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科学家事迹

最新科学家的事迹作文(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6-10 16:40:02 查看人数:52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最新科学家的事迹作文 620字 3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05人
牛顿的物理科学家事迹 694字 8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96人
当代的科学家事迹 638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37人
中国古今科学家事迹最新 613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03人
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材料 513字 7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59人
一位科学家事迹作文大全 860字 11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66人
中国杰出科学家事迹 921字 6段 4分钟 5分钟 8分钟 290人
当代的科学家事迹 432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62人
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范文 361字 3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198人
袁隆平科学家事迹怎么写 2245字 16段 8分钟 13分钟 18分钟 105人
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 503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97人
讲述科学家事迹故事 410字 7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81人
居里夫人科学家事迹 689字 3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65人
中国科学家事迹 797字 7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96人
中国近现代科学家事迹精神有哪些优秀作文 723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81人
邓稼先的先进科学家事迹 615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86人

最新科学家的事迹作文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0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05位用户喜欢。

我读了《居里夫人传》这本书以后,觉得居里夫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不懈,无私奉献。一个人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并要坚持不懈。一个人如果非常自私,一心想着自己,那么也是没有太大成就的。我们要向陶行知说的那样: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然而,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做的。

居里夫人小时候虽然生活贫穷,但她仍然坚持不懈的读书。当居里夫人来到巴黎索尔本大学求学时,穿着旧衣服,住着简陋小房,用茶水和面包充饥。大学里的图书馆深深地吸引了她,一次,在图书馆里看书,居然忘了吃饭,结果昏倒在了图书馆里面,这是多么的认真刻苦啊!平常,我们在做作业,思考问题时总是怕苦怕累不愿意多想,可曾想过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多么好,可却还在偷懒;但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居里夫人居然还在认真刻苦的学习着,思考着,真是太佩服她了!

居里夫人视名利如浮云,她一生清贫,这并不是因为她与金钱无缘。当居里夫人发现“钋”和“镭”两种新元素时,就已经有人想用高薪来聘请她去任教,但居里夫人却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放着那么多的薪水不拿,而要拒绝呢?因为居里夫人热爱科学,她不想把研究科学的时间减少,她要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科学上。可见他多么热爱科学事业啊!居里夫人提炼出镭后,有人建议她申请专利,这样可以使她的生活过得富裕,可是她拒绝了。居里夫人从事科学事业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是为了造福全人类啊!多么伟大无私的奉献啊,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啊!

牛顿的物理科学家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4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96位用户喜欢。

跌倒了,爬起来,便会成功。——题记

一提到牛顿,那肯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一说起他小时候,很多人都会为之惊讶。他们一定以为:这么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天才吧。结果却截然不同。

牛顿小时候读书时,很不用功,在班里学习成绩属于次等,但他的兴趣广泛,非常喜欢做一些小玩意儿,如风车、水车等,经常得到人们的赞许。

尽管如此,因为他学习不好,还是会受到歧视。

有一次,他自己做了一架小风车带到学校,同学们都来围观,但有一位同学怪声怪气地说:“哟!这风车做得还怪灵巧呢!”这位同学说的是反话,他平时学习成绩都在牛顿之上,看到牛顿在他面前表演,很不服气,于是又提高嗓门说:“你这风车外形还可以,可他为什么会转动,你懂得这原理吗?”牛顿一时答不上来,脸就红了。那位同学劲头更足了:“哼!说不出来了吧,可怜,自己做的东西自己都不知道原理,说明你只不过和木匠一样!”牛顿羞得无地从容,其他人也对他另眼相待,有的同学还上去拆他的风车。牛顿心里很难过,眼泪一滴一滴的流下来,事后自己也想了想:这些同学为什么欺侮我呀?还不是因为我自己不争气!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呢?夜已经深了,牛顿还在想白天的事。最后下了决心:一定要把功课做好!

