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66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12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1-08 查看人数:53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

第1篇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一本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人生价值的重要书籍,下面是1566范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的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

要使自己的思想丰富,要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首先得学会读书。在伟大的教育家苏霍苏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几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方法、每一项措施,都要通过到阅读来实现。你听: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你再听: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他的深情的目光首先对准的是一个个人的心灵而不只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手段,他一生所关注的始终是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这就使他的教育境界远远超过了一般侧重于研究教育技术的教育家,而使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的宇宙。而且,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表达他那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观点时,所用的语言也是既充满坚定信念又亲切温馨甚至不乏诗意的语言: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思想应该像高大的橡树一样坚强,像出弦的箭一样有力,像烈火一样鲜明。真理的坚定性,真相的鲜明性和思想的不可动摇性,是从同一个名叫困难的源泉中涌出的泉水。亲爱的朋友,请记住,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

正是苏霍姆林斯基,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身边的教育弊端: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性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向我指出了教师本人素质的重要性: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正是苏霍姆林斯基,交给了我一个重要的教育工具,这就是集体:教师的聪明才智在于,使孩子们把教师的意图当作自己的意图提出来并加以实行。一个真正的教育能手永远也不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困难的儿童: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啊!

一首诗中这样写到:让生命不停增值;在十年以后更显丰盈。教育是一个周期性很长的特殊职业,年轻教师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即使补丁,也能锈成一朵花。先只管耕耘,不要问收获。教育因我们而精彩,我们因教育而幸福。我们既要为孩子的一生成长奠定基础,也要使自己的生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增值。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范文

在课余时间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书中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一条,带给我深深的触动。文中这样说:有些学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对任何事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学校里这种对学习无动于衷没有为自己找到感兴趣的学生越多,那么,教师们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那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心里。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态度。每一位老师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都会感到都非常头痛。书中提到,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做到 因材施教。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这样的孩子进行细致的了解。孩子们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就拿学习外语来说,有些学生采用听的方式更有效果,有些通过看能过目不忘,甚至能成为同学中的活字典。教师面对不同的孩子,首先要对他们的各个方面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课堂上才能使每一个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可仔细想来,在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是按照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同一个学习要求、要求他们完成同样的作业,自然也会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他们。一些基础差、智力水平又一般的学生,他们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情况不断出现。很多时候我们抱怨这些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说话、爱做小动作、无精打采等,其实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设计多种活动,以适合他们不同的学习方式。通过不同的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孩子的思维都活动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让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在自己的课堂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让自己为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而努力吧!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范文

进入教师行业8年。说来惭愧,早就知道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的这本书,但从未想过去认真拜读,恰逢张梅娟名师工作室这个读书活动的时机,能真正有幸拜读这本名著。

教师是真正的灵魂工程师这句话真可以概括这本书。其中的 酸甜苦辣,想必也只有真正把教育当作事业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吧!书中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想必作为教师的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些体会,读了这本书更是令我们倍感亲切和深受启发!

虽然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也许不能完全体会到其中的奥义,但很多知识是相通的,加以应用加以改变,相信我们的教育生涯也能够在这一生中留下浓重的一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诸多的素质和条件。这些条件如下。

首先,必须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育人之道,爱心为先。爱是什么?爱是包容!我们面对的几十个长相不同,性格不同,家庭不同的孩子,这些孩子有成绩好的学生,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有运动好的学生,有运动不好的学生;有懂事乖巧的学生,也有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也许这一刻让你开怀大笑,下一刻就使你怒发冲冠,但他们都是孩子,有些事情只是他们的天性使然。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给孩子,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孩子的前面,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观察他们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其次,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人,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不要期待每个孩子成为你眼中的乖孩子,也许他们的闪光点只是你还没用发现。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保持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让孩子感受到你是一颗大树,把绿荫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当然,对孩子也不能放任自由,宽严有度才是爱。

第三,要有丰富的学识和幽默的态度,还要有强健的体魄。让学生感受到你强大,丰富的学识是必要的条件,人都是有趋向性的,也是有好奇心的,现代的学生不会仅仅满足有限的知识。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态度自然而然地就会朝着一个好方向发展。体育老师在严格的同时,不能没有幽默的态度。强健的体魄,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基础,是教学技能得以展示的根本。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通晓八方,让对付学生自然也是信手拈来。

