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事迹材料

关于科学家的事迹材料(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1-05 11:00:02 查看人数:67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关于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596字 4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06人
科学家事迹材料 548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67人
科学家的主要事迹材料 512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87人
简短的科学家的优秀事迹材料 1190字 12段 4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16人
著名科学家优秀事迹材料 767字 7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176人
科学家简短事迹材料 1558字 25段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111人
科学家的故事和事迹材料 630字 3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68人
科学家简短的事迹材料 532字 3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86人
科学家事迹材料按议论文 867字 7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36人
简短的科学家的优秀事迹材料 614字 2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53人
世上名人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1152字 15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161人
科学家生平事迹材料 484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94人
著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材料 713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34人
收集伟大的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784字 7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73人
爱国科学家的感人事迹材料 495字 3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52人
科学家简短的事迹材料范文 1356字 18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294人

关于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6位用户喜欢。

有个叫菲利普·卡恩(PhilippeKahn)的硅谷工程师,因为临产的妻子住进加利福尼亚州圣克鲁兹市的产院,他也赶到医院去照护。正在竭力忍受阵痛的妻子却忍受不了他的毫无意义的安慰话语,叫他:“你去一边安安静静地呆着。”于是他跑到医院角落里的一张桌子边,摆弄起他带来的笔记本电脑、手机和数码相机等一大堆东西。因为初为人父,他非常急切地期望能把不一会儿就要出生的婴儿的照片立即传送给亲人和朋友们。

但是,当时这还是一个非常奢侈的愿望。如果你想要和别人分享你拍摄的照片,就先要用数码照相机拍照,然后把照相文件存入电脑,在连上互联网,把照片上载到网站,再把网站地址告诉亲朋好友,通知他们上网欣赏照片。卡恩觉得这个过程实在太麻烦了,心想如果拍下照后,一按键,就能传送照片那有多好。

出生于巴黎的卡恩当时已经是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分量的软件公司的创业人之一,当她的妻子被推进医院待产室后,他利用等待的空隙时间,开始把自己的设想付诸实施。他悄悄地去无线电器材公司买了一些焊丝,然后将自己的数码相机和手机连接起来。几个小时之后,他利用这个非凡的“即兴创作为刚诞生的女儿苏菲拍了照片。这样世界上第一架带照相机的手机问世了。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就是他的女儿的生日1997年6月11日。

此后,卡恩把这一切整合为一个系统,起名为PictureMail。并为此成立了一家叫做LightSurf的公司,在北美推出了第一个移动传输图片的解决方案。他的这个创意催生了带照相手机行业的诞生和发展。

科学家事迹材料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7位用户喜欢。

曾经有这样一位英雄,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在那个特殊的战场上,用自己的武器,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打下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他用那份固执和可贵的纯净,向世人展现了一位举世闻名科学家的高大。他,就是钱学森。

他拳拳爱国之情,令我感动。当年仅35岁的他已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在美国有房有车,有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幸福的家庭,在美国的军界、科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钱学森的报国情怀是多么的真挚,他回国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决,哪怕是忍痛割爱离开了他挚爱的科技事业,被美国移民局软禁了五年之后,都没有动摇回国的信念。最终,钱学森几经辗转回到了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

他辉煌的一生,促我进步。他拥有奋斗与创新的一生,拥有不断学习与进步的一生。他是幸运的,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曾给他提供了汲取知识和展示智慧的舞台;他是伟大的,他的一切成就来源于他对真理与国家的无限热爱。按他自己的话说,他的一切成就归于人民。

读《钱学森故事》一书,给我许多启示,他用史实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执着的信念,没有什么事情是干不好的,没有知识是不能学的,没有零件是不能造的,没有粮食是不能种的,我们要坚信共产党的领导,不断的付出和努力,时时刻刻心系祖国,为人民服务,听从党的号召,报效祖国,真正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变成世界第一大强国而奋斗终生!

科学家的主要事迹材料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87位用户喜欢。

前几周,我们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课文中詹天佑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记,他的可贵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发扬、学习啊!

