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大全 > 综合报告 > 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4-17 07:00:11 查看人数:19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怎么写

1. 实验背景:简述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包括为何选择该主题进行实验,它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价值。

2.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要达成的具体目标,比如提升技能、验证理论或解决某个问题。

3. 实验设备与材料:列出实验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包括型号、版本等详细信息。

4. 实验步骤:

- 准备阶段:描述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如安装软件、设置环境等。

- 实施阶段:详述每个步骤,使用动词引领,如“打开程序”、“输入数据”等,确保步骤清晰易懂。

- 数据收集:说明如何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5. 实验结果:展示实验数据,可以是图表、图像等形式,同时进行初步解读。

6. 结果分析:基于实验结果,分析其是否符合预期,讨论可能的原因。

7. 问题与改进:指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或未来研究的方向。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

- 引入实验背景,简要提及课程设计的主题,激发读者兴趣。 - 提出实验目标,让读者了解实验的核心意图。

结尾:

- 总结实验过程的关键点,但避免总结性词语,如“总结来说”。 - 对实验的贡献和局限性进行客观评价,体现自我反思。 - 强调实验对未来学习或实践的意义,可能的话,可以提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引发进一步思考。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范文

第一篇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600字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掌握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所应具有的查阅资料、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软件编程、调试等能力,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及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规律与技巧,为进一步学习web应用开发及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2. 使用本学期学习的java se技术(也可以使用课堂教学中没有学习过的java技术,但是应当以java se技术为主)完成多功能日历gui程序的设计,使之具有如下基本功能:一年日历用12页显示,每页显示一个月的日历。日历可以按年或月前后翻动,能够显示当前的日期,可以为每页日历选择背景图片。

3.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程序凸显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与功能,形成本小组的特性色。

二、实验要求

1.问题描述准确、规范。

2.程序结构合理,调试数据准确、有代表性.。

3.界面布局整齐,人机交互方便。

4.输出结果正确。

5.正确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编写一个gui程序实现日历的功能。一年日历用12页显示,每页显示一个月的日历。日历可以按年或月前后翻动,能够显示当前的日期以及当前农历,可以为每页日历选择背景图片。可以实现显示时钟,时钟能进行整点报时。可以实现备忘记事功能,能在每天添加、修改、删除记事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1.在上机实验前,小组成员进行选题讨论,确定小组感兴趣而又伸缩性强的题目多功能日历。

2.在第一次上机实验时讨论分工,分工明确之后,分头合作进行。

3.各成员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最后进行统筹合并,以及程序最后的优化。

4. 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合肥工业大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当包括:实验内容,程序流程图,类结构,程序清单,运行结果,以及通过上机取得的经验。

5.详细的上机实验步骤见任务分工及程序设计进度表。

五、实验结果

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最终我们小组设计的多功能日历程序能够实现实验的基本要求——一年日历用12页显示,每页显示一个月的日历。日历可以按年或月前后翻动,能够显示当前的日期,可以为每页日历选择背景图片。另外,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增添了显示农历、显示时钟、添加备忘录、修改备忘录等功能。整体程序运行流畅、功能齐全、符合操作习惯。

下面是程序运行效果截图:

日历主界面(可以实现每个月的日历,可以按年或按月前后翻动,能够显示当前日期,并能够选择背景图片):

备忘录主界面(实现备忘录的添加,及当前日历的显示):

备忘录主界面(实现备忘录的`显示,及对当前备忘录的修改删除等):

时钟主界面(显示当前时间,实现报整点报时功能):

六、实验总结

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其中历尽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不过收获颇丰。从学习c语言、数据库等等计算机编程类课程开始,自己始终有种感觉,那就是太理论化了、缺少实践。而这次的java程序设计可以说与以往大不相同,先是在课堂上老师讲述了有关的基础理论、基本语法知识,而后再加上这两周的课程设计,可以说是真正能够体会到程序编程的乐趣,也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来对程序设计是如此的感兴趣。尤其是由于课程时间较紧,课上时间老师只是简单给我们讲述了一下java swing的基础知识,并没有去深入,而在此次课程设计中大量用到的监听事件的有关知识需要自己去查标准文档,去网上找相关系料,这无疑对自己是一个挑战。但是两周下来,我做到了,我独立完成了对备忘录程序的编写,累积下来这部分共涉及到包括action listener,mouse listener,menu listener,document listener等各种各类监听18个监听,分为6个类,累计完成程序千余行。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监听了,可以说是整个备忘录的大部分代码都是与监听相关,这也是让我我学会了对程序监听的运用,当然只是学会远远谈不上精通。

我编写的类有test、mainwin、mymenulistener1、policelisten、policelisten2、mywindowlistener。其中test类主要是用来定义备忘录主窗口的各种组件以及在相关组件上添加监听以实现备忘录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mainwin类主要是用来创建test对象,用以显示窗口的。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第二篇 c++课程设计实践报告1700字

c++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班级:83121

姓名:张弛

学号:20121000491

题目一、 题目描述: 已知银行整存整取存款不同期限的月息利率(采用复利 方式,即利滚利)分别为 0.63% 期限一年 0.66% 期限二年 月息利率= 0.69% 期限三年

0.75% 期限五年 0.85% 期限八年 要求输入存钱的本金和期限(以整数年为单位) ,求到期时能从银行 得到的利息与本金的合计。 提示:可以用嵌套的 if-else 结构或 switch 结构实现,核心函数 pow(1+月利率,月份)。 请思考年份是四、六、七或八年以上的情况。

设计思路: (一)使用 switch 选择语句 对应年份

(二)明确核心函数 pow 是计算复利的(例如:_ 的 n 次方 ) ;由于 是以年为计算期限的,而所给的利率是月利率,所以计算时 应该在年的基础上乘以 12; (三)复利计算就是一种幂运算,i=p_(1+i)^n,本金和利率都是变

动的 (四)在除了 1、2、3、5 和 8 年之外的其他年份中,要注意“就低 不就高”的原则,尤其是在 8 年之后,也是套用期限八年的利率。

附源程序如下: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int years; float capital,sum;

scanf('%f %d',&capital,&years); switch(years) { case 1:sum=capital_pow(1+0.63_0.01,12);break; case 2:sum=capital_pow(1+0.66_0.01,24);break; case 3:sum=capital_pow(1+0.69_0.01,36);break;

case 4:sum=capital_pow(1+0.69_0.01,48);break;

case 5:sum=capital_pow(1+0.75_0.01,60);break; case 6:sum=capital_pow(1+0.75_0.01,72);break; case 7:sum=capital_pow(1+0.75_0.01,84);break; case 8:sum=capital_pow(1+0.85_0.01,96);break; default:sum=capital_pow(1+0.85_0.01,12_years); } printf('%f',sum); }

题目二、 题目描述: 简单计算器。用 switch 语句编写一个程序计算表达式: data1 op data2 的值。其中 op 为运算符+、-、_、/。

设计思路: (一)明确计算器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二) 细节, 比如很多地方需要分号, 在遇到字符时, 我们应该用 ‘’ , 而不是“” ; (三 switch 语句主要用于多分支选择,此题有+、-、_、/,这就是 选择。使用 switch 每个 case 对应+ - _ /符号 程序涉及到至

少三个量,运算符 op 和两个数字;先让用户输入两个数字和运算符, 两个数字的计算在后面的程序中用 swith 结构运行。 运 行 效 果 截 图 :

附源程序如下:#include int main { float data1,data2,c;

char op; printf('请输入表达式中两个数字 data1 和 data2 '); //打印 scanf('%f%c%f',&data1,&op,&data2); //输入

printf('请输入运算符+、-、_、/ ');// 打印 switch(op) //switch {case stick:break;} 这个是个选择结构

如果 op = stick 则执行这一句 如果没有 则执行 default 后面 的语句 { case '+':c=data1+data2;break; case '-':c=data1-data2;break; case '_':c=data1_data2;break; case '/':c=data1/data2;break; default:printf('输入错误');break; } printf('%f',c); return 0; } 题目三 题目描述:编写程序,用二分法求方程 2_3-4_2+3_-6=0 在(-10,10) 之间的根。 提示: ① 用 do-while 语句实现。

② 二分法的计算步骤: (1) 准备 计算 f(_)在有根区间[a,b]端点处的值 f(a),f(b) (2) 二分 计算 f(_)在区间中点(a+b)/2 处的值 f[(a+b)/2] (3) 判断若 f[(a+b)/2]=0,则即是根,计算过程结束。 否则,检测: a. 若 f[(a+b)/2]与 f(a)异号, 则根位于区间[a,(a+b)/2]内, 这时以(a+b)/2 代替 b; b. 若 f[(a+b)/2]与 f(a)同号, 则根位于区间[(a+b)/2,b]内, 这时以(a+b)/2 代替 a; 反复执行步骤 2 和 3,直到区间[a,b]长度缩小到允许的误差范围之 内,此时中点(a+b)/2 即为所求的根 设计思路: (一)二分法是指在整个算法中,让计算值无限趋近于根的值,利用 数学知识可知,当了两个点的结果异号时,函数的根就在这两个数之 间,利用二分法可以无限的把根的范围缩小,直到可以确定为止; (二)do-while 是循环语句,先执行一次指定的循环体语句,然后 判别表达式, 当表达式的值为非零 (真) 时, 返回重新执行循环语句, 如此反复,直到表达式的值等于 0(假)为止才结束。 (三)void main是声明函数,并且是对主函数的声明。题目所 给的范围是(-10,10) ,因此在声明函数中定义一个 a 和 b 来代替区 间的范围,而用 c 来代指中间指也是最后的结果,在这个程序中 a、 b、c 都是随着范围不断变化的变量。如果(-10,10)的范围过大,

