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大全 > 教学报告 > 教育报告

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3-29 18:15:02 查看人数:98

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怎么写

一、引言 2024年的农村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议题,它涉及到教育公平、师资力量、教育资源分配等多个层面。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全国各地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揭示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二、教育设施与资源

1. 硬件设施:许多农村学校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如教室破旧、图书资源匮乏、网络连接不稳定等。

2. 教材与教学资源:教材更新滞后,缺乏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材料,远程教育资源的接入和利用也相对有限。

三、师资队伍建设

1. 师资短缺:农村地区教师数量不足,尤其在英语、科学等科目上,合格教师更为稀缺。

2. 培训与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少,培训资源有限,影响其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学生学习情况

1. 学习环境:家庭经济条件影响学习环境,部分学生因贫困辍学,无法专心学业。

2. 学习动力:农村学生的升学压力小,可能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对未来规划缺乏清晰认识。

五、家长与社区参与

1. 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意识薄弱,对子女教育的参与度不高,缺乏有效的家校合作。

2. 社区支持:农村社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限,缺乏有效的教育支持系统。

六、政策与制度

1. 政策执行:现有教育政策在农村地区的落实存在差距,需加强监管与执行力度。

2. 制度创新: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如引入远程教育、志愿者教师计划等,以弥补师资和资源不足。

七、改进建议

1. 加大投入:提高农村教育经费,优先改善基础设施,更新教学设备。

2. 师资培养:实施定向师资培养计划,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

3. 社会合作:动员社会力量,包括企业、公益组织,共同参与农村教育建设。

八、结语 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努力,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改进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好的未来。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公平已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然而,2024年的农村教育状况依然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关乎农村孩子的成长,也影响着国家的整体教育质量和社会和谐。

结尾:

农村教育的改革之路任重道远,但每一步改进都将为农村的孩子打开新的希望之门。让我们携手并进,以实际行动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共同描绘一个更加公正、充满活力的教育未来。

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第一篇 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4150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农村教育明显落后于城市教育。我国农村有着9亿人口,其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进步。为了了解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的同学深入大邑县金星乡,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并得出如下调查结论。

一.调查中农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教育与城市相比有着较大差距

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财政比较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教育经费是严重的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与城市学校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就拿英语来说,城市学校的英语教育远远强于农村,很多农村小学的孩子根本没有上过英语课,这就在起点上落后于城市。

2.农村师资力量不够

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很多师范学校毕业的人不愿意到农村教书,农村教师素质明显低于城市,加之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限制着农村师资力量的调整。农村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学历不合格,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凭经验施教,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加之学校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多数教师不能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3.农村家庭因素影响子女教育问题

首先在于农村,家庭条件本来就有限,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只有学校在教育着孩子们,一回到家中就是无人管教了,孩子们只在学校里学习而到了家中基本上就是玩了,这样一来就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

同时也受传统愚昧的影响家长们都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一些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僻远,与外界社会联系甚少,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依然盛行。不少人思想观念陈腐,认为孩子在家劳动是天经地义的事,而送孩子去上学是一大损失;而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就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少孩子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其次,由于受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务工,成为我们所说的“农民工”。于是并出现了大量的“留守生”和“代理家长”。由于子女和家长长期的分离,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尤其是亲情缺失和隔代教育,使得留守子女的这一群体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创伤,性格也变得较为孤僻,学习成绩下降。

隔代抚养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是:老人力不从心。这主要在于上一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并且年老多病,通常都不能有效辅导孩子的功课。还有就是老年人往往更容易纵容、溺爱孩子,管教不严,这使得孩子不良学习和行为习惯较为突出;再加上与长辈的沟通不足,使得老年人不易了解孩子的内心思想,不易察觉孩子的不良思想苗头,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其次,就是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这使教育严重的脱节。由于家长外出打工,学校不能与家长沟通,甚至学生的作业都没有家长签字,不了解学生动态,缺乏互动,不利于共同教育培养下一代。也导致学生不爱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也很少主动回答老师提问,他们的性格内向,社交意识和能力较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愿与老师交流、沟通;由于缺少家庭的约束,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甚至缀学,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普遍偏低。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些学生也就成为了犯罪和受侵害的高危群体了。在缺乏约束下,学生易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气,时间观念差,爱迟到、旷课,喜欢进网吧和游戏厅。父母的行为也对子女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一些农民进城务工后改变了职业和生活方式,从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在对金钱、家庭的态度上畸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是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长期以来工农业之间的“剪刀叉”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影响农业效益和农民富裕的主要制度性因素。由于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农村教育自然也处于弱势的地位。

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稍微有头脑和能力的农民又都去打工,农村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和文化素质不高的村民留下来,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导致农村积贫积弱的恶性循环。虽然打工者可以赚些钱回到农村来补贴,但是他们给城市所作的贡献更大,进一步拉大了工农业之间的差距。农村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的力度。发达国家一般是在工业化__年左右就已经开始反哺农业,我国已经进行了20多年,反哺农业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当然国家这几年对于“三农”的问题已经开始高度重视了。

2.农村教育目标错位,升学教育、离农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

现行农村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目标的错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由于在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农村大学入学率,只有城市学生的十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苦读九年只能回乡务农,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没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很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同时教育支出是农民最大的负担,很多家庭为此负债累累,陷入恶性循环。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不改变,这一现状也很难改变。但农村职业学校和继续教育受体制和农村产业化还不发达等多重条件的影响,还没有发展起来,导致“有校无生”的状况。

三、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

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是要发展经济。政府要转变解决农民、农村问题的指导思想,制定各项有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制度,让农民有其利、有其权、有其教。要废除一切与民夺利的政策,建立支持和保护农民、农业的法律政策体系,通过补农、助农、护农,让农民拥有财富,享受不断提高的现代物质文化生活,保持发展经济的活力。要提高农村的社会地位,这既要清除来自社会的障碍,又要清除农民自身的障碍,培养农民维权、用权的权力观。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民自身发展经济的能力。要改革城乡失衡的教育制度,教育投入要向农村有所倾斜。

2.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它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__年__总理提出了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途径:一要推进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成人教育以农民技能培训为重点,两者都要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切实培养能真正服务于农村的各类人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二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在我国广大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同农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并将长期存在。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积极发展公办教育,同时要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办学。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幼儿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三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办好农村学校,关键是要有好校长、好教师。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到西部任教,鼓励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通过定向招生等方式培养乡村教师,切实解决“老少边穷”地区乡村学校缺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不稳定的问题。四是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综合改革。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合作机制,有效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资源,构建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和科技推广网络。要彻底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使农村职业教育在今后几年有一个较大发展。

3.要建立部分城市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的体制

__总理在很多场合强调了城市教育资源要为农村服务的问题。目前农村经济还不发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因此还没有出现象沿海和国外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的情况。在这样的条件下,需要政府加以政策的引导,需要先发展起来的城市教育资源来带动农村的发展。

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城市教育资源的优势,更积极、更有效地为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特别是要向他们培养输送合格教师。要扩大城市各类职业学校面向农村的招生,开展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一定要让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有书读、有学上,和城里孩子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发达地区城市应进一步做好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工作。

