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告大全 > 社会报告 > 自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涉农专项资金自查自纠报告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3-12-28 16:20:01 查看人数:83

关于新农村建设涉农专项资金自查自纠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涉农专项资金自查自纠报告怎么写

一、引言部分

1. 简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强调涉农专项资金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2. 提出自查自纠的目的,如确保资金透明、提高使用效率、防止滥用等。

二、自查自纠的实施步骤

1. 明确自查范围:列出涉农专项资金的项目类别,如农田水利、农村基础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等。

2. 设定自查标准:明确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效益性等评估指标。

3.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财务报表、合同文件等,确保信息完整。

4. 自查过程:描述自查的具体操作,包括核对账目、实地考察、访谈相关人员等。

5. 问题识别:列举可能存在的问题,如资金挪用、延误、浪费等。

6. 整改措施:提出针对发现问题的改正方案,强调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自查自纠的结果分析

1. 分析自查结果:详细说明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影响。

2. 效果评估:评估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改善效果。

3. 经验教训:总结自查自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四、持续改进机制

1. 制度完善:提议对现有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2. 监督机制:阐述如何建立长期监督机制,以保证资金使用的规范性。

3. 培训与教育:强调对相关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培训的重要性。

4. 公开透明:鼓励信息公开,增加公众参与,提升监督力度。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涉农专项资金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工作,旨在查找问题、改进不足,以期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结尾:

通过这次自查自纠,我们深刻认识到涉农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未来,我们将持续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提升管理水平,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真正用在刀刃上,助力乡村振兴,共创美好新农村。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见证农村的崭新面貌。

关于新农村建设涉农专项资金自查自纠报告范文

第一篇 关于新农村建设涉农专项资金自查自纠报告2350字

关于新农村建设涉农专项资金自查自纠报告

根据__州财政局财监发377号文件精神,__县财政局迅速组织学习,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并组织自查自纠工作专班,于__年9月15日至20日,对文件要求的6项新农村建设涉农资金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予以报告.

一、基本情况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6项涉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财政专项资金检查年限为__年1月至__年12月,我局接到文件后,迅速组织学习并予以落实,县财政局组建了以党组书记、局长唐斌同志为组长,副局长黄长德、覃遵成、尹进华、刘伟为副组长,农财股、企业股、预算股、农综办、财监办、农村财政管理局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查工作专班,由财监办牵头衔接。截止9月23日,各涉农资金管理股室已将6项涉农财政专项资金自查表交财监办,财监办进行了整理汇总后,形成专题自查自纠资料予以汇报。

上级要求的6项涉农财政专项资金名称为:粮食直补资金、良种补贴资金、农资综合直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农村综合改革“以钱养事”资金。

二、自查情况

(一)资金计划情况

20__、 20__两个年度我县6项财政专项资金计划总数为2594万元(__年816万元、__年1777万元);其中:国家安排1219万元(__年447万元、__年772万元)、省级安排820万元(__年337万元、__年483万元)、县市配套554万元(__年32万元、__年522万元)。

__ 年我县良种补贴资金211万元为省级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32万元为国家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资金248万元有165万元为国家安排、66万元为省级安排、县市配套17万元,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资金225万元有150万元为国家安排、60万元为省级安排、县市配套15万元。__年度,我县无综合直补资金和“以钱养事”两项财政专项资金。

__年我县良种补贴资金214万元为省级安排,粮食直补资金222万元为国家安排,综合直补资金 269万元为国家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资金242万元有161万元为国家安排、64万元为省级安排、县市配套17万元,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资金 180万元有120万元为国家安排、48万元为省级安排、县市配套12万元,以钱养事资金650万元有157万元为省级安排、县市配套493万元。

(二)资金拨付到位情况

20__、20__两个年度州拨我县6项财政专项资金总额2039万元(__年784万元、__年1255万元),县财政局拨各乡镇1698万元(__年343万元、__年1355万元,不含农业综合开发2项资金),各乡镇拨项目单位1484万元(__年343万元、__年1141万元,不含农业综合开发2项资金),实际到位资金2291.6万元(__年774万元、__年1517.6万元,含农业综合开发2项资金)。

__年__州财政局拨我县良种补贴资金211万元,我县已全部拨付到各乡镇并实施到位(一折通);粮食直补资金132万元已全部拨付到各乡镇并实施到位(一折通);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资金231万元已拨付使用到项目中去,余10万元待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资金210万元已全部拨付使用到项目。

__年__州财政局拨我县良种补贴资金214万元,我县已全部拨付到各乡镇并实施到位(一折通);粮食直补资金222万元已全部拨付到各乡镇并实施到位(一折通);综合直补资金269万元已全部拨付到各乡镇并实施到位(一折通);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资金225万元,由于资金拨付是按项目进度分期拨付,当年只拨付到项目使用42.6万元,余182.4万元待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资金168万元,也是按项目进度分期拨付资金,当年实际拨付项目使用120万元,余48万元待拨;以钱养事资金157万元(属__年指标,结转到__年使用),加上我县配套493万元,共计650万元已全部拨付到各乡镇并实际使用到位(具体数据见附表)。

从自查的情况来看,__年、__年除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资金、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资金2项资金有剩余资金待拨外,其余4项资金均已拨付使用到位。资金都专款专用,没有发现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和投向、贪污挪用、虚报套取资金等问题;财务管理较为规范,能够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办事;项目实施规模与申报规模能够相符,不存在因配套资金不落实影响工程建设问题。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通过本次对新农村建设财政专项资金自查,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 一)部分惠农资金发放不够及时,有的上级资金当年已经下拨,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因素,到农民朋友手中已经是第二年了,时间跨度较大,不排除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因素存在(资金的迟拨上级、本级、下级均存在)。

(二)由于惠农资金的发安放采取“一折通”的形式发放,基层财经所和基层信用社也存在衔接协调不到位的情况,有的是财经所已经将资金

拨付到信用社了,但信用社有很多理由没有及时将惠农资金进行上折发放(如网络升级、名称有误等),还存在信用社将部分农民的“老贷款”、“自愿”购买的种木钟苗未付款抵交应得国家发放的惠农资金。由于我县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很多农民为取应得的惠农资金,所花的费用甚至高于所得资金,建议以后发放的方式怎样多一些,主要是考虑到农民朋友的利益。

(三)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资金的管理使用,要严格招投标制,程序到位,节约资金、严把质量关,充分发挥国家项目资金对我县“三农”建设的效益。

(四)“以钱养事”资金要严格按照合同、工作量和工作成效来严格考核发放,对那些工作不细致负责,农民不满意、还有“衙门作风”服务组织的工作人员,严格奖惩挂钩。

(五)建立长效机制,湖北省委、省政府于__年开展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我县自__年以来,已将上述6项财政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发放和管理政策的具体情况在互联网上全部予以公开,并采取了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发动,在各乡镇设立了免费查询点,热情为前来查询的农民朋友服务,让农民朋友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取得了很好社会效果。另外,财政局分配管理涉农资金的股室,不仅要从财政财务政策上管理使用好涉农资金,更要随时实地进行监管,不断进行跟踪问效,掌握解决资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而不是一拨了之。

第二篇 新农村建设社会问卷调查报告3000字

党的__届__全会通过的《___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这是___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宏伟决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前进。

七月三日至九日在赵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诸暨社会实践小分队通过实地考察,与凤仪当地居民的交流,以及有关教育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的调查,我们学习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解决方法,并对现在建设遇到的困难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年龄段主要在20—60岁之间,有老年人也有少部分学生,大多数人为初中,高中的文化程度,少数为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

