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政府工作报告2024全文11000字
20__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回顾20__年工作,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迈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步伐
20__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起步之年,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严重干旱灾害,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发 展,较好地完成了县__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完成(下同)gdp258.4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1%;完成财政收入10亿元,增长21.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3亿元,增长2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5亿元,增长13.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9000元、11600元,增长10.2%、12%。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一)突出稳增长,产业经济持续扩张。新型工业提质增效。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加快,农产品加工、装饰建材等产业调整增效,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家,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增长15.6%。税收过亿元企业1家、过千万元企业4家。获评全省发展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先进县。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稳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试点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建国家和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5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场2个、省市级示范合作社2个。粮食总产量突破60万吨,起水水产品总量达17.1万吨。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平安农机示范县和全省集中育秧、农业产业化先进县,杨林寨乡合湖、洞莲蔬菜合作社分别获评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部蔬菜标准园,“樟树港辣椒”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扎实做好抗旱救灾、农业保险、粮食托市收购和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农民灾年不减收、负担不反弹。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顺天洋沙湖项目基础建设加速推进,禾田山湖鹭岛项目主体基本竣工,左宗棠文化园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凯佳生态园获批国家五星级休闲农庄,鹤龙湖螃蟹在长株潭地区持续升温。湘阴文庙、左文襄公祠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市场逐步回暖。高岭农产品批发市场、三井头集贸市场、城区生猪屠宰场建成投入使用,烟草专卖、食盐专营、食品药品、油类酒类等市场监管和物价监管加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外贸进出口、加工贸易总额和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加强民间借贷融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成功创建省级金融安全区,金融、保险业稳步发展。
(二)聚力攻项目,发展后劲切实增强。全年共引进项目43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1个。深入开展联手帮促行动,切实强化用地保障,着力破解融资难题,狠抓经济发展环境优化,聚力促推项目建设。远大可建二期竣工、三期启动,实现税收1.5亿元。西姆西焊材、铂固标准件、地生智能车库、上东钢构、湘泰装饰、新传工贸等10多个项目竣工投产。鑫光铸造、善元科技、天宏农机等一大批项目加速推进。园区建设加强,完成中联大道、健铭大道将军段硬化和污水管道延伸、污水沉淀池改造、燃气管道铺设、中联安置基地建设等工程;完成金龙新区金龙大道硬化、110kv变电站和还建还葬基地建设;轻工产业园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
(三)着力强基础,城乡建设有序推进。加紧编制城区专项规划和村镇规划,大力控建拆违,有序推进城乡建设。交通建设方面,芙蓉大道北拓湘阴段主体工程年底可基本竣工,武警长沙直升机场和岳望高速湘阴段动工,漕溪港码头二期、新乔线拓改和新泉寺大桥建设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白水江大桥加速建设,s308线新泉段、界樟公路樟树段大修完工。县城建设方面,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投入试运营,江东路人行道提质改造和城区主要街道维修完成,平安城市管理系统建成投入使用,东湖生态公园北岸建设扎实推进,人防、消防设施和公交站台等配套完善,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通过基础评估,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完成申报。新农村建设方面,水利“十百千万工程”、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和电力网改、两通工程、危房危桥改造、移民后扶、沼气建设等扎实推进。金龙、袁家铺、鹤龙湖、岭北镇完成全国重点镇申报,樟树、鹤龙湖、青山岛镇完成省特色旅游镇申报;楠竹山、王家寨、兴隆等12个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扎实推进。
(四)积极转方式,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7亿元,增长28.8%。财政收入增幅居全市第一,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74.8%。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争取国家和省科技项目9个,申报实施企业技改项目31个,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25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长康实业等8家企业成功申报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兰岭绿茶”、“湖湘木业”获评中国驰名商标,建华管桩、金为型材、福湘木业、清源饲料的6个产品获评湖南省名牌产品。生态保护切实加强,关闭“十五小”企业4家,取缔小炼铅企业5家,菲菲毛巾等6家企业排污设施得到完善。污染物减排完成省市计划任务,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2%。完成新一轮砂石开采权公开拍卖,着力关停沿河非法砂场码头,统一规划建设沿河砂场37处。植树造林、春季禁渔、森林防火工作和湖洲资源保护利用加强,耕地占补实现动态平衡。
(五)努力惠民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在财政收支倒逼压力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将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投向民生领域,是湘阴历史上财政投入力度最大、支出比重最高的一年。就业援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等各项省市实事任务全面完成。五大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城镇集体企业职工、“五七工”、家属工参保基本完成,老工伤、血吸虫病人纳入工伤保险统筹,新农保适龄人员参保率达80%。城镇医保、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提高,社会救助、慈善助学、优抚、双联、双拥工作扎实开展。残疾人“怡智家园”建成开园,贫困重度残疾人特殊生活补贴发放等工作落实。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力度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荐参加全省先进评选。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和一职专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等工作稳步推进,高考录取北大、飞行员人数居全市第一。湘阴大剧院动工建设,群众性文体活动和送文化下乡等工作扎实开展。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一批作品在全国出版发行。广电事业稳步发展,有线电视用户数量、经营创收、综合管理等均居全省第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乡村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销售实现零差价,新农合参合率达99%;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动工,县三医院和5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基本完工,全国中医药先进县创建通过省检验收,40个行政村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
(六)扎实转作风,管理服务优化提升。财税征管更加规范。健全财税督查和乡镇协税护税机制,管细税种、管紧税源、管严稽查、管实征收、强化清查,税收征管更加到位。推行公务卡消费制度,严格部门预算和非税收入管理。政府性投资项目、政府性基金、专项资金、公有资产监管和机构编制、人事人才管理加强,公务用车、办公用房清理完成。计生管理巩固提升。手术完成量、社会抚养费征收总额、“两非”典型案件查办量居全市第一,省计生药具示范站、省先进计生协会创建成功,“国优县”、“省模县”地位得到巩固。综治维稳力度加大。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信访问题,扎实做好工业、供销、商业、物资、外贸、湖洲、粮食等系统改制职工稳定工作,全市办信工作暨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新泉、白泥湖获评全省信访“三无”乡镇。普法宣传教育和基层司法、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严厉打击侵财犯罪、地下“六合彩”、聚众赌博、吸毒贩毒、扰乱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整治超限超载等违法违规运输行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政府自身建设加强。执行县人大及其会决议决定,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扎实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推进反腐__建设,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工作,凝聚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文联等群团组织合力,形成了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老干、史志、档案、对台、保密、统计、国调、邮政、通信、气象、海事、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县人大、政协监督支持,全县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得益于历届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离不开各位老同志的关心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湘阴改革建设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大,人均均量偏小,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融资、用地、征拆等瓶颈制约较为突出,部分项目实施受到影响;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还不强;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建设任务还十分繁重;财政增收困难加大,刚性支出增加,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有待提高,改善民生与老百姓期望还有差距;社会矛盾仍然复杂,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干部作风需进一步转变,政府效能和廉政建设等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制定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大干实干20__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0__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__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紧紧围绕“敞开南大门、对接长株潭、建设新湘阴”这根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三量齐升”总要求,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12%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突出强园兴工,推动新型工业大提速。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工强县”战略,按照“做强湘阴工业园、做精金龙新区、做活轻工产业园、做特远大配套产业园”的思路,建设强势园区,加速新型工业化,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
创新园区机制。在推动园区发展上,让利、授权、放活。将县内相关职能部门在园区内的管理职能授予园区管委会和园区建设国土规划分局、财税分局。从20__年开始,五年内园区产生的工商税收和契税、耕地占用税县级留存部分全额返还。鼓励支持园区在规划范围内储备土地,并按适当比例调配商服用地运作融资。全面推行园区干部竞聘上岗、绩效管理,激励干部干事创业。
推进园区建设。推进工业园管道天然气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地产项目,北延新华路、黄金路,硬化健铭大道,新修顺华路、顺湘路,完成鑫光变电站建设。拉通金龙新区金凤大道、安嘉路和文襄大道,建好还建安置房,启动蓝领公寓建设。加强与奥信控股合作,加快轻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拉开道路骨架,完善基础配套。依托漕溪港深水码头,启动远大配套产业园建设,加快漕溪港码头二期建设。
升级园区产业。以先进制造和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着力招大引强选优。围绕远大可建等龙头企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严格实行项目联审联检和弹性地价制度,坚决拒绝“三高一低”项目落户,以招商项目升级带动园区产业层次升级。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加大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争创国家和省级品牌,以技术品牌升级引领园区产业品质升级。引导园区化工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转产或迁移,启动城区企业“退二进三”,实施“腾笼换鸟”战略推动园区产业换档升级。
攻坚园区项目。深化联手帮促行动,开展“项目攻坚大竞赛”,掀起大干项目热潮。对中联重科、中铁重工等项目,强化沟通衔接和协调服务,全力推动项目早动工、早投产、早见效。对恩瑞装备制造、华隆重型机械、隆顺达钢管、华伟家具产业园等项目,抽调精兵强将加力帮扶,加快远大可建三期、元亨科技二期和其它在建项目建设,力争年内竣工投产项目20个以上。
(二)突出兴农富民,推动现代农业大发展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大涉农涉水资金整合和项目捆绑实施力度,推进“大干水利三年行动”。完成南湖、新泉、岭北等乡镇10处泵站改造,建设石塘、南湖和平、燎原水库等7处饮水安全工程,推进金龙、樟树小农水项目和城西垸蓄洪安全建设;实施湘滨、南湖、杨林寨灌区水利血防工程,治理东塘、六塘六赛河小流域,启动镜明河、文泾港、阳雀湖及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完成三塘、白泥湖和城南地区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争取启动范家坝流域治理、洋沙湖水闸重建、湾河安全台和排渠整治等项目。以修机埠、清山塘、疏渠系为重点,以奖代投,引导群众和社会参与支持小农水建设。加快乡村用水协会组建,加强水利设施管护,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扩大百里湖鲜水产走廊和粮食高产、畜禽健康养殖、特色湘菜三大示范片规模,稳定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巩固粮食生产大县地位,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在延伸农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扶持发展粮食、蔬菜、畜禽加工企业,支持福湘木业、长康实业等企业申报国家级龙头企业,双佳农牧、洞庭天润等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做响鹤龙湖螃蟹、洞庭黄龙水产、樟树港辣椒、三塘藠头、杨林寨蔬菜等特色品牌,积极创建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支持洞庭生物等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推动农业品牌化发展。
提升农业生产服务。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和农技队伍建设,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做好电力、金融、气象服务和农业保险工作。严肃查处假冒伪劣农资,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发展绿色、生态、安全农业。
(三)突出兴业活商,推动市场消费大升级
培育消费热点。按照“长株潭市民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定位,创新休闲旅游度假产业发展机制,加快休闲旅游度假产业发展,推进柳庄、青山岛开发,加速顺天洋沙湖、东湖生态公园、鹤龙湖蟹都和凯佳生态园、九洲生态园建设。利用鹅形山省级森林公园品牌优势引资开发。利用丰富农业资源,推动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业态发展,培育一批特色“渔家乐”和“农家乐”。审慎分析房地产业发展形势,科学调控房地产市场,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提升消费配套。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着力培育商业综合体,建设城市核心商圈。推进“百城千镇县乡流通再造工程”,完善宗棠商业步行街开发,改造桥东市场,建设嵩焘路集贸市场,新建和改造乡镇集贸市场,改造50家农家店,完善城乡商贸网络。推动兴湘市场升级改造,培育汽车、农机、家电和农产品销售专业市场。发展高档商务酒店宾馆,加快顺天洋沙湖五星级度假酒店、波斯顿四星级酒店建设。推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服务业发展。
创优消费环境。着力推进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建设,深入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强肉类、酒类、油类、烟草、盐业等市场执法,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严格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商业诚信建设,严肃查处无证经营、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哄抬物价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
(四)突出城乡一体,推动基础建设大夯实
突出规划引领。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城乡建设,力争20__年完成乡镇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城南地区空间战略发展规划、金龙新区1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编制。加强农村建房管理,规范农民建房行为,引导农民集中连片建房,严禁占用耕地建房。健全完善乡镇规划、国土管理机构和机制,严格属地管理责任制,落实乡镇村主体责任和部门主管责任,加大控建拆违力度,铁腕控建,铁腕拆违,铁腕查处。
推进交通建设。全面完成芙蓉大道北拓湘阴段工程和白水江大桥建设,加速推进武警长沙直升机场建设和岳望高速湘阴段工程,建设机场公路,启动新乔线、湘营线拓改和新泉寺大桥建设,做好平益高速湘阴段、湘阴湘江二桥建设前期工作。加强省县干道和农村公路养护,完善交通标识标牌设置,重拳整治超限超载运输行为。推动县城周边重点区域公交覆盖。
加快县城提质。按照“省会长沙北部卫星城”的定位,推进“山水之城、人文之城、宜居之城、幸福之城”建设。在确保东湖水面不减小、调蓄能力有提升的前提下,搞好东湖生态公园北岸线建设。拉通嵩焘路,北延旭东路,加快城区路灯节能、人行道提质改造,推进地下人防工程、停车场、雨污管网和环卫设施等配套,建设第五水厂。推进“绿化攻坚三年行动”,推动“森林进城”。加强市容市貌、城区交通、集贸市场和城中村整治,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开展“美丽湘阴、美德先行”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冲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园林县城创建,确保创建成功。
做大集镇规模。树立“产镇融合、互动发展”理念,着力兴业兴镇、扩权强镇,打造新型城镇化战略节点。探索创新集镇建设投资融资机制,加强集镇基础建设,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引导农民就近进城进镇、就近就业创业,推动集镇规模、产业、人口扩张。坚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科学规划,推动金龙、袁家铺和县城周边乡镇项目还建安置基地集中连片、近城近镇设置,避免二次安置,把安置还建区打造成新型城镇化拓展延伸区。立足特色资源,加快樟树、岭北、鹤龙湖、南湖洲、青山岛等特色集镇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村两通工程、危桥改造、客运站和招呼站建设,启动客运到村到组试点。加快农村智能化电网改造,完成91个行政村和5条10千伏电力线路改造。积极推广新型能源,推进户用沼气和小区联户工程建设。加大村级公墓建设和农村殡葬改革力度。健全农村环境整治投入机制,开展“清洁家园、秀美乡村”创建和“绿化样板村庄”建设活动,推动农村环境整治提质,整体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文星镇社区设置改革。加大行政村、社区组织建设和运转经费保障力度,发挥村支两委和社区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合力共建美丽新农村。
三、努力改善民生,让全县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谋民生之利,解群众之忧,是政府职责的根本所在。必须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头,力行利民之政,多办惠民之事,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
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广泛的就业机会。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职教发展与企业用工、劳动就业工作,推进技能培训与用工需求对接,加强就业培训和服务。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实施“回归创业”工程,推动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加强残疾人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推行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计划地引进教育、农业、水利、医疗等专业技术人才。
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推进五大保险征缴扩面,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社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工作,推动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逐步推行“五险合一、一票征缴”,实现各项保险网上申报、网上缴费、网上查询。做好移民后扶、城乡低保、医疗救助、重残补贴、慈善助学、法律援助、双拥双联等工作,完成社会福利老年养护楼和袁家铺、南湖洲、新泉3所敬老院建设。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公积金归集发放力度。清理城乡低保和保障性住房,让真正困难群体享受低保和住房保障。严格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和农民负担监管,严防农民负担反弹。
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丰富的文化生活。加快推进市民文体广场、图书馆、体育馆、湘阴大剧院建设,深入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加强文体市场管理、版权保护和网吧监管,推进广播“村村响”工程,加快数字电视人口全覆盖,加快4g通信和网络宽带发展。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美好精神食粮。坚持以先进文化熏陶教育、引导激励人民群众,加强公民道德特别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网络舆情监管。重视史志、档案工作。
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均衡的教育资源。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支持一职专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和知源中学新校区建设,推进学前教育,严控教师进城,提高边远农村教师待遇,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规范办学行为,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推教育质量整体提升。重视留守儿童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实现县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销售零差价。实施文星卫生院扩建工程,完成人民医院整体搬迁主体工程和3个乡镇卫生院、1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创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确保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全面达标。重视无偿献血工作。加强医院管理,提升医疗服务。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医闹”。
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美的生态环境。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推行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治理,推广使用新型墙材和预拌混凝土。禁止麻石和高岭土项目引进,推动现有开采企业逐步迁移或转产。加强长康、玉华、金龙等重点乡镇地质灾害防治。科学编制养殖业发展规划,严格畜禽养殖项目审批。加强畜禽养殖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坚定不移地把沿河砂场码头整治进行到底,进一步加强砂石资源开采和砂石市场管理。严格耕地、饮用水源和林业、渔业、湖洲等资源管理,做好森林防火、春季禁渔等工作。
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一)以更大决心推动改革深化。着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简化流程、缩短时限。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执法权改革。深化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客运公司、医药公司改制,完成工业、交通、商业、供销、物资、外贸、湖洲、粮食等系统改制职工移交社区工作。
(二)以更硬举措破解发展难题。着力破解融资瓶颈。加大招商引行力度,推进县信用联社改制,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整合资源、归集资产、充实资本,做实现有融资平台。抢抓省土地储备融资授信试点机遇,争取更大信贷规模。加快推进债券和票据发行。强化政策支持导向,引导县内金融机构积极扩大信贷投放。支持优质企业上市,争取更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强化金融市场监管,规范投资担保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创优金融生态环境。着力破解用地制约。扎实推进低丘缓坡荒滩试点和土地整理项目,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加强土地储备、闲置低效土地清理和土地批后监管,节约集约用地,确保重点工程项目用地需要。着力破解征拆难题。落实国家征地拆迁补偿政策,完善失地农民社保制度,推行“先建后征、边建边拆”的拆迁安置机制,加大货币补偿安置、集中还建安置力度,规范征拆行为。