《詹天佑》这篇课文主要写了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詹天佑在面临着重重困难的情况下,接收了任务,并且克服了困难,成功的完成了任务。

这篇课文让我受益匪浅,我认为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一丝不苟,极端负责,身先士卒的人。面对外国人的讥笑、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劣、面对生命危险等许许多多,他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去面对、克服,他是多么了不起啊!在困难面前他以身作则,而且经常鼓励工作人员,他说的一句话“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让我铭记在心。

詹天佑敢于动脑,勇于创新,在修筑居庸关和八达岭的时候,他面临着巨大困难,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他的智慧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设计了两个非常好的路线,不仅克服了难题还节约了时间。让所有的人佩服不止。

他所做的这一切都离不开这四个字“热爱祖国”,为了祖国他毅然接受了任务,为了祖国他冒着危险勘测线路,为了祖国他绞尽脑汁的思考问题。

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发扬他的精神。詹天佑这个名字,将永远记在我的心里。

简短的科学家的优秀事迹材料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90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16位用户喜欢。

从第一个超导体的发明至今已有91年,超导技术的研究在很长时间内曾处于沉寂状态。只是近30年来,超导技术的研究才有了长足发展,并被作为一门完整的科学,用于能源、交通、电子及空间技术等方面。

超导体的发明

超低温条件,在低温条件下物质表现出一种奇异特性,人们称之为超导现象。这里的低温是以“绝对温度”衡量超低温。其“绝对零度”为-273.15C。“绝对温度”的1度为1开,用字母“K”表示。关系式为:T(绝对温度)=t(摄氏温度)+273.15(K)

值得指出的是,从19世纪始,人类为获得这种超低温,进行了持续不懈的研究。科学家们通过对某种气体增大压强使之“液化”,得到了超低温。在这方面的突出人物是荷兰莱顿实验室的物理学家翁尼斯,他在1908年的一天,通过实现对氦气的液化,获得了4.25K(-268.9℃)至1.15K(-272℃)的超低温。

第一个超导体的发明

1911年,翁尼斯和他的助手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当金属导体的温度降到 10K以下时,其电阻会明显下降。于是,他们选择水银作为研究对象。一天,当他们观察超低温下水银的电阻变化时,发现在4.15K(-269C)的低温时,水银的电阻突然消失。翁尼斯的神经立即绷了起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让助手重新做了一遍实验,结果还是出现了电阻消失的现象。翁尼斯和助手们拥抱在一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翁尼斯称这种现象为“超导电现象”,将具有这种性质的物质称为“超导体”,将电阻为零的温度称为“转变温度”,不久,翁尼斯又发现锡的“转变温度”为3.8K,钻的转变温度为6K。此后,人们又发现铍、钴、锌、镓、铬、铝等24种元素是超导体。

超导永动试验

翁尼斯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实用性。多年来,科学界一直都在嘲笑那些幻想制造“永动机”的天真人士。那么,“水动机”难道真的永远只是美梦吗?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使用电能的目的并不是获得热能。例如,人们使用电灯的目的是获得光,使用电动机的目的是获得机械能。但在现实中,电流因电阻产生的热能却造成电能的衰减,带来不必要的浪费。翁尼斯为此做了一个重要实验,他使电流通过一个冷却到4K的铅线回路,一年后,线圈中的电流仍然没有减弱地流动着。翁尼斯相信,超导线圈可形成工业磁体,这样的超导磁体由于内部没有电阻损失,则无需提供连续的能源而运行。这样,‘永动机’的梦想不就可以实现了吗?

到了1954年,人们在液氦低温条件下进行了一项‘消导持续电流实验”。在随后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持续的电流未见减弱迹象。最后只是由于中断了液氨的供应才中止实验。

进一步的发现

完全的导电性和完全的抗磁性,毫无疑问,超导体具有完全的导电性,它可无损耗地传输直流电流。同时,人们还知道,凡电流都必然要产生磁场。

可在20世纪30年代,荷兰人迈斯纳通过实验惊奇地发现,如果超导体碰到磁场,会在超导体表面形成屏蔽电流,将磁力线排斥在超导体之外,使超导体内部的磁感应强度总是为零。而当外部磁场足够大时,磁场将穿透超导体,使超导性丢失,一项实验显示:一块永久磁体可以使浸泡在液氦中的超导体悬浮起来。这种现象被称为“迈斯纳效应”

著名科学家优秀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6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76位用户喜欢。

伊萨克·牛顿,是17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是人类历屈指可数的几个科学巨人之一。他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贡献,都是划时代的。

1642年12月25日,牛顿出生在英国一个叫乌尔斯索普的小村子里,刚出生时极度衰弱,几乎夭折。牛顿自幼丧父,与母相依为命。1661年,他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

