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大全 > 社会报告 > 调研报告

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11-19 查看人数:96

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怎么写

一、引言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城乡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本报告旨在深入调研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现状分析

1. 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城市学校设施完善,教师素质高,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2. 教育机会不均:城市学生享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农村学生面临升学困难。

3. 教育质量差异:城市学校的教育质量普遍高于农村,影响城乡学生的未来竞争力。

三、问题探讨

1. 人才流失:优秀教师倾向于流向城市,农村教育人才短缺。

2. 政策执行不力:一些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在实施中遇到困难,效果不明显。

3. 家庭经济条件: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制约了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四、对策建议

1. 提升农村教育硬件: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提高教育质量。

2. 引导师资流动:建立公平的教师流动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3. 创新教育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远程教育,缩小城乡信息鸿沟。

4. 完善政策支持:调整教育政策,确保城乡学生享有同等教育机会。

五、案例研究 选取几个成功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地区,分析其经验与教训,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六、挑战与前景 面对人口流动、社会变迁等挑战,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将持续推进,未来有望实现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实现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在城乡教育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报告将详细剖析当前状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深化发展贡献力量。

结尾: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持续改进教育资源配置,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创新教育模式,我们有信心逐步消除城乡教育的鸿沟,为每一位孩子创造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环境。未来,期待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步伐更加稳健,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描绘出一幅更加美好的蓝图。

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第一篇 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3150字

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要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互利双赢的发展格局,促进城乡教育全面、协调、均衡发展,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调研课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解决_____区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总结和分析城乡教育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全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_____区城乡教育发展现状

(一) 基本情况

_____教育,底子薄,发展快,有特色。70年代,建区之初,只有厂子弟中学一所单设初中,戴帽初中2所,当时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不但在老重庆的9个区垫底,即使在原来的重庆8县,现在的渝西地区也是垫底。

1994年顺利通过四川省“两基”检查验收,成为重庆市第二个“两基”、“普实”合格区县;20__年获市“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__年通过了市政府“两基”复查验收,成为全市第二个普及义务教育先进区;先后被评为重庆市“首批素质教育实验区”、“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单位。从1997年秋季开始,我区实行6周岁儿童全部就近入学,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入初中,并依法对义务教育阶段进行管理,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全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一直为100%,初中辍学率已经控制在1%以内。教育质量稳步上升。20__年,在全市率先实行了高中阶段免试入学制度。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普及。20__年成功创建了1所市级重点中学,并于20__年4月被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重点中学。

目前,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24所,其中市级重点高完中1所,中职学校2所,初中2所,小学8所,幼儿园11所。在校学生10999人,在职教职工578人,其中专任教师506人,高级职称37人,中级职称209人。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们以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龙头,以实行义务教育均衡投入政策为重点,以完善人事分配制度为突破口,以改革办学体制为依托,有效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1.充分发挥了教育规划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一是规划先行。20__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完成《_____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__——2024)编制,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目标明确。提出于20__年前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十二年教育,实现区域内教育发展均衡化;到2024年前,形成与20万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全部城市化的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教育发展实现标准化、优质化、均衡化。三是保障有力。将投资6亿元,在土地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保证教学用地,改、扩建14所中小学和15——20所幼儿园。该规划一并纳入《_____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2.构建了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体制。一是统一经费标准。确保教育投入,自20__年起,我区在全市率先打破按城市、城镇、农村类别安排经费的做法,实行均衡安排中小学拨款。全区所有中小学均按统一标准安排经常性运行经费,20__年,按小学每生675元,初中每生1010元安排经常性运行经费。二是倾斜薄弱学校。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校舍维护、电教教仪和图书配备、教师培训等专项经费安排方面非常重视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进行倾斜,逐步缩小农村与城镇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的差距,弥补历史欠账。三是帮扶弱势群体。通过实施“贫困生救助”工程,自20__年以来我区没有出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现象。20__年安排经费50余万元,通过“两免一补”、“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女童补助”、“边远学生午餐、交通补助”等项目,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救助,求助面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0%以上。从20__年秋季新学期起,对_____户籍学生就读区内中职学校免除学费。

3.构建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师资保障机制。一是消除城乡教师待遇差距。农村中小学教师每月还可得到午餐、通讯、交通等补助,部分农村教师的收入甚至高过城市教师。二是建立城乡学校之间教师交流机制。三是完善继续教育制度。教师人均经常性培训经费每年不低于200元,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4.构建了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新机制。从20__年秋季起,_____区在全市率先按照“一校两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的原则,推行城乡学校“捆绑式”办学模式,构建起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机制。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

二、存在的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用“三把尺子”衡量_____教育,把教育放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和框架中来分析,我们发现,_____教育还存在一些有 违科学发展观、影响教育健康协调发展、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

(一)横向比:用区的标准衡量,我区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与主城各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与主城经济较发达区横向比,_____区的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还不够适应,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特色学校、品牌学校树立不够。

(二)纵向比:硬件投入和软件建设任务仍然艰巨

1.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十二年教育硬件投入任务艰巨

历年来,区委、区政府对教育投入较大,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已有的硬件条件无法支撑“双高”需要,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进展缓慢,只有三分之一的学校达到标准。各校运动场地、功能用房、教育装备多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两基”标准,仍然是教育投入缺口较大。

2.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离“双高”需要还有较大差距。正在实施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改革和绩效工资改革对学校的现有秩序冲击巨大。学校现有的协调发展的平衡格局即将打破,新的平衡短期内很难建立,稳定工作将在较长时期内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

3.学校内涵发展还需大力加强

各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效益存在差距,要加强现代学校管理,建立和完善教育均衡发展、一体化发展的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帮助学校提高管理水平。

(三)“314”标尺比: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均衡发展不够,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在城市区域和空间变大的过程中,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资源配置的规划缺乏保障,相对于人口集中和学龄人口增加的地区,一些学校建设落后,教育设施规模较小,优质教育缺乏的矛盾突出。在城区不断扩展,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渴求让子女接受相对优质的城市教育资源的形势下,出现了城区中小学规模小,用地严重不足、功能用房紧缺、班额较大等问题。

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国家和重庆的宏观政策

20__年7月,国家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对未来重庆教育的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实质性的发展项目与机遇。

20__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___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各项统筹之首。

20__年11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这十项工程建设,到20__ 年底约需投资4 万亿元。20__年的中央投资1000亿元,其中有44亿涉及到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按照重庆新的城市化规划,全市3100多万人口的半数以上都将住进城镇。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十一五”期间,重庆将完成总量达13000亿元的投资,其中5200多亿元资金将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到20__年,重庆将对基础教育投入100亿元,支持基础教育危旧房改造、高中扩建等建设。

20__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支持重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总的来看,从国家到重庆的政策导向将进一步关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为我区教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二篇 南通实践科学发展观发展情况调研报告900字

南通实践科学发展观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我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辉煌的30年历程。当各类成功经验充分迸发、各种成熟模式竞领潮头之后,一座城市的悄然崛起,却引发从领导层到新闻界乃至学术领域的广泛关注。我们带着一连串的问号走进南通,实地考察的始终备感震撼,不得不为南通的成功实践所折服,更不能不去认真解析、悉心借鉴这一独特的“南通现象”。

一、“南通现象”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典范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南通聚力进取,奋起直追,短短几年实现了从崛起苏中,到融入苏南,进而挺进“长三角”核心圈的全面跨越,呈现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的良性态势。当我们全景式观察“南通现象”时,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特征,给我们印记至深。

(一)经济增长上的“南通速度”。南通的发展曾多年徘徊于江苏13个省辖市后列,在“长三角”也逐渐被边缘化。近年来,南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实施“以工兴市”第一方略,大力发展集约型、集群型、开放型、内生型、港口型、都市型经济,突出江海联动,强攻开发投入,实现了由“江河时代”向“江海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船舶修造及配套等先进制造业迅速崛起,经济总量快速攀升。20__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510亿元,6年翻了一番半,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由第35位前移至第28位,在全国280多个地级市中位列第8,在全省的排位由1999年、20__年连续倒数第一晋升为20__年、20__年顺数第一;实现财政总收入390亿元、地方收入160亿元,6年翻了两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5亿元,是20__年的4.9倍,其中工业投资达1146亿元,位居全省第二。利用外资连续几年“撑竿跳”,20__年跨入全国大中城市利用外资十强行列,20__年实际进资近30亿美元,是20__年的12.3倍,在全省排位由第8前移到第3。民营经济实现爆发式增长,20__年私营企业注册资本突破2500亿元,是20__年的16倍,列全省第二位,并荣登“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榜首;民间投资突破100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3.9%,比20__年提高28.6个百分点,利用社会资本建立了全国首家大型民营医院和首个大型开闭式穹顶体育馆。20__年,在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排名中,南通由原来的60位左右跃升至第36位,下辖5个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第三篇 镇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阶段调研报告2700字

一﹑##农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农业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优化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镇现有农村人口4万,农业从业人员约1.5万人,可耕地面积3.8万亩。已形成西甜瓜、水蜜桃、特色蔬菜、水稻、名优水产品等五大主导产业。202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4.1亿元,亩产值近5千元。

(一)种植业结构持续调整,成绩显著。优质西甜瓜﹑翠冠梨等市场适销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明显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粮经比例23:77,种植业总产值稳中有增。

(二)林果业健康发展。至2024年末,全镇林地和经济果林总面积已达到9000亩,林地覆盖率已达26%。林业建设的质量和生态效益大幅度提高。

(三)农业产业化得到初步发展。全镇以“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延伸农业产业链”为目标,已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0余家。2024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达5千多万元,“田博”、“君安”成为全市知名品牌产品,其中“君安”在2024年被选为奥运会特供蛋品。产品通过国家级无公害产品认证,全镇已有“田博”等多家专业合作社的耕地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

(四)现代农业先行区初现雏形。镇内完成了两港大道以东为条状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引入了青扁豆、西甜瓜、百果园、特色蔬菜、生态片林、特色水产品等一批项目。现代农业先行区生产总面积已达3000余亩。

二﹑##农业的发展方向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农村新郊区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工作布局,以科教兴农﹑深化经营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基本构架。

(二)目标任务

重点推进农业发展“四大转型”和“五化建设”。

1、“四大转型”

一是产业功能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大胆开拓和创新,积极探索和建设具有##特色的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扶持现代农业合作社﹑品牌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开发和建设。基本构筑起现代都市型生态和服务农业的基本框架。

二是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转型。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主要抓手,积极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新经济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向产加销一体化、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的方向发展,努力创新和提升农业的产业业态。

