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综合报告 > 综合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分光计的调整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6-16 21:00:03 查看人数:75

物理实验报告分光计的调整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

第一篇 物理实验报告分光计的调整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1800字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学习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2. 利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的顶角;

【实验仪器】

分光计,双面平面反射镜,玻璃三棱镜。

【实验原理】

如图6所示,设要测三棱镜AB面和AC面所夹的顶角a,只需求出j即可,则a=1800-j。

图6 测三棱镜顶角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分光计的调整

(一)调整要求:

1.望远镜聚焦平行光,且其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2.载物台平面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二)望远镜调节

1.目镜调焦

目镜调焦的目的是使眼睛通过目镜能很清楚地看到目镜中分划板上的刻线和叉丝,调焦办法:接通仪器电源,把目镜调焦手轮12旋出,然后一边旋进一边从目镜中观察,直到分划板刻线成像清晰,再慢慢地旋出手轮,至目镜中刻线的清晰度将被破坏而未被破坏时为止。旋转目镜装置11,使分划板刻线水平或垂直。

2.望远镜调焦

望远镜调焦的目的是将分划板上十字叉丝调整到焦平面上,也就是望远镜对无穷远聚焦。其方法如下:将双面反射镜紧贴望远镜镜筒,从目镜中观察,找到从双面反射镜反射回来的光斑,前后移动目镜装置11,对望远镜调焦,使绿十字叉丝成像清晰。往复移动目镜装置,使绿十字叉丝像与分划板上十字刻度线无视差,最后锁紧目镜装置锁紧螺丝?10 .

(三)调节望远镜光轴垂直于分光计中心轴(各调一半法)

调节如图7?所示的载物台调平螺丝?b?和?c?以及望远镜光轴仰角调节螺丝13,使分别从双面反射镜的两个面反射的绿十字叉丝像皆与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刻度线重合,如图8(a)所示。此时望远镜光轴就垂直于分光计中心轴了。具体调节方法如下:

(1)将双面反射镜放在载物台上,使镜面处于任意两个载物台调平螺丝间连线的中垂面,如图7所示。

图7 用平面镜调整分光计

(2)目测粗调。用目测法调节载物台调平螺丝7及望远镜、平行光管光轴仰角调节螺丝13、29,使载物台平面及望远镜、平行光管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大致垂直。

由于望远镜视野很小,观察的范围有限,要从望远镜中观察到由双面反射镜反射的光线,应首先保证该反射光线能进入望远镜。因此,应先在望远镜外找到该反射光线。转动载物台,使望远镜光轴与双面反射镜的法线成一小角度,眼睛在望远镜外侧旁观察双面反射镜,找到由双面反射镜反射的绿十字叉丝像,并调节望远镜光轴仰角调节螺丝?13?及载物台调平螺丝?b?和?c?,使得从双面反射镜的两个镜面反射的绿十字叉丝像的位置应与望远镜处于同一水平状态。

(3)从望远镜中观察。转动载物台,使双面反射镜反射的光线进入望远镜内。此时在望远镜内出现清晰的绿十字叉丝像,但该像一般不在图8(a)所示的准确位置,而与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刻度线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8(b)所示。调节望远镜光轴仰角调节螺丝13,使高度差?h?减小一半,如图8(c)所示;再调节载物台调平螺丝b?或c,使高度差全部消除,如图8(d)所示。再细微旋转载物台使绿十字叉丝像和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刻度线完全重合,如图8(a)所示。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图(8) 各调一半法

(4)旋转载物台,使双面反射镜转过180°,则望远镜中所看到的绿十字叉丝像可能又不在准确位置,重复(3)所述的各调一半法,使绿十字叉丝像位于望远镜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刻度线的水平横线上。

(5)重复上述步骤(3)(4),使经双面反射镜两个面反射的的绿十字叉丝像均位于望远镜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刻度线的水平横线上。

至此,望远镜的光轴完全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此后,望远镜光轴仰角调节螺丝13不能再任意调节!

