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世界水稻专家袁隆平事迹 | 1264字 | 6段 | 5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275人 |
袁隆平的感人事迹 | 623字 | 6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64人 |
袁隆平简介及主要事迹 | 619字 | 7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16人 |
袁隆平的事迹素材范文 | 648字 | 8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59人 |
最新袁隆平事迹介绍 | 694字 | 5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33人 |
最新袁隆平事迹介绍 | 685字 | 9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10人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事迹实用 | 378字 | 4段 | 2分钟 | 3分钟 | 3分钟 | 168人 |
袁隆平简短事迹 | 1002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65人 |
水稻专家袁隆平事迹介绍 | 728字 | 7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65人 |
袁隆平的事迹及精神 | 814字 | 4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300人 |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最新 | 385字 | 4段 | 2分钟 | 3分钟 | 3分钟 | 262人 |
名人袁隆平还有哪些事迹材料 | 699字 | 10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62人 |
袁隆平优秀先进事迹介绍 | 1081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167人 |
袁隆平事迹简短 | 1207字 | 6段 | 5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115人 |
袁隆平的事迹心得体会 | 820字 | 6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19人 |
袁隆平的事迹 | 655字 | 8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59人 |
世界水稻专家袁隆平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6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75位用户喜欢。
近日,一篇“请暂时遗忘袁隆平”的文章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并引起很多人的讨论。这篇名为《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的文章,呼吁民众多关注水稻育种领域其他科研工作者。由于文章引用了大量国内大规模种植的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发现过程等资料,也被一些人认为文章意指袁隆平的成就被过分夸大,掩盖了其他科学家的光芒。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鼎鼎有名的大科学家,可以说家喻户晓,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可以说袁隆平“誉满宇宙”,他是中国科学家中最耀眼发光的学术明星。一提起水稻,必提起袁隆平,一提起有关粮食安全吃饭问题,都会谈起袁隆平贡献。但最近社会也出现了部分质疑袁隆平的声音,从“海水稻”到暂时遗忘袁隆平,说袁隆平其实没有那么神,贡献没有宣传的那么大。作者将这种现象称为“袁隆平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关注,他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我们的科学家,特别是明星科学家。
毋庸置疑,袁隆平是我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是中国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代表,兢兢业业,刻苦攻关,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尊崇袁隆平,其给大众的形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是农民科学家。但也不能否定,现在的舆论宣传也将袁隆平有些神化,将他由扎根大地的农民科学家塑造成无所不能的“神”。“海水稻”让人想象利用海水可以种植水稻,不仅可以解决吃饭问题,还能解决水资源危机问题,“中国人的饭碗是袁隆平打造的”,等等,相信这个结论袁隆平也不会笑纳,也不是袁隆平原意,是我们的宣传出现了误导,将袁隆平神化,在此背景下,出现《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类似的文章,并不是对袁隆平的诋毁,而是一些爱护袁隆平的人不想让袁隆平离我们太远,不想让袁隆平变成神,想让袁隆平回归人的科学家,不是神的科学家。
袁隆平现象提醒我们,科学家是人,无论他在自己的领域做出多大的贡献,他也是人,如果将其神化,那么他就由人的科学家变成无所不能的神的科学家,就远离了人间的烟火,由于没有大地的滋养,也很快从神回到人间,但会磨损其原有的形象,本想提升其形象,但因不食人间烟火的拔高反而让形象受到干扰,这是宣传者也没有意识到的副效果。我们的舆论宣传一定实事求是,将真实的情况告诉民众,科学家越食人间烟火越可爱,越值得我们敬重!
袁隆平是是我们科学界闪闪发光的明星。同娱乐界相比,我们的科技工作者虽然很多,但大多数默默无闻地工作,没有被广大民众认知和推崇,我们需要社会像崇拜娱乐明星那样尊崇科学家,但我们不是靠造明星,而是靠我们实事求是的伟大创造和奉献。我们需要更多民众崇拜我们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让科学家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和宠爱。一个宠爱科学家和科学的社会,未来一定是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社会。
袁隆平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实事求是地宣传他们的光辉业绩,塑造出的科学家的形象会更伟大、会更接地气、会更深入人心!
