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先进事迹

观看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感想(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22 12:15:01 查看人数:19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观看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感想 654字 11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52人
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657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60人
”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事迹 773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255人
黄大发先进事迹作文素材 601字 8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17人
黄大发同志事迹概括大全 1024字 19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89人
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范文 923字 6段 4分钟 5分钟 8分钟 225人
黄大发事迹简介 1169字 10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191人
最美奋斗者黄大发先进事迹 742字 5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180人
“七一勋章”黄大发先进事迹 977字 6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12人
时代楷模黄大发事迹简介 1144字 6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236人
《高山清渠》原型黄大发事迹材料 870字 9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41人
黄大发先进事迹 865字 8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91人
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849字 3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42人
黄大发先进事迹演讲稿 1238字 7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87人
当代愚公黄大发个人事迹 915字 8段 4分钟 5分钟 8分钟 278人
“七一勋章”黄大发先进事迹 1081字 3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293人

观看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感想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4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52位用户喜欢。

“真正实干的好干部!”

《这位当代“愚公”,在悬崖峭壁上凿出7千米水渠,现实比神话传说更震撼!》,4月19日,来自中国日报网的双语新闻,早早突破10万+的阅读量。网页的下面,好评如潮,点赞无数。

“感动!看得我眼睛都湿润了,跟他们比起来,我们每天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还能叫苦吗?”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大发凿渠。”

“感动中国就应该是这样普通而伟大的平凡人。”

4月18日起,中国的主流媒体把目光都放到了贵州遵义,聚焦到老共产党员黄大发同志身上,和他带领村民历时36年悬崖绝壁上凿出的生命水渠上。

18日,新华社发布长篇通讯《为了乡亲,他在峭壁凿出万米“天渠”》;19日,人民日报以《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为题对黄大发事迹进行报道;2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为题,作了长达4分50秒的新闻报道。

几天来,国家级的报纸、网站、电视台,都陆续对黄大发老支书的事迹进行各具特色的报道。

“大发渠”的新闻报道在播州区引起强烈反响。全区党员干部和80多万人民群众,自发地掀起了向老支书学习、向老支书看齐的热潮。

“党员干部必须装着人民,那才是人民的好干部,才能走到人民的心中,才能把事办到人民的心坎上。”和平(鸭溪)经济开发区的干部鲁迅雷,在参加单位组织的集中学习后,由衷地感慨道:黄大发一生只为一道渠,几十年,坚持不懈,精神可嘉,由衷敬仰,这就是一个基层党员的信仰,宁静致远,沉默有声。

“再学习,再宣传,全区再次掀起‘大发渠’精神学习热潮。”中央级的新闻报道还在持续,学习老支书精神的高潮火热掀起,让“大发渠”精神成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坚强精神动力,也正在播州区这片热土落地生根。

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7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0位用户喜欢。

《历时36年,老党员黄大发——绝壁凿出贵州“红旗渠”》,报道了80岁的共产党员,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原支书黄大发带领全村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历时36年之久,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主渠7200米,支渠2200米的生命之渠的动人故事。

黄大发同志始终透着一股奉献自我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一心为民的正气,一心带领群众绝壁引水的事迹让各地干部群众深受感动,引发广泛热议。

织金县龙场镇副镇长李江感慨道:“脚下的力量源于心中的信仰。老党员黄大发几十年如一日地贡献着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热忱,用一字一图一锤一钎筑梦小康,那沾着泥土印记的工程图就是最美的测绘画卷,为黄大发老支书点赞!”

“坚定的信念,崇高的信仰,虔诚而执着!”中广核电集团党政干部田犁说,我是从贵州出来到深圳工作的人,看到家乡基层党员干部矢志追梦的感人事迹,心中肃然起敬,也深感其中不易。黄大发老支书苦干、实干、巧干的挖渠精神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一定能为贵州脱贫攻坚事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他把信仰熔铸在行动中,他把理想实践在作为里,大气凛然、大公无私,心中始终惦记着老百姓。”百里杜鹃管委会元岩村驻村干部孙健说,身为一名驻村干部,我将牢记黄老支书忠诚于信仰、服务于人民的精气神,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

“可以想象通水的一刻,老支书是什么样的心情!”遵义市赤水市桂圆林村65岁的退休老支书肖义武动情地说,黄大发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浑身充满力量。退休后这些年,我一直在红军四渡赤水一渡渡口义务为各界人士讲解当年的红军故事,“大发渠”精神与红军敢于牺牲、奉献自我的长征精神一脉相承,他的一言一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55位用户喜欢。

