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66范文网 > 报告大全 > 开题报告

英语开题报告(15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06 07:00:12 查看人数:47

英语开题报告

第1篇 英语开题报告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1 introduction

the inten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possible advantages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s in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ranslation analysis.

since early 20th century, translation studies gradually broke away from the marginal status within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established itself as an empirical science. from then on, schools of thought have kept coming out and each claims its legitimacy for existence. among these schools is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dts).

dts approaches translation from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is viewed to be a social activity having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the receiving culture and for the target community. therefore, translation is dealt with beyond the linguistic realization and language comparison, and is incorporated in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my attention was first directed to dts by its peculiar characteristic of observation,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the subject is whatever happen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from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spective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to the process of translator’s choice of strategies, brainstorming and the revision, to the final product making appearance in the target community.

the method of dts is basically descriptive. the prescriptive tendency and the problem-solution pattern is abandoned. translation phenomena are noted down. with accumulated data, some underlying truths about translation will come out which will prove to be instructive not only for theoretical probe but also for applied translation practice. i will apply this descriptive method in the case study of this thesis.

a convenient tool has been set up to conduct dts. “norm” is operative at every stage of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fun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 and their r

elationship as well are skeletal structure of what constitute descriptive studies. translation phenomena are accounted for with the help of norm.

the case taken in this thesis is the chinese classic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two english versions translated respectively by yang hsien-yi and david hawks are compared and observations are made in regard to their translation approaches.

in this regard, my observations are limited to several aspects, i hope in-depth observation and explanation will done in light of dts.

2 outline

2.1 development and major concepts of dts

in this part i will describe holms’ basic map of d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 i will also discuss some important concepts such as pseudo-translation, multipl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ese, norm etc.

2.2 methodolgy

i will in this part discuss the methodology of dts before i apply the same to the case study in this thesis with emphasis to be placed on semiotic approach and the concept norm.

2.3 dts in contrast to other theories

a contrast study will be conducted here with the objective to find the difference of dts from other theories such as equivalence theory and the chinese xin da ya criteria. some advantage will possibly be shown in this study.

2.4 case study

in this part, translation of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also translated a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will be under investigation in light of dts. translation samples to be quoted here will be selected at random.

2.5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above elaboration of dts and the case study, possible conclusion will be on the advantage of dts in specific study of translation. suggestions on further research efforts will be made also.

(note: while the topic will remain the same, the above arrangement of contents is subject to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it is therefore pointless to try to make tc more scientific than is sensible in view of its complex subject-matter and available methods. translating is a mental, multi-factorial activity which cannot exhaustively be investigated within a linguistic framework ignoring the person of the translator.”(wilss, 1982: 217)

开题报告范文 ·英语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会计开题报告

第2篇 英语本科生论文开题报告标准格式

1、研究来源及其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多年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教授语言的方法束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脱离了'培养阅读能力'这一主要任务,成了专为应试服务的逐句翻译和烦琐的语法分析。其现状主要表现为:阅读课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重教师的导向,而轻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其结果是,不仅忽略了课堂提问在阅读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简单地模仿句型,而且学生普遍存在对整篇文章的综合理解,阅读速度慢,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参与阅读教学的兴趣,阅读课堂呈现单调乏味的现象。这种现状已经阻碍了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新课标的精神,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且新编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以阅读课为中心,突出了高中阶段阅读教学的中心地位,体现了'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原则。有此可见,英语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其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培养语言学习能力。而课堂提问则关系到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是阅读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课堂体温,是一种教学活动过程。通常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高分析能力,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阅读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的一种教学手段。这也正是顺应了新课标中所倡导的那样,在阅读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来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和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同时,通过课堂提问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也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本理念。据此,为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我们在进行阅读课堂教学时,在阅读前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sefc教材所提供的文章内容广泛,体裁丰富,其中以叙述和论证体为主,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不同的问题,体现出不同体裁的特点。教师还应把课堂作为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舞台,把课文内容作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议论,评价,延伸和借鉴等言语实践活动,从而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其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而且,国外一些语言学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从不同角度探讨研究第二语言的阅读过程,创立和丰富了外语阅读教学理论。语言学家卢利亚认为:'复杂的阅读理解至少有三个环节组成区分单词的确切意义;把握词与词之间的句法关系以及由词组成的复杂的结构。'他的话指出了阅读理解过程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1967年goodman借助心理语言学的观点,提出了崭新的阅读理论,他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阅读理论的探讨不断深入。20世纪80年代初,carrol等人提出了'现代图式理论'。它强调了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目前,在国内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阅读教学模式方面,则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模式,认为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子是先教单词,再讲句子,最后扩展到全文。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强调'reading is a psycholingual guessing game'此外,国内的阅读教学理论也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倡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通过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来获取文章信息,掌握语言知识,培养其阅读能力。随着国内外对阅读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将会变得显著突出。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其能创造性地解决课文话题所引出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变,将成为一个备受注目的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本课题拟在外语教学法的范畴内,通过探讨如何运用课堂提问技巧,一方面为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更快,更准确地把握对文章的综合理解,更好地获取文章的内在信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本课题的内容在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很少,而本课题的研究将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也为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技巧提供了一项参考。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将会十分显著。

2、研究目标:

针对课文内容的不同,在阅读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精心设计问题,为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使其能够带着疑问对文章进行阅读,并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直接使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回答问题,分析问题或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限度地获取文章的内在信息,提高其阅读速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善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

第3篇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ey and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中金钱与婚姻的关系 i. literature review pride and prejudice is a very popular novel written by jane austen and it is read widely all over the world. it was written in 1813. that specific history time decided that people at that time took money much more seriously, even on their marriage. from the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there are many studies about jane austen and her major works. the author made a further analysis, “it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marriage concept, which in that time was based on the economic condition and affected by the family status.”besides the main story of this happy pair, also told are the minor ones about the union between the rich bachelor bingley and the beautiful mild jane, another happy pair; about the servile clergyman collins, who firs propose to elizabeth and when refused, marries the plain 27-year-old charlotte lucas, through which we see the reality of marriage, not because of love, but a necessary step if a woman is to avoid the wretchedness of aging spinsterhood; and about the elopement of the thoughtless couple lydia and wickham, from which we are shown the dangers of feckless relationships unsupported by money. marriage and marriage-related activities in the pride and prejudice were a series of humorous descriptions; how man picks up his wife and how the young women and their mothers choose their future husband constitute many wonderful scenes of the novel. in this marital relationship study work the writer strives to portray several different marriage and love relationships. although they have entered the marriage under siege, the degree of happiness of marriage is different. this is because in jane austen’s work, love is not the only reason for marriage, money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for me i want to make a further study on this famous work; i want to make a study on the four marriages happened in the novel: elizabeth and darcy, jane and bingley, lucas and collins, and lydia and wickham. the different reasons, purposes and backgrounds make every marriage unique; how important money or economic status is in the marriage at that time; the women’s pursuit of marriage freedom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arriage. ii. significance and emphasis iii. brief statement iv. outline 1. introduction 1.1 the background of jane austin 1.2 the background of pride and prejudice 2. the four marriage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2.1 charlotte and collins 2.2 lydia and wickham 2.3 jane and mr. bingley 2.4 darcy and elizabeth 3.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bout love and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3.1 the marriage based on feelings of love 3.2 the marriage based on vanity and carelessness 3.3 the marriage based on money or benefit biography austin, jane. 1991. pride and prejudice. 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study association. [3]bu yayun. 2001.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 huzhou: journa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age. [4]he shenying. 2001. a perfect marriage wants true love as well as money. yuxi: journal of yuxi teacher collage. [5]huang rong. 2022. thoughts of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wuhan: wu 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london, duranna. 2022. marriage in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 oxford: pergamon. [7]penn, merlin. 2022. money and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london: longman. [8]sampson, george. 1988. the concise cambridg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 [9]thornley g. 1984. an outline of english literature. hong kong: longman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0]奥斯汀(austen, j),雷立美 译,2022,《傲慢与偏见》,海口:南方出版社。 [11]常耀信,2000,《英国文学简史》,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2]傅俊,2022,《试论简·奥斯汀的现实主义和女性视角》,镇江:镇江高专学报04期。 [13]王守仁,2022,《英国文学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4]辛淑兰,2022,《超越傲慢和偏见》,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出版社。 [15]辛淑兰,2022,《浅谈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婚姻选择》,廊坊:廊坊师范学院报。 [16]朱虹,1985,《奥斯汀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第4篇 大学生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2023年大学生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2023年大学生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系别:外语系 专业:英 语 所选题目名称:

english idioms and their cohesive function

课题研究现状:

english idiom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glish vocabulary. the general tendencies of presentday english are towards more idiomatic usages. halliday and hason (1976)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three functions of english idioms (ideational functi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d textual function)。 another scholar, fernando c. (1996), also made 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idiomatic expression_r of coherent text, and in the creation of stylistic effects.

chinese linguists like hu zhuanglin (1994, 1996), zhu yongsheng (1995, 1996, 1997) and zhang delu (1994) mainly made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textual cohesion.

课题研究目的:

this paper is firstly intended to define english idioms and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them. it then explores the cohesive function after careful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ttempting to arouse the concern of using idioms appropriately and help readers make full use of the cohesive function for communicating more concisely and idiomatically, thus more effectively.

课题研究内容:

as english idioms are much alive in everyday english, a close look at the function of idioms must be taken.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1. introduction.