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牛顿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

根据牛顿的发现,可测定太阳和行星的质量,确定计算慧星轨道的法则,说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造成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现象,并推导出克服地球引力、飞向太阳系和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低速度,它们分别为每秒7.9千米、11.2千米和16.6千米,并依次命名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牛顿不但验证了前辈们的成果,而且为未来空间运载工具的最低推力或速度下限值,提供了精确而权威的科学依据。

牛顿将其一生的成就写在《自然哲学与数学原理》一书中。他发现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创立了微积分数学。他后来在谈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时说:“如果我比其他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727年3月20日凌晨,牛顿于久病不医中去世。据说在生命即将停止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坦荡而平静的。英国诗人波普为他写的碑铭说:“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都藏在黑暗的夜间;人帝说‘让牛顿降生’,使一切变得灿烂光明。”

科学家简短事迹材料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58个字,有2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11位用户喜欢。

也许我们都听说过或见到过“本茨”牌小轿车。“本茨”牌小轿车就是以汽车的发明者卡尔。本茨的名字命名的。

1885年,卡尔。本茨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装有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轻型三轮车,这要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汽车了。这辆汽车的试制成功,奠定了今天汽车工业的基础。

卡尔。本茨1848年生在德国,他的父亲在铁路上工作。年轻时,他曾在工业学校学习数学和机械。后来他又在工厂的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实际操作的经验。1871年,本茨在曼德投资建立了工厂,并开始了对内燃机的研究。他是怎样开始对内燃机产生兴趣的呢?

原来,当时已经发明自行车。不过,那时的自行车和我们现在的自行车不同。那时的自行车的脚蹬是装在非常大的前轮上的,蹬起来非常费力。

本茨想:如果能把发动机装在自行车上,行动起来,就会既快又省力了。

那个时候,欧洲已有一些国家利用蒸汽机来驱动船舶和火车。但由于蒸

汽机非常笨重而且是燃料在汽缸外燃烧的外燃机,所以,无法装在自行车和其他的轻型车辆上。

经过详细调查,本茨发现发动机中了除了蒸汽机之外,还有燃汽机。燃汽机是一种将汽缸中的易燃气体点火引爆,然后利用气体爆炸膨胀所产生的力量来推动汽缸中的活塞的内燃机。当活塞的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汽车的传动轴时,传动轴就会驱动车轮旋转起来。当时所用的易燃气体是煤气。

1878年,本茨制成了使用煤气的燃气机。紧接着,他又开始研究把发动机装在小型四轮和三轮车上。

由于燃气机需要制造装气体的装置,这个装置很大,所以无法装在轻装的车辆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茨绞尽了脑汁。

一天,本茨听到了这样一件事,有人用汽油清除衣服上的污垢时,使得屋子里充满了汽油,当火苗接触到这些弥漫在屋子里的汽油时汽油发生了爆炸。本茨想,汽油既然有这么大的威力,可不可以将汽油用来代替煤气呢?

这样装置,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就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在这之前,一位法国人曾制造过汽油发动机,但发现它的力量不大。本茨通过研究发现,蒸发后的汽油直接用在发动机中,是效率不佳的主要原因。

本茨不断改变混杂在汽油中的空气比例,分析爆炸的强度。他发现,当压缩混合气体使其密度增加时,爆炸力就会随之增强。由此本茨成功地制造出了体积小、力量大的汽油发动机。

但是这种内燃机因为只有一个汽缸,所以把它装在汽车上,汽车行驶起来很不平稳。

英国科学家克拉克发明了一项改进措施,就是在一台内燃机中装上两个汽缸,当一个汽缸处在回复阶段时,让另一个汽缸爆燃做功,两个汽缸交替做功,使输出的动力均匀起来。本茨采用了这种方法,制成了四冲程的内燃机。

1885年,本茨首次成功地将内燃机与车轮结合在一起。他把他制造的汽油发动机装在了三轮车上。

到1885年的秋天,本茨所制造的汽车已能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稳定地行驶了。由于它用汽油内燃机作动力,所以被人们叫做汽车。这就是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就不再需要装气体的装置,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就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在这之前,一位法国人曾制造过汽油发动机,但发现它的力量不大。本茨通过研究发现,蒸发后的汽油直接用在发动机中,是效率不佳的主要原因。

