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英雄事迹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19 21:15:02 查看人数:28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 892字 2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82人
感动中国欧阳海英雄事迹 745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169人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征文 1535字 8段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187人
感动中国人物林浩英雄事迹 1111字 13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268人
感动中国罗盛教英雄事迹 1598字 21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113人
感动中国王进喜英雄事迹 552字 3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47人
感动中国人物焦裕禄英雄事迹 513字 3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39人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 1198字 5段 4分钟 7分钟 10分钟 164人
感动中国吴登云英雄事迹 1706字 9段 6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126人
感动中国的十位英雄事迹 621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19人
100位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693字 20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44人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 504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39人
感动中国人物杜富国英雄事迹 755字 5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207人
感动中国吴登云英雄事迹 2257字 14段 8分钟 13分钟 18分钟 164人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作文 548字 7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58人
感动中国欧阳海英雄事迹 1060字 13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126人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92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82位用户喜欢。

朱彦夫,1933年出生在沂蒙山区的沂源县张家泉村,从小家贫如洗,一天学堂没进过。1947年参军,打了上百次仗,立了三次功,负了十多处伤:淮海战役伤了腿,朝鲜战役没了四肢和左眼。成了“肉轱辘”,仍然是战士!残后不愿寄生,立志以残躯再为国尽力,于是拼了命的锻炼自理能力,学会了装卸假肢,吃饭,穿衣和解便,还学会了认字,读书和写字。乡亲们信任俺,选俺干村支书,结果一干就是25年,小山庄起色不小。回顾残后几十年,总感一肚子话要说,总想写点什么,以述残疾人自强之志,谢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情,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巳有很久,我没有读到过能够如此让人为之动情的书了。每翻几页,眼泪都会不由自主地摘下来,一边擦一边读,连夜一气将它读完。这是山东沂像县一位在战争中失去双手双脚、只有一只0.3视力的眼睛、一天学也没上过、凭顽强精神拼命自学、用嘴和双肘叼着抱粉笔的人,历时七年,蔽着汗、范粉血和情写成的30多万字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透过这部书,我深切感觉到了人类生命的一种无穷力t;感受到了一个残疾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生命极限时再创辉煌人生的勇气;也看到了一位真正共产党人革命战士无私无畏、爱国爱民的高贵品质。我为此书叫绝!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来说,这是部不可多得的人生教科书。正像小说评论家蔡桂林所讲的:“它是一曲生命的绝响,是人生极限处向生存挑战最壮美的风景。其精神反撼力将大大超过《钥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部书叫《极限人生》,这个人叫朱彦夫,就是书中的主人公白痴。 朱彦夫,1933年出生于沂蒙山下沂源县强家庄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为掩护一位八路军侦察员,被日本鬼子和汉奸枪杀了, 朱彦夫在残疾后,依然坚强不屈,遇到困难从不后退,每一次都是坚强的应对,他一天学都没上过,却写出了这么长的小说,而且他是靠着两条断臂,一只视力模糊的眼睛。这是一种让我们多么敬畏的精神啊!每一次读这本书,我都用一种敬畏的心情来读,在后记,朱彦夫的一句话让我很感动:死去战友的临终嘱托催促着我去写;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信念鼓舞我去写;共产党的使命召唤我去写!

是啊!战友的嘱托,残疾人的精神,党的使命,这不正是现在人缺乏的吗?朱彦夫,一个特等残疾人,他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学习的吗?

感动中国欧阳海英雄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9位用户喜欢。

中国人民解放军爱民模范欧阳海,用自己舍身推战马、勇救人民生命财产的英雄壮举,实践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欧阳海,1940年生,湖南桂阳县人。195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前,在农村任记工员、会计,他热心助人,经常帮助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干活,并用自己的粮食救济本村困难户。入伍后,欧阳海在广州部队某部1营3连7班任战士、班长。工作积极,训练刻苦,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冲。他曾两次抢救溺水儿童,一次参加灭火,并救出一位老人。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树为标兵。

1963年11月18日,欧阳海所在部队野营拉练经过京广铁路衡山段一个峡谷,满载旅客的282次列车突然迎面疾驶而来。列车的鸣笛声,使得驮着炮架的一匹军马骤然受惊,蹿上铁路横卧在铁轨上,眼看一场车翻人亡的事故就要发生。就在火车与惊马即将相撞之际,欧阳海奋不顾身地冲上去,竭尽全力把惊马推离了铁轨,使列车和旅客转危为安。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欧阳海左腿被轧断,因伤势太重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3岁。

欧阳海牺牲后,被原广州军区授予“爱民模范”荣誉称号,追记一等功,他生前所在班被国防部命名为“欧阳海班”。朱德、董必武、贺龙、叶剑英、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题词,号召全军官兵向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学习。

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2009年,欧阳海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获“最美奋斗者”殊荣。

如今,欧阳海烈士虽已离去半个多世纪,但他舍身为民的英雄气概,依然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让红色基因融入文化、融入血脉、代代相传,桂阳县专门以“欧阳海”为英雄家乡的乡镇命名,并建成了欧阳海水库、欧阳海广场、欧阳海大道、欧阳海中学等,编辑出版《欧阳海》青少年读本等。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征文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3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87位用户喜欢。