二.调查内容

1、农村教育状况

要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此次对于教育状况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学生和其家长,他们大多数人都表示对当地的教育服务状况满意,学校没有乱收费的现象,国家的义务教育给大多数的人减轻了负担,国家的减负政策效果也很明显,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但也有少部分的家长表示学校要适当增加一些活动器械以满足学生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村子中的大多数家长都认为投资教育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只要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到好的学校就读,自己会尽一切努力为孩子争取,他们认为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够在这个社会立足,才能够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

2、农村医疗服务状况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当地的医疗服务状况比较好,能够满足需要,同时村里的医疗保险也比较到位,可以及时解决看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过大家觉得医疗保险报销的费用还是太少,特别是小病不能解决;医疗机构的医疗(包括医药,挂号,住院等)费用高,手续繁琐,定点医院等限制有的时候让人难以承受。遇到意外事故,大病的时候,国家报销的比例相对还是比较少,所以大多数的人认为医疗保险要以保大病,保住院为重点,很少的人认为应以保门诊或保小病为重点。虽然医疗保险存在一定的缺陷,可是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参加了,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是:每年只要投入很少的一部分钱就能够再出现意外状况的时候获得比较大的补助。投保的费用当中大多数都由村政府承担,这得益于村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大家对于自己承担的比例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不太清楚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一些老年人。对于患病后的就医情况,大部分的人选择的医疗单位村卫生室,只有很少的人选择县级或以上医院。选择村卫生室主要原因是离家近;而县级医院凭借其质量也占据一定份额。

三.农村居民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经费紧张、设备简陋。村民普遍的认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范围窄、比例低,报销的医药费少。对小病、门诊补偿的比例很低。而一般来说,农民患上需住院治疗的大病相对较少,而头痛、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但不需住院治疗。

二是村卫生所大都建在乡医家中,不合格,乡医普遍收入较低,待遇差。有部分的人认为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收费,造成自己的利益受损。调查显示药品较贵、检查太多及乱收费是目前看病贵的主要原因。许多农户反映,同样一个感冒或其它小病,在私人医生那里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定点医院却要花费几百元。

三是农村合作医疗机关有些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够好,有些医院报销手续较麻烦。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定点医院少,看病手续烦。农民就医大多数选择村合作医疗站以及个体医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医疗单位离家近,就医方便,药价便宜,收费低,服务态度好。定点医院少,给农民看病带来不方便。

四.针对调查结果,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提出的看法

对于教育

1.乡镇政府应该把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放在首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___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按照党的__届__全会的战略部署,全力以赴地做好农村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和引领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支撑。

2.可以组织实施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建设遍布乡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建立和完善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水平,让所有农村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3.要加快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有效统筹城乡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送知识、送技术、送人才下乡,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推进“农科教”结合,统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规划,创新农民培训机制,把农村学校建设成为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提供经济信息服。

对于医疗

1、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维系全市农民的民心工程。从调查情况看,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逐步加大对农村卫生医疗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医疗,这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各级组织和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做好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

2、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改变乡村医疗卫生设施简陋的状况,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一环。建议:一是乡镇卫生院实行收支两条线,在编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实行统发,并安排一定资金有计划的购置和更新一些设备,特别是一些应急的抢救使用的设备。二是对村级卫生室进行整合,规范村卫生室功能及乡医的工作职责。三是扩大和延伸村镇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做好农村家园清洁工作。

3、增加定点医疗机构的数量,方便参保农民就医。把有能力,医疗服务状况好,设施先进,服务态度好的医疗机构吸收进医疗合作制度中,让参保的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参保农民就医。

4、要十分关心重视农村医疗卫生这支队伍的建设。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人员、乡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医风医德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二是要激活用人机制,争取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三是建设好乡村诊所,提高乡医待遇。在新农村建设中把乡村诊所的规范化建设列入议程,逐步建设好诊所分离的村级诊所,配备好基本的诊疗设备,同时改善乡医生活待遇,让乡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5、国家可以调整补偿的标准,扩大报销的范围,不仅大病住院等情况可以报销,小病国家也可以帮助解决一部分,解决大多数人的需求。从调查资料分析,报销比例低是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已掌握一定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及时调整补偿标准,使基金既不沉淀过多,也不出现透支,提高农民受益程度。

五.后记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相信,在___、国务院出台的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新农村建设会越来越好。我们大学生也应该积极投入到建设新农村的大潮中,为新农村建设尽一份自己的力。

第三篇 2024年新农村建设参观考察调研报告3250字

为进一步激发调动学员们对湖北经济文化的认识的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武汉警官职业学院组织110名学员和辅导员老师到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实地参观考察。一天的时间,先后参观考察了官桥村和潘家湾村的生产发展、新村建设等情况,并认真听取了两村有关负责同志的经验介绍。每到一处,他们的做法、工作干劲和发展境界都使我们为之叹服,也让我们真正看到了自己思想上的不足,家乡发展上的差距。

一、官桥村和潘家湾镇四邑新村的基本概况

官桥村:位于咸宁市嘉鱼县发展大道南隅,官桥镇政府所在地,与县工业园接壤,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6个自然弯,共有730户,3089人,4245亩耕地,总面积17.6平方公里。这里原是一片黄土地,是一个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的穷山村。在 “领头雁”周宝生的带领下全体干部群众艰苦创业,经过30年的奋斗,从原来简单的春种秋收到多业并举的经济格局,从穷山村到小康社会,从穷乡僻壤到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和经济实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该村的突出特点是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田野集团整合资金1.8亿元整体推进官桥新农村建设。项目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小城镇建设”为主要方式,努力建设“四大产业板块”,即“15000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3000亩有机稻生产基地”、“__亩特色水产养殖基地”、“1000亩农业生态旅游基地”。规划建设用地150亩,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可容纳800户居民入住,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居民社区。

领导班子加强组织领导,他们强化了村民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营造了浓厚的集体主义氛围。特别是聘请了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和湖北工业大学的专家对官桥村进行了科学编制规划即四大产业板块的发展规划。并且该村广泛宣传发动,真真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特别是镇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不厌其烦的讲解、宣传、动员,组织他们进行参观学习。而且落实了村民的社会保障,对迁村腾地的居民给与50000元的房屋拆迁补贴,社区新建房屋明确产权颁发证照,落实低保、补贴等政策切实保障民生。

官桥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街道宽阔平坦,道旁绿树成荫,新村集村民居室、文体中心、便民医务室、超市、群众服务中心、运动场、阅览活动室、幼儿园等于一体,规划村民新居使村民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潘家湾镇四邑新村:潘家湾镇四邑新村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全镇总人口6万人,四邑新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围绕“建一个新村,构五大板块”的建设规划逐步把四邑新村建设成了一个富裕、民主、文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潘家湾镇四邑新村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一是建2300亩苗木基地;二是建500亩竹柳基地;三是建500亩花卉基地,现已建成200亩;四是建千亩蔬菜基地,计划投资一亿元,建成现代科技农业基地,采取“客商+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经营,此模式正在筹建;五是建农家庄园,由企业投资新建“一大两小”三个集餐饮、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新型农庄。由此潘家湾镇四邑新村也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层层增值和良性循环,不但有效地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二、主要感想和体会

1、一个好带头人和一个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对强村富民作用重大。从官桥村和潘家湾镇四邑新村的发展经验来看,他们发展的速度如此快,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威信极高、能力极强的支部书记和一个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敢于创新的领导班子。模范的带头作用和感召力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官桥村和潘家湾镇四邑新村带头人能够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挂在心上,集体、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我就不信农村永远穷!我就不信农民干不成大事,农村就没有出路!”凭着这种不服输、不甘平庸的劲头,1979年,26岁的周宝生毅然放弃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从县化肥厂辞职,被推选为官桥八队队长。上任没几天,看到安徽凤阳联产承包的报道,周宝生便在本队把田地按好坏分类定产,承包给各家各户经营。吃够了“大锅饭”苦头的人们,迸发出多年蕴藏的能量,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当年的粮食产量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周宝生说:“要发展,没有一点敢为人先、敢闯敢干的精神是不行的。”周宝生密切联系群众,有较强的议事能力。“作为人大代表,要代表人民利益”,这是他对自己提出的严格要求。他坚持深入到群众中倾听呼声,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较好地发挥了一位人大代表的职责。在他的带动下,群众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以说,这两个村的领导班子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为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敢于承担风险,开拓创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通过刘庄村刘副主任的介绍,可以看出他们的班子内部没有一点杂音,十分团结,对带头人更是充分的维护。这是一个班子干好工作的必备条件。

