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大全 > 社会报告 > 调研报告

关于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九篇

发布时间:2024-11-19 查看人数:11

关于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怎么写

一、引言

1. 描述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例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

2. 提出研究目的,如了解当前市新农村建设的进展、问题及改进策略。

二、现状分析

1. 数据展示:列举市新农村建设的统计数据,如农村人口、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值等。

2. 成效概述:描述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果,如改善住房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

3. 存在问题:列举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挑战,如资金不足、环境治理、产业结构单一等。

三、案例研究

1. 典型案例:选取市内几个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分析其成功因素和经验。

2. 挫折案例:同样选择一些存在问题的案例,探讨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对策建议

1. 资金筹措:提出如何拓宽资金来源,如政策扶持、吸引社会资本等。

2. 技术引进:强调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如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升农民技能等。

3. 环境保护: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产业多元化: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多元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升级。

五、政策与制度建设

1. 强化政策引导:阐述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提出完善相关政策的建议。

2. 制度创新:讨论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六、社会参与

1. 激发农民积极性:鼓励农民参与决策,提高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2. 社会力量动员:提倡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如企业、公益组织等。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

市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面对日益凸显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使之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结尾:

总的来看,市新农村建设需要全面、系统地推进,既要注重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又要兼顾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和广泛的社会参与,我们有信心将新农村建设推向新的高度,为构建和谐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全面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关于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第一篇 关于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5400字

××××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工作全局,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两大主题,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梯次推进,通过典型引路,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市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及成效

一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迅速掀起新农村建设热潮。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用科学观指导新农村建设,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支农惠农政策有了充分了解,农民对政策知晓率达90%以上,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热情格外高涨。目前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正健康有序、如火如荼的深入开展和运行着。

二是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市委、市政府认真实施“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战略,坚持以“一村一品”为载体,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去年全市粮食总产102.12万吨、油料总产15.13万吨,生猪饲养量达到604万头,茶叶产量10280吨,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42万亩,发展市级以上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0多家。全市农业总产值150.49亿元,其中猪药茶菜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到56.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20元,同比增长22 %。

三是农村基础条件大为改善,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市委、市政府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编制完成了市县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实施了“十百千万”工程和“五个一”工程,共建成通村水泥路3910公里,农村户用沼气池5.59万口、人饮工程865处,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服务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逐步建立,一些长期影响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为实现我市率先突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以培育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和科普“双百”工程,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开展 “文明新村”、“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促进了乡风文明和社会和谐。深入开展村级党组织系列创建活动,建成村级活动场所635个,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立健全了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水平,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尽管三年多来,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底子薄,增收后劲不足,影响了主体作用的发挥。二是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三是农村规划建设滞后,城乡环境反差较大。四是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农村基层组织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市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目标

××××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反复实践论证,制定了××××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17个专题规划,确定了××××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市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十大工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把全市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__年,全市重点镇、村实现新农村阶段性建设目标,建设新农村示范户1.5万户。到2024年,力争全市60%以上的村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目标。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积极实施四大战略:

(一)科学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在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在目标定位上,一定要从市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在规划的制定上,既要符合实际,又要适度超前,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在建设速度上,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积极稳妥不能急于求成;在工作方法上,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

(二)和谐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树立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主政治建设水平;既要加强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又要重视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养老保险等社会事业和民生条件的改善,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走上和谐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是个长期、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必须按照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融合,积极推进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分批实施、梯次推进战略。××××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薄弱、基础设施较差,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遍地开花,要采取抓点示范、分批实施、梯次推进的办法,集中力量,实施重点突破。要选择一些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建设效果较易显现的村,集中人力、物力、才力,用上3到5年时间进行重点建设,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达到阶段性标准后,经过验收,再实施下一批试点村镇建设。通过分批实施、梯次推进战略,辐射带动全市整个农村,做到点面结合,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力争在30—50年内,使××××的2400多个行政村的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在实施四大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一定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长远目标与当前任务的关系,从长远着眼,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同时要围绕改善民生,解决好农民最急、最盼的问题,使长远发展和当前工作统筹兼顾。二是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真正使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强大合力。三是处理好坚持标准与突出特色的关系,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建设城郊型、产业带动型、旅游景区型、文化生态型等各具特色,各种类型的新农村。四是处理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也要抓好教育、文化、社会治安和民主法制建设,更要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让他们尽快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主体。五是按政策办事与创新工作机制的关系,在认真落实中省政策的同时,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三、××××市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农村政策,切实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素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强对各级干部和农民的培训,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正确处理好发展、建设与群众可承受能力的关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决策、建设和受益主体作用,稳步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对农民群众支农惠农政策、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的宣传和培训,激发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农民素质。进一步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强大舆论氛围。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抓好规划编制,推进以60万亩茶叶、60万亩柑橘、600万头生猪为重点的“三个六”、“四个优”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切实抓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专业乡镇、专业村。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为重点,继续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企业实力。实施绿色“汉”字农产品品牌战略,推进品牌重组和整合,打响大品牌,开辟大市场。抓住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和十(十堰)——天(天水)高速公路、城(成都)——西(西安)高速铁路近年将开通机遇,大力发展山水休闲、田园休闲、古镇休闲、文化休闲等乡村旅游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抓好劳务输出,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三)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改善和发展农村民生。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抓住八大民生工程、“十大工程”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机遇,加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加快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力争3年内完成全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实施“五个一”工程,着力抓好水、电、路、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制约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结合“旅游活市”战略的实施,抓好高速公路及境内交通干道沿线、景区周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切实加强农村教育、卫生、计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通讯等社会事业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积极实施“绿色家园”和农民安居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年”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城镇化建设步伐,努力建设文明、平安、和谐的新农村。

(四)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针对我市农村基础薄弱、投入需求量大而资金来源狭窄的实际,在认真执行政策的同时,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一是不折不扣地落实以“五个三”为主要内容的强农惠农政策。二是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省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确保宽覆盖、多投资、快建设。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市县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从20__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生猪、茶叶、柑橘产业发展资金各 500万元,西乡、宁强、南郑、城固等县区每年分别配套不少于200万元,镇巴县不少于100万元。十一五期间,全市投入“三农”的资金要达到103亿元。三是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经营农村资源、筹措建设资金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研究制定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抓好资源项目整合。以县为主,以项目为平台,尽可能地归并整合资源项目,统筹安排,重点投入,发挥资源资金聚合效应,推动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要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建立土地流转平台试点,引导农村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做好乡村债务化解工作。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农民得到实惠。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行“双议”(“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等形式的议事形式,探索兴办公益事业项目申报制和农村劳力外出信函议事。积极发展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群众组织化程度。切实抓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探索农民以林权、农机具、主导产业和《土地承包合同》、《土地经营权证书》进行抵押的有效方式,推行贷款“一证通”,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