辗转5个乡镇,奋战96小时,出警411次,历程600余公里,成功转移和救出被困群众2665人。一个个数字如陈陆迎战洪水时激起的朵朵浪花,折射出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形象风采。

面对浊浪滚滚的洪水,是进是退;本已疲惫不堪的身躯,是战是休;回望群众的殷殷期盼,是留是走……陈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陈陆快速反应,连续作战,36岁的年轻生命被永远定格在抗洪抢险途中。

陈陆短暂而闪耀的人生,为我们标定了前行的坐标,点亮了奋进的灯塔,树起了光辉的榜样。向英雄学习、向先进看齐,就是学习陈陆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竭诚为民的崇高品质、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斗志,投入到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崇高事业中。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党中央对防汛救灾各项工作高度关注,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庐江防汛救灾中,陈陆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时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哪怕已经连续奋战了96小时,哪怕被洪水浸泡得全身浮肿,他依然初心如磐,自觉扛起如山重任,向着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逆水而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履行使命、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将火红的党旗和鲜艳的队旗牢牢插在抗洪阵地上。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赴汤蹈火、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加入消防救援队伍以来,陈陆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500余次,曾奋战两昼夜抗击特大冰冻雨雪灾害,也曾千里驰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在此次防汛救灾中,他多次请缨打头阵、当先锋,执行生前最后一次任务中,主动要求上首艇,为后面的救援队伍开路。作为教导员,他有着清晰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有他参与的任务都是急难险重,但他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他的感染下,指战员个个勇敢、人人争先,始终冲在抗洪抢险的最前沿。在他牺牲后,他那种身先士卒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广大消防指战员在防汛一线再立新功。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牢记宗旨、竭诚为民的真挚情怀。面对被洪水围困的群众,陈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不顾个人安危和身体疲劳,义无反顾带领指战员营救转移灾区群众。作为基层大队主官,他带领大队不断提高消防执法水平,满腔热忱地为群众服务,坚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筹建乡镇消防救援站,为沿街商业门面、弱势群体居住场所等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千方百计为贫困户拓展销路……他用一点一滴的行动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时时刻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扎根基层、担当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合肥支队纪保科工作仅一年,陈陆便主动提出到基层去,并服从组织安排,到了防火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庐江县。到任之后,陈陆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与基层指战员同甘共苦、并肩战斗,以自身的过硬作风感染带动部属,带出了过硬的班子和队伍。改制后,陈陆本可转业,但他说自己喜欢基层,热爱消防事业,而且群众家门口的消防站还未建设完成,便毅然选择留下,继续在火热的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在防汛救灾的关键时刻,陈陆坚守岗位,寸步不离。自己的手术一推再推,家人的团聚一盼再盼,陈陆却一直坚守在抗洪一线,与基层指战员肩并肩、同作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陈陆的一生已在人民心中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激励我们扎扎实实干事业、兢兢业业作奉献,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每一次救援、每一次值守中体现责任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应急人”的奉献之歌,将个体生命融入应急管理改革发展大局,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动中国人物林浩英雄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11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68位用户喜欢。

林浩

救灾英雄、演员、爱之链基金创办人

林浩,1998年12月9日出生 [1] 于四川省汶川县,中共预备党员 [2] ,影视演员。 [3] 2008年被中央授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荣誉称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成为中国奥运会旗手。2008年9月,入选环球时报《影响世界的20位少年》 [4] 和全国双百人物中“感动中国”人物代表。 [5] 2009年10月1日, [6] 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登上群众游行的彩车。2010年5月,随中共四川省委领导赴台湾开启感恩致谢之旅。 [7] 2013年8月8日,创办林浩爱之链基金 [8] 。其影视代表作有《大太阳》《哺乳期的女人》《情笛之爱》《我的特一营》《满山打鬼子》等 [9] ,被媒体誉为“小戏骨”。2016年12月,荣获香港卫视等颁发的全球华人影响力人物奖 [10] 。

救人英雄

林浩,5·12汶川大地震年龄最小的救人英雄。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向教学楼外转移,但未来得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废墟下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8岁半的小林浩没有惊慌的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经过艰难的救援,小林浩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处伤痕。

国旗手

林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年龄最小的国旗手。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奥运历史上最高的旗手姚明与头上还有地震带来的伤痕的奥运历史上最矮的旗手林浩,两个“巨人”引领中国代表队入场。尽管身高还不及姚明的胯部,但是在如此盛大的仪式中,他一点都不怯场,泰然接受全世界40亿观众的瞩目,那一份镇定完全不输给任何一个世界冠军。

公募基金

2009年5月12日,林浩公益工作室成立。2013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五周年),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管下的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基金会正式设立“林浩爱之链专项基金”,简称“林浩爱之链基金”,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未成年人名义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央视少儿频道著名节目主持人鞠萍、著名导演杨亚洲等应邀担纲林浩爱之链基金顾问。

感动中国

2009年9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为全国“双百”人物中年龄最小的新中国成立感动中国人物代表,入选《环球时报》“影响世界的20位少年”。

