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大全 > 教学报告 > 教育报告

2024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全文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12-03 查看人数:72

2024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全文

第一篇 2024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全文1250字

基础教育,永远是社会和家长最为关心的一个点。

近年来,由于适龄人口减少,小学初中招生数持续下降,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等因素,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投入比例越来越高。而同时,家庭在校外选择教辅机构的投资额亦是越来越高。

22日,中国教育在线根据教育部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数十年、尤其是近20年的数据,整理发布了《2024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对我国基础教育国家投入情况、家庭投资情况进行了梳理。在此,我们一起探讨政府和家庭对基础教育巨幅增长背后的真问题。

国家教育投入绝大多数在基础教育领域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呈逐年增长趋势

图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如图1所示,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呈逐年增长趋势,2024年达到24488.22亿元。在2024年以前年均增长将近20%,2024年增幅下降至10%。

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从2024年至2024年以来稳步增长,比例为平均每年提升0.2%左右,2024年达到4.28%。2024年仅比2024年提高0.02%,为4.3%。

基础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增加

1997年以来,基础教育阶段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呈现逐年增长趋势。1997年小学生均经费(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下同)334元,初中591元,普通高中1155元,中职1085元,高校6523元。而到2024年分别增至小学6902元、初中9258元、普通高中8448元、中职8785元、高校15592元。增幅分别为小学1968%、初中1466%、普通高中631%、中职710%、高校139%。

很明显,国家的教育投入绝大多数都投到了基础教育领域。

而高校生均经费从2001年至2024年呈逐年下降趋势,从6816元减少至 5376元。2024年以后逐步增长。但2024年再次呈现下降趋势,从2024年的16367元减少至15592元。

各地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差异较大

从各地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差异看,2024年各地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差异较大,北京、上海等地远高于河南、湖北、贵州等地。

比如,2024年北京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生均经费平均28668元,而河南仅为5458元、贵州为6872元,差距达到5倍左右(见图2)

图2 数据来源:教育部

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越来越高

每年家长对子女教育培训投入极高

调查显示,有50%的家庭对子女教育培训投入每年超过5000元,其中超过1万元以上的占比25%。

可见,随着经济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于子女教育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见图3)。

家长及子女选择教育辅导最看重教学质量

教育辅导机构在教育市场膨胀的过程中迅速增加,调查显示出不同学生选择教育机构的倾向与比例。其中选择新东方优能中学的比例为16.75%,占比,其次是学大教育与精华学校,各占比10.5%。

在选择辅导机构的因素中,教学质量是否有保障占比近50%,其次口碑是不是过硬、教材质量情况也较受关注(见图4)。

学生学习目标及动力主要为提升成绩

近些年互联网快速发展,有关教育互联网的产品层出不穷,这些给传统教育方式带来不小的冲击。调查显示,越来越多学生采用结合互联网产品的学习模式。其中,24%的人使用互联网产品学习,47%学生选择传统与互联网结合的方式学习。

第二篇 分管教育副区长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述职报告4400字

分管教育副区长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述职报告

两年来,本人认真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全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根据《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对照有关考核指标,现就本人20__、20__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的情况述职如下:

一、重视学习调研,切实增强履行岗位责任能力

(一)抓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是提高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履行基础教育责任能力的根本要求。作为一名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我十分注重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力求做到勤思善学、学以致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尽量挤出时间,静下心来读书看报,学习掌握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教育业务知识。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内行。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政治、业务素质,牢固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绩观,深化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了自身教育管理水平。

(二)抓调研,理清全区教育发展思路。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为此,我经常深入镇、学校开展调研,还与区教育局干部、中小学校长等一起到教育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认真向广大干部和群众请教,听取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不断增强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的能力。指导教育系统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学校布局调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既全面掌握了我区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又充分认识到我区教育发展的不足,进一步理清了我区教育发展的思路,增强了统筹指导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统筹兼顾,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整体水平

(一)抓危改工程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源情况的变化,我区部分学校校舍紧张、教学设施配置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在区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千方百计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优先保证教育投入,狠抓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改危”、“改薄”成效显著。20__年和20__年,我区共投入资金4024.1万元用于改造学校危房(其中省级拨款3161万元,市级拨款15万元,社会筹资848.1万元),全区共拆除d级危房144栋共34448平方米;维修加固c级危房155栋共89826平方米;新建教学楼56栋50094平方米。此外,我十分重视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活设施改造和建设工作。两年来,我区新建学生宿舍2100平方米,新建改建厕所17间。所有拆除、维修、新建项目均100%完成任务,全部交付使用,成为全市危房改造任务完成得最彻底的县(区),得到了省、市级危房改造工作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二)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深化教研教改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紧紧抓住我区被确定为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机遇,狠抓办学管理制度和教科研体系建设,全面推行了考试制度、评价制度和教材选用制度三项改革,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是体现一个地方教育水准的重要参数,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作为教育管理者,无论时间多紧,我总是坚持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和基层教育工作者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并及时召开先进教育工作者经验交流会,努力提高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高中教育继续扩大,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近几年,我们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了对高、职中的教育投入,市十中高中教学综合大楼第一、二单元和市四中新教学楼第一单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区职校投入资金安装实操数控室1个,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定了《茂名市茂南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实施方案》,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四)抓贫困学生救助,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我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农村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仍然存在因贫辍学问题,个别贫困家庭子女考上大学、中专,因交不起学费而发愁。这些情况对我的思想触动很大。为此,我多方筹措资金,狠抓救助措施落实,建立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贫困学生救助机制,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深化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改革。积极采取扶贫组学措施,执行“生活费补助”政策,确保每一位贫困家庭的子女按时入学。切实加强《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义务教育观念,加强保学控流工作,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将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落到实处,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分管教育副区长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小学升学率达到100,初中生入学率以及“三残”儿童入学率均达到“普九”各项标准或优于国家标准。

(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得到加强。我在教育系统中认真贯彻落实___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出台了我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措施、办法。全区教育系统通过广播、板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同时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各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建立了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强化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用乡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六)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实行校长四年一聘,逐步建立了学校内部管理激励竞争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制度,在选拔优秀管理人才、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我区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__年7月,在区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我配合区委组织部,认真做好中学、中心学校、中心小学领导班子的换届聘任工作,完成了40所学校的校长、副校长的聘任工作,加强了学校的班子建设,进一步优化了班子结构,提高了班子战斗力。

(七)抓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坚持从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出发,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切实加强教师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教师流失和转行,大力精简、压缩学校非教学职工,保持了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对长期在编不在岗人员进行了认真清理。高度重视校长和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校长和教师离职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岗位合格率和学历层次。此外,我经常与区教育局班子成员一起亲自到基层关心特困教职工和患病教师,对他们嘘寒温暖,排忧解难,使他们真正感受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八)教师工资做到了及时足额发放。我区认真落实“两个确保”政策,教师工资由区财政全额预算,对教师工资予以优先安排发放。全面实行了教师工资统一发放管理制度,做到一人一卡,银行代发,保证了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

(九)安全稳定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我始终将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工作机制上做到“三优先”:涉及学校安全工作的汇报优先听取,情况优先研究,经费优先保证。建立和完善了安全防范制度和机制,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高度警惕,预防为主,严防重大责任事故发生。与此同时,我还指导制定了学校重特大事故防范应急预案,多次下校排查学校周边治安隐患,与相关部门协调,在部分城区学校建起了交通护学岗、标注了斑马线。积极与区公安分局等单位紧密配合,开展了学校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活动。两年来,整个教育系统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此外,我认真对待,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对来信来访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着落,有力地维护了学校的安全稳定。