三是产品结构和市场的转型。强化品牌建设和推行标准化生产,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为依托,在各主要产品生产上,做好做强1-2个品牌,以品牌的质量、形象和诚信,拓展超市、专卖店、宾馆酒店等中高端市场,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升级和市场转型。通过休闲农业、品牌农产品等服务性农业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性产品的比重,实现农业生产、服务和市场的多元化。

四是生产布局空间结构的转型。以条状现代农业先行区的布局模式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并与临港新城、安置小区和其他非农集聚区有机组合,形成和谐有序的区域空间结构,建设田园化都市农业区域。

2、“五化建设”

一是农业装备现代化。以高产粮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蔬菜瓜果园艺设施工程,以及农产品保鲜加工﹑贮运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为主要抓手,努力推进农业设施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

二是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以品牌﹑技术服务和统一销售的横向联合和多种合作,探索和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加工配送直销等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中各环节利益协调极致和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建设,提升发展水平。

三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以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现代信息和生态农业中的实践应用为重点,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四是农业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如在西甜瓜和水果生产上,以“田博”和“生清”品牌战略为抓手,在各生产点建立配套的产品技术标准、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带动全镇同类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生产,大幅度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是农业生产规模生态化。以循环经济和生产链衔接,实现生产过程中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化肥和农药的“双减”使用,生产、生态和景观效益的有机结合为主要目标,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开发建设的投入和扶持,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具体措施

1、种植业

重点抓好各村高产粮田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市政府要求的最低保有量,增强抗御自然风险能力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强化测土配方,提高土地肥力;进一步调优夏﹑秋熟种植结构,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切实抓好待开发过渡性地区存续期内的种植业生产。

2、林果业

以桃、梨、桔为主的经济果林,要重点扶持优质品种的开发、引进和推广,调优品种结构;建设生态型果园,拓展生态景观和休闲观光功能积极开发衍生服务产品。继续强化大治河沿岸的千亩桔林的生产和自然生态景观。

3、养殖业

要稳步调减总量与规模;适度引进养殖新品种,优化养殖产品的结构和产品质量;逐步完成镇规模养殖场的标准化生态改造,支持“君安”品牌成为2024年世博会专供蛋品供应商。

4、休闲观光旅游农业

重点依托##人家、百果园、上海鲜花港、森林公园、大治河沿岸林果带等优势资源条件,以农村文化﹑民俗风情﹑景观生态﹑参与体验为主题,生产经营与休闲观光有机融合,率先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精品。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体验农村生活的休闲场所。

5、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以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站为中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涉及农业各产业、农业生产各环节、点面结合的专业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配套服务。以“科技强农”为载体,立足自主创新、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强化农民技术培训、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切实把农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6、农业标准化

要进一步强化标准意识,积极扶持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建设,努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在主导产品生产上,品牌合作社辐射带动全镇范围内能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同时,加强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农产品产地认定和质量认证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无公害和绿色产品认证率,无公害和绿色产品生产比重逐步提高到50%以上。加强动物防疫和植保体系建设,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7、种养业向规模化和深加工方向发展

为提高生产效益和水平,应积极支持土地向大户集中,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大力推动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机制,确实以规模产生效益。同时,引进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像桔﹑梨﹑桃等水果产业,只有在延长产业链基础上,才能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和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站

20__年10月22日

第四篇 人大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问题调研报告1550字

人大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最新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即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人大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积极行动,由办公室主任牵头,会同其他办的负责人组成了调研工作小组, 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并结合新闻宣传、事业发展、队伍建设等工作实际,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面(电话、网络)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干部职工、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大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护的,也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形成推动人大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

1、围绕工作监督,如何抓好加快发展和各级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是人大办公室在需要破解的首要问题。

2、认识片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认识不全面。片面地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忽略了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样重要性。

3、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理解的不深、不透。

(二)能力问题

1、理论方面:一部分干部的理论修养、文化、科技知识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

2、思维能力方面:习惯性的思维影响很严重,只会按部就班,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务实创新和争创一流意识。

3、技能方面:人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缺少专业人才。在“三查(察)”活动中和审议发言时表现十分明显。

(三)管理问题

1、围绕“三型”机关建设,如何抓好规范,做好调研;如何深化、细化机关的规范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切实维护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让广大干部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敬业精神方面。干部职工还存在着满足心理、安于现状、敬业精神不强、思想不解放等问题。

二、把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理论素养。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干部的理论修养、工作作风、个人能力都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通过开展“学习型、创新型、求真务实型”机关创建活动,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丰富学习内容,形成理论系统。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党员干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事业都有深刻而系统的理论主张,掌握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规律及各项工作的规律,能够从全局上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逻辑关系和指导作用,能够谋划全局、具体指导、抓好落实。

(三)结合实际、主动学习,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要深刻反思、主动查找本单位还存在哪些与科学发展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东西,认真学习,不走过场、不摆形式。要让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必须用心学习,认真实践。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科学发展观在头脑里牢牢扎下根。要通过此次学习契机,建立健全一套确保科学发展长效性的制度和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党员干部的头脑里去,彻底杜绝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发生。

第五篇 县区委常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调研报告3100字

#县作为一个欠发财农业县份,当真审阅县情、理清成长思路,进一步优化投资成长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鞭策县域经济又好又快成长,是全县各级干部必须当真探讨办理的庞大课题,也是保存全县经济社会连续急剧成长的紧张抓手。

1、结果与近况

“十一五”以来,##县紧紧立足农业大县、产业小县、财务穷县的根本县情,从切当变化人民大众出产、糊口生涯前提与以雨养农的农业主导型经济模样动身,大力大举培养“果品、草畜、蔬菜、旅游”四大财产,连续促成“生态立县、产业强县、财产富县、开放活县、人才兴县”五大计谋,全方位展开招商引资,获得了明显结果,使全县经济气力连续加强,加快了产业经济成长步调。三年来,全县共引进各种招商项目98项,引资总额3.1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3倍。招商企业新增产值,占到了全县新增产值的60%以上,有效地增进了全县经济社会连续、巩固、急剧成长。

一是招商引资策动投本钱领连续加强。“十五”以来,全县经过议定招商引资策动投资、开动构筑项目获得的资金占全县巩固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递增。2000年招商引资2130万元,占昔时巩固资产投资总量1.66亿元的12.8%;2024年招商引资7543万元,占当期巩固资产投资总量4.78亿元的15.8%。2024年全县引进到位资金1.61亿元,2024年引进到位资金初次冲破2亿元,到达2.36亿元,招商引资在增进全县经济社会成长中已经阐扬着愈来愈紧张的效用,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成长做出了紧张贡献。

二是招商引资范畴连续拓展。比年来,县上前后订定公告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依托果菜草畜文化旅游等主导财产阐扬资本优势,吸引了一多量符合##实际的外资项目落户,特别是##恒兴果汁、丰泰棉纺、家乐得果汁、育才酒精公司等企业的连续建成投产,进一程序整优化了处所产业系统和财产布局,提拔了处所经济运行的质量和程度。

三是招商引资增进了当局本能机能变化。县委、县当局自动抢抓“西部大开辟”与西平铁路、银武高速公路构筑等机会,阐扬区位优势、资本优势和财产优势,建立了生态产业园区、轮回经济园区和高效农业树范园区,将招商引资作为甲等大事来抓,把创设精良投资环境列为工作考核内容,发起“事事是招商环境、大家是招商环境”的理念,鞭策当部分分自动变化本能机能,践诺政务果然,履行阳光工程,建办政务办事大厅,履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办事,进步了办事效果,便利了客商和大众,转换了当局本能机能。

四是改进了投资成长环境。自动构造参加各种节会,展开节会招商、以商招商、项目招商、拜托招商和网上招商,建立广泛关联,拓宽了招商渠道。同时,鞭策有关部分简化招商项目审批程序,料理排除限制和感化成长的政策性文件,撤除和减免了同等理的收费项目,使投资成长环境明显改进。自动克服坚苦,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构筑力度,展开以都会亮化粉饰工程为标记的根本办法构筑,拓展了成长空间,提拔了都会品位和竞争优势,有效地加强了投资者的决议信念,扩洞开放、招商引资、加快成长渐渐成为全县上下的广泛共识。

2、存在题目

固然全县招商引资工作获得了较大结果,但与连接地区比较,还存在诸多题目,凸起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仍然不敷解放。紧张表现为一些部分、单位及工作人员对招商引资工作紧张性认识不到位,常以环境不好、资本贫乏为借端,敷衍推诿,思维上异国压力、贫乏紧急感,工作上异国气概气派、贫乏真抓实干精神,遇事不是最终思虑如何为外来投资者供给优良办事,抢抓成长机会,自动赞成县域经济成长,而是优先思虑本单位的长处和任务。同时,县委、当局与经济主管部分珍视招商引资工作,珍视营建精良投资环境,但相干部分和企业为外商办事的自动性广泛不强,承接招商项目意识广泛不浓,大众参加招商热忱不高,从而构成“两端热、中间凉”和“两端急、中间疲”的“阻塞”现象。

2、招商项如今期工作紧张滞后。一方面,项目调研论证还欠科学可行,包装不到位,存在见解式、撮要式、单边式包装题目;另外一方面,宣扬推介力度不大,走出去、请进来坚苦重重,公告信息和汇集料理信息还不到位。因为招商引资工作经费和项如今期工作经费广泛紧急,导致现有推介项目标前期工作紧张滞后,质量不高,比年到达可研或项目发起书典范程度的项目总数大抵在20—30%之间,大部分项目只结束了项目简介,且贫乏深度,项如今期工作滞后已成为制约招商引资工作结果的一个关键身分。

3、招商引资项目质量有待于进一步进步。招商引资大项目少,跨年度构筑较为广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少,博识加工项目数量有限。同时,昔时签约昔时开工构筑的项目不多,一些项目进展迟钝。

4、招商引资环境仍然不敷宽松。固然排除了一些过期的、限制和感化成长的行政审批文件,但招商项目标跨部分、多层次审批题目还未获得完全根除,行政审批仍然复杂,特别是在外商投资项目报告审批立项、外资企业认证、投诉调整处理等方面,还异国一套较为完好的程序和法则;因为一些部分和工作人员,对优化成长环境珍视不敷,办事效果低,法律行动不典范、不文明,立场生疏,工作方法大略,收费就高不就低,直接感化着##形象和招商投资环境。一些部分、单位对国度出台的金融、财务、税收、工商、地皮、水电供给等方面发起的优惠政策,未当真探讨、细化履行,而是以部分、行业长处为重,剥削政策、打折履行,使国度的一些政策不能扫数落实、足额兑现。一些招商项目贷款渠道不畅、评审周期太长、手续复杂、贫乏包管机构,导致一些新上项目难以开工构筑,有的已建成的项目也因无滚动资金搁浅。在收税、收费上,有些部分不按承诺办理。