从此以后,牛顿立马勤快起来,不多久,他成为了全班的优秀生,而且超过了骂他是“木匠”的那位同学。

听到这里,大家一定会震撼:牛顿的一生竟然是这样的!他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改嫁只能靠祖母来养,尽管如此,他仍然勤学苦练,超过了所有人,成为了赫赫有名的人!

这不正是和他说的“跌倒了,爬起来,便会成功”一样吗?小时候,他困难重重,学习又不好,但仍然坚持,最后还不是成功了吗?确实,人生,必经坎坷,但若怀坚心者。怎不成功矣?

当代的科学家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3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37位用户喜欢。

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多工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应对面的交谈。于是,贝尔开始了电话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间里电报机上的弹簧颤动起来,还发出了声音,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贝尔的思路顿时大开,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对着一块铁片说话,声音将引起铁片振动;若在铁片后面放上一块电磁铁的话,铁片的振动势必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时大时小的电流。这个波动电流沿电线传向远处,远处的类似装置上不就会发生同样的振动,发出同样的声音吗?这样声音就沿电线传到远方去了。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电话吗!

贝尔和华生按新的设想制成了电话机。在一次实验中,一滴硫酸溅到贝尔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华生先生,我需要你,请到我那里来!”这句话由电话机经电线传到华生的耳朵里,电话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贝尔成为电话发明的专利人。

贝尔一生获得过18种专利,与他人合作获得12种专利。他设想将电话线埋入地下,或悬架在空中,用它连接到住宅、乡村、工厂……这样,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电话。这天,贝尔的设想早已成为现实。

中国古今科学家事迹最新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3位用户喜欢。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的家境是清贫的。他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与困苦的境遇作过顽强的斗争。牛顿少年时代的境遇也是十分令人同情的。

牛顿一四二年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在牛顿出生前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他两岁那年改嫁了。当牛顿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继父不幸故去了,母亲回到家乡,牛顿被迫休学回家,帮助母亲种田过日子。母亲想培养他独立谋生,要他经营农产品的买卖。

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多么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学校啊!他伤心地哭闹了几次,母亲始终没有回心转意,最后只得违心地按母亲的意愿去学习经商。每天一早,他跟一个老仆人到十几里外的大镇子去做买卖。牛顿非常不喜欢经商,把一切事务都交托老仆人经办,自己却偷偷跑到一个地方去读书。

时光渐渐流逝,牛顿越发对经商感到厌恶,心里所喜欢的只是读书。后来,牛顿索性不去镇里营商了,仅嘱老仆人独去。怕家里人发觉,他每天与老仆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个篱笆下读书。每当下午老仆人归来时,再一同回家。

这样,日复一日,篱笆下的读书生活倒也其乐无穷。一天,他正在篱笆下兴致勃勃地读书,赶巧被过路的舅舅看见。舅舅一看这个情景,很是生气,大声责骂他不务正业;把牛顿的书抢了过来。舅舅一看他所读的是数学书,上面画着种种记号,心里受到感动。舅舅一把抱住牛顿,激动地说:“孩子,就按你的志向发展吧,你的正道应该是读书。”

回到家里后,舅舅竭力劝说牛顿的母亲,让牛顿弃商就学。在舅舅的帮助下,牛顿如愿以偿地复学了。

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59位用户喜欢。

说到体育,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些耳熟能详的运动员,如苏炳添,孙杨,张继科……大家一定是某一位体育明星粉丝吧!我的偶像就是以速度著称,号称“亚洲飞人”的——苏炳添。

苏炳添,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中国国家田径队队员,是中国田径的主力军。男子60米、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号称“亚洲飞人”。20__年2月6日,苏炳添以6秒43夺得国际田联世界室内巡回赛男子60米冠军,并刷新亚洲纪录。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的两大体育盛事吗?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那就是20__年俄罗斯世界杯和雅加达亚运会。

