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滚齿机安全操作维护规程
1、 操作者必须熟悉本机床的机构、性能、传动系统、凭证操作,严禁超性能使用。
2、 工作前按设备点检卡检查机床各部,是否正常、良好。并按润滑规定加油,检查油标油位、油质情况,油路是否畅通,润滑是否良好。
3、 齿轮毛坯必须牢固的安装在心轴上,如同时安放多件毛坯,其端面要紧密靠拢,各接触面间不得有铁屑和脏物。
4、 铣刀杆装到主轴上时,必须用刀杆紧固螺丝将其固定,滚刀装上后,再将后轴承放上,旋紧螺丝并用压板压紧,最后将滚刀紧牢。
5、 滚切不同螺旋角时,刀具转动后应紧固牢靠。
6、 工作中要经常检查工件、刀具及挂轮架齿轮的紧固情况,防止松动。
7、 刚开始工作时吃刀量要小,待工作无锐角处铣开后才准吃大刀。
8、 在挂齿、卡压工件及更换刀具时,要停车进行。当加工中需停车时,应先退出刀具。
9、 机床运转中严禁进行擦拭、调整、测量和清扫等工作。
10、 要注意润滑和维护分度蜗轮和蜗杆,保持精度。
11、 机床发生故障或异音时,必须停机检查修理。
12、 定期进行机床精度检查,如有误差应及时调整。
13、 下班时必须将各手柄放在非工作位置,将刀架退到最后位置,切断电源,清扫机床,保持整洁、完好。并做好交接班工作记录。
第2篇 滚齿机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 危害因素分析
1.1电器设备的接地失效,可能造成触电伤害。
1.2 作业时戴手套,用手触及运丝机构或工件可能会造成人员伤害。
1.1 在机床上上落工件、安装刀具或测量尺寸时,两人工作不一致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1.3高速切削时不安装防护板,不戴防护眼镜,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
1.4工作台上杂物可能绊倒操作者。
1.5 用手或棉纱擦拭正在转动的刀具或机床传动部位可能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
1.6 拆装刀具可能伤手。
1.7 使用扳手时用力过猛可能摔倒。
1.8机床上活或落活时,与起重工配合不当,站位不当,可能造成起重伤害。
2 依据标准
2.1 遵守金属切削机类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则》所依据的标准。
2.2《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指南》
3 作业要求
3.1 作业前:
3.1.1对设备的机械、电气、各操纵手柄、防护装置以及当班需用的工、量具等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良好,并按规定加油润滑
3.1.2 穿戴使用好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3.1.3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的接零(地)保护必须牢固可靠。
3.2作业中
3.2.1 必须遵守机械切削安全通则。工作前应按工件材料、齿数、模数及齿刀耐用情况选用合理的切削量,并根据加工直齿和斜齿调好差动离合器, 脱开或接通,以免发生事故。
3.2.2 铣齿轮时,毛坯底面与工作台之间的高度不能低于机床规定高度。工作前应正确计算,各挂轮架的齿轮的齿数,齿合间隙要适当,选用的齿轮其齿合面不应有划痕,堆顶及油污。挂轮架内不得有工具和杂物,同时根据齿轮铣削宽度调整好刀架行程挡铁。
3.2.3 轮坯垫圈的直径,应小于被加工齿轮根圆直径的3毫米。铣削半面形齿轮时需装平衡铁。
3.2.4 刀杆、刀杆支架、刀杆垫圈、刀孔装卡时应擦净。装卡铣刀时,要穿入合适的键,装夹的刀具必须紧固,刀具不合格,锥度不符不得装夹。
3.2.5 搬动刀架角度时,要注意刀架下滑。
3.2.6 根据被加工齿轮的要求,在吃刀前应对调整部位检查。
3.2.7 铣斜齿轮时,一定要把工件卡牢,以免在铣削中发生转动。 不准碰撞刀架,不准拆开走刀丝杠,提升刀架必须退刀。
3.2.8 开快速时,铣刀不准与工件碰撞,退出时距离不得太长, 以免刀架与工作台碰撞。
3.2.9 被加工齿轮的模数、直径等,不允许超出机床的技术规范。
3.2.10挂轮时应切断电源。
3.2.11 工件层叠切削时,其相互接触面间要平直清洁,不得有铁屑等杂物。
3.2.12 当切削不同螺旋角时,刀架角度搬动后应紧固。
3.2.13 不得机动对刀和上刀,当刀具停止进给时,方可停车。
3.2.14 工作中要经常检查各部轴承的温升,不许超过50度,在大负荷时应注意电机的温升。
3.2.15 有液压平衡装置的设备,在铣削时应注意按规定调整好液压工作压力。
3.2.16 在加工少齿数齿轮时,应按机床加工范围,不得超过工作台蜗杆的允许速度。
3.2.17 必须经常检查并清除导轨及丝光杆上的铁屑和油污。清扫铁屑应采用专用工具,并停车进行。
3.2.18使用扳手扳螺帽(螺栓)时,用力要适当,扳动方向无障碍。
3.3 作业后
3.3.1 将各操作手柄置于非工作状态,刀架退至最后位置关闭电源。
3.3.2 清扫机床、厂地,工具、工件等附件擦净放置整齐。
3.3. 3 做好车床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
4 应急措施
4.1 发生事故,应首先抢救伤员,并及时、如实报告单位领导,保护事故现场。
4.2 保持滚齿机原始状态,便于事故原因分析。
4.3 生产现场发生火情,锯床操作者应立即切断电源,向车间外疏散。