基层是个大熔炉,可以淘汰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年轻人,也可以成就小部分优秀的基层干部。36年,黄大发同志毅然选择了留下来凿渠,带领村民一步步实现着遥不可及的梦想。他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无悔奉献于草王坝村,没有轰轰烈烈的光辉事迹,只有那不畏艰险、克难攻坚,以信仰打通小康路上的愚公精神。

干部当学黄大发,学习黄大发同志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理想信念是我们前进动力的源泉,黄大发常用“党员身份”做担保,这是他铁一般的誓言,党员干部都应该像黄大发这样,少争权利,多担责任。黄大发一生践行党的事业,为民拼搏,从不向组织提要求,只在年老时提出“去省委大院看看”的请求,这是多么质朴的请求,也表达了对党组织不可言表的感情。

干部当学黄大发,学习黄大发始终将理想和信念付诸于行动。广大干部要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埋头苦干。在行动中坚定理想信念,让理想信念为行动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实干成事。

干部当学黄大发,学习黄大发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我们都要把“服务人民群众”当做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多做奉献,我们才能有大作为,我们的生命才更有意义。新时代的党员和干部,没有了枪林弹雨中的浴血奋战,但是同样也会有所牺牲。黄大发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中,顾不上自己的家庭,顾不上照顾自己的亲人,在党和人民的事业面前,他选择了无私奉献。

干部当学黄大发,学习黄大发“活到老,学到老”的优秀品质。黄大发在带领村民们凿渠引水的时候,创造机会自学水利知识,从一个地道的“庄稼汉”成了“水利专家”。正是他不断学习,刻苦专研,才使得跨山引水成现实,才使得村子步上脱贫致富路。

党员干部都要像黄大发一样,立足工作岗位,沉下心来做好“一件事”。要有“信仰崇高、信念坚定”的高尚品格,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担当,要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要养成“学中做,做中学”的良好习惯,如此,方为百姓满意的好干部。

黄大发先进事迹作文素材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1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7位用户喜欢。

对于我们贵州来说,因缺水导致贫的地方太多了,所以出现了许多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以及贫困户;

但是我们国家对贫困帮扶的这一块仍然没有放松警惕,而且是越抓越紧,争取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饮水安全成为了解决贫困地区的重中之重。

我们试想一想,如果一个地方没有安全水源,那么这个地方将会处于一个瘫痪的状态,贫困这两个字对这些地区来说,将会持续下去,也就是说这些贫困地区及区域将会处于一直贫困的状态,最终不能摆脱“贫困”这两个字。

所以在我们贵州有这么一句话:“古有愚公移山,今有黄大发修渠”;

就是因为黄大发无私的奉献,心系群众,敢于担当的精神,才会赢得今天整个草王坝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及改变了草王坝村30多年来,山高地贫,缺水少钱的艰苦环境。

在黄大发的带领下,他们没有认命,没有叫苦,没有退却,坚定不移的选择自学技术修渠饮水,带领群众悬崖凿壁,打通了一条地跨3个村、长9400米的“生命渠”,解决了一方百姓关乎生死存亡的饮水问题,这体现了饮水安全对农村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饮水安全对于贫困地区等区域脱贫致富的重要性。

我们要学习黄大发同志,为民服务,干在实处。要将百姓疾苦、群众利益放到首要位置,担当担责,多做贴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真正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要牢牢树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多一些务实行动,少一些形式主义,不遗余力、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黄大发同志事迹概括大全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24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89位用户喜欢。

“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不要为自己着想,要为人民着想。”

“做每一行事我们都要带头。”

“我们作为一个党员的话,就是要多做事,不管你怎么说,如果一件事没做,就没得意思。”

这是记者问到黄大发对青年党员有什么寄语时,黄大发提到的。

而实际上,这也是这名有着62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直践行着的初心与担当。

在那个物资紧缺、技术落后的年代,“大发渠”的开凿可谓困难重重。一锤锤凿、一钎钎撬,前后两次动工,跨越整整36年,最终引得活水来,凭的就是“一锤一钎干革命,愚公移山志如钢”的精神,靠的就是“我们共产党员不讲虚的,就是要带头干,干出来让老百姓看到”的劲儿。

1958年,黄大发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次年,24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这是黄大发当时立下的“军令状”。虽然在村民看来无异痴人说梦,但黄大发心里却有底:“草王坝缺水,但几公里外的野彪村水源富足,只要劈开阻隔两村的灵宝山,水就能流进草王坝。”

那个时候,一千五百公里外的河南林州“红旗渠”工程火热进行,黄大发备受鼓舞,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带着乡亲们开始修建草王坝的“红旗水利”,计划将附近一条水量丰富的螺丝河水引进村里,工程总计15公里。