2011年1月,作为59位中国形象“代言人”中唯一儿童,林浩同姚明、李嘉诚、王建宙、丁俊晖、甄子丹、袁隆平等亮相《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该片在美国、欧洲、中东、拉美等国家和地区主流媒体热播,引发全球关注。2011年10月,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参加四川省第六次少代会,被推荐为开幕大会执行主席,当选四川省少工委委员。

2013年5月,当选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少年儿童演员工作委员会理事。

感动中国罗盛教英雄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98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13位用户喜欢。

提起罗盛教,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回忆起小学语文课本中,那个飞身跃入冰窟,勇救朝鲜落水少年崔莹的年轻战士。

69年过去,那个在数九寒天里向着冰河义无反顾纵身跃下的年轻身影从未走远,直到今天依然震撼我们的心灵。

勤奋好学 只为保家卫国

1931年4月22日,罗盛教出生在湖南新化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在罗盛教小时候,他的父亲罗迭开就告诉他,要想保家卫国,捍卫和平,唯有勤学上进,多学本事。

这样朴素的观念在小盛教的心中扎下了根。于是,他开始发奋学习。11岁那年,家里把他送进了附近的维新小学,后来又转到文德小学就读。14岁时,三叔罗迭文把小盛教带到湘西所里读书,次年又到省立九师附小六年级插班,跳级学习。他以顽强刻苦的精神,猛攻数学关,每天晚上都挑灯苦学到深夜,毕业时以数学75分的优秀成绩考入了省立第九师范。

1949年11月,罗盛教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湘西军政干校学习。1950年3月毕业后,分配在某部文书训练班学习,同年7月1日,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学习期满后,在四十七军四一师直属侦察连任文书。

见义勇为 救出朝鲜少年

1951年4月6日,罗盛教随所在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有一次,在敌人炮火袭击后,罗盛教和战友隐隐听到孩子的哭喊声。翻过山坡,他们看到一座防空洞旁,一个小孩哭着扑在一名妇女身上,不停地叫着“阿妈妮”,全身沾满鲜血。目睹这悲惨的一幕,罗盛教心中悲恸不已。他与战友安葬了那名朝鲜妇女,并把孩子交托给一位朝鲜老大爷抚养。当天晚上,罗盛教难以入眠,他打着电筒,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几句话:“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以后,希望你不要在我的尸体面前停留;应该继续勇敢前进,为千万朝鲜人民和牺牲的同志报仇!”

1952年1月2日清晨,4名朝鲜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声呼救。罗盛教出早操后路经那里,听到喊声,立即向出事地点飞奔。

他边跑边脱掉棉衣棉裤,冒着-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潜入水中找寻。他两次把崔莹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围冰层破裂,又跌入水中。他用尽最后的气力,再次把崔莹顶出水面。崔莹获救了,而他终因筋疲力尽,被急流冲到远远的冰层下面,待战友们将他救上岸时,已停止了呼吸,牺牲时年仅21岁。

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罗盛教的生命虽然定格在21岁,但他的精神,却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1952年2月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为表彰罗盛教伟大的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爱民模范”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追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

1952年6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并在佛体洞山上建立纪念亭和纪念碑、碑上刻着金日成的亲笔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被罗盛教救起的少年崔莹为了报答志愿军的恩情,后来加入了朝鲜的人民军,成了一名像罗盛教一样的军人。

2009年,罗盛教入选全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罗盛教的弟媳、年过七旬的陈纯老人又走进人民大会堂,领取国家授予罗盛教烈士的“最美奋斗者”荣誉奖章。 “这是国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先进分子、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授予的荣誉称号,是载入史册的光荣啊!”6月22日,回忆起领奖经历,陈纯老人如是说。

采访中,老人道出了更多罗盛教生前的故事。罗盛教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心地善良。在湘西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时,罗盛教苦事累事都冲在前面。1949年冬天,学校用来做桥梁的大树被锯倒后滚进了水沟,师生们用绳捆住树干往上拉,罗盛教不顾严寒,卷起裤腿,跳入水沟中,使劲抬树干。其他同学见状也纷纷跳入水中,合力将树抬了上来。因为这件事,罗盛教所在的中队被授予“开路先锋”称号。

尽管,他的生命只有短短的21年,但他舍身为人的国际主义精神,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闪耀在新时代的上空。作为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罗盛教其人、其事、其品格,将一直激励无数中华儿女,自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

感动中国王进喜英雄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47位用户喜欢。

周四下午,我们观看了《铁人王进喜》记录片,这部纪录片再现了铁人王进喜工作的片段,介绍了他如何从一个讨饭娃成长为新中国石油工人的楷模。

王进喜同志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做事却不蛮干,而是巧干、实干,他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把一个在玉门油田有名的“豆腐队”带成油田第一名。看到国家因为缺少石油,公共汽车上还背着煤气包,他忧心忡忡,要求去大庆参加大会战,要求多打油井,多采石油,摘掉中国贫油的面貌。想想铁人当时工作的环境,在西北时黄沙满天,在东北时冰天雪地,即使环境再艰苦也阻挡不了他报效祖国的决心。在大庆打油井时由于缺水,他带领同志们砸冰取水;当设备由于缺少运输工具无法及时运到目的地时,他心急如焚,不等不靠,带领同志们肩扛手抬,硬是把那些“铁疙瘩”提前运到了工地。当发生井喷时,由于水泥搅拌不均匀,井喷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他不顾受伤的脚第一个跳入井喷的漩涡中,用自已的身体当“搅拌机”;在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期,他们连饭也吃不饱,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停下手中的工作,而是自力更生,开荒种粮;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石油的开发与生产。