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

1.待测件三棱镜的调整

如图9(a)放置三棱镜于载物台上。转动载物台,调节载物台调平螺丝(此时不能调望远镜),使从棱镜的二个光学面反射的绿十字叉丝像均位于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刻度线的水平横线上,达到自准。此时三棱镜两个光学表面的法线均与分光计中心轴相垂直。

图9 三棱镜的调整

2.自准法测定三棱镜顶角

将三棱镜置于载物台中央,锁紧望远镜支架与刻度盘联结螺丝?22?及载物台锁紧螺丝?8?,转动望远镜支架?15?,或转动内游标盘?16?,使望远镜对准?AB?面,在自准情况(绿十字叉丝像和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刻度线完全重合)下,从两游标读出角度 ?和 ?;同理转动望远镜对准?AC?面,自准时读角度? ?和? ,将结果填入表2中。由图9(b)中的光路和几何关系可知,三棱镜的顶角

(2)

【数据记录及处理】

表2 自准法(或反射法)测顶角数据表格

次数 游标1 游标2

第二篇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750字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

第三篇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400字

质量m=密度p×体积v

将物体放入水中,测量水面上升的幅度,或者放入满满的量筒中,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可以间接得到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的体积

然后将物体沿水平面切割,取下,用天平测量水下部分的质量。

通过公式计算其密度。

然后总体测量整块物体的质量

通过v=m/p

计算得出全部体积。

取一量杯,水面与杯面平齐,想办法将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如用细针将其按入水中),称量溢出水的体积即可。

如果容器是个圆柱形,把里面放满水,然后把物体放入水中,在把物体取出.容器中空的部分就是这个物体的体积.

圆柱的面积=底面积×高

如果物体不下沉,就把物体上系一个铁块放入水中,测出铁块和物体的体积,然后再测出铁块的体积,接着用它们的总体积减去铁块的体积就得出物体的体积.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溶于水的物体 用与物体不相溶的液体测量

不下沉的物体 用密度比物理小的液体测量

第四篇 物理实验报告: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1300字

物理实验报告: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

初中物理实验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实验目的: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连接方式。

二、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步 骤:

1.组成串联电路

a.按图1-1的电路图,先用铅笔将图1-2中的电路元件,按电路图中的顺序连成实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b.按图1-1的电路图接好电路,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把开关改接在l1和l2之间,重做实验b;再改接到l2和电池负极之间,再重做实验b.

观察开关的控制作用是否改变了,并分别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电路图 电路图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成并联电路

a.画出由两盏电灯l1和l2组成的并联电路图,要求开关s接在干路上,开关s1和s2分别接在两个支路上,并按电路图用铅笔连接1-3的实物电路图。

电路图

b.按电路图在实物上连接并联电路,然后进行下述实验和观察:

a. 闭合s1和s2,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观察开关s控制哪个灯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闭合s和s2,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1,观察开关s1控制哪个灯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闭合s和s1,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2,观察开关s2控制哪个灯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1.在串联电路里开关控制_____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控制作用______。

2.在并联电路干路里的开关控制________用电器;支路中的'开关只能控制________用电器。

2024年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解读:电学实验

一、测电动势和内阻

(1)直接法: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为电动势e;u=e;

(2)通用方法: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

①单一组数据计算,误差较大

②应该测出多组(u,i)值,最后算出平均值

③作图法处理数据,(u,i)值列表,在u--i图中描点,最后由u--i图线求出较精确的e和r.

(3)特殊方法

(一)即计算法:画出各种电路图

(一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一个电流表及一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一个电压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二)测电源电动势ε和内阻r

有甲、乙两种接法,如图

甲法中所测得ε和r都比真实值小,ε/r测=ε测/r真;

乙法中,ε测=ε真,且r测= r+ra.

(三)电源电动势ε

也可用两阻值不同的电压表a、b测定,单独使用a表时,读数是ua,单独使用b表时,读数是ub,用a、b两表测量时,读数是u,则ε=uaub/(ua-u)。

电阻的测量

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多组(u,i)值,列表由u-i图线求。

怎样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欧姆表测: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_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_=e/(r+rg+ro+r_)=e/(r中+r_)

由于i_与r_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大到小)、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时注意挡位(即倍率)、拨off挡。

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第五篇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的800字

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

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五.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六.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___

20__年_月__日

第六篇 物理实验室管理者述职报告2850字

一、基本情况

本人___,生于1974年10月21日。

1994年7月毕业于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取得中专学历。

2024年1月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会计学专业,取得本科学历。

2024年7月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取得本科学历。

2001年4月取得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

2024年2月年取得天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证书。

2024年11月评为助理实验师。

2024年6月取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书。

2024年10月取得第四周期继续教育证书。

2001年11月天津市二十六中学任物理实验员。

2003年7月天津市华安街中学任物理实验员。

2024年7月至今天津市二十四中学任物理实验员。

二、论文及获奖情况

1、论文“初中物理新课标的实践与体会”获天津市基础教育2024年“创新教育”论文评选区级贰等奖

2、论文“如何做好物理课堂演示实验”获得2024年“创新教育”论文评选区级贰等奖。

3、论文“论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天津市基础教育2024年“教育创新”论文评选中获区叁等奖