“我们修的渠一开始也准备叫‘红旗渠’。”一位村民笑着说。

不过草王坝的“红旗渠”最后以失败告终。

“那个时候不懂技术,测量竖起竹竿用眼睛瞄;没得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作数,锤子钢钎靠蛮力凿,进度特别慢,洪水一来,沟渠被冲得稀巴烂……修修补补十几年,办法想尽,可水就是进不来。”

“我当时很难过,但我觉得,我们党员必须遇事坚定,不能动摇,渠总有一天要修成功。”黄大发并没有就此被吓倒。

1992年春天,修渠工程再次启动。因为有上次的失败,村民们对这个修了十几年都没修通的水渠还是持怀疑态度,黄大发坚定地回应:“我是党员,我是拿生命去换水,我用我的党籍来保证。”

修渠开始后,从材料运输到实地施工,年近六旬的黄大发总是冲在最前面。“那会儿我们就跟着老支书,早出工晚收工,穿草鞋上工地,手脚都磨出了血泡。”“遇到一些危险陡峭的地方,老支书自己绑着绳子就去干了……”

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来回步行36公里到乡镇背回来的。筑渠需要的水泥,是他亲自到县城“押运”回来的。有一次运水泥车行至半路突遇暴雨陷入泥潭,黄大发担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

如今的“大发渠”已是热门景点,渠道边上修建了木栈道,黄大发的老房子也被改造成“党代表工作室”,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我接待我们的游客,能讲一下我们修渠的故事,讲一些共产党人的精神。我很高兴啊!”

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范文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25位用户喜欢。

他叫黄大发,今年82岁,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人。这两天,这个一辈子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老人,在网上成了红人。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推出长篇通讯,央视更是用上下两集的篇幅,在《新闻联播》播出他的事迹。现代快报制作的关于这位老人的融媒体产品,视频和H5也在网上被刷屏……

这几天,81岁的黄大发成了新“网红”。黄大发,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半坎组人,先后担任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村长、村支部书记等职务。为改变山村贫困面貌,带领群众凿绝壁修水渠,通过36年的坚持和努力,终获成功。2017年4月25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学习黄大发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境界。黄大发在担任团结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

学习黄大发敢于担当、实干巧干的工作作风。尊重科学,实干加巧干是黄大发的厚重底色之一。修渠失败,黄大发没有选择蛮干,他暗下决心学习水利技术。三年时间,在积累了大量修渠知识后,黄大发要重启修渠计划。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修渠项目再次得到县、乡政府支持,艰苦卓绝数十载,终于引来一泓清泉,当地自然生态明显改善,农业生产得以改良,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学习黄大发联系群众、坚守初心的公仆本色。“黄支书,我们跟着你干!”这是广大村民发自内心的声音。凑不出钱的就借钱,借不到钱的就卖东西换钱。豆子、鸡蛋、蜂糖……朴素的草王坝村民走到80里外的甘溪集市,吆喝声一阵接着一阵。当天晚上,乡亲们打着火把,拿着皱巴巴的零钱,交到黄大发手里。看着大伙儿凑来的救命钱,盯着乡亲们质朴的眼神,黄大发流着眼泪立下了军令状——“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我拿党籍来作保证,我拿命来换!”

黄大发36年如一日,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实际行动燃旺理想信念的火炬。正如有新闻报道描述:“一根筋”拉直幸福的弯道,“一股劲”犁出希望的田野——“年份英雄”们坚毅执着、有勇有谋,“一辈子,一件事”的坚守与实干,为一个时代镌刻光荣与梦想。

黄大发事迹简介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69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91位用户喜欢。

是他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不等不靠的责任担当、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带领村民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历时36年,硬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一举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其人其事,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感天泣地,堪称时代楷模。

敢想敢干是他信心。“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传唱千百年的民谣描绘出的恶劣环境让草王坝村很多人叫苦、妥协甚至认命。但黄大发从23岁入党、任大队长起,就一直把引水、修路、通电作为梦想,就一直想着“给村里通水”这件“大事”,更是用36年的漫长岁月“拿命修渠”,修成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水渠,完成了许多人一生都不可能完成的壮举。可以说,他当干部的一生,就是敢想敢干、为民服务的一生。