袁隆平的感人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4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们在音乐厅看了一场电影,名字叫《袁隆平》,这部电影介绍了袁隆平研发杂交水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坎坷的,是艰辛的。
我在网络上了解了袁隆平的生平事迹: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在研发水稻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很多困难,当时正好是文化 大 革命,袁隆平被认为是反动人士,所以它的研发和研究十分困难,在片中有许许多多事情让他功亏一篑:第一次是袁隆平正在田里研究水稻,他的妻子急急忙忙的跑过来,说:“红卫兵上咱们家了,估计要砸盆!”袁隆平连研究工具都不拿,飞快的向家里跑,到了家里的时候,十几盆小苗都被摔在地上,摔个粉碎,袁隆平愣在那里,直到两个助手来,告诉袁隆平,他们抢在红卫兵前搬走了三盆小苗,袁隆平这才放下心来。
但第二次更可怕,袁隆平又种出了一片田,一天,外面下着大雨,袁隆平不放心,要去试验田看一看,这一看不要紧,到了那儿,他把伞丢了,跪到田里,因为那试验田里的水稻都被人拔光了,一个不剩,这时的袁隆平十分悲痛,他大声叫道:“谁干的!谁干的!这也是生命啊!”
第三次时他已经研发成功了,他的妻子告诉他,他的父亲去世了,她说:“你父亲临终前说了一句话‘隆平忙不用叫他,这事情千万不要告诉他。’老人家在最后一刻一直在重复着这句话。”
如果我能见到他,我想跟袁隆平说一句话:“你是我们中国的英雄!”
袁隆平简介及主要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9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6位用户喜欢。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
袁爷爷逝世的消息令我措不及防,狠狠地砸在了我的心上,悲痛不已。一瞬间愣住了,不知所措。望着眼前热气腾腾的米饭,想起了袁爷爷说过的话。他说:"一粒食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你年纪轻不知道,上个世纪的60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啊,大家都吃不饱饭哪,我都亲眼见过。”心头为之一震,眼泪夺眶而出。
袁爷爷临死前还关心着稻子的长势,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报投入到杂交水稻之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端起的每一碗饭,饭碗里的水稻,那是袁隆平院士的心血,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北极星,喂饱了十几亿人。他把一生都投入到了杂交水稻之中,用自己的事业去拯救了整个国家,他是真正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他是我们的脊梁骨。
望着袁爷爷的照片,他脸颊上布满皱纹,眼角含着笑意,显得和蔼可亲。我的内心百感交集,是悲痛至极,是为之一振,交织在一起,脑海中想着这位可敬的老人。仍然是那位慈祥的老人,用自己的双手铸就了全中国,他是中国发展的奠基石。我们所没经历过的,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是袁老内心深处的痛苦,他知道,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需求,所以,他把自己投入到了人民之中。
致敬袁爷爷,替我们负重前行,给了我们最好的生活。致敬袁爷爷,您用自己的双手让我们屹立这片土地。您来时,世间饿殍遍野;您走时,世间稻米满仓。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
江山思国士,人去稻田丰,袁爷爷千古……
袁隆平的事迹素材范文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48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59位用户喜欢。
天阴沉沉的,窗外的雨水淅淅沥沥地下着,我坐在房间里正上着网课,突然,电脑上弹出一条新闻:默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逝世。
这个消息如同雷电直击我的心坎,脑袋里“轰”的一下,整个人都僵住了,大脑里一片空白。就在这一刹那,“金豆豆”噼里啪啦地掉落下来,泪水打湿了书本上的字。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缓过神来,低头望了望被泪水打湿的字迹,想起袁隆平爷爷曾经的那些事……
袁隆平爷爷年轻时收了几个徒弟,每天,田园里都看得到他们的身影。这天上午,袁隆平爷爷和他的弟子在干活的时候,突然,大地剧烈摇晃,整个人重心往下倒,房屋也向他们压过来。袁隆平爷爷心里喊了一声:不好!便大声的对附近的'人们说:“乡亲们!快跑啊!地震了!”喊完马上转过头对他的弟子说:“快,你们先跑,带上锄头和其他工具!”弟子也着急了:“老师,可您……”“不用管我的,我拿完种子马上就来。”话音刚落,袁隆平爷爷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房间,翻箱倒柜的找种子。终于,在床头柜上找到了那包种子。
家具可都碎了,玻璃渣片一堆,一不小心就会刮到流血,房屋也在倒塌,很可能就在一瞬间,这条生命就会飞灰烟散。可袁隆平爷爷不顾一切,拿起了那包“珍贵”的种子。
他曾说:“假如我不在家,那么就一定在试验田;如果不在试验田,那也是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袁隆平爷爷一生都在钻研水稻,为我们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让全中国14亿人吃得饱饱儿的,不饿肚子。这比天高,比地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以后再也不会浪费粮食了,因为,在每一粒米饭里都有您的功劳!