三、履行领导职责,积极推动教育健康稳步发展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我区坚持把教育作为强区富民的基础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了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我定期参加专题会议,听取教育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教育工作,协调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凡是教育工作的议题,我积极协调政府常务会议优先安排,优先研究讨论。在日常工作中,我坚持“四优先”、“四个不动摇”,即优先处理解决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优先保证教育经费投入,优先提拔重用教学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表彰奖励兴教办学成绩显著的部门和乡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实现教育强区奋斗目标不动摇,坚持举区一致抓教育的决心不动摇,坚持“一把手”责任制不动摇,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落实“以县为主”的经费管理体制,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加。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投入政策,不断探索完善以区为主的办学体制,充分发挥财政主渠道作用,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力度,保证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一是坚持“三个增长”机制,即预算内教育拨款、中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计划,保持了逐年增长。二是加大新增财力对教育的投入。三是严格专项资金管理。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并及时、足额拨付到学校,没有挪用、截留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20__和20__年,全区下达的各项教育专款全部用于教育事业投入,做到了专款专用。

(三)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针对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力兴教,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如在区、镇两级财力有限、相对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向区主要领导争取逐年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针对规范中小学实施“一费制”收费的问题,我多次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协调会和开展收费检查,既有效规范全区学校收费行为,又及时有效返还核拨教育收费,确保学校正常运作。通过我的努力,进一步理顺了教育局、有关部门、乡镇和学校的管理关系,明确了办学责任和各中小学校长的职责,促进了我区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总的来说,我职责履行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全区基础教育工作水平稳步提高,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但同时我也看到,我区教育与教育现代化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相比,与教育发达地区相比,在教育投入、均衡发展、优质高效等方面仍有差距和不足。对此,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解决。今后,我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与时俱进,艰苦拼搏,努力开创我区教育工作新局面。

第三篇 市长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述职报告5450字

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述职报告

两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监督和政府班子成员的密切配合下,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按照“科教强市”的战略目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好教育的宗旨,认真履行市长职责,积极承担教育工作责任,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创建教育强市,使全市教育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将2024-2024年履行职责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政能力

我认为,市场竞争是科技实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更是民生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任市长后对教育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首先是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掌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提高执政水平和能力。我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科教强市”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两年来,我市教育以均衡协调发展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重点,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决定》等多个文件,为鹤山教育持续发展确定了目标和方向。

我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执政理念,把发展教育、提高教育水平作为推动鹤山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我主动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坚持每年至少召开2次以上教育工作会议,研究教育现状和发展等有关问题,认真听取主管教育的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和意见。两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教师与公务员平均工资‘两相当’”、“鹤山实验中学建设后续资金”、“鹤华中学创建广东省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新沙坪中学建设”等问题,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及时给予解决。每年教师节,我都亲自到学校慰问教师,平时也经常深入学校,与校长、老师座谈调研,倾听意见和呼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为学校排忧解难,为教师办好事实事。

二、忠实履职,想方设法办好鹤山教育

(一)执政为民,落实政府责任

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和民心工程,本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市委、市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优先划拨。2024年-2024年,我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逐年提高(1.67%、1.86%、1.88%),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预算决算中也逐年提高(19.19%、22.19%、22.21%);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教育财政拨款和增长比例三年分别是17085.9万元、22551.1万元、25165.8万元和15.66%、31.99%、11.59%;财政经常性收入及其增长比例分别是42412万元、53517万元、59296.8万元和10.16%、26.18%、10.8%);年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三年分别是4061.22元、5203.52元、5410.38元和1461.21元、1627.54元、1895.14元),教育经费达到“三个增长”。

(二)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责任,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1.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高中普及得到发展。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决定。我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尽管市财政压力很大,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我们优先安排义务教育经费。2024年,我市投入免费义务教育的经费19,546,012元,其中省级补助2,355,226.4元,本级财政承担17,190,785.6元。2024年,我市投入免费义务教育经费29,474,008元,其中省级补助5,542,411.2元,本级财政承担23,931,596.8元。从2024年8月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到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三年来我市共投入专项资金达5960多万元,切实履行了政府的办学责任,保障了免费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2024、2024两年我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升学率100%,辍学率为零。三残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学生入学率99.6%以上,毕业升学率分别是92.1%和96%,辍学率分别是0.92%和0.66%,辍学率逐年下降。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实施高中“扩容促优”工程,近年投入近6800多万元,加大高中阶段学校建设。2024年我市高中学校共招生4642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3148人,职业高中招生1494人。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3267人,职业高中招生1655人,全市共招生4922人。2024年,我市高中阶段在校生13440人(市职中学生4115人),是2000年6426人的一倍多,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学生371.3人(其中职高113.7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6%。

2.建立扶贫机制,促进教育公平。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关注教育公平问题。我也一直强调,政府要办好每一所学校,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好的教育。为了改变山区教育滞后局面,促进全市学校均衡优质发展,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市政府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倾斜支持山区教育的发展,努力让山区孩子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为使区域内经济欠发达的宅梧、双合两镇的孩子有良好的受教育条件,市委、市政府经过论证,作出了整合山区两镇4所中学的决策,并从财力上给予倾斜支持。仅2024和2024年两年,市财政就投入了2500多万元完善市三中的办学条件,今年还继续给予支持。

对家庭贫困学生,我市建立了“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市慈善总会、市总商会、各类民间基金组织的作用,每年资助了一批城乡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小学生,有效地解决家庭贫困学生“读书难”问题,保证他们也能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据不完全统计,2024和2024年,我市共有受助学生达9000多人次,各类资助金额达500万元。

对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我市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积极承担责任,为他们提供优越的受教育条件。目前有6000多名外来人口子女在我市中小学就读,我们一视同仁,保障外来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规范幼儿园的管理,提高学前幼儿入园率。我市把幼儿教育事业纳入基础教育发展与管理的重要范畴,积极发展幼教事业。为了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的办园行为,提高保教的质量,我市加强了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一是开展全市托幼机构督查工作。组织检查组到全市幼儿园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幼儿园及时发出了书面整改通知书,并跟踪限期整改。二是推动幼儿园创优创等级活动。加强对幼儿园创等级的指导和评估工作,“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促进幼儿园办园条件的改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幼儿教育规范、优质、持续、健康发展。2024和2024年,我市共创建了3所江门市一级幼儿园和8所鹤山市一级幼儿园,一大批幼儿园达到了规范化建设标准。2024年,我市共有幼儿园80所,其中省一级幼儿园1所,江门市一级幼儿园4所,鹤山市一级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14453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9.6%。

4.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培养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市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努力做大做强职业技术教育。1992年,我市在沙坪城区创办了一所面积达9万平方米的职业高中,1996年市职中被评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中。2002年我市将分布于各镇的8所职中整合并到市职中(只保留址中、三中分教点),进一步提升了市职中的实力。同年,市职中被认定为省级实训中心,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被认定为省重点建设专业,其中机加工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成为省示范骨干专业。近两年,为做大做强做优市职中,市政府投入1120万元进一步完善职中设施设备建设。2024年12月学校通过了国家级重点职中复评和两个省重点建设专业的评审。目前,市职中规模发展到77个教学班、4115名在校学生,增加开设和发展了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服装设计与制作、物业管理、印刷、经济信息与科技、商贸英语等特色专业。每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8%以上。

(三)加强基础建设,促进教育优质、持续发展

1.加强学校规范化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过从1996年至2000年和2001年至2024年两个阶段较大规模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全市基本完成了的学校布局调整。全市中小学校从1996年的178所撤并为现时的77所,基本实现“高中相对集中城区,初中一镇1校,小学规模布局适中”的'目标。近年,我市积极推进创建规范化、优质学校工作,通过规范化学校建设,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目前我市有国家重点职中1所,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所,省一级学校8所,江门市一级学校22所,鹤山市一级学校9所。全市优质学校比例(覆盖率54.5%)和优质学位比例(覆盖率82.5%)均高于江门市的平均水平。规范化学校的比例也达到较高水平。