本茨不断改变混杂在汽油中的空气比例,分析爆炸的强度。他发现,当压缩混合气体使其密度增加时,爆炸力就会随之增强。由此本茨成功地制造出了体积小、力量大的汽油发动机。

但是这种内燃机因为只有一个汽缸,所以把它装在汽车上,汽车行驶起来很不平稳。

英国科学家克拉克发明了一项改进措施,就是在一台内燃机中装上两个汽缸,当一个汽缸处在回复阶段时,让另一个汽缸爆燃做功,两个汽缸交替做功,使输出的动力均匀起来。本茨采用了这种方法,制成了四冲程的内燃机。

1885年,本茨首次成功地将内燃机与车轮结合在一起。他把他制造的汽油发动机装在了三轮车上。

到1885年的秋天,本茨所制造的汽车已能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稳定地行驶了。由于它用汽油内燃机作动力,所以被人们叫做汽车。这就是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科学家的故事和事迹材料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30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8位用户喜欢。

传说,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很大的任务——建筑一座大宫殿。这需要很多木料,但是工程限期很紧。鲁班的徒弟们每天都上山砍伐木材,但是当时还没有锯子,只有用斧子砍,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而且徒弟们每天累得精疲力竭,可是木料还是远远不够,耽误了工程的进度。那个年代,完成不了奴隶主的任务是要受重罚的,鲁班心里非常着急,就亲自上山察看。上山的时候,他偶尔拉了一把长在山上的一种野草,一下子手就被划破了。鲁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他把草折下来细心观察,发现草的两边都长有许多小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既然小草的齿可以划破我的手,那带有很多小齿的铁条应该可以锯断大树吧。于是,在他的想法加上金属工匠的帮助下,鲁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锯——一把带有许多小齿的铁条。他用这个简陋的锯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从这个故事都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启发: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有着内部和外部的影响的。鲁班工艺的不断进步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帮忙。鲁班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的其他发明

鲁班一生的发明创造很多。在《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都有所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发明的。象木工使用的曲尺(也叫矩),是鲁班创造的,所以又名鲁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钻子,以及凿子、铲子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

科学家简短的事迹材料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86位用户喜欢。

算盘是人人都很熟悉的计算工具,算盘的发明者是谁?准确的发明年代又是哪一年呢?从东汉时期徐岳的着作《数术记遗》中,我们最早看到“珠算”这个字眼。不过,注释中说它只能做加减法。今天看来,这顶多说是算盘的一个雏形吧。从现有可靠资料分析,珠算发明于宋元时期。人们查阅过大量的历史文献,都查找不到算盘发明人的名字。这固然表明封建统治者对科技发明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它们的发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逐步改进、完善的,很难说是哪一个人的功劳。

由于社会的发展,对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人们对最早使用的筹算法进行了改革,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歌诀,例如14+7的歌诀是“七除三进一”。所有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都有一套歌诀。实际上,在珠算出现以前,除了个别的除法歌诀外,几乎全部的珠算歌诀都已齐备。歌诀出现以后,计算速度提高了。这样一来,珠算代替筹算成了必然的发展趋势,不仅条件已经具备,而且成了十分急需的事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工匠、计算人员和商业人员一起,共同研制出巧妙的算盘。

算盘是我国古代重大科学成就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运算简易、携带方便等优点,因而被广泛采用,历久不衰。珠算在中国大显身手之后,又漂洋过海,流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科学家事迹材料按议论文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6位用户喜欢。

很多同学都有自己崇拜的科学家,如:发明电话的诺贝尔;发明原子弹的爱因斯坦;发明孔灯的诸葛亮和发明固定连续摄影机的马莱……

我崇拜的科学家而是发明了电灯的爱迪生。

在爱迪生小时候,别人都叫他阿尔。小时候的阿尔很爱发问,常常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让人觉得很烦,家人也好,路上的行人也好,都是他发问题的对象,如果他对于大人的答复感到不满时就会亲自去实验,例如有一次阿尔看到了一只母鸡在孵蛋,他就问妈妈为什么母鸡总是成天坐在那里呢?妈妈就告诉他母鸡在孵蛋,阿尔便想如果母鸡可以那我也一定可以,过了几天爸爸妈妈发现阿尔一直蹲在木料房里,不知道在做什么,当家人发现阿尔在孵蛋的时候每个人都捧腹大笑了起来……

