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党课培训心得:论科学发展观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有幸参加了xx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第1届党课培训班!在学习期间,我始终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每一次学习,各位老师对党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旁征博引,让我在无比叹服的同时深受鼓舞和教育。让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让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国___!更加坚定了我加入中国___的决心,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感觉自己的思想收到了无限的升华。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在这次党课中,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它是我们党的思想继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之后的我党又一重要理论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这个主题。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在新时期发展中,虽然国家富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高了,但是我们不能够忘记党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还必须的坚持三大优良传统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一根本宗旨和党的性质的体现,是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求实精神,对待人民利益的高度负责精神,对待自身的彻底革命精神的集中反映,是我们党团结人民,克服困难,战胜敌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每个___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都应学习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___员。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样重要,虽然党的三大作风中没有包括艰苦奋斗的作风,但是三大作风和艰苦奋斗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艰苦奋斗作风对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样有决定性的意义。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今天所讲的艰苦奋斗,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内涵,赋予了伟大的时代意义,它不仅包含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艰苦奋斗的工作热情,而且包含着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和与人民共甘苦的政治本色;它不仅是实现___员人生价值的基本方式和力量源泉,而且是实现___员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和行为保证。
在党课的学习中谈到了入党动机的问题。我认为,加入中国___,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目前就是为同学服务,一定要有服务的意识和做先锋模范的觉悟。因为中国___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脚踏实地的做实事,做好事。并向党员同志学习,学习他们在各个方面的表现。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具备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高素质的文明学生。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帮助人,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每个文明人终身必备的修养和美德。在尊师重教的文明社会里,我们大学生首先要尊重老师,理解老师,关心老师,服从老师的科学管理。我们不仅要尊师爱校,而且要把尊师爱校落实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学习书本知识投身社会实践,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人民,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这四个方面的统一。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我现在应该排除一切外界干扰,专注于学习。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学习马列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讲,马列主义是比科学知识更重要的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要运用相关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当然学习文化知识也必不可少。中国国产党党员一定也要是有过硬科学文化知识的人。
通过此次党课培训,让我明白从一个普通的学生,成长为一名中国___员,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它意味着党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我们在组织上入党后,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在思想上真正入党。还有,它使我意识到我党组织性纪律性之强,入党的条件之高,我发现自己身上尚有不足,距离真正的党员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一定会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以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让自己早日达到党员的条件,我会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投入到党的怀抱。今后,我将更加认真学习这些科学理论,使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强思想和世界观的改造,努力做到首先在思想上入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团结周围的人,带动他们一起来学习。我会以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地努力,不断地上进,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
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有更多出色的青年可以加入到中国___这个优秀的组织中来。希望党组织继续加强对我的培养、教育和帮助。
第2篇 优秀范文:深入学习毛泽东论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毛泽东论科学发展》文章体会到: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随着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人们生活需要的不断增长,就需要刺激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也不断创新,社会才不断进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类总是不断发展,自然界也不断进步,永远也不会停止。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才有所前进,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
学习文章体会到: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思想。体会到统筹1566范文网兼顾、适当安排、各得其所,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战略方针。搞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问题是综合平衡,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理论来源。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地区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top100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以上是《优秀范文:深入学习《毛泽东论科学发展》心得体会》的1566范文网范文详细内容,涉及到发展、不断、统筹、社会主义、进步、有所、科学、重要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第3篇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论科学发展观与企业党建工作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之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不断加速,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面越来越广,对企业自身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国内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积累的财富、经验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为我们在国际大环境下抓住机遇提供了条件。面对新的形势,企业党建的任务更加重大,要创新党建工作,激发企业活力,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
一、企业党建的内容
企业党建,顾名思义,是指企业中党的建设,包括企业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其目的是通过加强企业党的建设保证企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为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政治支持和保证,从而促进中心工作的开展。从内容来说,企业党建是党建工作的一项具体内容,是党建工作的一部分,或者说一个分支。它既有党建工作的固有内容,又有与企业相融合的个性化特点,是党建工作与企业建设的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下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新形势下企业党建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与企业党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原则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关于发展的最新理论,是指企业发展的重要指针。一方面,企业党建面临着新的挑战,迫切需要用新的思维来开拓新的境界,这对科学发展提出了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党建与科学发展观的统一性又决定了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统一的关系。
