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事迹材料

优秀退役军人事迹材料(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04 19:40:02 查看人数:71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优秀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603字 4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73人
优秀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3357字 18段 12分钟 19分钟 26分钟 150人
退役军人转业干部事迹 482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82人
退役军人三等功事迹材料 458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24人
退役军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306字 2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188人
优秀退役军人事迹材料新闻稿 1693字 17段 6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214人
最美退役军人个人事迹材料 265字 2段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111人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240字 2段 1分钟 2分钟 2分钟 108人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299字 2段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293人
优秀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1519字 14段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184人
最美退役军人功勋事迹材料 1007字 6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81人
退役军人抗疫事迹介绍 620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50人
优秀退役军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220字 2段 1分钟 2分钟 2分钟 131人
退役军人获奖情况简短事迹材料 147字 2段 1分钟 1分钟 2分钟 138人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报告 4126字 71段 14分钟 23分钟 32分钟 120人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297字 2段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186人

优秀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73位用户喜欢。

双__,男,1965年8月出生,__万全人,现任中共__市委政法委员会四级调研员。

该同志2006年从部队副团职岗位转业地方工作以来,在市委政法委一直从事维护全市社会稳定工作,15年如一日,工作吃苦敬业,任劳任怨,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安保任务,多次立功受奖,2018年被评为__市“优秀退役军人”,三次驻村扶贫帮扶,被省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舍小家顾大家。该同志曾参与了全市奥运安保、国庆安保、建党__周年安保、申冬奥安保等多项安保工作,多次陪同省下派各市督导组对全市安保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特别是今年开展政法系统教育整顿期间,市委领导安排负责教育整顿工作,他克服了工作协调难度大、无法照顾家庭的困难,从没有休过一个星期天和节假日,四个多月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受到省指导组的肯定。下半年,他积极参与冬奥会安保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为冬奥会筹办社会面防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该同志于2013年基层建设年,帮扶怀安县西沙城乡水闸屯村;2016年、2017年主动申请到张北县郝家营乡察汗囫囵村精准扶贫,担任驻村工作组组长兼第一书记;2019年又被指派到蔚县涌泉庄乡弥勒院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他通过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强班子带队伍、建台帐、精准施策、上项目、谋发展,主动协调资金,改善村委会基础设施。他还给村里接通自来水,修进村道路,开展危房改造。争取资金700余万元,建成了200KW村级光伏发电站和一座8门恒温库,使村民年年有分红,上千户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优秀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57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2分钟,朗读时长19分钟,慢速需要26分钟,有150位用户喜欢。

我叫___,出生在___区___村一个农民家庭,83年入伍,中共党员,88年退伍。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我和大家一道,把一个经济落后的乡村,建设成为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文明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不足1000元上升到6400元,全村集体资产由负债400万元发展为现有的500万元,荣获全国“精神文明村”、___市“文明村社”、___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我本人也被当选为___区人大代表。

含辛茹苦闯商海

退伍后,我回到了依然贫穷的家乡。凭着部队给我的胆识和勇气,毅然闯荡商海,多方筹资买来1辆解放牌大货车搞起长途运输。为多跑几趟业务,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就在车上啃两口红苕,渴了就在路边喝口井水,有时,一天连饭都吃不上。但天有不测风云,不到4个月就出了车祸,一下就亏损了8万多元。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战友们借给我3万多元。我拿着这笔资金,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由于缺乏经营经验,投资项目没选准,两个月下来,又亏损了7万多元。

创业接连受挫,我没有退缩。冷静思考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之后,意识到自己还是知识缺乏、信息闭塞,于是,我购买市场经济的书籍给自己充电,又边打工边考察市场,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获得___区一块土地的开发项目。用汗水和智慧挖掘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随着三峡工程的上马,建筑行业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将承包的一个乡镇建筑企业改制组建成___集团公司。并以诚信、严格、优质、高效的行为,赢得了企业的大发展。公司从二级企业晋升为一级企业,业务范围已拓展到17个省市,成为拥有18家分公司,员工11000人,其中,退伍军人2500人,集工程建设、对外投资、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综合企业,跨入了___企业100强和___民营企业50强。

当村官情注三峡移民

通过10多年的拼搏,我已拥有上亿元的资产。时至2001年11月,我作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参加___村村主任的竞选!

这是怎么回事?质疑声、劝阻声不绝于耳。他们全然不知,深藏我心中的一个秘密: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我几岁的时候,由于家穷,我已经一天多没吃饭了,饿得躺在柴房里。这时,村里的老支书给我家送来了半袋苞谷。从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深深播下这样一颗种子:长大后,我一定要当村支书,一定要做老支书那样的人!

我深知,人生如同一个天平,一头是个人财富,一头是社会贡献,个人财富再多,没有对社会的贡献,人生的价值就等于“零”。我力排众议,不顾家人和公司高层人士的反对,如期参加竞选,全票当选为___村主任。次年,我又当选为村支部书记。

上任后,第一个攻坚战就是三峡移民。全村需搬迁359户1141名村民,有的要迁往福建等外省安置,有的迁往本市___等地安置,有的原地后靠安置。说实话,要按政策和移民计划把他们一户一户地动员搬迁,工作的难度和繁重程度可想而知。面对这道世界级难题,我把国家利益和移民利益两副重担扛在肩上,把公司的事交给一位副总打理,全身心地投入到移民工作中。