(三)以更严管理推动发展提质。严格财税征管。强化税源监控,坚持依法治税,开展税收清查、税费清收、优惠清理行动,确保应收尽收。严格预算管理和机构编制管理,严禁楼堂馆所建设,全年“三公”经费、办公经费、会议经费一律负增长,财政供养人员一律只减不增,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准新建,财政性资金建设项目超预算一律不予追加。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化解乡村公益性债务。严格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报批程序,严格项目变更审查,严禁随意变更设计和超规模、超预算建设。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严格实行资金统管、会计统派、绩效统评和前置审计、过程审计、全程审计,确保项目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严格环境管理。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实行招商引资项目手续联办,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审批、一次性办结。重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和强揽工程、强买强卖、强行阻工等行为。严格优化经济环境测评,强化测评结果运用,着力营造“亲商、扶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严格计生管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年”、“优质服务年”、“依法行政年”活动,严格执行“单独二孩”政策,毫不放松人口计划、节育手术等基础工作,从严考核评估,提升计生服务,创新计生管理,巩固计生工作成果,确保省模进位、国优提质。
(四)以更大力度强化社会治理。强化底线思维,创新社会治理,维护公平正义,推动民调进位。以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全局,强化各级信访责任,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坚持依法处访,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严厉打击冲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堵桥堵路堵门、缠访闹访等行为。始终保持严打整治态势不放松,严厉打击“两抢一盗”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群防群治和巡逻防控,构建立体防控网络。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狠抓道路水上交通、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人群密集场和消防、校车、农机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监管,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五)以更高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依规办事,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和风险评估制度,集思广益,问计于民,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搞虚假政绩、不给后任和湘阴人民留下后患。扎实转变作风。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和干部作风建设,把全部心思放在谋发展上,把全部精力用在抓落实上,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工作落实,不折腾、不懈怠,定了就干、干就干好,抓就抓实、一抓到底。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文联等群团组织和老同志作用,做好民族、宗教、对台、统计、国调、邮政、保密等工作,广泛汇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正能量。坚决反腐__。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规范国资管理和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行为,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从严治理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小康愿景、民心所向,赶超发展、重任在肩。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昂扬奋进,砥砺前行,为加速建设强盛湘阴、美丽湘阴、幸福湘阴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 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关于2024年的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7700字
宜政采〔2024〕1号 签发人:蒋明
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关于2024年的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
市财政局:
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属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系政府采购集中采购机构,现有办公场地260平方米(2024年间,由原1套住房175平方米增加到两套房350平方米,2024年2月搬迁至现址),工作人员7人(2024年间,聘用和调入5人,调出2人)。2024年3月10日,采购中心接到财政等部门的考核通知后,单位内部专门布置,立即按考核要求进行了严格的自查,同时根据规定的评分方法和标准打分,并形成了自查报告。此外还做好了有关考核所需文件、数据及资料的整理工作,以备向考核小组提供。
根据考核通知要求,现将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考核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核期采购中心主要工作业绩
2024年,采购中心克服人员少、业务大、范围广等困难,合理安排开标时间,全面完成了年度采购工作任务。
开标次数多。2024年,采购中心在四川政府采购网完成政府采购信息发布134条次,共组织了招标活动130次:其中公开招标采购34次,谈判采购38次,询价采购58次。组织招标采购的次数比上年增加36次,增长率达38.30%。平均每周组织采购招标近3次。
采购金额有所增加。2024年,采购中心实际执行财政预算金额6727.751608万元,实际采购中标金额5853.793997万元,比预算节约资金873.957651万元,节约率为12.99%。与去年同期相比,财政下达采购预算增加3593303.07元,增长5.64%;中标金额增加3017734.30元,增长5.44%;节约金额增加558549.23元;节约率提高了0.14个百分点。此外,全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公务车辆实施定点保险集中采购,节约财政资金250万元;还协助完成了兴文县及部分市级单位的采购项目约400万元。
采购品目广。一年来,采购中心采购项目包括空调、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刻录机、碎纸机、投影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杀毒软件、路由器、防火墙、移动硬盘、除湿机、档案密集柜等办公用品、轿车、印刷品、二代身份证及视频会议专用设备、环境应急监测设备、商检专用设备、自动消防报警系统、交通标志、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防雷系统等专业设备以及房地产评估等。
重点工程项目采购高效完成。针对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工期紧、任务重的特点,采购中心积极予以支持和配合,提前准备、主动服务、加班工作,高效优质圆满地完成了长江大道亮化工程建设、市区路灯管道下地改造工程建设、宜宾海关建设、商检工程建设、盐水溪亮化工程、赵一曼纪念馆设施设备、中坝防洪堤滨江公园绿化工程、三江湖电梯等一系列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采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采购中心定性指标自查情况
1、政府采购规范运作情况。(20分)
执行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情况。(自查得分10分)
采购中心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按照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及法定程序,从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办法入手,通过抓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在实施政府采购活动中,严格依照《政府采购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政府采购的制度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政府采购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组织建立了政府采购工作各环节的规章和办法,规范了工作程序及相关的制度要求,并严格组织实施,已基本建立了依法、规范、高效地运作机制。
严格操作程序,规范操作行为,保证采购质量和效率。根据《政府采购法》及国家有关部委的相关规定,依法规范招标文件、评标报告、评标记录,严格审核中标人的投标资料、中标通知书,保证采购质量,提高采购效率,完善了各种采购方式的操作规程。一年来,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采购范围、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自查得分10分)
2024年,采购中心依据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2024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采购限额标准》等通知要求,严格执行财政局国库科下达的委托采购计划,按法定的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及程序进行采购,从未随意变更招标方式、品种、数量、预算控制价,在采购过程中,遇到的难执行的计划均及时书面报告监督管理部门。2024年,采购中心执行采购范围有所扩大。
为了继续保持政府采购规模的稳定发展,重点抓好市级项目的采购同时,积极为各部门,各区、县级采购中心所需予以交流指导,接受了一些县级委托项目的招标采购工作,严格规范操作,取得了采购人和供应商的“双赢”。
严格执行采购程序,采购中心实行了分工负责制。财政采购计划下达后,采购中心当日落实政府采购招标文件制作人员、检查计划中的采购清单是否详实(如采购单位技术参数报列不详,及时与采购单位联系,要求补报)、落实人员在四川政府采购网上发布公告;待采购单位采购货物相关技术要求完备、无误后,按照《政府采购法》时间要求及时发售招标文件;在发售招标文件过程中,对于投标商的疑问,当日向采购单位反映,以便采购单位第一时间掌握情况,迅速答复。严格执行开标、评标程序,严格按要求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并执行了回避制度。评标结束后,当日在四川政府采购网上进行结果公告;对于开标后未成交的货物,分析原因,需要财政改变采购方式的,于次日向财政请示,待财政批复后,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程序尽快组织重新采购。
2、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监督制度情况。(自查得分10分)
2024年,采购中心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强化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按照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原则,强化部门设置,并通过上墙、上网、媒体宣传、汇编手册等形式,公开服务承诺,公开采购制度、程序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构建了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督机制。
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基本健全。建立并完善了岗位工作职责及工作纪律;工作岗位设置合理,管理操作环节权责明确,各环节的内部监督制约体系基本形成。
先后建立完善了考勤及请销假制度、采购中心工作规程、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票据制度及印章保管使用制度、建立保密制度、采购中心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了周例会及学习制度、每月总结分析制度、重大采购事项筹备会议和总结分析会议制度等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采购流程,规范了招标、开标、评标程序及纪律。制定了内部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内部管理办法,汇总并印制了《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人员手册》500册。该《工作手册》包括《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规程》等内部管理办法制度20个、23万多字的。
根据《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规程》,出台了《采购中心内设机构及岗位职责》,明确了采购各环节的相互制约的各工作组、各岗位工作人员职责。
根据《工作手册》有关制度规定,初步设计、制作了“宜宾市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电子化办公操作平台,经培训后将于近期启用。该现代化办公工作操作流程平台的启用,将使采购业务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招标采购业务流程间相互制约和保密,并相应减轻一定的工作量。
采购中心的所有制度均公布在“宜宾政府采购网”上,接受上级单位领导及社会的监督;中心简介、政府采购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守则、十不准廉政守则、评委专家职责义务、评标会场纪律规定等主要制度均做到了制度上墙。
3、政府采购基础工作情况。(自查得分20分)
政府采购日常基础工作:政府采购文件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有序,归档资料齐全、及时(自查得分8分)
严格按照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标准做好政府采购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分类、立卷、归档、保存等各项基础工作,切实保证采购文件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和保密性。根据《______档案法》和《政府采购法》中有管理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形成了《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政府采购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保密暂行规定》、《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公务文书管理制度》。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执行国家归档、管理、利用等方面的政策,保证了档案工作顺畅,也促进了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政府采购文件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有序,归档资料齐全、及时。
政府采购业务基础工作:招标文件编制合法、科学、合理、完备,有关收费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符合有关规定,有关报表数据及时等。(自查得分12分)
招标文件编制基本合法、科学、合理、完备。收费和资金管理使用严谨细致、合理合法。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项目和标准收费,无超标准、超范围收取的现象,且全部收入都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标书费全部严格执行财政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办法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对保证金收退等工作做到了严谨细致,帐务处理规范、及时,帐目清晰,同时还完善了2024年以来的相关流水帐、台帐等相关财务会计资料,资金得到有序规范管理,保证了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政府采购业务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并由市政府办统一管理,2000元及以上报帐均有一套严格的签字审核报帐程序,使用符合财经纪律。政府采购业务经费虽纳入了财政预算,但根本不能保障采购中心最基本的运行需要,每年都要单独报告。尤其是今年以来尤为突出,采购中心组织的采购规模、采购开标次数、节约金额等已经基本达到2024年上半年的工作量。及时上报有关报表数据。月末、季末能够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及时将各类采购数据进行统计汇总,编制各类报表,并形成简报,为各级领导、单位及时提供最新最准确的采购数据。
此外,专家库、供应商库、技术参数库等三库建设得到完善;采购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合法;专家抽取、使用符合法律法规方面;开标室、评标室、开标程序、评标程序得到规范。
4、政府采购服务质量情况。(自查得分18分)
及时向采购人提供服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督促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及时要求采购人对采购项目进行验收。(自查得分8分)
针对采购人项目采购需求随机性大、采购量小、零星采购项目多、采购次数频繁、工作效率低、资金支付频率高、资金归集难等情况,在不违反政府采购法的前提下,在管理上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操作模式和一个运转顺畅、制约有序、统一高效的工作体系。
为及时向采购人提供服务,采购中心建立了首问责任制,做到不相互推诿,不有意刁难,不借故拖延,确保办事人员满意。建立了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制度,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严格执行服务承诺,优化服务环境,树立了中心良好形象。
根据规定,采购合同由采购单位与中标供应商签订,采购中心没有执行合同统一组织签订制度,采购中心仅实行了合同催收制度;
采购验收原则上均由采购单位组织执行,各单位如有需要,可以向采购中心提出聘请专家参加验收。在宜宾,还未执行采购中心会同采购人对采购项目进行验收制度。
采购人对集中采购机构服务态度和质量的满意度,公平公正对待参加采购活动的供应商等(自查得分10分)
作为政府采购业务的一个“服务窗口”,采购中心为了方便采购人和供应商,积极组织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一是对采购人和供应商的咨询事项进行政策性指导,作规范性的指导解释工作,热情服务。二是对工作人员进行言行规范,文明用语、以礼待人、热情办事、行为规范、雷厉风行。三是对抵制政府采购的个别办事人员,耐心解释,以理服人。四是主动做好政府采购程序的宣传工作。五是对市直单位政府采购经办人员进行工作指导。政府采购优质服务活动的开展,受到了采购人及供应商的普遍好评。根据12月初采购中心开展了“宜宾市2024年1——11月政府采购项目跟踪问卷调查表”,从书面反馈的情况统计,其中,“对采购中心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廉洁自律等情况的意见和评价”均为满意,“对市政府采购中心的总体评价”均为好,“对政府采购的建议和意见”部分单位希望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5、政府采购信息管理情况。(自查得分10分)
为了顺利开展政府采购工作,今年采购中心加强了对政府采购信息的收集和宣传、调研力度。一是实行了每月简报制度。从六月份开始,还对每月的政府采购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向有关主管、监管部门报送。二是及时向媒体报刊宣传工作动态。今年,《宜宾日报》、《宜宾晚报》、《中国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务调研通讯》等媒体报刊相继发表、介绍了采购中心的工作动态和理论文章。采购中心对驻外办事处房地产评估进行顺利采购后,《中国政府采购信息报》对此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向全国介绍房地产评估政府采购的宜宾经验。三是完成调研文章《浅谈提高政府采购效率的有效途径》和《宜宾市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探索》两篇。四是供应商信息库建设和管理得到规范。从2024年年底起,采购中心在网上已经发布公告、同时在发售招标文件时均向供应商提供《宜宾市政府采购供应商注册登记表》,并向其说明登记要求,目前供应商库已初具规模。。五是重新设计开通了“宜宾政府采购网”,及时上载我市政府采购动态信息,每天点击率达几十人次,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6、集中采购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情况。(自查得分9分)
目前政府采购中心共有7工作人员,大部分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政府采购中心以创建宜宾市文明单位为契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推进文明办公,使每位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还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能力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一是每星期定期组织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学习;二是参加了人事局组织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培训考试和市政府办组织的相关学习培训;四是先后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政府采购经验交流,学习交流政府采购先进经验。通过学习培训,采购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依法办事、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7、集中采购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廉洁自律情况。(10分)
是否制定廉洁自律规定,是否有接受采购人或供应商宴请、旅游、娱乐的行为,是否有在采购人或供应商处报销应该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以及其他不廉洁行为等
在日常工作中,采购中心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廉政警钟常鸣不息。首先是建立了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和有序的内部制约机制;其次是公开了管理办法和办事程序、采购结果、采购资金运用和结余情况;三是积极开展文明办公、礼貌待人、热情服务活动,作风建设取得成效;四是制定《市政府采购中心十不准廉政守则》及《责任追究办法》;五是开展了采购单位回访。据年底在市级各单位开展的问卷调查统计,单位对采购中心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和服务、以及廉政情况均认为比较优秀。
实行三个公开增强政府采购工作透明度。一是采购信息和采购结果公开。二是采购程序和服务承诺公开。三是采购过程公开。相关资料全部上墙、上采购中心网站。通过抓政府采购工作透明度建设,我市政府采购活动“公开、公平、公正”的体现,杜绝了“暗箱操作”,避免了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三、采购中心定量指标自查情况
1、计划任务完成率100%。(自查得分10分)
2、招标公告发布率100%,中标公告发布率100%。(自查得分各5分)
3、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率100%,有关政策法规、操作流程等信息公开率100%。(自查得分10分)
4、招标文件、招标结果、合同(采购中心)备案率100%。(自查得分10分)
5、擅自改变采购方式率0,从来没有擅自改变一次采购方式。(自查得分10分)
6、质疑答复满意率,采购中心认为是满意的100%。(自查得分10分)
7、被政府采购当事人投诉率(投诉由监督管理部门受理,采购中心没有统计投诉)。(自查得分仍为10分)
8、实际采购价格低于采购预算(没有出现过超分包预算情况)和市场同期平均价格的比例均在10%以上。(自查得分各5分)
9、采购资金节约率。比预算节约资金873.957651万元,节约率为12.99%。(自查得分10分)
10、评标专家随机抽取率100%。(自查得分10分)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政府采购制度的认识存在偏差,依法采购意识淡薄,对政府采购工作的支持配合不力
由于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的部门利益格局,冲击了行业垄断,使一些单位和个人的既得利益受到影响,所以就有意抵制政府采购工作。在正常工作中,对涉及到本单位采购项目,千方百计想搞自行采购,当自行采购无法实施的情况下,不与政府采购机构积极配合,在向政府采购机构申报项目时,有意设置“陷阱”,提出苛刻条件;在政府采购机构依法确定采购结果后,不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或者在协商签订合同时提出有悖于公平原则的无理要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与供方友好合作,故意破坏合同履行环境,影响项目按期完工;项目完工后,不按规定及时组织验收或延期付款,有意侵害供方利益,损坏政府采购形象。
(二)政府采购计划过于分散,采购次数过多
采购货物分散导致难以形成规模,不利于商家竞价,提高节约率;而且不同的政府采购交叉进行,负责人员难以兼顾,不利于招标活动的组织安排。采购人对供应商资格要求过高或技术、商务条件、付款条件过于苛刻,限制潜在的供应商进行投标,且预算过低,以至造成流标增多。
(三)专家数量不足,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不再限于办公设备、汽车、空调、印刷品、音响等通用货物与服务,其他各类专业设备、保险等项目也纳入了政府采购的范围,我市现有专家的数量有限,专家的范围较窄,素质、水平有待提高,不能满足政府采购范围日益增长的需要。
(四)政府采购体制有待完善,机构建设还需加强
一是未成立市政府采购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也未建立采购办公室,不利于统筹和协调全市政府采购工作,作为执行机构的采购中心经常面临多难境地;
二是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政府采购法已经执行几年了,而我市的相关制度规定还是采购法出台前的规定,有些制度、办法已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已不适应本市实际,已经严重影响了全市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深化,必须依法并结合实际对这些办法、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及时废止、修订一些与法不符或与实际脱离的制度规定,并根据需要和可能适时制定一些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办法,出台一些对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意见,进一步规范我市的政府采购工作;
三是采购中心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整体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办公条件、基础设施还需改善,专业人员缺乏,办公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着政府采购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五)政府采购市场不健全
由于一些单位的依法采购意识淡漠,有些采购项目不能纳入集中采购范围,无法进入政府采购市场实施采购;当地供应商受市场、资金、技术实力等因素的影响,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后劲不足,外地有能力的供应商对一般性项目又没有兴趣,造成有些项目根本没有供应商参与的尴尬局面,使得政府采购市场缺乏必要的竞争。
五、下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采购中心下步打算:
下一步,采购中心将认真贯彻实施《政府采购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诚实信用”四个原则,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内、外相结合的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廉政建设取得实效,为采购单位和投标商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初步实现“三个一流”(建一流业绩、带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两个基本满意”(采购单位基本满意、供应商基本满意)和“一个放心”(领导放心)。
(一)加大制度建设和执行工作力度。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重点抓好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的落实;二要完善内部监督检查制度,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第三篇 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全文一3000字
