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66范文网 > 报告大全 > 考察报告

选拔干部考察报告(15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1-14 查看人数:25

选拔干部考察报告

第1篇 选拔干部考察报告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用人环境,除《干部任用条例》情况专项检查外,杭州还有不少创新举措。去年底今年初,市委组织部还对市物价局、质监局、农业局等10个市直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情况,进行“一报告两评议”试点。

为什么要提拔这个干部?提拔过程有没有公正公平公开?提拔后干部表现怎样?

围绕这些问题,8月上旬起,杭州市委组织部按照市委要求,对市经委、市建委、市旅委、市妇联、市科协等25家市直单位,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及有关法规情况,做了集中检查。

这样的检查,杭州从2023年开始实行,各地各单位先自查,市委再组成检查组抽查。xx年,市委还建立了“每年一批,五年一遍”轮查工作机制,进一步促进全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整体提高。

萧山区在每年检查中,通过“听、看、问、测”,全面掌握被抽查单位干部任用情况,并在被抽查单位和全区进行反馈和通报,确保整改工作层层落到实处。

当年集中提拔干部较多的部门、对群众评议较差的部门,以及平时干部群众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部门,这三类部门,下城区坚持做重点检查。

近年来,杭州市委围绕党的xx大提出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目标要求,以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法规为根本,把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作为干部监督的重中之重,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用人环境,除《干部任用条例》情况专项检查外,杭州还有不少创新举措。

xx年,杭州推出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制度。

“一报告”,指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本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两评议”,指在全委会成员中对本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对本年度本级党委新提拔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

xx年,杭州各区、县(市)都实行了这项制度。下城、临安等地还把这项工作延伸到了街道和部门。

临安市专门出台了《实施办法(试行)》,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的实施对象、范围、方法和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

xx年底的区、县(市)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中,对一年内新提拔的67名本级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认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平均为96.05%。

去年底今年初,市委组织部还对市物价局、质监局、农业局等10个市直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情况,进行“一报告两评议”试点。

10个市直单位分别报告了去年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共有721名干部群众参加了民主评议,对新提拔的218名干部,平均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93.65%。

提要: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用人环境,除《干部任用条例》情况专项检查外,杭州还有不少创新举措。去年底今年初,市委组织部还对市物价局、质监局、农业局等10个市直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情况,进行“一报告两评议”试点。

为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杭州各地还积极探索实行拟提拔干部廉政报告制度。上城区、拱墅区和淳安县在近期领导干部调整工作中,在考察环节实行了考察对象廉政报告制度,要求考察人选如实报告因私出国(境)的情况,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经商办企业情况,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名下的房产情况等情况,对出现虚报或不报情况,取消提拔使用资格。

下城区、江干区和萧山区陆续出台了《拟提拔区管干部报告廉政情况的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考察人选报告廉政情况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等。

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严格监督,杭州不断创新举措,加大力度。比如,市、县两级全面实施市管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准确、及时地记录市管干部选拔任用各环节的基本情况,规范了干部选拔任用主要环节和部内运作程序。

为严肃核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访举报问题,杭州规定,所有反映选人用人问题的举报,都要逐级负责、逐一查清、查实必纠。

不弄虚作假、不拉关系、不走后门、不托人情、不搞宴请、不送礼品、不写条子、不打电话、不发短信,不影响和干扰干部选拔工作的正常进行。

去年,杭州在开展“两轮推荐、两轮票决”选拔领导干部等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中,专门制定了防止不正之风的10条纪律措施。

今年上半年,各地在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中,都采取了集中谈话、签订遵纪书、填写《拟提拔考察对象廉政情况报告表》、开通监督举报电话、设定网上举报邮箱等方式,切实加强对竞争性选拔工作的监督。

西湖区等地通过远程教育直播平台,对全委会票决做了现场直播,让公众和媒体直接介入公选重要环节;建德市还邀请了10名普遍市民代表作为组织工作观察员,全程对选拔过程进行监督,让群众知道选什么样的人、怎么样选人,使选人用人进一步在阳光下运行。正在进行的百名中层干部跨部门竞岗交流,同样制定了严密的全程监督工作方案,接受群众监督、民主监督,确保竞争性选拔干部公正、公平、公开,营造风清气正的干部选拔任用环境。

第2篇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调研报告

一、主要做法

1、加强交流,为年轻干部积累经验提供舞台。我们一方面实行年轻干部定期交流制度。针对一些年轻领导干部长期在一地任职,作用发挥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制定干部在一地任职的期限和重点热点岗位交流的规定,让那些较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全面的培养锻炼。近两年,我们利用县乡班子换届的契机,共交流年轻干部184人。另一方面采用各种交流形式培养锻炼干部。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企业“两个置换”、“三个代表”教育学教活动、农村建整、农业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让年轻干部在多个岗位上得到锻炼和充实。

2、强化培训,为年轻干部提高素质铺路搭桥。年轻领导干部有激情、有干劲、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但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领导方法简单、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我们针对这些情况,一是重点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班以基础理论、领导科学、政治与经济形势、科技现代化知识、党的建设为教学主要内容,突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组织培训班学员进行述学、评学、考学,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理论功底,推动理论学习的深入。二是注重抓好中青年干部的实践锻炼,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社区党建活动把中青年干部放到条件艰苦的村居中开展工作,通过实践,年轻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一定锻炼提高。三是抓好年轻干部的经常性培训。在大专院校、沿海地区开设培训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年轻干部进行培训。通过高层次的学习培训,使年轻干部不断丰富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层次。

3、深化改革,为选拔年轻领导干部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干部辞职制度。把由于个人能力不够,自身行为不当,未能很好履行领导干部的职责,身体状况欠佳,不适应现任职务,或因工作失误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的领导干部,通过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办法调整下来。二是实行干部任期制。对领导干部任职最高年龄和在同一职位的任职年限作出规定,为年轻干部“腾位子”。对超过任职年龄的干部在班子换届时,一般不安排进班子,而改任非领导职务。对在同一职位上工作超过规定年限的,在班子调整时,原则上规定必须调离原工作单位。三是实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拿出部分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在机关部门积极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为年轻干部上岗创造更多机遇。四是规定班子年轻干部的配备比例。抓住党委、政府、人大等班子换届时机,明确班子配备的年轻化目标,提高年轻干部在班子配备中的比例。

4、加强管理,建好管好后备干部人才库。一是推行后备干部公示制。把后备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向基层、向群众、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基层干群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推行工作评议制。有计划地组织后备干部每月向所在部门、每季向班子成员、每年向人大、党委进行工作汇报和述职,开展__讲评和评议,强化后备干部进取意识,增强自我培养的压力和动力。三是推行跟踪考察制。通过日常观察、专项测评和定期访谈、年终考评等方法,考察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能力素质等,并把考察范围向生活圈和社交圈延伸,及时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使他们保持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四是推行谈话提醒制。在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责任人的基础上,增强管理的主动性,经常性地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克服自身不足,防患与未然,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五是推行动态管理制。根据人才成长的动态过程,实施后备干部队伍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补充,把经不住考验、没有培养前途的及时调整出去,对基本素质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及时充实进来。

第3篇 林业局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报告

同志们: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管理区组织部的相关工作要求,现在,我代表管理区林业局领导班子向大家报告20年管理区林业局成立以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请大家评议。

一、20年管理区林业局选拔任用干部的总体情况

20年,管理区林业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执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做到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积极探索“为发展配备干部”的导向机制、“靠制度选任干部”的选拔机制和“让群众评价干部”的监督机制,使林业局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运行系统,步入了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20年管理区林业局共选拔任用局机关中层领导22人,其中局直各股室站15人,森林公安分局7人。

二、20年干部选拔任用的主要做法

(一)注重“两个坚持”,把握干部工作方向。

一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始终坚持“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把事业需要、岗位要求与促进干部成长、调动各方面干部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大力选拔那些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事业心强、作风过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那些埋头苦干、不事张扬、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选拔那些敢于开拓、善于创新、敢抓敢管、勇于负责的干部。把选人用人聚焦到内在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群众反映好的干部上,通过使选拔的干部得到群众公认,来展示正确的用人导向。

二是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用人标准,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积极稳妥地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二)严把“三个关口”,提高干部工作质量。

一是严把推荐考察关。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等制度,认真做好推荐考察各个环节的工作,在每次干部推荐前对拉票等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进行预警提示,提高民主推荐的有效性和考察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二是严把酝酿关。对拟选拔任用的干部,通过广泛征求各乡镇(街道)林业站,局属各股、室、站职工代表的意见,进行充分酝酿。

三是严把讨论决定关。在讨论干部任免时,坚决做到考察不充分的不上会,没有考察材料的不上会,没有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不上会,酝酿不充分的不上会;做到出席人数达不到规定的不讨论、临时动议的不讨论、讨论不充分不表决、问题不查清不提拔;坚持人人发言明确表态、坚持无记名票决,严格执行党组书记最后发表意见和最后表决的制度。让选人用人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落实“四项权利”,扩大干部工作民主。

一是落实群众“知情权”。坚持不懈地加强《干部任用条例》和干部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局主要领导带头宣讲《条例》。实行提名职位预告和干部考察预告制,提高了干部工作的透明度,推进了党管干部原则与群众有序参与的有机统一。

二是落实群众“参与权”。在干部推荐工作中,注重考虑参与人员的知情度和关联度,合理设置推荐人员的范围、人数和比例,扩大干部群众的参与面。

三是落实群众“选择权”。充分尊重广大干部职工意愿,对推荐票数达不到要求、得不到多数干部职工公认的不列入考察范围。

四是落实群众“监督权”。实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开通干部监督举报电话和干部监督信箱,全面推行干部实绩公示制,严格执行任职试用期制,提高选人用人的透明度。

(五)强化“四项措施”,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一是规范干部提名制度。以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为重点,从提名基础、提名形式、提名标准、提名程序、提名纪律五个方面规范干部提名工作。

二是定期分析干部状况。坚持局党组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对领导班子整体运行状况和局机关中层领导干部现实表现进行定期分析,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掌握局机关中层领导干部情况,为局机关中层领导干部使用提供可靠依据。坚持开展干部交心谈心活动,及时了解干部心声,倾听干部意见,掌握干部思想,力所能及帮助干部解决实际困难。

三是多渠道培养选拔干部。实施“年轻干部培养行动计划”,健全完善“双培、双推、双考、双赛”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制度,坚持在基层一线砺练干部、检验干部、选拔干部。20年,共选拔年轻干部7名、女干部2名、党外干部2名。

四是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重视发挥干部群众的监督作用,采取“谈心谈话”活动和“工作开放日”活动,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干部提名不规范”、“拉票、贿选”、“优秀干部不能脱颖而出”等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有效提高了干部工作满意度和公信度。

回顾20年,我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干部群众的满意度,把局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支值得党和人民充分信赖、能够堪当改革发展重任、勇于战胜艰难险阻、善于应对矛盾纠纷的干部队伍。

同志们,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为重大。让我们在管理区党工委、管委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顺利完成全管理区林业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目标提供更加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第4篇 干部选拔调研报告

1.干部选拔调研报告

一、适应发展需要,强化人才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区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适应滨海新区发展建设的需要。塘沽区是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的所在地,处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心位置,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与我区区位发展优势相匹配,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总的看,我区领导干部队伍勤奋敬业、甘于奉献、实践经验比较丰富,整体素质不低。但是,与新时期肩负的发展建设滨海新区的历史使命相比,我们干部队伍的结构和素网质还不适应,特别是缺少学历高、专业层次高、综合素质高、年龄低的专门人才。尽管区委、区政府每年都下力量,选送一批年纪比较轻、具有发展潜力的干部进行学历教育,加大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但仍然无法满足一些领导岗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立足创新和超前,努力构筑人才高地。

二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多年来,区委针对选拔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选拔视野较窄,论资排辈现象突出,民主监督力度不够,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立足制度创新和政策配套,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人事工作,重点抓好处级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工作,并于1999年年初形成了《关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暂行规定》。

三是,转变人才观念、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的需要。过去,我区干部队伍中对于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工作,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思想障碍。比如,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把干部分成自己的和外来的,认为有了机会应当首先提拔自己的;一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感到,只要资历到了,年头够了,就该提拔了。我们通过开展公开选拔工作,加强思想教育,使大家树立起'大人才'观念和竞争意识、风险意识。要认识到,塘沽不仅是塘沽的塘沽,也是天津的塘沽,全国的塘沽;干部不能分自己的和外来的,只要是能为滨海新区发展建设做贡献的,就是自己的;职位的升迁,凭资历、熬年头、跑关系行不通了,只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严密工作思路,规范运作体系

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操作。特别是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与面向本区公开选拔相比,有许多新的特点,更需要针对这些特点,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规范运作体系。努力做到:方案要周密,宣传要到位,程序要严谨,监督要强化,录用要慎重。

