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大全 > 社会报告 > 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20七篇

发布时间:2024-12-03 查看人数:24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20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20怎么写

一、引言

1. 简述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如提升农村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增进农民福祉等。

2. 提出调研的目的,如了解现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3. 介绍调研的方法和范围,包括实地考察、访谈、数据分析等。

二、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1. 描述村庄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 分析已有的建设成果,如绿化工程、污水处理、民居改造等。

3. 指出存在的问题,如资金不足、规划不周、村民参与度低等。

三、案例分析

1. 选取若干成功案例,详细阐述其建设模式、实施策略和效果。

2. 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四、问题与挑战

1. 深入探讨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具体问题,如资金筹措、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

2. 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如政策执行不力、村民意识淡薄、技术瓶颈等。

五、对策与建议

1. 提出解决现有问题的策略,如完善政策支持、增强公众参与、引入科技手段等。

2. 针对未来发展方向,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如绿色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化等。

六、未来展望

1. 展望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景,如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等。

2. 强调持续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以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

“中国的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动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挖掘其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挑战,为未来的乡村发展提供参考。”

结尾: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村民共同努力。我们期待通过科学的规划、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持续的改进,将更多的乡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的典范,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20范文

第一篇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20244550字

导语: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的写法2024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2024

建设美丽乡村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___县委、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选择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外部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小城镇及村庄作为试点,推进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基于___镇___村比较好的交通区位、生态基础、环境基础、产业特色基础、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把___村作为全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进行重点打造。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居住景观,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对提升___景区形象,在全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示范和带动意义。

一、 ___村基本情况:

___村位于___镇西南部10公里处,淮河南岸,紧临312国道,西距县城4公里,东接___镇__村,西连__乡__村;南与__省__市___接壤;北与__村隔淮河相望。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总面积4.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785亩,自然特点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全村共427户,总人口1607人。农民纯收入6300元。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党员43名。___村是省级优秀基层党支部,并被评为市级文明新村,2024年被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24年被定为省级生态文明村,新农村建设获得了省政府表彰,2024年被市文明委评为全市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

二、 美丽乡村建设优势

一是区域性政策优势明显。___村所在的___县属于__省“三山一滩”扶贫攻坚区域,是国家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这让___村容易享受到相应政策的扶持,有利于___村建设生态村,建设美丽乡村,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二是生态优势突出。___村总面积4.5万亩,自然特点为七山一水二分田。该村是河南省级生态村,气候宜人,景观优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多种作物生长。淮河源主干河道自东至西贯穿全村,一年四季河水不断,水草丰富,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湿地。境内有笔架山旅游风景区、祖师顶道观名胜旅游地。独特地理条件下的生态、气候、植被等,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山水相生、植被相连的生态系统,山绿天蓝水清,自然生态优势突出。

三是产业基础优势突出。传统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特色产业有茶叶、花卉苗木、板栗、中药材和养殖业等,目前已形成了万亩木瓜基地、千亩茶叶种植基地、花卉苗木繁育基地、猕猴桃繁育基地等四大生态基地。此外,___村利用其卧山滨水近城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游、景点游,带动旅游及饮食业的发展,拥有“农家乐”40多家,年均接待游客2万余人。

四是区位优势明显。___村隔淮河与g312相邻,距离___县城5公里距离,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五是领导重视优势突出。___村是___县的3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之一,2024年被评为全市“十大特色村庄”,项目建设受到了南阳市及___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就该项目的规划、建设、施工组织等方面进行指导。___县委县政府下发文件,专门成立了___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指挥部,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好示范工作。以___村党支部____村级基层组织健全、坚强有力,干群关系融洽,在申报项目上,利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征求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意见,并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村民已经成为___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力量和主力军。

三、规划发展

___村美丽乡村建设聘请具有甲级资质的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进行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村民的利益及需求,贯穿传统村落的保护,围绕特色产业的发展,突出旅游带动的发展思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村庄。根据___村生态山水资源,将整个村域划分为生态休闲旅游区、新村新貌提升区、户外健身野营区、花卉苗木种植区。通过四区发展,把资源优势变为优势资源,走出一条营造环境、发展旅游、带动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和居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四、支柱产业

一是以苗木花卉种植业为主,培育特色产业。二是以___道教文化和山水文化为依托,开发山水宗教旅游,在___村内规划建设特色小吃一条街,兴建“农家乐”家庭食堂100个,重点宣传推介___烤全羊、___炖鱼、老鸭汤、山野菜等特色菜和特色商品,以及糙米(未精加工的米)饭、锅贴馍、凉面、萝卜丝闷饭等主食。

五、建设内容及进展情况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环境综合整治;三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道路建设、桥涵工程,绿化亮化工程,给排水、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公厕建设工程等10个项目。

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是房屋整治改造、塘堰整治等2个项目。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是___村文化广场项目、旅游服务广场项目、村民广场等3项工程。

目前,___大桥已建成通车。8公里环村路已全部完成沙石方铺垫,其中2公里铺完柏油,2公里完成水泥硬化。道路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打造两处可视绿化景观20亩。以徽派建筑为主,完成10户农村房屋改造。完成5口塘堰清淤整修加固。新建公厕5所,完成改厕200户。新建文化广场1处。

六、资金来源

___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资概算1346万元,资金来源包括:省级补助资金62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89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77万元,整合资金460万元。

七、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___县委专门成立了___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指挥部,要求县直各部门积极主动去完成各项工作,配好建设。___镇成立了___村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在县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领导下,以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为重心,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做好工程协调、衔接工作,监督督促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工。

二是加强部门协调。一要建立健全县相关部门及乡镇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资金和政策整合,形成工作合力和政策的集聚效应,县直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计划对接、规划衔接、项目配套”的要求,加强沟通交流,精心组织施工,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二要加强监管,对内严格要求,对外宣传到位。各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主动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和服务,简化审批手续,优化服务质量。

三是加快资金筹措。一是争取上级奖补资金,集中建设,建出精品,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市、县要足额安排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配套资金;三是整合各专项资金,加强部门衔接与协作,集中使用资金;四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平台作用,引导农民、村集体和社会及个人捐赠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对于整合专项资金,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单独账户,单独核算,确保整合专项资金的利用。

四是严格招标采购。工程项目全部按照招投标法的要求,实行招标采购。首先进行项目的组织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认真设计,对于必须招标进行设计的项目,选择有资质的单位,有水平的专家参与到项目的设计工作。其次对工程建设的招投标,严格按照工程项目招标要求,全部采用公开招标的要求实施,严格按照发布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组织评标、中标的程序进行。