就需要循环语句来缩小区间范围, 即 a=c 或 b=c。 当函数值在 (-10,10) 中任意一点取得 0 时,就正是我们所要的结果。循环条件是当区间 a 和 b 的函数值小于精度 0.01。 运行效果截图:

附源程序如下: #include 'stdio.h' float f(float _) { float y; y=2______-4____+3__-6; return y; } void main { float a=-10,b=10,c;

do{c=f((a+b)/2); if(c==0) break; if(c_f(a)>;0) a=c; else b=c; } while(f(b)_f(a)<0.01); /_解的精度为 0.01_/ printf('方程的解是:%f',c); }

题目四 题目描述:编写程序,给定一个整数 i,请求出另一个整数 j,使 i 和 j 在用 8 位二进制表示时互为逆序。例如:给定 i=3 时,应得到 j=192(3 的二进制为:00000011,192 的二进制为 11000000) 。 提示: ① 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整数用“除 2 求余”法。 ② 二进制整数转换为十进制整数用“按权相加”法。

设计思路: (一)二进制整数转化为十进制整数用“按权相加”法 (二)二十进制整数转化为二进制整数用“除 2 求余” ,用&转化。

(三)运算符:<<是指左移一位,>;>;是指右移一位,<<=结合时从右 到左运算, 其中 a;a 是指 b 向右移 a 位, 左移一位相当于乘 2 右移 1 位相当于除 2 (四)在交换时,用的是中间法

运行效果截图: 附源程序如下:#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i,j,s=1,a[8]; printf('请输入一个整数 i: '); scanf('%d',&i); for(j=0;j<8;j++,s<<=1) { a[j]=i & s; } printf('所得到的 j 为: ');

printf('%d ',(a[0]<<7) | (a<<5) | (a<<3) | (a[3]<<1) | (a[4]>;>;1) | (a[5]>;>;3) | (a[6]>;>;5) | (a[7]>;>;7)); }

题目五 题目描述:编写程序,抓交通肇事犯。 一辆卡车违反交通规则,撞人后逃跑。现场有三人目击事件,但都没 有记住车号,只记下车号的一些特征。甲说:牌照的前两位数字是相 同的;乙说:牌照的后两位数字是相同的,但与前两位不同;丙是位 数学家,他说:四位的车号刚好是一个整数的平方。根据以上线索求 出车号。 提示: ① 按照题目的要求,造出一个前两位数相同、后两位数相同且相互 间又不同的整数,然后判断该整数是否是另一个整数的平方。 ② 用穷举法解此题。穷举法是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程序设计方法, 它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处理的高速特征。穷举法的关键是要确定穷 举的范围,既不能过分扩大穷举的范围,也不能过分缩小穷举的 范围,否则程序的运行效率会很低,或有可能遗漏正确的结果而 产生错误。

设计思路:

(一)11 11

到 11

99

99 11 这样 穷举

判断是否一个

数的平方 则是 将这个数开方

取整 再取平方 是否还是原来的数

(二)此题需要满足三个条件:①前两个数相同,后两个数相同;② 前后两数分别不相同;③这个数是一个整数的平方。需要每个条件都 满足,if 才为真。 (三)主要思路是穷举。穷举是指在适当的范围内举出一个数。 运 行 效 果 截 图 :

附源程序如下: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b; for(a=32;a<=99;a++)

{ b=a_a; if(b/1000==b%1000/100 b%100!=(b/1000)_10+b%1000/100) printf('the license plate is:%d ',b); } } && b%100/10==b%10 &&

题目六 题 目 描 述 : 从 终 端 输 入 实 数 e_=1+_+_2/2!+_3/3!+?+_n/n!的值。 设计思路: 先输入一个 _ 的值; 再设计一个子函数, 计算 1! , 2! , 3! ?n! 的值;之后用 sum 函数,和 pow 函数处理分子,用累加的方式进行分 子计算,并形成等式;最后输出结果。 _ , 用 递 推 法 求

附源程序如下:#include 'stdio.h' int f(int _,int n) { int i,m=0; for(i=0;i

for(i=0,s=0;f(_,i)<0.001;i++) s+=f(_,i); printf('其结果为:%d ',s); }

题目七 题目描述:打印出以下的杨辉三角形(要求打印出 10 行) 。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 ?? ??

设计思路: (一)二维数组主要用于处理多行的问题,而且第一行在数组之中是 第 0 行。 (二)杨辉三角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每一行的最后一个数字与第一个 数是相同的,此外,下 (三)一行的第二个数是由上一行的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相加之和, 以此类推。

定义指针是为了让整个程序不那么复杂。 运行效果截图:

附源程序如下: #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a[10][10],(_p)[10]=a,i,j; for(i=0;i<10;i++) {

_(_(p+i)+0)=1; _(_(p+i)+i)=1; } for(i=2;i<10;i++) for(j=1;j

题目八 题目描述:找出一个二维数组的“鞍点” ,即该位置上的元素在该行 上最大,在该列上最小。 提示: ① 一个二维数组可能有鞍点也可能没有鞍点,若有鞍点,则只有一 个。

② 准备两组测试数据: (1) 二维数组有鞍点: 9 80 205 90 -60 210 40

96 1 89

-3 101

(2) 二维数组没有鞍点: 9 80 205 90 -60 210 40 1 89

196

-3 101 7

45 54 156

③用 scanf 函数从键盘输入数组各元素的值,检查结果是否正确。如 果已指定了数组的行数和列数,可以在程序中对数组元素赋初值,而 不必用 scanf 函数。请同学们修改程序以实现之。

设计思路: (一) 先找出一行中值最大的元素,然后看它是不是该列中的最小值,由于 一个二维数组最多有一个鞍点,所以如果是则鞍点存在且它就是鞍 点,输出该鞍点;如果不是,则再找下一行的最 大数,以此类推。如果每一行的最大数都不是鞍点,则此数组无鞍点 (二) 在程序中,先令 a[i][0]最大赋值给 ma_i,在 for 循环的比较中,把

符合条件的行的最大值赋给 ma_i,将每一次比较后的最大的列数赋 值给 ma_j,从而找出 i 行最大的那个。 再假设那个数就是鞍点,将最大数和同列的数值相比,如果 ma_j 不 是最小的,则不是鞍点,继续找。 (三)引入一个参数 flag=1,若不存在鞍点则 flag 为 0,若存在鞍 点则 flag 依旧为 1

运行效果截图:

附源程序如下:#include 'stdio.h' #define s 80 #define t 80 void main { int m,n,i,j,t,ma_h,ma_l,flag,a[s][t]; printf('请输入二维数组的行数 m 和列数 n: '); scanf('%d %d',&m,&n); printf('请输入二维数组的各个元素: ');

for(i=0;ia[i][0]) t=a[i][j];ma_h=i;ma_l=j; } for(i=0;i

a[%d][%d]=%d ',ma_h,ma_l,a[ma_h][ma_l]); }

题目九 题目描述:某班期终考试科目为高数 mt、英语 en 和物理 ph,有 30

个人参加考试。为评定奖学金,要求统计并输出一个表格,表格内容 包括学好、各科分属、总分和平均分,并标出 3 门课均在 90 分以上 者(该栏标志输出为 y,否则为 n) ,表格形式如下: no mt en ph sum v >;90 1 2 3 97 87 92 276 92 92 91 90 273 91 90 81 82 253 84 ...... n y n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设计思路:由于是对 30 个学生的数据进行输入与统计,所以建立二 维数组, 根据各位置的条件来定义其内容, 第 8 个数据是字符型数据, 所以另设一数组进行存储,最后在将数据整合输出。

附源程序如下:#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i,j,sum,flag,a[30][7]; printf('请输入 30 个考生的三科成绩: ');

for(i=0;i<30;i++) { a[i][0]=i+1; for(sum=0,j=1;j<4;j++) {scanf('%d',&a[i][j]); sum+=a[i][j]; if(a[i][j]>;90) flag=1; else flag=0; } a[i][4]=sum; a[i][5]=sum/3; if(flag=1) a[i][6]='y'; else a[i][6]='n';

} printf('no mt en ph sum v >;90 '); for(i=0;i<30;i++) for(j=0;j<6;j++) { printf('%5d',a[i][j]); printf(' %c ',a[i][6]); }

}

题目十 题目描述下面是一个 5_5 阶的螺旋方阵,试编程打印出此形式的 n_n (n<10)阶的方阵(顺时针旋进) 。 1 2 3 4 5 16 17 18 19 6 15 24 25 20 7 14 23 22 21 8 13 12 11 10 9 提示:用二维数组实现。