一是,方案要周密。制定好工作方案,是做好公开选拔工作的基础。特别是面向全国招考干部,涉及面广,影响面大,有许多问题要超前考虑、精心安排。在职位设置上,要提前进行调研,反复研究,设置准确、恰当,一旦公布,不能轻易改变。我区面向全国招考的岗位设置,主要考虑业务性比较强、本区现有干部中比较缺乏的人才资源,比如,城建、规划、园林、环保、卫生、教育、外经外贸等。在报名条件上,坚持学历要高,专业层次要高,年龄要低,优中选优。比如,在学历方面,一般要求必须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在职称方面,一般要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在年龄方面,掌握在40岁以下。在组织领导上,组成了三级领导工作机构。成立区委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开选拔的组织领导工作,选拔期间一般召开4次例行工作会议。组建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以及宣传、招考、考察、生活等职能工作组,负责公开选拔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是,宣传要到位。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有足够的合乎条件的人员来报名参与。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

第一,宣传的面要广。在宣传上要舍得作必要的投入,选择的媒体权威性要强,影响面要大。从1999年上半年公开招考起,我们就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刊登《公开选拔公告》,还在互联网上制作了招考主页,链接在《搜狐》、《天津热线》、《星讯时空》等网站上进行宣传,首开了在《人民日报》和互联网上招考人才的先例,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第二,宣传的渠道要多。本区的'两台一报'等媒体积极配合宣传,同时在党内系统专门发文件,对各级党组织积极配合招考工作提出要求。此外,要求本区符合条件的后备干部全部报名参加竞争,如果没有适当理由不参加竞争,取消其后备干部资格。

第三,宣传的时间要长。由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招考,为了保证宣传效果,报名时间应适当延长。一般情况下,从公告发布之日起到报名截止时大体为一个月三是,程序要严谨。实行面向社会和面向全国招考以来,我们在规范招考程序上下了较大的功夫。学习外地经验,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招考工作操作程序,以保证招考工作的公正性、严肃性和权威性。1999年上半年,中组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通知》后,我们又对照《通知》要求,对公开招考程序进行修订,使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在具体操作中注意把好'三关'。第一,把好资格审查关。本四是,监督要强化。由于面向全国公开招考,考生来自全国各地,情况比较复杂,一些考生对招考的公正程度心存疑虑。为了保证招考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中正常运行,我们采取了全方位的、严格的监督措施。第一,考务工作委托市有关单位进行,有效地避免了考试中的不公正因素和漏洞。第二,对招考工作实行全程公证,这也是一种创新的作法,即:委托区公证处派出专人从报名开始,对招考工作的整个过程进行现场公证,并出具公证书。第三,对招考工作实行全程监察,区纪委和区监察局始终参与招考工作的全过程,笔试面试现场均设纪检席、监察席、公证席。

三、深化人才管理,完善公选机制

公开选拔干部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招考工作过程的结束,只是阶段性的成果。更重要的工作是,必须使招录的干部尽快熟悉情况,了解职责,尽早进入角色,发挥作用。另外,公开选拔工作,特别是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一个新生事物,必须不断总结、改进,不断深化、完善。

一方面,加强对录用干部的培养锻炼和管理教育,使其尽快成熟起来。录用干部上岗前,对他们进行短期培训,讲国内外形势、讲市情区情、讲发展规划、提工作要求。每年优先安排他们到区委党校或其他培训机构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对他们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试用期满后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分析。对考核称职的干部,及时转正;对个别存在这样或那样不足的干部,及时提醒帮助;对确实不称职、不适应岗位的人员,调换适当的工作,或降职使用。我们还定期到有关单位进行调研,了解录用干部的思想、工作情况,并向使用单位提出要求,为录用干部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同时,对在工作实践中,表现出综合素质比较好、工作能力比较强,发展潜力比较大的干部,及时安排到重要工作岗位。近几年,面向全国招考录用的干部中,有的已提拔为正处级领导干部,有的安排到综合部门的重要岗位,有的被市级机关选拔为副局级干部,有的成为单位的领导骨干。为了解除录用干部的后顾之忧,我们积极为他们协调解决配偶、子女的户口、就业、就学等实际问题。区政府拨专款购买了10套楼房,作为外地录用干部的周转用房。区委制定了相关政策,从1999年起,对试用期满经考核称职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录用干部,分别给予10万元和8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奖励。

另一方面,不断总结探索和完善深化公开选拔工作。近几年,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不断对公开选拔工作进行总结和探索,特别是对面向全国公开选拔进行深入研究,使这项工作更加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我区的实际。比如,面向全国公开选拔的对象问题,综合部门与专业部门比较,更适用于专业性较强、专业人才较缺乏的部门;正职和副职岗位比较,更适于副职岗位的选拔。再比如,如何提高对外地干部考核的准确性问题,考试与考察相比较,更注重考察结果;公开选拔期间的考察与试用期间的考察,更加注重试用期间的考察;现有能力和发展潜力综合考察,应注重发展潜力的考察。

总之,我区通过面向社会、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达到了录用一批、发现一批、联系一批、储备一批的目的。我们将继续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构筑人才高地,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塘沽施展才华,为滨海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2.干部选拔调研报告

妇女的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程度,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尺。作为党的整个干部队伍的有生力量和支撑,女干部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力培养选拔女干部,是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县女干部的培养选拔情况,笔者特意走访了县妇联、县教育局、检察院等8家县直单位及7个乡镇场所,发出并收回调查问卷90份,对这些单位女公务员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

一、我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队伍的结构,为女干部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女干部相继走上了领导岗位。目前,全县共有女公务员423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14%,其中正科以上61人,副科214人。在乡镇党政机关及县直机关单位任正科实职的女干部16人,占正科总数的26%。在县直党政机关中有50%的班子配备了女干部,全县女干部参政议政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二、女干部培养选拔中面临的问题

一是思维模式禁锢了女干部的能力提升。相对于男同志来说,女性过于感性,缺乏理性思维。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缺乏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整体思维,因此在思考处理问题时,过于求稳求平的保守观念大大影响了女干部的宏观分析概括能力,遇到那些需要发挥创造力、想象力,需要打破常规的新思路、新举措,女干部便略显功力不足。同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80%的女干部安于现状,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愿意从事办公、人事等事务性工作,对挑战大、发展空间大的岗位,不敢问津或不愿意尝试。在机关工作的女干部,75%对目前工作比较满意,不愿下基层工作,不愿轮岗交流,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工作经历单一,实践锻炼机会少,接触面不宽,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群众对她们了解不够。在基层工作的女干部,83%的对工作现状不满意,认为基层工作环境差,工作压力大,待遇福利差,工作上不安心,希望能早点进机关。

二是传统观念制约了女干部的成长进步。现实生活中,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使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望大于对社会角色的期望,女性进入政治、经济等社会主导性活动领域的难度增大,进而造成了男女从政的社会环境不平等。在调查研究中发现,60%的家庭对女性从政特别是走上主职领导岗位不赞成甚至坚决反对,以来自丈夫与公婆的反对声犹为强烈。在对各单位的男同志进行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调查了解时,95%的男干部认为要加大女干部的选拔力度,提高女干部的任职比例,但对于女干部担任单位主职,其中却有58%以上不接受,认为“女不如男”、女同志“只能当配角、不能当主角”。从我县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全县教育、林业、公安、水利等22个县直单位的党政班子里,没有配备女干部。因此,妇女参政的意义还没有完全被社会真正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流露出了“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从总体上影响了女干部的选拔和使用。

三是家庭因素影响了女干部的创业热情。有资料调查,家务劳动中80%以上是由女性来做,妇女每天用于做家务的时间为232.75分钟,比男性多150.85分钟。从政女性必须肩负事业与家庭双重担子,她们既要为事业倾注全力,又要为家庭尽职尽责。在单位是领导,要胜任岗位职责,在家是家庭主妇,要做“贤妻良母”,要承担“做饭”、“洗碗”、“洗衣服”、“收拾屋子、搞卫生”、“日常家庭采购”、“照料孩子”等日常家务劳动。家庭、事业的超负荷运转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也抑制了女性从政水平的发挥。因此,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已成为制约女干部成长和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是加大培养教育力度,促进女干部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要强化思想教育。通过交心谈心,开展心理专题辅导,更新女干部的发展观念,引导和教育女干部认清宏观形势,把握改革、发展的进程与趋势,提高女干部的竞争意识,树立女干部的主体意识,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平等发展的拼搏精神来适应社会、迎接挑战。要强化理论培训。根据女干部自身存在的缺陷,有的放矢地组织学习培训,通过举办女干部培训班,提高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中的女干部培训比例,有计划地选派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女干部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鼓励女干部积极参加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等等,组织她们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思维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要强化实践锻炼。创新载体,为广大女干部搭建多岗位锻炼的舞台。特别是针对女干部队伍流动性差、工作经历较单一、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等制约女干部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轮岗交流力度。通过采取选派女干部下乡、下村任职锻炼、外派到沿海部门挂职学习等方式,让她们到矛盾聚焦地、经济发展前线去挂职,到艰苦环境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去成长,使她们经历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实践锻炼,从而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增强她们的从政热情、社交意识、竞争意识和心理素质。

二是加大宣传倡导力度,营造女干部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妇联的“娘家”作用。利用今年为“全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良好契机,强化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履行好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妇女的工作职责,大力推进女干部脱颖而出。加强舆论导向和社会宣传。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党和政府重视培养女干部的政策和措施,破除重男轻女等陈旧观念,弘扬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新观念,并通过定期推出巾帼典型系统报道,举办优秀女干部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我县各条战线中涌现出来的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业绩突出先进女干部典型,表彰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女干部。通过舆论导向和典型宣传,在社会上营造关心爱护女干部成长,支持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良好氛围,为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加大制度倾斜力度,拓展女干部成长成才的有利空间。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在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中,形成健全的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使这项工作在任何地方、任何部门、任何单位都有位置、有目标、有措施、有人抓,有力地推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制度建设。认真落实《—xx年__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规划》及《中共__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妇联工作领导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思路,加大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深化体制改革,坚持把女干部的发展置于全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潮,不断改进选拔方式,积极探索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中,确定一定比例的女干部职位,采取定向选拔女干部的新路子,激励女干部通过竞争来展示自身才华,不断提高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水平。做好任用文章。使用的政策措施,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向女干部适度倾斜。敢于突破观念屏障,摒弃求全责备思想,不以年龄划杠子、不以资历定位子,坚持看本质、看潜力、看发展,不拘一格地大胆启用优秀女干部。大力推行“对没有女干部的班子,其职数已满又有优秀人选的,采取先把女干部选配上来、以后再逐步调整到职数限额内”、“规定各级班子中的女干部数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等硬性措施,为女干部的成长成才打造良好平台。

3.干部选拔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我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力度,制订了《培养选拔跨世纪领导人才工程规划》,努力建立一支职务上分层次、结构上分类别、时间上分远近,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年轻干部队伍。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荐贤、对年轻干部作一次考核、对一批年轻干部进行理论、实践、赴外地的培训等十个一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抓源头、抓培养、抓启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5年以来,全市提拔35岁以下年轻干部140名。这些年轻干部已成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骨干。

一、实事求是,正确评价年轻干部

知人才能善任,任人必须唯贤。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要选准苗子,党组织要提高识才水平。这当中主要是如何才能正确地评价年轻干部,应着力在三看上下功夫。

化静为动——把年轻干部的优点看实。多数年轻干部上进心强,工作尽职尽力,他们无论参与中心工作还是正常工作,是负责全面工作还是协助某一方面的工作,都追求政绩。他们所实现的人生价值,都希望得到组织的充分认识和肯定。因此,要全面地动态地考察干部。既要考察他们在某一年份、某一岗位、某一项工作中的表现,又要考察他们多年来,在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上的表现。充分肯定年轻干部的优点,会使他们从心理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得到激励。

化原则为具体——把年轻干部的缺点看透。现在有一种倾向对年轻干部的优点比较好讲,对他们的缺点评价比较难,一是不重视对他们缺点的考察,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评价起来说不清,也说不准。二是主观主义的想当然。因为他们年轻,作风雷厉风行,就说成心情急躁;因为他们阅历浅,就说成某方面经验缺乏,或者是学习不够;因为他们敢抓敢管,就说成有时有自傲情绪,等等。三是多栽花少栽刺,防止把年轻干部缺点说过头,影响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实践证明,用积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考察年轻干部的缺点,既可以防止笼统和偏见,又能够在使用年轻干部时信心更足,决心更大,更有利于选准人。

