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 976字 | 13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31人 |
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 610字 | 8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47人 |
脱贫攻坚人物先进事迹 | 3182字 | 33段 | 11分钟 | 18分钟 | 25分钟 | 253人 |
脱贫攻坚人物先进事迹 | 732字 | 4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55人 |
人物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 1231字 | 7段 | 5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252人 |
院感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 774字 | 5段 | 3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283人 |
时代楷模人物先进事迹 | 868字 | 5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30人 |
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怎么写 | 1406字 | 21段 | 5分钟 | 8分钟 | 11分钟 | 243人 |
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 295字 | 3段 | 1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221人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 575字 | 4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96人 |
五四青年优秀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 1880字 | 11段 | 7分钟 | 11分钟 | 15分钟 | 262人 |
法治人物先进事迹素材 | 3404字 | 28段 | 12分钟 | 19分钟 | 27分钟 | 234人 |
航天人物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模板 | 682字 | 7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87人 |
燕赵楷模人物先进事迹 | 365字 | 5段 | 2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285人 |
航天人物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模板 | 652字 | 3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28人 |
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 523字 | 6段 | 2分钟 | 3分钟 | 5分钟 | 264人 |
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6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31位用户喜欢。
万盛飞,女,20__年11月出生,是英语教育学生06级(2)班学生,入校以来,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踏实,学习勤奋,自觉性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思想、学习、生活、个人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受到老师和领导的好评!
—、思想积极要求上进,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在政治思想方面,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在不断加强自身素养的同时,做好各项工作,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二、认真学习,积极帮助同学
在学习上,做到认真踏实,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学好各项专业知识及相关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入校以来,多次获得助学金,为了为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坚持参加学校社团娄山书画协会,以取得证书;为了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还加入了学生会,在班级工作中,担任课体育委员,积极配合老师的各项工作,在老师与同学之间起到纽带的作用,热心帮助同学们解决困难,不管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表现良好。
三、生活朴素,乐于助人
在班级里,我是一名优秀学生,和同学相处的十分融洽,互相关心,共同努力,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信任我。平时,养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不但能够真诚的指出同学的错误缺点,也能够正确的对待同学的批评和意见。面对同学的误解,我总是一笑而过,不会因为同学的误解和批评而耿耿于怀,而是诚恳的接受,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在生活上她也十分俭朴,从不铺张浪费,也从不乱花一分钱。但是,只要哪个同学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都会力尽所能的帮助解决,为了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曾加入学校的爱心理事会,去贫困地区去帮助贫困儿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个人实践方面
在个人实践方面,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于20__年的暑期开办小学生辅导班,主要是小学生英语,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实践期间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于20__年9月份在遵义县一间乡村小学实习,主要是担任英语、数学科任教师,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在实践当中也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在不同的实践工作中,使得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及社交能力!
以上是我在各方面表现的综述。在我即将从这个学校毕业的这段时间里,我愈加珍惜在学校的生活,留恋这个学院,感谢每一个在我大学生活中出现过的人,为此,感谢,感激,也为此,我会更加努力!
我会警记:“今天我以学院为荣,明天我为学院争光!”
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0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47位用户喜欢。
老骥伏枥:朱敏才、孙丽娜事迹
朱敏才、孙丽娜事迹
朱敏才,男,1942年生人,退休外交官。
孙丽娜,女,退休高级教师。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两夫妇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
生在贵州黄平,长在贵阳的外交官朱敏才,得知家乡师资严重缺乏,退休后放弃在北京悠闲自在的生活,去山区义务支教。尽管已经古稀之年,但他们表示:“只要我们还能动,就希望在这里继续教下去,让山里娃也能和城里娃一样,能大声流利地说好英语、学好英语”。
山区洗澡难、买菜难、乘车难、看病就医难,各方面都极不方便。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个口罩才能睡觉。因为长时间在山区生活,加上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现在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检查身体时还发现体内重金属超标。朱敏才也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带给孩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他们义务执教不拿一份报酬,在省吃俭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还在积极为学校建电脑教室、修学生食堂四处联系争取支持和帮助。夫妇两在北京治病期间,仍心系山区的孩子,为他们捐来了20台电脑。孙丽娜还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给她和丈夫的10万元奖金转赠给了学校,用于建电脑教室。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脱贫攻坚人物先进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182个字,有3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8分钟,慢速需要25分钟,有253位用户喜欢。