(一)企业党建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1.思想认识“淡化”。一是重经济,轻党建。部分企业对党的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有的企业片面认为只有中心工作搞上去,经济有了发展就是一切,其它都是无关紧要的。这种思想使得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被淡化,被弱化,放在了可有可无的地方。2.党组织作用“弱化”。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党组织成为企业的附庸,目前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党组织仍有很大的阻力,流动党员的党组织关系挂靠在人才市场中,几年交一次党费,无法有效参加组织生活,这使党员的积极性受挫,使党员的先进性难以体现。党组织开展工作“一靠惯性,二靠党性,三靠感情,四靠个人影响”,面临“一无权,二无钱,一张嘴巴讨人嫌”的尴尬境地。3.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退化”。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更多地关注其经济效益,天天忙生产成为常态,这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三会一课”制度无法坚持,一些党内正常的活动也无法开展。4.企业党务政工队伍“软化”。一方面普遍缺乏专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另一方面,政工人员又不被重视,一些企业在改革过程时,党群部门机构和人员成为撤并的首选对象,部分政工党务人员感到自己低人一等,“三年业务工作,工程师;三年政工工作,一场空”,大大打击政工人员的积极性,因而不安心党务工作,致使一些能力强、素质好的党务工作者转行。这些问题成为新时期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必须要直接面对的严峻挑战。这些也是企业与高等学校、政府、军队中“强势”党建工作的显著不同之处。
第4篇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论科学发展观实质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一切依靠人、为了人。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既要考虑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又要考虑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从执政的角度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执政为民,就是要遵循人类进步的本质要求,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顺应了这个要求,就体现了执政党的先进性,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所谓全面,就是方方面面都要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不能顾此失彼。所谓协调,就是要增强工作的系统性,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工作协调一致地向前推进。每个领导干部都wmjy.netcn转载请注明出处!要从全省工作的大局来考虑问题。发现有哪些不协调的地方,就要及时进行处理、调控,使之尽快协调起来。所谓可持续,就是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人类是不断繁衍生息的,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在我们这代人中消耗殆尽,人类失去了必需的生存发展环境,子孙后代怎么办?所以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当前的发展,这要进一步形成共识。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用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指导工作,使之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并转化为抓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巨大力量。实现这样的要求,最根本的是提高干部素质、端正执政理念。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讲,现在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领、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我们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我们的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来统一我们的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而发展是有阶段性特征的。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水平很低,物质极度匮乏,如何尽快丰富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问题,是面临的最大任务。所以我们党就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我国的经济总量大幅提升,wmjy.netcn转载请注明出处!人民生活已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进入这样一个物质基本满足需求、讲求提高发展质量阶段,如果我们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会违背客观规律、脱离时代要求,就有可能走弯路,以后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在这个时候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非常及时,同30年前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放一样,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也必将在今后发展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5篇 大学生论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所以科学发展观也会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应当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必将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其实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对自己征服世界进行反思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对我们理想的社会描绘了轮廓,如“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不可以为天下王。”;《秦律》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孟子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夺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失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等等,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源远流长.是啊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又提高了自己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科学发展观并不是我们一代人的成果,而是凝聚了许多从事社会科学的人的智慧和力量,吸取了许多优秀文明成果而形成的硕果,它具有继承性,同时又把前人的理论不断的推向前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在此种情况下不断丰富的。生产力狂飙式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通讯的日益发达等等。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如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顾局部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结果造成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极为不协调;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导致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导致贫富差距悬殊;区域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领土问题、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存在;人们由于不科学的生产活动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等。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也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产生的。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的联系的观点。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的两位学者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观以后,这种观念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后人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种观点,如九十年代在美国产生的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等。