化虚为实——把年轻干部的潜能看准。干部的潜能,是一个干部综合素质的内在反映,不易被发现。客观准确地分析评判年轻干部潜能的大小,就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对年轻干部无论是平职交流,还是提拔使用,往往都带培养性的。如果一个年轻干部的潜能不大,使用不当,就会增大干部培养工作的成本。如果及时使用了具有较好潜能的干部,就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就实现了人们常说的,也是期望的组织部出效益。因此,考察年轻干部的潜能,是一个不断考察、跟踪考察,认识、再认识的过程,不能主观臆断,把考察这一个重要环节简单化,更不能因有了一两次考察,就草率地下结论。考察年轻干部的潜能,主要考察年轻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的坚定性,处理问题、接受事物的敏锐性,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可塑性,等等。只有把年轻干部的成长轨迹全部掌握了,才能对有潜力的年轻干部,早发现、早储备、早培养、早使用。

二、思维创新,大胆使用年轻干部

尽管这几年来,对年轻干部选拔培养的步伐没有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目前各级领导班子又面临整体性新老交替。回顾1984年体改时班子调整的实践,可以说,一批20多岁、30岁左右的有中专以上文化的年轻干部,尽收眼底,他们当中有许多同志走上了乡局级领导岗位,现在也不过在45岁左右,工作上已经是非常成熟的骨干。其基本经验是思想解放,不拘一格,敢于使用。领导班子的建设,如何面向新世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有紧迫感,要切实加大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要突破影响年轻干部成长和使用的三个障碍。

防止近视——解决人选少的问题。这几年来,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没有少强调,固然有源头不足(乡局级机关控制进人已多年)、后备干部蓄水池不满等原因,重要的原因是近视,既表现在灯下黑,又表现在看不远,视野不宽,总感到人才缺乏,优秀的年轻干部就更缺了。相反,一些比较优秀的年轻干部因不在领导同志视线范围,不能得到及时地培养使用,出现马找伯乐的忧虑。一些在领导人身边工作的年轻干部,因为接触多,缺点暴露无遗,使用上总不太放心。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多数群众的评价和推荐,就会发现优秀人才。我市连续多年,坚持考察班子必须进行后备干部的群众推荐,在乡镇凡遇党委、政府换届,都进行较大范围的民主推荐,一批年轻干部进入蓄水池,有的多年来,一直被群众推荐的干部,在使用上一般地说,是有较大把握的。经过几年的滚动,目前,我市乡镇班子的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进,班子调整的余地也大多了。

防止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解决干部脱颖而出的问题。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以来,选拔任用干部已经逐步从封闭式陈旧的选人用人机制中走出来,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正在形成和建立。但是,选人用人由少数领导在少数人中选的现象仍然存在。必须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要用市场经济开放的观念选人用人,要从机制上对旧的弊端加以约束和克服,领导同志的创新思维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动力。这几年,我市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去年,对市教委、市卫生局等5个副局级领导岗位,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发现了一批有才干的年轻干部,被录取的5名同志,如果按通常的选用方法,多数不在之列。通过竞争,达到了好中选优,领导满意,干部服气,从改革中尝到了甜头,也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全市推行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年一聘;公推直选基层党支部书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给整个干部队伍的思想,精神面貌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防止被台阶束缚——解决年轻干部层次低的问题。目前,乡局级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一般在40岁左右,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紧迫性认识不够,往往说起来重要,培养措施则不过硬,使本来就不多的年轻大学生调干生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有的甚至还在工作、生产的第一线。因此,在配备年轻的乡局级一把手时,就感到人选难找,张三太嫩,李四又不成熟,能进县处以上党政班子的就更少了。没有若干人选作比较,就谈不上好中选优,必然会影响到选拔干部的质量,矮子里选将军,以至造成选人失误,贻误事业,反过来又影响到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在较低的层次上,有台阶不能唯台阶,不能把台阶设置太细,可以跨越台阶,否则,小步快跑不等于就跑得快。对年轻干部使用,还应注意尽量升级,避免留级,防止降级,允许有失误,在较低的层次上提拔年轻干部,有失误也易于纠正。只有这样,选拔年轻干部进较高层次的领导班子,就不愁没有人了。

三、积极探索,加快培养年轻干部

不论是在基层、在机关、在企业的干部,还是在党内、在党外的干部,都是党培养的干部,都是党的宝贵财富。所有干部离不开党的培养,自生自长,必然自生自灭。在新的形势、任务面前,要认真总结过去干部培训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要探索新的途径。

延伸源头——造就才源滚滚来。要用创新的观念,进一步拓宽干部工作思路。在培养对象上,要延伸源头,不能局限于现有在册干部。有关部门和乡镇,要把每年从本地区录取的大中专生基本情况建立台账,畅通联络渠道,掌握他们在校学习和思想状况,就业趋向,及时采取措施把他们吸引回来,结合本地人才资源结构,为他们就业提供服务,优先培养。要把高考落榜生、在中学里的团员积极分子纳入各有关党组织的视野,把他们作为村、乡镇企业干部中的后备力量,结合基层工作实际需要加以培养,这个工作如不及时,一二年后,这些人作为资源也易于流失。我市从1992年开始,进行中学生业余党校试点,至1995年普遍推进,首先把学生干部、三好生、团员吸收到业余党校来,进行正常的培训等活动,先后有39名中学生发展入党,不少中学生回乡后成为农村基层两个文明建设的骨干。

大跨度使用——早压担子早成才。要进一步优化年轻干部上的环境,由于世俗陈旧的如论资排辈、官本位等观念的顽固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加之一些年轻干部存在的弱点,往往以不成熟、太嫩为理由,得不到锻炼压担子。因此,在对年轻干部培养使用的思路上,应从制度上给予硬化,年轻干部的使用,一般以交流为宜,树挪死,人挪活,年轻干部交流使用,便于他们在新的环境锻炼、提高、完善自我。一个新的环境也比较容易接受交流来的年轻干部。年轻干部交流使用,是年轻干部早成才、快成长的有效举措。

第5篇 天津中医学院2023年度处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自查报告

天津中医学院2003年度处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自查报告

2003年是我院深化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为适应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我院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为早日建成一流的中医药大学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和人才干部支持,学院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科研、医疗机构的调整,完成了第四次处级干部聘任工作,为学院事业的整体发展,选拔培养一支素质过硬,能力出众,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现将2003年我院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选拔任用基本情况

2003年全院共新选拔任用处级领导干部24人,其中2003年8月学院本部在第四次处级领导干部聘任中选拔任用处级干部23人,2003年1月一附院选拔任用1名处级领导干部。在24人中新提任正处级领导干部10名,其中女干部4名;新提任副处级领导干部14名,女干部4名。在新提拔干部中35岁以下的1人;36岁-40岁的9人;41岁-45岁的5人;46岁-50岁的6人,50岁以上的3人。研究生学历15人,大专以上学历9人。副高以上职称22人。另外,中共党员20人,无党派和民主党派4人。

二、聘任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同志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要求和同志在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八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坚决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要求,实现新老干部平稳交替,为我院教学、科研、医疗等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早日建成一流中医药大学提供强有力的干部保证。

三、聘任工作的具体做法

1、学院党委对处级干部聘任工作高度重视。党委一班人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处级干部聘任工作对深化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学院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坚决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项要求,遵守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强调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组织部门负责,考察组对考察的真实性负责,做到层层负责、严格把关、保证质量。为了做好聘任工作,在党委领导下,成立了由组织部、纪委及其他部门人员参加的专门考察班子,对被聘任的处级干部人选严肃认真地进行了全面考察,高质量地完成了考察任务,形成了客观公正的考察材料,为聘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标准。在聘任工作中,按照处级干部必备条件,注重政绩、业绩,按照德、能、勤、绩、廉的标准和要求,积极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处级干部队伍行列。学院党委统一思想,坚持原则,集体讨论,秉公办事,不循私情,杜绝了在干部选拔上的不正之风。

坚决贯彻执行有关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规定。在聘任工作中,严格掌握任职资格和条件,在考察过程中,党委要求考察小组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认真执行,严格把关,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和回避制度,保证了组织考察和组织任命的客观公正。

3、坚决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考察材料的规范化书写、党委讨论、任前公示、会议记录、任职审批等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条例规定。

4、进一步拓宽选拔任用渠道,保证干部脱颖而出。在民主推荐、组织任命的基础上,为了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推进选拔任用工作民主化,增强干部选拔的透明度,实现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给广大年轻干部提供展现自我、实现价值,为学院各项事业奉献服务创造机会,学院党委在14个副处级岗位上面向全院进行公开竞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和干部参与学院事业管理和加强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在严格条件和考察的基础上,选拔了一批年富力强、懂业务、精管理的年轻干部,充实了教学、科研、医疗和管理一线,为保证学院中心工作再上水平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强大活力,经过一段工作的锻炼,他们能够履行好工作职责,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做出了一定成绩。

5、严格把关。在聘任工作中,充分发挥纪检委的监督作用。纪检委一直参与考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整个聘任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6、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在聘任工作中,学院党委注意倾听全院教职工的意见,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民主推荐。共发放民主推荐表401张,推荐出处级后备干部人选98人,在考察中考察组深入各总支与教职工进行座谈共324人次,这其中包括基层部门领导、教授、普通教师,也包括教代会代表、民主党派的代表,涵盖了各个方面,充分反映了全院教职工的意见。

在民主推荐的同时,加强对现任处级领导干部的测评,分别在中层干部范围内和处级领导干部所在部门,按照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处级干部进行优、良、中、一般、差综合评价,从测评结果上看,新提任的10位正处级领导干部的优良率均能达到90%以上,充分反映了群众对这些领导干部的满意程度,保证了新提任正处级领导干部的先进性。

7、建立新提拔处级领导干部试用制和年度考核制度。新任处级领导干部试用期1年,期满后学院党委对新提任处级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合格者正式聘任,不合格者免去相应职务。通过试用制和考核,激发了新任处级领导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责任意识,促进了工作绩效的提高,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的任用机制。

8、加强培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学院党委一贯高度重视对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每年要举办两期处级干部培训班,保证足够的培训学时数,以达到预期培训效果。聘任工作结束后,我们立即举办了全院新老处级干部培训班,进行岗位培训、交接工作。学院党政领导在培训班上对全体处级干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处级干部按照学院党委的安排,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和市委八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就今后工作的开展进行研究。与此同时,学院党委一贯坚持选拔优秀处级领导干部参加市委组织部、市委教卫工委组织的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通过学习,广大处级干部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认清了肩负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表示要立足本岗,忘我工作,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廉政勤政,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励精图治,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为创建天津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天津中医学院党委组织部

2004年4月20日

第6篇 年轻干部选拔工作调查报告

最近,××区委组织部采取问卷、个别走访、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近五年特别是县乡机构改革之后,全区年轻干部、妇少非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不断加大,年轻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截止目前,全区机关、事业单位35岁以下年轻干部所占比例分别比1998年提高5.1%、2.3%;全区机关年轻干部中35岁以下占24.9%、大专以上文化占71.4%;全区科级干部平均年龄41.2岁,比200x年县乡机构改革前平均年轻8.1岁,大专以上文化占79.6%,女性占23.8%,分别比机构改革前提高了7.3%、2.5%。近两年,全区共提拔干部148人,其中35岁以下的干部83名,占56.1%;女性占28.6%。

一、主要做法

1、加强交流,为年轻干部积累经验提供舞台。我们一方面实行年轻干部定期交流制度。针对一些年轻领导干部长期在一地任职,作用发挥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制定干部在一地任职的期限和重点热点岗位交流的规定,让那些较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全面的培养锻炼。近两年,我们利用县乡班子换届的契机,共交流年轻干部184人。另一方面采用各种交流形式培养锻炼干部。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企业“两个置换”、“xxxx”教育学教活动、农村建整、农业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让年轻干部在多个岗位上得到锻炼和充实。

2、强化培训,为年轻干部提高素质铺路搭桥。年轻领导干部有激情、有干劲、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但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领导方法简单、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我们针对这些情况,一是重点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班以基础理论、领导科学、政治与经济形势、科技现代化知识、党的建设为教学主要内容,突出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通过组织培训班学员进行述学、评学、考学,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理论功底,推动理论学习的深入。二是注重抓好中青年干部的实践锻炼,结合“xxxx”学教活动、社区党建活动把中青年干部放到条件艰苦的村居中开展工作,通过实践,年轻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一定锻炼提高。三是抓好年轻干部的经常性培训。在大专院校、沿海地区开设培训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年轻干部进行培训。通过高层次的学习培训,使年轻干部不断丰富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层次。