3、对策与发起

一要联合思维,进步认识。作为地处腹地黄土高原腹地、远离外贸港口、交通相对不便、运距偏长、策划本钱偏高、经济欠发财的地区而言,要加快经济大成长,必须履行大改革、洞开放、大招商计谋,连续立异脑筋方法、立异招商理念,建立猛烈的项目成长观,以思维大解放、见解大变化、地区洞开放、资本大整合,鞭策项目大招商经济大成长。要从思维深处竭力克服“小富即安”和“温饱即足”等保守坚硬的小农经济意识,建立敢闯敢冒敢想敢干的成长意识和“走出平凉看##,跳出甘肃想##”的市场见解与胆略,在成长中找差距,在开辟中闯市场,在创业中赶速度,用科学思维、信息意识、效益原则、市场见解变化本身,进一步加强成长的紧急感、危机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从而构成上下同等、联合用心负重爬坡、奋力追逐、加快成长的动力源泉。

二要优化思路,凸起重点。要环绕重点财产,加大项如今期工作力度,尽快论证储蓄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能策动和增进全县重点支柱财产成长的好项目、大项目,与重点发财地区财产、产品和残剩本钱在西部地区寻找更大市场和成长空间的转移目标,兑现全方位同步对接,凸起重点、抢抓机会,费尽心计心情招项目引大资,借助一切外部气力,加快成长步调,进一步进步着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三要解放思维,立异见解。连续立异脑筋方法和招商理念,树立猛烈的项目成长观,用大思路策划大项目、大举动,以思维大解放、见解大变化、地区洞开放、资本大整合,鞭策项目大招商、经济大成长。要建立敢闯敢冒敢想敢干的成长意识与胆略,在引进外资的同时,珍视成长民营经济,周全激活民间本钱,鼓励指导社会气力和民营企业参加投资开辟和招商引资。

四要加强带领,落实责任。践诺带领包抓项目责任制,履行招商引资例会轨制,抓调理、增进度,抓督查、促落实。加快轮回经济财产园构筑速度,将其作为招商引资上项目标紧张载体,自动阐扬和放大会聚项目标“凹地效应”,促使构成关联干系企业的财产延长,加快成长高新技巧财产集群。大力大举展开亲情招商,履行“返乡创业工程”,经过议定建立在外##籍人才库,建立广泛的信息关联,鼓励和指导##籍在外人士返乡创业投资,成长故乡经济,共创光辉事

第六篇 文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5200字

文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十七大报告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______在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文联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肩负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文联工作的艰难现状,是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进程中急需破解的一道难题。近三年来,凯里市文联抓住国家致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机遇,利用文联自身优势,通过搭好文艺活动和文艺报刊两个平台,努力改变基层文联工作的困境,走出了一条发展和繁荣地方文艺事业的新路子。

一、发挥自身优势,调动社会力量,开创文联工作新局面;

文联作为广泛联系社会的人民团体,其会员分布各行各业,具有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的优势。

凯里市文联在财政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发挥自身优势,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与乡镇一起联办文艺采风活动,与企业一起举办文艺展览,与各行政企事业单位联办文艺刊物,与厂矿、街道和文化部门联办社区文化活动,与学校一起进行学术交流……文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三年来凯里市文联举办的文艺活动有:改革开放30年图片书画展、贵州省书法家精品巡回展、贵州省整脏治乱漫画展、一会一节一展摄影大赛(凯里展区)、、迎春书画影展、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赛及歌唱大赛、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艺术节)歌舞节目、揭密神秘西家文艺采风活动、探访清平古镇文艺采风活动、深秋到苗寨去采风活动及“探访巴拉河大峡谷”、“揭秘明朝古窑”、“定格舟溪万亩油菜花”、“相约仰阿莎湖”等大型文艺采风和笔会等活动;组织举办了巴拉河金秋笔会、仰阿莎笔会;与企业一起联办文学社,与纪检部门一起开展廉政文化活动,与铁路部门一起举办迎春书画影展,与乡镇联办巴拉河旅游风情摄影展,与施秉县文联、县旅游局在凯联办旅游风光图片展,为老艺术家王健举办剪纸版画个展,为书法家潘星金举办个展暨春节书画影展,举办吴吉斌、阳书新摄影作品展;组织市作协、民协和美协等有关会员担任全市旅游商品设计及能工巧匠大赛评委,撰写“两赛一会”的解说词;组织文艺家到民族村寨、旅游景点进行文艺采风创作,撰写景点解说词,策划文化包装方案,创作出一大批散文、诗歌、民歌词曲及摄影、美术作品,对民族村寨和旅游景点作了文化包装,提升了景点景区的软实力,提高了旅游竞争力。每年新春都组织书法家到龙场镇石龙寨为群众义务书写春联,为石龙寨图书室的成立送去《苗岭》杂志,组织音乐家为石龙寨创作歌曲,为石龙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文艺支持;以文艺新闻联谊采风的形式,组织中央电视台记者、贵州电视台记者、《农民日报》记者、《知音》杂志社编辑等新闻媒体和省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作家协会领导及艺术家到我市民族村寨采风创作,为宣传民族文化,推介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作出了努力。

文艺刊物《苗岭》及其网络版正常运行,《苗岭》是全市培养文学爱好者的主阵地,三年来《苗岭》共出春季刊、夏季刊、秋冬季合刊12期,总共收录作品数百篇200多万字。《苗岭》网络版读者群继续扩大,目前网络版已成为宣传凯里、展示黔东南的一个良好平台,成为凝聚黔东南籍在外人员的一个精神家园。并且,进一步推出了苗岭网站及聚焦黔东南摄影网站,为宣传黔东南、宣传贵州作出了积极贡献。

凯里市文联积极探索文艺与企业联姻的发展道路,与飞龙雨实业公司共同组建成立了飞龙雨文学社,由企业出资办文艺,开展文学沙龙、文艺采风、联办报刊等活动,同时也提升了企业文化竞争力,达到双赢的目的。由凯里市文联主管的《飞龙雨文学报》在企业的支持下顺利创刊,为凯里地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又一个文艺阵地。

通过搭好文艺活动和文艺刊物这两个平台,凯里市文联逐步摆脱了基层文联所面临的困境,业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以来,凯里市文联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机关自身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配置了5台办公电脑、3台打印机、2部数码相机,1部摄像机,1辆公务用车等办公设备,更新了办公设施,对办公场所进行绿化、美化,改善了办公环境,改变了过去一穷二白的局面,树立了文联新形象,走出了一条发展和繁荣地方文艺事业的新路子。

以文化帮扶为主,凯里市文联大力开展帮扶工作,积极为帮扶村联系项目,借助社会力量联办“关爱农民健康行动”等公益活动,抗雪救灾期间为帮扶村联系了价值3万余元的救灾物资,联系隆平高科和热心人士为秋冬季农业生产提供智力和物资支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凯里市文联荣获贵州 省先进文联光荣称号,获全州文联系统目标考核一等奖、全市秋冬季农业生产目标考核二等奖,并获得凯里市平安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连续两年,陈德祥主席代表凯里市出席全省基层文联经验交流会并在会上作了先进经验交流发言。

二、推进文化创新,激活创作灵感,涌现出大批优秀作品;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凯里市文联通过组织频繁的文艺采风活动,让文艺家们不断深入生活,激活了文艺家的创作灵感,创作出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文艺作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凯里市文联委员杨秀刚创作的小说《责任》、《昨夜风雨》,以及市作协会员姚瑶的散文《蝶舞》、《圭河静静地流淌》、《写作随想》,姚仕威的诗歌《道班之夜》,市摄协会员周湛华的摄影作品《苗乡彩云》、《欢乐之夜》等一批文艺作品荣获近两届贵州省新长征职工文艺奖。

1月,凯里市美协会员杨贞皇创作的农民画《苗岭的花朵》荣获首届“中西杯”全国美术书法大奖赛提名奖,作品参加赴法、德、澳、加等国巡回展出,并入编《中西书画名家精品集》一书。

5月,凯里市美协会员王健《剪纸版画》作品集入编《中国剪纸艺术家作品集》系列,其中《王健剪纸版画》专集收集20世纪60年代以来王健个人创作的剪纸、版画作品100余幅,具有观赏和研究价值。同月,王健剪纸作品《苗家婚礼》和《欢乐的苗山》参加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剪纸艺术家委员会和中国成都洛阳剪纸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剪纸艺术精品展获银奖。

12月,凯里市作协副主席欧阳克俭撰写的随笔文集《边庐镜语》和市作协青年作家顾涛的短篇小说集《两河》分别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凯里市文联委员傅安辉主编的《园丁风景》和欧阳克俭的“六边”系列《边影行文》及莫屈创作的诗集《奔向自由》相继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获得各种文艺奖。青年作家姚遥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得到中央领导李长春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接见。

,市美协《钟应举工笔画精品集》出版,作协会员杨桂梅创作的《辛运草》、杨德的《咏物抒怀》、水若寒的《沁园筝韵》等一大批文艺专著相继由作家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一批作品获得贵州省新长征职工文艺奖、全国美术书法大奖、中国剪纸艺术精品展大奖、多彩贵州摄影大赛金奖、银奖等各种文艺奖。

三、加强学习交流,提高整体素质,培养新时期文艺人材;

学习是文艺家提高文化修养,提升艺术水平的唯一途径。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激发创作灵感,增强发展活力,创作出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文联是文艺家的大家庭,凯里市文联每年都订阅了《人民日报》、贵州日报》、《求是》杂志和一些文艺专业书报刊,供各协会文艺家阅读学习。凯里市文联还通过会议培训、理论研讨、文学笔会、文艺展览、文艺采风、学术交流、对外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文艺家进行学习,鼓励文艺家到高等院校深造,提高文艺家的理论水平和艺术修养。

凯里市文联每年都组织国内知名文艺家到黔东南采风,组织本地文艺家到外地交流采风,为文艺家们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著名画家刘文西、刘春华及彝族诗人吉狄玛加来到黔东南采风创作,为本地文艺家提供了观摩学习的机会。

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凯里市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人才,其中有国家级文艺家近10名,省级文艺家数十名,并呈现出文艺新人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四、借助强势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文艺队伍新形象;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形势下,为了改变文艺疲软的窘境,凯里市文联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借助各种媒体,切实加大宣传力度。

