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操作规程 > 管理规程

焊接安全管理规程(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2-06 07:05:32 查看人数:16

焊接安全管理规程

第1篇 焊接安全管理规程

(1)焊接操作人员属特殊作业人员。须经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掌握操作技能和有关安全知识,发给操作证件,持证上岗作业。未经培训、考核合格者,不被上岗作业。

(2)电焊作业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和白色工作服,使用护目镜和面罩,高空危险处作业,须挂安全带。施焊前检查焊把及线路是否绝缘良好,焊接完毕要拉闸断电。

(3)焊接作业时须配置灭火器材,应有专人监护。作业完毕,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观察,确认无引火点后,方可离去。

(4)焊工在金属容器内、地下、地沟或狭窄、潮湿等处施焊时,要设监护人员。其监护人必须认真负责,坚守工作岗位,且熟知焊接操作规程相应急抢救方法。需要照明的其电源电压应不高于12v。

(5)夜间工作或在黑暗处施焊应有足够的照明;在车间或容器内操作要有通风换气或消烟设备。

(6)焊接压力容器和管道,需持有压力容器焊接操作合格证。

(7)施工现场焊、割作业须执行“用火证制度”,并要切实做到用火有措施,灭火有准备。施焊时有专人监护;施焊完毕后,要留有充分时间观察,确认无复燃的危险后,方可离去。

第2篇 焊接与脱脂安全操作规程

1.焊接

1)保持工作现场无各种障碍物,每次剪下的带头必须放在废料斗中。

2)废料斗装满后及时吊出,倒掉,防止带切头、切尾滑落到生产线上造成事故。

3)严格按照“双层剪操作规程操作”,禁止将手指、脚伸入剪刀行程以内(用工具代替)。

4)剪切时,应检查废料斗是否到位,防止带头带尾落入下通道或滑落外面伤人。

5)剪切前必须压下剪前夹送辊,以防剪切时带头反弹伤人或损坏设备。

6)处理焊轮或进行维修时一定要将上刀架中销子锁上,避免其落下伤人。

7)焊接时人员不要距焊轮太近,以免火花溅出伤人,观察焊轮质量时一定要戴好手套,以免划伤手。

8)使用电动手剪剪切焊缝时,要戴上手套,以免划伤手。

9)剪切带钢时,确认无人在剪下工作时方可进行。

10)焊机剪刀槽中的切头尾要及时清理,以免损坏设备。

11)焊接时避免眼睛直视弧光。

12)注意避让焊机夹钳、对中、剪刀等活动部位的有效行程,防止夹伤。

2.脱脂

1)脱脂人员在台上行走时,防止台上各管道拌倒跌伤。

2)工作中接触碱液时要戴好专用手套,防止被蒸气、碱液等烫伤。

3)向箱体内加水时,要有专人注意水位,以免溢出箱体。

4)向碱洗槽中加脱脂剂时,要用行车吊上平台,开关阀门要缓慢防止碱液突然溅出,人工搬运时,在楼梯上行走注意安全。

第3篇 导、母线焊接工安全操作规程

1.施焊前必须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完好,电气设备的接地是否可靠,施焊时严格遵守“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2.修正导线和母线,不准使用无柄锉刀。

3.施行对接焊时要装好防护罩,以免电弧烧伤人体。

4.施行石墨炭精电弧焊时,必须配戴石棉手套。

5.使用电烙铁锡焊时,应检查电烙铁是否漏电。在使用中不得靠近易燃物品,使用完后要立即切断电源。

6.母线进行氩弧焊接时,首先应检查氩弧焊接设备是否完好、焊接时严格遵守氩弧焊焊工安全操作规程,并配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7.氩弧焊施焊时,应先放置好防护遮栏屏,其他人一律不准进入施焊范围。

——摘自《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4篇 冷作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气焊(割)工

1.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作业前必须戴好防护墨镜,并严格遵守“焊工一般安全操作规程”。

2.操作前,必须确认作业现场无易燃易爆物品,霞普气屏、氧气瓶及橡胶软管的接头、阀门及紧固件应紧固可靠,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检查漏气时,应用肥皂水进行检漏,严禁使用明火检漏;氧气瓶及其附件、橡胶软管或工具上不能沾有含油脂的东西。

3.氧气瓶、霞普气瓶必须配备防震圈(2个/瓶)且氧气瓶与霞普气瓶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米,并必须采用固体、隔离措施,严禁乱搬气瓶;氧气瓶、霞普气瓶与明火的距离应至少为10米,如条件限制,则应不小于5米,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注意氧气管为白色,霞普气管为橙色,与割炬连接是切不可错接。