读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时时勤读之,方能在教育上收到更大的启发!感谢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第2篇 读给教师建议心得体会

读给教师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读给教师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让我感觉到就像一个老者再向我娓娓道来他的工作,他的点滴经历。让我觉得他在他平凡的工作中那种育好人的执着和用心。我觉得在前面几条建议中,把阅读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

在第 9条建议中,他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书上作了这样一个比喻,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阅读,就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没完没了的补课,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因为阅读能教给学生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我们当教师的工作起来也就更容易。

这不禁让我想到我们身边有不少家长竭力反对自己的孩子阅读课外书籍,而让他们死抠书本。认为书上的学会了,学习成绩自然会好起来,其实不然。学生死记硬背也不可取,因为今天会默,明天就忘,就是记住了不知道怎么去用,也只能成为一种“死”知识。更严重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失去学习兴趣,产生逆反心理,最后真正沦落为后进生。而且他这章节中,他讲述了一个数学老师培养学生阅读。这让我更有感触,阅读不再是语文学科功利性的东西,而是一种培养思维的方法,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由此看来,我们教师转变观念是当务之急,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为这些孩子推荐合适的读物,让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充实他们的头脑,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真正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可是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发现,有许多同学他们整天都在忙于补作业,忙于订正,根本也抽不出多少时间来进行阅读,他们的阅读量少,阅读速度慢,由此循环下去,阅读对他们来说就越来越困难,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如何保证孩子充足的阅读时间,这也是我们老师当思考的。以后在工作中,不再认为阅读是课外的份,可以适当对作业慢的同学少一些抄写背诵的作业,让他们抽出时间来阅读,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读给教师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2

通过学习这本教育名著,我懂得了很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我更在努力地把他们用在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用在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身上。在学校里,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被人尊重,被人理解,被人欣赏,所以,教育工作者要站在被服务者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所诉所求,所期所盼,为他们消除成长的烦恼,1566范文网手机版为他们做好服务,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惯,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这些学生才会在这门学科上下功夫,他们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自愿地建立起来。我们经常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很大的联系。作为老师,自然希望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参与,才能主动地思考,学习,从而学好这门课。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你任教的这门学科。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

我们学校有位校长曾经说过,学生回家先做哪一门的作业,就说明他们最喜欢的是哪门功课。我调查了解下来,学生们确实是把自己最喜欢科目的作业放在第一位的。因此我特别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改善作业的形式,适当减少了作业量,一段时间下来发现越来越多同学开始把英语作业放在第一个做,英语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无衷的精神状态。

读给教师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3

在阅读教育类书籍时,经常看到一个响亮的名字——苏霍姆林斯基,看到文中引用他的经典名句。可从未真正静下心来阅读过他的任何作品。近期刚好遇得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它真是一本好书!

其中文章《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

看了《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后,我真的触动很大。我也常抱怨没有时间,忙啊。每天早早到校,很晚才离开学校,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已有点应接不暇,还要忙着生活中琐碎的事情。正当我看不清方向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了我答案——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优秀教师,课堂上总是那么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管学生出现什么突发事件,他们都能巧妙引导,让课堂因生成焕发精彩。

想想自己的课堂范文网,也做了精心准备,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但课堂上却总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教得费力。这才恍然大悟,优秀教师是平时的点点积累,在日常工作中提练,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用一辈子来备课,而我只用课前的几个小时来备课,“书到用时方恨少”,效果当然不同。

一位优秀的高级教师曾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读书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的爱心和社会的良心。这是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有人说‘没时间读书’,关键还是他不想读书……”这样的读书箴言,我完全赞成,并深有同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喜欢读书的精神。”

读书吧,读苏霍姆林斯基,你会感到教育可以一生追求。老师们,你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你不读书,怎能让你的学生与书为友?读书吧!

