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有关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 410字 | 3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52人 |
收集伟大的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 1420字 | 9段 | 5分钟 | 8分钟 | 11分钟 | 288人 |
关于伟大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 1087字 | 13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254人 |
关于最新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 374字 | 5段 | 2分钟 | 3分钟 | 3分钟 | 214人 |
科学家成功的事迹材料范文 | 600字 | 4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24人 |
科学家事迹材料摘抄 | 592字 | 4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19人 |
著名科学家的事迹材料有哪些 | 788字 | 6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61人 |
简短的科学家的优秀事迹材料 | 776字 | 8段 | 3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250人 |
最新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 682字 | 3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72人 |
有献身精神的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 668字 | 2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34人 |
外国科学家的事迹材料范文 | 448字 | 4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63人 |
科学家生平事迹材料 | 484字 | 5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07人 |
科学家成功的事迹材料 | 422字 | 3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59人 |
有关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材料 | 296字 | 6段 | 1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118人 |
科学家牛顿的事迹材料 | 275字 | 3段 | 1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185人 |
世界科学家事迹材料 | 462字 | 2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89人 |
有关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10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52位用户喜欢。
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很喜欢动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只狗和一只猫,牛顿收到礼物非常高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入房间,牛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一个大一个小,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两个洞呢,牛顿回答说:“狗从猫洞里能过去吗?”
牛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月爸爸就去世了。两岁时,妈妈又改嫁到邻村。牛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从不乱花钱,的爱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艺,把零用钱聚起来,买了锯子、钉锤等一类工具,一放学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心里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还有一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一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当他感到肚子饿时,已暮色苍茫。他步出书房,一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么走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立即回头,又走进了书房。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又把吃饭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立即又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