一期移民外迁福建晋江,我和村干部们一起,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讲政策,真心地与他们交流,得到了大多数移民的理解和支持。但村民黄德华,拒绝签订协议。第一次去他家,劈头盖脸就是责骂,我耐心地倾听着,在责骂声中听出他对政策还有疑惑和误解。等他骂完了,我再给他讲移民政策。一次、两次,不知做了多少次工作,他才同意签订协议。但在搬迁的节骨眼上,他感到背井离乡,又不想走了,一家人蹲在院坝里大哭。此时,已是深夜,我和村干部们坐在院坝里给他和家人拉家常,凌晨4点钟,他拉着我的手动情地说,你是大老板,来当村支书就不容易,你又把政策讲得这样透彻,我再不搬迁,情理上也说不过去。天刚亮,我又帮他们搬运东西,一直目送他们远去。现在,黄德华一家已经在福___居乐业,还开了一家面条加工厂,年收入达20万元。

村民___,以在路边卖馒头为生。移民安置时,死活不愿搬。我和村里的同志去他家做工作,刚到院坝前,他就把一条大黄狗放出来咬我。还威胁说:“如果你再来,我就抱着你一起跳长江”。后来,干脆把门锁了,避而不见。白天见不到人,那就晚上去找。连续几天,我们每天晚上就到他家门外守候,终于在一天的凌晨5点钟见到了___。看着我们一身的雾水,他被我们的真诚所感动,脸色较过去也好些了,主动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坐。在签订协议的那天,他拍着我的肩膀动情地说:“说真话,要不是你的苦口婆心和真情实意,我怕到现在还转不过弯来。” 如今,他重新开了一家杂货铺,年收入3万多元。每次见到我就说:“书记,你是个好心人啦!”

___村三期移民有60人需搬迁到500公里以外的___县。我虽然多次组织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层层动员,但一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一个人来报名,怎么办?我干脆从企业拿出一笔钱,对每个报名的移民奖励1000元,但还是没人来报名。思前想后,我只有动员自己年迈的父母外迁,以打开工作僵局。一天,我来到二老的住处,先和他们拉家常,然后,试探着说:“爸爸妈妈,现在移民工作实在太难,干脆你们先带个头,支持儿子的工作”。二老一听,当即就是一顿责备:“我们都70多岁了,你不让我们好好过几年安身日子,还要搬这搬哪,你的孝心被狗吃了?”二老的话,深深地刺痛了我。作为儿子,我该尽孝心,作为村支书,我应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移民任务。为了三峡移民,我只有得罪亲人。我说服兄弟姐妹,一起来给父母做工作,在子女们的劝说下,父母终于同意外迁。临走时,老人拉着我的手说:“儿啊,背井离乡哪个都不愿意,但是,三峡移民是国家大事,你又是村里的带头人,只要你的工作好做,我们再不情愿也支持你!”在二老的带动下,不到半个月,全村就有63人报名外迁,超额完成了移民外迁任务。

___村地处长江边上一个狭谷地带,移民搬迁前多数村民居住在靠江边一块平坝上,后靠搬迁的难度很大。为后靠移民的搬迁,我把修路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由公司出资100多万元,移民负责出土地,投工投劳。经过半年多时间,硬是从半山腰中修出了一条宽8米、长1.8公里的碎石路,解除了制约移民搬迁的“瓶颈”。路通了,后靠安置的移民既找到了建房的地方,又节省了搬迁建房的材料转运费。全村后靠安置的移民每户节省材料转运费近3万元,总计达200万元。同时,为使后靠移民尽快搬迁,我还说服公司其他领导,承建了当时低于市场成本价每平方米100元的二栋5000平米的移民安置住房,保证了10多户移民的安置,仅此一项公司就补贴50万元。后靠移民搬迁安置后,因无钱缴纳水电初装费,我又从公司拿出一部分钱,为移民们支付了水电初装费,保障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谋发展率领乡亲致富

完成移民搬迁任务,如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关键是要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才是移民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我曾经滋生过这样的念头:每年给乡亲们一笔钱,改善他们的生活。转念又一想,光靠我的“输血”,乡亲们能致富吗?如何找到___村发展的路子,壮大集体经济,使他们既稳得住,又逐步能致富,成了我为之奋斗的最大目标。于是,我和村干部们利用两个多月时间,研究移民政策,多方走访调研,召开相关会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形成了“依托现有的交通和地理优势,发展集体经济,解决移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的发展路子。

___村地处城郊、交通便捷,沙石资源丰富,经过考察论证后,决定在村里修建码头、沙石场。方向找准了,我带着村干部,奔波于政府各部门、国有和民营企业之间,建货场、修码头,拉动辖区经济发展,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目前,___村货场、码头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00万吨,年创产值800万元,安置村内外移民就业1000余名,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我还通过各种生意上的合作商,招商引资,邀请各种产业集团来村里安营扎寨办企业,拉动和壮大集体经济。现在,村里已成功引进玉松煤矿等20余家个体私营企业落户,涉及电器、设备租赁和养殖业等,使___村发展很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给辖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经常深入辖区企业走访,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的就当即拍板,能够次日解决的,绝不往后拖。到目前,全村集体经济达到500万元,后靠安置的移民人均年收入6000多元。家乡的父老乡亲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追寻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党的教育培养了我,是火热的军旅生活磨砺了我,没有党的正确领导,没有部队的锤炼,没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三峡移民的历史机遇,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和荣誉。我将继续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续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继续开拓复退军人创业新路,浓笔书写当兵人的历史,以实际行动回报军队、奉献社会、报答党的恩情。

