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英雄人物事迹材料 | 917字 | 11段 | 4分钟 | 5分钟 | 8分钟 | 247人 |
英雄人物优秀感人事迹 | 275字 | 2段 | 1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236人 |
中国爱国人物的英雄事迹 | 317字 | 6段 | 2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142人 |
红色革命人物事迹 | 292字 | 2段 | 1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248人 |
英雄人物事迹启示 | 674字 | 4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36人 |
革命英雄人物事迹 | 746字 | 5段 | 3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114人 |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汇总 | 666字 | 4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65人 |
为国争光的英雄人物的事迹集锦 | 593字 | 5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11人 |
英雄人物红色故事1到2分钟 | 176字 | 2段 | 1分钟 | 1分钟 | 2分钟 | 227人 |
英雄模范人物张思德事迹简介 | 4978字 | 56段 | 17分钟 | 27分钟 | 39分钟 | 177人 |
红色经典革命人物事迹 | 484字 | 10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52人 |
著名英雄人物红色经典故事 | 392字 | 5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86人 |
爱国英雄人物及事迹 | 963字 | 11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98人 |
英雄人物典型事迹 | 350字 | 5段 | 2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146人 |
抗疫先进英雄人物事迹 | 742字 | 5段 | 3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150人 |
英雄人物事迹雷锋 | 886字 | 6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96人 |
英雄人物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17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47位用户喜欢。
夕阳下,一个年迈的老人,满面苍容,徐徐的走着。身后是一片火红的高粱,摆动着纤细的身腰,落日的余辉洒落满地。
“外婆,我来帮你吧!”我俏皮的说道。“不用,外婆自己老,倒是你,累了吧,要不歇歇吧。”我点点头,便坐在一旁的石头上,望着一脸倦容的外婆,放下肩上的重担,不免有些心酸。我们已经走了大半日了,就快要回到家了,外婆那坚强的后背此时已变弯曲了不少。天渐渐黑了,夜空中繁星点点,正在和月亮姐姐玩捉迷藏。突然,一句话打破了夜空的沉寂。“假如我以后死了,会变成星星在天上看着你。”“好啊!这样我和外婆就永远再也不会分开了。”
就在这不久,她走了,静静地走了,慈祥的脸上再也没有了倦容,身后仍是一片火红的高粱,落日的余辉洒落满地。
充满死机的屋子里传出一阵阵的哀嚎。妈妈伏在床头,哭红了双眼,大姨小姨则在一边默默等待。
人渐渐地散了,只留我一个人,轻声的呼唤着:“外婆,醒醒吧,别睡了。”可外婆一成不变的脸依旧没有任何变化。我拉起外婆的手,努力的想给她温暖,因为我知道外婆一定很冷,一定很孤独,可她还是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我不能走,因为我要等着外婆醒来,我不想让外婆离开我。
我在那久久地凝望着外婆,因为我相信她还不会这么轻易的倒下的。
还记得小时候,外婆带我出去玩。正走在半路上,大雨倾盆,当时也没带雨伞。于是,我和外婆就只有淋雨的份了,可她老人家又怎舍得让我淋雨呢!于是她脱下外套披在我身上,自己却大无畏地说:“这点雨,算什么?”可雨却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减退的形势,虚弱的奶奶怎能经得起狂风暴雨的折磨呢?终于在雨泊中昏倒了,但凭着外婆那坚强的意志,这点小困难不算什么。
所以这一次,我相信外婆也不会倒下。可天总是事违人愿,她倒下了,永远地倒下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每个人死前的状态时不一样的,而外婆在倒下的那一刻面含微笑,没有丝毫的挣扎之意,可见她的坦然是可敬可佩的。
外婆,你真的走了吗?你真的要永远地离开我了嘛?今夜,我仰望星空,寻找你的身影;今夜,我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春风拂着面颊,春风洗着发梢,也滴滴湿润了眼际。远方,似乎有一双模糊的双眼,我想,那最大最亮的一颗星星定是我的外婆,因为她说过她要一直陪在我身边,因为永远是触不可及的遥远。
外婆,我心中的英雄!