4.4 发生触电伤害,应立即拉闸断电,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实施人工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触电者脱离电源有可能摔伤时,要采取防止摔伤的措施。
4.5 发生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关闭电源,在故障排除后,方可进行操作。
4.6 应急电话:(市)火警:119(公司)急救:
第3篇 滚齿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①对设备的机械、电气、各操纵手柄、防护装置以及当班需用的工具、量具等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良好,并按规定加油润滑。
②装夹的刀具必须紧固,刀具不合格,锥度不符,不得装夹。
③工作前应正确计算各挂轮架的齿轮齿数。间隙要适当,选用的齿轮其啮合面不应有划痕、堆顶及油污挂轮架内不得有工具和杂物,同时根据齿轮铣削宽度调整好刀架行程挡铁。
④铣削半圆形齿轮时需装平衡铁。铣削时注意以下几点。
a.工作前应按工件材料、齿数及齿刀耐用情况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并根据加工直齿和斜齿,调好差动离合器,脱开或接通,以免发生事故。
b.操作者不得自行调整各部间隙。
c.多工件堆积切削时,其相互接触面间要平直清洁,不得有铁屑等杂物存在。
d.当切削不同螺旋角时,刀架角度扳动后应紧固。
e.不得在机器转动时对刀和上刀,当刀具停止进给时,方可停车。
f.工作中要经常检查各部轴承的温升,不许超过50℃,在大负荷时应注意电动机的温升。
g.有液压平衡装置的设备,在顺铣时应注意按机床规定调整好液压工作压力。
h.加工少齿数齿时,应按机床规定计算,不得超过工作台蜗杆的允许速度。
i必须经常检查并清除导轨及丝杆、光杆上的铁屑和油污。清扫铁屑应使用专用工具,并停车进行。
j使用扳手与螺帽(螺栓)必须相符,用力要适当,扳动方向无障碍。
k.紧卡工具应把轴承架放在适当位置,托刀架离开工件应卡紧。
第4篇 滚齿机工安全操作规程
1、对设备的机械、电气、各操纵手柄,防护装置以及当班需用的工量具等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良好,并按规定加油润滑。遵守齿轮工一般安全规定。
2、装夹的刀具必须紧固,刀具不合格,锥度不符不得装夹。
3、工作前应正确计算各挂轮架的齿轮的齿数,啮合间隙要适当,选用的齿轮其啮合面不应有划痕堆顶及油污。挂轮架内不得有工具和杂物,同时根据齿轮铣削宽度调整好刀架行程档铁。
4、削半面形齿轮时需装平衡铁。
5、工作前按工件材料、齿数、模数及齿刀耐用情况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并根据加工直齿和斜齿调好差动离和器,脱开或接通,以免发生事故。
6、操作者不得自行调整各部间隙。
7、多工件堆积切削时,其相互接触面间要平直清洁,不得有铁屑等杂物。
8、当切削不同螺旋角时,刀架角度搬动后应固紧。
9、不得机动对刀和上刀,当刀具停止进给时,方可停车。
10、工作中要经常检查各部轴承的温升,不许超过5 0℃,在大负荷时应注意电机的温升。
11、有液压平�装置的设备,在顺铣时,应注意按机床规定调整好液压工作压力。
12、加工少齿数齿轮时应按机床规定计算,不得超过工作台蜗杆的允许速度。
13、必须经常检查并清除导轨及丝、光杆上的铁屑和油污。清扫铁屑应采用专用工具,并停车进行。
14、使用扳手与螺帽(螺栓)必须相符,用力要适当,扳动方向无障碍。
15、紧卡工具应把轴承架放在适当位置,托刀架离开工件应卡紧。
第5篇 滚齿机安全技术规程
滚齿机安全技术规程
1.工作前要穿着好劳动防护用品,扎好袖口,严禁戴手套和围巾。
2.装夹的刀具、工具必须坚固,开车前进行各部件检查、润滑,并经试车检查良好,方可投进使用。
3.不许开车对刀和上刀。当刀具停止进给时,方可停车。
4.运转时不准将手伸人刀具和工件之间,不准擦拭设备。清扫设备、铁屑应用工具,清扫导轨及丝杆、光杆上的铁屑和油污要停车进行,人体不要接近机床转动部位。
5.加工的工件装夹要牢固,进刀量要适当,自动进刀要定好限位保险装置,对刀调整行程时要使刀具退出工件,调整后手摇试车。
6.齿轮架内不得存放工具和杂物,安装放置滚刀,找正应保证稳妥可靠。
7.铣削半面形齿轮时需装平衡铁块。
8.使用天车时按“天车安全技术规程”和“挂钩安全技术规程”执行,要与天车工密切配合。
第6篇 滚齿机安全操作规程
1穿好工作服、扎好袖口,女工要戴好工作帽,不准穿凉鞋进入工作岗位。
2对设备的机械、电气、各操作手柄、防护装置以及当班需用的工、量具等,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良好,并按规定加油润滑。
3装夹的刀具必须紧固。刀具不合格,锥度不符不得装夹。
4工作前应按工件材料、齿数、模数及齿刀耐用情况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并根据加工直齿和斜齿调好差动离合器,脱开或接通以免发生事故。
5当切削不同螺旋角时,刀架角度搬动后应紧固。
6机床开动时,不准用手模刀具和工件。测量工件尺寸、机床变速、调整、装换工件、刀具等必须停车。
7使用板手与螺帽(螺栓)必须相符,用力要适当,扳动方向无障碍。
8机床运转时,不准离开机床,必须离开时应停车、断电。
9发生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停车。自己排除不了的故障,应报有关部门修复。
10发生人身、机器事故应保持现场,并报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