2.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两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1260多万元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建设计算机室27个,新增计算器1255台,其中包括教师用机209台,新建设多媒体教学平台160套。目前,全市共有62所学校拥有计算器室89间,覆盖率达80.5%。全市各类型计算器共6984台,多媒体教学平台746套。全市“校校通”工程稳步推进,所有中小学接驳互联网和江门基教网,建立鹤山市教育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保证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优质资源共享。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优质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近几年来,我市严把教师入口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在坚持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师德教育的前提下,多形式、多渠道实施校长和教师上岗在职培训、“名教师工程”、“千百万工程”计划,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高进修。目前,我市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本科率26.77%、大专率80.92%;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9.07%、本科率72.94%;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是98.48%和99.37%。各项指针均有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小学、初中的本科率提高比较快。各项指标居江门各市区前列。

为了稳定教师队伍,我市依法依规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兑现。按照国家和省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列入市级财政预算,统一依时拨入银行开设的个人工资账户,保证教职工能每月依时足额领到工资,从未拖欠过教师工资。教师享有国家规定的养老、住房、医疗等福利待遇。在政府财政较困难的情况下,还先后实施教职工岗位津贴、中学高级教师岗位津贴、中小学校长岗位津贴及增加离退休教师生活津贴等措施,改善和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加快推进 “两相当”工作,由今年开始分步实施,争取三年内实现教师队伍与公务员队伍平均工资水平“两相当”。

4.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促进质量全面提高。我市坚持“以质立校,以质兴教”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教学质量强市。除了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和调动教师积极性之外,还采取积极的办法和措施加强对教学的管理与研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教学水平在江门市名列前茅。近年,我市乘新课程实验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东风,采取进一步规范课程设置管理、实施“数学质量年”工程、推广课改成果、开展课堂教学比赛、加强教研指导和加大教育科研力度等办法,较好地促进了全市的教学工作,各类教学成绩再上新台阶。2024、2024年,连续两年我市高考报考入围率、本科入围率和重点本科入围率等各项主要数据全部名列江门各市区第一。中考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各项主要数据处江门市前列。

(四)全力推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程

2024年,我市正式启动创建教育强市工程。成立了创强领导小组,出台了《中共鹤山市委 鹤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决定》、《鹤山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实施方案》,确立了鹤山市2024年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目标。创强动员会上,市委书记向斌同志亲自作动员报告,我代表市政府分别与各镇(街)镇长(主任)签订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责任书,把创强作为市政府督办项目之一,纳入镇级领导班子教育实绩考核内容,落实创强工作的责任。

为保证创强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委、市政府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近两年累计投入创强资金达1亿元。此外,还适时在各个阶段召开调研协调会和现场会,及时解决创强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总结交流创强经验,通过“树立典型、现场推广”,引领创强扎扎实实地开展。两年来,我多次带领分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深入镇(街)、学校现场办公,督导创强工作。

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先后有沙坪街道、古劳镇、桃源镇、鹤城镇、共和镇、址山镇、云乡镇、雅瑶镇成功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镇(街)。市一中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督导确认验收,鹤华中学也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导验收。2024年,我们将全力以赴,加快创建步伐,努力实现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目标。

三、存在问题与今后发展思路

(一)存在问题

检查自己履行教育职责的情况,对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有些方面还必须努力完善,如城乡教育发展仍不均衡,山区学校与城区学校在师资、设备设施、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市地方财力有限,对学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教育现代化等面临较大压力。

(二)今后发展思路

1.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承担办学责任,继续增加教育的财政投入,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调动各方积极性,多渠道筹措教育发展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尤其是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今年启动新沙坪中学和市实验中学的建设工程。

2.积极创建教育强市和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创建教育强市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要力争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并在之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

3.中小学校全面实现规范化。以创建规范化学校、教育强镇为抓手,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和现代化教育建设,进一步促进我市基础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

为了跟上教育发展的形势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加速实现教育强市的目标,完成教育“十一五”规划任务,我将忠实履行市长的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积极承担责任,办好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述职人:黄国常

二○○九年四月十六日

第四篇 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述职报告3750字

龙川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韦钦强

2024年4月

我从2024年3月分管龙川县教育工作以来,认真履行职责,注重调查研究,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并着手落实我县基础教育的工作责任。现将本人分管教育一个多月以来履行职责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注重调查研究,掌握我县基础教育现状

自今年3月分管教育工作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我认真履行职责,大胆负责,统筹兼顾,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多次深入教育部门和基层学校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从多方面了解教育的基本情况,已基本掌握我县教育现状。

近两年来,龙川县委、县政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确立了“教育强县”战略目标,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将“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的共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发展的工作意见、制度和方案,扎实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优化教育发展环境,落实经费保障,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普及与提高并进、全面发展与特色创设并举、纵向进步与横向领先并力的内涵发展道路,既充分挖掘传统潜力,又竭力扩张现代教育资源,力求在经济层面较低的状态下,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在构建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取得可喜成效。

目前,我县教育事业与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据统计,我县近90万人口,辖25个镇,有高级中学2所,完中8所,技工学校1所,职业学校1所,初级中学35所,小学340所,幼儿园54所。全县高中专任教师1076人,学历达标率78%;初中专任教师2591人,学历达标率97.2%;小学专任教师4101人,学历达标率99.6%。全县在校高中生15318人,初中在校生46812人,小学在校生78644人,在园幼儿1530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巩固率达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以上;“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3.6%以上;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51.08%。两年来公开招进527名教师,对麻布岗中学校长和其他完全中学副校长进行了公开选拨;表彰奖励先进教师234名,先进教育工作者77名,十佳校长10名、十佳教师10名、十佳班主任10名。两年来教育经费总投入67080万元,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及生均公用经费支出逐年增长;教育非学历教育各类培训达88批11124人;投入5687.93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校的c、d级危房改造;投入750多万元装配实验教学,实施“校校通”工程;中心小学以上拥有电脑室、语音室,初中以上有理化生实验室;农村小学三年级全部开设了英语课程、中心小学四年级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2024年,我县教师人均月工资1988元,公务员人均月工资1892元,县城教师人均月工资2058元,农村教师人均月工资1990元,符合广东省关于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的工作要求。投入5160万元用于普高建设,新增高中阶段学位3800个,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6.8%;中职招生逐年增长;2024年龙川一中高分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终期督导验收,县实验中学高分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省一级普通高中学位占全县普通高中学位50%以上;两年来我县升学率和高考上线连创新高;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稳步实施,老师和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及其它教育工作亮点纷呈。

尽管龙川教育成绩喜人,但仍存在镇与镇之间、校与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个别学校存在班额过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等问题,需要今后努力予以解决。

二、对基础教育工作的认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教育须先行。龙川要在新形势下不落伍,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继续花大力气研究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只有存在的问题逐一得到解决,教育才能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阶段。教育既是社会的基础工程,又是社会的系统工程。教育是关涉千家万户,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是家庭幸福、社会发展的基石。办好教育,办大教育,除了满腔热情之行,更要按照教育特有的内在规律办事,不能带感情色彩,不能一时冲动。教育属社会的上层建筑范畴,建立在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所以,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的支持,需要政府的大力作为。教育不同于经济建设工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见成果,她必须通过几年乃至十几年才能见效,才能有效益。这就要求主政者必须高瞻远瞩,本着为政一任,造福一方的负责任态度,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

三、今后落实教育工作责任的意见和建议

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分管教育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正视困难,迎难而上,务实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符合龙川特色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为龙川教育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3月份,县委、县政府将教育工作调整由我分管,给予我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责任。我深知,就我的能力与水平而言,承担这份重担,没有任何轻松可言,唯有全力以赴,尽管我心里有一丝不安与忐忑,但更多的是充满信心。我于1984年参加工作至今有20多年,工作是划了两个圈:从教师起步,又回到教师队伍;事业从教育开始,又回到了教育。细细品味,深感教育与我有不可割舍的缘份,教育是我的事业所在。现在,我又成为龙川教育工作者的一员,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但我现在不是沉浸在喜悦之中,而是在深深地思考:我县教育到底与教育强县差距有多大?从纵向看,我县教育取得的成绩是辉煌的,振奋人心的;从横向看,我县教育与教育强县的差距并没有显著的缩小,在激烈的竞争中,稍有懈怠,就面临拉大差距的风险。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占据了我整个心扉。我现在想得最多的是我县教育该如何更好更快发展,我们该做什么?作为分管教育领导,我想做好四件事情:

(一)继续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思路、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坚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信心和决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教育工作的宝贵经验,借鉴和吸取其它地方和兄弟县区的成功做法,围绕我县基础教育现状,实现什么样的教育发展和怎样发展教育的问题,探索和把握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律,切实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实现我县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思路。当前我县基础教育处在新起点,面临新机遇,需要应对新挑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行战略性思考,准确分析把握我县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带有全局性、前瞻性的思想观点、政策措施和对策建议,推动基础教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狠抓落实,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不断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要集中力量办一些给百姓增添信心、给教育界增添动力的事情,努力建设覆盖全民的公平教育、伴随一生的终身教育、资源共享的优质教育,为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坚持既定的工作思路和做法,注重保持各项工作的连续性。近年来,以县委书记段邦贤同志为班长的县委领导班子提出建设“教育强县”的总目标,作出了一系列教育优先发展的工作部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龙川教育发展实际,极大地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收到了显著成效,对此,我将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坚定不移、一如继往地予以推进。并将同教育系统所有教职员工一起,同全县人民一道,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以最大的决心和意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致力于龙川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共同创造龙川教育美好的明天。

(三)抓好教育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解决教育民生问题。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机关。教育系统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内部建设与管理,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形象。要切实抓好教育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分阶段先行实施《龙川县初中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方案(试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解决广大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服务、管理、招生、教师队伍建设等办学工作方面的突出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解决实际工作中群众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四)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推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确保教育均衡发展。要以即将实施的教师绩效工作制度为契机,稳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盘活教师这一巨大人才资源,始终把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根本大计,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努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更好地发挥师资力量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基础教育的新兵,在龙川教育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承载着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今后,我有信心有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原则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动摇,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不动摇,竭尽全力,逐一解决当前我县教育存在的问题,为继续谱写龙川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第五篇 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2900字

在深化基础教育的今天,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就起存在的现状和矛盾,仍具迫切性和严重性。要推行全面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取得中国教育事业的全面性胜利,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弱势亟待提高和改善。那么,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存状态和矛盾有哪些呢?如何结合实际,找到符合实际而科学的解决方案呢?

一,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基本矛盾。

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推行,很大程度是依赖于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府对其投入等综合因素。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社会形态.文化底蕴无不影响和左右着基础教育改革。其实施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如下:

1,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投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逐年攀升,西部自身通过政策改革.吸收外资.宏观调控等一系列符合西部自身实际的改革,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政府对于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都得到改善。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捉襟见肘。就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西部农村经济仍处于被带动.相对落后的状态,由此对于基础教育的投资意识和比重相对疲软。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校园环境.教学设备等已经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需求,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课程的深刻理解.思维的发散.创新能力的提高。而西部农村地区往往关心的是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如何,物质文明建设是否有提高,却忽视了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潜作用。这样就导致了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

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思路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处地区的社会文化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社会风俗和文化底蕴中存在的一些东西很容易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障碍。

西部农村地区民众长期以来形成的旧的观念和生存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文化则制约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度和进程。西部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制度相对不够完善,而几千年的自然经济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形成了自有的贫困文化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这里所说的 贫困文化” “ 与时下热门话题中的“文 化贫困” 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从文化形态上来理解 的, 后者主要是从知识层面上来理解的。“文化贫困” 的着眼点, 主要在于素质低下( 如智力低下、 科学文化 知识缺乏等) , 它主要从量的关系方面反映人们的一 种智力状态, 基本上局限于工具理性的范围。而 “贫困 文化”则是指人们所拥有的一种安于贫困的价值观。 它主要从质的属性方面反映人的深层精神状态, 属于 价值理性范畴。如果在这方面陷入贫困, 要比物质贫困、 智力贫困更深重、 更可怕、 更难以摆脱。

西部农村地区这种自有的文化体系,最直接的作用对象是处于教育中主体地位的学生群体。西部农村地区的学生群体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受到这种文化的熏染和毒害。其在此文化暗示下形成的学习方式,学习观念,和学习思维或多或少的在围绕着这种文化展开.进行。那么,西部农村地区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会是焕发生机的具有极大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了,而将是一种被动的疲软的学习。

2,基础教育的不平衡。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西部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存在局限,在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存在着不平衡,这种教育的不平衡性很难调和,它受到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和影响。

西部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相对于发达地区.城镇学校明显感到底气不足,在校园环境建设基本满足学生就学需求的前提下,那么师资的良莠很大程度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惯,而教师会对任教地区和学校进行选择,那些发达地区,环境待遇好,重点院校就成为其热门选择,对于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往往招不到.留不住好教师,造成了西部农村地区师资严重匮乏,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带不进来,使得西部农村长期处于落后和蔽塞的状态。信息获取和交流机制陈旧,外面的教育信息动态获取很被动很迟缓,无法准确扑捉最新的教育动态信息和科学的教育方法,长期处在被动中。

但是西部农村地区的这种教育上的不平衡性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而会因着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存在。

3,西部农村地区学生自身状况: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题,教学质量的优略必将在学生本身得以体现,那么学生主题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观念也就微 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各方面还未成熟的学生们很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的影响。

西部农村地区家庭中仍然存在封建残留思想,比如:“重男轻女”“学知识无用论”等,这样,来自家庭和社会上的封建思想潜移默化的左右着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误导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而是把学习当成一种逃避不了的任务,对于学习没有自信和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是以教师的教授为课堂的中心,忽视了学生是有思维的人,重在传授课本上的定理和公式,而西部农村地区的课堂更是把课本知识的传授和教师的教做为教学重点。这样的结果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失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片面追求教学的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没有深入分析和研究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以及个体在不同方面的能力专长。致使,大部分学生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建议,甚至会有很多学生因为某方面较差而被视为弱智,这样就大大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在西部农村地区很大范围内这种现象很普遍,而由此造成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低下很严重。

二,寻找根源,创新方案。

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形势以及学生主题都存在自身特点,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特点而盲目的“一刀切”,而是要分析,寻找其存在的根源和背景,把握实际,创新的制定解决的方案,这样才不会背离西部农村的实际盲目改革。

1,联谊,联教,资源网络化。

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的不平衡很难调和,然若对西部农村盲目的进行“一刀切”式改革,势必无法达到预期的改革局面和效果,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分清形势,联系实际的前提下,区别对待,创新.科学的去寻求解决之道。

西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基点相对分散,在这种前提下,要充分调动各种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就需要首先对这些资源编制,整合,建立联谊,联教机制,使教育资源网络化,在不平衡中寻求平衡点。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校校之间,师师之间建立一个互动互融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达成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从而激活各种教育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种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可以从教学教案,内容,资料,方法;学校的管理模式,课程的安排,进行交流,各校根据自身特点对共享资源分类吸收.引用.发展。

师师之间的互动也会大大的活跃教学,使教师,学生得到的优化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以达到师资不平衡中的平衡。

第六篇 中小学生以及幼儿的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2950字

为贯彻落实党的__大关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精神,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真实期盼,准确把握基础教育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落实管办评分离推进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24年4月至5月在全国各地开展了面向中小学生以及幼儿的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

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分为三类,一是基础教育服务对象,即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受教育者,其中幼儿园阶段问卷由家长作答,小学阶段问卷由家长和学生共同作答,中学阶段问卷由学生独立完成;二是教育工作者,即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三是社会公众,即网民。针对三类调查对象八个群体设计了八套问卷,单题最低分为1分,分为7分,分值越高表示各群体对教育的满意度越高。每个群体的教育满意度指数满分为100分。每个群体的满意度调查内容均包含总体满意度指数和期望指数,教育服务满意度调查包括教育公平感知和教育质量感知指数;教育工作满意度调查包括条件与保障、学校管理、发展与机会等;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包括规划与保障感知、管理与服务感知指数。

