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66范文网 > 报告大全 > 调查报告

2023年区扶贫开发调查报告(15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1-14 查看人数:13

2023年区扶贫开发调查报告

第1篇 2023年区扶贫开发调查报告

2023年区扶贫开发调查报告(1)

_____水库是新中国最早兴建的大型水库之一,1958年动工,1961年关闸蓄水,库容达34亿立方米,在我县境内水面达70平方公里,装机总容量达102万千瓦。目前,我县_____库区辖9个乡镇1个林场、258个村,总人口近20万。一直以来,受人多地少、老库区遗留问题多等因素的影响,库区病十分严重。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着库区群众的脱贫致富。

针对_____库区的贫困现状,我们因地制宜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开发工程。2023年来,共投入扶贫资金1.2亿元,实施了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扶贫培训等一系列扶贫项目,争取市委市政府的对口帮扶项目和市级片区扶贫项目均在_____库区落地,库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五年共减少库区贫困人口近5万人。

一、主要作法

(一)整村推进攻克基础难题。2023年至2023年,我们在_____库区实施了三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共投入扶贫资金6000多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31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914万元,群众自筹1358万元,先后在46个贫困村实施了以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扶贫培训为主的扶贫开发项目。新修村组公路248.8千米,硬化130千米,缓解近5万人的出行难问题;实施农网改造88千米,解决2.5万人用电难问题;新修水渠25千米,新修水池80个,解决1.73万人的饮水难问题;扶持51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或新建住房,解决了200余人的住房难问题。

(二)重点项目缓解交通难题。为了进一步缓解库区交通不畅的问题,我们启动实施了县级重点项目古平公路(_____至_____)的建设,项目总里程45千米,跨越_____、_____两个乡镇,覆盖10个村,受益人口达6000余人。先后投入资金102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66万元,整合部门资金510万元,群众自筹244万元。到目前为止,该项目的_____段(_____乡_____村至_____镇_____村)已全线拉通。2023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启动实施了_____渔运码头建设项目,库区鱼产品有了相对便利的运输通道。2023年,争取了市委市政府在我县的首轮片区扶贫,确定了4个片区,涉及6个乡镇共24个村,其中,库区乡镇3个,覆盖9个村,项目实施一年来,我们协助工作组在库区启动了旅游公路、_____十八渡桥、年鱼二桥等一大批交通建设项目,库区人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三)产业扶贫突破增收难题。按照扶贫攻坚带动产业开发,产业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重点支持库区发展了茶产业,柑桔业、中药材种植和渔业养殖,着力解决库区贫困群众的增收难问题。五年来,共投入扶贫资金近2300万元,扶持发展了5500多亩茶园基地,1900多亩柑桔基地,1100多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扶持发展网箱养鱼基地4个。在发展库区特色产业过程中,我们注重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先后投入财政科技扶贫资金400万元,实施了两个科技扶贫项目,建成茶叶良种繁育基地200亩,支持安化县阿香茶果有限责任公司新建10000亩标准茶园基地,受益贫困人口达9000余人。2023年,我县被列为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县,3年拨付财政帮扶资金717万多元,帮助库区9364个扶贫对象发展产业,拓宽了增收渠道。

(四)智力扶贫化解发展难题。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_____库区由于交通闭塞,信息滞后,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扶贫造血功能,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0多万元,在_____库区实施了一系列扶贫培训项目。扶持230人参加了学历教育培训,培训科技骨干、村官115人,组织85人参加了技能培训,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1期次,培训贫困农户2400余人,转移输出劳动力5400多人,真正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五)对口帮扶解决吃住难题。对口帮扶工程于2023年6月启动,到2023年6月结束。市委市政府安排_____市、赫_____区、_____区、南县、高新区分别对口帮扶我县五个特困乡镇,其中库区乡镇4个,分别是_____乡、_____乡、_____镇和_____镇。帮扶期间,共为4个乡镇落实帮扶资金869.07万元,大米366吨。支持帮助762户无房户、危房户新建和维修了住房,资助78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举办培训班18期,发放各种知识手册1000余册,培训4600多人次,累计输送劳动力13000多人次,库区4个乡镇贫困人口的吃饭和住房难题得以缓解。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差。在库区,群众就读就医环境差,整体素质偏低。群众思想长期禁锢在靠_____吃_____的传统生产方式上,观念落后。农闲之时,有三分之一的富余劳力主要是在家消遣,不积极谋划新的致富门路。在公益事业建设方面,不少村民等、靠、要的思想比较突出,缺乏整体和长远发展意识,加上贫困家庭中常年患病、重度残疾人口比重大,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相对较差。

(二)库区扶贫开发任务重。近年来,虽然市县两级都把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放在_____库区,但受资源馈乏、交通不畅、信息滞后等条件的制约,_____库区仍然是我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到目前为止,_____库区还有80个村没有实施整村推进,近5万库区人民处在贫困线之下,有2万多移民人均耕地在0.1亩以下,常年人均产粮仅80公斤,脱贫致富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三)库区扶贫成果巩固难。库区回水淤积现象严重,沙砾积量在11万立方米以上,塌岸滑坡现象普遍。因河床抬高,水流不畅库水位顶托上翘,每年逢汛即灾,危及42个行政村77个村民小组共3.3万人的生产生活安全。近年来,库区地质灾害更趋严重,因灾致贫、贫现象严重,扶贫成果巩固艰难。

三、几点建议

(一)尽快建成环库公路。_____库区9乡(镇)1场受水面板块限制,交通运输主要靠没有改造的乡村公路、机耕道和资江航运维系,近20万人口出行难。南北两岸不相通,东西两头不相连成为了当地交通的真实写照,如遇枯水季节,客运、货运装卸十分困难,群众所需生产生活资料成本成倍增长。建议加大对库区交通建设的投入,尽快让s225平烟公路和古平公路投入使用,同时拉通东坪至_____干线公路,全面建成环库公路。

(二)加大教育卫生投入。_____库区教育和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一方面,库区艰苦的条件留不住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滞后,观念陈旧,库区移民受教育意识相对淡薄。据不完全统计,在库区移民中,高中以上文化仅占6.1%,初中以上为36.2%,小学和文盲占57.7%,每1000人拥有医生不足1名,移民求医看病十分困难。建议加大对库区的教育卫生投入,不断提高库区人民的人口素质,助推_____库区早日整体脱贫。

(三)实施库区一体化扶贫。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扶贫开发、农业科技、土地整理、道路建设、以工代赈、农村能源、国债资金、帮扶资金、财政投入及群众自筹资金捆绑使用,形成各方连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扶贫开发新格局,实现资源、资金、项目和人力的高度整合,切实缓解库区贫困问题。

2023年区扶贫开发调查报告(2)

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是以罗霄山脉为中心的湘赣边境邻近地区,是国家确定和启动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我市xx县和xx县纳入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片区两县现辖35个乡镇,1个农场,面积4530平方公里,人口81万,分别占全市总面积和总人口的40.2%和20.5%。为把握重大发展机遇,推进扶贫攻坚进程,市政协主席会议决定,成立由曙光主席牵头、夏盛副主席任组长的推进罗霄山株洲片区扶贫攻坚工作课题调研组,由研究室承办。调研组从3月至7月底,到xx县、xx县两地和市发改委、市农办、市民政局等市直部门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10多场次,并赴湘西自治州、重庆等地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罗霄山株洲片区扶贫攻坚的基本情况

2023年,国家制订了《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罗霄山株洲片区两县的扶贫攻坚工作,按照中央和省里的总体部署,动员、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砥励奋进,扶贫开发取得了一定成绩,有力地促进了片区两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因势制宜,扶贫工作有序开展。市县两级因势制宜,积极筹备,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有序开展了扶贫攻坚相关工作。一是编制了实施规划。片区两县编制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22-2023年)》,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从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贫困村脱贫致富、改革创新与保障机制、政策支持与重点扶持对象等方面进行了规划。两县入库项目320个,总投资508.2亿元。xx县入库项目152个,总投资231.3亿元;xx县入库项目168个,总投资276.9亿元。实施规划已于2023年6月18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二是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罗霄山株洲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工作办公室。片区两县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成了工作办公室。三是争取了重大项目。截止到2023年6月30日,片区两县重点开工建设项目16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06个。xx县的意心水库、石油天然气仓储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纳入国家扶贫规划笼子。片区两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完成70.36亿元,同比增长43%。

(二)借势增收,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片区两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民生进一步改善。2023年,片区两县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7.89亿元、财政总收入15.1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1%、27.4%。xx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608元,比上年增长2.9%。xx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888元,比上年增长5%。

(三)顺势强基,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片区两县内外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农村水电路网进一步完善,通讯、广播、电视设施覆盖面逐年扩大,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xx县完成村村通水泥公路887公里,xx县完成村村通水泥公路1560公里。2023年,片区两县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亿多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3529处,治理病险水库14座,解决5.2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顺利推进,综合覆盖率达90.41%。

(四)乘势改革,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片区两县坚持以人为本,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加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得到了一定改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设备和人员基本配齐,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殡仪馆、社会福利中心等场馆的软硬件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初步建立。2023年,xx县有各类学校69所,在校学生23365人;在全省率先实施一卡通项目,新农合参合率98.32%;新农保参保人数94268人,参保率101.9%。xx县有各类学校296所,在校学生55951人;新农合参合人数49.8万人,参合率98.6%;新农保参保人数324687人,参保率96%。

二、罗霄山株洲片区扶贫攻坚工作形势严峻

按照国家新划定的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300元为贫困人口的标准,目前,全市有贫困人口30.1万。其中,片区两县有贫困人口27.3万人,占片区总人口的33.7%,占全市贫困人口的90.7%(见表3)。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差、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扶贫攻坚形势严峻、压力很大、困难也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贫困程度较深,小康进程不快。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3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我市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检测体系》测算,2023年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为89.8%,比2023年提高12.2%,年均提高3.1%,而xx县总体实现程度仅为77.1%,xx县为77.5%(见表4和图1)。片区两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明显偏慢,总体实现程度比全市低近13个百分点。按照市委提出的2023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片区两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要以年均4%的速度推进,难度相当大。

(二)经济比较落后,发展后劲不足。一是收入水平不高。2023年,我市罗霄山片区两县生产总值仅为全市的8.98%,财政总收入仅占全市的7.07%。xx县人均生产总值21024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2994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608元,分别为全市平均水平的44.3%、55.4%、32.9%。xx县人均生产总值18969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489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888元,分别为全市平均水平的42.7%、27.6%、35.4%。两县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都有很大差距(见表5)。二是经济结构不优。片区两县第一产业占比过高,农村经济以分散经营为主,优势产业不优势,经济效益低;缺乏支柱性工业企业,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

或产业集群;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培育不够,在整个经济中贡献率过低。总体来讲,两县还是经济结构不优、经济活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片区两县还有23个村未通水泥公路,9个村未通电,40%的行政村没有进行农网升级改造;4.1万人常年饮水困难,20.4万人常年饮水不安全;各类山洪地质灾害隐患640处,威胁450个村13.5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建设滞后,80%以上的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久失修,老化比较严重。四是公共服务不足。片区两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等基本公共设施严重不足,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如基础教育有5.1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乡镇卫生院设备老化陈旧,标准化村卫生室仅17个;100多个行政村未通广播电视。

(三)机构运转不畅,推进力度不够。一是机构运转不畅。市里成立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设立了工作办公室,明确了6人小组,但目前6人小组没有到位,也没有工作经费,日常工作主要由市发改委、市农办等部门分头开展,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工作指导、工作衔接、政策研究不够。在面上扶贫方面,湘西自治州、张家界、怀化、邵阳、常德、郴州等有扶贫攻坚片区的地州市的扶贫办都是正处级机构,而我市的扶贫办与素质办合并才是副处级机构。二是责任落实不到位。片区两县的《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已经批准实施,但具体到市级层面,工作责任还没有明确到市直相关部门和片区两县,工作落实还没有形成推进机制,工作评价还没有形成考核机制,在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方面则更没有纳入议事日程。三是工作氛围不浓。扶贫攻坚工作不仅仅是市扶贫办、市发改委的工作,也是全市各级各个部门的工作。而现在面对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很多部门缺少主动联系、主动对接,如果还不引起高度重视,炎陵、茶陵将会错失很多优惠政策、错失很多发展项目、错失难得历史机遇。片区两县有国家级贫困村32个,省级贫困村76个,但目前我市党建帮扶工作仅对两县4个村派驻了工作队。四是经费投入不够。全省13个地州市都安排了专项扶贫资金,长沙、湘潭两个没有贫困县的市也安排了700万元和400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而我市是全省唯一一个本级财政没有安排专项扶贫资金的市。市扶贫办每年只安排了10万元工作经费。