五是加强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组织项目建设,发改委、农业局、财政局、环保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实行全程质量监管,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执行工程质量终身制,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主要负责人、参建单位的领导和主要责任人,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追究制度,组长为第一责任人。

六是加强资金管理。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严格审批手续,严禁挪用和挤占。项目实施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项目资金管理,做好项目资金的领拨、支出原始凭证归集、审核、报帐等工作。

八、存在问题:

一是建设资金不足。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在向上申报项目,争取了省、市、县财政资金支持,其余部分主要靠镇、村投入,由于我镇、村级经济实力有限,难以保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较大的投入,这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进展。

二是村庄规划有待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与当地的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但规划中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上还有待加强,更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

三是认识不深。部分干部群众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强调村庄美化、硬化、亮化、等硬件的多,强调乡风文明的少。有的群众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厕所、房前屋后的环境等问题时,总是拖进度;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等方面缺乏力度,农村文化生活单调,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尚未形成。

四是建设标准有待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立面出新层面,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特别是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推进不到位。

九、建议:

1、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一是要凸显个性设计。___村美丽乡村规划结合村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努力打造我县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要突出产业支撑。把环境改善与资源开发相结合,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三是要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制订实施计划,并逐步引导农民建房向集中居住点集中。

2、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注重财政引领。结合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以奖代补政策,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二是激发部门活力。深入开展县直部门结对帮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各联系部门要积极参与___村的建设工作,全力为该村提供物质和财力支持。三是整合各项资源。对国家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农民创业增收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四是开展市场运作。坚持市场导向,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五是发挥主体作用。动员村民自筹一点,鼓励在外经商、工作或亲属捐赠一点,支持家乡建设。

3、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建立美丽乡村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尽快出台村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书,对乱倒垃圾、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警告或经济处罚。建立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三是适时出台村保洁员的保障办法。按照财政拨一点,镇财政拿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办法筹措保洁员工资,确保队伍的稳定。

4、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标语、村庄整治新旧照片对比等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建设所取的成效和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第二篇 关于县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4850字

按照年度工作安排,近期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就我县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冷水、仓上、西营、茅坪、中厂、构扒等6个镇及15个村,通过走访、座谈、听汇报、实地查看等形式,重点了解我县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一年来的成效和问题。在每个被调研的镇,组织召开了由党代表、人民代表、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还组织召开了有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和参研委员参加的专题研讨会,就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又组织驻白市政协委员赴汉阴县实地考察调研美丽乡村建设。现根据调研的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2024年6月,县委、政府印发了推进美丽乡村工作方案,全县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各镇、各部门按照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乡村面貌深刻变化。走进11135示范村,整齐的楼房、平整的街道、漂亮的路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各式各样的文化健身设施、幸福健康的居民生活,处处都展现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丰硕成果。

二是卫生环境整体向好。美丽乡村工作开展以来,县财政按人均10元标准补贴镇级环卫经费,镇级卫生经费困难的局面有所缓解。各镇垃圾车、垃圾池、垃圾箱的数量快速增长,保洁员队伍不断壮大,镇村垃圾收集清运工作逐步规范。通过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从严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全县群众环卫意识不断增强,镇容村貌今非昔比。

三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项目争取力度不断加大,全市15个两场(厂)建设项目,我县就有8个。构扒、中厂两处垃圾压缩转运站已完成站房建设,机械设备已进入购置程序;构扒镇污水处理主管网已完成铺设,分管网正在抓紧实施;茅坪、冷水的污水处理厂以及茅坪、冷水、西营的垃圾填埋场,初步设计审查已经完成。其中冷水污水处理厂的配套工程跨河大桥已经完工。全县通过实施两场(厂)建设、文体广场建设、道路硬化工程、美化亮化工程等措施,集镇功能不断完备,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二、存在的问题

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亟需在以后的工作中克服和解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一)统筹规划不够,乡村建设亟待规范。

全县11135规划区域的建设较规整。而在面上,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没有依法管理、系统管用的手段和措施,农户自建房及圈厕建设等,随心所欲的现象较严重。再加之,路桥、河堤、公厕、活动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也有不尽合理和不够协调的地方,甚至还存在浪费投资的情况。因此,统筹规划,势在必行。

(二)工作方案不完善,体制机制运行不畅。

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是去年6月份出台的。调研组认为,当时的本意是侧重推动环境卫生整治。而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是今年4月29日颁布的,从2024年6月1日开始实施。用新的标准来衡量我县去年的方案,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建设标准,都需要进行大的调整和补充。同时,原《方案》确定的运行机制也不太顺畅,把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双创办,而省市美村办都设在农业部门,上下沟通协调工作多有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工作进展不平衡,抓点示范力度不够。

从实地调研情况看,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整体推进依然缓慢。按照抓点示范、有序推进的原则,县上确定了1个示范镇和3个示范村。而这些示范点,建设思路还不够清晰,建设进度还不够明显,尚未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有些部门还不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更谈不上工作安排和措施;有些镇村等靠要的思想依然严重,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较差,工作进展缓慢,工作成效不突出。调研组认为,虽然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长期的疲软乏力、行动迟缓,难免会贻误时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宣传发动不到位,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县上还没有针对美丽乡村建设召开过专题动员会,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思路、建设内容、目标任务宣传的不够到位。目前,点上的工作,才刚刚起步;面上的工作还处于准备阶段。应该说,从上到下,在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差。一是部门认识有待提高。按照方案的要求,部门虽然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由于没有系统规划,工作目标不明确,县上又没有对这方面工作进行督办考核,就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整体工作而言,不客气地讲,比较盲目,甚至有些打乱仗。二是镇上认识有待提高。镇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线组织者,但有些镇村却当了甩手掌柜。对美丽乡村建设主动谋划的少,只是盲目要项目,没有很好地规划发展前景。三是群众的认识有待提高。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而很多群众只一味地盼望着政府能加大投资,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五)项目实施缓慢,基础设施严重短缺。

交通道路建设需求仍很大。由于缺乏项目支持,后续推动艰难乏力;垃圾填埋场由于前期规划、用地审批等原因都未动工,加之地方配套资金尚无着落,项目进展前景堪忧;垃圾中转站虽已建成,但后续运转维护、人员经费等问题尚未落实;部分镇的污水处理设施正在建设,但目前只能满足于集镇污水收集,沿线居民接入主管网的二、三级管网建设问题尚未解决,生活污水直排现象仍然很突出。在调研中还发现,各集镇及重点村急缺的五场(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集贸市场、文体广场、公用停车场)一厕(公共厕所)建设,极度缺乏项目支撑,成为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瓶颈。