2. a general study of english idioms 2.1 the definition of english idioms 2.2 features of english idioms.

3. cohesive function of english idioms 3.1 cohesion.

3.2 functional categories.

3.3 cohesive function of relational idioms 3.4 cohesive function of other idioms.

4. the cohesive function in terms of syntax and pragmatics 4.1 syntactic cohesion 4.2 pragmatic function 5. conclusion.

课题研究计划:

january 22march 10: question posing of the research and collection of materials march 11march 25: analysis of the materials and writing of an outline.

march 26april 30: completion of the first draft and seeking supervisor’s advice may 1?june 10: refinement of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eacher’s suggestion.

june 11?june 22: finalization of the thesis based on the set requirements after the defence.

主要参考文献:

fernando, c. idioms and idiomaticity.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halliday, m.a.k. and r. hason. cohesion in english. longman press, 1985

[3] lakoff, g. and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 makkai, a. idiom structure in english. the hague press,1972

[5] 林承璋。 英语词汇学引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6] 陆国强。 现代英语词汇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7] 汪榕培, 卢晓娟。 英语词汇学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__年__月__日

领导小组意见:___

2023年大学生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oral english teaching

二、研究现状:

对于课堂互动与英语口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构建主义模式 它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互动模式,司洪海在《构建主义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中从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反思”入手,探讨将构建主义引入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义和作用。卢艳春和路雅琴在《构建主义与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则分别“从构建知识观”“构建学习观”“构建教学观”入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构建性。(2)角色扮演模式 徐志敏、王瑛在《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角色扮演探究》中着重探讨了在角色扮演的互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对指导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黄玉兰在《角色扮演引入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从角色扮演是“多为互动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了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法的目的、步骤和利弊等方面。(3)以学生为中心模式 这一模式被单独研究的较少,黄影秋在《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中》通过对学生口语课堂学习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并提出阐述如何运用其他“教学策略提高口语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而刘蓉在《谈英语口语课堂互动》中则提出了互动可以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课堂和整体小组作业模式”,提高口语交际能力。(4)合作性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的研究较为普遍和盛行,它兴起于美国,在后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黄艳在《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中提出了以下几种合作模式,从而的出该模式的优势所在。顾晓乐在《合作性学习与情景剧表演》中从情剧表演的角度来证明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肖巧玲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中则通过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原则。而慕东文在《合作性学习的特点、目标、内容和实践策略》一文中,他用“人文精神和平等民主合作”原则,对待新的理念,指导英语口语教学。(5)情景设置模式 它主要是根据gillian brown & george yuled的语言情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交际紧张、焦虑的研究表明口语情景设置不适当,会影响学生用目标语进行交流,进而强调进行口语教学情景设置的重要性。张舍茹、孙边旗在《英语口语教学的情景设置》中就论述我们应注意“情景互动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如何设置“英语口语教学中情景设置的形式”两个小方面局部性的探讨了情景设置这种互动模式。孙久荣在《论英语口语课的情景教学》中对情景设置这个模式从宏观上进行了分类,进而得出“开放式情景”和“封闭式情景”,为情景设置互动模式研究开辟了一个小领域。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目前已经发展起来并比较成熟的几种互动模式的归纳来看:关于人际互动这种互动模式在目前的互动性研究中被单独研究还比较少,没有被当作一种独立的模式应用到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它更多的是被贯穿到其他几种互动模式当中。因此,本论题认为它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本论题将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互动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为依据,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宏观上的概述,从而引出本文论题,通过例证分析、验证人际互动模式对课堂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五、提纲: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defini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action

1.1 definition of interaction

1.2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action

1.3 some main interactive modes in the present classroom

chapter two the necessity and the principles of following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2.1 the dis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2.2 the necessity and merit of taking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2.3 oral english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chapter three personal interaction in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3.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3.2 two types of personal interaction

3.3 classroom climate

3.4 classroom size

chapter four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4.1 some principles should follow when evaluating

4.2 the concept of evaluating

4.3 the technology of evaluating

conclusion

六、参考文献

jonssen, dhthinking technology: toward a constructivist design model [j].educational technolgy. 3 (1994): 3435.

littlewood, william.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卢艳春, 路雅琴。“构建主义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前沿杂志。 11 (2006):98100.

司洪海。“构建主义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 基础英语教育。 4 (2005):89.

吴蕾。“构建主义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东华大学学报(社科版)。7 (2007):2324.

范雄飞, 黄玉兰。“把角色扮演引入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之中。”读与写杂志。 9 (2006):3537.

徐志敏, 王瑛。“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角色扮演探究。” 外语研究。 8 (2006):5657.

黄影秋。“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效果。”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3 (2007): 8188.

何亚娟。“中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渭南师院学报。 12 (2004): 7273.

顾晓乐, 黄芙蓉。“合作学习与情景剧表演。” 国外外语教学。 2 (2004):5556.

黄艳。“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长沙大学学报。 10 (2007):145146.

慕东文。“合作性学习的特点、目标、内容和实践策略。” 甘肃农业。 6 (2006):304305.

孙边旗,张舍茹。“英语口语教学的情景设置。” 教育理论与实践 8 (2006):3739.

孙久荣。“论英语口语课的情景教学。” 辽阳师专学报 21 (2002):8789.

第5篇 小学英语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词汇教学是是英语教学的基础,也是一个重难点。因为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较差,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所以记忆的持久性不强容易遗忘,词汇拼写不清,词义容易混淆。没有好的词汇教学方法英语词汇看起来枯燥乏味,不少学生感到记忆起来很吃力,掌握其用法则更困难。然而,如果教师能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运用思维规律选择教法,帮助学生不断地充实和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强化刺激学生的第二信号系统,达到足够的输入量,学生就可能形成对词或词群的抽象思维和感受能力。因此,很有必要对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进行研究。如何改变现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机械操练,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等弊端?如何使小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易、快、多地牢记单词?如何使新词给孩子们留得第一印象生动而深刻?成为我们小学英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的研究,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积累词汇量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负责本小课题的老师共同担任我校全学段的英语教学,因此能接触到我校所有学英语的学生。我们力图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搜集日常教学中的奇思妙想,学习优秀的经验,积累高效的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结合我校实际,借以激发学生扩大词汇量的兴趣,提高其扩大词汇量的能力。词汇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以改变英语教学枯燥呆板的局面,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以趣激情、寓教于乐,乐中提升”的作用。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研究旨在探索出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将枯燥的词汇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形式的方法。让学生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习得单词的读音,拼写及运用,让导入的新单词给学生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有效地降低学生记忆单词的难度。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课题所研究的词汇课教学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我校的常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从这一方向展开研究:

小学英语新授单词的教学方法设计与研究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课题研究的目的:

1.帮助学生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掌握更多的词汇,提高教学效率;

2.利用词汇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记忆词汇方法和良好的学习惯;

3.利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4.利用生动有意思的词汇课排除学生记不住词汇的心理压力;

5.通过探索出的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单词的第一认知能力。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词汇课教学法,通过词汇课的设计与具体操作,让学生寓学于乐,使学生掌握有效地记忆和运用单词的方法,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实践性较强,因此,主要采取观察法,实验法,并辅以文献研究法。

1. 观察法: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观察、了解学生记忆单词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据此探索出适应其记忆规律的方法。

2. 实验法:针对选择的研究课题和研究对象进行实践研究,然后有目的的整 理课堂教学工作经验,提炼出有助于学生高效记忆、掌握英语单词的教学方法,并转而将这些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检验其有效性,再修改、提升。

3. 文献法:收集整理,借鉴国内外有关词汇教学方法的理论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努力突破、创新。

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任务分配: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一年(2023年4月至2023年5月),主要有以下阶段;

1.准备调查阶段(2023年4月至2023年7月):学习相关理论,选定课题进行申报立项。

2.课题实施阶段(2023年8月至2023年1月):

第一,确定课题研究方向

小学英语新授单词的教学方法设计与研究

第二,全面实施课题研究。

3.课题总结阶段(2023年1月至2023年05月)认真总结实验结果,以总结,论文,调查问卷、试验单等方式呈现究成果。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通过积累、实践与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学情、能提高学生四会单词记忆效率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听、说、认读、写单词的基础上,提高单词记忆效率,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3、掌握英语的正确高效学习策略,尤其是单词记忆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终身学力。

4、突破英语单词好学难记的瓶颈,较大幅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改变英语教学中基础知识不扎实的现状。