三、对策与建议

调研组认为,国家出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是我市炎陵、茶陵的重大历史性机遇,扶贫开发政策不是永久性的,必须以时不我待、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借势借力,借水行舟,把握好这次重大发展机遇。调研组也认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炎陵、茶陵是我市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炎陵、茶陵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全面小康。为此,调研组建议,推进罗霄山株洲片区扶贫攻坚工作,应做到扶贫攻坚推进能力、发展质量、要素保障水平三个提升。

(一)完善机制,提升扶贫攻坚推进能力

1.建立强力的领导和协调机制。一是完善市级层面的推进机制。市里成立了罗霄山株洲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但目前运转并不顺畅。建议市委明确一名领导协调此项工作,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一名领导抓此项工作,尽快配齐配强办公室工作人员,保障其工作经费,明确市直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市委领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市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切实承担对外协调、规划决策、政策扶持、督查落实、考核评价等职能;尽快制定出台推进罗霄山株洲片区扶贫攻坚工作的政策意见;参照国家、省里的扶贫攻坚任务分解,尽快将专项扶贫攻坚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市直部门;以强力推进规划落实为核心,尽快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扶贫攻坚工作考核。二是强化县级层面的执行机制。xx县、xx县必须强化主体意识,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在基本情况摸底、规划编制报批、项目包装策划、政策对接等方面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市里要简政放权,对涉及扶贫攻坚工作的市级审批权限,应尽可能下放至炎陵、茶陵两县,报市有关部门备案即可。因申报需要加盖市级部门公章的,应见章跟章(即不再对申报事项进行专门论证,县级认可即予同意)。三是建立跨区域的合作机制。本着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推动炎陵、茶陵融入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大格局。积极发挥在片区扶贫攻坚中的推动作用,大力推进片区发展战略、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市场体系、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社会事业、扶持政策等十大统筹协调。大力加强与江西省及省内xx市等片区内扶贫攻坚对象的联系、合作,打破行政区域框架,积极参与片区内的扶贫攻坚工作联席会议等经常性合作平台建设,针对片区共性问题,围绕片区共同利益,联合向上级积极争取扶贫攻坚政策、项目、资金等。

2.加大部门和财政的投入力度。一是加大一对一扶持贫困村的工作力度。市领导五个一联系点应向片区内的贫困村倾斜。建议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调动全市行政资源,从明年起开展市直部门联系片区两县贫困村一对一整村扶贫工作,采取领导办点、部门包村、干部驻村三级联动包村扶贫攻坚制度,一包连续至少三年,由帮扶部门对贫困村脱贫工作全面负责,责任到底,特别要突出产业扶贫,培育造血能力。实行贫困村整村脱贫考核验收制,做到群众不脱贫、扶贫不脱钩、干部不离村。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议市里尽快设立扶贫攻坚专项基金,参照长沙、湘潭等市州标准,每年市财政安排700万元左右扶贫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激发两县扶贫攻坚工作积极性。鉴于两县旅游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建议市里明年起连续五年每年拿出3000万-5000万支持两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大部门经费倾斜力度。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兽医水产、民政等部门的有关资金,应向片区两县倾斜。同时把专项计划扶贫、惠民政策扶贫、行业部门扶贫、对口支援扶贫以及社会各界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对有关资源进行整合,发挥最大效应。

3.营造浓厚的扶贫攻坚氛围。一是加强宣传工作。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中央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有关政策和精神,及时报道我市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情况,努力营造全市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强部门配合。把实现扶贫攻坚目标作为市直各部门、各行业共同的责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形成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三是加强工作通报。建议借鉴城市创建和城乡同治工作的成功经验,每月或每季度对市直相关部门和炎陵、茶陵推进及实施扶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市里拿出专项资金,表彰奖励工作落实好的市直相关部门,县里则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来表彰。

(二)增强后劲,提升区域发展质量

1.打好生态牌,着力培育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产业体系。炎陵、茶陵最大的优势是生态。应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走后发赶超、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在炎陵、茶陵两地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切实保护片区生态资源,推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环保经济发展。农业上,全力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有广阔市场前景、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的生物资源相关产业。将休闲观光农业作为重要产业来抓,帮助两县包装策划好休闲观光农业有关项目;重点支持中药材、油料、茶叶、烟叶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做到优势产业优先发展;支持两县加快禽畜、果蔬等优势生物产品产业化;支持两县积极培育林下经济、有机农业等新型绿色经济形态。工业上,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产业集聚为重点,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支持片区两县结合《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要求,借势升级,加快调整工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着力培育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工业体系;建议建设以农、林、茶、药、果等生物产品深加工为特色的扶贫产业园区,争取建成辐射罗霄山片区的生物产品深加工基地。服务业上,加快发展以现代商贸、通讯、信息和物流为重点的生态服务业。

2.打好旅游牌,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我们认为,我市近年旅游升温温度还不够,主要体现在炎陵、茶陵的旅游业发展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两县要加大力度发展旅游业,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建议市里明年起连续五年每年拿出3-5千万支持两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两县也应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尽快使两县的旅游业提档升级。支持xx县抓好炎帝陵景区的配套建设、神农谷景区的配套建设、神农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等工作。支持xx县抓好东阳湖、茶祖印象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积极开发农业休闲观光类旅游项目,探索旅游与农业相结合的产业融合道路,努力提升特色农林产品附加值,增强旅游富民能力。整合全市力量,研究和开展旅游形象策划推介,提升旅游宣传水平。两县应加快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拓展旅游消费市场,努力提高旅游业收益。通过加强区域协作,积极推动炎陵、茶陵融入大井冈山旅游组团,努力建成全国知名的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3.打好城乡融合牌,着力推进异地移民搬迁。应将扶贫攻坚工作与新型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山区农村人口向县城、中心镇和集中聚居区转移,减少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的人口数量。加速产业发展,以园区企业为重点提供转移人口的就业岗位支撑;制定更优惠的个体经营创业扶持政策,进一步降低农村转移人口从事工商经营的门槛,增强自主创业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引导,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化程度,巩固贫困地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试水农村承包地权、林权、宅基地和农民住宅置换保障性住房工作,吸引农民洗脚进城。积极推进异地移民搬迁,对远离城镇、远离交通干道、生存环境恶劣和缺乏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的贫困人口和村(组),在坚持群众自愿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群众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移民搬迁。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定向定点招工、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措施,切实解决好搬迁户的后续发展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三)强化支撑,提升要素保障水平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市区与炎陵、茶陵两地干部交流力度,有计划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深入扶贫攻坚工作一线。夯实炎陵、茶陵两县基础教育,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名师援教工程,每年遴选更多的优秀教师赴两县交流援教。实行学校结对帮扶,市内名校与两县的贫困地区学校结对援助,实现教学信息、先进教学技术手段、先进教学经验的充分共享。广泛开展各类形式的助学活动,到2023年,应确保两县不再出现因贫困失学现象。本市职教院校要立足服务扶贫攻坚,进一步减免炎陵、茶陵两县学生就读市内职教院校的学费,力争到2023年实现学费全免。

2.激发金融扶助活力。炎陵农村商业银行、茶陵浦发村镇银行的相继成立,已经成为我市乃至全省、全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示范。要进一步释放农村金融改革红利,大力推广三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担保贷款、农村信用贷款等多种形式的涉农信贷业务。进一步放宽上述银行股权认购条件,吸纳民间资本,尤其是农村小额资本参与金融收益分配。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贷款担保风险补偿金,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从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引导金融信贷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强化地方金融对重点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设立扶贫保险引导基金,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支持力度,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和小额扶贫保险,提高小额保险覆盖面。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水、路、电、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2023年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组组通公路,85%的村进行农网升级改造,消灭无电村。大力争取国家规划中已明确的井冈山炎陵高压天然气管道、茶陵炎陵桂东500千伏输电线路、茶陵炎陵桂东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加强防灾减灾类基础工程建设,加强山区地质灾害防范预警,重点防治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山区多发灾害,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

4.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大力加强医疗保障能力,积极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片区两县试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由选择参保或参合,扩大城乡基础医疗保险受益面。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基本药物实际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市财政应安排部分资金用于片区两县的社会保障、优抚、低保资金配套,改变目前市区低保覆盖反而高于贫困县的倒挂现象(配套能力强弱影响低保指标多少)。在确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村新型养老模式的探索,如在政府的主导下,适宜的对象以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富余住宅使用权等换取一定的保障。在大力推广农村老人集中供养的同时,引导开展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服务。

(四)建议积极争取上级帮助解决的有关问题

根据目前罗霄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实际,要结合专项规划制定等工作,组织专门班子研究政策,积极向上级争取更富有操作性和含金量的具体政策。

1.积极争取炎陵、茶陵享受原中央苏区同等政策待遇。2023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2〕21号),我市炎陵、茶陵等地因不属赣南地区而未能享受有关政策。炎陵属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核心四县之一,茶陵建立了第一个工农兵政府,均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原中央苏区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建议市委、市政府根据炎陵、茶陵等县相应的历史地位,积极向上级争取享受原中央苏区同等政策待遇。

2.积极争取扶贫开发更优政策。联合片区内的其他地区向国家、省争取扶贫开发更优政策。一是争取更大财税支持力度。国家、省两级按照收入增长比例,逐年提高片区内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和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的力度,对因教育、文化、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而形成的县乡债务,由中央、省财政逐年予以减免消化。二是争取取消建设项目县配套资金。鉴于片区贫困县的实际,积极向上争取,取消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建设项目的县配套资金。三是争取提高有关补助、补差标准。提高国家、省在新农保、新农合等社会保障方面的筹资补差金额;提高国家、省对贫困县危房改造补助标准。

3.积极争取调整生态补偿机制。争取从电费和水费中设立生态水源补偿基金。争取把罗霄山片区整体作为国家适度开发区和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地区,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专项转移支付、受益下游地区补偿支持资金,对罗霄山片区内为保障国家和下游地区生态、水源安全作出的贡献给予合理评价和补偿;生态保护类的各级转移支付,必须更注重加大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等反映贡献率指标的权重;提高中央财政对长防林、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等的补助标准;在片区内设立碳汇交易市场,进行碳汇交易试点。

第2篇 11月关于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省人大农委组织调研组赴赣州、吉安市及所辖的于都、兴国、万安县,就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扶贫项目、走访贫困农户等方式,了解各地贯彻落实《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23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等情况,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三年来我省扶贫开发取得的成绩十分显著

20xx年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23年)》,将扶贫标准由1196元提高到2300元,启动了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近三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决策部署,制定了《江西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23年)》,把扶贫开发作为民生工程和“三农”工作重点任务,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扎实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全省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扶贫开发投入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建立了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开发投入体制。20xx年,省财政大幅度增加财政专项扶贫投入,统筹安排扶贫开发资金17亿元,比20xx年增长64.4%。地方财政也加大了对扶贫开发的投入。赣州市规定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扶贫开发投入占本级财政收入比例不低于2%,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自20xx年起,市本级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工作,20xx年中央、省、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有力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20xx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复了《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xx-2023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迅速作出全面部署,出台贯彻实施意见,召开全省动员大会,将任务分解到有关设区市和省直部门,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规划方案编制全面展开,省委、省政府贯彻意见中明确要求编制的12项规划和方案已基本完成,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已分别由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批复出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土坯房改造规划已印发实施。国家扶持全面展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批复建立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了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施方案,52个中央部门和单位结对支援我省31个县(市、区)。资金投入大幅增加,20xx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原中央苏区78亿元,占全省四成,比上年增长53.7%。民生工程全面实施,20xx年,赣州、吉安、抚州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12.5万户,占全省的70%;解决了约200万农村居民和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安排赣州农网改造补助资金4亿元;改造原中央苏区农村公路4800公里。