八岁的时候阿尔就去上小学了,可是他只上三个月的课就退学了,阿尔在上课的时候,妈妈常被叫到学校去跟老师说话,这是因为阿尔常常提出一些老师认为很奇怪的问题,老师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童,于是妈妈就决定自己来教导阿尔,并决心把阿尔教成一位伟大的天才,就这样阿尔便开始了他的自学课程,阿尔被妈妈教的很好,后来阿尔也得到了允许,可以在地下室里设置一个实验室,为了不让别人乱动他的实验品,阿尔还想出妙计,就是在每一个实验品的瓶子上贴上毒药标签。

爱迪生从小就喜欢用他那与众不同的大脑袋思考一连串的问题。他看到铁匠将铁在熊熊的烈火中烧红,然后锤打成各式各样的工具时,就晃着大脑袋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火是什么东西?火为什么会燃烧?火为什么是红的?火为什么这么热?铁在火中被烧之后为什么会发红?铁红了为什么就软了?回到家,小爱迪生在自家的木棚里开始了他最初的实验。他抱来干草,并将其点燃,他想弄明白火究竟是什么。然而,小爱迪生的第一次实验就引来了一场火灾,将家中的木棚烧掉了。

看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我做事情没有像爱迪生这样坚持不懈:每次,我做数学作业时碰到了一点点难处,心里就会想:管他呢,这题我回家再做!就这样,许多难题都是妈妈亲手帮我解决的,我根本没有去做。现在,我感到非常的后悔。

这几件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才可以成功。同学们,你们一定要记住哦!

简短的科学家的优秀事迹材料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4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3位用户喜欢。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某医院刚刚来了一对年轻夫妻,男的满面愁容,女的哭哭啼啼,怀中抱着一个婴孩走近值班医生的面前。值班医生打量了一下孩子,感叹地说:“唉,又是饮食烫伤!”所谓饮食烫伤就是在给孩子喂流食时,没有掌握好食物的温度,而将孩子的口腔烫伤了。如果严重的话,还殃及喉头及食管,是一种来得容易医治困难的毛病,无怪乎这一对青年夫妻要如此着急。也无怪乎医生要发出感叹,因为得这种“病”的婴孩太多了。给婴孩喂食是千家万户的平常事时,先自己尝试食物的热,或是用舌舔舔,或是将食物瓶放在自己脸上捂一捂,但总有心急慌乱、忘掉的时候,况且大人和婴孩对热度的忍受力有很大的差异,往往大人感到温度正常的食物,婴孩组织软嫩就会觉得太烫,甚至发生烫伤事故。 值班医生检查完婴孩的伤情后,安慰说:“不太严重,及时治疗,一个星期就能复原。” 孩子母亲心事重重地说:“那一个星期不能吃东西啦!” “要当心”,医生又发出了叹息,他指着手边的温度计说:“如果汤匙有温度计就好了。” 医生只是随口而言,并没对自己的话深入考虑,可医生旁边一个小青年倒是灵机一动。

他回家以后推销起“温度匙”的产品。这种新产品实际上就是在汤匙上加上一支温度计,看一眼就可看到匙中食品的温度是否适宜。当然,这需要创作得灵巧、安全与方便,但本质上就是两个物品的组成品。这个产品投入市场后,销路极好,成本只不过30美分,而零售价却是10美元。尽管价格较贵,但由于它实用,合乎人们的需要,所以这个汤匙工厂越办越大,那个青年也由此发了大财。

世上名人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52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61位用户喜欢。

荷兰有位名叫杨瑞恩的眼镜匠,每天都忙着磨镜片。

有一天,调皮的孩子们把磨好的镜片带到二楼去玩。有个孩子把两片镜片叠起来看东西,惊奇地大叫着:

“多奇怪呀,那么远的钟楼怎么跑到眼前来了?”

孩子们轮流看着,一个个都惊奇地叫起来。

杨瑞恩听到孩子们的叫嚷,跑到楼上来,拿过重叠的镜片一看,顿时惊呆了:明明是在远处的钟楼,怎么会一下子跑过来了呢?

