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英雄事迹

抗疫英雄事迹通用(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8-22 18:05:01 查看人数:40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抗疫英雄事迹通用 1182字 7段 4分钟 7分钟 10分钟 178人
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报告 915字 8段 4分钟 5分钟 8分钟 274人
新型抗疫英雄事迹材料范文 829字 9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11人
新型冠状病毒的抗疫英雄事迹 744字 8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252人
关于抗疫写我身边的人事迹 3300字 39段 11分钟 18分钟 26分钟 288人
援鄂抗疫英雄个人事迹 1720字 8段 6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254人
夏思思抗疫的英雄事迹 1038字 15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0人
抗疫情英雄小故事 1737字 21段 6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130人
最新观看广西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心得 662字 10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11人
抗疫情先进人物英雄事迹 909字 5段 4分钟 5分钟 7分钟 123人
抗疫英雄事迹的感人故事 763字 8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234人
抗疫英雄的事迹 1120字 6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120人
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迹素材范文 684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27人
抗疫中英雄的先进事迹 573字 5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64人
抗疫英雄李兰娟的事迹心得体会 1151字 18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215人
抗疫前线的英雄先进事迹 589字 3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67人

抗疫英雄事迹通用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8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78位用户喜欢。

高磊是嘉峪关市峪泉镇党委副书记兼团委书记。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他第一时间回到岗位,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积极组建青年队伍,做好重点人员摸排走访和广泛开展宣传动员等工作,为全镇的平安而坚守着,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为全镇团员青年树立了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鲜明典型,极大地振奋了全镇上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吹响青春集结号,当好疫情防控“督导员”

作为镇团委书记,高磊带领镇团委大力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号召全镇团干部、团员青年和返乡大学生迅速行动起来,组建团员青年突击队4支、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2支,全力配合镇村做好政策宣传、科学普及、信息录入、疫情监测、值班值守等工作。使镇村团员青年积极活跃在“外防输入”的“第一关”,劝返外来人员车辆,在寒风中筑起一道防御线;活跃在进村入户“内防扩散”预防“第一线”,逐人逐车进行消杀登记,为群众的生命健康增添一道防线。同时,针对镇域内小康住宅疫情防控工作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他多次深入小康住宅开展住户思想工作,联合小区青年居民建立自治组织,帮助其科学设卡、完善监控系统,做好疫情消杀工作。

主动作为勇担当,当好疫情防控“排查员”

针对峪泉镇“临近市区,来嘉返嘉人员众多且流动频繁,节后辖区企业、出租大院和养殖大院复工复产等情况”的艰巨防控任务,他临难不怯、主动请缨带队开展排查走访工作,不分昼夜,24小时带班值班,对该区域出入镇车辆和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每到一户,他都耐心细致的为来嘉返嘉人员做好讲解和服务,要求其按承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截止目前累计摸排100余户。同时,作为峪泉镇黄草营村包村领导,他积极带领网格员开展“地毯式”排查和重点人员管控工作,逐户排查、逐人核实,严格落实“五个一”等管控措施。

引导传播正能量,当好疫情防控“宣传员”

“老乡您好!因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保障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如您有接触武汉回镇人员,或者您家有武汉回镇人员请务必告知我们!”这是连日来高磊日常工作内容,无论是在值班值守,还是入户排查,他总会记得给群众普及和讲解防控知识,晚上更不忘将最新防控政策通过微信推送给每家每户。他说扎扎实实做好舆情引导和防疫宣传至关重要。在持续的宣传之下,全镇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不断增强,纷纷响应、主动参与,不串门、不扎堆,出门戴口罩,疫情防控全面深入人心。同时,他积极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对疫情防控的不实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主动发言发声,消除负面影响。 作为镇党政办负责人,他还积极利用镇微信公众号宣传防疫抗疫知识、一线典型人物、特色亮点做法,广泛传播镇村青年志愿者不惧危险、无私奉献、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感人事迹和暖心故事,营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浓厚氛围,以清朗的网络空间助力疫情防控战。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尚未结束,正是有许许多多像高磊一样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们,才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定。

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报告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1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74位用户喜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我的家乡,我的__生病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为群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周静同志积极响应号召,于10月24日下沉到安宁区向阳社区,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为__早日战胜疫情贡献着力量。

工作伊始,周静值守在向阳社区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一边耐心地教老人和不会使用健康码的居民扫码、登陆、申请,一边提醒大家保持距离,确保了核酸检测的有序进行。

随着防控要求升级,周静被安排在医药公司家属院负责值守工作。该院是一个独栋院落,直通安宁区主干道,人员出入频繁,上下班高峰会出现“管住这边,管不住那边”的情形,高度的责任感让周静为此焦虑,“绝不能让病毒趁虚而入”,行动派周静想到就要做到,于是提出关闭大门,有人员出入时,查验出入证、健康码、核酸检测记录,再开门放行。值守点位在高楼之间,晒不到太阳风又大,早晚非常冷,但周静不畏严寒,寸步不离岗位,日夜值守,“我一定要保证院内居民的安全。”

刚开始,有的居民不适应不能随意外出,“我要出去交暖气费,为什么不让出,你们这乱管理,我要投诉你们!”一位老人情绪激动地指责道。“老人家,现在疫情形势不乐观,最好不要出门,现在没有人催缴暖气费,您等疫情结束再去缴费也是可以的。”周静只能耐心劝导,最终将老人劝回了家。“遇到不理解的群众,不要硬来,要耐心劝导。”周静向志愿者们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心得,渐渐地,大家了解到疫情凶猛,也理解了防控的艰辛,吵闹着要出去的人少了,主动配合的人多了。

11月1日,院内一位老太太心脏病突发,受疫情影响其子女不能及时赶到,在120到达后,周静协助医护人员将老人送上救护车。老人出院后,周静还到家中看望老人,见老人身边没人照顾,于是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老人在疫情期间,有任何需要都可以联系她,她会第一时间赶来。老人感动地拉住了周静的手,红了眼眶……

“此次__疫情传播病毒为德尔特毒株,传播快,防不胜防。志愿者们接到任务就立即上岗,大多数都只戴了一个医用一次性口罩作为防护,向阳社区想方设法为志愿者争取到了一些防护物资,让志愿者们能够装备到位的奋战在抗疫一线。”疫情袭来,向阳社区医药公司民政互动,齐心协力,这让周静更加坚定了疫情终将被战胜的决心。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__加油!