“一口一个‘老大哥、老大嫂’,在我们这些泥腿子面前,一点没架子,为咱们河西村做了太多的好事实事,感觉就像亲人一样!”在舒城县南港镇河西村,老百姓对六安市规划局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长_同志赞不绝口。
_,男,汉族,1969年10月出生于安徽寿县,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学士、农业推广硕士,1991年7月毕业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城镇建设专业并参加工作,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政工师。现任六安市六安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一、顾大局,选派勇报名
20__年12月,_同志从工作了近14年的六安电大调入了市城乡规划局,任职六安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__年4月,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开展选派处级干部驻村扶贫的文件,要求五一前,派驻到位。六安市规划局党组召开了党组会议,提出尊重个人意愿,综合考虑人选。
尽管_刚到规划局不久,大多数工作刚刚熟悉,而且局党组班子分工也不分管扶贫工作,为顾全大局,会上,经过片刻思考之后,_主动请缨愿意去农村开展驻村扶贫。他说,第一,因为我是党员,也是班子成员,要讲政治,讲党性、讲原则、顾大局,为单位“一把手”分担;第二我是从基层走出来的干部,在老家寿县乡镇工作过十几年,也是第一批扶贫干部,熟悉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三我是农村长大的,对农村、农业、农民有感情,想为群众干点事,也算是“乌鹊反哺”吧。
二、抓党建夯基筑堡垒
贫困村能否脱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坚强领导是关键。到村后,_同志一边熟悉村里基本情况,一边找两委成员谈心谈话,了解班子情况、思想看法。同时也在认真思考,如何通过抓党建,把工作队、村“两委”、包村镇干“拧成一股绳”,形成以党建促扶贫,以扶贫促党建的战斗堡垒。
为此,他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调整市规划局党总支和河西村党总支组成的联合党委,加强组织领导,织起“纽带”、架起“桥梁”,发挥外在帮扶“动力”。二是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对照“六有”标准,凝聚党员心。三是加强村“两委”学习,坚持把思想学习和村级事务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与思考、讨论、交流结合起来,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团结。四是结合扶贫上党课,从党性原则、党员修养、党员作用入手,把扶贫工作融入党课之中,形成共识,汇聚攻坚力量。
通过实践,河西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思想高度统一,组织纪律进一步强化,干事创业激情空前高涨。
三、理思路,走访掌详情
为了尽快理清河西村发展思路,争取早日脱贫。_同志吃住在村里,带领工作队的同志,一起顶着烈日、披着星光,不辞辛苦,紧锣密鼓开展入户走访,详细了解、记录贫困群众家庭收入、致贫原因、思想动态等基本情况。
河西村地处南港镇山区和圩区过渡地带,全村一大半的村民组都是依山傍水,_坚持徒步走访,一个村民组接着一个村民组的走,一个贫困户接着一个贫困户的访,不落一人!一个半月时间里,_走破了两双鞋。
经过走访调研,_很快熟悉了河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现状,为接下来的帮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得在一次走访途中,_的痛风症状犯了,为了赶走访进度,不让扶贫工作队其他同志分心,他咬牙坚持完成了当次走访。回到村部,_脱下运动鞋,细心的村妇联主席看到了袁局长肿起来的脚背,眼泪不禁落了下来。_轻轻皱了皱眉头,笑着说:“没事,老毛病了!”
四、重思想扶贫先扶志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政策、力度的持续发力,以及广大驻村扶贫干部的务实努力,解决了群众最关心的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等问题,但仍然存在部分贫困户不想脱贫、不愿脱贫,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的现象。河西村也不例外。_深知扶贫先扶志,思想先脱贫的重要性。
在走访慰问贫困户的过程中,_十分注重思想教育引导,用一个个鲜活的脱贫实例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通过辛勤劳动,携手建设美好生活。在这里,不得不举李曙光和严永保的例子。
李曙光曾经是河西村里小有名气的包工头,为人实在,踏实肯干,家庭也算富裕,但突遭肾病“袭击”,花光积蓄,负债累累,意志消沉。在了解核实情况后,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时将其调整为贫困户,鼓励他战胜困难,让他享受健康扶贫政策、子女享受教育扶贫政策。李曙光二次手术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重燃了生活信心。
严永保,原本是的河西村里有名的勤快人,家里家外干干净净,夫妻恩爱有加。天有不测风云,妻子患病,瘫坐轮子,他精神上一下子跌入了谷底,变得懒散,生活也没斗志。_得知后,经常到他家里去,问病情、问冷暖、解难题、宣政策、鼓斗志,最终重新“站”了起来,成功脱贫。
20__年国庆前夕,李曙光、严永保等三户自发联名发表感谢党和政府关心,呼吁贫困户自强自立,早日脱贫的公开信,在贫困户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更是受到了人民网的点赞。
五、强建设基础赢民心
要想提高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村级基础设施的完善、民生工程的建设、村容村貌的提升至关重要。
驻村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南港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工作单位规划局的大力支持下,_多方“化缘”,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在路、水、电、通讯、网络、教育、卫生、住房方面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先后硬化组组通道路近5公里,清淤整修8口当家塘、整治河道4公里、加固两座小二型水库;增容5台变压器,全面升级改造供电线路;道路两侧绿化15公里,亮化5公里,打造村部滨河休闲长廊1公里;新建公厕10座,投放垃圾桶150多个;完成自来水户户通工程;新建便民服务大厅70㎡,实现了一站式为民服务。这些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极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了农村环境,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许,赢得了民心。
六、壮集体产业促长效
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点。
结合河西村资源优势,_带领河西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一班人决定以建设标准化种养殖业示范基地为抓手,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证长效发展。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盘活闲置固定资产,将老村部改造成茶叶加工厂,每年实现租赁收入20000元;流转农民土地140亩建设标准化茶园,实行公司+农户模式运作,年增强集体经济20000元,并带动一片贫困户增收;二是建设标准化蔬菜大棚25亩,实现承包收入30000元;三是建标准化养鹅场一个,年增加集体经济8000元;四是发展光伏发电,20__年建120KV光伏电站一个,今年6月又建60KV光伏电站一个,实现集体收入近200000元。
一大批产业扶贫政策落地见效,河西村的贫困群众无不称赞这个市里来的“袁队长”,_总是回答道:“应该感恩党的扶贫开发政策,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扶贫干部!”
七、难忠孝,无奈愧疚泪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自古忠孝难全。驻村后,_唯一牵挂的就是自己80多岁的老母亲、妻子和70多岁双面失明的老岳母。_说:“母亲年事已高,身体还算硬朗,有兄嫂照顾,还算欣慰。妻子工作在寿县,岳母与我们一起生活,平常由妻子照料岳母日常起居,很是不易!”