2024年2月9日在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省长朱小丹作了《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是《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政府在___、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___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有效应对困难挑战,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8%;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城镇登记失业率2.4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
一年来,我们所作的主要工作及其成效如下:
(一)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全力以赴稳增长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面对贯穿全年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一方面认真落实国家各项预调微调政策措施,另一方面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及时出台以重大项目拉动投资等10个方面稳增长措施,实施22项支持稳定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和25项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具体举措,推动经济运行逐季企稳、稳中有进。发展质量效益提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8060亿元、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2.4%,工作总结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配增长8.8%、10.6%。
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9万亿元、增长15.9%。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92亿元。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280公里,跃居全国首位,实现全省联网收费'一张网'。韶赣、贵广、南广等铁路建成运营,新增铁路运营里程545公里、总里程超过4000公里。乐广高速、阳江核电1号机组等72个项目建成投产。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等138个项目开工建设。启动西江、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投资结构优化,服务业投资增长15.9%、占比达66.1%;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868亿元、增长23.3%;民间投资增长20.3%、占比达58.1%。
消费持续平稳增长。积极开展各类促进消费活动,大力推进广货全国行、广货网上行,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万亿元、增长11.9%。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新消费增长点不断催生,信息消费规模约8600亿元、增长超过20%;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63万亿元、增长30.5%;快递业务量增长59%。健康、养老、体育等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旅游总收入达9227亿元、增长12%。
进出口总体平稳。克服国际市场低迷和高基数异常因素影响,实现进出口总额1.08万亿美元、降幅由一季度的-23.1%收窄到-1.4%,其中出口增长1.5%。贸易结构优化,一般贸易占进出口总额比重提高到38.6%,个人简历服务进出口增长5%,加工贸易“委托设计+自主品牌”方式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提高到66.2%。修订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认定10家省重点培育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大力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交易量占全国近七成。新批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016个,实际利用外资268.7亿美元、增长7.7%。推动企业'走出去',对外协议投资增长138.2%。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减免国家和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中省级收入部分,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15亿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全年新增贷款8935亿元,融资规模达1.5万亿元。积极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201家、增加20家。强化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3.2%,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约54%。
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3%,粮食产品稳定增长,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家禽业克服h7n9疫情影响快速恢复。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60%。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570家、农民合作社3.1万多家、家庭农场3.75万多家。完成537.65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50条中小河流治理、429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心得体会。农村金融八项措施全面启动,率先探索'政银保'金融支农,涉农政策性保险扎实推进。'三防'和防灾减灾工作加强,成功应对'威马逊'等超强台风,实现人员零死亡。
(二)全面深化改革扎实起步,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行政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基本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推进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新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69项,抓好国家下放事项的接、管、放。制定并公布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事项通用目录,公开46个省直单位694项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公布首批11个省直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开展省市县纵向权责清单试点,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任务顺利完成。加快推进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省直部门80%以上行政审批事项和70%以上社会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珠三角所有镇街开通网上办事站。全面铺开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记企业及其注册资本分别增长41.4%和121.2%。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以及向社会转移职能的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经济领域改革全面推进。探索率先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入开展预算管理、转移支付制度、专项资金管理、政府公共资源公平配置等改革。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进展顺利,农信社改革重组、村镇银行培育发展等取得新成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企业投资项目清单管理制度。价格改革扎实推进。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加快。加强对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展国资与民资对接活动。启动省属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珠三角和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有效,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稳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开放合作不断深化。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我省争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排头兵作出规划部署,成功举办首届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设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获国家批准。与欧洲、北美、东盟、非洲等加强经贸、科技等交流合作,新设立6个驻境外经贸代表处和17个驻海外旅游合作推广中心,新增国际友好城市17对。粤港澳合作深入推进,对港澳开放153个服务业门类,率先基本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备案金额达698亿元。侨务引智引资、华商合作等取得新成效,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获批设立。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正式启动,'三个一'通关模式全面推开。粤台合作不断深入。联合港澳成功承办第十届泛珠大会,泛珠合作进一步推进。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自主创新取得新进展。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2.4%,技术自给率提高到71%。启动实施新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二位。有效发明专利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第一,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保护指数和环境指数均居全国首位。发展新型研发机构120多家,建成各类产学研创新平台1600多家、技术创新联盟100多家、标准创新联盟167家。新增9项973首席科学家项目,新增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广东。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7:46.2:49.1。工业增加值增长7.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48.1%、25.7%。推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首批总投资331亿元的13个项目开工建设。汽车、轨道交通、航空等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第四篇 揭阳政府工作报告5900字
“__”时期,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和__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刻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振兴发展和创新驱动两大发展战略,按照“抓落实、促发展,抓基层、强基础”的部署,践行“强化效率、彰显公平、惠民执政、绿色发展”施政理念,着力产业强市,强化对德合作,实施“互联网+”,推进绿色发展,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稳中提质。20__年生产总值1890亿元,五年(下同)年均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亿元,年均增长19.5%;固定资产投资1362亿元,年均增长2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7亿元,年均增长17.4%;外贸进出口70.44亿美元,年均增长14.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7.4亿元,年均增长14.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8元,年均增长12.3%;金融各项存款余额1837.87亿元,贷款余额931.72亿元,分别比20__年增长90.8%和132.5%,贷存比达到50.7%,比20__年提高9.1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9.1%.
——“三大建设”初显成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五年累计投资209.16亿元,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卡成通航;惠来2个10万吨级泊位竣工使用;厦深高铁运行,梅汕客专揭阳段开工;汕湛高速揭博段通车,潮惠、揭惠高速揭阳段加快建设;改造国、省道215公里,新改建地方公路1950公里。中德金属生态城成为全国2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之一;空港经济区、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揭阳产业转移园等主题产业平台规划建设扎实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步伐加快,揭东获准撤县设区,发行城投债16亿元,省粤东西北股权基金9亿元投入新区建设,国家政策性融资15亿元启动市区棚户区改造。
——产业强市成为共识。实施“6166”计划和产业引进、产业登高工程,每年保障50%以上土地指标用于工业项目,形成“一县一主题”产业发展雏形。实施技改项目928个,完成技改投资438.84亿元,比“__”时期增长4.3倍。建设省筐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引进金融机构18家,设立普惠金融服务中心5个;建成中药材、石化产品2个省径重大交易平台,发布国家首个中药材价格指数。新增国家级质检中心2个,列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51家;新设院士工作站6个,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径企业技术中心13个、省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3个。新增国家4a级景区2家。举办玉文化节、衬衣节、中药材交易会、电商年货节等,荣获“中国塑料时尚鞋之都”称号。
——对德合作形成格局。开展以德国为重点的国际合作,实施引进型创新。创建全国首个德国工业园区参与规划设计管理营运的园区。承办____与德国社民党第二次可持续发展对话会。创立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组建对德(欧)“百人团”,在德国、奥地利、西班牙创建8个办事处,与德国执政党基民盟经济委员会、德国工商大会、德国雇主协会等9大协会和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等科教机构建立合作联盟。中德资源再生基地、德国先进技术合作中心、电镀“零排放”项目在中德两国领导人见证下签约,保库智能管网等26家企业落户或达成协议,中德金属生态城成为中德经济合作委员会成员。
——“互联网+”先行先试。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工业电子商务区域试点城市,建成全国闻名的军埔电商村。20__年全市快递业务量比上年增长197.6%,增速全省第一。实施十万电商人才大培训。启动电商下乡工程,揭西、揭东实现农村电商全覆盖,普宁跻身全国淘宝村集群四强。
——“三农”工作得到加强。被定为全省唯一的“一镇一品”工程示范市,普宁高埔镇、揭东埔田镇和洪阳宝镜院村成为国家“一镇一品”示范镇(村)。抗击百年不遇超强台风和特大洪涝灾害。投入水利资金48.39亿元,完成普宁白坑湖水库综合整治等593宗重点水利工程。启动省径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项目52宗,落实美丽乡村“三大工程”建设项目819项。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成69座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和3410个自然村垃圾收集点。落实扶贫“双到”资金11.42亿元,扶持贫困村项目4448个、贫困户项目13.04万个,帮助脱贫6.3万人。
——环境整治力度加大。建成“零排放”电镀产业园,榕江基本实现无电镀污染。新建成污水处理设施6座,新增日处理能力13.15万吨。依法查处环保违法行为,关停非法电镀加工企业232家、土轧钢企业55家、漂染企业142家,清理整治普宁电子废物经营户942户。20__年,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3.1%,榕江11个常规监测断面有4个水质提升一个类别。“人树一体”理念渐入人心,新增森林碳汇造林116万亩,建设生态景观林带421公里,新增森林绿地面积17.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至55.39%.揭西县获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五年教育总投资297.6亿元,建成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1424所、规范化幼儿园615所,改造提升薄弱普通高中20所,教育创强取得明显成效,在粤东地区率先实现“3个100%”(100%的镇〈街〉通过省刻育强镇督导验收、100%的县〈市、区〉通过省刻育强县督导验收、100%的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督导认定)。医改工作稳步推进,创建“三甲医院”3家,康美医院等一批卫生设施建成投用,生育政策改革得到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均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图书馆建成对外开放,市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档案馆。创编潮剧《烽火揭阳》等优秀剧目,“乡乡乐起来”等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更加紧密,阳光征兵经验在全省推广。办好民生实事,为全市人民统一购买政府民生综合责任险,为70岁以上老人投保意外伤害险,为百岁老人、本科以上贫困大学生、乡镇卫生院全日制本科学历以上医生发放津贴补助,免除公立幼儿园在园低保户儿童保教费,组建公安辅警队伍和抢险轻舟队,引入新能源公交公司。实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程,社会治安和信访维稳得到强化,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好转。
——自身建设有效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严肃整治“四风”和不严不实问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办理满意率均达到100%.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和网上办事大厅投入使用,建成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揭东区作为全省试点在全市率先实现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覆盖。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推进商事登记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40项。市政府系统议事协调机构撤销49%,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成立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廉政建设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五年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谋划发展,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把握五大发展理念,必须争取地方发展纳入国家战略规划,融入全球资源配置链条;经济工作,应基于创新驱动,源于自然基础,顺于发展态势,善于资源配置,专于久久为功,胜于以实求成。
各位代表!我们在“__”期间取得的发展成效,是___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干部群众,向驻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关心支持揭阳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思想观念与新常态要求仍有差距;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人才短板突出;转型升级十分紧迫;节能减排任务繁重;民生事业欠账较多,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振兴发展进程中加以解决。
“十三五”时期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揭阳实现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市委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市政府编制了《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和__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振兴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两大战略”,全面推进“抓落实、促发展,抓基层、强基础”两项部署,以产业强市夯实发展基础,以对德合作实现引进创新,以“互联网+”彰显后发优势,以绿色生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推动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奋力开创揭阳振兴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健康发展,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市取得实质性成果,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必须重点抓好几方面:
(一)以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世界大势所趋、发展形势所迫。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坚定不移走创新立市、创新兴市之路,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源泉充分涌动,使创新成为揭阳发展的引擎。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抓好对德合作,实现引进型创新,闯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轨道”。下大力气创造条件引进扶持创新人才,着力建设中德工业4.0研究院、中德创新港孵化器、中德先进技术合作中心、中小微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做强做大中国电商好讲师邀请大赛、电商人才擂台大赛等活动项目,打造创新群体、创新资源与创新消费市场有机对接的有效平台,聚集承载创新全要素,建设创新驱动高地。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务效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发展环境。
(二)以均衡协调提升发展水平。按照“一县一产业主题、一重点平台、一产业集群、一产业链条、一产业政策、一产业会展、一产业品牌”的产业发展思路,以“钉钉子”精神,聚精会神,集聚资源,持之以恒地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榕城区围绕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在城市化进程中优化服务业布局,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互联网+街区经济、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后汽车产业,推动时尚鞋业从生产端向设计营销双高端转型,建设榕江服务业发展带。揭东区着力建设军埔电商产业园,以面向全国的免费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商人力资源集聚地,以互联网+制造业为切入,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规划开发高铁经济区。蓝城区加快建设海峡食品药品合作区,推动玉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创建现代物流产业园区。空港经济区要承担起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和汕潮揭临港空铁经济合作区揭阳片区的建设任务,建设中德合作先进制造业基地及德国中小企业商品交易平台,同时探索建设玩具、模具、家具、石材供给侧改革试验区。普宁市要自我加压,建设练江绿色产业经济带,沿江布局纺织服装转型升级区、大健康产业带、互联网+商贸产业链。揭西县要坚守生态底线,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互联网+生态农业及新型电线电缆产业。惠来县着力海洋经济,发展农海产品加工业、临港工业和滨海旅游业。大南海石化工业区要把握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契机,创建石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合作区。普侨区、大南山侨区着力侨民职业技能建设,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健康养老产业。
(三)以绿色生态实现永续发展。深刻吸取牺牲环境生态换取孔段性发展的教训,痛定思痛,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严守生态红线,实现绿色发展。与德国莱茵河治理委员会等环保机构深度合作,治理电镀、酸洗、漂染三大污染“病灶”,推进榕江、练江治理与龙江保护,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深化“人树一体”理念,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建设榕江、练江、龙江绿色廊道,推进城市加绿、乡村添绿。构建中德合作、国际领先的环保产业。以“一镇一品”为抓手,以临空农业为切入,以观光农业为载体,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扎扎实实构建永续发展的绿色家园。
(四)以开放合作增创发展优势。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中德金属生态城为起点,建设通往德国的“高速公路”,把揭阳打造成为广东对德合作的门户、中国对德合作的枢纽,提升揭阳国际化水平,强化揭阳在全球资源链中的配置能力。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以对德合作“百人团”及德语夜校建设,增强民众对德合作主动性。扩展对德合作广度,挖掘对德合作深度,实现从产业合作到多领域合作。依托国际航空口岸潮汕机场,强化揭阳在“一带一路”中的节点地位。提升空港、高铁、海港、河港、高速五位一体立体交通体系的功能作用,形成开放格局中的枢纽优势。借鉴吸纳自贸区的经验做法,与汕头海关共建关地合作区,塑造揭阳对外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优势。在汕潮揭城市群及汕潮揭临港空铁经济合作区规划建设中主动作为,增创揭阳的辐射支撑作用。重塑新时期“红头船”精神,让揭阳在“一带一路”的闯海弄潮中再铸辉煌。
(五)以共建共享释放发展红利。发展为了人民,必须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深刻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性、普遍性、迫切性诉求,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出台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卫生强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健全各类公共文体设施,满足群众文体需求。开展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控制地价房价,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城乡生产、生活成本,增强发展成本优势。大力发展民生事业,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揭阳政府
第五篇 优秀:党员学习xx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750字