英雄人物优秀感人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75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36位用户喜欢。
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的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把手指甲都弄破了,被记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平时他在劳动时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中国爱国人物的英雄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17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42位用户喜欢。
爱国故事:鲁迅三改志愿
你可知道,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为了拯救中华民族,曾有一段三改志愿的故事吗?他最初的志愿是当个好海军,把外国侵略者从海上赶出去。为此,他考进了南京水师学堂。
一改志愿学矿务。他认为要使中国富强起来,最要紧的任务应先发展矿业、工业。于是,他转入南京矿务学堂学习。
二改志愿学医学。他认为面对中国的现实,首要任务是把中国人改良成强种人。于是,他去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
三改志愿学文艺。他认为我们的第一要着,是改变国民的愚昧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于是他提倡文艺运动。
从此以后,鲁迅先生写出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以此来揭露敌人的反动_,歌颂先进的事物,为解救中华民族而呐喊。
红色革命人物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2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英雄人物事迹启示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7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36位用户喜欢。
几百年来,《三国英雄》广泛流传,脍炙人口,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深远影响的巨著之一。《三国英雄》出自历史长篇小说,以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在这么多形象,性格鲜明的任务中,我最喜欢的是关羽,因为他是一个忠心耿耿,勇猛无敌的英雄。
自从刘备,关羽,张飞他们桃园三结义以后,刘备是大哥,关于就一直对刘备忠心耿耿,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关于他们的故事,其中著名的是过五关斩六将。重要讲的是: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眷,在好友张辽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尽管曹操非常欣赏关羽还封他做了偏将军,可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始终念念不忘刘备,后来得知刘备的消息后,立刻前去河北寻找刘备,过五关斩六将讲了是关羽在寻找刘备的途中过了五座城关,斩杀了六个曹将,最终回到刘备身边的故事。他集中体现了关羽武艺高强,勇猛无敌的特点,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他始终不为所动,始终忠心于刘备。
他勇敢无惧,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他没有使用任何麻醉,进行刮骨疗毒;关羽工大了樊城时,中了毒箭,华佗为他治疗伤口,要把关羽的手绑在木桩上,而关羽却伸出右臂让华佗治疗,一边还和马良下棋,旁边的人看了治疗的经过,都大惊失色,可关羽依然谈笑风生,华佗做完手术,称赞关羽是一个“天神”,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钢铁般的意志,他是多么的勇敢顽强啊!
我想每个人读了他的故事都会被这样一位大英雄折服的,每个人都能从他的身上学到面对困难毫不畏惧,为了达到目的,坚持不懈的品质,我们的生活中也总是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只有我们客服了这些困难,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所以关于成了我心中最敬佩的一位英雄。
革命英雄人物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14位用户喜欢。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奔往来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这时,她尚未满15周岁。
她是多么地勇敢,当进攻解放区,她主动留下来,我想你们一定是讨厌战争的,更不用说参加战争。而她主动要求留下来战斗,这要有多大的勇气!在战场上有可能会吃不饱,有可能穿不暖,有可能要好几天都不能睡觉,甚至会死!要知道每次战场上都会伤亡惨重,难保自己不出意外,而她舍弃休闲的生活,为了革命,她勇敢地参加了!要知道,没有人逼她,但她却依然主动要求留下,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知道我刚才语言有点重复,但我觉得就一句话还不够,要更多的话才能表达我对她的佩服。
当我读到“阎军袭击云周西村时,因叛徒告密而被捕”时,我又觉得刘胡兰这次总该用完了她的勇气吧,自己人都背叛了自己,心情肯定会很复杂,脑子很容易乱,可能就会告诉敌人国家机密,而且面对生与死的时候,无数人都会不顾一切地选择生。但是我错了,因为后面说“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这让我震惊了,她不仅在生与死中选择了死,而且这生还附加了很多好处,这真令我完全地感到她的伟大,这简直可以说是视死若归,你们设想一下,换做是自己,能做到吗?
我又读到“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这时,她尚未满15周岁。”我又流下了眼泪,这么伟大的人就这么死了太可惜了,但是这是事实,我不能让她死而复生,这让又感到了老天的不公——为什么许多好人最终都不是自然死亡,而许多坏人却能逍遥法外这是为什么?但我悲伤的同时又震惊了——她竟然未满15周岁!也就是说只比我们大两岁!这么小竟然有这么大的勇气!