铁人虽没有豪言壮举,但是他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不畏艰难困苦,永于创新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对于我们这些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当代青年,这部记录片不仅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感动中国人物焦裕禄英雄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3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们怀着激动而又崇敬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电影,反映了焦爷爷这位“人民公仆”完全彻底为人民的崇高精神。

看了电影,有一件事我很感动:焦爷爷答应了小儿子早就提出的想吃红烧肉的要求。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把买肉的钱全给了生病的群众。吃饭时,桌上放的仍是素汤和窝窝头,小儿子却一个尽地吵着要吃红烧肉,还把手中的窝窝头丢到了地上。这不,焦爷爷一下子火了,便打了小儿子,孩子也伤心地哭了起来。当时,我觉得焦爷爷也不应该这样发火。因为孩子想吃点红烧肉,这点要求也不算过分。再说了,焦爷爷也答应了他儿子的要求。毕竟这是他的儿子,焦爷爷也感到委屈了孩子,便抱起他说:“不怪妈妈,是爸爸把钱给花了。爸爸不好,不应该打你。”接着,他又深情地说:“粮食是劳动人民种出来的,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你知道吗?那些种庄稼的大伯伯都吃不上窝窝头,所以,我们更要爱惜粮食。来,把窝窝头吃了吧!”看着,我感到十分地惭愧。我们有时吃不下还要剩或到掉,我们要永远记住“汗滴禾下土”的劳动人民,还要珍惜“粒粒皆辛苦”的劳动成果啊!为了多年县委书记的焦爷爷,仍然是两袖清风,生活朴素,焦爷爷的高尚品德,为我们下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焦爷爷,你像春风沐浴着我,像老师教育着我,我永远向您学习!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9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64位用户喜欢。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爱学校,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教师的榜样。张桂梅同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进步与奉献。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一条。有人说,伟大的科学发现和重要的岗位,容易调动敬业精神;而一些普普通通的工作,想敬业也敬不起来。道理并非如此。教师们发扬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可感召成千上万人投身到教育事业建设中,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长期能爱岗敬业,创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感动中国吴登云英雄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06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26位用户喜欢。

“我献出一点血、一点皮,换来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这是天底下最值得做的事。”“做医生就要像白求恩那样,对工作极端负责,对病人极端热忱……”这是被誉为“白衣圣人”“帕米尔之子”的吴登云的个人语录。

吴登云是高邮市送桥镇邵庄村人。1940年5月生。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党的号召,自愿来到祖国版图最西端的新线乌恰县工作。从热血青年到白鬓暮年,吴登云在边疆当了60多年医生。这些年来,吴登云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白求恩奖章。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1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百位先进人物。

吴登云充满仁爱之心,为了抢救民族兄弟先后无偿献血30余次计7000多毫升,为抢救烧伤的婴儿从自己腿上割下13块皮肤移植到患者身上。为改变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吴登云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医务骨干,在戈壁滩上建起了一座园林式医院。吴登云每年都要花三四个月的时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深入到牧区巡诊和防疫,足迹踏遍了全县9个乡30多个自然村,受到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衷心爱戴。

1985年8月23日,一场7.4级的强烈地震,把吴登云辛辛苦苦20年创建的医院,一夜间化为一片瓦砾。这时,他几乎下决心要离开了,并已拿到了老家江苏高邮的一纸调令,可牧民们流着眼泪舍不得他走。20多年感情,他也舍不得离开这些时时处处对他关怀备至,纯朴、善良的牧民。平时,他们70%吃粗粮,却让吴登云顿顿吃细粮。有一次河水泛滥,吴登云要骑马过河,不会游泳的他们拉住吴登云的马,说危险;他们骑马在水中探好路后,再让吴登云过。即使吴登云说自己会游泳他们也不予理睬。想到这些,吴登云又犹豫起来:回老家去,他和子女的生活是要好得多,但作为医生,老家有他没他关系不大;在这里,有他没他就完全不同了。吴登云又做出了留下来的决定。

正当吴登云准备为乌恰重新大干一场时,老家来电报说父亲胃癌晚期大出血,正住院抢救,叫他速归。且弟弟来信说:“如果你再不回家,我就把父亲送过去。老人病重,知道自己不久于世,想见你一面,难道你一点也不顾及父子之情?不念及父亲的养育之恩?”吴登云回到了家里。第一天,他与父亲睡在一起,夜话一宵。第二天,他给父亲买鱼熬汤。第三天,他就坐立不安了,担心着乌恰医院的设计、临时急诊棚里的那些病号……仅在家呆了三天,他就返回新疆了。3个月后,他接到父亲的病危通知书,还没等他踏上归途,噩耗接踵而来:父亲去世了!去世前,父亲一直想见吴登云和孙子,吴登云最终没回去——路太远,工作太忙。为表达自己未能送父亲最后一程的愧疚之情,吴登云请弟弟替自己在父亲的坟前种上四棵青松,让它们代表自己一年四季守候在父亲身边。