(六)环境卫生有死角,常态化措施需加强。

在调研中发现,镇政府驻地集镇、11135示范村的环境卫生普遍见好。但偏远村组、背街小巷、临街河道的脏乱差局面仍然严重。污水直排、垃圾乱扔、柴草乱堆、乱搭乱建、随处停车等现象随处可见;电力、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的各种线缆像蜘蛛网一样缠绕着各个集镇,成为各个集镇脸面上的黄褐斑,影响整体美感。

三、相关建议

(一)强化规划引领,推进统筹发展。

一要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应全县一盘棋统筹考虑乡村布局和规划,做到城乡一套图,整体一幅画,力戒多头规划、重复建设。建议县上从各单位抽调相关专业人员,组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队伍,对全县113个村的建设格局进行初步规划。并在县内组织好评审,然后将初规印发各职能部门。在规划中要体现保护山水环境、彰显传统文化,展示乡村风貌,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要把山、水、田、林、路、房屋、公厕、畜禽圈舍、给排水设施、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布局、文化旅游等等一并考虑。既要考虑财力问题,又不能受财力绑架。重点要兼顾地域风情、故土乡愁、生活习惯、功能布局、生态环保、整体效果,把规划一次搞到位。至于有些事,现在没钱做,可以等有钱了再做;短期做不了,可以分步实施。特别要重视对房屋的规划。对楼层、外观、朝向、建筑材料、建设风格要有明确、细致的限制和规定,禁止随心所欲、破坏环境、乱搭乱建。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初规的布局,逐步进行项目编报、争取和实施。这样,既能充分展示乡村建设美丽所在,又能规避挪用项目资金的风险,还能有效避免重复投资的问题发生。

二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具体讲应做好五个结合:一要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继续和提升,不是另起炉灶。因此,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既要避免千人一面,又要避免大拆大建。要体现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准确定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战略思维;二要和民生事业结合起来。在规划中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和道路硬化、五场(厂)一厕建设、医疗卫生、幼儿教育、老年关怀等民生工程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体现民生为本的原则;三要和发展产业、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要让群众富起来,应在规划中体现产业布局、创业就业,让群众得实惠,切实增强幸福感;四要和特色旅游结合起来。中厂镇的经验可以推广。全县具备条件的村都应把打造特色旅游村作为一项主要目标来规划。让当地群众不光自己住的舒服,还能推进旅游、促进就业、增加收入。五要和十三五规划结合起来。要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项目打入全县十三五规划的大盘子,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大的项目支撑。

(二)强化安排部署,严格督办考核。

一要调整和修订《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建议县上按照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中所涉及的内容和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精神,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尽早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要尽早召开推进会议,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安排部署。要加大项目捆绑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快示范点的建设速度,提高示范点的建设质量,尽早产生示范效果。三要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建议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整到县农业局,以便与省市对口接轨,更方便协调沟通和工作联系;同时,建议调整县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涉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所有部门全部纳入领导小组。四要加强督办考核力度。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考核办法,强化考核和督办,将美丽乡村建设的每一项任务都落到实处。

(三)强化责任意识,注重协调配合。

一要主动谋划,积极作为。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美丽乡村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主动谋划美丽乡村建设。各镇要主动寻找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方向准,提前调研和思考乡村建设新格局,为全县整体规划当好先行官。二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全县所有部门和镇村的密切配合,尤其忌讳推诿扯皮、拆台设障。各镇各部门要从全县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出发,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尽早形成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

(四)强化项目整合,完善基础设施。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如果没有项目支撑,单靠尚未脱贫的白河群众和捉襟见肘的吃饭财政,美丽乡村建设就无从谈起。目前急需的项目是道路硬化和集镇五场(厂)一厕等集镇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项目规划,协调搞好项目对接,最大限度地多争取项目、争取大项目,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大的项目支撑。县上要加大对各类项目的统筹整合力度,把更多的项目用在示范点上,尽早建成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为今后的建设积累经验。

(五)强化环境监管,改善人居环境。

一要严把环评关。凡是不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部署和生态立县、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战略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二要强化环保执法。对污水直排、饮用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矿山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建筑垃圾污染等,在加强监测的同时,要加大处罚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改善人居环境。三要加大江河水生态监管力度。积极推动汉江断面监测体系建设,加大水生物保护力度。对毒鱼、电鱼、炸鱼等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四要强化农村建房监管。要进一步加大对开山改河、乱搭乱建等肆意破坏环境行为的整治力度,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六)强化宣传发动,推进乡风文明。

没有全县群众的广泛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让群众知道什么是美丽乡村建设,他们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使他们真正发挥主体作用,自觉地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的事业中来。同时,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农村健康向上的乡土文化建设力度,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推进团结友爱、孝亲敬老、移风易俗、诚信守法和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上,使广大群众的文明素养得到切实提高,进一步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七)强化综合整治,建立长效机制。

环境卫生整治一抓就灵,一放就松,想 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全县上下要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经常拿在手上,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能有松懈和厌战思想。一要扩大整治范围。重点要把电力、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的线缆布局纳入整治范围,督促他们尽早规范,解决各种线缆满天飞问题。二要完善体制机制。县上要进一步完善督办考核办法,加大督办考核力度。镇上要建立健全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常年抓、抓常年。三要舍得经费投入。在现有经费保障的基础上,逐年要有增量。尤其要保证垃圾池、垃圾车、垃圾箱和保洁人员费用支出,维护卫生保洁系统正常运转。

第三篇 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路径的调研报告1400字

______街道由原东沟、_____两镇于2024年8月合并设立,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5个村,总人口5.8万人。街道有市级农业园1个、集体林场1家,还有华东唯一的江滩湿地。_____四桥、沿江高等级公路、东部干线穿境而过。规划中的_____新城是南京江北新区两个新城之一。2024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3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88元(全区平均42591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62元(全区平均19008元)。_____社区地处_____的南部,三面临江,地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辖6个居民小组,有居民746户、近2800人,境内有12公里_____岸线和万亩芦苇荡,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资源独特。_____社区是南京市首批命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发展基础仍然不牢。_____长期是全市帮扶街镇之一,经济一向比较薄弱。全街道自有公共财政收入约2800万元,仅够发放机关人员工资。范文写作政府各项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历史形成的债务、民生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大,近几年每年资金缺口近2600万元。街道下辖的11个村居,其中9个为经济薄弱村和欠发达村。