中国___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为科学发展观。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观,它的提出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它的提出必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为本表明了中国___人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孟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他主张统治者要施行仁政,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唐太宗在位期间,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认为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毛泽东说过:“中国革命之真正胜利,中国革命的伟大力量,在于广大的民众之中。必须放手发动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中国革命才能取得最后胜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党和国家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人民谋利益;还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的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人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人类社会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表明中国___抓住了主要矛盾,十分重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重视保障人权,是非常正确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始终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要处理好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要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要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要有节约意识包括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资源等;环境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所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保护环境,我们也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我们要克服那种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其他工作的错误观点。所以,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
要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重视交通、通讯等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重视城乡教育、科学、医疗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调整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优先发展等,促进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看到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和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可持续发展观是这样的一种发展观,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保护环境,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害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样,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状况、地理环境、风俗文化等的差异性,就要求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时,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要因地制宜,也要因时制宜,立足于当地实际,利用当地的优势,大胆创新,发展特色经济,走出一条致富之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以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公司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建立归宿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保护严格的现代产权制度;同时又要勇于创新努力打造名牌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努力做大做强。无论什么行业,都需要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经济、社会等各方的工作,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动力,实践是认识的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同时认识对实践又具有反作用。作为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发展观,是被实践检验了的真理,它是非常正确的,它的提出表明中国___对___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我们必须贯彻执行的科学理论。作为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认识,它一定会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实践都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所以,我们要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所以科学发展观也会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应当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必将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其实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对自己征服世界进行反思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对我们理想的社会描绘了轮廓,如“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不可以为天下王。”;《秦律》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孟子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夺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失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等等,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源远流长.是啊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又提高了自己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科学发展观并不是我们一代人的成果,而是凝聚了许多从事社会科学的人的智慧和力量,吸取了许多优秀文明成果而形成的硕果,
具有寄承性,同时又把前人的理论不断的推向前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在此种情况下不断丰富的。生产力狂飙式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通讯的日益发达等等。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如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顾局部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结果造成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极为不协调;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导致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导致贫富差距悬殊;区域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领土问题、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存在;人们由于不科学的生产活动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等。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也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产生的。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的联系的观点。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的两位学者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观以后,这种观念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后人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种观点,如九十年代在美国产生的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等。