新型抗疫英雄事迹材料范文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9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11位用户喜欢。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从20--年12月19日起开设专栏,刊登部分受表彰人员的先进事迹,用鲜活的事例讲好改革开放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充分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全社会致敬先锋,见贤思齐,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汇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磅礴伟力,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这里是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工作地。17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席卷全球,这里曾是战场的前沿阵地。时年67岁的钟南山,就是一名牢牢坚守的战士。

2003年,疫情来势汹汹,广州好几家专门接纳“非典”病人的医院已经不堪重负。

这时,钟南山带着他的呼研所站了出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在他的指挥下,呼研所率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非典”的方案。这一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全世界抗击“非典”有指导意义,后来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钟南山也成为“抗击非典的功臣”。

“非典”过后,钟南山依旧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他主动承担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推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呼吸系统疾病是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需要应对的最主要疾病。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建立了全国广泛的监测体系。”钟南山说,“非典”之后,全国陆续设立了几百个疾病监测点,能够及时监测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实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此后的H1N1、H7N9等疾病,医护人员和防疫机构都能够快速找到病原并进行防控。2015年,广东省仅用两个多小时就将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输入病例追踪到位。

“院士门诊”“院士查房”、做科研、带学生,这位精神焕发、步伐矫健的八旬院士,至今仍在看病出诊一线工作。

“接下来我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另一个是希望自己和其他科学家一起研制了26年的抗癌药可以早日推出。”钟南山说。

新型冠状病毒的抗疫英雄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4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52位用户喜欢。

这个春节,注定会在不少中国人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人影稀疏的大街、戴紧口罩步履匆匆的行人,以往热闹的拜年信息中多了不少叮嘱安全、注意防护的内容。

这个春节,不少海归没来得及跟家人好好吃顿团圆饭。他们中间,有的是“最美逆行者”、毫不犹豫开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线;有的公司业务与疫情防控相关,便开了一个又一个远程视频会议,发挥自身领域专长,尽力支援;而大多数海归,面对武汉以及其它地区发出的急需大量防护物资的紧急求援,充分利用自己的国内外资源,竭尽全力地联系并募集物资、善款,第一时间送往防疫一线。

一位留德海归告诉笔者,大年三十晚上,他与妻子忙着分头打电话,都是为了采购、筹集医疗防护物资。俩人一晚上也没说上几句话,直到春节联欢晚会0点报时的时候,才意识到新年已到,连口热乎乎的饺子还没来得及吃。

在这个本该千家万户共话团圆的日子,虽然少了面对面的祝福“过年好”,但亲情、友情、对同胞的关爱之情仍是实实在在地留在了大家心里。

面对肆虐的疫情,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向海内外广大留学人员及留学人员工作者发出倡议,号召广大会员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投身、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以形成抗击疫情的合力。上海、浙江、福建、江苏、山东、安徽……各省分会也在积极作为,发动留学人员捐款捐物、为寻找急需的防护物资牵线搭桥。

一组组捐赠数字背后,是一颗颗火热的心。

“越是在国外待得久,就越发热爱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现在我已回来,当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的力量虽微薄,但独有一份温热。”这是一位年逾70的“老海归”给笔者的微信留言。得知他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以个人名义向武汉捐赠钱款时,我曾想采访他,但先生婉拒,只给我发来了上面的微信留言。

在这场对抗疫情的战争里,这段动情的独白,是他,也是许许多多海归心中的话,令人肃然起敬。

关于抗疫写我身边的人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00个字,有3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8分钟,慢速需要26分钟,有288位用户喜欢。

为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气胸穿刺,面对含有高浓度病毒的气溶胶,他毫无畏惧,一心想着救治患者。

一天数次查房,多次视频连线,他不断为患者加油鼓劲,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毒的信心。

他安慰病人静心、静养、静疗,卯足精气神,当个吃好、睡好、心态好的“三好学生”,自己却坚守一线,直面病毒。

在他的带领下,荆州一医麻醉科成为省麻醉学会、省疼痛学会等多个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市麻醉学会主委单位、市麻醉质控中心;他本人也分别担任市麻醉学会主任、市麻醉质控中心主任、专家组组长,先后获得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荆州市十大杰出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他就是荆州一医麻醉科主任夏瑞,作为“无影灯下的守护神”,他带领麻醉团队冲到战“疫”最前线,为抢救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经气管插管,与病毒零距离较量

新冠病毒,主要攻击病人的肺部。尤其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由于肺部受损严重,常会导致缺氧、呼吸困难等凶险症状。此时,通过紧急气管插管,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

78岁的徐大爷,是一位重症新冠疫情患者。前不久,在荆州一医重症隔离病房里的老人突然出现呼吸衰竭,经高流量给氧,仍不能缓解。此时,病人呼吸急促,心率飙升,血压、氧饱和度均偏低,如不及时提供呼吸支持,可能随时面临死亡。

危急关头,夏瑞决定立即行气管插管,再连接有创呼吸机,帮助病人辅助呼吸。注射麻醉药后,病人安静下来,夏瑞手持一根软管,经病人的口腔,将气管顺利地插了进去。很快,病人的血压、氧饱和度、心率等恢复正常。

即便是平常,气管插管都是一项难度大、风险高的技术,一般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来操作。更何况,徐大爷是一位重症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耐受性差,且麻醉医生操作时还要身穿厚重防护服、头戴护目镜和面罩、手戴4层防护手套,其难度可想而知。

“其实这都不算什么。真正危险的是,病人是重症新冠疫情患者,其口鼻喷出来的肺部气体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而麻醉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时,需要将手伸进病人的口腔,这会零距离接触到病毒气体,防护稍有不慎,就会被感染。”为了抢救病人生命,夏瑞顾不上安危。