近两年来,凯里市文联所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都邀请中央、省、州驻地记者和本地新闻单位参加,高雅的文艺活动经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既向社会倡导了一种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又培育了文明新风。通过联办文艺新闻采风活动,既能加强文艺界和新闻界的协作关系,又能宣传文艺家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凯里市文联于9月下旬举办的“亲近大自然,拥抱巴拉河,探访明朝古窑”文艺新闻采风活动,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带巴拉河景区进行了文化包装;10月举办的“揭开仰阿莎湖的神秘面纱”,对仰阿莎湖作了宣传炒作,经新华网、金阳时讯、贵州都市报、黔东南电视台、黔东南信息港等媒体报道后,为文化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舆论氛围,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升温。

五、围绕中心工作,搞好文艺服务,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要求文联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供积极有效的文艺支持。

为了配合黔东南旅游兴州的战略决策,凯里市文联组织文艺家到民族村寨、旅游景点进行文艺采风创作,撰写景点解说词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创作出一大批散文、诗歌、民歌词曲及摄影、美术作品,对民族村寨和旅游景点作了文化包装,提升了景点景区的软实力,提高了旅游竞争力。

凯里市文联还积极为多彩贵州大赛、凯里国际芦笙节和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提供文艺服务,为“整脏治乱”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中心工作提供文艺支持,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凯里市文联启动了文化包装工程,组织文艺家对景点景区及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文化包装,拟定了文化包装方案,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六、各级文联联动,大发展大繁荣,共创大团结文艺格局。

天下文联是一家。凯里市文联积极配合省、州及外地文联举办展览、采风、创作、演出、交流等各种文艺活动,为外地文艺家到黔东南采风创作提供方便,致力营造文艺大团结的良好局面。

10月18至20日,凯里市文联与剑河县文联联合组团举办了“相约苗疆浴城畅游仰阿莎湖”文艺新闻大联谊采风活动。这次文艺新闻采风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推介仰阿莎湖优美的湖光山色、沿岸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底蕴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推动仰阿莎湖景区旅游业的升温,加快黔东南旅游大州的崛起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1月7日至8日,凯里市文联与台江县文联联合组织两地文艺家到台江县红阳万亩草场经行采风创作,对这一景区实施文艺包装。

10月10日至11日,市文联组团到岑巩、剑河进行文艺交流与采风活动,兄弟文联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艺活动助推旅游业发展”为主题,结合本县(市)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与交流,加强了兄弟文联之间的联谊与合作。

近两年来,凯里市文联积极配合省、州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成功举办了“贵州省书法家精品巡回展”、“贵州省整脏治乱漫画展”、一会一节一展摄影大赛(凯里展区)。凯里市文联还与施秉县文联、县旅游局在凯联办旅游风光图片展,为宣传推介杉木河景区作出了努力。市文联承办了“走进黔东南——中国著名画家采风团暨建州50大庆笔会”,组织由中国美协顾问刘文西为团长、北京画院院长刘春华为顾问的采风团一行34人,深入苗乡侗寨进行采风创作,为宣传黔东南、宣传凯里作出了贡献。

通过与各级、各地文联的互动,凯里地区文艺事业逐渐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文联工作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在缺钱、缺人、少重视。作为基层文联,我们期待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在资金、政策、培训及协调地方等方面给予支持:

1、加大文学艺术经费投入,加强对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培训。

我州各县市对文学艺术经费投入普遍较低,与相邻地州比较,铜仁地区石迁县县财政收入仅为五千万元,但该县财政投入县文联《石迁文学》的办刊经费就达六万元。当年,凯里市财政收入超过了五个亿,是石迁县财政收入的10倍,而市财政投入市文联《苗岭》杂志的办刊经费仅仅二万元(增加到四万元),为《石迁文学》办刊经费的三分之一。今年,黔东南州文联出台了对各县市文联的考核标准,要求各县市财政增拨文艺创作培训经费五万元并列入财政预算,市文联就此作了专题报告,但至今仍未落实。

2、尽快出台鼓励文艺创作的有关文件。今年,市文联已起草了《凯里市文艺奖评奖细则》,并以团体提案的形式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

3、请省委、州委、市委尽快出台关于加强文联工作的有关文件。

4、协调地方党委政府,帮助基层理顺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我们相信,在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地方各级文联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铸造黔东南文艺明天的辉煌!

第七篇 林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800字

加强森林经营 提升森林质量 实现林场可持续发展

一、__林场基本情况

__林场始建于1958年,现经营面积2.6万亩,现有职工140人,实行一级核算,二级管理,为自收自支的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场内主要收入来源于木材,年木材采伐限额4000m3,职工人均年收入1.5万元。

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实现了2.6万亩经营面积内全部绿化,森林覆盖率达92%,森林蓄积量达16万m3,根据分类经营的要求,已区划国家和省级公益林1.6万亩,约占林地面积的60%,商品林面积近万亩,林分多数为块状单层同龄纯林,造林树种为杉木、马尾松、阔叶树(栓皮栎、枫香、香樟)、毛竹,主要树种杉、松阔的比例为4:3:3,现有林分中成、过熟林所占比重小,中幼林所占比重大,现有竹林成林面积400亩,新造竹林近千亩。

二、森林经营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森林经营工作现状。近年来,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场森林经营工作基本上是采伐利用主导型的经营。即围绕木材采伐利用,进行迹地更新,维持着简单的生产循环,更新的林分质量不高,效益不好。而针对促进林木生长,提升森林质量,提高林地生产率的经营措施运用的较少,森林经营工作弱化的局面正在形成。

2、森林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1)迹地更新中主导目的树种不明确。目前我场以杉木采伐利用为主,在杉木采伐迹地的更新中,目前多采用补栽阔叶树形成针阔混交林,现补栽的树种主要为枫香、香樟、马褂木、木荷、毛竹等,树种多且杂,主导目的树种不明确,从而影响今后的经营及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2)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薄弱。目前,我场有近3500亩杉木中幼林需进行抚育间伐,3000亩杉阔混交林需进行透光伐。近年来新造的近千亩竹林,由于缺乏管理,成效不佳,严重影响着经济效益的发挥,这些林分是林场重要后备资源,适时间伐管理十分必要。同时还有4000余亩松杉公益林需间伐。(3)树种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经过多年的采伐利用,目前树种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但由于松林线虫病的不断蔓延,本场的松树资源面临威胁,应不断予以调整。(4)疏林地、低产林地未及时改造,造成地力浪费。由于雪灾及人为原因,近几年我场部分山场形成了新的疏林地、低产林地,林地利用率低,亟需改造更新,以提高林地生产率。(5)部分公益林生态功能有待改造提升。在公益林划分时,根据标准国、省道可视范围内一般都应划入公益林,因此现有公益林中有大面积的杉、松人工同龄纯林,甚至有部分杉木近成熟林也划入其中,杉松纯林其抗逆性差,杉木随着树龄增大,存在衰退死亡现象,因此现有公益林功能不佳,需改造更新。

三、今后森林经营工作的对策及措施

__林场地处县城周边,国、省道及高速、铁路贯穿其中,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由于现行的采伐管理规定,使得现有林分的调整改造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从而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加之目前林场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一些森林经营措施难以实施,如何从技术、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相统一,采取恰当的森林经营措施,来加强森林经营,提升森林质量及效益显得尤为迫切及重要。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为__林场森林经营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明晰森林经营工作思路。目前林场自身的经济实力较弱,难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森林经营工作,因此我们应区分轻重缓急来实施森林经营工作,应将交通便利、立地条件好的商品林山场优先安排,并采取集约经营的措施,达到提高林地产出率,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其它山场逐步创造条件分步采取适当的经营措施进行。尤其要抓住国家及安徽省加强森林经营,提升森林质量行动的机遇,超前做好规划设计,把我场的森林经营工作融入国家和省实施项目,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促进和加快我场森林经营工作推进的步伐。

2、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促进林木生长,加快后备资源培育。

对现有亟待间伐管理的中幼林林分应做出总体安排,力争用3-5年时间完成对其的抚育间伐工作。在实施抚育管理过程中,要运用现代林业经营理念,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程施工,特别是近年来造林树种多且杂,在间伐时应确定好主要目的树种,通过间伐后,形成由常绿和落叶、针叶和阔叶组成的稳定的林分结构以促进林木生长,提升林分质量,加快后备资源的培育。

3、选准主导目的树种,做好迹地更新工作。通过近十多年迹地更新实践,我们已逐步摸索总结出适应本场实际的主要更新树种。我们认为:在松阔采伐迹地上应发展杉木,杉木采伐迹地在交通相对方便的山场,应以毛竹为主,在其它山场的杉木采伐迹地,拟以香樟、枫香为主,并应将香樟作为杉木迹地更新的主要要种,以切合国家林业局珍稀树种用材林基地建设项目,使我场逐渐形成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这样就可形成树种(针、阔、竹)和林种(用材林、防护林)结构较合理的林分结构。

4、加强竹林管理,努力扩大竹林面积。竹林由于其生产周期短、产出高、经济效益好、一次投入、长期受益,同时又兼具生态防护功能等特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前些年,我场已新造近千亩竹林,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成效不佳,多年都未满园,对这些竹林的当务之急应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应根据不同林分状况采取砍草扩盘、除杂透光等措施促进其发笋满园。对现有竹林应采用劈山垦复,标号钩梢等措施提高竹林产量。要大力发展毛竹,逐渐扩大竹林面积。在交通方便的山场应以营造竹林为主,要采取多种形式栽竹,可在林缘带状栽植或选择林中空地小块状栽植,然后逐步扩边延伸的方式进行,此举能较好地解决生态需求与树种、林种结构调整的矛盾,应大力尝试推广。要把既经济又有效的竹林扩边和新造竹林并举,以加快竹林面积的扩大,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使我场竹林面积达到4000亩左右。实现了这一目标,我场的树种、林种结构将更趋合理,同时又使我场经济有了新的增长点,从而较好地改善我场目前以木材收入为主的收入结构。

5、重视雪灾山场的植被恢复及低产林改造。08年春季百年不遇的雪灾给我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据统计,因灾造成荒山、疏林地的山场面积有近千亩,这些山场地处山高路远地段,施工难度大,我们要因地制宜做好这些山场植被恢复。可采取造林、封育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进行,尽快恢复其生态功能。对部分低产林也应抓紧进行改造,做到适地适树,以便充分发挥林地生产率。

6、加强公益林的改造,提升其生态功能。我场现有公益林绝大部分为人工杉松纯林,树种单一,年龄一致的单层林致其抗逆性差,如杉木的衰老,松材线虫病的威胁等问题,因此需对现有公益林分逐步实施改造。可通过择伐或疏伐,辅之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保留和培育林中阔叶乔灌木,逐渐增加林分中乡土乔木阔叶树的比例,进而促进形成针阔混交的多层异令林林分,提高林分的生物多样性,使其向着健康稳定的林分结构演替,从而使其生态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我们相信,通过上述几项措施的运用,__林场的森林结构和质量将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将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稳固。