第6篇 英语本科生论文开题报告

1,研究来源及其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多年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教授语言的方法束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脱离了'培养阅读能力'这一主要任务,成了专为应试服务的逐句翻译和烦琐的语法分析。其现状主要表现为:阅读课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重教师的导向,而轻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其结果是,不仅忽略了课堂提问在阅读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简单地模仿句型,而且学生普遍存在对整篇文章的综合理解,阅读速度慢,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参与阅读教学的兴趣,阅读课堂呈现单调乏味的现象。这种现状已经阻碍了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新课标的精神,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且新编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以阅读课为中心,突出了高中阶段阅读教学的中心地位,体现了'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原则。有此可见,英语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其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培养语言学习能力。而课堂提问则关系到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是阅读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课堂体温,是一种教学活动过程。通常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高分析能力,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阅读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这也正是顺应了新课标中所倡导的那样,在阅读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来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和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同时,通过课堂提问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也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本理念。据此,为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我们在进行阅读课堂教学时,在阅读前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sefc教材所提供的文章内容广泛,体裁丰富,其中以叙述和论证体为主,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不同的问题,体现出不同体裁的特点。教师还应把课堂作为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舞台,把课文内容作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议论,评价,延伸和借鉴等言语实践活动,从而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其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而且,国外一些语言学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从不同角度探讨研究第二语言的阅读过程,创立和丰富了外语阅读教学理论。语言学家卢利亚认为:'复杂的阅读理解至少有三个环节组成区分单词的确切意义;把握词与词之间的句法关系以及由词组成的复杂的结构。'他的话指出了阅读理解过程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1967年goodman借助心理语言学的观点,提出了崭新的阅读理论,他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阅读理论的探讨不断深入。20世纪80年代初,carrol等人提出了'现代图式理论'。它强调了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目前,在国内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阅读教学模式方面,则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模式,认为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子是先教单词,再讲句子,最后扩展到全文。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强调'reading is a psycholingual guessing game'此外,国内的阅读教学理论也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倡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通过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来获取文章信息,掌握语言知识,培养其阅读能力。随着国内外对阅读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将会变得显著突出。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其能创造性地解决课文话题所引出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变,将成为一个备受注目的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本课题拟在外语教学法的范畴内,通过探讨如何运用课堂提问技巧,一方面为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更快,更准确地把握对文章的综合理解,更好地获取文章的内在信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本课题的内容在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很少,而本课题的研究将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也为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技巧提供了一项参考。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将会十分显著。

2,研究目标:针对课文内容的不同,在阅读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精心设计问题,为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使其能够带着疑问对文章进行阅读,并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直接使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回答问题,分析问题或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文章的内在信息,提高其阅读速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善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

3,研究的内容:主要探讨如何在阅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计课堂提问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阅读教学,在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课题研究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对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来改善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2),根据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探索和总结适合于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的技巧特征。

(3),总结和探索在阅读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课堂提问的技巧能否有利于优化阅读课堂教学的各环节。

4,研究的方法和手段:(1),方法:调查法,归纳总结法,例证法,教学观摩法,查阅文献资料法。(2),课题的研究手段主要是以实际应用为主,兼以完善这一理论研究。

5,研究的进度安排:统一按照院系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安排,并结合论文写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完成论文协作的每项步骤。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 上海: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xx

2。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xx

3。 胡春洞,王才仁。英语阅读论[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4。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1版

5。 施建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五种问题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2): 41。

6。 迟克晓。设计创新问题 优化教学环节 培养创新思维[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xx(7): 128。

7。 沈正南。高中'开放式'课堂教学初探[j]。中小学外语教学,xx(4): 11。

8。何文琴。高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2):18。

9。杨李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天津教育,xx(11): 54。

10。范煜华。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小学外语教学,xx(6): 22。

11。余冰清,谢建珍。充分利用新教材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xx(6): 21。

12。孙曼丽。高中阅读课导入与小结的创新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xx(9): 21。

13。 周春敏。谈谈高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5): 20。

14。 林松青。创设教学活动情境 培养学生创造个性[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xx(9): 56。

15。 葛文山,朱俊爽。浅谈课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j]。中小学外语教学,xx(3): 6。

16。 朱惠芳。研读《英语课程标准》调整阅读教学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9): 24。

17。 杜星。讨论式教学在sefc教材中的运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3):13。

18。 鲁芬芬。高中英语阅读课教法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xx(11): 17。

第7篇 2023年英语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研究来源及其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多年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教授语言的方法束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脱离了'培养阅读能力'这一主要任务,成了专为应试服务的逐句翻译和烦琐的语法分析.其现状主要表现为:阅读课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重教师的导向,而轻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其结果是,不仅忽略了课堂提问在阅读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简单地模仿句型,而且学生普遍存在对整篇文章的综合理解,阅读速度慢,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参与阅读教学的兴趣,阅读课堂呈现单调乏味的现象.

这种现状已经阻碍了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新课标的精神,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且新编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以阅读课为中心,突出了高中阶段阅读教学的中心地位,体现了'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原则.

有此可见,英语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其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培养语言学习能力.而课堂提问则关系到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是阅读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课堂体温,是一种教学活动过程.通常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高分析能力,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阅读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的一种教学手段.这也正是顺应了新课标中所倡导的那样,在阅读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来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和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课堂提问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也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本理念.据此,为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我们在进行阅读课堂教学时,在阅读前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sefc教材所提供的文章内容广泛,体裁丰富,其中以叙述和论证体为主,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不同的问题,体现出不同体裁的特点.教师还应把课堂作为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舞台,把课文内容作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议论,评价,延伸和借鉴等言语实践活动,从而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其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国外一些语言学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从不同角度探讨研究第二语言的阅读过程,创立和丰富了外语阅读教学理论.语言学家卢利亚认为:'复杂的阅读理解至少有三个环节组成区分单词的确切意义;把握词与词之间的句法关系以及由词组成的复杂的结构.'他的话指出了阅读理解过程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

1967年goodman借助心理语言学的观点,提出了崭新的阅读理论,他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阅读理论的探讨不断深入.

20世纪80年代初,carrol等人提出了'现代图式理论'.它强调了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目前,在国内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阅读教学模式方面,则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模式,认为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子是先教单词,再讲句子,最后扩展到全文.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强调'reading is a psycholingual guessing game'此外,国内的阅读教学理论也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倡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通过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来获取文章信息,掌握语言知识,培养其阅读能力.随着国内外对阅读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将会变得显著突出.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其能创造性地解决课文话题所引出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变,将成为一个备受注目的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本课题拟在外语教学法的范畴内,通过探讨如何运用课堂提问技巧,一方面为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更快,更准确地把握对文章的综合理解,更好地获取文章的内在信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本课题的内容在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很少,而本课题的研究将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也为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技巧提供了一项参考.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将会十分显著.

2,研究目标:针对课文内容的不同,在阅读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精心设计问题,为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使其能够带着疑问对文章进行阅读,并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直接使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回答问题,分析问题或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限度地获取文章的内在信息,提高其阅读速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善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

3,研究的内容:主要探讨如何在阅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计课堂提问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阅读教学,在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课题研究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对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来改善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2),根据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探索和总结适合于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的技巧特征.

(3),总结和探索在阅读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课堂提问的技巧能否有利于优化阅读课堂教学的各环节.

4,研究的方法和手段:(1),方法:调查法,归纳总结法,例证法,教学观摩法,查阅文献资料法.(2),课题的研究手段主要是以实际应用为主,兼以完善这一理论研究.

5,研究的进度安排:统一按照院系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安排,并结合论文写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完成论文协作的每项步骤.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 上海: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xx

2.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xx

3. 胡春洞,王才仁.英语阅读论[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4.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1版

5. 施建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五种问题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2): 41.

6. 迟克晓.设计创新问题 优化教学环节 培养创新思维[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xx(7): 128.

7. 沈正南.高中'开放式'课堂教学初探[j].中小学外语教学,xx(4): 11.

8.何文琴.高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2):18.

9.杨李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天津教育,xx(11): 54.

10.范煜华.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小学外语教学,xx(6): 22.

11.余冰清,谢建珍.充分利用新教材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xx(6): 21.

12.孙曼丽.高中阅读课导入与小结的创新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xx(9): 21.

13. 周春敏.谈谈高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5): 20.

14. 林松青.创设教学活动情境 培养学生创造个性[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xx(9): 56.

15. 葛文山,朱俊爽.浅谈课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j].中小学外语教学,xx(3): 6.

16. 朱惠芳.研读《英语课程标准》调整阅读教学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9): 24.

17. 杜星.讨论式教学在sefc教材中的运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3):13.

18. 鲁芬芬.高中英语阅读课教法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xx(11): 17.

第8篇 英语口译硕士的开题报告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也不例外。现在很多小学已经开设了英语课。但是英语毕竟是一门语言,还是要多说多练习,尤其是英语口语,多加练习才能掌握。今天酷猫写作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英语口译硕士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

1、本论文选题基本内容、应用价值或现实意义

本篇实践报告采用模拟会议的形式进行,真实模拟了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会议,以发言人在论坛开幕会上的致辞为原文本,进行中译英的交替传译实践。会议内容涉及中外会展业,搭建广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探寻双方相同利益和共同发展的切入点,为国际会展企业进入中国和中国会展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寻求新的渠道,促进中国会展业法制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实现中国会展业与国际会展业的战略性合作。该实践报告将如实记录模拟翻译过程,记录翻译文本,并对模拟论坛各个环节(会前准备、速记、即时翻译应变策略、翻译技巧与理论的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高办法。

该实践报告的应用价值巨大,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如实模拟论坛会议,具有可操作性和广泛应用性。模拟过程中设发言人及翻译两人,操作实施方便。

第二,中国会展业蓬勃发展,符合绝大部分译员将来从事的领域,可以广泛应用。

第三,在模拟翻译过程中可以帮助译者找到不足,加强英语听说读写译各种能力,提高反应能力,为以后有可能从事口译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2、本论文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及预期可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般介绍口译的文章都把重点放在纯粹的翻译技巧上,却忽视了口译现场时限性超强的情况下译者面临各种压力,需要在发言人话音一落就把长达3到5分钟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表达出来,这么短的时间如何运用这些翻译技巧。成功的翻译需要有对原文的理解、全面准确的速记、新语言组织的敏感度等。