5.霞普气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将割炬的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们,停止供气,严禁将弯折软管的方法消除氧气软管着火,霞普气软管着火时,可用弯折着火点供气端一段胶管的方法将火熄灭。

6.严禁将橡胶软管放在电线上、通道上,或把重或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不准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使用时为防止割破软管,在软管经过的车行道时必须加金属护套或开地沟埋设。

7.开启气瓶阀门时,要用专用工具,动作要缓慢,操作者面部不要面对减压阀,但要仔细观察压力表的指针是否灵敏正常,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瓶或霞普气瓶。

8.气瓶设备管道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击冻块;氧气阀或管道应用40℃温水溶化。

使用前,应检查割炬的射吸能力、各连接处密封情况。

9.点火前,急速开启割炬氧气阀门,用氧气吹除气道中灰尘、排除胶管中的混合气体,但严禁对准身体各部位。

10.点火时,先微开预热氧阀,再开霞普气阀,迅速用电子枪点火,调整火焰,待工件预热至燃点,再开切割氧进行切割。开启时不应过猛,以防喷射出熔融铁水。

11.当割炬由于强烈加热而发出“劈啪”的爆鸣声时,必须立即关闭霞普气阀门,并将割炬放入水中冷却。注意最好不要关氧气阀。

12.熄灭火焰市,应先关切割氧,再关霞普气和预热氧气阀门。操作中如发生回火,应立即关切割氧气阀,再关霞普气阀和预热氧,待割炬冷却后,方可继续使用。

13.割件表面切割前应先清除氧化皮及油污等,以防氧化皮剥落分离时伤害眼睛和阻塞割嘴,产生回火。操作中,如发现割炬散火,严禁在喷火时通割嘴,防止烧伤。

14.氧气瓶中的氧气几霞普气瓶中的霞普气严禁全部用完,氧气瓶至少应留有不小于1mpa的剩余压力,而霞普气瓶中剩余压力不应小于0.1mpa,并挂上“空瓶”标识。

15.禁止使用没有减压阀的氧气瓶和霞普气瓶;气瓶用压力表、减压阀必须按规定定期送交理化室进行校验,如不合格,必须立即更换。

16.工作结束或离开现场后,必须关闭割炬并放好,且必须立即关闭氧气、霞普气瓶,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整理好橡胶皮管,灭绝火种,并清扫工作现场。

(二)混合气体保护焊工

1.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作业前必须穿戴好面罩、护套、脚套。遵守“焊工一般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本设备者禁止使用。

2.操作前,必须确认作业现场无易燃易爆物品,设备完好。焊机电源线、引出线及各接线点是否良好,罩壳齐全,焊机接地良好。

3.推电源闸刀开关时,身体要斜偏一些,且要一次推到位,然后开启焊机;停机时,应先关电焊机,后关控制电源闸刀开关。

4.开启气瓶阀门时,要用专用工具,动作要缓慢,操作者面部不要面对减压阀,但要仔细观察压力表的指针是否灵敏正常,移动氩保气瓶时,避免压坏焊机电源线,以免漏电事故发生。

5.禁止使用没有减压阀的氩保气瓶;气瓶用压力表、减压阀必须按规定定期送交理化室进行校验,如不合格,必须立即更换,严禁再使用。

6.氩保气瓶中的氩保气严禁全部用完,氩保气瓶至少应留有不小于1mpa的剩余压力,并挂上“空瓶”标识。

7.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时,应设焊接保护屏;如无保护屏,则应提醒周围人员不要直视弧光。

8.操作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焊缝的质量,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焊接完后,切勿用手直接触及焊缝及其周围区域、以防烫伤。

9.焊接时,尤其是在容器内作业,如环境潮湿、空间狭窄及夏天出汗较多或阴雨天的情况下,都严禁使操作者自身成为焊接回路的一部分。

10.工作结束后,立即关闭氩保气瓶上的阀门,先关闭焊机。后切断电源,把焊接送丝机构小车放回原处,并清扫工作现场。

第5篇 龙门式焊接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设备要求专人操作,工作前必须清理导轨面及其周围环境,不得有妨碍台车运行的杂物,保证龙门架行走顺畅平稳。

2、检查各电源线路是否良好,严禁有导电漏电现象,各导轨轮间间隙应定时调整,使导向轮与导轨侧面严密配合。

3、定期清理焊剂回收装置筛网上的堵塞物,确保焊剂颗粒能够通过筛网。

4、减速箱内及轴承座加注30#机械润滑油,每一年更换一次;齿条齿轮副用30#机械油润滑,班前加油工作。班后加油保护;各滚动轴承加注3#钙基润滑脂润滑,每一年更换一次。