在乌恰,吴登云“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吴燕是吴登云心爱的女儿,在父亲的感召下,她成为乌恰县人民医院的一名“白医天使”。对于在乌恰出生的女儿吴燕来说,吴登云不仅是父亲,也是并肩作战的同事。

在偏远山区的乌恰,居民居住地比较分散,医疗条件也非常差,就医不易是当地居民的常见现象。吴燕在跟着父亲一起骑着马去给山区里的老百姓现场诊治时,才了解到了父亲的工作是多么的辛苦,又是多么的负责。然而看到了老百姓见到父亲的那个亲热劲儿,也看到了父亲为了救治病人面包都来不及吃一口就上了手术台,在病人继续输血时又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时,她就知道,扎根在这里是父亲的命,也是父亲的夙愿。直到经历了这些,吴燕才真正了解了父亲的责任和对山区人民的感情,当然她也愿意跟她父亲一样,投身于山区的医疗工作之中,甚至连她的孩子她也要这样去培养。

一位患“宫外孕”的柯尔克孜族妇女失血休克,吴燕毫不犹豫地挽起袖管,献血250毫升,而那时她自己刚刚分娩不到40天;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她共4次累计献血1000毫升,一对柯尔克孜族双胞胎小女孩提起她便泣不成声,新来的护士做静脉穿刺不过关,吴燕就伸出手臂,忍痛让她一遍遍地练习……

1997年5月的一天,吴燕正在家里休假,吴登云叫她护送一位患癌症的柯尔克孜族民警去乌鲁木齐,因为她熟悉那里的医院。没想到,在返回乌恰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29岁的吴燕永远地闭上了她聪慧美丽的眼睛。一个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女孩,一心为牧民服务,最后也是为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将自己永远留在了这块土地上。

感动中国的十位英雄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1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9位用户喜欢。

17日,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冬梅向记者分享了林占熺另一个故事——运用菌草技术防风固沙筑牢“安全屏障”。

林冬梅回忆,长期以来,林占熺一直活跃在菌草研发和推广的一线,他的身影出现在沙漠荒滩、黄土高坡、青藏高原。至今,林占熺的团队已筛选、选育49种菌草,菌草技术从最初的“以草代木”种菇扩展到菌草生态治理、菌草饲料、菌物肥料、菌草材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等众多领域。

2010年,林占熺团队在闽宁镇荒漠上种植的巨菌草,经专家验收亩产鲜草20吨,为黄河流域荒漠化治理和菌草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经过反复实验,林占熺发现,菌草不但能致富,还能治沙。“当时林占熺就说,菌草生命力强、根系发达,有很好的固沙功能。菌草还有很强的固氮能力,可以改善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林冬梅介绍,林占熺认为巨菌草、“绿洲1号”等高产优质的菌草新品种已成为生态治理中的重要角色。

从2013年开始,林占熺和他的团队驻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9年时间里,不断摸索用菌草防风固沙阻沙。第一年,他们种下的菌草在7次“死而复生”后,终于制服了流沙。林占熺还发现,“绿洲1号”菌草能耐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可以在黄河滩上安全过冬。

乌兰布和菌草防风治沙基地的试验结果显示,菌草成功固定了流动、半流动的沙地,2013年种植的菌草,其根系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固沙作用,并且鲜草亩产量平均达12吨,一亩沙地种植菌草产值近3000元。在种植菌草后的沙地上栽培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长势良好。

100位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3个字,有2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44位用户喜欢。

1966年秋天,他出生在黑龙江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一个普通农民家中。

家里兄妹6人,他排行老二。

上高中时,家里要同时负担5个孩子读书,懂事的他主动提出不住校,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当时全班52个学生,51个住校,唯独他跑校。

为此,父亲咬牙花100块钱给他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供他上学往返。

学校离家10公里,全是坑洼土路,天气好的时候,路都坑坑洼洼的不好走,遇到下雨天,路上积满了黑泥水,连下脚都很困难。

冬天更遭罪,路面结冰,非常滑,为了不迟到,他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去上学。

冬天即使不下雪,他骑车到学校时脸上、脖子上、身上都挂满了白霜,浑身湿透,所以同学们都叫他“小雪人”。

但是,无论天气如何恶劣,不管雨多猛、雪多大,他从未迟到或早退过。

因为初中就读的是农村学校,英语课只开半年,没有正规英语老师,中考时他的英语考了零分,但他还是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