本次调查基础教育服务对象和教育工作者采取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按照国家—省—县—校分层,在各学校内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社会公众按区域、年龄、性别、家庭收入等指标抽取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份370个县(市、区)、4925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近8万人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2420份,其中学生(家长)46306份、教师17578份、中小学校长3718份,社会公众4818份。

学生和家长对教育工作总体满意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指数为79.16分,教育公平感知指数76.34分,教育质量感知指数75.27分,教育期望指数76.68分,反映出其对当前教育工作比较满意。

(一)在区域上东部地区满意度指数高于中西部地区

各学段的总体满意度指数呈东、中、西部逐渐下降趋势,东部比西部地区高2—4.2分。教育公平感知指数的地区差异略小,各学段的地区差异在2.03—3.85分之间。教育质量感知指数地区差异较大,各学段的地区差异在2.03—4.95分之间。西部地区学生和家长的教育期望也较低,各学段的期望比东部地区低2.03—4.95分。

高中学段的满意度指数地区差异。不论是总体满意度指数,还是公平感知和质量感知都是各学段差异的,东西部地区各指数差异在4—5分之间。

(二)在城乡上城市满意度指数高于农村

城区学生总体满意度指数及各有关指数大部分高于乡村学生,差距超过6分。幼儿园总体满意度指数城乡差异达到6.11分,幼儿园教育质量感知和教育期望指数城区均比乡村高5分以上,而教育公平指数几乎没有城乡差异。

(三)在学段上小学满意度指数,高中最低

幼儿园家长满意度指数为83.9分,小学生及家长满意度指数为84.9分,初中为76.7分,高中70.6分。幼儿园四个维度的反映趋势与中小学略有差异,教育公平感知与本学段其他有关指数相比相对较低。

(四)不同群体间满意度指数存在一定差异

1.外省户籍中学生满意度指数低于本省户籍学生。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流动儿童满意度及其各有关指数与当地儿童差异不明显。但初中和高中省外户籍学生的满意度各指数则多低于本省户籍学生。省外户籍高中生的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感知指数只有65分左右。

2.住宿生的满意度指数低于走读生。住宿生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以及其他三个指数均低于走读生,学段越低差异越大。小学阶段住宿生和走读生的差异,四个指数差异在2.26—4.9分之间。初中在1.9—2.77分之间,高中阶段的各个指数上住宿生略低于走读生1分左右。

3.家庭社会阶层高的学生满意度指数高于低阶层学生。社会阶层一般采用收入、学历和职业三个指标表示。如将家庭经济条件根据当地的相对水平排序划分为五个等级,家庭经济条件的比最差的群体总体满意度指数及有关各指数高12—20分。监护人学历越高总体满意度指数及有关各指数得分越高,各个学段学生父亲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比小学及以下的高5—8分。从父亲职业来看,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子女比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总体满意度指数高5—6分。对母亲学历情况的分析结果也大致相同。

(五)学生及其家长对教师工作态度最满意而对课业负担重与校际质量差距大最不满意

各学段的学生及其家长高度认可教师工作态度。在单题满分为7分的情况下,班主任认真负责以及学习困难时老师给予帮助方面,各学段学生和家长评价较高,均超过6分。

小学及家长、中学生对教育工作评价最低的方面集中体现在课业负担重和学校质量差距上。小学生对放学后没有时间玩的意见,初中生抱怨睡眠不足,各学段均认为学校在国家课程之外的教育活动组织不够,突出表现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社团、选修课、阅读支持等方面做得不到位,评价最低。学校间质量差距也是学生和家长突出不满的问题,幼儿园阶段的评分只有4.04分。幼儿园“入园难”和“入园贵”等热点问题在本次调查中评价也很低。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和家长对上学路远问题集中表达了不满。

(六)人均gdp高的省份满意度较高

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4年的人均gdp水平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人均gdp高的省份基础教育总体满意度及其三个有关指数得分均;处于人均gdp低水平的省份,其在四个指数上的得分均相应较低。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总体满意度指数在人均gdp组和最低组之间分别相差4.70、2.81、4.33和4.58分。学段越高,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影响越大。尤其在中学阶段,教育公平感知和教育质量感知的指数在gdp和最低组之间相差5—7分。

教师和校长对教育工作基本满意

(一)教师表示工作愉快但对保障条件不满

1.各学段教师总体满意度指数均达到60分。按照教师群体工作性质差异分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两个群体,幼儿园教师总体满意度、学校管理和总体期望等指数在70分左右,中小学教师的三项指数得分在60—68分之间。幼儿园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政府保障指数均较低,分别为56.85分和57.97分。

2.教师满意度指数东高西低。东部地区教师在四个指数上的得分均,西部教师得分均最低。东部地区幼儿园教师总体满意度指数69.41分,比西部地区高3分,学校管理指数、政府保障指数和总体期望的差异均约为5分。东部地区中小学教师总体满意度指数63.56分,比西部地区高5.67分,其他三个指数东部比西部高3—6分。

3.西部地区教师满意度城乡差异较大。从全国总体来看,城区、镇区和乡村教师的满意度指数依次降低,但实际分值差异只有1—2分左右。但分地区看,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各个指数城乡差异较大,总体满意度城乡相差达4分,表明西部地区城乡更为不均衡。

4.未评职称和高级职称的教师满意度指数较高。各学段都表现为没有评职称的年轻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的满意度指数较高。对教龄的分析也证实了新入职教师满意度,随着教龄增长满意度下降,教龄11—15年的教师满意度最低。

5.各学段教师学历与满意度关联性不明显。幼儿园教师学历越低,教师满意度及各有关指数越高,中等学历教师的总体满意度指数72.82分,高于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将近9分。在小学阶段则是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满意度,达到71.5分,专科和本科学历的教师没有差别,中等学历教师满意度最低。初中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学历越高教师满意度越高的趋势。研究生学历的满意度指数63.91分,比本科和专科学历教师高了5—7分。本科学历的教师在高中是主体,但满意度最低。

6.收入越高教师满意度指数越高。各学段都表现出教师月收入水平越高,满意度指数越高的趋势。收入提高对中学教师的满意度指数的影响比低学段教师更大。

第七篇 某镇基础教育工作自查报告1300字

一、我镇基础教育的概况

曹江镇地处高州市中部,总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65000人,全镇23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现有中小学校26所,学生总数为14275人,教职工531人。其中小学23所,学生9972人;初中3所,学生4303人。

1995年初,我镇“普九”经省、市人民政府验收后,“两基”工作继续巩固和发展,2003年小学入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8.8%,学年内辍学率:小学为零,初中辍学率为1.2%;毕业率:小学100%,初中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17周岁人口初中教育完成率为98%,15周岁人口文盲率为零。

我镇师资水平不断提高,每年增加的教师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目前,我镇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初中教师学历达率为98.3%。

2003年,我镇“普九”进一步巩固,中小学更加均衡发展,老区小学改革卓有成效,优质学校比例有较大提高。去年以来我镇完成8所学校(其中老区学校3所)的“改薄”任务,投入资金583万元,

新建教学楼7幢,建筑面积14700m2,装修烂尾楼1幢3500m2,镇政府投入108万元,争取上级拨款120万元,发动个人捐资420万元,。同时全镇中、小学的图书和设备得到进一步完善,大大地增强了我镇办学综合实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我镇基础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措施

(一)落实政府行为,巩固“普九”成果

我镇巩固“普九”成果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初中学位不足;二是学校建设资金缺口大。为了解决初中学位不足的问题,2003年初,我镇按市政府精神,采取了“学校还本,政府付息”的办法,贷款200多万元支持中学校舍建设。这项工程,在市政府及镇政府的统筹下,由各中学具体组织实施。到2003底止,全镇3所中学都实施了校舍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达到9500m2。这项工程的实施初步缓解了我镇初中学位不足的问题。

为了切实抓好初中在校生的流失,我们采取教育、行政、经济、法律等措施,依靠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齐抓共管,形成“防流、控流”合力。第一:市政府通过建立“普九”年审制度,每年检查评估一次,政府要求教育主管部门,把中小学的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作为制订岗位责任制和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第二,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严格把关,禁止未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外出打工经商。