当初,_主动下派,妻子虽然不舍,但还是支持理解的。“对于家人,我很心慰,也很愧疚。欣慰的是,妻子无私照顾老人,我能全身心的投入扶贫工作之中,无后顾之忧。”_补充道。
今年3月份,正当_积极争取落实河西村光伏发电第二期项目时,接到了远在老家妻子的电话。电话那头,妻子微微的说:“绪汉,我身体有点不舒服,陪我到大医院去看看吧”。问妻子具体情况,妻子又不肯说。话语中_明显感觉到了妻子的情绪低落,但又强忍坚强。
放下电话,_开始担心,只知道情况可能有些“不好”,妻子本身就在县医院上班,没有大事,是不会主动让他陪她去大医院看病的,胡思乱想中,_眼角湿润了。履行请假手续,回到家后,看到妻子憔悴的脸庞,_的泪再也控制不住了。后经市人民医院复查,最终_陪同妻子在省立医院做了手术……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也是__最惦记的大事。_说:“下一步,河西村将按照x大绘制的美丽乡村蓝图,继续努力,砥砺前行,用心、用力、用情做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让贫困户稳定脱贫,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绝不辜负各级党委政府的希望和群众的期盼!”
脱贫攻坚人物先进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3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55位用户喜欢。
2016年,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放弃更好的选择回到家乡百色支援建设,成为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之后,她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埋头苦干、不为名利,与群众日夜相伴,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为百坭村的脱贫攻坚倾注了心血和汗水。
在黄文秀的驻村日记里,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她对工作的认真投入,对驻村百姓脱贫致富的期盼。她帮助村子发展电商,让砂糖橘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她为百坭村申请到通屯的路灯项目,在村里走夜路不再需要手电筒;她挨家挨户走访全村195建档立卡户,记录本上清晰标注着每一户的致贫原因......驻村满一年的她,汽车仪表上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跑完了长征,却因意外戛然而止。“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是扶贫干部们不忘的初心,黄文秀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怀燃烧出信仰的火光。
黄文秀用短暂而优秀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年轻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是新时代以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员初心的典范,是新时代牢记使命为民服务的榜样。黄文秀是一朵“小红花”,她用信仰、信念、信心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靠担当和奋斗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将“红色基因”展现得淋漓尽致。“小红花”虽然倒下了,但她内心的坚定和执着,却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对未来长征之路的坚持,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黄文秀就是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奋斗的一员,这种甘于下基层、乐于与群众融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干部人才,是一大批基层干部的缩影。送别这位倒在扶贫路上的年轻生命,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扎根基层、心系群众,胸怀大爱、无私奉献,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品质,方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凝聚拼搏奋进的力量。
人物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3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52位用户喜欢。
杨__,女,1963年生,__县__镇__村村民。
在__,提起杨__大家耳熟能详,多年来她带头村民致富创业,深受群众拥护。在家里,杨__是双眼失明老公公的另一双“眼睛”,无怨无悔地撑起了整个家庭,成了远近闻名的好媳妇。
2015年,杨__正在事业上风生水起时,她的老公公忽然双目失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她放下苦心经营的事业回家伺候起老公公。很多人想不通,她摸爬滚打几十年,从当初的孵小鸡到养奶牛,从单打独斗到发展规模化的现代设施农业,一路走来吃了不少苦,如今好不容易熬出头,怎舍得放下自己苦心经营的事业,甘心做伺候人的“小保姆”。她却笑着说:“钱可以慢慢赚,但老人只有一个,他现在双眼看不见天最需要人在身边伺候,何况我又是唯一的媳妇,责无旁贷。”就这样,她把自己建成的120座日光温室大棚全部转租给别人,安心在家里伺候老人。
伺候老人需要的是细心、贴心,她说:“对一个原本能看得见光明的人来说忽然失去视力是最大的精神打击,若再得不到悉心的照顾和关怀,老人会感到绝望和无助。”杨__担心老人摔倒,院子常打扫的干干净净,没有一块小石子和任何障碍物。杨__为方便老人的大小便专门设了一条特殊的“盲道”,她从家门到门外的厕所绑了长长的一根绳子,老人摸着绳子就可以安全到达厕所。为了方便老人,任何东西都有固定位置。她说,老人眼睛不方便,这对健全人来说是小事,对盲人来说却是莫大的方便。她的细心让老人十分感动,他抹着泪说:“媳妇就是我的另一双手脚,另一双眼睛,没有媳妇,早就没我老汉了。”每次吃饭前,她都要问老人想吃什么,老人想吃什么她就做什么,老人牙口不好,吃饭时,杨__就像对待孩子一样,给他拌好饭,再把筷子递在手里,遇到吃肉,在案板上先剁成肉沫再端给老人,每顿饭都是等老人吃饱了她才开始吃饭。在他们家里,老人是最受宠的,每个星期各种餐饮点心、零食乳品,总是变着样的给老人买。虽说只是点点滴滴的小事,对老人来说却是一天生活的全部。
杨__说,自从婆婆去世后,公公的内心特别脆弱敏感,她常常给公公宽心:“您看不见有我给您指路,想出门我就是您的双脚”。每次去亲戚家或者女儿家,她不放心把老人一个人在家里,就把他当“孩子”一样的带在身边。因为她的孝顺,孩子们耳濡目染,杨__的儿子害怕失明的爷爷孤单,就给爷爷买了唱戏机陪伴他,搀扶爷爷散步。她的公公满足地说:“孙子们孝顺都是媳妇教导的好,有这么好的媳妇再活十年也有活头。”
邻居们提起杨__,对她赞不绝口。大家被杨__的孝敬所感动,都对她刮目相看,村里的老人们经常把这事挂在嘴上,说她是懂理孝顺的好媳妇,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一位70多岁的邻居逢人就夸:“村子那么大,那么多的媳妇,从来没见过像她这样孝敬的。”