退役军人转业干部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82位用户喜欢。

退伍不褪色 志愿展风采

——吕梁市新区建设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__

__,男,汉族,198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2004年至2009年服役于人民解放军海军91428部队。先后在离石区公安局刑警队、吕梁市新区建设管理中心等单位工作。

勤学苦练硬本领,尽职尽责好榜样。从部队到地方,从一名海军士兵到一名公安特警,他不惧困难,勇敢与各类犯罪行为作斗争,被离石区政法委评为“2010年度优秀公安巡防队员”。转岗到吕梁市新区建设管理中心后,他挑大梁,挑重任,在体育中心建设项目中攻坚克难,理顺了建设用地规划手续,调整用地范围内狐家沟走向,排除了安全隐患。

真情奉献为公益,热心助人暖人心。他主动加入蓝天救援队并牵头组建吕梁蓝天救援水域专业队,先后参加吕梁旅游季、二青会、凤山庙会等百余次救援保障行动,开展的义务水上搜救、防溺水科普等工作,深受人民群众好评。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他牵头开展各类防疫工作任务32天累计914次,协调口罩4万余只,垫付资金20万元,派遣8名志愿者赴武汉一线救援,为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支撑。2018年3月,被吕梁善行道爱心志愿者联合会评为“2017年度志愿者之星”;2020年6月,被中共吕梁市直机关工委授予“2019年度担当作为表现突出干部”。

退役军人三等功事迹材料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24位用户喜欢。

扎根农村 一心为民显情怀

——信义镇永红村村委主任 __

__,男,中共党员,信义镇永红村人,1999年12月入伍,服役于北京市武警总队,2004年12月退役,服役期间曾获个人三等功一次。现任离石区信义镇永红村村委主任。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带动村民脱贫增收。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主动对接区农业局引进特色杏树种植采摘项目,栽植特色杏树50亩(其中34户贫困户每户1亩),每亩带动村民增收10000余元,他连续三年组织举办“相约信义·走进永红”摄影采摘文化节,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品牌。2018年他多次外出考察扶贫项目,为36户贫困户免费提供50只鸡苗及鸡笼,实现每户贫困户年均增收8000元。他带头兴办全村第一家农家乐,当前全村8家农家乐,年均增收20000余元,村民通过自主创业实现了发家致富。

经过几年的努力付出,永红村36家贫困户于2018年全部脱贫。由于成绩突出,村党支部连续八年被区委授予“五星级农村党支部”荣誊称号,永红村于2014年被山西省农业厅、山西省旅游局授予“山西最美旅游村”,2019年被被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退役军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06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88位用户喜欢。

孙超,男,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出生,1996年入伍,2018年退役,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

孙超17岁入伍来到武警新疆边防总队红其拉甫边检站,因部队改革转隶,他选择在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做一名基层民警,连续24年坚守在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为让边防民警吃上新鲜蔬菜,他自学农业知识,攻克高寒地区蔬菜种植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成功种植出36余种蔬菜,搭建8座蔬菜大棚,创造了“万仞冰峰、十亩江南”的绿色奇迹。他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情怀,赢得驻地塔吉克族群众的广泛赞誉,为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作出了扎根边疆、戍边卫国的榜样,立起了新时代共产党员“__、牢记使命”的旗帜标杆。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十大国门卫士”等称号。

优秀退役军人事迹材料新闻稿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93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214位用户喜欢。

戎装褪去初心不忘 建功乡村振兴“新战场”

——吉首市关侯村残疾退役军人__返乡创业记

金秋时节,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街道关侯村田垄上,稻香扑面而来,村民们忙着收割稻谷,丰收喜悦飘荡在田野上。在不远处的服装加工厂房内,工人们熟练制作着衣裳,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有一个身影不停地在厂房内来回穿梭,时而与工人交流,时而低头查看产品质量。

眼前这个不停忙碌的男人,就是关侯村残疾退役军人__。

书写自强不息 困境变坦途

2002年12月,伴随着隆隆的火车鸣笛声,19岁的__踏上了开往永州的列车,成了一名光荣的武警官兵。在部队期间__艰苦训练、苦练技能本领,多次获得部队嘉奖。但在2008年一次因公出差中意外负伤,后被部队评残鉴定为7级伤残。2010年退伍后,他坚持自力更生,选择把一次性退役补助当作本金,开始回乡创业。

他先后做过养殖、蔬菜种植,因为不熟悉市场行情和缺少门路,多次创业均以失败告终,但这也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屡次创业失败,确实伤心了一段时间,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哪有‘被打败’的道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认准了就从头再来。”2019年,__瞄准蔬菜市场,成立籽禾农产品有限公司,帮助老乡们打通蔬菜销售渠道,因蔬菜品相好,价格实惠,生意异常火爆。每天清晨5点,他就到村里联络订单、核对数量,忙碌成为他的生活常态,努力终于有了收获,当年就获利30万元,随后公司稳步发展,老乡们的蔬菜再也不用担心没销路了,大家的钱包都鼓起来了。

挂心公事私事 路通心更通

要致富先修路,硬化村级道路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2022年1月乾州街道启动西门口至关侯村道路提质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临近过年,用工短缺,工期仅仅两个月。__顶着重重压力主动立下“军令状”:“三趟不成就五趟八趟!”“白天堵车就晚上入户算清长远账!”村民要钱过年,他就自掏腰包提前垫付工资、材料不赊账就“真金白银”倾力投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解开了部分村民思想的“疙瘩”,村路如期修得更宽,日子也更有奔头了。