4、论文“我对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在“我对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区叁等奖

5、论文“创新教育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在天津市基础教育2024年“教育创新”论文评选中获区叁等奖

三、为师生服务是我的职责

我从 2001年起至今任物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已经十二年,在这十二年中我不断摸索整理物理实验室的各項工作,刻苦钻研业务,与物理任课教师不断交流与合作,并顺利完成了各学期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为任课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去年的达标工作中,我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最终完成期初所预定的目标,竭尽全力配合领导完成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我也协助其他科室圆满完成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我都会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

2001年11月我来到了天津市二十六中学任物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刚接管实验室,一切都显得有些陌生,万事开头难,开始的一年是我熟悉认识这门工作的过程。由于原实验室老教师退休后实验室的管理一直空缺,所以实验室到处都是灰尘非常凌乱,一切都需要重新整理。实验器材保管室共计三十个仪器专柜,物理实验器材200余种2000多件,都需要重新清理登记。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总务处的大力支持下,我将所有的实验器材分门别类的按力、热、电、光、声五大类器材进行专柜存放,将一些破旧和费弃的仪器清单上报总务处作报废处理,清洁所有的仪器和仪器柜,将没有标签的仪器标上名称,在仪器柜上贴上仪器目录以便查找。整理账本,力求帐物相符。继承并严格了实验室管理制度,优化了实验器材使用程序,演示实验当天,分组实验前一天交实验通知单到实验室,准备好实验后,教师先做实验,以此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实验中损坏的仪器严格依照教学仪器的赔偿制度实施赔偿。购置仪器要现行申请,由主管领导审批阅并报校长室批准后再购置,入库要验收,同时填写入库清单。仪器原则不外借,若借出要由主管部门或校长同意后才能,借出后要及时追回。做到购物有登记,账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回等。实验室努力为教学服务做好实验仪器的摆放,回收,验收,登记工作,尽量创造条件做好每一个分组实验,为兴趣生提供实验服务,结合学校综合实验活动提供实验服务,如提供实验咨询,课后实验提供实验器材,以及租借实验仪器等。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经过不懈的努力实验室的面貌焕然一新,各方面都井然有序,实验室逐步走上了正轨。

2003年5月海河拆迁工作开始了,为了配合拆迁工作的顺利完成,二十六中学与华安街中学合并,我继续接管了物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陌生的环境,不陌生的实验仪器,我仍然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2024年7月与天津市二十四中学合并后,我接管了分校理、化、生三个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我更加勤恳,任劳任怨,将各学科的仪器、药品都归纳整理。无论作哪一科实验课,都会精心准备,积极与任课教师共同探讨实验课的操作程序和仪器的配备,课上协助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实验,课下做好实验仪器的整理清洗工作,特别是化学学科的药品需要单独管理,实验课后的试管烧杯都需要清洗。做好任课教师的后备力量,让他们上好每一节实验课是我的职责,我深深的感到我的任务很重,责任很大。

回到总校后,我负责初中七、八两个年级的物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并协助高中三个年级的实验管理工作。作为达标校的标准,实验仪器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多,两个物理实验室,一个实验准备室,两个物理仪器室。虽然实验任务比以前大幅度增加,但是经过任课教师的帮助,我很快的适应并胜任了目前的工作,使实验管理工作更加稳步的发展。为争创一流的实验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勤动手,提高服务质量。

由于学校有限的经费,加之有些物理仪器本身就粗糙,质量不高,有的使用一次,两次就出现不良现象,如螺丝松动脱落电路断路。十一年来,我利用能够利用的时间修理物理实验器材,排查故障。有力学、电学、光学达十几种。如电流表、电压表、学生电源、电阻线圈、小车、开关、灯座、铁架台、天平、电磁打点计时器、斜面滑轮。自制教具如光的折射仪、光的反射仪、小孔成像仪、浮力演示实验。焊接学生实验用带夹导线一百多根、一百余个鳄鱼夹,教师演示用带夹导线二十根,四十个鳄鱼夹,电池盒带电夹导线八十个。通过我的辛勤劳动,不仅为学校节省了资金,也为老师们增加了实验手段和为同学们提供了便利快捷、安全的实验条件。