(三)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加强水利、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造血”功能,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近三年来,全省新增改善灌溉面积40万亩,新建改造农村道路2817公里、桥梁5926千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平方公里,帮助国家扶贫重点县生存条件恶劣、地质灾害严重的9694户39391名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搬迁,组织实施了农村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区6651名群众整体搬迁,完成了25.5万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兴国县改造农村公路480公里,实施了32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移民搬迁4137人、建立集中安置点29个,推进28867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土坯房改造,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贫困群众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四)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坚持扶贫与扶智并重,把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关键,着力提高扶贫对象脱贫致富职业技能素质。着力推进“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20xx-20xx年实施培训突破10万人,培训对象转移就业率达到90%以上,就地在工业园区转移就业人数占到80%以上。吉安市通过委托培养的方式,每年培养200名“三定向”的农业技术人员,建立科技扶贫示范项目22个。万安县财政安排300万元,对20xx年考取三本以上大学的贫困户子女每人扶持1万元。

(五)扶贫开发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省委、省政府构筑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建立了“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机制(即:一位省领导、一个省直部门、一个有实力的省属企业以及每县每年一千万元财政专项补助,对口帮扶一个国定贫困县),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的意见》。万安县建立了“核定对象、因户施策、责任帮扶、限期摘帽”的扶贫到户新机制,对全县76个贫困村、19429户7264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分类。于都县利用县产业园区片区建设,安排一定比例的扶贫资金与贫困村贫困户直接挂钩,与土地一并入股入园企业或龙头企业,并从中获取相应的租金或红利(股息)以及劳务工资等稳定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二、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第3篇 2023镇专项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与化隆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镇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甘都镇基本情况

甘都镇位于化隆县东南部黄河沿岸,离县城25公里,总面积为16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为8.7℃,气候适宜,属化隆县三大川水乡镇之一,也是化隆县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全镇共有25个行政村,86个社6871户,总人口3.13万人,有回族、撒拉族、汉族、藏族、东乡族五种民族,少数民族占90.6%。全镇总耕地面积为xx1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72亩,农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兼温棚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经济第三产业收入占48.6%,以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收入占收入占33.33%,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全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历年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随着国家对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xx年我镇积极争取在唐寺岗、牙目、桥头、东五、下四合生、朱乎隆六个村的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涉及农户744户,发放扶贫资金372万元;xx年在甘都街、阿化、西滩三个村种植薄皮核桃1300亩;xx年根据《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要求,我镇通过行政村申请、政党政班子会议研究,上级扶贫部门审核确定了上四合生、牙路乎、关巴、东六、东七、甘都街、阿化、西滩8个行政村为贫困村,xx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在2736以下,贫困率均在42.5%以上。通过农(牧)户申请、村(牧)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牧)委会核实、镇政府审核,确定了贫困户1355户(5257人)。对所有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工作;xx年初对贫困户数据进行了更新,初步确定了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及经验

近年来,我镇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扎实开展我镇解困脱贫工作。主要做法:1、加大宣传力度,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前提。按方案宣传,镇、村分级召开贫困户认定动员大会,宣传扶贫政策和扶贫方案。对外出打工及未能到会的群众,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通知等方式做好宣传,努力做到政策方案“家喻户晓”,营造全村上下共同支持、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工作氛围。2、正确决策、科学决策是扶贫开发成功的关键。深入调研,方案制订科学化。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实际的扶贫规划。填好扶贫对象基本信息表,重点弄清家庭人口、收入来源、支出负担、存款或负债额度、致贫原因、脱贫依靠等问题;建立专门数据库,对所有认定的对象,将搜集到的情况进行信息录入。通过深度分析贫困对象的基本信息,根据其家庭实际,综合考虑所在村社相关情况,明确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脱贫思路。3、严格按程序认定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准则。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镇政府审核、县扶贫局审批”的程序,坚持做到条条到位、环环尽责。特别在代表评议环节上,我镇注重突出民主性、广泛性,要求评议小组至少30人以上,且每个村民小组不得少于5人;在镇政府审核环节上,组织干部到各个村民小组开展入户调查,进一步了解申请户主的基本情况,确保对象认定不出现偏差。4、强化保障,资金筹措多元化。坚持创新扶贫参与机制,构建各界广泛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一是我镇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扶贫资金、项目。二是通过项目整合,积极整合国土、发改、水利、林业、卫生、交通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将钱用到通村公路硬化、安全饮水工程、卫生室建设、电力改造等“刀刃”上。三是群众“凑”。发挥困难群众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在扶贫过程中力所能及地投入资金。5、跟踪问效,信息管理动态化,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动态识别、动态管理,保持扶贫对象的精确性和政策投放的精准性。建立定期回访机制。按季度对贫困户进行回访,及时了解困难情况、增收状况,对于脱贫效果不理想的,及时调整扶贫方案,纠正扶贫措施。6、群众自觉行动,苦干实干是根本。使群众改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苦干实干是扶贫开发工作成功的动因。

总结的经验:我镇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把国家的帮助和自身结合起来,有效推动了我镇谋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发群众依靠自己力量发展生产的积极性。1、地理条件优越。我镇位于县东南部黄河沿岸,离县城25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海拔较县城低近1000米,年平均气温为8.7℃,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适宜种植各类蔬菜、瓜果及药材等经济类作物,且交通便利,202省道贯穿境内与循化县连接,石甘公路与石大仓乡相连,公伯峡电站公路与循化县红旗乡相连,适合发展特色种植业。2、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拉木峡丹霞地貌、公伯峡电站、苏只电站、水车生态园区、“黄河彩篮”蔬菜种植基地、马步芳公馆、阿河滩清真寺和古树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观光资源,并可依托宽广的库区水域资源,发展冷水养殖、水上娱乐等项目,打造黄河谷地旅游、观光、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服务产业。3、民俗文化有待开挖。我镇以回族和撒拉族居多,占全镇总人口的86%,回族和撒拉族擅长做可口的饭菜,尤其是撒拉族的民族特色餐负有盛名,回族的“刺绣”也享有名誉,有收藏黄河奇石的爱好,且这两个民族热情好客,可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扶持发展农家乐、民族餐等民族特色餐饮业。4、劳务经济渐成规模。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外出打工、就地从业、回乡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拉面经济明显提升了农民收入,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谋生就业、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和支柱产业。5、扶持产业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我镇大力扶持带头致富群众新建畜禽养殖规模、冷水养鱼、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生产规模,农业组织化程度得到不断提高,从而带动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之处

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落后状况,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我镇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式。

第4篇 扶贫开发工作自查报告

市扶贫办:

根据市扶贫办《2023年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细则》的要求,我们对2023年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领导重视情况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年初,调整充实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工作力量。并把扶贫开发工作摆上了政府的工作日程,做到定期研究部署,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县政府两次召开常务会议和县长协调会议,对2023年扶贫开发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确定成立了扶贫办,扶贫办为正科级单位,编制4人,按照要求,县里匹配资金5万元已拨到专户上。

二、关于贫困人口减少情况

我县2003年贫困人口18969人,到2023年11月15日,贫困人口为17069人,比上年下降10.2%。

三、关于整村推进战略实施情况

为推进整村战略的实施,共帮助两个重点村协调信用社小额扶贫贷款132万元。在项目立项上,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做到了立项准确,没有项目变更的情况。同时,我们积极推进项目实施,目前,已购进黄牛266头,占应购进的50.8%。畜牧综合服务站实行房屋置换,现已达到使用状态。

四、关于资金管理情况

我们与县财政局密切配合,对扶贫资金严格按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要求,做到了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全年财政扶贫资金86.6万元全部到位,没有出现滞拨、挤占和挪用现象。

五、关于帮扶工作情况

我县成立了扶贫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社会力量做好帮扶工作。县主管领导先后两次到省直帮扶单位汇报情况,争取到支持。与市直各帮扶部门经常保持联系,主动沟通情况,共同做好帮扶工作。组织县直部门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到2023年12月15日统计,省、市、县各项帮扶共折合人民币296万元。

六、关于扶贫办工作情况

扶贫办自成立以来,我们组织全办人员积极学习扶贫业务,努力做好扶贫工作,积极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全年共提出建议6条,被采纳4条,得到县领导的好评。在情况反馈上,做到了与市扶贫办勤请示、勤汇报,主动争取指导,并做到报表及时,汇报准确无误。我们对扶贫工作档案进行了全面归档立卷,档案管理规范有序。

七、其它工作

我们对2003年重点村收尾工作进行了督促落实,现已完成全部工作。全年没有发生因扶贫工作造成上访。同时,对两批重点村全面开展了村屯规划工作,达到了街道拓宽,道路平整,街道树木整齐划一。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正。

第5篇 某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某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_____县是集“边、山、少、穷、战”为一体的全国首批重点扶持开发县,位于_____省南部,与越南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53公里。全县国土面积3096.86平方公里,辖八乡一镇,81个村委会2个社区756个村民小组,世居哈尼、彝、瑶、傣、拉祜、汉六种民族,总人口215833人,少数民族人口212778人,占总人口的98.6%,其中,哈尼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2%,是全国哈尼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20xx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8177万元,同比增长20.8%,财政收入8355万元,增长36.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7499万元,增长35.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618元,增长15.1%。

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

(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

1986年,_____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9281.2万元,建成153个温饱示范村,15个重点村、113个整村推进村、2个小康示范村,安居温饱农户3668户16510人,组织输出劳务85000人次,解决了8万多贫困人口的温饱,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86元增加到1406元,农民人均口粮从280公斤增加到310公斤。

截止20xx年年底,共经实施项目的村有273个,其中,大兴镇36个,涉及10个村委会36个村民小组3931户17690人;牛孔乡31个,涉及10个村委会31个村民小组1624户7308人;大水沟乡26个,涉及7个村委会26个村民小组1828户8226人;大黑山32个,涉及8个村委会32个村民小组3101户13954人;半坡14个,涉及5个村委会14个村民小组685户3082人;戈奎32个,涉及8个村委会32个村民小组2964户13337人;平河28个,涉及10个村委会28个村民小组1783户8025人;三猛46个,涉及8个村委会46个村民小组2752户12386人;骑马坝28个,涉及7个村委会28个村民小组1523户6853人。

(二)取得的成效

1、群众解决温饱步伐加快。通过推广“两杂”,发展冬季农业,项目村群众粮食获得了丰收,通过推广科学养猪、种植蔬菜、改造低产茶园、发展经济林果,群众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2、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今后稳定解决温饱打下了基础。通过建设卫生路、架电、通路、猪厩、沼气、厕所、人畜饮水、安居工程、新开农田、新修水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养殖业、经济林、冬季农业等途径,各项目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科学养猪、科学种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等目标,为下一步稳定解决温饱和更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3、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改观,生态得到改善。通过文化活动室、卫生路、厕所、猪厩、沼气等项目建设,改变了昔日猪、鸡到处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村子的卫生面貌明显改观,森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明显改善,通过村广电工程、学校、卫生室的建设,改善了教育文化设施,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通过科技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4、养殖业科技含量提高。各项目村建设前养猪大都采用放养,熟喂的老办法,出栏一头肥猪需一年半至两年,效益很低,户均仅有1-2头猪,通过扶持建盖猪厩,培训技术,更换品种,实行厩养和科学喂养等项目建设后,疾病得到控制,存活率明显提高,出栏周期缩短,效益显著提高。

5、起到了示范样板作用。项目村建设不但本村群众受益,也对周边村寨产生了辐射作用,起到示范样板作用,周边村寨纷纷效仿,全县两个文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三)经验和做法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一是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项目乡镇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以规划组织、落实资金管理、项目的建设及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二是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人,做到了扶贫项目实施一项,巩固一片,带动一方。

2、突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体两翼”战略,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易地扶贫开发等扶贫项目,突出工作重点稳步推进。二是以扶贫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收入。三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切实加强培训和转移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在项目资金管理上,继续坚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度、项目责任人制度和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项存储,封闭运行,树立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救命钱”的思想。

4、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发扬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解决温饱、消除贫困。转变“要我干”的被 动思维方式为“我要干”的积极、主动、向上的思维方式。