勤学善学是他的本心。修水渠要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一群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淳朴农民,修修补补十几年,喝水的梦被反复拉扯、无情破灭。面对初次修渠失败的窘境和乡亲们的绝望与埋怨,黄大发冷静地总结了症结所在,“没有文化就没有方向,光靠蛮干,注定修不成功。”壮志未酬的他四处求教、自学水利技术,54岁还主动申请到乡镇水利站跟班学习,从零起步、从头开始,用三年的时间使几乎是半文盲的自己最后变成了“水利专家”。正是这样的谦逊和执着,让他知耻后勇、勤学技术、苦练本领,最终翻越了障碍、挺过了难关、学成了技术。

苦干实干是他的初心。“有困难,党员干部要先上。”秉承这样的信念,黄大发面对艰险打头阵、遇到难题自己扛。自学水利技术,带着简陋的测绘工具翻山越岭进行勘察;

赤脚步行去炸药厂背炸药,脚板磨得破皮出血;

看着离地300米的悬崖峭壁,村民们心惊肉跳不敢动工,“太危险了,给多少钱都不干”,请来的专业施工人员也停下了手脚。黄大发第一个站出来,腰里栓一条绳子就翻了过去,完成了测量工作。在他的感召下,小伙子们纷纷效仿、“飞檐走壁”、攻坚克难……一桩桩一件件修渠往事,记载着这位“年份英雄”的足迹,像陈年老酒那样历久弥香。

担责担当是他的决心。“干部在干,群众在看。”黄大发这样想也这样做。于是,在机遇面前,他2天时间走了200里路完成项目审批;

看着一堆皱皱巴巴的“救命钱”,他流着泪立下军令状:“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我拿党籍来作保证,我拿命来换!”为避免水泥被偷,他在车里睡了一晚;

老伴儿想要一碗水泥补补家里破了的灶台,被他坚决拒绝,“公家的水泥一碗也不能贪”。正是这样的履职尽责、敢于担当,衬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大公无私、大气凛然,难怪多年来全村老百姓会毫不犹豫地把修渠集资的钱交到他手上,还都说“放一百个心”。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冲刺阶段,全面同步小康伟大目标渐行渐近,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自当主动对学习黄大发先进典型,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围绕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敢想敢干、勤学善学、苦干实干、担责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合格、争当标杆。

最美奋斗者黄大发先进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80位用户喜欢。

贵州遵义平正乡团结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36年带领村民修渠引水的故事相继在各大媒体报道。老党员黄大发的事迹,深刻诠释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从他身上彰显了共产党员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在险阻面前挺身而出、在大事面前敢于担当的精神。

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凭着“不修渠,我们就得子子孙孙穷困下去;渠修好了,我们就能吃上白米饭,仓内还会有余粮。”这股劲,开山凿壁、修渠引水,和命运抗争了36年。在水渠还没有修好,洪水就来了,沟渠被冲得七零八落情况下,黄大发的心并未被冲散。渠坏了可以再修,引水的信念始终没变。

在险阻面前挺身而出。在悬崖上精确画出水渠的走势的时候,面对“测量员腰间拴着缆绳,被拽着缆绳另一头的人从山顶上一点点往下放。放到既定位置的时候,测量员便被悬停在半空中,然后进行测量、画线。”这项让人胆战心惊的活,吓退了施工队的年轻小伙子们,但没有吓到黄大发,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让自己的行动来带动群众。

在大事面前敢于担当。只要为了群众,什么后果他都愿抗。担当是立业之基、成事之要。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老党员黄大发面对草王坝村山高地贫、缺水少钱的'艰苦环境,没有认命,没有叫苦,没有退却,他毅然选择自学技术修渠引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他的带领下,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党员黄大发为群众能吃上米饭、喝上清泉、过上好日子而事不避难,体现了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勇气、敢于担责的精神,令人敬佩。

老党员黄大发从入党并选为村支书开始,就始终把群众冷暖记在心里,始终真情服务群众,实现了他对群众立下的“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我拿党籍来作保证,我拿命来换!”的铮铮誓言。像这样的村官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虽不起眼,但都心系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交出了一份份不平凡的答卷

“七一勋章”黄大发先进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7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12位用户喜欢。

看完《“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事迹》,内心受到强烈震撼,正如报道所说,“这个横跨36年的故事,是一段注定流芳后世的佳话”。黄大发同志曾担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为弘扬黄大发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黄大发同志“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

黄大发同志他不忘初心、矢志不移的崇高信念,他对党忠诚,为民造福的服务情怀,他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战天斗地的愚公精神。传递的正能量也足以发人深省。比如忠诚,比如实干精神。