气胸穿刺减压,与死神面对面搏斗

气管插管虽然已经够危险,但还有更危险的。夏瑞就碰到过一次。

一天,夏瑞正在重症隔离病房查房。当查到一名重症患者时,他一眼就发现仪器设备上的各种参数有明显异常,病人的心率持续升高,血压、血氧饱和度持续下滑,再看看病人痛苦呼气的样子,夏瑞凭经验判断,这很可能是“气胸”。经过拍片检查,很快就证实了判断的正确性。

所谓“气胸”,通俗讲,就是病人的胸腔内有大量气体。重症新冠疫情患者,其肺部本身就已经严重受损,呼吸困难。此时,如果病人的胸腔内还聚集有大量气体,则会更加压迫肺部,导致双肺舒张更为困难。

对于气胸病人,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穿刺“放气”。否则,病人将很快死亡。可病人是重症患者,放出来的“毒气”,含有大量的高浓度病毒,穿刺需要医生戴上四级防毒面具才能进行。

可时间不等人,虽然当时只戴着三级防护面罩,但为了抢救患者,夏瑞直接冲了上去!在病人的锁骨下穿刺,置入导管,放出“毒气”。大量“毒气”向外喷射,直接喷到夏瑞的身上。气体放出后,病人的病情渐渐平稳。

“当时,病人的心率高达190,氧饱和度低于50%,血压几乎为0。如果等他们拿来了防毒面具,病人早就没命了。我当时只一心想着救病人的命,什么都没顾了。”夏瑞说。

埋置穿刺导管,化解临床治疗难题

对于呼吸困难的重症患者,一般先是通过大流量给氧来救治,如果效果不明显,需要再上呼吸机等治疗措施。

“氧气的浓度多高、压力多强、给氧的频率多大……这些参数,需要一个恰当的度数,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病人的治疗。”夏瑞介绍,血氧饱和度,就是通过病人血液中的氧含量,来准确判断病人的缺氧程度,从而据此做出调整。

通过桡动脉穿刺抽血,就能得到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可是,平时可能比较简单的桡动脉穿刺,在穿戴着多重防护装备的情况下,就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此外,如果不小心穿刺到桡静脉,由于抽出来的是静脉血,其血氧饱和度会比动脉血低,这就会给医生的治疗造成误判。

虽然戴着多重防护,但夏瑞凭着多年的经验,总能很快地找到桡动脉。病人每抽一次血,就穿刺一次,很是麻烦。

平时遇到事情就爱思考的夏瑞,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在病人的桡动脉处,预埋了一根导管,以后抽血就不需要再穿刺了,直接可以完成抽血。

“预埋穿刺导管,一是减少了病人每次穿剌的痛苦;二是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三是避免了医生的误判。”夏瑞说。

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人们对它还不甚了解,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调整,目前尚无特效药。战胜新冠病毒,除了病人自身的免疫力,还需要医护人员的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等。

一对70多岁的老年夫妇,两人都是重症新冠疫情患者。前不久,由于老伴治疗无效去世,对老爷子打击非常大,连护士端来的饭菜,他看也不看一眼;医生送来的药,他也扔到地上。不管怎样做工作,老爷子就是无动于衷,大家急得没办法。

听说病房里有个拒不配合治疗的“顽固”老人,夏瑞立刻跑了过去。“老爷子,虽然您的年纪比我长一大截,但是我们都是为人父母,也都是为人子女。您这样不吃不喝不治疗,没和儿子见上最后一面,也没交代最后一句话,就这样走了,这不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吗?”老人听了,脸上依旧毫无表情。

“您再想想您的儿子。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没听到一句交代,这对他的打击该有多大?”老人一言不发,但却点了点头。看到老人终于愿意配合治疗了,其他医护人员赶紧上前,给老人插胃管,打营养液。

重症隔离病房的患者,大多是年老体弱的老年人,在重症病房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以上,一直见不到亲人。对病毒的恐惧,对病情的担心,对死亡的害怕,对家人的牵挂……太多不良情绪占据着他们的内心。“作为医生,我们在治病的同时,还要通过心理干预,治好他们的心病,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夏瑞说。

一心想着重症患者,英雄也有落泪时

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在安排了部分医护人员应对非新冠疫情患者的急诊手术后,身为党员的夏瑞,自己带领43名麻醉医护团队冲到了第一线。他们和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团队并肩战斗。

在抗疫一线,夏瑞把医者仁心的大爱,全部给了重症患者。

刚进重症隔离病房时,夏瑞看到,这里的病人较多,而医护人员缺乏。“重症患者病情重,且病情发展快,必须要有救治经验丰富的医生24小时守护,有突发的险情可以随时抢救。如果缺人,我们麻醉科愿意顶上去。”在夏瑞的积极建议下,多学科医护人员临时“混搭”分组,对每一位重症患者,实现了24小时都有专家轮流值守监护。

夏瑞最关心的就是重症患者治疗后的病情变化。有时,他会在上午、下午、晚上的三个时段查房。看到患者治愈出院,是他最开心的事。空闲休息时,他还会跟重症患者视频聊天,为他们加油。“病人的精神支持很重要。”他说。

喜欢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夏瑞的最大特色。进到重症隔离病房不久,他就总结出了许多好的治疗措施。“重症患者主要是肺部受损严重,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解决办法,一是加强呼吸机等氧疗支持;二是尽量让病人静休静养,减少氧耗量。”“营养支持,平和心态,充足睡眠,是战胜病毒的法宝。”……他经常和医护人员交流心得。

到病房查房,夏瑞经常看到一些重症患者正在玩手机。“赶快躺下休息,不要玩手机。你们要吃好、睡好、心态好,做一个优秀的‘三好学生’,减少肺氧消耗和能量消耗,这样才有更多抵抗力和病毒战斗,才能早些治好回家。”夏瑞告诉记者,让病人少玩手机,还有另一个原因,“怕病人接触到一些负面消息,影响到情绪,不利于治疗。”

经常给病人沟通打气,许多病人一看到夏瑞走进病房,对他格外热情,把他当成最好的朋友。有一位重症患者,夏瑞对他格外“关照”,一天看望他好几次,还常常通过微信视频为他加油。在夏瑞的不断鼓励下,病人变得越来越阳光,每次看到夏瑞进来,总是向他竖起大拇指。本以为这位病人可以治愈出院,谁知一天晚上,病人突然病情危重,抢救无效去世。“当时,我一个人偷偷地痛哭了一场。每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走了,内心都有很大的挫败感,感到也很无助!”