(五)坚持抓点示范,进一步加大新农村示范村镇建设力度。抓住新启动新农村重点示范村镇建设被省、市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的机遇,按照“试点先行、基础突破”的思路,继续抓好示范村镇建设,每年新启动示范村85个。一是继续抓好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完善工作。二是抓好项目建设。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整合资源、项目,集中支持示范村建设,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力争完成省上下达的任务。三是强化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力争培养一批产业发展成效凸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民生建设不断强化,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四是在抓好当年示范村启动建设的同时,编制新启动示范村建设规划,及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协调衔接、有序推进。

(六)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客观上要求各方面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要按照十七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市县区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市、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政府涉农部门为成员,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探讨和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二是坚持试点试范,以点带面,分批实施,梯次推进的工作机制。选取各具特色的典型,重点抓好示范村镇建设,推动全市的新农村建设。三是实行市县领导包抓、部门包建、企业帮扶工作推进机制。落实市级领导、部门项目建设责任制,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四是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督查考核力度,实施示范村镇的动态管理,以奖代补的工作促进机制。坚持每年对示范村镇以及成员单位进行量化考核,对建设任务完成较好的试点村镇和成员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未能完成建设任务的试点村镇进行处罚,取消资格。充分激发和调动试点村镇和成员单位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抓好督促检查工作,严格考核奖罚,努力促使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不断充实完善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深入、健康、有序地开展。

第二篇 关于扎实推进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2900字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0_____年我市成立中共_____市委新农村建设工作委员会,制定《_____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五年规划(2024—2024年)》,现在据规划完成时间还有一年半。为进一步扎实推进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市政协主席_____、副主席_____带领专题调研组,对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并深入__县、乡、村实地考察、座谈,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概况

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五年规划把“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一村三户”的文化工作网络格局作为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围绕五项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即: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予以支持,将闲置中小学校舍资源合理整合、新建乡镇文化站用地无偿使用、资金和设备优先拨付等工作精神贯彻到了各县(市)区,保证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推进实施。县、乡、村各级党政组织大力推进“文化下乡、文化留乡、文化兴乡”工程,市、县专业剧团、图书馆、电影院、艺术馆、文化馆集中组织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农业科技信息到乡村。各县(市)区普遍开展了以文艺演出、图书阅览、科技普及为主要内容的“七彩周末”和“金色田野”等活动,去年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300余场,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市政协调研组实地考察了__县生态展览馆、县富强镇综合文化站、文化长廊,保富村文化活动室、休闲广场,时中乡共荣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

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听取了县文体局的汇报,对__县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取得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尤其是在乡镇文化站建设上“五统一”,即:“统一样式、统一面积、统一结构、统一预算、统一招标”值得推广和借鉴。

调研组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高度重视,认识明确,规划到位,措施得力,整体推进有力度,效果明显。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发展不平衡。建设水准、质量进度高低快慢不一,而且都有薄弱环节;二是工作体系不健全。县区级文化行政部门机构设置难点未突破,虽然大多数已独立挂牌办公,但编委并未正式下文,属于非机构数之内的。特别是20_____年撤销后的乡镇文化站绝大多数没有得到及时恢复,日常工作长期缺位;三是资金匹配不足、到位迟缓,拖累建设工程进度;四是资源整合不够。缺乏统筹规划,联手管理,使原本有限的资源难以发挥共建共享的作用;五是新的工作机制没有形成,建、管、用脱节。

为扎实推进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完成我市规定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统筹规划,进一步明确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改善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要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解决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落实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视难、看电影难、获取文化科技信息难的问题。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相适应,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广泛参与、群众共建共享,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构建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满足城乡群众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二、整合资源,加快建设,全面推进新农村文化五项惠民工程建设

一是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进服务”为目标,以消灭广播电视覆盖盲区和增强覆盖效果为重点,建立以县为中心、乡镇为依托、服务农户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网络。完善农村广播电 二是扎实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建支中心,县建分中心,重点延伸到乡镇、村屯。各地应采取有力措施,对已投资建设的县、乡加强管理和指导,保证尽快解决房舍,安装设备,开展服务,发挥作用。结合“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统筹安排基层服务点建设。通过与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共建共享,完成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继续向上争取资金,力争2024年底实现所有县(市)区都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并逐步向乡镇级扩展。要充实和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丰富数字资源的内容,提高使用效率,使各级分中心、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互联互通,更好地发挥现代数字资源的优势。

三是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工程。实行全额拨款,单独建制,履行社会服务、指导基层、协助管理文化市场的职能,要尽快达到有场所、有设施、有队伍、有内容、有活动、有经费。要尽管落实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作用,使其成为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阵地。2024年底实现乡镇都有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规模300—500平米,并配备相应的图书、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施设备和文体娱乐设施设备,满足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需要。

四是扎实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推广普及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建立新型农村电影放映机制。推动院线公司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实行“五定四统”,即:定放映人员,定放映设备,定放映村点,定放映场次,定放映报酬;统一设备,统一供片,统一结算,统一管理。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广告宣传、设备维护等领域。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全市每年落实农村电影放映场次补

三、加强引导,加大投入,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对于农村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三下乡”文化活动等,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要切实保障五项文化惠民工程相关配套资金落实到位,提前将拟建项目列入下一年度财政预算。逐步加大对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确保每年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

新建农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应在选址、立项、投入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对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并予以合理的安置、补偿,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调动积极性,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四、健全组织,整合力量,尽快建立健全县区文化行政机构

县(市)、区级文化行政机构要实现“三独”:独立机构、独立办公、独立人员,编制按县区中等部门配置。恢复全市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机构,实现“四有”:有编制、有经费、有人员、有活动。对乡镇综合文化站机构设置,市编