5、台车在空车时,注意焊臂应提升至翻转支架不相碰的位置。

6、焊接机在“调整”状态下(立柱不回转的),台车行走为连续动作,在“焊接”状态下,为点动作走,启弧后,台车能联动行走,否则应着重查修联动线路和转换开关。

7、着重注意门架行走的调速控制器-变频器,若在行走过程中出现报警现象,应参阅随机的变频器使用说明书,察看相关的参数,额定电流,v/f特性曲线,转矩补偿等,并同时注意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不应超过变频器的允许范围。

8、上下h型钢要平稳,翻身时要注意焊臂是否安全。

9、吊装时要注意设备和人员安全,大型构件翻身时要在地上进行。

10、焊嘴及焊丝与机头间是用绝缘板绝缘的,应定时检查绝缘板是否磨损,如发现磨损破裂,应及时更换,绝对不允许短路。

11、导线轮应滑动灵活,不得有阻梗和卡死的现象,如有阻梗卡死,应及时修理,不得强行使用。必须经常检查电缆绝缘情况,如有损坏须停止使用,加强绝缘或调换电缆。

12、焊接过程中焊丝及机头带电(电弧电压)必须按安全操作规程戴用防护用具。

13、定期检查更换焊车与送丝机构的减速箱内润滑油脂,定期检查焊丝输送滚轮与进给轮,如有磨损应及时更换。

14、焊机启动后如风扇不转动,不得进行焊接,要及时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定期清理焊剂和回收机内的灰尘。

第6篇 焊接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

1.从事焊接实际操作的从业人员要严格遵守本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纪律,忠于职守,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反对玩忽职守的渎职行为。

2.必须听从指导教师的要求,按照《焊接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焊接操作,焊接实训室内严禁打闹,严禁烟火。

3.不得私自拆装实训室焊接设备或工具。

4.必须按照安全要求穿戴好工作帽、工作服绝缘鞋后方可进入焊接实训室,进行焊接操作,禁止穿用化纤制品的工作服。

5.焊接操作之前必须认真按照正确方法检查焊接设备,发现有安全隐患时,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情况,隐患排除前严禁进行焊接操作。

6.认真检查施焊现场是否存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是否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良好的通风设备;是否有良好的照明,当确认都符合安全要求时才能工作。

7.必须时刻保持进出工作通道和消防通道畅通。

8.严禁把自来水管、暖气管、脚手架管、钢丝等当作焊接地线使用,严禁将焊接电缆搭在气瓶上。

9.严禁撞击和滚动气瓶,严禁将气瓶放置在热源处。气焊气割设备、胶管、焊割炬禁止沾染油污,防止碰撞碾压,禁止混用胶管,禁止用电弧点燃气焊割炬。

10.不得私自焊接容器,焊接有毒金属及化学容器时应戴好防毒面具,焊接容器时应把所有的阀门、入孔打开,清洗、化验、置换后方可施焊,严禁在有压力的容器上进行焊接。

11.焊接过程中如需调整焊接电流应在空载的情况下进行,焊接设备如需改变输出电流方式应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焊接过程中,应按焊接电源的额定暂载率使用,禁止超载使用。

12.在进行氩弧焊、等离子焊接时,由于使用的电极有微量放射性,在磨削时应使用有吸尘设施的砂轮,并戴好口罩,磨削后,用活水流冲洗双手,并把电极存放于专用铅盒中。

13.工作结束后,应立即切断电源,盘好电缆线(电缆线应单相盘好,以免在使用误操作造成短路)、气管,关好气瓶,把所用工具放回工具箱,物料摆放整齐,清扫工作现场。认真检查工作现场,看是否有余火存在,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准撤离。

第7篇 电子焊接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焊接电子产品时,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手镯,以防静电损坏电子器件;

• 用完电烙铁时,必须把烙铁放在支架上,以免烫坏设备及工作台,引发火灾;

• 焊接维修的电子产品时,必须在设备断电状态下进行;

• 焊接时要求电铬铁与水平面成约60度夹角,焊点处加热时间为1.5~3s;

• 焊点要求大小均匀、光滑无毛刺,不得有虚焊、假焊及搭焊现象;

• 在使用电烙铁时,电源线路出现异常情况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 不得用湿手接触烙铁开关,插座, 更不要用湿布去擦拭和用水冲洗电烙铁;

• 插拔电源插头时,要小心操作,以防被电击伤;