收集伟大的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20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88位用户喜欢。
竺可桢任浙大校长期间,被诱迫加入国民党,后又被列名为中央委员。临近解放,竺可桢拒绝了蒋介石去台湾的邀请,他潜居上海。上海解放第三天,竺可桢在日记中写道:“解放军之来,人民如久旱之望云霓,希望能苦干到底,不要如国民党之腐化。科学对于建设极为重要,希望共产党能重视之。”
随后的现实没有让竺可桢失望。刚解放,他就被推上了当时被认为全国科学事业机关--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岗位上,担任了负责自然科学的副院长。
1949年09月,竺可桢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第一次见到了-以后,此后又多次受到-的接见和宴请。1961年01月21日下午,包括竺可桢在内的中科院四位科学家受邀,到-怀仁堂给-和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作科学方面的报告。竺可桢主讲生物学、地学和农学方面的问题。四位科学家共讲四个半小时。-提议今后每月可组织两次这样的科学报告,“对大家都有好处”。
1963年8月,在青岛休养期间,竺可桢写就《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一文。-在国家科委编印的内部刊物《科学研究动态》274期上读到此文,立即引起兴趣。他决定请竺可桢来谈谈这个问题。
翌年02月06日,-请竺可桢,还有李四光和钱学森前往-菊香书屋谈话。对于这次谈话,李四光后来曾回忆:“主席知识渊博,通晓古今中外许多科学的情况,对冰川、气候等科学问题,了解得透彻入微。在他的卧室里,甚至在他的床上,摆满了许多经典著作和科学书籍,谈到哪儿就随手翻到哪儿。谈的范围很广,天南海北,海阔天空。”
竺可桢《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一文,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谈到此文时对竺可桢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
竺可桢在次日的日记中谈到这次谈话:“毛主席以为‘水、肥、土、密、保、种、工、管’八字宪法在农业方面照顾尚有缺点,应加‘光和气’(日光和气候)。”谈话中-对气候变化情况的详细询问以及对未来气候发展趋势的关注,使竺可桢收到鼓舞,此后几年潜心于历史气候变迁的研究。他决意要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汇集资料,集以往三四十年的深思,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历史气候变迁问题。1972年04月17日,竺可桢对《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作了最后修改,交《考古学报》发表。在此后几个月里,在校稿过程中又进行了一些修改。1972年09月10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晚间又重复改了气候变迁文稿,为最后一次,可称为毕生之作。”嗣后该文共刊印了11种版本,除中文的几种版本外,尚有英、德、法、日、阿拉伯和世界语文种。这篇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方法上都具有创新的科学论文一经发表,便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晚年的竺可桢对-愈加崇敬。而与科学终生结缘的他,更是强烈地感受到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取得的辉煌成就。他深深感受到了新中国取得的巨大进步,认为这种成就的取得要归功于-的领导。他在1968年02月09日的日记中写道:“十八年中,毛主席的英明领导,科学技术进步之速,前所未有,大不同于解放以前,现在我们能够自己制造所需要的仪器,能够培养高级科技人才,能够有信心解决一切疑难问题,科学真正在我国落地生根,这是解放以前所梦想不到的,而在十八年内统统做到了”。
1970年03月07日是竺可桢的80岁生日,亲身经历过新旧-的他在日记中提到了,他兄弟姊妹六人,有四人在旧社会不到40岁就去世了,他和一个姊姊活到了80岁,“这是毛主席和共产党卫生政策‘防重于治’之赐。国内鼠疫、伤寒、天花等病几乎绝迹,这不可不为是世界一个大事。”
关于伟大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87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1864年9月3日这天,寂静的斯德哥尔摩市郊,突然爆发出一连串震耳欲聋的巨响,滚滚的浓烟霎时间冲上天空,一股股火苗直往上窜。仅仅几分钟时间,一场惨祸发生了。当惊恐的人们赶到出事现场时,只见原来屹立在这里的一座工厂已荡然无存,无情的大火吞没了一切。火场旁边,站着一位30多岁的年青人,突如其来的惨祸和过度的刺激,已使他面无血色,浑身不住地颤抖着——这个大难不死的青年,就是后来流芳百世的大化学家诺贝尔。
诺贝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所创建的硝化甘油炸药的实验工厂化为灰烬。人们从瓦砾中找出了5具尸体,其中一个是他正在大学读书的、活泼可爱的小弟弟,另外4人也是和他朝夕相处的亲密的助手。烧得焦烂的5具尸体,令人惨不忍睹。
诺贝尔的母亲得知小儿子惨死的噩耗,悲痛欲绝。年老的父亲因太受刺激引起脑溢血,从此半身瘫痪。然而,诺贝尔在失败和巨大的痛苦面前却没有动摇。
惨案发生后,警察当局立即封锁了出事现场,并严禁诺贝尔恢复自己的工厂。人们像躲避瘟神一样避开他,再也没有人愿意出租土地让他进行如此危险的实验。
这一连串挫折并没有使诺贝尔退缩。几天以后,人们发现,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出现了一只巨大的平底驳船,驳船上并没有什么货物,而是摆满了各种设备,一个青年人正全神贯注地进行一项神秘的试验。他就是在大爆炸后被当地居民赶走了的诺贝尔!