说到实干精神,黄大发同志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去分析反思。实干,正是黄大发老支书的“大发”境界。胶鞋已经断裂却舍不得换一双,这个生动的细节正是老支书简朴生活的写照。共产党人,就应该像黄大发一样“先忧后乐”、“先苦后甜”。黄大发的“大发”境界是一种实干+自力更生精神力量。劳动才能创造财富,通过自己的双手奋力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黄大发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每个人都应该从他身上汲取自力更生的正能量。其实,中国经济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很大程度正是因为弘扬了自力更生的精神。物质生活好了,但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术,才不会被别人卡脖子。面对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黄大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大发执著地“和大山较劲”,最终取得了胜利。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只说,不干,靠外部输血,自己内部不造血,哪大山还是大山,生存环境依然恶劣。

实干是一个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黄大发45年的村干部生涯,每次都是全票当选,得到了全村人的高度拥护。在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支部书记、民主村支部书记等村干部岗位上的45年,牢记宗旨,全心为民,克已奉公,苦干实干,躬身于乡土,用另一种方式体现了“大发”的人生价值。

实干精神需要发自内心,也是一种心系群众的支书岗位的职业敬畏。在不当村干部后主动维护“大发”渠。正是因为对人民公仆这一职业的敬畏和感怀,才让黄老在不任村干部后仍发挥余热,创造出不在村干部岗位上之外的成就。获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也算如此才能让实干者实惠,为担当者担当。

时代楷模黄大发事迹简介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36位用户喜欢。

学水利技术,带着简陋的测绘工具翻山越岭进行勘察;赤脚步行去炸药厂背炸药,脚板磨得破皮出血;率领村民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硬是凭双手凿出一条生命之渠,终结了村庄“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的历史。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贵州遵义市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和大山较劲”的事迹传遍山里山外,感染了无数心灵。

当年,林县人民开凿红旗渠,创造了当代“愚公移山”的奇迹。如今,黄大发老支书带领村民凭双手凿出一条生命之渠。在平原上凭双手凿出水渠已经不容易了,何况是在山上,那里有绝壁、有险崖,一不小心就可能身处险境。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黄大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大发执著地“和大山较劲”,最终取得了胜利。

当下,全国正在推进脱贫攻坚。脱贫攻坚,外部输血的同时更需要内部造血,需要调动起贫困地区人民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山区自然条件不佳,但人们应当有人定胜天的信念,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困难摆在那里,如果总是想着绕着走,那只能说明能力有限,只能说明毅力不够强大。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让自己强大起来,才能把困难征服、跨过困难这道坎。很多时候,能不能跨过困难这道坎,就在于人们是否有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

和大山较劲,彰显了黄大发老支书的为民情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当了村支书,就应该切切实实为民谋福祉。没有好的水渠,村庄“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村民的日子十分艰苦。农民以种田为生,解决好摆在村民面前的灌溉难这个“拦路虎”,农民才能吃得饱饭、穿得暖衣。在山区修水渠,尽管很困难,但却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黄大发老支书带领村民修建水渠,付出了很多辛劳。修渠的过程中,老支书还承受了亲人离世带来的伤痛。好在,全村上下一条心,终于修成了水渠,庄稼灌溉难的问题迎刃而解,村民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修水渠只是第一步,黄大发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是在此基础上带领村民继续通路、通电,朝着更好的日子迈进。

和大山较劲,黄大发的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们学习。自力更生精神,正是黄大发老支书的“大发”境界。胶鞋已经断裂却舍不得换一双,这个生动的细节正是老支书简朴生活的写照。共产党人,就应该像黄大发一样“先忧后乐”“先苦后甜”。黄大发的“大发”境界是一种精神力量。今天,物质生活富裕了,少数年轻人不肯自力更生,毕业了还在啃老,这是不妥当的。劳动才能创造财富,通过自己的双手奋力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黄大发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每个人都应该从他身上汲取自力更生的正能量。其实,中国经济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很大程度正是因为弘扬了自力更生的精神。物质生活好了,但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术,才不会被别人卡脖子。

阅读黄大发的先进事迹,不禁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高山清渠》原型黄大发事迹材料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0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41位用户喜欢。

什么是劳动精神?提起劳动精神,你首先会想起谁?