要广泛动员高校和科研所参与。对于农村的扶贫不能局限于项目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要逐渐转移到知识和技术的扶贫上来,由高校出技术,由农民出劳力,资金由几方共同投资解决,城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参与农村教育改革,发挥自己的优势,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村的现代化。 同时高校要通过培养农村职业技术人员,通过农村职业学校逐渐形成规模和效益,把农村职业教育办起来,使得当地农民可以就在当地打工,促使当地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要建立为农村经济和教育发展服务的科研体制,如建立农村教育研究所、农村科技推广培训中心、农村教育学院等。借鉴美国、日本、德国、韩国重视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农村教育的经验,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政策、科技、信息等各方面的理论研究。

以上是我们根据实践调查和查找资料得出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于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第二篇 关于农村教育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1300字

__年7月20日至7月24日,于贵州省黄平县重兴乡枫香寨作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其中前两天为调研,走访调查,对象是枫香寨的小学学生及家长;后三天是教学实践,地点是枫香小学,对象是枫香寨小学学生,教学范围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手工艺,书法,革家风俗,另外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辅助学生做暑假作业,课余做丰富多彩的体育和游戏活动。每天安排六节课,每节课四十五分钟,上课时间为上午九点至中午十二点,共三节;下午两点至六点,三节,最后一节辅导暑假作业。

20号、21号,家庭走访,调查家庭基本情况,学生受教育和学习情况,及询问家庭成员对当地教育水平和概况的认识。我们主要准备了两份问卷调查,家长和学生各一份,对象是现有就读小学的家庭,区域范围是枫香寨内。另外,我们还赠送孩子学习用品,给各家庭拍照留念,并尽可将照片洗好寄回。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1.各家庭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年收入低于三千圆人民币。许多家长外出打工,仅留老人和小孩在家。收入来源要么只是务农所得,要么再外加打工获得。在问及年收入时,许多家长模糊不清或不愿透露,似有隐瞒,导致调查结果不够真实,所以这也是这次调查的一个严重的缺陷。

2.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特别是家长,对当地的教育水平不是很了解,且可以说所有受调查的学生都不了解上学流程,即并不清楚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读大学这一过程。大部份学生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理想,也没有听说过知名大学。值得庆幸的是他们都知道读书很有用处,并且都表示是自己愿意读书的,并非父母所逼。

3.学生和家长并没有形成自己有科学的系统的主见。许多学生和家长安于现状,缺乏追求更高更好生活理想,即使有也很模糊。对于将来打算,孩子前途并不明确。对于怎么才能改变自身的困境也浑然不知道,只知道能读书就好,至于读书究竟怎么怎么好只知皮毛,不明大用。学生尚未形成明确的志向。对于怎样提高和改善当地教育,以及对政府有何意见和要求都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父母所谓的重视孩子学习大多数只停留在表面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将教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有些甚至连孩子的成绩都从不过问,有些把对孩子的教育全权托付给学校,没有做好家庭教育。经过分析和结合当地实况,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地经济水平落后,教育水平低下,交通和消息闭塞。在这么一个文化水平低,经济落后,教育落后,交通欠发达的地区,许多新科学文化知识,新时时代教育科学模式,日新月异的新消息并没有很好的有效的输入。虽然说国家贯彻的两免一补政策已经落到实处,但家庭贫困依然存在,特别是同时供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上学读书的较为困难。

调研,让我亲近了乡亲父老,让我更加的深入的体会了农村农民的艰苦,让我感受到了每一双窘困和无奈的眼神,和每一张坦然的笑脸。深入民间,方知民苦。走访乡下,察觉城乡之差。亲身实践,敢言当地实情。

此次社会实践主要团体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八位学生队,外加黄平当地四位青年。

主要成员有: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谭曦,王巧丽,温慧芳,孙慧敏,吴双;艺术学院摄影专业董哲涵;文学院齐腾达,吴勇鹏。

~~大学制药工程:廖祥明

东北林业大学:罗国栋

贵阳民院:王俊科

江西师大:廖廷康

第三篇 省教育厅农村教师资助行动巡回报告会 思想汇报1100字

尊敬的党组织:

您好!

今天,我们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号报告厅聆听了我校党委宣传部主办的 “播种希望与未来——省教育厅农村教师资助行动巡回报告会”。报告虽小,却吸引着我们前去观看;大雨虽大,却挡不住我们激昂澎湃的心!此次报告会的目的旨在于吸收更多的优秀大学生投身于农村教师的事业当中去。

07年毕业于我校金融专业的资教生——韩亮学长,讲述了他在恩施巴东县金果坪乡泗井水中学资教经历。他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他要离开小学到中学任教,师生依依惜别之景仍历历在目。他现场演唱了自己教给孩子的一首英文歌《the more we get together》,淳朴的声音赢得了师生的阵阵掌声。此外,学长还阐述了他教英语的方式,特别形象。学长还承诺到,他愿意花更多个3年在泗井水的教育事业当中去,深深感动着我们!三年经历,终生财富;资教农村,丰富人生。

接着,论文网刘仕来、陈敬道、刘章燕、罗融华等4位优秀资教生一一为在场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他们的资教故事深深感染着我们。他们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是我们的骄傲!

听完学姐学长的精彩演讲,我陷入了沉思。当我们享受着在校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时,他们却要忍受着孤独和寂寞,面对着www.fwd qw.com穷乡僻壤;当我们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节假日时,他们却要利用空余时间跋山涉水,深入了解学生的状况;当我们享受着和朋友在一起的欢乐时光时,他们却无怨无悔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于生命……他们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和热忱,都奉献给了农村这一片广阔天地。他们为农村的孩子带去的不仅是知识,还有那份对生活的憧憬。

这样一群无私的人,在为社会奉献着点点滴滴,或许他们也能从事一份舒适而又安稳的工作,可是他们最终选择了这样一份既具挑战而又令人尊敬的工作。他们的精神太让人感动了,在当今这个金钱主义至上的时代,他们舍弃的太多,不是我们当中许多人所能想象和能做到的。他们不需要太多的赞美,仅仅只希望获得学生的爱戴,工作总结得到家长的赞誉,赢得同行的认可,如此而已。这些就是他们所认同的,或许跟那些我们所谓的远大理想相比,相差甚远,可这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他们是一份对教师行业的热爱之情,一份对学生的责任之心。

整个报告会发人深省,同时也看到了每一位 支教老师的热情、勇敢与坚持。我想,人的价值体现有多种方式,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做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份价值,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无论今后我们从事什么行业,都希望能做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我想他们做到了,但愿自己也能做到!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日期:__年_月_日

第四篇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2024年2550字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2024年

在今年的暑假我参与了我市遵义师范学院组织的以“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间,我们深入遵义市道真县棕坪乡进行了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支教扫盲、文化宣传、法律普及、义务劳动、开展农技知识培训、社会调查、济困助学、走访老党员和重走长征路等。其中,我重点参与了义务支教和社会调查两项。

此次活动使我们当代大学生能够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生产,近距离和农民接触,了解当下农民的生活现状。对中国部分地区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有了整体的感性认识,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此次活动,也使我们当代大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磨砺了意志。对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进步、__、科学的光荣传统,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活动以支教为主,故所得成果也是与教育有关。现将活动成果汇报如下:

此次“三下乡”活动重点针对棕坪乡的小学、初中学生进行假期补课。授课内容以中学阶段的主科为主,兼办有兴趣特长班。我在这当中担任七年级和九年级的数学老师,支教为期十天,共授课21课时,教授学生一百余人。其间利用休息时间,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当堂授课、家访以及同当地学校领导座谈,对农村的教育状况有了大略的认识,并为之作了相应的整理和思考,从而得出了一些初步分析结论和建议。