本论文选择属于商业题材,重点研究当前社会商务会议中交替传译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真实口译实践材料训练加强自身对于公众演讲、速记、短时记忆、连续传译、重组语言及临场应对策略等各项口译基本技能的掌握。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通过案例分析提出记笔记的方法,并针对翻译过程中出现常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补救办法,比如笔记没记全如何翻译,遇到不会的词和术语如何翻译等。

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可预想到的问题,比如情绪紧张、笔记不全、译出语组织不佳、生僻词未掌握等而影响翻译质量。本论文将通过实际翻译案例分析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3、本论文的基本结构与框架

第一章 翻译任务简介

1. 任务背景:时间、地点、类别、主题、特点、案例分析对象。

2. 实用价值

第二章 翻译任务过程

1.译前准备阶段

早期准备阶段:收集工具资料、了解香港就业状况、查阅人力资源及就业相关专业词汇。

中后期准备阶段:了解会议流程、会议主题,收集会议相关资料,调节紧张情绪。

2.口译进行阶段:

1) 口译记录:笔记法记录,全程录音

2)简单记录生词、术语

3.译后整理阶段:整理会议资料、整理笔记和译文进行对比、查阅翻译过程中的难点。

第三章 案例分析

1.通过音频将原文和译文进行书面展示,用符号对分析部分进行标注。

2.对自己译文中不满意的部分进行重译,并找到相关译文进行比较分析。

3.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究翻译技巧和策略。

第四章 实践总结

1.总结翻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反思各阶段出现的问题。

2.分析该模拟翻译实践的局限性。

4、论文的总体安排和进度

论文提纲:2023年7月——2023年8月

论文初稿:2023年9月——2023年12月

论文修改:20xx年1月——20xx年3月

定稿时间:20xx年4月

5、取得与本专业学位类别相关的从业(执业)资格认证情况

6、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7、专业实践准备情况

8、论文的参考资料及其来源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牛津大学出版社。

《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刘和平,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1年。

[3]《口译理论与实践》,刘和平,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23年5月。

[4]《口译理论概述》,鲍刚,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5]《口译须知》瑞士 让·艾赫贝尔著,孙慧双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5月第一版。

第9篇 英语论文 开题报告

英语论文的写作,主要用于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促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同学们可以围绕着这个点开展论文。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一、论文题目: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oral english teaching

二、研究现状:

对于课堂互动与英语口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构建主义模式 它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互动模式,司洪海在《构建主义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中从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反思入手,探讨将构建主义引入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义和作用。卢艳春和路雅琴在《构建主义与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则分别从构建知识观构建学习观构建教学观入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构建性。

(2)角色扮演模式 徐志敏、王瑛在《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角色扮演探究》中着重探讨了在角色扮演的互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对指导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黄玉兰在《角色扮演引入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从角色扮演是多为互动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了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法的目的、步骤和利弊等方面。

(3)以学生为中心模式 这一模式被单独研究的较少,黄影秋在《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中》通过对学生口语课堂学习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并提出阐述如何运用其他教学策略提高口语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而刘蓉在《谈英语口语课堂互动》中则提出了互动可以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课堂和整体小组作业模式,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合作性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的研究较为普遍和盛行,它兴起于美国,在后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黄艳在《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中提出了以下几种合作模式,从而的出该模式的优势所在。顾晓乐在《合作性学习与情景剧表演》中从情剧表演的角度来证明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肖巧玲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中则通过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原则。而慕东文在《合作性学习的特点、目标、内容和实践策略》一文中,他用人文精神和平等民主合作原则,对待新的理念,指导英语口语教学。

(5)情景设置模式 它主要是根据gillian brown george yuled的语言情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交际紧张、焦虑的研究表明口语情景设置不适当,会影响学生用目标语进行交流,进而强调进行口语教学情景设置的重要性。张舍茹、孙边旗在《英语口语教学的情景设置》中就论述我们应注意情景互动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如何设置英语口语教学中情景设置的形式两个小方面局部性的探讨了情景设置这种互动模式。孙久荣在《论英语口语课的情景教学》中对情景设置这个模式从宏观上进行了分类,进而得出开放式情景和封闭式情景,为情景设置互动模式研究开辟了一个小领域。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目前已经发展起来并比较成熟的几种互动模式的归纳来看:关于人际互动这种互动模式在目前的互动性研究中被单独研究还比较少,没有被当作一种独立的模式应用到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它更多的是被贯穿到其他几种互动模式当中。因此,本论题认为它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本论题将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互动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为依据,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宏观上的概述,从而引出本文论题,通过例证分析、验证人际互动模式对课堂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五、提纲: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defini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action

1.1 definition of interaction

1.2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action

1.3 some main interactive modes in the present classroom

chapter two the necessity and the principles of following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2.1 the dis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2.2 the necessity and merit of taking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2.3 oral english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chapter three personal interaction in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3.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3.2 two types of personal interaction

3.3 classroom climate

3.4 classroom size

chapter four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4.1 some principles should follow when evaluating

4.2 the concept of evaluating

4.3 the technology of evaluating

conclusion

六、参考文献

jonssen, dhthinking technology: toward a constructivist design model .educational technolgy. 3 (1994): 3435.

littlewood, william.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卢艳春, 路雅琴。构建主义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前沿杂志。 11 (2022):98100.

司洪海。构建主义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 基础英语教育。 4 (2022):89.

吴蕾。构建主义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东华大学学报(社科版)。7 (2022):2324.

范雄飞, 黄玉兰。把角色扮演引入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之中。读与写杂志。 9 (2022):3537.

徐志敏, 王瑛。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角色扮演探究。 外语研究。 8 (2022):5657.

黄影秋。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效果。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3 (2022): 8188.

何亚娟。中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渭南师院学报。 12 (2022): 7273.

顾晓乐, 黄芙蓉。合作学习与情景剧表演。 国外外语教学。 2 (2022):5556.

黄艳。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长沙大学学报。 10 (2022):145146.

慕东文。合作性学习的特点、目标、内容和实践策略。 甘肃农业。 6 (2022):304305.

孙边旗,张舍茹。英语口语教学的情景设置。 教育理论与实践 8 (2022):3739.

孙久荣。论英语口语课的情景教学。 辽阳师专学报 21 (2002):8789.

第10篇 高中英语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优秀

课题

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培养多层次、全方位、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事业的人才,要使每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位学生,为全体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谐、全面发展提供均等、充分的机会和条件,这也要求全社会以至每一个家庭都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尤其是重视英语教育。

当前,全国各地的英语教学水平有较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忱、英语运用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但是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以来被单纯应试教育的观念所困惑,一味地追求升学率,使高中英语学困生面大、面广的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事实:每个学校、班级、学期,英语差生的数量往往比其他学科多些,两极分化的速度比其他学科快些,且年级越高,差生比例越大。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尤其明显。这批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英语教师。不少英语教师曾对此做过分析和探讨,希望找到症结所在。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却是大部分教师对英语学困生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只要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对他们各项未达标的作业等情况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对那些个别扰乱课堂纪律的,则“请出”教室。更有甚者,为了追求班级成绩在年级的排名地位,还动员成绩不好的学生在考试那几天请假。这些做法极其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目标,“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了一句空话。因此,高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问题研究迫在眉睫。笔者正是基于这一事实考虑,选取“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作为研究课题,期望能够为解决高中英语学困生问题添砖加瓦。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长远意义。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转化学困生是教育部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找到学好英语的动力,取得好成绩。同时转化英语学困生也是英语教师所面临的现实挑战。《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教师神圣的天职”,我们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纵观我们的英语教学,英语学困生是一个长期存在又无法避免的问题,转化他们是我们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困生的存在不仅阻碍整个教学集体的教学进度,着眼于他们个体,出现偏科甚至发展为门门落后也极大影响了他们的考试成绩,阻碍了他们的学业及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对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转化策略是时代的使命,是教师的天职和学生本身的要求。

本文旨在分析高中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根据英语学困生的不同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研究解决这类学困生问题,不仅是提高英语成绩和英语兴趣的需要,而且对学生本身的成长也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学校乃至对社会都有重要意义,顺应了学生未来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提高我校整体的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课题研究综述分析

1.国外研究

对于学困生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学界、心理学界、医学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外对学困生常见的称呼有“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order”等多种。尽管理论派别不同,所涵盖的学生群体也有差别,但关于学困生的研究历史悠久。国外最早研究学困生这一问题的专家是摩根(morgan),他是一位医生,在临床上发现有些儿童存在严重的“词盲现象”(能认一些词,但不知道词的意义),并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当时人们对学困生的研究,也仅仅局限于神经学和医学的范围内,研究者把学生学习成绩差,特别是阅读上的困难,一些学习行为上的障碍都归因于大脑损伤的结果。但通过进一步研究,人们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学困生都是由大脑损伤所造成的,也可能是轻微的脑功能失调引起的,表现为知觉失调、学习障碍以及注意力涣散等现象。后来,研究者把研究的重点从智力上有缺陷的学困生转移到智力正常的学生身上。国外许多研究者直接对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了学困生心理过程和学习特征方面的研究,有针对性的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美国学者大都致力于学困生心理特征的研究,如韦纳研究的学困生失败归因理论认为,学困生常常将自己在学习方面的失败归因于任务困难和运气不佳等外部因素,而很少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在他们看来,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最终都是失败,于是形成了学习上的恶性循环。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困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缺乏自信心与消极的自我概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学困生称为“难教学生”,这一概念从教育的难度上把差生和优生进行了区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较强的科学性。他认为“难教儿童”虽然难教,但并不等于不可教,而应该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采取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赞可夫也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立足于教学实践,从情感、意志等特点分析学困生。