设计思路:定义一个 n_n 维数组存放该方阵,m 为该方阵的圈数,一个大循环中嵌套了

四个小循环,每一圈为一个大循环,第一个小循环按顺序写出第一行的数,第二个小循环按 顺序写出最后一列的数, 第三个小循环按顺序写出最后一行的数, 第四个小循环按顺序写出 第一列的数,再进行第二次大循环,循环完毕后再进行循环输出数组中的 n_n 个数,该螺旋 方阵就出来了。

附源程序如下: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i, j, k = 0, m, n,a[10][10]; printf('请输入方阵行列数 n(n<10): '); scanf('%d',&n); if(n%2==0) m = n / 2; else m = n / 2 + 1; for(i=0;i

k++; a[i][j]=k; } for (j=i+1;j=i;j--) { k++; a[n-i-1][j] =k; } for (j=n-i-2;j>;=i+1;j--) { k++; a[j][i]=k; } } for (i=0;i

printf('%5d', a[i][j]); printf(' '); } } 附:

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

经过 c 语言实习,让我加深了对 c 语言的了解,而不只是单单 的在课本中学到的那些理论,平时乏味的课程,通过自己动手亲自编 写,变的生动有趣,而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比理 论要难的多,当一个程序写完以后,经常会有很多错误而没法解决。 不过,通过几天的实习,逐渐积攒了一些经验,有些错误可以很快就 看出来。 这次实习有很大的收获,让我对 c 语言有了更深的认识,平时 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可以自己动手编写,将其转化成一些实用的技 能。如果是一个程序写完一处错误也没有,会有种成就感,于是兴趣 就来了,兴趣来了,自然学的东西也就多了,能把理论变成实际的技 能,让我对 c 语言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更深层的认识。 c 语言是一个有序的学习, 学了最基本的替换, 然后扩展到循环, 嵌套, 条理很清楚, 不是一个零散的知识, 实际上所有的课程都如此, 不过通过实习我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如自己写 的写的小程序出了问题,不会解决了就叫老师帮忙,但是会养成一种 依赖的心理,碰到问题了个想到的是求助而不是自己独立解决,所以

以后要多多锻炼自己的信心和增加自己的能力, 争取做到老师不在身 边的时候也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程序编写与错误排除。 还有自己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遇到的问题, 没有很好的逻辑思维, 亲自编写一个陌生的程序的时候会有种无法下手的感觉, 找不到突破 口。通过实习,逐渐理清了顺序,对于简单的程序和一些相对比较繁 琐的嵌套,循环,不在是看着一头雾水。其实只要理清了思路,把基 础知识掌握了,然后有条不紊的分析,一步一步理解,c 语言还是很 有意思的课程。 自己亲自动手编写程序让我增加了对 c 语言程序开发环境的了 解,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就讲,学习 c 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习 c 语言的 逻辑思维,不管以后从事什么行业,学习 c 语言都对自己的职业很 有帮助,如果是从事编程工程工作的话,就更有帮助了,即使以后的 编程工作可能不用 c 语言,但是拥有扎实的 c 语言基础是对工作很 有用的。 当初在初步接触 c 语言的时候,看着一堆“奇形怪状”的符号, 觉得甚是无聊,通过这次实训,摆脱了那种似懂非懂的状态! 感谢学校安排这次实习和老师的耐心讲解,让我学到了很多知 识,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探讨,老师的循循善诱,最终让 我们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学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同学老师之 间的感情。希望以后还会有更多类似的实习课程,在有限的大学时间 内学到更多的实用技能,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 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课程设计调研实践报告3550字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层次教育。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等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本科院校依据招生层次有“一本”、“二本”和“三本”,各层次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研究型,一些“二本”和“三本”院校依据自己院校的特点提出了以应用型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即:以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需要、是否受到社会欢迎为衡量办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出应用型的特点。

一、会计实践课程设计的原则

会计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会计模拟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课程。会计模拟实验课程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会计教学活动。它不仅有助于会计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会计学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好形式。它可使学生把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实习可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作为会计课程实践性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也是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实际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会计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综合性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所以,会计实践课程应按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会计专业的学科结构和社会对会计专业知识的要求等重新设计,而不能照搬普通本科,以充分体现应用型的特点。

(一)体现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通常表述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从事会计管理与核算领域工作,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心理学专业基本知识、具有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综合能力的人才。而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会计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上、课程的内容上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体现实践性,强调应用型和创新性,以达到培养具有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二)体现会计学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

会计学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主要由会计学专业课程构成,而会计学专业课程是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部分构成。其中:会计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构筑会计学专业理论框架、提供会计学专业技能和方法的经济管理相关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是指涵盖系统的会计学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有关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财务管理等;会计专业选修课程是上述两者之外的会计学其他有关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学、金融企业会计学、预算会计、战略管理、税收会计等。会计学专业课程的设置直接反映了会计学科建设的完善程度、会计理论框架的系统性程度,最终影响会计学专业高等教育的效果和未来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因此,会计实践课程内容的设计一定要体现会计学科的知识结构,要确保在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使会计实践教学真正起到会计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的作用。

(三)体现社会对会计专业知识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层次的要求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会计实践课程内容不能一层不变,应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内容,培养能适应国际国内会计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会计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

会计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满足应用型本科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建立会计实践课程体系要在会计理论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进行。

(一)提高会计实践课程的比重

由于会计学科知识更新的加快和实际情况的千变万化,会计专业毕业生只有既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会计专业的实践技能,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因此,在设计实践课程内容时,1.在强调实践教学的内容的同时不能忽略会计理论的教学;2.提高会计实践课程的比重。在制定课程规划、教学计划时,应将会计实践课程的比重由过去的1%提高到3%以上。转贴于

(二)建立多学科和多环节会计实践课程体系

1.建立多学科会计实践课程体系。会计实践课程不再设置过去的一门会计试验课程,而是取代多学科会计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等能力训练课程和审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案例分析实践课程。2.建立多环节会计实践课程体系。建立包括模拟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多环节会计实践课程。

三、会计实践课程内容的设计

科学、合理地设计会计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可靠保证。会计实践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对所学知识全面系统的理解,达到系统掌握、融会贯通的目的。设计实践课程内容时应采用单项实践和综合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综合毕业设计等形式。具体设计如下:

(一)设计单项实践课程内容

单项实践课程内容以理论教材章节为试验单位,按理论进度分别组织实践,内容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等专业能力试验课程。比如,会计学基础试验,在《会计学基础》课程学习完之后,安排2周时间的单项实践。其内容包括如何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审核和传递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更改错账,编制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实践内容。其目的是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使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很好地结合,使学生对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二)设计会计综合实践课程内容

会计综合实践课程是将几门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的实践,目的是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可采用单项实践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时分别安排单项实践。在《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两门课程都学习完之后,安排2~3周的时间重点进行工业企业的综合会计业务实践,实践的目的是熟悉企业会计账簿的登记、成本的核算和会计报表业务。试验的内容一般选用一个工业企业12月份的业务进行试验。实验时只提供原始凭证,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年终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一整套会计处理业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

(三)校内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在完成《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等课程的学习之后,应先安排3~4周的时间让学生带着任务到企业,重点实习、掌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等课程内容,目的是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然后回到实验室,安排1周的时间,利用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模拟资料和实验结果,进行财务分析和审计,并指出该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管理会计的知识,提出管理建议。

(四)毕业设计环节的内容设计

应用性本科会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以毕业论文的形式,要求以调查报告或具体分析某个企业或某行业会计、管理、审计等的具体问题或者具体设计某企业的会计制度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会计实践课程教材的设计

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应当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市场上会计专业应用型系列教材尚未形成,许多应用型本科学院仍然沿用偏重研究型的教材。这些教材强调的是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内容。而且,教材的难度过深,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因此,笔者认为,设计一套适合会计专业应用型系列教材是当务之急。

(一)组织有教学经验、直接从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老师参与编写体现应用型特点的会计专业应用型系列教材

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并配备相应的习题、实训、案例教材。教材的内容应体现应用型本科的时代性,在编排上,打破研究性教材从“总论”、“概念”、“论述”到“案例”的套路,建议从“案例”入手,在章节的编排上要先易后难,这样的教材更适合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学习。

(二)对辅助教材——习题、案例和实训,应紧密结合实际,体现实际操作方法

选用有代表性、时代性的典型案例,根据实际情况可每年更新教材内容。

总之,教材应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体现时代性,并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

第四篇 大学课程设计报告总结800字

大学课程设计报告总结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__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

第五篇 数独游戏课程设计报告1950字

“数独”是18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发明。该游戏是在9×9的单元网格中进行,这些网格被分9行、9列和3×3个九宫格。单元网格中已有若干数字,其余均为空格。玩家需要推理出所有剩余空格的数字,并满足每一行、每一列、每一个小九宫格内的数字均含1-9且不重复。每一道合格的“数独”谜题都有且仅有唯一答案。