绿色发展成效初显,但新城建设规划亟待完善。_____一直是江北待建设的重点区域,从2024年提出_____新城以来,_____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定位一直摇摆不定,规划做了3轮,但因各种原因,做一轮废一轮,导致规划迟迟不能确定,因缺乏规划出台,所有项目都处于停摆状态。

民生保障改善明显,但交通基础设施仍不能满足群众需求。近年来,街道对交通道路、农田水利、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投入很大,但民生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群众日常出行需要。目前路网还只是“70年代”的规模和设计。街道内共36公里县道,仅为7米宽的水泥路,乡村道路240公里,最好的为3.5米宽的水泥路,还有约70公里的砂石路面急待灰色化。

广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但目前精神状态急需提升。由于_____新城规划未定,几年来没有开工任何发展项目,历史矛盾、债务遗留问题牵扯大量精力,久而久之精神比较疲惫,导致部分干群对_____建设发展信心不足、精神不振。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探索

_____街道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其_____社区被南京市首批命名为“美丽乡村示范村”。过去社区美丽乡村建设主要靠财政的不间断“输血”,资金投入大、维护成本高,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联系不紧,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面临着难以为续的困境。近年来,_____把发展农家乐合作社,作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整合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带动社区居民创业就业,探索出一条“发展保护两相宜、经济生态双提升”的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路径。

(一)合作社组建的总体思路

_____社区农家乐合作社的组建坚持“民办、民管、民享”导向,通过“街村引导、社员主体、市场运作”,合理构建村集体、合作社、居民三者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社区分散资源有效集聚、生产要素高效配置。

坚持“大农业、大旅游”的发展理念,依托_____街道“中国美食之乡”、_____湿地公园等地方特色文化生态资源,以“带领村民致富、建设美好家园”为目标,以促进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着力瞄准旅游消费市场生态观光、休闲体验、健康生活的“三类需求”,推动农村发展形态农田变公园、农房变旅馆、农民变股东、农村变景区、农产品变商品的“五个转变”,构建了“吃住在农家、游乐在田园、休憩在社区”的乡村旅游格局,打响以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品牌。

第四篇 关于镇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4500字

_____镇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建设美丽乡村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__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_____县委、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选择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外部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小城镇及村庄作为试点,推进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基于_____镇_____村比较好的交通区位、生态基础、环境基础、产业特色基础、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把_____村作为全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进行重点打造。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居住景观,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对提升_____景区形象,在全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示范和带动意义。

一、_____村基本情况:

_____村位于_____镇西南部10公里处,淮河南岸,紧临312国道,西距县城4公里,东接_____镇_____村,西连_____乡_____村;南与_____省_____市_____接壤;北与_____村隔淮河相望。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总面积4.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785亩,自然特点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全村共427户,总人口1607人。农民纯收入6300元。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党员43名。_____村是省级优秀基层党支部,并被评为市级文明新村,20__年被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__年被定为省级生态文明村,新农村建设获得了省政府表彰,20__年被市文明委评为全市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

二、美丽乡村建设优势

一是区域性政策优势明显。_____村所在的_____县属于_____省三山一滩扶贫攻坚区域,是国家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这让_____村容易享受到相应政策的扶持,有利于_____村建设生态村,建设美丽乡村,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二是生态优势突出。_____村总面积4.5万亩,自然特点为七山一水二分田。该村是河南省级生态村,气候宜人,景观优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多种作物生长。淮河源主干河道自东至西贯穿全村,一年四季河水不断,水草丰富,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湿地。境内有笔架山旅游风景区、祖师顶道观名胜旅游地。独特地理条件下的生态、气候、植被等,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山水相生、植被相连的生态系统,山绿天蓝水清,自然生态优势突出。

三是产业基础优势突出。传统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特色产业有茶叶、花卉苗木、板栗、中药材和养殖业等,目前已形成了万亩木瓜基地、千亩茶叶种植基地、花卉苗木繁育基地、猕猴桃繁育基地等四大生态基地。此外,_____村利用其卧山滨水近城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游、景点游,带动旅游及饮食业的发展,拥有农家乐40多家,年均接待游客2万余人。

四是区位优势明显。_____村隔淮河与g312相邻,距离_____县城5公里距离,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五是领导重视优势突出。_____村是_____县的3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之一,20__年被评为全市十大特色村庄,项目建设受到了南阳市及_____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就该项目的规划、建设、施工组织等方面进行指导。_____县委县政府下发文件,专门成立了_____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指挥部,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好示范工作。以_____村党支部____村级基层组织健全、坚强有力,干群关系融洽,在申报项目上,利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征求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意见,并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村民已经成为_____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力量和主力军。

三、规划发展

_____村美丽乡村建设聘请具有甲级资质的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进行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村民的利益及需求,贯穿传统村落的保护,围绕特色产业的发展,突出旅游带动的发展思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村庄。根据_____村生态山水资源,将整个村域划分为生态休闲旅游区、新村新貌提升区、户外健身野营区、花卉苗木种植区。通过四区发展,把资源优势变为优势资源,走出一条营造环境、发展旅游、带动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和居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四、支柱产业

一是以苗木花卉种植业为主,培育特色产业。二是以_____道教文化和山水文化为依托,开发山水宗教旅游,在_____村内规划建设特色小吃一条街,兴建农家乐家庭食堂100个,重点宣传推介_____烤全羊、_____炖鱼、老鸭汤、山野菜等特色菜和特色商品,以及糙米(未精加工的米)饭、锅贴馍、凉面、萝卜丝闷饭等主食。

五、建设内容及进展情况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环境综合整治;三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道路建设、桥涵工程,绿化亮化工程,给排水、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公厕建设工程等10个项目。

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是房屋整治改造、塘堰整治等2个项目。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是_____村文化广场项目、旅游服务广场项目、村民广场等3项工程。

目前,_____大桥已建成通车。8公里环村路已全部完成沙石方铺垫,其中2公里铺完柏油,2公里完成水泥硬化。道路绿化面积20___方米,打造两处可视绿化景观20亩。以徽派建筑为主,完成10户农村房屋改造。完成5口塘堰清淤整修加固。新建公厕5所,完成改厕200户。新建文化广场1处。

六、资金来源

_____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资概算1346万元,资金来源包括:省级补助资金62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89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77万元,整合资金460万元。