黄大发,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今年82岁。他用了36年的时间只干了一件事:修水渠,最终让全村人喝上了水。

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劳动者。千百年来,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喝不上水,全村人喝水只能靠一口枯井。黄大发不信命运的安排,刚一上任村支书,他就立誓修水渠,想把几公里之外野彪村的水引到村里。由于不懂技术,修修补补了十几年,水就是引不进来,草王坝人喝水的梦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被反复拉扯,最终还是破灭了。

第一次修渠失败后,不甘心的黄大发决定学习水利技术。1989年,枫香区水利站迎来了54岁的黄大发。三年的时间,他从零起步、从头开始,掌握了许多修渠的知识,知晓了什么是分流渠、什么是导洪沟,还学会了开凿技术。1995年端午,草王坝人世世代代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终于竣工了。村民们给水渠起了一个亲切的名字,“大发渠”。那一天是草王坝人特别高兴的一天,兴奋的黄大发哭得像个孩子。

黄大发是一名普通劳动者,也是一名农村党员,他用自己的双手带动千百双手,以一颗心换取千百颗心,最终让全村人喝上了水、吃上了白米饭,有了一条光明的路。

苦战36年,这是一位“年份”英雄,而“年份”精神恰恰是劳动者应当具备的精神。在当今有些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有时候连谈论理想都会遭人嘲笑,更别说初心不改地坚持做一件事情。初心不改,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谈何容易?何况是36年的时间。而正是对这四个字的坚持,才让黄大发战胜了困难。

黄大发的背后,是全中国数以亿计的劳动者。他们分布在全国的各个岗位,为生活拼搏,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勤于劳动、善于创造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品格,也是当代中国续写发展奇迹的动力源泉。以勤奋为内核的劳动精神,也是每个劳动者的精神原色。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弘扬劳动精神,才能为中国的发展汇聚强大的正能量。

“民生在勤,勤而不匮”。多少年沧桑巨变,但劳动精神一直熠熠生辉,以黄大发为代表的一批批“年份英雄”,是劳动者的身边榜样,是劳动精神的最好诠释,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台基。

黄大发先进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91位用户喜欢。

近日来,各大中央媒体对黄大发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被誉为当代愚公。黄大华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书,从年代开始,历时年,他带领全村群众,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绕过三重大山凿出一条长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千百年来该村滴水如油的历史。让人称奇的是,在没有现代化设备和高级技术团队的参与修造下,该渠经过评估,质量过硬,设计合理,可以这样说,他们创造了自己的工程“奇迹”。

黄大发凭借忠诚的信仰、惊人的毅力、凭借开展群众工作的出色能力带领基层党支部和村民,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是让人敬仰“当代愚公”,是我们广大党员的一面旗帜,值得我们广大干部学习。

学习黄大发同志善于团结群众法院干部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法院干部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他深知只有团结全村每一个人,才能解决村里的难题。他把群众当亲人,完全打成一片,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讲话、信得过的方式办事,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程途径三个村,十余个村民组,根据各家不同的困惑,他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注重思想宣传说服,大家心理敞亮了,各类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黄大发年的要干部生涯,每次都是全票当选,得到了全村人的高度拥护。

学习黄大发同志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当代大环境下,修造这样一个水渠也许算不上一个大工程,但对于闭塞贫困的小山村来讲,要成功却要面临重重困难,包括资金、技术、人力等各个方面

黄大发同志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干,遇到困难自己先上,面对艰险从不退缩。第一次修渠因不懂技术而失败,黄大发明白光靠蛮干是不得成功的,主动申请到乡镇水利站跟班学习法院干部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几乎半文盲的他,从零起步,一个字一个字地摹,一张图一张图地学习,最后变成了专家。黄大发有着难以想像的决心和毅力,他年来一件事,一辈子一个目标,带领全村凿出一条生命渠,让乡亲们吃上白米饭,过上好日子。

脱贫攻坚的路需要千千万万个黄大发,需要千千万万个新愚公,需要他们一心为民、不畏艰险、志拔穷根、克难攻坚的共产党员精神。

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9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42位用户喜欢。

坚定信仰守初心。人生如屋,信仰如柱。老支书黄大发自23岁光荣入党并被全村推选为大队长开始,就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一干就是36年,把修渠引水、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和任务作为心中第一信念。他干在前面、克难攻坚,让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全村群众高度认可的实绩谱写了为民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就应做到自觉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磅礴精神力量。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决不松懈动摇,始终受得住风险和困难考验,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践行宗旨守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老党员黄大发从入党并选为村支书开始,就始终把群众冷暖记在心里,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挂在心上、践行在实际行动中,始终真情服务群众,实现了他对群众立下的“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我拿党籍来作保证,我拿命来换!”的铮铮誓言。广大党员干部无论身在那个岗位,都应自觉做到心中时刻装着群众,时刻为了群众,始终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呼声为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躬身为民中不断增添群众福祉。