2.国内研究

学困生问题在我国真正得到重视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在解放前以及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学困生问题还不是很突出,并且当时我国的教育学和心理学都比较落后,因而很少看到有关学困生问题的文章和研究报告。10 年_结束后,随着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及差生问题的日益尖锐,许多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在各个领域探讨学困生问题,撰写了许多研究报告和论文。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钱在森这样界定学习困难学生:其一,智力正常,而学习效果低下;其二,智力正常,但学习准备与学习任务不相适应,学习效果低下,处于持续困难的学习状态。钟启泉的《差生教育与心理》,从原因诊断的角度,治疗的角度,教学论和性格学的角度,以及预防教育的角度综合地考察差生问题。钟启泉以国外的差生研究成果为依据,将差生分为“学习迟钝儿童”、“学习不良儿童”,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近年来,我国在学困生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和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以便大面积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同时也更加深入地探讨了如何指导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成功进入社会。为此,我国教育工作者,从家庭教育、教育教学、学科教育、认知心理学等多领域入手,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研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国内外学困生研究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学困生研究对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学困生问题是国际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育研究的主题之一,我们在实施基础教育阶段如果能吸取国内外教育理论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对于转变学困生,促进基础教育是大有裨益的。由于各国的制度、文化背景不同,研究的视角不同,这些对我们可能都有借鉴作用。由于我国的教育是大班集体教学,班级人数多,故正视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并积极探索转化学困生的规律更具有普遍意义。学困生是与教育的普及相伴的,基础教育阶段应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综观世界教育,学困生问题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英语学困生与“差生、后进生”是特殊与普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有个性,也有共性。总之,以上这些启示为英语学困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高中英语学困生出现的原因有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因与外因。内因主要有学生基础学力不完善、缺乏学习兴趣、意志力薄弱等,外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因素等。

2.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类型分析

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类型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划分,一是按照学困生的表现分为缺乏学习动机型、情感障碍型、意志薄弱型、自我消极型;二是按照学困生的成因分为自身因素不足型、社会环境异化型、家庭责任过度型、学校教育缺失型。

3.高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探析

根据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不同类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转化策略:社会策略;家庭策略;学校策略等。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22.8)

(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

(2)做好资源收集、分类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2022.9——2022.1)

(1)讨论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

(2)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3)根据研究方案,在英语教学中具体实施。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5)完成资料、经验的总结。

3.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2022.2——2022.7)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

(2)申请结题,上交研究成果。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2.分析法。这一方法旨在通过分析多方了解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情况,找出其中的规律。

3.观察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困生的知识接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收集信息、经验,

4.访谈法。在对高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及类型分析完成后,选取部分学科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以了解其行为态度,找到转化方案。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一份问卷分析报告《高中英语学困生现状分析报告》

研究性学术论文《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

一份课题结题报告

第11篇 英语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英语专业论文开题报告(一)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the function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

语境对翻译的作用

一、题目来源

其他,专题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基础教育阶段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实际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同学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没有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本文通过对自主学习的研究,提出一些有效的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去学习知识,从而做到真正的会自主学习。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 及资料名称

benson, p. and voller, p.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london: longman.1997,

breen, m.p .and mann, s. shooting arrows at the sun: perspectives on pedagogy for autonomy. in p.benson and p.voller (eds)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 1997.

[3] boud, d. (ed.).developing students autonomy in learning [m]. london: kogan.1988.

[4] candy.self-direc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 [m]. california: jossey-bass.1981.

[5] dickinson, l. 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6] gardner and miller. (eds.).tasks for independent language learning [m].alexandria. 1996.

[7]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1981.

[8] jones.strateg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gnitive instruction in the content areas [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of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1987.

[9] nunan, d. ‘designing and adapting materials to encourage learner autonomy’. in p.benson&p.voller (eds)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1997.

[10] o’malley, j.m.and chamot, a.v.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london: macmillan.1990.

[11] sinclair, b. “learner autonomy: the next phase” in sinclair, b.et al. (eds).learner autonomy, teacher autonomy: future directions [m]. london: longman.2000.

[12] voller, p. does the teacher has a role in autonomous learning? in p.benson and p.voler (eds)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j].1997.london: longman, 98-113.

[13] vygotsky, l.s.mind and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mental processes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14] wenden, a. 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learner training for language learners [m], hertfordshire, uk:pre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1.

[15] wenden, a. learner strategies for autonomous learning [j]. 1998.great britain:prentice hall.xi:347

[16] wenden.a.in cooperating learner training in the classroom. in a.wendenand http://fanwen. (eds.) 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 [j],159-68.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1987.

[17]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8] 武和平.元认知及其与外语学习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j]第二期.2000.

[19] 王立非.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问题与对策[j].国外外语教学第四期.2001.

[20] 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22.

[21] 刘润清,胡壮麟.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1.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的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认知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都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作过一些探讨。对此,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成绩: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已作过系统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对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更加广泛、深入,尤其在自主学习的实质、机制、自主学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等基本问题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我过的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是一个热门话题。《基础教育阶段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研究的主攻方向

自主学习理论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但是,在我国现阶段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和同学都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本文旨在提出一些有效的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1.主要研究内容

1)自主学习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2)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其类别;

3)通过对我国中学阶段自主学习能力的分析,提出一些有效的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

2.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思路

我国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力提倡学生从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自主学习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进行说明,针对当前我国中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六、完成毕业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1.所需工作条件:

1)搜集大量相关的中英文资料,寻找类似课题的论文作为样本借鉴;

2)利用网络查询课题研究的国内外信息,了解课题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

3)要求有先进的文件检索系统及完备的计算机打印设备。

2.解决办法:

1)充分利用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查找所需资料;

2)利用中国期刊网,下载cajview5.5浏览器查找相关论文;

3)运用microsoft word 撰写、编辑、排版论文;

4)通过学校机房及打印室完成论文的打印和装订。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1. 20_____年12月20日确定论文题目.

2. 20_____年12月20-31日前查找资料,阅读文献,翻译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拟定写作大纲。

3. 20_____年1月5-10日开题报告,做好开题准备。

4. 20_____年4月1日前完成初稿,并让指导老师提出指导意见.

5. 20_____年5月20日前结合指导老师意见认真修改论文.

6. 20_____年6月7日前定稿,打印上交,准备论文答辩。

八、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附件大学英语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审核表

学院(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英语专业论文开题报告(二)

题目:从违反合作原则角度研究《生活大爆炸》的幽默会话

a study of humor produced by violating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conversationsof the big bang theory

学生姓名:刘_____

专业:英语

班级学号:_____

指导老师:王_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选题的目的意义: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运用合作原则分析当下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的言语幽默,对人们分析、理解、欣赏英语语言幽默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建议。

国内外研究现状:

许多学者对于幽默的研究已有多个角度,如社会学、心理学、修辞学等,grice的合作原则和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等对于幽默的研究呈现出了多视角。

《生活大爆炸》自开播以来就深受美国广大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大量年轻人。其角色之间的巧妙对话最能引起观众兴趣。由于其新颖性,对其研究很少,本文通过运用合作原则及相关知识,分析情景喜剧中幽默语言的会话含义的产生,是一种尝试。能够使观众和英语学习者更好的身临其境去感受不同的语言,文化,思维。同时为英语口语练习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

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论文主要是依据《生活大爆炸》具体实例剧情,从该情景喜剧语言中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幽默话语进行研究,结合语言运用、文化交际等背景知识对《生活大爆炸》的典型对白进行剖析,首先概述理论体系,然后探究其别具特色的人物语言特征,从而概括出该剧的会话特色。论文主要分析具体的例子并对其归纳分类于合作原则。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是展现角色间独具特色的语言魅力,同时揭示出日常生活中正常对话的重要依据,通过了解和学习不同的文化语言幽默,从中掌握人际交往中的技巧。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两个问题:第一,该情景喜剧中的幽默语言是如何通过合作原则及其各准则的违反来实现的;第二,通过对该剧情景喜剧幽默语言的研究,对我们的英语学习有何启示。

预期结果:

该剧《生活大爆炸》的对话特点十分突出,其幽默形式更是新颖独特。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生活大爆炸》的人物性格,然后进一步探究语言特色及主要人物的话语言说方式,既从形式上对该剧进行了剖析,又在内容上揭示了美国生活,文化现实,论述了其对语言形成的影响。

通过研究,本论文认为,小说作者通过运用违反合作原则分析特色的人物语言的运用,分别从违反数量原则,质量原则,关系原则和方式原则具体剖析剧情归纳分类,总结其对幽默语言所产生的效果,从而为有效的日常交际提供一些技巧,并为英语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带来一些启示。

英语专业论文开题报告(三)

题目名称:politeness principle as a strategy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商务英语谈判中的礼貌策略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年级:英语专业商务方向_____级

指导教师:

职称:

一、选题的依据:

由于商务活动的需要,在世界高度一体化,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中国进入wto 的国际背景下,需要人们熟练掌握对外商务活动的原则和技巧;而商务谈判是对外商务活动的重要环节,商务谈判实际上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经济活动, 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应用。在谈判过程中谈判双方都希望己方利益最大化,因此双方在谈判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应用对谈判有着深远影响。得体、合适的语言表达能促进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而礼貌原则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是商务谈判的必要技巧,我们通过运用礼貌策略减少谈判双方的利益摩擦,缓和谈判环境,使双方在快乐的条件下获得共赢和理想的谈判结果。本选题旨在研究礼貌语言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影响及具体应用。其意义如下:

意义:1. 得体的谈吐能树立谈判者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形象,是商务谈判中的润滑剂;

2.增加谈判者之间的信任度,提高谈判中的自觉性,增加谈判的成功性,从而实现经济利益;

3. 对商务谈判中礼貌原则的研究有利于对今后礼貌原则文化差异起着促进作用;

4. 对礼貌原则的研究及礼貌语言的学习、应用利于人们生活实际中的交际和商务活动,利于个人生活。

2)综合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我国学者何自然认为礼貌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语用策略。大量学者对语用学中的礼貌策略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胡艳芳认为礼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2022),普遍存在于人类的交际活动中。国内学者徐盛恒也有深入的见解他认为礼貌语言是语言交际可能涉及的各方关系的杠杆(1992),起着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他们的研究都说明了礼貌语言策略在人们生活交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国外学者对其的研究更为突出。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戈夫曼(erving goffman)就提出了“面子行为理论”,建立了礼貌模式。20世纪60年代,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1975)在austin 和searle的言语行为基础上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该原则认为人们在所有会话中都应遵循质量,方式和相关的四准则。r.lakoff(1972,1973,1975,1977)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礼貌三规则。1978年brown 和levinson 提出了“面子论”。而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1983)将语用原则分为“人际修辞”(interpersonal rhetoric)和“篇章修辞(textual rhetoric),提出了礼貌六准则。语用学中礼貌语言策略的历史来源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为诸多学者对礼貌策略在商务谈判中作用及应用的研究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许多学者就grice的合作原则及相关理论,leech的礼貌六准则,以及brown和levison的“面子论”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礼貌原则这一语用策略不仅适用于人们生活中的交流同时在商务谈判中依然适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选题在浅析各位学者对语用范畴中礼貌策略研究的同时,着重研究其具体礼貌语用策略和准则在商务谈判中的影响及应用。深入探讨 grice的合作原则、leech的礼貌六准则(得体,慷慨,赞誉,谦逊,一致,同情准则)及 brown和levison的“面子论”及他的礼貌策略(积极和消极礼貌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从而说明礼貌语言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重要性。

二、研究内容

(1)主要研究内容及观点:

本选题在浅析各位学者对语用范畴中礼貌策略研究的同时,着重研究其具体礼貌语用策略和准则在商务谈判中的影响及应用。深入探讨 leech的礼貌六准则(得体,慷慨,赞誉,谦逊,一致,同情准则)及 brown和levison的“面子论”及他的礼貌策略(积极和消极礼貌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2)论文内容提纲:

1 商务谈判的简单介绍

1.1商务谈判的定义

1.2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语言特征)

2 礼貌语言策略的介绍

2.1礼貌的定义

2.2相关的礼貌理论( grice(1975)会话合作原则; leech的礼貌六准则; brown levison的“面子论”等)

2.3 相关礼貌理论下的具体礼貌原则和策略

3一些语用礼貌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重点)

3.1 “得体准则”(把grice的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纳入为得体准则 说明:此为创新点)

3.2 慷慨准则的应用( leech原理)

3.3 逊准则的应用( leech原理)

3.4 brown levison积极和消极礼貌策略的应用

4 总结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本选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和经验总结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为研究手段,采用对比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和手段,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在礼貌原则领域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对比和解析,总结出礼貌语言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的重要性。

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2022.9.3- 9.19:

资料收集,阅读整理资料,拟定论文研究大致方向

2022.9.19 - 9.24:

向论文老师申报论文题目;确定研究方向,拟定出论文大纲,积累资料

2022.9.24 -10.15:

撰写开题报告及交予老师审核

2022.10.15 -11.10:

听取指导老师建议结合实际撰写、修改论文一稿

2022.11.11 -11.25:

听取指导老师建议撰写、修改论文二稿

2022.11.26.- 12.5:

听取指导老师建议撰写、修改论文三稿

2022.12.6.-12.15:

撰写论文定稿

2022.12.16-12.18:

上交论文定稿

2022.12.19-12.23:

将论文定稿交予老师审查

2022.12.27—12.28:

做好答辩准备

五、主要参考文献

brown, p. &levinson, s., 1978,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e.n . goody(ed.),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65-311.

grice, h.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morgan(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cts.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1975, pp.41-58.

[3] goffman,e., 1967, international ritual: essays on face –to face behacior. new york: doubleday and company.

[4] leech .g. principle of pragmatics [m]. new york : longman inc, 1983.

[5] 胡艳芳(hu, yanfang),积极礼貌策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重庆工学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6] 何自然(he, zirran).语用与英语学习[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7] 邱天河(qiu tianhe), 语用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

[8] 徐盛恒(xu sheng hen)礼貌原则新拟[j]. 外语学刊,1992.

[9] 熊学亮(xiong, xueliang).礼貌文化参数. 简明语用学教程, 2022.5: 1165-170.

[10] 杨林聪(yang lincong)礼貌原则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六、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七、所属系(教研室)意见

负责人签名:_____

八、学院意见

主管院长签名:

第12篇 英语教育硕士开题报告

英语教育硕士开题报告1

一、 问题的提出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英语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并将学习动机作为英语教学的情感态度目标之一。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英语学习动机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本文对学习动机进行深入探讨的目的所在。动机对英语学习非常重要,研究学习动机对中学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在目前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普遍不足的情况下,教师采用各种教学策略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动机大体上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现代心理学者比较强调内部学习动机,认为外部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的持久性方面差些,只有内部动机才能使学生具有长久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激发稳定的内部动机,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课题来源和理论依据

1、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使个体积极从事相应的活动,并乐

于付出努力和采取策略来应付遇到的问题,解决面临的困难。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行为的积极性不高,为了避免失败及消极情绪的困扰,常常选择较低难度的任务、甚至自我放弃,这必然导致活动结果不尽如人意,反过来进一步降低了他的效能感。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

2、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ma~weiner,1974)提出的。他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或运气。其中,能力和努力是两种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是个人可以控制的;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是个人较难控制的;能力和任务难度又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因素。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使人对成功和失败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并由此影响个体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和努力。

3、行为主义心理学强化理论

美国学习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是一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是在考查和研究人的行为是如何形成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其学习理论的。他将强化分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前两者属于外部强化,后者属于内部强化。教学中合理使用强化,可以使学生由于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而增强了学习的成功感与自信心,从而改善学习行为和效果。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外语学习动机理论研究较早较多的是加拿大的语言学家

w 。lambert 和r。gardner。他们通过十几年对外语学习者的跟踪调查研究,提出了学习动机应分为两类:工具型动机和结合型动机( in strum en ta lmo t iva t ion and in tegrative motivation)。具有工具型学习动机的'学习者学习外语,通过外语考试,目的是想利用外语工具去寻找好的职业,能够阅读目的语资料,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资格;而具有结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学习外语,主要是对目的语的社团、文化感兴趣,学好外语为的是更好地与目的语社团内的人们进行交际,欣赏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艺术。

lambert 和gardner 的动机研究理论、方法和成果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很大。他们在加拿大调查了英语学习者学习法语的学习动机。从他们的调查结果来看,与工具型学习相比,结合型法语学习者的语法学得更好。后来,他们又在菲律宾调查英语学习者的动机,然而,这里得到的结果恰好与北美洲的调查结果相反,工具型学习者的英语学得更好些。l am ber t 和ga rdner 在北美进行动机调查时还发现,结合型外语学习者的动机强烈程度(mo t iva t iona l in ten sity)高于工具型学习者。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更加深入,研究者们认识到l am ber t 和gardner 早期对学习动机研究的不足,并从认知、社会、心理、构建、教育等多种视角对外语学习的动机进行研究。

do rnyei 吸收了主流动机心理学研究的有关理论,在多年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外语学习动机三维结构模式,该模式从语言层面(l anguagel evel)、学习者层面(l ea rnerl evel)和学习情景(l ea rn ing situa t ion l evel)三个层面来界定和测量外语学习动机。它强调了语言学习动机的多维性质,反映了

语言的三个不同方面,即社会、学习者个人和教育主要问题。该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内容,推进了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的发展。

trambley 和gardner 在gardner 以前的第二语言学习动机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扩展动机理论。这一扩展动机理论反映了ga rdner 等人的“语言态度——动机行为——学习成绩”三大因素之间线性关系的一贯立场,同时又在态度与动机之间增加了目标显著性、效价及自我效能等三个中间变量。

w illiam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社会构建的角度提出了目前最系统、最完整的外语学习动机模式。他把外语学习动机定义为:一种认知和情感上被激发的状态;这种状态导致一种有意识的行动决定;并带来一段时间智力或体力上的持续努力;从而达到先前制定的某个或多个目标。