读给教师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4

众所周知,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1566范文网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教师、校长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其中《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他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教育专著。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又生动的实际事例,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实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在寒假里,我有时间研读了他的这部著作,受益匪浅,现就我的收获和心得体会,和感受较深的几条略谈一、二。

第6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自我接这个班以来,据别的老师说和我自己的了解,班里只有四五个学生学习努力、踏实,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并不令人满意。为此,怎样使这些学生的成绩提高上来,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合适的教育方法,范文写作就不会有永远的后进生。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眼里,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后进生,每位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都有他可塑造的一面。所以他对后进生从来不放弃,而是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地研究学生特点,进而寻找到帮助学生的方法,最终让他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想,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这么做,是跟他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密不可分的。读了使我有了方向,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就一定要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想要帮助后进生就一定要结合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经验去研究学生。两者相结合,就会在教育工作中寻找到工作的成功与乐趣。

第29条、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首先谈这一条是因为这一问题一直使我很头疼。在我现在所任教的班级里,有几个学生总是上课注意力很不集中。每每在我讲课重点的节骨眼上开小差、说话、或低头做小动作,为此我在课堂上常常大发雷霆,对这些学生一阵严厉的批评。但感觉这样做的效果并不佳,感觉与学生的距离更疏远,无法走近他们的心里世界。“亲其师,信其道”,在我心中的理想教师,我希望自己做到是一个让学生亲近喜欢的良师益友。

对于这个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能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积极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孩子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1566范文网使孩子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自豪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设法让学生的思维与我们所讲的知识发生联系,使他不感到特别的陌生,使他有一种想要了解更多的欲望。同时我想还应该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的设计上创设有趣的情景等,学生有了兴趣,自然注意力也会集中。

第86条,致未来的教师。《致未来的教师》中苏霍姆林斯基回答了许多老师、也是我至今仍在思考的问题:究竟在教育工作中什么是最重要、最主要的?他写道:“未来的教师,我亲爱的朋友!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我想这体现了要把学生看作是独立发展的个体。要尊重学生的人个尊严和个性特长。方法不能简单单一,要跟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选择活的适合的教学方法。

总之读完以后真的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我们一读的好书。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尤其是给青年教师的一些建议真的很实用,值得我去思考,去研究!读着读着,读到某一句或某一段话,会使我感到困惑我很久的疑难问题一下子茅塞顿开,或使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它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总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循循善诱,淳淳教导,督促着我不断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言行。

苏霍姆林斯基说:“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也提倡“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给自己充电,只有自己拥有了一桶水的容量,才能给出学生一碗水来。为了明天课堂的自信从容,我会不断的阅读,不断地加强学习,让读书成为我精神生命中的呼吸。

读给教师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读给教师建议心得体会》是篇1566范文网,主要描述学生、教师、阅读,他们,读书、自己、建议、斯基,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第3篇 阅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忙了一段时间,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读读书了,最近读了一本教育类书籍,令我受益匪浅,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轻轻翻开这本墨绿色封面的书,快速的浏览了书目,我的心跳不禁加快,犹如缺氧的人立刻吸入了新鲜的氧气一般,另我精神为之一振。

我该如何表达,我看过此书的感受呢?我是语文教师,我承认从小我就莫名的热爱自己的学科,喜欢用文字来表达情感,更愿意透过文字感受作者情感。然而,透过苏霍木林斯基的文字我感受到了作者是以无比热情以及恒久的持之以恒的毅力,继续着他终身喜爱的事业。

细细看来:每都是教学经验的提炼;每都是扎实阅读的积累;每都是热爱学生真情的流露;每都是大师娓娓道来的经验之谈;每都是教学生活中真实的再现;每都是青年教师必读的经典。

或许生活中,我们离大师总是太过于遥远,但是当我走进苏霍姆林斯基所撰写的文章时,我们离大师其实很近很近,思想火花的碰撞,让我如饥似渴地读着他的著作,真不愧被称为“教育圣经”之作。

真正走进《给教师的建议》几天而已,我的头脑立刻清醒许多,对待孩子的观念重新有了改变,或许一本书在精神上对读者的刺激,也会延伸到自我的行为中去。我期待自己在新学期的开学,能够在教学上有质的飞跃与成长......