最新袁隆平事迹介绍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33位用户喜欢。
偶像,是什么?是那种在舞台上表演的人,还是电影里演绎的传奇人物?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而我的偶像,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拯救了千万中国人民的生命,让中国人都过上了幸福生活。
他的脸颊因为长时间的劳动而布满了皱纹,像那长时间缺水而龟裂的大地;他的眼睛永远都是那么的明亮;脸上的笑容也像天上的月亮一样美丽。约在20世纪70年代,他与众多科学家一起研究新型水稻,解决中国的饥荒问题,他常年穿梭在田地里,对待这些研究出来的水稻,像宝贝一样寸步不离,可是每一次的实验结果总是不尽人意。
每一个夜晚,当村子里陷入了寂静,天上的月亮也闭上了眼睛。他的屋子里却永远都是亮着的,就像那路边的灯一样,有时候他连轴转做研究,连饭也顾不上吃。他把国家颁发给他的工资和奖金都投入到了实验中,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劳作,有一次在路边,他发现有一株水稻的产量是其他的20倍,他欣喜若狂,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手舞足蹈。他将这株水稻带回去仔细研究。在他的努力之下,实验获得了重大突破,他发现,这种水稻产量多,结出来的果实也比一般的要大,很快便在全国推广开来,解决了粮食不足的问题。
生活中,他虽然不拘小节,却对实验中的每一处细节都精益求精。有时候实验里的一处差错就要抱着脑袋思考半天,直到想出来为止,这种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的精神正是我们要学习并且传承发扬的。我们国家正因为有他这种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人才会强大。而就在前不久,他新研制的海水稻也种植成功,马上便会向全国推广开来。他说过,他的梦想就是让全国人民都吃上饱饭,现在梦想也已经实现了,还为世界农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种人正是我们要去追捧的。他就是袁隆平,被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
最新袁隆平事迹介绍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5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10位用户喜欢。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
烈日当头,身穿宽松粗糙白衬衫的老人站在的金色稻田间,一副近似老农民的样貌,他时而观望,时而拿着本子记录着什么,憔悴并饱经风霜,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而我,有幸见过他几面。
懵懂初遇
上小学时,一个,衣着平凡朴素的老人出现在品德书上,那是我第一次与老人相见,老师和我们说,他被人们称为“当代神农”,一个人养活了全中国的人,就是这么一个老人,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自豪喜遇
2019年6月3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的盐碱地,老人和他的科研团队试种下“海水稻”。伴随着大型机械的轰鸣,稻苗在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荒地上扎下了根。如今,那片被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有价值的黄沙戈壁,在老人的耕耘下,变成碧绿良田。我坐在液晶屏前,与老人相见,心中无比的自豪,看到这位伟人的一个个功绩,我不得不佩服,随着共和国勋章佩戴在他胸前时,如稻穗一般的阳光洒在老人身上,那一刻,我才懂得了老人,才是真正耕耘者。
悲痛哀遇
今年年初,老人因伤入院,即使在身处重病中,老人最牵挂的还是科研。五月,老人去世,举国为之悲痛,连老天都为老人伤心,雨一连下了两天,那是我与老人的最后一次见面,手机上卒然多了几滴水,我不敢相信老人逝世的会这么突然,多么希望他去世的信息是假的,我多么希望老人还能笑盈盈地出现在大家面前,也希望稻田上还有那个身着白衬衫老人——袁隆平。
金黄沉甸甸的稻谷,让无数人享受到了吃饱的幸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事迹实用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7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68位用户喜欢。
是谁在田间辛勤工作?是谁忙于工作以实验田为家?是谁解救人民的饮食问题?种种疑问指向一位伟大的国士——袁隆平。
袁隆平爷爷为国家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始终心系国家和人民。他的杂交水稻科研成果为中国乃至许多国家解决了粮食问题。巴基斯坦人民盛赞袁老是“终结饥饿的人”,而他在采访里说出了他研究水稻的初心:“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粮食的重要,一粒粮食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在研究杂交水稻时,袁隆平爷爷每年都到三亚南红农场进行杂交水稻的育种和制种,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在1970年11月成功研制了杂交水稻。可惜的是他在91岁时因器官衰竭而死,我们要向袁隆平爷爷致敬。
“一生耕耘忙,万亩稻花香”,袁隆平爷爷,您一生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即使已硕果累累,却从未停止钻研的脚步。您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将一生铭记您,袁隆平爷爷,您就是夜空中那颗最闪亮的星星!