当时全班考高中只考上五六个,他就是其中之一。

上了高中,为了高考英语不拖后腿,他在英语上下足了功夫,就连走路、干活时,都在背英语单词。

如今整个航天员队伍中,属他的英语最出色,大家都叫他“小诸葛”。

为了赚学费,他甚至在高中读书期间短暂辍过学,到附近砖厂打工。

可他始终没办法放弃学业,后来又回到了学校继续读书。

他的高中班主任说,好像一年四季都没有见他穿过新衣服,每天中午带的饭也只是玉米面大饼子,外加一些咸菜。

1985年,空军在依安县招飞行员,凭借强壮的体魄,他轻松过关。

进入航天员队伍以后,他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

神舟五号飞天时,他虽然没有入选任务梯队,但却把专业书籍找出来翻了一遍又一遍,写下了六七十万字心得体会,时刻为自己的梦想做准备。

他就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刘伯明。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39位用户喜欢。

1988年3月13日下午3点38分左右,石棉县海子山因电线短路发生山林火灾。火借风势,刹那间山上一片火海。大片森林、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刚写完作业的赖宁一下楼就看见了冲天的火焰。他连告诉妈妈一声都来不及,就飞快地直奔火场。 赖宁跑到山上,挥动松枝奋力灭火。他一次次地冲向火海。 这时天色已晚,现场指挥救火的县领导,命令用汽车将参加救火的学生强行送下山。

赖宁、周伟、王海等同学也被拉上了车。在车上,有个同学遗憾地说:"唉,今晚看不成电视剧《再向虎山行》了。"赖宁却风趣地说:"那我们就再向火山行!"一车人都笑了。山间的火势越来越猛,烧焦的枯枝败叶在火焰的冲腾下漫天飞舞,发出噼啪的爆响。天黑了,山陡路滑,风助火势,野火更猖獗了。

虽然被大人一次次拉走,他还是偷偷溜回去继续扑火,大火终于扑灭了。3500余亩森林保住了,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库都平安无事了。14日上午,人们在海子山南坡的过火林带中,发现了赖宁的遗体。他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额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赖宁牺牲了,在赖宁纪念堂中间的水晶棺里,放着用队旗绣制的被子盖住赖宁的遗体。

感动中国人物杜富国英雄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07位用户喜欢。

2018年10月11日下午,中士杜富国在雷场作业时让战友退后,独自处置不明爆炸物,突遇爆炸,下意识地向身后战友那一侧倒去,英勇负伤,失去了双眼和双手,荣立一等功,英雄背后留下一方净土。生活在和平年代下的我们,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当向那些为民负重前行的英雄致敬,更要力行致远。

负重前行当牢记宗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若心中没有人民、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便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密切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负重前行当勇于担当。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折射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境界,体现着“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精神,彰显“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无畏气概。领导干部要敢于真干事就要坚持不推诿扯皮,做“太平官”,遇事不回避、不躲避,直面问题的存在,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负重前行当履职尽责。“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努力增强责任意识、作为意识,不断改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工作在什么岗位上,都必须在其位谋其政,立足本职,勤业敬业,为国家、为人民谋取更多的利益,始终以身作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新时代的满意答卷。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生活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美好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无尽的付出,不尽的努力。作为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航船上需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扛重担,接重任,带着使命负重前行。

感动中国吴登云英雄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57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164位用户喜欢。

2021年6月16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的主题作品《理想照耀中国》之《白骏马》开播,此片专题介绍了被乌恰各族人民称为“白衣圣人”的吴登云。这是继电影《真心》和电视剧《帕米尔医生》后,又一次将这位扎根边陲的医者形象展现在荧幕上的影视作品。

吴登云,1941年出生于江苏高邮,1963年进入乌恰县人民医院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4月至2001 年1月任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199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白求恩奖章,此后又陆续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吴登云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称号。

扎根边陲,无私奉献

1963年,吴登云从江苏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他响应党的号召,来到新疆乌恰县人民医院工作。吴登云刚刚进入医院时,医疗资源紧缺,连他在内一共只有3名医生。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吴登云发奋学习,一方面阅读大量医学书籍,丰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在动物身上做各种手术实验,弥补临床经验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吴登云先后到喀什和扬州进修。进修期间,他辗转于多个科室,虚心求教。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吴登云对各科知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逐渐成为边疆地区最为需要的全科医生。

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吴登云每年都要用三四个月的时间深入到牧区问诊和防疫。乌恰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端,帕米尔高原东部,境内高山环绕、沟壑纵横,往往每巡诊一家或治疗一个病人,都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好几天,沿途人迹罕至。吴登云骑着马,背着药箱,经常风餐露宿,以干馕充饥,以雪水为饮。巡诊路上充满危险,除了经常遭遇雪崩洪水等自然险情外,因为长途跋涉,人马俱疲,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意外。有一次,吴登云在巡诊途中,由于极度疲惫,不知不觉在马背上睡着了,结果摔下山沟,全身受伤。即便路途艰险,吴登云仍坚持巡回问诊,他的足迹遍布乌恰县30多个自然村,50多个牧业点。他就像一束暖阳,给所到的每一个毡房、每一座院落都带去生命的希望。

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1966年,一位子宫大出血的柯尔克孜族妇女住进乌恰县人民医院。医院没有血库,病人情况危急,吴登云毫不犹疑伸出了手臂,300毫升鲜血输入到病人体内,医者的热血驱走了冰冷的死神。很快,病人的眼睛恢复了神采,她惊喜地说:“我的身上长力气了!”吴登云认为,健康的人献血对自己的身体没有多大损失,却可能拯救病人珍贵的生命,非常值得。从这以后,吴登云就没有间断过为病人献血。30多年中,他无偿献血 30余次,总量7000多毫升,超过了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