阅读吧,你总能感受到新思想的碰撞;阅读吧,远离喧嚣感受文字的宁静致远;阅读吧,保持自己永远具有教学活力的秘诀;阅读吧,学无止境博学治学。

第4篇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范文

苏联当代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深,启发非浅。

书中谈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试想:每天都要备课、课前准备、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课题研究。教师和所有的人一样,要做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这些都需要时间。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解决了这个时间问题,答案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多读书。确实,我们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学校所发的那本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原来,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因此,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所以,读书吧,老师们!

第5篇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感悟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感悟一: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感悟二: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镜子,时刻映照着自己;它又好像是我慈祥师长,不断地给初入教师岗位的处于茫然中的我以指引。大师的形象虽然模糊,但大师的指引却是那么具体。如何在教师岗位上能够将工作做好,如何能让自己在这份事业上有所发展,我从中总结出几个我首先必须要努力的方向:

一、读书,读好书

有句话我一直非常喜欢:“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在我们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该要不断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善于对书本中的内容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能量,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让自己的“一桶水”永远取之不不尽、用之不竭。

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读好书,读有意义的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二、关心学生

其一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建立师生友谊。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儿童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座在篝火旁烤土豆吃,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建立跟学生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从中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其二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要及时、耐心、细致地辅导,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相信我们付出的努力总会有回报,洒下的甘霖总会浇灌出灿烂的花朵。

三、赏识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至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赏识。被赏识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向善向美。可见,赏识教育在学生的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如今,我也试着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我的学生,不用分数的高低来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的标准。我试着从课堂的点滴中来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并为他的进步欣喜。当然,我会将我的欣喜化为语言、化为动作来让他知道,使他明白:“别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试着让我的学生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我要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让快乐能够延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不过,我们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不应该忽视孩子的缺点和退步,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否则,会导致孩子在自我意识的建立过程中产生偏差;稍遇不顺就可能一蹶不振;同时,也会导致他们过于自私、骄横,在集体中很难与别人相处,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这会违背我们“赏识教育”的初衷。

“知识就是力量”,确实,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教育好学生的信心和力量,我也会让我的学生们从知识的海洋中获得力量,帮助他们扬起未来理想风帆。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感悟

第6篇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汇总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汇总

最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收获颇丰:读这本书,不仅是在读那一条条独立成文的建议,更是在读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很大,也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作为一名老师,只有敞开心怀,展露内心真实的自我,孩子オ会慢慢释放自己,才会让你更好的观察到他真实的行为。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一条,带给我极大启发。文中这样说:“有些学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对任何事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学校里这种对学习无动于衷没有为自己找到感兴趣的学生越多,那么,教师们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那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心里。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态度。"是啊,我们每一位老师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每个老师都非常头痛。书中提到,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孔子说的“因材施教”。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这样的孩子进行细致地了解。我们的孩子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兴趣爱好。教师面对这样的孩子,首先要对他们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了解清楚,这样在课堂上才能"使每个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可反思一下我们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真正全面考虑到这些因素了?仔细想来,在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是按照教师用书上的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同一个学习要求、要求他们完成同样的作业,自然也会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他们。对此一些基础差、智力水平又一般的学生,他们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同时,也会影响到他人格的形成。为此,因材施教多么重要。

当读到“请迟到的学生安静地走进教室”这条时,我深深懂得了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报告"声打扰正在讲课的教师,影响正在集中注意力听课的学生,接着可能还会发生一系列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为何不让学生安静地走进教室?迟到的学生有他们的原因,很少有故意想搅乱课堂的。退到的学生也是个別人,在上课时间内,为了问清一个人的迟到原因而耽误全体学生的学习,实在得不偿

失。课上询问后无论是老师、还是没迟到的学生,精神都无法马上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如果课下提醒,其教育效果不比课上询问差。如果凡是上课迟到的,不管什么原因都不用喊"报告"自己直接推开门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读此书前,我一直认为:做好一名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藴即可。读了此书,我オ知道,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仅要不断学习,而且要善于宽容学生错误,善于赞美学生。让我努力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吧!每一次与孩子们相遇,我都有一种农夫面对良种般的喜悦,一个个孩子是那一颗颗饱满且不同品种的种子,等待我将土地松弛,辅助他们阳光和养分,给予成长的一份空间,静静地等待这些藴含生命的种子最终成长为的自己。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了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了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第7篇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2023