__年5日上午,温总理在__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方案,报告承诺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就业是民生之本。报告提出,今年要用百倍的努力,完成好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的目标。为圆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梦,报告承诺,今年将采取加快廉租住房建设等四项措施,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报告承诺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推进节能减排进入关键年。报告承诺将在十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引起了很多代表共鸣。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让出口产品享有良好信誉,这是报告作出的庄严承诺。今年国家采取加快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和修订等措施,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管理范文网教育是百年大计。报告再次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针对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高涨,报告明确表示将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报告承诺,具有公益性质的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今明两年内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报告首次提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政府”。总理的报告,受到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高度评价。
“总理的报告太解渴了。”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兴城市四家村党总支书记张文成对说,报告涉及民生的篇幅,超过了历届,并且没有一句虚话、套话,老百姓都听得懂,看得明白。“报告中有关民生的内容,字字都是真金白银,都是为咱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办最需要解决的事
第六篇 市政府工作报告[精]64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__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我市实施“三步走”第二步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在___、国务院和市委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的部署,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年度任务。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重要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93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7%。 财政收入达到502.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2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9亿元,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52.7 亿元,增长14.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67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6525元,增长11.3%。城镇登记失业率3.76%,实现低于4%的调控目标。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保持基本稳定。
(一)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1560.2亿元,增长19.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3.2%。工业增加值1436.7亿元,增长21.5%,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0.3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5763.9亿元,增长31%。服务业增加值1269.4亿元,增长11.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3.3%。商品购销总额5504.6亿元,增长31.7%。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5.6%。农业增加值102.3 亿元,增长5.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5%。粮食等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100 亿元,郊区城市化率达到44%,提高2.5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电子信息等六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长35.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6%。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31亿元,增长36.1%,占全市工业的32.2%,提高1.7个百分点。万元工业产值能耗、取新水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均居全国先进水平。 初步统计,全市各类企业总资产13033亿元,所有者权益5108亿元,总负债7925亿元,资产负债率60.8%,下降0.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08亿元,资产利润率3.9%,提高0.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两年净减少420.3亿元,其中2024年减少254.4亿元,不良贷款率从2002年底的21%下降到7.9%。
(三)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对124家国有独资企业进行了整体改制。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7.5亿元,增长59%。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全市的比重为23%。 完善了市对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了投资体制改革。__产权交易中心被国家指定为中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试点单位。健全和规范土地交易市场取得明显成效。制定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决定》,对外开放取得新成绩。 全市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55.9亿美元, 实际直接利用外资24.7亿美元,分别增长59.1%和51.4%。新批500万美元以上项目304个,上亿美元项目4个。我市外贸进出口420.2亿美元,增长43.2%,其中出口208.7亿美元,增长45.4%。吸引外地在津投资239亿元。滨海新区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实现生产总值1250.2亿元,增长20.1%。港口吞吐量突破2亿吨,3年内实现了由1亿吨到2亿吨的跨越,进入世界港口前10位。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81.5万标准箱,增长26.5%。 开发区继续在国家级开发区中保持领先地位,生产总值达到530亿元,增长25.3%。 保税区物流总量增长41%,主要指标居全国保税区前列。
(四)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完成了《__市城市总体规划(2024—2024年)》修编和上报工作,进一步明确了__市的定位,对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常住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作了适当调整。成立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和土地收购整理公司,承贷大额中长期贷款,建立使用、偿还和监督机制,在改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新增城市道路面积580万平方米,建成桥梁19座。完成快速路一期工程,实现通车81公里。住宅竣工1052万平方米,增长35%;销售商品房1292万平方米,增长26.5%。海河综合开发改造进展顺利。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报告已获国家批准,并进入开工准备阶段。京津高速公路复线和__滨海国际机场改建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京沪高速公路__段和黄万铁路正在加紧建设。 加强了市容环境综合治理。 增建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加快治理市区河道,基本完成74公里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全国首批创建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通过国家验收。完成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既定目标。塘沽区、大港区、宝坻区城关镇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区、镇。
(五)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1154元和664 元。全市新增就业人员21.5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3.7万人,实现新增就业人数大于新生劳动力和新增下岗失业人员数量。 创立公益性岗位,使3.7万名“4050”人员就业并获得社会保险和工资性补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上升,当年收支差额明显缩小。职工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工作又有重大进展。廉租房竣工29万平方米,已有1000户双困拆迁居民得到安置。两年完成旧楼区综合整修1413万平方米,55万户居民受益。五大道近代风貌建筑保护项目和旧楼区综合整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市区生活保障性商业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落实了取消农业税和增加种粮补贴等9项政策,农民直接受益3.7亿元。建立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提前完成了惠及265万群众的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改造农村户厕30万个。 改善城乡人民生活20项工作圆满完成。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了交通、消防和生产的安全管理,非正常死亡比上年减少141人,下降11%。全市社会稳定,治安状况继续保持全国最好地区之一。
(六)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用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支出100亿元,占全市经常性财政支出的30.7%,提高1.2个百分点。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获得国家科技奖14项,市级科技奖218项。 受理专利申请8406项,其中发明专利占49%。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5亿元。建成国家干细胞产品、中空纤维膜等产业化基地。生物芯片、电动汽车等科技攻关项目居国内领先水平。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孵化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我市被国家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开通电子政务专网,建成__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取得成效。中国__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4%,接受优质教育的高中生达到70%。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2%。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卫生资源调整成效显著。加强了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成了禽流感等防控任务。人民医院、眼科医院等新建和改造项目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运行良好。 免费为320万农民进行健康体检,为防病治病、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创造了条件。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3‰。 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我市运动员在第28届奥运会和第12届残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__女排连续三年获得全国联赛冠军。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__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建设进度加快。采取多种形式纪念设卫建城600周年,增强了全市人民“热爱家乡、建设__”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和平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推出了一批文艺精品。__博物馆建成开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社会科学、文物保护、图书、档案等事业又有较大发展。“双拥”、“共建”活动广泛开展,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进步。成功地举办了全国城市人民防空演习。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七)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广泛征求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意见。自觉接受各种监督,充分听取广大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639件、全国和市政协委员提案837件。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建立了行政许可服务中心,集中68个职能部门,实行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行政效率大为提高。制定了我市《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完成了一批地方性法规草案的拟定和行政规章的立、改、废工作。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审计和重大项目实时审计制度。建立了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管理制度。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强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完善了工作机制,及时合理地解决了一批信访问题。廉政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扎实有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是: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经济规模还不够大,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快,个体私营经济比重比较小;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还很重;交通体系建设还不够适应,市容环境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就业再就业的压力比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一些部门和行业还存在不正之风,政府在转变职能、政企分开、提高效能等方面亟待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是___、国务院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得益于多年来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中央各部门、各兄弟省市和驻津单位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做出贡献的全市各族人民,向给予我们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大力支持我们工作的中央驻津单位、各兄弟省市以及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津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__建设的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2024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实施“三步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一年, 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为实施“十一五”规划打基础的重要一年。综观国内外发展大势,__面临着许多新机遇,也将遇到许多新挑战。资源能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引进关键技术难度加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土地和资金供应趋紧。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估计前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同时也要看到,国家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已有良好基础,总体环境有利于加快发展。国务院把规划和发展滨海新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__港在环渤海湾的重要地位,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改善京津交通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做好__工作的有利条件很多。我们一定要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再上新水平,继续沿着具有__特点的发展路子阔步前进。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的部署,全面实施“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科教兴市、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着力推进改革开放、规划和建设好滨海新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和调控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增长25%,外贸出口增长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3%左右,万元工业产值能耗、水耗和环保、环卫管理水平好于上年。
实现上述目标,完成全年任务,要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水平实施新一轮嫁接改造调整,培育壮大优势工业
坚持树立“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理念,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以技术创新和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巩固已有支柱产业,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基地。全市工业实现总产值6900亿元,增长20%,其中六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4670亿元,增长23%。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和持续竞争能力。 组织实施560项技改和利用外资项目,重点推进总投资超过千亿元的10大项目,巩固和扩大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主要由100万吨乙烯、1000万吨炼油组成的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要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改造中芯国际芯片生产线,确保天钢东移改造全面建成投产,加快高新纺织工业园建设和天碱搬迁进度。 着力发展水力发电、连铸连轧等6大成套设备和工程机械、减速机等10类重点产品。加快发展修造船业。规划和建设一批新的都市型工业小区。
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创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35%,提高2.8个百分点。 重点推进太阳能电池、干细胞产品等20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扶持发展中药提取、工业结晶等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培育并认定新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争取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重点扶持100个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加强管理,抓好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降耗技术,重点组织再生水回用、风能发电、电动汽车等一批示范项目,急取“发电——海水淡化——制盐——节约土地资源”项目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循环经济试点。调整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淘汰化铁炼钢、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立窑生产水泥等10项落后工艺装备。推行清洁生产,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针对不同行业制定节能降耗考核办法。完善城市能源保障体系,确保能源安全。
(二)抓住关键环节,实现服务业突破性发展
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 新建和改扩建国际轻工商贸城、 北方五金机电城等大型商品批发市场,改造金街、小白楼、塘沽解放路三大商业中心区,抓紧建设一批大型商贸设施和便民连锁服务业。改造和新建菜市场110个。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集中力量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建设北方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大力发展远洋和航空运输。规划建设航空货运基地、开发区工业物流园区、保税区国际物流园区、邮政物流区等六大多功能物流基地。沿外环线筹建4个规模较大的货运中转中心。重点培育一批大型专业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集团向物流业延伸。
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加强和改进对中介组织的管理,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整合改组现有中介组织,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律师、会计、咨询、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进一步落实津港服务业合作洽谈会成果。抓紧筹建中介服务示范中心。办好千名律师国际合作与发展论坛。
做大做强旅游会展业。抓紧拟定《__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草案),制定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和利用方案,搞好重点历史风貌建筑整理开发。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实施“近代中国看__”文化旅游三年整合开发规划。启动反映近代__政治、经济、金融、文化、建筑、国际交往等重大历史的12个文化旅游主题板块的建设,到2024年底基本建成标志性旅游景点,迎接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促进__旅游业迅速发展。今年要建成几个旅游样板工程。完善现有会展设施功能,规划现代化国际会展中心。 办好__投资贸易洽谈会、 第四届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等大型活动。
积极发展新兴社会服务业。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完善电子政务专网,支持多元化投资的信息服务业。培育工程设计等科技服务业。加快科技贸易街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吸引中央和外省市大型企业来我市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 拓展社区服务业,搞好社区卫生、家政等服务。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发展文化、体育产业。
第七篇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1000字950字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___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是《报告》相关心得体会:
过去的一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压力重重,用报告中的一句话:“过去一年,困难和挑战比预想的大”。
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但把稳中国发展的方向,调节好中国前行的速度,协调好经济社会诸多方面,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2024年的历史坐标上,中国的发展不容“等、靠、慢”。因此,保增长的过程中要调结构,强国力的同时要惠民生。“多重困难和挑战交织”就好似魔术师抛球,每个都要转起来,同时还不能掉落。这份责任和重担,着实不轻。
困难虽然重如山,但通读《报告》,你却不会丧失信心。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另一个突出的感受是——“稳”。
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几乎所有既定目标都如期实现,收获“稳稳的幸福”: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范文内容地图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居民收入增长得以持续、简政放权不断深入、社会活力持续增强……在这样的危机和挑战下,能够有如此的成绩,实属不易,不能不说是“迎难而上”的结果。
更为重要的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我们并未“守摊”,而是不断突破,力争有所作为。一年间,全面深化改革连发猛箭,考试招生制度、户籍制度、公车制度等“硬骨头”被击碎。与此同时,“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正日益凸显其效果。过去一年,新增注册企业暴涨45.9%。不知道有多少人实现了“当老板”的梦想。
新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创业潮,王石、潘石屹、马化腾、马云都得益于当时的创业环境。今天,第四次创业潮已风起云涌,十年后不知又会涌现多少马化腾和马云,他们一定会感激这样的一个时代。
在《报告》中,___总理坦言:“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然而,通读《报告》中2024年工作部署的篇章,信心喷薄而出,一个感受是——拼!2024年,会是蛮拼的一年。
数百个线头一手攥,什么时间牵动哪一根,需要信心,更需要胆识。中国的这艘大船,早已出海,只能破浪前行。2024年,___、国务院将牢牢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这三根主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两会”开幕前,有德国学者表示,未来的世界看中国,中国好世界就好。不论是否言过其实,但中国的确已经今非昔比。回顾过去,我们已经走了很远。展望未来,前路布满荆棘。这个时代,永远属于强者。
第八篇 畜牧兽医局落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情况报告650字
基本情况:重大决策听证0项,重要事项公示0项,重点工作通报0项,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拨打0次。
工作过程中,我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贯彻落实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当作部门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局分管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工作副局长及直接负责人认真参加了县政府法制办于8月10日召开的的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和政府信息公开培训会议,会后,我局认真传达学习了绿府办发电〔2024〕048号《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和96128政务信息查询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精神,按照会议安排部署对本部门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检查,找准了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和96128政务信息查询工作实施内容不够丰富、实施程序不够规范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了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狠抓责任落实和严格工作程序等工作整改措施,确保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得到全面认真贯彻落实。
