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66范文网 > 报告大全 > 考察报告

赴外学习考察报告(4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1-14 查看人数:36

赴外学习考察报告

第1篇 赴外学习考察报告

为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借石攻玉实现崛起==月==日至==日市委、市政府组成党政考察团由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带队市领导====、===、==、===、==、==及市直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计30余人参加赴江苏省泰州市全方位考察其工业发展、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等方面工作考察团一行重点参观了该市春兰集团、林海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梅兰集团、该市所辖兴化市戴南镇和张郭镇、该市所辖姜堰市双登科技园等多个考察点并听取泰州市经贸委、外经贸局及姜堰市政府、发改委关于工业发展、招商引资及企业改革方面情况介绍考察时间虽短但大家感到思想上受到强烈震撼每到一处都感到受益匪浅体会良多通过此次考察大家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差距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更加坚定了实现奋力崛起信心和决心

一、基本印象

泰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下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个县级市和海陵、高港两区面积5793平方公里人口504万其中市区62.81万人泰州之行给我们留下了如下印象

(一)企业数量多规模大泰州市现有各类工业企业3.4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05家形成以机电、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药、建材等为主体支柱行业全市近100个产品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56个产品产销量居全国同行前三位17个产品成为“单打冠军”既有春兰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兴达钢帘线等一批销售突破10亿元或利税过亿元“顶天立地”大集团、大企业又有兴化市不锈钢、姜堰市五金机械等“铺天盖地”小产业集群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如韩国lg公司日本雅马哈、久保田公司瑞士魏德曼美国gmt公司荷兰阿克苏公司等均已在泰州落户其中春兰集团全国最大50家企业集团之一扬子江药业集团规模总量和效益指标自1996年起连续7年在全国同行蝉联榜首不仅泰州市本身就其所辖市区来看企业数量之多、规模之多也令人惊叹如姜堰市仅工业企业就有5000多家利税超千万元企业40家过亿元5家

(二)城市规划好面貌新泰州市既一个有着二千多年历史文化名城又一座新兴现代化城市近年来泰州市坚持走“经营城市”之路先后投入100亿元其中95%为市场运作启动民间资本建起了一个新城城市建设中们既注意保存老城区中文化底蕴如在部分拆迁古民居时注意用白墙青瓦遮住路边老房子以保持市容美观;又注意新区高标准规划将政务、商务、金融、电信、学校等分片规划在住宅小区建设时十分注意人性化设计楼与楼之间留出足够距离体现出现代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该市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活动加大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力度努力建设生态型现代化园林城市城市道路基本实现三线入地人行道板色彩明快路灯款式新颖路面清洁卫生绿化新颍美观路两边均整齐划一风景树、绿化带绿树、红花、草坪塑造出一道道亮丽风景线走进泰州满眼皆为绿处处漾生机不仅泰州城区我们所到姜堰市城市规划档次品味也很高

(三)集镇变化快档次高泰州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农村与城市差别一天天缩小城市现代文明正在一步步走近广大农民如我们参观戴南、张郭二镇镇区道路四通八达宽敞整洁;建筑设计美观大方别墅成群;市民广场音乐缭绕喷泉如注很难想象十年前张郭镇还只“一条小巷两排瓦房”城镇常住人口不足3600人商业不兴、人气不旺、交通闭塞连公路也不通一个典型农业大镇、工业小镇和财政穷镇现如今城镇常住人口2万多人建成区面积从1997年0.4平方公里扩大到2.8平方公里自筹资金3000万元接通了宁靖盐高速打破了长期束缚发展交通瓶颈实现了镇村道路水泥化、网络化村村开通了公交车成了一个远近闻名“乡村都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镇、全国卫生镇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雏形特别值得一提张郭镇还投资500万元建成了农民公园——晨秀园融江南园林风格与水乡文化为一体实现了“小桥流水人家”与现代文明 有机融合镇上农民休闲娱乐好场所该镇对集镇建设用地实行政府统一规划、征用、开发以开发带建设以建设促发展实现以地生财以房养路滚动建设将综合开发效益大部分还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种措施吸引先富起来农民进镇落户购房兴业使人力、物力、财力向集镇集中该镇在设计集镇规划时斥巨资到同济大学请专家确保了集镇规划现代化及独特人文特色达到了20年不落后

(四)企业改制韧劲强措施实泰州市把企业改制当作一场硬仗来打围绕“三置换一保障”(换国有集体产权服务、职工身份、土地使用权、实行社会保障)从XX年起拿出三年时间进行集中攻坚充分说明们改制韧劲很足在改制中们采取把好资产评估清查关、改制方案制订关、置换标准确定关、法人治理结构关、工商注册关、用工关(考核验收)等六关确保企业改制扎实有序列推进姜堰市在企业改制中提出“四个有利于”原则即改制只要有利于公有资本退出有利于经营机制转换有利于职工妥善安置有利于存量资产盘活有利于改制改革后企业发展什么办法措施有效就采取什么办法使企业改制取得了成功全市应改制2161家企业目前已改制2146家改制面达99%甚至连市属场圃、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及自收自支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也改为企业全面推向市场对民营企业们适时引导们摒弃家族式、作坊式管理方式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粗放型向科技型转变如戴南镇东方不锈钢制品公司法人代表翟宝银文化水平不高自己主动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聘请一位有专长大学生为总经理

(五)发展后劲足潜力大近年来该市积极推进主题园区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并成为区域经济和工业经济重要新增长点和亮点成为发展规模经济新型载体扬子江药业、春兰、梅兰、兴达钢帘线等一批重点企业都建立了自己主题园区并已初具规模双登、梅兰、戴南不锈钢等一批乡镇企业也纷纷规划发展区逐步形成区域特色和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优势并通过挂靠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实现了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目前泰州在传统产业和企业如日中天新兴产业层出不穷集群优势日益凸现而且泰州市各县市区干部精神状态好对人有热情干事创业有激情这些都充分显示出泰州市发展后劲和潜力不可限量