多少位普普通通的教师都是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又有多少位名师在谈及自己的成长之路时,会讲述从这位大师身上汲取的教育智慧。他就是——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立志从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好的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有科学而明确的教育思想。校长不应该是“行政干部”,而应该成为教育思想家和教学论研究家,是全校教师的“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人”。他认为,教育思想应该以“如何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任何教育思想都应该来源于实践,在充分吸收的基础上再次加工创造,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或教育信念”。好的教育思想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个优秀的学校领导必须是先进教育思想的创造者和教学工作的榜样。他在学校管理上坚持民主的原则,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将在教学和教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汇集到一起,召集全校工作者共同讨论,将结果凝练成学校的意志,再推广到每一个学校工作者身上,成为他们身体力行的向导和学校认同感的一部分。恰如他所倡导的那样,“领导普通学校的艺术就在于:用统一的教育信念把低、中、高年级的教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使每个教师的个人创造像一条条永不枯竭的溪流,汇集成集体技巧、集体经验的巨流。”

每每细读书中的段落,大师的教育智慧,都给我以深刻的启迪。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唤醒人,赋予人自我学习的能力。真正合格的大学生,不是从学校里学了多少知识,而是掌握了持续学习的有效方法。富兰克林发现,培养一个人的自我学习能力。基本能力与知识的训练至关重要。这些能力与知识,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于公众场合,大大方方站出来,口齿伶俐而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够不插话不打岔,精确捕捉住对方话语的要点。

二是阅读能力,会读书而不死读书。富兰克林认为,书本上的文字,并不能够表达撰写者的思想,真正具有阅读能力的人,要能够读出文字背后的人性逻辑。

三是娴熟的写作能力,能够敏捷的组织文字,疏理自我,表达自己的思考及智慧。

四是认知世界抽象法则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数学能力。能够把现实的问题数学化、数字化,发现日常思维无法看到的真相。

五是掌握现实的物理法则,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确定的,但不确定中却隐含着确定性,把握住这种确定性,人才能够获得自由。综上五点,构成大学学习的基础。

构成一个人基本的能力,构成一个人知识结构的广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书中还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人常说:一个人没有知识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可见,作为一个人,这三样哪样也不能够缺,但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道德行为了。因为纵使一个人有很渊博的知识,很强壮的体魄,但如果德行败坏,那他只会给国家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现在的社会,由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潮流的侵袭,以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育。青少年涉世未深,自控力差,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没形成,极易受到暴力、金钱等不良思想的诱惑和侵蚀。再加上现在的孩子不比我们小时侯了,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在物质上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但精神世界却极度空虚——没有理想、目标,缺少责任感,自私、任性、惟我独尊,尤为突出的是在道德行为上的严重缺失,既少尊师重教的意识,也缺少爱父母、友同学的心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所以,道德教育刻不容缓,责任重大。

教育要做的,就是给教师和学生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个开阔无垠的精神视野,让他们对人的内心复杂性有更为深切的体验,不但要了解生命的伟大和宇宙的博大,而且要感受生活的丰富与人性的丰厚。感谢经典,感谢大师,正是在与经典的对话中我找到了身为教师的发展方向,在与大师的交流中找到了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之路。

第8篇 老师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1100字

要使自己的思想丰富,要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首先得学会读书。在伟大的教育家苏霍苏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几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方法、每一项措施,都要通过到阅读来实现。你听:“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你再听: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他的深情的目光首先对准的是一个个人的心灵而不只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手段,他一生所关注的始终是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这就使他的教育境界远远超过了一般侧重于研究教育技术的教育家,而使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的宇宙。而且,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表达他那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观点时,所用的语言也是既充满坚定信念又亲切温馨甚至不乏诗意的语言:“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思想应该像高大的橡树一样坚强,像出弦的箭一样有力,像烈火一样鲜明。真理的坚定性,真相的鲜明性和思想的不可动摇性,是从同一个名叫困难的源泉中涌出的泉水。”“亲爱的朋友,请记住,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