七、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_____县委专门成立了_____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指挥部,要求县直各部门积极主动去完成各项工作,配好建设。_____镇成立了_____村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在县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领导下,以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为重心,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做好工程协调、衔接工作,监督督促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工。

二是加强部门协调。一要建立健全县相关部门及乡镇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资金和政策整合,形成工作合力和政策的集聚效应,县直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计划对接、规划衔接、项目配套的要求,加强沟通交流,精心组织施工,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二要加强监管,对内严格要求,对外宣传到位。各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主动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和服务,简化审批手续,优化服务质量。

三是加快资金筹措。一是争取上级奖补资金,集中建设,建出精品,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市、县要足额安排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配套资金;三是整合各专项资金,加强部门衔接与协作,集中使用资金;四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平台作用,引导农民、村集体和社会及个人捐赠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对于整合专项资金,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单独账户,单独核算,确保整合专项资金的利用。

四是严格招标采购。工程项目全部按照招投标法的要求,实行招标采购。首先进行项目的组织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认真设计,对于必须招标进行设计的项目,选择有资质的单位,有水平的专家参与到项目的设计工作。其次对工程建设的招投标,严格按照工程项目招标要求,全部采用公开招标的要求实施,严格按照发布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组织评标、中标的程序进行。

五是加强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组织项目建设,发改委、农业局、财政局、环保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实行全程质量监管,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执行工程质量终身制,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主要负责人、参建单位的领导和主要责任人,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追究制度,组长为第一责任人。

六是加强资金管理。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严格审批手续,严禁挪用和挤占。项目实施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项目资金管理,做好项目资金的领拨、支出原始凭证归集、审核、报帐等工作。

八、存在问题:

一是建设资金不足。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在向上申报项目,争取了省、市、县财政资金支持,其余部分主要靠镇、村投入,由于我镇、村级经济实力有限,难以保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较大的投入,这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进展。

二是村庄规划有待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与当地的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但规划中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上还有待加强,更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

三是认识不深。部分干部群众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强调村庄美化、硬化、亮化、等硬件的多,强调乡风文明的少。有的群众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厕所、房前屋后的环境等问题时,总是拖进度;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等方面缺乏力度,农村文化生活单调,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尚未形成。

四是建设标准有待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立面出新层面,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特别是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推进不到位。

九、建议:

1、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一是要凸显个性设计。_____村美丽乡村规划结合村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努力打造我县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要突出产业支撑。把环境改善与资源开发相结合,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三是要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制订实施计划,并逐步引导农民建房向集中居住点集中。

2、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注重财政引领。结合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以奖代补政策,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二是激发部门活力。深入开展县直部门结对帮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各联系部门要积极参与_____村的建设工作,全力为该村提供物质和财力支持。三是整合各项资源。对国家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农民创业增收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四是开展市场运作。坚持市场导向,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五是发挥主体作用。动员村民自筹一点,鼓励在外经商、工作或亲属捐赠一点,支持家乡建设。

3、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建立美丽乡村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尽快出台村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书,对乱倒垃圾、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警告或经济处罚。建立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三是适时出台村保洁员的保障办法。按照财政拨一点,镇财政拿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办法筹措保洁员工资,确保队伍的稳定。

4、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标语、村庄整治新旧照片对比等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建设所取的成效和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_____镇人民政府

20__年9月15日

第五篇 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3300字

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__镇基本情况

__镇位于__市__区南部,东与__镇、__镇相连,南与__县__乡毗邻,西与__县交界,北与__镇接壤,处于__、__县、__三县(区)结合部。全境东西宽17公里,南北长20公里,总面积__7.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20469亩,林地98392亩,有毛竹山资源65000亩,森林覆盖率为71%。辖有__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__2个村民小组,6279户,262__人口。属温和湿润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无霜期285天,年降雨量__00毫米。目前已完成__村、__村、____村、__村美丽乡村建设,20__年推进__村美丽乡村建设。

(二)美丽乡村基本情况

1、__村。__村位于__镇南部,距离__市区31公里。全村共有932户3704人,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70人,有9个自然村__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23600亩,其中,林地面积18033亩。林地中,有林地面积为__251亩,其他绿化面积2253亩。

__村为20__年__区“美丽乡村”,完成投资__0万元,达二标准。主要建设内容有:1、村庄环境整治。村内3条河道清淤共3000米,村庄两旁垃圾清理共3600米,购置垃圾筒100个;2、村庄绿化美化。村庄主干道及农户房前屋后绿化98处,235平方米;3、完善基础设施。硬化农户房前屋后水泥路面____5平方米。

2、____村。____村位于__镇西北部,北部与__镇交界、东部与__镇交界、村内座落在__区第三高山米山脚下,境内有两条清澈见低小溪。两座80米高瀑布。距离集镇中心5公里,__市区25公里。__高速境内穿过,__至__县道6米宽在境内穿过,全村共有298户1280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44人,有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12186亩,其中耕地面积640亩,山地面积1__46亩。于20__年被__省确认为省级生态村,被列为20__年、20__年__区“美丽乡村”建设,20__年被评为“三美丽乡村”。

20__年完成投资61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1、村庄环境整治。清理河道垃圾1000米,购置垃圾桶30个;2、村庄绿化美化。建设花圃一个438.3平方米;3、完善基础设施。村庄主干道路面加宽及水渠硬化674米,农户房前屋后水泥路面硬化1780平方米,建设拦河坝防护岸64.4米,铺设涵洞水泥管56米。

20__年____村将继续打造“美丽乡村”,共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补助资金260万元,其中农户房屋平改坡120余户,约12000余平方米;农户房屋立面改造60户,约12000平方米;公园护岸68米,拦河坝两座,凉亭1座,完成资金投入283万元,其中村级配套23万元。。

3、__村。__村位于__镇西部,距离__市区28公里,全村共有445户,1802人,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56人,有6个自然村__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93__亩,其中耕地面积1182亩,山地面积8__4亩。2024年全村人均收入6500元,村财收入48万元。

__村为20__年__区“美丽乡村”重点村。共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220万元,完成村庄环境整治投资39万元,包括清理河道2300米,清理沿河及村内垃圾,新村污水管道铺设1200余米,护栏366米;完成道路硬化及拓宽投资69.6万元;完成立面改造和平改坡投资__9.4万元,包括立面改造32户8477平方米,平改坡59户7__1平方米;完成绿化投资17.2万元;完成公厕建设投资5.8万元。全年共完成美丽乡村建设投资270余万元,其中村级配套50余万元。