在家里,杨__是老人的一双“眼睛”,是老人黑暗的世界点燃希望的灯塔。在千万家庭里,她是社会的和谐因子,引领汇聚了向善向美、尊老爱幼的人间正能量。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2005年被评为榆林市“三八红旗手”,2010年被评为陕西省巾帼创业先锋,第五届“榆林好人”、陕西省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省市妇代会代表,县人大代表。
院感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83位用户喜欢。
李艳丽,女,48岁,现任汾阳市人民医院院感科主任。自2010年10月任院感科主任以来,始终坚守“患者的安全,医疗安全”底线,兢兢业业,工作成效在三次等级医院验收及省级、市级各类检查中均获得上级部门认可与表扬,并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疫情,李艳丽同志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各项防控工作计划、流程。1月17日,汾阳市人民医院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动员。会后,她没有休息一天,除夕、春节依然全天候坚守工作岗位,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她的状态是头疼、嗓子疼,总在说的一句话是“大家听我讲,大家认真完成。”所有同事都在说她太忙了,要落实的工作太多了,尽管如此,她无怨无悔,每天喝着感冒药,继续在各重要岗位、部门指导工作。
短短半个月时间,汾阳市人民医院完善了发热门诊各区域布局、设施,规范了预检导诊台及医务人员的各级防护,为各级各类人员发放学习培训资料,组织培训七次,培训200余人。李艳丽同志亲自示范,亲自讲解,对发热病人就诊流程多次演练,不断完善,及时制定制度、流程、职责等,为有效控制疫情,稳定医护人员思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主心骨作用。
1月23日,汾阳市人民医院预检导诊发现了两位武汉回汾的发热人员,发热门诊第一次接待这样的发热病人,发热门诊的老师们有些慌乱了,但李艳丽同志有条不紊地指导医务人员穿脱防护服、做终末消毒,指导放射科工作人员按流程疏散人员,做前期准备及终末消毒,指导检验科做血标本的收取及检测完的终末消毒。整个诊疗过程,在张院长的高度重视及指示下,各项工作流程进行顺利,为以后收治发热患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严重,李艳丽同志深感责任重大,院感防控工作重于一切,她说为了一方百姓健康,为了不让医院一位医护人员感染,必须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要认真、一丝不苟,要对得住患者、父母、医院、社会。
时代楷模人物先进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0位用户喜欢。
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冰心老师的这一段话阐释关于一个教师爱与责任的真谛!这正是对张桂梅老师的写照,她这一生都在为贫困孩子的教育奔波操劳,为建立一所免费女子高中,面对旁人的不解、质疑、甚至是谩骂,她都不予理会,牢记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担。她就是人间的“天使”。
教育是植根于爱与责任,爱与责任是教育的源泉。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是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持不懈?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体现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
转眼间,七年的教学时光随着学生的成长从身边流逝。2014年,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很荣幸成为了一名教师。出于领导的信任与支持,让我承担了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至今,我都忘不了我上的第一节课。我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在一双双好奇的眼睛里出现。从此,一方神圣的讲台,把我引向多彩的教师生涯,引向无穷智慧的未来。我的第一声“上课”,学生的第一声“老师好”,便成了我生命中最难忘的记忆。在这七年多时间里,我自身也成长了许多。我渐渐意识到,我的成长是孩子们教会我的,是他们教会我,成长是需要爱的。孩子们也需要老师的爱,这份爱就是老师对孩子们的理解、关怀、尊重和责任。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每个人,她是我们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宏大出自平凡,我应当向张桂梅老师一样,始终保持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欣赏孩子、信任孩子、鼓舞孩子。
左手携爱,右手扛起责任,用最蓬勃的气势将我们的孩子高高举起,托起他们挺拔的脊梁,在人生的云梯上奋力攀爬,未来的路更高、更远、更强!
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怎么写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06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43位用户喜欢。
很多人在她身上也看到了“弱德之美”。
“我是一个生来就属于所谓‘弱者’的女性,我的一生可以说都是随命运的拨弄和抛置。”她说,“但是我不跌倒,我要在承受之中走我自己的路。”
20__年起,她开始在南开招收研究生。
她不喜欢麻烦别人。回国教书后,她在南开大学校园内独自居住,不请保姆。一次起夜,她在卫生间滑倒,摔断了锁骨,怕影响秘书休息,她在地上躺了4个多小时,天亮才拨对方电话。
为了节省做饭的时间,她让秘书可延涛买好速冻水饺,最多一次买了10斤。可延涛说,叶先生对学问的要求很严谨,但对生活的要求很低,特别是不愿意在吃饭穿衣这样的琐事上浪费时间。她的衣服好多都是二三十年前买的,很旧的衣服,她也从不舍得扔掉。有的破了洞,叶嘉莹就自己拿针线把破处缝好。
沈祎记得,到叶先生家里拍摄时,她捧着饭碗大口吃饺子,但从没有衣着随意、不打扮不收拾的片刻。
一生里,她最看重“教师”的身份。直到91岁时,她还在家中给学生上课。她要求学生读文献原文,多背诵。对于不认真的学生,她会严厉地批评,语气近乎呵斥。但学生如果刻苦认真,即使谈诗谈得笨拙可笑,她也宽容。
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学生钟锦曾回忆,有一次同学们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一个年纪挺大的师兄说得完全不对路,旁人都听不下去了,但他非常认真投入。一看叶嘉莹,她用书把脸挡着,躲在后边悄悄地笑。
只要血压平稳,学生和朋友们传来的邮件她会在晚饭后逐一回复。哪怕是收到群发的风光图片,她也会一个手指敲打键盘,认真地回复“收到,谢谢”。
热爱古典诗词的陌生学生写信或邮件给她,也能收到她的回应。