为了更好地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从2月25日起,夏瑞被医院“强制”隔离14天。可他没有闲着,在隔离房间,他不是询问重症患者治疗情况,就是提醒科室队员做好防护。“我始终放心不下隔离病房的病人。”夏瑞说。

援鄂抗疫英雄个人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20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己亥岁末,病毒肆虐,武汉危急,全国告急!全国各地积极投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保卫战。___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院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紧张有序开展各项防控工作。400多人主动请战支援武汉。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安排,医院已先后选派四批医疗队奔赴湖北抗“疫”第一线。他们分别是第一批医疗队队员:呼吸内科医师王永彬,重症医学科医师张鲁,感染/肝病科护士许丽,呼吸内科护士李玉珍;第二批医疗队队员:急诊重症专业医师郝学喜,重症医学科护士李冬梅,重症医学科护士宋淳;第三批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医师温坤,急诊重症医学专业医师于杰滨,重症护理专业护士陈长静、郑磊、王鹏,胸外护理专业护士刘艳,老年护理专业护士王晓静。第四批队员是由31名医生和100名护士组建的国家医疗队,由门诊部主任魏峰涛任领队,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承恩任队长,护理部副主任董红任联络员,队伍中有副高级以上人员17名,科室主任、副主任8名,护士长、副护士长8名。四批队员中共有党员(含预备党员)40名。

援鄂抗疫队员们在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主动请战,不顾个人安危、逆行湖北,勇敢地走上没有硝烟的战场,充分展现了“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彰显了二院人尚义担当的责任和使命,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全院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是“二院精神”最生动的诠释!为凝聚力量、坚定信心,传承和弘扬二院精神,医院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向援鄂抗疫医疗队员学习的活动。

学习援鄂队员,就要学习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不计报酬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他们既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夫为人妻,他们又是冲锋在前的战士。面对疫情,他们有的不忍心告诉家人实情,有的新婚不久就要道别,有的来不及给逝去的亲人上坟就匆匆赶回……春节本是团圆之时,他们却收拾行囊,踏上征程,面对亲人的泪水和拥抱,他们坚定的说“如果可以重来,我的选择亦是如此”。向援鄂队员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以大局为重,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将国家利益摆在首位,国有战,召必回!

学习援鄂队员,就要学习他们敬佑生命、守护健康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我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关键时刻,党员就应该冲在前面”“我们90后成长起来了,这是我们的使命。”援鄂队员中,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有党龄十几年的老党员,有援子州队员,也有9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他们身上,体现着医者的初心、党员的责任、使命的传承。向援鄂队员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坚守“救死扶伤”的医者初心,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员使命,传承“尚义担当”的医者仁心和社会大爱。

学习援鄂队员,就要学习他们迎难而上、舍生忘死的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心。“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铿锵誓言,一线写下的入党申请,疫情蔓延,在很多人避而不及时,一批批最美“逆行者”却奔赴湖北。“这次去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归期未定”,队员们深知疫情严重,前方危险,但他们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冲在战“疫”最前线。向援鄂队员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危急时刻,迎难而上,不怕风险,不怕牺牲,无私无畏,构筑起守护人民健康的牢固防线。

学习援鄂队员,就要学习他们敢打必胜、一往无前的坚韧毅力和战斗精神。援鄂队员到达病区后,来不及适应,便开始了高强度的工作。他们几乎整日整夜奔波,夜以继日地救治感染病患。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最大限度节约防护服,他们可以坚持10小时水米不进。为了抵御寒冷,他们依偎在一起,为了对抗病毒,他们团结在一起,“我们现在多拼一分,对疫情的控制就多一分保障。”他们身上,展示了医护人员的坚强与伟大。向援鄂队员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坚持必胜的决心,敢打硬仗、善打硬仗。

全院上下要充分认识学习宣传援鄂队员事迹精神的重要意义,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各党(总)支部要创新学习形式,通过网络、微信等线上平台,确保将援鄂医疗队员精神传达到职工心中;党员干部要敢于站出来,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学习实践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体职工要以大局为重,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将援鄂队员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高昂的斗志、切实的行动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夏思思抗疫的英雄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38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00位用户喜欢。

29岁的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夏思思,在抗击疫情一线,因接诊一位七旬病人,确诊后她负责管床四天,最后不幸感染新冠疫情,虽经多方救治,终无回天之力,于2月23日在汉去世。

次日,武汉市妇联决定追授夏思思为武汉市三八红旗手,近日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联合追授夏思思为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人们不禁感叹,去世的怎么又是一位白衣天使?怎么不是和毒魔一类的牛鬼蛇神?怎么恰是和彭银华一样的年纪?怎么牺牲的都是那些善良与美丽?

正如有些网友说的:“我们不希望医护人员都被这样的方式铭记!”

是啊,谁也不愿以这种方式去死,谁也不愿以这种方式去让人铭记。

可“一朵盛开的鲜花就这么飘落了”,谁又能不为之感到痛惜、惋惜和怜惜,然而,为了医者的誓言——“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她不得不用生命去践行这崇高誓言!她不得不在国家危难时刻逆行挺立!这也是她日积月累长期修成的本性。

因为家庭影响,她的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夏思思从小就有当医生的志愿,2014年医学院毕业后,她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白衣战士。从此,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祖国的医疗事业,献给了无数需要医治的病人,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她待病人从来就如亲人一般。一位常年患病的孤寡老人,总是愿意找她就诊,问其原因时,老人说:“她不仅管治病,还暖人心!到了饭点,经常管俺吃的”。连她母亲姜文艳也说:“女儿总是把病人看得比家人重要”。

正如病人送给她的锦旗所写——“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除病痛”,这也应了医学泰斗裘法祖那句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夏思思正是这样一位妙手仁心的天使,我们说她是最美逆行者,那绝对不是信口开河之言。

她善于为领导分忧,领导有难处了,她总是那句口头禅——“有事叫我,我来。”诸如下乡、义诊等她始终很积极,同事有需求了,她总是那副乐观派——“放心吧,我来帮你!”