总之,按照县人民政府要求,我局认真实施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不断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依法行政意识,不断深化对贯彻执行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建立健全贯彻落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长效机制,着重在重点工作通报和重要事项公示上下工夫,做到该通报的要通报,该公示的要公示,不断增加通报和公示的内容,同时,要求政务信息查询联络员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持之以恒做好政务信息查询工作。
第九篇 贵州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全文一3750字
2024年1月26日在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省长
陈敏尔作了贵州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是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中共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___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___、国务院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的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牢抓住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多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呈现新的亮点。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地区生产总值9251亿元、人均4295美元,财政总收入213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42亿元,均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翻番目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76.4%。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开局。完成99项重大改革任务,实施9个国家级改革试点。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等改革效果明显,省级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分别比2024年减少69%和91%,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41%。开放型经济站在新起点。我省进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规划,与长江经济带各地海关实现通关一体化,与粤桂共建贵广高铁经济带。贵阳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获批建设,20余家500强企业新落户贵州。贵阳、遵义、安顺和贵安新区实现通信同城化。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获批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首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赤水河、乌江流域12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实质性突破,森林保护“六个严禁”、环保“六个一律”举措作用明显。新兴产业培育迈出新步伐。与时俱进提出转型发展“五大新兴产业”,大数据、大健康等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电子信息、医药、建筑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2%、15%和20.2%,旅游总收入增长22.2%。交通运输发展进入新时代。贵广客专通车,贵州进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范文写作通高速公路县增至79个。通航机场实现9个市州全覆盖。民航进出港旅客突破1400万人次,增速排全国第1位。“三农”面貌发生新变化。农业增加值增速排全国第1位,粮食总产量创近五年新高,粮经作物面积比达41︰59。减少贫困人口170万人,农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势头强劲,“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农村面貌日益改观。所有这些,极大地提振了全省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汇聚了我省加快发展的正能量,传递了贵州蹄疾步稳的好声音。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狠抓运行调度和企业服务,稳定经济增长。启动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有效开展“双服务”大行动,出台促投资稳增长和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等政策措施。力求总量、速度、位次三类指标持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200亿元,增长10.8%,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前列。力促一产、二产、三产三次产业全面提升,农业增加值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4%。力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协同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6%,范文内容地图增速排全国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进出口总额增长30.5%。力抓能源资源、资金、劳动力三种要素有效保障,原煤产量1.85亿吨,发电量1677亿千瓦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超过1.5万亿元和1.2万亿元,直接融资突破1100亿元。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7万人,返乡就业62万人。力保财政、企业、居民三个收入同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6亿元、增长13.3%,争取中央各项补助2300多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548元和6671元,增长9.6%和13.1%,增速排全国第4位和第1位。
(二)狠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向贵安新区、国家级经____和高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下放行政管理权限138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16项,按规定为纳税人减免税300多亿元。压缩行政经费5%用于教育“9+3”计划。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成投运。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制度全面推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启动实施。煤矿数量从上年1704处整合到808处。实体经济领域改革不断深入。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先照后证全面推行。工作总结启动实施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革。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领域清单。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46%。新增入规工业企业630户。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加快。安顺、都匀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11个县进行多规融合试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试点。农民合作社超过2.4万户。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和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达到15个。建立5000亩以上坝区耕地保护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机构。扶贫开发机制改革精准推进。取消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gdp考核。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积极推进“六个到村到户”。财税金融改革稳步实施。建立政府性债务分类管理制度。财政省直管县达到52个,税制改革营改增范围扩大。成立3家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开展。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组建7个职业教育集团。扩大高校专业设置和科研管理自主权。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制定内陆开放型经济改革发展和旅游业转型发展意见,启动外资外贸、开发区等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进出口信用担保机制。社会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全覆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覆盖率达到50%。心得体会单独两孩政策全面施行。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获批实施。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完成信访工作诉访分离改革。
(三)狠抓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增强动力活力。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瑞士、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论坛、酒博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和大数据招商等重大活动。双龙临空经济区启动建设,贵州电子口岸、遵义航空口岸开通运行,国家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入境口岸获批建设。引进省外到位资金6200多亿元。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被国家列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省,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筹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00多亿元,科技贡献率超过44%,全省人才总量达到320万人。
(四)狠抓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推进提质转型。重点培育“五大新兴产业”。出台大数据、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建筑业、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等政策措施。贵阳·贵安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获批创建,热门思想汇报“云上贵州”系统平台上线运行,三大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基本建成。巩固提升“四个一体化”。制定实施“一企一策”工作方案,完成项目投资370亿元,13户企业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做特做优“五张名片”。促进酒烟产业提质增效,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五张名片”工业增加值增长22%。
(五)狠抓重大平台和重要通道,优化空间布局。把“5个100工程”作为主载体。完成投资4863亿元。产业园区新增企业2260户。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成商品化种植基地796万亩。示范小城镇开工建成一批综合配套项目。城市综合体投入使用43个。新增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把贵安新区作为新高地。出台创新贵安新区管理体制、支持贵安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骨干路网基本建成,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500多亿元。把重要通道作为强引擎。铁路营业里程超过2490公里。开工环贵州高速公路南部三州段。出省铁路、高速公路通道增至21个。乌江渡-龚滩、三板溪库区航运工程建成通航。龙洞堡机场1号航站楼、铜仁机场改扩建工程完成,仁怀机场获批建设,新开加密航线48条。
(六)狠抓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管理范文网扩大投资规模。组织多次项目建设观摩,开工和建成一批重大项目,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万亿元,民间投资6240多亿元。黔中水利枢纽一期主体工程和滋黔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建设,马岭、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获批立项,开工骨干水源工程40座。启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新增通信光缆1.6万公里,4g网络实现乡镇全覆盖。开工建设碧江、舟溪、贵阳西500千伏变电站。
(七)狠抓新型城镇和美丽乡村,推动城乡统筹。制定加快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意见。着力培育黔中城市群,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贵阳轻轨1号线全面开工。城镇化率达到40.01%,提高幅度排全国第1位。县域经济比重提高到68%。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强化省级统筹、市州协调和县乡主体作用,“六个小康”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完成投资400多亿元。
(八)狠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发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强音,推进“12件环保实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贵阳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提高9.8个百分点,贵阳、遵义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验收。淘汰落后产能729万吨,建成126个重点减排工程。启动实施县乡村造林绿化三年规划,营造林454万亩,治理石漠化105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
第十篇 区政府房地产工作报告12100字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_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房山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区政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手抓奥运服务,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奥运服务保障任务出色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切实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 服务奥运卓有成效
重点任务圆满完成。落实“双进入”体制,为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服务保障任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以“祥云献瑞、龙乡圆梦”为主题,遴选10名火炬手,组织10万群众,奥运火炬在房山传递活动隆重、热烈、安全、有序。全面完成开闭幕式人工消减雨任务,闭幕式焰火燃放安全顺利。奥运宾客服务周到细致。63名驾驶员、1万多名城市志愿者、10万多名社会志愿者投身于服务保障第一线。2万多名群众亲身感受了奥林匹克公园的浓厚氛围。
平安奥运目标全面实现。启动十一项专项行动,圆满完成平安奥运任务,确保两个奥运同样安全、同样精彩。落实高危行业限停和道路交通管控措施,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道路交通畅通有序。加强信访排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实现无重大群体访、非正常访、个人缠访“零指标”。强化社会面防控,选派573名驻村特派员,招募2.7万名志愿者,充实基层维稳力量。实施“护城河”工程,投入安保力量1080人,管控57个进京路口,为两个奥运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城市运行井井有条。启动城市运行保障体系,做到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有力。加强市场监管,市场供应充足,奥运食品配送万无一失。严格落实重大基础设施属地责任,保障了首都西南生命线畅通。健全各级各类应急预案,注重实战演练,实现城市运行和应急管理有机衔接。
城乡环境大为改观。全面落实区委意见和区人大决议,举全区之力,凝全区之智,五年计划三年完成,一举夺得“国家卫生区”称号,新城环境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村庄环境整治力度空前、效果明显,跻身全市先进行列。以北部山区为主战场,定期开展环境清洁日活动,大力清煤场、拆违章、治河道,加强生态保护,山区环境明显改观。奥运期间空气质量天天达标,全年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监测天数的67.8%。
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深入开展市民教育大讲堂、窗口行业奥运培训、维护交通文明等系列活动,礼仪文明、服务文明、秩序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成功举办奥运倒计时、文化周末大舞台等活动,两个奥运文化广场活动热烈、内容丰富,为奥运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氛围。
在抓好服务奥运工作的同时,全区上下与全国、全市人民一道,积极投身于抗震救灾,共募集款物3300余万元,区财政安排援建资金1457万元,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全区人民的精神风貌。
—— 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平稳
预计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3亿元,比上年增长6%。财政收入完成20.2亿元,下降12.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4亿元,增长5.5%。房山地区财政收入完成17.7亿元,下降10.1%;燕山地区完成2.5亿元,下降28.5%。财政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出让金减少造成基金预算收入下滑;二是国际油价波动,使燕山地区税收受到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240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70元,增长11%。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区域工业总产值实现828亿元,增长2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84家,增加13家。区域亿元企业达到30家。三大产业基地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八种工业产品被确定为奥运指定产品,部分节能环保产品用于“鸟巢”建设。节能减排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到0.92吨标煤以下。累计为中小企业办理担保贷款8.2亿元,进一步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
优势产业巩固壮大。建筑、建材、房地产三大业上缴税金增长23.6%。建筑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建材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加大,房地产龙头作用明显。旅游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7%和11.5%。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达标建设稳步推进,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流通业保持活跃发展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1%。
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突破。北京石油交易所软硬件建设全面完成,股权设置工作有序推进,180家石化企业正式入驻。物流基地控规获得批复,首个商品展销中心项目用地即将交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获得批复,信息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已经启动。
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发展循环经济初见成效,南窖煤矸石综合利用、佛子庄页岩废弃物利用、恒通木塑建材项目正式投产。实施73项科技项目,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非公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煤炭产业规范化水平逐步提高,非煤矿山重组整合力度进一步加大。深入开展大规模集中整治,始终保持打击非法盗采的高压态势。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深入
“百村帮扶”工程取得实效。建立区、乡镇、村三级联动帮扶机制,发挥公共财政帮扶作用,政策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整合村级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推动招商引资,制定产业项目100个,规划总投资3.2亿元。经济薄弱村发展基础得到加强。
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加快。以107国道干线为主轴,沿线农业项目发展迅速,都市农业走廊初具规模。以特色种养为依托,设施农业发展加快,新增设施面积8000亩。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新建花卉生产基地11个。以标准化促进产业化,新建3家国家级、24家区级农业标准化基地,109家种养基地获得无公害认证,25家农业企业获得绿色有机食品认证。
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完成农民培训5.5万人次。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登记注册合作社突破200家。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开通16农业服务热线,启动百万话费惠农工程。建立了农产品应急销售通道和供应保障机制,农民利益得到保障。加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投入,推广农业保险,提高了农业抵御风险能力。落实奶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强。
村庄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四个开放式乡镇全力实施“三清、两改、三化、四建”工程,实现了“村村有景、处处可看”。重点村建设进展顺利,村庄道路、绿化美化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取得实效。继续实施“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工程,新能源利用覆盖全区行政村的60%。窦店镇河口村被评为北京十个最美乡村之一。
—— 新城建设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新城中心区改造加快推进。高教园区完成年度投资8亿元,社科院研究生院开工建设。拱辰街道一至五街改造正式启动,将彻底改善良乡新城中心区群众生活条件。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关槠榆树街、洪寺村、永安东里和长阳北部组团四个项目已开工。新城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编制完成房山新城近期建设规划和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综合公共安全等专项规划。加强土地执法,实施动态巡查,违法违规用地现象大幅减少。
道路交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房山线规划方案获市政府批复。投资21亿元,实施33项道路新改建工程。长周路部分路段已基本具备通车条件,六石路高标准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完成客运重组改制,公交客运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开通良乡地区环城公交,新建2个农村客运站和101个公交候车亭,便捷、舒适、规范的公交客运服务使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施154个村安全饮水工程,群众饮水条件继续改善。城关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新改建35千伏以上变电站5座。新增天然气用户7700户。改造房良两地供热设施,集中供热面积增加31%。首座生活垃圾转运站投入使用。
—— 民生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五无”工作扎实有效。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72户,帮扶就业78人,保持动态为“零”。改造危房户157户,危房修缮工作全部完成。协调解决重点矛盾纠纷164件,无新增重大重复上访户。开展各类救助,发放救助金1.3亿元、救助10.5万人次。受理拖欠工资案件708件,追回拖欠工资2609万元。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绩突出。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近1.4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56%,达到七年来的最低点。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参统率和收缴率稳步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4.2%,无保障老年人福利养老金制度全面落实。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做到应保尽保。3402名重残无业人员享受无业补助,对300户重残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完成21所中小学新改建任务,东风中学教学楼投入使用。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提高,高考升学率连续五年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卫生服务设施建设顺利推进,良乡医院门急诊综合楼主体完工。农民健康促进工程全面启动,为6个乡镇1.9万人免费发放慢病治疗药品。良乡体育中心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全民健身配建工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率达到97.8%。为群众办理的30件重要实事全部完成。统计、审计、广电、史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主动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向区人大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工作。加强议案、建议、提案办理,共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69件,政协委员提案273件,满意率继续提高。完善重大事项依法决策考核标准,科学决策水平继续提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顺利推进,试点单位实现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主动公开信息3万条。健全非紧急救助服务体系,公众诉求办结率达到94.1%。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推进“服务型机关”创建,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深入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行政问责制,完善责任追究办法,公务员行为进一步规范。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2024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是区府东移10周年。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勤劳质朴的龙乡人民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在成功实施“龙调头”战略迎来空前发展的热潮中,不断向着富裕、靓丽、文明、和谐现代化新区的目标阔步迈进。特别是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硕。这些成果来之不易,是全区人民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创造性工作的结果,是方方面面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向驻区中央、市属单位和驻区部队,向全体投资者、建设者和纳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曾经为房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界人士和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足、发展速度不快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们既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继续攻坚,还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尤为艰巨。二是区域统筹发展还要下