从物理系转读古代文学的学生考研失利,写邮件给叶嘉莹。叶嘉莹用家里座机打电话给他,鼓励他不要灰心。还有的学生没奢望过回复,信里没有留联系方式,她便托秘书顺着信件里的信息找到对方。
外出讲座,她每次仍站着讲两三个小时,有学生发现,叶先生腿都肿了。
为了让她有更好的讲课、开会、研究的场所,一位海外学生提议修建一所学舍,就像古代的书院一样。世界各地的学生开始响应。
“他们每个人都出资不菲。”陈洪回忆迦陵学舍的筹建,“若干学生听说了就来了,有学生说所有家具都是我的,有的说所有电器我都负责了。他们都是十几年前甚至三四十年前听了叶先生的课。”
20__年,迦陵学舍落成。叶嘉莹在海外讲课的录音、录像以及研究资料装在150个纸箱分批运回国,大小不一的旧行李箱上贴着注明“资料”的纸条。
这座中式四合院,东邻南开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思源堂,西面是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的故居宁园。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大部分场景在此拍摄。看过这部纪录片,戴锦华直言,我们面对叶先生的诗和她本人会“失语”,“所有的语言都显得丑陋”。
有观众想到了叶嘉莹在台北写的一首诗,最后两句“千年沧海遗珠泪,未许人笺锦瑟诗”。叶嘉莹认为,李商隐诗歌凄美,不必因为没人作出笺注引以为憾,而是根本无法笺注,因为诗中幽隐难言又深广如海的寂寞,远非笺注所能为力。“叶先生为文、为人里幽隐难言又深广如海的寂寞,也是我们所难用语言表达的。”“捧起一把水来,天上的月亮就倒映在水中。水里的光影离你很近但又离你很远。我觉得天下的美都在于一种‘距离’,在你的想象之间,可望而不可及。”叶嘉莹这样解释“掬水月在手”。
一名学生体会过这种美。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叶嘉莹站在台上讲课,他站在距离叶先生十几米的地方静静听着。“她讲的每句话你都能听懂,词里的美也能领略到,可就是觉得离叶先生那么遥远。”
有人形容这种感觉,“月光很近,但月亮很远。”
但叶嘉莹只谦虚地说,我只是水中之月。
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5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21位用户喜欢。
刘发英,女,土家族,中共党员,1970年3月出生,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
刘发英在全国首创全透明的“一对一”网络助学新模式,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搭建起诚信的桥梁。她从20_年开始以“英子姐姐”为网名开展网络助学,始终把诚信放在首位,保存的100多本厚厚的“信义爱心账本”,详细记录着每一笔捐款的来源、捐款人姓名、金额、受捐学生姓名等重要信息。
她用诚信赢得海内外1700余名爱心人士的信赖,募集爱心善款169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780余名。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美德人物、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媒体誉为“中国网络助学第一人”。受到_亲切接见。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96位用户喜欢。
彭加木原名彭家睦,1925年出生在广东省番禺县。1949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综合科考委员会任助理员、助理研究员。195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中国科学院准备组织综合科学考察委员会,彭加木主动放弃去莫斯科学习的机会,请求赴新疆考察。请愿书中,他把自己的名字“家睦”改为“加木”。他说,他要跳出小家庭,到边疆去,为边疆“添草加木”。在此后20多年中,彭加木先后15次到新疆科考,3次进入新疆南部无人区罗布泊。1964年和1979年,彭加木两次到罗布泊外围做科学考察,发现了大量的钾盐、稀有金属和重水等贵重资源。
1980年5月,彭加木担任罗布泊科考队队长,开始了他的第三次罗布泊科考。6月5日,科考队第一次穿越罗布泊核心地带,打破了“无人敢与魔鬼之湖挑战”的神话。6月11日,已经完成任务的科考队休整后,准备沿古丝绸之路南线再次横贯罗布泊地区。但是途中遭遇了沙尘暴和数次陷车,3天才行进了150公里,保存的水也开始变色发臭。大家决定向最近的解放军部队基地求救。当时,求援送水需要花费六七千元的资金,这是一笔庞大的数目,彭加木为节约起见,决心继续寻找水源。
6月17日中午,驾驶员王万轩打开汽车车门时,发现了一张用铅笔写的字条:“我往东去找水井,彭。6月17日,十点三十分。”但直到下午,彭加木还没有踪影。随后展开的4次大规模地毯式搜救均无结果。彭加木为我国科考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化成了罗布泊永远的丰碑。
五四青年优秀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80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62位用户喜欢。
他是一名中原大地上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可是三年来却在新疆这个祖国的西北边陲,在天山脚下,用高质量、高效益、高起点建起了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为推进边疆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就是__。
__,1981年出生,大学专科学历,工程师, 1998年参加工作,中共正式党员。先后担任办公室主任、协调部部长,安全部部长,工委书记等职务,现任片区副书记、新疆大-奇高速第二合同段工委书记。
三年来,他立足于新疆公路建筑市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突出的业绩为工程建设发挥了他应有的作用,新疆鄯吐四标、五标及大奇高速二标在他的组织协调下,都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重视政治思想道德建设。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学习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坚持学习工程理论和法律法规,提高工程技术水平和工程管理的能力,在实践中坚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和公路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特长,针对工程的发展各阶段,深入实际,分析新情况,把握工程特点,组织部署环节体系,确保管理机制有效的发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担任项目管理者的几年里,他先后被评为“遵纪守德标兵”,“青年突击手”,“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先进工会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重视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施工工作质量。要想修出好的高速公路,建设者就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坚持钻研业务知识,以提高自身施工工作素质。在项目休息期间,他先后3次自费去北京进行公路施工管理方面的培训。能坚持“改革创新、务实高效、服务员工、奉献社会”的管理理念。自参加工作以来,所分管的各项工作均走在了施工单位的前列。尤其是担任大奇高速第二合同段工委书记以来,先后成功地配合业主召开了路基施工现场观摩会,安全管理现场观摩会,精细化施工现场观摩会,自治区公路专项治理现场观摩会,“庆五一、迎五四”工地运动会,建党九十周年“七一”文艺汇演,今年“五一”节组织策划的工地婚礼被中央广播电台、新疆日报等12家宣传媒体报道。且施工质量、进度一直领先其它标段,在业主月检中5次均取得全线第一名,在自治区质检局年度检查中2次取得安全专项检查第一名,综合第一名的好成绩。