• 离开工作岗位,必须切断工作位电源;下班时,应切断总电源。

第8篇 焊接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1.焊接前,应先检查焊机设备和工具是否安全,如焊机接地及各接线点接触是否良好,焊接电缆绝缘外套有无破损等。

2.改变焊机接头、更换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线、转移工作地点、更换保险丝及焊机发生故障需检修等,都必须切断电源后才能进行。

3.更换焊条时,焊工应戴绝缘手套。

4.在金属容器内(如船舱、管道等)、金属结构上及其他狭小工作场所焊接时,触电的危险性最大,必须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

5.焊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将自身、动物及机器设备的传动部分作为焊接回路的一部分,以防焊接大电流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6.加强个人防护。焊工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完好的工作服、绝缘手套、绝缘套鞋及绝缘垫板等。

7.电焊设备的安装、修理和检查必须由电工进行,焊工不得擅自拆修设备和更换保险丝。

第9篇 局限空间内焊接作业安全规程

何谓“局限空间”,一般常指容积小、自然通风差的空间,也指那些不需要经常进入其间进行保养、维修或清扫的空间,即平时无人进人工作的封闭空间。故有人也称其为“有限空间”、“密闭空间”或“设备内”等。广义上也包括不具备一般工作场所固有的安全特点(如照明、通风、换气、通道)的任何一种空间环境。

美国联邦法规1910•146•j《审批性局限空间》,给出“局限空间”的定义是指具备下述条件的空间:

①空间足够大,雇员身体可全部进入并可在其中进行指定的作业;

②进出该空间的方式受限(如塔储罐、储槽、筒仓、储藏间、地坑等都是进出方式受限的空间);

③该空间不是雇员常设工作地点。

审批性局部空间是指具备下述一个或几个条件的局限空间:

①会有有毒大气或可能产生有害大气;

②会有可能淹埋进入者的物质;

③内部有能把进入者夹住或窒息的结构,如向内咬合的凸(齿)轮、向下倾斜的工作面或收缩口较小的锥形装置等;

④有任何其他已知严重危害安全和健康的因素。

一、局限空间焊接作业危险性分析

局限空间焊接作业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系统清洗、置换处理程度、容器内部结构,还与施工进度、难度、劳动组织协调等密切相关,其危险性有以下几方面。

1.环境危险

(1)缺氧危险。系统经退料、蒸煮、清洗、置换等处理后容器(空间)因通风不畅氧含量小于18%,有时施工用火内部耗氧量大,氧含量达不到18%。

(2)易燃、可燃物。系统处理.不干净,容器(空间)内存在死角,相连物料管线未隔离物料内漏、互串,施工用易燃、可燃物料泄漏,运行设备发生跑、冒、滴、漏等。

(3)有毒有害物。系统处理不干净,存在残留h2s、瓦斯、co等。填料吸附有毒有害物系统未隔离,开工过程中系统阀门关不严,内漏惰性气体。值得注意的是:在一般作业环境下“有毒”和“无毒”的界限和概念是非常清楚的。但将这两个概念引用到局限空间作业环境时,就都是相对的。如在一间2m×1.5m×2.7m(总容器8.1m3)的标准卫生间中洗浴,当用管道煤气热水器时,燃烧1m3煤气将生成同体积的co2并消耗0.5m3的氧。此时,如卫生间是密不通风的,空气中co2浓度将达到8%以上,同时因空气中的氧分在降低,氧含量将低于16%。两者均已达到可使人瞬间昏迷的浓度,若抢救不及时,死亡在所难免。