发动流失生回校,以政府名义通知家长,限期送子女回校就读,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学校方面:教育局制定了一套初中毕业生综合评价方案,各校的平均分、及格率、进步率均按初中一年级入学人数计算,促使学校主动做好防止学生流失工作。我镇各中学也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将防止学生流失的工作与班主任、科任教师的考核、评奖挂钩,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促使班主任、科任教师主动做好防止学生流失工作。家长方面:通过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使家长明确其法律和义务,确保其子女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社会方面: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社会力量加强检查,严禁工厂、企业招收童工,有效地堵塞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因到社会打工而辍学的违法行为。此外,我镇还多方采取措施,确保困难家庭子女的流失。除了省的扶贫学生外,还建立了镇、校二级扶贫助学制度,通过社会人士捐资、学校减免书杂费等措施扶贫助学。据统计,2003年有2216名特困生享受了扶贫助学金,共186200元。

第八篇 甘肃基础教育项目考察报告5450字

甘肃基础教育项目考察报告

2024年4月21-23日,陕西妇女研究会发展部李春叶与来自宜川县教育部门的13位同志一同赴兰州考察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在三天的考察中,我们了解到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实施情况,实地参观了几所学校,了解到中英项目在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减少教育中的不公平的诸多措施,使同去考察的教育系统的人员开阔了思路,并感触颇多,为今年下半年教育部门实施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下面就此行考察的情况做具体介绍。

一、考察目的

宜川社区综合发展项目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女童入学率,改善教师教学质量。为此,项目此前多次邀请兰州中英项目教学专家为项目县教师做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培训,希望教师们对参与式教学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运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新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是很顺利。为了更多了解新教学方法如何具体运用到实际中去,社区如何与学校发展计划相结合等问题,项目中特设计了此项考察活动。

二、考察日程安排

·4月21日:

----- 在兰州教育大厦会议室与中英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座谈,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

----- 前往临夏市东乡县参观乔鲁小学和团结小学 (因中途修路,未能到乔鲁小学参观) ;

----- 与临夏市项目办人员座谈,了解项目实施情况。

·4月22日:

----- 前往临夏市和政县参观二甲小学和新集小学,在参观的过程中,与学校有关人员座谈、听课、参观学校等;

·4月23日:

----- 考察人员谈论考察收获。

三、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概况: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gbep)是一项针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验性项目,项目的目的是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以此帮助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状况,减少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由英国政府国际发展部(dfid)提供援助资金1120万英镑,于1999年12月启动,周期5年,后来又延期一年,并增加项目经费130万英镑。项目主要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4个最贫困县(东乡、和政、积石山、康乐)实施,由甘肃省教育厅负责项目管理,英国剑桥教育咨询公司(cbc)通过一支包括国内和国际专家组成的队伍提供技术支持。整个项目由十余个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几乎囊括了基础教育的所有领域。其中,项目的两个关键领域是学校发展计划和参与式教学,而所有的领域都围绕学校这个核心来展开。

2、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内容框架:

3、项目所关注的领域及目前所取得的效果:

4月21日与项目办的负责人员巴处长和白处长以及张勇座谈,听取了他们对项目的整体介绍,了解到中英项目关注的领域以及目前的进展,以下做以简单介绍:

(1)学校发展计划:学校发展计划的目标是鼓励学校与社区建立紧密的联系,鼓励县和学校联合起来为学校的发展想办法。学校发展计划的目标还在于改变学校和县级(地方政府的财政供给者)的关系,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关系改变为'自下而上'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改变要通过给学校更多权利参与自己的发展问题达到。学校发展计划的目标也于通过学校与社区更密切关系的建立,通过关注教育中存在的阻碍儿童入学、巩固和提高学习成绩的社会发展领域的问题,来改变二者之间的关系。

(2)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核心理念是“以儿童为中心,平等参与”。此项目的目的是改善培训中小学教师的方法,侧重于强化教师教学方法,不是教给他们一些知识。教师培训还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利用当地资源以降低教育成本,保证在教学中考虑弱势群体(比如女生和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的需要。目前已经培训了四个项目县79%的教师,培训总数达到5700人次。

(3)早期教育:主要给一年级和二年级教师培训一些从事大班和复式班教学的技能。

(4)特殊教育需求:主要是帮助教师将那些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纳入整个班级中。

(5)校长培训:主要是提高校长的实践知识。此培训的8个模块正在开发之中。四个项目县685名校长接受了全面的培训,通过培训校长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6)教育财政预算改革:承诺提高预算内教育投入,尤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投入。

(7)新的督导制度:以学校发展计划和评估支持教师为基础。

(8)开发补充读物帮助儿童语言的获得和发展,(已出版3种)。

(9)提高入学率的策略:帮助更多的儿童入学。其中策略包括:提供午餐计划,让女教师到边远地区任教,创建美好校园,奖学金计划。现在项目县有235所村小和教学点开展了免费供应开水,4个教学点开展了免费午餐试点,18所村小开展了“创建快乐校园”活动。49274名贫困生得到助学金,其中女童为33912人,占68.82%;少数民族儿童35652人,占72.35%。女童和少数民族儿童的入学率比项目实施前分别提高了 22.23%和17.1%。

同时特别关注贫困儿童、女童和少数民族儿童等弱势群体,贯穿项目理念,减少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

(10)学校布点规划:新学校布点规划更高效、科学。以减少人为因素和随意性,使学生就近上学,方便了学生就学。

(11)土建工程: 主要是改善儿童校舍的质量,改善校园环境和使操场更富有吸引力。截至2024年4月,四个项目县共改扩建中小学176所,新建和扩建校舍50729平方米。为边远贫困山区村小和教学点配备了若干体育、音乐、卫生设施。

(12)教育规划:支持县教育局提高教育规划能力。

(13)研究课题:注重行动研究, 所有参与者都成为研究者参与研究。

(14)监测与评估:通过监测与评估来评价项目的影响。

其中最大的变化来自于当地教师和教育官员的教育理念和态度的变化,这也是项目最宝贵和最富建设性的成果。这些变化包括:学校和县教育部门之间关系的变化;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变化;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变化。

四、对中英基础教育项目的总结与思考

在两天的考察过程中,我们与甘肃省教育厅项目办公室人员座谈,了解到项目的整体概况和实施情况,并在后面的两天里到几所小学校去实地参观考察。以下是对中英项目的一些总结与思考。

1、对参与式教学方法及其如何推广有了更多的了解,结合考察对我们的项目有了更多的思考。 参与式教学及其培训的目的是在于改变传统的讲授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上教师的角色由讲解着变为指导者、合作者,学生由接收者成为探索者、练习着,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首要是教育管理部门要改变观念;再次我们的教师也需要转变观念,而观念的转变是很困难的。同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将主要知识点设计进教学内容,而且有些老师提出参与式教学在相同的时间内给出得信息量很少。目前我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参与式教学如果理解不透彻的话,很容易形成形式主义。只是简单的将教室布置改变成参与式的,但是教授内容依然是传统型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这里如何理解参与式。参与式其实没有任何形式和模式,他需要我们自己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授课内容、教师的授课特点等因素相结合,创造和摸索属于自己的参与式,如何内化参与式是一个问题。我自己的理解,将参与式与传统式两种方式相结合,根据要讲解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式,可能会更好一些。

(2)、对教师评价标准的问题。目前我们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可能更多的侧重于学生的成绩上面。如果不改变我们的评价标准,那么参与式教学是很难继续的。中英项目面对这一问题,从体制上进行尝试,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再是以教学成绩为主(教学成绩占30%),而是从师德、班级管理、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育科研、作业批阅、活动开展与辅导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这就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3)、对教师的培训。对教师的培训应该是长时间的,不间断的,并且有一支督导队伍。意识和技巧是一个不断强化、不断支持的过程。仅仅靠