二、主要做法

据泰州市陪同人员介绍泰州原来苏中地区一个县级市1996年以前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落后与皖北地区差别不大自1996年升格为地级市之后短短12年时间实现了异军突起跨越式发展探究其成功秘诀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于们坚持了工业立市泰州市产业定位、发展目标很明确就以工业化为第一方略把发展工业作为强市富民第一途径始终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泰州市目前三次产业比例为3:83:14工业经济支柱地位非常突出在泰州人们言必谈工业XX年泰州市财政收入86.6亿元而今年截至11月24日已完成了100.38亿元其主要份额都工业提供从泰州市下辖四市二区乃至乡镇来看们都有自己主打项目、名牌产品、优势企业很多产品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强影响力足见其对发展工业经济重视程度泰州自组建地级市以来一直坚持把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展规模经济作为加快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推进早在1997年11月市委、市政府就作出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向春兰集团公司学习决定》提出在全市大力弘扬春兰精神推广春兰经验;XX年初提出通过3-4年时间努力重点培植以春兰、扬子江为代表30家春兰式企业群体集中力量打造工业30强们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与30强企业挂钩联系制度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重点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政策意见》明确了关于鼓励扶持大型企业集团联合重组、技术进步、人才引进等方面共12条配套政策特别着重在帮助企业落实各级、各类政策上下功夫;对有突出贡献企业家市委、市政府及各市区先后从本级财政中拿出1000多万元实行重奖;同时对30强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依据企业上年实现销售收入、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及其增幅确定既保护了重点企业又给们增加压力通过对工业发展坚持不懈扶持和倾斜泰州市这些年各类工业企业集团、产业集群不断涌现有力地支撑和壮大了该市经济实力

其二在于们注重科技创新在泰州让我们感受最深其产品、产业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企业发展红红火火这与们始终注重科技创新分不开该市在经济快速飞跃式发展同时不惜花费巨资建设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投入巨资改善科技专家们工作、生活条件对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实行重奖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过程中们坚持走好“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提高”路子一个中心:即以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两个结合:一个产学研结合即技术中心与企业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采取主要形式有:①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拿到企业共同进行中试、产业化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②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定出课题并进行合作研究;③企业部分课题委托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来做或出资在高等院校建立合作机构;④与科研院所或其它技术部门共建技术中心如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科技大学等合作成立江苏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中心;⑤吸引企业外科研力量以课题研究室或整个研究单位整建制地进入企业成为企业技术中心一部分第二个结合与引进智力和利用国外科技力量结合即技术中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提高自己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一方面赶超先进国家使自己产品走向世界占领国际市场三个提高:一提高起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起点要高即人员要精干研究与开发条件要好最重要课题研究水平要高在重点抓好适销对路产品开发基础上有超前意识必须考虑到几年后市场所需产品和技术有条件企业进行基础性研究做好技术储备二提高水平有高水平人才积极创造条件把企业内外高学历、高水平人才调整或吸引到技术中心吸引硕士、博士进来把企业科研骨干送出去培养成为硕士、博士以技术中心为重要基地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三提高经费投入强度这个提高前两个提高保证技术中心建设主要靠企业投入们充分认识到企业技术中心工作重要性想办法筹资舍得投入到目前为止全市建有企业研发中心达112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企业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5家这些数量众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并不摆设而切实发挥了科技第一生产力巨大作用通过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共建技术中心、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产学研联合大大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力量向经济主战场转移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目前泰州工业增加值45%以上来自科技创新

其三在于们主动承接辐射作为长三角重要城市之一泰州把自己定位为苏中接受上海辐射先导区承接苏南能量北移桥头堡主动和上海、苏南发达城市“接轨”市领导班子多次率企业负责人赴张家港、苏州、江阴等地考察学习多次组团赴日、韩及欧洲各国开展专题招商积极寻求合作支持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们扎实推进沿江重点项目工程建设不断加快沿江开发步伐沿江地区已成为承接辐射强大磁场今年1-10月沿江地区协议利用外资6.5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62亿美元均占全市70%以上在园区建设上们开展了以“五比五赛”(比投入强度赛设施完善;比开工项目赛到帐外资;比增长幅度赛发展速度;比综合效益赛贡献份额;比投资环境赛外商满意度)为主题园区竞赛活动促进了园区建设和发展泰州市还敢于打破行政区划推动靖江跨越长江天堑同无锡江阴“牵手”搞跨江开发使江阴开发区延伸到江北两地联合成立了联动开发协调委员会全力支持和配合靖江园区开发建设协商解决联动开发过程中重大问题为联动开发取得更大进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被公认为加快融入苏南借上海之梯登高望远大举措走出了一条“优势互补、市场运作、共同发展、实现共赢”联动开发新路子1-10月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累计新批企业12家协议利用外资1.62亿美元其中新批项目中11个项目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

其四在于们善于做强放大自身优势泰州市本身并无资源优势但们善于发现机遇整合资源形成并做强放大了自身优势推动了城乡建设和工业经济飞速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们目标:“三年形成大城市框架五年达到大城市标准”扎实推进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高起点、高标准进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区位优势逐步凸现迅速膨胀成为苏中地区承接南北交通要地有力地吸引了苏南发达地区产业、项目、资金转移在吸引外商投资上泰州各地注重依托产业优势开展产业链招商如姜堰市积极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华东五金第一城谋求产业招商新突破;海陵工业园发挥韩资企业入驻优势加大配套服务功能开展产业配套招商;靖江市围绕临江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造船修造等产业;泰兴市依托精细化工产业园强化产业链招商等等在工业发展上泰州市注重形成区域特色和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优势如靖江市西来镇以微特电机为特色规划发展区、泰兴市溪桥镇以小提琴为特色规划发展区、高港区口岸镇以绳网带为特色规划发展区、海陵区九龙镇以车件为特色规划发展区等都体现了产业特色性和传统性在瞄准自身优势做大产业规模上兴化市戴南镇做法尤为典型戴南本地并无钢铁矿产资源但们针对本镇群众历史上有收购传统强化引导搞好服务使不锈钢产业由简单收购和不锈钢废旧材料手工作坊式敲敲打打发展到能生产拉管、拉丝、标准件、日用品几十个系列、几千种不同规格不锈钢产品们靠遍布全国农民经纪人购买全国各地废旧钢铁甚至从俄罗斯购买退役军用飞机进行再加工以前主要以小冶炼为主污染严重、与大企业争原料曾被媒体曝光近几年该镇大力调整不锈钢产品结构加大环保整治力度逐渐从小冶炼为主转变为目前以生产不锈钢制成品为主形成了不锈钢原材料采购、冶炼、轧制到最终制品直至销售完整产业链条目前全镇60%人跟不锈钢产业息息相关常年有4000多人分布在全国130多个大中城市开店经商专门销售戴南不锈钢产品年销售额达15亿元XX年全镇不锈钢产量达25多万吨占全国年产量七分之一成为闻名全国“不锈钢之乡”