目前,“数独”作为一种智力游戏已经风靡世界,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对数独的求解算法做了深入研究,例如递归法、回溯候选数法、枚举算法[3]等,但在数独的难度划分与创建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由于影响“数独”难度的因素有很多,就问题本身而言,难度因素包括最高难度的技巧、各种技巧所用次数、是否有隐藏及隐藏的深度和广度的技巧组合、当前盘面可逻辑推导出的个数等等;就玩家而言,了解的技巧数量、熟练程度、观察力等也属于难度划分应考虑的因素。因此,单单利用空格数或求解时间对题目难度进行划分是不全面的,其难度指标定义过于主观,讨论也不够细致,无法真正划分难度的级别。

本文首先创建符合要求的“数独”终盘,然后在终盘的基础上生成具有数独特性的初盘,根据求解时初级方法和高级方法使用的次数确定难度评分,从而依据分数对题目的难度进行划分,以此创建不同等级难度的“数独”游戏。

1 终盘和初盘生成

首先运用初等行、列变换,构造一个新的简单明了的终盘生成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step1:从行的角度出发,在第一行随机输入1-9的数字。以一个小九宫为单位,将相邻三个数字作为一个集体进行交替,由此获得第二行的数字,再由第二行的数字根据前述方法变换得到第三行的数字。由此我们得到一个前三行,共有三个小九宫的全部数字。

step2:从列的角度出发,仍然以小九宫为单位,把第一个小九宫的第一列的相邻三个数字为一个集体进行交替,由此获得第四个小九宫的一列数字,第一小九宫的第二、三列也通过这个相同的方法而得到第四个小九宫的其他两列数字。剩余的其他小九宫也根据前述相同的方法可以得到,

将已得到的一个终盘,恰当隐去某些格子内的值,使之成为合乎数独规则的空格,由此便生成一个数独谜题,即初盘。此处,我们隐去的.格子的方法是通过概率随机隐去相应的格子数,由于我们所创建的终盘是保证唯一性的,所以此处直接借助终盘来进行检验初盘的唯一性。

2 难度划分

在上面的步骤中,我们完成了由终盘生成初盘的过程。在得到庞大的初盘后,由于每个初盘的空格数、空格位置不同,导致了它们的难度不同。因此,我们首先需要依据这些初盘,建立一个评分模型,得到每个初盘的难度评分值,再根据这些评分值划分不同等级的数独。

2.1 评分模型建立

我们基于模仿人工求解的方式充分使用基本方法,直到基本方法不再起作用时才使用高级方法。因此基于常用的两个算法―显性唯一候选数法和隐含唯一候选数法,以及高级方法,我们假设每个玩家对于每一个空格的求解按以下步骤进行:

step1:当玩家第一次使用显性唯一候选数法能解出数独谜题的一个空格,则转向下一个空格的求解;

step2:当玩家第一次使用显性唯一候选数法不能求解时,则采用隐性唯一候选法,若能求解出该空格,则进行下一个空格的求解;

step3:当玩家先后采用显性唯一候选数和隐含唯一候选数法,依然不能找出答案,这时利用计算机随机自动生成一个空格的答案,称此方法为高级方法,然后玩家便可以继续进行下一个空格的求解;

step4:当求出一个数独谜题的所有空格值,游戏结束。

假设n1为基本方法中使用显性唯一数法的次数,n2为基本方法中使用隐性唯一数法的次数,n3为使用高级方法的次数,α,β,γ分别为不同方法的权重,从而我们建立一个难度评分模型:

score=αn1+βn2+γn3

由于高级方法比基本方法的难度大,并且对于同一方法,使用2次要比1次的难度大。所以,为了体现“数独”题目使用不同方法及其相应次数的复杂度,我们给不同的方法加上适当的权重。本文定义的权重如下:α=1,β=2,γ=5

对于上述权重,按照随着方法难度系数递增权重递增的方式以及尽可能使用不同方法间的权重差异足够大的原则进行取值。虽然权重的取值有一定的随意性,但通过计算机仿真可以表明这样能很好的区分不同难度等级的“数独”题目。

2.2 计算机仿真

依据我们建立的终盘,随机产生1200道题目,然后用本文的人工智能算法求解,并记录不同题目各种方法使用次数、空格数以及最终分数。此处,选取部分仿真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所知:评分数涵盖区域较大,有些高难度的初盘的score很大,偏离了初盘score的平均值,不便于我们依据所有初盘的score直接划分难度级别,故我们进行归一化,将每个初盘的score归一到[0,1]范围内,建立公式如下:

其中:a是分数中的最小值,b是分数中的最大值。由此,我们得到归一化后的不同题目的最终评分。由得分按等距间隔划分成四个区域,而这四个区间就是我们所要求的“数独”难度级别,分数从小到大地分别记为简单、中等、高级、骨灰级。

第六篇 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2400字

一.绪论

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4年1度的奥林匹克庆典——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包括以奥林匹克主义____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为骨干的组织体系和以奥运会为周期的活动体系。

1894年6月23日,当顾拜旦与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决定成立国际奥委会、开创奥林匹克运动时, 这一壮举曾一度成为人们讽刺的对象。而在百年之后的今天,奥运会已成为普天同庆的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也吸引了202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参与。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杰作,它将体育运动的多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在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和新闻媒介等诸多方面产生了1系列不容忽视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已。

奥林匹克运动是时代的产物,工业革命大大扩展了世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各国交往日益密切,迫切需要以各种沟通手段来加强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正是为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而出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因此,本系统在vf环境下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的策略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通过分析奥运会管理系统的漏洞,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奥运会管理系统的方案。文章详细介绍了奥运会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部分,包括可行性分析、组织机构分析、管理职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字典、处理描述等等;系统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系统实现部分列出了几个主要的程序框图,并附带了一些主要的窗口和程序。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比较实用,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奥运会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奥运会的向上精神。

二.系统规划

1.系统功能设计

“奥运会举办地及会徽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用户登陆、举办地信息、会徽信息、系统维护。奥运会查询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用户部分:

奥运信息查询:包括奥运届次、奥运会举办地、会徽

2.管理员部分:

奥运信息维护:管理员可以对信息进行分类,查找,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奥运图库维护:管理员可以对图片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三.系统分析

1.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在进行初步调查后所进行的对系统开发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研究,所以也称为可行性研究。可行性分析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应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信息系统也应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三方面来论证。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实践,我觉得奥运会举办地及会徽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1.经济上的可行性

经济上的可行性主要是预估费用支出和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该奥运会举办地及会徽管理系统的支出费用主要包括用户登陆费用,实施该系统的主要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包括服务器、工作站、外围相关设备的购置费用。软件费:本系统的费用,相关操作平台软件费。运维费:系统运行、维护费用。相关技术的培训费用。这些都是能够承担的费用水平。

每参加一届奥运会都要响应的增加一项查询记录,并作出相应的更改,支出经费也不会太多,同时,还要考虑技术人员,该系统主要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应该占很大一笔开销 。同时,由于该系统实行统一操作,系统共享,其设备购置,人员工资,维护费用相对较少,前期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于系统的开发,建立信息中心,可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集中管理,提高该系统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快速地反馈市场信息。

2.技术上的可行性

技术上的可行性主要分析当前软,硬件技术能否满足对系统提出的要求,此外还要考虑开发人员的水平。 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现有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件、软件配置能否满足开发者的需要,各类技术人员的数量,水平,来源等。信息系统属于知识密集型,对技术要求高,如果缺乏足够的技术力量,或者单纯依靠外部力量进行开发,既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奥运会举办地及会徽管理系统的工作主要是在用户和奥运会官方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相互沟通信息和处理信息。这一特点非常适合计算机特点,通过网络internet技术,发挥计算机的信息传输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势。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条件。

3 管理上的可行性

管理上的可行性指的是管理人员对开发应用项目的态度和管理方面的条件,主管领导不支持的项目肯定不行 。管理方面的条件主要是指管理方面 是否科学,相应的管理制度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规章制度是否齐全以及原始数据是否正确等。奥运会举办地及会徽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奥运会的一些知识 ,现在也提倡全民运动,可以促进人们的积极性,能够得到管理人员的支持,和用户的喜爱。

4.社会上的可行性

社会可行性有时也称为操作可行性,主要论证新系统在企业或机构开发和运行的可能性以及运行后可能一起的对企业或机构的影响,即组织内外是否具备接受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更新是图书馆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采用这样先进的管理技术。它对奥运会带来的影响可以看到:

对传统管理理念的冲击,可能引起管理层的变动和人员的调整。对奥运会官方工作人员的要求提高,使奥运会官方机构在一定的可能下进行机构精简,迫使工作人员继续学习新知识。

第七篇 交通灯课程设计报告1650字

交通灯课程设计报告范文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技术日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软硬件结合,加以完善。

十字路口车辆穿梭,行人熙攘,车行车道,人行人道,有条不紊。那么靠什么来实现这井然秩序呢?靠的就是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指挥系统。交通信号灯控制方式很多,在学习了单片机的有关知识之后,运用相关知识来设计完成交通信号灯。