第八篇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报告900字

根据《中共老边区委关于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第一阶段工作要求,科技局党员干部认真开展了“党员干部进村(社区)入户访企”活动,采取了多种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我本人入户访企调研情况予以汇报。

一、访企调研情况:

营口辽滨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位于营大公路老边段南端,企业法人付海军。该企业目前处于停产状态。据了解,企业己转包给水源镇一位姓刘的老板来经营,是否转包成功等情况不详,整个企业仅有一名打更人员负责看大门。回来后我们把了解到的情况向局领导作了汇报。下一步我们将尽快找到该企业法人,更深入的了解企业全面停产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入户调研情况:

我负责包扶对象名字叫代丕远。家住路南镇光明村。4月21日上午,我去了代丕远家,对他家的情况进行认真的了解,并把区委的这次活动的意义向该同志作了简单介绍。代丕远今年65岁,家中有妻子及一儿两女,系农村户口。儿子及女儿均已结婚独立。儿女们均属企业打工人员,收入微薄。代丕远本人有15年糖尿病病,5年前又得了骨髓硬化,造血功能减退,类似于早期再生障碍性贫血。每月需输一次血,总花费约两千余元。该人收入情况:复员补助年200元,60岁以上老人补助年400元,困难户补助年400元。全年家庭总收入仅1000元。仅够维持半个月的输血费用。其余全靠儿女资助,生活十分艰难。代丕远已参加了新农合医疗保险,村里及区卫生部门也其为其办理了医疗救助。但为其所能提供的医药费及救助资金仅为全部药费的四分之一,显然是杯水车薪。

三,扶持和救助措施:

对二大对企业服务的力度,采取科技救助等措施,尽快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开工达产。对代丕远困难状况,我会尽到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我准备对该同志长期关注,和他交朋友,尽我所能使他坚定对生活的信心,尽快改变困难的局面。

具体措施有三:

一是把代丕远目前的情况向所在村、镇领导反映,寻求他们的重视和帮助。

二是协调卫生部门和主管新农合的领导,把该同志的病情详实汇报说明,争取得到‘慢性病’的优惠政策。

三是认真关注目前国家医改的进程及有关医疗部门的惠民政策,使该同能够尽早的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好政策的惠顾。

第九篇 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调研报告3900字

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调研报告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__年工作要点的安排,4月14日至1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_____带领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的同志,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到_____区、_____市、_____市、_____县、_____市、_____县、_____县、_____县和_____县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听取了济宁市和9个县市区政府的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治淮东调南下(湖东堤、湖西堤)、南水北调、贺庄水库、西苇水库、涝洼地治理、城市水利和村村通自来水等工程现场36处,详细了解了工程建设情况。现将调查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近几年来,市政府及水利部门高度重视发展水利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水利法律法规和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和省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使一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在我市落地,并相继开工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工程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城市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和谐发展。主要特点是:

(一)领导重视,坚持把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市、县政府坚持以贯彻落实中央五个“一号文件”为契机,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水利事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任务牢牢抓在手上,主要领导挂帅,亲临现场,亲自决策、检查和督导,分管领导靠上抓落实,确保了全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一是落实责任。市、县政府分别成立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指挥部,并与相关人员签订了工程建设责任书,做到了项项工作有人抓,层层责任有人负,大家都来抓落实。二是优化工程建设环境。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拆、迁、占工作难、矛盾多的实际情况,市、县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专门班子靠上做工作,解决施工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_____县面对境内重点工程多的现实,明确分管县长在第一线抓迁占。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县市区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使迁占补偿对象自觉服从大局利益,需要砍伐37万棵树木,在每棵只补助5元砍伐费的情况下,按时完成砍伐任务。同时,一些地方坚决打击一切干扰工程建设的黑恶势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增加资金投入。近几年,全市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达到63.6亿元,其中省以上资金53.5亿元,市级配套资金6.38亿元。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拿出3000万元用于村村通自来水工程。_____区针对全区排灌站老化失修严重、工程效益难以发挥的情况,20__年以来区财政投资20__万元进行排灌站的更新改造。

(二)更新观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创新治水工作思路。市政府及水利部门以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首要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既不怕旱、又不怕涝、人水和谐”这一根本要求,坚持“水库、河道、湖泊三域联网运行,当地水、黄河水、长江水三水联合调度,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用水合理配置”的治水战略不动摇,迅速推进工程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城市水利、生态水利五大工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利队伍的建设管理,努力实现水利建设的和谐有序、水利管理的和谐统

一、水利队伍的和谐稳定和水利事业的和谐发展。按照这一思路,以治淮东调南下、南水北调东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村村通自来水、城市水利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各县市区也都结合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因地制宜确定了水利工程建设的主攻方向。二是完善水利建管经营机制。适应全市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多、投资大的新形势,确立了市场水利、资源水利的经营理念,提高了水利建设的市场化水平。采取租赁经营、股份合作、企业和大户独资兴建等方式发展农村供水事业;采取拍卖河道堤防林经营权的方式,加快了重点水利工程绿化进度,目前全市大中型河道绿化率达到90%以上。_____县引进浙江房地产商对济河城区段进行治理。_____市引进省水务投资公司1500万元用于建设西苇、莫亭水库联合调水工程。三是积极争取上级工程和资金扶持。在市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努力争取下,我市南四湖湖洼及支流治理、滞洪区安全建设、平原洼地重点排涝工程等纳入国家和省水利建设的大盘子。泗河治理、湖东堤建设本来国家和省都未将其列入计划,市政府和市水利部门多次跑省水利厅、淮委和国家水利部,并在可行性报告中着重指出泗河隐患是济宁人民的心腹之患,是世世代代济宁人盼望解决的大问题,终于赢得了上级的支持,批复投资7.8亿元。可以说,每一项国家和省重点水利工程在济宁落地,都凝聚着广大水利干部的心血和汗水。

(三)重点突出,国家和省市级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整体推进。按照开源节流并举,抗旱防汛并重,蓄水、供水、泄洪兼顾的原则,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全市兴建了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约占全省重点水利工程的四分之一。一是湖域治理成效显著。湖东大堤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投资6亿元的续建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 90%,争取汛前完成主体工程,年底全部完成建设任务。湖西大堤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投资4.48亿元的续建工程力争年底开工。南四湖西股引河及湖西堤插花段工程总投资7494万元,目前西股引河工程土方吹填已完成108万方,占总开挖量的60%,插花段工程基本完成。总投资8.8亿元的湖内工程(包括泗河金口坝至入湖口段),汛前泗河治理可完成土方工程,明年汛前有望全部完成。二是各类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任务。全市共有大中型水库5座。其中尼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__年完成并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验收;西苇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__年5月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的93%,计划汛前完成;贺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目前主体工程全部完成,主坝、溢洪道单位工程分别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验收,并被评为优良工程。同时,市政府确定从今年起利用3年时间,完成全市183座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总投资约2.46亿元。三是城市水利工程进展迅速。引水入城工程目前已完成总土方量的99.4%,建筑物主体工程正在建设中。洸府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总土方工程量的68.7%。上述两项工程是多届政府的心愿,随着它的汛前完成,济宁水活流清、城水相依、碧水灵动的水城风貌将得以展现。四是南水北调工程即将全面展开。我市境内投资32.6亿元,目前有2个泵站正在建设,其他工程正在紧张筹备之中。

(四)以人为本,民生水利有了长足发展。市、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民生水利,相继实施了一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一是提前完成了村村通自来水任务。省政府要求三年完成85%的村通自来水任务,我市仅用两年时间就实现了97.3%的村通自来水,而且在一些方面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好的经验。省政府在_____县召开了村村通自来水工作现场会。_____县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信息化管理走在了全省前列,他们从建立自来水工程良性运营管理的长效机制入手,努力提高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在刘楼乡村村通自来水信息化建设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向全县推广,完成了水利信息化工程,实现了对全县村级供水点的全天候动态监测。_____市成为全国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规划利用3年时间,从根本上解决全市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农田抗旱排涝工程有了良好开端。针对我市有些地方田间排灌设施年久失修、涝不能排、旱不能浇的问题,全市从去年开始加大力度修建田间排涝工程,并在一些地方取得明显成效。_____北部抗旱排涝工程涉及6.2万亩耕地,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去冬今春的积极努力,疏挖排水沟350条,长246公里,完成工程总投资1297万元。_____南部除涝工程,涉及满硐、仲山两个乡的主要涝洼地,他们投资1216万元,疏挖沟渠147条、126公里。20__年,市政府在_____、_____两个县召开了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推广了它们的经验和做法。三是落实了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核实登记库区移民20.02万人,发放年度后期扶持资金1.2亿元,编制了库区村项目扶持规划上报审批。

(五)严格标准,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在全市重点水利工程施工中普遍坚持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建管并重的原则。一是健全了工程建设机制。严格建设程序,实施了“四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确保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层层把关,加强社会监督。严格招投标管理,加大招投标监督力度,规范招投标活动,确保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二是落实了项目管护机制。针对水利工程堤防战线长的特点,实行分河道、分堤段、分库区管理,明确了济宁市大中型河道和水库管护责任。对蓄水较多的湖泊及水库塘坝,加强运行调度和监测,积极做好黄河济宁段和南四湖防凌工作,确保工程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强化了依法治水力度。按照建设法制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市政府及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水利法规政策,全面推进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进程。每年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举办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认真宣传贯彻《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了全社会的水法制观念。坚持强化管理与严格执法相结合,努力提高水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四是开展了以河(湖)下采煤、河道(湖泊)采砂、破堤取土为主的三项整治活动,规范了管理秩序。近几年累计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140件,严厉打击了非法采砂、取土、设障、干扰施工等行为,确保了工程设施安全和水利建设顺利进行。

二、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市政府及水利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加快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一)水务改革有待深化。城乡分割、部门分割的水利管理体制还没有彻底打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利工程投融资、管理、运营机制还不够健全,政府引领、群众参与、市场化运作兴建水利的路子有待进一步拓展。

第十篇 人事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6050字

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是人事部门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特别是人事仲裁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规范办案程序,化解人事人才改革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近日,我们结合滁州市工作实际,深入定远县、凤阳县、来安县、明光市进行调查、座谈,寻求新的对策。

当前县(市、区)人事仲裁现状

滁州市辖两市(县级市)四县两区,市直及8个县市区计9个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设仲裁办公室。