中国___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为科学发展观。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观,它的提出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它的提出必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为本表明了中国___人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孟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他主张统治者要施行仁政,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唐太宗在位期间,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认为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毛泽东说过:“中国革命之真正胜利,中国革命的伟大力量,在于广大的民众之中。必须放手发动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中国革命才能取得最后胜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党和国家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人民谋利益;还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的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人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人类社会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表明中国___抓住了主要矛盾,十分重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重视保障人权,是非常正确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始终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要处理好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要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要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要有节约意识包括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资源等;环境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所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保护环境,我们也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我们要克服那种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其他工作的错误观点。所以,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
要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重视交通、通讯等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重视城乡教育、科学、医疗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调整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优先发展等,促进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看到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和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可持续发展观是这样的一种发展观,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保护环境,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害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样,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状况、地理环境、风俗文化等的差异性,就要求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时,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要因地制宜,也要因时制宜,立足于当地实际,利用当地的优势,大胆创新,发展特色经济,走出一条致富之路。
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以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公司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建立归宿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保护严格的现代产权制度;同时又要勇于创新努力打造名牌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努力做大做强。无论什么行业,都需要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经济、社会等各方的工作,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动力,实践是认识的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同时认识对实践又具有反作用。作为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发展观,是被实践检验了的真理,它是非常正确的,它的提出表明中国___对___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我们必须贯彻执行的科学理论。作为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认识,它一定会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实践都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所以,我们要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
怎样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我认为,需要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并与中国经济建设、改革和开放的实际相结合进行探讨,从而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本文拟就此谈几点看法。
经济发展观的历史改革: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怎样发展,成了这些国家不得不面临的重大抉择。于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悄然兴起。当时,发展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发展的看法,走欧美已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唯资本积累、政府计划分配资源和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更多地强调进口替代式的封闭性发展,更多地强调不平衡方式对发展的推动作用。但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城市得到了发展,城镇失业率却上升了;人均gdp虽然增加了,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区发展差距却拉大了;由于依靠牺牲农业来推进工业化,农业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人本身发展的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被长期忽视,知识和技术的进展缓慢;重发展,轻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政府计划主导和集中发展经济,带来政府机构越来越庞大,滋生腐败,资源分配低效率、国有经济严重亏损,金融体系坏账趋增等问题。
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学家们就此对经济发展是什么进行了两次深刻反思,得出的结论综合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1、认识到发展是一个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进步的过程,它包括人的身体、技能和智能等素质的提高,适度的失业率,收入和发展差距的控制,逐步健全的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等等,而不仅仅是gdp的增长;2、重新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损害和忽视农业的发展,会导致工业化进程条件恶化;3、提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推动理论,认为经济持久和节约资源地发展,决定于知识和技术的进步,进而关键的是要加大教育等人力投资的比例;4、生态环境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总结二战后发展在损害生态环境方面的教训,提出了可持续和安全的发展理论;5、认识到改革和开放也是发展的重要动力。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后期的发展经济学将经济发展定义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其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城乡、就业、产业等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质量得到改善,比如人的素质得到提高;人均gdp持续增长。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科学发展观,关键在落实。只有更新思想观念、提高知识和执政水平、改革有关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执政为民,树立求真务实的政绩观。需要通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即政绩体现于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群众得了多少利益,群众满意不满意上,而不在表面的形象和数字上。要以人为本,转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将政府工作的重点转向为民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上来。
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型政府,使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可持续发展有政府体制和政策的保证。通过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清理和减少各类行政审批和收费及罚款;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压缩财政支出中行政公务开支的比例,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项目规定硬性的预算支出比例;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税体制,使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相统一;按程序办事,以法行政,做到公开、公正和公平,在行政和执法中尊重公民的各项权益;重视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城乡社区自治组织、慈善机构、各种文化组织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形成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家庭这样的社会治理结构。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要实事求是,不能搞绝对化,不能顾此失彼。笔者认为,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在工作中还需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处理好gdp增长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不能以gdp的增长来代替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但也不能因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忽视gdp的增长。gdp增长是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收入的基础,也是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财力基础。我们要纠正的是只顾gdp增长而忽视经济社会其他方面进步的发展模式。