二.功能概述

2.1设计任务:交通灯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2.2设计目的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单片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单片机的接口技术及相关外围芯片的外特性,控制方法。

3.通过课程设计,掌握以单片机____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有关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

4.通过实际程序设计和调试,逐步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和调试技术。 5.通过完成一个包括电路设计和程序开发的完整过程,为我们今后从事相应工作打下基础。

三.设计思路

交通灯的变化规律

按照常规我们假设一个十字路口为东西南北走向。初始状态为状态1,南北方向绿灯通车,东西方向红灯。经过过一段时间(25s)转换状态2,南北方向绿灯闪几次转亮黄灯,延时5s,东西方向仍然红灯。再转换到状态3,东西方向绿灯通车,南北方向红灯。过一段时间(25s)转换到状态4,东西方向绿灯闪几次转亮黄等,延时5s,南北方向仍然红灯。最后循环至南北绿灯,东西红灯。在这些状态下,有时钟倒数计时。

四.硬件介绍

基础知识

交通灯控制器实例主要使用了89c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交通灯的.变化规律、定时器/计数器的概念、定时器/计数器的相关寄存器、定时器/计数器的4种工作方式、以及定时器/计数器的变成。

4.1定时器/计数器

定时器/计数器是单片机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功能模块之一,本节通过交通灯控制器实例来演示定时器的使用,并复习如何使用散转程序。

首先介绍交通灯以及定时器/计数器的基础知识,接着介绍本实例的硬件电路构成,然后逐步分析定时器的变成以及程序的全貌,最后总结一下本实例的技巧与注意点。

4.2定时器/计数器的概念

89c51单片机内有两个可编程的定时器/计数器t0、t1。

当定时器/计数器用作“定时器”时,每经过1个机器周期(12个时钟周期),计数器加1。

当定时器/计数器用作“计数器”时,计数器在对应的外部输入管脚(t0为p3.4引脚,t1为p3.5引脚)上每发生一次1到0的跳变时加1。使用“计数器”功能时,外部输入每个机器周期被采样一次。当某一周期管脚状态采样为高电平而下一周期采样为低电平时,计数器加1。由于检测下降沿跳变需要两个机器周期(24个时钟周期)的时间,所以技术频率最大值只能为时钟周期的1/24。计数

器对外部输入信号的占空比并无限制,但为了保证给定的电平信号在其改变之前至少被采样一次,外部输入信号必须至少保持一个完整的机器周期。

4.3定时器/计数器的相关寄存器

与定时器/计数器相关的寄存器有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寄存器(tcon)。tcon已经在2.5节受控输出实例中介绍过,因此,在本例中主要介绍tmod寄存器。

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字节地址89h,不可进行位寻址。 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的8位分为两组,高4位控制t1,低4位控制t0。tmod每一位的功能如下。 gate:门控位。

gate=0,仅由运行控制位tr_(_=0,1)=1来启动定时器/计数器运行; gate=1,由运行控制位tr_(_=0,1)=1和外部中断引脚上的高电平共同来启动定时器/计数器运行。

c/t:定时器模式和计数器模式选择位。 c/t=0,为定时器模式; c/t=1,为计数器模式。

m1、m0:工作方式选择位。m1、m0的4中编码对应4种工作方式,对应关系见表2-10。

4.5定时器/计数器的4种工作方式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0称为13位定时器/计数器的。它由tl_的低5位和tl_的8位构成13位的计数器,此时tl_的高3位未使用。改工作方式是为了和48系列单片机兼容而设计的一种工作方式,一般情况不使用方式0进行定

第八篇 单层厂房课程设计报告2600字

单层厂房课程设计报告

1、地震震害及其特点:

·地震震害表明:6、7度区单层砖柱厂房破坏较轻,少数砖柱出现弯曲水平裂缝:8度区出现倒塌或局部倒塌,主体结构产生破坏;9度区厂房出现较为严重的破坏,倒塌率较大。

从震害特点看,砖柱是厂房的薄弱环节,外纵墙的砖柱在窗台高度或厂房底部产主水平裂缝,内纵墙的砖柱在底部产生水平裂缝,砖柱的破坏是厂肩倒塌的主要原因。山墙在地震时产生以水平裂缝为代表的平面外弯曲破坏,山墙外倾、檩条拔出,严重时山墙倒塌,端开间屋盖塌落。屋盖形式对厂房抗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重屋盖厂房的震害普遍重子轻屋盖厂房,楞摊瓦和稀铺望板的瓦木屋盖,其纵向水平刚度和空间作用较差,地震时屋盖易产生倾斜。

2、适用范围及结构布置

2.1单跨和等高多跨的单层砖柱厂房,当无吊车且跨度和柱顶标高均不大时,地震破坏较轻。不等高厂房由于高振型的影响,变截面柱的上柱震害严重又不易修复,容易造成屋架塌落。因此规定砖柱厂房的适用范围为单跨或等高多跨且无桥式吊车的中小型厂房,6-8度时厂房的跨度不大子15m且柱顶标高下大于6.6m,9度时跨度不大于12m且柱顶标高不大于 4.5m。

2.2厂房的平立面应简单规则。平面宜为矩形,当平面为l、t形时,厂房阴角部位易产生震害,特别是平面刚度不对称,将产生应力集中。对于立面复杂的厂房,当屋面高低错落时,由于振动的不协调而发主碰撞,震害更为严重。

2.3当厂房体型复杂或有贴建的房屋(或构筑物)时,应设置防震缝将厂房与附属建筑分割成各自独立、体型简单的抗震单元,以避免地震时产主破坏。针对中小型厂房的特点,钢筋混凝上无檀屋盖的`砖柱厂房应设置防震缝,而轻型屋盖的砖柱厂房可不设防震缝。防震缝处宜设置双柱或双墙,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地震时最大弹塑性变形计算确定。一般可采用50~70mm。

3、结构体系

3.1地震时厂房破坏程度与屋盖类型有关,一般来说重型屋盖厂房震害重,轻型屋盖厂房震害轻,在高烈度区影响更为明显。因此要求6-8度时宜采用轻型屋盖,9度时应采用轻型屋盖。人之地震震害调查表明:6、7度时的单跨和等高多跨砖柱厂房基本完好或轻微破坏,8、9度时排架柱有一定的震害甚至倒塌。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8jll一89)规定:6、7度时可采用十字形截面的无筋砖柱,8度1、2类场地应采用组合砖柱,8度3、4类场地及9度时边柱宣采用组合砖柱,中柱直采用钢筋混凝土柱。经过地震震害分析发现:非抗震设计的单层砖柱厂房经过8度地震也有相当数量的厂房基本完好,所倒塌的厂肩大部份在设计和施工上也存在先天不足,因此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无筋砖柱单层厂后,在8度区仍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可见对8度区的单层砖柱厂房都配筋的要求是偏严的,在抗震规范的修订稿中将8度1、2类场地“应”采用组合砖往改为“宜”采用组合砖柱,允许设计人员根据不同情况对是否配筋有所选择。一般来说,当单层砖柱厂房符合砌体结构刚性方案条件,经抗震验算承载力满足要求时,可以采用无筋砖柱。

3. 3对于单层砖柱厂房的纵向仍然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单靠砖柱做为抗侧力构件是不够的,如果象钢筋混凝土柱厂房那样设置柱间支撑,会吸引相当大的地震剪力。使砖拄剪坏。为了增强厂房的纵向抗震承载力,在柱间砌筑与柱整体连接的纵向砖墙,以代替柱间支撑的作用,这是经济有效的方法。

3.4 当厂房两端为非承重山墙时,山墙顶部与檩条或屋面板恨难连接,只能依靠屋架上弦与防风柱上端连接做为山墙顶部的支点,这不仅降低了房屋整体空间作用,对防止山墙的出平面破坏也不利,因此厂房两端均应设置承重山墙。

3.5 厂房的纵横向内隔墙宣做成抗震墙,其目的充分利用培体的功能,避免主体结构的破坏。当内隔墙不能做成抗震墙时,最好采用轻质隔墙,以避免墙体对柱及柱与屋架连接节点产生不利影响,如果采用非轻质隔墙,则应考虑隔墙对柱及其与屋架节点产生的附加剪力。

3.6 无窗架不应通至厂房单元的端开间,以免过份削弱屋盖的刚度。天窗架采用砖壁承重时,将产生严重的震害甚至倒塌,地震区应避免使用。

4、抗震承载力计算

4.1 横向抗震计算

单层砖往厂房横向抗震计算的计算简图,可按下列规定选取:(1)当厂房柱为无筋砖柱或边柱为组合砖柱、中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时,可采用下端为固接、上端为铰接的徘架结构模型; (2)当厂肩边柱为无筋砖柱、中柱为钢筋混凝士柱,在确定厂房自振周期时,砖柱下端按固接考虑,在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砖柱下端按铰接考虑。这主要是考宅到在地震作用下,随着变形的不断增加,无筋砖柱下端开裂并退出工作,囚而全部横向地震作用由中部的钢筋混凝土柱承担。轻型屋盖单层砖柱厂房的横向抗震计算,可以忽略空间工作影响·采用平面排架进、厅计算。对于钢筋混凝上屋盖和密铺望板的瓦木屋盖厂肩,其空间作用不能忽略,应按空间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但为了简化,对于一定条件下的厂房可以按平面排架进行计算,考虑到其空间工作影响,对计算的地震作用效应要进行调整。