正是苏霍姆林斯基,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身边的教育弊端:“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性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向我指出了教师本人素质的重要性:“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正是苏霍姆林斯基,交给了我一个重要的教育工具,这就是“集体”:“教师的聪明才智在于,使孩子们把教师的意图当作自己的意图提出来并加以实行。一个真正的教育能手永远也不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困难的儿童:“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啊!”……

一首诗中这样写到:让生命不停增值;在十年以后更显丰盈。教育是一个周期性很长的特殊职业,年轻教师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即使补丁,也能锈成一朵花。先只管耕耘,不要问收获。教育因我们而精彩,我们因教育而幸福。我们既要为孩子的一生成长奠定基础,也要使自己的生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增值。

第9篇 个人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1500字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如今教师与学生应当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自我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我的业务水平。最近阅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提议》受益匪浅,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几点提议谈谈自我的体会。

在他的第二十八条提议里,他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这种劳动主要是指动手操作,并且也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劳动,而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必须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让他将各种事实联系起来去研究。他有一句十分有名的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就出自这一条提议。在这条提议中,他不仅仅强调阅读,并且将学生的动手本事也看得很重要,他说,我看到,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构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确实包含思想的手工劳动对于锻炼学生的智慧,促进他思维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条提议里苏霍姆林斯基还列举了四种应当使学生选择的劳动方式,在我看来,在四五十年前苏联能够进行的这些劳动,在我们中国恐怕是找不到了。不是条件达不到,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研究这样去做。像他说的那些设计制作各种装置、机械、仪器的活动室,那些家业实验活动基地,有几所学校愿意去做呢异常是农业劳动,他说,我深信,农业劳动——这是最能启迪智慧的劳动活动的种类之一。可是,在我们的城市学校,几乎已经绝迹了。

这不知是历史的提高,还是倒退,即使是实验室,有多少学校能真正重视它的建设呢

提议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条都是说培养学生记忆力的。

记忆力,不管对于学生的学习或者是成人的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凡在学习上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无一不是具有比较强的记忆力,那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呢靠死记硬背能锻炼出好的记忆力吗苏氏在这两条提议中做出也比较详细的说明。在他的文章里,他异常反对“死记硬背”,他会这种记忆方法“甚至会造成幼稚病,简直会把人变成傻瓜”。

那么他强调的是怎样的一种记忆方法呢他说,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在那里,他异常强调了有理解的记忆。也就是说,在记忆的过程中,不随意记忆占得成分越大,他可能记忆的东西就越牢固。

怎样才算是有理解的记忆,如何将记忆长久的坚持下来呢在那里,苏霍姆林斯基向教师们提出了一个提议,也就是要确定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之间的合理比例。他说,假如我们把六年级学生需要记住的教材量用x表示,那么学生就应当同时思考和理解多出好几倍的教材:3x。同时,这些不随意识记的东西要和随意识记的本资.料来源于贵-州-学-习-网东西之间有必须的联系,虽然不必须是最为直接的联系,但也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够由不随意识记随时能勾起随意识记的资料。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随意识记(比如阅读的书籍)有助于使人的思想活跃起来。人的思想活动越进取,他的随意记忆就越发达,他坚持和再现很多材料的本事就越强。如果一个人思考过的材料比教科书要记熟的材料多好几倍,那么再照教科书去识记(熟记)就会是死记硬背。

在那里,苏氏提出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学生明白得越多,他不理解的地方也就越多,而不理解的地方越多,他学习教科书的正课也就越容易。这种现象,想想也不难理解,一个学生学会了各个知识间的联系,他就会举一反三,从而在他自我的头脑中建立起一棵自我的“知识树”,里面即使有一部分知识有了遗忘,他也会很快地从某一根枝条出发,循着枝枝蔓蔓找到那一个所需要的部分知识。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帮忙学生在自我的头脑中建立起知识的整体概念,让他所掌握的知识如中药铺中那一个个排放整齐而有序的药匣子,如何需要哪种“药材”,就会很快地抽取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每一种知识所伸展的触角都要有所了解,仅有他的触角伸得越长,他才会很快地找到。“学前期和小学学习期,是为牢固的记忆力打下基础的最佳时期。应当注意的是,那些关于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的重要原理,不要让儿童经过专门的背诵去掌握,而应当让他们在直接观察的过程中去掌握。”