注重作风建设,提高管理能力。他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坚持制度管理,坚持质量高于一切,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安全文明施工和确保质量是重于泰山的大事,要是给不合格开了绿灯,就是给我的良心和企业的信誉开了红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担任的各种管理工作都取得了突出成绩,赢得了公司领导、业主部门、工程监理部门和各协作队伍的好评,要求每位员工要以大局出发,坚持始终如一,不讲条件、毫无怨言地处理好每个环节,为项目的整体推动真正起到基石作用。
任人唯闲,大胆起用年轻人。在业务上,不管是新入路的见习生,还是未毕业的实习生,他都积极鼓励他们要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增强业务水平能力,并竭尽全力为年轻的同志们提供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他十分重视年轻同志们的政治思想活动,项目部建立之初,就成立了党支部、团支部、工会,把党建工作放在重要日程中。在紧张的施工过程中,成立青年突击队、团员安全岗等,让年轻的同志们政治觉悟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升华。2010年,项目部有1名同志被河南省团委评为优秀团员。任人唯闲,大胆起用有工作能力的年轻人,把他们放在重要岗位上去历练,保证公司才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__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丰富的基层管理经验,充分发挥“班长”的作用,开拓进取,善谋大局,促进发展。
2010年6月,任大奇二标工委书记后,他善抓工作重点,重视完善制度。通过完善各项工程管理制度,严格工程变更、工程计量及工程款拨付程序,为建设“阳光工程”、打下良好基础。始终坚持“建一项工程,交一方朋友,创一方市场,树一座丰碑”的经营理念,积极开展“我是路桥职工,维护河南形象”活动,在做好高速工程建设项目的同时,把河南形象展示给新疆各族人民,使新疆人民对河南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际基础。
__坚持原则,干净干事,廉洁自律,一身正气,始终维护单位与职工利益。去年大奇高速公路项目进场后,因征地和动迁等原因,施工始终无法展开,为了该项目能早日开工,__多次与农户、牧民、兵团、县政法、乡政府沟通,使该项目边动迁,边施工,保证了大部分工程量的完成,为今年的施工奠定了基础。
__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公路建设者,舍小家,顾大家,多年来,孩子的学习他没有管过,孩子的教育他更没有时间,妻子忙里忙外操持着全家,去年妻子在单位下了岗,他没有跟任何人说。但他始终坚定一个信念,忠诚热爱自己的事业,勤政务实,为工程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法治人物先进事迹素材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04个字,有2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2分钟,朗读时长19分钟,慢速需要27分钟,有234位用户喜欢。
律师服务不是少数有钱人的奢侈品;,而应该成为百姓可以享用的必需品。”马兰一直这么坚定地认为。春节期间,马兰利用难得的假期接受了方圆律政杂志采访。为了这一坚定的信仰,她将自己的足迹深深地留在了高原,留在了边疆,留在了贫困山区的村村寨寨。
偶然开启法援之门
2016年4月的一天,马兰在网上看到一则招收援助律师的新闻。当得知全国还有两百多个县没有一名律师时,她心里产生了不小的震动,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埋在心中已久的志愿者梦被唤醒了。”马兰笑着说。
2016年7月21日,马兰与其他来自全国不同省份的法援律师们一起踏上了开往甘肃的火车,毅然加入了司法部、团中央联合组织发起的“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动这个队伍。这一次她告别家人,背起行囊,踏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志愿者之旅,服务期限一年,目的地是甘肃省山丹县,属于传统的塞北大漠地区。这12个人当中,只有她一名女性。她的这一决定,根源于自己由来已久的朴素夙愿;做点公益或做几次志愿者。她认为,“动上万次伟大的善念,不如一个渺小的善举。”
马兰的到来,填补了这里没有法律援助律师的空白。在当地群众看来,马兰就是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救星”。这种尊崇多少让马兰有点不适,但她也深刻感受到了当地人们对法律服务尤其是法律援助的巨大需求和强烈渴望。到甘肃山丹后不久,她接手了一起未成年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六名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将一名不满14周岁的初一学生活活打死,并焚尸掩埋。马兰为其中一名叫小强的14岁被告人辩护。“翻看卷宗材料,心情像过山车。”她没想到六名年轻被告人的手段是如此残忍。看到被害人被烧得黑黢黢的尸体无力向上张着的样子,柔弱又无助,马兰心疼不已。
第一次去看守所会见小强,马兰发现小强有着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庞,怎么也无法将他和“故意伤害”、“暴力犯罪”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小强的一席话,更是让马兰难以释怀。“马阿姨,我知道您是北京来的志愿律师,您回去后,能不能转告我的父母,让他们花上大价钱请您,让您好好给我辩辩吗?”马兰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捅了一下,顿时生疼。为了不让小强看见自己眼角渗出的泪水,她赶紧走出门外,假装抬头看天。那一刻,马兰意识到,在律师资源缺乏的西部,一名律师对被告人意味着什么。正是那一刻,马兰对自己来西部做志愿律师这一决定,感到由衷地欣慰和自豪。
马兰的办公和生活条件都非常简陋。她工作的山丹县法律援助中心,只有一台电脑,属于大家共用。由于办公经费紧张,甚至连装卷宗材料的文件袋都没有。山丹县司法局很难给她提供像样的住处,几经周折,才把她安排到当地检察院的单身宿舍楼。这是一座废弃的办公楼,平时大部分时间全楼都只有马兰一个人。马兰住在一间外面用玻璃封死的房间,里面密不透风,即使白天进去,也是黑咕隆咚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山丹的冬天异常寒冷,北风凛冽,水管里流出来的水冰冷刺骨。一到周末,全县城经常停电停水,她只好买来矿泉水解渴;周末没有地方吃饭的时候,只好靠饼子和拉面打发。