机构设置情况。市直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常务副市长任主任,委员由组织、人事、教育、科技、法制、卫生、司法、劳动等21个部门的负责人组成。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人事局,配专职仲裁办主任,规格为正科级。8个县市区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常务副县长(副市长、副区长)担任,成员比照市里组成,分别在人事局设置了仲裁办,除定远县为副科级外,其余7县市区均为股级。

队伍建设情况。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在人事局聘用了14位正副科长及主任为专职人事争议仲裁员,从市直部、委、办、局、市委党校和律师事务所聘用了陶有伦等18位专家、教授、律师、办公室主任、人事科长为兼职人事争议仲裁员,计专兼职仲裁员为32人;8个县市区分别聘请了96名专兼职人事争议仲裁员,全市共计有128名专兼职人事争议仲裁员。

业务开展情况。自2024年全市成立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以来,共接待人事争议来信来访计万余人次,调解各类人事争议纠纷3000余件,受理案件1100余件,正式调解和达成书面裁决的人事争议案件32件。市直正式开庭审理4起,凤阳县3起。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调查座谈和分析,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发展趋势良好,队伍素质逐步加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全省居上游水平,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与复杂的人事利益的诉求,还尚有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化解人事热点、焦点、难点需求,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缺乏高度。人事仲裁工作不能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高度去谋划,一提发展就认为是经济建设部门的事,与人事仲裁工作不沾边,不能自觉融入到大局中,认识不高,定位不准,缺乏使命感。二是缺乏深度。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事仲裁工作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有些同志总认为人事仲裁工作都是与人事纠纷打交道,尽是棘手、挠头的事,认为干得再好,都不能使大家都满意,只能出力不讨好,缺乏紧迫感,事业心,定位不高,重视程度不够。三是缺乏热度。人事仲裁工作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责任,对稳定大局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总有个别领导不够重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缺乏主动性和工作热情。对人事争议仲裁要像抓经济和人事人才工作一样,要有责任感,要有工作热情和激情,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不能掉以轻心。

机构规格低。人事仲裁是一项准司法性工作。肩负人事争议纠纷及案件的处置任务,需要权威性和高规格。全省17个地市已有12个地市的人事争议仲裁办公室升格为副县级,只有三分之一未有升格。滁州市自2024年成立以来一直为正科级。仲裁委是协调议事机构,很少处理具体事务,各类争议案件的处理和日常工作均由仲裁办完成。如果仲裁办不升格无法与市直其他职能部门有效协调处理案件及化解纠纷。规格低缺乏权威性,缺乏工作力度,往往看人家白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不适应越来越多的焦点、热点、难点人事纠纷的处理。8个县市区的仲裁办只有定远县升为副科级,其余7个县市区均为正股。

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机构规格问题带来队伍素质问题:一是仲裁办主任专职少,兼职的多。市直仲裁办就配备1名正科级仲裁办主任。8个县市区除定远县配一名副科级仲裁办主任外,均为兼职。有的是一个机构挂几个牌子,有的是一个人兼几个科室的工作,还有的是副局长或其他部门的负责人兼任。二是仲裁办编制少,人手紧张。市仲裁办就一个主任,连个办事员都没有。一个人出门办案调查取证的资格都不具备,一人为私,两人为公,不能靠借人办案过日子。三是仲裁员队伍不稳定。仲裁员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事部门内部科室负责人为专职仲裁员;一类是从有关部门聘用的专家、教授、学者、律师、人事科长、办公室主任为兼职仲裁员。专职仲裁员这一块相比较稳定一些,兼职的流动性较大,交流、提拔、调动的多,难以固定。四是专业人才少。人事部门的仲裁办这一块,目前全市还没有配备一名学法律的人才。根据人事仲裁的特点,要配备既懂人事法规政策,又要懂其他法律知识的专业人才。

硬件设施差。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省厅的要求,市直及8个县市区仲裁办在基础建设上还相差甚远:一是没有仲裁庭。芜湖等市已设专门人事仲裁庭,目前我市及8个县市区没有一个专门的人事仲裁庭。二是调查取证器材没有,主要是录相设备,照相设备。业务要求开庭要全过程录相,以免裁定不公和无理取闹,使仲裁程序无法进行。三是办案经费缺乏。按照省和其他兄弟地市的做法及省外做法,一个案件原则上财政拔给2000元办案经费。每办一个案件都要请律师和仲裁员及书记员,需要一定的办案经费。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仲裁工作摆不上重要位置。大多领导愿栽花,怕栽刺。认为人事争议仲裁都是一些找麻烦的工作,不是管张家的长就是李家短,哪有闲空去给人家当“和事佬”。不如抓一些招考公务员、考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工资这些好事,见效快,容易出成绩。形成工作忙时往后摆,工作闲时等等看,确实上边有任务时,应付一下就算完事。二是培训力度不够。特别是县市区大多是吃饭财政,遇事捉襟见肘,不愿把钱用在培训上。目前,全市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还没有专项经费,更不可能有培训经费,除参加省里的业务培训班外,市里仅举行过一次仲裁员业务培训班,8个县市区还未举办过正式仲裁员业务培训班。再加上县市区仲裁办主任一身兼多职,长期处于忙于政务,应付业务,没有时间学习“充电”,造成观念落后,业务不熟,知识陈旧,信息闭塞,法律淡漠,能力不强。三是工作热情不高。由于人事仲裁起步迟,规格低,编制少,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一度影响人事仲裁工作者的积极性,特别是平时干得都是接待来信来访,干出的成绩看不见,受得窝囊气还不少。再加上现在上访者一不满意,动不动就去找领导和上级机关,弄不好就会被领导剋。级别没别人高,批评多,表扬少,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完全没有了。四是宣传不够广泛。由于人事仲裁起步晚,很多人对人事仲裁认识陌生,不知道人事争议仲裁的作用和受理案件的范围。加之没有专款活动经费,不能深入广泛地宣传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特别是劳动仲裁热火的很,装备先进,配备人员多,受案范围广,工作力度大,法律法规政策齐全。人事仲裁法规少,宣传力度又达不到,身单力薄,难以开展地有声有色。

做好新形势下人事仲裁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事仲裁工作,在新的形势下,要以积极的姿态,在实践中改革、创新、寻求新的良策,谋求新的突破,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理念去开展工作。

创新思想理念,发挥职能作用

在新形势下,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正处在攻尖阶段,在金融“海啸”的影响下,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多种利益冲突,人事仲裁要在复杂的矛盾中,充分发挥四大职能作用:一是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一手托几家,对上负有宣传党委政府的法规政策,依法行政的任务,对下负有反映当事人心声和呼声的职能,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诉求渠道能否畅通,都体现在人事仲裁工作者的一言一行上。这就需要我们微笑服务,改变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树立亲民、爱民形象,心里装着百姓,把群众利益放在至高无尚的位置上,主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关注民生。二是充分发挥减压阀的职能作用。人事仲裁工作经常面对诉求方的暴怒,因为当事人都是在产生矛盾无法得到合理解决时,才来申请仲裁和调解的,情绪激动,语言粗鲁,行为不当都是经常会遇到和发生。在接访中要做到: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一颗热心。在与人沟通时要做到: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清楚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小心地说,做不到的事不忙说,没有发生地事不胡说,别人的事谨慎地说,自已的事怎么想就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在调解中,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多为当事人着想,不要钻死胡同,心底无私天地宽,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包容、理解,减轻对方的压力和对立情绪,缓解双方激动情绪,工作朝着有利于问题的处理和化解的方向去努力,使庭前调解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发挥稳压器的职能作用。人事争议仲裁是一个居中对人事纠纷进行裁断的机构,公平、公正是保证执法天平的砝码平衡与稳定的根本。公道正派是做人的起码良知,人事仲裁工作者说话办事,必须本着公正的原则,不能让法规的天平偏向任何一方。不能不给好处就不办事,给了好处就乱办事。如果有偏有向,就会失衡,引起双方当事人矛盾的激化,引起社会不稳定。坚决不做“一请就到,一喝就冒,一捧就笑,一给就要,一苦就叫,一批就跳,一查就倒,一撤就告”的“八一”干部。公公正正处理和化解纠纷,坚决纠正坑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实际、最直接的利益,寻找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引导群众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和公平诉求,使人事仲裁工作真正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四是充分发挥灭火器的职能作用。人事仲裁工作者必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对有理的一方必须旗帜鲜明地给予支持,对有错的一方必须坚决地反对,这样才能做到灭火的作用。诚信处理纠纷是取信于民的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就可能起到火上浇油、乱中添乱的作用。特别是在双方当事人各持已见的情况下,我们要诚实守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哄骗的办法去对待群众上访。要把精力用在维护过程公平和社会公正上。同时兼顾结果公平,使当事人怨气、怒气、火气、脾气荡然无存。不能采取“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态度,误导上访者“小事小闹,大事大闹,无事想法子闹”,形成“小事闹到乡,一般情况要闹到县,大事非要闹到国务院”。

创新工作思路,化解热点纠份

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事仲裁工作要在新形势下,转变工作思路,着力去解决关注民生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坚决维护职工最关心的切身利益。一是要坚决维护职工的就业权。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每况日下,事改企也在紧张的进行中,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下岗失业不断增多。特别是个别改制企业的一把手,对职工的辞职辞退上,一手遮天,个人说了算,不管你有多大本事,说不用你就不用你,借改革之机排除异已。人事仲裁部门要加强对事改企工作的监督,严格按改革方案规定程序办事,对以减员增效为目的,减员获利为标准的纠纷,要以法行政,从维护稳定大局出发,督促企业妥善安置职工就业。二是坚决维护职工享受养老保险的权益。养老保险是国家解决职工养老后顾之忧的长效机制,也是每一个职工应该享受的合法权益。由于我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起步较晚,参保单位较少。人事仲裁要强化监督,特别是改革试点单位,要按原来工资水平足额交纳,采取财政、单位、个人按比例交纳,一定要保证改制单位职工老有所养,彻底摆脱养老的后顾之忧。三是坚决维护职工享受医疗保险的权益。各市县区有个别事业单位为了减轻负担,节约开支,不给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使职工享受医疗保险的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参加医保是党和国家解决职工因大病能够得到及时救助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有高危作业的单位,要按行业规定,足额交纳,以使职工在施工和作业中遇到重大伤亡事故的个人和家庭得到赔偿和救助,避免重大疾病、重大伤亡事故给国家、单位、家庭及个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痛苦。四是坚决维护职工的休假权。个别经营性事业单位由于偏面追求经济效益,工作日随意延长,节假日不休习以为常。我们要依法保证职工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确实需要加班的,应按规定给予加班待遇,严禁利用超强度、拖延时间,以拖垮职工身体为代价,去谋取单位的经济效益或叫不当的增产目的。