村民利益无小事。2022年临近新年,村民吴全寿家房屋失火被全部烧毁,令原本贫苦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村里患有眼疾的单身汉龙生云的房屋也因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关侯村村两委和工作队决定对他们进行住房帮扶。__听说后,主动垫资,过年期间坚守到工地,如期完成了房屋修缮建设。“这次多亏有你,房子修得这么快,谢谢你,今后有什么需要帮忙尽管讲。”吴全寿握住__手感激地说,火塘里噼里啪啦燃烧的木柴让村民们觉得很温暖,大家的心更近了。

情系父老乡亲 一富带“共富”

__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还想要扶贫帮困回馈家乡。“自己生活好了还远远不够,要带上父老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才是真好”的朴素想法,一直扎根在他的内心。

2022年3月关侯村第一书记符昌树找到__,想请他帮忙解决村里部分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他一口应下,还主动提出在村里建厂带动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想法。在关侯村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扶支持下,同年8月,他投资15万元成立关侯村服装加工厂,实现20余名留守妇女“家门口”务工。工厂建成后__还多次聘请服装高级技师给大家进行专业培训,同时坚持“以老带新”“多劳多得”,激发村民“凭本事赚钱”的积极性。目前,工厂收益稳步提升,预计今年将为村集体经济带来2万元的收入分红。

注入源头活水 土豆变“金豆”

2022年,关侯村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化种植土豆,__以出资合股形式,在关侯村齐心寨种植土豆218亩。刨土、挖豆、去泥、分拣,一颗颗黄灿灿的土豆破土而出,湛湛晴光下,圆滚滚的“金豆”堆满田垄,煞是喜人,一袋袋装拣好的优质土豆被整齐码放在了运输车上,伴着一阵嗡鸣,满载着“金豆”的货车沿着村道向市里的生鲜市场疾驰而去。今年初夏,土豆喜获丰收,预计为关侯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5万元。

“如果没有当过兵,没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没有父老乡亲们的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事业,我会继续努力奋斗,扩大土豆的种植规模,提升土豆品质,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日子过得更红火。”__信心十足地说。

戎装褪去初心不忘。__勇担职责,坚韧不拔,积极返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奋斗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用自己的努力建设着家乡、改变着家乡面貌,带领着父老乡亲们闯出了致富“新路子”,奋力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篇章。

最美退役军人个人事迹材料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65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11位用户喜欢。

邝远平,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出生,1981年入伍,1996年退役,湖北炎黄集团董事长。

新冠疫情发生初期,因航班中断被滞阻在悉尼的邝远平,积极号召在澳洲成立海外湖北社团合作联盟华人华侨抗疫协调小组,向78个国家的侨商侨社发出倡议,仅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就筹集到100多吨、近千立方米的防护服、口罩、制氧机等急需医疗物资,历经周折打通专运航道,花费千万元、两次包机将物资送抵武汉。他还发动集团关联企业及员工捐款捐物超过2000万元,支援湖北省近500家医院、隔离点、社区等,展现了一名退役老兵的本色情怀和优秀企业家的责任担当。曾获“湖北省优秀政协委员”称号。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40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108位用户喜欢。

__ (贺兰县退役军人)

2013年,作为女大学生的__参军入伍,两年的军旅生活,成就了她坚毅的品格,也找到了心仪的另一半,成为光荣的军嫂。为了践行初心,“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她考入贺兰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成为一名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刻苦广受好评。她说:“军人的身份和‘军嫂’称呼带给我无上荣誉,同时我也要承担起它的责任,守好后方,支持国防事业是我应尽的责任,服务退役军人是我永远的义务,我将会一如既往,用无声的支持建起军人坚实的后盾。”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9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93位用户喜欢。

__,男,1966年9月出生,群众,海南省华光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农艺师。

1987年入伍在某部队农场种植水稻,1990年退役后继续从事农作物育种工作。退役28年来,__辗转辽宁、黑龙江、天津、海南、四川等省市,潜心研究春小麦、水稻育种的跨纬度种植,收集整理3万多份水稻、小麦种质资源,建立全球首个私人种源库,解决了春小麦抗倒伏的世界难题,取得了再生稻、北稻南移等突破性的成果,获得国审品种两个,累计为国家增产粮食10亿公斤。小麦育种被认定为农业公益事业,作为“个体科研户”的__坚持30年把公益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他选育的小麦良种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自然推广,使农民受益、国家受益。他__,关心支持部队建设,在服务官兵、服务部队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优秀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19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84位用户喜欢。

韩振清,中共党员,1984年10月参军入伍,2000年9月退役,现任石家庄新乐市长寿街道办事处鲜虞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曾获得河北省“千名优秀退役军人”、新乐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民调解员”等称号。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2000年,34岁的韩振清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社区工作。为了方便群众,韩振清把个人手机号码张贴到了居委会的窗户上,并保持24小时开机,周末、节假日也不例外,经常是刚进家门,又匆匆赶回居委会。

一天晚上11点多,一个小伙子带着哭腔给他打电话:“韩主任,我有急事,您能来居委会帮我盖个章吗?”原来,小伙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空军飞行学院,但由于疏忽大意,把政审表上亲属的名字写错了,如果不能及时修改上交,很可能影响录取。韩振清得知情况后二话没说,立马赶到居委会,帮他办理手续。小伙子激动的眼圈儿都红了,一个劲儿地道谢。韩振清笑着鼓励他:“不用谢,能圆你飞行员的梦想,我就是一宿不睡也值得。到了学校好好学习,将来为我们的国防事业做贡献!”如今,这个小伙子已经研究生毕业,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飞行员,至今还经常跟韩振清保持着联系。