对马兰而言,外部的困难都不算什么,在山丹的这一年时间,就像喝了一壶陈年老酒,滋味绵长。
乐在法援之路
甘肃山丹一年志愿服务期快要结束时,马兰毫不犹豫地报名去了西藏,理由很简单:“甘肃都这么缺律师,西藏一定更缺。”
2016年7月,马兰来到了西藏拉萨市城关区法律援助中心。在这个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考验她的,不止是高寒缺氧的气候,还有服务地没有法律援助中心的尴尬。马兰并没有心灰意冷,找办公室、挂牌、工作,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展开并开始走上正轨。
马兰对前来求援的藏族同胞总是视同亲人,见他们舍不得在外吃饭,马兰总把自己的饭菜、干粮食品拿出来分给大家吃。一些老人,一遍又一遍前来重复地跟马兰诉说案情。虽然马兰已经听了很多遍,可每次听,马兰都像第一次听到一样颇具耐心。她知道这些老人担心的不只是怕她没听清,还从心里把马兰当成了自己的“救星”。
西藏一年志愿服务期过去一大半时,拉萨城关区司法局局长孟祥斌专程来到马兰的办公室,请求她留下来。“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法援中心,我不忍心看到你走后再次关门。”局长情真意切的话语,顿时,让马兰脑海里浮现出了多少次百姓寻求法律援助的场景,一切似乎让马兰别无选择,留下来一干又是一年。
马兰在日记中写道:“我在西藏一干就是两年。要不是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领导考虑到我的身体,强行将我调整到云南,我还不愿意离开呢。西藏是个神奇的地方。两年的志愿经历,让我对西藏产生了很深的感情。我常常想,藏族为什么那么笃信宗教?因为那里的大自然太过神奇,与之相比,人类又显得太过渺小。”
西藏两年的志愿经历,让马兰对幸福有了更为深刻的领会。“物质生活可以平淡,精神生活一定要丰满。”
马兰继续奔走在法援之路上:2016年7月,云南西盟;2016年7月,贵州省黔西南州。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岳宣义说马兰从山丹花变成格桑花,又从格桑花变成山茶花,而现在的她则从山茶花变成杜鹃花。岳宣义甚至即兴为马兰赋诗:正义公平梦欲圆,抛家舍业赴边关。民心大厦砖一块,绽放三花看马兰。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每当吟诵起电影《马兰花》中的歌谣时,眼前不由浮现出那朵美丽而神奇的马兰花,而马兰就是这样一朵能够帮助善良、勤劳、勇敢的人们实现愿望、给大家带来幸福的花。
谈到五年来奔走在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第一线,她说自己终于理解了“助人为乐”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五年的法律援助志愿者的工作经历,让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责任、付出和爱,还有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悟在法援之外
一个优秀的人永远是充实的,在非常艰苦的环境里,也是自得其乐的,这是对在山丹的马兰的最好写照。马兰把自己当作一个陀螺,不断鞭策它保持旋转和站立,保持奋进的状态。
在五年的法律援助工作过程中,难免有孤独的时刻,马兰经常写日记跟自己对话。在甘肃和西藏的两年,她写下了870多篇日记,记录下了所办的案件与心路历程。“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跟自己对话如此之多。这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而那些放弃的收入,又算得了什么?”在马兰看来,法律援助不仅仅是办案、普法那么简单,而是在法律援助的过程中去塑造人、改变人。
几年的法律援助工作经历,让马兰深知,事故发生后再帮助受援人维权,总让人感觉不那么酣畅淋漓和彻底。如何避免发生事故,如何将事后帮助变为事先预防,是马兰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为此,马兰一到黔西南,就主动联系学校,给同学们上法制课,还多次到州委宣传部、州司法局等多家单位联合创办的大型广播节目《金州法制时空》,做客节目现场,进行法制宣传,截至2016年底,马兰已经做了十期节目的嘉宾。有一次马兰打车,没说几句话,司机就说:“我认识您。”马兰感到很奇怪,一问才知道,这位司机听过马兰做客的《金州法治时空》节目。司机的一句“您讲的案例让人印象深刻,刻骨铭心”,更是让马兰欣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和压力。
马兰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除了在法律服务专业上的技能提升外,她还要求自己在心理辅导方面也多多学习,“因为我经常面对的都是弱势群体,比如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因为一次事故瘫在了床上,女朋友也离他而去,他甚至都想到了自杀,我能做的除了法律援助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疏导。”
“马律师,您越来越像是人民的律师了。”这是采访之前中国法援基金会的一位朋友见到马兰时的调侃,马兰笑着回应:“你是说我变土了吗?”在着装方面,马兰越来越接地气,因为她明白朴实的着装才能真正地在心理上让大家觉得没有距离。“细节很重要。”她补充道。
“人生得失,绝不只是计算器加减乘除得出的简单算术,更是精神的富有和高贵。我是个普通律师,一辈子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能在有生之年,深入基层,深入百姓,能够为西部贫困地区的百姓做点事,我感到心里很充实。”马兰在日志里这么写道。谈到未来,马兰说,如果可以,她想一直奔走在法律援助最前线。
如果有人会问:“你为什么乐此不疲地在此扎根工作?”可以相信,因为她长年累月工作和奔走在那块土地上,所以马兰也完全可以毫不虚伪地这样回答:“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无论如何,因为专业技能和竭诚服务而被需要、被认同、被感激,是一个人很高层次的人生需求和自我实现。从第一次接触到村民渴望的眼神和他们淳朴的生活状态时起,马兰觉得自己没有白来,“到哪儿就应该将自己的光发到哪儿。”
“这一切经历,在喧嚣的大都市是永远难以体验、难以拥有的。我才发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似乎才刚刚开始。”这些难忘的经历,像电影胶片一样在马兰头脑里回放着,她重新思考着律师的价值和意义。
航天人物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模板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87位用户喜欢。
“在执行‘神七’载人航天任务前,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我努力了_年,只要努力,梦想一定能实现。”昨日下午,我国首位两次执行载人航天任务航天员景海鹏报告会在龙城高级中学举行。在由龙岗区发改局牵头、区教育局组织的主题为“梦在心中,路在脚下”的报告会上,景海鹏以梦想为主线,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少年时代为成为篮球队主力队员的执着,回忆了自己为成为飞行员的坚持,以及在航天员的严格选拔和严酷训练中的不懈努力。