5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单位帮扶,社会参与,各方支持的格局,在产业发展上在大水沟乡开展“无偿投入,有偿使用,长期滚动,受益群众”试点工作,在村容村貌整治上,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整合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种渠道的资金,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抓出亮点。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_____县扶贫开发工作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建县晚(1958年建县),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低下,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一是自然条件差。全县3096.86平方公里总面积中,没有一块足以1平方公里的平地,山高谷深,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局面没有根本得到改善,因灾年返贫的状况依然突出。二是贫困程度深。到20xx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67元以下还有8.09万人,其中758-1067元之间的3.27万人,758元以下的4.82万人。目前全县还有4150户20750人居住在茅草房、篱笆房或破房中,极少数特困农户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居不蔽风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三是农民素质低。由于教育起步晚,科技落后,劳动者素质低,生产方式落后,思想观念陈旧,接受先进思想、先进观念和推广实用技术的能力缓慢,科技普及率低。四是县级扶持能力弱。因县域经济增收缓慢,县级可支配财力十分有限,谈不上拿出资金搞开发式扶贫。

三、贫困人口分布

(一)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分布

以1300元为贫困线标准,到20xx年年底,全县还有贫困人口142190人。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大兴镇总人口有48094人,其中贫困人口28352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瑶族,分布在牛洪、岔弄等11个村委会;戈奎乡总人口有20507人,其中贫困人口14664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分布在加梅、哈鲁等8个村委会;牛孔乡总人口31414人,其中贫困人口20591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分布在者俄、模东等12个村委会;大水沟乡总人口19174人,其中贫困人口12847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分布在大水沟、龙普等9个村委会;大黑山乡总人口有19862人,其中贫困人口12717人,主要为哈尼族、拉祜族,分布在拉龙、老白寨等8个村委会;半坡乡总人口9909人,其中贫困人口6005人,主要为哈尼族、拉祜族,分布在二甫、哈的等6个村委会;骑马坝乡总人口12711人,其中贫困人口8643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傣族,分布在莫洛、杯倮等8个村委会;三猛乡总人口24949人,其中贫困人口17715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分布在桐株、塔甫等8个村委会;平河乡总人口29213人,其中贫困人口20656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瑶族,分布在大头、东哈等11个村委会。

(二)未纳入规划贫困村数及分布

未纳入“十一五”期间整村推进规划和未扶持过的的贫困村数有426个,其中,大兴镇47个,戈奎乡25个,牛孔乡81个,大水沟乡63个,大黑山乡41个,半坡乡14个,骑马坝乡34个,平河乡54个,三猛乡67个。

(三)已扶持过但未解决贫困的村及分布

截止20xx年年底,已经扶持过的村寨有273个,其中,大兴镇36个,戈奎乡32个,牛孔乡31个,大水沟乡26个,大黑山乡32个,半坡乡14个,骑马坝乡28个,平河乡28个,三猛乡46个。但都未能脱贫致富,主要原因是:一是投入不足多为每个财政才补助15万元,由于_____县交通不便,建设成本高,而_____财政薄弱,无法增加投入,内地可建设2个项目村的资金在_____县只能建设一个项目,甚至1个也建设不了;二是自然灾害反贫,由于防灾能力弱等原因,脱贫后反贫现像严重。

四、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基本思路

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统一领导,统一安排,主要工作思路是进一步加强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环境,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县级财源,增加群众收入;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开展卫生、文化、广电等设施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通过十年努力,实现人均1亩基本农田地,户均3亩经济林果,人畜饮水困难得到解决,农户通电率达95%以上,巩固“普六”成果,实现“普九”目标,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二)目标任务

1、人均纯收入达到脱贫标准线以上,人均占有粮食360公斤以上;

2、解决贫困户的住房和困难问题;

3、基本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难、贫困群众看病难、收听广播电视难等“八难”问题;

4、基本实现贫困村通简易公路和村内道路硬化;

5、户均发展1-2项稳定可靠的产业增收项目,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6、贫困乡(镇)、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农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为达到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

(三)具体措施

1、组织保障措施。县级扶贫开发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由县委、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县乡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县直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各乡(镇)要积极参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省、州、县挂钩帮扶单位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

2、资金保障措施。一是积极向上争取,确保中央、省、州下达到我县的各类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是加大县级投入力度,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投入;三是积极组织社会各界支持扶贫开发,鼓励乡(镇)、村及贫困户加大自筹资金的额度(包括贫困户投工献料折算资金);四是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

3、政策保障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法规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结合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制定和完善更加有利于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特殊政策,吸引县内外各种经济组织和能人开发我县的各类资源,促进和带动县内经济发展。

4、技术保障措施。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要根据规划实施的项目任务,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技术指标体系,从适宜技术的选择、应用和推广等方面搞好技术服务。

(四)政策建议

1、进一步加大万村建设千村推进的力度和社会帮扶力度。因我县山高谷深,交通不畅,群众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项目建设成本高,向上级争取每年多增加万村建设千村推进项目,每个项目增加到50万元以上,以促进万村建设千村推进项目的顺利开展。

2、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重视经济和科技、教育、文化、人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走科技脱贫致富之路。但由于贫困,使大批少数民族儿童无法入学,或因家庭困难而中途辍学者居多,现代耕作方式和实用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因此向上级争取政策倾斜,在全县全面推行“三免”政策,每年补助一定的农业科技培训资金。

3、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我县尚有142190人分困线下,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向上级争取每年增加一定的产业扶贫资金,以增加农村经济收入,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4、增加安居房投入。_____县人民群众缺乏经济来源,无法增加投入,向上级组织争取项目资金,增加安居房建设资金,希望每户补助金额增加到6000元以上。

第6篇 扶贫开发局局长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扶贫开发局局长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组的安排,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第一环节的准备工作,经领导组办公室批准,今天,召开局机关领导班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首先,我代表局党组和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对今天前来指导我们开好民主生活会的指导检查组牛局长、梁局长、成局长和李主任等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召开的是市扶贫局机关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既然是专题民主生活会,它就既具有普通民主生活会的特点,也就是说要解决普通民主生活会要解决的问题;更具有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特点,就是要突出专题,集中精力解决好市委提出的专题内容。对于开好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组明确要求:专题民主生活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三三战略”,“坚定理想信念,弘扬_____精神,奉献科学发展”这个主题,集中分析检查领导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检查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要注重紧扣思想和工作实际,从宗旨意识、政绩观、责任心和事业心、艰苦奋斗作风、组织纪律观念等方面查找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我希望大家在发言的时候,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突出这个主题,不要本末倒置,更不要跑题。通过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我们要切实分析查找到班子和自身的差距与不足,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使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下面,我就代表局领导班子和个人作分析检查。

首先,我对局领导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检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与全国、全省各市一样,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市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扶贫工作县(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有了较大改善,贫困县(区)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整体经济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个别贫困县甚至跨入了全省十强县行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扶贫部门和市直兄弟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扶贫县(区)干部职工,尤其是贫困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当然,也倾注了我们扶贫系统历届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血与汗水。_____31年扶贫开发的历史值得认真总结;_____31年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取得的成效值得认真总结;_____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创造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在_____扶贫开发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值得总结和表彰。但是,我们在看到扶贫开发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迄今扶贫开发工作中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_____市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致贫因素虽然有所改善,但迄今尚未根本改变。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干旱”、“光秃”、“沟壑”、“闭塞”和“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资源流失”、“资金流失”、“劳动力流失”和“人才流失”等问题,还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和艰苦奋斗。

二是我市贫困人口基数大,基础差,旱涝霜雹自然灾害频发而避灾能力很弱,因灾、因病、因学和因市场波动等因素造成大面积致贫返贫的压力没有减轻,反而有所加重。

三是扶贫开发投入不足,瞄准机制不准,扶贫政策脱靶外溢和应扶持贫困群众未能得到全面、有效、持续地综合扶持的情况同时存在,并且后者更为严重。至今,文水、汾阳、孝义三个县(市)尚未被列入国家和省扶贫工作县(市)范围,这三个县(市)20xx年底还有10.8万低收入人口没有机会享受扶贫政策的扶持。

四是扶贫开发规划笼统抽象,系统性差、随意性大、资金使用分散,项目论证、监管和效益评估跟不上,有一些项目未能起到应起的作用。

五是全方位、多渠道、大扶贫的格局虽然初步形成,但体制尚未理顺,扶贫开发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

六是到2023年,全国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方针、要求、机制、战略等已经制定,政策体系正在完善,下一个10年扶贫开发《纲要》(20xx—2022)和“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制定工作已经启动,而我市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刚刚形成,尚待进一步修定完善和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

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这些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是:

一、_____的“五大”贫困特征和“五个”致贫因素,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长期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取得效果。因此,_____的扶贫开发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而不是靠三两个阶段性的攻坚战役就能解决问题的“突击战”。长期以来,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扶贫部门的同志,在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上,自觉 不自觉地表现出急于求成的情况。“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新时期十年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都明显带有这一特征,各级都想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实施一批扶贫开发项目就最终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稳定脱贫。但扶贫工作的实际结果是,每个阶段结束以后,随着扶贫标准的提高,贫困人口并未减少,有时候还会增加。以_____市为例,其贫困人口一直保持在100万人左右。这本身说明,在贫困特征和致贫因素彻底解决和消除之前,贫困问题就不会消除。由于_____的贫困特征和致贫因素在短时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_____市的贫困问题也就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解决。除此而外,贫困概念还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前,贫、富的概念不会消失,贫困与富裕的矛盾会一直存在,扶贫济困问题一直会是社会领导者与组织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到20xx年底以前,我们即使圆满完成了扶贫开发的阶段性任务,也只是基本解决了我市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按照国务院扶贫办范小建主任讲,就是基本解决了绝大多数贫困群众的“饭能吃饱,衣能穿暖,居能蔽风雨”的绝对贫困问题;到2023年,我们即使胜利实现了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也只是解决了我市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这就是说,202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绝对贫困现象虽然基本消除了,但相对贫困现象还会依然存在,扶贫开发的任务仍然不会结束,扶贫开发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因此,我们从事扶贫开发的同志,尤其是领导同志,一定要从理论上弄清楚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协助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战略,克服急于求成思想,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当然,到2023年以后的贫困程度,肯定与现在的贫困现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我们也要科学制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如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意见》(20xx—2022)、“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扶贫开发计划等,以使扶贫开发工作扎扎实实地、循序渐进地取得成效,以使绝对贫困现象能够在2023年年底之前逐步加以消除,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第二,_____贫困人口基数大,基础差,返贫压力不断增加的原因,从客观上讲,是由于我市的区位劣势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短时间内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造成的,但从主观方面讲,过去直至现在扶贫开发扶持政策和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扶贫开发考核体系只做“减法”,不做“加法”,使得贫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扶贫开发扶持政策倾斜“基数”不倾斜“绩效”,使得一些县的贫困人口迟迟得不到减少,并且出现了各级政府和扶贫部门竞相争取挤入国定、省定、插花贫困县的不正常现象。从我个人主导思想上也认为:_____市扶贫局和各县扶贫办在20xx年底保住了山西省扶贫开发最大市的头衔,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政绩”,因为贫困人口少了、贫困村少了,省级以上给的扶贫资金就少了(临县、兴县沾了一个很大的光,石楼、中阳受了一个很大的害)。由于利益驱使和地方保护主义作祟,这种不科学的扶贫政策和考核体系不改变,即使区位劣势和自然条件逐步改善了,但贫困人口基数问题与返贫人口数量过大的问题也不会解决,而且会在越扶越“贫”的怪圈中越陷越深。

第三,扶贫开发投入不足,目标瞄准机制不准,扶贫政策脱靶外溢和应扶持贫困群众未能得到全面、有效、持续地综合扶持的问题,从客观上讲,我市地处内陆山区,区位劣、条件差、灾害多、抗灾能力弱,再加上改革开放起步迟、发展慢、观念旧、技能低,综合素质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造成了较大的贫困人口基数和较多的基础设施欠账。尽管近年来,中央和省政府每年财政以5000万元的增幅投入我市的扶贫开发事业,从20xx年度不足1亿元到20xx年会突破2亿元,但其与我市需要扶持的贫困人口以及需要扶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比,仍是“小补丁补大窟窿”,两者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特别是市、县两级规定的扶贫开发配套资金跟不上,各级扶贫部门的经费捉襟见肘,使得一些该做的前期工作,如规划、设计和论证,扶持贫困对象认定与扶持项目确定,以及项目实施后的检查、验收与跟踪绩效评估等跟不上,从而造成了瞄准机制不准和扶贫政策脱靶与外溢的问题。