创新工作方法,分类管理案件

在纷繁复杂的新形势下,人事仲裁工作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我们结合本市特点,对案件进行了分类管理。一是对基本事实清楚、政策依据明确的简单的人事争议案件,进行简洁处置法,由独任仲裁员直接办理的方法,以简化程序,提高办案时效。二是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的人事争议案件,采取调解处理法。通过调解,作好政策解释,做好双方思想工作,以达到化解争议的目的。三是对疑难的人事争议案件,采用公开庭审的办法,全程公开透明审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规政策为准绳,作出公正裁决。不能用不负责任的办法,什么“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酒量就是能量”。办事不讲法,把本来的小事搞大,大事搞炸。

创新案件文书,规范办案程序

在办理案件中,人事仲裁文书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对规范办案程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事仲裁文书制作填写要讲究“四性”:一要讲究文书制作的科学性。整体布局要合理,就像写文章一样,层次段落,结构要分明。表格要简明扼要,让人一看就知怎么填,不复杂,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要讲究文书制作填写的规范性。人事仲裁文书具有较强的业务要求,内容事项不能省略,也不能画蛇添足,要用专业内容去规范制作填写。一张表只能突出一个主题,不能一表多用,也不能多表一用,更不能相互代替。要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要求,不能五花八门。三要讲究文书制作填写的法律性。人事仲裁是准司法性行为,要讲究文书制作填写的法律性,严肃性,不能有悖法规的地方,一旦生效具有很强的执行力,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四要讲究文书制作填写的时效性。人事仲裁文书是办案程序的真实记载,业内人士常说:程序就是公正。这里也可以说时间就是程序。每个案件都是有时间顺序和时间限制的。受理办案都有时序和时限规定,时间也可以说是案件的生命。

创新机制建设,树立敢打硬仗作风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和实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仲裁体制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在复杂的纠纷中要能够敢干事,会干事,敢打硬仗,能够打胜仗。一是提升机构规格。增强功能,提高统筹协调能力。二是增加人员编制,加强案件处置能力。在紧急关头,保证能够拉得出,能战斗,敢于拼搏的人事仲裁队伍。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仲裁员队伍素质。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专业培训与实际办案相结合、以会代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以案代训与以案说法相结合”的形式,培训专兼职仲裁员。四是强化硬件基础设施,保障办案高效开展工作。比如仲裁庭、录相设备、办案专项经费的保障等。要避免像个别仲裁员所反映的那样:“牌子响,硬件差,办起案件心里怕”。

人事仲裁工作要想有所作为,只有坚定不移地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在复杂的新形势下,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创新,才能真正做到靠骨气去挺直脊梁,靠正气树立形像,靠朝气迎来希望,靠勇气增添力量,靠志气实现理想,靠才气书写华章,靠人气团结兴旺。

第十一篇 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5050字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全面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创新了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也是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载体,是一种新的集体经济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在进一步提升农村养殖户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畜牧产业优化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榆林村及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榆林村位于郑州高新区沟赵办事处北部,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穿境而过,把榆林村分成南北两部分。全村有两个自然村,土地面积3168亩,其中耕地1974亩。全村现有人口1650人,分为三个村民组。榆林村有孙、冯、贾、贺、李、王、苗等十余姓氏,村民勤劳诚实,民风淳朴。榆林村畜牧业基础较好,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村有养猪、养鸡、养鸭、养牛等养殖户三十余家。2024年3月,榆林村十余家养猪、养鸭养殖户联合起来,成立了高新区首家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郑州高新区森地鑫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注册资本70万元,养殖户共十家,其中,养猪养殖户九家,养鸭养殖户一家。目前,合作社年出栏生猪近__头,肉鸭3万余只。多年来,各养殖户分散经营带来的经营规模小,扩大规模融资困难,管理水平低,饲养牲畜、家禽因疾病等遭受损失巨大,农产品销售价格不高,集体定价困难等诸多因素是促使各社员联合设立合作社的主要原因。

二、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1、组织机构完整,管理制度完善。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建立了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健全了经营、管理、监督、财务等机构工作职责,完善了产品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学习培训、档案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并进行有效的运作。

2、办公场所独立,办公设施完备。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办公地点设在了榆林村村委会,有独立的办公室,并且正式挂牌,借助村委会办公条件,该合作社设施齐全,空间宽敞,条件舒适,气氛融洽。

3、无私奉献,创建初期管理人员不计报酬。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理事会、监事会、财务人员等管理层次成员全部主动放弃了工作报酬,提供无偿服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极大地推进了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

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一是在合作方式上,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二是在经营内容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专业合作社能够围绕生猪、肉/蛋鸭等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三是在组织管理上,实行自愿结合,民主办社。合作社由养殖户自愿组成,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合作社内部实行民主管理,重大事项由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四是在办社宗旨上,对内以服务为宗旨,对外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合作社对成员开展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农资供应,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对外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市场竞争,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五是在盈余分配上,让社员得到实惠。合作社无偿、低偿为社员开展技术培训、技术辅导、信息发布,甚至无偿提供良种等;帮助社员进行产品销售,或者按不低于市场价统一收购后销售;加工、销售环节产生的盈余按交易量实行二次分配,给社员带来实惠。

三、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带来的积极影响

1、参合养殖户养殖规模相应扩大。合作社成立以后,参加合作社的各养殖户信心增强了,对合作社的未来充满希望,在目前养殖生猪效益远远不如前两年的形势下,各参社成员都相应增加了养殖规模。近期,合作社社员都已经或正在建设新的猪舍,扩大生猪养殖规模。

2、合作社成员经营管理得到加强。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合作社理事长陈长欣严格按照《______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郑州高新区森地鑫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章程》来管理组织合作社,在养殖户养殖小区的管理、饲料的购买、生猪和肉鸭的饲养以及畜产品的销售等方面都不断加强统一管理。目前,合作社基本形成了数个标准化的养殖小区,合作社组织人员对各养殖小区内外墙进行了统一标准的粉刷,制作了统一的养殖小区牌匾。合作社整体基本实现了生猪饲料的统一购买,饲养过程标准化生产的制度正在积极探索制定中,合作社农产品的销售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渠道。

3、合作社示范和带动效应开始突显。合作社的筹备设立是在大学生村干部杨明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郑州市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进行组织的。正是这种高标准、严要求才决定了成立后的森地鑫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完整、制度健全、经营规范和运作有序。做为郑州高新区首家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筹备设立之初就备受榆林村以及周边养殖户的广泛关注,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开始突显。《郑州高新报》和《郑州日报》都对合作社的成立以及大学生村干部在合作社成立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做了相应报道。该合作社充分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引起榆林村及周边养殖户的关注,在森地鑫养殖合作社的带动下,沟赵办事处牛寨村和岗崔村养殖户多次专程到榆林村学习经验,并积极与大学生村干部杨明星取得联系,咨询合作社成立的相关手续,打算成立自己的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牛寨村和岗崔村的养殖合作社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将于近日正式挂牌成立。森地鑫养殖合作社被许多大学生村干部同事亲切的称为“榆林模式”,并且获得较大范围的推广,榆林村养殖合作社的星星之火,逐渐成为高新区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的燎原之势。

4、生态养殖技术的引进正在积极洽谈中。长期以来,农村养殖户一直走着小规模、低效益、重污染的“小农养殖”模式,在家庭式的养殖羊肠小道上蹒跚前行。“小农养殖”模式的弊端在于规模小、效益低、污染严重。而污染问题已经是家庭式“小农养殖”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突出的重要问题。在农村,养殖业的发展一般都不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往往养殖场周围都是臭气熏天,污水横流,让人很远都不敢接近,养殖场周边居住群众往往意见极大,但是又无可奈何。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并下决心彻底解决这个困扰了养殖户多年的顽疾。首先,合作社从管理上对养殖户养殖场所产生的动物粪便进行统一堆放处理,并准备建立大型沼气池来解决动物粪便的消耗问题。更重要的是,合作社正在积极寻求新型生态养殖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准备引进具有猪舍易建、节能增效、生态环保、效益显著和安全放心的生态养猪新技术。生态养猪技术的引进推广,必将使森地鑫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养殖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极大的促进合作社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进而在榆林村乃至整个郑州高新区养殖业掀起新一轮的技术升级和推动饲养技术的革命,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面临的困难

1、资金不足,严重制约合作社健康发展。近两年来,由于生猪生产供过于求,h1n1流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猪肉消费的大幅度减少,生猪价格一路下滑,曾经一度跌至盈亏线下。养殖业特别是农村生猪养殖户经营效益大不如前,甚至出现了亏损和严重亏损的情况。鑫地鑫养殖合作社的成员多数养殖生猪,因此受影响普遍较大。资金积累不足,银行融资农民个人授信额度较小,养殖户个人扩大规模多数受资金不足的严重制约。合作社引进技术,推进沼气项目因资金困难更是举步维艰。

2、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管理难度大。虽然合作社成立已经半年有余,但是由于合作社成员多年来一直习惯于分散养殖,至今合作社统一管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就其原因,投资资金困难,合作社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让各参社成员没有得到明显的实惠是重要原因。另外,合作社负责人文化程度不高,信息闭塞,受到的管理知识培训较少,管理水平有限也是重要原因。合作社负责人在合作社威信度不高,在农村这种乡土文化深厚的环境中管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3、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扶持力度不大。一方面,近年来,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给广大农村群众带来希望,但是各级地方政府对农村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多数惠农政策大都停留在政府文件中,具体实施的为数不多。就郑州高新区来讲,因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发展工业经济始终是其工作的重点,对农业、农村的关注度就略显不足。具体表现为,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做为高新区首家农民养殖合作社,至今没有获得高新区管委会任何的资金、政策、管理培训方面的扶持。另一方面,政府扶持政策具有短期性,长效机制建立起来困难。具体表现在,高新区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在办理合作社成立手续中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审批标准。森地鑫成立之初,手续齐全,一周就办下来了营业执照。但是随后的牛寨村和岗崔村办理手续时,工商局以需要办理环境评估等前置手续为由,至今没有给他们办理,严重打击了两村养殖户的参社建社积极性。

五、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下一步打算

1、加强管理,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向管理要效益,以产品赢得竞争力”是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确定的经营方针。合作社成立以来,也正是按照这样的既定方针做的,合作社从统一购买生猪饲料开始,逐步推行养殖过程的标准化生产,以高品质的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并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合作社整体基本实现了生猪饲料的统一购买,养殖过程标准化生产的制度正在积极探索制定中,合作社畜产品的销售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渠道。