一、两次培训是不行的。但是就我们的项目而言,教师培训仅仅是宜川综合发展项目中的一个活动,我们没有那么大量的经费来支持这一部分。不过,教育部门下半年开始进行新课改的工作,有我们项目先前奠定的基础,相信宜川的下一步工作会进行得更顺利一些。

2、学校管理机制的创新、校长角色的根本转变。传统的校长是行政型的,主要处理学校行政事务,很少深入教学第一线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参观的和政县新集小学校长何龙,是中英项目教师培训教材的开发者,对参与式的理念理解得比较透彻,经常给教师上导课。并且在管理学校上也是以“服务”理念为宗旨。这一管理宗旨大大增加了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

同时新集小学的教研活动做的扎实有效,学校定期确定教研课题,由青年教师组成课题研究组,进行研讨,平时开展上“四课”活动,即:帮扶课、教法研讨课、教学资源开发课,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我们参观的项目县学校,都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回族、东乡族等居多),属于国家贫困县,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包括硬件建设、师资力量等),条件艰苦,目前那里还有几百名代办教师。但是在此种情况下,大家在项目的支持下秉承理念,为学校的发展寻找出路,与社区相结合,充分发动可利用的资源,来发展教育。我想我们的条件比那里好很多,如果我们的教育人员都能转变观念,具有新的意识,我们教育事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 考察体会与感想

在兰州的最后一天,我们就此次考察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汇总,每位老师都谈了他们对这次考察的感受、观点以及在未来自己的工作中可以借鉴的经验,以下就是各位老师的体会:

· 赵友三:谈三点。第一点到东乡县,比较艰苦的地方,许多教师特别是那些民办教师一月只有100多元工资,还很敬业的坚持在岗位上,挺不错的,同时也增强了我的事业心,激励我们;第二点昨天我们参观的新集小学,从学校的管理,到教师的素质方面来讲都很好,人家的参与式教学,我注意了一下,课堂设置的问题,非常切中要害,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第三点:从学校管理上来说,我感觉到他现在和咱们还有差距。对教师的激励没有和工资挂钩,我认为在现在经济时期,还是走不长远的。

·李天纪:新集小学的管理体现了教学的创新。在教学中,你给我讲,我可能就把东西忘了,但是你让我参与,我可能就会理解。在教学中,学生应该是主体。从他们参与式教学中的互动、辩驳、教师指导,就可以体现是师生共同的成长。在那种条件下,能把学办成这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韩德峰:关于参与式教学这种方法,回去以后我们可以尝试着试试。参观的感受有两点:从人家学校来看,上至校长下至教师教学的思想、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再一个是新集学校育人环境方面(包括学校的一些标语)都非常有新意,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警示作用,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李翠霞:我们参观了三所学校,现在我主要谈谈第三所学校,他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很浓,教室里的布置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能力,每一个教室都各有特点。从听课上,我听了一节教学研讨课,授课的老师参与,同时听课的教师也参与进去,氛围很好。他们的电教室是让学生在里面看,而不完全是教师用的。拿我们学校和他们学校相比,我们学校的班额都比较大,在大班该怎样开展参与式教学。这是我们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

·冯建林:

1、他们的敬业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东乡县,那里的条件那么艰苦,真是不容易。

2、这次参观对参与式教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他们把参与式教学的理念贯彻的非常好,关注公平、关注弱势,值得我们学习。

3、我们去年参加了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培训,但是针对我们的班额过大,只是做了浅显的尝试,通过这次参观,大班究竟该怎样搞参与式教学,还需要我们回去以后好好的尝试、摸索。

4、他们的帮扶课上得很好,而我们只是上的公开课,这需要我们回去借鉴。

·薛长琼:通过这次学习拓宽了自己对参与式教学的理解,以前认为那就是一种方法,但是在教研活动中、在班级管理中都可以运用参与式方法,在班级管理中运用,让大家知道班级管理不是老师个人的事,以学生为主,这样他们会很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认为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事。其实,我们那里的硬件设施比这里要好得多,但就是我们没有动起来,缺乏这种意识,让每个老师都有这种意识,我想我们会比他们做得更好。

·张芸:参观了三所学校,条件都很艰苦,特别是民办教师,精神令我敬佩,值得我们学习。二甲学校的学校布置非常有特色,能够体现平等参与的理念,比如:墙上的很多学生绘画作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新集学校的硬件条件比我们还是差了很多,但是人家老师的理念新,参加的培训多,我工作了13年,今天是第一次出来,所以给我的感觉比较深。参与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学校管理、教研活动等,他们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此次学习,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尝试着运用参与式的方法,配合今年我们要实行的新课标,都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这是不谋而和的。

·杨梅:参与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理念,它是融会到我们教学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我们日常中的备课,就可以使用参与式,共同提高。

·杨海林:我们宜川教师的学历比这里要高很多,但是人家这里却能把参与式搞好,我仔细看了他们的校园文化,处处体现了教书育人的理念。在新集学校,他们的校务公开栏在校门外面,上面公布了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名单。新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观念,呼唤参与式教学,希望大家回去后,能够把看到的和听到的带给其他的同事们。后半年,我们要实行新课改,但是我们的新课改能不能顺利实施,参与式教学方法能不能掌握,今后的工作还是很大的。

通过此次兰州之行,同去的考察人员每个人心底都深有感触,在自己的意识中已经有了认识,这对下一步的工作会有所帮助,不过教育改革毕竟是一项大的工程,特别是意识的转变是最困难的,但是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好。

第九篇 基础教育统计自查报告750字

基础教育统计自查报告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核查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关于教育事业统计核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配合教育组此次教育事业统计核查工作,我园对教育统计数据在生成、填报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贯彻落实统计法律、法规;及时上交相关数据,按时

完成数据统计工作。

(二)基本完善学校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建设,按照统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了原始记录。

(三)加强统计人员的管理。我园由专门人员具体负责统计工作,班主任具体负责各班各种数据的采集填报工作,使数据内外一致,不走样,不掺水分。

(四)重点核查了学校上报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基层统计报表的有关数据:

1、在园生数。通过核对幼儿学籍数据库人数,登记上报人数与实际在园生数一致;

2、教职工、专任教师数和现任的一致;

3、校园土地面积。土地登记面积和学校土地实际使用、占地面积一致;

4、学校建筑面积。通过核对核实校舍建筑面积(教学行政用房)与上报数据库的数字一致;

5、固定资产和教学仪器设备。通过核对固定资产(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数据与幼儿园现有的基本一致;

6、图书册数。通过核对图书记录和上架图书的实际情况基本相同;

7、基础教育的班额基本符合要求。

(五)建立了档案室,建立幼儿花名册和教职工花名册,并且适时更新。为了加强数据管理与维护。我们要求班主任要经常与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及时上报各类数据的变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订正修改,确保了学校基表与上报的数据库相一致。

以上是我园教育数据统计情况所进行的检查情况,我们决心借助这次教育事业统计核查工作的时机,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工作,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从而使我园的教育统计工作日臻完善。

__幼儿园

20__年9月3日

第十篇 小学基础教育的调查报告1000字

关于小学基础教育的调查报告

为使本次教育实习能顺利进行,下面提出混合编队教育实习的试行计划,供各混合编队教育实习队灵活掌握使用,并欢迎各方人士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育实习意义和目的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体现,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应达到如下目的:

1.使实习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与全面锻炼,培养教育和教学上的独立工作与人合作的能力。

2.使实习生在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中向优秀教师学习,认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树立和巩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3.通过实习,全面检查我校教育质量,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以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4、通过实习加强我校与各中学的联系,共同研究解决新时期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推广现代化教育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推动我校和中等教育稳定发展。

二、 教育实习内容与要求

教育实习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和教育调查三个方面。

1、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是教育实习的中心任务,目的是使实习生初步掌握中等学校所实习学科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教学实习在原科任教师指导下进行,主要要求是:

①要充分锻炼提高自已,根据各实习学校实际情况,以多上课为宜。一般要求讲授新课10节以上(不包括重复课),其中6节独立课(不需要教师指导,独立写出教案上课)。提倡与鼓励上重复课、跨年级、跨专业、跨校上课,

②每个实习生必须认真钻研所实习学科的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掌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力求弄懂弄通。

③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写出详细教案,要进行集体备课。为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每节课上课前必须进行检查性预讲,同组实习生参加听课,并邀请原科任教师参加。预讲后由听课师生提出意见,实习生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送原任教师审阅批准后方能试教。

④坚持互相听课和评议制度。在备课、预讲上课等活动中,应该虚心向原科任教师学习,发扬团结互助精神,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特别是同一备课小组和同下一个班的实习生,必须集体备课,必须互相听课,互相评议,并认真做好听课和评议的记录。实习生互相听课和教学评议的情况将作为考察实习生态度和教学能力的依据之一。

第十一篇 2024关于幼儿基础教育调查报告2500字

一、调查目的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那么,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组织方式与策略和对教育环境的认识水平怎样?