2、立足实际,把发展置于第一位。 “领头人”的作用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人,都需要一种机制对自身行为进行校正。因此,管理民主是衡量新农村的一条重要标准。

作为村级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了物质基础,党支部就可以为群众办实事,树立威信,就会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做。官桥村和潘家湾镇四邑新村都有一套符合自己实际发展的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根据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不失时机地抢抓机遇。

官桥村的“四大产业板块”,潘家湾镇四邑新村“五大板块”,这两个村都制定了一整套适合自身实际发展的规划,并能够探索创新,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大力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和设备,不断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既壮大了集体经济,也富裕了村民,使村民真正过上了小康生活。

三、 关于几点启发

1、强村富民首先要强班子。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如果班子不团结、战斗力不强、没有群众威信,发展则是一句空话。要注重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两委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使两委班子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增强班子的凝聚力。要像周宝生那样,发扬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开拓进取,敢为人先,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尽心竭力、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2、加快发展要结合自身实际,抢抓机遇。一步撵不上,步步撵不上。每个地区都应该制定出适合自已发展的短期和长期规划,特别是要把本地方的特色经济发展规划再进一步提高标准和要求,没有高的目标就没有超常规的发展。根据先进地区发展的经验,我们一定要在发展集体经济上作足文章,要向官桥村和潘家湾镇四邑新村学习,以农业上工业,围绕龙头上配套,以大手笔、大气魄上大项目和高科技项目,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真正强村富民。只有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强了,才会有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和本钱。

3、要物质、精神、政治三个文明一齐抓。通过官桥村和潘家湾镇四邑新村的经验,我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努力营造发展的良好氛围。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是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充分必要条件。先进村在大事上都由党员大会、村民议事会讨论决定,村务、财务按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按制度办事。成立了文体艺术团、建起了文化园、图书室、卫生所、康寿乐园等,千方百计搞好各种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对村民进行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教育,既弘扬了社会主义新风尚,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又优化了社会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四篇 恭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700字

恭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张 科

近年来,桂林市恭城县在全区率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了学习先进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经验,2024年3月上旬,贵港市委组织部组织全市组织系统有关干部到恭城县进行了学习考察,对恭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有了较深的了解,深受启发和教益。

一、恭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经验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恭城县从2001年起,按照富裕、生态、民主、文明、和谐的要求,对全县881个村屯中的368个进行统一规划,大力实施“富裕生态家园” 建设,已建成示范村16个,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可科技进步先进县”。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一)提高认识,科学决策。进入新世纪,___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大农民也迫切希望摆脱贫穷落后,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为了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下的面貌,恭城县围绕如何提高生态农业质量,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大发展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并组织各级干部、群众到福建、广东等发达地区考察学习。通过学习和讨论,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紧迫感和责任感。恭城县在广泛征求意见和聘请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决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生态农业质量,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来抓,在当地掀起了一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和大力支持。

第五篇 我市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950字

近年来,我市各级按照胡锦涛___“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本着“整体规划、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结合开展“百千万”帮促工程,培植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庄。最近,我们对部分示范村进行了专题调研,感觉收获很大,很受启发。从调查情况看,这些示范村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三、积极培育文明村风。倡导勤劳致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和睦邻里、尊老爱幼、健康向上的文明风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调查中,我们深切地感到,饱含着乡土气息的文明之风正在扑面而来。一是重视农民教育。比如,东昌府区堂邑镇刘庄村,利用村民学校教育阵地,经常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以及社会公德、伦理道德、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先后举办了文明村民、依法治村、农村卫生知识、农业技术知识、iso900

村里每做出重大决策之前,都要先召开两委会、全体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进行讨论,然后召开村民大会进行表决;村两委制定并完善了村务公开、村干部年度考核、两委干部守则等一系列启示之四:壮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托。从_____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发展情况看,阳谷的刘庙、东昌府区的刘庄、冠县的田马园、茌平的小杨屯等,都是集体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庄。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通过盘活集体资产、租赁经营、承包经营、股份经营等形式,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可以更好地改善公共基础条件、发展公益事业、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应该说,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根本特点和优势。

启示之五:改善基础条件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基础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的原则,通过争取政府投入、引导社会投入、鼓励农民投入、加大集体投入、引进外地投入等多种形式,加快改善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等方面的基础条件,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启示之六,整治村容村貌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各村的基础条件不同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也不一样。但无论基础条件好坏,新农村总要有个新面貌、新气象。要从各村实际出发,远抓新村规划建设,近抓村居环境整治。新村规划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撤并弱小村、改造空心村、培植特色村。有条件的村庄,要积极推广节地、节材、节能、美观、舒适的新型农村住宅。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要以“三清”(清理粪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栏)为重点,以“六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气化)为目标,全面治理“脏、乱、差”问题,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

启示之七,推进改革开放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勃勃生机来源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放的不断扩大。先进村之所以先进,主要是他们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头,调动了内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借助了外部力量,形成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比如,他们有的完善双层经营机制,引导土地流转,强化统一服务,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有的走公司加农户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提高了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有的从优化经营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入手,大力膨胀民营经济,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的通过企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加快发展畜牧养殖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展开了现代农业格局;有的着眼于架起农民与市场、与科技、与城市结合的桥梁,大力兴办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既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也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等等。

启示之八,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的经济建设,它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多方面的内容。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中,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促进和保证作用。因而,不少村都以弘扬“八荣八耻”、促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村风为重点,以加强农村阵地建设为依托,以开展争创“文明村”、”文明街“、“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结合推进平安建设、和谐建设,大力加强农村思想教育,新农村的新风尚正在蔚然形成。

启示之九,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城乡差别表现在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上,根本差在农民自身的素质上。建设新农村的治本之策就是下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代新型农民。要结合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采取政策扶持、集体帮助、龙头带动、农民主动、社会参与的形式,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举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培训班,发展不同层次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大规模地组织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学习从事二三产业的专业技术及

第六篇 关于某市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1400字

近几年,__市不断探索,着力实行某项政府的发展制度,投入大量财政人力,走出了一条__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最近,我们对__市全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__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一)立足市情,确立建设重点。紧密结合市情,__确立了本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五个重点。一是工矿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分煤矿所在地和产业集聚区内两种类型。煤矿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侧重于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企地融合发展、共建共赢。产业集聚区内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则按照产城一体、产城融合、以产促城的理念,与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共同建设。目前,7个煤矿所在地社区基本建成(有两个煤矿所在地不宜建设社区)。二是采煤沉陷区居民安置地新农村社区建设。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__沉陷面积越来越大,目前已有9个乡镇53个行政村176个自然村因采煤沉陷。搞好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工作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__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也是__最大的民生问题。该类新农村社区建设侧重于交通方便、生活便利、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生态良好。现已建成形成规模的沉陷区安置社区6个,处在起步建设中的7个。三是旅游景点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结合旅游开发,将景点所在村与景点统一规划,共同建设,实现新农村与旅游景点相协调、相配套、相融合、相促进。4个旅游景点社区正在加紧建设中。

(三)创新机制,搞活建设方式。__市新农村建设五个重点,在建设侧重点上各不相同,在建设方式上也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主要有工农共建、部门帮建、民企助建、村民联建、市场促建等五种类型。