1、存在的的问题:

经过这么多年的新农村建设,且加上近来大搞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就目前而言,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日趋完善,供水供电不成问题,教室教具给配充足(比如也能实现多媒体教学),学生食宿很有保障。所以,现在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已不再是硬件设备跟不上的问题,而是出现在软件上。具体而言,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在这种乡镇中学是严重不足的。首先是优秀教师不愿意进来,再者是进来了留不住。这是农村教育长期缓慢发的展的关键因素。

其次,教育往往是双向的,一方面需要学校的管理,但家庭的管理会起更大的作用。但就调查下来的结果来看,家庭这一块基本上没能对学生的教育作多大的贡献。其中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家长大多是农民,平时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如果是留守儿童则祖父母辈就更没有闲暇也无精力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于现在子女所学的课程,基本上是没有能力进行专业的指导的,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多数农村学生并不同城市的学生一样用很多的课余时间来学习,相反,农村的学生自律能力普遍不强,这主要是观念差异所致。所以谈及如何提高成绩这个问题上,学生和家长由切身体会而得出统一的结论是,老师严则成绩高,反之则低。这也合乎眼下应试教育的规律,这种教育体制下,并不要求学生有多么高的自主发挥,而是看谁肯下功夫,肯花时间,只要拼命做、背,就会成效显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试教育在维系城乡升学公平上还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当然,农村学生的基础不牢固早已是路人皆知的,但通过调查下来的情况来看,基础不厚不过是疥癣之疾,劲头不足才是心腹大患。因为基础不足尚可以亡羊补牢,劲头丧失、锐气大减则是釜底抽薪。曾经想当然地以为农村的生活条件大不如城市,人言: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农村的孩子为改善改变这种状况而奋发读书。但实际考察下来与理想大相径庭。具体是何种原因造成今日之农村学生思想之贫大于物质之贫尚待查明。或许是今日农村的物质生活相对提高,也或许是电视网络的舆论作用。总之,摆在眼前的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此外,地方保护主义也是阻碍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支力量。据了解,当地的初中学生一般不会在中考时填报遵义市的重点中学,其原因并不是没人有那个实力,而是填本县以外的高中,万一落榜,即便是上了本县高中的分数线也不一定能上该中学。所以多数的学生为求稳妥不得不填报本县的一般高中。学生水平有限固然是事实,但当地教育部门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鼓励也就算了,还如此设置障碍对学生就太不公平了。升学管道不畅通,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地方特色和整体优势,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首先是在学生方面,虽然大多学生基础薄弱且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其资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山村虽然物质条件不甚丰裕,但基本的能保证青少年健康发育成长的物质所需还是有的。学生大多淳朴可爱,反应敏捷,可塑性强。所以,基于这个还算不错的客观条件,只要老师在学生身上多花心思,严格要求,并且善于引导,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可以也是一定能够提高的。

另外,在支教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专业知识强,敬业程度高的优秀教师。不光如此,也有老师放弃了外调升迁的大好机会,甘愿扎根留在这穷乡僻壤,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止息。对于此种难得的教学资源,当地教育部门,当地政府应该加大扶持,重点关照。对这类安心扎根农村的教师一方面提高待遇,另一方面可遣至外地进行培训,促成其更好地为本地教育事业服务。

然而以上两点所能解决问题的范围和程度毕竟有限,这个长期形成的差距必然要用长效的机制才得以彻底解决。在这当中,唱主角的正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倾向和重点帮扶。农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穷字,但核心并不是穷经济,而在于穷知识、穷技术、穷观念,归根到底是穷人才。只有想办法让无数的知识人才前赴后继不断地投身到中国的农村建设队伍当中,这个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目前就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去向来看,基本上没有主动积极考虑去到农村就业的。其中责任并不在于大学生,而是在于国家的政策性导引不够。并没有足够的鼓励来弥补其物质条件的匮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投身农村的建设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来我国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强,相信随着城市就业的饱和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到位,将会不断有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生活,而城乡教育的差距届时将会逐渐缩小。

现总结如下,农村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样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配备不足,留不住人才;最严峻的现状是学生学习渐成不够积极主动的氛围。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期间可以尝试加强严看硬管式的应该教育的传统方法,着重要给学生树立起积极拼搏的意识。其根本的和实质性的改善则必须举全国之力而为之,且要坚持下去。

第五篇 农村教育情况调查报告1200字

在我们几个村子里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仍很严重。下面是我们对农村教育情况做出的调查报告:

首先,多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与要求相差甚远,现代教育设备少,教育手段简单,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在软硬件方面还不具备,要缩短城乡教育水平差距不易。受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制约,农村中小学总体水平确实与城区存在较大距离,而且农村办学思想、教育观念方面还比较陈旧。我曾和唐家村的一个初中生聊过几句,他告诉我,他们上初中后才开始接触电脑,而城里呢,小学生就已经掌握电脑操作了,这就是差距。

其次,农村办学条件较差,加上教师工资偏低,普遍存在吸引高素质教师难的问题。农村学校优秀年轻教师和音乐、美术、体育、英语教师十分缺乏,目前大多数学校还不能向城里的学校那样采取高薪聘请优秀教师的办法。高水平的师资不足,导致农村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在我看来,乡村学校教师严重短缺,但同时我们看到,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就业机会,而乡村学校又急需人才,为什么大学生不去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呢,每年毕业生都挤向人才济济的大城市,为了留在城市里,他们甚至选择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我记得在唐家村小学开总结大会时,就有位同学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唐家村的这几天,让我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和孩子们迫切渴望知识的心情,我被他们这样热情所感动,我想留下来

再次,农村中小学生辍学严重,教育程度偏低,除了教育体制的原因外,农村教育模式的单一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农村的教育也是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一旦升学无望,则会前功尽弃。我们小组曾走访了许多村民和家庭,和家长们探讨过关于孩子辍学的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学校老师讲的不好,一部分学生厌学,直接退学外出打工;

第二点: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将差生分流出去,使好多初中高中生辍学外出打工;

第三点:考上学而供不起也导致一些学生辍学。

我个人认为,要想让农村学生辍学量减少,首先要改变他们的思想;其次要转变单一的农村教育模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教育,使农村的学生各有所学,学有所用,各尽其才,各得其所。在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上,要用成才率而不是升学率来衡量,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理念。

城乡教育差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现在的问题是不要继续拉大这种差距,然后逐步创造条件,力求缩小差距。现在需要努力的是在一个县城范围内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有可能做到的,首先是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和其他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按照公平的原则分配给每一所学校。农村示范性学校的建设既要有适当的超前性,更应有公平的竞争性,而且政府的教育经费不应只集中在个别学校,人为的制造不公平竞争的局面。就现阶段而言,富的学校越来越富,穷的学校越来越穷,所以政府的重点不应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更多的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对于那些条件好的学校,可以适当放宽政策,让他们自我宣传,自我管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的调查报告。

第六篇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2400字

作者:心心向农实践队

通过我们的实地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其中有两类家庭居多,第一类是父母在家务农,留在孩子身边;第二类家庭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即留守儿童。