她去世后办公桌前摆满的“怀念”,都是她行善行好的回馈证实,即使住进了危重病室,她还曾与丈夫商量——“等我康复后一起上一线”!可她那只有两岁的儿子,至今还不知道她已经离他而去。

从平时工作的点点滴滴,到助人为乐的德之厚积,从关键时刻的英勇战斗,到一病不起的最后时刻,她都不愧是武汉这座英雄城里一个杰出代表!一个巾帼英雄!一个时代骄子!

我们说她是最美逆行者,因为在她的身上表现出了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优秀品质,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意志,忠于职守、顽强拼搏的中国能力!

从夏思思的事迹中我们不难看出,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如她一样的人,在默默地替我们负重前行!

抗疫情英雄小故事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37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30位用户喜欢。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战胜疫情,我的信心很足”

在新型冠状肺炎患者救治一线奋战不足一个月,张忠德瘦了9斤。

张忠德是广东省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同时还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广东省中医医疗队队长。

17年前,他冲锋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在救治重症非典患者时不幸感染,在生死线上走过一回。这一次,已56岁的他又来到火线,“我只不过是换了个工作地点”。

除夕夜逆行奔赴武汉

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3点多,张忠德坐上开往武汉的高铁,当晚8点多钟到达。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到了武汉最早、最集中收治新冠疫情患者的金银潭医院。来不及多说,张忠德就穿上防护服进入病区采集相关资料。“采集直到下午1点才结束,干了5个多小时,共采集了28名患者,通过中医四诊合参,了解他们的发病症状、流行病学史等。”张忠德说。草草吃过午饭,他们就开会研究。

正月初二,专家组兵分四路,分头出击。张忠德带队前往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病区,花了近3个小时采集数据,“把重症患者都看了一遍”。当天还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来自全国的专家顾问一起,讨论了新冠疫情诊疗方案第二版。

“我的工作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来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成员,要采集好临床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制定和修订国家推出的中医治疗方案;二来我们还援助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组建病区,共3个病区105张床,其中广东省中医医疗队管理两个病区70张床。”张忠德告诉记者,在组建过程中,大家对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我们对广东省中医医疗队60名队员进行严格培训,坚决做好防护、杜绝感染。”张忠德说,以前的培训全部归零,现在培训合格才能上岗。60名队员中,有37人是共产党员。“我们开了党支部会议,决定第一批进隔离病房的,必须是党员。”一个星期之内,医疗队有20人写下入党申请书。

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救治过程中,张忠德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采用中药“组合拳”对症下药。“药物有汤药、冲剂、颗粒剂,也有中成药和注射剂。”他说,他们针对每个病人的特殊情况,又在后续治疗方案中进行了个性化调整。

除此之外,还对病人采取了外治法治疗。外治法主要采取针灸、按摩,打八段锦、太极等方式,“在一些病人的身上,效果立竿见影。之前有焦虑得睡不着觉、腹胀得吃不下饭的病人,用了外治法之后,既睡得着觉,又有了胃口。”

“目前的手段,就是中西医结合、协同作战。”张忠德说,对新冠疫情重症、危重症患者的中西医治疗,目前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到目前为止,我们总共收治了124个病人,出院跟转出的病人到18日下午刚好是50个,我们也感到很欣慰。”张忠德说:“我们这个团队,虽然是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病救人,但我们得到的是全国中医人的支持,是集全国中医人的智慧来制定诊疗方案的。”

据了解,从临床数据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协同治疗手段介入后,重症转轻症率有所提升、重症转危重症率有所下降。“在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危重症死亡率方面,数据显示也较有效,后续还需要更进一步观察,目前中医、西医团队都正在做这方面研究。”张忠德说。

任何医生都会全力以赴

“今天早晨称了一下,发现体重降了9斤。”张忠德笑着说,前线医生工作都很累,“现在,很多危重症患者收进来以后,你得想办法不让患者的病情继续恶化下去,要想办法治好病。任何一个医生看到这种情况,都会全力以赴的。掉几斤肉没问题,回到广州一个月又长起来了。而且,我年纪大了,还难得老来瘦。”

在武汉,早晨6点多起床后,张忠德就一直忙碌,每天都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白天没时间休息,就在坐车时见缝插针眯一会儿,吃饭也很快。”2月17日,张忠德从早晨7点开始工作,晚上回到宾馆已经10点多。“又接着修改治疗方案,等弄完已经深夜1点多。”

在医院,遇到焦虑、紧张的患者,张忠德常常拿自己举例子:“我得过非典,现在还不是好好的,你们更要有信心挺过去!”

张忠德说,此次新冠疫情提醒我们,务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既要勤洗手,又要规律作息,增强抵抗力。“现在的人,有的太不爱惜身体了,经常熬夜,吃饭也不规律。”他说:“中医有句话,叫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说,增强体质才是最好的预防。”

“我所在两家医院的发热门诊病人数量在大幅度下降,收治病人的数量也有所下降。看媒体公布的数据,和我们了解的情况大致符合。战胜疫情,我的信心很足,胜利曙光就在前方。”张忠德说。

最新观看广西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心得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2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11位用户喜欢。

“黄鹤楼,长江水,一眼几千年;老汉口,热干面,韵味绕心尖。”

武汉,一个令人神往的城市。却因突如其来的疫情,变成了一座空城……

疫情肆虐的这一个月,我心情复杂极了。我看到疫情地图一点点变红,看到新增病例上涨飞快,看到医护人员们脸上深深的口罩印,看到李文良医生去世的消息……我不敢回想,每次想到这些,我的眼泪就不受控制。

但是,中华民族从未被困难击败过。遇到困难,我们就直面困难。各界人士纷纷声援,捐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飞速建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得知疫情后,年近九旬的钟南山院士毫不犹豫赶往一线,在高铁上度过本应阖家团圆的春节。各省纷纷派出医疗队赶到武汉支援。我看到许多女医生,为了方便工作,剃掉了及腰的秀发。我不敢想象,这样的决定,得下多大的决心。一把拽起头发,一推,两推,乌黑的头发掉在地上,她的眼睛瞬间被泪水占满。她咬紧牙关,看向天花板,透过她的眼睛,我看不到剃掉头发的失落,无助,更多的是决心。打赢这场战“疫”的决心。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平凡的人们披上了一身载着使命的外衣。”