二是处理好城市化、工业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保护耕地资源的关系。一方面,中国人多地少,土地是中国经济社会中最稀缺的资源,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土地特别是耕地需要严格保护。另一方面,在城市化过程中,未来十几年,将近4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其交通、居住、就业、受教育、购物等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规模的土地,包括耕地。我们反对的是乱占耕地、占而不用、宽打窄用,提倡的是以最节约土地的方式实现我们的城市化和工业化。
三是处理好禁止乱占耕地与工业要集中发展和人口要集中城市化的关系。需要清理的是乱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但不能简单否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业一定要进园区集中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一定要集中进入城市和城镇。这样才能形成聚集效应、节约使用土地、专业分工深化、协作便利、产业集群发展、获得外部效应。而要避免过去村村冒烟、户户点火、污水到处流、垃圾随处有的乡村工业化,以及村村像城市,镇镇像农村的弥漫式和马路式城市化现象再度出现。
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结合起来。宏观调控在控制经济过热时,首先要治理的是一些地方政府超能力举债、低价甚至负地价搞开发和招商、欠农民工资上工程、农民工未上社会保障、产权不清的国企投资等导致的经济过热;而对非国有企业投资、外资投资等,应当放宽审批,鼓励社会投资。对乱占耕地、占而不用、炒买炒卖土地等,也要从强化农民土地权益、改革征地制度、合理补偿农民、形成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功能、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监督作用等各方面的措施,来实现土地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投资和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向着形成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科学的宏观调控模式迈进。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的真谛在于“科学”,抓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科学”二字。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曾经形象地把任务和方法比喻为过河和桥、船的关系。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实现崛起,也有一个任务与方法的问题,既要提出科学的目标,又要确立科学的思路、掌握科学的方法。一言以蔽之,抓发展得讲科学。
科学抓发展必须强化能力素质。立足省情,走具有自身特色、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崛起之路,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然十分复杂,任务繁重而艰巨。科学发展是一种能力要求。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没有过硬的本领是不行的。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他们是不是具备谋划和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现崛起的进程。科学发展能不能上水平、人民群众能不能得实惠,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真本领的试金石。作为科学发展的引领者、正确思路的决策者、实践行为的示范者,领导干部要真正担当起领导科学发展的责任,就必须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提出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开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局面。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只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精神支撑;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社会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要实现全面发展,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处理好由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伴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因此,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人类的延续和代传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组织工作必须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思维模式、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不断开创新局面。
坚定不移地把抓好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来袭,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讲话时表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本身就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为此,我们首先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很显然,的意思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事实也正是如此,中国经济唯有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才有能力抵御金融危机。目前,我国一些对外出口企业已经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有的甚至濒临破产,对此本着抓发展的指导思想,政府应帮助企业迅速走转产的路子,及时摆脱对外出口的依赖性。就全国而言,按照的指示,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及时调整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才是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最好办法。
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中国有13亿人口,3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贫富差距悬殊的情况依然存在,民生问题依然是各级政府时刻不能忘怀的大事,面对金融危机的来袭,这个问题尤需引起高度重视。针对目前的救楼市,到底是救高房价还是救市场,到底是救开发商还是救无房住的老百姓,就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执政智慧。一些地方政府采取直接用纳税人的钱购买空置房的办法,就很受公众质疑。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逐渐侵袭,眼下又时值寒冬季节,元旦、春节也很快来到,稳定物价、稳定市场,确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受太大影响,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灾区群众,都能过上一个温饱无忧的冬天、度过喜庆祥和的年关,应是各级地方政府须臾不可懈怠的大事。
更有那些黑心小煤窑的黑心老板们,他们为了牟取暴利而不顾工人死活和安全。今天这里发生安全事故,一些矿工兄弟撒手人寰,明天那里又发生小媒窑安全事故,不知又有多少矿工兄弟命丧黄泉,中央和地方的安全监管部门就像消防队一样顾了这里顾不了那里……我们时常在报刊电视中看到这些新闻报道也不禁感到有点心惊肉跳。
这些问题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的基层监管部门的失职。他们拿着国家的俸禄却不为国家办事,有个别的甚至还有可能与那些黑心老板们勾结起来,使我们的制度和措施流于形式。这些人,特别是其中的党员领导干部,他们因利欲熏心而忘掉了党和国家的重托,忘掉了人民的期盼,他们这是在给党和国家抹黑。因此,最近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就是要严厉打击这些个别不法分子,要把他们当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让他们有一丁点市场,不允许那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不允许这些个别人的个别行为损坏党和国家在人民心目中的整体形象。不严厉打击这类人,我们就谈不上科学地可持续发展。
所以,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我们还要从完善制度和相关法律规范入手,不仅要对一些监管的具体措施和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还要在法律法规上明确地对那些敢于铤而走险的人施以重典。另一方面,特别是对一些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要有制约,凡是出了食品安全事故和人生安全事故时,也绝不能让这类人当旁观者,要让他们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能让这类人成为我们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不能让他们拖发展的后腿,不能让他们开历史的倒车!
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坚决地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全民的共同努力,注重科学地、可持续地发展,我们一定能够开创出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人民生活会更加幸福美满!