(4)局限空间内有转动构件。系统停工处理后,转动构件动力源(电源、气源等)未隔离,误送电或误操作,接线错误,施工不协调,启动转动构件。

2.施工危险

(1)触电危险。施工照明,设备用电,未使用安全电压和漏电保护装置,电源线破损,工具、设备漏电,违章作业。

(2)脚手架及其使用隐患。容器内搭设高脚手架不规范,稳定性差,跳板活动,材料不合格。使用时超载,脚手架下塌或翻倒,坠落和物体打击伤害。

(3)防护器材及其使用缺陷。气体防护器材、安全带、安全帽使用不正确;气体防护器材缺陷:氧气源不足、药剂失效、输送软管漏气、脱落、未定期校验、监测仪器不准确。

(4)施工机具缺陷。施工用卷疡机、起重机、手持电动工具未经安全检查,出现卷扬机刹车不灵、钢丝绳断、手持电动工具漏电等。

(5)焊接粉尘、高温危害等。

二、局限间空作业主要危险

局限空间作业主要危险是缺氧、窒息和着火爆炸。

1.缺氧的原因和事例

缺氧的原因和事例见表5-1。

2.发生着火爆炸事故的原因

(1)焊接动火前对容器内的可燃物置换不彻底,或取样化验和检测数据不准确,或取样部位不适当,结果在局限空间内或动火点周围存在着爆炸混合物。

(2)在焊补操作过程中,动火条件发生了变化。

(3)动火检修的容器未与生产系统隔绝,致使易爆气体或蒸汽互相串通,进入动火区段;或是一面动火,一面生产,互不联系。在放料排气时遇到火花。

(4)在尚具有燃爆危险的车间、仓库等室内进行焊补检修。

(5)对未经安全处理或未开孔洞的密封容器进行气割或焊接。

三、局限空间焊接作业安全措施

1.实行隔离

(1)采用盲板使焊补的容器管道与生产的部分完全隔离。盲板除必须保证严密不漏气外,还应保证能耐管路的工作压力。电气系统挂警告牌,进行断开处理。

(2)为避免盲板受压破裂,在盲板与阀门间应加设放空管或压力表,并派专人看守。

(3)凡可拆卸并有条件移动到固定动火区焊补的物件,必须拆移至固定动火区焊补。

2.彻底置换

(1)通常采用蒸汽蒸煮,接着用置换介质吹净等方法,将容器内部的可燃易燃和有毒物质置换排出。常用置换介质有氮气、二氧化碳、蒸汽或水等。

(2)在可燃物容器外焊补,操作者不进人容器内,其内部可燃物含量不得超过爆炸下限的1/3~1/4;若需进入容器内焊补,除可燃物不得超过上述含量外,还应保证含氧量在18%~21%,毒物含量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21—2002)的规定。

(3)置换作业必须以气体成分化验分析合格为准。

(4)只置换易燃易爆有毒物质,若操作者需进入容器作业,还需用空气置换惰性气体。条件许可,可机械通风,使容器内空气处于对流状态。

(5)未经置换处理,或虽已置换但尚未分析化验气体成分为合格的可燃物容器,均不得随意动火焊补。

3.清洗

(1)焊补前,可燃易燃易爆液容器管道内必须仔细清洗干净。

(2)有保温材料的容器管道,其里外都必须清洗,应将动火点周围1m的保温材料拆除,焊补完后恢复。

4.气体分析和监测

(1)检修动火开始前0.5h内,必须从容器内外的不同地点取混合气样品进行化验、分析,化验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焊补。

(2)焊补过程中需要继续用仪表监测,发现可燃易燃气浓度上升,立即暂停火,每次置换清洗化验分析合格后方再开始动火焊补。

(3)动火焊补时,应打开容器的人孔、手孔、清扫孔和放空管,严禁焊补未开孔洞的密闭容器。

5.安全管理

(1)检修动火前,必须按hg23011—1999《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规定办理《动火作业证》,明确动火程序,落实安全措施,并应通知厂内消防队。

(2)在工作地点周围10m内应停止其他用火工作,并将易燃易爆物品移至安全场所。

(3)必须准备好消防器材。在黑暗处或夜间工作,应有足够的照明,并准备好带有防护罩的手提行灯(12v)等。

四、带压不置换动火的焊接作业安全

带压不置换动火是指含有可燃气体的设备、管道,在一定条件下未经置换直接动火补焊作业的技术。由于它动火条件不稳定,这项技术目前被国家有关安全规程所禁止,如gb9448—1999《焊接与切割安全》中4.1.8条规定,禁止在带压的容器、管道上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但在石油化工企业又往往为生产需要而必须采用。为确保带压动火安全,必须采取如下安全措施。

1.控制氧含量

(1)焊补前必须进行容器内气体成分的分析,以确保其中氧的含量不超过安全值,使得可燃物质含量大大超过爆炸上限,从而不会形成爆炸性混合气。如氢的爆炸上限5%,此时空气25%,其中氧的含量5.2%,取1/5的安全系数,则氢气混合气中含量安全值为1%。

(2)在动火前和焊补过程中,要始终稳定控制系统中氧含量低于安全值。

(3)安置氧气自动分析仪,并有专人把关。当发现系统中氧含量增高,应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排除,氧含量超过安全值时应立即停止焊接。

2.正压操作

(1)动火前和整个焊补作业过程中,容器必须保持稳定的正压,这是带压不置换动火安全工作的关键,压力一般为2×104~6.7×104pa,保证裂缝处逸出的可燃气形成一个稳定的扩散燃烧系统。也就是既正压又不猛烈喷火的原则。

(2)压力一般用u形压力计显示,压力计接在被焊接的设备取样管上随时监测。

3.控制动火点

(1)无论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容器的带压不置换动火,都必须分析动火点周围滞留空间的可燃物含量,以小于爆炸下限的1/3~1/4为合格。