我国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80年代的研究状况看,中国学者主要以引入、介绍和翻译国外理论、研究以著作为主。最早致力于此的专家当数桂诗春、王初明、文秋芳等。其中以著作为多,主要有《心理语言学》(桂诗春,1985)、《外语教育心理学》(章兼中,1986)、《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桂诗春,1991)、《应用心理语言学》(王初明,1991)、《外语教育心理学》(朱纯,1994)。9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语学习者个性差异探讨的深入展开,人们开始关注语言学习者情感因素的研究,尤其是我国在外语教学重心发生了转移后,不再强调以教师和学校为中心,而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着重对学习者个人因素和学习过程加以研究。华惠芳(1998)介绍了国外外语学习动机理论,提出证书动机是中国学生的主要动机。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可塑的;激发学生内在动机是搞好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个人学习动机是社会文化因素的结果。因此,他提出了如何就外语学习的实际需要,为外语学习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以提高外语学习动机。廉洁(1998)认为制约学习策略的学习因素有六种,其中态度影响和决定动机,态度主要通过动机来对外语学习过程进行制约。戴曼纯(2000)介绍了j。arnord所著《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一书,具体介绍了包括动机在内的情感因素及其界定。吴丁娥(2000)分析了情感障碍如何影响外语教学和外语习得,并指出目前我国以求职为目的的工具型动机使大学外语教学与习得有了较大的进展。周福芹、邵国卿(2001)认为我国大多英语初学者有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动机。在外部政策压力和内部功利驱动的长期作用下,学习者的初始动机发生了转变。武和平(2001)概述了九十年代国外主要动机理论建构、动机与学习者其他因素的研究及其教育学意义。刘东楼 (2002)探讨了外语学习动机定义、分类、影响动机的因素和动机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秦晓晴(2002)讨论了动机的其他视角及相关理论,如需求理论、期望价值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等及对外语学习的意义。杨国俊(2002)分析了目标教学策略、认知情感策略、认知策略对大学英语学习动力的强化作用。闫传梅、张梅娟(2002)探究了学习动机在内的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介入。王胜苏(2003)认为情感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和跨文化因素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两个因素。李梅(1999)探讨了学习内在动机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指出内在动机促进英语成绩的提高;学生存在证书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张凌华(2000)研究了影响刚入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潜在因素。

英语教育硕士开题报告2

一、论文题目: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oral english teaching

二、研究现状:

对于课堂互动与英语口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构建主义模式 它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互动模式,司洪海在《构建主义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中从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反思”入手,探讨将构建主义引入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义和作用。卢艳春和路雅琴在《构建主义与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则分别“从构建知识观”“构建学习观”“构建教学观”入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构建性。(2)角色扮演模式 徐志敏、王瑛在《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角色扮演探究》中着重探讨了在角色扮演的互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对指导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黄玉兰在《角色扮演引入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从角色扮演是“多为互动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了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法的目的、步骤和利弊等方面。(3)以学生为中心模式 这一模式被单独研究的较少,黄影秋在《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中》通过对学生口语课堂学习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并提出阐述如何运用其他“教学策略提高口语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而刘蓉在《谈英语口语课堂互动》中则提出了互动可以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课堂和整体小组作业模式”,提高口语交际能力。(4)合作性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的研究较为普遍和盛行,它兴起于美国,在后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黄艳在《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中提出了以下几种合作模式,从而的出该模式的优势所在。顾晓乐在《合作性学习与情景剧表演》中从情剧表演的角度来证明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肖巧玲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中则通过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原则。而慕东文在《合作性学习的特点、目标、内容和实践策略》一文中,他用“人文精神和平等民主合作”原则,对待新的理念,指导英语口语教学。(5)情景设置模式 它主要是根据gillian brown & george yuled的语言情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交际紧张、焦虑的研究表明口语情景设置不适当,会影响学生用目标语进行交流,进而强调进行口语教学情景设置的重要性。张舍茹、孙边旗在《英语口语教学的情景设置》中就论述我们应注意“情景互动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如何设置“英语口语教学中情景设置的形式”两个小方面局部性的探讨了情景设置这种互动模式。孙久荣在《论英语口语课的情景教学》中对情景设置这个模式从宏观上进行了分类,进而得出“开放式情景”和“封闭式情景”,为情景设置互动模式研究开辟了一个小领域。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目前已经发展起来并比较成熟的几种互动模式的归纳来看:关于人际互动这种互动模式在目前的互动性研究中被单独研究还比较少,没有被当作一种独立的模式应用到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它更多的是被贯穿到其他几种互动模式当中。因此,本论题认为它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本论题将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互动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为依据,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宏观上的概述,从而引出本文论题,通过例证分析、验证人际互动模式对课堂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五、提纲: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defini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action

1。1 definition of interaction

1。2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action

1。3 some main interactive modes in the present classroom

chapter two the necessity and the principles of following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2。1 the dis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2。2 the necessity and merit of taking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2。3 oral english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chapter three personal interaction in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3。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3。2 two types of personal interaction

3。3 classroom climate

3。4 classroom size

chapter four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4。1 some principles should follow when evaluating

4。2 the concept of evaluating

4。3 the technology of evaluating

conclusion

六、参考文献

jonssen, dhthinking technology: toward a constructivist design model 。educational technolgy。 3 (1994): 3435。

littlewood, william。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卢艳春, 路雅琴。“构建主义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前沿杂志。 11 (2006):98100。

司洪海。“构建主义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 基础英语教育。 4 (2005):89。

吴蕾。“构建主义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东华大学学报(社科版)。7 (2007):2324。

范雄飞, 黄玉兰。“把角色扮演引入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之中。”读与写杂志。 9 (2006):3537。

徐志敏, 王瑛。“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角色扮演探究。” 外语研究。 8 (2006):5657。

黄影秋。“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效果。”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3 (2007): 8188。

何亚娟。“中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渭南师院学报。 12 (2004): 7273。

顾晓乐, 黄芙蓉。“合作学习与情景剧表演。” 国外外语教学。 2 (2004):5556。

黄艳。“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长沙大学学报。 10 (2007):145146。

慕东文。“合作性学习的特点、目标、内容和实践策略。” 甘肃农业。 6 (2006):304305。

孙边旗,张舍茹。“英语口语教学的情景设置。” 教育理论与实践 8 (2006):3739。

孙久荣。“论英语口语课的情景教学。” 辽阳师专学报 21 (2002):8789。

第13篇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一)

一、论文题目: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oral english teaching

二、研究现状:

对于课堂互动与英语口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构建主义模式 它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互动模式,司洪海在《构建主义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中从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反思”入手,探讨将构建主义引入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义和作用。卢艳春和路雅琴在《构建主义与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则分别“从构建知识观”“构建学习观”“构建教学观”入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构建性。(2)角色扮演模式 徐志敏、王瑛在《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角色扮演探究》中着重探讨了在角色扮演的互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对指导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黄玉兰在《角色扮演引入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从角色扮演是“多为互动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了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法的目的、步骤和利弊等方面。(3)以学生为中心模式 这一模式被单独研究的较少,黄影秋在《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中》通过对学生口语课堂学习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并提出阐述如何运用其他“教学策略提高口语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而刘蓉在《谈英语口语课堂互动》中则提出了互动可以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课堂和整体小组作业模式”,提高口语交际能力。(4)合作性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的研究较为普遍和盛行,它兴起于美国,在后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黄艳在《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中提出了以下几种合作模式,从而的出该模式的优势所在。顾晓乐在《合作性学习与情景剧表演》中从情剧表演的角度来证明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肖巧玲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中则通过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原则。而慕东文在《合作性学习的特点、目标、内容和实践策略》一文中,他用“人文精神和平等民主合作”原则,对待新的理念,指导英语口语教学。(5)情景设置模式 它主要是根据gillian brown & george yuled的语言情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交际紧张、焦虑的研究表明口语情景设置不适当,会影响学生用目标语进行交流,进而强调进行口语教学情景设置的重要性。张舍茹、孙边旗在《英语口语教学的情景设置》中就论述我们应注意“情景互动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如何设置“英语口语教学中情景设置的形式”两个小方面局部性的探讨了情景设置这种互动模式。孙久荣在《论英语口语课的情景教学》中对情景设置这个模式从宏观上进行了分类,进而得出“开放式情景”和“封闭式情景”,为情景设置互动模式研究开辟了一个小领域。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目前已经发展起来并比较成熟的几种互动模式的归纳来看:关于人际互动这种互动模式在目前的互动性研究中被单独研究还比较少,没有被当作一种独立的模式应用到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它更多的是被贯穿到其他几种互动模式当中。因此,本论题认为它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本论题将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互动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为依据,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宏观上的概述,从而引出本文论题,通过例证分析、验证人际互动模式对课堂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五、提纲: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defini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action

1.1 definition of interaction

1.2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action

1.3 some main interactive modes in the present classroom

chapter two the necessity and the principles of following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2.1 the dis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2.2 the necessity and merit of taking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2.3 oral english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chapter three personal interaction in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3.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3.2 two types of personal interaction

3.3 classroom climate

3.4 classroom size

chapter four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4.1 some principles should follow when evaluating

4.2 the concept of evaluating

4.3 the technology of evaluating

conclusion

六、参考文献

jonssen, dhthinking technology: toward a constructivist design model [j].educational technolgy. 3 (1994): 3435.

littlewood, william.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卢艳春, 路雅琴。“构建主义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前沿杂志。 11 (2022):98100.

司洪海。“构建主义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 基础英语教育。 4 (2022):89.

吴蕾。“构建主义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东华大学学报(社科版)。7 (2022):2324.

范雄飞, 黄玉兰。“把角色扮演引入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之中。”读与写杂志。 9 (2022):3537.

徐志敏, 王瑛。“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角色扮演探究。” 外语研究。 8 (2022):5657.

黄影秋。“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效果。”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3 (2022): 8188.