袁隆平简短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0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65位用户喜欢。
身体的劳累还在其次,学术界权威的质疑与反对,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当时学术界流行的经典遗传学观点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许多不良的因子已经被淘汰,积累下来的多是优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不会产生优势,从而断言搞杂交水稻没有前途,甚至说研究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然而无论是科学道路上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的磨难都无法动摇袁隆平执着的梦想。他坚信实践才是真正的权威,火热的生命加上知识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
1966年,经过两个春秋的艰苦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袁隆平把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写出首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在国内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这不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水稻育种课题的启动,而且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在随后的30多年间,他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他创造的杂交水稻神话一个接一个。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厦民族几千年都在渴盼的梦想,写下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1999年6月,“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昭示着高科技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于科技与知识的力量,怕是鲜有人能比袁隆平有着更深切的认识了。
假设我们的超级稻大面积推广时“1亩平均增产400斤,推广1亿亩每年就可以增产粮食400亿斤,相当于目前国内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的粮食总产量。而我搞超级稻研究,只需要国家1000万元的投资。所以科技进步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么,水稻亩产提高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大呢?我跟你讲,潜力非常大。在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对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目前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为800斤左右,只相当于利用光能的12%,通过科技进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着亩产翻番。我们的超级稻成功并推广后,预计可使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增至1200~1300斤。现在我的学生们,年轻的一代的科研人员技术手段更先进了,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效率更高。展望一下,达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时16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水稻专家袁隆平事迹介绍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2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5位用户喜欢。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平米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平谦虚的说,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加权平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如此报道杂交水稻,有失偏颇。我理解的杂交水稻是,“猪狗”、“人马”、“人猪”结合的产物,他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同样受到广泛质疑。
试想,当一大类物种相互“苟合”产生的下一代,下几代是一个什么东西,谁也不知道。我们就去盲目崇买所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何道理呢?
这里有一段奇怪的文字描写,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平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平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斤的产量,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都要付出数不清的心血。
我们知道,任何超自然能力组合出来的新物种,其实就是一个怪胎。这给天生有缺陷的产品一样,人类食用这些产品有变异和被变异的可能吗?谁也没有做过医学实验。
当大家起哄,为中国农业科学家叫板“好”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我们整个社会有“只看数量,不看质量”传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是给中国人带来了希望,还是带给中国人带来了灾难,现在谁能说清楚呢?没有,一个都没有!