先来看看第一类家庭,这些家长都是在城市里无法找到工作,不得不留在农村的,一般来说他们文化水平都很低,只有小学或者初中,全家人靠务农为生。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双方必须要有一个抽出时间来带孩子,这大大影响了干农活,影响了全家的生计。为了生计,父母没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读书给孩子听,不耐烦手把手教孩子怎么穿鞋子,怕孩子乱跑影响自己干农活就把孩子关在房间里……学前教育的缺失对孩子价值观形成、智利开发影响是巨大的。当孩子才四五岁,还没达到入学年龄时,父母就迫不及待的将孩子送入学校。父母只是想让学校去管孩子,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干农活。由于孩子年龄小,头脑还没发育到适合学习的程度,再加上缺少学前的智利开发,让很多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他们根本跟不上学校的进度。

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的现实的。家长白天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家长发现孩子的成绩和改变命运的目标相差甚远,心急如焚。但是,自己不会教,也不会用正确方法引导孩子,很多家长就会去买一堆的习题书逼着孩子去做。孩子做完以后,家长不会帮着孩子订正,原来不会的还是不会,没有任何效果,只是徒增孩子的负担。家长看到孩子做了,就以为自己帮助到了孩子。等到下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又将大失所望,渐渐的开始不耐烦,斥骂孩子,这大大激发了孩子逆反情绪,对孩子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在了解农村父母教育理念时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父母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在物质上给孩子钱让他们念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关心,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也不会关心他们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做的大多只是,想起来时候询问下孩子学习情况,跟孩子说几句早已听出老茧的励志名言。走访时遇到过这么一个学生,由于学习跟不上,父母平时也没关心他学习,他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开始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开始逃课,后来渐渐发展成根本不去上课。而粗心的家长只是偶尔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孩子轻松的蒙混过关。等到家长发现孩子开始混社会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家长又不知道该如何挽回,打骂体罚只会将孩子越推越深,直至无力挽回。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在学校犯了错,老师想找家长谈谈,但是家长忙于生计,对老师的帮助并不配合。即使有些家长能和老师进行信息交流,但是家长在孩子心中地位却不高,孩子根本不怕家长,家长无法管教孩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越走越偏。

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其实十分微妙,一方面,每个家长都认为读书重要,只要孩子会读书,自己不论砸锅卖铁也会供孩子读书。而另一方面,读书无用论还是存在于家长的观念中,在他们身边,一些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也难找到工作,周围一些没文化的孩子出去打工却能赚很多钱。这种微妙的心态造成了,如果孩子会读书家长会十分支持,如果孩子读书成绩不理想,父母会想不会念还不如打工算了。父母的这种心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情况,成绩好的越来越好,成绩差的父母也会另谋出路,孩子成绩越来越差。在城市,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会想尽方法帮孩子报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帮助孩子学习,很多孩子得以跟上进度,继续学习。然而,农村父母的心态使得很少有父母会逼着孩子上补习班,孩子自己因为贪玩又很少会主动提出来,因此学习一时跟不上的会越落越多,这对很多孩子成长是不利的。

再来看看另一类家庭,即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来带。我们实地走访出了解到,爷爷奶奶辈的学历大多是小学,很多连小学都没有读,文化水平比留在农村的父母还要低。他们根本不管孩子学习,也管不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贪玩,也越来越难管,爷爷奶奶很多也会溺爱孩子,随着孩子来。因此,孩子玩起来更加无所忌惮,很多都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甚至有些还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

实践之前总有听到报道,说很多农村孩子因为付不起学费而辍学,所以我们对经济状况对学业影响也做了深入调查。我们发现,读小学和初中的父母把很大一部分的钱用于孩子教育,但是基本还能负担。但是,到了高中大学以后,基本所有的父母都开始负债供孩子上学。大多数父母选择向亲戚朋友借钱,少数向国家贷款。可见,总体上农村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经济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然而我们在教育局询问是否有专款给予贫困孩子帮助时,我们了解到,政府有对贫困的优等生提供奖学金,以及特困生提供助学金,一些社会团体也会给予一些帮助。但是,很多困难的家庭并没有在补助的范围内,加之农村家长意识淡薄,很多可以得到补助的家庭并没有提出申请,这使得真正得到补助的家庭少之又少。在走访家长中,我们了解到,几乎所有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会读书,家长无论如何也会供孩子上学。因此,对贫困生补助的不足并没有导致很多的孩子辍学,但是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

我们一直觉得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但走访中我们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询问如果经济困难只能供一个孩子继续学习时会怎么选择,大多数的父母都表示无论如何都要供所有孩子上学,也有一部分表示供学习好的那个,表示选择男孩的少之又少。

第七篇 2024年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女子受教育情况3250字

___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概。___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等。

关于农村女子受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前言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则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根本。为了进一步宣传___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政策,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__6.25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关注八闽巨变,感受和谐社会,了解农村教育现状,尤其是发现农村女子教育存在的问题,让更多的农村女子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我所参加的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漳平市溪南镇“三个代表”暑期实践队对此展开了以“农村女子受教育情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__年7月18日、19日、22日,实践队的11名成员组成调查小组,深入漳平市溪南镇长荣村、下林村,对村民特别是家中育有女儿的农村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载体,通过一对一访谈方式开展,以入户调查为主,街头随机调查为辅。其中,深入农户34家,随机调查11份,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5份,回收问卷45份,其中有效问卷45份,回收率100%,问卷容量为45。

经统计结果显示,95%的农村家庭都有让家中女儿接受教育,其教育水平目前以初中居多,约占总数的34%,大学、高中次之,仅有5%的农村家庭没有让女儿接受教育。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有69%的农村家长知道当前国家对于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并有77%的家长认为该政策有利于保证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当然,仍有14%的家长认为该政策尚未落到实处,教育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谈及对于农村女子受教育的看法,绝大多数(约91%)的受调查者认为教育能够使女子成才,走出山村,开创更美好的生活,同时,有36%的受调查者认为改善农村女子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家长思想观念的转变。

(二)调查问题分析

1、家庭经济条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女子教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家庭经济条件的良好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农村女子教育的发展。①我们在看到小康社会建设卓有成效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中国农村的经济现状:城乡居民收入仍存在一定差距,许多农村还无法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多数农民还过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活,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在被调查的家庭中,经济条件在当地较好的仅占19%,有14%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而大多数家庭(67%)经济条件一般。面对高额的教育费用,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学杂费,有半数家庭由于家中经济困难的原因,没有让女子继续升学接受教育。

2、现今农村女子已普遍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但部分农民的教育观念

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阻碍着农村女子教育的发展。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家长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如今农村教育基本上已经摆脱了“重男轻女”思想的束缚,大多数农村女子(约95%)能够和男子一样享有受教育权,且73%的家长认为现在男女平等,女孩子也应该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受到各方面原因的限制,目前农村女子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以初中学历(34%)为主,并且仍有极少数(5%)的女子失去上学的机会。

对于以上农村女子教育现状存在的不和谐现象,主要还是归因于家庭观念的影响。调查中我们发现,在5%没有让女子受教育的家长中,有1/3的人觉得女孩子没有上学的必要或是不需要具备太高的学历,这说明“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农村家长的教育观,从而直接阻碍了女子的平等教育权。同时,一些农村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也影响着他们对家中女儿受教育的看法。

3、国家相关政策没有落实到位,给农村女子教育的普及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科教兴国是对现在教育的最精辟诠释,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道。为了更好地普及义务教育,扫除文盲,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振兴教育的政策,如在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等,这一系列措施都在强调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然而,在我们的调查访谈中,发现农村义务教育乱收费现象仍有一定程度存在,这给农民带来经济负担,同时限制了农村女子教育的发展。约14%的农村家长向我们反映了这一问题,虽然问题只占少数,但还是说明国家政策在个别农村并未切实得到落实。