孩子们的意外发现,引起了杨瑞恩的研究兴趣。经过不断的钻研和改进,他终于发明了望远镜。

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

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年春天,爱因斯坦已16岁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可以不必回来服兵役。由于对军国主义深恶痛绝,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路易波尔德中学已忍无可忍,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决定离开德国,去意大利与父母团聚。

但是,半途退学,将来拿不到文凭怎么办呢?一向忠厚、单纯的爱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点子。他请数学老师给他开了张证明,说他数学成绩优异,早达到大学水平。又从一个熟悉的医生那里弄来一张病假证明,说他神经衰弱,需要回家静养。爱因斯坦以为有这两个证明,就可逃出这厌恶的地方。

谁知,他还没提出申请,训导主任却把他叫了去,以他败坏班风,不守校纪的理由勒令退学。

爱因斯坦脸红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能离开这所中学,他都心甘情愿,也顾不得什么了。他只是为自己想出一个并未实施的狡猾的点子突然感到内疚,后来每提及此事,爱因斯坦都内疚不已。大概这种事情与他坦率、真诚的个性相去太远。

科学家生平事迹材料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94位用户喜欢。

一提到,熟悉她的人都会首先想到她热情的笑容,正是因为她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她在2019年3月份又一次被评为宾馆“优秀服务员”。

,从客房服务到营销再到今天作为忻州办事处的接待员,每一个新的岗位都给予她不同的挑战,但无论哪一个岗位,她都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不断让自己在工作中发展和成熟。

作为接待员的她,经常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地迎接每一批客人。每天都会看到她领着一批批客人进入宾馆,安排好食宿和一切活动之后,又亲自将他们送走。就这样,周到服务让那些被她接待过的各单位客人感受到了温暖,也让这些客人通过她的服务更加依赖我们宾馆。

接待工作是繁杂的,不同的客人也许会选在同一时间到达宾馆,这时候的总是在忙碌地安排好这一批客人的同时又得迅速为下一批客人作准备。紧张的工作却总是能看到她脸上绽放的笑容。即使在接待客人不多时,她又会不停地穿梭于总台和财务,还要和办事处作好联络、协调,她的努力给一批批下榻的领导和嘉宾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也让她一次次收到各界对她的赞扬和感谢。

面对成绩。她依然是满脸笑容,她说,这些只是她新的起点,她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接待好每一批客人。

著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材料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34位用户喜欢。

19岁时进入剑桥大学,成为三一学院的减费生,靠为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付学费。在这里,牛顿开始接触到大量自然科学著作,经常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类讲座,包括地理、物理、天文和数学。牛顿的第一任教授伊萨克·巴罗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这位学者独具慧眼,看出了牛顿具有深邃的观察力、敏锐的理解力。于是将自己的数学知识,包括计算曲线图形面积的方法,全部传授给牛顿,并把牛顿引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

后来,牛顿在回忆时说道:“巴罗博士当时讲授关于运动学的课程,也许正是这些课程促使我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当时,牛顿在数学上很大程度是依靠自学。他学习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笛卡儿的《几何学》、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巴罗的《数学讲义》及韦达等许多数学家的著作。其中,对牛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数笛卡儿的《几何学》和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它们将牛顿迅速引导到当时数学最前沿——解析几何与微积分。1664年,牛顿被选为巴罗的助手,第二年,剑桥大学评议会通过了授予牛顿大学学士学位的决定。

正当牛顿准备留校继续深造时,严重的鼠疫席卷了英国,剑桥大学因此而关闭,牛顿离校返乡。家乡安静的环境使得他的思想展翅飞翔,以整个宇宙作为其藩篱。这短暂的时光成为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他的三大成就: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分析的思想就是在这时孕育成形的。可以说此时的牛顿已经开始着手描绘他一生大多数科学创造的蓝图。

随着科学声誉的提高,牛顿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提升。1689年,他被当选为国会中的大学代表。作为国会议员,牛顿逐渐开始疏远给他带来巨大成就的科学。他不时表示出对以他为代表的领域的厌恶。同时,他的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和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如胡克、莱布尼兹等进行科学优先权的争论上。

收集伟大的科学家的事迹材料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1954年,苏步青在第二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上第一次见到-。当时,全场响起“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则高呼:“同志们万岁!”这种热烈场面使苏步青感到无比激动。他想:我这个在旧社会教了近20年的教书匠,今天也能在大会上聆听毛主席的讲话,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啊!