苏炳添在雅加达亚运会中有一张精彩绝伦的比赛——男子100米决赛。

比赛开始了,苏炳添风驰电制,如箭离弦般地冲向终点。他拼尽全力,因为他知道,自已背负着使命,有13亿双眼睛在盯着他,为了金牌,为了自己和国家的荣誉,冲啊!苏炳添,你可以的,你是“亚洲飞人”。果然,苏炳添以9秒92的'成绩,获得了雅加达亚运会男子100米冠军,并刷新了亚洲纪录,他是我们国家的骄傲。

自从这场比赛之后,我更彻彻底底地迷上了苏炳添,成了“苏粉”。我爱“亚洲飞人”苏炳添。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这是强者留下的箴言,也是成功的借鉴。专注执着,科学追求,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三把钥匙。

一位科学家事迹作文大全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0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66位用户喜欢。

“他是一位科学巨人,他与美国的爱因斯坦,英国的牛顿被世人称为对物理界最有影响的三个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让无数科学家争论至今,牛顿的地球引力学说让人们拜访太空成为了现实,而霍金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飞速发展。如此高的成就不是一个平凡的人所能完成的。对!他的确不是个平凡的人,他19岁就得了一种怪病,使得他的手指成了全身上下唯一能动的地方。那时他正风华正茂,无数的奖励和荣誉以及光明的前程,都是他的骄傲,但是突如其来的怪病使他失落到了极点,但他却又写出了《时间简史》这样一本著作,他是如何办到的呢?下面我们就来采访一下这位科学巨人霍金先生。

我:“霍金先生您好。”

霍金:“主持人你好。”

我:“我很高兴能有机会采访您,下面我来提出一个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那就是请问您是如何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呢?”

霍金:“我能走出困境主要靠的是坚定的信念。刚得病的时候我的脾气非常不好,我想过不再研究物理学了,反正我这个样子别说学物理学了,就是吃饭都是需要别人帮忙。但是过了两天,我渐渐平静下来,我想,我不能就这么放弃了,我要对得起家里的人,以及上帝给予我的生命。于是我就坚持每天都练习打字并开始对物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样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我:“哦,原来是这样,一个人在失败或困于困难中时,最需要的是坚强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脱离困境,走向成功。对么霍金先生?”

霍金:“完全正确。”

我:“我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可能这个问题有点不礼貌请霍金先生原谅。那就是,你觉得上帝对你公平么?我的意思是说,你看我们没什么成就但却健康,而您对科学的贡献如此之大却不能自由行动。”

霍金:“这个问题问得不错,我觉得上帝是公平的。上帝给了我高于常人的智商,虽然他不让我自由的行动。我想他一定是把心思想放在了制作我的脑袋上了,而忘了帮弄弄身子,或许他是想让我安静的思考,而不是每天到处乱跑,呵呵。请记住上帝是公平的,他关上了你的门却会帮你打开一扇窗。”

我:“好的,我会牢牢记住的。谢谢霍金先生今天能来接受我们的访谈,你的话非常有意义,希望能再见到您,再见。”

霍金:“我也希望能再见到你,再见。”

中国杰出科学家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1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90位用户喜欢。

张衡(78~139),字平子,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的出生地在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的石桥镇。他的祖父张堪做过太守,为官清廉。父亲早逝,因此张衡家里很贫穷。张衡从小就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颖,很早就闻名乡里。

据史书记载,他 10 岁时就“能五经贯六艺”,过目成诵。他兴趣很广泛,常常涉猎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而且写得一手好辞赋。

一天,张衡从一本诗集里读到四句诗,描述了北斗星在各个季节傍晚时的变化:“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他觉得这太有意思了。天上的繁星闪烁,有的像箕,有的像斗,有的像狗,又有的像熊,它们的运行义各有怎样的规律呢?这简直是太美妙了。于是张衡根据诗的内容又参考别的书籍画成了天象图,每夜只要是没有云彩,他就默默地对着天象图仔细观察着夜空。广漠的星空有多少难解之谜呀,他观察着、记录着、思考着,他的脑袋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充满了五颜六色的幻想。后来,他终于确认那四句诗里描述得不够准确,事实上斗柄早春指东北,暮春却指东南。