三、解决对策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科教兴农,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农村女子教育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必需从其根源入手,就农村女子受教育问题来说,其根本在于农村家庭经济状况。我们要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让他们有能力为女子教育提供经济支持。

第一,大力倡导科教兴农,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为农民增产增收。此次下乡,我们大学生充分发挥各自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通过各种科技下乡活动,把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带给农村,利用讲座、报告座谈会、实地考察指导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农民推广先进技术,让科学的成果惠及农民。当然,农业专家们是推进科技兴农的主力军,更多的专家应该走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推进乡镇企业发展,充分利用当地特色产业,努力营造市场经济氛围,各地农村都拥有其丰富的特色资源,当地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指导广大农民合理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加强对外合作,增加经济收入。农民的经济收入一旦得到保障,农村女子的教育也就有了全面普及的可能。

(二)加强宣传教育,切实转变农村教育思想观念,为农村女子教育提供根本的思想保障

在根本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思想意识的作用,农村家长及女子自身对于教育的看法成为影响农村女子教育发展的因素。

首先,少数农村家长应该意识到“重男轻女”的观念已经被当今社会所淘汰,老一辈“男儿总比女儿强”的想法早就该被推翻,许多女性也会是社会的强者,也可以开创一片天地,父母也应当努力为女儿创造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与机会,最基本的,就是从重视女儿的教育做起。其次,农村女子自身也应该自立自强,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发奋努力,为自己争取学习的机会,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证明自己,不辜负家庭的期望。

在转变农村思想观念的过程中,学校以及相关部门也应该发挥一定作用。如教育部门加大农村教育的宣传力度和经费投入,促进农村教育的开放发展,学校也应该建立相关机制,以结对扶助等方式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多多与家长交流,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农村家庭传统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观。

(三)国家相关部门严格把关,特别是基层部门要确保教育政策落实到位,为农村女子教育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农村教育的发展从来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而中国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村教育必然成为重中之重,国家必需优先支持农村教育。

除了已经在农村实施的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等教育优惠措施外,国家还需千方百计推出更多有利于农村女子教育发展的政策,并加强监督管理,制定负责人制度,从责任上将各项举措层层落实到位,并注重情况反馈,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形成教育机制的良性循环,为农村女子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体来说,农村女子教育现状呈现出积极发展的势头,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关注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女子走入学堂,接受教育,享受自己应有的权利。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其中小部分的不和谐因素,对此,我们应该立足当下,事实求是,善于发现并解决农村女子教育存在的问题。努力去实践“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农,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

第八篇 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现状考察报告4250字

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现状考察报告

一、引言

自1978年__届__全会召开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基本上实现了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此同时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因素也在逐渐显现,城乡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占中国大部分面积的农村仍然处在贫穷落后之中。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村专业人才缺乏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大批能安心在农村工作的专业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而其重要内容就是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使我国的国民素质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1986年,国务院颁发了《义务教育法》,这使得义务教育在法律上得到了保护,更进一步的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而其也成为中国义务教育的里程碑。但是在经济发展缓慢的农村,受经济、环境、人口、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仍然很难实现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仍然步履维艰。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国家从2024年开始逐步从中西部农村开始免除九年义务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杂费。这样的政策到底对义务教育的发展起了多大的作用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对__省__市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调查。现将活动中所发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总结出来,仅希望能对义务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些基本状况

1)对九年义务教育的了解状况在被调查者中有59.2%的被调查者知道什么是九年义务教育,但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被调查者只是知道九年义务教育即是读满小学和初中而已,而并不了解其他的相关教育问题;与此同时还有39.8%的被调查者反映说不知道什么是九年义务教育。这说明在农村特别是一些贫困落后的山区农村人民对义务教育的了解还很肤浅,义务教育的观念还没得到足够的落实,国家的相关部门应多加强义务教育的宣传力度,加深其在农村居民心中的印象,是义务教育的观念得到普及。

2)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心情况在被调查者中有97.1%的人都认为读书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道路产生重要的影响。再和这一部分被调查者交谈中我们发现他们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都希望子女努力学习考入大学,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通过读大学去找到好的工作,然后再融入城市,过上更好的生活。还有一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学点东西会对以后有用,但并不关心孩子是否上大学。与此同时还有2.9的被调查者认为读书与否对孩子以后的影响并不大。

三、国家政策及政府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影响

1)免除学杂费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影响在调查中有5.8%的被调查者认为免除学杂费并没有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有45.6%的被调查者反映这一政策减轻了一定的家庭负担;有40.8%的被调查者认为免除学杂费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起了很大的作用;还有6.8%的被调查者认为免除学杂费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在减免学杂费后有93.2%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让自己的子女继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还有6.8%的被调查者表示会根据家庭情况而定是否让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这说明减免学杂费这一项政策在总体上是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的,减免学杂费对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的普及义务教育将起大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关于变相收费和政策落实问题在减免学杂费后有20.4%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肯定会变相收取费用;有47.6%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一般会变相收取费用;而只有29.1%不到三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不会变相收取费用。而在这一政策是否落实选项中有16.5%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一项政策会很好的被落实;有36.9%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一政策只会被部分落实;还有16.5%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一政策不会被落实;而有22.3%的人认为不清楚这一政策是否会被落实。这说明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任感和交流还不够,也同时说明学校的财务状况还不够公开,家长未能及时掌握学校的一些最基本的财务状况。

3)政府对教育的影响在被调查者中有21.4%的人觉得政府很重视教育;有36.9%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一般;有25.2%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不够重视教育;还有16.5%的被调查者并不了解这一状况。这说明在被调查者中有只有不到六成的人认为政府还算重视教育,而这样的情况在对于急于改变落后局面、提高人口素质的农村来说,政府做做的显然还远远不够,政府应当发挥其占主体地位的作用,充分调配资源,全面、完整的落实教育政策,在农村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大亮绿灯。而在你希望政府能够给农村教育提供怎样的优惠政策中,有79.6%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国家能够派送更多的好老师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还有15.5%的被调查者希望国家通过拨款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农村师资的缺乏问题可能远比基础教育设施改善问题要严峻。

四、经济因素对农村义务教育影响

1)经济因素对学生辍学的影响在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生的辍学原因中有51.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家里没钱迫使孩子辍学;有2.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家长认为读书没用而选择让孩子辍学;有27.2%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孩子自己不愿意读书而自己选择放弃求学;还有17.3%的被调查者认为孩子辍学是其他因素造成的。这说明经济因素仍然是导致孩子辍学的最主要原因,而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改善孩子自身的因素也在不断加强。而在家庭经济很困难的情况下有62.1%的被调查者回通过向亲戚朋友借钱来继续让孩子上学;有16.5%的被调查者会通过贷款的途径来让孩子上学;与此同时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也有7.8%的被调查者只能无奈的选择让孩子辍学;还有12.6%的被调查者表示会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令我们惊讶的是在接受我们调查访问的人群中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在遇到这一问题时会通过向政府求助来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在现在的很多农村地区人民对通过向政府求助来解决教育问题的这种观念还很陌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所做的工作还不够到位。