3、深化改革,为选拔年轻领导干部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干部辞职制度。把由于个人能力不够,自身行为不当,未能很好履行领导干部的职责,身体状况欠佳,不适应现任职务,或因工作失误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的领导干部,通过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办法调整下来。二是实行干部任期制。对领导干部任职最高年龄和在同一职位的任职年限作出规定,为年轻干部“腾位子”。对超过任职年龄的干部在班子换届时,一般不安排进班子,而改任非领导职务。对在同一职位上工作超过规定年限的,在班子调整时,原则上规定必须调离原工作单位。三是实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拿出部分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在机关部门积极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为年轻干部上岗创造更多机遇。四是规定班子年轻干部的配备比例。抓住党委、政府、人大等班子换届时机,明确班子配备的年轻化目标,提高年轻干部在班子配备中的比例。

4、加强管理,建好管好后备干部人才库。一是推行后备干部公示制。把后备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向基层、向群众、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基层干群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推行工作评议制。有计划地组织后备干部每月向所在部门、每季向班子成员、每年向人大、党委进行工作汇报和述职,开展××讲评和评议,强化后备干部进取意识,增强自我培养的压力和动力。三是推行跟踪考察制。通过日常观察、专项测评和定期访谈、年终考评等方法,考察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能力素质等,并把考察范围向生活圈和社交圈延伸,及时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使他们保持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四是推行谈话提醒制。在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责任人的基础上,增强管理的主动性,经常性地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克服自身不足,防患与未然,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五是推行动态管理制。根据人才成长的动态过程,实施后备干部队伍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补充,把经不住考验、没有培养前途的及时调整出去,对基本素质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及时充实进来。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区县市干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目前仍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还需要不断总结、完善和探索。 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当一部分领导班子未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两头小、中间大”,年轻干部总量偏少,50岁以上干部总量偏少,乡镇街道班子平均年龄偏低,县直单位班子平均年龄偏大。二是相当一部分年轻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知识和专业结构欠合理。缺少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熟悉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缺少熟悉现代经济、农业、外经外贸及法律的干部。三是选人视野过窄,选人余地过小。区县大都只注重从行政事业单位选人,一个区县行政事业单位每年进人相当有限,公招人数更少,企业“两个置换”后人员基本没有管理起来。以上问题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党的“xxxx”的实践。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大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已经成为当前组织部门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总揽全局,着眼未来,规划建设“大后备”干部人才库。建设一支来源广、数量足、素质高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保持领导干部队伍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干部工作必须总揽全局,树立大后备的观念,打破行业、区域、所有制以及身份、资历、职业、文凭界限,把选拔人才的触角伸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选人渠道,使各类人才充分涌现。干部人才库应包涵各种、各类人才:在身份构成中,既要有干部,又要有工人、农民和其他身份的人才。在门类构成中,既要有党政领导型人才,又要有经济管理型人才。在层次构成中,既要有县处级以上高级后备人才,又要有科局级中级后备人才,还要有股级以下初级后备人才。在梯次构成中,既要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型”领导人才,又要有新世纪的“储备型”人才。还要有适当比例的妇女干部、非党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等人才。储备的干部越多,选人用人的余地越大。

2、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由于体制上的障碍及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干扰等种种原因,在当前选拔干部的工作中,仍存在着“小圈子”选人,凭印象选人,公开度、透明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必须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增加干部工作的透明度。一是推荐与自荐相结合。培养选拔青年干部,需要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推荐,同时也应特殊重视青年干部的毛遂自荐,使推荐和自荐有机结合起来。要提倡、鼓励青年干部毛遂自荐,要破除“枪打出头鸟”、“含而不露”等陈腐观念,强化舆论导向,为青年干部自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自荐者行列。二是重点培与公开竞争相结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人才苗子经过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的培养,会更快更好地成长,对成熟的人才,要优先选拔、优先重用。但重点培养不能代替公开竞争。公开竞争,可以更有效地拓宽识人选人的视野,发现和掌握一批优秀人才。公开选拔要注意公开,条件、标准、程序、结果要让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参与和监督。

3、实践育人,按绩选人,促进年轻干部走向成熟。一是选人视野要面向工作实践。要有改革创新精神,有丰富实践阅历和实践经验,政绩突出,为群众拥护的干部选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二是选人要重视实践经历。要看一贯的德才表现,要看实践中显露出的特长和优势。衡量德才要依据工作实绩。要善于从干部的工作业绩中辨析德才,对在实践中表现出政治上坚定、不尚空谈、不图虚名、埋头苦干并有突出政绩的干部,要优先提拔起来,或调整到重要岗位上去。三是培养干部要重视实践锻炼。要使年轻干部尽快成长起来,就要把他们安排到比较艰苦、比较重要的岗位上去,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对他们要给位子、压担子,放手让他们去干、去闯,使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工作方法,积累成功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全面增长才干。要继续推行干部交流制,从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难易出发,加大对干部的交流。要把是否经过多岗位锻炼,是否在几个岗位上都能取得明显的工作实绩作为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

4、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一是完善培训机制。按照系统化、规模化、制度化的要求组织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既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又要强化经济知识的培训。在培训形式上,要坚持举办专题培训与委托大专院校培训相结合,境内培训和境外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考察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电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多渠道地培训。在培训管理上,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二是完善考察机制。改革干部考察方法,广泛使用××推荐、民意测验的方法,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考察方法,以及动态考察、跟踪考察的方法等;对干部的评鉴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审计手段运用到考察工作中去等,进一步提高对干部评鉴的准确程度。三是完善“吐故纳新”机制。健全干部考核办法和制度,对表现差、不胜任现职的进行果断调整,真正使能上能下形成制度,实行能者上、平庸者下。要实行任期制,任期满后,工作表现好、实绩突出的提任或调任,对需下岗的实行动职不动级。四是完善管理机制。坚持年轻干部的动态管理,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干部。建立干部的政绩管理档案,把平时管理与年度目标考核结合起来,用激励机制促进青年干部在各种环境和岗位上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第7篇 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报告

干部选拔路径是干部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在我国干部队伍建设管理过程中,选人任人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干部选拔跟政党与政府治国理政的兴衰成败有关键性的联系,研究与构建出一套科学、规范而高效的干部选拔制度将是选对人、用对人的基础与保障。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报告,仅供参考。

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报告一:

20xx年,我局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认真贯彻落实干部人事制度,强化对选拔任用干部的监督管理,在科级干部任用和调整中,严格实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公开公示、组织考察、集体研究、任前谈话等项程序和要求,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有效地提高了选人用人质量,推动了干部监督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20xx年,共选拔任用干部9名,其中,正科级领导干部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7名。基本形成了一个以群众公认为基础、以德才表现为准则、以工作实绩为尺度、以干事创业为导向的干部选任机制。

一、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质量

在干部选任工作中,我局始终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健全机制,扩大民主,把《条例》精神贯穿到干部选任工作全过程,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坚持标准和原则,把好素质关。我局遵照《条例》要求,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政治标准;突出以绩取人,注重群众公认;突出公平公正,注重任人唯贤。通过竞争上岗、民主推荐等选拔方式,打破论资排辈的用人传统。真正做到不迁就、不照顾,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让有为者有位,有位者更有为。同时,注重导向性选人用人,把选拔干部的过程,变成激励干部干事业、创业绩、促发展的过程。

二是坚持充分发扬民主,把好推荐关。我局把竞争上岗、民主推荐作为选拔任用干部重要的、不可逾越的基础环节,十分注意听取群众意见,严格执行有关的民主程序。每次提拔任用干部,都坚持采取竞争上岗、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和个别座谈等多种形式,尽量扩大群众的参与程度。民主推荐过程中,坚持“以发展衡量实绩、凭实绩任用干部”的原则,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推荐上来,营造唯才是举的用人环境,树立了重政绩、重公论的用人导向。

三是坚持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把好考察关。认真做好考察工作,慎重过好识人关。首先是提前制定考察工作方案,确定考察时间;其次是认真组织考察组;再次是不断改进考察方法,提高识人察人的准确性,除把干部的党性原则、思想品质、廉洁自律、开拓创新精神、组织领导能力和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作为考察的主要内容外,还把了解干部生活圈、社交圈中的情况作为考察内容之一,全面了解考察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考察中,采用个别谈话、民主测评等方式,真正把好考察关,为党组提供可靠有力的考察结论,考察结果由党组会讨论决定。

四是坚持集体讨论决定,把好讨论决定关。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我局都认真坚持了“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局党组按照民主讨论、集体决策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个人说了算,不临时动议,严格按《条例》办事,做到“五个不上会”,即没有经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不上会,没有经过人事部门考察了解的不上会,班子成员有不同意见的不上会,对反映有问题没查清的不上会,没有征求局纪检组意见的不上会。党组会上逐一介绍拟任免对象的提名、推荐、考察和任免理由等情况,每位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反复讨论,个个表态,最后形成任免决定。

五是坚持群众监督,把好公示关。认真做好干部任前公示,努力把好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最后一道关口。我局拟提拔的干部,任用前一律在局政务公开栏和局域网上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公示期间,设立了值班人员和电话,随时接待干部群众反应情况。

二、强化监督,完善机制,筑牢防线

选人用人工作中的监督,就是要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一是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廉政准则》,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各个环节的监督,逐步建立健全事前防范、事中约束、事后惩戒相补充的监督机制。 强化民主推荐关的监督;强化组织考察关的监督;强化干部任免关的监督;强化干部公示关的监督;强化干部试用期的监督。通过监督,进一步扩大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选择权,用制度和机制遏制“潜规则”,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为选贤任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是坚持执行领导干部谈话制度,把谈话细化为工作谈话、任免谈话、警示谈话和诫勉谈话。我局每次对干部做出任免调整后,都由党组书记与调整的干部进行任前谈话。平时如发现个别干部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履行职责、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问题,则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谈话。

三是坚持领导干部定期培训制度,通过安排领导干部参加有关公务员道德、干部政德修养、廉政教育、审计文化等内容的培训,使领导干部始终牢记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站在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服务的高度,正确对待职务升降和职位调整,正确地行使用人权力,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道,从思想上构筑坚固的党规党纪防线,防微杜渐,增强自制力,筑牢防腐防变之墙。

在干部任用工作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对《条例》学习、掌握还不够透彻,配套机制不够健全,选拔范围过窄等问题。今后,我们将按照《条例》的总体要求,从思想上找差距,从机制上求突破,从工作上找抓手,抓重点、抓关键,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形成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符合审计发展需要的良好用人机制。

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报告二:

各位委员,同志们:

狂年,党委以深入贯彻学习“四项监督制度”为抓手,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干部,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努力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四个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今年,共提拔干部__人。其中,科级__,副科级__人,干部业务__人。

现在我代表党委就今年以来干部选拔任用情况作如下报告,请大家审议:

一、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情况

根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求,党委坚持把“四项监督制度”列为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强化贯彻执行“四项监督制度”的严肃性,并将“四项监督制度”编印成册,发至各位领导、纪委及组织部门,要求各位领导、纪委及组织部门把“四项监督制度”作为学习的核心内容,对其进行反复学习,切实提高对“四项监督制度”的正确理解、运用和执行的能力。

二、严格要求,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一)做到“两个坚持”,强化用人标准和原则。 为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一支敢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党委认真把握用人标准,规范操作程序,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把握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

1.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用好的作风选人。

党委始终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重实绩,重“公认”,把一批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好共事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为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及管理工作,党委近期正研究制定《干部管理办法》,使干部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2.坚持德才兼备标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一是突出以德为先,注重政治标准。党委在每次调整干部之前,都会根据发展和需求实际提出调整原则和细化标准。二是突出以实绩取人,注重群众“公认”。在选用干部过程中,坚持看成绩和贡献,把群众“公认”作为考察提拔干部的重要环节。三是突出公平公正,注重任人唯贤。

(二)严把“三个关口”,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

1.严把推荐考察关。采取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实地考察、个别谈话及与考察对象直接面谈等程序进行全面考察,提高了考察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2.严把酝酿关。一是个别酝酿,对拟任人选,党委主要领导、分管干部领导及组织部门负责人在领导之间对拟任人选盔行个别沟通、征求意见。二是在个别酝酿的基础上,召开书记办公会进行反复酝酿。三是在会召开前,就拟提拔干部人选与纪委、监察、综治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并征求意见。

3.严把讨论决定关。在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时,坚决执行

《领导集体决策重大问题议事规则》,凡涉及干部任免事项,都坚持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的规定,并做到没有经过组织考察的不研究,人事方案未经充分酝酿的不研究,群众有反映、纪检监察部门没有查清的不研究。

(三)落实“四项权利”,充分发扬干部选拔工作民主。 一是落实职工群众“知情权”。坚持在考察前把推荐的职位及条件、被考察人选、考察组成员、考察目的在考察单位进行考察预告,给职工群众充分发表意见的时间和渠道。二是落实职工群众“参与权”。在推荐、测评工作中,明确规定职工群众参与推荐、测评的范围、人数和比例,扩大职工群众参与面。三是落实职工群众“选择权”。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把在民主推荐、测评中得票数相对较高的干部确定为重点考察对象。四是落实职工群众“监督权”。严格执行任前公示制和任职试用期制,对职工群众反映较大的干部坚决不予任用。对在任前公示中有举报的,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对试用期满的人员,经考核胜任后,才办理正式任职手续。今年1月份,经试用期考核合格,党委对__等__名同志进行了正式任职。