4.2 纵向抗震计算

对于钢筋混凝土屋盖的等高多跨砖柱厂房,当考虑屋盖为刚性时,纵向地震作用在各柱列之间的分配与柱列的侧移刚度成正比:当考虑屋盖的弹性进行空间分析时,侧移刚度较大柱列分配的地震作用比按刚性屋盖分配的地震作用小,而侧移刚度较小柱列分配的地震作用比按刚性屋盖分配的地震作用大。设计中为了利用刚性屋盖假定时纵向地震作用分配形式简单的优点,可以针对不同屋盖形式对柱列的侧移刚度乘以修正系数,做为纵向地震分配时的柱列刚度,并对所计算的厂房自振周期进行修正,以考虑屋盖的弹性影响。

对于纵墙对称布置的单跨厂房,在厂房纵向沿跨中切开,取一个柱列单独进行纵向计算与对厂房进行整体分析结果是相同的。对于轻型屋盖的多跨厂房虽然屋盖仍具有一定的水平刚度,考虑到屋盖与砖墙的弹性极限变形值相差较大,为了计算简便,仍可假定各纵向往列在地震时独立振动,按柱列法进行计算。

由于山墙比较高大,在横向地震作用下,墙体内的平面弯曲应力使墙体产主水平裂缝,墙体内的剪力使墙体产生交叉裂缝;在纵向地震作用下,墙体产生平面外倾倒。在山墙壁柱中配筋,可以防止或减轻上述震害的产生,壁柱的截面和配筋不应小于排架柱,并应通到墙顶与卧梁、屋面构件连接。

为了防止山墙和横墙的剪切破坏,对其开侗应有所限制,开洞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总截面面积的50% 。8、9度时在山墙和横墙两端应设置构造柱,9度时在高大洞口两侧应设置构造柱。

第九篇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950字

一、课程设计任务划分

二、基本原理

(一)页面置换算法定义

在地址映射过程中,若在页面中发现所要访问的页面不再内存中,则产生缺页中断。当发生缺页中断时操作系统必须在内存选择一个页面将其移出内 存,以便为即将调入的页面让出空间。而用来选择淘汰哪一页的规则叫做页面置换算法。

(二)所使用的算法

1) 最佳置换算法(opt):将以后永不使用的或许是在最

长(未来)时间内 不再被访问的页面换出。

2) 先进先出算法(fifo):淘汰最先进入内存的页面,即 选择在内存中驻留时间最久的页面予以淘汰。

3) 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lru):淘汰最近最久未被使用 的页面。

(三)设计思想

选择置换算法,先输入所有页面号,为系统分配物理块,依次进行置换:

opt基本思想:

是用一维数组page[psize]存储页面号序列,memery[msize]是存储装入物理块中的页面。数组ne_t[msize]记录物理块中对应页面的最后访问时间。每当发生缺页时,就从物理块中找出最后访问时间最大的页面,调出该页,换入所缺的页面。 fifo基本思想:

是用队列存储内存中的页面,队列的特点是先进先出,与该算法是一致的,所以每当发生缺页时,就从队头删除一页,而从队尾加入缺页。或者借助辅助数组time[msize]记录物理块中对应页面的进入时间,每次需要置换时换出进入时间最小的页面。 lru基本思想:

是用一维数组page[psize]存储页面号序列,memery[msize]是存储装入物理块中的页面。数组flag[10]标记页面的访问时间。每当使用页面时,刷新访问时间。发生缺页时,就从物理块中页面标记最小的一页,调出该页,换入所缺的页面。

三、基本思路

实验环境:vc++,编程语言:c语言 #include #include /_全局变量_/

int msize; /_物理块数_/

int psize; /_页面号引用串个数_/

static int memery[10]={0}; /_物理块中的页号_/ static int page[100]={0}; /_页面号引用串_/ static int temp[100][10]={0}; /_辅助数组_/ /_置换算法函数_/ void fifo; void lru; void opt; /_辅助函数_/

void print(unsigned int t); void designby; void download;

void mdelay(unsigned int delay); /_主函数_/ void main {

int i,k,code; system('color 0a'); designby; printf('┃请按任意键进行初始化操作... ┃ '); printf('┗━━━━━━━━━━━━━━━━━━━━━┛ '); printf(' '); getch; system('cls'); system('color 0b'); printf('请输入物理块的`个数(m<=10):'); scanf('%d',&msize); printf('请输入页面号引用串的个数(p<=100):'); scanf('%d',&psize); puts('请依次输入页面号引用串(连续输入,无需隔开):'); for(i=0;i< p=''>;

scanf('%1d',&page[i]); download; system('cls'); system('color 0e'); do{ puts('输入的页面号引用串为:'); for(k=0;k<=(psize-1)/20;k++)

{ for(i=20_k;(i<20_(k+1));i++) 20='=0)||(((i+1))&&;

(i==psize-1))) printf('%d ',page[i]); else printf('%d ',page[i]); } } printf('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printf('_ 请选择页面置换算法: _ '); printf('_ ----------------------------------------- _ ');

printf('_ 1.先进先出(fifo) 2.最近最久未使用(lru) _ '); printf('_ 3.最佳(opt) 4.退出 _ '); printf('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printf('请选择操作:[ ]'); scanf('%d',&code); switch(code) {

case 1:

fifo; break; case 2:

lru; break; case 3:

opt; break; case 4: system('cls'); system('color 0a'); designby; /_显示设计者信息后退出_/ printf('┃谢谢使用页面置换算法演示器!

┃ '); printf('┗━━━━━━━━━━━━━━━━━━┛ '); e_it(0); default: printf('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 printf('按任意键重新选择置换算法:'); getch;

system('cls'); }while (code!=4); getch; }

/_载入数据_/ void download { int i; system('color 0d'); printf('╔════════════╗ '); printf('║正在载入数据,请稍候 !║ '); printf('╚════════════╝ '); printf('loading... '); printf(' for(i=0;i<51;i++) printf(''); for(i=0;i<50;i++) { mdelay((psize+msize)/2); printf('>;'); } printf(' finish. 载入成功,按任意键进入置换算法选择界面:

'); getch; }

/_设置延迟_/

void mdelay(unsigned int delay) {

unsigned int i;

for(;delay>;0;delay--) { for(i=0;i<124;i++) { printf(' '); } } }

/_显示设计者信息_/ void designby { printf('┏━━━━━━━━━━━━━━━━━━━━┓ '); printf('┃ 页面置换算法 ┃ '); printf('┃ 12级1班 ┃ ');

o');

printf('┃ 姓名:张海洋,李奔 ┃ '); printf('┣━━━━━━━━━━━━━━━━━━━━┫ '); }

void print(unsigned int t) { int i,j,k,l; int flag; for(k=0;k<=(psize-1)/20;k++) { for(i=20_k;(i<20_(k+1));i++) 20='=0)||(((i+1))&&(i==psize-1)))' else='' d='' j='0;j;=j) printf(' |%d|',temp[i][j]); else printf(' | |'); } for(i=msize+20_k;(i<20_(k+1));i++) {='' for(flag='0,l=0;l<='' p=''>;

printf('置换次数:%d ',t); printf('访问命中率:%d%% ',(psize-(t+msize))_100/psize); printf('---------------------------------------- '); }

/_计算过程延迟_/ void compute { int i; printf('正在进行相关计算,请稍候'); for(i=1;i<20;i++) { mdelay(15); if(i%4==0) printf(' '); else printf('θ'); } for(i=0;i++<30;printf('')); for(i=0;i++<30;printf(' ')); for(i=0;i++<30;printf('')); }

/_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_/ void fifo {

int memery[10]={0};

int time[10]={0}; /_记录进入物理块的时间_/ int i,j,k,m;

int ma_=0; /_记录换出页_/ int count=0; /_记录置换次数_/ /_前msize个数直接放入_/ for(i=0;i<='' p=''>;

memery[i]=page[i]; time[i]=i;

for(j=0;j<='' p=''>;

for(i=msize;i<='' p=''>;

if(memery[j]!=page[i]) k++;

}

if(k==msize) /_如果不在物理块中_/ {

count++; /_计算换出页_/

ma_=time[0]

time[ma_]=i; /_记录该页进入物理块的时间_/ for(j=0;j<='' p=''>;

for(j=0;j<='' p=''>;

/_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_/ void lru {

int memery[10]={0};

int flag[10]={0}; /_记录页面的访问时间_/ int i,j,k,m;

int ma_=0; /_记录换出页_/ int count=0; /_记录置换次数_/ /_前msize个数直接放入_/ for(i=0;i<='' p=''>;

memery[i]=page[i]; flag[i]=i;

for(j=0;j<='' p=''>;

for(i=msize;i<='' p=''>;

if(memery[j]!=page[i]) k++; else flag[j]=i; /_刷新该页的访问时间_/ }

if(k==msize) /_如果不在物理块中_/ {

count++; /_计算换出页_/

ma_=flag[0]

flag[ma_]=i; /_记录该页的访问时间_/ for(j=0;j<='' p=''>;

for(j=0;j<='' p=''>;