十二年的实验管理工作,我不断的摸索总结,与任课教师不断的交流与合作,现已能够独立处理中学物理实验的准备与指导工作,对实验室的流程和实验程序都有了较全面的掌握,随着新课改教程的出现,实验仪器更需要规范化的管理,对新的仪器的性能使用操作方法作了充分了解并能熟练操作使用。并且,目前已在整理所有的实验仪器,希望能够将物理实验室的管理标准化、计算机化。例如:学期实验安排,实验室各项仪器的归类、库存情况、实验仪器状态能够通过标准化管理将物理实验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尤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发挥更大作用。

十二年的管理工作,我的体会是要勤动脑、多动手,不然实验员就成了收收检检的保管员,工作力求变被动为主动,要把实验室从保管型转变为实验室管理开创型,我作为其中的一分子,还需坚持不懈的努力,把服务育人放在工作的首位,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优质的服务,让学生在实验中领悟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将抽象的知识变成直观现象,从而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爱上物理课。

在工作中,我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经过个人的努力,使我的工作得以迅速步入规范有序中,在此我要向领导和同志们道一声“谢谢”!

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优质的物理实验器材和环境是我受任物理实验员工作以来的追求。

用我的劳动和汗水换来同学们实验的开心,老师们教学的顺心,领导们的放心,我就安心。

我的承诺是:老师和同学们到物理实验室借用器材可以随到随借;有问必答;有借必还,损坏必赔。

我的目标是:科学管理规范,器材种类齐全;操作得心应手,服务争创一流。

第七篇 物理实验报告测定三棱镜折射率1500字

【实验目的】

利用分光计测定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

【实验仪器】

分光计,玻璃三棱镜,钠光灯。

【实验原理】

最小偏向角法是测定三棱镜折射率的基本方法之一,如图10所示,三角形?ABC?表示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AB和 AC是透光的光学表面,又称折射面,其夹角a称为三棱镜的顶角;BC?为毛玻璃面,称为三棱镜的底面。假设某一波长的光线?LD?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过两次折射后沿?ER?方向射出,则入射线?LD?与出射线?ER?的夹角? ?称为偏向角。

图10 三棱镜的折射

由图10中的几何关系,可得偏向角

(3)

因为顶角a满足 ,则

(4)

对于给定的三棱镜来说,角a是固定的, 随 和 而变化。其中 与 、 、 依次相关,因此 实际上是 的函数,偏向角 也就仅随 而变化。在实验中可观察到,当 变化时,偏向角 有一极小值,称为最小偏向角。理论上可以证明,当 时, 具有最小值。显然这时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方向相对于三棱镜是对称的,如图11所示。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图11 最小偏向角

若用 表示最小偏向角,将 代入(4)式 得

(5)

(6)

因为? ,所以? ,又因为? ,则

(7)

根据折射定律 得,

(8)

将式(6)、(7)代入式(8)得:

(9)

由式(9)可知,只要测出入射光线的最小偏向角 及三棱镜的顶角 ,即可求出该三棱镜对该波长入射光的折射率n .

【实验内容与步骤】

1.调节分光计

按实验24一1中的要求与步骤调整好分光计。

2.调整平行光管

(1)去掉双面反射镜,打开钠光灯光源。

(2)打开狭缝,松开狭缝锁紧螺丝3。从望远镜中观察,同时前后移动狭缝装置2,直至狭缝成像清晰为止。然后调整狭缝宽度为1毫米左右(用狭缝宽度调节手轮?1?调节)。

(3)调节平行光管的倾斜度。将狭缝转至水平,调节平行光管光轴仰角调节螺丝29,使狭缝像与望远镜分划板的中心横线重合。然后将狭缝转至竖直方向,使之与分划板十字刻度线的竖线重合,并无视差。最后锁紧狭缝装置锁紧螺丝3。此时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并且平行光管光轴与望远镜光轴重合。至此分光计调整完毕。

3.测三棱镜的折射率

(1)将三棱镜置于载物台上,并使玻璃三棱镜折射面的法线与平行光管轴线夹角约为?60度。

(2)观察偏向角的变化。用光源照亮狭缝,根据折射定律判断折射光的出射方向。先用眼睛(不在望远镜内)在此方向观察,可看到几条平行的彩色谱线,然后慢慢转动载物台,同时注意谱线的移动情况,观察偏向角的变化。顺着偏向角减小的方向,缓慢转动载物台,使偏向角继续减小,直至看到谱线移至某一位置后将反向移动。这说明偏向角存在一个最小值(逆转点)。谱线移动方向发生逆转时的偏向角就是最小偏向角。