4、__村。__村位于__东南方向,座落在“__之巅”__山脚下,距离__市区35公里、距集镇4公里。全村共有541户2222人,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35人,有4个自然村__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20242亩,其中耕地面积1881亩,山地面积7753亩、生态林5431亩、毛竹林4997亩。

__村于20__年列入__区“美丽乡村”建设,共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50万元,主要内容有开展村庄河道清理,环境卫生整治;景观绿化提升,景观石摆置,突出__村河道奇石特色;修建村庄休闲公园,景观池;新建水冲式公厕和旧厕所改造。

5、__村。__村位于南、尤、__交界处,距离__镇政府__公里。海拔平均750米,1940年__、__、__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在这里。全村4个自然村、__个村民小组、498户、2129人、全村占地面积20998亩、其中林地__248亩、毛竹林__00亩、农田面积__22亩。

__村于20__年列入财政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投入建设资金18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

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情况

__镇自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镇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制定了《__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层层落实,步步推进,建设成效明显,__村、____村、__村、__村村容村貌大为改变,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1、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以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国土、环保、林业、水利、乡建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指导、检查、督促等日常工作,定期通报进度、总结情况、推广典型。制定《__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八年任务分解表》,明确工作任务、建设内容、具体目标及责任部门,将每项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

2、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发放宣传单、村民会议介绍、文件说明、入户宣传等形式,组织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宣传工作,营造全村群众人人知晓的氛围。

3、组织外出学习。为更好地建设美丽乡村,镇政府先后三次组织镇共建办、村两委、小组长等相关人员赴周边“美丽乡村”学习先进经验,先后到过__区__镇__村、__镇__村;__县__乡__村、__镇__村。

4、规划设计先行。__村、____村、__村、__村均聘请__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对本村的美丽乡村进行规划设计,经过三次认真评审,不断地完善、修改规划方案。

三、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群众参与意识薄弱。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但就目前我镇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群众参与性、积极性不高,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一些群众甚至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不但没有使生活得到改善,反而会成为一部份人从中以权谋私的豆腐渣工程。

2、农村环境基础较差。村庄中畜禽散养,农户房前屋后乱堆放乱搭盖,小商铺、小饭店、小摊位乱堆、乱扔、乱倒,道路、河岸、沟渠、公共场所等地的垃圾也是随处可见,治理难度大,且没有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常常出现“治理-反弹-再治理”的现象。

3、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美丽乡村建设,无论是基础设建设、绿化美化,还是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等都要资金投入,现除了上级补助的资金外,镇、村两级几乎都没有收入来源,而村内大部分年轻人又外出打工,除了老弱妇孺,剩下的青壮年们普遍综合文化素质也不高,所以只能靠种地或打零工维持生活。

4、旅游资源开发不足。__镇境内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久藏深闺生态景观独一无二的__山峡谷、以“__之巅——__山”为首的七座千米高山,还有历史悠久的__、西洋东边北宋“古井”,道光九年“福兴桥”,更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__烈士墓、__故居、__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旧址等红色遗迹,而这些旅游资源都未被很好地利用和开发。如何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__旅游品牌,实现__经济的新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1、加强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美丽乡村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特别要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经验,要开辟专题进行深度报道和集中性报道,让老百姓明白美丽乡村建设是“谁要搞”、“为谁搞”、“怎么搞”,引导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2、长效保洁,严格控制畜禽污染。美丽乡村建设要将创建与保护紧密结合,即要按照规范设计标准完成建设,又要切实加强管理和维护,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河道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建设成果。同时,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果,坚决杜绝新、扩建养殖场,对治污不到位,排放不达标的养殖户要采取拆除等强硬措施。

3、拓宽渠道,解决建设资金难题。一是各级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以奖代补额度;二是各部门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捆绑使用,将有限的资金发挥的作用;三是通过村企结对共建、金融资本参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社会捐资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同时为农民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四是以特色优势农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等,使现代农业成为农民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

4、发挥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__风景秀丽、生态良好,要利用好青山绿水这一宝贵资源,创新发展模式,丰富发展内涵,拓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趣、买农家货”为主要内容的乡村观光旅游,引导农家乐集群发展。另一方面一定要充分开发集奇山秀水、森林竹海、原生态自然风光于一体的__山峡谷,寻找旅游公司投资合作,将__山峡谷打造成原生态休闲旅游胜地。

第六篇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3950字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在国内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各地正在开展形式多样的美丽乡村建设。在我市美丽__建设的总目标下,美丽乡村建设当是题中之义。

根据市委工作安排,带着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考,近期组织相关单位先后到国内美丽乡村建设比较成功的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浙江桐庐县狄蒲村、环溪村,南京江宁区大塘金村、世凹自然村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对美丽乡村建设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形成初步思路。

一、 所考察地区的主要作法

什么是美丽乡村?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或正式的概念。但是,从美丽乡村发展方向和实践过程来看,美丽乡村就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象化表达,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农民群众养成美的德行、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其集中体现在五个“美”的建设上:一是环境之美,规划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绿化美化,公共服务日臻完善、自然生态有效保护,乡村环境宜居、宜业、宜人。二是风尚之美,家庭和睦、民风淳朴,文明有礼、移风易俗,崇德向善、守望相助,形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村风民俗。三是人文之美,文化繁荣、底蕴深厚,耕读传家、以文化人,充满乡土气息,富于时代精神,使农民群众享有健康的精神世界、建设农村各具特色的精神家园。四是秩序之美,学法用法、遵纪守法,民主法制、村务公开,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社会有效治理,维护公平正义,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五是创业之美,吃苦耐劳、勤劳致富,勇于创新、诚信经营,刻苦钻研技术、推进产业升级,集体经济发展、有钱办事理事,拥有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各地具体的建设做法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重视规划设计。规划是纲,纲举目张。只有高标准规划设计,才能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正确方向和高标准。在建设之前,每个村庄都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规划院所进行了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对发展目标定位、村庄形态、建设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并反复论证。有的规划非常详细,小到一条小溪、一段古道,都有具体的规划或设计,达到了精雕细琢的程度。比如桐庐县的狄蒲村,一个牛棚经过精心设计,竟然变身为一个时尚的咖啡屋,既保留了村庄的印痕,又增加了村庄的美感,颇具创意。