一是工农共建。工矿所在地和采煤沉陷区居民安置地的新农村建设与煤矿企业紧密相联,__市五个重点新农村建设思路得到了永煤、神火两大集团的关注,他们认为该思路可以有效解决煤矿企业多年想干而干不了的事情,可以有效解决企业与地方群众沟通难、沉陷区居民搬迁难等长期不解的难题。在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投资上形成了乡村1/3,市1/3,工矿企业1/3的工农共建共识。

二是部门帮建。发挥市直部门联系面广、门路多等优势,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部门帮扶工作。__市向新农村社区派驻了市直部门帮扶工作队,发挥了很好的帮扶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__市通过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累计已超过14000万元。

三是民企助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家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目前已有60多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了新农村社区建设。如,华星集团投资50万元支持了李寨镇政府驻地社区道路建设,投资30多万元为十八里镇李窑村安装了高杆路灯100套;小龙人教育集团投资16万元为芒山镇陈楼村修建了水泥路;中州棉业公司帮助酂城镇酂东社区实施了旧房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等。

四是村民联建。由村民民主选举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理事会具体负责工程预算、组织招标、资金筹集、质量监管等,所有程序公开透明,村民明明白白。如城厢乡沱滨社区,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公开招标施工企业、监督进料、监督质量等,农民按成本价住房,大家十分满意;酂城镇政府驻地社区建设中,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全程参与,农民达成了一致意见,旧村拆迁和新社区建设十分顺利。卧龙乡浑河社区、太丘镇黄桥社区、新桥乡朱楼社区等,都是通过理事会管理实现村民联建的好典型。

由此看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已经基本成型与落实,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全部进入小康社会。共同创造美好富裕的明天。

第七篇 2024年4月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考察报告3050字

为了学习借鉴济源、洛阳、栾川、西峡城建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XX年4月13日至16日,县政府常务副县长___、县人大副主任___、县长助理___、组织部副部长___,及城建、文明委、林业局、工商局有关同志,城关镇、杨集乡、券桥乡的主要领导一行,赴济源、洛阳、栾川、西峡等地对城建及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考察。通过实地参观、听取介绍和座谈了解,对四个县市城建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本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深入了解。学习考察中,我们既学习了济源等四个县市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新农村建设和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又学习了当地政府积极营造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的新举措。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讨论,进一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转变了我们的观念,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使我们看到了我镇在观念上的差距,在发展思路和发展环境上的差距,切实感受到发展的压力,同时在考察比较中也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现将考察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要感受

济源、洛阳、栾川、西峡城建及新农村建设工作,起点较高,规划科学,特色鲜明,带动作用强。每到之处,我们都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受到一派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回顾考察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1、领导思想解放,重视程度高。我们考察的四个县市在城建及新农村建设当中,地方领导层都十分重视城建工作,给我们的感受是县市主要领导把城建作为重头戏,倾注全力投入工作,思路开阔,思想解放,迈步大,力度大,效果明显。领导重视。坚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政治责任,夯实各级各部门包重点的工作责任,着力建设示范样板工程,形成了抓城建就是抓发展的浓烈氛围。

2、宣传到位,社会认识到位。各地都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牛鼻子”,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强化“项目是生命线,投资者是上帝,引资是功臣”,破除陈腐思想的束缚,树立以城建发展凝聚人心,以城建发展论英雄的观念,始终坚持以发展说话,发展以数字说话,数字以事实说话。各地都坚持围绕城建发展抓合力,形成合力促进城建发展,四大班子之间、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都围绕发展这个中心,转变观念、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了“一心一意抓发展、万众一心求发展、千军万马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3、科学规划,严格标准。在城建及新农村建设工作总体规划上,注重实施亮化工程,大力培育特色城建。在具体规划上,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努力发挥优势,做到一地一特色。济源、西峡以工业发展为推动发展城建,抓城建抓新农村建设,栾川就发挥地理优势发展城建,洛阳东城新区立足区域优势,以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高科技园区为基础,建设功能完备的产业园区。

4、项目支撑,资金到位。在重点工程建设工作中,坚持引进项目,以项目为支撑,整合各类资源,倾注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支持重点开发建设。坚持外向带动战略,增强发展动力。这几个地区城建发展呈现出强大的活力与其坚定不移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积极扩大项目招商,牢牢把握对外开放不同阶段的重要机遇,不断巩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密切关系。以项目招商为龙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扩大开放,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安排各类项目,整合各类资金,建立捆绑使用机制,形成了整体推进的强大合力。

5、措施得力,力度较大。强化领导责任制、责任分包制、建设督查制、效果评价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建设措施硬,力度大,速度之快。同时,强化全程服务,创造“四个环境”:一是创造上下同心,开明开放的舆论环境。二是创造主动热情、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确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着力建立长效服务体系,推行服务全程代理制,从各个环节服务投资。确保政策不在自己手中截留,差错不在自己身上产生。三是创造公正严明,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四是创造优惠宽松、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6、整体效果好。从四个县市建设的整体效果上看,都表现出重建设出成绩的良好效果。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建设标准高,展现了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良好的外部形象给招商引资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主要启示

济源、洛阳、栾川、西峡城建及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设格局,他们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值得我县学习和借鉴。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是前提。领导重视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城建开发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仅靠城建部门是不行的。搞好城建开发工作,必须进一步夯实各级各部门一把手抓的责任,形成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必须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走“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路子;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把城建开发工作作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开发县域经济的突破口来抓,真正形成全社会抓建设的局面。

(二)科学规划是基础。科学规划是做好建设的基础。在实施建设中,要坚持把科学制定规划放在首位,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是坚持立足长远,着眼当前;二是立足实情,注重实效。规划工作要充分结合

实际,既要看到基础,又要看到潜力,既不好高骛远,又不畏首畏尾;三是注重特色,准确定位。要充分发掘优势和特色,在结合现实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外地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建设格局。

(三)资金是关键。资金投入是事关城建工作的关键。城建工作,既涉及路、水、电、广电、通讯、民居等基础设施建设,又涉及产业发展和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仅靠政府的资金,根本无法满足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只有通过项目招商,充分利用外商资金,才能形成强大的助推力,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同时要组织发动群众对直接受益的建设项目进行自我投入,引导群众作为投入主体,充分发挥受益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和管理,成为推进城建开发工作的不竭动力。

(四)真抓实干是保障。城镇建设工作项目多,任务繁杂,能否树立真抓实干的作风是保证建设项目取得实效的关键。要通过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夯实工作任务。实行一个重点落实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套工作机制考核,一套干部力量实施,各部门联动,将工作项目细化到具体部门,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规划项目、资金、技术、人力捆绑使用到位。

三、几点建议

学习济源、洛阳、栾川、西峡等地城建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建议我县今后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寻求城建及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

1、加强领导,理顺体制。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强化各级各部门抓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明确各级各部门一把手抓城建工作的责任,切实将城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理顺城建工作机制,形成领导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超常工作的运行机制,形成县、乡镇、部门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

2、注重规模,形成特色。坚持把规划工作做在建设之前,做到着眼长远、抓好当前,突出特色,着力挖掘资源,形成独特的建设布局。建议县里今年将老城区开发建设作为重点,加快项目招商,以招商项目促进建设步伐。

3、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引进力度,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引进项目资金,集中投向重点工程建设,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资金投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加大监督、检查、考核工作力度,确保各项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4、明确职责,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大对各级各部门抓城建工作的考核力度。要进一步明确领导、部门在重点建设工作中的责任,加强督查,强化考核,形成上下一心抓城建,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工作格局。