合作社从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入手,对各养殖小区内外墙进行了统一标准的粉刷,制作了统一的养殖小区牌匾,基本形成了数个标准化的养殖小区。另外,加强了猪舍的清洁卫生、动物粪便的集中统一堆放处理等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方面管理,树立了合作社养殖户与非合作社养殖户的较大区别。生态养猪技术的引进推广,必将使森地鑫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极大的促进合作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幅提高,进而在榆林村乃至整个高新区养殖业掀起新一轮的技术升级和饲养技术的革命,起到更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品牌化经营,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今后,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计划建立自己的畜牧网站,推广合作社引进开发的养殖新技术,广泛宣传合作社畜产品,为下一步开展电子商务销售奠定基础。另外,准备注册“森地鑫”涉农领域商标,通过开展品牌化经营,不断增强合作社在新一轮农业现代化改革过程中的市场竞争力。

3、促进合作,迈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的步伐。通过合作社养殖规模的不断过大,养殖畜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合作社与饲料加工企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肉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就成为必要。今后,合作社要加强与养殖相关大型企业的联系,不断寻求合作机会。通过与养殖相关企业的接触合作,走出“养殖户-合作社-企业”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的新道路。

4、加大投入,向养殖业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与养殖相关企业寻求合作只是合作社发展的第一步,等到合作社发展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有了自己的资金积累以后,计划建立合作社自己的大型沼气项目,不仅可以集中处理秸杆及养殖户动物粪便,还可以为榆林村及周边村庄提供沼气取暖做饭,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养殖到建立自己的饲料加工厂,生猪、家禽屠宰厂,食品加工厂,走渐进式农业产业化道路。

综上,响应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号召,顺应中央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要求,沟赵办事处榆林村成立了郑州高新区首家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相信在上级党和政府各项富民惠农政策的指引下,经过勤劳勇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艰苦创业的不懈努力,榆林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必将在引领高新区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开展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开发建设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增强农民运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的能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巨大成功。

第十二篇 农村局局长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调研报告4950字

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县农村卫生工作现状,推动我县农村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近期我深入基层,实地查看,并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医务工作者、乡镇村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交流和座谈,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对我县农村卫生工作状况开展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并就推进我县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卫生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政府主办的县乡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个,县级医疗卫生的机构7所,乡镇卫生院22所,其中中心卫生院8所,有在职职工1027人,离退休人员482人,全县有村卫生室19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从业人员849人,个体医疗机构188个,从业人员192人,几十年来,我县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卫生部门抢抓发展机遇,农村卫生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一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建立起了卫生监督、疾病防控、医疗救治三大体系,其中县医院、县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和规模在全市处于上游位置。近两年通过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民生工程,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有了显著改善。二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血吸虫病、结核病、霍乱、艾滋病等重大地方病、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通过实施降消项目、改水改厕项目、妇幼保健和爱国卫生工作质量明显提高。三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显著增强。建立了一系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案,组建了应急专业队伍,在近几年我县发生的非典、手足口病、问题奶粉事件等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我们反应迅速,措施有力,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均及时有效得到控制,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卫生队伍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四是农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得到改善,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缺医少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病人的疑难病症处理能力明显提高,部分特色科室在全市处于先进水平,影响力在向周边县市辐射,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居民的看病难问题。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为农民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缓解。五是卫生改革稳步推进。我县在全省较早对乡镇卫生院三权回收,实行三权在县、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在全市率先对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分医疗卫生单位采取激励机制,推行竞争上岗和绩效工资制,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县农村卫生工作成绩比较显著,农村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存在问题也非常突出,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艰巨。当前我县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了攻坚阶段,尽管这几年有项目的支持,县政府也加大了对卫生的投入,但是由于我县卫生基础设施历史欠帐多,经费缺口比较大,特别是村卫生室建设任务比较重。二是农村卫生技术人才缺乏。近些年卫生人才引进力度明显加大,但卫生技术人才依然紧缺,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的人才缺乏问题比较突出,到目前为止,乡镇卫生院仅有本科生11人,而且集中在几所中心卫生院,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一名专科生,有两所卫生院竟没有一名全日制学校毕业的中专生,有的乡镇卫生院十几年没有进过一名大中专毕业生,乡镇卫生院人才奇缺,医疗服务水平低下,直接导致农民看不好病,影响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新农合制度的有效实施。三是疾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非典、霍乱、结核、艾滋病等新老传染病依然威胁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慢性非传染病的发病率依然比较高,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等防控工作任务艰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四是乡镇卫生院运转困难。科学合理的财政保障机制还没有建立,投入不足,乡镇卫生院离退休人员多,兑现工资的压力非常大,而且建设、发展任务重,还有不少乡镇卫生院运转比较困难。五是村级卫生组织不健全。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其作用非常重要,除了已完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村卫生室,目前我县大多数村卫生室依然有名无实,存在组织散、条件差、管理乱等问题,影响农民的医疗安全,没有完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村卫生室不是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门诊费用不能报销,对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产生了不利影响。六是卫生事业发展活力不足。卫生事业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没有充分调动社会、群众、职工参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发展思路不宽,筹资渠道单一。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不活,人才引进和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资源配套不尽合理,存在着资源紧缺和资源浪费闲置并存的现象,在引入竞争机制,使用激励机制、调动全系统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方面还做得不够。卫生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活,与卫生事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七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存在。医疗保障水平还不高,行业作风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我县实行了全民医保,但保障水平还不高,群众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还在一定程度存在。

三、加快发展我县农村卫生事业的意见、建议

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是政府的职责,也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客观分析我县农村卫生工作现状,无论是改革的力度,还是发展的速度都存在明显差距,难以满足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应成为当前我县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通过本次调研,特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政府主导,确保农村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农村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健康、农民的小康,政府必须坚持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主导地位,要切实承担起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职责,认真落实省政府[20__]77号文件精神,逐步提高医疗卫生单位在编职工的财政差额补助标准,落实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给予一定补助,专门安排公共卫生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县乡政府应将新增财力优先安排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提升农村卫生事业地位,将一些重要农村卫生工作纳入乡镇和有关部门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保障农村卫生工作任务能很好落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权益,体现农村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二)加大投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通过财政预算,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方式支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通过贷款、职工自筹和引入民间资金实行投入多元化,并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一是要加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进一步改善县医院、中医院的软硬件设施,超前规划,拓宽发展空间。妇幼保健所实行整体搬迁,充分发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龙头作用。二是抓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以民生工程实施为契机,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规范建设,采取政府贴息、以奖代补,先建设、后买单等方式,适当加快进度,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县每个乡镇建成一所标准化的卫生院,改善农村居民的就医条件。三是建设村卫生室,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按照方便群众、合理配置的原则,科学设置村卫生室,定性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乡镇卫生院作为村卫生室的建设和管理主体,完善管理制度。以项目实施为先导,适当加快进度,大力推进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在我县全面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规范乡村医疗服务行为,发挥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作用,努力实现小病不出乡、村。

(三)落实措施,发展壮大农村医疗卫生队伍。一是落实政策,提高待遇稳定人才。对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高于同类人员1-2档的定级工资,对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累计满30年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退休的按工资的100%发放,农村卫生人员职称评定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二是多形式培养现有人才。通过技术培训,送出去进修、在职学历教育等方式提高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全县卫生技术人才进行全面摸底,根据工作实际及事业发展需要,重新核定编制,由卫生、人事等部门共同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加大大中专毕业生招聘力度,在近几年内,每年争取招聘60-100名大中专毕业生,优先安排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充实农村卫生技术力量。同时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准入管理、实施县乡医疗单位对口帮扶和定期到乡镇医院服务制度,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稳定、发展壮大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确保农民群众有人看病、看得好病。

(四)积极探索,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今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启动年,经过几年酝酿讨论的医改方案已于3月17日公布。我县要根据中央和省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政策,严格执行政策,加强调查研究,结合我县实际,大胆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是认真推行基本药物制度。二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要开展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制、绩效工资制度和竞争上岗制,完善目标责任管理考核办法,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医院活力和竞争力,稳步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三是积极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总结08年一体化管理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各乡镇要加强对一体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抓好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各乡镇要鼓励引导村委会、乡村医生自筹资金建设规范化村卫生室,并给予资金用地等方面的支持,加快推进一体化步伐,条件成熟的地方实行整乡(镇)推进。提高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覆盖率,努力实现到20__年一体化管理全覆盖的目标。卫生部门要根据运行情况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加强日常监管,查处违规行为,确保一体化管理模式有效运转,为全县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四是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推进民营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形成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五是继续实行乡镇卫生院三权在县,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并作一些积极的探索、尝试,实行管办分开。在中心集镇增设卫生监督所,强化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明确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实行分类管理,转变服务模式。六是推行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引进实行双轨制,本科以上人员直接入编入财,其他层次新进人员实行公共招考、人事代理。在县内外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院长。实行目标管理,细化责、权、利。七是改革卫生事业费的分配方式,对离退休人员由财政足额拨付或直接进入社保。

(五)强化责任,完善健康保障体系。政府应强化公共卫生职责,努力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一是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切实抓好艾滋病、结核病、乙肝、血吸虫病、疟疾等危害农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加强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报告和管理,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健康教育,深入开展改水改厕、爱国卫生工作,提高群众的健康防病意识。二是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强化监督措施,开展食品安全,饮用水、餐饮督查,健康相关产品的安全检查,打击非法行医,保障群众的公共卫生安全。三是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合率,探索便捷的筹资方式,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补偿操作,加强新农合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重点抓好乡镇合医办建设。根据运行情况,适时调整方案,提高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面和受益程度,让农民得到实惠,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新农合制度真正为农民的医疗健康提供保障。

(六)齐抓共管,优化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环境。各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要高度重视,摆上位置,在乡院村室建设征用土地,资金筹措等方面要主动协调、提供帮助,各有关部门在医疗卫生机构项目争取、基础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要一路绿灯,提供优质服务。一些涉卫职能部门不得以检查为名到医疗卫生单位乱收费、乱处罚、增加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负担,对扰乱正常医疗服务秩序的行为要依法打击,努力维护医疗机构正当权益,打造平安医院。

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十二篇

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要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互利双赢的发展格局,促进城乡教育全面、协调、均衡发展,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调研课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解决_____区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总结和分析城乡教育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全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实践科学发展观信息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十二篇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十二篇66人关注

    进入十一月以来,按照县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安排,我乡高度重视,成立专题调研小组深入部分村、相关单位、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就科学发展观与乡域经济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