其五在于们坚持真抓实干在泰州我们看到整齐美观楼房、干净宽阔街道、规范有序厂房而感受却泰州人真抓实干精神和气魄们领导对企业改制、园区建设、新品开发等谈起来头头道听们谈发展、议发展实实在在感受到们加快发展劲头很足信心很大感受到们思想超前、敢想敢干真正做到了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英雄在兴化市张郭镇有这样一幅宣传标语:“大干部、小干部能带领群众致富就好干部”足以说明当地干部价值追求和工作态度为激发广大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热情张郭镇推行干部“年薪制”把干部工资结构调整为基础年薪、岗位年薪和实绩年薪三个部分主体实绩年薪在实绩年薪考核中把招商引资、工业经济、集镇建设等八项工作业绩作为重点又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对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按项目投入固定资产一定比例计酬;对没有完成任务按与既定目标差额比例扣除年薪从而打破了多年来干部“吃财政饭、捧铁饭碗”习惯极大地增强了镇村干部责任感和危机感激发了广大干群聪明才智和创业热情为动员已在江阴置业定居能人徐开泉回乡创业镇党委书记先后六下江南、登门拜访终使徐开泉回到张郭投资办起生物化学制品厂该厂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020万元上交税金50多万元其成功示范效应使一批又一批在外经商能人纷纷回乡创业目前全镇500万元以上企业52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3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达25家已初步形成了新型材料、轻工包装、冶金铸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电热电器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可以说这些巨大经济成就取得正们真抓实干结果

三、发展==建议

泰州考察一个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好范例也一个反思不足、改进方法、谋划重点、明确方向好机遇泰州成功实践可圈可点联系==实际我们应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决不能把解放思想当作一个口号来喊我们强调思想解放首先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实现自我解放不能在需要牺牲个人利益时只让别人解放思想而自己做不到解放思想;特别面对当前==与先进地区包括周边县市正在拉开发展距离、逐步被边缘化严峻形势面前我们更没有什么过多理由和借口当务之急就千方百计谋发展、抓发展一定意义上讲有时为了发展我们各级干部都要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做要赋予解放思想以实实在在内容如市委、市政府前不久组织到沭阳考察回来后学习沭阳发展工业园做法向干部借款建市工业园就实实在在解放思想体现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采取这个办法市工业园就不会有今天发展速度和成效因此我们今后要注意通过外出考察、选派人员到先进地区挂职学习、聘请先进地区专家到我市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对们先进工作理念、工作作风、优惠政策、发展经验要认真学认真借哪怕一点一滴只要学到手就会产生意想不到效果就会使思想解放向前迈出一大步

其次坚持主攻工业不动摇==有一定工业基础这公认学习泰州就要把工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坚持主攻工业不动摇首先要继续抓好企业改制==企业改革正处在关键阶段要以“无情改革有情操作”为原则合理把握改制力度和进度力求改制一个成功一个发展一个其次要提高“一园三区”建设水平应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档次力争“七通一平”或“十通一平”达到美化、绿化、亮化;工业园区管委会要抓紧进园行政服务中心、经济环境治理办公室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办事程序为客商和业主提供“保姆”式服务;同时要把“一园三区”建设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强化对入园项目严格审核把关多上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实现入驻项目数量和质量不断突破第三要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市有些企业为什么常盛不衰就在于们成立了研发机构依托科技力量支持为此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路子有条件企业都要建立研发中心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姻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坚持东向发展不动摇省委、省政府作出“东向发展”决策提出鼓励沿边县市加强对东部地区政策研究对苏浙地区实际效果显著政策举措可以比照执行我们==属于==边缘县市要抓住这一政策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走出去、引进来融入长三角特别要牵手泰州扬子江制药业、双登蓄电池等企业与我市医药制药、再生铅等产业有一定互补空间建议依托目前建立关系筹备两地企业家联谊会通过合作和设立分厂方式延伸铅冶炼、制药、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使之做大做强成为我市东向发展“试验田”

第四坚持培育主导产业不动摇要学习泰州市大力实施以工兴城、做大规模企业、做强产业集群做法利用我市现有废旧塑料、再生铅、制药、小食品等产业集群利用外资或民间资本建成大市场力求打造出在全省、中原地区乃至全国知名“铅业城”、“药业城”、“小食品城”等此外要引导培育牛肉干、小机械等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使之生命力更加旺盛

第五坚持项目建设不动摇项目投资载体无论招商引资还国家投资都以项目建设形式实现没有项目就不可能形成现实生产力发展速度和质量也就没有保证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搞好项目储备认真扎实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狠抓一批起点高、效益好、能起带动作用大项目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既要重视经济发展项目又要重视社会发展项目要综合运用行政引导和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引导和服务对项目建设作用