2)其他一些影响孩子辍学的因素学生的辍学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农村教育发展难以解决的顽固性问题。多年来经济因素一直都成为学生辍学的最主要因素,而其阻碍学生求学的主体性地位至今仍未改变,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教育政策的改善,其主体性地位正在显着的发生着变化。在仅随其后的原因中学生的自身因素正在逐渐加强,在农村经济环境不断改变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很难在相对枯燥的学习和不断改变的生活条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大多数学生的行为价值取向缓慢的发生着变化,在随后的过程中将使其无法抗拒外界的诱惑而对学习的兴趣日益减弱,最终促使其辍学,而这样的情况在条件越好的地方问题就越突出。而在这一状况的发展过程中,家长所起的作用无疑是特别重要的,如果家长在孩子的着一变化过程中能敏锐的洞察到这一现象或者多跟孩子沟通交流,那么孩子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家长的观念问题,很多家长在读书的认识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很多的落后思想占据他们的脑海,使得处于相对被动地位的孩子没办法选择自己读书的机会。

五、关于沟通问题对义务教育的影响

1)关于家长与学校的沟通问题学校与家长是孩子处于受初级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两个客体,他们将对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成长与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们在调查访谈中发现,很多家长所做的仅仅是将孩子送到学校读书而已,而对于孩子在学校中的情况则知之甚少。很多家长都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学校作为教育的载体其作用就是教育孩子,而自己的作用则不大。这就是家长的自身认识不足使得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出现了障碍,而其进一步的危害就是造成家长对学校的不信任,家长不能有效的了解到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不利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而在这个问题中,家长的过失显然要大得多,学校只能通过家访和家长会的形式来向家长传达孩子在学校的信息,而其主动权相当一部分都在家长这里。在通过对学校老师和校长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学校每年都会举行家长会,以便家长能了解到孩子在学校中的信息,但是每次家长的出席率都会很低,使其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在对义务教育中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关于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在关于和孩子的交流问题中有81.6%的家长表示会和孩子进行沟通;有4.9%的家长表示不会和孩子进行沟通;有8.7%的家长反映到自己对这个情况不了解;还有4.9%的家长表示他们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这反映出大多数的家长都会有意愿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但在我们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在实际生活中根本很少和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即便是交流也是“不平等”的交流。就家长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小孩子,懂什么”。其实孩子在受义务教育的阶段成长很快,他们特别需要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而父母也应当及时了解孩子心态的微弱变化,以便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

六、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其他问题

1)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近几年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伴随着大量财政的投入,大部分地区的基础教学设施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我们开展调查的小学分为两个部分,总共6间教室,条件比较艰苦,有的教室没有门,没有玻璃,更谈不上风扇。这样的教室是冬不避风,夏不防暑,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确实相当辛苦。学生在课余也没有任何娱乐设施,这样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相当不利。只希望国家还能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类似于这样的教育设施,为义务教育在硬件上做好保障。

2)关于教师的系列问题当今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师资缺乏,而为了满足孩子的上学要求,地方政府只能从当地去挑选一部分相对有知识的人来代理教师的职责,即为乡村代课老师。这些老师平时在家种地干活,到上课时间就去学校给孩子上课。这无疑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这些老师素质问题,因为这些老师的专业水平达不到要求,对很多问题都会缺乏准确的判断;其次是这些老师的教学方法问题,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并不懂得该怎样高效的传达自己的想法,使得孩子可能无法掌握该学习的知识,造成对孩子学习的影响。但是中国的一系列实际情况迫使这些问题很难解决,在国家无法提供足够师资力量的时候,当地政府就应该运用自身所拥有的权力,对代课老师进行一系列的系统培训,通过考核的方式来提高代课老师的整体素质,从而逐渐解决师资的缺乏问题。

以上是我在对我们所发现和看到的问题进行的一系列总结,希望能对义务教育的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第九篇 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调研报告3100字

农村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工作是新时期人防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人防工作已无城市乡村之分,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人防全面建设的步伐。因此,加大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开展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尤为重要。近期,嘉善县人防办领导带领部分机关干部,深入该县干窑镇黎明村和魏塘镇魏中村实地调研农村人防知识、法律法规普及状况。通过全面调研,我们认为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存在 “三少”,即:了解人防情况少,关注人防工作少,宣传人防知识少。如何改变这种“三少”现象,使“少”变“多”,不断扩大人防宣传教育的社会覆盖面和公众知晓率,这不仅是目前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而且也是人防宣传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同时又是贯彻落实《国务院、__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防空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入广泛开展人民防空宣传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认为,在深化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中,应着重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深化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内容,解决好农村群众对人民防空地位作用的认识问题。《______人民防空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有效的组织人民防空,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法”。开宗明义地阐明了我国人民防空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就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第四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人民防空的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建立群众防空组织,战时担负空袭后的抢险抢修、医疗救护等任务,平时参加抢险救灾等”。也清楚的告诉我们,有效地组织人民防空,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和手段,也是人民防空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群众不知道人防是什么;有的只知道有人防这项工作,但对人防工作具体是干什么的不甚清楚;有的甚至认为,和平时期搞人防建设没有必要,人防与我不搭界,等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人防宣传的社会覆盖面还不够广,公众知晓率还不够高。尤其是在人防宣传教育中缺乏对人民防空法律法规的宣传,缺乏对有关人民防空工作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的宣传,缺乏对人民防空为谁服务的内容的宣传。因此,在今后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中,除了要继续坚持宣传国际政治和军事形势、人防常识、人民防空的发展战略、我县人防建设成就以外,应当着重突出人民防空工作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的宣传,把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向农村群众讲清楚。通过宣传教育,不仅使他们了解什么是人民防空、人民防空的地位和作用、基本方针、原则和任务等基本知识和一些简单的防护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化对人民防空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以及重要性的认识,解决好他们对人民防空为人民的认识问题。从而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人防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更是一项政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生动体现“群众利益无小事”、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自己服务的利民工作、民生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农村群众对人防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搞好农村人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城乡一体化人防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搞好农村人防宣传教育与农村工作的结合,解决好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的平台问题。“村”是村民的自治组织,在新的形势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村级组织在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日益成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活动的新舞台。同时,在现行领导体制下,村级组织承担着政府进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职能。毫无疑问,也承担着农村人防的宣传教育工作。但是,目前农村的基本情况是,一个村通常只有3-5个村干部,而要服务的村民一般在上千人。人少事多、经费不足的问题比较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依靠村干部直接去搞人防宣传教育工作,不仅勉为其难,而且也落实不了。因此,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必须从村的实际出发,扬其牵头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工作之长,避其人少事多、经费不足之短,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结合的文章,解决好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的平台问题。在调研中,村干部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可结合农村中心工作开展,通常有:平安村建设、在职党员义务劳动、普法宣传、年度征兵和重大节庆活动等。在宣传教育的形式上也可以百花齐放,如电影进村、“三防”常识讲座、宣传栏、编印小报、资料和教材,向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提供人防宣传稿等。如果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同中心工作结合很好,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结合得好,不仅有利于人员的组织,而且宣传教育的效果也会比较好。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业务培训、辅导讲座、参观学习等途径为农村培养人防宣传教育工作的骨干,以不断增强村农村自身开展人防宣传教育工作的力量,并经常向农村提供有关人防宣传教育的资料,以供宣传教育之用。对一些经费特别困难的村,在政策允许之下也可以视情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解决因经费紧张而致人防宣传教育不落实的问题。如果解决了农村人防宣传教育的平台问题,又解决了有人宣传、有钱宣传的问题,那么,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就一定会出现新的局面。