实干担当守初心。担当是立业之基、成事之要。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老党员黄大发面对草王坝村山高地贫、缺水少钱的艰苦环境,没有认命,没有叫苦,没有退却,他毅然选择自学技术修渠引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他的带领下,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党员黄大发为群众能吃上米饭、喝上清泉、过上好日子而事不避难,体现了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勇气、敢于担责的精神,令人敬佩。当前,我们正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就应树立敢于担当、实干苦干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矛盾和问题面前不推诿,在实干中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在实干中解决发展难题,用实干担当坚守初心、永葆本色。

黄大发先进事迹演讲稿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3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87位用户喜欢。

学习完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争做新时期艰苦奋斗的楷模。

___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黄大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以自己的行为给了百姓完整的答卷,没有愧对上级领导干部的期许,他牢记了党的宗旨、做到了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是一位合格的领导干部。黄大发虽没有读过书,虽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可是他却做到了要把利益让给老百姓,让老百姓发展起来了,大家才有发展。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

通过对他的先进事迹的学习,我认为黄大发不愧为当代的愚公、他虽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的所作所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对党忠诚,对群众热心、负责,有能力、敢担当的好干部、好党员,他是新时期我们全体党员干部的楷模,是时代的丰碑。

学习黄大发,我要学习他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坚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真心实意服务于党、百姓,尽其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立足岗位模范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教师,我也要时刻心系人民,凡事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他们的孩子,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人民把他们的孩子交到了我们的手里,我们要让他们放心。

学习黄大发,我要学习他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黄大发同志始终怀着对党的感激和感恩之情,严守党的纪律,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生活简朴,为人低调,作风朴实,模范践行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淡泊心,不为金钱所诱、不为名利所惑、不为人情所困,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严格自律、克己奉公的优良品行。作为一教师,我们要时刻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带头弘扬清风正气,始终保持清清白白的共产党人本色做到不去收费补课,廉洁从教。

学习黄大发,我要学习他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黄大发同志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始终积极主动、忘我投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守工作岗位,视工作如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燃烧自己,81岁了他还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作为一名教师,我更要时刻做好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准备,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在教学工作中做到谋事而不谋利,奉献而不索取,守得住生活清贫,耐得住工作艰苦,以一颗安贫乐道之心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黄大发是在“两学一做”中的一个先进典型事例,通过对他的事迹的学习,有利于在党员干部中形成“立足岗位做奉献”的浓厚氛围,我要以黄大发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不忘初心忠诚为民的政治品格,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善于学习他的那种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公道正派的克已奉公的清廉品德,自觉践行“两学一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以负责的态度,高昂的精神,饱满的激情,自强不息,自加压力,精准发力,强化担当,忠实履行职责,努力在本职岗位上拼搏奉献,努力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教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我县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代愚公黄大发个人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1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78位用户喜欢。

黄大发他被誉为当代愚公。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书,从60年代开始,历时36年,他带领全村群众,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绕过三重大山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千百年来该村滴水如油的历史。让人称奇的是,在没有现代化设备和高级技术团队的参与修造下,该渠经过评估,质量过硬,设计合理,可以这样说,他们创造了自己的工程“奇迹”。

黄大发凭借忠诚的信仰、惊人的毅力、凭借开展群众工作的出色能力带领基层党支部和村民,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是让人敬仰“当代愚公”,是我们广大党员的一面旗帜,值得我们广大干部学习。

一是学习黄大发同志善于团结群众。

他深知只有团结全村每一个人,才能解决村里的难题。他把群众当亲人,完全打成一片,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讲话、信得过的方式办事,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程途径三个村,十余个村民组,根据各家不同的困惑,他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注重思想宣传说服,大家心理敞亮了,各类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黄大发45年的要干部生涯,每次都是全票当选,得到了全村人的高度拥护。

二是学习黄大发同志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当代大环境下,修造这样一个水渠也许算不上一个大工程,但对于闭塞贫困的小山村来讲,要成功却要面临重重困难,包括资金、技术、人力等各个方面。黄大发同志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干,遇到困难自己先上,面对艰险从不退缩。第一次修渠因不懂技术而失败,黄大发明白光靠蛮干是不得成功的,主动申请到乡镇水利站跟班学习。几乎半文盲的他,从零起步,一个字一个字地摹,一张图一张图地学习,最后变成了专家。黄大发有着难以想像的决心和毅力,他36年来一件事,一辈子一个目标,带领全村凿出一条生命渠,让乡亲们吃上白米饭,过上好日子。

脱贫攻坚的路需要千千万万个黄大发,需要千千万万个新愚公,需要他们一心为民、不畏艰险、志拔穷根、克难攻坚的共产党员精神。

通过学习,我表示从黄大发老支书身上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迎难而上、克难攻坚”一心为民谋福利大公无私的坚定决心。作为社区党员,要以他为镜,从他身上汲取自力更生的正能量,不能局限于“等、靠、要”的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做实事。