(三)积极探索健全“五项机制”,增强干部工作活力。

一是积极探索正职拟任免人选征求全委会意见制度。 二是坚持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党委对干部作出任免决定、宣布任免前,党委主要领导、分管干部领导和组织部门都要与每位任免的干部进行谈话。

三是坚持领导述职述廉制度。坚持每年年终进行干部考核,考核中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单位主要领导都要对本部门、本单位在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情况、履行职责情况等进行述职述廉。

四是改革用人机制,下放用人权限。在正在修订的《干部管理办法》中,党委明确规定“单位(部门)不推荐,党委不任命”。这项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基层单位及部门责、权、利的有机结合,实现党委领导和单位(部门)指导的有机结合。

五是大力探索和尝试,在职工中选拔干部。根据近年来干部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结合以往工作经验,今年__选拔了一名表现特别优秀的职工到__单位担任___职务,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加大对不称职、不胜任、甚至不作为的现职干部的教育惩处力度,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工作机制,采取侩勉谈话、免职或降职等组织措施,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严格进行处置。

二是实行综合考核评价制度。重点突出领导评价、支部评价、对口部门评价、群众评价、实绩评价五个方面,完善“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干部选拔、管理工作机制。

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在今后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四项监督制度”为指导,严格贯彻落实《党章》和党的干部政策,选贤择能,为实现__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组织人事基础。

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报告三:

我院科级干部选拔任工作,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认真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在此项工作中切实做到“三不一坚持”:不经过民主推荐的不能考察、不经过组织考察的不能提交党委会议讨论、集体讨论多数人不赞成的不能通过,杜绝了用人不正之风。20xx年,我院未提拔任用科级干部。

一、加强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

学习宣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政策法规是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我院党委每月组织全体中层及以上干部认真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政策法规内容,不断深化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的认识,增强对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精神实质的把握和理解,形成了常抓不懈的学习宣传机制,提高了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了干部群众对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以规范程序为主线,坚决杜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的不正之风

在干部调整和任用中,我院主要领导带头遵守干部选拔任用法规政策,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按照“凭实绩、重德才、看民意”的原则,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自觉遵守干部工作纪律,严格按照规定职数配备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抓住关键环节,严把“五关”:一是把好资格审查关,对不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一律不上方案;二是把好民主推荐关,民主推荐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基本程序,为了充分体现公平、公开、公正,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在选拔科级干部过程中,组织全体在职在编干部职工参加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凡民主推荐不入围的,坚决不列为考察对象,从源头上防止任用干部的不正之风;三是把好组织考察关,为了有效防止选人失准、失真现象发生,在民主推荐后,学院党委召开会议,集体讨论确定考察对象和考察范围,考察对象确定之后,组成考察组,由纪检书记任组长,及时发出考察预告,通过不记名投票、个别谈话、查阅资料等形式,广泛听取民主的意见,全面掌握干部的现实表现,增强了考察干部的准确性;四是把好讨论决定关,学院党委在研究任用干部问题上,坚持做到“三不上会”,即“民主测评结果中可以提拔票未超过到会人数60%以上的不上会、没有考察材料的不上会、没有征求意见的不上会”;党委委员充分发表意见,表决时党委委员一人一票,未获半数以上的不得任职;五是把好任前廉政谈话关,我院20xx年选拔任用调整了15名科级干部,由学院纪委组织了任前廉政谈话,并进行了廉政宣誓仪式,通过廉政谈话进一步增强了新任科级干部的廉政自律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以落实群众“四权”为准则,不断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

一是坚持考察预告制,落实群众“知情权”,坚持在考察前把推荐的职位及条件、考察目的与任务进行沟通和征求意见,让干部群众先知情,再推荐,给群众充分发表意见的时间和渠道;二是落实群众“参与权”,在推荐工作中,明确规定群众参与推荐的范围、层次、人数和比例。在具体实施中,要求全院在职在编干部职工参加;三是落实群众“选择权”,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把在民主推荐中得票数相对较高的干部确定为重点考察对象,经过考察了解和征求意见后确定拟提拔对象;四是落实群众“监督权”,将选拔任用干部的每个环节都公开,特别是在考察阶段,能够认真听取刻职工的意见,对群众的反映的,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

四、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改进措施

一直以来,我院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总的情况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差距。

1、进一步深入学习干部工作选拔任用政策法规。学习贯彻干部工作政策法规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化提高,继续将干部工作政策法规列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继续发动组织人事干部深入学习领会精神,深化理解,把握本质熟练运用;继续深入开展学习活动,进一步营造学政策、守政策的良好氛围。

2、进一步加强执行干部工作政策法规力度。在进一步注重“四严”的基础上抓规范:严格坚持原则,正确把握干部工作方向;严格执行标准,准确把握选拔任用尺度;严格履行程序,规范选拔任用过程;严格遵守纪律,恪尽职守,公正廉明。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抓深化,进一步细化、落实干部工作政策法规。

3、进一步探索竞争机制,科学构建科级干部后备队伍。今后,我院将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总体要求,从思想上找差距,从机制上求突破,从工作上找抓手,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搭建择优平台,加大激励力度,让能干者有位置,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成事者有地位,形成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开展竞争上岗,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普遍反映好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中层领导岗位上来,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竞争力。

第8篇 选拔女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妇女的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程度,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尺。作为党的整个干部队伍的有生力量和支撑,女干部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力培养选拔女干部,是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县女干部的培养选拔情况,笔者特意走访了县妇联、县教育局、检察院等8家县直单位及7个乡镇场所,发出并收回调查问卷90份,对这些单位女公务员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

一、我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队伍的结构,为女干部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女干部相继走上了领导岗位。目前,全县共有女公务员423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14 %,其中正科以上61 人,副科214人。在乡镇党政机关及县直机关单位任正科实职的女干部16人,占正科总数的26 %。在县直党政机关中有50%的班子配备了女干部,全县女干部参政议政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二、女干部培养选拔中面临的问题

一是思维模式禁锢了女干部的能力提升。相对于男同志来说,女性过于感性,缺乏理性思维。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缺乏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整体思维,因此在思考处理问题时,过于求稳求平的保守观念大大影响了女干部的宏观分析概括能力,遇到那些需要发挥创造力、想象力,需要打破常规的新思路、新举措,女干部便略显功力不足。同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80%的女干部安于现状,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愿意从事办公、人事等事务性工作,对挑战大、发展空间大的岗位,不敢问津或不愿意尝试。在机关工作的女干部,75%对目前工作比较满意,不愿下基层工作,不愿轮岗交流,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工作经历单一,实践锻炼机会少,接触面不宽,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群众对她们了解不够。在基层工作的女干部,83%的对工作现状不满意,认为基层工作环境差,工作压力大,待遇福利差,工作上不安心,希望能早点进机关。

二是传统观念制约了女干部的成长进步。现实生活中,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使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望大于对社会角色的期望,女性进入政治、经济等社会主导性活动领域的难度增大,进而造成了男女从政的社会环境不平等。在调查研究中发现,60%的家庭对女性从政特别是走上主职领导岗位不赞成甚至坚决反对,以来自丈夫与公婆的反对声犹为强烈。在对各单位的男同志进行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调查了解时,95%的男干部认为要加大女干部的选拔力度,提高女干部的任职比例,但对于女干部担任单位主职,其中却有58%以上不接受,认为“女不如男”、女同志“只能当配角、不能当主角”。从我县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全县教育、林业、公安、水利等22个县直单位的党政班子里,没有配备女干部。因此,妇女参政的意义还没有完全被社会真正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流露出了“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从总体上影响了女干部的选拔和使用。

三是家庭因素影响了女干部的创业热情。有资料调查,家务劳动中 80%以上是由女性来做,妇女每天用于做家务的时间为232.75分钟,比男性多150.85分钟。从政女性必须肩负事业与家庭双重担子,她们既要为事业倾注全力,又要为家庭尽职尽责。在单位是领导,要胜任岗位职责,在家是家庭主妇,要做“贤妻良母”,要承担“做饭”、“洗碗”、“洗衣服”、“收拾屋子、搞卫生”、“日常家庭采购”、“照料孩子”等日常家务劳动。家庭、事业的超负荷运转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也抑制了女性从政水平的发挥。因此,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已成为制约女干部成长和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是加大培养教育力度,促进女干部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要强化思想教育。通过交心谈心,开展心理专题辅导,更新女干部的发展观念,引导和教育女干部认清宏观形势,把握改革、发展的进程与趋势,提高女干部的竞争意识,树立女干部的主体意识,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平等发展的拼搏精神来适应社会、迎接挑战。要强化理论培训。根据女干部自身存在的缺陷,有的放矢地组织学习培训,通过举办女干部培训班,提高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中的女干部培训比例,有计划地选派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女干部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鼓励女干部积极参加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等等,组织她们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思维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要强化实践锻炼。创新载体,为广大女干部搭建多岗位锻炼的舞台。特别是针对女干部队伍流动性差、工作经历较单一、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等制约女干部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轮岗交流力度。通过采取选派女干部下乡、下村任职锻炼、外派到沿海部门挂职学习等方式,让她们到矛盾聚焦地、经济发展前线去挂职,到艰苦环境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去成长,使她们经历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实践锻炼,从而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增强她们的从政热情、社交意识、竞争意识和心理素质。

二是加大宣传倡导力度,营造女干部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妇联的“娘家”作用。利用今年为“全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良好契机,强化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履行好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妇女的工作职责,大力推进女干部脱颖而出。加强舆论导向和社会宣传。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党和政府重视培养女干部的政策和措施,破除重男轻女等陈旧观念,弘扬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新观念,并通过定期推出巾帼典型系统报道,举办优秀女干部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我县各条战线中涌现出来的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业绩突出先进女干部典型,表彰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女干部。通过舆论导向和典型宣传,在社会上营造关心爱护女干部成长,支持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良好氛围,为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加大制度倾斜力度,拓展女干部成长成才的有利空间。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在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中,形成健全的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使这项工作在任何地方、任何部门、任何单位都有位置、有目标、有措施、有人抓,有力地推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制度建设。认真落实《XX—2023年__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规划》及《中共__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妇联工作领导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思路,加大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深化体制改革,坚持把女干部的发展置于全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潮,不断改进选拔方式,积极探索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中,确定一定比例的女干部职位,采取定向选拔女干部的新路子,激励女干部通过竞争来展示自身才华,不断提高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水平。做好任用文章。使用的政策措施,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向女干部适度倾斜。敢于突破观念屏障,摒弃求全责备思想,不以年龄划杠子、不以资历定位子,坚持看本质、看潜力、看发展,不拘一格地大胆启用优秀女干部。大力推行“对没有女干部的班子,其职数已满又有优秀人选的,采取先把女干部选配上来、以后再逐步调整到职数限额内”、“规定各级班子中的女干部数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等硬性措施,为女干部的成长成才打造良好平台。

第9篇 贯彻落实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情况报告

州委组织部:

几年来,县委组织部紧紧围绕中共云龙县委关于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各级党委关于加强妇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有关规定,始终把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摆在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位置来抓,强化对女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大胆选拔任用一些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深受群众好评的女同志到全县各条工作战线上担任领导岗位,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根据中共大理州委组织部传真电报《关于对选拔女干部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要求,县委组织部对照省委组织部《关于转发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云组通〔2001〕114号文件)精神,对我县选拔女干部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检自查,现将几年来我县贯彻落实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几年来,我县通过对中央、省州各级党委关于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结合云龙县女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为全县女干部积极参政议政,在全县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一是妇女干部队伍进一步壮大。到2003年底,全县乡科级和县处级以上妇女干部达36人,在1998年31人的基础上增加了16%。

二是县乡各级领导班子中女干部的数量进一步增加。目前,县级党委、政协、纪委领导班子中各有1名女领导。乡镇一级党政领导班子中有11名副科级以上的女干部,在1998年8人的基础上增加了38%。

三是女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得到充实。在几年的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实践中,我县根据女干部的选拔任用及调配情况,不断调整充实女后备干部资源。

四是县乡各级党代会、人大、政协中有相当比例的女代表、女政协委员。县第九次党代会中女代表人数达39人,占代表总数的14.72%;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中女代表人数27人,占代表总数的15.7%;县五届政协女委员占委员总数的10.7%,2003年县六届政协女委员占总数的24%,提高了13个百分点。乡镇一级女党代表、女人大代表也比上一届有了进一步的增加。