第三篇 我市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950字

近年来,我市各级按照胡锦涛___“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本着“整体规划、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结合开展“百千万”帮促工程,培植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庄。最近,我们对部分示范村进行了专题调研,感觉收获很大,很受启发。从调查情况看,这些示范村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三、积极培育文明村风。倡导勤劳致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和睦邻里、尊老爱幼、健康向上的文明风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调查中,我们深切地感到,饱含着乡土气息的文明之风正在扑面而来。一是重视农民教育。比如,东昌府区堂邑镇刘庄村,利用村民学校教育阵地,经常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以及社会公德、伦理道德、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先后举办了文明村民、依法治村、农村卫生知识、农业技术知识、iso900

村里每做出重大决策之前,都要先召开两委会、全体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进行讨论,然后召开村民大会进行表决;村两委制定并完善了村务公开、村干部年度考核、两委干部守则等一系列启示之四:壮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托。从_____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发展情况看,阳谷的刘庙、东昌府区的刘庄、冠县的田马园、茌平的小杨屯等,都是集体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庄。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通过盘活集体资产、租赁经营、承包经营、股份经营等形式,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可以更好地改善公共基础条件、发展公益事业、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应该说,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根本特点和优势。

启示之五:改善基础条件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基础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的原则,通过争取政府投入、引导社会投入、鼓励农民投入、加大集体投入、引进外地投入等多种形式,加快改善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等方面的基础条件,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启示之六,整治村容村貌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各村的基础条件不同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也不一样。但无论基础条件好坏,新农村总要有个新面貌、新气象。要从各村实际出发,远抓新村规划建设,近抓村居环境整治。新村规划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撤并弱小村、改造空心村、培植特色村。有条件的村庄,要积极推广节地、节材、节能、美观、舒适的新型农村住宅。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要以“三清”(清理粪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栏)为重点,以“六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气化)为目标,全面治理“脏、乱、差”问题,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

启示之七,推进改革开放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勃勃生机来源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放的不断扩大。先进村之所以先进,主要是他们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头,调动了内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借助了外部力量,形成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比如,他们有的完善双层经营机制,引导土地流转,强化统一服务,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有的走公司加农户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提高了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有的从优化经营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入手,大力膨胀民营经济,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的通过企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加快发展畜牧养殖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展开了现代农业格局;有的着眼于架起农民与市场、与科技、与城市结合的桥梁,大力兴办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既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也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等等。

启示之八,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的经济建设,它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多方面的内容。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中,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促进和保证作用。因而,不少村都以弘扬“八荣八耻”、促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村风为重点,以加强农村阵地建设为依托,以开展争创“文明村”、”文明街“、“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结合推进平安建设、和谐建设,大力加强农村思想教育,新农村的新风尚正在蔚然形成。

启示之九,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城乡差别表现在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上,根本差在农民自身的素质上。建设新农村的治本之策就是下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代新型农民。要结合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采取政策扶持、集体帮助、龙头带动、农民主动、社会参与的形式,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举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培训班,发展不同层次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大规模地组织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学习从事二三产业的专业技术及

第四篇 某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4100字

近几年,__市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__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最近,我们对__市全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一)立足市情,确立建设重点。紧密结合市情,__确立了本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五个重点。一是工矿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分煤矿所在地和产业集聚区内两种类型。煤矿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侧重于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企地融合发展、共建共赢。产业集聚区内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则按照“产城一体、产城融合、以产促城”的理念,与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共同建设。目前,7个煤矿所在地社区基本建成(有两个煤矿所在地不宜建设社区)。二是采煤沉陷区居民安置地新农村社区建设。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__沉陷面积越来越大,目前已有9个乡镇53个行政村176个自然村因采煤沉陷。搞好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工作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__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也是__最大的民生问题。该类新农村社区建设侧重于交通方便、生活便利、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生态良好。现已建成形成规模的沉陷区安置社区6个,处在起步建设中的7个。三是旅游景点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结合旅游开发,将景点所在村与景点统一规划,共同建设,实现新农村与旅游景点相协调、相配套、相融合、相促进。4个旅游景点社区正在加紧建设中。四是乡镇政府驻地新农村社区建设。围绕宜商、宜业、宜居的目标,充分发挥乡镇政府驻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势,将周边村纳入镇区规划,提高乡镇政府驻地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现代化小城镇网络。__市酂城、李寨、陈集、王集、高庄、太丘、黄口、顺和、卧龙等一批现代化小城镇社区建设在短期内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五是一般村村庄整合建设中心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一般性村庄整合并点,建成一个个交通便利、生活方便、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心村,推进农村社区化、城乡一体化。顺和乡高平房社区、太丘镇黄桥社区、卧龙乡浑河社区等一大批中心村象雨后春笋般纷纷拔起。

(二)着眼长远,科学编制规划。一是科学编制新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市情,__市委托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城市规划设计院完成了新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将全市现有3600多个自然村庄规划整合为140个新农村社区(中心村)。其中,工矿所在地社区20个,采煤沉陷安置社区18个,旅游景点所在地社区4个(分别与所在政府驻地社区或中心村共同建设),乡镇政府驻地社区23个,一般中心村79个。二是科学编制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公开招标了4家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对确定的新农村社区实施高标准规划。在规划编制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采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体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目前,已完成新农村社区规划79个,9月底所有新农村社区规划全部完成。

(三)创新机制,搞活建设方式。__市新农村建设“五个重点”,在建设侧重点上各不相同,在建设方式上也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主要有工农共建、部门帮建、民企助建、村民联建、市场促建等五种类型。一是工农共建。工矿所在地和采煤沉陷区居民安置地的新农村建设与煤矿企业紧密相联,__市“五个重点”新农村建设思路得到了永煤、神火两大集团的关注,他们认为该思路可以有效解决煤矿企业多年想干而干不了的事情,可以有效解决企业与地方群众沟通难、沉陷区居民搬迁难等长期不解的难题。在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投资上形成了“乡村1/3,市1/3,工矿企业1/3”的“工农共建”共识。二是部门帮建。发挥市直部门联系面广、门路多等优势,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部门帮扶工作。__市向新农村社区派驻了市直部门帮扶工作队,发挥了很好的帮扶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__市通过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累计已超过14000万元。三是民企助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家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目前已有60多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了新农村社区建设。如,华星集团投资50万元支持了李寨镇政府驻地社区道路建设,投资30多万元为十八里镇李窑村安装了高杆路灯100套;小龙人教育集团投资16万元为芒山镇陈楼村修建了水泥路;中州棉业公司帮助酂城镇酂东社区实施了旧房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四是村民联建。由村民民主选举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理事会具体负责工程预算、组织招标、资金筹集、质量监管等,所有程序公开透明,村民明明白白。如,城厢乡沱滨社区,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公开招标施工企业、监督进料、监督质量等,农民按成本价住房,大家十分满意;酂城镇政府驻地社区建设中,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全程参与,农民达成了一致意见,旧村拆迁和新社区建设十分顺利。卧龙乡浑河社区、太丘镇黄桥社区、新桥乡朱楼社区等,都是通过理事会管理实现村民联建的好典型。五是市场促建。即通过市场化运作建设新农村。按照“群众有利益、政府有收益、开发商有利润、社区有形象”的原则,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入经营城市的办法,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参与,将新农村社区建设推向市场,调动各种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