从主观上讲,县级党委、政府领导对特殊的扶贫资金与普通的支农资金两者之间的政策界限区别的不是很清晰,把针对贫困人口的特殊的扶贫开发资金视同于普通的支农资金捆绑整合使用(其在移民扶贫项目中表现的最为突出),而县级扶贫部门不据理力争,省、市扶贫部门也避事宽容,是造成这一问题较长期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重要原因。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在各级树立起了正确的政绩观后,这一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第四,关于扶贫开发规划笼统抽象,系统性差、随意性大,资金使用分散,项目论证、监管和效益评估跟不上,有一些项目未能起到应起的作用问题,其客观原因是在新世纪初我们做扶贫开发规划时扶贫系统人员少、时间紧、经费缺,只是套着国务院和省政府《纲要》、《规划》作出了我市的十年扶贫开发《意见》,在之前未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和考察论证,规划本身不甚符合_____各县(区)实际;另外,《意见》实施的主动权在省级以上而不在市县两级,我们只能被动适应,不能创造性地主动开展工作,如因完成“三个确保”任务而使扶贫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市、县两级甚至省扶贫办也无能为力。当然,从主观上分析,也有我们争取不够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

除此而外,扶贫开发的一些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如扶贫开发规划应当怎样制定?扶贫项目应当怎样管理?扶贫开发效果应当怎样进行评估?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极差的相关责任人应如何追究等,都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办法和制度,也就是说扶贫开发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这些弊病只有在扶贫开发政策体系基本完善之后和扶贫开发工作完成立法以后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第五,关于全方位、多渠道、大扶贫的格局虽然初步形成,但机制体制尚未理顺,扶贫开发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的问题,需在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结束后,从上到下来进行理顺。

六、关于_____市20xx—2023年新的扶贫开发十年《意见》与“十二五”规划制定问题,我们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扶贫办的安排,积极开展制定前的调查研究、考察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

针对上述我市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主客观原因分析,我们在学习、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对我市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和具体工作内容已经拿出了一个初步意见,征求了各县(市、区)扶贫办的意见并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这个思路我们初步概括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八”,其具体内容为:

咬住“一个目标”:全市到2023年底以前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抓好“两轮驱动”:一个轮子是抓好以农村低保为主的救济式扶贫;另一个轮子是抓好以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主导产业,有效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主的开发式扶贫。民政部门负责的农村低保要做到应保尽保,扶贫部门负责的开发式扶贫要做到应扶尽扶,并且两个部门要搞好衔接,特别注意交叉部分贫困群众的救助和扶持工作。

坚持“三条方针”:第一条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变“输血”为“造血”,以扶持扶贫主导产业发展,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缩小发展差距为目的;第二条是坚持开放式扶贫方针,形成以专项扶贫为主导,行业扶贫为主体,社会扶贫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第三条是坚持立体式扶贫方针,变一次性经济扶持为主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全面、有效、持续地综合扶持。

围绕“四个着力点”:一是转变扶贫开发方式;二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三是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四是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实施“五大扶贫开发工程”:一是要实施好“整村推进工程”;二是要实施好“移民扶贫工程”;三是要实施好“雨露计划工程”;四是要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工程”;五是要搞好“产业化扶贫工程”。

做实 “六项”工作:一是要科学确定我市贫困人口标准,并与省定、国定标准有机对接;二是要准确划定贫困区域类型,实行按主导产业分区域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三是要在专家指导下制定扶持特殊类型贫困区域扶贫开发的整体规划;四是要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加大扶贫开发投入,整合各类社会扶贫资源,以保证规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五是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注重扶贫开发效果,积极开展小额信贷贴息、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并创造条件启动中国扶贫协会与国家开发银行联手开展的金融扶贫试点工作;六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健全扶贫开发机构,强化扶贫开发队伍,进一步完善巩固扶贫成果的长效机制。

开展对七个“特殊类型贫困区域”的调研论证和规划设计:一是沿黄(河)红枣改良扶贫开发区;二是优种核桃规模栽植扶贫开发区;三是杏树、沙棘覆盖扶贫开发区;四是以脱毒种薯推广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化扶贫开发区;五是谷子、莜麦、胡麻、葵花等优质小杂粮与油料作物规模种植扶贫开发区;六是设施棚菜(瓜、果、菌类)扶贫开发区;七是牛羊猪鸡兔标准化舍饲规模养殖扶贫开发区。在这七个特殊类型贫困区域内,都要扶持发展与扶贫主导产业相配套的扶贫龙头企业,贮藏、加工、运销、服务体系以及扶贫开发行业协会。

由这七个特殊类型贫困区域的分项目规划,组成_____市 “黄土高原沟壑区特殊类型贫困区”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并结合即将出台的全国、全省第二个农村扶贫开发10年《纲要》、《规划》(20xx—2022)和“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制定出我市相应的扶贫开发《意见》与《规划》。

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开发“八项机制”:一是以扶贫开发中长期规划制定、论证、评估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逐年总结、修订、完善等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二是以扶贫对象的识别、瞄准、进入和退出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动态监测机制;三是以贫困人口减少和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绩效考核机制;四是以各级政府扶贫开发投入逐年增加与各类扶贫资源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扶持机制;五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扶贫中引入市场机制;六是以管办分离、项目报帐、审计评估、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项目监管机制;七是以各级扶贫领导组牵头抓总,各级扶贫部门承办,专项扶贫为主导,行业扶贫为主体,社会扶贫为补充的扶贫开发协调机制;八是以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实施、企业捐助、群众参与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动员机制。

上述扶贫开发思路和工作内容,我们仍在修订和完善过程中,预计在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结束时能够最后确定。对于这些思路和工作,局机关自己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我们将不等不靠,立即着手开展工作;对于县(区)一级党委、政府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将督促各县(区)尽快加以解决;对于需要市委、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向市扶贫领导组打出请示报告,请求市委、市政府领导帮助解决;对于需要经过上级扶贫部门解决的问题,我们将给省扶贫办乃至国务院扶贫办写出意见或建议,在上级制定方针政策时能够给予考虑。

以上就是我代表领导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分析检查。

其次,我代表领导班子和个人对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检查。

按照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组安排,局党组在集中精力分析检查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中班子和个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同时,也对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查找。通过学习、调研、走访、座谈、书面征求意见和与班子成员以及科级干部相互交流谈心,总体来说,大家对十六大以来,尤其是20xx年底市扶贫局新的领导班子组成以来的工作是肯定的。大家认为新班子组成以后,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理顺了局机关多数干部的情绪,统

一、稳定并且扩展了各县(区)扶贫工作机构,争取到了较多的扶贫项目和资金,特别是在去年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来_____调研时,_____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受到了省扶贫领导组和国务院扶贫办主要领导的好评,给市委、市政府争了光,给全省扶贫系统争了光,因而20xx年度被省扶贫办列在10个扶贫工作市之首进行了表彰。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要看到问题和不足。其中比较集中的反映,还是在今年3月下旬市委、市政府20xx年度责任制考核组经过与局机关的每位干部职工谈话后,对局党组提出的三条反馈意见的内容:第一是班子成员沟通不够;第二是有的班子成员定位不准;第三是20xx年度责任制分解不科学。其中第一条意见是这三条意见和建议的核心,切中了我局的症结和要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抱着边学、边整、边改的态度,从责任制考核结束到现在,我利用“五一”假期和星期

六、日的时间,主动与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科室中心负责人普遍进行了1—2次的谈心沟通。在谈心中,我与每个同志都敞开心扉,各抒己见,沟通思想,并力求形成共识。通过这些谈心活动,弥合了隔阂,增进了团结,达到了相互不纠缠历史旧账,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目的,为进一步建设和谐型机关奠定了基础。

在其他党性党风党纪方面,无论是在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宗旨观念、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上,还是在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神,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拼搏赶超、与时俱进、敢闯新路上,所有班子成员包括我自己都没有发现什么重大的问题,也没有群众反映什么突出的问题。对于局机关接到的群众来信来访,我们都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保证了全市扶贫开发系统的和谐和稳定。

总之,在局机关的整个工作中,无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制约扶贫开发工作的突出问题,还是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作为局长、党组书记,都负有主要责任,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决心并且保证积极主动地加以解决。我将以我的实际行动,带领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搞好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认真真地理清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扎扎实实地实施好扶贫开发工程,实事求是地抓好班子建设,为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三三战略”,完成我市扶贫开发阶段性任务和实现2023年扶贫开发奋斗目标,促进我市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并最终建成富裕、宜居、特色的“三新”_____作出积极的贡献。

我的发言完了,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7篇 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述职报告

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述职报告

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述职报告

县考核组:

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共同帮助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扶贫开发“一体两翼”和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四大产业(草畜产业、洋芋产业、蔬菜产业、特色产业)为发展思路,以159个贫困村为重点,以参与式整村推进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群众温饱为目的,狠抓各项工作的完成,使自己分管的移民、小康建设、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分管工作完成情况

1、移民工作:已全部完成了移交。

2、小康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的,以小康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法制文明建设并举,社会公益事业指标与经济目标并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村实施、逐村达标。针对小康建设宣传措施不到位,干部群众对小康概念不清、意识淡薄、信心不足、工作不够主动、进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我们在全面调整摸底的同时,根据每年计划达标的小康乡镇和小康村现状及时印发了《_____县农村小康建设工作安排意见》,深入乡村,和乡村干部一道座谈、讨论,共同制定工作措施,并向农户反复宣传小康建设的定义和具体量化指标,提高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康建设的思想认识,使小康建设摆上了农村工作的中心位置。截止20xx年底,全县已累计建成2个小康乡镇,89个小康村,占全县289村的33.2。继续抓好已建_____乡、村的巩固提高,向宽裕性小康迈进。同时在_____乡_____村进行了小康示范点的建设,设计建造了风格各异、面积适中的小康住宅楼70多栋,村民已乔迁新居。该村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为全县小康建设树立了榜样。

3、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普法、信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其他工作。半年来,我办党支部在县委、县直机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开展保持___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严格党员教育和管理,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抓好普法、信访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主要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制度,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⑴开展以“保持___员先进性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查找平时工作中的不足,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⑵结合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二是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机关党的组织建设。通过加强学习,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开展民主评议、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等步骤,结合本职工作,切实整改提高。三是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四是认真开展普法教育,搞好综合治理。五是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六是切实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七是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促进信访工作深入开展。

二、抓好整村推进示范点工作。

整村推进是新世纪扶贫开发的新模式、新途径,是一项有效的扶贫方式。半年来,在完成_____乡_____村、_____乡_____村等5村项目建设的同时,又对今年列入计划的9村进行了扶贫开发参与式整村推进建设,按照办公室领导包片分工安排,自己包_____乡_____村、_____乡_____村。目前,完成投资166.715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67,9个村已建成羊舍735座,引进多胎母羊263只,道赛特种公羊195只,_____乡_____村、_____村、_____村建成牛舍250座,引进奏川黄牛200头,饲养生态散养鸡67599只,发放鸡饲料、药品998份,完成集雨面39155平方米,建成科技培训室20间400平方米,培训农民1200人(次),种植项目已全部完成。十月底全面完成所有项目。在整村推进规划和项目建设中,我们注重以点带线,轴线开发,整体推进,_____25个村已基本连成一片,_____10个村已集中连成两片,形成了以县乡公路为轴线的辐射示范推广片。并初步形成了羊产业、牛产业、鸡产业、洋芋产业、冷凉蔬菜产业等五大产业种养基地。

三、配合办公室搞好其他工作。如会务接待、搞好检查验收项目、帮助_____乡开展计划生育整治活动等中心工作,坚持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素质,每年书写学习笔记2万字以上,书写学习心得体会,按期参加法律知识考试和党风廉政建设考试,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严格按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摆正自己的位置勤奋工作。