(2)取样部位应考虑可燃物的性质(如密度、挥发性)和厂房建筑的特点等正确选择。应注意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确认安全可靠时再动火。

4.安全操作

(1)焊接前要引燃从裂缝逸出的可燃气体,形成一个稳定的燃烧系统。

(2)焊机电流的大小要预先调节合适。

(3)遇到动火条件有变化,如系统压力急剧下降到所规定的限度,或氧含量超过安全值,要立即停止动火,查明原因,采取相应对策,之后方可继续进行焊补。

(4)焊工及辅助作业人员要佩戴适用的防毒器材。

第10篇 焊接气割现场安全规程

一、焊接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一)、弄清情况、保持联系

工程无论大小,焊工在检修前必须弄清楚设备的结构及设备内储存物品的性能,明确检修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对于需要动火的部位,除了在动火证上详细说明外,还应同有关人员在现场交待清楚,防止弄错。特别是在复杂的管道结构上或在边生产边检修的情况下,更应注意。在参加大修之前,还要细心听取现场指挥人员的情况介绍,随时保持联系,了解现场变化情况和其他工种相互协作等事项。

(二)、观察环境,加强防范

明确任务后,要进一步观察环境,估计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加强防范。如果需动火的设备处于禁火区内,必须按禁火区的动火管理规定申请动火证。操作人员按动火证上规定的部位、时间动火,不准许超越规定的范围和时间,发现问题,应停止操作。

二、焊割作业前的检查和安全措施

(一)检查污染物

凡被化学物质或油脂污染的设备都应清洗后动用明火。如果是易燃易爆或者有毒的污染物,更应彻底清洗,应经有关部门检查,并填写动火证后,才能动火。一般在动火前采用一嗅、二看、三测爆的检查方法。

一嗅,就是嗅气味。危险物品大部分有气味,这要从实际工作经验加以总结。在遇到有气味的物品,应重新清洗。

二看,就是查看清洁程度如何,特别是塑料,如:四氟乙烯等,这类物品必须清除干净,因为塑料不但易燃,而且遇高温裂解产生剧毒气体。

三测爆,就是在容器内部抽取试样用测爆仪测定爆炸极限,大型容器的抽样应从上、中、下容易积聚的部位进行,确认没有危险,方可动火作业。

应该指出:“一嗅、二看、三测爆”,是常用的检查方法,虽然不是最完善的检查方法,但比起盲目动火,安全性更好些。

(二)严防三种类型的爆炸

1、严禁带压设备动用明火,带压设备动火前一定要先解除压力(卸压),并且焊割前必须敞开所有孔盖。未卸压的设备严禁动火,常压而密闭的设备也不许动火。

2、设备零件内部被污染了,从外面不易检查到爆炸物,虽然数量不多,但遇到焊割火焰而发生爆炸的威力却不小,因此清洗工作无把握的设备,不随便动火。

3、混合气体或粉尘的爆炸。即动火时遇到了易燃气体(如乙炔、煤气等)和空气的混合物,或遇到可燃粉尘(如铝尘、锌尘)和空气的混合物,在一定混合比例下,也会发生爆炸。

上述三种类型的爆炸的发生均在瞬息间,且有很大的破坏力。

(三)一般动火的安全措施

1、拆迁:在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应尽量将工件拆下来搬移到安全地带动火较妥。

2、隔离:就是把需要动火的设备和其他易燃易爆的物质及设备隔离开。

3、置换:就是把惰性气体(n2、co2等)或水注入有可燃气体的设备和管道中,把里面的可燃气体置换出来。

4、清洗:用热水、蒸汽或酸液、碱液及溶剂清洗设备的污染物。对于无法溶解或溶化的污染物,应另采取措施清除。

5、移去危险品,将可以引火的物质移至安全处。

6、敞开设备、卸压通风,开启全部人孔阀门。

7、加强通风:在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气体的室内焊接,应加强室内通风,在焊接时可能放出有毒气体和烟尘,要采取局部抽风。

8、准备灭火器材:按要求选取灭火器,并应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性能。

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焊工应做到焊割“十不烧”。有一列情况之一的,焊工有权拒绝焊割,各级领导都应支持,不违章作业。

1、焊工无操作证,又没有正式焊工在场指导,不能焊割。

2、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作业,未经审批,不得擅自焊割。

3、不了解作业现场及周围的情况,不能盲目焊割。

4、不了解焊、割内部是否安全,不能盲目焊割。

5、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清洗,不能焊割。

6、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的部位及设备,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7、有压力或密封的容器、管道不能焊割。