(四)尊重民意,制定扶持政策。为强力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政策,涉及财政、土地、税费、金融、待遇等方面。一是财政政策。市本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今年市财政预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880万元,较上年增长20%。二是税费政策。新农村社区建设产生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以专项拨付的形式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与社区建设相关的质检费、实验费、避雷检测费、主体结构检测费、屋面防水检测费等,相关职能部门全部免收,并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到新农村社区建房或购房的农户,旧宅基拆除复垦成耕地后,市国土部门、房管部门免费为其办理相关土地使用证、房产证。三是土地政策。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在拆旧建新中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除保障新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外,富余指标转让后收益全部用于整治村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对农户的拆迁补偿等。三是信贷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符合贷款条件的,市政府协调金融部门给予小额贷款支持。今年以来,已发放新农村建设小额贷款9000多万元。四是待遇政策。入住新农村社区的农民可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实行双重户口(农村户口、城镇户口)政策。保留原承包土地,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和国家惠农政策;在养老保险、子女入学、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待遇等。

(五)培植产业,促进农民增收。__市把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作为培植经济产业、促进生产发展的切入点。已建设现代种植小区23个,标准化养殖小区36个,发展各类专业村261个,发展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27个,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特色产业村不断涌现,如薛湖镇聂寨村的食用菌、马牧乡西董楼村的多种经营、顺和镇高平房村的板材加工、陈集镇代井村的实木家具、王集乡蔡各村的手工饰品、条河乡李各村的铜件加工、太丘镇黄桥村的玩具加工、陈官庄乡胡庄村的畜禽屠宰与羽毛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优势十分明显,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经济支撑。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一)农户之间的现有经济基础差别影响新农村社区建设进程。除急需建房户外,由于户与户间经济基础差别很大,富裕的农户搬入新农村社区热情很高,较穷的农户短期内很难向社区集中。

(二)现有的大量新建楼房影响新农村社区建设进度。近年来,富裕起来的农民建房积极性很高,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新建房屋秩序十分混乱,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沿路建房、村外建房现象,特别是在市南乡镇,这种现象占到50%以上,这些农户让他们搬迁到规划区建房难度很大。

(三)有限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限制了新农村社区的快速发展。上级每年下达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限,很难满足新农村社区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建设资金不足成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制约瓶颈。新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市财政每年预算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十分有限,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十分有限,单纯依靠农民自身建设新农村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五)各部门支农项目投入机制不协调。近年来,国家、省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但这些投入是通过多个部门、多种渠道下达的,由于没有一个正式机构进行统筹管理、协调安排,存在各自为战、效率偏低现象。尽管__市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做好项目整合工作,由于部门利益十分严重,整合效果很不理想。

三、意见和建议

(一)树立“短期造局,长期建设”的思想。短期内,新农村社区要规划好,启动好,着力完善规划区内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新农村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要做好打长远丈、打攻艰战的思想准备,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户率先搬进新农村社区,不搞一刀切,走典型带动、循序渐进的路子,逐步把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引向深入。

(二)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建设新农村社区,将多个行政村整合集聚到一起,用地问题是最大的瓶颈难题。要将新农村社区建设与“占一补一”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紧密结合,同步推进,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置换充足的用地空间。

(三)创新新农村社区建设投融资机制。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农户拆迁、宅基地复垦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农户搬迁形成的建设用地节余指标收益必须在转让后才能得到,市财政、乡镇、村集体都无力提前预付。建议依托金融部门成立新农村建设投资中心,让投资中心参与新农村建设,由投资中心借付建设用地节余指标转让收益给拆旧建新村集体组织用于农户拆迁补偿、宅基地复垦、新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待节余指标转让后利用收益还贷投资中心,保障拆旧建新和新农村社区建设顺利进行。

(四)加大支农项目整合力度。建议由市发改委、财政局、新农村办公室等牵头成立支农项目整合机构,把各部门涉农项目有效整合,统筹管理,科学安排,按照新农村社区建设年度计划,集中投放,整村推进,着力打造典型,以点带面,推进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快速发展。

第五篇 关于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1350字

关于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6月8日至10日,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组织各区县(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及市委市政府驻新农村示范村工作组组长、村支书赴江西赣州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考察团实地考察了赣县山田村、枧田村、石院村,兴国县文院村、长迳村,大家一致认为,赣州市以超前的眼光、创新的思路,充分利用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赣州市新农村建设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2024年9月,江西省委、省政府适应新形势要求,决定在赣州市先走一步,用5年的时间在广大农村开展以村镇规划、“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新农村建设活动,力争经过努力,逐步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活动开展以来,各地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热潮,赣州市兴国县的1532个村庄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占应编制数的45%,今年可全面完成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全面开展了“三清三改”活动,全县3441个自然村均建立了“三清三改”公约和理事会监督执行、定期检查评比的工作长效机制;拆除无人居住的“空心房”6.9万平方米,拆除废弃牛栏猪圈、厕所7000多间;建成了225个示范点,占村庄总数的7%,今年又在实施389个示范点建设,示范点81.6%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安全饮用水、90%的农户硬化了进户道。全市农村共清理垃圾3万多吨、污泥4.5万吨,拆除牛栏、猪圈、茅厕5.76万处;完成6718个村庄的改水、改厕6.7万多座,硬化通村公路3420多公里,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拥护,也受到了上级的关心和重视。《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先后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扎扎实实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题,对赣州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国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国务院研究室叶兴庆等领导先后率团对赣州新农村建设考察调研,充分肯定赣州的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探索与有益实践”,并用“起步早、目标明、措施实、初见效”十二个字来归纳对江西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印象。