二、调查的对象、方法、步骤及时间

(一)对象:全园教师。

(二)调查方法:个别调查法。

(三)调查步骤:

1.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调查的题目;

2.分别以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调查,同时,对我园教师1998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三、结果分析

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2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4.6%和46.6%,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 25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8%。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85.5%。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结果提示:为了使孩子能主动地学习,我们要改变以往以集体教育为主渠道的教育组织形式,改变以传授式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使幼儿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体验来认识事物;教师要因人施教,要给幼儿创造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起点、速度和水平学习知识。

对教育环境的认识调查显示,我园教师教育环境的认识不足,答题的正确率只为57.5%。说明多年来,我们教师虽然也是本着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对教育环境进行了创设,但忽视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忽视幼儿要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忽视创设发挥教育作用的环境体系、忽视良好精神环境的创设。

百分比统计说明,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环境的认识差异不大,百分比分别为58%和57.2%。

我园教师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前测情况比较中,答题的正确率差异不大,经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总答题的正确率分别为55%和52.l%,经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可见,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创新教育研究前测水平总的来说是均衡的。

四、结论

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2.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3.从1998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五、措施

1.根据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同时要使教育目标需求化,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要从只注重教材和教师既定的目标与内容,转变为注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水平,并不断调整和生成新的教育目育目标相适应的内容,从而更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再次,教育的组织方式与策略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的关键。作为教师,要改变以传授式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在引导孩子主动学习的同时,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猜想并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物体相互作用,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建构自己的认识。只有幼儿真正愿意学的东西,才能真正学得好。

2.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调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也就是说,教育创新一方面必须重视对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青年教师在敢于创新、敢于开拓的同时,要吸收好的经验。

3.加强教师教育科研水平,走出一条“科研育师求创新”的路子。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幼儿园必须以科研为先导,在学校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一些子课题的研究,可以班或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科研组织网络,形成科研制度,科研活动做到有内容、有重点、有专题发言、有共同研究、有共同提高,形成科研的规范管理,使教师的科研水平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第十二篇 中学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年度课题申请及开题报告1200字

安康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

2024年度小课题立项申请表及开题报告

负责人 陈林志

学 科语文 学历本科 职 称:中学一级教师

年 龄43

参加工作时间 1991.7.

qq号80642646 邮箱806426462@qq.com

新浪博客网址

课 题

名 称

农村初中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

小课题其他成员

姓 名

职 称

工 作 单 位

陈林志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汪晓菊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陈博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罗长安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选题缘由

研究设想

一、研究目标

1、学习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内涵,探索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要求、与意义,研讨农村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途径与方法;

2、立足本校,通过对班主任的评价研究和班集体的评价研究,梳理学校的现有规章制度,改进班主任和学生管理工作,摒弃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打碎敲”的班主任管理方式,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地班主任选拔、培训、评价、管理的体系;

3、通过课题研究,大面积提高本校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4、将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叙事和教育反思等基层学校参与教育科研的方法及成果表达方式引入课题研究中,增强我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兴趣,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教育科研走近一线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的实效性上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5、通过课题研究,试图将班主任专业化这一新事物引入我校并努力使之在农村初中学校产生良好的辐射作用。

二、研究专题:

1、班主任专业学习模式的探究

2、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

3、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途径与方法探究

4、班主任队伍的管理与发展

三、研究内容:

a、文献学习:

1、学习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与内涵。

2、班主任成长规律和因素。

b、自主发展研究:

1、班主任自我成长探究、责任、工作方法。

2、特殊学生的教育,班风的形成。

3、班级文化的建立。

c、培训策略研究:

1、培训策略研究。

2、班主任工作展示。

d、评价机制研究:

1、班主任任职条件研究。

2、班主任工作评价方法、班级评价。

3、班主任论坛。

e、管理策略研究:

1、班主任资格聘任标准。

2、班主任工作过程管理办法。

3、班主任队伍建设规划。

f、成果对比分析:

1、班集体对比分析。

2、班主任对比分析。

四、研究的方法及工作安排

a、问卷调查法:

1、班主任工作心态、工作现状调研

责任人:陈林志 汪晓菊陈博 罗长安

对象:本校2/3现任班级班主任

方法:问卷调查、座谈会

工作呈现:调研报告

2、班主任专业水平调研

责任人:汪晓菊 陈博罗长安

方法:班主任工作方法介绍。

工作呈现:班主任工作经验集,疑难问题汇总。

3、班集体现状调研

责任人:陈林志 汪晓菊陈博

对象:中心学校班集体和九年制学校班集体

方法:现场查看、学生座谈会

工作呈现:调研报告

时间:2024年3月

工作意义:

为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策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使我们明确研究的重点,确保研究的实效性。

工作要求:

1、各调研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准备材料。

2、按规定时间完成调研任务。

3、及时拟写调研报告。

4、收集过程资料。

2024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全文十二篇

基础教育,永远是社会和家长最为关心的一个点。近年来,由于适龄人口减少,小学初中招生数持续下降,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等因素,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投入比例越来越高。而同时,家庭在校外选择教辅机构的投资额亦是越来越高。22日,中国教育在线根据教育部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数十年、尤其是近20年的数据,整理发布了《2024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对我国基础教育国家投入情况、家庭投资情况进行了梳理。在此,我们一起探讨政府和家庭对基础教育巨幅增长背后的真问题。国家教育投入绝大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基础信息

  • 2024年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五篇
  • 2024年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五篇99人关注

    农村教育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份,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 ...[更多]

  • 基础教育五项专项整治自查报告十二篇
  • 基础教育五项专项整治自查报告十二篇97人关注

    为确保全县校园安全稳定,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开展重庆市xx年中小学幼儿 ...[更多]

  • 2024年基础教育调查报告十二篇
  • 2024年基础教育调查报告十二篇95人关注

    基础教育是国之根本,基础教育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从而更好地进行改善。一、调研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 ...[更多]

  • 基础教育强县建设自查报告十二篇
  • 基础教育强县建设自查报告十二篇77人关注

    一、学校概况:xx乡中心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心小学,原隶属于太和区教育局,2024年10月划归古塔区教育局管理。学校座落在古塔区xx乡胜利村,下设3所村小,共计25个教学 ...[更多]

  • 2024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全文十二篇
  • 2024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全文十二篇72人关注

    基础教育,永远是社会和家长最为关心的一个点。近年来,由于适龄人口减少,小学初中招生数持续下降,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等因素,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投 ...[更多]

  • 基础教育的五项督查自查报告十二篇
  • 基础教育的五项督查自查报告十二篇67人关注

    为了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规范教育管理,推进全区教育重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开展基础教育五项督导检查精神,我校根据督察要求,在全校范围内广 ...[更多]

  •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5000字十二篇
  •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5000字十二篇65人关注

    基础教育是国之根本,基础教育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从而更好地进行改善。一、调研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 ...[更多]

  • 基础教育小课题开题报告十二篇
  • 基础教育小课题开题报告十二篇62人关注

    课题名称 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研究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每天的数学作业必不可少,而作业中出现的一些习惯性错误总是困扰着他们,每次学生考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