8、附近堆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彻底清理或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能焊割。

9、作业部位与外单位相接触,在未弄清对外单位有否影响,或明知危险而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10、作业场所附近有与明火相抵触的工种,不能焊割。

三、焊割时的安全作业

(一)、登高作业应做到:

1、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与酒后人员,不得登高作业。

2、必须使用标准的安全带,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并将安全带紧固牢靠。

3、在高空作业时,登高工具(如脚手架等)要安全牢固可靠,手把电缆等应扎紧在固定地方,不应缠绕在身上或搭在背上工作。不应采取可燃物(如麻绳等)作固定脚手板的材料。

4、乙炔发生器、氧气瓶、电焊机等焊接设备器具尽量留在地面上。

5、注意火星的飞溅。

(二)进入设备内部动火的安全措施:

1、进入设备内部前,先要弄清设备内部的情况。

2、把该设备和外界联系的部位,都要进行隔离和切断,如电源和附带在设备上的水管、料管、蒸汽管、压力管等均要切断并挂告示牌。如有污染物的设备应按前述进行清洗后才能进入内部焊割。

3、进入容器内部焊割要实行监护制。派专人进行监护。监护人不能随便离开现场,并与容器内部的人员经常取得联系。

4、设备内部要通风良好,这不仅要驱除内部的有害气体,而且要向内部送入新鲜空气。但是,严禁使用氧气作为气源。

5、氧乙炔焊割炬要随人进出,不得任意放在容器内。

6、在内部作业时,做好绝缘防护工作,防止触电等事故。

7、做好个体防护,减少烟尘对人体的侵害,目前多采用静电口罩。

(三)焊修燃料容器的安全措施:

燃料容器内即使有极少量残液,在焊割过程中也会蒸发成蒸汽,并与空气混合后能引起强烈爆炸。因此必须进行彻底清洗。清洗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一般燃料容器,可用1升水加100克苛性钠或磷酸钠水溶液仔细清洗,时间可视容器的大小而定,一般15-30分钟,洗后再用水蒸汽吹刷一遍方可施焊。

2、当洗刷装有不溶于碱液的矿物油的容器时,可采用1升水加2-3克肥皂粉,用水蒸汽加热吹刷,吹刷时间视容器大小而定,一般2-24小时。

如清洗不易进行时,可采用下列方法:把容器装满水,以减少可能产生爆炸混合气体的空间,但必须使容器上部的口敞开,防止容器内部压力增高。

四、焊割作业后的安全检查

(一)仔细检查漏焊、假焊,并立即补焊。

(二)对加热的结构部分,必须待安全冷却后,才能进料或进气。因为焊后炽热处遇到易燃物质也能引起燃烧或爆炸。若炽热部分因快冷使金属强度降低,可能使设备受压能力减低而引起爆炸。

(三)检查火种。对整个地带及邻近房屋进行检查,凡是经过加热、烘烤、发生烟雾或蒸汽的低凹处,应彻底检查,确保安全。

(四)最后彻底清理场地。

第11篇 切割与焊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6

切割与焊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6

1、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前,应先检查工作点周围,不准有易燃、易爆物品;在高处进行施焊时应检查下部可落火花范围内不准有易燃、易爆物品,必要时下边应设专人看火。焊接人员离开工作现场前,必须检查现场无火种留下。

2、在风力超过5级或下雨、雪时,禁止露天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如必须进行时,应采取防雨、雪措施。风力在3―5级进行露天焊接或切割时,必须搭设挡风屏,以防火星飞溅引起火灾。

3、焊接、切割时禁止把焊接电缆、气体胶管、钢绳混绞在一起,或绕在自己身上、踩在脚下进行作业。

4、应防止由于焊接、切割中的热能传到结构或设备中,使工程中的易燃保温材料,或滞留的易燃易、爆气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

5、不得直接在水泥地面上切割金属材料。

6、对悬挂在起重机吊钩上的工件和设备,禁止电焊或切割。若必须这样做,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安全技术部门批准,才能进行。

7、焊接、切割作业时,易燃、易爆物品与焊接、切割作业点及火源距离不应小于10m,并根据情况,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如用围屏或石棉布隔开,以确保人身安全。并且应在可能引起火灾的场所附近进行焊接或切割时,应设专人监护看火,并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8、禁止在储存或加工易燃、易爆物品的库房内如油库、喷漆室、氧气站、工业气库等场所里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