二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基础设施要先行,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如果美丽乡村还是和传统农村一样,鸡窝牛圈,污水横流,道路泥泞,电线交错,是谈不上美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主要是路、水、厕和旧房。只有对这些内容进行整治和改造,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美丽乡村之美丽要义。每个村庄都把基础建设特别是在水、路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三是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建设美丽乡村根本目的是为了农民群众,必须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生活,不搞大拆大建,不逼迫农民上楼,不拿土地作文章与民争利。同时,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在所有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没有一个是通过大拆大建来建设的,都是因势利导,以人为本,使农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充分尊重和保护。在桐庐环溪村我们看到,有高大气派的现代建筑,也有旧房老屋,相互映衬,别具风格。郝堂村在建设中,则提出了“尊重农民小日子”的理念,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四是因地制宜培育特色。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点。只有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他们有的是利用生态资源、有的是利用文化资源,有的则是无中生有“打造”资源,但最终都形成了自己的村庄特色和支撑村庄发展的特色经济产业。美丽乡村建设应该充分尊重现有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达到山村有山村的特色、水乡有水乡的风格,平原有平原的魅力。

五是重视文化的保留传承。文化是魂,是一个村庄的精气神,没有文化的村庄终行将不远。对于文化的认知、保护、运用,所考察的这几个村庄做得非常到位。他们通过保护古建遗存、挖掘历史文化等途径,放大地域文化符号,赋予了村庄鲜明的文化特色,增添了村庄内涵和魅力。在狄蒲村申屠氏祠堂展示的农耕器具和生活物品所反映的农耕文化让人印象深刻,甚至他们根据民间传说,不惜在村子主干道上修一座坟茔来传承弘扬宗族文化。

二、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国内几个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考察学习,由衷感到,建设美丽乡村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加强农村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__这几年通过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路网工程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但是农村脏、乱、差的环境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农村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农村日益式微的趋势没有好转。虽然有的农民搬进了社区,住进了楼房,但是他们没有完全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未来生活的保障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前几天,___总理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出,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其他的一切都要为人服务,推进城镇化意不在“地”,不在“楼”,而在“人”,新型城镇化核心是写好“人”字,说到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要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带动力,建设美丽乡村,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使山水乡恋与城市文明融为一体,让亿万农民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

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的保留传承。美丽乡村建设如果说“物”的建设是硬杠杠,那么文化则是乡村的软指标。农村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是多元的、厚重的,构建起了中华文明的华丽殿堂。农村文化有哪些?概括来说就是农耕文化、家族文化、风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特别是家族或家的文化,对人们影响最大。自古以来中国人以“家”为纽带,安身立命、构建社会、管理国家、治理天下,因此在农村“家”文化对农民有着更大的意义。老百姓常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土窝”。我们搞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把农民的小家呵护好。正如___总理所指出的,“家”是文化的根,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很珍视家的观念。而纵观几个建设比较成功的几个美丽乡村,他们就非常注重对家的保护。村庄建起了新居,为什么颓废衷败的老房旧居不拆掉?为什么狄蒲的申屠氏祠堂历经风雨而依然保存完好?为什么郝堂村依山就势建房而不强求农民集中居住?说到底,就是看到并尊重了农民对家园、家庭的珍惜和浓重情结。

美丽乡村建设,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符合中央要求,契合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顺应群众期盼,是解决好当前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发展问题的有效抓手。其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解决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泼等现象。所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通过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改造,对于农村环境面貌的改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特别久居城市的人们,长期面对城市生活的逼仄、喧嚣,有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向往农村的生活,非常渴望让心灵得到平复,灵魂得以安放,身心得到放松。这就为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游、农家乐等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由此,也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通过生产方式改变带动生活方式的改变,真正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三是保证发展持续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布局。而美丽乡村契合整体发展目标和思路,是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一个有效的载体和抓手。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的几个村庄,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全面持续性发展。

三、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我市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对几个村庄的考察学习,对比借鉴,我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基础好、潜力大、前景广阔的特点。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建议选择一个各项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庄为试点,先行打造,形成经验之后,再全市铺开。目前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组织。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尽快建立一个市级领导组织,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议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由农业、林业、交通、水利、电力等单位为组员的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同时要加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为各项建设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二是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较重,资金投入较大,在财政给予支持的前提下,建议对建设任务进行分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向上争取整合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有效投入和工作合力。在所考察的几个村庄当中,都是在当地政府强力支持下推进的,这也是克服建设资金来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是高标规划,打造亮点。按照生活宜居、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总要求,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精心规划村庄建设方案和建设定位。特别是对农村文化,要高度重视,认真保护,深入挖掘,做好传承。建议由市里牵头,尽快启动相关规划设计,依托村庄自身的特色或优势,打造美丽乡村的亮点和品牌。

四是强化考评,激发动力。围绕年度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和党政干部绩效考核之中,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激发工作热情和动力。

五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形式,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力度,让大家看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和好处,调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移风易俗,提升农村文明素养,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保障。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第七篇 2024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4400字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计划工作安排,5月下旬至7月上旬,农资环工委在苏一中副主任带领下,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外出考察学习、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安仁镇、八都镇、小梅镇、屏南镇、龙南乡、城北乡等10个乡镇,大丘另村、骆庄村、上畲村、大庄村、东书村等16个行政村,分别召开了村干部、乡镇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的座谈会,并外出到桐庐县、德清县、婺源县等地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将其作为统筹城乡融合、推动“三农”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组织、经费、人员、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全力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建设过程中,以深入开展“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活动为载体,注重规划引领、彰显特色、统筹发展,全力打造以“剑瓷龙泉、诗画乡村”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幸福家园和休闲乐园初步显现,我市被评为2024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

(一)生态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注重农业主导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相结合,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在深化“竹、茶、菌、蔬、畜”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农旅融合”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和“剑瓷生态”农家乐旅游精品示范区建设。以产业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24年的22024元、8282元提高到2024年的31511元、14404元,年均分别增长9.4%、14.8%,其中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已连续三年列丽水第一。今年一季度,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7%、10.5%,增幅分别列丽水第二和第一。

(二)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突出我市乡村的生态优势,注重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在保持村庄原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景观小品的建设。经过努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已覆盖全市各行政村并建立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长效机制,分批建成了15个中转站,实现323个村统一市处理,103个村乡镇统一处理,18个村村自行处理,农村垃圾成堆现象已基本消除;制定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三年共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87个村,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户受益率达到70%以上。

(三)人居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积极推进“六边三化”和美丽森林、美丽河道等建设工作,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持续改善。今年以来,完成义务植树51万株,绿化造林24706亩,平原绿化850亩,森林抚育5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完成住龙、锦溪、龙南、安仁、城北、宝溪、屏南等7个乡镇26个村公益林扩面90111亩,扩面后全市公益林面积为1714727亩,公益林比重43%。