社区工作就是这些琐碎平常的小事,一桩桩、一件件,看似不起眼,却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二十多年来,韩振清每天奔波在社区的大街小巷,进楼入户、家长里短,和社区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用我们最好的服务,取得居民最大的满意

2022年冬天,韩振清了解到社区居民老焦的老伴误入传销组织,不仅用两人的退休金买了12万的保健产品,还想着把房子也卖了。老焦坚决不同意,无奈怎么也做不通老伴的思想工作,只好闹到离婚。韩振清赶忙劝说老焦冷静下来,并帮助他一起去做老太太的工作。

刚见到老焦的老伴时,老太太说什么也听不进去。凭借自己多年掌握的反诈知识,韩振清反复给她摆事实、讲道理。见老人思想有点松动,他又把派出所的民警请过来,把发生的类似案例一件件地讲给她听。慢慢的,她的态度有所转变。看火候差不多了,韩振清又主动联系老两口在外工作的女儿,大家一起开导,共同劝解。经过多半天的努力,终于,老太太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两口子又和好如初了。

秉着“真诚待人,用心做事”的原则,韩振清为社区居民办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小事,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多年来他坚持值勤巡逻、调解纠纷、纾困解难,成了社区家庭有事必找的“帮大哥”。

群众就是我们的亲人,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家事

在一次家访时,韩振清了解到辖区小谢因突发脑溢血,失去了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其丈夫因车祸不幸去世,给她留下了年迈的婆婆和6岁的女儿,以及巨额的外债,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他悄悄给小谢留下了200块钱,以解燃眉之急。

回到单位后,他一边用最快的速度,帮她申请临时救助和低保,一边积极联系社区志愿者协会,广泛发动群众给小谢募捐。大家有钱出钱,有物出物,当天就募捐了6600元现金和米面、粮油等生活物品。同时,韩振清还帮小谢的婆婆找了一份保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总算暂时有了着落。

中秋节,韩振清去看望小谢一家,看到家里的情况日渐改善,他的心里才算好受了些。小谢噙着泪花高兴地说:“韩主任,低保金和临时救助款都收到了,生活总算是有了保障,真是太谢谢您了!”听完小谢的话,韩振清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惭愧的是自己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些都是自己分内应该办的事,却让群众感恩在心。他认识到,只有把群众当家人一样真心对待,才能用自己的“悉心”换取群众的舒心,用自己的爱心换取群众的暖心。

社区虽小,却是他真诚为民服务、体现责任担当的大舞台;岗位虽平凡,却能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一线,把党的温暖送达到千家万户。对自己选择的这条平凡之路,韩振清将继续脚踏实地、勤勉奉献,带领鲜虞社区的全体居民在实现小康生活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最美退役军人功勋事迹材料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07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81位用户喜欢。

刘东平,中共党员,邢台市内丘县人,2001年12月参军入伍,2018年10月退役,现任内丘县内大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二级消防长救援衔。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曾获得市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次,被评为邢台市“最美退役军人”,并被授予见义勇为“邢台好人”个人称号、所在集体被评为“河北好人”集体称号。

利剑千磨始成器,精铁百炼方成钢。每天一次3公里,每周一次10公里,每月一次21公里半程马拉松跑;负重上10楼、60米肩梯、单双杠,是每天体能训练的必修课;楼内救人操、纵深灭火操、枪炮协同等等,是每周技能训练的基础。队里200多种装备器材,刘东平样样讲得清、用得熟,是大家公认的“活教材”;书柜中,摆放整齐的装备技师证、特种车辆驾驶证、舟艇操作证、AOW潜水资格证等等,更是他刻苦努力的见证。

2016年7月19日,内丘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西部山区降雨量达500毫米以上,山洪暴发,道路、通讯、供电完全中断。临危受命的刘东平,和10名战友连夜冒雨向灾区进发。在翻越摩天岭时,前进的道路被湍急的洪水拦腰阻断。为了尽快与对面取得联系,刘东平主动请缨,携带通讯器材强行渡水。“事情紧急,得到同意的命令后就跳进了洪水,紧紧抓着抛射的绳索往前挪。”回想当时的情形,刘东平至今仍心有余悸,“由于洪水湍急,我被卷入暗河。在战友的帮助下,我才得以浮上来继续前行。”10米、8米、5米……最终,刘东平成功抵达对岸,最终安全转移了200多名群众。

2018年内丘深山区游客失联,深入茫茫大山,披荆斩棘、搜索定位,连夜带回失联人员。2019年12月21日,内丘县柳林镇仙人村两名群众落进水库冰窟窿。接到报警,他带领队友迅速到达现场,并第一个跳入刺骨寒水中,但游出没多远就被厚厚的冰层挡住了。救援刻不容缓,刘东平用手和肘一块一块地砸冰,为加快救援速度,在岸上指挥的战友携带破拆工具也跳进了冰水中,二人利用斧头、拳头使劲开砸,很快就砸出一条救援生命线。

一次次生死救援,一次次惊心动魄,刘东平都没有退缩过。在洪水面前,刘东平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在火场,他更是不畏生死,逆行向前。入职22年来,他累计参与灭火救援2237次,解救被困群众156人,挽回财产损失1000多万元。

为更好服务群众,刘东平牵头成立了“蓝朋友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学校进行防火宣传指导,对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随时在线答疑解惑;联合内丘二中“爱心社”,累计开展活动160多场次,募集善款价值超过24万元。当别人问他图啥,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役军人,就该用自己的爱心和力量去奉献社会。”