大无畏的勇气往往会令死神也望而却步。在令人心惊胆颤的实验中,诺贝尔没有连同他的驳船一起葬身鱼腹,而是经过多次试验,他发明了雷管。雷管的发明是爆炸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接着,他又在德国的汉堡等地建立了炸药公司。
一时间,诺贝尔生产的炸药成了抢手货,源源不断的订货单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诺贝尔的财富与日俱增。
然而,获得成功的诺贝尔并没有摆脱挫折。
不幸的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在旧金山,运载炸药的火车因震荡发生爆炸,火车被炸得七零八落;德国一家着名工厂因搬运硝化甘油时发生碰撞而爆炸,整个工厂和附近的民房变成了一片废墟;在巴拿马,一艘满载着硝化甘油的轮船,在大西洋的航行途中,因颠簸引起
爆炸,整个轮船全部葬身大海……
面对接踵而至的灾难和困境,诺贝尔没有被吓倒,没有被压垮,更没有一撅不振,他身上所具有的毅力和恒心,使他对已选定的目标义无返顾,坚忍不拔。在奋斗的路上,他已习惯了与死神朝夕相伴。
诺贝尔把挫折踩在了脚下,赢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共获专利发明权355项。他用自己的巨额财富,创立的诺贝尔科学奖,被科学界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在为人生的理想不懈地奋斗,但一旦遇到挫折和不幸,我们极易选择放弃和退缩,那将一事无成。诺贝尔说:“坚忍不拔的勇气是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关于最新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7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14位用户喜欢。
美国这个摩天大楼和安全升降机的故乡,也是自动楼梯的出生地。创造自动楼梯的有两个人,他们是杰西·W·雷诺和乔治·H·惠勒。他们最早的想法是设计一个活动的斜面。要制造这东西很容易,但对于乘客们来说,它很可能不稳甚至危险。
因此雷诺和惠勒改变了设计,以活动台阶去取代斜面。活动楼梯在1892年获得了专利,但直到1899年才拥有了自己的名字—“自动楼梯”。
每个台阶都靠4只轮子运送,这4台轮子在一条藏在下面的轨道上转动。轨道在自动楼梯的顶层和底层都呈水平状态,使人们能够踏上或离开台阶。台阶形成了一个连续的转动环道,正像今天自动台阶环道那样。
自动楼梯比升降机占据了更多的空间,但可以运送更多的人。对于巴黎“蓬皮杜中心”这样的大型建筑物来说,它们十分理想。
“自动人行道”在自动楼梯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有一个活动的平伸走道。它主要用于机场,因为人们在机场里经常要携带沉重的行李步行很长一段距离。
科学家成功的事迹材料范文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24位用户喜欢。
人们总是对不了解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比如遥远天体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于是,人们幻想有一种千里眼,能看清遥远的东西,1608年,千里眼终于被发明出来,这就是望远镜。
这一年,在荷兰的一个眼镜作坊里,一名学徒在玩耍,当他用一前一后两块镜片观察物体时,发现远处的物体离自己很近,受此启发他发明了望远镜。他的老板不失时机地将这一发明转化成商品,并把这一发明献给政府。有了这些望远镜的帮助,弱小的荷兰海军打败了强大的西班牙舰队,使荷兰人获得了独立。
荷兰人对这个发明采取了严密的封锁,但是有关望远镜的消息还是让伽利略知道了,他立刻意识到这种东西的价值和作用。经过细心研究,伽利略也独立发明出自己的望远镜。当这架天文望远镜缓缓扫过天空时,现代科学的帷幕缓缓拉开,有关天文学最基本的事实一个个被发现出来。人们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伽利略发现新宇宙。”
伽利略的望远镜十分简单,它有两个镜片组成,前面的叫物镜,是一个边缘薄中间厚的透镜。具有放大功能。后面的叫目镜,镜片的中间薄周边厚,具有缩小功能。这样两个镜片配合一个圆筒组合在一起,就是一架最简单的望远镜。伽利略用它发现了木星的周围总是有四颗小星陪伴在左右,这就是木星的四颗卫星,又叫做伽利略卫星;他还发现土星好像长着一对大耳朵,那是土星的光环;他还仔细观察了月球的环形山。由于有了望远镜,人们终于知道,天上的银河原来是由无数的星星组成。这些新发现,成为哥白尼日心说的有力证据。
科学家事迹材料摘抄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9位用户喜欢。
近年来,中国科技发展备受赞誉,嫦娥探月、体细胞克隆猴、散裂中子源等重大原创成果涌现。一批贡献卓著的科学家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其中就包括2018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新体制雷达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刘永坦,他用四十年的不懈的奋斗,书写着中国科学家的理想和情怀。
年过八旬的刘永坦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永坦”是家人对他人生平安的祝愿,而战火中,国家命运则慢慢成了刘永坦一生的牵挂:“我是1936年生于南京,我是在南京大屠杀之前离开的,颠沛流离,那种苦深深地印在脑袋里。而父亲母亲很小教我背诗:‘家祭无忘告乃翁’,印脑袋里很深,对这个国家的兴亡感受深刻。”