1 用望远镜观察谱线。在细心转动载物台时,使望远镜一直跟踪谱线,并注意观察某一波长谱线的移动情况(各波长谱线的逆转点不同)。在该谱线逆转移动时,拧紧游标盘制动螺丝?27,调节游标盘微调螺丝?26,准确找到最小偏向角的位置。

2 测量最小偏向角位置。转动望远镜支架?15?,使谱线位于分划板的中央,旋紧望远镜支架制动螺丝?21,调节望远镜微调螺丝?18,使望远镜内的分划板十字刻度线的中央竖线对准该谱线中央,从游标?1?和游标?2?读出该谱线折射光线的角度? ?和? 。

3 测定入射光方向。移去三棱镜,松开望远镜制动螺丝?21?,移动望远镜支架?15?,将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微调望远镜,将狭缝像准确地位于分划板的中央竖直刻度线上,从两游标分别读出入射光线的角度 ??和 ?。

4 按 计算最小偏向角 (取绝对值)。

5 重复步骤?1~6,可分别测出汞灯光谱中各谱线的最小偏向角 。

6 按式(9)计算出三棱镜对各波长谱线的折射率。计算折射率?n?的数据表格3。

【数据记录及处理】

表3 测量最小偏向角 ?

钠光波长(?)

次数 游标1 游标2

第八篇 观察凸透镜成像物理实验报告800字

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

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五、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六、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第九篇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800字

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二、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四、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五、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第十篇 物理实验报告固体比表面的测定――bet法2000字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BET法测定活性碳的比表面的方法.

2.了解BET多分子层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和BET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的基本原理

3. 掌握 BET法固体比表面的测定方法及掌握比表面测定仪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测定软件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建立在BET多分子层吸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测定多孔物质比表面的方式,常用BET公式为:

)-1 + P (C-1)/ P0 VmC

上式表述恒温条件下,吸附量与吸附质相对压力之间的关系.

式中V是平衡压力为P时的吸附量,P0为实验温度时的气体饱和蒸汽压,Vm是第一层盖满时的吸附量,C为常数.因此式包含Vm和C两个常数,也称BET二常数方程.它将欲求量Vm与可测量的参数C,P联系起来.

上式是一个一般的直线方程,如果服从这一方程,

则以P/[V(P0-P)]对P/ P0作图应得一条直线,而由直线得斜率(C-1)/VmC和直线在纵轴上得截据1/VmC就可求得Vm.

则待测样品得比表面积为:

S= VmNAσA/ (22400m)

其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为样品质量(单位:g); σm为每一个被吸附分子在吸附剂表面上所占有得面积,σm的值可以从在液态是的密堆积(每1分子有12个紧邻分子)计算得到.计算时假定在表面上被吸附的分子以六方密堆积的方式排列,对整个吸附层空间来说,其重复单位为正六面体,据此计算出常用的吸附质N2的σm=0.162nm2.

现在在液氮温度下测定氮气的吸附量的方法是最普遍的方法,国际公认的σm的值是0.162nm2.

本实验通过计算机控制色谱法测出待测样品所具有的表面积.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

比表面测定仪,液氮,高纯氮,氢气.皂膜流量计,保温杯.

四:实验步骤

(一)准备工作

1,按逆时针方向将比表面测定仪面板上氮气稳压阀和氢气稳压阀旋至放松位置(此时气路处于关闭状态).

2,将氮气钢瓶上的减压阀按逆时针方向旋至放松位置(此时处于关闭状态),打开钢瓶主阀,然后按顺时针方向缓慢打开减压阀至减压表压力为0.2MPa,同法打开氢气钢瓶(注意钢瓶表头的正面不许站人,以免万一表盘冲出伤人).

3,按顺时针方向缓慢打开比表面仪面板上氮气稳压阀和氢气稳压阀至气体压力为0.1MPa.

4,将皂膜流量计与仪器面板上放空1口连接,将氮气阻力阀下方的1号拉杆拉出,测量氮气的流速,用氮气阻力阀调节氮气的流速为9ml/min,然后将1号拉杆推入.

5,将皂膜流量计与仪器面板上放空2口连接,将氢气阻力阀下方的2号拉杆拉出,测量氢气的流速,用氢气阻力阀调节氢气的流速为36ml/min,然后将2号拉杆推入.

6,打开比表面测定仪主机面板上的电源开关,调节电流调节旋钮至桥路电流为120mA,启电脑,双击桌面上Pioneer图标启动软件.观察基线.