总之,半年来,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与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是分不开的,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给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至于个人还存在着政策水平不高、思维方法、观念等赶不上新形势的需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变。

第8篇 专项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与化隆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镇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甘都镇基本情况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及经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之处

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落后状况,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我镇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式。

第9篇 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扶贫开发工作是促进农业增产,加快农村改革,实现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掌握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与化隆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镇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xxxx镇基本情况

xxxx镇位于化隆县东南部黄河沿岸,离县城25公里,总面积为16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为8.7℃,气候适宜,属化隆县三大川水乡镇之一,也是化隆县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全镇共有25个行政村,86个社6871户,总人口3.13万人,有回族、撒拉族、汉族、藏族、东乡族五种民族,少数民族占90.6%。全镇总耕地面积为xxxx01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72亩,农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兼温棚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经济第三产业收入占48.6%,以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收入占收入占33.33%,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全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历年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随着国家对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xxxx9年我镇积极争取在唐寺岗、牙目、桥头、东五、下四合生、朱乎隆六个村的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涉及农户744户,发放扶贫资金372万元;xxxx3年在xxxx街、阿化、西滩三个村种植薄皮核桃1300亩;xxxx4年根据《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要求,我镇通过行政村申请、政党政班子会议研究,上级扶贫部门审核确定了上四合生、牙路乎、关巴、东六、东七、xxxx街、阿化、西滩8个行政村为贫困村,xxxx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在2736以下,贫困率均在42.5%以上。通过农(牧)户申请、村(牧)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牧)委会核实、镇政府审核,确定了贫困户1355户(5257人)。对所有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工作;xxxx年年初对贫困户数据进行了更新,初步确定了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及经验

近年来,我镇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扎实开展我镇解困脱贫工作。主要做法:1、加大宣传力度,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前提。按方案宣传,镇、村分级召开贫困户认定动员大会,宣传扶贫政策和扶贫方案。对外出打工及未能到会的群众,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通知等方式做好宣传,努力做到政策方案“家喻户晓”,营造全村上下共同支持、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工作氛围。2、正确决策、科学决策是扶贫开发成功的关键。深入调研,方案制订科学化。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实际的扶贫规划。填好扶贫对象基本信息表,重点弄清家庭人口、收入来源、支出负担、存款或负债额度、致贫原因、脱贫依靠等问题;建立专门数据库,对所有认定的对象,将搜集到的情况进行信息录入。通过深度分析贫困对象的基本信息,根据其家庭实际,综合考虑所在村社相关情况,明确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脱贫思路。3、严格按程序认定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准则。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镇政府审核、县扶贫局审批”的程序,坚持做到条条到位、环环尽责。特别在代表评议环节上,我镇注重突出民主性、广泛性,要求评议小组至少30人以上,且每个村民小组不得少于5人;在镇政府审核环节上,组织干部到各个村民小组开展入户调查,进一步了解申请户主的基本情况,确保对象认定不出现偏差。4、强化保障,资金筹措多元化。坚持创新扶贫参与机制,构建各界广泛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一是我镇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扶贫资金、项目。二是通过项目整合,积极整合国土、发改、水利、林业、卫生、交通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将钱用到通村公路硬化、安全饮水工程、卫生室建设、电力改造等“刀刃”上。三是群众“凑”。发挥困难群众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在扶贫过程中力所能及地投入资金。5、跟踪问效,信息管理动态化,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动态识别、动态管理,保持扶贫对象的精确性和政策投放的精准性。建立定期回访机制。按季度对贫困户进行回访,及时了解困难情况、增收状况,对于脱贫效果不理想的,及时调整扶贫方案,纠正扶贫措施。6、群众自觉行动,苦干实干是根本。使群众改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苦干实干是扶贫开发工作成功的动因。

总结的经验:我镇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把国家的帮助和自身结合起来,有效推动了我镇谋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发群众依靠自己力量发展生产的积极性。1、地理条件优越。我镇位于县东南部黄河沿岸,离县城25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海拔较县城低近1000米,年平均气温为8.7℃,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适宜种植各类蔬菜、瓜果及药材等经济类作物,且交通便利,202省道贯穿境内与循化县连接,石甘公路与石大仓乡相连,公伯峡电站公路与循化县红旗乡相连,适合发展特色种植业。2、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拉木峡丹霞地貌、公伯峡电站、苏只电站、水车生态园区、“黄河彩篮”蔬菜种植基地、马步芳公馆、阿河滩清真寺和古树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观光资源,并可依托宽广的库区水域资源,发展冷水养殖、水上娱乐等项目,打造黄河谷地旅游、观光、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服务产业。3、民俗文化有待开挖。我镇以回族和撒拉族居多,占全镇总人口的86%,回族和撒拉族擅长做可口的饭菜,尤其是撒拉族的民族特色餐负有盛名,回族的“刺绣”也享有名誉,有收藏黄河奇石的爱好,且这两个民族热情好客,可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扶持发展农家乐、民族餐等民族特色餐饮业。4、劳务经济渐成规模。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外出打工、就地从业、回乡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拉面经济明显提升了农民收入,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谋生就业、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和支柱产业。5、扶持产业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我镇大力扶持带头致富群众新建畜禽养殖规模、冷水养鱼、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生产规模,农业组织化程度得到不断提高,从而带动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之处

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落后状况,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我镇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式。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我镇有些贫困村多在深山、库区一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比如我镇26村人饮工程一直未能完成;北片各村浇水渠道还没有实施防渗工程,渠道渗漏、决口等现象严重,造成群众灌水困难;我镇境内的巴燕沟和6条大排洪沟治理不彻底,每年发生洪灾冲毁和淹没耕地现象,给广大群众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二)扶贫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一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二是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阵,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限。

(三)贫困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参与程度比较低。现阶段扶贫实际工作中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政府行为,贫困人口的参与比较被动,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我镇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致富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

(四)转移就业培训重点不够突出。当前扶贫系统开展的转移就业培训是短期非学历培训,这种培训方式的优点是培训范围广、成本低、见效快,但缺点是对最需要转移就业的贫困人口帮助不大,短期培训并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自身技能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必须突出转移就业培训的重点,探索出新的培训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扩大转移就业培训的成效。

(五)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返贫现象较为突出。扶贫开发工作与农村其它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工作联系、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相互之间协调不够,社会帮扶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部门之间合力不够,不少是各自为阵,统筹协调能力弱。部分行业、部门和单位对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实际效果差异性也较大,存在不平衡状况。因病因教致贫返贫现象较为突出,贫困人口脱贫与返贫相互交织,因重度残疾、重大疾病、年老体弱致贫占40%以上,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是病残、精神障碍和无劳动力户,基本难以脱贫。

四、对做好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

目前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仍然严重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啃“硬骨头”、蹚“深水区”、 打“攻坚战”,靠单项措施、常规手段很难奏效,必须在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要用新机制保障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用新机制保障扶贫资源有效利用,用新机制保障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形成强大合力,提高扶贫成效。

(一)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已有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按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二)建立“到户到人”长效机制。集中帮扶,着力解决整家整户整体脱贫的问题。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精准帮扶、逐户验收”的工作要求,因户制宜,实施扶贫到户到人工程。一是干部帮扶到户。建立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帮万家”活动,可分期分批安排,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组要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落实保障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并建立帮扶台帐;二是转移就业到户。实施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就业工程,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稳定实现该类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农户至少1人转移就业;三是技能培训到户。整合雨露计划、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型农民培训等教育资源,确保贫困农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四是产业扶持到户。帮扶贫困户“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增加收入。

(三)建立健全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尽量按实际投资安排项目资金,减少甚至取消到户项目要求农户特别是特困农户自筹的资金,减轻贫困群众负担;二是提高一些扶贫项目的扶助标准。当前贫困区域的生产生活条件都比较恶劣,在这些地方修建基础设施如道路、饮水工程等项目建设难度非常大,而且当前项目建设所需物资、劳务价格也不断上涨,项目单位投资越来越高,因此,要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资金标准;三是统一规范扶贫项目税费收取。扶贫资金扶持的都是贫困区域和弱势群体,因此除国家硬性规定不能免除的税费外,所有扶贫项目尤其是直接扶持贫困农户的项目,都应考虑免税。四是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增加财政贴息资金,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进一步推广小额信用贷款,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四)完善“基础提升”长效机制。改善民生,着力解决贫困区域生产生活基础薄弱的问题。以贫困村为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一是村级道路畅通工程。完善村级公路网络的基本要求,加强村出口公路和连村一般出口公路硬化、安全防护设施和中小危桥改造等建设,二是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三是加强完善生活保障。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行动态管理。四是就医保障到户。筹集新农合资金,实现贫困人口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

(五)、强化管理要点,健全“工作推进”长效机制。一是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统筹、协调和改革力度,构建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推进和落实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贫困户的参与度、受益度。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做大做强扶贫产业,为贫困群众稳产增收打牢基础,扶持做大做强扶贫龙头企业,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对贫困地区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整合资源,着力解决扶贫开发工作合力不够的问题。二是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加强贫困地区旅游资源调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对贫困乡村旅游发展给予重点支持。结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搬迁、游牧民定居、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传统村落及民居保护等项目建设,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

(六)加强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深刻认识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更加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转变作风,扎实工作,切实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1、明确工作职责。要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职责,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切忌空喊口号,不提好高骛远的目标,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关注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加大支持力度;2、完善管理体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本区域内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负总责,逐级建立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整合各种资源予以支持。采取措施,帮扶到村到户到人,把扶贫开发任务和政策逐项落到实处;3、加强基层组织。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健全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积累。尊重贫困地区群众在脱贫致富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4、强化队伍建设。加大贫困地区干部培训力度,提高执行能力,重视扶贫开发队伍建设,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各级扶贫开发相关部门要加强思想、作风、廉政和效能建设,加强督促检查,认真履职尽责。5、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宣传工作,积极宣传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战胜贫困的先进事迹,总结推广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的成功经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广泛参与扶贫开发事业,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

第10篇 2023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一、xx县贫困人口现状: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__-20__年)》对贫困县乡村的划定,目前,我县有省级插花贫困乡3个,贫困村20个。2023年初,全县20个乡镇场有贫困户5181户20465人(人均收入低于882元以下),占全县总人口的5.64%。从地理环境分:三个重点贫困乡20个重点村有贫困户2824户12155人占总贫困人口的59.4%,其它乡镇场有贫困户2357户8310人;从致贫原因分:因无生产资料致贫2313户10191人,占总贫困人口的49.8%;因病致贫1562户6069人,占总贫困人口的30%;因灾致贫103户436人;因无劳动能力致贫317户632人;孤寡老人322人;孤儿9人;其它原因致贫502户2310人,占总贫困人口的11.3%。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三个贫困乡,占总贫困人口的59.4%。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然资源匮乏。这些区域人均耕地(草场)少且土(草)质差,交通不便本文来自517878秘书网,信息闭塞,居住分散,缺水、缺电、缺市场,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成果共享程度低;

二是劳动者素质差,劳动技能低,科技发展意识淡薄,传统的经营、养殖模式依然存在;

三是贫困人口观念落后,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2023年初在册的贫困户中,有68%的贫困户家中有18-40岁的男性劳动力,而外出务工人员不足3%;

四是扶贫开发局限性强。低收入人口主要分布在偏远落后的山区、丘陵区、灾害高发区、高寒牧区,点多面广,基础设施差,扶贫效果不明显;

五是我县不是贫困县,但与其它县(市)相比,贫困人口最多,占全地区贫困人口的16.5%,而上级扶贫资金投入有限(2023年-2023年共计投入647万元)且县级财政困难,制约了扶贫开发的顺利进行;

六是由于扶贫防御体系不健全,返贫现象严重。2023年初我县在册贫困人口220户1201人,经过5年的扶贫工作,实现7639户38046人脱贫,而2023年初在册贫困人口却有5181户20465人(动态脱贫标准线由650元提高到882元后统计);

七是陈规陋习致贫(如大操大办“红白”事)。

三、扶贫机制及设想:

(一)进行分类扶贫,对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贫困户以帮教式扶贫为重点,着重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对无生产资料的贫困户以解决生产资料,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技能为重点进行帮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孤儿等纳入民政供养,进行救济式扶贫(共331人,其中孤寡老人322人,孤儿9人)。