五是女党员队伍不断得到壮大。2003年底,全县女党员总数为1177人,占全县党员总数7057人的17%,比1998年的15%,提高了2个百分点。

二、主要做法

在几年来的党建和领导班子建设实践中,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来开展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

㈠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领导

某某县是州内典型的山区农业贫困县,所辖的12个乡镇中有10个属于山区或半山区,各乡镇工作环境和条件差异较大,客观上为培养选配女干部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对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历届县委都高度重视,“一班子人”做到思想上统一,态度上坚决,行为上自觉。为选配好乡镇女干部,县委认真分析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注意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宣传力度,教育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几年来全县上下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推进全县小康社会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女干部是推动这一事业的重要力量;大力培养选拔女干部,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为此,县委在工作部署上十分注重把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作为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放到全县的党建工作中来考虑,把选拔培养女干部工作作为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结合云龙的实际,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新时期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进行了系统规划,提出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完善了相关政策措施,逐步加以落实。由于县委的重视,全县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切实做到有规划、有措施,工作抓得紧,使这项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㈡坚持标准,稳步推进,积极做好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在选拔任用女干部工作中,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不盲目追求数量和比例,努力做到积极稳妥,确保质量。近年来,全县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的数量逐年增加,比例逐年提高,发展势头良好。

在具体的选拔任用过程中始终坚持:一是男女平等,一视同仁;二是同等条件下,优先选配女干部;三是班子中男女比例合理配置的标准。还有就是对选拔上来的女干部,始终坚持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鼓励她们不断进取,为她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现有11名乡镇女领导干部的工作责任心、事业心和组织领导能力都普遍得到锻炼和提高,作用发挥得较好。

㈢立足长远,夯实基础,为培养选拔女干部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加强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最重要的是从基础抓起。近年来,我县针对女干部来源匮乏的情况,注意从源头抓起,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养工作,帮助她们尽快成长。

一是后备干部工作规范,保证了后备干部队伍中女干部所占的数量比例。几年来,我县后备干部工作不断得到加强,逐步走上正规化,县委组织部每年按全县干部调配情况,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在每次调整中都注意女后备干部数量的稳定,从而为女干部的选拔奠定基础。

二是逐步建立完善女干部人才档案资料。县委组织部和县妇联将加强合作,分工负责,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县女干部及女后备干部档案,由专人负责保管,注意做好各种登记,及时了解掌握女干部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

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女干部的培训和实践工作锻炼,全面提高她们的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主要从以下向方面抓起:

第一,加大培训力度。根据干部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和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女干部和女后备干部参加省州举办的中青班、妇干班等各类培训班,指导各系统、各部门合理选送年轻妇女干部中的优秀分子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组织她们学习政治理论、经济管理、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与妇女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强炼内功,提高素质。

第二,鼓励和支持女干部参加各类学历达标学习。充分利用省州党校、行政管理学院在云龙办班的有利条件,积极鼓励支持广大在职女干部参加函授学习。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培训,现有的全县女干部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第三,加强轮岗交流锻炼工作,提高女干部的综合能力。根据女干部特别是乡镇女干部长期在一个乡镇从事同一工种,环境封闭,工作单一,不利于女干部的全面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加强交流轮岗力度,使她们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岗位经受锻炼,为她们的成长和成才提供条件。1998年以来,我们有针对性地在全县党政部门中开展女干部交流轮岗锻炼达41人次,其中乡镇之间提拨交流15人次,县乡提拨交流26人次。

第四,县委组织部与县妇联注意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中沟通情况,加强配合,经常就全县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及时解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的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培养了一批工作能力强,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能吃苦耐劳的女领导干部,但同时也存存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一是女干部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的比例虽有提高,但与上级党委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为女干部成长成才提供的舞台还不够大,且女干部中正职少、年轻的和非党女同志相对较少,需要在今后的培养选拔工作中进一步加强。

二是对女干部的日常跟踪管理培养还有一定差距。对女干部特别是年轻的女干部,选拔到一定岗位上以后,相应的继续教育培养工作力度不够,多数女干部主要靠自己去摸索而缺少必要的帮教,只是一味地埋头工作,缺少必要的学习研究,工作压力大,不利于她们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视野不宽,只注重从现有公务员队伍中进行选拔,而在其它事业单位及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培养的相对较少。

四是受“重男轻女”、“男主外、女主内”等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女干部一定程度上参政议政意识还不够强,参政议政能力偏低。

四、意见及建议

针对我县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州关于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有关精神,加大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强化女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和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抓: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县乡各级党委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有效措施,把优秀的年轻女同志及时、大胆地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为女干部的成长创造条件。主要是:一要采取提前退休或转任非领导职务等方式,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新时期选人用人观念,积极探索干部能下的有效途径,为女干部提供更多的岗位;二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采用公开招考、领导干部试用期等制度,优化女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为优秀女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制度保障;三要加强年轻女干部的培养、锻炼和教育管理,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

三是完善内部推荐干部、外部吸引人才制度,加强后备女干部队伍的动态管理和滚动发展。在进一步规范女干部后备干部群众推荐、组织推荐和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制度的同时,创造引进人才的良好机制,吸引外来优秀女人才,充实女干部后备资源。

四是加强对女干部的培训学习工作。充分利用党校系统的人力、物力等教育培训资源,健全完善女干部教育培训措施,采取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讲座和集中教育培训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女干部党的政策理论知识、业务技能本领的教育培训力度,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身到全县三个文明建设当中。

五是强化女干部在实践工作中的培养锻炼。要采取下派、交流轮岗和外派挂职等形式,定期选配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到艰苦边远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进行交流挂职锻炼,增强她们的工作适应能力和领导驾驭全局的工作能力。

六是充分利用县级妇联组织广泛联系广大女同志的有利条件,积极主动,加强沟通协作,进一步健全女干部和女后备干部资源档案库,拓宽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视野和渠道。

专此报告

2023年7月9日

第10篇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自查报告

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以来,我局党委高度重视《条例》的贯彻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为原则,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发展环境,形成了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_____年上半年,县人民医院公推公选副院长3人,选拔县疾控中心副主任2人,六套和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分别各1人,在选拔的干部中已取得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10人。

二、主要做法

工作中,我局认真学习《条例》精神,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对干部的培养力度,努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高度重视,深入学习。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局党委高度重视《条例》的贯彻落实,把此项工作做为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我县卫生事业的工作不断前进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抓好。二是加强领导,认真学习。积极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党员、机关干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等形式,认真学习《条例》精神,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坚持全面把握《条例》的内容和要求,切实增强了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第11篇 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调查报告

最近,××区委组织部采取问卷、个别走访、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近五年特别是县乡机构改革之后,全区年轻干部、妇少非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不断加大,年轻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截止目前,全区机关、事业单位35岁以下年轻干部所占比例分别比1998年提高5.1%、2.3%;全区机关年轻干部中35岁以下占24.9%、大专以上文化占71.4%;全区科级干部平均年龄41.2岁,比200x年县乡机构改革前平均年轻8.1岁,大专以上文化占79.6%,女性占23.8%,分别比机构改革前提高了7.3%、2.5%。近两年,全区共提拔干部148人,其中35岁以下的干部83名,占56.1%;女性占28.6%。

一、主要做法

1、加强交流,为年轻干部积累经验提供舞台。我们一方面实行年轻干部定期交流制度。针对一些年轻领导干部长期在一地任职,作用发挥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制定干部在一地任职的期限和重点热点岗位交流的规定,让那些较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全面的培养锻炼。近两年,我们利用县乡班子换届的契机,共交流年轻干部184人。另一方面采用各种交流形式培养锻炼干部。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企业“两个置换”、“三个代表”教育学教活动、农村建整、农业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让年轻干部在多个岗位上得到锻炼和充实。

2、强化培训,为年轻干部提高素质铺路搭桥。年轻领导干部有激情、有干劲、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但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领导方法简单、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我们针对这些情况,一是重点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班以基础理论、领导科学、政治与经济形势、科技现代化知识、党的建设为教学主要内容,突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组织培训班学员进行述学、评学、考学,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理论功底,推动理论学习的深入。二是注重抓好中青年干部的实践锻炼,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社区党建活动把中青年干部放到条件艰苦的村居中开展工作,通过实践,年轻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一定锻炼提高。三是抓好年轻干部的经常性培训。在大专院校、沿海地区开设培训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年轻干部进行培训。通过高层次的学习培训,使年轻干部不断丰富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层次。

3、深化改革,为选拔年轻领导干部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干部辞职制度。把由于个人能力不够,自身行为不当,未能很好履行领导干部的职责,身体状况欠佳,不适应现任职务,或因工作失误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的领导干部,通过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办法调整下来。二是实行干部任期制。对领导干部任职最高年龄和在同一职位的任职年限作出规定,为年轻干部“腾位子”。对超过任职年龄的干部在班子换届时,一般不安排进班子,而改任非领导职务。对在同一职位上工作超过规定年限的,在班子调整时,原则上规定必须调离原工作单位。三是实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拿出部分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在机关部门积极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为年轻干部上岗创造更多机遇。四是规定班子年轻干部的配备比例。抓住党委、政府、人大等班子换届时机,明确班子配备的年轻化目标,提高年轻干部在班子配备中的比例。

4、加强管理,建好管好后备干部人才库。一是推行后备干部公示制。把后备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向基层、向群众、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基层干群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推行工作评议制。有计划地组织后备干部每月向所在部门、每季向班子成员、每年向人大、党委进行工作汇报和述职,开展××讲评和评议,强化后备干部进取意识,增强自我培养的压力和动力。三是推行跟踪考察制。通过日常观察、专项测评和定期访谈、年终考评等方法,考察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能力素质等,并把考察范围向生活圈和社交圈延伸,及时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使他们保持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四是推行谈话提醒制。在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责任人的基础上,增强管理的主动性,经常性地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克服自身不足,防患与未然,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五是推行动态管理制。根据人才成长的动态过程,实施后备干部队伍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补充,把经不住考验、没有培养前途的及时调整出去,对基本素质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及时充实进来。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区县市干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目前仍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还需要不断总结、完善和探索。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当一部分领导班子未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两头小、中间大”,年轻干部总量偏少,50岁 以上干部总量偏少,乡镇街道班子平均年龄偏低,县直单位班子平均年龄偏大。二是相当一部分年轻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知识和专业结构欠合理。缺少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熟悉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缺少熟悉现代经济、农业、外经外贸及法律的干部。三是选人视野过窄,选人余地过小。区县大都只注重从行政事业单位选人,一个区县行政事业单位每年进人相当有限,公招人数更少,企业“两个置换”后人员基本没有管理起来。以上问题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党的“三个代表”的实践。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大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已经成为当前组织部门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总揽全局,着眼未来,规划建设“大后备”干部人才库。建设一支来源广、数量足、素质高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保持领导干部队伍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干部工作必须总揽全局,树立大后备的观念,打破行业、区域、所有制以及身份、资历、职业、文凭界限,把选拔人才的触角伸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选人渠道,使各类人才充分涌现。干部人才库应包涵各种、各类人才:在身份构成中,既要有干部,又要有工人、农民和其他身份的人才。在门类构成中,既要有党政领导型人才,又要有经济管理型人才。在层次构成中,既要有县处级以上高级后备人才,又要有科局级中级后备人才,还要有股级以下初级后备人才。在梯次构成中,既要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型”领导人才,又要有新世纪的“储备型”人才。还要有适当比例的妇女干部、非党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等人才。储备的干部越多,选人用人的余地越大。

2、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由于体制上的障碍及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干扰等种种原因,在当前选拔干部的工作中,仍存在着“小圈子”选人,凭印象选人,公开度、透明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必须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增加干部工作的透明度。一是推荐与自荐相结合。培养选拔青年干部,需要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推荐,同时也应特殊重视青年干部的毛遂自荐,使推荐和自荐有机结合起来。要提倡、鼓励青年干部毛遂自荐,要破除“枪打出头鸟”、“含而不露”等陈腐观念,强化舆论导向,为青年干部自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自荐者行列。二是重点培与公开竞争相结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人才苗子经过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的培养,会更快更好地成长,对成熟的人才,要优先选拔、优先重用。但重点培养不能代替公开竞争。公开竞争,可以更有效地拓宽识人选人的视野,发现和掌握一批优秀人才。公开选拔要注意公开,条件、标准、程序、结果要让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参与和监督。