(二)测量工作

1,将液氮从液氮钢瓶中到入保温杯中(液面距杯口约2cm,并严格注意安全),待样品管冷却后,用装有液氮的保温杯套上样品管,并将保温杯固定好.观察基线走势,当出现吸附峰,然后记录曲线返回基线后,击调零按钮和测量按钮,然后将保温杯从样品管上取下,观察脱附曲线.当桌面弹出报告时,选择与之比较的标准参数,然后记录(打印)结果(若不能自动弹出报告,则击手切按钮,在然后在谱图上选取积分区间,得到报告结果).重复该步骤平行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为样品的比表面积.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2.实验完成后,按顺序(1)关闭测量软件,(2)电脑,(3)将比表面仪面板上电流调节旋钮调节至电流为80mA后,关闭电源开关,(4)关闭氢气钢瓶和氮气钢瓶上的主阀门(注意勿将各减压阀和稳压阀关闭).(5)将插线板电源关闭.

操作注意事项

1.比表面测定仪主机板上的粗调,细调和调池旋钮已固定,不要再动;

2.打开钢瓶时,表头正面不要站人,以免气体将表盘冲出伤人;

3.使用液氮时要十分小心,不可剧烈震荡保温杯,也不要将保温杯盖子盖紧;

4.将保温杯放入样品管或者取下时动作要缓慢,以免温度变化太快使样品管炸裂;

5.关闭钢瓶主阀时,不可将各减压阀关闭;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样品序号

重量(mg)

表面积(m2/g)

峰面积(m2/g)

标准样品

70

200

1660630

样品1

70

199.241

1626622

样品2

70

198.646

1621763

样品均值

70

198.944

1624192.5

样品表面积的平均值为(199.241+198.646)/2= 198.944m2/g

相对误差为: (198.944-200.00)/200.00=-0.0078)

六,误差分析

(1)调零时出现问题,出峰时,基线没有从零开始,然后处理不当;

(2)取出装有液氮的保温杯时,基线还未开始扫描.

(3)脱附时温度较低,出现拖尾.通常认为滞后现象是由多孔结构造成,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脱附的热力学平衡更完全.

七,注意事项

1,打开钢瓶时钢瓶表头的正面不许站人,以免表盘冲出伤人;

2,液氮时要十分小心,切不可剧烈震荡保温杯也不可将保温杯盖子盖紧;

2,注意开关阀门,旋纽的转动方向;

3,钢瓶主阀时,注意勿将各减压阀和稳压阀关闭;

4,测量时注意计算机操作:在吸附时不点测量按纽,当吸附完毕拿下液氮准备脱附时再点调零,测量,进入测量吸附量的阶段;

5,严格按照顺序关闭仪器.

6,BET公式只适用于比压约在所不惜.0.05-0.35之间,这是因为在推导公式时,假定是多层的物理吸附,当比压小于0.05时,压力太小,建立不起多层物理吸附,甚至连单分子层吸附也未形成,表面的不均匀性就显得突出;在比压大于0.35时,由于毛细凝聚变得显著起来,因而破坏了多层物理吸附平衡.

第十一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3250字

2024年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是阻值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一种半导体电阻,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用途,在自动控制、无线电子技术、遥控技术及测温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过用电桥法来研究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加深对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了解。

关键词:热敏电阻、非平衡直流电桥、电阻温度特性

1、引言

热敏电阻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温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制成的一种器件,其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0.003~+0.6)℃-1。因此,热敏电阻一般可以分为:

ⅰ、负电阻温度系数(简称n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由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用铜、镍、钴、镉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烧结条件下形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基本材料制成的,近年还有单晶半导体等材料制成。国产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由于组成这类热敏电阻的上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室温范围内基本已全部电离,即载流子浓度基本上与温度无关,因此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考虑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迁移率增加,电阻率下降。大多应用于测温控温技术,还可以制成流量计、功率计等。

ⅱ、正电阻温度系数(简称p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用钛酸钡材料添加微量的钛、钡等或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工艺,高温烧制而成。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依赖于载流子浓度,而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相对可以忽略。载流子数目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载流子数目越多,电阻率越小。应用广泛,除测温、控温,在电子线路中作温度补偿外,还制成各类加热器,如电吹风等。

2、实验装置及原理

实验装置

fqj—ⅱ型教学用非平衡直流电桥,fqj非平衡电桥加热实验装置(加热炉内置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以及控温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若干。