二、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广泛宣传,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2024年9月14日,赣州市委、市政府做出“关于在全市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各地广泛动员,精心部署,充分利用标语、传单、广播、电视、板报、宣传车、宣传画、宣讲团等形式深入宣传,层层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各级宣传部门采取歌谣、韵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工作进展情况,营造浓厚的氛围。同时,及时报道了新农村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在全省及至全国引起较大的反响。考察中,随处可见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标语、口号。

第六篇 对我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调查报告5800字

农村公路作为公路网的基础,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要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这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既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既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了进一步扎实推进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按照省炕通厅、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组成调研组,采取上下联动、座谈研讨、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温州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024-2024年)开展了较为深入的调研。现将这次调查形成的综合情况和建议意见报告如下:

一、农村公路现状

(一)农村公路基本概况

奎年来,特别是本届政府以来,我市认真组织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农村公路面貌得到极大改观,截止2024年末,我市现有农村公路11256公里,其中县道3119.5公里、乡道1375.7公里、村道6761公里。全市所有通乡(镇)公路均已等级化和硬化,5550个行政村中有4851个已通等级公路、4366个村的路面已得到硬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通达深度不够。全市农村公路总量较大,但大部分公路都是断头路,没有形成必要联网,客运站场卡设又严重滞后,交通运输服务不能有效配套。

2、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状况较差。到2024年底,全市农村公路1125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091.8公里(一级42.7公里,二级298.7公里,三级620.5公里,四级5129.9公里),准四级公路3210.1公里,等外公路1954.3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只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2.69%,而准四级、等外公路却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45.9%。全市还有699个行政村未通上等级公路,有1184个行政村未通上水泥路或沥青路。

3、农村公路病危桥梁多,全市四类及病危桥梁2858延米/116座,急需改造;安全设施、标志不完善,渡口及渡船等也均存在安全隐患。

4、农村公路抗灾能力脆弱,再加上我市自然灾害频发,新路破损现象严重。

5、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通村公路基本处于失管状态。

另外,与我省其它地市相比,我市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通达率均处于全省后列(全省农村公路现状对照表附后)。

二、实施康庄工程建设的主要成绩及基本经验

2024年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以来,至2024年4月底止,累计完成投资15.3亿元,共完成63个乡镇的通乡公路改造724.5公里,全市所有的262个乡镇都通上等级路和硬化路;完成通村公路改造8262公里,其中路基改造4520公里、路面硬化3742公里,新增通等级公路的行政村1850个,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78.7%,提高了30.6个百分点,新增公路硬化的行政村1445个,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74.5%,提高了23.9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多时间实现了本届政府通村公路的建设任务和目标(2024年-2024年建设目标任务:路基路面改造7700公路,等级公路通村率85%,通村公路硬化率72%)。

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得到农村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被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促进了统筹发展。过去,出行走山路、走泥路,运输靠肩挑,农村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老百姓走上了“康庄大道”,坐上了“方便车”,有效解决了农村“出行难”问题,使乡村与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紧密,提高了农产品的运输效率,扩大了流通范围,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2、实施乡村康庄工程,激活了农业农村经济。农村交通方便了,山区群众与外界接触多了、交流也广了,各种信息渠道更加通畅,有效促进了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引进外来投资,开发、做强、做大农业、旅游项目,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外出经商、打工,增加农村农民收入,极大地激活了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

3、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加强了干群党群关系。乡村康庄工程作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生动载体,被广大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真正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农村、对广大老百姓的关心,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有利于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有利于塑造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在实施康庄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探索,

经验教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必须形成齐心协力建“康庄”的浓厚氛围

省炕通厅非常重视康庄工程,把它作为交通“六大工程”的重点来抓;温州市委、市政府把康庄工程作为“139富民攻坚计划”的基础,每年都列入市政府重点工程和为民办实事;市政府领导多次专题研究康庄工程建设,下工地调研指导;市人大、市政协多次组织代表、委员视察康庄工程,始终关心着康庄工程建设;各县(市、区)、乡镇政府更是把康庄工程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职能部门一路绿灯、农民群众热情高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了齐心协力建“康庄”的浓厚氛围,是“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把部门的行为转变为政府的行为,把行业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的成功典范之一。

2、必须依靠一系列好政策

乡村康庄工程点多面广,量大、工程量大、投资额大。省炕通厅、市政府按照平衡发展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补助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筹资压力。县(市、区)政府作为康庄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根据各自实际,出台了政策、资金、管理等各项强有力措施。这些都从根本上保证了康庄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必须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明确的机制

各级政府不仅把乡村康庄工程列入政府重要,还与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明确责任、落实责任,奖罚分明;政府领导分片联系负责,组织部门更是把干部任用与康庄工程挂起钩来,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有力促进乡村康庄工程的实施。

4、必须拥有一支事业心强,能干事、敢干事、能干具体事、能干成具体事的队伍

康庄工程是在特定的时期实施的,每项的执行与落实,都需要有特定的思路、特别的办法对待,更需要有特别能干事的人来做。三年的康庄工程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事业心强、整体素质高的人才,增强了行业内谋发展、干事业的氛围,这是康庄工程建设中积累的一笔珍贵财富,更是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保障。

三、对新农村公路建管养的思考

(一)关于新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思路

卡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的中心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加快新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我们交通部门的新要求。因此,我们要按照“建管养并重、路站运一体”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标准化、连通网络化、安全设施及站场配套化、城乡客运一体化”的目标,集中人力、物力,扎实推进,加快实现我市农村公路交通从与经济社会逐步适应到适度超前的转变。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增强超前意识,力求科学发展

立足农村公路建设新的基点,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跳出交通谋划交通,超前规划新农村公路,注重前瞻性;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建立项目库,强化前期,严格程序,加强设计管理,注重科学性。

2、突出建设重点,力求协调发展

新农村公路建设,要统筹兼顾,努力实施“四大工程”:一是继续实施康庄工程,提高等级公路通村率与硬化率;二是积极实施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公路等级;三是全面实施联网工程,充分发挥公路整体效益;四是加快实施站场工程,繁荣农村客运市场。