三、形成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制度,解决好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的考评问题。人民防空宣传教育是和平时期加强人民防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农村中广泛开展人民防空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全民的爱国主义热忱,增强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战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______人民防空法》的制定,已经把人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上升为国家意志。同时规定每一个公民都有接受人民防空教育的义务。但是,长期的和平环境使社会上的一些人国防观念淡化,人防意识淡薄,给人民防空的社会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基本上处于“没有”状态,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不是因为我们人防部门没有抓,也不是因为村干部们不愿意去做,而是因为缺少对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的考评,缺乏工作激励机制。基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依据《人民防空法》的有关规定,建立行之有效的农村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工作目标考评机制。考评内容可以着重从组织领导和工作班子、宣传教育的计划和实施、宣传教育的成效以及人员、时间、内容和效果的落实等方面进行设置;考评办法可以实行层级考评法,也可以实行综合考评法。实行层级考评法,则由县负责考评镇,镇负责考评村。实行综合考评法,则由县牵头,组织人防部门的同志参加,组成综合考评组对镇和村进行考评。对考评成绩突出的镇、村,实行精神和物质的奖励,以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推动工作。

__在接见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代表时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关心、重视和支持国防建设,切实加强对国防动员和人防工作的领导。要认真研究面临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开创国防动员事业和人民防空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新的贡献。”我们一定要认真学___的重要讲话,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和自身实际情况,努力解决好农村人防宣传教育中的新问题,提高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的质量。建议把这项工作列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使农村人防工作真正纳入镇、村工作之中,做到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要求、统一考评,并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从工作机制上推动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落实,使新形势下的农村人防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努力把新时期人民防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十篇 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研报告3400字

杨陵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9所,其中初级中学5所(城区1所、农村4所),小学24所(城区3所、农村21所);在校学生12951名,其中初中学生5715(城区1524名、农村4191名)名,小学生7236(城区2484名、农村4752名)名;农村中小学教职工823名,其中农村初中教师356名,农村小学教师467名。

自__年以来,根据国家、省、区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关通知和要求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关心指导下,我区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已逐步得到了实施,取得了较明显的收效。__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我对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落实情况及收效

1、“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全区从“以乡(镇)为主”转变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四个统一”,即教师工资由区财政统一发放;学校和教师队伍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中小学公用经费和危房改造资金由区财政统一安排;学校领导班子的选拔、配备、使用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避免了原体制财权与事权分离,学校和教师队伍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更有利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区教育教学实际,对教育资源进行宏观调控,优化配置现有教师资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公用经费和危房改造资金由区财政统一安排,打破了乡(镇)界限,使经费投入更加合理,避免了部门重复建设,对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

2、进一步理顺了农村中小学管理体制。__年8月,经区委会议研究,撤消了4个乡镇教育组,农村普通小学划归乡镇中心校管理,农村初中由区局直接管理。精简了人员,简化了办事机构,提高了工作效率。__年6月,按照区委安排农村中小学党组织归属区局管理,彻底改变了学校党政管理两张皮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教育自主权,便利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教育工作,促进城乡教育人事合理流动、均衡发展。

3、学校领导和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__、__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区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工作实际调整了中小学领导班子,一批年富力强、业务精良、作风正派的年青同志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为学校管理工作注入了活力,学校工作有了较大起色。与此同时,顺应教育发展趋势,结合教师队伍现状,区局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出台了学校领导干部管理规定、学科骨干教师、带头人暂行管理办法等制度,使学校人事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工作常规化,有效的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为教育质量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学校网点调整工作逐步落实,办学条件得到提高。自__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村组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先后撤并了杨村乡乔家底小学、李台乡杜家坡小学、五泉镇汤家小学、大寨乡杜寨小学等10所小学,优化了教育配置,整合了教育资源。新建了杨村乡川口小学、李台乡陈小寨小学、杨村乡中心小学、五泉镇茂陵小学、王上小学等5所学校。抢抓机遇,利用上级项目支持,新建、改建、维修了部分学校教学楼或办公楼;农村中小学全部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建成了18所农村中小学新农村卫生新校园。“两基”工作中,全区共配制课桌凳2200套,价值40万元,购买价值78万元的实验器材,添置30万元的各类图书。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促进了我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发展。

5、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区上设立了基础教育资金管理专户,教育经费拨付达到了三个增长中的“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教师工资、学校办学经费、农村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等到了落实。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实行区级预算管理、分期拨付经费、严格审批报帐、审计监督制度,理顺了新机制运行下的上下级财务关系,保证了各项资金按时拨付、合理使用,增强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二、存在问题

1、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宣传力度不够、责任不明确。虽然“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了三年多,但社会对这种管理体制的形式和职责了解不多,习惯于多年来的老管理模式。乡镇对此认识不够,认为目前学校的管理是教育部门的事,与乡镇无关,办学积极性不高,责任不强,缺乏支持、监督和指导。在学校建设、合校后的学校资产处置等问题上常常出现扯皮、推诿等现象,个别学校用地产权不明,存在租用关系等问题,影响了学校发展。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教育发展。随着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是区本级,而区本级财力不足,难以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如工资改革后,教师工资的津贴部分不能得到落实,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不利于教育系统稳定。学校维修、改造资金难以保证,上划之前乡镇、村对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现在没有了,学校维修、改造给教育部门、学校带来了较大困难。

3、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化(45岁以上占40%),薄弱学科无专职教师(体、音、美等学科);初中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非专业代课现象严重(占34.4%)。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科门类增加,教师培训经费不能保障,普遍存在教师课业负担过重,工作量大、知识老化等现象,给教师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4、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虽然,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相对滞后。目前,21所农村小学除李台乡永安小学外(99年购置22台微机,配置偏低,需更新)均没有微机室,信息技术课程无法开设,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5、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艰巨。我区学校多年来因“两基”达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危漏校舍改造和“两基”提高等共举债1666.8万元。近几年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经过努力以偿还655.5万元,尚欠债务(含利息)共计1123.9万元。债务化解任务给本来就经费紧张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影响了教育工作的稳定和发展。

三、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营造全社会齐抓教育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教育内部管理,建立乡镇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增强责任感,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后,乡镇、村对教育的投入相对减弱,学校本身又无造血功能,教育行政部门无力投入,影响了教育发展。因此,区政府应积极执行上级相关精神,保证教育政策得到落实,教育经费足额拨付,特别是教育建设资金要纳入财政预算。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减少浪费,保证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到位,真正体现“以县为主”,促进全区教育发展。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结合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在职培训工作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设立教师培训专项基金,保证不同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办好杨凌教育网站,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培训、教学和交流服务。完善教育人事体制改革,加大教师合理流动,整合师资结构,科学配套师资,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充实紧缺教师。强化教师队伍考核,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专长,使每个教师都成为教育和教学的中坚力量。

4、加快农村小学合校并点步伐,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完善学校网点调整布局,科学制定学校发展长远规划。将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与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与灾后重建结合起来,建立“以县为主”的学校危房改造和新建规划的长效机制,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整合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5、统筹安排专项资金,逐步化解义务教育债务。“两政一教”债务化解情况复杂,牵扯面广,欠债年限较长,数额较大,要一次性解决存在一定难度。建议政府成立清欠小组,制定清欠计划,采取多种方式积极筹措资金,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各部门协调一致,分批次逐步化解债务,彻底解决教育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同时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制定配套制度,杜绝新的教育债务发生,给教育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十一篇 农村小学教育现况调研报告3250字