翌年底,苏步青等一行九人组成的中国科学代表团访问日本。回国时,他和另一位成员是乘船回到上海的。此前,-在杭州接见了先回国的七位代表团成员。

1月10日,-由杭州抵达上海,下午六时,同上海各界人士及党内高级干部共七十多人座谈并共进晚餐。此前-提出要补行接见苏步青等两人,苏步青因此参加了座谈会,并由老市长陈毅介绍给-。-握住苏步青的手说:“我们欢迎数学,社会主义需要数学。”苏步青后来回忆:“那天毛主席和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毫无拘束,这对我的教育意义实在太大了。”

-的接见,给了他巨大的鼓励,觉得有用不完的劲。1956年,他获得了新中国第一次颁发的国家科学奖。1959年3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1年五一节前夕,苏步青和周谷城、谈家桢、周信芳等人在上海见到了-。在这次会见中,他讲得少,听得多,而且听的是与他自己专业无关的话题。但他同样感到收获很大。苏步青后来回忆:“这次接见,使我进一步了解到毛主席胸怀宽广,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把学术研究和政治问题分开来对待,这就有力地支持了学术讨论的开展。”

1974年,他重登讲坛。当时的工农兵学员,水平参差不齐。为了给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苏步青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当有学生问“听说您见过毛主席”时,他立即利用这样的机会教育学生:“是毛主席接见我,接见过四次。主席对数学十分关心,要我们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赶先进,首先要打好基础。你们的基础实在太差了!毛主席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你们应该努力学习,国家需要大量的知识青年。”

1978年他出任复旦大学校长后,迅速使复旦走上正轨,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成绩。1982年,他退居二线,并于1988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爱国科学家的感人事迹材料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5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52位用户喜欢。

我喜欢钱学森为了祖国,抛弃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当时的中国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搞科学研究实在是困难,然而,钱学森无时无刻没有忘记祖国,无时无刻不想回到祖国,当他听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毅然抛弃了美国给予他的一切:金钱、地位、名誉,不顾美国联邦调查局人员的反对,经过漫长的五年,才回到他魂牵梦绕的祖国,这种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难道不值的我们学习吗?

我喜欢钱学森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科学永不满足的攀登精神。历经磨难的钱学森回国后,并没有忘记自己回国的使命,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成立了火箭、导弹研究所,被任命为所长的钱学森立即投入了工作,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从事人造卫星、运载火箭以及卫星探测仪器的研制工作。在他的组织指导下,我国创建了自己的火箭、导弹航天事业。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第一枚州际导弹发射成功,“神州五号”飞天,“长征”火箭腾空……这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无疑,“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凝聚了钱学森毕生的心血,也是他不断攀登、刻苦攻关的结果。我们也要学习钱学森这种不忘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怀着感恩的心去报效祖国。

科学家简短的事迹材料范文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56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94位用户喜欢。

1842年,英国的贝思提出一个设想,即通过电路传送图像、文字等。贝思也做了各种实验,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他的实验并没有取得成果,他的设想也成了空中楼阁。

此后的40年里,传真通信技术并没有得到什么重大发展。直到1883年,在大学就读的保尔·尼泼科夫受到一种游戏的启发,才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尼泼科夫格外喜欢通讯技术。在学好学校课程的前提下,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阅读有关的电学知识上。他崇拜莫尔斯、贝尔等发明家。在他看来,电报、电话筒直太神奇了。他想:电报能传送人的意图,电话可传送人的声音,可不可以发明一种传送图像的装置呢?

可如何使有关图像的信号发出去,并在远方留下来呢?尼泼科夫苦苦地思索着。

一天,课余时间,尼泼科夫在教室里尝试设计一种传真装置。忽然,他看见左右邻桌的两位同学正在做一种游戏:他们桌上各放着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纸上画满大小相同的小方格;在尼泼科夫右侧的同学在纸上写了一个字,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告诉对方哪一个小格是黑的,哪一个小格是白的;对方按照右侧同学发出的指令,或用笔将小方格涂黑,或让它空着。这样,待对方同学将全部小方格都按指令处理后,纸上使出现了与右侧同学写的相同的字。

尼泼科夫看着看着,不禁喊道:“真是一个好办法!”

“任何图像都是由许许多多的黑点子组成的。如果把要传送的图像分解成许多细小的点子,借助一定的科学方式把这些点子变成电信号,并传送出来,那么接收的地方只要把电信号再转化为点子,并把点子留在纸上,不就实现了图像的传真了吗?”