实验原理

根据半导体理论,一般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 和绝对温度 之间的关系为式中a与b对于同一种半导体材料为常量,其数值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因而热敏电阻的电阻值 可以根据电阻定律写为式中 为两电极间距离, 为热敏电阻的横截面。

对某一特定电阻而言, 与b均为常数,用实验方法可以测定。为了便于数据处理,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则有上式表明 与 呈线,在实验中只要测得各个温度 以及对应的电阻 的值,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作图,则得到的图线应为直线,可用图解法、计算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出参数 a、b的值。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 下式给出。

从上述方法求得的b值和室温代入式(1—4),就可以算出室温时的电阻温度系数。

热敏电阻 在不同温度时的电阻值,可由非平衡直流电桥测得。非平衡直流电桥原理图如右图所示,b、d之间为一负载电阻 ,只要测出 ,就可以得到 值。

当负载电阻 → ,即电桥输出处于开路状态时, =0,仅有电压输出,用 表示,当 时,电桥输出 =0,即电桥处于平衡状态。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在测量之前,电桥必须预调平衡,这样可使输出电压只与某一臂的电阻变化有关。

若r1、r2、r3固定,r4为待测电阻,r4 = r_,则当r4→r4+△r时,因电桥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压输出为:(1—5)

在测量mf51型热敏电阻时,非平衡直流电桥所采用的是立式电桥 , 且 ,则(1—6)

式中r和 均为预调平衡后的电阻值,测得电压输出后,通过式(1—6)运算可得△r,从而求的 =r4+△r。

3、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研究

根据表一中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之电阻~温度特性研究桥式电路,并设计各臂电阻r和 的值,以确保电压输出不会溢出(本实验 =1000.0ω, =4323.0ω)。

根据桥式,预调平衡,将“功能转换”开关旋至“电压“位置,按下g、b开关,打开实验加热装置升温,每隔2℃测1个值,并将测量数据列表(表二)。

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之电阻~温度特性

温度℃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电阻ω 2700 2225 1870 1573 1341 1160 1000 868 748

非平衡电桥电压输出形式(立式)测量mf51型热敏电阻的数据

i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t℃ 10.4 12.4 14.4 16.4 18.4 20.4 22.4 24.4 26.4 28.4

热力学t k 283.4 285.4 287.4 289.4 291.4 293.4 295.4 297.4 299.4 301.4

0.0 -12.5 -27.0 -42.5 -58.4 -74.8 -91.6 -107.8 -126.4 -144.4

0.0 -259.2 -529.9 -789 -1027.2 -124.8 -1451.9 -1630.1 -1815.4 -1977.9

4323.0 4063.8 3793.1 3534.0 3295.8 3074.9 2871.1 2692.9 2507.6 2345.1

根据表二所得的数据作出 ~ 图,如右图所示。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所得的线性方程为 ,即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

4、实验结果误差

通过实验所得的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根据所得表达式计算出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测量值,与表一所给出的参考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如下表所示:

表三 实验结果比较

温度℃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参考值rt ω 2700 2225 1870 1573 1341 1160 1000 868 748

测量值rt ω 2720 2238 1900 1587 1408 2 1074 939 823

相对误差 % 0.74 0.58 1.60 0.89 4.99 6.20 7.40 8.18 10.00

从上述结果来看,基本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但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变小,但是相对误差却在变大,这主要是由内热效应而引起的。

5、内热效应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利用非平衡电桥测量热敏电阻时总有一定的工作电流通过,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大,体积小,热容量小,因此焦耳热将迅速使热敏电阻产生稳定的高于外界温度的附加内热温升,这就是所谓的内热效应。在准确测量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时,必须考虑内热效应的影响。本实验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6、实验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很明显的可以发现热敏电阻的阻值对温度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而且随着温度上升,其电阻值呈指数关系下降。因而可以利用电阻—温度特性制成各类传感器,可使微小的温度变化转变为电阻的变化形成大的信号输出,特别适于高精度测量。又由于元件的体积小,形状和封装材料选择性广,特别适于高温、高湿、振动及热冲击等环境下作温湿度传感器,可应用与各种生产作业,开发潜力非常大。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i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方法原理

若以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面上, 按照光栅衍射理论,衍射光谱中明条纹的位置由下式决定: (a + b) sin ψk=dsin ψk=±kλ