少年时代对日月星辰的观察,激发了张衡努力探索天文奥秘的决心。后来他两度出任中央政府专管天文的太史令,在这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辞海》所记:他首次正确解释月食是由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观测和记录了中原地区能看到的 2500 颗星星,并且绘制了我国第一幅较完备的星图;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候风地动仪;创造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和能飞行数里的木鸟。

渴求知识的张衡总是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不满 17 岁时,他辞别父母独身一人到外地访师求学。在古都长安,他游览了当地的名胜古迹,考察了周围的山川形势、物产风俗和世态人情。在当时的京都洛阳,他结识了不少有学问的朋友,其中有一个叫崔瑗,精通天文、数学、历法,还是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张衡登门向他求教。正是由于他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使得他在各方面获益匪浅。除了在天文学方面有杰出成就外,在地震学的研究上也是举世瞩目的,他创制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相类似的仪器问世早 1700 多年。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他写的《二京赋》“精思博会,十年乃成”,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河南省南阳县的北面有张衡墓和平子读书台,墓碑上有郭沫若的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

当代的科学家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62位用户喜欢。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许多许多名人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其中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让我深有感触和启发。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汉朝时,一叫匡衡的少年,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但他十分热爱读书,白天做工,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家里买不起蜡烛,只好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后来,匡衡成了学识丰富的名人。

这篇寓言故事,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这么优越,我们和匡衡相比,要幸福的多。我们更应该珍惜我们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时间学习。一寸光阴一寸金,让我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有用的人!

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范文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61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98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令我印象最深人物的是一个小女孩——何玥。

何玥在小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不幸患上了恶性小脑胶质瘤。尽管何玥在努力地与病魔抗争着,但是,医生还是告诉她,她的生命维持不了三个月,这让何玥的家人痛苦万分、悲痛欲绝,在何玥的生命烛火即将燃尽的时候,何玥说,她的遗愿是在死亡之后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器官的人,这一句话震动了何玥的家人,她的父母起初不同意,他爸爸还骂了她一顿,但是,最后他们还是尊重了何玥的遗愿,在何玥的生命烛火燃尽之时,她的器官拯救了三个人,还有一个受益者—索朗旺青都跑来感谢何玥,是何玥让他获得了重生,但是何玥的家人心里是什么滋味啊!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有困难而不去帮助,甚至家人需要你身体的器官也绝不捐献,这些人和何玥比起来是多么的卑微啊!我们要学习何玥先人后己的这种精神!

袁隆平科学家事迹怎么写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45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105位用户喜欢。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人民当家作主人,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 (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核质杂交。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交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交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交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交优势利用。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关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交优势利用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方兴未艾,正朝着袁隆平新的战略设想的方向迅猛发展!

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97位用户喜欢。

袁隆平小时候亲眼看到老百姓没有东西吃,有的甚至被活活饿死在路边的惨景。这个时候的袁隆平在想:我一定不能让老百姓挨饿……,多年以后他的梦想实现了。

袁隆平,大家都会想到他头戴稻草帽,天天在地里的劳动形象。袁隆平为了中国的老百姓,他小时候就立下了长大要当农业科学家的愿望。1953年,他的理想终于实现了,他毅然来到家乡到农校当老师,但好景总是不长,一种饥荒在湖南西部爆发,袁隆平亲眼看到父老乡亲们没有饭吃,有的甚至饿死的惨景。袁隆平心里不能平静“我一定不再让老百姓挨饿”这句话,天天浮现在袁隆平的脑海中,他又想,如果能种下种子打出许多粮食,那该多好啊!这个念头一直在袁隆平心间。

后来,袁隆平天天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做实验,终于他研究出来了杂交水稻这个品种的种子,解决了老百姓的饥荒问题。袁隆平也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看看袁隆平爷爷小时候,再比比我,人家小时候都有那么大的远大理想,可我呢……,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剧院看表演,看着精彩的表演,我就嚷嚷长大要当演员;看到遨游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又嚷嚷要当航天员,我就像故事中的小花猫一样,看到什么就干什么,最后一事无成。我以后要给自己立一个目标,好好学习,为目标而努力!