1971年冬,一位牧民两岁的孩子在玩耍时不慎烧伤,全身 50%的皮肤被烧焦,生命垂危,经过医护人员10多天的抢救,孩子成功渡过了休克和感染两道难关。吴登云和医护人员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创面难愈的棘手问题。孩子完好的皮肤有限,无法满足创面移植所需。吴登云毅然从自己腿上割下十几块皮肤,移植到孩子身上。当地柯尔克孜族群众感叹道:“吴登云为乌恰县各族人民加了血,加了生命。他这个共产党员,真正做到了与人民血肉相连。”

乌恰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有许多病人因为无力承担医疗费用,对医院望而却步。吴登云任院长后规定:凡是确属贫困户的病人,医院只收取药费,免除其他一切费用。有些连药费也负担不起的,吴登云也会想尽办法不让费用问题耽误病人。吴登云持续深入牧区进行巡诊义诊,足迹遍布乌恰县所有乡镇村,被当地农牧民亲切称为“白衣圣人”。

立德树人,初心不改

1985年8月23日,一场7.4级的强烈地震将乌恰县夷为平地。地震来势凶猛且余震不断,吴登云迅速组织医疗队,赶赴受灾现场,他和医护人员们顾不上随时会发生余震的危险,来回奔波于断壁残垣间。震后不久,医院恢复了门诊,一座“帐篷医院”奇迹般矗立在废墟上。灾后重建医院,困难重重。为给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吴登云身先士卒带领全院职工在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上种树。树坑中垫的土是从几公里外的老城拉来的,浇灌树木的水渠是从雪山下一公里一公里挖出来的。经过多年努力,共种活几万棵白杨。如今的乌恰县人民医院绿树成荫,大大小小的花坛随处可见,已然成为园林式单位。

1984年,吴登云任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当时医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医务人员短缺,吴登云为此制订了“十年树人计划”。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吴登云到各乡镇卫生院和克州卫生学校物色人选,他不仅手把手地对他们进行传帮带,还把他们派送到乌鲁木齐的医院进修,使一批医生成长起来。过去这家连阑尾手术都做不好的医院,现在所有的常规手术都能做了。吴登云十分重视对当地医生的培养工作,他倾囊相授,悉心指导。在他帮助下,几位柯尔克孜族医生的论文首次在国内医学刊物上发表。吴登云不仅关心院内医生业务能力的提高,更关心他们政治上的进步,他培养并介绍了多名医生入党。吴登云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阿克沙卡勤”(柯尔克孜语意为:德高望重的前辈)。

在乌恰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吴登云救治了不计其数的各族患者,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医疗骨干,促进了当地医疗事业的发展。2001年,吴登云从医院退休,虽然时常思念远方的家乡,但他依然住在医院的家属楼里,坚守在他工作的地方。除每个星期固定时间在医院值专家门诊外,吴登云还积极投身于援疆医生创建的“医疗巴扎”活动,继续为当地群众的健康和幸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吴登云说:“我已经习惯在乌恰县的生活。我离不开淳朴善良的乌恰百姓。他们需要我,我也希望用自己的毕生所学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幸福。”

吴登云常说,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应该做的。这一切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更离不开各族群众对我的信任。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作文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8位用户喜欢。

《感动中国》是一个催人泪下的节目,它给我们讲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那些故事触动我们的心灵,给我们最深处的感动。

在观看的过程中总让我泪流满面。获奖者,有的是为了国家的事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令大家敬佩;有的为家人,为了他人平凡的付出……但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何玥。

20__年4月,何玥被查出患有高度小脑胶质瘤,当她得知自己只有三个月的生命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去,但她的爸爸骂了她一顿,因为按老家的习俗,死后尸体被解剖是大逆不道。何玥哭了,说:“我希望能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终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

11月17日凌晨零时10分,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了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其中有一位是藏族小伙子;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看着何玥的故事,我热泪满眶,我为何玥惋惜,12岁正是花样年华,她却悄然离开;我更敬佩她的勇敢和无私,面对死亡她不但不惧怕,而且在生命垂危之际还想着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救助他人,这样的举动使我敬佩不已,何玥像天使一样飞翔,她用自己最后的生命把人间照亮。

就像组委会授予她的颁奖词一样:“何处春江无月明。”我相信,何玥仍活在这个世上,他活在藏族小伙儿身上;她活在所有被他救活的患者身上;她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何玥来过这个世上,但,她不曾开!