3、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和谐发展

一要树立“宁可少建一米公路,也不能留下一处隐患”的理念,落实专项资金,实施“安保工程”,使农村公路真正成为老百姓的平安之路、幸福之路;二要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招投标办法,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加快建立健全交通诚信体系,加强监管,建设农村公路精品工程,树立交通新形象;三要落实“四真”要求,加大农村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四要尽量利用老路,最大限度节约土地,同时保护好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努力建设生态型农村公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4、深化改革探索,力求创新发展

咎续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扎实推动科技创新,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在质量、安全、节约、环保等方面力求有新突破。

(二)关于新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

1、主要目标

根据上述发展思路和要求,我市新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到2024年,全市所有乡镇至所在县(市、区)城有一条四级以上公路,中心镇至所在县(市、区)城有一条三级以上公路,通村公路等级率、硬化率均达到97。

到2024年,重要县道达到二级公路标准,乡道达到四级标准以上,村道达到准四级以上,通村公路等级率、硬化率均达到100。所有乡、行政村的停靠站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公路交通状况力争达到全省中等水平。

2、具体任务

到2024年(“__”期间),计划投资71亿元,完成县道连网240公里、改造380公里;乡道连网、改造1000公里;村道通达、连网、改造2800公里;危桥改造2858延米/116座;撤渡建桥19处;完成公路安全设施建设投入3.3亿元;建成五级客运站30个、港湾式停靠站7000个;“整村迁移、下山脱贫”77个村。

到2024年,计划投资118亿元,完成县道连网公路410公里、改造648公里;乡道连网、改造1800公里;村道通达、连网、改造4200公里;危桥改造2858延米/116座;撤渡建桥19处;完成公路安全设施建设投入5.6亿元;建成五级客运站75个、港湾式停靠站10000个;“整村迁移、下山脱贫”96个村。

要加快农村站场卡设步伐,促进农村客运发展,争取做到路通车通,方便农民群众出行;要加快县境内班次的改造,突出城镇内外交通的衔接,特别要重视发展城镇客运班线,提高农村班车通达率,逐步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三)关于新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

从实际需求出发,合理把握标准;修实用之路、修安全之路、修资源节约之路。原则上,县乡公路要按照等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排水与边坡挡墙设计要加强,交通安全设施要做到“四同时”;村级道路要按照《浙江省准四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从严掌握各项指标,建设时要重点突出错车道与安全设施的到位,平原地区及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用等级公路建设标准。

(四)关于新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

农村公路是农村的“市政设施”,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属公共产品。因此,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针,建设农村公路,要以政府投资为主,继续坚持地方为主、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与农民的积极性,采取国家多投一点、地方财政多出一点、社会群众捐一点的形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五)关于新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1、建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

在公路管理部门中增设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科室,核定编制(以现有康办人员为基础),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在现有的路政大队、中队中增加编制,对农村公路进行路政管理。

在各乡、镇政府增加1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路政管理员,同时聘用2~3名有经验的协管人员(最好是建设康庄工程时受过培训的人员);人员纳入乡镇管理,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给予业务指导,经费由基金统一支出。

各村级组织要积极配合各项。

2、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基金

卡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基金,设立专户,按照“省厅补、社会融、财政保”的原则筹集,归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省厅补:建议省炕通厅研究制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标准,规范农村公路管养,对养路费进行切块,专项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并逐年增加切块比例,以确保农村公路正常运转。

社会融:可通过安排营运线路、转让公路冠名权、开发路边绿化权等方式融资。

财政保:除手拖摩托车养路费全部用于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外,县财政补助不足部分且不低于:县道年公里8000元、乡道年公里5000元,村道年公里1500元(对于现行县(市、区)政府财政安排实际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经费标准高于上述要求的仍执行现行标准)。

地级市财政承担对实行半级财政的区级政府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不足部分的补贴。

原则上不向农民筹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

管理养护资金用于养护生产的不得少于70。

3、实行农村公路管养分离机制

农村公路实行管养分离机制,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对原有从事大中修的养护人员进行重组,成立公路养护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公路养护权。养护公司自负盈亏,按企业用工制度进行管理。日常保养实行定额管理,专项养护实行项目管理。并要积极探索建设、养护一体化机制。

四、若干建议要求

(一)建议省市政府出台新农村公路建设的相关政策

新农村公路建设不同于国、省道公路建设,也不完全等同于乡村康庄工程,它需要国家更多的倾斜政策,包括税收、土地、矿产等方面的优惠,因此建议在乡村康庄工程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更加优惠、更多倾斜的相关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

1、加大建设资金补助力度。经过三年的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今后的农村公路建设将向经济更落后的地方转移,自然条件更加恶劣,工程造价、施工难度成倍增加,同时对新农村公路建设的要求更高,因此省市政府要视实际情况加大补助力度。

卡议市级财政按以下标准给予补助:县乡道按造价的20补助,村道以奖代补4万元/公里(康庄工程标准),农村五级客运站按5万元/个补助,港湾式停靠站补助1万元/个。按此标准计算,市级财政补助新农村公路建设2024年前约需11.4亿元、2024年前约需21.3亿元。

2、适时考虑将一些较大的自然村(500人以上)纳入农村公路建设的范畴。

3、以规范性文件或立法的形式,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和管理养护基金,明确各级政府的筹资责任和交通公路部门的管理养护责任,确保基金筹措渠道通畅、稳定,管理养护责任落实到位,加快养护体制改革步伐。

(二)建议修订相关的公路法律法规

现行公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将村级公路列入管理范围,村级公路成为管理与养护的盲区,建议修订相关的公路法律法规,将村级公路以立法的形式纳入管理范畴,使交通行政执法有法可依。同时,要明确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为加强路政管理提供依据。

(三)建议推广康庄工程建设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对康庄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项目管理办法、多渠道筹资方式、扶持优惠政策以及实行项目业主多元化的新思路,要认真,予以推广。

第七篇 关于某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3500字

近几年,__市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__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最近,我们对__市全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一)立足市情,确立建设重点。紧密结合市情,__确立了本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五个重点。一是工矿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分煤矿所在地和产业集聚区内两种类型。煤矿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侧重于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企地融合发展、共建共赢。产业集聚区内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则按照产城一体、产城融合、以产促城的理念,与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共同建设。目前,7个煤矿所在地社区基本建成(有两个煤矿所在地不宜建设社区)。二是采煤沉陷区居民安置地新农村社区建设。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__沉陷面积越来越大,目前已有9个乡镇53个行政村176个自然村因采煤沉陷。搞好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工作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__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也是__最大的民生问题。该类新农村社区建设侧重于交通方便、生活便利、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生态良好。