讲述科学家事迹故事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1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81位用户喜欢。

万蕊雪

2018年11月23日,《科学》杂志和瑞典国立生命科学实验室颁发的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奖揭晓,清华大学博士后万蕊雪当选为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类别的胜出者,这是在中国本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首获该奖。

这在学术界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多家媒体竞相报道:

之所以会引起轰动,是因为该奖项太权威,获奖实在来之不易。

Science & SciLifeLab Prize for Young Scientists是一项全球范围的奖项,由Science/AAAS、SciLifeLab及4所著名高校共同发起。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从来自全世界的申报者中遴选出4位在各自领域最为出色的青年研究者。

不过她曾坦言,自己并不像众人想象的那样天资很高,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她还面临课程跟不上的问题,但是到了学期结束,她就成为了年级第一。

在刚读博的时候,同门之间激烈的竞争以及快节奏的科研生活给万蕊雪的压力很大,好在有周围人的帮助下,她才逐渐调整心态,不断适应整个团队。因此,回母校做演讲的时候,才会引得学弟学妹纷纷感慨,原来大神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啊。

居里夫人科学家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9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65位用户喜欢。

合上书,闭上眼,居里夫人的故事像电影一般在我的脑海中不停地回放,居里夫人那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深深震撼。

还记得居里夫人带着坚毅的神情说:“没有人应该因为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产。”这句话虽短,但它却诠释了居里夫人一生的追求——为人类造福,为科学作贡献。也体现了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居里夫人取之于己,用之于民。自己用了四年的时间提炼出了镭,但却放弃了镭的专利权,她一生只拥有过三克镭,可是她却没有独占一克,而是全部捐献了。她为人类,为科学奉献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献了自己的才华,奉献了自己的头脑,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她没有将任何东西占为己有,甚至连自己的生命在居里夫人眼里也是属于科学的,就像她的丈夫皮埃尔所说的:一个人即使成了没有灵魂的躯体,还应该照常工作,学者没有权力背弃科学这个终生目标。居里夫人这种无私奉献的美德是比钻石更耀眼,比镭更珍贵的。

我们做事不能自私自利,大众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能为一己私利而被人们唾弃,遗臭万年,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无私了,奉献了,自己的良心也会感到安宁,而只有那些懂得无私奉献的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我们要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长大后向居里夫人学习,做一个造福人类的人。虽然我们做不到居里夫人这么伟大,但我们也要尽自己的所能,为大众服务。这样无私的人还有许多,像雷锋同志,他好事做了一火车,却不求回报,一心只为大众服务,虽然英年早逝,但却成了人们心中的大英雄。只有懂得无私奉献的人才会被别人记住。所以,大家不要为一些小利而争吵了,“忘小利者,才能成大业。怀天下者,才能忘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做个无私的人。

中国科学家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96位用户喜欢。

他只是平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只是万千中国人民中的一名。只因他有满腔热血与拳拳的报国之心和他高深的学识,他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犹如浩瀚的大海上卷起的一朵美丽的浪花,但是他却留下了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使我们的中国母亲站起来了。

他,就是中国核物理学家——邓稼先。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犹如一座巍峨的高山屹立在我的心中。

邓稼先是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从文章中“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作者用了很巧妙的写法,说邓稼先的贡献很大,但又说她是鲜为人知的,这说邓稼先从不张扬,他在为祖国默默付出。

邓稼先是一个对工作极端负责的人。“这28年见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核武器设置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我们知道核武器的伤害性非常大,它是有辐射的。如果一不小心就会受到辐射。所以他们工作的地方是在戈壁。在这种困境中,他始终认真研究核武器。作者说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当之无愧的。