她,为了革命视死若归,她就是我们中华的英雄!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汇总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5位用户喜欢。
波兰著名音乐家肖邦诞生之际,正是俄国极力向外扩张、侵吞波兰之时。少年时代的肖邦就有着强烈的爱国情绪,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用琴声来宣泄他的情绪。
1830年,法国爆发了革命,这极大地推动了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革命运动,波兰的爱国力量又重新振奋了起来。华沙动荡不安的局势,使得肖邦的家人、老师和朋友都敦促他尽早出国深造,为此,肖邦一直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中:爱国心使他想留下;而事业心又使他想离去。他也预感到:一旦这次离开华沙,他将再也不能回到家乡了。离开波兰时,友人用银杯盛满了祖国的泥土,送与这年轻的流亡者一生相伴。
离开华沙后不久,肖邦在报纸上看到了华沙爆发了起义、波兰人民奋起反抗的消息,这让肖邦兴奋不已。肖邦急切地希望回国与波兰人民并肩作战,可是他的父亲和朋友劝阻他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还 要求他通过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争得荣誉。他的作家朋友维特维茨基在一封信中写道:“当祖国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没有任何一个波兰人能保持平静。亲爱的朋友,你还 记得吗?你远赴他乡不是为了消沉,而是为了在艺术中完善自己,成为你家庭和国家的安慰与骄傲。”肖邦反复思考之后还 是留了下来。在巴黎浓郁的艺术气氛中,肖邦在音乐上大为长进,心胸和头脑也变得更为开阔,终于成了世界级的音乐大师。
肖邦逝世后,他的遗体按照他的遗愿埋葬在巴黎拉雪兹墓地,紧挨在他最敬爱的作曲家贝利尼的墓旁。那只从华沙带来的银杯中盛满祖国的泥土,撒在了肖邦的棺木上,而他的心脏则被带回到他的祖国,埋葬在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上,这个举动非常符合这位钢琴诗人的愿望,因为十九年如一日,他的心一直都与祖国在一起。
为国争光的英雄人物的事迹集锦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1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来到图书馆观看《诺贝尔奖》这本书。
我从展览中了解到部分获奖科学家在研究工作中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风范,以及他们在成长经历中所受到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等。其中,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李政道说的一段话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要下决心走自己的路,才能做出开创性的工作。这就好像一个人关在黑屋子里找门,要找到门,你就得动手去摸,这里摸一摸,那里摸一摸。这时,你的头脑必须是清醒的,有很强的判断力。摸得不对,及时离开。摸到苗头,就认定不放。这样,一旦摸到了门,打开它就不十分困难了。而打开大门之后,必然是山清水秀一片光明。这也是我们科学工作者探索世界奥妙的无穷乐趣。”
看了这段话,我回想起自己平时对待作业不认真的态度,不认真学习,再想想李政道叔叔对工作的一丝不苟,一心想为国争光,和李政道叔叔相比,我感到十分惭愧。
李政道叔叔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杰出成就,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坚强的意志以及像钉子似的钻研精神;是刻苦、踏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是一个一心想为国争光的心。我想,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要拥有的品质。因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明天的希望。如果我们像李政道叔叔一样,不怕困难,真正学好知识,练好本领,那么明天,我们就能接班,把祖国建设成现代化主义社会的强国;就像李政道叔叔那样,为中国人争气,我们的祖国才能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勤奋学习,为国争光!这是我的理想,为理想而出发,go,go,go!
英雄人物红色故事1到2分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6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1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227位用户喜欢。
八女投江的抗日小英雄王惠民
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的四合村。因父亲“王皮袄”参加“抗联”并任第五军军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烧毁。她和弟弟妹妹们跟着妈妈到处躲避日伪汉奸的追捕,王惠民12岁时就随父亲上山参加“抗联”第五军。不久,她爸爸英勇牺牲了,小惠民在战场上表现更加英勇。1938年10月下旬在乌斯浑河激战中,她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宝贵的生命,当时只有13岁。
英雄模范人物张思德事迹简介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78个字,有5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7分钟,朗读时长27分钟,慢速需要39分钟,有177位用户喜欢。
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的追悼大会在延安举行,整个会场黑压压地站着一群前来悼念的同志,大家神情肃穆,手捧花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也一同出席,大会上毛泽东亲手为张思德同志书写了一副挽联:“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
随后,毛泽东还说:“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重于泰山。”那么,毛泽东为何会对张思德的牺牲做出如此高度评价?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历史往事呢?