大力气。城乡基础设施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统筹能力、协调能力,用有限的财力,办更多的事情。在取得国家卫生区称号的同时,我们深知保持荣誉比赢得荣誉压力更大。三是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新要求,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特别是山区发展问题,还需要我们做出不懈努力。四是群众关心的就业、社保、住房、卫生和安全生产等难点热点问题需要加快解决。五是政府自身建设需要继续加强。我们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作风建设等方面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不适应的问题,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奥运会后北京实现新发展、展示新形象的第一年。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市委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期待。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要求要以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主题,集中全力保增长、促民生、抓改革、优服务、强管理,保持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对新形势,我们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和举措,抢抓发展机遇,应对新挑战,实现新发展。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认识并认真落实房山的功能定位,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振奋精神、形成合力,加大统筹和投资力度,破解发展瓶颈,提高执行能力,努力在扩大经济总量、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山区建设、解决民生问题、繁荣“龙乡”文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以建设富裕、靓丽、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区的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国内经济增速减缓,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全区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将进一步增加。2024年完善区县分税制管理体制后,减收因素多于增收因素,预期财政增收压力较大。综合考虑以上因素,2024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财政收入增长3%左右;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 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到0.9吨标煤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保持7%以上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监测天数的66%。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确保各项目标圆满实现。
(一)积极实施投资拉动,努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实现新提高
要牢牢把握国家和北京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机遇,抓对接、调结构、优布局、建项目,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扩大政府投资规模,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持投资消费稳定增长。全年安排政府投资50亿元,预计带动社会投资90亿元,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预期达到140亿元。资金主要投向产业结构调整、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和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全面落实北京市“一升一降、一统一分、一抓一放”六项措施,减轻企业和职工负担,加大对困难群体保障力度,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健全商品投放网络和市场预警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活跃区内消费市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期增长12%。
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创新服务举措,加强沟通协调,全力解决好燕化公司等驻区中央市属企业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在供水、供电、供地等生产要素配给上给予大力支持,在减免税费、减轻企业和职工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上给予政策性扶持。加快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设立中科房山创业投资(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加大担保公司资本金跟进规模,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开展村镇银行试点,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加大科技投入,帮助企业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夯实财税管理基础工作。抓好市级财政体制调整机遇,大力争取体制资金,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创新专项转移支付方式,为重大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撑,促进产业转型顺利推进。调整区乡(镇)财政体制,规范税收秩序,促进镇域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严格部门预算,加强非税收入和资产管理,强化项目评审,规范财政支出。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公务用车、会议、公务接待、出国考察等支出管理,确保公务活动支出零增长,集中财力办大事。坚持规划先行,继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推进房山新城控规深化方案和重点地块控规编制。严把土地“闸门”,严格土地执法,确保耕地动态平衡,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精心组织、依法实施,开展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强经济运行预警监测,为提高经济调节能力和加强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加强跟踪服务,实行挂账督办,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顺利推进。
(二)深入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努力在建设友好产业新区上实现新提高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实力。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招商选资为突破口,加快由培育个体企业成长向培育大型产业园区转变,增强优势产业集聚力。以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为目标,加快房山工业园区南区扩规相关工作。深化与中关村科技园区、亦庄开发区合作,选准产业定位,明确主攻方向,着力打造窦店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基地、琉璃河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长沟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长阳高新技术孵化基地。
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坚持盘活存量与引进增量并重,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培育主导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以一机床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以中粮重组中旺为代表的都市工业、以赛诺园为代表的新医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创新招商方式,加强宣传推介,着力引进重大项目,年内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企业5家,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积极探索融资新渠道,做好澳特舒尔和赛诺园上市准备工作。加大盘活闲置厂房场地力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应,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着力提升优势产业。建筑业开复工面积力争达到700万平方米,继续巩固全市的领先地位。全力推进建材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结构调整。抓住当前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契机,落实好鼓励和支持住房消费的系列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和整体宣传推介,促进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持续增长。加快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步伐,力争年底前完成博物馆及附属设施。优化流通产业结构,推进流通设施建设,改造升级农贸市场3家,规范商业服务网点100家。
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推进北京石油交易所建设,力争使之成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石化行业的交易中心、信息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加快良乡物流基地建设,中心区项目尽早开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抓好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内周口店原始公社、中华石经博览园等重点项目,打造旅游文化综合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区乡(镇)两级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促其尽快形成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格执行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排放标准,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加快节能减排基础设施建设。
(三)扎实推进“城乡联动”战略,努力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实现新提高
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宜居城市,进一步提高新城建设、环境质量和服务标准,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努力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重点打造南线精品农业集聚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发展农业企业23家。继续实施“百村帮扶”工程,加快项目建设,力争早见成效。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的外向度。规范企业和农户生产经营行为,从源头上把住农产品质量关。着力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完成新型农民培训4.6万人次,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内总数达到260家,使60%以上从事一产的农户和75%以上的农产品纳入合作组织覆盖范围。加强政策性扶持和引导。完善各类补贴奖励办法,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创新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健全集体经济审计监督机制,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规范化。深入推进村庄建设。全年安排100个以上市级重点村。推广开放式乡镇建设思路和模式,向区域化、一体化发展,年内所有平原乡镇都要达到开放式标准。继续实施“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三项工程,不断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全面提升新城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加紧做好前期准备,确保轨道交通全面开工。实施34 项道路新改建工程,长周路年内竣工通车。提高城乡居民生产生活要素保障能力。实施18个农村改水项目,新建变电站2座,新增天然气用户7000户,启动城关城西大型集中供热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高教园区完成西区5万平方米回迁安置用房建设,拱辰街道一至五街改造完成四街启动区1.1万平方米住房并回迁120户居民,五个保障性住房项目竣工15万平方米。坚持建管并重,不断改善城乡环境。以改善投资环境为目标,加强小城镇建设,打造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的特色小城镇。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断促进城乡环境整体改善。以景观优美、城市安全运行为目标,加快推进万亩滨水森林公园、刺猬河二期治理等项目,进一步提升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水平。以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为新起点,把城市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固化网格化管理等有效模式,创新管理举措,对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和城市不文明现象加强监督和规范,不断提升靓丽整洁的城市形象。
(四)加快推进山区建设,努力在增强生态涵养功能上实现新提高
山区发展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占区域面积64%的山区半山区,是首都建设宜居城市的坚实屏障,是全区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要地。要做到强农惠农的政策再加强,帮扶共建的力度再加大,逐步使之成为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亮点。
突出抓好生态建设。按照林水互动、综合施治的思路,不断提高生态涵养水平。实施生态林建设工程,完成荒山绿化造林3万亩,关停废弃矿山生态修复8100亩。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启动大石河山区河道治理一期工程和拒马河水源保护工程,治理9条小流域。继续下大力量开展北沟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拆违治乱和绿化美化任务,确保北沟三年整治目标取得阶段性成果。着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完成山区险户搬迁490户、1484人,启动山区人口迁移集中安置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煤矿、非煤矿山等资源型产业规范整合力度,始终保持打击非法盗采的高压态势,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围绕养山富民,加快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为持续开展生态建设提供坚实基础。设立山区发展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引导特色种植、绿色养殖和休闲观光旅游等产业项目向山区聚集。依法盘活山区集体建设用地,集中力量发展沟域经济,年内新建2-3条沟域。推广林下经济、循环经济试点经验,扩大特色农产品种养殖规模。进一步创新山区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整合南北两线旅游资源,促进一产向三产延伸,在农游结合上推出新项目和新产品,年内新发展农户休闲庭院XX个。积极引导人口和资本出山,开展平山结对,促进优势互补,新发展一批农产品生产及深加工项目。
加大政策惠农力度。积极稳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开商品林经营权,按照“均股不分山,均利不分林”
的原则改革生态公益林林权,建立承包经营和流转机制,实现生态增效、农民增收。加大对山区低收入村和农户的帮扶力度。用好市级扶持政策,确保“十百千”等产业致富工程取得实效。从2024年起,山区没有劳动能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标准的人员,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标准。高度重视山区实用人才培养工作。扩大山区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和转移培训覆盖面,实行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一条龙免费服务。积极对接市区高等院校,以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为山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着力解决山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为优质资源和要素进山区打下坚实基础。加快山区交通路网建设, 108国道复线、六石路年内竣工通车,有效解决制约山区发展多年的交通瓶颈问题。扎实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积极争取市级转移支付资金,加快山村街坊路、公厕改造、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工程的建设步伐,到2024年,力争山区村实现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覆盖。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努力建设一批山区生态宜居村庄。
(五)不断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在构建和谐房山上实现新提高
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构建和谐房山。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完成25所学校新改建任务,长沟中学、交道中学改造工程一期主体完工,前进中学实验楼投入使用。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抓好教育管理和队伍建设,继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职成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乡镇成人学校改制。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的监控,努力稳定就业形势。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持力度,逐步消除纯农就业家庭。巩固扩大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成果。深入落实《劳动合同法》,规范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推进城镇“一老一小”和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实现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按时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进一步落实公费医疗改革办法,统一报销标准,提高享受人员的医疗待遇水平。开展扶贫助困工作,完成30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大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把奥运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教活动中,开展市民素质教育,抓好志愿服务活动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阵地作用,以国庆60周年等重大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爱北京、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抓好系列文明创建。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工作,切实做好军转安置、抚恤优待等工作,努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推动“文化下乡”向“文化在乡”转变。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良乡体育中心一期主体完工,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力争开工,配建、更新全民健身工程172套。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组织文化周末大舞台等各类公益演出不少于1000场。完成西潞园、永安西里两个楼宇文化试点建设。
加快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完成良乡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妇幼保健院门诊病房楼,公共卫生中心和房山第一医院新改建工程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50个村级服务网点门诊直报。推进农民健康促进工程,农民慢病患者免费供药覆盖面达到62%以上。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达到96%以上。巩固“五无”成果,办好向群众承诺的30件重要实事。
全力维护安全稳定。以平安房山创建为载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不断增强全区人民的安全感。创新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方式,强化出租房屋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健全事故监管机制,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建立健全重大决策信访风险评估机制,重视解决初信初访和重信重访案件,积极防范、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和预案体系,完善区域协作联动机制,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组织好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
(六)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在行政能力上实现新提高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改革、优化服务、提高效率”为主题,加快解决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扎实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全区大发展。突出实践性这个本质特征,紧紧抓住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深入调查研究,创新思路举措。大力弘扬在奥运筹办中形成的“五种精神”,脚踏实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努力在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上有新增强,在推进改革创新上有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有新成效,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能力上有新进步。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决执行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利用网络等手段广泛征集群众建议,自觉接受人大、人民政协、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坚持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制度,高度重视并认真办理议案、建议和提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决定》,制定并落实区政府依法行政五年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政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咨询论证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以“五五”普法工作为主线,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完成250万人次的法制宣传教育任务。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认真落实北京市关于区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组织实施好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健全社会建设工作体系,抓好社会管理工作机构筹建。扎实做好区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乡镇事业站所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全程办事代理制,切实提高行政效率。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落实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办好政风行风热线和热线电话,做到群众诉求畅通、协调有效、办理有力,提高政府为民利民的公信力。继续开展“服务型机关”创建活动,构建勤政保障体系。完善行政绩效量化考核办法,开展行政绩效评估,全面推行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强化效能监察,促进政府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显著改善。
切实加强廉政建设。2024年,全区安排建设项目多、资金大。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加强廉政建设,把每一个政府投资项目都建成阳光工程、廉政工程、民心工程。要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把廉政建设与推进项目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确保资金管理使用规范合理、专款专用。相关部门要适时跟踪检查,建立健全督查督办机制,对各项重点工程建设立项督查。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要严格责任追究。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房山新发展,是时代和全区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一定要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加快建设富裕、靓丽、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房山而努力奋斗!