第六坚持加大投入不动摇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不管一、二、三产业还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都要尽可能加大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当然我市经济还处于负重爬坡阶段靠财政不可能增加投入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融资渠道通过政策吸引、土地优惠、财政税收返还等方式尽可能吸引利用外来资金和民间资金;同时还可以通过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吸引金融部门投资总之要通过全方位、多领域地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第七坚持全民创业不动摇市委关于全民创业部署已有一段时间了但目前看进展不大全民创业首先干部要创业、要带头在姜堰市们鼓励党政干部离岗创业五年内保留现有职务、工资及福利待遇五年之后愿意回来待遇不变这一措施激发了一批干部“下海经商办企业”我们也要借鉴其做法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允许干部离岗招商、离职办企业现在==大街小巷、角角落落有不少麻将场不光有老人还有中年人、年轻人而且中青年占大多数这一种严重劳动力资源浪费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激励措施等渠道激发这些人创业热情引导们实现由赶“麻将场”到奔市场转变在加大宣传力度方面可以把学习泰州等先进地区经验与我市进行对比让大家在强烈反差中产生出羞愧感和好胜心同时对先进地区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宣传让大家在耳濡目染中自觉校正行为刻意营造出“创业光荣、发展有责”浓厚氛围;在建立激励机制方面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对那些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环境方面做出贡献干部、职工、群众经济上给重奖政治上给荣誉形成正确发展导向

第八坚持优化环境不动摇环境代表着形象蕴藏着生产力体现着实力现代社会竞争更突出投资综合环境竞争学习泰州就要树立“亲商、安商、富商”意识创造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投资环境要加大对“吃、拿、卡、要”和“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查处力度对破坏经济环境案件发现一起严处一起;要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彻底改变在中心挂号、在部门办事现象做到办事不能出中心切实解决办事层次和环节弊病使行政服务中心真正发挥出应有作用各经济主管部门、执法执纪部门都要从自身工作职责出发努力为优化我市经济环境多出力做实事做好事真正把“人人都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投资环境”变成大家自觉行动并生发出实实在在效果

第2篇 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

按照县委安排,20xx年x月下旬,县委组织部组织县委政研室、政府办、人力资源局、编委办一行7人赴安徽省cf县、四川省jt县,考察学习两地人才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地人才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一)cf县

cf县隶属于合肥市,1965年由寿县、定东、肥东、肥西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总面积1922平方公里,人口78.99万人,辖15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近年来,该县按照“三年倍增,跻身十强,全面达小康”的总体战略部署,致力于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从人口大县向人才大县转变、从贫困县向十强县转变,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预计到2023年,全县人才资源总量达6万余人,年均增长15%左右,人才密度达到7.46%。cf县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1.树立一个观念

cf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把人才资源当作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来培育和运用,把人才工作作为实现“跻身安徽十强县”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来抓。认为对人才的投入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最具远见和回报最高的投入。县委常委会每年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县四大班子积极支持、参与人才工作的调研、座谈、慰问、培训等活动。数十位享受政府津贴人才、市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均有领导结对联系。县里时常召开人才工作调研、座谈会,邀请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参加,征求意见、建议。

2.制定两类规划

cf县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融入合淮、与市俱进”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关于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的科学规划。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获取充分论证数据的基础上,邀请人才管理专家进行指导和把关,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人才工作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cf县“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我县农村适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cf县“26121”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意见》(2023年至2023年,在全县建立200名党政正科级后备干部和60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建设培养1000名村级后备干部,引进培养200名本科以上的财政、金融、城镇规划等急需的专业性后备干部,培养10000名乡土实用人才)、《cf县“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该规划目前正在交由合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商行政管理学院、安徽省社科院的专家论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人才工作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方针、目标任务,确立了当前及以后全县人才工作及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措施。县人才办根据全县人才发展规划每年都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切实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

3.健全三级网络

按照党管人才的总体要求,一是县委成立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定期研究人才工作,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各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县委组织部设人才办,县人社局设专家引进局,落实人才工作制度。县人才办根据人才工作规划每年度制定人才工作要点,明确职责,分解任务,每月有计划安排,每半年有工作小结,年终有年度工作总结。县直各部门和乡镇(区)都明确专人分管和具体从事人才工作;三是各村由“一村一名大学生”担任村级人事人才工作信息员,负责统计各村乡土人才、技能人才、劳动力资源供需情况。

4.创新四项机制

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优秀人才选用新途径。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大力实施“引才工程”,每年引进50名以上硕士研究生,每年争取引进1-2名高层次的“海归”人才,每年补充100名左右中小学教师、80名左右医护人员、20名左右农业技术员。鼓励用人单位采取编外聘用、岗位聘用、项目聘用、兼职、咨询、科技攻关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以及短期服务等柔性手段引进各类人才。引进以色列、日本草莓专家到cf指导草莓生产,使土地收益每亩达到4万元;引进合肥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安徽农大教授和博士生来科技攻关。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工作,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实施“百名高校毕业生储备计划”,通过民营企业自荐、国有企事业单位指定等方式,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加大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每年公开招聘5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担任村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到2023年基本实现全县每个村(居)有1-2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中,拿出一定比例定向招收各类优秀人才,开启体制外优秀人才向机关、事业单位流通的大门。

二是创新人才开发机制,拓展农村人才成才新途径。大力实施“十万农民培训工程”,开展“农技专家到田头”活动,完成农村实用人才开发“121目标”,即选拔100名扎根农村的农技推广骨干,造就2000名农业经营、营销管理人才,培育10000名种养能手。把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能手等实用人才纳入全县人才资源信息库。对部分具有特殊专长、贡献突出的农民技术人员,打破传统职称评定办法,破格晋升或评定相应技术职称,激发广大农村人才学习、创业的热情。

三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保障人才发展新体系。设立cf县“突出贡献人才奖”,每三年评选一次,重奖取得重大成果和显著效益的优秀人才。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奖励等,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引进、人才激励及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对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公开评选、予以重奖。在工业、农业、教育、卫生等领域,每三年开展一次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活动,已选拔两批45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并开展服务基层活动,对拔尖人才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给予奖励。企事业单位有针对性地设立灵活多样的特殊人才津贴。

四是创新人才培训机制,开创人才素质提升新格局。进一步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采取选送人员到清华和中国人大等高校异地培训、请专家和学者到当地培训、组织当地专业人员和党政领导干部就地培训等多种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几年来,举办了党政领导干部、青年后备干部、城建规划和园区建设、企业管理和财政金融人才、乡土实用人才、农民工技能、村居干部等各种培训300多班次。仅2023年就举办培训99个班次。充分发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龙头作用以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示范作用,鼓励企业采取委托培养或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培养经营管理人才,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后备队伍建设提供保障。