(二)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

围绕增加低收入人口收入,以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基础,支持重点乡村和农户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进一步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特别是要利用我县畜牧业优势,集中力量,加大畜牧业的发展,提高肉、蛋、奶产出率,使其成为带动低收入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来源。

(三)实施整村推进战略

以贫困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优质草场、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家安排的以工代赈资金必须用于贫困乡村的基本建设,各行业部门的专项资金要重点向贫困乡村倾斜,力争到2023年,使全县20个贫困村90%以上实现“五通”、“五有”、“五能”的奋斗目标,坚持开发与发展并举,充分利用“缺项补项”方案,及时调整项目实施,为低收入群众经济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继续实施“贫困户庭院经济开发建设工程”

提高低收入户发展庭院经济意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帮助低收入户发展庭院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到户。

1、利用扶贫资金为无房户、危房户新建或维修5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住房和0.7亩地的宅基地。力争每户有2头生产奶牛,每人4只生产羊,并饲养一定的鸡、鸭、鹅等家禽。农区每人有2亩旱涝保收的口粮,牧区每人有1亩口粮田且每人有30亩以上的草场。

2、发展庭院经济。山区半山区的低收入户庭院保证种植5分地以上蔬菜。凡适合经济林气候的地方,每家种植10棵以上果树或其它经济林,力保庭院无空闲地。对干旱缺水的地方,尽力帮助打水井或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缺水问题。

3、培育低收入户从事手工业,如:铁匠、木匠、泥瓦匠、修鞋匠等,扶持家庭手工业作坊,生产地方特色的花毡、地毯、花帽、剌绣、小刀、马鞭、马鞍等特色产品。

(五)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发挥扶贫资金效益

除以工代赈资金用于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财政扶贫资金、自筹资金都进村入户,具体用于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发展庭院资金短缺问题、购买生产畜、科技培训等方面。扶贫贴息小额贷款,力争发放到贫困户。各项资金的使用按照申报项目执行,不随意改项、不挤占、不挪用扶贫资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加大科技扶贫和培训力度

突出科技扶贫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重

要作用,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调动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到贫困乡村创业,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安排科技培训资金,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扶贫的示范作用。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有针对性通过夜校和种类短期培训,增强农牧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能力,确保每个贫困户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同时,反对封建迷信欢迎光临517878秘书网,引导群众自觉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生活习俗,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七)积极稳妥扩大劳务输出

加强职业培训,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各贫困村每年力争组织户均1个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确保年均纯收入达到2022元。同时关心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资收入等情况,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

(八)实施移民搬迁对环境恶劣,自然资源缺乏的贫困乡村人口,结合退耕还林还牧政策,有计划、有组织、分批分阶段实施搬迁扶贫,并坚持自愿搬迁原则,尊重搬迁户的意见,不搞强迫命令,因地制宜,多形式、多渠道,注重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移民搬迁优惠政策,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致富。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第11篇 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xx县是集“边、山、少、穷、战”为一体的全国首批重点扶持开发县,位于xx省南部,与越南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53公里。全县国土面积3096.86平方公里,辖八乡一镇,81个村委会2个社区756个村民小组,世居哈尼、彝、瑶、傣、拉祜、汉六种民族,总人口215833人,少数民族人口212778人,占总人口的98.6%,其中,哈尼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2%,是全国哈尼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xx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8177万元,同比增长20.8%,财政收入8355万元,增长36.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7499万元,增长35.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618元,增长15.1%。

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

(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

1986年,xx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9281.2万元,建成153个温饱示范村,15个重点村、113个整村推进村、2个小康示范村,安居温饱农户3668户16510人,组织输出劳务85000人次,解决了8万多贫困人口的温饱,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86元增加到1406元,农民人均口粮从280公斤增加到310公斤。

截止xx年底,共经实施项目的村有273个,其中,大兴镇36个,涉及10个村委会36个村民小组3931户17690人;牛孔乡31个,涉及10个村委会31个村民小组1624户7308人;大水沟乡26个,涉及7个村委会26个村民小组1828户8226人;大黑山32个,涉及8个村委会32个村民小组3101户13954人;半坡14个,涉及5个村委会14个村民小组685户3082人;戈奎32个,涉及8个村委会32个村民小组2964户13337人;平河28个,涉及10个村委会28个村民小组1783户8025人;三猛46个,涉及8个村委会46个村民小组2752户12386人;骑马坝28个,涉及7个村委会28个村民小组1523户6853人。

(二)取得的成效

1、群众解决温饱步伐加快。通过推广“两杂”,发展冬季农业,项目村群众粮食获得了丰收,通过推广科学养猪、种植蔬菜、改造低产茶园、发展经济林果,群众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2、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今后稳定解决温饱打下了基础。通过建设卫生路、架电、通路、猪厩、沼气、厕所、人畜饮水、安居工程、新开农田、新修水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养殖业、经济林、冬季农业等途径,各项目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科学养猪、科学种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等目标,为下一步稳定解决温饱和更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3、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改观,生态得到改善。通过文化活动室、卫生路、厕所、猪厩、沼气等项目建设,改变了昔日猪、鸡到处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村子的卫生面貌明显改观,森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明显改善,通过村广电工程、学校、卫生室的建设,改善了教育文化设施,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通过科技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4、养殖业科技含量提高。各项目村建设前养猪大都采用放养,熟喂的老办法,出栏一头肥猪需一年半至两年,效益很低,户均仅有1-2头猪,通过扶持建盖猪厩,培训技术,更换品种,实行厩养和科学喂养等项目建设后,疾病得到控制,存活率明显提高,出栏周期缩短,效益显著提高。

5、起到了示范样板作用。项目村建设不但本村群众受益,也对周边村寨产生了辐射作用,起到示范样板作用,周边村寨纷纷效仿,全县两个文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三)经验和做法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一是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项目乡镇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以规划组织、落实资金管理、项目的建设及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二是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人,做到了扶贫项目实施一项,巩固一片,带动一方。

2、突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体两翼”战略,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易地扶贫开发等扶贫项目,突出工作重点稳步推进。二是以扶贫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收入。三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切实加强培训和转移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在项目资金管理上,继续坚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度、项目责任人制度和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项存储,封闭运行,树立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救命钱”的思想。

4、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发扬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解决温饱、消除贫困。转变“要我干”的被动思维方式为“我要干”的积极、主动、向上的思维方式。

5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单位帮扶,社会参与,各方支持的格局,在产业发展上在大水沟乡开展“无偿投入,有偿使用,长期滚动,受益群众”试点工作,在村容村貌整治上,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整合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种渠道的资金,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抓出亮点。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xx县扶贫开发工作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建县晚(1958年建县),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低下,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一是自然条件差。全县3096.86平方公里总面积中,没有一块足以1平方公里的平地,山高谷深,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局面没有根本得到改善,因灾年返贫的状况依然突出。二是贫困程度深。到xx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67元以下还有8.09万人,其中758-1067元之间的3.27万人,758元以下的4.82万人。目前全县还有4150户20750人居住在茅草房、篱笆房或破房中,极少数特困农户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居不蔽风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三是农民素质低。由于教育起步晚,科技落后,劳动者素质低,生产方式落后,思想观念陈旧,接受先进思想、先进观念和推广实用技术的能力缓慢,科技普及率低。四是县级扶持能力弱。因县域经济增收缓慢,县级可支配财力十分有限,谈不上拿出资金搞开发式扶贫。

三、贫困人口分布

(一)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分布

以1300元为贫困线标准,到xx年底,全县还有贫困人口142190人。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大兴镇总人口有48094人,其中贫困人口28352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瑶族,分布在牛洪、岔弄等11个村委会;戈奎乡总人口有20507人,其中贫困人口14664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分布在加梅、哈鲁等8个村委会;牛孔乡总人口31414人,其中贫困人口20591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分布在者俄、模东等12个村委会;大水沟乡总人口19174人,其中贫困人口12847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分布在大水沟、龙普等9个村委会;大黑山乡总人口有19862人,其中贫困人口12717人,主要为哈尼族、拉祜族,分布在拉龙、老白寨等8个村委会;半坡乡总人口9909人,其中贫困人口6005人,主要为哈尼族、拉祜族,分布在二甫、哈的等6个村委会;骑马坝乡总人口12711人,其中贫困人口8643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傣族,分布在莫洛、杯倮等8个村委会;三猛乡总人口24949人,其中贫困人口17715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分布在桐株、塔甫等8个村委会;平河乡总人口29213人,其中贫困人口20656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瑶族,分布在大头、东哈等11个村委会。

(二)未纳入规划贫困村数及分布

未纳入“xx”期间整村推进规划和未扶持过的的贫困村数有426个,其中,大兴镇47个,戈奎乡25个,牛孔乡81个,大水沟乡63个,大黑山乡41个,半坡乡14个,骑马坝乡34个,平河乡54个,三猛乡67个。

(三)已扶持过但未解决贫困的村及分布

截止xx年底,已经扶持过的村寨有273个,其中,大兴镇36个,戈奎乡32个,牛孔乡31个,大水沟乡26个,大黑山乡32个,半坡乡14个,骑马坝乡28个,平河乡28个,三猛乡46个。但都未能脱贫致富,主要原因是:一是投入不足多为每个财政才补助15万元,由于xx县交通不便,建设成本高,而xx财政薄弱,无法增加投入,内地可建设2个项目村的资金在xx县只能建设一个项目,甚至1个也建设不了;二是自然灾害反贫,由于防灾能力弱等原因,脱贫后反贫现像严重。

四、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基本思路

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统一领导,统一安排,主要工作思路是进一步加强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环境,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县级财源,增加群众收入;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开展卫生、文化、广电等设施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通过十年努力,实现人均1亩基本农田地,户均3亩经济林果,人畜饮水困难得到解决,农户通电率达95%以上,巩固“普六”成果,实现“普九”目标,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二)目标任务

1、人均纯收入达到脱贫标准线以上,人均占有粮食360公斤以上;

2、解决贫困户的住房和困难问题;

3、基本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难、贫困群众看病难、收听广播电视难等“八难”问题;

4、基本实现贫困村通简易公路和村内道路硬化;

5、户均发展1-2项稳定可靠的产业增收项目,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6、贫困乡(镇)、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农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为达到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

(三)具体措施

1、组织保障措施。县级扶贫开发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由县委、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县乡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县直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各乡(镇)要积极参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省、州、县挂钩帮扶单位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

2、资金保障措施。一是积极向上争取,确保中央、省、州下达到我县的各类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是加大县级投入力度,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投入;三是积极组织社会各界支持扶贫开发,鼓励乡(镇)、村及贫困户加大自筹资金的额度(包括贫困户投工献料折算资金);四是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

3、政策保障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法规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结合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制定和完善更加有利于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特殊政策,吸引县内外各种经济组织和能人开发我县的各类资源,促进和带动县内经济发展。

4、技术保障措施。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要根据规划实施的项目任务,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技术指标体系,从适宜技术的选择、应用和推广等方面搞好技术服务。

(四)政策建议

1、进一步加大万村建设千村推进的力度和社会帮扶力度。因我县山高谷深,交通不畅,群众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项目建设成本高,向上级争取每年多增加万村建设千村推进项目,每个项目增加到50万元以上,以促进万村建设千村推进项目的顺利开展。

2、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重视经济和科技、教育、文化、人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走科技脱贫致富之路。但由于贫困,使大批少数民族儿童无法入学,或因家庭困难而中途辍学者居多,现代耕作方式和实用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因此向上级争取政策倾斜,在全县全面推行“三免”政策,每年补助一定的农业科技培训资金。

3、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我县尚有142190人分困线下,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向上级争取每年增加一定的产业扶贫资金,以增加农村经济收入,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4、增加安居房投入。xx县人民群众缺乏经济来源,无法增加投入,向上级组织争取项目资金,增加安居房建设资金,希望每户补助金额增加到6000元以上。

第12篇 2023年度扶贫开发工作自查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倡导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实施扶贫重点工程,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如期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新的成效。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增强经济实力;