第八篇 肇庆市德庆县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2450字

肇庆市德庆县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24-4-10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肇庆市德庆县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兄弟地市在“乡村变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近期,由建设局何少杨副局长和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邓中生副主任带队,邀请市委农办、规划局派员参加,组织建设局有关科室(单位)的人员和港口、板芙、三角3个镇的镇村干部等一行20人,到肇庆市德庆县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通过参观德庆县的武垄村和金林村,我们深深感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象春风吹暖农村大地,一场群众性的新农村建设运动正在德庆县蓬勃开展,农村大地在这场新农村建设中日新月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肇庆市德庆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况和特点。

从2003年始,德庆县按照肇庆市委、市政府实施“千村生态文明工程”的部署,积极教育、引导和组织广大农民自觉投身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三年来,全县共投入资金3070多万元,成功创建了312个生态文明村,占全市的44.7%,并有33个村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占全市的85%,以上两项工作均走在该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㈠武垄村——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主要内容,以环境建设为切入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武垄村是德庆县武垄镇的一个自然村,是广东省建设厅、肇庆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和德庆县建设局三级共建的生态文明村试点。现有165户,820人。全村居住面积2.9万平方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3万元。在省、市、县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村坚持“尊重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原则,按照“五改五有”的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组织义务投工6000多个工时,投入资金90多万元,实现改水改厕率达100%,铺设硬底化巷道5300平方米,建设硬底化排污渠2300米,拆除猪牛舍和露天厕所480多间,清理卫生死角90多个,种植果树、花卉1000多棵。村里东西两面建有8个沼气池,村民用上了沼气,全村建成3条净化生活污水的生态沟,同时,还改造了村口广场景观、文化广场、篮球场、人民会堂,统一规划建设了具有融入当地建筑特色的“镬耳楼”,其中,第一期8栋住宅已竣工并交付使用,第二期即将动工兴建。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创建活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德庆县别具特色、高标准的生态文明示范村和广东省卫生村,呈现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

㈡金林村——把发展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金林村是德庆县官圩镇的一个自然村,全村410户,常住人口1617人,总面积5.5平方公里。该村曾是德庆县出了名的“问题村”,村里环境条件较差,“脏、乱、差”问题突出。2003年初,该村实施改水改厕、人畜分离、巷道硬底化等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发展,成为了该县创建的第一个生态文明村。同时,该村把发展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充分利用千年古村落的优势,既突出“古村落文化”特色,又做活“水乡生态”文章,成为了广东省小有名气的旅游村,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旅游效应为金林村带来了大量人流和资金流,目前,大部分村民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耕种方式,把发展

二、三产业当成新的创收途径,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达到15%,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奔康。

二、几点启示。

肇庆市德庆县是我省的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级市,在统筹城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中,给我们以下启示:

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重视是关键因素。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为德庆县大力推进创建生态文明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以及我省领导曾亲临德庆县调研指导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___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曾多次作出批示,对当地生态文明村的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德庆县建立健全了层级领导体制,成立了创建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分管精神文明建设的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和副县长担任执行指挥,宣传、卫生、妇联、团委、农业、规划、建设、交通、财政等部门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部成员。各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资金是重要保证。德庆是山区县,财政比较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更加有限。为此,该县采取“几个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向上级争取一点,县级财政挤一点,县直挂钩单位扶持一点,镇里拨一点,社会募捐一点,村集体筹集一点。在“村集体自筹”这一点上,该县坚持不向群众摊派要钱,而是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将乱占乱建的集体土地收回,重新规划宅基地投标,集体山林旱地租赁承包经营,以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村民主要以义务投工的方式参与生态文明村的建设。

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是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的建设者、管理者、维护者和直接受益者,是创建活动的主体。德庆县的先进经验表明,在创建活动中,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入手,从解决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最现实、最直接、最突出的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通过宣传、动员、引导、组织,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力军作用,把创建生态文明村的成果带给千家万户,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才能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生态文明村建设才能真正扎根农村,才真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德庆县一方面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技术、财力、物力上的大力支持,指导创建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生态文明村的浓厚氛围,形成部门齐抓共管、城乡协调、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我们应借鉴肇庆市德庆县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山的实际情况,以创建全国生态市为动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建设“两个适宜”城市,构建和谐中山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九篇 2024关于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5500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按照全国人大农委举办研讨培训班通知精神,四川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先后赴遂宁、内江、宜宾、泸州市,深入到8个县(区)近20个村(社)就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与村社负责人、农民代表、业主代表等进行座谈交流。总的来说,我省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相关部门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主动作为,近年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我省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党的__届__全会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以新村建设为有效载体,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支撑,坚持规划先行、产村相融、分类指导、农民主体、合力推进,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科教文卫广电同步跟进,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去年,省委、省政府还作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决策部署,力争到2024年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截止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新建成新村聚居点10972个、涉及农户112.3万户,改造提升和保护修复村落15354个、涉及农户90.3万户,启动幸福美丽新村试点示范村建设1242个。全省6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累计建成新村聚居点2033个、新农村综合体218个、“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307个;连片发展种植业603万亩,规模养殖户23.7万户;累计硬化农村道路18297公里,农田水利渠系建设17589公里。

(一)坚持规划先行,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早在2024年我省就编制印发了《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2024年-2024年)》和11个分项规划。各地也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编制和完善了新村建设发展规划。在布局上,坚持新村建设规划与小城镇规划、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有机结合、科学衔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中心村、自然村空间形态;在项目上,新村建设规划与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土地整理项目、新村基础设施项目、扶贫开发、旅游开发项目等科学对接、有序实施;在建设上,村落民居规划充分体现农村特色、地域特征、民俗特点,有乡土气息、乡村情趣、乡情乡愁。

(二)注重产村相融,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把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统筹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与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培育成规模、上档次、有市场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循环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实行一三联动、农旅结合,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如泸州市江阳区西岸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了蔬香园、异果园、渔歌园、玫瑰花园、生态植物园等观光休闲“五园”和农耕农俗文化长廊、农耕文化体验区、婚纱摄影基地等景观景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消费,实现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江安县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引进企业采取“六方合作”的方式,即“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协会统筹、金融支持、保险兜底、政府帮助”,通过“公司+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带动发展年出栏500头商品猪的养殖户500户,让农民也能通过发展现代化养殖业增收致富。2024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95元,比上年增长12.8%。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5411元。

(三)创新筹资机制,努力增加新村建设资金投入。在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上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多方投资、共建共享。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省财政每年对60个示范县投入6亿元;从2024年开始,每年投入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20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达75.7亿元。二是积极开展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试点,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等多种形式的农村产权流转。如蓬溪县推出“土地流转经营收益权+担保公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地上建筑物”、“政府增信+银行授信”等四种贷款抵押新模式,搞活了农村金融。威远县推行农业bot模式,避免土地“一租了之”,让农民享受规模经营带来的收益。三是用财政支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通过整合支农资金,将其集中用于为农户和其它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贷款提供贴息、担保,充分发挥放大效应和杠杆作用。如宜宾市翠屏区推进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试点,由区政府、合作社和川茶集团共同成立公司,农民自筹资金加财政补贴占股47.8%,如此一来财政补贴便从过去给农民或企业的一杯水变成了一口源源不断的水井。

(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空间。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围绕农民生活生产需要,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电力、广播、电视、宽带入户连网,改厨、改厕和沼气建设大规模推进,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的生活生产,让农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如宜宾市积极开展“五化一处理”,即:“卫生洁化、污水净化、庭院美化、村庄绿化、村内道路硬化、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探索推进新村规划生态环境评价工作。遂宁市全面推行农村垃圾“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新模式,全市65%的村庄实施了建筑立面清理和风貌塑造工程,75%的村达到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四化要求。