5.强化五项举措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等政策措施,来吸引人才、凝聚人才、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激励人才。在人才发展规划中、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中、科技后备干部选拔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县直机关单位干部到乡镇或企业挂职锻炼管理规定中、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都对做好人才工作作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先后制定了《cf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实施办法》、《cf县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办法》、《cf县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工作意见》、《cf县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暂行规定》、《cf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末位淘汰暂行办法》、《cf县关于加强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cf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工作暂行规定》、《cf县关于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创造出聚集能力强、工作环境优、成果转化快、社会荣誉高、成长进步快的优良人才环境。

二是强化资金投入。将人才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奖励等,并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工作的实际需要,逐年增加经费投入。几年来,对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企业纳税大户、专业拔尖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奖励资金累计达2000余万元。此举有利地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提高了优秀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建立继续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继续教育经费,用于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同时,积极引导和推动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工作经费的投入,为人才工作打基础。

三是强化平台服务。在人才政策充分落实的条件下,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机构改革等方式推动发展,使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200多家,全国500强企业落户近10家,金融单位10余家,一大批教育、管理、技术人才在cf找到了事业发展的舞台。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等模式,为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在《cf先锋网》、《cf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县“两台一报”开辟人才工作专栏,为人才交流提供平台。

四是强化宣传报道。在营造氛围方面下工夫,通过向“合肥人才工作”和县新闻媒体报送信息,宣传人才工作先进典型、经验做法;组织优秀人才成就图片展,制作拔尖人才专题片,全面宣传人才工作成果,形成了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五是强化人才流动。既通过好的政策广泛引进优秀人才,让人才为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也畅通出口,组织各类人才下基层服务、挂职锻炼和结对帮扶等,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向省市流动。

第3篇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外学习考察报告

为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的认识,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我校第十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行65人,在自治区党校巡视员、校党委委员格桑培杰同志的带领下,于2003年11月7日至11月21日赴珠海、深圳两地进行了为期14天的考察学习。

一、基本情况

根据珠海市委党校学习考察计划安排,学员们先后聆听了珠海市委党校校委委员、副教授雷雯同志作的“珠海市情介绍”、市仲裁委周盛盈同志作的“创新制度,构筑预防腐败新机制”、余信鸿教授作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贪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宋海燕副教授作的“cepa对深圳经济的影响”、市委办刘福祥同志作的“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是发展的关键”、省委党校林子英教授作的“中青年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以及香洲区委办张献斌同志作的“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体会”。同时,大家还参与了珠海市委党校中青班课题调研汇报会,听了“cepa对珠澳经济的影响”、“珠海市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情况的调查”、“严格依法行政,努力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干部能下问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珠海西部工业园区竞争力的思考”等调研报告,倍受启发。结合着理论学习,学员们还先后参观了珠海市容市貌、科技创新海岸、大学园区、格力集团、工业园建设、农村及临港工业区、驻澳部队珠海驻地等。

在深圳市委党校,学员们聆听了刘校长作的关于近几年深圳发展状况和近期所进行的几项重大改革试点情况的报告,并认真解答了学员们的提问。

通过听课学习和实地参观考察,学员们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所到之处,受到了两地市委党校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大家深深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为期14天的考察学习,不仅使学员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学到了经验,受到了启示,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相信对今后学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将会大有裨益。

二、珠海、深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经验

珠海、深圳成立特区后,两市市委、市政府带领珠海、深圳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形成了全民思发展、谋发展、议发展、参与发展的良好局面,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是发展的关键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东与香港水域相连,南与澳门陆地相接。是一座著名的花园式海滨港口城市。珠海自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以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从一个当初经济结构单

一、工业基础差、偷渡港澳严重的一个小渔镇发展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农渔业、商贸旅游业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珠海利用所处的地理优势和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气魄,创造出令人一瞩目的成就。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0多亿元,是1979年建市之初的175倍,年均增长2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1万元,城市绿化率达到43%,1999年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珠海“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确定了“三基地一中心”(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科技产业基地,有较强吸引力的产学研基地,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有较强辐射力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发展方向,也就是把珠海建成珠江三角洲的花园式海滨城市,并预计2023年实现现代化。

深圳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已由“三来一补”经济走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之路,拥有康佳、tcl、创维等10多个电子电器为主的全国名牌产品。2002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名列全国第4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5560美元,列全国第1,财政收入300多亿元,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名列第三。深圳确定了创建国际化城市的目标,预计在2023年率先实现现代化。

珠海、深圳两市2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归其原因:虽然两地有其自然的地理优势,有国家适当倾斜的经济政策和支持,但更主要的是得益于两市人民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这也是两市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珠海、深圳两市虽然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但并未就此停滞下来,而是始终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以加速发展作为自身的第一要务。抓住中国加入wto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地处对外开放前沿和拥有海港的优势,锐意进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走高科技发展之路;同时按照gepa协议,珠海市拟定了珠海大开发的宏伟蓝图、深圳市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的发展思想”,两市还构画了建设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州经济圈的蓝图,继续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田。

(二)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中的导向作用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中国加入wto后,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经济的手段和方式也需因时而变,因为政府的管理行为、管理手段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考察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珠海、深圳特区政府善于工作创新,勇于打破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自觉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积极发挥政府的市场导向作用,把工作置于市场经济的框架中,从市场中去寻求突破发展,政府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为公共社会服务上,实行政府职能定位市场化,服务市场化。珠海市就提出了“ 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口号,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和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从而达到了双赢。2002年,新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04个,合同利用外商投资1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6.98亿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特区一直实行归口管理,但由于政府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和监督者,从而造成效率低下,老百姓办事难,易滋生腐败。现正在探索“行政三分制”:即首先设立咨询委员会,委员们由大学教授、有关专家等社会人士兼任,不设专职,委员们负责调研,向人大提出法律政策建议和报告,人大审议通过后,以政府公报形式对外公布;政府及其具体部门只有执行权,执行情况由全社会来监督;老百姓如发现在执行中出现违反法规、制度的情况,可向监察局告状,如对处理结果不服,可启用司法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三分制”的探索和实行,目的在于建立“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以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wto规则的管理模式。