感动中国欧阳海英雄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60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26位用户喜欢。

那一天是1963年11月18日,欧阳海所在的驻耒阳某部从野外拉练归来。一队炮兵战士,另有一队驮炮的战马,行至湖南省衡山车站南峡谷,沿着铁路东侧行进。恰列车驶来,一匹驮着炮架的战马被突如其来的火车惊住,径自跨上轨道,纹丝不动。危机时刻,欧阳海挺身而出推开惊马。

车轨间,欧阳海被轧断左腿,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那一年他只有23岁。

欧阳海,1940年生,湖南桂阳县人。195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前,在农村任记工员和会计,他常给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帮把手,还曾用自己的粮食救济困难的乡邻。乡人都说,他很热心。

入伍后,欧阳海成为广州部队某部一营三连七班战士,后任班长。他仍旧热心,仍旧积极刻苦。在部队,这个绰号“小老虎”的年轻人两次抢救溺水儿童、一次参加灭火并救出老人。牺牲前,他已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树为标兵。

1964年,中国共产党广州军区委员会追授他“爱民模范”荣誉称号。同年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欧阳海班”,号召全军指战员学习他的崇高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朱德、董必武、贺龙、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题词,赞扬他的英雄行为,他是继雷锋之后在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涌现出的又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1965年, 广州军区创作员金敬迈作品《欧阳海之歌》出版,在青年中一度风靡。自1966年第4期开始,《中国青年》连载了这部长篇纪实小说。

1967年,为纪念欧阳海烈士的英勇事迹,中共衡东县委、县政府在欧阳海烈士献身地建立了“欧阳海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位于新塘镇欧阳海村,距衡东县城23千米——那是欧阳海壮烈牺牲的地方。当年的文峰村也自此改称欧阳海村,沿用至今。

1982年,在欧阳海烈士纪念碑旁建起了纪念馆,陈列欧阳海的生平事迹与实物。纪念馆先后纳入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9年9月,欧阳海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这个勇毅的年轻人曾在日记里誊录了一句格言:“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朴素、热忱、坚定,似是时代的烛照。

这是江姐的话,摘自《红岩》。23岁,他径自行之。

“百年英雄:共产党人,永远年轻”系列报道

李大钊:青春无尽,自我无尽青年毛泽东: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青年瞿秋白:辟一条光明的路青年向警予: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青年夏明翰:抛头颅,洒热血,视等闲青年恽代英:务实的理想主义者青年萧楚女:东风飘荡志未酬,慷慨长啸几度秋青年邓中夏:清操厉冰雪,赤手缚龙蛇青年张太雷:为天下人谋永远的幸福青年杨靖宇: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革命总会胜利的!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16篇范文)

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有座广场因一名14岁少年的名字而得名。赖宁,这是在当地家喻户晓的救火少年的名字。31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一直保留着对他的深切怀念。赖宁1973年出生于四川雅安市石棉县,从小就充满着一股子山里孩子那种冒险劲,山上的石头、野花、小动物,都是他探索未知世界的对象。在他的背包里,永远都会放进一把榔头,遇到奇异的石头,就会敲敲打打。他曾说:“将来要做像李四光那样…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感动中国信息

  • 感动中国英雄事迹2022(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英雄事迹2022(16篇范文)94人关注

    时间总是走在我的感觉前面,两个礼拜的日子或在忙碌或在等闲中不知不觉过去了。可当我下班后走在马路上听见不知何处工地上轰鸣的机器声响起时,脑海里依旧浮现着电影 ...[更多]

  • 感动中国史光柱英雄事迹(5篇范文)
  • 感动中国史光柱英雄事迹(5篇范文)92人关注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对解放军来说,这场战役是正义的战役,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役,是一场抵抗侵略者的战役。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解放军就攻陷了越南二十多座城 ...[更多]

  •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6篇范文)
  •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6篇范文)76人关注

    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有座广场因一名14岁少年的名字而得名。赖宁,这是在当地家喻户晓的救火少年的名字。31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一直保留着对他的深切怀念。赖宁1973 ...[更多]

  • 感动中国人物杜富国英雄事迹(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人物杜富国英雄事迹(16篇范文)76人关注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让乔 ...[更多]

  • 感动中国人物林浩英雄事迹(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人物林浩英雄事迹(16篇范文)64人关注

    观看电影《焦裕禄》后,焦裕禄那高大的形象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多少年来,焦裕禄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人民,无私奉献、情操 ...[更多]

  • 感动中国罗盛教英雄事迹(5篇范文)
  • 感动中国罗盛教英雄事迹(5篇范文)54人关注

    罗盛教,原名雨成,县第八自治区下庙乡(今圳上松山乡)人。民国二十年(1931)生。少时先后入当地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寒辍学。民国34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属吉首 ...[更多]

  • 感动中国吴登云英雄事迹(7篇范文)
  • 感动中国吴登云英雄事迹(7篇范文)50人关注

    “我献出一点血、一点皮,换来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这是天底下最值得做的事。”“做医生就要像白求恩那样,对工作极端负责,对病人极端热忱……”这是被誉为“白衣圣人”“ ...[更多]

  •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16篇范文)28人关注

    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有座广场因一名14岁少年的名字而得名。赖宁,这是在当地家喻户晓的救火少年的名字。31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一直保留着对他的深切怀念。赖宁1973 ...[更多]

  •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作文(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作文(16篇范文)12人关注

    今天,认真学习了钱七虎院士的先进事迹。钱七虎,陆军工程大学院士,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位获奖者之一,是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一生致力于铸造大国之盾: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