1915年4月,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六合乡韩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当时,我国农村还处于极度贫穷时期,家家户户为了生计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劳作,张思德的父母也不例外。
那时候,张思德母亲在庄稼地里忙活的时候,突然觉得一阵恶心,接着还呕吐了起来。经过检查,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对于这个孩子的到来她喜忧参半,想到家里的光景,她明白这不是养育孩子的好时候,但终究还是舍不得,决定将孩子生下来。
长时间的辛苦劳作本就让母亲不堪重负。孩子在肚子里一天天长大,母亲却日渐消瘦,一个瘦小的女人日日挺着个大肚子在地里干活,想想就让人心酸,生下张思德后,身体变得更为虚弱。在张思德还是小婴儿时,他的母亲就因病逝世了。父亲也无力抚养张思德,于是就将他送给了自己的弟弟张行忠,让他代为抚养。
张思德等于同时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其实张思德原本是有两个哥哥的,但大哥被地主剥削致死,二哥出门乞讨饿死在街头。在那个吃人的时代,死很简单,活着才是最难的事!
所幸,张思德的叔叔张行忠和婶婶刘光友对他视如己出,两口子是出了名的忠厚善良。由于没有奶水哺育,所以刘光友只好带着张思德去邻居家里讨一些谷米,熬成米糊喂养他,可以说,张思德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在叔叔婶婶的爱护下,张思德一天天长大。在抚养张思德的同时,夫妇二人也教给了他做人的道理,反复叮嘱张思德不要忘记他人的恩德,在他人需要帮助时要及时伸出援手。
也正是由于夫妇俩的教导,张思德从小就非常懂事,主动为家里干活,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干活小能手。但幸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封建地主的压迫下,张思德一家被迫搬到离韩家湾二十多里地的六合场生活。
不久之后,叔叔张行忠因病逝世。张行忠的死亡,让这个原本就风雨飘摇的家庭变得岌岌可危,也激发出张思德反抗压迫和剥削的决心,立志解放全中国的穷苦老百姓。他要去参加革命,为广大的贫苦农民讨一个说法。
而命运的转机也在此刻悄悄来临。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翻过大巴山,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次年八月,解放了仪陇,建立六合乡苏维埃政权。
红军本着团结群众的原则,希望在六合乡发展基层干部。勤奋刻苦的张思德,在一群人中显得鹤立鸡群,他帮助当地成立了乡政府、赤卫队、少先队,后被红军任命为少先队队长。
1933年,张思德毅然决然投入红军队伍的怀抱,从此背井离乡,踏上了革命的征程。同年8月,红一、四方面军兵分两路,从毛儿盖地区继续北上,开始向大草地进军,这是一段十分艰险的路程。
因为这大草地与其说是草地,倒不如说是一片流沙,那里的土地稀松黏软,走在上面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泥潭。
不仅如此,大草地的自然环境也极其恶劣,时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冷风就像刀子一样刮在红军战士们脸上。但即便是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不能将张思德打倒,他和战友们始终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在草地上奋力跋涉。
1936年7月,两军顺利会师,战士们重新北上。北上途中,红军缺衣少粮,吃饭是个大问题。都是些年轻士兵,长途跋涉下来早已精疲力竭,大家都想着能多吃一点就多吃一点。
但张思德却不同,一到吃饭的时候他就不见踪影。后来大家无意中发现,他是在偷偷吃野菜,为了能让大家填饱肚子,大家十分感动,纷纷劝他一起吃,他却笑着说:“野菜挺好吃的,我喜欢吃,你们还在长身体,你们多吃点。”但张思德的年纪比他们也大不了几岁。
但就算再怎么省,粮食也是日渐减少,战士们甚至把皮带都扔到锅里煮了吃。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看着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的战友,张思德心里有了主意。
不久,张思德就向组织提出了“尝百草”的想法。因为他时常外出寻找野菜充饥,一路上发现了好几种可以食用的野菜,确实有些难以下咽,但为了填饱大家的肚子,寻找野菜是当时唯一的办法。就这样,张思德自告奋勇带领战士们一同寻找。
这野菜也分有毒和没毒,为了避免大家误食有毒的野菜,张思德总是自己先尝一遍,如果没事,他才放心拿给大家吃。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生的希望带给他人,这就是张思德。
有时候,他也会吃到有毒的野菜,情况一度危急。面对大家的担忧,他还反过来安慰道:“我这是尝百草嘞,有趣得很,不打紧。”张思德总是一心为他人着想,却不顾自身安危。