珠海斗门区农业示范园区位于珠海市西部,相对较为落后。珠海市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政府出资培训农民学习养鱼技术,让农民由种植甘蔗向海产养殖转变,并出资帮农户修建鱼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按照公司+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农户找到了市场,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实现了农户、公司、政府三赢。这种经营模式,现在当地农村普遍推广,并在实践中日趋完善,这也正是政府在市场中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的结果,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考察报告格式 ·民办教育考察报告 ·服装企业考察报告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三)合理的规划,高效的城市管理,打造优质环境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珠海号称浪漫之城,以人为本、山水共享是其发展的主题。该市大力实施功能区带动战略,高起点进行城市规划,把整个珠海市作为生态示范区,使之建设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旅游和投资创业的现代化城市。市政府强化城市管理职能,做到“八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按规划征用和划拨建设用地、统一按规划控制功能分区、统一按规划控制标高、统一审查设计、统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一风景园林绿化管理、统一市容街道管理,高质量地进行城市建设。在城市管理方面,突出“三分建、七分管”的思路,珠海在全国城市中率先成立了城市管理法庭,制定了环保、规划、国土、园林、卫生、城管等一系列的法规,达到了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水平。同时,注重以优美的环境增添城市的吸引力,大力发展生态资源产业化旅游基地,明确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即城市发展个性化,城市生活社区化,城市主导产业服务化,城市布局合理化,城市要素及群体间关系共生化、协调化,城市管理、建设、决策程序化、法制化。在城市建设中把绿化面积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实行市长生态环保第一责任人制度,从而把珠海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显山露水的花园城市,2000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成为国家级的环境保护城市和园林城市。通过环境优势构建的平台,又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统一发展,同时也为珠海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广纳人才,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珠海市高新技术产业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尤其是从1999年实施功能区带动战略以来,珠海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增长,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生物技术及医药等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珠海市支柱性产业,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的总产值达218亿元,经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79家。尤其是“大学园区一科技创新海岸”,建立起一批高起点、宽领域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大学园区”按“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原则,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十多所国内著名高校在珠海设立分院,为珠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同时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和企业研究与开发、投融资体系,为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一个非常有利的环境。珠海已相继建立了三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1年,珠海市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第十一个软件产业基地。

发展高科技产业需要大批高科技人才。珠海市以优惠的政策、低廉的投资成本,吸引了十多家国内著名大学和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与研究机构落户,从而聚集了科技创新能量,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深圳虽然只有二所高校,但采取优惠条件吸引了高素质人才,使得国内外人才汇聚深圳创业,同时在人才培养选拔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公派留学人员,市财政保证每人每年培训费20万元,送到国外培养;二是高薪聘请,到国内各大学招聘2万多名博士、研究生等拔尖人才;三是逢进必考,凡调入深圳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参加统一考试。

珠海、深圳两市在经济总量上来之后,不再是简单的追求发展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引进项目上由过去注重数量而转向根据完善城市功能来确定项目,以高科技企业、高知识聚集行业为主要引进项目,从而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三、学习考察的几点启示

全体学员通过对珠海、深圳市的学习和考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思路,更新了观念,并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返回后,经过各小组的认真研讨交流,启示如下:

1、珠海、深圳市自成立经济特区二十多年来,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得取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目前,在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各族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为西藏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为此,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带头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并且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从而不断推进我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2、只有筑好巢,才能引得凤凰来。西藏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交通、能源、通讯等基本要素之间的互动促进作用,并制定和着力实施土地使用、户籍管理、税费征收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创造良好的软硬投资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区内外国内外的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尤其要注重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西藏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要找准优势,合理定位,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如旅游业、生物制药、矿产资源开发等,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从而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

3、西藏目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国家投资和兄弟省市的援助,要加快我区的发展单凭国家财政投资是不够的,还需要各级政府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各方的人才、物力、财力,参与到我区跨越式发展中来。我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先要实现农牧区的小康,各级政府应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结合本地优势,加快农牧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走公司+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与内地有实力的企业合作,提高农牧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从而实现我区农牧民增产增收。

4、珠海市构筑生态环境平台,并使之转化为经济优势,吸引了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落户珠海,使珠海经济保持持续高速的发展。而生态资源丰富的西藏,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人和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但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为此,我区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牢固树立“生态立地、生态兴地、生态强地”的思想,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避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弯路。在我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本着大旅游、大区域、大市场、大产业。

第4篇 赴外学习城市绿化建设及拆迁的考察报告

市人民政府:

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市人大副主任___、市政府副市长___带队,市建管委牵头,组织市规划局、市房产局、市公安局、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港区、市城管综合执法局等11人赴海口市、昆明市、南宁市和重庆市考察学习城市绿化建设及拆迁工作。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概况

1月13日晚到达海口市后的第二天早上,海口市王副市长带领我们考察人员参观市容市貌、城市公园、城市绿化、小区建设和城市规划展,介绍了海口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经验。17日下午到达昆明市听取市人大、市政府关于城市建设的绿化、拆迁工作的经验介绍,晚上参观城市亮化工程,第二天参观昆明市北二环、东二环拆迁现场,规模大、战线长。18日晚到达南宁市参观城市亮化工程,第二天听取市人大、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对规划、拆迁、建设工作的经验介绍。20日到重庆市参观两个中心城区的拆迁、绿化工作,并听取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拆迁、绿化工作的经验介绍。7天时间,考察4个城市,所到城市都热情好客,传经送宝,看了很多靓点,听了很多经验,思想感触很大,达到了解放思想、扩大视野、学习经验的预期目的。