退役军人抗疫事迹介绍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0位用户喜欢。

面临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凤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李__同志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挺身而出参加__酒店隔离重点人员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李__同志在参加隔离酒店工作专班组织的培训时,认真细致的从统筹协调、消毒消杀工作、个人防护、垃圾清运、“三区两通”设置等工作环节学起,弥补防疫存在的缺陷,保证自己在组织开展集中隔离点疫情防控工作时能够科学有序开展。

作为专班临时负责人在__酒店集中隔离点开展服务保障工作期间,他能够尽心尽责处理临时办公室日常事务,负责信息联络、人文关怀,指导2名医务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医学观察、体温检测、心理疏导、后勤保障等工作。为确保隔离酒店防控工作措施规范到位,详细制定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做好医疗保障、消杀、工作台帐记录、物资管理、医疗物品消毒等环节,并主动与酒店沟通协调,根据隔离人员饮食习惯,每日餐饮进行合理搭配,确保隔离人员住的舒心、吃的放心。

针对被隔离人员多数为学生的特性,他不仅建立健康档案“一人一卡”,准备应急药品,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同时做好学生上课的网络保障,保证每间房间有WIFI,专班各组工作人员确保24小时电话畅通,及时解决被隔离人员反映生活、思想、心理等问题。

短暂而忙碌的志愿服务工作快要结束,工作专班的同事打趣的问道:下次还有这样的机会还来吗?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只要群众需要组织召唤,我一定冲在前、干在先,但我不希望在有疫情防控这样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能平安健康比什么都好”。

优秀退役军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0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131位用户喜欢。

董博俊 男,汉族,中共党员,1960年出生,1978年入伍,2000年退役,青海立詹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

董博俊入伍期间主要从事部队普法教育、法治宣传以及涉军刑事案件辩护等,退役后成为一名执业律师,办案数量在全省律师中名列前茅。他爱岗敬业,主动担当,提出“工作在律所,奉献在基层”的服务理念,常年深入军营、社区、农村、学校义务开展法律宣讲和法律咨询。他始终不忘部队教育培养之恩,凡是涉及现役军人、退役军人的法律事务都免费提供咨询、培训。曾获“青海省优秀退役军人”称号。

退役军人获奖情况简短事迹材料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7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1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138位用户喜欢。

郁文贤 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出生,1993年入伍,2008年退役,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在多年科研生涯中,郁文贤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为我国装备研制和产业化发展做出突出贡献。退役后他在上海交通大学推动创立感知与导航研究所,科研成果显著。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报告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126个字,有7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4分钟,朗读时长23分钟,慢速需要32分钟,有120位用户喜欢。

永远冲锋的战士

——济南军区原某师战士、一级伤残军人朱彦夫的事迹

人们常说,“路在脚下,脚比路长”,可是他没有脚!

人们还说,“困难纵有九十九,难不倒勤劳一双手”,可是他没有手!

朱彦夫,一个在抗美援朝战场失去四肢和左眼的人民功臣,从学会穿戴假肢那天起,用断臂举起和平岁月的冲锋号,在沂蒙山一个异常贫瘠的小山村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生命传奇。

3月15日,记者走进鲁中沂河岸边的一个小院落,采访81岁高龄的朱彦夫。老人已经卧病在床18年了,但战士本色依然鲜亮:床上,军装军帽军被叠放得整整齐齐;床前,斑驳的假肢上穿着一双崭新的绿军鞋。老人自豪地说:“我是个战士,冲锋是我的本色,军装是我的战袍!”

谢绝特级护理,返回山乡当农民

——“只要永不言败,绝处也可逢生”

朱彦夫永远忘不了白发母亲的那一声叹息!

1956年初一个风雪漫天的日子,刚学会穿戴假肢行走的朱彦夫,谢绝荣军院的特级护理,坐着一辆独轮车,回到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他呼吸着家乡清新的空气,心跳越来越快。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那时,朱彦夫还没有读过这句诗。但愈近家乡心愈不安的感觉,他可能比诗人宋之问更为强烈。因为他在1950年深冬的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当年那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变成了蚯蚓似的“肉轱辘”,母亲见了该有多么伤心啊!

独轮车吱吱扭扭进了村,朱彦夫把推他回家的好心人劝走,执意要“走”回家去。可是他毕竟刚刚学会用假肢走路,没挪几步,就重重地摔在雪地上,假肢滑出很远。

母亲听到门口有响动,从小院里走出来。朱彦夫昂起头,含着眼泪喊了一声:“娘。”

只听娘“啊”了一声,就“扑通”一声晕倒了……

朱彦夫并不知道,自打1950年秋他随部队入朝后,娘常常站在屋后的山冈上,望着村头的小路等儿子归来。可等来的竟是一张让她心碎的“阵亡通知单”。

1943年,朱彦夫10岁那年,父亲被日本鬼子活活打死。4年后,年仅14岁的朱彦夫走进革命队伍,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等战役战斗上百次,至今他的头部、背部还残留有弹片。解放上海时,16岁的朱彦夫只身炸毁敌人3座碉堡,火线入党。

“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准备一次性把自己献出去。”朱彦夫曾在作品中写下这样决绝的文字。

在震惊世界的长津湖战役中,朱彦夫所在的二连连续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后,全连仅剩下他一人还活着,其余战友全部牺牲。