(五)坚持同步跟进,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紧紧围绕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障制度,加快城乡制度接轨步伐,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一是结合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以村级组织(村两委)活动场所和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即“1+6”)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建设。二是加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食堂、寄宿制学校、教学用房和农村教师周转房进行改善建设,大力提升农村办学条件。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教育公平,省政府从2024年起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三是深入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助、妇幼保健、计划生育补助政策,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补助水平,缩小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差距,新农合参保率达99.2%。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救助,完善农村社会低保救助机制,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廉租住房建设,逐步扩大农民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五是着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文化传承融入新村建设全过程。如遂宁市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建了4000平米的村级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引来有名的书画家、摄影家、诗人进行创作,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村规划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一是部分规划做得比较仓促,没有很好将新村功能定位、区域布局、产业支撑、文化品位和建筑风格等综合考虑,规划不全面;一些规划没能按照城镇化进程作相应调整完善,村庄布局不能对应农村人口转移等变化,造成部分农民住房闲置和资源浪费;一些居住点选择不够合理,耕作半径大,远离产业发展。二是在规划建设上复制城区模式。一些新建聚居点,规划设计和建设方式简单套用城区模式,有的搞钢筋混凝土和城市园林花草崇拜,满地都是与农村格格不入、与农民毫不相干的园林、草坪、水景、广场、雕塑等人造景观,弄得村不像村、城不像城。三是新村建设规划人才短缺,特别是既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又懂新村建设规划的人才奇缺,新村建设规划执行和指导难到位。

(二)农民新村建设主体意识比较淡薄。一方面,一些地方群众缺乏主人翁意识,投资投劳积极性不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政府既搭台又唱戏,大包大揽,让农民成为局外人、旁观者;有的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集中建房,打着节约土地的旗号,实则暗藏着支撑土地财政的玄机,无端盘剥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有的地方工商资本强势进入,搞大集中,建小产权房,剥夺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发展权。

(三)资金投入不足,资源配置存在偏差。一是建设资金压力大。新农村建设涉及产业发展、农房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等多个方面,任务面宽量大,资金需求量多,群众集资积极性不高,建设资金需求与政府财力和农民自身投入能力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二是资金整合难度大。目前,中央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大多按行业划拨到地方,到基层很难整合使用,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三是资源配置上没有处理好“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一些地方不惜重金,在基础好、条件好的地方搞示范,集中资源塑造“形象”、打造“亮点”,忽视最需要投入帮扶的边远山区、落后地区,造成区域之间差距不断拉大。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只单纯注重农房修建,忽视农民的生产生活,出现农村“外表光鲜、内部寒酸”的情况。

(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一是农村面源污染比较严重。由于部分农户不能正确使用农用化学品,施肥结构不合理和施药不当,使得土壤受到严重污染,而且通过地表径流污染水体。同时,处理使用后的农用塑料薄膜和秸秆多采用焚烧方式,严重污染大气环境。二是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亟待改善。在中心场镇以外的广大农村,一般没有完善的供水系统,农户直接从河道、池塘、山泉、浅井取水,水质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大多没有经过相关部门认定,多数没有经过净化和消毒处理就直接使用,存在诸多饮水安全隐患。三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建立完整的农村污水处理和排放系统,一些农户直接将污水排入江河湖溪等。由于部分聚居点距离城市较远,垃圾处理运输成本过高,随意丢弃垃圾现象比比皆是。此外,一些新农村示范片尽管建有供排水系统、垃圾库、沼气化粪池、公共厕所等,但维护和运行方面没有资金保障,导致环保设施运营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三、几点建议

(一)从顶层设计上勾勒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路径。新农村建设与深化农村改革紧密相关,既是重要的载体,也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重要目标,建议国家在土地流转、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户籍制度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在政策上有更大突破和松绑,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比如加快农村金融立法,保护广大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农村金融和社会稳定。再比如放活土地经营权已成为新一轮农村改革重点,建议全国人大制定《土地流转法》或国务院制定《土地流转条例》,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流转的管理机构、管理程序、操作规范、合同签订、违约责任等问题。规范政府、农民和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有效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使土地流转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

(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资金运行机制和模式。一是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要确保农业投入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并且每年应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四川是农业大省,“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城镇化率仅有45%左右,农村人口接近4500万,且居住分散,因此新农村建设任务相当繁重。建议在资金投向上要向四川这样的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地区倾斜。二是进一步明晰财权和事权。在新农村建设中,哪些由国家投入,哪些由集体投入,哪些由农民投入应该进一步明确,并合理划分各级财权、事权,从而调动各种主体、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三是注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应清理归并部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重,对某些项目可只下达资金计划,将项目审批权限下放,为地方支农资金整合创造条件。应尽早下达项目,及时拨付资金,加强使用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科学高效。

(三)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受益者、管理者。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相信农民,依靠农民,让农民唱主角,努力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在农村住房尤其新建聚居点空置率很高,除了规划不科学,更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的想法和农民的意愿不一致造成的。因此,在新村建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参与规划、选址、建设、管理全过程,切实保护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决策权。对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公服管理等项目,采取由下而上,让民作主,自主决策,自主实施,实现农民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政府也要从中发挥导向作用。我们大英县探索“申建制”值得推广,新村建设由政府统一规划,农民自愿申请,达到一定数量就开工建设,建设工程中始终依靠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四)重视产业支撑,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形成产业促新村、新村带产业的良好格局。一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按照“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思路来考虑和规划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注重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上下功夫。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要重点扶持一些有规模、有市场、有效益、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通过重组、合作等方式,发展壮大,做大做强。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牌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水平和发展水平。此外,还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三是创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着力培育壮大农村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农民群众在家乡留得住、有钱挣、过得好,就地就近实现增收致富。

第十篇 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6350字

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县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以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内容的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我镇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

__镇为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辖7个村,其中6个农业村,一个蔬菜村,76个自然屯,农业人口8853户3.47万人,农村劳动力1.5万人。全镇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7万亩,林地1.5万亩,水田1.85万亩。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 三农 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20__年全镇gdp总量9.5亿元,增长7%,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 2.02亿元,增长11%。全镇粮豆薯总产5.3万吨,粮食单产430公斤。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5.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6%。日光温室发展到51栋,面积2.3万平方米,普通蔬菜大棚2500个,面积16.7万平方米,年产蔬菜2.44万吨以上。畜牧产值实现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20__ 年向县内外输出劳动力9120人(次),创收32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__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500元,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均收入达3646元,比上年增长13%。实行村财镇管,严格履行财务审批手续,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加强,20__年化解债务180万元,没有发生新的债务,农民政策性负担为零。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镇村道路建设、镇村环境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镇村屯公路383公里,实现了村屯道路畅通;农村计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生态保护、农电网改造等公共服务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农民自编自演开展文体活动,县镇组织的科技、文艺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农业信息网络、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目前,全镇共有 1所中学、18所小学,有3处晋升为省级标准学校,4处小学达到市级标准学校,12处小学实现了县级标准化学校。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科技入户、阳光工程等科教工程,每年培训农民达1万人次以上,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20__年在全镇7个村实行了村干部直选制度,全面推进了村党支部 两推一选 ,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进入 两委 班子,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实现 一肩挑 ,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全镇 两委 47名干部平均年龄为45.4岁,大专以上文化7名,高中、中专40名,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__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在指导全镇村务公开活动中,实行 五统一 (统一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建档),做到 三为主 (村务公开以村 两委 、监督小组、镇农经中心为主),突出 一个重点 (以财务公开为重点),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询意见,将财务公开延伸到村民小组,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综上所述,可见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 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我镇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有待增强。我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功能单一、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推广型、农产品加工型和综合服务型专业组织协会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政府协调成立的多,农民自发组建的少,多数会员不缴纳会费,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助推力弱化。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但其性能、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经济组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问题没有明确的界定。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免征农业税后,我镇农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 缺口 大,加之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很大。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镇、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 小富即安 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20__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5%,初中文化程度占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我镇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的村已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县镇没有稳定的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 盼富 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做 撞钟和尚 、做 太平官 。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同时由于包产到户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发展,也致使了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现象的产生,村委会虽实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五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当地群众有意见。六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发展思路和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就__镇实际情况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前思路可理解为:努力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