二、考察城市的主要作法及经验

综观几个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作法和经验,特色鲜明,成效明显,可以概述为“力度大、资金活、品位高、氛围浓、效果好”。海口市和南宁市都是国家级园林城市,昆明市和重庆市也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先进单位,海口市还是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积累了丰富的园林绿化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具体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理念创新,以城市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各城市都成立了城市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城市建设副市长任副组长,政府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城市绿化建设的指导、协调、监督工作。各城市都将绿化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以绿化建设带动城市建设,以城市建设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牢固树立“规划植绿、拆违复绿、通墙透绿、见缝插绿、治污变绿、改城造绿”的全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和利用城市的园林绿化、公园、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优势,以园林绿化资产为纽带,建立良好的投融资平台,有效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南宁市XX年1至10月份引进内外资合同项目745个,合同资金317.68亿元;全市“十五”期间城市房地产投资252.96亿元,占全市gdp的11.34%,拉动gdp增长1.2%。

(二)规划先行,凸现特色,高起点编制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注重城市绿化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并结合各自的实际形成鲜明的特色。海口市突出适宜居住的城市特色,南宁市突出四季如春的城市特色,昆明市突出观光旅游的城市特色,以此拉开城市绿化格局,各自形成了亮丽的风景线。海口市充分利用美丽的滨海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优良的生态环境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突出“热带风光”和“海滨城市”特色,编制了《海口市城市园林绿化总体规划》、《海口市绿地系统规划》、《海口市公园系统规划》等,从整体布局、长远利益上明确了城市以及城市的道路、公园、广场等近远期绿化建设的重点和具体内容。同时,严格规划审批管理,出台了《海口市城市绿化条例》、《海口市万绿园管理规定》等配套规章制度,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目前,海口市基本形成了以椰子树等棕榈科植物为主,配置常绿乔木和四季间隔开花的树木花卉,点、线、面相交映的总格局,展现出“椰风海韵、热带风光、终年葱翠、四季常青”的园林绿化景观。

(三)改革体制,盘活资本,多渠道筹措城市绿化建设资金。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打破城市建设项目投资由政府“独家买单”的模式,实现融资渠道社会化、多元化、市场化。一是贷款建设。充分运用收回的闲置土地等存量资产作为资本,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贷款建设。XX年9月,海口市政府与开行签署了120亿元的开发性金额合作协议,已到位资金16.05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二是融资建设。通过出售冠名权等形式,引导企业融资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海口西海岸带状公园绿化建设,总投资3000多万元,但政府实际投资仅1000万元,政府通过授予冠名权和“谁投资、谁受益”的优惠政策给予补偿,有效地带动沿岸企业投资,填补了绿化建设缺口资金。三是举债建设。昆明市对城市新区和待开发区等地段的绿化建设投入,通过政府贷款负债的形式,先完善配套公共区域的绿化建设,实现土地升值,再通过土地拍卖的回报价值逐年偿还债务。通过多渠道地筹措建设资金,有效地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进程。

(四)政策保障,协调配合,形成旧城拆迁工作的强势力量。一是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各城市都制订了有关旧城拆迁及补偿工作的规章制度,南宁市人大对旧城房屋拆迁形成了决定,海口市针对城区违章建筑的拆迁工作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南宁市投入拆迁赔偿资金1亿元,成功拆除了市中心的别墅区,改建为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五象广场,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小憩的活动场所。二是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市政府牵头,组织发改、建设、房产、规划、国土、公安、法院、广电、信访等相关部门成立拆迁工作专班,新闻媒体全程跟踪做好拆迁的正面宣传,法院对绿化拆迁户的诉讼不予受理,信访部门对此类信访件不予批转,但要负责做好拆迁户的说服解释工作。昆明市耗资35亿元,在认真做好拆迁思想工作的基础上,成功将全长16公里的东二环、北二环的旧城建筑全部拆除,拆除面积177万平方米,正按“总体规划、分期建设、控制绿地”的思路进行改造建设。三是抓住难点,全面推进。对于拆迁“钉子户”,按照“自拆为主,强拆配合”的方法,先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并下达限期拆除通知书,如仍不服从统一安排的,组织工作专班强制拆除。海口市拆除的177宗建筑中,其中政府强制拆除15宗,占8.5%。

(五)加大投入,打造精品,建设高品位的园林绿化城市。一是加大绿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各城市每年都从城市维护费和地方财政中预算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为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提供了资金保障。重庆市在筹办亚太地区市长峰会时,投入绿化建设和整治专项资金2.26亿元,完成绿化面积78.32万平方米,使重庆的绿色城市形象有了明显提升。二是提高园林绿化设计建设档次。南宁海口市在绿化设计中强调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以栽植大树和海南特色树为主,大气魄开展绿化,城区新建主干道路两侧,乔灌木相互交错,立体绿化层次感强,城区道路绿化率达到了40%。海口市注重植物造景和园林小品的和谐配置,城市绿化风格明显,塑造了绿色精品,海府路突出大特区、热带海滨的特征,形成了雄伟大气、层次分明、色彩跳跃感强的绿化风格;海秀东路突出休闲商业特色,形成了富丽繁华、风情万种的绿化风格;滨海东路突出滨海热带风光特色,配置热带特色树种,并设置了千姿百态、富有滨海气息的园林小品,塑造了海口市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造型丰富、四季常青的绿色精品。三是加强园林绿化的日常维护监管。建立了城市绿化监察网络,强化日常维护监管。重庆市在主城区划定了2期城市绿化禁建保护区,总面积1.7万公顷,地块120块。昆明市设立了绿化投诉中心和举报电话,鼓励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各种违法违规破坏绿化的行为。同时,大力发展城市空间的垂直绿化和立体绿化,绿色城市的格局日益形成。目前,海口市、南宁市、昆明市、重庆市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43.64%、39.56%、34.36%、26.33%。

[nextpage](六)宣传造势,强化意识,全民共建绿色家园的氛围浓厚。市政府将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绿化意识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南宁市常年在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绿色家园建设的深远意义、近期重点和长远目标,做到家喻户晓,并将爱绿护绿教育纳入了小学教育课程,使全民的爱绿护绿意识明显增强。在城市绿化中,行政、企事业单位捐赠大树,减少政府投入。海口市每年都开展大型的绿化宣传活动,并实施了“全民义务植树卡”制度,全市党政军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已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近五年来,全市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3.6%,共种树55万株,栽花300万株,种植地被植物250万平方米。同时,积极开展“花园式单位”和“绿化达标单位”创建活动,全市共有“花园式单位”和“绿化达标单位”349家,全民共建绿色家园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