后来,寻找野菜的队伍有了一定的规模。有一天中午,张思德又和几个战士一起去寻找野菜,他们在一片丰沛的水草地里发现了一簇从前没有见过的植物,这种植物长得与野萝卜有几分相似,一名饥肠辘辘的战士将这植物摘下,想都没想就要往嘴里送。
说时迟那时快,张思德立马就将这植物夺下,他对大家说道:“大家别急,这种野菜从前没见过,我想试试有没有毒,如果没问题你们再吃也不迟。”说着,他就吃起这野菜来。
可没过多久,张思德就晕了过去,大家急成了一锅粥,好在有几人还算镇定,他们连忙让张思德服下可以解毒的药物。过了许久,张思德才慢慢醒了过来,战士们都很紧张,连忙问他:“张思德你感觉怎么样,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可张思德却迷迷糊糊地说道:“这野菜有毒,你们千万别吃,千万别吃……”有好几个年轻小战士听了这话,感动到流下了眼泪。在长征途中,张思德连续三次过草地,在这充满艰险的路程中,张思德多次负伤,身体状况愈发不好。
后来,上级组织体恤张思德的伤情,将他送进关中分区的云阳荣誉军人学校,希望他能够在那里好好疗伤。在此期间,张思德帮助学校干了很多事情,完全没有一个病人的样子。
有一次,张思德接到上级命令,需要运送一批重要物资到延安去。随即,他带着几个士兵马不停蹄地往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赶去。
当天下了大暴雨,入夜后道路泥泞难行。为了安全着想,张思德合理安排时间,让每一个战士都有机会休息,自己却在风雨中不辞辛劳地检查这批物资的情况。吃苦耐劳的张思德,一直是军队里的劳动楷模。
除此之外,张思德还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张思德深刻懂得这个道理,并且落实到行动之中。一旦接受任务,他就会破除一切阻力,将任务圆满完成。
从帮营长送信一事就可以看出来。1940年春,张思德奉命担任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班长,那年冬天,天气严寒,带领士兵们训练了一天的张思德接到营长下达的任务,任务内容是给王家坪总参谋部一局作战室送一份急件,这份急件十分重要,必须当晚送达。
张思德本可以不必亲自前去,当时他手下有大批士兵,随便派遣一人前去便可。但考虑到当时已经是傍晚,他不愿意耽误大家晚上休息的时间,便决定自己去送,让战士们好好休息。于是,张思德带着这份急件连夜赶往作战室。
雪天夜路难行,张思德只能冒着风雪缓慢挪动脚步,眼看着离目的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他心里十分着急。
没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突然间,天空中下起了暴雨,雨水将张思德整个人淋湿。但张思德却一心想着送信,完全不顾自己的处境,把大衣脱了下来,将这份急件包裹在大衣里面,一路抱着这大衣行走,手脚冻得僵硬。
后来,张思德将这份急件完好无损送到了总参谋部作战室。他本人却被这场大雨淋成了落汤鸡,还得了一场感冒,咳嗽了好几天。
时间转眼来到1944年,当时已没有什么战事,局势相对稳定。闲不下来的张思德,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前往安塞县石峡峪庄开荒种地,在那里张思德度过了一段辛苦的时光,在大生产活动中发光发热。
入秋以后,天气渐凉,当地急需大量炭火预备过冬,但这烧木炭可是项技术活,火候很重要,一不小心就会搞砸。村里苦于找不到会烧炭的帮手,张思德自告奋勇帮村里烧木炭。
原来张思德本就是烧木炭的一把好手,对于烧炭的温度他总是精准拿捏,他烧起炭来,总是又快又好。大家都觉得很不可思议,没想到张思德竟然还会这么多技能,每次他灰扑扑地从烧炭窑里出来,总是赢得大家一片赞叹。每当这个时候,张思德就笑得只剩一口大白牙,只要是组织需要,不管是打仗还是烧炭,他总是在第一线。
时间不等人,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临了,单靠这几个从前的小窑洞铁定不够用。张思德决定进山多挖几个新的大窑洞,带领大家一起烧炭,有了足够的炭火这个冬天就不愁了。
也许是天妒英才,不幸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决定前往山里开挖窑洞。其实那天天气并不好,天空中下着雨,道路泥泞难行,山里又雾蒙蒙的,能见度很低,本不便入山。
但为了能够尽快为大家烧出足够的木炭过冬,张思德还是义无反顾向着山里出发。同行的一共有八名伙伴,张思德将大家分成三个组,分开行动,和张思德一组的是一名叫做小白的年轻战士,两人干劲十足,不一会儿就已经挖出个大洞。
二人在窑洞里干得热火朝天,谁也没有注意到雨势逐渐变大。窑洞顶端在雨水的不断冲刷下,越来越薄,变得极不稳定,面对突然出现的崩塌,张思德再一次挡在了他人面前。
伴随着土块掉落,窑顶上方传来开裂的声音。说时迟那时快,在窑洞倾倒下来的那一刻,张思德拼尽全身力气将小白推出窑洞,小白还没反应过来,回头一看窑洞已经完全崩塌,到处不见张思德的身影。他赶忙大声呼喊着张思德的名字,但始终无人回应……
此时,张思德已经被深埋在窑洞里,周围黏湿的土壤将他完全裹挟,留不出一丝缝隙,就这样,张思德为救战友而牺牲,年仅29岁,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黄金年龄,他的未来本还有着无限可能,但所有的可能性都在那一秒终止了。