第十一篇 经济不发达县政府工作报告12400字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协商,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2003年的主要工作
2003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也是全县人民经受严峻考验、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新一届县人民政府在中共__州委、州人民政府和中共__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领工作全局,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牢记“两个务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克服了冰雹等自然灾害和“非典”疫情带来的影响,全面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开局。
(一)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抓住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昆河经济带建设三大机遇,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实施五大战略,着力培植八大产业,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8953万元,比上年增长9.68%。其中第一产业15986万元,增长4.42%;第二产业9265万元,增长10.93%;第三产业13702万元,增长15.6%。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43.82:21.35:34.83调整为41.52:22.28:36.2。为实现一产业调优、二产业调强、三产业调快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认真贯彻中央的积极财政政策,强化税收征管,培植新财源,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确保了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3176万元,增长32.2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23万元,增长26.41%;上划中央“两税”808万元,增长43.01%;上划中央、省州个人和企业所得税462万元,增长7.69%。财政总支出14224万元,增长27.4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187万元,增长27.0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2409万元,增长12.0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210万元,增长15.95%。
(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围绕“增收调结构、特色求发展、科技增效益”的方针,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23828万元,增长9.81%,乡镇企业总收入32460万元,增长27.71%。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87017亩,其中杂交玉米种植53695亩,杂交水稻种植62553亩,冬季农业开发59700亩。推进仔猪快繁快育,以仔猪杂交化工程为重点的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全县生产杂交仔猪42344头,完成生猪存栏169521头,增长5.5%,肉猪出栏119711头,增长7.67%,出栏率70.62%。围绕“两个转变”抓林业生产,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退耕还林35000亩,其中旱冬瓜11962亩、八角10514亩、竹子5865亩、肉桂3563亩、其他树种3096亩,完成其他项目造林3200亩。
(三)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新一轮国企改革有序推进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电力及其配套产业。全年建成小水电站5座,新增装机容量35400千瓦,全县小水电站达18座,电力装机容量81320千瓦,发电量46711万千瓦时。积极引进资金发展电冶配套产业,投资1200万元、年产5000吨的__金属硅厂投入运营,九千岩、高桥、白寨铁合金厂相继恢复生产。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4687万元,增长20.45%,实现限额产品销售收入11821万元,增长13.57%,五户限额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1350万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步伐加快,全县列入州级新一轮改制的粮油工贸公司、绿洲矿泉水厂2户国有企业均已完成改制任务。
(四)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建设资金渠道,以建县四十周年为契机,以市政建设为重点,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251万元,增长23.35%。城镇建设方面,投资8300万元,完成了__宾馆、民族体育馆、大围山广场等工程建设项目,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660万元,完成了大平田片区开发土地征用、控制性规划和道路设计。完成了湾塘新区主大街、白云新区土石方开挖工程和白河四寨街道规划设计,启动了新华阿母黑集贸市场建设工程;水利建设方面,完成水利工程72件,解决了10074人和4283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争取到红旗水库加固除险工程立项实施,完成了团坡水库加固防渗工程招投标工作,启动了白云坝塘扩容续建工程;交通建设方面,启动了和小公路弹石路面改造,动工开挖了白大公路和白团公路麻布冲至马马、和平石坎至咪租连接路段,改扩建了和平白沙——石坎——白鸽环乡公路,改造了湾塘、西沙和职中公路,完成了大围山公路延伸路段弹石路面改造和人白公路整修验收工程。全县新增公路24条114公里,自然村通路率达54.2%;通信建设方面,完成了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建设,完成了城区卫国路、新现、白河邮政汇兑网上点和升级工作。建成了白河四寨、大树塘移动机站,移动通讯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五)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坚决贯彻“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经济建设”的方针,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消除“非典”造成的不利影响,确保了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46万元,增长11.62%。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3049户,从业人员5758人,注册资金920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8%、17.05%和114.9%。旅游产业建设步伐加快,接待国内外游客9.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10.5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
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和毗邻个开蒙滇南中心城市、河口国家级开放口岸的地缘优势,进一步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全年签订了大围山生态旅游开发、老西域河电站、金厂河电站、层子山电站和四岔河电站等6个招商引资项目,协议投资17200万元。对外宣传和交往力度不断加大,开通了__至越南老街、沙巴的旅游客运专线。成功举办了__苗族自治县建县四十周年庆典活动,树立了__对外开放良好形象。
(六)农村扶贫开发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全面实施扶贫开发、异(易)地移民搬迁和安居温饱工程。继续组织实施温饱试点示范村工程建设,建成温饱试点示范村8个;实施安居温饱工程,改造农村茅草房1000户;五家、马卫、桐子、热水片区异地扶贫搬迁1091户5100人;32个重点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顺利完成了第一轮6个重点村建设;劳务输出进展顺利,就业渠道得到拓展,全年对外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4480余人;社会帮扶成效显著,挂钩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效果明显。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647万元,解决了农村特困人口6100人的温饱问题,巩固温饱不稳定人口2730人,全县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从2002年的9.88万人下降到9万人,实现农民人均吃粮35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108元,分别增长0.85%和7.78%。
全面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重视抓好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抓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和困难职工及城镇困难户低保工作。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50个,共有1391户2585人纳入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保障金153.4万元。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12680元,增长15.27%。救灾救济工作全面开展,争取和下拨救灾救济款365万元,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七)社会事业成绩斐然,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围绕教育“两基”攻坚目标,努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普及程度,积极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省内重点高校引进5名应届毕业生充实高中教师队伍,争取州人民政府帮助解决初中缺编教师80名,面向社会招收小学教师50名。认真实施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工程,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全县新增校舍16620平方米,课桌椅1060套,学生用床1320张,图书15300册。加大教育执法力度,推进农村、边远、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巩固和提高普及六年义务教育成果,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67%,巩固率99.21%,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6.4%,巩固率98.28%。建立扫盲工作责任制,加大扫盲力度,文盲率下降到1.3%,“两基”工作通过省人民政府评估验收,并经国家教育部审查认定。
加大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与省林科院、省世行办、省种苗站开展了北美红杉区域栽培试验、滇楠西南桦采种繁育基地等科技项目合作。加强科普宣传和科技转化应用,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和农村实用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全县完成电脑农业推广面积44715亩,啊季伍科技综合开发、____现代农业示范园顺利实施,屏单系列杂交玉米制种16.3万公斤,建成大黄藤育苗基地15亩,大黄藤种植示范基地350亩,移栽苗木35000株。
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文化建设纲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培植。加快民族文化兴县建设,抓好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工作,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大围山民族歌舞团为主的民族文化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展演活动和群众性文体活动,全年共组织各种文艺演出205场次,摄影展1次,丰富了城乡业余文化生活。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境内“严疆锁钥”摩崖题刻被列为州级保护文物。
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扎实有效地抓好“非典”防治工作,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兴建村级卫生室5所,白河乡卫生院改扩建已争取省州立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楼破土动工。
乡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建“211”工程20座,完成卫星电视接收机“模改数”259座,实现了所有“211”工程的数字化改造升级;建成有线电视小片网点4座,完成4个村寨与县城的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全县农村有线电视小片网点达45座,与县城联网的村寨达24个,乡村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提高到90.2%。
认真贯彻落实《__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暂行规定》,切实开展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工作,坚决执行“黄牌警告”制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27‰。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国土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全年植树造林38200亩,森林覆盖率达43%,新建沼气池3459口,全县沼气池累计达13608口,沼气化率达47%。
劳动就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进一步落实,全县有2236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5740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外事、侨务、老龄、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的成绩。人事、机构编制、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审计、统计、档案等各项工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八)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
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狠抓机关作风建设,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继续深入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心组织“扶贫助教献爱心”等社会公益活动,加强“flg”邪教组织的处理和防范工作,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依法治县全面推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成立了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完成了乡镇撤并工作,认真落实政务、事务、厂务和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行使广泛的民主权力。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重视发挥政协、工商联、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切实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勤政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行风评议工作,规范行政行为。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年排查出山林权属纠纷等社会热点问题12件,已处理10件;接待来信来访71件次,已办结62件,办结率为87.3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严打整治”斗争取得新成果,全民普法工作广泛开展,“四五”普法和“二五”依法治县工作顺利进行。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新成绩,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巩固和发展了新型的军政军民关系。
各位委员,过去的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在省州党委、政府和中共__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全县人民抢抓机遇,在竞争中迎接挑战、在转型中经受考验、在困难中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__县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付出辛勤劳动和作出积极贡献的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驻屏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向县政协委员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仍较脆弱,农民增收困难;科技教育落后,劳动者素质偏低;支柱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财政平衡难度大,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机关工作不够深入扎实,有的部门服务意识差;社会治安形势仍较严峻,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还很艰巨。上述困难和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
2024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实现我县“十五”计划目标,加快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省委七届五次全会、州委五届三次全会和县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以产业培植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旅游开发进程,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坚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坚持以提高全民素质,创造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为目标,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努力推进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24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主要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42096万元,增长8%,农业总产值24662万元,增长3.5%,工业总产值27000万元,增长14.89%,财政总收入3367万元,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54万元,增长9.0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00万元,农民人均吃粮36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169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三大目标,大力实施五大战略,着力培植八大产业,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按照《___、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24〕1号)精神,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的目标,切实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生活。加大政府投入,强化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五小”工程建设步伐,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正确处理粮食安全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关系,在稳粮的基础上,围绕市场,突出特色,进一步调整优势农产品布局,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确保年内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70000亩,实现粮食总产5690万公斤,加快发展冬早蔬菜,抓好冬季农业开发,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拓宽农村就业领域,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妥善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问题,建立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保障化肥等农用物资供应。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畜牧产业,继续实施好仔猪杂交化工程,建设好杂交仔猪繁育基地,抓紧建设河东片畜牧集转中心,鼓励和扶持乡村畜禽养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快发展八角、竹子等经济林和珍贵速生丰产用材林,推进“两个转变”进程,不断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加强农业科技储备和技术推广,扩大农业实用技术的覆盖面,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把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来抓,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路,加大对生物制药、青刀豆、茶叶加工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参与,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经济协调发展
按照“调整结构创特色,调整结构促增长”的思路,遵循市场导向,发挥区位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加快培植生物药业、电冶、旅游、畜牧、八角、草果、竹子、肉桂八大产业,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财税优势。以退耕还林为契机,稳步推进15万亩八角、10万亩旱冬瓜、10万亩竹子、10万亩大黄藤、5万亩肉桂产业建设,积极开发铁皮石槲、金线莲等药物资源。加快层子山、西域河二级和那么果河电站建设步伐,动工兴建腊梯、腊哈地、大份子、绿水河上游一、二级电站,进一步引资开发绿水河中下游梯级电站。发展电冶配套产业,力争新建金属铬厂和铬铁矿厂,加快铅锌矿和铁矿开发,改扩建青刀豆厂,发展香料和竹笋、竹材加工业。合理配置和整合旅游资源,加大大围山原始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与管护力度,加快熊乐园、民族风情园建设,强化县城食宿、娱乐、休闲、医疗、安全等配套服务,积极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开发旅游产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放宽市场准入,加强服务和监督,取消所有制界限,在投融资、税收、土地利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按照“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集中力量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县城为重点,突出功能和特色,实施县城大平田新区开发,抓好城区排污处理,单位庭院、公共用地绿化,对干河、观音河、凹嘎河进行综合治理,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力争动工建设看守所、县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加快湾塘新区开发和白云、新华新区工程建设步伐,启动和平新区二期、新现新区建设。抓好阿母黑、四寨、百福等村级街道和集贸市场建设;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方针,抓好红旗水库加固除险和团坡水库、余家旦水库防渗补漏工程,完成白云坝塘扩容续建工程,力争大绿树水库、云洞水库上报立项实施,加强农田水利岁修排险修复工作,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加快白团公路建设,完成和小公路__段17公里、人白公路12公里弹石路面改造,力争芷白公路油路改造立项实施。加大乡村公路弹石路面改造和管养力度,提升乡村公路路面等级,加快自然村公路建设步伐,提高自然村通路率;抓住省政府实施电子政务工程的机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信息产业发展。扩大乡镇电话交换机容量,加快电话村建设步伐,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千方百计解决村委会通话难的问题。
(四)扩大对外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牢固树立以开放促发展的观念,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坚决落实我县制定的一系列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以“诚、信”招揽投资者和各类人才。高度重视项目储备工作,通过组团招商、中介机构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企业招商、以友招商、亲情吸引、成本吸引等途径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形成“领导带头,干群联动,专业队伍主攻”的招商热潮。加大依法保护外商合法权益力度,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全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招商引资和发展经济的人文环境。完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及相关的奖励办法,坚决废止与扩大对外对内开放、西部大开发及世贸规则不相适应的政策和规章。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对外开放中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资源的开发促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扩大经济技术协作,增加劳务输出,努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的原则,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巩固和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国有资产全面退出原则,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一企一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深化改革工作,逐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加快推进企业职工身份社会化、劳动用工市场化、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化。力争完成自来水厂、__宾馆等企业的改制。搞好流通体制改革,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抓好“清费、治乱、减负”工作,改善流通环境。
(五)实施扶贫开发战略,加快推进小康进程
抓住州委、州人民政府扶贫工作重点向南部六县倾斜和社会帮扶的机遇,以开发式扶贫为根本途径,采取智力扶贫、科教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劳务输出等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措施,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抓好以白鹤山综合开发为重点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云洞水库、白鹤大沟、白大公路建设,年内完成新村片区476户2000人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全面实施32个国家扶贫重点村扶贫工程,建成9个温饱示范村,抓好扶贫安居工程,改造农村茅草房1000户,继续抓好五家、马卫片区异地移民开发工程,做好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力争年内发放小额信贷资金300万元,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劳动力市场和人力市场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学校推荐,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规范用工秩序。切实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进一步落实税收、经营场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下岗人员自谋职业。
加快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过渡工作,逐步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纳入失业保险,试行下岗职工直接进入失业保险的办法,加快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应保尽保,妥善处理好城镇特困家庭的生活问题。积极实施《__县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做好残疾人事业工作。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积极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展人寿、医疗等保险业务,引导居民参与储蓄性保险。
(六)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抓好财政金融工作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机遇,围绕经济抓财政,开好财政的“源头活水”,促进财政总量扩张,保证财政平稳运行。抓好财源建设,找准优势,调整思路,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投和适宜的土地价格等扶持方式,尽快建立新的财源建设投入机制。通过产权体制改革和招商引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品优化升级,增加地方财源,构建支撑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财源体系。坚持依法理财,依法治税,进一步健全征管制度,强化征管手段,规范税收秩序,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重点税种的征管,按进度组织财税收入,确保均衡入库。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的原则,在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缺口238万元、正常晋升人员工资缺口200万元的压力下,积极向省州财政争取资金,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按时发放,建立和完善财政经费包干使用制度,确保机构运转。加强人事调配管理,精减财政供养人员,切实减轻财政负担。
积极争取金融部门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和投入,引导银行优化信贷结构,把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技术改造、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亏损企业封闭贷款等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切实改善金融与经济运行环境,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做好社会事业各项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工作机制,加强人才资源建设,积极培养乡土人才、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力的用人环境。
全面落实《__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巩固“两基”成果。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高中教师和学生的奖励,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水平。继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各类适用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实验室建设步伐,力争年内实现普及实验室教学目标。实行义务教育“一费制”,进一步做好困难学生救助工作,提高巩固率、降低辍学率。开放义务教育的办学方式,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以推进科技创新和实现产业化为目标,大力引进科技项目和科技人才,继续抓好生物药业、特色绿色食品等科技项目建设。全面实施《民族文化建设纲要》,整合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启动河东片四个乡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努力推进广播电视、文娱演艺、民族乡村文化等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禽流感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整合卫生资源,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完善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乡级卫生院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加强卫生行业管理和医德医风建设,全面提高医疗队伍素质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认真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实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政策,加强计划生育户养老保险工作,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抓住国家向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倾斜的机遇,坚持防护与治理并重,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继续实施好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绿色通道建设和城镇面山绿化工程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建设。以沼气建设为重点,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按质按时完成3000口国债农村沼气池建设。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土地、矿藏、森林、人文等资源,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治理,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计划控制,提高环境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认真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做好外事侨务工作。搞好军政军民团结,做好“双拥”工作,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部队建设,进一步抓好国防动员和国防知识教育,加强民兵和预备役工作。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两个《规划》。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做好老干部工作。搞好防灾、救灾和减灾工作,加强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和跟踪问效,做好统计、质监、药监、档案、保密、气象等工作。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培养“四有”新人和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按照《__省公务员八条禁令》要求,严格公务员管理,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公务员的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努力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社会风气。开展“诚信__,从我做起”系列活动,大力宏扬和深入实践“诚信务实,开放兼容,敢为人先,奔腾图强”的__精神。进一步开展军警民共建、企业和社区自建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各行各业文明礼貌服务。
进一步强化公共安全环境建设,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切实贯彻“严打”方针,开展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深入开展同“flg”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加大禁毒斗争力度,巩固“无毒县”成果。加快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妥善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做好农村纠纷调处工作,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建立和完善治安防范体系。高度重视和做好信访工作,健全各级信访机构和各部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快捷、规范地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思想,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立足防范,深入整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九)加快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和执法效率低下的问题。深入贯彻《______行政许可法》,保证行政许可法的顺利实施。加强法制宣传,开展法制下乡活动,进一步巩固“三五”普法成果,切实做好“四五”普法工作。加强律师、公证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评议考核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坚决查处执法违法、行政渎职行为。进一步整顿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加大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商业欺诈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营环境。
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持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和向县政协通报工作制度,积极支持县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进一步开展政务、厂务、事务和村务公开工作,完善人民群众监督机制。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做好第二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社区管理,强化社区服务。
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实现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努力解决好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进一步贯彻落实《__省公务员八条禁令》,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真正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移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实行政企分开,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重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财力、物力等资源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府工作的整体效能和服务水平。
各位委员,2024年是抓机遇、促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保持“十五”开局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好势头、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___的___周围,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稳抓机遇,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团结干事,为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而努力奋斗!