“七一勋章”黄大发先进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81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93位用户喜欢。

大化流行,生生不息,日新月异,气象万千。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滋养。但是,大自然只是默默地呈现它的资源,它的能量,它的营养。人类要在千变万化的自然世界,获取这些资源、能量、营养,以备生存之需,还得付出艰辛的努力——天人合一,人须主动。于是,就有了盘古氏的开天辟地,燧人氏的钻木取火,神农氏的遍尝百草;有了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哪怕宇宙一片混沌,也要辟出高天厚土;哪怕天地冰冻凄凉,也要钻出星星之火;哪怕荒野满是荆棘,也要找出活命之花。生命陨落,灭不掉却焕发起精卫矢志不渝的恒心;洪水滔天,摧不垮却彰显了大禹那治水利民的担当;绝壁封门,挡不住却激发起愚公那挖山不止的毅力。这是古老传说中的中国精神。

黄大发少年时期即失去父母,面临生存的危机;助他活命的乡亲们跟他一样,长期面临无水、无电、无路的生存困境。23岁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的黄大发立誓为村民引水、修路、通电,义无反顾地担当起绝壁凿渠的大任。36年间,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握锄头,抡铁锤,砸钢钎,用血肉之躯硬生生地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近万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他带领群众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让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观。迎难而上、敢为人先、勇于担当、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这是“当代愚公”黄大发和他带领的修渠村民身上再现出的中国精神。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成就一切事业,天时,地利,人和,都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上世纪60年代,在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十万林州开山者绝壁凿石,挖渠引水,开出一条“红旗渠”。偏僻的遵义县平正公社牵头,草王坝大队、健康大队、胜利大队也要共同开建“红旗大沟”。良好的氛围,上级的支持,可算是难得的“天时”了。然而黄大发和他的乡亲们生存的环境,尤其是那三重大山、三道绝壁、三道险崖,却是实打实的“地不利”啊!至于人和,开初还行。然而,由于不懂技术而致修渠失败,一度呈现信心不足、人心不齐的局面。面对失败,面对困难,黄大发没有气馁,没有烦躁,他先让自己“和”起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总结教训、学习技术。准备停当以后,于上世纪90年代再次争取到一个“天时”:获得水渠工程立项!继而再从“人和”上着力:立下誓言,“拿命换渠”,激发群众的信心;奉献在先,冲锋在前,获得群众的信赖;清白勤俭,宽厚诚敬,赢得群众的信任;任劳任怨,不屈不挠,坚定群众的信念。黄大发以自己的真诚、奉献、清廉、勤俭、宽厚、坚韧等精神品格,赢得了人心,促成了“人和”,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力量,终于创造了绝壁凿渠的奇迹。这是波澜起伏的凿渠历程中闪现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

观看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感想(16篇范文)

近日来,各大中央媒体对黄大发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被誉为当代愚公。黄大华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书,从60年代开始,历时36年,他带领全村群众,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绕过三重大山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千百年来该村滴水如油的历史。让人称奇的是,在没有现代化设备和高级技术团队的参与修造下,该渠经过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黄大发信息

  • 黄大发同志事迹概括大全(16篇范文)
  • 黄大发同志事迹概括大全(16篇范文)54人关注

    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书,从上世纪60年代起,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历时36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 ...[更多]

  • 2022黄大发事迹简介(16篇范文)
  • 2022黄大发事迹简介(16篇范文)54人关注

    近日来,各大中央媒体对黄大发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被誉为当代愚公。黄大华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书,从 ...[更多]

  • 当代愚公黄大发个人事迹2022(16篇范文)
  • 当代愚公黄大发个人事迹2022(16篇范文)54人关注

    “水是我的命,沟就是我的子女!”遵义老支书黄大发36年“拿命修渠”,激励年轻村民返乡创业。近日,82岁的老人黄大发的事迹引发舆论广泛好评和称赞。作为曾经中国最最 ...[更多]

  • 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范文(16篇范文)
  • 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范文(16篇范文)33人关注

    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书,从上世纪60年代起,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历时36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 ...[更多]

  • 黄大发先进事迹作文素材(16篇范文)
  • 黄大发先进事迹作文素材(16篇范文)10人关注

    大化流行,生生不息,日新月异,气象万千。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滋养。但是,大自然只是默默地呈现它的资源,它的能量,它的营养。人类要在千变万化的自然世界,获取这些资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