于是,我建议,冷静看待科学、冷静看待超自然能力;真心诚意地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中华民族下一代着想,让真正的科学说话,放弃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的陋习,这才是每一个中国人理智的选择。
袁隆平的事迹及精神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1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300位用户喜欢。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人。大学学农的袁隆平因亲身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让他不满足于在农业学校当了一名教师,于是转向研究杂交水稻。半个多世纪以来,袁隆平将“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个人梦想与“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几十年来他披星戴月,寒来暑往,为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产量增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荣膺“国家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等多项国家顶尖荣誉。
按理说,袁隆平专注水稻研究已几十年,早已功成名就,荣誉无数,完全可以光荣退休,安享余年,享受天伦之乐。然而,他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为自己的人生设置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这让我又想起2008年,当时已近七十岁的袁隆平在回应有关他落选中科院院士话题时曾说过一句话:“我没当上院士,还是说明我水平不够,所以我今后还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但是有一点,我努力并不是为了当院士,当时我的态度是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这些年来,袁隆平不仅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即使耄耋之年,他依然选择坚守在农业科研一线,每天戴着一顶草帽,卷着两只裤腿,在烈日下、在稻田里不分日夜地忙碌着,继续为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梦想不懈奋斗、辛勤耕耘。这些年来袁隆平以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为己任,在不断追求的路上,服务了百姓,也成就了自己。可以说,袁隆平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不仅向世人诠释了一个农民科学家对粮食问题的理解,而且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更用其自身的实践,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就在不断的追求。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想要仰望星空,灿烂的星河也确实令人向往,但若不脚踏实地,锲而不舍,怎么能到达那些看似不可攀的高处呢?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始终坚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精神,并融于岗位、融于日常,以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敬业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担当,答好人生每一道考卷,走好自己事业追梦路。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最新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8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62位用户喜欢。
袁隆平手里掌握着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他的生活却极其简朴。
长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去田垄,一有时间就到实验田去观察,去呼吸田野的气息。如果说事业的成功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到实验田去的交通工具,由原先的自行车改成了摩托车。他觉得这玩意儿轻便、快捷。没料到,玩摩托车、飙车成为他人生的一大乐趣。
田里的秧苗分蔸了,抽穗了,扬花了,结实了……他跨上摩托车,一溜烟蹿上马路,拐入小径,溜上田埂,矫健的身影闪动在片片绿意葱茏或金黄灿烂的稻田里。十多年来,他先后换过_辆不同品牌的摩托车。如今,虽已70余岁高龄,他还是经常骑着摩托车在田间转。
2001年底,在朋友们的劝说下,袁隆平买了一辆赛欧牌家用汽车。朋友对他说,骑摩托车是“肉包铁”,开汽车是“铁包肉”,还是开汽车安全一些。他兴致勃勃地学起开车来,感觉还不错。有时,他把汽车开到了田边。他还笑着说,要去考一个驾驶证哩。
名人袁隆平还有哪些事迹材料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9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2位用户喜欢。
1960年7月,袁隆平曾经在学校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鹤立鸡群,穗大粒大。但是,第二年,"大水稻"的种子播下去,结果,高的高,矮的矮,产量都很低。
但是,这株天然杂交稻启发了他:用人工杂交的办法,可以培植高产的杂交稻。
勾腰驼背埋在稻田里的袁隆平,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稻株。
在60个瓦钵里面倒腾了两年,培育成功"雄性不育系"后,1966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刊《科学通报》上,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这是中科院《科学通报》中,恰好给国家科委九局的一个领导看到了,就发函下来,要求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试验。
"--"开始不久,"白专典型"袁隆平未能幸免,他的几十个"资产阶级的坛坛罐罐"被"彻底砸烂",捡回来的几兜秧苗就悄悄藏在学校后面的臭水沟里。
就在要被抓进"牛棚"的时候,工作组却从学校档案里面找到了那封公函。
袁隆平因此化险为夷,反倒成了保护对象。更令他惊讶的是,省科委还将"水稻雄性不育"列入科研课题,拨给他科研经费600元,两名"社队来社队去"的学生也被同意留校当他的助手。
但秧苗却再次被毁。1968年5月的一天,试验田被人踩得稀烂,秧苗被拔光。从田埂边的污泥里,他又捡回了5根半埋着的秧苗。让助手尹华奇感到惊讶的是,袁隆平继续干活,丝毫没有追究是谁干的,"他是那种摔摔打打都不记痛的。"
等到第二年6月,他又被派往100公里外的溆浦县低庄煤矿"宣传毛泽东思想"。两个月后,因为两个助手写信向上面反映,引起省科委和农业厅重视,专门成立了一个科研协作组,才把他调往长沙工作。
袁隆平优秀先进事迹介绍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8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67位用户喜欢。
不容置疑:民以食为天。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只是近些年的事。在解决祖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吃饭问题上谁的贡献最大呢?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标准答案:袁隆平。他是80年代就上了历史课本至今健在的老科学家;他是创造水稻亩产1200多公斤神话的当代神农;他是美国科学院唯一的外籍院士;他是年已九十依然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的杂交水稻之父……大家知道他的梦想吗?他的追梦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看了央视记者对他的采访,我为他的两个梦想深深地震撼,感慨着:这才是伟人的梦想,这才是追梦的伟人!