经济不发达县政府工作报告一文由www.1566.cn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十二篇 202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13350字
福建省人民政府的2024年工作报告出炉了,大家对202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感兴趣的就赶紧阅读下文了解详情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福建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以___同志_______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拓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在中共福建省委的领导下,我省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___、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与全省人民一起,着力稳增长、调结构、强动力、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初步统计,全省生产总值2.85万亿元,增长8.4%;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295.2亿元,可比增长6.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54.8亿元,完成预算的100.2%,同口径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2.29万亿元,增长9.3%;外贸出口6838.9亿元,占全国份额保持基本稳定;实际利用外资81.9亿美元,增长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万亿元,增长11.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7%;城镇登记失业率3.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14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99元,增长8.7%;年度节能减排降碳任务全面完成。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是:
(一)精准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n”政策体系,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坚定不移去产能,钢铁、煤炭去产能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精准施策去库存,商品房去化周期比年初减少9个月。稳妥有序去杠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全省政府综合债务率低于预警线。多措并举降成本,全省减轻企业负担35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9.5%。抓住四大领域补短板,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注重“五个一批”项目滚动接续,实施两批22个补短板投资工程包,一批重要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民生工程建成投用。
(二)创新驱动促转型,产业加快优化升级。围绕建设创新型省份,打出“松绑+激励”组合拳,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并加快建设,泉州获批“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三期等“国字号”研发机构相继落地,“6·18”对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852项,研发经费投入增速高于全国。厦航获第二届中国质量奖、福耀和九牧公司获提名奖;6个项目获202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深化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增量、优化存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万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7%,海洋生产总值增长9%。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冶金新材料等一批体量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8%、首次超二产,金融业、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6.5%和7.1%,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总收入增长25.3%。长乐和安溪大数据产业园总投资超百亿元,“数字福建”建设成效明显。“一区两园”建设现代农业项目511个,新建标准化生产基地3173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7%,粮食总产量650.9万吨。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年度各项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力推“放管服”改革,取消省级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288项、下放46项,省市县乡四级权责清单全覆盖,90%以上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取消、优化2000多项涉企涉民证照和有关证明事项,“五证合一”、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在全省推开。营改增全面有序推开。医改继续深化,医保管理职责整合,医疗费用增速和药占比分别下降3.05个和4.94个百分点。财政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分步实施。外资、台资银行加快集聚,“1+7”产业股权基金、ppp引导基金等有效运营。省直部门数据中心整合基本完成,正统网统计平台优化。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国企国资改革、国有林场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教育综合改革等扎实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全面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推开,“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扎实推进。
(四)着力开拓发展空间,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认真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部署,海丝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1822.9亿元,新增对外投资增长61.6%,中欧(厦门)国际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明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17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新增3个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1个示范点。
闽台贸易额656.5亿元,实际利用台资增长53.9%。第八届海峡论坛、2024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首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成功举办。向金门供水工程大陆段具备通水条件。平潭国际旅游岛获批建设,对台先行先试步伐加快。福州新区建设扎实推进。漳州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9·8”投洽会投资促进功能继续提升,新设及增资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439个。坚持进出口并重、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举,外贸指标好于全国。闽港澳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侨务和外事服务发展力度加大。
(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6%。福州大都市区、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效应显现。创建28个省级特色小镇,15个小城市培育试点加快推进。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施市政线网“五千工程”,开工建设综合管廊69.5公里、建成20公里,实施排水防涝项目128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8万个。推进“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市县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6.5%、88.6%。补充耕地8.15万亩,“两违”治理腾出土地9.8万亩。脱贫攻坚取得新实效,全省脱贫260425人,“造福工程”搬迁15.6万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造血”功能增强。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加快。
(六)巩固拓展生态优势,“清新福建”成为亮丽名片。我省成为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碳排放权交易、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15+3”年度改革任务全面实施。率先建立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开展环保督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优。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小流域整治,重要流域都有了“河长”,完成安全生态水系治理537公里,12条主要河流ⅰ –ⅲ类水质比例为96.5%、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ⅰ –ⅱ类水质占比提高16.4个百分点,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水质面积占比88.9%、居全国前列。加强工业污染源和面源污染治理,9个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8.4%,厦门、福州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分别居第4和第5位。厦门、泉州市和27个县成为国家生态市县,三明成为我省第4个国家森林城市。
(七)发展成果惠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年民生相关支出3147.6亿元、增长7.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4%。22件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0.7万人。全省统筹1738亿元用于社会保障,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企业养老金增长7.02%;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每人每年由380元提高到420元,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以及重度和生活困难残疾人等兜底保障政策逐步完善、惠及124万人。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13.1万套,超额完成任务。全省财政教育支出796.5亿元、增长5.1%,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明显,提前一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新增5600张,3所省级医院与全国顶尖医院“一对一”合作共建。全面两孩政策有效落实。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海丝”文化品牌影响力扩大。全民健身广泛开展,我省运动员在里约奥运会和残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妇女、儿童、老年人工作继续加强,残疾人、慈善、人防、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党政军民全力抗灾救灾,总结形成“1+10”防灾救灾机制,恢复重建有序有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提升工程”全面完成,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加强寄递物流等新业态和网络安全监管,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坚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麻制毒等犯罪。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援藏援疆援宁工作持续推进。国防动员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共建走在全国前列,各设区市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八)“两学一做”重实效,政府自身建设继续加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持续反对“四风”,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大力整治“庸懒散拖”,对重点工作量化细化、立项挂牌办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839件、省政协提案880件,办结率均为100%。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1件,制定省政府规章12件。政务公开和权力运行网上公开全面推进,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成效。
成果来之不易,这是___、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和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驻闽机构,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闽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福建发展的台港澳同胞、海外乡亲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产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够,新的发展动能有待进一步培育;创新能力不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偏低;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不少短板;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一些地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能力有待提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不适应新要求,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创新举措,努力改进提高。
二、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做好2024年工作
___、国务院高度重视福建发展,______亲自为福建擘画宏伟蓝图,提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和“四个切实”等重要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以___同志_______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2%(可比增长6.7%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同口径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15%左右;外贸出口占全国份额稳中有升,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稳中有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落实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一)紧扣机制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机制活是建设新福建的关键所在。抓住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用好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突出“去降补”。坚决完成年度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严控福州、厦门房价上涨,化解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强化企业债券杠杆约束,降低企业杠杆率。在降成本上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通过调整高速公路收费、规范港口收费等,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扩大电力直接交易,降低用能成本;通过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规范中介评估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从制约发展最关键、群众需求最迫切的领域着手,在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等方面加大补短板力度。二是突出振兴实体经济。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进一步扶持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发展,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和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保护企业家精神、关爱企业家队伍,坚守实业、突出主业,防止“脱实向虚”。进一步优化产业组织,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兼并重组,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对接,改善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办好第15届“6·18”,支持企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实施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工程,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0家以上。建立以“用”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新机制,实施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工程,鼓励企业设立研发准备金,实行创新主体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超额奖励。三是突出有效投资。健全“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加快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机场、港口、能源、水利、环保、信息通信、城市公用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520亿元。落实宜居环境建设项目8000个,完成投资2300亿元。抓好新一批市政线网“六千工程”,新改扩建城市道路、雨水管网、污水管网、供水管网和绿道各1500公里、燃气管网1000公里,开工建设地下管廊100公里。扩大产业投资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完成工业投资8400亿元。推进500项省级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5000亿元。规范补短板工程包和ppp项目操作流程,从落地建设、运营管理、合理回报等方面建立健全吸引社会资本的机制,推动各类企业按同等待遇公平参与,激活民间投资。四是突出消费升级。实施“促升级扩消费十大行动”,积极发展共享经济和体验经济,拓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信息、汽车等消费热点。完善标准体系,加强质量监管,提升服务品质。
扎实做好重大改革试验。一是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发挥侨的优势,在产能合作、经贸往来、金融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领域建立常态化机制,重点拓展与东盟的交流合作。推进港口航运合作,增开班轮航线,发展海铁联运。加快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建设。打造“一带一路”茶乡通道。二是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培育融资租赁、跨境电商、整车进口、冷链物流、保税展示交易、航空维修等重点业态。三是加快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推进建设新兴产业区、高端服务区、宜居生活区,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积极探索对台融合新模式。四是推进福州新区创新发展。以滨海新城建设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海上福州”建设,加快重点组团和区域开发建设,探索产城融合及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五是推进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重大平台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首购和推广应用、科技金融结合、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等方面推出一批创新举措。
加快推进关键性改革。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加快建立以目录管理、统一平台、规范交易、全程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资源配置体系,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公平共享。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修订形成全省统一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优化天然气价格机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探索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深化国企改革,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在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创新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配置方式,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效益。持续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探索建立一体化发展的港口管理体制。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供销社改革发展。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既依法保护物权、债权、股权,也保护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决算公开,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拓展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估,促进财政资金精准滴灌、发挥最大效用。改革医保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医,推动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推进分级诊疗,推进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扎实做好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的服务保障,深化与金砖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开展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支持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打造大宗资源性产品、消费品进口区域分拨中心。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转口贸易,建设一批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区。积极对接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强精准招商。坚持引资引智并举,加大柔性引才力度,设立引才“伯乐奖”,实施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加快“单一窗口”二期建设,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加强联系平台建设,拓展闽港澳合作,紧密联系更多台港澳侨乡亲。推进与周边省市的区域交流合作,扎实抓好新一轮援藏援疆援宁援甘等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工作。
推进闽台深度融合。实施闽台产业对接升级计划,健全与台湾工商团体、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对接联系机制,大力引进台湾金融机构,深化闽台农业合作。大力支持台胞来闽创业就业,推进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建设,维护台胞台商合法权益。办好第九届海峡论坛等两岸民间交流活动,推进闽台教育、科技、文化、人才、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交流。提升“三通”服务水平,便利人员直接往来。
(二)紧扣产业优,加快转型升级调结构
产业优是建设新福建的坚实支撑。建立产业分析推进工作机制,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努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一是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延伸下游高附加值环节,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6000亿元、7800亿元、6150亿元。电子信息突出“强芯补屏”和终端产品创新,加快福州京东方、厦门联芯、泉州晋华、莆田华佳彩等项目投产达产步伐。机械装备重点实施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发展先进造船业,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石油化工重点抓好湄洲湾、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和福州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建设,发展精细化工和高附加值产品。二是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增效。通过技改基金、技改投资事后奖补、融资租赁业务风险补偿等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促进融合创新、跨界创新,培育“互联网+”新业态。支持纺织鞋服、食品、冶金建材、电机电器等产业加快创新转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三是推动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建立协同创新、多方众扶的产业培育机制,集中优势资源支持重点项目、龙头企业和示范工程,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支撑。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与新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海洋高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3150亿元、增长10%。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引导制造业主辅分离,加快发展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用地政策,健全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体系。大力发展金融业,完善人才优惠政策,多形式集聚金融人才,培育壮大金融市场主体,发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拓展保险保障功能。大力推进全域生态旅游,支持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提升重点景区品质、带动创建休闲集镇和乡村旅游特色村,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合理配置健康服务资源,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和产业园建设。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实行规范化项目供地政策,推进医养结合,以建立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新建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100所,新建农村幸福院300所,盘活用好乡镇敬老院,新增养老床位1万张,每个县(市、区)落地1个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
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品牌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落实责任,加强考核,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00万亩、产量650万吨以上。实施“菜篮子”增品种、提品质工程,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1213”行动计划,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打造更多名牌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积极发展休闲食品、功能食品,加快培育7个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特色优势产业。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推广应用现代科技,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专项行动。以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使用方向,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
(三)紧扣百姓富,加强以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百姓富是建设新福建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办好投资336.3亿元的25件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有感度”。
更精准更有力推进脱贫攻坚。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发力,全年实现脱贫20万人。立足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安排“造福工程”搬迁10万人,建设100个以上有规模的集中安置区。创新因病致贫人口帮扶机制,以省为主、省市县财政共同出资,开展可持续的商业医疗保险。建立贫困村集体经济培育机制,安排部分扶贫专项资金,以县为单位优化投资,通过折股量化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稳定收益。加大对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大力支持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发展。推进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长连武扶贫开发试验区建设。完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深化“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加强监督检查,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
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一是促进就业创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加强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加大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帮扶力度,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创新。二是筑牢社会保障。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各类商业医疗保险和健康保险。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农村低保省定最低标准从2650元提高到3000元,全面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新政策。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三是优先发展教育。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服务机制,构建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新建公办幼儿园100所、新增学位3万个。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创建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350所。推进优质高中建设发展和薄弱高中改造提升。建立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大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实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积极发展终身教育,大力发展老年大学。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带动作用。四是强化医疗保障。加强高水平医院、高水平临床专科建设,深化省立、协和、附一医院与北京协和、上海瑞金、上海华山医院的合作共建,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由复旦附属中山医院全面运营管理,推动省市县级医院合作,提升各级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县级综合医院能力建设,推动城市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强产科、儿科、精神科等薄弱学科建设,加快省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疾控中心新址建设。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计生工作重点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五是创新住房供给。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鼓励发展机构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创新多样化住房供给。完善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办法,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提高“精准供地”水平,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完善棚改安置和公租房分配方式,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房地产库存量大的城市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鼓励属地政府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的公寓房。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9万套、基本建成4万套以上。六是推动文化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创造活力,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进一步打响文化品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网络文化建设水平,办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动鼓浪屿、海丝等申遗。促进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文创产业融合发展,壮大重点文化产业。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____新型城镇化,深化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推进福莆宁和平潭一体化发展,推进厦漳泉同城化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网络、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空间布局,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壮大特色鲜明的六大湾区经济,促进武夷新区、三明生态工贸区和生态新城、龙岩创新型工贸旅游城市加快发展。实施城市规划提升工程,全面推行规划委员会制度。开展旧屋区、城中村、旧厂房改造,降低城区密度,加强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加快治理城市内涝,实施209项总投资120亿元的防洪排涝工程,加强河道清淤疏浚,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治理交通拥堵,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建设智慧交通,全面建设综合客运枢纽,优化路网布局,开展城市堵点综合整治。加快治理停车难,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新建电动汽车充电站150座、充电桩3000个以上。推进县城扩容提质,加快壮大县域产业,提升一个产业园、做强一个特色产业、完善一套扶持政策。坚持因地制宜、市场导向,从“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入手,培育一批特色小镇。坚持乡村环境治理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千百十”工程。
加强风险防控和维护公共安全。一是防控金融风险。坚持“控新化旧”压降不良贷款,“一企一策”“一链一策”开展企业信贷风险防控。开展互联网金融整治,加强对各类交易场所和民间借贷的监管,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二是防控房地产市场风险。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防止大起大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强住房市场监管,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三是保障食品安全。以“四个最严”深化“餐桌污染”治理,坚持全覆盖、全链条,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扎实推进“双安双创”,加快建设食品安全放心省。四是强化安全生产。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有效化解隐患。五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处置信访事项,有效管控社会风险。突出加强政务诚信、个人诚信体系和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完善灾害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更大作用。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国防建设,抓好国防教育和兵源征集等工作,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水平。全力支持军队改革,做好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健全经济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机制,促进规划建设、资源统筹深度融合。支持宁德等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支持龙岩等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深化双拥共建,提请修订《福建省拥军优属条例》,做好优抚安置工作。
(四)紧扣生态美,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生态美是建设新福建的永续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美丽福建。
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聚焦重点难点问题,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年度17项重点改革。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制定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全面开展环保督察,认真接受中央环保督察。开展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推进“多规合一”,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机制,开展用能权、碳排放权、林业碳汇、排污权交易。实行省市县共同出资、上下游责任共担的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探索以购买服务方式拓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行能效“领跑者”、节能发电调度、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新机制,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广高效节能低碳技术,实施150项重点节能工程,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清洁生产,引导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全面落实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清新水域”工程,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对河长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启动十个治水工程,加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做到有专人负责、有检测设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强化饮用水安全保障。加快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治理,抓好新一批百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农村50万户化粪池改造、3000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实施更高标准的“洁净蓝天”工程,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物综合治理,完成火电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强化扬尘防治,淘汰黄标车。实施“清洁土壤”工程,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启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强化自然岸线管控。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加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加强造林绿化,再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00万亩。
三、从严从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___同志_______权威,自觉向___看齐,向______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___决策部署看齐。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滴水穿石、攻坚克难,将着力点放到发展最应该干、群众最希望办的事情上来。量化实化政府工作,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致力创新工作机制,对标先进、先行先试,评估效果、务实管用,让行政效率更高、市场主体更活、人民群众更满意。制定“正向激励政策包”,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激励支持。注重容错纠错,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切实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致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以“最多跑一趟”倒逼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深化省级行政审批“三集中”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省时、省心、省钱。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成省级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号申请、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做到亲近不逾矩、清廉不懈怠,让大家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正风肃纪、强化监督,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突出“五抓五看”,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位。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紧盯关键少数,持之以恒反对“四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省级一般性支出压缩5%。习惯于在监督下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社会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和权力运行网上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廉洁运行。
各位代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_同志_______周围,在中共福建省委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