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知识化: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出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村镇文明化:积极推进农村的 四改 (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加大对农村公路、农电网、电视网、电话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镇村环境;编修村镇规划,推进现代化村镇建设,改变农村面貌。采取推行农村饮水改造、发展户用沼气、实行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障社会化: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索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管理民主化: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全面实行村干部 直选 和村支部 两推一选 制度,完善 一事一议 、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四、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我镇的实际,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 阳光工程 ,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四)抓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各级要有总体的规划,对全镇来讲,按照 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 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严格规划管理,建新拆旧,逐步推进,实现村屯城镇化建设目标。

(五)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农民自办文化扶持基金,引导农民发展民俗文化表演和地域风情旅游;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六、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十一篇 2024最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3900字

正式接触村官工作已经有半个月了,半个月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我正逐渐融入到农村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进取的心态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为了解邵圩村的农村现状,摸清该村在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法、方式和工作思路。确保更好的开展工作,我对本村进行了初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我利用工作闲暇时间走访了部分农户。与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群众代表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听取了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看法,努力向他们学习工作经验和方法。通过走访,我已经能融入到基层,融入到群众,倾听民生,了解民情,丰富了自己的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水平,也逐渐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下面就从通过调研浅谈如何加快我村的新农村建设。

邵圩村地处潘集区平圩镇以北4公里,有农户1460人,耕地1624亩,村里在立足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食用菌种植良好,金针菇种植发展到5万袋,形成产销一条龙的道路。此外还与龚集、庙新等村合作成立了养鹅协会,养殖皖西大白鹅。同时采取公司化运作模式,组建淮南利民鹅业公司,年内鹅存栏量达3.5万只。此外村里的无公害蔬菜生产也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

邵圩村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建设有一所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上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并建有农家书屋,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条件的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424人,参合率90 %, 村“两委”班子共5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4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40余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

二、新农村建设内容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__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邵圩村要想发展就必须进行新农村建设。

三、 新农村建设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四、建设新农村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经济基础薄弱

简单的农业生产、常规的农业生产占据农村的主导地位,小农意识较为深厚,农业产业化滞后,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形成不了优势,产业缺乏,市场信息落后。造成农民收入低,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我村是一个以农业为发展主的村庄。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以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大力实行科教兴农,虽取得了初步的发展,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国家出台的农村政策中鼓励提倡的农村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要求未在本村得以全面实现。

(二)教科文卫事业发展落后

农村的教育现状是“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我村的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100%,并且失学率较低。但普遍存在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挣钱,村里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较低,同时部分农民比较保守,对农业宣传的新科技、新文化将信将疑,还停留在依靠传统经验和方法种植。农村的基础教育不够全面。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村的文化生活很单调,虽然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电视,但村民了解外界的途径也仅限于此。我通过调查,村民中通过电视了解国家政策的占到94.33%,村委会了解国家政策也占到9成,但我明显感受到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健身和娱乐基础设施缺乏。

五、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研方法及收获

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际的策略。通过查阅《村志》了解历史,通过走访群众得知他们所之所想。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村民就对制约我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议。针对本村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乡亲父老发表的对于改变本村发展现状,尽快脱贫致富的想法、看法,我也思考良多。

农村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很多村民表示最近几年___国务院不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好政策,像小麦,棉花等作物的补贴,生猪养殖补贴,农村医疗保险,新宅基法等。这与国家的好政策是分不开的,在我个人看来,国家政府应继续关注农村,关注居民,将现已出台的关于农村的政策不断加以修养,同时根据时势出台新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

结合走访调查,谈谈个人建议:

(一)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行农特产品的深加工

(二)开展农贸集会,扩大村民收入,消费渠道

(三) 完善水利基础系统

(四)丰富农民头脑,增加农民科学种田知识

(五)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民乡村生活情趣

六、社会实践感悟

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 ,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是青年学生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我们想要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知社会,认清自我,调整和完善自我,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自我,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准备.这是我参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实践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了解国情

单从书本上是很难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占全国农民的现状,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体察民情

走出象牙塔,融入农民大众,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自身成长。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 ,大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自身的能力,为以后建设祖国奠定了基础 。

其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真的很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建设,需要科技的支撑,更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学生到这里来实践。农村,并不仅仅代表着贫穷和落后,更代表着潜力和市场。农村是磨练和锻造人才的地方,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更好的激发人的潜力。农村在召唤着我们当代大学生,农村也同样期待我们为它的发展做贡献,加入到农村的建设中来吧!新农村建设就像一颗花,需要不断的滋养,只要付出,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灿烂之花 .

第十二篇 大学生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3450字

华南农业大学调查团队成员:

【摘要】:

本次调查的主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促和谐”。我们主要调查梅州市大埔县长教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对搜集的资料汇总分析,为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并为当地建设新农村提供一些实际可行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政府规划管理 泥石流 基础设施 规模经济 吸引投资 增加就业 人才交流和医疗合作 精神文明

生态旅游

一、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调查主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促和谐”。

为了响应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做好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本着“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促和谐”的理念,我们组建团队到梅州市大埔县长教村进行新农村建设调查。

我们主要通过立足当地实情,深入了解当地情况,亲身体验农村生活,联系当地村委,走访农户,搜索长教村有关资料,考察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对搜集的资料汇总分析,为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

这次调查活动也提升了团队成员的自身价值,培养了队员艰苦奋斗的作风,升华队员的思想,增强队员的政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而更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实际性的建议,全面提高队员的素质。

二、长教村概况

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长教村是一个山区农村,现有约100户人家。该村是一个典型的人口流出地,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或读书了,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小孩和妇女。

该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苦瓜、南瓜、冬瓜、蜜柚、板栗等。该村没有工业或加工业,没有集体经济,农民自己生产的粮食供养自己家庭,也就是以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为主。

该村是华侨之乡,村里的一些基础设施,如公路、桥梁是华侨捐资建设的。

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什么变化。村民对新农村建设意识不高,积极性不够,当地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不够、执行力度不够。

三、 长教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为期七天的实地考察、走访农户,深入了解当地实情,我们当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整理如下:

(1)农田、菜地没有管理规划,农民收成收入不高。

我们在调查时发现,农民都是自家种稻田、瓜菜,田地和菜地东一块四一亩。政府对这没有规划管理,农民种的瓜菜产量不高,只是供自己家庭吃,基本上没有在市场上卖。

我们刚到长教村的时候就看到一大片倒下的水稻,这是暴雨冲击的结果。如果水稻没有到收割时候,农民损失就很大了。我们采访村委的时候,谈到这种灾情,村委书记跟我们解释说,这是因为农民省了些程序,而且为了多产种植过密。这是可以理解的,农民种水稻都是自家吃的,当然不会花钱预防,这样省些钱省些劳动力,另外他们也想自己的稻田收成高些,于是种植密些。

问题在于,农村没有改变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政府没有统一规划,而村委没有资金援助也就无能为力。如果当地政府在资金、人才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土地资源得到很好的规划管理,就有能力引进先进农业技术,规模生产,发展集体经济,改变原有的自给自足的模式。

(2)泥石流威胁农民住宅,农民安全没有得到保障。

长教村四面高山环绕,暴雨冲击很容易发生泥石流,而农民的房屋就在山脚下,一旦泥石流发生了,农民人生安全就没有保障了。

我们调查的时候就发现有一户村民的房屋已经受到泥石流的积压,这户村民的房子后面紧挨着座大山,高山的泥土下滑到房子压着墙,已经有一米多高了,山上的有些树根已经不稳固了,快要塌下了。如果该户村民的房子不是砖房,而是泥屋的话,早就支撑不住一米多高的泥土的积压而倒塌了。

我们进这户村民的房子里面,可以看到,泥石流的那面墙壁已经湿了。泥石流已经渗到窗子边缘,快要把窗淹没了。我们站在房子里都觉得害怕,想想这户村民在这里居住就没有安全感了。

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户村民竟没有得到当地政府一分钱的住房补助,也没有得到慰问。我们了解了实情,这户村民向村委反应了情况,但结果是这样的,如果房子真的倒塌了,该村民会得到一定补助;如果房子没有塌,即使泥石流威胁很大,村民也不会得到任何补助的。当地政府建议该户村民搬走,但要知道农民盖这房子不容易,就只有这么一座房子,哪有能力搬走呢?