他的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超级水稻个头比高粱还高,稻穗有扫帚那么大,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他这个梦想真够高的——不但水稻长得高、产量高,而且境界更高。被1960年的饥荒刺痛,他研究水稻是为了能让大家都吃饱饭。他这个梦想也够远的,遥远得像一个特不现实的神话。从1960年7月发现奇异的稻子,采花药进行镜检,反复种植、实验,到1964年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提出三系育种法,从14000多个稻穗中仔细搜索出6株不育株,两年春播、翻秋,仅有四株繁殖了两代。1970年,他翻山越岭跟助手到海南,终于找到“野败”取得突破性进展,1973年育成第一次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的制种技术。其中,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耐住了多少寂寞的休闲时光,忍受了多少无知无聊者的冷嘲热讽啊!从三系法、二系法到超级杂家水稻、海水稻,再到落实研究成果的“三产四丰”工程,他风里来雨里去百折不回,五十年如一日,累在其中乐在其中。如今,他名满全球,水稻亩产早超一千公斤,个人品牌价值超过千亿,依然不辞劳苦在田间忙碌,追求着水稻高产的“上不封顶”。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追求高远的梦想,是他的使命和幸福的源泉。
科学无国界,他的另一个梦想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为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领导的团队为近80个国家培养了14000多名技术员,40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杂家水稻700万公顷,普遍增产20%以上。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等地,因为种植他改良的杂交水稻,亩产从每公顷3吨增加到10.8吨!他还牵挂着吃大米全靠进口的利比里亚,每年花掉两亿美元,国民才能打牙祭。他要推广杂家水稻,让大家每天打牙祭。
因为长期在泥里水里穿梭,不用特意健身减肥照样健康。他身家千亿照样开几万块钱的车仅为代步,甚至穿着20几块钱的衣服。他根本没心思对那些俗事上心,想想几亿人因自己的科研成果不再为吃饭发愁,这种普济众生的快乐是任何吃穿名牌、豪车别墅都无法比拟的。他九十高龄依然踌躇满志,一息尚存追梦不已。袁老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梦想,高远的梦想也成就了袁老不朽的价值。
袁隆平事迹简短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07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15位用户喜欢。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曾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他还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次国际奖励。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产的稻谷相当于每年解决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有人说,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矿,怎么挖掘都有收获,他还是一个多面体,每个侧面都值得大家学习。是啊,如今,全国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学习,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学习他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学习他谦逊淳朴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精神不是随便说说的,翻开那本中国感动世界,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立体真切的展现在脑海里的,就是真实的袁隆平。袁隆平早在考大学之前,他就立志做一个农业科学家,西南农学院正是我们这位现今的农业科学家的诞生之地。也许是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经历的战火与生活的艰辛让他能够立下这样的志向吧。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怀大志,目标坚定的人,才会不畏惧苦,不害怕难!在20世纪60年代,在那饥荒的年代里,袁隆平目睹了那些惨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历史成为袁隆平前进道路上的动力。从此,他立志使我国农民摆脱贫困,立志向饥饿挑战。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说袁隆平在青年时期就知道了,这也成就他一生的大业,更造福了亿万的人民。
所以,要做怎样的人?我想应该就是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有崇高的人格。所以,当我们今天学习袁隆平那么的美好的品质的时候,我们知道,那个汗霜满衣,皮肤黝黑的人,展示给我们的却是人格的光芒。
七十几岁高龄的袁老,他会告诉你:日思夜梦的东西变成现实是兴的事。“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提出的质疑。袁隆平的头脑中始终装着一个坚定的答案:我们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袁老还会告诉你他衷心希望杂交水稻这一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中国依靠自己力量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为全人类战胜饥饿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袁隆平的带领下,通过大家努力,杂交水稻目前已在越南、印度大面积种植,增产十分明显;在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的开发工作进展也很顺利。
袁隆平现在一定很高兴,因为他自青年时期的理想到现在的目标,不论多苦多难,都已经成为了现实!看完全部的袁隆平传,我们知道他的高兴,不是因为身上的各种光环,而是因为他给了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梦。
学习袁隆平精神,就要作一个有价值的人!