梦想给人巨大力量矮个子成“钢铁前锋”
距报告会开场尚有10多分钟,能容纳700余人的龙城高级中学报告厅已座无虚席,这是龙岗学子对圆了中国百年飞天梦想的航天人的崇敬。“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就像是飞机没有航空罗盘,飞船没有轨道。”当天下午2点,一个关于景海鹏努力实现梦想的故事准时开讲。
“谁来猜猜我的第一个梦想?”“航天员!”、“飞行员”……身着深蓝色航天服的景海鹏精神抖擞,谈吐幽默,简单的开场白博得全场阵阵笑声与掌声,“其实我的第一个梦想是成为篮球队主力队员。”
自小学_年级入选校队以来,景海鹏便期盼着能上场比赛,但因个头不高,每场比赛老师都让他做后勤。从小就有股不服输劲儿的景海鹏默默定下“成为篮球队主力队员”的梦想后,便在家里的墙壁上画上篮筐,拿着别人淘汰的篮球,每日一遍遍地练投篮、上篮。
一场比赛中,“替补王”景海鹏终于有了上场的机会。比赛中,他展示了自己苦练的成果,迅速扭转落后的局面,为校队赢得了一场至关重要的胜利。从此,景海鹏一直是篮球队主力队员,现在仍是航天员篮球队的“钢铁前锋”。
“打篮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谁也不比谁差。”景海鹏说,希望通过自己在实现梦想路上的感悟和体会,勉励龙岗学子脚踏实地,努力追梦。
燕赵楷模人物先进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6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85位用户喜欢。
7月29日,河北省委宣传部联合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在“燕赵楷模发布厅”录制了河间市兴村镇大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大庄片区党总支书记石炳启的先进事迹,并授予“燕赵楷模”称号。
63岁的石炳启是大庄村人,他20岁参军,在解放军某通信部工作了30多年,从军期间,石炳启一直心系家乡。石炳启2015年从部队退休,2018年放弃城市安逸的生活,回到家乡担任大庄村党支部书记。
在短短三年间,石炳启带领村民把一个班子涣散、矛盾频发的后进村转化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标杆村。
一路走来,有成绩更有艰辛。在治理大庄村的过程中,石炳启遇到了哪些难题,又做了哪些工作?在节目录制现场,一段段乡村振兴的奋斗故事让观众为之动容,一张张村容村貌的新旧对比照片,更是展示出大庄村村民们向往的新生活。
“石书记就是勇挑重担的‘排头兵’,真抓实干的‘领头雁’。”在节目现场,村里的乡亲们纷纷为石炳启点赞!
航天人物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模板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28位用户喜欢。
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直到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第一次把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送上太空,神舟六号多人多天在太空飞行,神舟七号航天英雄翟志刚叔叔出舱漫步太空,第一次在太空中留下中国人的足迹。这些伟大的成就表明我国已经从航天大国迈向了航天强国。美丽的星空曾带给我们很多很多遐想,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渴望了解那神奇的宇宙,想去神秘的宇宙探索一番。
如今人类的一些梦想已变成了现实,宇宙之谜一点点的解开,可每一次发现又会带来更多令人神往的谜团,所以茫茫宇宙中,人类永远是牙牙学语的孩子。是中国载人航天实现载人首飞10周年的光辉节点。中国人,将首次在太空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这一看不见的足迹,必将作为最难忘的前进步伐,永载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实现太空行走,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天大国,都是历史性的一步。
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在2008这个不平凡年份送给世界的又一个惊叹,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又一次绽放出的光芒。从2003到2013,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十年路程,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起飞,中国人在太空中行走的越来越远,而我们的梦想却越来越近。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作为航天英雄的代表接受“感动中国”的敬意并致辞,杨利伟说:“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和鼓励,中国载人航天科技界将再接再厉,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担当,在太空中展示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实现中国的航天梦。请祖国和人民放心。”最后,全体航天英雄代表以庄重的军礼感谢全国人民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关怀和支持。
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64位用户喜欢。
郭建华,女,汉族,1953年7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
郭建华43年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地坚守一个信念“为农民放电影”,把为群众放一部好电影、让群众看一场好电影,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
从上世纪70年代当上农村放映员至今,郭建华已从业43年。她从拉板车、抬机器、走村串乡做起,与乡亲们结下不解之缘。她说:“只要乡亲们喜欢看,俺情愿当一辈子乡村放映员!”在当一线放映员的19年里,她为农民放电影1.3万多场。在当站长和公司负责人的24年里,她带领工作人员放映14万多场。
郭建华将服务领域扩展至脱贫攻坚。她带领放映人员深入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29个贫困户较多的非贫困村,三年建立100个农村扶贫电影放映点,放映电影近万场。她创新性推出的“菜单式”放映模式被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作为优秀案例向全国推广。
郭建华放映过无数影片,让她刻骨铭心的还是《焦裕禄》。她说自己坚持为群众放电影的原因,源于电影《焦裕禄》里“焦书记拉着板车在风雪中给老百姓送救命粮”的镜头,正是焦裕禄精神激励着她一直坚守。她说:“今后我要组织放映更多更好的优秀电影,为群众送去更丰富的精神食粮,让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颂。”
郭建华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