他们日夜奋战,饭都不敢吃,全心全意扑在这场与疫情的斗争中。她们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口罩印,她们的手被消毒液侵蚀。但是,当她们脱下防护服,竖着大拇指对镜头笑时,那是我见过最美的笑容。

有人说,这场疫情是天降的国难,但我认为,伤疤是曾经全力以赴的见证,此战必定成功。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底气。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武汉自古以来就是英雄的城市。这次一定会战胜疫情,度过难关。

抗疫情先进人物英雄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0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3位用户喜欢。

32岁的某某是某某收费站一名普通的票管员。2020年1月下旬,大家都还沉浸在新年节日的氛围中,一场新冠疫情悄然而至,疫情就是命令,在接到防控疫情通知那一刻,某某就一心想着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与大家一道抗击疫情,于时他把年幼的女儿留在了老家,交给父母照顾,迅速踏上了回到工作岗位抗击疫情的征程。

我是军人我在前。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某某在工作中处处发扬军人英勇顽强、迎难而上、团结拼搏的精神,组织员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坚持对站区内和收费亭内进行消毒,坚持每天为当班收费员测量体温,上岗前检查当班收费员口罩、手套、护目镜是否佩戴整齐,为员工配发消毒酒精,并督促班长随时观察班组员工在工作中的防护情况。同时对员工做好疫情宣传工作,正确认识新冠疫情,不要过度恐慌,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

积极配合防控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某某作为某某收费站的站管人员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为积极配合地方做好防控疫情,某某在工作中与地方部门设置在站口外的疫情检查点加强工作联系,指挥车辆的疏导工作,引导车辆有序进入疫情检查点,做好所有出入站车辆人员的检查工作,与地方检查点携手共进,共同做好防疫防控工作。同时在车道上设立疫情物资运输车专用通道,保障疫情物资车辆快速通行。

体贴知心关爱员工。1月29日,某某在得知某某收费站有2名员工所居住的小区已有确诊患者后,他立即对全站员工再次进行摸底排查,在了解情况后确定2名收费员不但与确诊患者住一个小区,而且还住在同一单元楼,存在感染风险。某某当机立断将情况报告给值班领导,同时安排2名同志配合地方社区和小区工作人员做好隔离观察,做好个人防护,不外出,做好个人防护。为了更好地了解2名员工的生活情况和稳定他们的情绪,某某坚持每日打电话联系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安抚他们的情绪,不要过度恐慌,做好自我隔离,发现有异常及时报告及时就医,并主动询问他们需要的物资送上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某某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始终坚持在收费站一线,将收费员的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确保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树立了良好的成渝高速公路窗口形象。

抗疫英雄事迹的感人故事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6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34位用户喜欢。

岁月的车轮缓缓而去,2020年鼠年,我们却过了一个别样的假期。

鼠年伊始,病毒悄然而至——疫情席卷全中国。因此,我们不得不停止一切有关聚集的活动及安排,提出上“网课”的决定。

病毒导致我们开学一再延迟,并严重的威胁着人民生命安全,医务人员抛家别亲,逆行而上奔赴控疫抗疫战场,全国人民宅家避免感染。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赞同上网课的,因为这样并不利于我们专心学习,可能听着听着就走神了,上网课可能有些不好好学习的同学在打游戏,这样起不到任何作用。直到后来,老师用线上直播的方式,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而现在,我开始喜欢上网课了,因为我发现了上网课的乐趣;上网课可以增加我们的自主能力;上网课能培养我们的注意力;上网课或分析试卷时,还可以和老师互问互答。看吧,上网课多么有趣。

上课时,老师都是一句一句的教导我们,粗略到每一段、每一部分,细致到每一个字眼。一般上课时,老师都会留出一会的时间让我们写笔记,记重点部分,可上网课就不一样了,老师虽会留时间,但是时间不多,所以我们只能先暂停,再写重点部分。而我发现这样有几个好处,是让我们更加自觉,而是写的快的同学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

老师及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应该是最辛苦的,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老师在我们上课的同时,还担负着我们的作业批改,批改完成后还要分析我们的错误,从而作针对性的讲解。所以老师是我们最敬重的职业之一。

而在外,在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便不那么好了。我们在家避免感染,还要多加几层防护,而医护人员在一线的资源够不够都是个问题,但是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依然奔赴在抗疫最前线。所以,这也是我们最敬重的职业、最高尚的职业。

我们虽然在家,但也是十分关注前线疫情的,每个医生的敬业,每句话,我们都历历在目,我们要学习医护人员这般敬业的精神。我们在这里为奔赴在疫情最前线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加油!共同渡过难关。

抗疫英雄的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20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20位用户喜欢。

_省_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大字沟乡朝阳山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时刻战斗在防疫的第一线,“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主动担当作为,抗击疫情。80后的共产党员_同志就是其中一员,该同志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梦想信念,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疫情防控这场硬战之中,充分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色。

防疫中最“美”宣传。_,平时话不多,普通平实中透着一股坚韧果敢。疫情蔓延开来之时,他一向关注党和国家的号召,关注动态新闻,他常说:“做为一名党员,脑子要明白国家大事,手脚要紧跟党委政府”。该同志进取利用村微信交流群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及时向公众解疑释惑,消除群众恐惧心理,引导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对于孤寡老人等没有微信渠道的群众,他不辞辛苦频繁入户宣传,做到网格内不漏户、户不漏人。

防疫中最“暖”的声音。为了打通疫情防控信息宣传最终一公里,该同志自我跑到县城自费购买了扩音器材,扩大了农村宣传覆盖面。充满浓浓方言味道、包含直白贴心话的“不走亲,不访友,不在外边到处走;勤洗手,多通风,一日三餐在家中;少外出,多睡觉,增强体质很重要;不信谣,不传谣,政府防控措施好;出门必须要戴口罩,人多别去凑热闹”响彻每个角落,他用老百姓都能听懂的大白话和接地气的宣传方式将春节期间的防疫防控常识通俗易懂地传达给了群众,把疫情防控的一系列常识和一个党员的职责诠释淋漓尽致。