尼泼科夫决定实施这一方案。

首先,必须将图像分解成许多的点子。尼泼科夫想起儿时玩耍过的风车。受此启发,他研制出了一个扫描装置:在图像前,紧挨着放置一个可转动的螺旋穿孔圆盘,在圆盘前面安装有一个电灯。这样,当光穿过不断运动的孔时,受图像明暗的影响,光有时候亮,有时候暗。

接着,要把变化的光信号变成变化的电信号。这个“任务”由光电管承担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光电管能根据光的亮度产生相应的电流。

发送装置就这样大功告成了。接收装置只要像电报机电码的复原一样,采用与发送相反的方式就行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制作,尼泼科夫做成了圆盘式传输装置。他申请到了专利。

当然,受当时电子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这台圆盘式传输装置的传真效果还不理想,但它为后来的研究者指明了研究方向。

此后,美国的格雷、英国的考珀也在传真装置的研制上取得卓越的成绩。

在汲取许多科学家研制经验的基础上,美国无线电公司于1925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实用的传真机。

这部传真机由发送机和接收机组成。发送机上安装有一个滚筒,滚筒的前方有一个强光源的灯,灯的前面有一个透镜。此外,在发送机上还有光电管等电子部件。接收机上也安装着滚筒,以及放大电信号、还原光信号的装置等。使用时,将发送的图像卷在滚筒上,灯发出的光被透镜聚集成一点,照射在图像上。受图像上画面明暗的影响,反射出强弱不同的光。这种光再射到光电管上,形成强弱不同的电流,然后将电流传送出去。接收机收到电信号后,经过放大、还原、记录等处置,就把远方来的“客人”留下来了。

这部传真机已经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了!

后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摄影管、电子束管等先进电器,再后来激光技术也得到应用。这些新电器、新技术在传真机上的应用,使传真机的传送图像清晰度、传真的速度等技术性能日臻完善。

关于科学家的事迹材料(16篇范文)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在我们中国最腐败无能的时候,带领大家修筑了中国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京张铁路!在他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也受到了帝国主义无情的嘲讽,但他并不气馁,始终认真工作。京张铁路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就全线竣工了,比计划提前了两年,这给了那些讽刺中国人的外国人一个有力的回击!读这篇文章,使我想到了很多。文章中说:“有一家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科学家信息

  • 科学家事迹材料(16篇范文)
  • 科学家事迹材料(16篇范文)99人关注

    1945 年,苏联军队占领了波罗的海岸边的佩内芒德秘密实验场,掳走德国人制造V-2火箭的全部设施及130多个火箭专家和工种技术人员。这些缴获与俘虏为苏联的卫星上天打 ...[更多]

  • 科学家勇于探索的事迹材料(5篇范文)
  • 科学家勇于探索的事迹材料(5篇范文)99人关注

    血红素是血液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它常作为血红蛋白和某些氧化还原酶的辅基,参与生物体内的传递和氧化还原作用。人造血红素是德国生物化学家汉斯·费歇尔发明的歇尔出 ...[更多]

  • 科学家的事迹材料(16篇范文)
  • 科学家的事迹材料(16篇范文)95人关注

    奥地利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Pauli)生于1900年,1958年就去世了。他是本世纪初一位罕见的天才,对相对论及量子力学都有杰出贡献,因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 ...[更多]

  • 收集科学家的事迹材料(5篇范文)
  • 收集科学家的事迹材料(5篇范文)90人关注

    富兰克林在研究闪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的一致性时,他就从两者的类比中作出过这样的推测:既然人工产生的电能被尖端吸收,那么闪电也能被尖端吸收。他由此设计了风筝实 ...[更多]

  • 科学家成功的事迹材料(12篇范文)
  • 科学家成功的事迹材料(12篇范文)87人关注

    饺子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它的制法是先用面粉做成薄而软的饺子皮,再以鲜肉、白菜等切碎,拌以佐料为馅,包成后下锅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即可。其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 ...[更多]

  • 著名科学家优秀事迹材料(13篇范文)
  • 著名科学家优秀事迹材料(13篇范文)84人关注

    提起艾佛雷德.诺贝尔,很多人都知道他设立的著名的诺贝尔奖金。没有上过学的诺贝尔长期坚持自学,20岁时成为杰出的化学家和优秀的语言学者,会讲瑞典语、俄语、德语、 ...[更多]

  • 科学家成功的事迹材料(12篇范文)
  • 科学家成功的事迹材料(12篇范文)83人关注

    饺子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它的制法是先用面粉做成薄而软的饺子皮,再以鲜肉、白菜等切碎,拌以佐料为馅,包成后下锅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即可。其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