现已建成形成规模的沉陷区安置社区6个,处在起步建设中的7个。三是旅游景点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结合旅游开发,将景点所在村与景点统一规划,共同建设,实现新农村与旅游景点相协调、相配套、相融合、相促进。4个旅游景点社区正在加紧建设中。四是乡镇政府驻地新农村社区建设。围绕宜商、宜业、宜居的目标,充分发挥乡镇政府驻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势,将周边村纳入镇区规划,提高乡镇政府驻地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现代化小城镇网络。__市酂城、李寨、陈集、王集、高庄、太丘、黄口、顺和、卧龙等一批现代化小城镇社区建设在短期内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五是一般村村庄整合建设中心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一般性村庄整合并点,建成一个个交通便利、生活方便、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心村,推进农村社区化、城乡一体化。顺和乡高平房社区、太丘镇黄桥社区、卧龙乡浑河社区等一大批中心村象雨后春笋般纷纷拔起。

(三)创新机制,搞活建设方式。__市新农村建设五个重点,在建设侧重点上各不相同,在建设方式上也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主要有工农共建、部门帮建、民企助建、村民联建、市场促建等五种类型。一是工农共建。工矿所在地和采煤沉陷区居民安置地的新农村建设与煤矿企业紧密相联,__市五个重点新农村建设思路得到了永煤、神火两大集团的关注,他们认为该思路可以有效解决煤矿企业多年想干而干不了的事情,可以有效解决企业与地方群众沟通难、沉陷区居民搬迁难等长期不解的难题。在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投资上形成了乡村1/3,市1/3,工矿企业1/3的工农共建共识。二是部门帮建。发挥市直部门联系面广、门路多等优势,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部门帮扶工作。__市向新农村社区派驻了市直部门帮扶工作队,发挥了很好的帮扶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__市通过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累计已超过14000万元。三是民企助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家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目前已有60多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了新农村社区建设。如,华星集团投资50万元支持了李寨镇政府驻地社区道路建设,投资30多万元为十八里镇李窑村安装了高杆路灯100套;小龙人教育集团投资16万元为芒山镇陈楼村修建了水泥路;中州棉业公司帮助酂城镇酂东社区实施了旧房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四是村民联建。由村民民主选举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理事会具体负责工程预算、组织招标、资金筹集、质量监管等,所有程序公开透明,村民明明白白。如,城厢乡沱滨社区,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公开招标施工企业、监督进料、监督质量等,农民按成本价住房,大家十分满意;酂城镇政府驻地社区建设中,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全程参与,农民达成了一致意见,旧村拆迁和新社区建设十分顺利。卧龙乡浑河社区、太丘镇黄桥社区、新桥乡朱楼社区等,都是通过理事会管理实现村民联建的好典型。五是市场促建。即通过市场化运作建设新农村。按照群众有利益、政府有收益、开发商有利润、社区有形象的原则,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入经营城市的办法,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参与,将新农村社区建设推向市场,调动各种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

(四)尊重民意,制定扶持政策。为强力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政策,涉及财政、土地、税费、金融、待遇等方面。一是财政政策。市本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今年市财政预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880万元,较上年增长20%。二是税费政策。新农村社区建设产生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以专项拨付的形式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与社区建设相关的质检费、实验费、避雷检测费、主体结构检测费、屋面防水检测费等,相关职能部门全部免收,并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到新农村社区建房或购房的农户,旧宅基拆除复垦成耕地后,市国土部门、房管部门免费为其办理相关土地使用证、房产证。三是土地政策。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在拆旧建新中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除保障新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外,富余指标转让后收益全部用于整治村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对农户的拆迁补偿等。三是信贷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符合贷款条件的,市政府协调金融部门给予小额贷款支持。今年以来,已发放新农村建设小额贷款9000多万元。四是待遇政策。入住新农村社区的农民可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实行双重户口(农村户口、城镇户口)政策。保留原承包土地,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和国家惠农政策;在养老保险、子女入学、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待遇等。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一)农户之间的现有经济基础差别影响新农村社区建设进程。除急需建房户外,由于户与户间经济基础差别很大,富裕的农户搬入新农村社区热情很高,较穷的农户短期内很难向社区集中。

(二)现有的大量新建楼房影响新农村社区建设进度。近年来,富裕起来的农民建房积极性很高,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新建房屋秩序十分混乱,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沿路建房、村外建房现象,特别是在市南乡镇,这种现象占到50%以上,这些农户让他们搬迁到规划区建房难度很大。

(三)有限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限制了新农村社区的快速发展。上级每年下达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限,很难满足新农村社区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建设资金不足成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制约瓶颈。新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市财政每年预算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十分有限,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十分有限,单纯依靠农民自身建设新农村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五)各部门支农项目投入机制不协调。近年来,国家、省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但这些投入是通过多个部门、多种渠道下达的,由于没有一个正式机构进行统筹管理、协调安排,存在各自为战、效率偏低现象。尽管__市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做好项目整合工作,由于部门利益十分严重,整合效果很不理想。

三、意见和建议

(一)树立短期造局,长期建设的思想。短期内,新农村社区要规划好,启动好,着力完善规划区内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新农村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要做好打长远丈、打攻艰战的思想准备,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户率先搬进新农村社区,不搞一刀切,走典型带动、循序渐进的路子,逐步把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引向深入。

(二)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建设新农村社区,将多个行政村整合集聚到一起,用地问题是最大的瓶颈难题。要将新农村社区建设与占一补一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紧密结合,同步推进,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置换充足的用地空间。

(三)创新新农村社区建设投融资机制。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农户拆迁、宅基地复垦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农户搬迁形成的建设用地节余指标收益必须在转让后才能得到,市财政、乡镇、村集体都无力提前预付。建议依托金融部门成立新农村建设投资中心,让投资中心参与新农村建设,由投资中心借付建设用地节余指标转让收益给拆旧建新村集体组织用于农户拆迁补偿、宅基地复垦、新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待节余指标转让后利用收益还贷投资中心,保障拆旧建新和新农村社区建设顺利进行。