如果人射光不是单色,则由上式可以看出,光的波长不同,其衍射角也各不相同,于是复色光将被分解,而在中央 k =0、 ψ =0 处,各色光仍重叠在一起,形成中央明条纹。在中央明条纹两侧对称地分布着 k=1,2,3,…级光谱 ,各级光谱 线都按波长大小的顺序依次 排列成一组彩色谱线,这样就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如果已知光栅常数,用分光计测出 k 级光谱中某一明条纹的衍射角ψ,即可算出该明条纹所对应的单色光的波长λ。 实验步骤

(1) 调整分光计的工作状态,使其满足测量 条件。

(2) 利用光栅衍射 测量汞灯在可见光范 围内几条谱线的波长。

① 由于衍射光谱在中央明条纹两侧对 称地分布,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测量第k级光谱时 ,应测出 +k级和-k 级光谱线的位置,两位置的差值之 半即为实验时 k取1 。

② 为了减少分光计刻度盘的偏心误差,测量每条光谱线时 ,刻度盘上的两个游标都要读数 ,然后取其平均值 (角 游标的读数方法与游 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基本一致)。

③ 为了使十字丝对准光谱线,可以使用望远镜微调螺钉12来对准。

④ 测量时,可将望远 镜置最右端,从 -l 级到 +1 级依次测量,以免漏测数据。

第十二篇 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谢佳澎 苏竹600字

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者: 谢佳澎 苏竹 实验时间: 2000/3/5

气温: 24.5 ℃ 大气压: 101.47 kpa

燃烧热的测定

目的要求 一,用氧弹热量计测定萘的燃烧热

二,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

三,了解热量计中主要部分的作用,掌握氧弹热量计的实验技术

四,学会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

仪器与试剂 氧弹卡计 贝克曼温度计 普通温度计 压片器 分析天平 台秤 万用电表 点火丝 剪刀 直尺镊子 扳手 苯甲酸 柴油 氧气钢瓶 氧气减压阀

实验数据及其处理 贝克曼温度计读数

苯甲酸

柴油

苯甲酸

柴油

样品质量 g

序号

初段

末段

初段

末段

w2

w2

2.157

3.458

1.528

3.440

2.2500

39.1769

2.162

3.461

1.533

3.480

w1

w1

2.169

3.464

1.538

3.520

1.5718

38.5392

2.175

3.467

1.541

3.550

样重

样重

2.180

3.469

1.542

3.558

0.6782

0.6377

2.185

3.470

1.544

3.561

点火丝

2.190

3.471

1.546

3.568

l2

l2

2.194

3.472

1.547

3.570

20

20

2.198

3.473

1.549

3.575

l1

l1

10

2.203

3.475

1.550

3.572

16

5.8

消耗

消耗

14.2

初段斜率

初段截距

初段斜率

初段截距

0.0051

2.153

0.0023

1.529

末段斜率

末段截距

末段斜率

末段截距

0.0018

3.458

0.0131

3.467

升温中点

12

升温中点

12.5

中点低温

中点高温

中点低温

中点高温

2.215

3.480

1.558

3.625

温升

1.265

温升

2.066

水值j/℃

14191

热值 j/g

45920

4 实验讨论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 答:压成片状易于燃烧,和氧气充分接触,且易于称中。

2. 在量热学测定中,还有哪些情况可能需要用到雷诺温度校正方法?

答:实验中要用到温度差校正的都可以用。

3. 如何用萘的燃烧数据来计算萘的标准生成热?

答:代入公式计算。

物理实验报告分光计的调整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十二篇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学习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2. 利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的顶角; 【实验仪器】 分光计,双面平面反射镜,玻璃三棱镜。 【实验原理】 如图6所示,设要测三棱镜AB面和AC面所夹的顶角a,只需求出j即可,则a=1800-j。 图6 测三棱镜顶角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分光计的调整 (一)调整要求: 1.望远镜聚焦平行光,且其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2.载物台平面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二)望远镜调节 1.目镜调焦 目镜调焦的目的是使眼睛通过目镜能很清楚地看到目镜中分划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物理信息

  •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十二篇
  •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十二篇96人关注

    质量m=密度p×体积v 将物体放入水中,测量水面上升的幅度,或者放入满满的量筒中,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可以间接得到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的体积 然后将物体沿水平面切割,取 ...[更多]

  • 物理实验报告十二篇
  • 物理实验报告十二篇81人关注

    物理 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 同组者 实验日期 2003 年9月21日 实验名称 实验一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掌握用流体静力称 ...[更多]

  • 物理实验报告观察凸透镜成像十二篇
  • 物理实验报告观察凸透镜成像十二篇75人关注

    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