9、在密闭的容器内工作时,应有良好的通风,并不准同时进行电焊和气焊(切割)工作。

10、焊接、切割作业时,若附近墙体和地面上留有孔、洞、缝隙以及运输带连通孔口等,都应采取封闭或屏蔽措施。

11、若需在禁火区内焊接、切割时,应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落实安全责任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

12、焊接、切割车间或工作地区必须配有足够的水源、干砂、灭火工具和灭火器材。并应根据扑救物料的燃烧性能选用灭火器材。灭火器材见《焊工技师手册》。

13、焊接、切割工作完毕应及时清理现场,彻底消除火种,经检查确认完全消除着火危险后,方可离开现场。

14、不准在储存过汽油、煤油、挥发性油脂等易燃物的容器上面进行焊接或气割工作。如必需进行时,应先用蒸汽冲洗10min,直到容器表面高于100℃,再用苏打或烧碱溶液冲洗。在确认容器冲洗干净后,才能进行焊接或气割,并且容器的盖口必须打开。

15、不准直接在木板上进行焊接或气割,如必须进行时,应用铁板等工件垫起,才能进行焊接或气割工作。

16、严禁把漏气的焊枪割枪带入容器内,不得在容器内点火。在工作间歇或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把焊枪工具拉出容器。

17、使用乙炔气,每一把焊枪割枪必须配备一个回火防止器,新制的回火防止器在使用前必须经回火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18、当瓶阀或瓶体因漏气着火时,应及时灭火,同时用水喷淋。冷却瓶壁包括喷淋周围的气瓶以防止进一步危险。

19、发现瓶阀,瓶体漏气时,应立即停用,把瓶移至安全地点,妥善处理避免火种靠近。

20、工业气然气压力调整应在0.03mpa―0.05mpa,超厚、超薄及烘烤、火工校正按所需火焰能率应在0.01mpa―0.1mpa之间调整,总之,然气压力和氧气压力要根据所用机具的规格和工件的厚度来调节。

21、点火时工业气阀不要全开,先放出少量工业气体,再稍稍拧开氧气开关,放出少量氧气,接着用明火或高速电子枪(0.28焦耳点火能率)点火,然后逐步交替拧大燃气开关和氧气开关,将预热火焰调节器至近氧化焰。(此时预热温度最高)

22、使用工业气预热时,割嘴与工件的距离约为3―5mm,即以火焰中的明亮蓝色焰芯接触工件。

第12篇 焊接变位机安全操作维护规程

1 目的

为安全正确地操作使用、维护保养好焊接变位机。

2 范围

适应于焊接变位机的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

3职责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设备使用者负责设备安全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

4 内容和要求

4.1 操作者应熟悉设备的性能、结构和传动原理;并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规定程序操作设备;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

4.2 本机具有两个全回转自由度,可绕两个相互垂直的轴回转360度,被焊工作的任一条焊缝都可转到平焊或船焊位置;

4.3 大回转控制有正转发反转两个按钮,按下正转按钮,l臂正转,按下反转按钮,l臂反转,相应指示灯亮;对于小回转控制,按下正、反转按钮,可控制来件具与工作正反转,同时相应指示灯亮,大小回转的正反转均为点动,按位按钮运转,松开即停;

4.4 安装和拆卸工件时,检查圆压板是否已取出及顶杆是否退回到位,以防工件损坏夹具;

4.5 吊装工件不得有大幅度的摆动,防止工件撞坏夹具;

4.6 工件落在夹具上时,要轻放,不得对夹具及变位机有过大冲击;

4.7 工件装卡必须按要求定位,全部夹具的螺母、螺栓、顶丝都要拧紧,压板压牢。装卡完成后需试转检查,确认装稳后再正式作业;

4.8 工作前应检查工件回转可及范围内有无其它物品,避免发生碰撞;

4.9 工件转至作业们置后,应将电源开关关闭,切断电源,防止误动作;

4.10 工件总重及其重心偏心矩不得超过额定参数(见铭牌)。

5 维护保养

5.1 减速箱每月检查1次油位,油位低于指示线时,及时添加,每年更换1次所有减速机的油;

5.2 回转支承半年加注一次润滑脂。

焊接安全管理规程(十二篇)

(1)焊接操作人员属特殊作业人员。须经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掌握操作技能和有关安全知识,发给操作证件,持证上岗作业。未经培训、考核合格者,不被上岗作业。(2)电焊作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专题

相关焊接信息

  • 焊接安全管理规程(十二篇)
  • 焊接安全管理规程(十二篇)16人关注

    (1)焊接操作人员属特殊作业人员。须经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掌握操作技能和有关安全知识,发给操作证件,持证上岗作业。未经培训、考核合格者,不被上岗作业。(2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