防疫中最“坚”的力量。“乡村干部人手有限,怎样能守得住这么多路口呢”正当乡包村干部和村“两委”为如何才能守护住路口想办法时,_主动加入防疫志愿服务队,奋战一线。在进村路口设立交通劝导队,对外来车辆24小时进出管控,对外来人员来访进行测体温。每一天坚持劝返外来群众,进一步阻断疫情传染,切实维护群众生命安全。对本村确需外出的群众或生活物资的配送,该同志主动担当起运输员的职责,亲自驾车接送,既不耽误本村群众外出办事,又有效的避免了外来人员进入,维护了本村安全的防疫环境。

抗疫中最“刚”的身影。风雪中,党旗下,他坚守在劝返岗上,成了一道暖心的风景。他用坚定的党性、刚强的意志,在急难险重的防疫工作中,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基层防疫一线,用传统式的说教和劝导,在路卡上提醒和劝说每一个走过的行人,为阻止疫情传播贡献自我的力量。

坚守使命,是无悔的选择。"疫情一日不除,共产党员一日不退。"坚定有力的声音,无不彰显着共产党员的本色。_同志用自我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全村党员群众,始终把防控疫情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冲锋在前、战斗在前,为我乡群众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用他自我的话说,“做为一名党员,上不了硝烟战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怎能不体现党员的本色”。

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迹素材范文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27位用户喜欢。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将胜利。——题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一次次的爆竹声中,我们已经成功迈进了2020,可是在这一年,却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我国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现在,感染这种病毒的人已经超过了一万例,这突如其来的病毒使亚洲雄狮黯然失色……

可是这次病毒并没有让我们退缩:在得知武汉疫情极为恶劣的时候,许多白衣天使立刻放弃假期,请命前往武汉,选择做一个逆行者。钟南山就是其中一个,2003年他临危受命抗击非典,时隔17年,2020年他再一次来到前线抗击新型肺炎。他已经84岁了,本应快乐的在家享受生活,却仍坚守抗疫一线。其他医护人也像他一样,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时间,与病魔作斗争,吃的是最简单的泡面,累了随便一个地方就能睡着,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正如那句话所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当然除了他们,志愿者们也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有能力的人向武汉捐款,捐口罩,防护服等。大批救援队前往武汉,投入到抗击新型肺炎的战役中。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月24号,某镇的一家无纺布企业内灯火通明,企业正开足马力投入口罩生产。为了疫情需要,本该休假的工人们放弃了春节假期,毅然返回工作岗位。厂长表示,工人3倍工资复工复产,确保日产24万只口罩,为医护人员提供物资。

2003年非典,中国七天七夜建成小汤山医院,现在,中国将在七天内建成火神山医院,增加1300张病床,为医院提供服务。

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分离病毒,我相信,不久后,就能研究出疫苗。平常我们也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多锻炼,减少接触密集人群。众志成城,支援武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场防疫大作战我们一定能成功。

抗疫中英雄的先进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64位用户喜欢。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面对新冠疫情,无数人奋勇向前。他们没有闪亮的名头,只是普通的医护人员、公交车驾驶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们忠于职守、勇于奉献,与千千万万人一起,用自身的点点微光,点燃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希望。

为了让报告会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感召力,报告会采取“6+n”形式。每场巡回报告会,在安排6名报告团成员的同时,还鼓励承办单位踊跃推荐更多凡人英雄登台讲述,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

12月24日,巡回报告会走进市交通运输局。市公交集团739路驾驶员聂三华受邀作报告。疫情防控期间,聂三华主动请战加入公司疫情备勤车队,接送医务人员81天,无论何时何地,有召必出,尽显退伍老兵的坚定意志和顽强斗志,赢得医务人员交口称赞。

11月24日,报告团在新洲区举行专场报告会,新洲区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章革民作报告。章革民患有腿疾,行动不便。疫情防控期间,他拖着病腿,每天工作18小时以上,每天在病区来来回回步行近5公里,持续战斗110多天。同事们称他为“新洲的张定宇”。章革民说:“人民医院,是人民的医院!与病魔较量,我们责无旁贷!向病毒亮剑,我们义无反顾!”

为进一步掀起学习践行热潮,市委宣传部正组织开展 “平凡中的伟大——我身边的抗疫英雄故事”主题作品征集活动等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发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感染身边人,推动伟大抗疫精神在武汉落地生根。

抗疫英雄李兰娟的事迹心得体会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51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15位用户喜欢。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73岁的李兰娟院士毫不犹豫地奔向战“疫”第一线,率先提出武汉封城。眼下,她正和她的团队在疫情一线不停奔波。这也是她2003年与非典、2013年与H7N9作搏斗后,又一次奔赴战“疫”最前线。

●工作日志

1月18日,李兰娟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与钟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抵达武汉。

1月20日上午,李兰娟与钟南山一起参加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

1月22日,李兰娟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

2月1日,李兰娟主动请缨带团队驰援武汉。

2月2日凌晨4:40,李兰娟带领团队抵达武汉,此后她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她是中国感染病学科唯一女院士,73岁,主动请缨驰援武汉。她说,这一次,她来当一个医生,没考虑过什么时候回家

年夜饭是机场的饺子

“妈,等你回来。 ”2月1日,李兰娟的儿子郑杰发了一条朋友圈。同一天,《李兰娟院士带队出发驰援武汉》的新闻被无数人转发。

“深夜送她回去的路上,她又冷又困,从18日开始到28日,她没有一天不是凌晨2点之后睡的。 ”郑杰文章里的这个 “她”,就是李兰娟。

亲人难免挂心,然而为祖国奉献被李兰娟这一代人视作本职,这个时候谁也拦不住她。 1月24日除夕当天,李兰娟飞往北京参加疫情有关会议。晚上9时许,她从北京返杭,晚饭是在机场吃的一顿饺子。 “今天我轻松了,不用烧年夜饭了。 ”李兰娟相当豁达。