懂得为谁而活的人,天塌下来也能扛得住。经过几年治疗,朱彦夫转入泰安荣军休养院休养,享受特级护理。但他不愿躺在功劳簿上让人伺候。他说,活着而不创造,甚至成为社会负担,这比死了还让自己难受。

就这样,朱彦夫返回了家乡。

娘醒过来后,发现他双腿膝盖以下、双臂肘部以下全没了。娘伤心地说:“你还是回去吧,娘养活不了你。”

“不,我要为您养老送终,还要为乡亲们做事。”从这天起,人们发现朱彦夫拖着一双假肢,在山间小道上转来转去,摔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又摔倒,鲜血常常染红了他的裤腿。残肢的创面刚结痂又磨破,磨破了再结痂,实在疼痛难忍,他就扯着嗓子唱《志愿军军歌》,直到感觉不到疼为止。

“只要永不言败,绝处也可逢生。”靠着这股子血性,他用一年时间掌握了吃饭、喝水、穿衣、解手和独立行走等生活本领。

朱彦夫说:“这是我走下战场后打赢的第一个冲锋,即向残躯宣战,不要国家养活,返回山乡当农民。”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载,治山治水创造8个第一

——“我是一只蚯蚓,虽然没有手脚,却可以松软板结的土地”

张家泉村位于沂蒙山腹地,四面环山,土地异常贫瘠。每年冬春两季,外出逃荒者不乏其人。

1957年初,朱彦夫被推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那天他举起断臂说:“我是一只蚯蚓,虽然没有手脚,却可以松软板结的土地。我就算豁出命来,也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春天到了,山花开了。这天,他拖着近10公斤重的假肢,躲开众人的目光,只身爬上海拔334米的南山顶,一遍遍俯瞰静卧在山坳里的村庄,一遍遍观察斜挂在山坡上的土地,一张蓝图渐渐清晰起来:找水打井,填平沟壑,扩大耕地,绿化荒山,发展经济园林……

也许是因为过于劳累吧,摸黑下山时,一阵眩晕,他重重地摔倒在乱石沟里。

天黑了,妻子发现朱彦夫没有回家,心里很着急。乡亲们打起火把,漫山遍野找人。

“支书,你在哪里?”乡亲们的喊声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就是惊不醒这个倒在血泊中的汉子。第二天清晨,乡亲们终于找到了朱彦夫,只见他浑身血迹斑斑,脸上却挂着笑容。在乡亲们的一声声呼唤里,朱彦夫醒了,说话了:“咱张家泉村是个好地方,好好干上10来年就能过上好日子。”

这次“南山之行”成了张家泉村改天换地的动员令!找水、治山、造田、架电、植绿,一个个山里人想都不敢想的大工程,在张家泉村渐次展开。

缺水是张家泉村最大的难题。

“有女不嫁张家庄,挑水跑到西山根。去时穿双绣花鞋,回来磨破脚后跟。”一句顺口溜,道出了村民的无奈。张家泉过去叫张家庄,因为盼水心切,乡亲们索性把村名改成了“张家泉”。

朱彦夫从县里请来专家,测量确定了打井地点。

冬闲时节,天蒙蒙亮,村里的冲锋号响了,乡亲们立起井架,用铁锤、钢钎开始打井。那些日子,朱彦夫拖着假肢,天天泡在工地,假肢那“嘎嘎吱吱”的声响,仿佛催人奋进的号角。冰天雪地里,乡亲们推起小车,喊着号子疾步如飞。

冬去春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在山坳里响了4个月。柳树发芽时节,第一眼深水井终于出水,张家泉村沸腾了,人们品尝着这清甜甘洌的井水,脸上绽放出无比灿烂的笑容。

就这样,朱彦夫带领村民,用10年时间先后打出了3眼深水井和3个大口井,修建了1500米长的引水渠,使全村一半以上旱地变成了水浇田,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难问题。记者采访时,特意参观了一眼大口井,说是井,其实是一个水坝,容积达8000立方米。村民们说,老支书开掘的3个大口井就是俺们村的都江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山顶松树戴帽,山间林果缠腰。”25年间,朱彦夫带领乡亲们砌石垒堰,硬是在山坡上开出80多亩“大寨田”;填平赶牛沟、舍得沟、腊条沟3条大山沟,改造出一块面积约200亩的平原,旱涝保收;在石头山上建成40亩果园,在沟沟坎坎上种植了10万株花椒、2万株桑苗,绿化荒山800多亩。

现任党支部书记刘文合指着尚未返青的花椒林说,30多年过去了,老支书留下的果园和花椒林,经过不断换苗更新,至今还是村里的“摇钱树”。他一口气讲了老支书创造的8个第一:在全县第一个有了拖拉机、第一个有了人造平原、第一个实现平均亩产300公斤、第一个种植经济林、第一个通了电……

为群众谋利的人,群众会把他装在心里。74岁的老会计张太元说,朱彦夫当支书25年,工分不记,报酬不要,政府发给他的伤残军人补助金成了村里的发展基金、慈善基金和乡亲们的救命钱,大部分都用在了救济军烈属、孤寡老人和困难户上。

还有一个细节不该遗忘,朱彦夫担任村支书25年间,村里上工的信号就是人民军队的冲锋号!