张思德牺牲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延安。大家都清楚张思德的为人,舍己为人是张思德一贯的作风,他们对张思德此次的英勇事迹并不感到惊讶,但大家都为他的逝世感到惋惜。接下来几天,部队里的气压都很低沉。
毛泽东听闻张思德的死讯,悲痛万分,当即下达了三条指令 :“第一,派人清洗,为他换上干净衣服;第二,买一口好棺材,将遗体运回延安;第三,要为张思德同志举办追悼会。具体时间定好告诉我,我到时要去参加,还要进行讲话。”这就发生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张思德的战友陈耀曾经回忆道: “当时我们通讯班一共十二人,张思德只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却比我们要成熟许多,与其说张思德是我们的班长,不如说他是我们的大哥哥,他总是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照顾我们所有人,我一直很感激他。
同时我也很为他担心,他总是默默奉献,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那时候,我们缺衣少粮,每次开饭都只能吃个半饱,大家训练起来都没有力气,张思德发现这一点后,每次都吃得很少,往往是匆匆扒了几口饭就离开了饭桌。
时间久了,张思德的身体逐渐消瘦,一个原本精壮的小伙子现在浑身上下没二两肉。可他干起活来总是很有干劲,比我们所有人做得都好,实在是令人心疼又敬佩。一起共事的时间里,我从没听过张思德喊苦喊累,他像是一个陀螺,为革命事业不断奋斗,永不停歇。
张思德同志不但对工作勤勤恳恳,对人民群众也是深切爱护。他一有闲暇时间,就去帮当地的老百姓干活,在百姓的院子里、庄稼地里、甚至是水井旁,大家总能看到张思德忙碌的身影,他与人民群众打成了一片。对于张思德的帮助,老百姓十分感激,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
张思德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更是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革命事业,在国家发展的征途中,他勇于拼搏,坚持奋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张思德一生的真实写照。纵观张思德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张思德年幼时满了艰辛,少年时历经磨难,没有过什么安稳日子,可以说是平凡又坎坷。
但他生于微末不自艾,在这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他将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最大。上战场,下农场,全都不在话下,最后为了人民的利益、战友的安全,张思德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毛泽东曾经说过: “我们的队伍秉承着服务人民、解放人民的深刻理念,要坚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做好事。张思德同志做到了这一点,他是我们这支队伍中的一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我们大家要向他学习。”
今天,我们重读张思德同志的光辉事迹。一方面,我们要时刻记住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学习张思德同志身上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正是因为有着千千万万个像张思德一样一心为国的共产党员,才成就了共产党今天的辉煌。张思德同志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光辉夺目,作为后辈,我们要坚持发扬张思德同志崇高的革命精神。同时,从他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中汲取营养,反馈到社会当中去。
红色经典革命人物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4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52位用户喜欢。
革命烈士郭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他在长沙侗官东山寺小学读书时,就一身正气,敢说敢为。
有一次上作文课,郭亮写了一首题名《问问社会》的白话诗,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当局的腐败。这下子可触怒了反动派,郭亮立即被传进了东山寺自治所。
郭亮从容不迫地走进自治所的大厅,只见所长懒洋洋地躺在榻上,正吞云吐雾地吸着鸦片。里间屋,传出了刺耳的`麻将声。
郭亮有意跺了一下脚,所长这才抬起头来,以审问的口气说:“你是学生,为何倡导邪说?”