(四)加大支农项目整合力度。建议由市发改委、财政局、新农村办公室等牵头成立支农项目整合机构,把各部门涉农项目有效整合,统筹管理,科学安排,按照新农村社区建设年度计划,集中投放,整村推进,着力打造典型,以点带面,推进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快速发展。

第八篇 农发行关于加大信贷投入支持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专题报告1450字

农发行关于加大信贷投入支持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专题报告

关于加大信贷投入支持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专题报告

农发行市分行是我市唯一一家国有政策性银行,肩负着支持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光荣使命,目前下设 个支行、 个营业部,至11月末,各项贷款余额 亿元,其中商业性贷款 亿元。随着新业务的开展,农发行政策支农作用明显增强,___、国务院也对农发行寄予厚望,特别是近3年中央1号文件以及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都对农发行强化服务职能、加大支农力度做出明确指示。我们充分认识到,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发行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行始终坚持“以农为本”,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经营中不以盈利为目的,贷款执行基准利率,用款成本较低。并且业务品种不断增加、支农惠农手段日趋丰富,目前贷款品种40多个,覆盖了农业各个方面,涉及农、林、牧、副、渔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科研等多个环节,既能支持我市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农机制造、造纸行业、水库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网、路网、电网“三网”改造,又能支持涉及有机蔬菜、卤制品加工、板栗购销、种猪繁育、畜牧养殖及宰杀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我行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行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建设 市”的目标,围绕我市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推进产业化经营、开发提升旅游资源、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农业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安排部署,明确重点,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目前我行支持的客户中,有 家贷款规模过千万元, 家过亿元。在贷款3亿元支持“ 综合整治”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4.5亿元对 “ 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两个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支持,从而优化了 整体旅游环境、改善了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信贷资金3亿元,重点支持了 食品有限公司、 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家竞争力强、效益好、辐射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发放贷款3000多万元,重点支持了 限公司、 有限公司、 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成长型小企业,增添了新农村发展活力;发放贷款4000多万元,重点支持了 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等科技力量较强的企业,加大了对科研成果的推广运用,增强了农村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对23家企业核定授信额度超过 亿元,促进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银企、农民实现“三赢”。

下一步工作中,我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经济工作特别是农业发展的总体安排,在继续做好粮棉油购储销信贷业务,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安全的同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一是重点支持地方政府有规划、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并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投入。目前已储备项目 个,其中市级4个、县级4个,贷款意向 亿元。二是大力支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发展。三是积极支持列入国家和省重点推广计划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

为加大对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我行将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资金。同时建议市委、市政府在政策信息、农业规划和发展等方面继续加大对我行的指导力度,组建政府、银行、企业之间沟通协调机制,以利于我行及时、充分地掌握信息,实现银企对接、项目对接,全力支持我市新农村建设。

特此报告。

第九篇 关于某市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1400字

近几年,__市不断探索,着力实行某项政府的发展制度,投入大量财政人力,走出了一条__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最近,我们对__市全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一)立足市情,确立建设重点。紧密结合市情,__确立了本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五个重点。一是工矿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分煤矿所在地和产业集聚区内两种类型。煤矿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侧重于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企地融合发展、共建共赢。产业集聚区内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则按照产城一体、产城融合、以产促城的理念,与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共同建设。目前,7个煤矿所在地社区基本建成(有两个煤矿所在地不宜建设社区)。二是采煤沉陷区居民安置地新农村社区建设。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__沉陷面积越来越大,目前已有9个乡镇53个行政村176个自然村因采煤沉陷。搞好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工作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__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也是__最大的民生问题。该类新农村社区建设侧重于交通方便、生活便利、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生态良好。现已建成形成规模的沉陷区安置社区6个,处在起步建设中的7个。三是旅游景点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结合旅游开发,将景点所在村与景点统一规划,共同建设,实现新农村与旅游景点相协调、相配套、相融合、相促进。4个旅游景点社区正在加紧建设中。

(三)创新机制,搞活建设方式。__市新农村建设五个重点,在建设侧重点上各不相同,在建设方式上也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主要有工农共建、部门帮建、民企助建、村民联建、市场促建等五种类型。

一是工农共建。工矿所在地和采煤沉陷区居民安置地的新农村建设与煤矿企业紧密相联,__市五个重点新农村建设思路得到了永煤、神火两大集团的关注,他们认为该思路可以有效解决煤矿企业多年想干而干不了的事情,可以有效解决企业与地方群众沟通难、沉陷区居民搬迁难等长期不解的难题。在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投资上形成了乡村1/3,市1/3,工矿企业1/3的工农共建共识。

二是部门帮建。发挥市直部门联系面广、门路多等优势,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部门帮扶工作。__市向新农村社区派驻了市直部门帮扶工作队,发挥了很好的帮扶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__市通过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累计已超过14000万元。

三是民企助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家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目前已有60多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了新农村社区建设。如,华星集团投资50万元支持了李寨镇政府驻地社区道路建设,投资30多万元为十八里镇李窑村安装了高杆路灯100套;小龙人教育集团投资16万元为芒山镇陈楼村修建了水泥路;中州棉业公司帮助酂城镇酂东社区实施了旧房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等。

四是村民联建。由村民民主选举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理事会具体负责工程预算、组织招标、资金筹集、质量监管等,所有程序公开透明,村民明明白白。如城厢乡沱滨社区,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公开招标施工企业、监督进料、监督质量等,农民按成本价住房,大家十分满意;酂城镇政府驻地社区建设中,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全程参与,农民达成了一致意见,旧村拆迁和新社区建设十分顺利。卧龙乡浑河社区、太丘镇黄桥社区、新桥乡朱楼社区等,都是通过理事会管理实现村民联建的好典型。

由此看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已经基本成型与落实,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全部进入小康社会。共同创造美好富裕的明天。

关于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九篇

××××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工作全局,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两大主题,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梯次推进,通过典型引路,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市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及成效一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迅速掀起新农村建设热潮。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用科学观指导新农村建设,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支农惠农政策有了充分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市新农村信息

  • 关于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十二篇
  • 关于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十二篇64人关注

    ××××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工作全局,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两大主题,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梯次推进,通过典型引 ...[更多]

  • 关于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九篇
  • 关于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九篇11人关注

    ××××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工作全局,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两大主题,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梯次推进,通过典型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