扎根农村改天换地,带领群众在沂蒙山创造8个第一,这是朱彦夫重度伤残后打赢的第二个冲锋。

传统报告感动百万之众,呕心沥血写下两部大书

——“生命就是一场战斗,我不能因空熬时光而羞愧”

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因一段年华。

因长时间劳心熬神,朱彦夫的身体愈加虚弱,再也拖不动那双支撑了他25年生命的假肢了。1982年,他主动辞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

老伴、子女、乡亲们都以为他要卸下盔甲,颐养天年了。

此时,朱彦夫又想起二五〇高地,想起了指导员高新坡弥留之际的嘱托:“你要是能活着回国,要想办法把战友们的英雄壮举讲出去、写下来,讲给祖国和人民……”

这嘱托如同二五〇高地的冲锋号,时常在他耳边响起。

然而,朱彦夫入伍前没上过一天学,现有的文化还是在他自己创办的夜校学来的,仅够看报而已,写书几无可能。

朱彦夫是个聪明人,也是个意志如钢的人:“没有文化可以学,有许多作家当初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他用伤残军人补助金购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等大量文学著作,一本一本阅读,一段一段背,从中揣摩写作技巧。

因为在沂蒙山干成了一番事业,他在山东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请他作传统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从1982年开始,讲台和写作成为朱彦夫的又一战场。

无论春夏秋冬,不管路途多远,只要有人请他作报告,他都风雨无阻。而且每一场报告,他都要作大量案头准备,力求以故事和细节打动听众。

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11月1日,朱彦夫在淄博市临淄区作报告时,突发脑梗塞倒在讲台上。经全力抢救,虽保住了性命,但从此半身瘫痪,不能再上讲台了。

当地媒体为他算了一笔账,从辞去党支部书记到倒在讲台上,朱彦夫拖着残躯,奔走在齐鲁大地,为机关、学校、部队、企业作传统报告1000余场,听众超过百万人次,且分文不取。

作报告过程中,朱彦夫忆起了许多生动故事,积累了吸引听众打动听众的宝贵经验,也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

此时,他感到自己有一肚子故事值得写出来,可是他没有手啊。

一天,他让儿女买来笔墨纸张,坐在床上,开始练习写作。

从此,人们常常会看到,他用嘴衔着笔,一笔一画练习写字,额头上的汗珠子擦去一层又冒出一层。

用嘴衔笔写作,必须低头弯腰到60度, 把残躯蜷成球状才能完成,消耗体力特别大。口水也会顺着笔杆流下来,稍有不慎就可能打湿稿纸,前功尽弃。

后来,他又发明了断臂绑笔、双臂夹笔等书写方法,经过长时间训练,每天能写一二百个字,可写作时间一长就全身疼痛,头晕目眩。但无比坚强的朱彦夫从未叫过一声苦。

一次,因劳累过度,他左眼眶感染溃烂直流黄水,双臂残肢也被严重感染,溃烂不止,高烧不退,老伴__悄悄为他准备了后事。住进医院第20天,这个倔强的老头又奇迹般站了起来。医生告诫他:“老英雄,再拼命可就真没有命了。”

老伴心疼他,把写字板和笔藏了起来,不管他如何恳求,她就是不给,态度十分坚决。老朱一骨碌从床上滚到地上,“扑通”一下跪在妻子面前。

风雨中陪伴了他几十年的老伴哭了:“你这哪里是写书,你这是熬命啊!”

“生命就是一场战斗,我不能因空熬时光而羞愧。我豁出命也要把战友们的故事写下来。”靠着这股拼劲,朱彦夫用7年时间,翻烂4本字典,七易其稿,终于在1996年7月,写成并出版了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右半边身体瘫痪后,朱彦夫再也无法写作了,在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下,他又口述完成了24万字的传记文学《男儿无悔》。

朱彦夫的事迹引起了俄罗斯媒体的关注。《真理报》记者在报道中说他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并赞扬他“捍卫了新社会的价值观”。

千场报告两部书,著书立说写信念,这是朱彦夫重度伤残后打赢的第三次冲锋。

朱彦夫说:“我是个老党员,党员的责任就是为党守人心这方阵地,人心这方阵地丢了,再想收回来可就难了!”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7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86位用户喜欢。

郭建林,男,中共党员,现任长宁区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副所长。

__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作为退役军人的郭建林带头报名抗疫突击队,率领干休所的姑娘小伙们冲上一线。作为区退役军人局青年志愿者队协调者,无论是在世贸商城协助企业复工复产,还是在留验点联络组值守期间,24小时不间断值守,随时应付各种突发事件,郭建林时刻想着自己是一名党员、退役军人,此时就应该站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也时刻牢记“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时刻扛起肩上的责任。为此,他在自己的防护服上认认真真写下“退役军人局”的字眼,这不是“作秀”,而是源于他对自己工作岗位的一份热爱与执着,也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曾是一名军人,在这场战“疫”中一定要体现军人的坚强作风!

优秀退役军人事迹材料(16篇范文)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军队转业干部,__X时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一、思想坚定、牢记使命__X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市民政局工作以来,先后担任退伍军人安置办主任、救灾救济股股长、老龄办主任、慈善协会秘书长、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股股长。在民政局工作的每一个岗位,他都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严于律己,不辱使命,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任劳任怨,脚踏实地。认真落实好上级和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退役军人信息

  • 优秀退役军人事迹材料(16篇范文)
  • 优秀退役军人事迹材料(16篇范文)71人关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军队转业干部,__X时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一、思想坚定、牢记使命__X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市民政局工作以来,先后担任退伍军人 ...[更多]

  • 2022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16篇范文)
  • 2022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16篇范文)41人关注

    刘莎,女,2001年12月参军入伍,2003年12月退役,现为安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股副股长,安新县第十届__委员。从保卫国家的子弟兵,到退役军人的贴心人,她始终__,满腔热忱,忠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