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6篇 大学生村官学习毛泽东论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整体上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真正搞清楚、弄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科学发展、怎样学习科学发展以及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地区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科学发展观从《实践论》到《矛盾论》,再到《论十大关系》等,毛泽东的思想始终影响和指导着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是从毛泽东时期就有的科学思想,符合当时的国情,客观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这也是此次学习中,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毛泽东论科学发展这一理论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细细品味的。通过学习,我体会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随着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人们生活需要的不断增长,就需要刺激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不断创新,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学习文章体会到: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思想。体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各得其所,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战略方针。搞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问题是综合平衡,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理论来源。学习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用这一理论武装头脑,使之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牢固理念,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认识提高了,行动才会自觉,理论的作用才能发挥。虽然我们不可能通过一次学习就很快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但是,必须学会蕴含在科学发展观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会分析解决具体发展问题的科学态度。党员领导干部尤有必要紧密联系改革发展实践进一步深化学习、深入思考,把思想收获转化为指导发展的实际能力。
科学发展观博大精深,推动科学发展任重道远。要充分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真谛,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才能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第7篇 优秀范文:大学生论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本页是1566范文网最新发布的《优秀范文:大学生论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的详细1566范文网范文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所以科学发展观也会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应当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必将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其实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对自己征服世界进行反思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对我们理想的社会描绘了轮廓,如“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不可以为天下王。”;《秦律》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孟子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夺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失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等等,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源远流长.是啊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又提高了自己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科学发展观并不是我们一代人的成果,而是凝聚了许多从事社会科学的人的智慧和力量,吸取了许多优秀文明成果而形成的硕果,它具有继承性,同时又把前人的理论不断的推向前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在此种情况下不断丰富的。生产力狂飙式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通讯的日益发达等等。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如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顾局部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结果造成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极为不协调;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导致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导致贫富差距悬殊;区域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领土问题、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存在;人们由于不科学的生产活动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等。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也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产生的。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思想汇报专题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的联系的观点。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的两位学者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观以后,这种观念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后人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种观点,如九十年代在美国产生的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等。
中国______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为科学发展观。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观,它的提出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它的提出必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为本表明了中国______人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孟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他主张统治者要施行仁政,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唐太宗在位期间,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认为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毛泽东说过:“中国革命之真正胜利,中国革命的伟大力量,在于广大的民众之中。必须放手发动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中国革命才能取得最后胜利。1566范文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党和国家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人民谋利益;还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的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人是社会的细胞,是组____类社会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表明中国___抓住了主要矛盾,十分重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重视保障____,是非常正确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具有普遍__,要求我们始终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要处理好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要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要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__作用,同时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要有节约意识包括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资源等;环境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所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保护环境,我们也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我们要克服那种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其他工作的错误观点。所以,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
这篇内容涉及到发展、发展观、科学、经济、社会、坚持、我们、存在等方面,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第8篇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通过本次党课的学习,不仅使自己思想上得到提高,而且使我认识到中国在中国___的领导下,坚持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突破重重的危机,带领着中国人民不段的向前发展。
本次党课,我们学习了中国___的党史、党章、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等等。在讲到科学发展观时,我听的很入迷,在这儿,针对”科学发展观”我浅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
要求和谐校园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确立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对于学院校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这就不仅要求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要和谐发展,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匹配和谐发展,而且要求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谐利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环境的相互衔接和谐结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和谐互动教学相长,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使和谐社会成为由和谐的人组成的社会,也使和谐的人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成员。
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大学应有大爱,大学教师应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为学生的学业成才、健康成长、精神成人和事业成功无私奉献。构建和谐校园要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获得均等的展现与发展机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要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建设和谐班级和年级。应组织学生认真学习《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政治思想工作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加强了日常行为管理和社团活动的管理,积极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体育等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和管理水平,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学校各级领导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第一要素。大学办得好不好、水平高不高,关键取决于高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意识,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提高各层次领导的整体素质和亲和力,为加快学校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思想政治保证。我校各层次领导班子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班子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提高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和治校的自觉性、主动性、前瞻性,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个人修养,识大体、顾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谦让,以工作和事业为重。
领导的亲和力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中起到示范和凝聚的作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是建设文明校园的需要,也是完善人格的要求。要实现人际和谐化,领导对师生,就要做到公正、公平,要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与师生员工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领导应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气氛。。有领导的示范作用,群众对组织,对领导就会多讲一点服从,多看一点大局,多做一点贡献,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点尊重、多一点爱心,个人对自己也会多一点自律,多一点修养,何愁校园不和谐?
三、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师生人格,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实行依法治校,就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构建法制、文明、和谐的校园。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改进治校方式,做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要继续坚持我校对师生进行的法制学习和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坚定不移的步伐,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规范办学,提高我校的社会满意度和公信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生态化校园,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还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等等。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大学文化的接受者。我们要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倍加珍惜各高鹇已有的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使构建和谐校园成为光辉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