教育在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显得很重要。而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政府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其次是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党的 报告中“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过一些沿海地区,跟人家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而人家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1、教师负担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教师思想观念落后。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课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很多学校的教师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缺少培训经费。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和条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

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特别是新课改后,农村教师由于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由于地域特点,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我所调查的一些村级小学,但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等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随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减少,许多学校合并成一所,合村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实际上并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伤害部分村民感情等问题,当时并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后来由政府出钱给上学超过5公里以上的学生每年每生150元的交通补贴,并校才得以顺利成功。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学校又无宿舍。

五、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在教学水平上农村小学是无法与城镇小学相提并论的,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归结原因大致有5点:

1、硬件方面,即教学设备简陋,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差,年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师平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工作也缺乏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

3、家长素质较低,督促孩子读书的意识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让小孩呆在学校省得他在身边闹或四外乱跑的想法把孩子送进学校的。

4、孩子天性爱玩,在缺乏适当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发地产生学习的兴趣。

5、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很普遍,而这时许多同龄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维持自己的生活了,许多农民就会认为“读书无用”、“多培养一个大学生,就多出一个贫困户”,这种认识和环境的存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慢慢减弱。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令人难以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难也!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有两段脍灸人口的名言,“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生到了将来就是建设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不要“偏心”,抓好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刻不容缓!

第十二篇 乡农村教育初步调研报告1500字

魏奥

前言:2024年魏奥开始驻张家口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他朋友圈的照片便换了一种风格,牧羊放牛,种菜收瓜。农村里贫苦却又充满希望,乡野的风景淳朴又令人向往。我建议魏奥关注一下当地的教育问题,并请他有可能的话做个调研。魏奥秉持着一贯的严谨、认真态度,做了黄梅乡的教育调研,并完成这篇调研报告!我们即将看到的,就是真实的乡村教育现状。在这里,向魏奥,也向所有参与扶贫工作的同志表示感谢。

我于2024年参加省精准扶贫工作组,驻张家口市蔚县黄梅乡黄梅村,至今一年多。今年受同学邀请,同时也是自己想给自己在闲暇之余找点事情做,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教育状况调研,写了这个简单的报告。由于我不是教育工作者,不敢胡说八道,报告仅是对乡干部、校领导等人的座谈整理以及我走访村民时了解的情况,不提意见和建议。由于水平有限,错误谬论不可避免。

一、黄梅乡基本情况

黄梅乡为蔚县辖乡。1953年置黄梅乡,1956年撤销,1958年分属北水泉、吉家庄公社,1961年置黄梅公社,1984年复置乡。黄梅乡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29.3公里,面积72.7平方公里,人口1.06万。国道109穿境。辖15个行政村(黄梅、柳家泉、烟墩庄、榆涧、木井庄、木井、赵家寨、黑埚、常胜疃、柏木瓜、东吕家庄、小枣碾、定安县、西洼、下康庄)和2个自然村(上康庄、李家梁)。农业主产玉米、谷、黍,果树为杏树。依托杏资源,开展杏产品加工业,主要是开口杏核、杏仁、杏干,全乡绝大部分加工企业集中在黄梅村。

二、学校硬件设施情况

乡里有中心学校一座,位于黄梅村村西。学校总占地面积37389平方米,校舍为平房,面积为5880平方米,校舍情况较好,无危房旧房,分为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图书室、实验室等。校园内有水泥硬化的非标准操场,篮球架两个。

黄梅村村东有幼儿园一座,由中心学校管理,原为黄梅乡中学,中学撤并后改为幼儿园。原中学校舍已成危房,现在的校舍为新建,有三间教室、一间办公室、三间宿舍(因为无住校生,没有投入使用)。园内无游乐设施。

全乡有9个教学点分布在乡其他村庄,分别是烟墩庄、榆涧、木井、常胜疃、柏木瓜、东吕家庄、小枣碾、定安县、下康庄。教学点仅有学前、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三年级及以上需要到中心学校读书。教学点校舍为之前撤点并校的小学,校舍为平房,虽老旧但是尚不属于危房。基本上无体育器材。

乡里之前有初中,但是由于撤点并校以及生源减少,已取消初中教育。

三、师资、生源情况

全乡有教师36名,其中中心学校27名,教学点9名(为代课老师,多为退休教师)。

中心学校为1-6年级完小。全乡学生403名,其中中心学校338名,分为9个班,教学点学生65名。中心学校里有190余名学生住校,其余走读。全乡无因贫辍学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每个教学点一个老师,学生较少,最少的小枣碾教学点仅2个学生(1个一年级1个二年级),最多的木井教学点也不过12名学生。

幼儿园分大中小三个班,共有学生95名,全部为走读,以黄梅村孩子居多。

四、上学费用情况

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费政策,免学费和课本费。学生只需要购买练习册和作业本。村里学生基本不参加课外辅导和兴趣班。

县里核定了75个贫困学生名额,每个学生每年补助500元,但是实际住校学生190余人,享受这75个名额的补助资金。住校学生每天伙食费7元,每周在校吃饭4.5天,每月约18天,每月伙食费约130元。这个费用比较低,村民能够承担。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还是有保证的。

幼儿园阶段是收费的,每个学生每学期托费500元,一年1000元,另每年取暖费100元。由于现在家长比较重视学前教育,适龄儿童都能够上园。

五、存在问题

(一)生源流失。一是年轻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带到打工地入学。二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将孩子送往县城、西合营镇、吉家庄镇等教学水平较高的学校就读。

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十二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农村教育明显落后于城市教育。我国农村有着9亿人口,其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进步。为了了解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的同学深入大邑县金星乡,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并得出如下调查结论。一.调查中农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教育与城市相比有着较大差距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财政比较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教育经费是严重的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农村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农村信息

  • 2024年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五篇
  • 2024年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五篇99人关注

    农村教育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份,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 ...[更多]

  • 农村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十二篇
  • 农村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十二篇98人关注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今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科教兴国战略。教育人数及教学质量都有了空前的增长和提高。但是由于各地经济条件等各种原因,教育逐渐形成了城村差异,城市 ...[更多]

  • 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十二篇
  • 2024年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十二篇98人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农村教育明显落后于城市教育。我国农村有着9亿人口,其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进步。为了了解 ...[更多]

  • 农村教育实践报告十二篇
  • 农村教育实践报告十二篇98人关注

    农村教育实践报告1:通过我们的实地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 ...[更多]

  • 农村教育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十二篇
  • 农村教育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十二篇98人关注

    农村教育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实践时间:20xx年7月8日至20xx年8月1日实践地点:有一种生活,你不曾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不曾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 ...[更多]

  •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十篇
  •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十篇97人关注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 对阳谷县高庙王镇杨元村教育情况的调查 内容简介:本报告以下乡实践为基础,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村民、学校,与学生个别交谈 ...[更多]

  • 2024年农村教育调查报告十二篇
  • 2024年农村教育调查报告十二篇96人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 ...[更多]

  •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十二篇
  •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十二篇94人关注

    我在农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本次调查以小学和初中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 ...[更多]

  • 2024年农村教育社会调查报告十二篇
  • 2024年农村教育社会调查报告十二篇94人关注

    今年暑假,我在当地农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本次调查以小学和初中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