邓稼先是一个有胆识,遇事沉着冷静的人。书中写道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30多摄氏度,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依然是工作了十几年。他并没有害怕被核武器辐射。而且在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仪侧不到了,大家劝他回去时,他却不肯走,如果当时真的有意外发生,那他就死定了,但他却非常镇定。

邓稼先是一个满怀爱国热情的人。它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华民族能够崛起,从整篇课文都能够体现他的爱国之情。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的前进,没有彷徨,没有矛盾。”他的方向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因为他始终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然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这是邓稼先为自己所选择的路儿说的。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他就是无私奉献,恪尽职守,沉着冷静,满怀爱国热情的邓稼先。

中国近现代科学家事迹精神有哪些优秀作文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2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81位用户喜欢。

1902年9月,苏步青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小山村中。当时的中 国正处于晚清的变革的动乱之中,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古老的华夏古国随时都有被帝国主义瓜分而灭亡的危险。当时,苏步青的家庭生活十分的贫困,不过父母还是省吃俭用,供他上 学。在这样的情况下,苏步青意识到,只有读书,才能让穷苦命运的父母过上好日子。

当时,晚清政府为了免于被帝国主义瓜分,开始了立宪运动,仿照西方 的政体模式,进行君主立宪制改革,同时废除科举,实行新型的教育模式,苏 步青便进入了新式学堂读书。

小学上完后,苏步青又进人了初中读书,当时苏步青觉得数学太简单, 一学就会,没什么意思。后来,在一位从日本东京留学归来的数学老师的课 堂上,苏步青彻底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当时那位杨老师并没有给他们上 课,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些故事’他跟同学们说:“当今的世界,是弱肉强食的 丛林法则时代,如今,西方欧美列强借着船坚炮利妄图想要瓜分我中华,中 国随时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 肩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接着他旁征博引,向同学们论述了现代社会的科 学技术,这些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而数学又对科学发展起着重要 的作用。

这位数学老师谆谆教诲同学们,为了救亡图存,就必须要学习好科学, 而数学是科学的基础,要想搞好科学,就必须先学习好数学。这一堂课是苏 步青一生之中上过的最为难忘的课,这堂课改变了苏步青的一生,让苏步 青从此同数学结下不解之缘。那一堂课,也将苏步青从此引上了数学研究 的道路。

1919年,中学毕业之后,苏步青考取了赴日本留学的机会,八年后,苏 步青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毕业,并在该校读研究生,1931年荣获博士学位。同年三月,应中国著名数学家陈建功的邀请,苏步青回国任教。

邓稼先的先进科学家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86位用户喜欢。

邓稼先爷爷是我国一位制造氢弹和原子弹的科学家,对我国的国防科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看完了邓稼先爷爷的传记,我知道了邓稼先爷爷是一个爱国的人,他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有志气、有毅力与病魔作斗争。

他小时候日本还在侵占中国,中国老百姓从日本人面前走过都要行鞠躬礼,邓稼先爷爷宁愿走冤枉路也不让别人践踏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他工作十分有毅力,制造了原子弹和氢弹,还为了研究“钚”舍弃自己的生命。要知道仅仅一克钚就可以毒死一百万只鸽子。可想而知对人类的伤害有多大。邓稼先爷爷居然可以为了国家而把一些钚抱回了家,真是难以想象。因此他得了严重的肠胃癌,后来肛门居然痛得坐不下去,医生只好让他住院。邓稼先爷爷却说他还有一场重要的会议要去参加,医生却微笑着对他说,这是医院,不是会议室。然后给他做了手术,弄了一个人造肛门。做完手术后,他还是要医生让他出院做研究工作。在工作时非常讨厌那个人造肛门,因为他还没有痊愈,也因为肠胃癌实在太严重,要去做第二次手术,手术时医生发现癌细胞长在离大动脉很近的地方,不能开刀。虽然在住院,但是邓稼先爷爷还是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一件是完成一份有关氢弹的稿子,还有一件是写一篇长达八十万字的书。他写完了稿子后,让妻子赶紧送到首长手中,对妻子说,这份稿子比生命还重要。