/_最佳置换算法_/ void opt {

int memery[10]={0};

int ne_t[10]={0}; /_记录下一次访问时间_/ int i,j,k,l,m;

int ma_; /_记录换出页_/

int count=0; /_记录置换次数_/ /_前msize个数直接放入_/ for(i=0;i<='' p=''>;

memery[i]=page[i]; for(j=0;j<='' p=''>;

for(i=msize;i<='' p=''>;

/_判断新页面号是否在物理块中_/ for(j=0,k=0;j<='' p=''>;

if(memery[j]!=page[i]) k++; }

if(k==msize) /_如果不在物理块中_/ { count++; /_得到物理快中各页下一次访问时间_/ for(m=0;m=ne_t?0:1; for(m=2;mne_t[ma_]) ma_=m; /_下一次访问时间都为psize,则置换物理块中第一个 _/ memery[ma_]=page[i]; for(j=0;j<='' p=''>;

for(j=0;j<='' p=''>;

四、调试及实验结果

第一组数据:

1.运行结果

2. 按任意键进行初始化:

3. 载入数据:

4. 进入置换算法选择界面:

5.运算中延迟操作:

6.三种算法演示结果

7.退出算法

第二组数据:

1.运行结果

2.按任意键进行初始化:

3.载入数据:

4.进入置换算法选择界面:

5.运算中延迟操作:

6. 三种算法演示结果

7.退出算法

五、个人体会

由于时间有限,本次设计完成的并不是很完美,下面从以下几点来说明本次课程设计的个人体会:

1.本次课程设计中做的比较好的地方:

做的好的地方就是在于对题目意思的正确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模型设计。最开始一看题目的时候感觉很迷茫,有点不知道如何着手,等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了程序,明确了目标,明确了思路,才对程序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实现。

2.做得不太好的地方,以及以后如何改正:

做得不太好的地方就是不能把自己所学的c知识和本次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以至于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本次课程设计的细节。在以后的过程中,我会运用本次课程设计中所学的知识,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争取能够发扬优点,尽量克服不细心,不严谨等缺点。

3.从本次设计中得到的收获: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学会了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下面具体的收一个边学程序是遇到的困难,首先就是如何把想法变为做法的问题,最开始一拿到题目,我就觉得无从下手,因为我的阅历,不知道如何把这样一个问题变成程序,变成能够让人一目了然的东西,于是,我就先写下了p,v操作的实现过程,因为这个对我来说简单一些,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就好办了,结果最后用了2个函数就解决问题了,所以,我觉得有时候思考问题不要太死脑筋,换一个角度的话,也许会更好,说不定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十篇 电子电路数字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1300字

一、课程设计题目:

直流稳压电源和多功能数字钟

二、设计目的

1、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掌握各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

3、了解数字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熟悉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5、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及数字逻辑电路系统的设计、安装、测试方法。

6、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提高电路布局、布线及检查和排除故障能力。

8、培养书写综合实验报告的能力。

三、方案选择与论证

方案一的设计主要是由555振荡电路, 时间计数电路,校时电路和译码驱动电路组成。时间计数电路由cd4518和cd4511组成,分为一个24进制电路和两个60进制电路。校时电路则由开关组成。

方案二的设计主要由晶体振荡电路,时间计数电路,校时电路,译码驱动电路。其中,时间计数电路用六个74ls90组成。校时电路主要由 hd74ks00p组成rs触发器,而且加入消抖电路,达到了自动校时的效果。

综合比较,选择方案一。

四、系统功能及原理

1、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经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

四个环节的工作原理如下:

a、电源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它将电网220v交流电压变换成符合需要的交流电压,并送给整流电路,变压器的变比由变压器的副边电压确定。

b、整流滤波电路: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ui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压。再经滤波电路滤除较大的纹波成分,输出纹波较小的直流电压u1。常用的整流滤波电路有全波整流滤波、桥式整流滤波等。

c、滤波电路:可以将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大部分加以滤除,从而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各滤波电容c满足rl-c=(3~5)t/2,或中t为输入交流信号周期,rl为整流滤波电路的等效负载电阻。

d、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不随交流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常用的集成稳压器有固定式三端稳压器与可调式三端稳压器。常用可调式正压集成稳压器有cw317(lm317)系列,它们的输出电压从1.25v-37伏可调,最简的电路外接组件只需一个固定电阻和一只电位器。其芯片内有过渡、过热和安全工作区保护,最大输出电流为1.5a。其典型电路如下图,其中电阻r1与电位器r2组成输出电压调节器,输出电压uo的表达式为:uo=1.25(1+r2/r1)式中r1一般取120-240欧姆。

2、多功能数字钟

数字钟由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等组成。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一般用555构成的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将标准秒脉冲信号送入“秒计数器”,该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计数器,可以实现一天24h的累计。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经七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六位led显示器显示出来。整点报时电路是根据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个脉冲信号,然后去触发音频发生器实现报时。校时电路是来对“时、分、秒”显示数字进行校对调整。

第十一篇 软件测试课程设计报告650字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这份测试分析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阅读范围。

1.2背景

说明:

a.被测试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软件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安装此软件的计算中心,指出测试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问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测试概要

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每一项测试的标识符及其测试内容,并指明实际进行的测试工作内容与测试计划中预先设计的内容之间的差别,说明作出这种改变的原因。

3测试结果及发现

3.1测试1(标识符)

把本项测试中实际得到的动态输出(包括内部生成数据输出)结果同对于动态输出的要求进行比较,陈述其中的各项发现。

3.2测试2(标识符)

用类似本报告3.1条的方式给出第2项及其后各项测试内容的测试结果和发现。

4对软件功能的结论

4.1功能1(标识符)

4.1.1能力

简述本项功能,说明为满足此项功能而设计的软件能力以及经过一项或多项测试已证实的能力。

4.1.2限制

说明测试数据值的范围(包括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列出就这项功能而言,测试期间在本软件中查出的缺陷、局限性。

4.2功能2(标识符)

用类似本报告4.l的方式给出第2项及其后各项功能的测试结论。

第十二篇 电气课程设计报告5900字

电气课程设计报告

以下关于电气课程是小编为各位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欢迎阅读与借鉴。

一、电气课程设计报告

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本次变电所所电气主接线课程设计。回想这十多天的努力,虽然辛苦,却有很大的收获和一种成就感。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在我们小组,我主要负责变压器选型以及短路电流计算,在电气主接线形式的确定中也发表了主要意见。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加深了对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知识的理解,基本掌握了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的步骤,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了实际工程中。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涉及了很多知识,知识的掌握深度和系统程度都关系到整个设计的完整性和完善性,正是这样有趣而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了我的兴趣,我会尽可能的搜罗信息,设计尽量合理的电气主接线,而这个过程,也是我学习进步的过程。因此本次设计不但是我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也锻炼了我查找资料、分析信息、选择判断的能力。

在之前的理论学习中,对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各种信息了解不够全面,对于《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以及《发电厂电气部分》等专业可乘的知识不能联系起来,所学到的知识感觉都是分散的,不能融会贯通。而且以前所掌握的知识还不足以在整个课程设计中达到轻车熟路的程度。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熟悉和学习了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和各种计算。其中包括: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型、导体选择计算、防雷保护等。掌握了各种电气主接线使用条件、优缺点、接线形式。了解了各种电气设备的性能指标,校验方法,以及导线的选择。

在整个的程设计中,把遇到的疑问做了笔记,并通过各种资料去了解相关的知识。也希望带着这些疑问在学习中与其他同学讨论或请教来解决。除此之进行外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通过边做边学习及向同学、老师请教,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任务范围内的工作。

回顾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自己还有以下一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也可以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勉励自己:虽说对整个设计过程中涉及的计算机基本的规范已有较为深刻的了解,但因为初次做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对部分设备性能、使用方面了解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应通过多查阅各种相关资料来掌握;对于所学专业知识应多熟悉,将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

本次课程设计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我们自学的能力,

以及实践能力和细心严谨的作风。此外,还学会了如何更好的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基石。课程设计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无法学到的知识,也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电气课程设计报告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为期两周的110kv变电所主接线设计已接近尾声,在我们组员的辛勤努力下,我们的课程设计也已基本定型,但是,我感觉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同时,在这次实习中有苦有乐,但最多的是收获,在认真完成设计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

首先,我感觉到这次课程设计的实习,对今后我们的毕业设计有很大的帮助,也许这就是安排这次课程设计的目的。但是,刚拿到设计任务书的时候,一点头绪都没有,在老师的引领下,才逐步有了思路。