三、结合黄石实际的工作建议

通过考察学习海口、昆明、南宁、重庆等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我们深感压力沉重,虽然我市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述城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存在着规划滞后、设计水平不高、绿化精品不多、建设力度不大等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加大规划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步伐,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夯实基础。

(一)加大考察学习力度,创新理念,推进发展。这次考察学习,收益匪浅,感触颇深,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取得了真经,这将对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绿化和拆迁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为此建议,XX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分期分批地到南宁等城市考察学习绿化建设管理工作的先进作法和典型经验,进一步创新建设和发展理念,指导和推动我市园林绿化建设上台阶,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夯实基础。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明确目标,强化意识。加强爱绿护绿教育是我市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拓宽视野、积极参与、关注支持园林绿化建设,力争2023年前完成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目标。爱绿护绿教育要唱响旋律,市委、市政府要将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将生态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意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社区、居委会要组织开展“全民建绿、自觉护绿”专题教育,城区各小学要将爱绿护绿作为小学生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良好的爱绿护绿意识。爱绿护绿教育要走向社会,《黄石日报》、黄石电视台、黄石广播电台都要设立“建设绿色家园”专栏,及时宣传近远期绿化建设重点和目标。爱绿护绿教育要贴近生活,要确定一个日期作为每年固定的“绿色宣传日”,每年组织一次“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通过实际行动,使广大市民的爱绿护绿意识有明显增强。

(三)加大规划编制力度,严格管理,突出特色。要尽快完成《黄石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做好黄石园林绿化的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规划,规划要明确各区域绿化的具体控制指标,要突出依山傍水的城市特色,充分展示中国青铜文化和矿冶名城的精神风骨。要尽快出台《黄石市绿线管理办法》和《黄石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管理规定》,园林部门要严格绿化方案审查,规划部门要保证绿化用地,对市政、道路、小区等建设项目的绿化区要形成点线连接,规划部门对已经划出的绿化范围要严格进行控制,配合园林部门督促建设业主落实绿化建设。城市绿化与城市建设要实行规划、施工、验收“三同时”。对“绿线”范围内的园林绿化用地,包括街道绿地、单位庭院绿地等,不得改作他用,更不能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

(四)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灵活形式,积累资本。高品位的园林绿化建设必须有雄厚的专项资金作保障。要充分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手段,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市场融资为辅”的多层次园林绿化建设筹资渠道。政府投入可以每年从城市维护费、财政预算经费、房地产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建设资金,市场融资以拍卖土地、出售冠名权、租赁使用权等多种形式,盘活城市可利用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源,不断积累城市绿化的发展资本。要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扶持建设的机遇,积极申请专项贷款,为我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进一步加强绿化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做到专款专用。

(五)加大体制改革力度,理顺机制,完善体系。以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为机遇,进一步深化城市绿化建设体制改革。在运营机制上,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绿化行业从设计施工、管理养护到种苗培养每个环节都可以引入市场经营机制,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可以向市场公开招标,道路、公园的绿化管理养护可以采取转让、委托、租赁、承包、合作等形式,以减少政府投入。在市场主体上,要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引导成立城市绿化建设投资公司、城市绿化规划设计院、城市园林绿化开发研究所等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努力培育1—2家适应市场发展的竞争主体。在绿化管理上,要强化市区两级管理,不断完善绿化管理的社会机构,逐步完善绿化管理责任网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管理。在制度建设上,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体系,保证城市园林绿化目标的顺利实施。

(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扩大绿量,多出精品。抓好中心城区的绿化建设,是城市绿化工作的当务之急。一是要突出绿化项目建设。要继续实施滨水绿化、景点绿化、道路绿化、社会绿化“四大工程”,重点抓好人民广场改造、大众山风景区建设和小区绿化建设等20项绿化项目工程。二是要不断扩大绿化数量,要抓好沿路铺绿,突出道路两旁的绿化带、行道树的栽植工作,努力形成“一路一树,一路一景”的绿化风格;要抓好拆违复绿,加大城区违法违规建筑的拆除力度,拆除后尽可能地恢复为绿地;要抓好见缝插绿,推广屋顶盖绿,小巷铺绿,破墙透绿。三是要提高绿化科技含量。要积极培育新的绿化品种,做好外来植物种类的引种、研究和栽培工作;规划设计要注重乔、灌、花、草、藤的合理配置,形成多种乔木相间的立体绿化格局;要做好树木、花卉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工作的科技含量,提升档次,多出精品。

(七)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改善环境,增强功能。以加快城中村村改造步伐为主线,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工程,不断改善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一是要制定配套政策。市政府要结合黄石的实际情况,制定房屋拆迁工作的管理办法和赔偿标准,对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安置资金使用、拆迁责任单位的权责等予以明确,为房屋拆迁工作提供依据。同时,要加强房屋拆迁管理相关法律、规定和规范性文件的宣传力度。二是要形成工作合力。市政府组织发改、建设、房产、规划、国土、公安、法院、广电、报社、区政府等相关部门成立拆迁工作专班,统一协调,形成合力,为旧城拆迁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三是要抓好试点建设。XX年的旧城拆迁工作,要在围绕磁湖南北岸开发改造和文化宫、联合村、东风路等地块改造基础上,拆迁工作有新的突破,力争打造1—2个旧城拆迁示范点,总结经验,逐步推进,全面推进我市旧城拆迁改造工作进程,不断改善市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的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

赴外学习考察报告(4篇范文)

为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借石攻玉实现崛起==月==日至==日市委、市政府组成党政考察团由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带队市领导====、===、==、===、==、==及市直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计30余人参加赴江苏省泰州市全方位考察其工业发展、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等方面工作考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赴外学习信息

  • 赴外学习考察报告(4篇范文)
  • 赴外学习考察报告(4篇范文)36人关注

    为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借石攻玉实现崛起==月==日至==日市委、市政府组成党政考察团由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带队市领导====、===、==、===、==、==及市直有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