多年之后,投身科学的刘永坦踏上了中国新体制雷达的开创之路。经过800多个日夜的努力、数千次实验,刘永坦主持的“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获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但顺利完成预研使命的刘永坦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认为国家需要建立有实际意义的雷达实验站,1989年,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建成。1990年4月3日,刘永坦及其团队的新体制雷达技术终于使目标出现在屏幕上,取得历史性突破。
在刘永坦看来,自力更生的精神将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我觉得我们这个团队就这个精神:不服输,要创新,绝不向外面的封锁低头,做出对国家有意义的成果。人家不会把关键东西给你的,不管是谁要卡我们脖子,未来我们都能靠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往前走、往前拱。我觉得我们国家这种(被垄断封锁的)日子要一去不复返。”
著名科学家的事迹材料有哪些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61位用户喜欢。
提起艾佛雷德.诺贝尔,很多人都知道他设立的著名的诺贝尔奖金。没有上过学的诺贝尔长期坚持自学,20岁时成为杰出的化学家和优秀的语言学者,会讲瑞典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英语,曾写过小说和剧本,还把伏尔泰的作品译成瑞典文。他既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有管理企业的经济头脑。
诺贝尔的最大贡献是发明了达纳炸药,它给世界工业的发展开拓出美好的前景,与此同时也使诺贝尔家族发了大财,为以后设奖奠定了经济基础。
达纳炸药的发明也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诺贝尔父亲的火药制造工厂由诺贝尔管理,他一边经营一边刻苦钻研比火药威力更大的炸药。一开始,他开发出硝化甘油液体炸药。它尽管有极大的爆炸力,但在受到冲击时极易发生爆炸,安全性能很差。工厂接连发生了几起爆炸事故,1864年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因此在运输这种炸药时,必须格外小心。
诺贝尔要求将硝化甘油用罐装运,并且在罐与罐之间填充硅藻土,以防止中途摇晃。碰巧有一次,一个罐在运输途中破裂,硝化甘油泄漏到硅藻土里,全部被其吸收。出人意料的是,在硅藻土中的硝化甘油一点也不怕摇晃或冲击,确保了运输的安全。诺贝尔对此十分感兴趣,在经过认真的研究之后,发明了一种既有爆炸力又安全可靠的新炸药,这就是硝化甘油的硅藻土,用雷管引爆,后被命名为达纳炸药。
从玻璃棒上的残渣到尼龙的发明,由家犬的牙齿排列开发出拉链,硝化甘油加硅藻土成为达纳炸药……不少的发明都是事出偶然。然而仔细分析一下,才能清楚地认识这种"偶然"的确切含义。其实,许多所谓"偶然"的发明,正是发明家们及时地抓住了偶然出现的特殊自然现象,认真地注意观察和研究,从中找出带有普遍规律的"必然"结果。
实践证明,如果没有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不具备精细的观察力,不付出辛勤的汗水去分析研究的话,即使这些偶然的"宝贝"降临到眼前,也会熟视无睹,白白地丢失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简短的科学家的优秀事迹材料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6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50位用户喜欢。
红绿灯19世纪初,在英国中部的约克城,红、绿装分别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其中,着红装的女人表示我已结婚,而着绿装的女人则是未婚者。后来,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的事故,于是人们受到红绿装启发,1868年12月10日,信号灯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就在伦敦议会大厦的广场上诞生了,由当时英国机械师德·哈特设计、制造的灯柱高7米,身上挂着一盏红、绿两色的提灯--煤气交通信号灯,这是城市街道的第一盏信号灯。在灯的脚下,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随心所欲地牵动皮带转换提灯的颜色。后来在信号灯的中心装上煤气灯罩
,它的前面有两块红、绿玻璃交替遮挡。不幸的是只面世23天的煤气灯突然爆炸自灭,使一位正在值勤的警察也因此断送了性命。
从此,城市的交通信号灯被取缔了。直到1914年,在美国的克利夫兰市才率先恢复了红绿灯,不过,这时已是“电气信号灯”。稍后又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相继重新出现了交通信号灯。
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交通指挥的需要,第一盏名副其实的三色灯(红、黄、绿三种标志)于1918年诞生。它是三色圆形四面投影器,被安装在纽约市五号街的一座高塔上,由于它的诞生,使城市交通大为改善。
黄色信号灯的发明者是我国的胡汝鼎,他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到美国深造,在大发明家爱迪生为董事长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任职员。一天,他站在繁华的十字路口等待绿灯信号,当他看到红灯而正要过去时,一辆转弯的汽车呼地一声擦身而过,吓了他一身冷汗。回到宿舍,他反复琢磨,终于想到在红、绿灯中间再加上一个黄色信号灯,提醒人们注意危险。他的建议立即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于是红、黄、绿三色信号灯即以一个完整的指挥信号家族,遍及全世界陆、海、空交通领域了。
中国最早的马路红绿灯,是于1928年出现在上海的英租界。
从最早的手牵皮带到20世纪50年代的电气控制,从采用计算机控制到现代化的电子定时监控,交通信号灯在科学化、自动