3、实践育人,按绩选人,促进年轻干部走向成熟。一是选人视野要面向工作实践。要有改革创新精神,有丰富实践阅历和实践经验,政绩突出,为群众拥护的干部选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二是选人要重视实践经历。要看一贯的德才表现,要看实践中显露出的特长和优势。衡量德才要依据工作实绩。要善于从干部的工作业绩中辨析德才,对在实践中表现出政治上坚定、不尚空谈、不图虚名、埋头苦干并有突出政绩的干部,要优先提拔起来,或调整到重要岗位上去。三是培养干部要重视实践锻炼。要使年轻干部尽快成长起来,就要把他们安排到比较艰苦、比较重要的岗位上去,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对他们要给位子、压担子,放手让他们去干、去闯,使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工作方法,积累成功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全面增长才干。要继续推行干部交流制,从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难易出发,加大对干部的交流。要把是否经过多岗位锻炼,是否在几个岗位上都能取得明显的工作实绩作为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

4、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一是完善培训机制。按照系统化、规模化、制度化的要求组织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既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又要强化经济知识的培训。在培训形式上,要坚持举办专题培训与委托大专院校培训相结合,境内培训和境外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考察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电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多渠道地培训。在培训管理上,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二是完善考察机制。改革干部考察方法,广泛使用××推荐、民意测验的方法,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考察方法,以及动态考察、跟踪考察的方法等;对干部的评鉴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审计手段运用到考察工作中去等,进一步提高对干部评鉴的准确程度。三是完善“吐故纳新”机制。健全干部考核办法和制度,对表现差、不胜任现职的进行果断调整,真正使能上能下形成制度,实行能者上、平庸者下。要实行任期制,任期满后,工作表现好、实绩突出的提任或调任,对需下岗的实行动职不动级。四是完善管理机制。坚持年轻干部的动态管理,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干部。建立干部的政绩管理档案,把平时管理与年度目标考核结合起来,用激励机制促进青年干部在各种环境和岗位上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第12篇 2023年科级干部选拔任用的工作报告

按照市委组织部及区委组织部《关于开展2023年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的通知》要求,镇党委对2023年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了认真回顾总结,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促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现将相关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选拔任用干部的总体情况。

2023年4月,镇党委严格按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的规定程序,新提拔任用四名科级干部,分别是正科级干部1名、副科级干部3名,干部职工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提拔任用的科级干部都满意。同时,对我镇科级干部进行了人员轮岗调整,最大限度的发挥科级干部的积极性,提高机关整体工作效能。

二、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

为确保“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镇党委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的提拔任用工作,认真组织学习、全面掌握《干部任用条例》精神,重点在推进干部选拔任用民主化、提高民主意识、健全民主制度和完善民主机制等方面入手,将《干部任用条例》贯穿和体现在识人、选人、用人和管人的各个环节中,收到显著效果。镇党委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政策法规列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任用条例》、的有关规定和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等一系列干部工作法规为依据,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做到了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激发镇机关干部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积极性,确保全镇各项工作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创新选人用人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机制的情况。

认真执行市委、区委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政策法规,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以班子成员和纪委组成领导小组,从建议人选的资格审查到党委讨论决定,任前公示等全过程,认真监督检查,确保干部选拔使用工作做到公平、公正、透明,有效预防了干部任用工作中不正之风,完善了干部选拔任用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在全镇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形成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四、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情况(包括上年度评议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在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方面,我镇一方面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继续坚持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作为领导干部各类培训和学习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监督

管理机制,从干部选拔任用的酝酿、讨论到考察、任用,全程坚持公开透明民主,并采取对新提拔干部的任期民主测评,使广大干部能自觉遵守组织人事纪律,抵制用人上不正之风的侵蚀。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我镇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对《干部任用条例》学习、掌握还不够透彻,配套机制不够健全,选拔范围过窄等问题。今后,我们将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总体要求,从思想上找差距,从机制上求突破,从工作上找抓手,抓重点、抓关键,努力形成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符合镇域发展需要的用人机制。

一是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的方法,根据不同职务的不同职责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考察标准,积极探索拓展干部考察的深度和广度,扩大群众的参与面,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把人选准、用好。二是加大竞争上岗工作的力度,通过制度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不断提高竞争上岗的科学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三是积极探索调整不称职干部的有效措施,对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被认定为基本称职、不称职的科级干部,坚决予以调整,解决好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加大干部轮岗培训力度,努力建设工作得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镇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第13篇 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调查报告

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调查报告

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调查报告最近,_____区委组织部采取问卷、个别走访、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近五年特别是县乡机构改革之后,全区年轻干部、妇少非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不断加大,年轻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截止目前,全区机关、事业单位35岁以下年轻干部所占比例分别比1998年提高5.1%、2.3%;全区机关年轻干部中35岁以下占24.9%、大专以上文化占71.4%;全区科级干部平均年龄41.2岁,比20xx年县乡机构改革前平均年轻8.1岁,大专以上文化占79.6%,女性占23.8%,分别比机构改革前提高了7.3%、2.5%。近两年,全区共提拔干部148人,其中35岁以下的干部83名,占56.1%;女性占28.6%。

一、主要做法

1、加强交流,为年轻干部积累经验提供舞台。我们一方面实行年轻干部定期交流制度。

针对一些年轻领导干部长期在一地任职,作用发挥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制定干部在一地任职的期限和重点热点岗位交流的规定,让那些较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全面的培养锻炼。近两年,我们利用县乡班子换届的契机,共交流年轻干部184人。

另一方面采用各种交流形式培养锻炼干部。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企业“两个置换”、“三个代表”教育学教活动、农村建整、农业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让年轻干部在多个岗位上得到锻炼和充实。

2、强化培训,为年轻干部提高素质铺路搭桥。年轻领导干部有激情、有干劲、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但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领导方法简单、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

我们针对这些情况,一是重点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班以基础理论、领导科学、政治与经济形势、科技现代化知识、党的建设为教学主要内容,突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通过组织培训班学员进行述学、评学、考学,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理论功底,推动理论学习的深入。二是注重抓好中青年干部的实践锻炼,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社区党建活动把中青年干部放到条件艰苦的村居中开展工作,通过实践,年轻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一定锻炼提高。

三是抓好年轻干部的经常性培训。在大专院校、沿海地区开设培训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年轻干部进行培训。

通过高层次的学习培训,使年轻干部不断丰富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层次。

3、深化改革,为选拔年轻领导干部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干部辞职制度。

把由于个人能力不够,自身行为不当,未能很好履行领导干部的职责,身体状况欠佳,不适应现任职务,或因工作失误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的领导干部,通过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办法调整下来。二是实行干部任期制。

对领导干部任职最高年龄和在同一职位的任职年限作出规定,为年轻干部“腾位子”。对超过任职年龄的干部在班子换届时,一般不安排进班子,而改任非领导职务。

对在同一职位上工作超过规定年限的,在班子调整时,原则上规定必须调离原工作单位。三是实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

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拿出部分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在机关部门积极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为年轻干部上岗创造更多机遇。四是规定班子年轻干部的配备比例。

抓住党委、政府、人大等班子换届时机,明确班子配备的年轻化目标,提高年轻干部在班子配备中的比例。

4、加强管理,建好管好后备干部人才库。一是推行后备干部公示制。

把后备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向基层、向群众、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基层干群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推行工作评议制。

有计划地组织后备干部每月向所在部门、每季向班子成员、每年向人大、党委进行工作汇报和述职,开展民主讲评和评议,强化后备干部进取意识,增强自我培养的压力和动力。三是推行跟踪考察制。

通过日常观察、专项测评和定期访谈、年终考评等方法,考察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能力素质等,并把考察范围向生活圈和社交圈延伸,及时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使他们保持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四是推行谈话提醒制。

在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责任人的基础上,增强管理的主动性,经常性地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克服自身不足,防患与未然,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五是推行动态管理制。

根据人才成长的动态过程,实施后备干部队伍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补充,把经不住考验、没有培养前途的及时调整出去,对基本素质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及时充实进来。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区县市干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目前仍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还需要不断总结、完善和探索。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当一部分领导班子未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

“两头小、中间大”,年轻干部总量偏少,50岁以上干部总量偏少,乡镇街道班子平均年龄偏低,县直单位班子平均年龄偏大。二是相当一部分年轻党政领导班 子成员知识和专业结构欠合理。

缺少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熟悉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缺少熟悉现代经济、农业、外经外贸及法律的干部。三是选人视野过窄,选人余地过小。

区县大都只注重从行政事业单位选人,一个区县行政事业单位每年进人相当有限,公招人数更少,企业“两个置换”后人员基本没有管理起来。以上问题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党的“三个代表”的实践。

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大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已经成为当前组织部门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总揽全局,着眼未来,规划建设“大后备”干部人才库。建设一支来源广、数量足、素质高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保持领导干部队伍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

干部工作必须总揽全局,树立大后备的观念,打破行业、区域、所有制以及身份、资历、职业、文凭界限,把选拔人才的触角伸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选人渠道,使各类人才充分涌现。干部人才库应包涵各种、各类人才:在身份构成中,既要有干部,又要有工人、农民和其他身份的人才。

在门类构成中,既要有党政领导型人才,又要有经济管理型人才。在层次构成中,既要有县处级以上高级后备人才,又要有科局级中级后备人才,还要有股级以下初级后备人才。

在梯次构成中,既要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型”领导人才,又要有新世纪的“储备型”人才。还要有适当比例的妇女干部、非党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等人才。

储备的干部越多,选人用人的余地越大。

2、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由于体制上的障碍及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干扰等种种原因,在当前选拔干部的工作中,仍存在着“小圈子”选人,凭印象选人,公开度、透明度不够等问题。

因此,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必须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增加干部工作的透明度。一是推荐与自荐相结合。

培养选拔青年干部,需要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推荐,同时也应特殊重视青年干部的毛遂自荐,使推荐和自荐有机结合起来。要提倡、鼓励青年干部毛遂自荐,要破除“枪打出头鸟”、“含而不露”等陈腐观念,强化舆论导向,为青年干部自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自荐者行列。

二是重点培养与公开竞争相结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人才苗子经过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的培养,会更快更好地成长,对成熟的人才,要优先选拔、优先重用。

但重点培养不能代替公开竞争。公开竞争,可以更有效地拓宽识人选人的视野,发现和掌握一批优秀人才。

公开选拔要注意公开,条件、标准、程序、结果要让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参与和监督。

3、实践育人,按绩选人,促进年轻干部走向成熟。一是选人视野要面向工作实践。

要有改革创新精神,有丰富实践阅历和实践经验,政绩突出,为群众拥护的干部选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二是选人要重视实践经历。

要看一贯的德才表现,要看实践中显露出的特长和优势。衡量德才要依据工作实绩。

要善于从干部的工作业绩中辨析德才,对在实践中表现出政治上坚定、不尚空谈、不图虚名、埋头苦干并有突出政绩的干部,要优先提拔起来,或调整到重要岗位上去。三是培养干部要重视实践锻炼。

要使年轻干部尽快成长起来,就要把他们安排到比较艰苦、比较重要的岗位上去,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对他们要给位子、压担子,放手让他们去干、去闯,使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工作方法,积累成功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全面增长才干。要继续推行干部交流制,从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难易出发,加大对干部的交流。

要把是否经过多岗位锻炼,是否在几个岗位上都能取得明显的工作实绩作为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

4、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一是完善培训机制。

按照系统化、规模化、制度化的要求组织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既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又要强化经济知识的培训。

在培训形式上,要坚持举办专题培训与委托大专院校培训相结合,境内培训和境外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考察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电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多渠道地培训。在培训管理上,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

二是完善考察机制。改革干部考察方法,广泛使用民主推荐、民意测验的方法,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考察方法,以及动态考察、跟踪考察的方法等;对干部的评鉴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审计手段运用到考察工作中去等,进一步提高对干部评鉴的准确程度。

三是完善“吐故纳新”机制。健全干部考核办法和制度,对表现差、不胜任现职的进行果断调整,真正使能上能下形成制度,实行能者上、平庸者下。

要实行任期制,任期满后,工作表现好、实绩突出的提任或调任,对需下岗的实行动职不动级。四是完善管理机制。

坚持年轻干部的动态管理,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干部。建立干部的政绩管理档案,把平时管理与年度目标考核结合起来,用激励机制促进青年干部在各种环境和岗位上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在百度搜索: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调查报告

第14篇 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妇女的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程度,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尺。作为党的整个干部队伍的有生力量和支撑,女干部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力培养选拔女干部,是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县女干部的培养选拔情况,笔者特意走访了县妇联、县教育局、检察院等8家县直单位及7个乡镇场所,发出并收回调查问卷90份,对这些单位女公务员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

一、我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队伍的结构,为女干部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女干部相继走上了领导岗位。目前,全县共有女公务员423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14 %,其中正科以上61 人,副科214人。在乡镇党政机关及县直机关单位任正科实职的女干部16人,占正科总数的26 %。在县直党政机关中有50%的班子配备了女干部,全县女干部参政议政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二、女干部培养选拔中面临的问题