通过对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分析,我们认识到这个变电所适合建于室外,根据设计所给的负荷及一、二类负荷的多少来添加适量的负荷使其满足基本负荷平衡。紧接着根据总负荷来选择主变压器和站用变压器的型号。然后,设置短路点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又由于此系统为无穷大系统,故该系统的短路时的次暂态电流、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和冲击电流可认为相等。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母线型号等等都要根据要求,选择适合的型号,并进行动、热稳定的校验。其中,每一步都需要查找很多的资料,单这一方面,就有很大提高,打破了以往的学习模式,懂得查阅什么样的资料,以及怎样分析、取舍,最终为我所用,并且开阔了视野,更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验证和升华。在这次设计中涉及很多专业知识也相当于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综合和升华。这次实习让我们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把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纵向联接,也相当于一次总复习。此外,在本次设计中还要求绘图,在绘图过程中是我对autocad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在设计期间,我们组员能勤奋、严谨、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完成每一项任务,每个人都付出来艰辛的劳动。感觉虽然是累的,但是课程设计如期完成,一种成功的喜悦掩盖了奋斗的辛酸,回头想想最初面对任务书的困惑,到完成任务的轻松一笑,感觉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面对困难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凭着执著和努力就能成功。这次设计圆满成功,对我可谓是一次全面的复习和报告,更是一次巨大的突破。

三、电气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结束了,我学到了很多,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感受良多,获益匪浅。但我们一起奋斗的精神和这份宝贵的经历将会成为人生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感动,经历了一起奋斗的酸甜苦辣,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也一起分享了成功的喜悦。这次的课程设计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所学专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防雷接地一块。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电力系统专业方面知识与认识。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

在此感谢我们的邵小强老师.,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这次模具设计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而您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

同时感谢对我帮助过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受到同学的友谊。我想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会学到很多,学会了怎样去和别人沟通,理解别人所做的事,别人也会宽容的对待我们,从而我们就在无形之中加强了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个经验对我们以后的人生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人类这个群体之中的。假如世界上只剩下一个人,那么他不可能长久的生活下去的。

四、电气课程设计报告

本次某地区110/35/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设计是我的毕业设计。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和同学们的大力协助下,我基本掌握了1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通过这次变电站设计,让我更加系统的掌握了一些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也更加系统的掌握了它们的配套使用及选择。同时,为了做好本设计,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文献,这也加大了我对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前沿的了解。

通过这次设计,培养了我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养成了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掌握了解决一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和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次设计由常秀莲老师指导。整个设计从方案制定到后来的编制成品,整个过程很有效地培养了我们查用资料、计算、绘图和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受益匪浅,在次特别向悉心指导我的常老师表示忠心的感谢。

还特别感谢长江大学,电信学院,自动化系。由于本人水平,设计中不免有漏洞和不足之处,还请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五、电气课程设计报告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了实际的工程设计当中,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也使自己的实际工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本次的课程设计,我主要负责的是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计算和补偿、变电所位置选择等。在设计初期,曾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将各问题及解决方案简述如下:

一.在负荷计算时,我曾为同级系数的问题焦虑了很久,还以为只是要最后计算总的s时才乘以同级系数,但查阅资料之后,才明白每条母线的有功、无功功率都要乘上同级系数。

二.在计算照明和动力负荷时,开始准备分别计算视在功率s及电流i,后考虑实际情况及设计要求,决定先计算各车间总的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再计算每个车间的视在功率和计算电流。

通过这次设计,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这将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出了最好的榜样。我觉得作为一名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这次课程设计是很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平时所学的东西应

用到实际中。虽然自己对于这门课懂的并不多,很多基础的东西都还没有很好的掌握,觉得很难,也没有很有效的办法通过自身去理解,但是靠着这一个多礼拜的“学习”,在小组同学的帮助和讲解下,渐渐对这门课逐渐产生了些许的兴趣,自己开始主动学习并逐步从基础慢慢开始弄懂它。

这次设计也为我今后学习兴趣奠定了基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次,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分工明确而又协作合作才能保证整个项目的有条不絮。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当我们碰到许多不明白的问题时,通过查找资料及请教指导老师,给了我们以很大的帮助,使我们获益匪浅。

另外,课堂上很多不清楚的知识点,很多都在这次设计中得到了解决,这样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巩固了所学知识,这也是我作本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由此我可用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以便课后加以弥补。

六、电气课程设计报告

我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思想深邃,视野雄阔、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导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所以,经过这次设计,我在这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为我创造了很多锻炼提高的机会。

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查阅资料到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设计,装配草图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

在此我特别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一次做毕业设计的机会和良好环境,感谢指导老师的精心辅导和学校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教育,你们让我顺利的完成了这次对110kv变电站的初步设计任务也增强了我们实践操作和动手应用能力,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使我对110kv变电站的相关内容与实际中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对其所需要用的设备的计算及选择、校验都有了掌握,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1.经过多番查阅和修改,这篇毕业论文终于完稿.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热情,无私的帮助,本人在此谨表示深深的感谢!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指导教师李春兰老师半年来对我耐心的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论文的选题,查找资料,撰写过程到反复修改,乃至定稿,都得到了李老师的悉心指导。李老师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忘我的工作态度以及正直的为人和宽广的胸怀,是我们的楷模,也使学生铭记于心,这些将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使我受益终身。其次,我要感谢班里所有的同学,他们总是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友谊之手,在论文的写作及校正过程中,他们更是给了我大量的建议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机械交通学院的所有老师和同学,感谢他们在四年以来对我的的支持和帮助。

2.设计心得

通过这次设计,让我了解了进行一个设计项目的过程和要注意的事项,设计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许多的细节问题还要联系实际情况来考虑,当外部条件变化时,有一些相应的参数值将跟着变化,这就对我们的设计的精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训时间很短,但是通过这次实训可以学到很多书本没有的东西,有了这一次的实践经验,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也相应的得到了的提高,这次实训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从中报告出宝贵的经验。我相信,我们女生也可以做得很好,虽然步伐慢了一点,但最终会跟上速度,甚至超越,“天道酬勤”,我一直都相信这个道理。

3.总 结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于如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我受到了一些基本训练,进一步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的制图及计算能力,初步具有查阅技术手册,使用国家技术标准和情报检索能力,逐步树立了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在设计过程中,虽然参考了原先设计,但是整个设计过程思路,经过思考,我确定了设计方案和步骤。要设计一个变电所,首先应选地址,考虑供电电源折来源及进线方式,从低压侧入手,根据负荷 资料进行负荷计算,选择低压配电屏及电容补偿柜。并适当考虑余量,确定变压器容量和台数,再确定高压开关柜个数、型号。选择合理的继电保护,再根据电气设备的尽寸,并考虑发展。确定高低压配电室的面积和高度,考虑变电所的电气照明,防雷接地,变电所内电气设备的布置应尽量满足规程规定,以达到安全、可靠、优制、质、经济的要求。

最后,感谢霍大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4.本设计的总体方法首先我根据需要系数法求得工厂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计算视在功率,然后根据要求算出无功功率补偿容量。由于该厂是个二级负荷所以根据变压器选择的条件,选择二台sz9-5000/35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且电源进线较长,发生故障和停电检修的机会较多,并且不需经常切换的总降压变电所,所以采用内桥式主接线。短路电流的计算我运用标幺制法,比欧姆法较为简单。总降压变电所的一次设备我是根据设备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短路动稳定度及短路热稳定度来选择的。变电所进线的选择是根据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导线截面。工厂的高压配电线路是根据《电力变压器室布置》标准图集的规定来选择母线的大小,变电所的防雷保护是采用单支避雷针保护。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十二篇

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掌握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所应具有的查阅资料、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软件编程、调试等能力,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及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规律与技巧,为进一步学习web应用开发及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2. 使用本学期学习的java se技术(也可以使用课堂教学中没有学习过的java技术,但是应当以java se技术为主)完成多功能日历gui程序的设计,使之具有如下基本功能:一年日历用12页显示,每页显示一个月的日历。日历可以按年或月前后翻动,能够显示当前的日期,可以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课程信息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十二篇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十二篇97人关注

    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了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自己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不 ...[更多]

  • 语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五篇
  • 语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五篇94人关注

    语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 目的、要求通过该课程设计要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工程化意识,用工程化思想和方法开发软件。切实体会出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系统与一般程 ...[更多]

  • 网页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十二篇
  • 网页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十二篇93人关注

    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在课程开设时顺势采用了项目式教学方法,结合校企结合或引企入校的方式来实施教学。《网页设 ...[更多]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十二篇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十二篇59人关注

    《机械设计基础》是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主要介绍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等内容,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奠 ...[更多]

  • 语言课程设计报告五篇
  • 语言课程设计报告五篇53人关注

    一、预备知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编写程序、上机调试、运行程序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必要手段。二、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 ...[更多]

  •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十二篇
  •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十二篇53人关注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正文要求如下:一、问题描述由老师公布,描述课程设计的内容,约束条件,要求达到的目标等内容。二、基本要求由老师公布,对课程设计项目应达到的基本 ...[更多]

  •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十二篇
  •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十二篇19人关注

    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掌握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所应具有的查阅资料、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软件编程、调试等能力,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及java语言 ...[更多]

  •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十二篇
  •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十二篇19人关注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二、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