化上不断地更新、发展和完善。
最新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72位用户喜欢。
烈士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九院院长郭永怀,山东荣成人,曾就读青岛大学附中,在原子弹爆炸前,因飞机失事牺牲。当人们辩认出郭永怀的遗体时,他往常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夹克服已烧焦了大半,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郭永怀的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郭永怀,人民永远怀念您。
郭先生在国外主要是从事理论工作和解析工作,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选定的课题都是国际上的难题。他不畏艰险硬是坚持用解析方法把它们做到底,得出重要的结论。这些工作使他在国外学术界有很高的声誉。为此人们往往把他看作一位单纯的理论家。使我感到意外的是,他也很重视新技术和实验工作,而且为新成立的中科院力学所带来了新技术和实验手段。这至少包括当时世界上出现不久的激波管技术和等离子体动力学。后来我了解到,原来在郭先生准备回国之前,他曾经专门考察过他认为为我国科学发展所需要的新技术和新领域。
严格说钱先生和郭先生都是以应用数学为主要工具的理论家。这里说的理论家是那些其本人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但同时对于其所进行的理论研究的实际背景有深刻的了解,对理论研究的现实和可能的应用有明确的认识,对理论研究还需要那些实验研究的相互配合有充分的认识。因此两位先生有过人的宽广视野和长远战略思考。一次郭先生当面问我,领导一个研究所的人应当是有理论见解的(好的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家同样可有很高的理论见解),还是什么别的人。我的回答是前者。当时他感到满意。我想这是因为如果科学研究缺少高一层次的理论指导、理论研究或实验研究便会失去方向,落到跟着别人走的地步,难以有所创新。
有献身精神的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8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34位用户喜欢。
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烟灰(氧 化 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镜加热,发现它很快就分解出气体来。他原以为放出的是空气,于是利用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研究,发现该气体使蜡烛燃烧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轻松舒畅。他制得了氧气,还用实验证明了氧气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质。但由于他是个顽固的燃素说信徒,仍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气体,所以他还把这种气体叫“脱燃素空气”,其性质与前面发现的“被燃素饱和的空气”(氮气)差别只在于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欧洲参观旅行,在巴黎与拉瓦锡交换好多化学方面的看法,并把用聚光镜使汞银灰分解的试验告诉拉瓦锡,使拉瓦锡得益匪浅。拉瓦锡正是重复了普利斯特里有关氧的试验,并与大量精确的实验材料联系起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真实联系。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锡的燃烧与氧化学说已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正确的时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锡的解释,还坚持错误的燃素说,并且写了许多文章反对拉瓦锡的见解。这是化学很有趣的事实。一位发现氧气的人,反而成为反对氧化学说的人。然而普利斯特里所发现的氧气,是后来化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化学家至今都还很尊敬普利斯特里。
1791年,他由于同情法国-,作了好几次为-的宣传讲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 害,家被抄,图书及实验设备都被付之一炬。他只身逃出,躲避在伦敦,但伦敦也难于久居。1794年他六十一岁时不得不移居美国。在美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1804年病故。英、美两国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国有他的全身塑像。在美国,他住过的房子已建成纪念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奖章已成为美国化学界的荣誉。
外国科学家的事迹材料范文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4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63位用户喜欢。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齐去实验炸药。多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可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最终发现了一种十分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科学家生平事迹材料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07位用户喜欢。