(3)农村医疗条件落后,农民看病难。

我们调查发现,当地只有一间简陋的卫生站,医生是一位村干部,自学成医。当地农民小病不用看医生,大病医生看不好。而且村里老人特别多,老人的各种病痛,如风湿病,在村里是没法看好的,如果老人家里没有人带他到镇上或县里看病,根本就看不上病了,因为从农村到镇上起码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县里要更长时间。

农村医疗条件落后,农民亟需有能力的医生。这一点我们是有深刻体会的。就在我们在长教村建章希望小学设咨询点的那天上午,有一位中年人用摩托车载着一位老人专程到我们设点的地方寻医,老人得风湿病已经很久了。当时很尴尬,我们非常抱歉地告诉他们实际情况,我们不是医疗服务队。当时就非常希望我们懂医疗,能帮上他们的忙。

可见,农村非常需要一间医疗设备齐全、医疗服务良好的卫生站,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4)缺乏人才教师,在村里读小学的孩子越来越少。

调查发现,长教村建章希望小学是附近几条村唯一一所小学,小学里只有几个教师。据了解,村里小学生越来越少,十多年前的时候一个班有三四十人,现在一个班只有二十来人。我们在访问村民时发现,当地小学老师“一身多职”,一般一个老师同时教多科,非常缺乏教师。教学质量不高,很多小孩都跟着父母到镇上或县里读书,但学费很贵,不是一般家庭能负担得起的。

(5)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据了解,长教村唯一一条像样的水泥路是横穿该村的一条国道,一方通往县城,另一方通往福建,这是华侨捐资建设的。村里的其他路都是当地村民自己掏腰包铺的,政府没有这方面的资金支持。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方便,没有投资者来这里投资。农民的房子和稻田没有得到规划管理,这里一间房那里一块田,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管理。

农村没有市场。农民要买肉,只能很早的时候在村头买,那里每天差不多那个时候会有人骑车卖猪肉,过了那个时间一天就吃不上肉了。当地村民都是吃自己种的瓜菜,我们去的那几天吃的是村民给的瓜菜,都是冬瓜、南瓜、苦瓜、水瓜,基本上没有白菜、生菜之类的,能吃上蕃薯叶就很不错了。

农村没有商业街。农民要买衣服只能到镇上或县里去。家具、电器当然也只能到镇上或县里才能买到。

农村没有娱乐场所。村里没有文化广场或活动中心。这让我们很苦恼,很不容易找到一个投放电影的地方,那就是一户人家门前的一小块空地,附近村民每天晚上都会聚在这里乘凉,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我们调查时还发现,村里的小卖部门前贴着今年茶阳镇中考喜报,也许小卖部算是农村的一个公共场所了。

四、建议方案

针对长教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仅供参考:

(1) 政府规划当地土地,发展集体种植业或农产品加工业,形成规模经济。这样有利于引进新的农业科技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也可以把农产品投入市场销售,增加农民收入。

(2) 给受到泥石流威胁的村民提供住房补助,给生活困难的村民提供困难补助,给予农村老党员和退伍军人及其家人定期的慰问金。

(3) 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这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修建公路,方便农产品运输到外面市场。交通方便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投资,发展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带动整条村的经济发展。

(4) 增加就业。农村孩子有些读完初中就到外面打工,有些到外面读大学。外面的生活很吸引人,村里的孩子一般到外面都不会回来村里发展了。如果农村发展工业、加工业,增加就业岗位,一定程度缓解农村缺少人才的问题。

(5) 建立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服务良好的卫生站。可以采取社会募捐,也可以政府投资。解决农村看病难的问题。

(6) 可以跟城市开展人才交流和医疗合作项目。让在读大学生或社会上有志人士到农村小学支教、到农村医院工作。

(7) 加强农村娱乐场所的建设。例如建立文化广场、村民活动中心等。同时加强精神文化宣传,扫除赌博、lhc的风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8) 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业。梅州市的客家文化值得发扬,可以举办一年或几年一度的客家文化节,办自己的文化品牌,吸引外来游客,当地村民可以为游客提供客家饭菜、提供住宿,游人付门票可以到当地果园体验。旅游业可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五、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

关于新农村建设涉农专项资金自查自纠报告十二篇

关于新农村建设涉农专项资金自查自纠报告根据**州财政局财监发377号文件精神,**县财政局迅速组织学习,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并组织自查自纠工作专班,于xx年9月15日至20日,对文件要求的6项新农村建设涉农资金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予以报告.一、基本情况根据上级文件要求,6项涉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财政专项资金检查年限为xx年1月至xx年12月,我局接到文件后,迅速组织学习并予以落实,县财政局组建了以党组书记、局长唐斌同志为组长,副局长黄长德、覃遵成、尹进华、刘伟为副组长,农财股、企业股、预算股、农综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新农村信息

  • 关于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精选十二篇
  • 关于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精选十二篇94人关注

    关于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xx县治河渡镇新农村建设上高示范片包括上高村、黄蓬村、红星村3个村,示范片区域内共有耕地面积8979亩,农户1326户,人口5084人。20xx年,示范片 ...[更多]

  • 2024年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八篇
  • 2024年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八篇60人关注

    乡新农办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农工办正确指导下,开拓创新,认真开展工作,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报告如下:一、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一)、示范村建设 东见山 ...[更多]

  • 2024年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十二篇
  • 2024年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十二篇54人关注

    乡新农办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农工办正确指导下,开拓创新,认真开展工作,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报告如下:一、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一)、示范村建设 东见山 ...[更多]

  • 2024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自查报告十二篇
  • 2024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自查报告十二篇51人关注

    党的**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部署,贫困地区三农工作作为全国三农工作的重点,其新农村建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事关整个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更多]

  • 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八篇
  • 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八篇47人关注

    一、基本情况**镇位于施甸县北部,怒江东岸,全镇国土面积242.8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320米,最低海拔700米,森林覆盖率40.07%。全镇辖18个村民委员会,196个村民小组,190个自 ...[更多]

  • 关于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精选八篇
  • 关于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精选八篇46人关注

    关于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xx县治河渡镇新农村建设上高示范片包括上高村、黄蓬村、红星村3个村,示范片区域内共有耕地面积8979亩,农户1326户,人口5084人。20xx年,示范片 ...[更多]

  • 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十二篇
  • 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十二篇35人关注

    一、基本情况**镇位于施甸县北部,怒江东岸,全镇国土面积242.8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320米,最低海拔700米,森林覆盖率40.07%。全镇辖18个村民委员会,196个村民小组,190个自 ...[更多]

  • 新农村建设工作自查报告十二篇
  • 新农村建设工作自查报告十二篇28人关注

    按照市委的要求,今年xx市科技局继续选派干部下枫木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为了更明确今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更多]

  • 帮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查报告十二篇
  • 帮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查报告十二篇24人关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万源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我局积极落实万源市委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成立了局机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