(四)特色美丽乡村逐步涌现。先后聘请知名专家和设计团队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的要求,创建了一批地域性品牌,使美丽乡村建设更具“个性”,如:“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的云坞古村下樟村、以打造“江浙之巅第一村,避暑休闲地”的炉岙村、“枫叶红时官埔垟,茶香溢处金观音”的官埔垟村和首届“浙江最美乡村”的溪头村。

二、存在问题

2024年5月27日由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并于2024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指出,美丽乡村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其实,国家相关部门早几年就将安吉模式作为全国推行的样本。安吉样本内容丰富、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较大成效,但离上级的总体建设要求,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距离,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亟待我市加以高度重视,并尽快着手进行完善。

(一)思想认识不够全面。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市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范围不广,导致基层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存在偏差。

一方面是上级下达任务重、时间紧,政府存在追赶进度、大干快上的急躁情绪,有相当一部分群众认为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民生工程,而是政绩工程,是政府行为,导致群众对推进该项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靠、要”依赖思想较为严重,主动性没有得到较好的调动和发挥,存在一定的“上热下冷”、“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同时,政府主导与群众意愿不统一,对美丽乡村的理解不一致,导致部分群众对农村外立面改造、棚舍整治、村庄绿化等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存在抵触情绪。

另一方面是少数乡镇、村干部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不全面,认为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农房立面改造就是建设美丽乡村,而对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存在顾此失彼现象。

(二)整体规划不够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应规划在先,市政府应针对全市的实际情况进行通盘考虑,并结合各地的特性,编制完整、长远的规划,明确建设目标。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已开展多年,期间虽然聘请了相关院校的知名专家、团队编制过建设规划,制定了2024-2024的三年行动计划,也出台了相关专项整治活动的方案,但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目标,导致这项工作推进缺乏系统性。

(三)工作重点不够突出。从理论上讲,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仅仅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但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重视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等生活方面的建设和重点线村庄美化、环境治理等生态方面的建设,对如何培养农村创业创新人才、提升新型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业产业培育、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则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四)建设模式不够灵活。我市地域宽广,各地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经营理念和资源禀赋以及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应因地制宜,呈现多样性。目前,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形式与我市实际市情不够一致,建设过程中大部分资源投入倾向于完成上级交办任务,未能较好迎合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导致各村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未能体现“一村一品一特色”,而且投入的公共资金没有用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刀刃上,导致美丽乡村建设缺乏持续有力的产业支撑。同时,全市各乡镇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偏远乡镇投入严重不足。

(五)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全市一盘棋统筹,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力管护和长期投入。当前美丽乡村建设涉及职能部门较多,各部门涉农项目安排时序、渠道不同,很多项目难以有效衔接,导致资源、力量难以整合。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农村的集中连片环境整治、污水处理设施、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后续管理机制,乡镇、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可能会出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经营有人建、有人用、没钱管的状况。

三、意见建议

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两美浙江”,升级版“好龙泉”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建设美丽乡村,基础是打造美丽环境,重点是发展美丽经济,核心是推进美丽党建。

一、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各级各职能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__大精神,深化对美丽乡村建设与长效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围绕市委的要求和部署,形成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合力。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的责任感、紧迫感,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与长效管理的浓厚氛围。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受益群众,切实发挥群众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主体作用。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党员干部示范,积极开展各类创建活动,推动群众法治观念养成。

二、提升规划水平,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布局。

要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目标,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提升规划建设水平,按照统筹发展、集聚发展、特色发展的要求,完善各项布局规划,切实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

提升规划水准。要明确建设目标,围绕我市山清水秀、人文深厚、生态良好、区位独特的特点,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结合各村地理风貌、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传统风俗等,进一步完善规划布局,切实以高水平规划为引领,推动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全域打造美丽乡村。

狠抓规划衔接。立足提升功能,按照衔接配套的具体要求,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布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生态保护、乡村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等规划,努力实现各项规划的相互对接。

严格规划执行。要切实增强规划的法定性、严肃性,长效推进村庄建设规划的实施,不能规划墙上挂,而实施另一套。同时,要强化建设监管,督促规划和落地建设“完整合一”。

三、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动力。

把生态富民,产业转型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互联互动,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互促共赢。通过统筹抓好“三改一拆”、“四边区域洁净专项行动”、“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等工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推进美丽乡村成片连线,催生美丽经济大发展。

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注重产业培育提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做好经营村庄文章,发展“一村一品一特色”,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向经营成果转变,壮大集体经济。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落实完善有关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通过产业带动、村企联动、投资推动、科技驱动等形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推进。

着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既要用好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的“老三宝”,更要用好农村电商、来料加工、农家乐与民宿的“新三宝”,着力扩大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同时要加强和改进农民工技能培训,不断拓宽农民就业领域,切实加强对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服务。

四、坚持建管并举,进一步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体系

要探索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落实建管并举,注重提标扩面,进一步巩固提升建设成果。

落实整体推进机制。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统一的协调机制,整合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和资源,加大各部门参与建设与管理美丽乡村的力度。同时要巩固提升村支部建设,集中党建资源重点治理,通过采取领导包、部门帮、先进支部带、优秀干部联等方式定点定向抓支部整建,切实提升支部的战斗力。

落实共同责任机制。明确各级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督查,在坚持各级联动的基础上,通过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等方式,保障村民参与建设和日常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要让党员亮身份、给党员交任务、让党员做、给党员定责任,进一步强化党员的“党员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落实投入保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与长效管理的扶持。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引导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与管理,鼓励农民投资投劳。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20七篇

导语: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的写法2024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2024建设美丽乡村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县委、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选择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外部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小城镇及村庄作为试点,推进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基于***镇***村比较好的交通区位、生态基础、环境基础、产业特色基础、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把***村作为全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进行重点打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美丽乡村建设信息

  •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七篇
  •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七篇96人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在国内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各地正在开展形式多样的美丽乡村建设。在我市美丽xx建设的总目标下,美丽乡村建设当是题中之义。根据市委工作 ...[更多]

  •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九篇
  •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九篇69人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在国内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各地正在开展形式多样的美丽乡村建设。在我市美丽xx建设的总目标下,美丽乡村建设当是题中之义。根据市委工作 ...[更多]

  •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20九篇
  •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20九篇35人关注

    导语: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的写法2024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2024建设美丽乡村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 ...[更多]

  •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20七篇
  •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20七篇24人关注

    导语: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的写法2024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2024建设美丽乡村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