不分昼夜救治患者

立春——“不教胡马度阴山”2月4日,立春这天,李兰娟团队在武汉公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发现,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两种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抑制效果。李兰娟说,“我们这次是来治病救人的,特别是要救治重症病人。 ”抵达武汉后,李兰娟一刻也没停歇,听汇报、讨论诊疗方案,平均每天只睡三小时。而她却说,“没有问题,我身体蛮好的。 ”“70多岁的老人,真是不分昼夜,她凌晨4点下的火车,吃过早餐接着就开会,各个医院专家,基层管理者,都要见面,把她对疾病的认识告诉我们。我感觉,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江应安感慨。

果敢冷静是自我要求

李兰娟在重大的事件面前,一向果敢冷静。在抗击SARS时期,李兰娟对浙江的防治提出并采取了系列创新性措施,实现了该省医务人员零感染率,重症病人得到有效救治。十年后H7N9肆虐中国南方省份,李兰娟创造性将李氏人工肝用于重症H7N9救治,显著降低病死率。 “作为感染科医生,控制传染病是我们的责任。 ”李兰娟说。

新冠疫情爆发后,李兰娟又一次奔赴战“疫”最前线。作为国家级专家,她提出了对疫情的预判,特别是提出了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电视上,李兰娟的一口绍兴普通话让人印象深刻,“希望把危重症病人救回来,让危重症病人的病死率下降,这也是我这次申请去的重要原因”。

也许,对李兰娟来说,无论做教授还是做院士,从披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挽救病人生命就已成为她一生的职责。

抗疫前线的英雄先进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9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67位用户喜欢。

“义务微商”、“爱心采购员”、“守门员”,这个春节-区-街道-社区的党委书记-的身份不停变换。白天忙了一天,当万家灯火熄灭时,-脑海里又开始盘算着明天的工作,哪些居民需要继续跟进了解,如何帮助买不到防护口罩的居民们,如何强化居民的居家隔离意识……她总说:“我要时刻站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将广大人民群众护在身后。”

1月21日,接到上级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在蔓延,-连夜微信语音召开社区全体会议并强化了责任意识,使社区工作者都认识到这场疫情的严重性。-社区有230多家小商铺,-就挨家挨户与经营者宣传防控疫情的重要性,督促商户及时关停饭店、麻将馆等场所。-说:“刚开始商户老板也不理解,春节是消费高峰期,商家早早采购了大量货品,不让营业等于是断了财路。”可疫情面前来不得半点疏忽和懈怠,-心里很着急,为了让商户理解和重视,她通过微信给大家发送了大量新闻媒体的报道,并耐心讲解。听闻辖区几家饭店都为顾客订了年夜饭,如果关停饭店,海鲜和蔬菜放不住,损失很严重。她就马上联系冷库帮忙储存食材,又在朋友圈里临时当起了“义务微商”,帮助饭店销售食材。这既让商户们高兴地主动配合,又让利了群众,更切断了聚会传染源,一举多得。

为了实时监控辖区外地返溪人员居家隔离情况,-在贴通知、挂条幅期间,还不忘与路过的居民宣传防控注意事项,忙了一天,有时连口水都顾不上喝。现在,她又跟社区工作者一起站在路口为居民作登记,当上了小区的“守门员”。

抗疫英雄事迹通用(16篇范文)

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面前,圣泉街道政法书记__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应对着疫情防控指挥部一道道指令、应对着各村(社区)摸排中一天天刷新的数据,他沉着冷静,果断干练在阻击疫情面前,他超前谋划,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在圣泉街道疫情阻击战中作出了进取贡献。战“疫”一线的急先锋疫情发生时,正好临近春节,作为圣泉街道党工委委员和政法书记,__主动请战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抗疫信息

  • 中国抗疫英雄的优秀事迹(16篇范文)
  • 中国抗疫英雄的优秀事迹(16篇范文)99人关注

    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人们正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正肆虐着全国,疫情来势凶凶。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当前,作为一名共 ...[更多]

  • 最美抗疫英雄感人事迹(16篇范文)
  • 最美抗疫英雄感人事迹(16篇范文)98人关注

    赵__,女,预备党员,现任外国语学院中国梦践行社社长兼外国语学院日语__班班长。作为一名党员,主动投身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负责为隔离的同学配送一日三餐以及日常生活 ...[更多]

  • 抗疫一线英雄事迹(16篇范文)
  • 抗疫一线英雄事迹(16篇范文)98人关注

    吴芬在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以下简称“中医医院”)做了3年行政工作,她没想到,有一天能以这样的方式参与救死扶伤——作为一名新冠疫情康复者,她捐出的血浆有可能被 ...[更多]

  • 抗疫英雄模范事迹宣讲材料(16篇范文)
  • 抗疫英雄模范事迹宣讲材料(16篇范文)98人关注

    “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2月22日,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强调,医务 ...[更多]

  • 抗疫英雄的事迹作文(16篇范文)
  • 抗疫英雄的事迹作文(16篇范文)98人关注

    三月的__大地,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突如其来的疫情快速蔓延整座城市。随着疫情防控的战斗打响,__小学王__校长主动作为、积极担当,全力抓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为师生筑起“ ...[更多]

  • 抗疫期间的英雄事迹简介(12篇范文)
  • 抗疫期间的英雄事迹简介(12篇范文)98人关注

    自疫情防控以来,__同志始终工作在最前沿,时刻奋战在监管的一线,哪里危险,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难,就有他的身影。他以身作则,忘我工作,以高度的工作热忱激发起全所工作人员 ...[更多]

  • 抗疫英雄事迹介绍(16篇范文)
  • 抗疫英雄事迹介绍(16篇范文)97人关注

    充足的物资供应是打赢这场病毒狙击战的有力保障,作为承担物资保障工作的主力军,供应链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复亮坚守后方、任劳任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履职尽 ...[更多]

  • 抗疫期间的英雄个人事迹(12篇范文)
  • 抗疫期间的英雄个人事迹(12篇范文)97人关注

    在举国上下异常艰难的2020春节期间,我一直关注新冠状病毒的最新消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面前,一群“最美逆行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点赞和致敬,他们是我们每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