他又接着写那本长达八十万字的书,可惜他还没能完成这本书就离开了人世。

和邓稼先爷爷比起来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将来我也要做像邓稼先爷爷这样为社会、为国家出力的人。

最新科学家的事迹作文(16篇范文)

当今,农学院的老师只会“纸上谈兵”,学农的学生不会下田种地的情况并不罕见。很多冠以硕士、博士、教授、博导名头的学者,缺乏对常识、对社会、对国情的起码了解,满足于做一些外文翻译和文字堆砌工作,偏激固执,信口开河,做了很多对社会发展并无多少益处的“空头学问”。而袁隆平恰恰相反,他是田野里的科学家,田野就是他的实验室。“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科学家事迹信息

  • 有关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16篇范文)
  • 有关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16篇范文)85人关注

    近日,我在搜索网页时意外搜索到袁隆平事迹,读后心灵又一次受到震撼.观看中,我了解到袁隆平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 ...[更多]

  • 科学家事迹材料(16篇范文)
  • 科学家事迹材料(16篇范文)82人关注

    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多少名人呀!他们像颗颗璀璨的星辰,装点着星空。张衡便是其一。张衡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文学方面表现出非凡的 ...[更多]

  • 爱国科学家事迹优秀范文(11篇范文)
  • 爱国科学家事迹优秀范文(11篇范文)75人关注

    邓稼先在我国的军事领域做出的贡献可谓开上鼻祖,是他,让我们的核武器发展跨时代的进步。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 ...[更多]

  • 最新袁隆平科学家事迹(16篇范文)
  • 最新袁隆平科学家事迹(16篇范文)74人关注

    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因病去世。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袁隆平先生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杂交水稻研究事业,取得 ...[更多]

  • 邓稼先科学家事迹(16篇范文)
  • 邓稼先科学家事迹(16篇范文)72人关注

    在寒假的时候,爸爸带我去电影院看了一部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邓稼先,里面的那种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光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其中有两人电影让我十分 ...[更多]

  • 袁隆平科学家事迹介绍(16篇范文)
  • 袁隆平科学家事迹介绍(16篇范文)71人关注

    袁隆平爷爷被很多农民尊称为米菩萨。他为了让人民不再饥饿,几十年来,他废寝忘食、日晒雨淋的在稻田里辛勤的进行耕耘实验。他用自己的机智和汗水为人们培育了一代又 ...[更多]

  • 关于袁隆平科学家事迹(16篇范文)
  • 关于袁隆平科学家事迹(16篇范文)69人关注

    袁隆平90岁阳历生日,他在家中许下生日愿望,希望自己领衔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早日实现。去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单季亩产取得2092.6斤的成绩。袁老的生日愿望 ...[更多]

  • 当代的科学家事迹(16篇范文)
  • 当代的科学家事迹(16篇范文)69人关注

    钱学森钱学森,著名科学家。我国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导弹之父。钱学森3岁时就有非凡的记忆力,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大家称他为“神童 ...[更多]

  • 古代科学家事迹(16篇范文)
  • 古代科学家事迹(16篇范文)61人关注

    现代社会,纸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纸的发明者也是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蔡伦。但有谁会想到蔡伦的身前身后,有几多风雨,几多辛酸……蔡伦出生 ...[更多]

  • 有关世界著名科学家事迹范文(7篇范文)
  • 有关世界著名科学家事迹范文(7篇范文)55人关注

    温州的浙江省立第10中学的一堂数学课,把苏步青引向通往数学王国的路。从日本留学回温州的杨老师在上数学课时,带着忧国忧民的真情:“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仰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