一是思维模式禁锢了女干部的能力提升。相对于男同志来说,女性过于感性,缺乏理性思维。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缺乏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整体思维,因此在思考处理问题时,过于求稳求平的保守观念大大影响了女干部的宏观分析概括能力,遇到那些需要发挥创造力、想象力,需要打破常规的新思路、新举措,女干部便略显功力不足。同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80%的女干部安于现状,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愿意从事办公、人事等事务性工作,对挑战大、发展空间大的岗位,不敢问津或不愿意尝试。在机关工作的女干部,75%对目前工作比较满意,不愿下基层工作,不愿轮岗交流,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工作经历单一,实践锻炼机会少,接触面不宽,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群众对她们了解不够。在基层工作的女干部,83%的对工作现状不满意,认为基层工作环境差,工作压力大,待遇福利差,工作上不安心,希望能早点进机关。

二是传统观念制约了女干部的成长进步。现实生活中,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使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望大于对社会角色的期望,女性进入政治、经济等社会主导性活动领域的难度增大,进而造成了男女从政的社会环境不平等。在调查研究中发现,60%的家庭对女性从政特别是走上主职领导岗位不赞成甚至坚决反对,以来自丈夫与公婆的反对声犹为强烈。在对各单位的男同志进行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调查了解时,95%的男干部认为要加大女干部的选拔力度,提高女干部的任职比例,但对于女干部担任单位主职,其中却有58%以上不接受,认为“女不如男”、女同志“只能当配角、不能当主角”。从我县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全县教育、林业、公安、水利等22个县直单位的党政班子里,没有配备女干部。因此,妇女参政的意义还没有完全被社会真正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流露出了“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从总体上影响了女干部的选拔和使用。

三是家庭因素影响了女干部的创业热情。有资料调查,家务劳动中 80%以上是由女性来做,妇女每天用于做家务的时间为232.75分钟,比男性多150.85分钟。从政女性必须肩负事业与家庭双重担子,她们既要为事业倾注全力,又要为家庭尽职尽责。在单位是领导,要胜任岗位职责,在家是家庭主妇,要做“贤妻良母”,要承担“做饭”、“洗碗”、“洗衣服”、“收拾屋子、搞卫生”、“日常家庭采购”、“照料孩子”等日常家务劳动。家庭、事业的超负荷运转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也抑制了女性从政水平的发挥。因此,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已成为制约女干部成长和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是加大培养教育力度,促进女干部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要强化思想教育。通过交心谈心,开展心理专题辅导,更新女干部的发展观念,引导和教育女干部认清宏观形势,把握改革、发展的进程与趋势,提高女干部的竞争意识,树立女干部的主体意识,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平等发展的拼搏精神来适应社会、迎接挑战。要强化理论培训。根据女干部自身存在的缺陷,有的放矢地组织学习培训,通过举办女干部培训班,提高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中的女干部培训比例,有计划地选派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女干部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鼓励女干部积极参加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等等,组织她们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思维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要强化实践锻炼。创新载体,为广大女干部搭建多岗位锻炼的舞台。特别是针对女干部队伍流动性差、工作经历较单一、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等制约女干部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轮岗交流力度。通过采取选派女干部下乡、下村任职锻炼、外派到沿海部门挂职学习等方式,让她们到矛盾聚焦地、经济发展前线去挂职,到艰苦环境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去成长,使她们经历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实践锻炼,从而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增强她们的从政热情、社交意识、竞争意识和心理素质。

二是加大宣传倡导力度,营造女干部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妇联的“娘家”作用。利用今年为“全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良好契机,强化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履行好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妇女的工作职责,大力推进女干部脱颖而出。加强舆论导向和社会宣传。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党和政府重视培养女干部的政策和措施,破除重男轻女等陈旧观念,弘扬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新观念,并通过定期推出巾帼典型系统报道,举办优秀女干部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我县各条战线中涌现出来的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业绩突出先进女干部典型,表彰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女干部。通过舆论导向和典型宣传,在社会上营造关心爱护女干部成长,支持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良好氛围,为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加大制度倾斜力度,拓展女干部成长成才的有利空间。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在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中,形成健全的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使这项工作在任何地方、任何部门、任何单位都有位置、有目标、有措施、有人抓,有力地推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制度建设。认真落实《20xx—20xx年_____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规划》及《中共_____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妇联工作领导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思路,加大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深化体制改革,坚持把女干部的发展置于全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潮,不断改进选拔方式,积极探索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中,确定一定比例的女干部职位,采取定向选拔女干部的新路子,激励女干部通过竞争来展示自身才华,不断提高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水平。做好任用文章。使用的政策措施,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向女干部适度倾斜。敢于突破观念屏障,摒弃求全责备思想,不以年龄划杠子、不以资历定位子,坚持看本质、看潜力、看发展,不拘一格地大胆启用优秀女干部。大力推行“对没有女干部的班子,其职数已满又有优秀人选的,采取先把女干部选配上来、以后再逐步调整到职数限额内”、“规定各级班子中的女干部数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等硬性措施,为女干部的成长成才打造良好平台。

第15篇 关于年轻干部选拔工作调查报告

最近,区委组织部采取问卷、个别走访、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主要做法

1、加强交流,为年轻干部积累经验提供舞台。

我们一方面实行年轻干部定期交流制度。针对一些年轻领导干部长期在一地任职,作用发挥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制定干部在一地任职的期限和重点热点岗位交流的规定,让那些较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全面的培养锻炼。

近两年,我们利用县乡班子换届的契机,共交流年轻干部184人。

另一方面采用各种交流形式培养锻炼干部。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企业两个置换、xxxx教育学教活动、农村建整、农业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让年轻干部在多个岗位上得到锻炼和充实。

2、强化培训,为年轻干部提高素质铺路搭桥。年轻领导干部有激情、有干劲、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但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领导方法简单、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我们针对这些情况:

一是重点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班以基础理论、领导科学、政治与经济形势、科技现代化知识、党的建设为教学主要内容,突出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通过组织培训班学员进行述学、评学、考学,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理论功底,推动理论学习的深入。

二是注重抓好中青年干部的实践锻炼,结合xxxx学教活动、社区党建活动把中青年干部放到条件艰苦的村居中开展工作,通过实践,年轻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一定锻炼提高。

三是抓好年轻干部的经常性培训。在大专院校、沿海地区开设培训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年轻干部进行培训。通过高层次的学习培训,使年轻干部不断丰富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层次。

3、深化改革,为选拔年轻领导干部创造条件。

一是建立干部辞职制度。把由于个人能力不够,自身行为不当,未能很好履行领导干部的职责,身体状况欠佳,不适应现任职务,或因工作失误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的领导干部,通过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办法调整下来。

二是实行干部任期制。对领导干部任职最高年龄和在同一职位的任职年限作出规定,为年轻干部腾位子。对超过任职年龄的干部在班子换届时,一般不安排进班子,而改任非领导职务。对在同一职位上工作超过规定年限的,在班子调整时,原则上规定必须调离原工作单位。

三是实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拿出部分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在机关部门积极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为年轻干部上岗创造更多机遇。

四是规定班子年轻干部的配备比例。抓住党委、政府、人大等班子换届时机,明确班子配备的年轻化目标,提高年轻干部在班子配备中的比例。

4、加强管理,建好管好后备干部人才库。

一是推行后备干部公示制。把后备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向基层、向群众、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基层干群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推行工作评议制。有计划地组织后备干部每月向所在部门、每季向班子成员、每年向人大、党委进行工作汇报和述职,开展讲评和评议,强化后备干部进取意识,增强自我培养的压力和动力。

三是推行跟踪考察制。通过日常观察、专项测评和定期访谈、年终考评等方法,考察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能力素质等,并把考察范围向生活圈和社交圈延伸,及时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使他们保持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

四是推行谈话提醒制。在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责任人的基础上,增强管理的主动性,经常性地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克服自身不足,防患与未然,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五是推行动态管理制。根据人才成长的动态过程,实施后备干部队伍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补充,把经不住考验、没有培养前途的及时调整出去,对基本素质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及时充实进来。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区县市干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目前仍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还需要不断总结、完善和探索。

主要表现在:

一是相当一部分领导班子未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两头小、中间大,年轻干部总量偏少,50岁以上干部总量偏少,乡镇街道班子平均年龄偏低,县直单位班子平均年龄偏大。

二是相当一部分年轻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知识和专业结构欠合理。缺少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熟悉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缺少熟悉现代经济、农业、外经外贸及法律的干部。

三是选人视野过窄,选人余地过小。区县大都只注重从行政事业单位选人,一个区县行政事业单位每年进人相当有限,公招人数更少,企业两个置换后人员基本没有管理起来。以上问题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党的xxxx的实践。

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大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已经成为当前组织部门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总揽全局,着眼未来,规划建设大后备干部人才库。建设一支来源广、数量足、素质高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保持领导干部队伍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

干部工作必须总揽全局,树立大后备的观念,打破行业、区域、所有制以及身份、资历、职业、文凭界限,把选拔人才的触角伸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选人渠道,使各类人才充分涌现。干部人才库应包涵各种、各类人才:在身份构成中,既要有干部,又要有工人、农民和其他身份的人才。

在门类构成中,既要有党政领导型人才,又要有经济管理型人才。在层次构成中,既要有县处级以上高级后备人才,又要有科局级中级后备人才,还要有股级以下初级后备人才。在梯次构成中,既要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型领导人才,又要有新世纪的储备型人才。还要有适当比例的妇女干部、非党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等人才。储备的干部越多,选人用人的余地越大。

2、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由于体制上的障碍及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干扰等种种原因,在当前选拔干部的工作中,仍存在着“小圈子”选人,凭印象选人,公开度、透明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必须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增加干部工作的透明度。

一是推荐与自荐相结合。培养选拔青年干部,需要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推荐,同时也应特殊重视青年干部的毛遂自荐,使推荐和自荐有机结合起来。要提倡、鼓励青年干部毛遂自荐,要破除“枪打出头鸟”、“含而不露”等陈腐观念,强化舆论导向,为青年干部自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自荐者行列。

二是重点培与公开竞争相结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人才苗子经过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的培养,会更快更好地成长,对成熟的人才,要优先选拔、优先重用。但重点培养不能代替公开竞争。公开竞争,可以更有效地拓宽识人选人的视野,发现和掌握一批优秀人才。公开选拔要注意公开,条件、标准、程序、结果要让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参与和监督。

3、实践育人,按绩选人,促进年轻干部走向成熟。

一是选人视野要面向工作实践。要有改革创新精神,有丰富实践阅历和实践经验,政绩突出,为群众拥护的干部选拔到重要领导岗位。

二是选人要重视实践经历。要看一贯的德才表现,要看实践中显露出的特长和优势。衡量德才要依据工作实绩。要善于从干部的工作业绩中辨析德才,对在实践中表现出政治上坚定、不尚空谈、不图虚名、埋头苦干并有突出政绩的干部,要优先提拔起来,或调整到重要岗位上去。

三是培养干部要重视实践锻炼。要使年轻干部尽快成长起来,就要把他们安排到比较艰苦、比较重要的岗位上去,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对他们要给位子、压担子,放手让他们去干、去闯,使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工作方法,积累成功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全面增长才干。要继续推行干部交流制,从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难易出发,加大对干部的交流。要把是否经过多岗位锻炼,是否在几个岗位上都能取得明显的工作实绩作为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

4、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一是完善培训机制。按照系统化、规模化、制度化的要求组织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既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又要强化经济知识的培训。在培训形式上,要坚持举办专题培训与委托大专院校培训相结合,境内培训和境外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考察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电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多渠道地培训。在培训管理上,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

二是完善考察机制。改革干部考察方法,广泛使用××推荐、民意测验的方法,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考察方法,以及动态考察、跟踪考察的方法等;对干部的评鉴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审计手段运用到考察工作中去等,进一步提高对干部评鉴的准确程度。

三是完善“吐故纳新”机制。健全干部考核办法和制度,对表现差、不胜任现职的进行果断调整,真正使能上能下形成制度,实行能者上、平庸者下。要实行任期制,任期满后,工作表现好、实绩突出的提任或调任,对需下岗的实行动职不动级。四是完善管理机制。坚持年轻干部的动态管理,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干部。建立干部的政绩管理档案,把平时管理与年度目标考核结合起来,用激励机制促进青年干部在各种环境和岗位上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选拔干部考察报告(15篇范文)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用人环境,除《干部任用条例》情况专项检查外,杭州还有不少创新举措。去年底今年初,市委组织部还对市物价局、质监局、农业局等10个市直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情况,进行“一报告两评议”试点。为什么要提拔这个干部?提拔过程有没有公正公平公开?提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选拔信息

  • 选拔干部考察报告(15篇范文)
  • 选拔干部考察报告(15篇范文)25人关注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用人环境,除《干部任用条例》情况专项检查外,杭州还有不少创新举措。去年底今年初,市委组织部还对市物价局、质监局、农业局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