品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提议》这本书时,我深深地感到:应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我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素养。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应当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一样。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取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的、活泼的、健康的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一样的可人之处。所以便更需要我们用不一样的方法去浇灌、呵护,才得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第10篇 读给教师的建议书心得体会

读《给教师的建议》书心得体会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首先,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我的数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我要爱我的同事们,我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我要主动地与他们交流探讨合作,我要始终有团队精神。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伟大的。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后,我还要适时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而且,我自己还要不断地反省思索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学当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为常发事件和偶发事件,常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依靠一种经验积累;偶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取决于我的智慧、机智、应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断总结经验之后,还要进行教学的研究。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研究,,把普遍的问题、个别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上升为课题,把问题做大、做细、做真,眼光高远、与时俱进地看待问题。在一边教学的同时,一边搞教研,不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

读《给教师的建议》书心得体会

第11篇 读给教师到建议心得体会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中每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平实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它不晦涩,通俗易懂,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进教育大师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他用30多年的时间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的真谛,他闪烁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教育工作者干渴的心灵!书中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学习和反思。

文章中有谈如何教书育人的,有谈如何关心后进生的,有谈如何提升自身素质的。其中第八十七条“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给我的启发最为深刻。 “教育素养”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深刻的认识。我所从事的工作是语文教育教学工作,那么我必须能够分辨清楚语文这门学科的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学科思想的前沿问题。如:我应对语文教育理论的发展有所了解,熟悉目前语文教育领域的动态。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的确是这样,只有当我的知识视野无比宽广时,在语文教育教学时,才能高瞻远瞩、才能改革创新、才能成为语文教育教学的真正能手。

文中还多次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深入地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喜欢读书的精神。”

读给教师到建议

第12篇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以及社会上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让我感觉到就像一个老者再向我娓娓道来他的工作,他的点滴经历。让我觉得他在他平凡的工作中那种育好人的执着和用心。我觉得在前面几条建议中,把阅读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

在第19条建议中,他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书上作了这样一个比喻,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阅读,就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没完没了的补课,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因为阅读能教给学生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我们当教师的工作起来也就更容易。

这不禁让我想到我们身边有不少家长竭力反对自己的孩子阅读课外书籍,而让他们死抠书本。认为书上的学会了,学习成绩自然会好起来,其实不然。学生死记硬背也不可取,因为今天会默,明天就忘,就是记住了不知道怎么去用,也只能成为一种“死”知识。更严重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失去学习兴趣,产生逆反心理,最后真正沦落为后进生。而且他这章节中,他讲述了一个数学老师培养学生阅读。这让我更有感触,阅读不再是语文学科功利性的东西,而是一种培养思维的方法,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由此看来,我们教师转变观念是当务之急,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为这些孩子推荐合适的读物,让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充实他们的头脑,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真正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可是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发现,有许多同学他们整天都在忙于补作业,忙于订正,根本也抽不出多少时间来进行阅读,他们的阅读量少,阅读速度慢,由此循环下去,阅读对他们来说就越来越困难,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如何保证孩子充足的阅读时间,这也是我们老师当思考的。以后在工作中,不再认为阅读是课外的份,可以适当对作业慢的同学少一些抄写背诵的作业,让他们抽出时间来阅读,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尽在1566范文网。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12篇范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一本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人生价值的重要书籍,下面是酷猫写作范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的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要使自己的思想丰富,要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首先得学会读书。在伟大的教育家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读给信息

  • 读给教师到建议心得体会(12篇范文)
  • 读给教师到建议心得体会(12篇范文)26人关注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中每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平实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它不晦涩,通俗易懂,在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