袁隆平的事迹心得体会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0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19位用户喜欢。
2001年12月初的一天,袁隆平刚结束对委内瑞拉的应邀考察,就乘飞机直抵香港,出席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理学博士的仪式。平时穿着极随便的他根本没带领带,为了出席正规场合穿西装配领带,他就和同行的人上街买领带,同伴都劝他买条金利来领带,他嫌贵,不肯买,拉着同伴到地摊上去,买了一条花100元港币能买到6条的领带。他拿过领带,在胸口上比试着,笑笑说:“蛮漂亮嘛,怎么样,精神吧,这叫价廉物美,比名牌差不到哪里去,来来,你们都来买……”“不买,不买,袁老师,你当然啰,身份不一样,再差的东西穿到你身上,都成了名牌,我们不行啦,要靠名牌撑门面。”
见同伴都不愿买,他只好自己买了几条,调侃道:“哦,我晓得了,你们不买是舍不得掏钱,我老袁大方得很,见人白送一条,怎样?”
当时,袁隆平的三儿子和三媳妇正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听说此事后特意上街买了条金利来领带,晚上到老爸下榻的宾馆给他系上,嘱咐老爸明天出席仪式时,系他们买的这条,但第二天,他还是系上了自己在地摊上买的那条,到香港中文大学去了。事后,他将儿媳买的那条领带留给了儿子。
或许有人会说,花自己的钱,当然心痛啦,花公家的钱,就不一样。此言差矣!应该说,他花公家的钱,比花自己的钱更“抠门”。
原来,有一次买机票的同志考虑他工作连轴转了几天,为了让他在飞机上休息得舒适一点,就买了头等舱。登机前,他才发现是头等舱,硬逼着送行的秘书退掉头等舱,换了经济舱。上机后,头等舱里空着位置,加上空姐熟悉他,尊敬他,请了他几次去头等舱,既然不花钱,他就去了头等舱。事后,身边的同事笑他专坐不花钱的头等舱,他说,空着也是空着,浪费资源可惜。
袁隆平这位“中心”主任坐飞机花钱“抠门”,审批费用更“抠门”。当初,“中心”建好分子实验楼装修铺地砖时,经办人递交给他一份购物清单,他一看,一块600 x 600的地砖单价50元,嫌太贵,便仔细询问怎么回事,经办人回答说,分子实验楼搞实验时经常用化学溶液,而这种地砖防酸、碱,防腐蚀,防滑,材料不一样,所以价钱就贵。袁隆平这才同意购买。
袁隆平的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59位用户喜欢。
袁隆平爷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为了解决我国人民的吃饱饭问题,用自己的一生去研究水稻。
我国的耕地缺乏,不足世界的7%,而却要养活超过世界20%的人口,袁隆平爷爷功不可没。袁隆爷爷他每天都会思考两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用这么点的田地种植肥美的水稻?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将这些水稻以少变多?而且他每年都有新的突破……
袁隆平爷爷对工作无比的认真的,他不管是风雨,还是雷电交加,他都会去看望水稻,因为他想知道这些水稻担受多大的风雨。他的摩托车也不知道摔坏了多少辆,他也毫不在意,因为他时刻惦记着我们吃饱饭的问题。
袁隆平爷爷还是一个可爱,富有爱心,和葛可亲的人。可爱是,他每次成功,突破难关时,他总会像一个孩子得到自己心爱的玩具时那样开心。富有爱心是从他帮助了无数人的解决温饱问题。有人说,如果申请专利,袁隆平爷爷将是世界首富。和葛可亲,他是一个对别人只有关心、温暖,从不要求什么,也没什么架子。
据说,素隆平爷爷有一对孪生孙女,袁爷爷则喜欢把名种零食藏在屋子里的每个角落,然后让孙女去找,老爷子真是童心未泯,我想这也是袁隆平爷爷之所以长寿的真正原因吧!
可惜的是,他在2021年5月21日因病逝世。他的死,让我们的心如同晴天露雾。袁老骂鹤西归,留下未竟的愿望——禾下乘凉梦。
袁老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恩人,是我们永远无法遗忘的人。袁爷爷放心走好,您的科研团队会继承您的遗志,牢牢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
谢谢您,袁隆平爷爷,感谢您为我们的温饱而做出无比卓越的贡献。感谢有您——袁隆平爷爷。希望你在天国过的无比自由,快乐,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