一提到,熟悉她的人都会首先想到她热情的笑容,正是因为她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她在2019年3月份又一次被评为宾馆“优秀服务员”。
,从客房服务到营销再到今天作为忻州办事处的接待员,每一个新的岗位都给予她不同的挑战,但无论哪一个岗位,她都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不断让自己在工作中发展和成熟。
作为接待员的她,经常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地迎接每一批客人。每天都会看到她领着一批批客人进入宾馆,安排好食宿和一切活动之后,又亲自将他们送走。就这样,周到服务让那些被她接待过的各单位客人感受到了温暖,也让这些客人通过她的服务更加依赖我们宾馆。
接待工作是繁杂的,不同的客人也许会选在同一时间到达宾馆,这时候的总是在忙碌地安排好这一批客人的同时又得迅速为下一批客人作准备。紧张的工作却总是能看到她脸上绽放的笑容。即使在接待客人不多时,她又会不停地穿梭于总台和财务,还要和办事处作好联络、协调,她的努力给一批批下榻的领导和嘉宾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也让她一次次收到各界对她的赞扬和感谢。
面对成绩。她依然是满脸笑容,她说,这些只是她新的起点,她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接待好每一批客人。
科学家成功的事迹材料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59位用户喜欢。
在瓦特高效率蒸汽机问世之前,事实上也早有很多人在研究制造蒸汽机了。如公元前720年埃及哲学家西罗,1612年法国机械师德戈,1698年萨物雷,还有狄赛戈里耳、纽可门等不下数十人,其中派朋也是其中的一个,但他研究蒸汽发动机对人类的贡献反而不及他因此发明的副产品———压力锅。
在17世纪末叶,年轻的法国人派朋在伦敦研究蒸汽发动机,他对蒸汽锅炉的研究,引发了他对烹饪用压力锅的发明。他发明的蒸煮锅是圆桶状的,上面有一个能扣紧的盖子和一个自动安全阀。这个安全阀也是派朋的发明。1679年,派朋为皇家学会做现场表演,用这种锅烹制了一些食品,大建筑师C·雷恩觉得这食物美味可口,建议派朋写一本小册子介绍这锅的用法和特点。派朋写道:“这种锅能使又老又硬的牛、羊肉变得又嫩又软,并能保护菜和肉的香味和营养。”但直到二次大战期间,这种锅才在需要考虑节约问题的家庭主妇中普及起来。
现在,压力锅早已出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厨房中,但谁也不曾想到它却是一位年轻法国人于300多年前的一项“不务正业”的发明。
有关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材料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18位用户喜欢。
毛相林
毛相林,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
毛相林43年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
20__年以来,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志气,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生活。毛相林打通绝壁、誓拔穷根的事迹传遍了全国各地,赢得了人们广泛赞誉,他也陆续获得“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等荣誉称号。
颁奖词
绝壁上打响了抗争命运的第一炮,山坡上种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认命,你这硬实的汉子,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山到高处你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
科学家牛顿的事迹材料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75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85位用户喜欢。
据说1665年秋季,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思考问题。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下来,正好打在牛顿头上。牛顿想:苹果为什么不向上跑而向下落呢?他问他的妈妈,他妈妈也不能解释。
大凡科学家都保留一颗童心,牛顿也不例外,当他长大成了物理学家后,他联想到了少年的“苹果落地”故事,可能是地球某种力量吸引了苹果掉下来。于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理所当然的现象中找到了苹果下落的原因——引力的作用,这种来自地球的无形的力拉着苹果下落,正像地球拉着月球,使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一样。这个苹果击中了人类最具智慧的头颅。牛顿的故事在人类探索世界的道路上留下了漂亮的一笔。
世界科学家事迹材料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2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89位用户喜欢。
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
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