乡党委、政府在整村推进工作中,坚持“政府引导、资金扶持、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扶贫思路,把发展种养加工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整村推进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产业扶贫,以支柱产业支撑贫困村经济发展,提高了贫困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构筑了稳固的返贫防御体系,全年共有444个贫困户脱贫。

一是坚持分类指导,选准产业重点

贫困村所处的区位、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各有不同,发展产业必须从实际村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因村而异确定发展重点。为此,我们组织农、林、水、牧等专业技术人员,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逐村制定了系统、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如我们在金岗山村重点扶持发展茶果业,在大河冲村发展药材和特种养殖,在何畈村重点扶持发展畜禽养殖。

二是推进基地建设,壮大产业规模

基地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按照“协会+基地+大户+贫困农户”的模式,通过扶持协会、基地和大户,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专业生产和经营,整体推进规模产业基地建设。一年来,全乡七个贫困村共有0.6万人建立了种养基地,开发水域0.1万亩,发展生猪0.5万头、牛0.15万头、羊1万头、家禽8万羽。

三是强化科技扶贫,提高开发效益

二、强化管理,确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一是突出重点,把项目建设当做一场重大战役来打

项目资金来之不易,如何把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大事。首先严格规定,搞好工程发包工作,用一周时间在乡电视台播放邀标公告,提高参与竞争面。根据图纸,坚持“节约、实用、安全”的原则,认真搞好工程预算,企业中标后,以文字形式,乡政府与其签订了施工合同书。其次,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在施工之前,乡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明确分工,严明纪律。在施工过程中,邀请县质监站作为监理,乡扶贫办派一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作为甲方代表全程监督,始终坚持业主负责制,质量监理制,检查验收制。乡党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工地现场指导,邀请乡域内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工地进行视察,发现问题就地指出,并及时向施工单位下发整改意见书,待施工单位按要求整改后,以书面形式向工程建设指挥部报告,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工程竣工后,我们首先对照施工方案进行自查,自认合格后,再向县农开(扶贫)办上交验收报告,对整个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二是廉洁从政,严把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关

在施工之前,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杜绝挪用、挤占、贪污项目资金的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乡成立了以纪检书记任组长、乡财政所、农经站及项目实施村的财会人员为成员的财务管理小组,将项目资金设专帐、专柜、专人管理,所有帐目正规,手续齐全,票据规范,无白条入帐现象。在金融单位开设专户,收支情况严格执行资金报告制,及时、准确报送相关单位。工程款的划拨严格履行合同中按工期付款的方式。为防止施工单位克扣、拖欠民工的劳务费,我们将这部分资金交由财政所管理,工程竣工后,由民工直接到财政所领取。我们除了在乡村两级政务公开栏上予以详细公开外,还采取公告、公示的办法在乡电视台和所在村人口集体地予以播放和张贴,接受各方面监督,接受主管部门的财务审计。

三是造管并重,把管护工作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常抓不懈

创新管护机制,派专人常年养护,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造福人类。及时安装好永久性标志牌,让群众永记党和政府的恩泽。

三、因材施教,狠

抓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全年共培训学员175人,转移就业174人,同时还在务工地设立了联络处,保证了就业学员的就业稳定性。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专班

乡党委、政府对全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为了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立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全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形成了工作有专班、部门相互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好局面。

二是落实目标,明确责任

根据《_____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方案》的要求,根据各培训基地的基础条件,将全年175人的转移培训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村,为了强化责任,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与各村签订了培训合同,确保任务全面完成。

三是广泛宣传,形成舆论

利用电视、各种会议、群团组织广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措施,进行了正确引导,既让全乡中青年农民知道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好处,推荐就业的安全性,又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岗位、就业去向,激发了农村青年自愿参加学习,勇于外出创业,增收致富。

四、认真抓好其他各项工作

2023年的扶贫工作任务艰巨,我们在搞好重点工作的同时,也狠抓了其他基础性工作。一是做好农村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调整工作。二是按时上报县农开(扶贫)办所要的各种报表和材料。三是准时参加各种会议。

一年来,我乡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劳动力培训招生工作比较困难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优点,纠正缺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为实现“整体脱贫,共同致富”的目标而努力。

五、2023年扶贫开发工作打算

2023年,我乡要继续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围绕“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搞好各项扶贫重点工程,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1、提高科学素质,搞好科技扶贫和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

我们要继续搞好科技扶贫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科普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贫困村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积极引进、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扩大与科研院所的联系,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到贫困村传经授宝;扩大贫困村的劳务输出,鼓励贫困农民外出打工,回来后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实现劳动力转移培训0.03万人,为贫困村培养实用技术人才。

2、积极争取资金,全面完成扶贫项目库建设

积极争取扶贫资金保证金岗山村公路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检查、监督,建立健全跟踪检查、项目验收制度,确保扶贫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此外,要全面完成扶贫项目库建设,为实现扶贫项目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监督奠定基础。

3、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乡扶贫办承担着组织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艰巨任务。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理顺扶贫机构,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增强扶贫干部队伍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充分发挥扶贫部门的职能作用,并切实增强其协调管理能力,努力开创全乡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第13篇 2023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政风行风建设情况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合水县扶贫办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以全力推进扶贫攻坚为总揽,以创造一流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意识为宗旨,以建设依法、高效、清廉的扶贫行政机关为目标,集中力量在抓紧、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思想观念大解放、能力素质大提升、工作效率大提速。有力的促进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进程。现做如下述职,敬请评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办把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加强对政风行风建设的组织领导。一是及时成立机构。成立了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的政风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人办理业务。二是制定工作计划。按照县上政风行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办扶贫工作实际,制定出了《合水县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阶段任务,工作步骤和具体措施,做到了有的放矢。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建立完善了岗位责任制,股室分工制,领导分管责任制,绩效考评制等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主任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股室配合抓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二、创新工作机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为贫困村改善基础条件和培育支柱产业上

具体工作中,我们把政风行风建设工作贯穿于扶贫开发工作始末,把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全心全意为贫困乡村办实事上去。xx年以来,我办共争取各类财政扶贫资金4276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9个,整乡推进项目2个,建立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9个。共为贫困村新修村组道路16条108公里,土岘子5处,排水渠1500米,涵洞13个;新打机井2眼,建水塔2座;压设输水管道9处47.5公里,新打小电井40眼;新栽苹果树19500亩,建果窖160座,建钢架蔬菜大棚260座,建暖棚猪舍488座,新购良种仔猪2440头,新建暖棚牛舍182座,购基础秦川良种母牛182头;种植双垄沟播地膜玉米3万亩,新建村科技培训中心13处,完成科技培训8400人(次)。使贫困村组的基础条得到了明显改善,增收产业得到了显著提升。我县扶贫工作连续两年全市考核第一名,荣获全省一等奖。

三、完善办事程序,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扶贫开发工作本质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在办理扶贫业务过程中,我们坚持要求“以人为本,高效服务”的原则。以“一张笑脸相迎,一句请坐交谈”的热情,以“耐心询问、细心解答、公心办理”的态度,确保各个工作环节衔接紧密、有序、高效、便捷。先后共为贫困村编报各类扶贫项目计划360多个,签订项目合同120多份,拨付扶贫资金800多笔,按时办结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了100%。

四、坚持政务公开,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公开、公正、规范、透明开展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办实际,我们深入研究制定了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对内对外公开的内容、形式、措施等,建立政务公开目录。采取公开栏、张榜公布、宣传标语等形式,重点对扶贫办内设机构、人员职责、受理事项、办事流程图以及规章制度;扶贫项目的申报、审批依据和程序。工程类项目招投标制度的主要事项等。充分发挥干部职工及贫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得到了群众监督,做到公开、透明,确保了工作高效、合法、有序的开展。

第14篇 关于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强村帮扶工作述职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促和谐、建强村的指导思想和统一部署,在县建强村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东鲁街道办事处、徐庄村各级领导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也为明年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汇报如下:

一、推进强村建设规划,把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学习县委、县政府关于促和谐、建强村的文件精神和参观学习各地建强村的经验,根据本办公室和村里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经济危机下的本村发展途径,探讨自己的优势条件和缺陷,确定了坚持以建设新农村为中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蔬菜大棚生产并重的发展方向和途径。今年重点规划了该村的街道、更新了低压线路、改造了旧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建强村任务完成情况

徐庄村是个近靠县城村庄,有着经商及小手工业的传统。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旧棚需要改造、街道需要规划等多方面的问题。根据我办公室的实际情况和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确定以新农村建设为先导,积极改造年久失修的低压线路,改造原来的旧棚,对该村街道进行规划的工作思路。我办公室为此召开几次主任办公会认真研究,深入村庄,调查情况,并与街道办事处党委、政府和该村多次沟通。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工作,从县城建局聘请技术人员对该村街道进行了规划;从电力公司聘请专业人员对全村的低压线路进行了全面更新;积极发动群众改造了20座旧棚,新建30座。

三、明年的打算

1、对已经规划的街道进行整体实施建设。

2、对该村的街道两旁进行植树绿化。

3、以日光温室建设为主,大力发展蔬菜这个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计划新发展100亩日光温室大棚。

第15篇 关于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县纪委监察局:

按照《中共__县纪委__县监察局关于开展脱贫攻坚监督检查的通知》的要求,我镇对自2022以来的农村扶贫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年度脱贫任务数

20xx年我镇共有416户1208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系统,贫困发生率为2.7%,有县列贫困村1个(圣本村)。

脱贫人数为139户425人。

20xx年预脱贫人数为124户372人。

20xx年脱贫任务数为172人。

二、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网络系统

精准扶贫工作共包含4个系统、1个网页。2023年底录入数据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2023年10月开通的__爱心帮扶后台管理系统,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目前正在录入数据的脱贫攻坚六有信息平台,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网。

国扶办开发的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并发放了扶贫手册。省扶贫办开发脱贫攻坚六有信息管理平台,要求户有表、村有册。市扶贫办下发了贫困户“问题台账、帮扶台账、脱贫台账”一览表。

三、农村扶贫开发项目

(一)贫困户入户项目

2023年共实施了两次入户项目,包括蔬菜种植、菜叶种植、柑橘种植、核桃种植、育肥猪、母猪养殖及新建住房等项目。第一批入户项目方案包含116户,376人,应拨款16.7825万元。结合2023年10月开展的精准扶贫再识别和“回头看”工作,我镇有22户因不符合贫困人员认定条件,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我镇第一批实施入户项目为94户,实际拨款为13.56万元。2023年底通过了县扶贫移民局的验收,近期将报财政局拨款到户。第二批入户项目方案包含146户,425人,实际实施109户,305人,将于2023年6月底前完成实施验收。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县列贫困村圣本村于20xx年硬化3km长3.5m宽的村道,工程总造价90万元,其中村民自筹35万元,投资折资19万元,上级扶贫资金36万元。

四、贫困户再识别和“回头看”

精准扶贫识别及回头看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镇纪委的全程监督下,由镇党政班子成员分别带领镇村两级干部入户甄别,严格剔除城镇户籍人员、经商、买车、买房、财政供养人员,于12月28日核定系统人员为403户1178人(包含已脱贫人员中需清退的95人,因要求系统不能动)。及时上报清退、新增表。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上级对贫困户的准确定义不明朗,各部门要求不一致,比如:民政系统要求所有的低保户都要进入贫困系统,而精准扶贫系统要求必须要符合整户低保才能纳入;二是贫困人员的隐形收入不能认定,比如其存款我们无法核实,为此造成人员核实不能确保100%的准确度,随时有可能增减人员,但系统不能随时变动。

2023年区扶贫开发调查报告(15篇范文)

2023年区扶贫开发调查报告(1)_____水库是新中国最早兴建的大型水库之一,1958年动工,1961年关闸蓄水,库容达34亿立方米,在我县境内水面达70平方公里,装机总容量达102万千瓦。目前,我县_____库区辖9个乡镇1个林场、258个村,总人口近20万。一直以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开发信息

  • 2023年区扶贫开发调查报告(15篇范文)
  • 2023年区扶贫开发调查报告(15篇范文)13人关注

    2023年区扶贫开发调查报告(1)_____水库是新中国最早兴建的大型水库之一,1958年动工,1961年关闸蓄水,库容达34亿立方米,在我县境内水面达70平方公里,装机总容量达102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