“我一不提倡吸毒,二不提倡嫖赌,三不鱼肉百姓,四不坑害好人,怎叫倡导邪说?”郭亮面无惧色,针锋相对。
所长一惊:这学生好不厉害!他想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你想诬赖不成!”
郭亮冷笑一声,反问道:“我的作文既未贴在街头,又未刊于报端,岂能说是蛊惑民心?再者,作文提问,乃学生之学业。学者不问,教者不容。
请问,办学校是干什么的?”
一席话驳得所长哑口无言,只好让郭亮回去了。郭亮走 出大门,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立即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自治所门上:“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这副对联骂得痛快淋漓。老百姓见了无不拍手称快,扬眉吐气。
著名英雄人物红色经典故事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86位用户喜欢。
雪原英魂杨靖宇
提起抗日名将杨靖宇的死,人们无不崇敬。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他和抗联战士们面对日本侵略者残酷的封锁和围剿,忍受着冰天雪地的折磨,在林海雪原里顽强地战斗着。1940年初,由于叛徒告密,敌人发现了杨靖宇,派人追捕他。
杨靖宇带领战士们连日奔走,身上多处受伤,饿了吃草根树皮,渴了抓把雪团。最后,身边的战士都牺牲了,他一个人在密林中和敌人周旋,双手握槍,连毙敌人。左手受了伤,就用右手射击。敌人向他喊话,让他投降,他回答的是一连串子弹。直到胸部中弹,他才不屈地倒下。
敌人把杨靖宇的遗体送到医院解剖,要看看他靠吃什么顽强地打了这么多天。结果他的胃里一粒粮食也没有,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在场的日本人被他的英雄气魄震惊了,不得不表示敬佩。
杨靖宇靠的是什么?他靠的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践踏祖国的强盗的无比仇恨。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艰难困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爱国英雄人物及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63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98位用户喜欢。
一篇诗,一斗酒,一曲高歌,一剑天涯。--题记
你,生在盛唐,向往、追求自由,于是,你放弃了贵族少爷般优越的生活,不顾家人的反对,只身游学,追求你心中的诗和远方!你就是那斗酒一杯,诗千首的伟大诗人--李白!
当你来到都城长安,你也想步入仕途为国效力,不曾想因你那商人之子的身份而被拒之门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你怎会放弃,你作一首《大猎赋》,希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得到玄宗赏识,可后来杳无音讯。没有机会出任的他只有发出了“行路难,归去来”的慨叹,离开长安。
好在你凭《蜀道难》《乌栖曲》征服了白居易和玉真公主,在他们的举荐下你入朝当了供奉翰林,但这芝麻小官岂能实现你那伟大抱负,郁郁不得志的你发出了“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慨叹,只能终日在酒肆饮酒作乐,可真是“莫使金樽空对月”啊。
一日,玄宗与玉环在游园,兴致勃勃的他们想让你作诗一首以助兴,可当时你已喝的酩酊大醉,大醉的你竟让高力士为你脱鞋,这,也是你不幸的开始。你也想过妥协,将那玉环比飞燕,喜得那玉环赞不绝口,可高力士的一番弹劾让你身败名裂。你,被罢官了。你的桀,你的傲,让你受尽磨难,但我就喜欢你的放荡不羁。
这可真是应证了你那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啊,但你没有绝望,因为你相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回归自由人身份的你又开始继续游学,广交天下朋友。在此过程中,你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等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让你流芳百世,这些诗也因你的存在而发光发亮!