何亚娟。“中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渭南师院学报。 12 (2022): 7273.

顾晓乐, 黄芙蓉。“合作学习与情景剧表演。” 国外外语教学。 2 (2022):5556.

黄艳。“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长沙大学学报。 10 (2022):145146.

慕东文。“合作性学习的特点、目标、内容和实践策略。” 甘肃农业。 6 (2022):304305.

孙边旗,张舍茹。“英语口语教学的情景设置。” 教育理论与实践 8 (2022):3739.

孙久荣。“论英语口语课的情景教学。” 辽阳师专学报 21 (2002):8789.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二)

系别:外语系 专业:英 语 所选题目名称:

english idioms and their cohesive function

课题研究现状:

english idiom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glish vocabulary. the general tendencies of presentday english are towards more idiomatic usages. halliday and hason (1976)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three functions of english idioms (ideational functi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d textual function)。 another scholar, fernando c. (1996), also made 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idiomatic expression_r of coherent text, and in the creation of stylistic effects.

chinese linguists like hu zhuanglin (1994, 1996), zhu yongsheng (1995, 1996, 1997) and zhang delu (1994) mainly made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textual cohesion.

课题研究目的:

this paper is firstly intended to define english idioms and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them. it then explores the cohesive function after careful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ttempting to arouse the concern of using idioms appropriately and help readers make full use of the cohesive function for communicating more concisely and idiomatically, thus more effectively.

课题研究内容:

as english idioms are much alive in everyday english, a close look at the function of idioms must be taken.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1. introduction.

2. a general study of english idioms 2.1 the definition of english idioms 2.2 features of english idioms.

3. cohesive function of english idioms 3.1 cohesion.

3.2 functional categories.

3.3 cohesive function of relational idioms 3.4 cohesive function of other idioms.

4. the cohesive function in terms of syntax and pragmatics 4.1 syntactic cohesion 4.2 pragmatic function 5. conclusion.

课题研究计划:

january 22march 10: question posing of the research and collection of materials march 11march 25: analysis of the materials and writing of an outline.

march 26april 30: completion of the first draft and seeking supervisor’s advice may 1?june 10: refinement of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eacher’s suggestion.

june 11?june 22: finalization of the thesis based on the set requirements after the defence.

主要参考文献:

fernando, c. idioms and idiomaticity.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halliday, m.a.k. and r. hason. cohesion in english. longman press, 1985

[3] lakoff, g. and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 makkai, a. idiom structure in english. the hague press,197,尽在酷猫写作范文网。

第14篇 本科生开题报告英语

一、论文题目: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oral english teaching

二、研究现状:

对于课堂互动与英语口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构建主义模式 它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互动模式,司洪海在《构建主义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中从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反思”入手,探讨将构建主义引入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义和作用。卢艳春和路雅琴在《构建主义与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则分别“从构建知识观”“构建学习观”“构建教学观”入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构建性。(2)角色扮演模式 徐志敏、王瑛在《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角色扮演探究》中着重探讨了在角色扮演的互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对指导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黄玉兰在《角色扮演引入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从角色扮演是“多为互动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了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法的目的、步骤和利弊等方面。(3)以学生为中心模式 这一模式被单独研究的较少,黄影秋在《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中》通过对学生口语课堂学习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并提出阐述如何运用其他“教学策略提高口语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而刘蓉在《谈英语口语课堂互动》中则提出了互动可以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课堂和整体小组作业模式”,提高口语交际能力。(4)合作性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的研究较为普遍和盛行,它兴起于美国,在后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黄艳在《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中提出了以下几种合作模式,从而的出该模式的优势所在。顾晓乐在《合作性学习与情景剧表演》中从情剧表演的角度来证明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肖巧玲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中则通过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原则。而慕东文在《合作性学习的特点、目标、内容和实践策略》一文中,他用“人文精神和平等民主合作”原则,对待新的理念,指导英语口语教学。(5)情景设置模式 它主要是根据gillian brown & george yuled的语言情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交际紧张、焦虑的研究表明口语情景设置不适当,会影响学生用目标语进行交流,进而强调进行口语教学情景设置的重要性。张舍茹、孙边旗在《英语口语教学的情景设置>>中就论述我们应注意“情景互动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如何设置“英语口语教学中情景设置的形式”两个小方面局部性的探讨了情景设置这种互动模式。孙久荣在《论英语口语课的情景教学》中对情景设置这个模式从宏观上进行了分类,进而得出“开放式情景”和“封闭式情景”,为情景设置互动模式研究开辟了一个小领域。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目前已经发展起来并比较成熟的几种互动模式的归纳来看:关于人际互动这种互动模式在目前的互动性研究中被单独研究还比较少,没有被当作一种独立的模式应用到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它更多的是被贯穿到其他几种互动模式当中。因此,本论题认为它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本论题将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互动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为依据,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宏观上的概述,从而引出本文论题,通过例证分析、验证人际互动模式对课堂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第15篇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参考

题目:a corpus-based study on syntacticfeatures of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china plays a much more important role in world economic system along with the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not only accelerates our country's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promotes the spee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ll over the world. thereforeexcellent business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well. as one ofthe language media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aims to link overseas and domestic economicentities, exchange informatio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deal with business. it plays an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requent international trade. 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businessenglish correspondence is used in every step of business activities.

the course of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has almost expanded into every university curriculum.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 scholars have done researches on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xicon, semantic fields, especially based on corpus. there are two majorlarge-scale corpora on business english. one is nelson's business english corpus (bec for short)accounting for one million words. the other one is poly u business corpora constructed by hong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he poly u business corpora are made up of three comparablecorpora of chinese, english and japanese business texts, the majority of which originate from thebusiness and finance sections of newspapers written in those languages, covering news and reportsfrom auditing and accounting to insurance and investments. each of the corpora has more than onemillion words. it is accessible on line for searching key words to see a concordance taken frompoly u business english corpus, which is helpful to students and teachers. it is thus obviously thatbusiness english is quite important so that attracts much attention from linguistic researchers. ithas been an overriding aim of this project to create a resource for researchers to help furtherknowledge of an area which so far has been the research topic of many scholars.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this thesis makes a relatively complete study of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from theperspective of lexical grammar theory and syntactic theory. it takes up business englishcorrespondence as its research topic and aims to propose some feasible strategies in businessenglish correspondence writing and teaching. the study expected to achieve both theoretical andpractical significance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this study will introduce a new research method. corpus provides a brand newway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it 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intuitive experiencemethod and turns to the original analysis of natural language in order to provide a firm foundationand data support for language research in various fields. traditional intuitive experience methodfocuses on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intuition, manual methods or introspective method whichcould acquire linguistic knowledge only from limited data of language materials. this method ofacquiring linguistic knowledge is not only inefficiency but also more subjective which inevitablyleads a effect on the accuracy of final result. however, corpus-based approach is totally different.corpus can find the target data quickly by using computer software for scientific analysis, andovercome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research on the subjectivity and one-sidedness. thismacroscopic method can carry on a multi-level and all-rounded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a largenumber of real data,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new theoretical model and research paradigm. italso relies on computer science to achieve its powerful function in language searching, andprovides a new method in linguistic research for the majority of language researchers.

secondly,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lexical grammar theory could be achieved. language is atool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which inevitably cannot do without meaning expression andunderstanding. sinclair broke the previous rules of describing vocabulary and grammar in aseparate way. therefore, a new point of view has been proposed. that is language should bedescribed by using the way combining vocabulary and grammar which opened up a new path forlanguage description based on a corpus. then he proposed lexical grammar, and believed thatvocabulary and grammar are equally important, in which vocabulary is the starting point forbuilding the language model. the key aspects about the origin of lexical grammar and thewholeness of lexis and grammar will b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next chapter and this study is basedon the theory of lexical grammar to explore the features of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fromlexical and syntactic levels.

thirdly, after a relatively complete study on the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typicallexical and syntactic features could be worked out.

fourthly, feasible strategies could be proposed to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writingand teaching.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in this thesis, the study will do some research on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andmanage to summarize some common syntactic features of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basedon lexical-grammar theory and syntactic theory.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ix parts:

chapter 1, the introduction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concerning the theme of the thesis,including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and theorganization of the whole thesis.

chapter 2, a literature review is provided in this chapter, which gives out an overview of thecorpus linguistics and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it first introduces business englishcorrespondence and corpus linguistics briefly, and then give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them which are also discussed here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o the field that the theory will beapplied to. relevant studies both on corpus linguistics and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arealso presented at the end of each part.

chapter 3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which contains four main parts: principles of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the application in corpus linguistics, lexical grammar andsyntactic theory. then sinclair's lexical grammar theory and syntactic theory will be discussed indetail. in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the writer will talk about the paper's feasibility.

chapter 4 addresse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which includes the corpus-based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 the corpus and instruments used in the study, the proceduresof the study both in relation to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processing and concordance.

chapter 5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thesis of which lexical and syntactic features will bediscuss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rt. word length, sentence length, wordlist and some other wordfrequency will be list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chapter 6 draws a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which gives a summary to the whole paper.besides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it also points out the limitation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present study.

2 contents

abstract in chinese

abstract in english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2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n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abroad and at home

2.2 studies based on corpus linguistics abroad and at home

2.3 summary

英语开题报告(15篇范文)

functionandalicationofdescritivetranslationstudies1introductiontheintentionofthisstudyistoexloreossibleadvantagesofdescritivetranslation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英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