔弱之躯扛住钢筋混凝土的重量,把一掬空间和软玉温香,留给幼小的孩子。

大爱无言,母爱永恒!我们要永远感谢我们的母亲,感激世界上所有的母亲。

相关地震信息

  •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16篇范文)
  •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16篇范文)96人关注

    我到现在依然能够清晰的记得,那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的汶川县发生了八级大地震!瞬间,许多人死亡,许多人失踪,许多人受伤。孩提时的我,很同情那些失去亲人者,这一惨剧太 ...[更多]

  • 地震中的感人事迹(16篇范文)
  • 地震中的感人事迹(16篇范文)92人关注

    5月12日 下午2时28分,四川省北部遭遇8.0级特大地震。大地剧烈的震动,瞬间将一座座风景秀丽的城镇化为一片片废墟。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许多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更多]

  • 地震感人事迹怎么写(16篇范文)
  • 地震感人事迹怎么写(16篇范文)92人关注

    大地震袭来时,重庆市55名游人正行进在距汶川50多千米处。“快往公路边的平坝跑……”导游刘晓容和余九冬声嘶力竭地喊着,在两名女孩子的指挥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坝 ...[更多]

  • 2008年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16篇范文)
  • 2008年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16篇范文)90人关注

    2008年5月12日,是给四川人民带来灾难的日子。那天14时28分那里发生了7.8级大地震!经过几天在电视上看到的、网上查的,我了解了很多很多,每一幅画面都让人感到心酸,每 ...[更多]

  •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16篇范文)
  •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16篇范文)90人关注

    5月16日,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4天。4天来,发生在灾区的一个个自救、互救、援救的故事,不断撞击着我们的胸膛。在大灾难突然降临的那一刻,爱,迸发出了最动人的力量――亲 ...[更多]

  • 地震感人事迹范文(16篇范文)
  • 地震感人事迹范文(16篇范文)88人关注

    “她还活着吗?她在哪,我想见她。”昨日6时许,当官兵们花费无数心血刨掉了压在她身上的一片片钢筋水泥残垣将她救出时,初二二班的女生蒋德佳首先念念不忘初三一班的女 ...[更多]

  • 地震中的感人事迹(16篇范文)
  • 地震中的感人事迹(16篇范文)88人关注

    5月12日 下午2时28分,四川省北部遭遇8.0级特大地震。大地剧烈的震动,瞬间将一座座风景秀丽的城镇化为一片片废墟。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许多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更多]

  • 512汶川地震感人事迹有那些(14篇范文)
  • 512汶川地震感人事迹有那些(14篇范文)85人关注

    灾区的人们,我们也许并不确切的知道他们的名字和曾经的生活状态,但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他们在某个时空上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有着生活的 ...[更多]

  • 2008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16篇范文)
  • 2008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16篇范文)82人关注

    大地震袭来时,重庆市55名游人正行进在距汶川50多千米处。“快往公路边的平坝跑……”导游刘晓容和余九冬声嘶力竭地喊着,在两名女孩子的指挥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坝 ...[更多]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地震感人事迹材料(16篇范文)

复制全文下载本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