你也会思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你浓浓的思乡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更写出了你的不舍,正是这儿女情长,让你更有英雄情怀。
你有点贪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成了你的真实写照。大醉后,在月下抚剑长叹,此月已非彼时“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之圆月,人也非彼时之稚童了。月光、剑影、人诗,完美的交融,你完美的诠释了诗人与剑客的身份。多么率性,多么潇洒!
你,为我们神州大陆,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近千比不朽的文化财富,也难怪到了现在依旧有人在赞叹你的功勋,“如果能从来,我要选李白,五百年前作的好坏没那么多人评判。”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与你同样伟大的诗圣杜甫也赞叹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穿梭千古,梦回大唐,诗仙李白,你是我最敬佩,最崇拜的人。
你,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仰、铭记的人!
英雄人物典型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5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46位用户喜欢。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了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抗疫先进英雄人物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50位用户喜欢。
原本是一个难得的阖家欢乐的日子,殊不知却撞上了天灾,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使神州大地一片沉寂。这位不速之客,在华夏之地猖狂肆虐,听者闻风丧胆,触者闻风丧胆,鹦鹉洲畔,黄鹤楼下,游人绝迹。疾风知劲草,大浪知英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数医护人员前继后扑奔驰一线,只为托起生命的明天。
“__,你平安回来,平安回来,我包一个月的家务”,这是__的丈夫送妻驰援__时喊的一句令人动容的话。其实,在这场大战中,__并不是唯一的“逆行者”。除夕,在这个本该与家人团圆的日子,各地医疗队伍纷纷向祖国递上了“请战书”,请求祖国批准驰援__,一份份“请战书”上按下的鲜红指印,代表着他们战胜病魔的坚定意志。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退役军人孙会贤在大年三十得知__发生疫情后毅然决定请战加入__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建筑工人宫达飞远从山西来到__,只为加入火神山医院建设大军中,在拿到工资后,他四处打听军款渠道,毫不犹豫把工资全部捐献,用于火神山医院建设。非典时期北京小汤山医院设计师黄锡璆,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名年近八旬的老将主动请缨,再度披挂上阵,为医院设计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逆行者”们,他们是医护人员,是建设者,是军人,但他们也是普通的一员,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是为人子、为人妻、为人父母,年三十,谁不想与家人团圆,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危难时刻,他们挺身而出,毅然在人群中选择负重前行。
大义担当,无私无畏。“逆行者”是今天中国社会最值得尊敬的人。尊敬首先要学会尊重,尊重他们的牺牲付出,以做好自我的行动回报他们,每个人确保自身健康不添乱,就是对“逆行者”们最好的尊敬。同时,我们也要向他们看齐,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不给社会添乱,不给国家加重,为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英雄人物事迹雷锋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8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96位用户喜欢。
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出差去安东,去参加沈阳部队工程兵军事体育训练队。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从抚顺一上火车,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动手干了起来。擦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
这些事情做完了,他又拿出随身带的报纸,给不认识字的旅客念报,宣传党的政策。一直忙到沈阳。到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他发现检票口吵吵嚷嚷围了一群人,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中年妇女没有车票,硬要上车。人越围越多,把路都堵住了。雷锋上前拉过那位大嫂说:“你没有票,怎么硬要上车呢?”那大嫂急得满头汗地解释说:“同志,我不是没车票,我是从山东老家到吉林看我丈夫的,不知啥时候,把车票和钱都丢了。”
雷锋听她说的是真情实话,就说:“别着急,跟我来。”他领着大嫂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费被了一张车票,塞到她手里说:“快上车吧,车快开了。”那大嫂说:“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我好给你把钱寄去。”雷锋笑道:“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就转身走了。那位大嫂走上车厢还感动得眼泪汪汪的向他招手。雷锋从安东回来,又在沈阳转车。
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迈着,雷锋走上前去问道:“大娘,你到哪去?”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呀!”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你到扶顺。”老人高兴地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
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垫垫饥。”“孩子,孩子”这亲热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
老人说,他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大娘,你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人,东打听,西打听,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