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66范文网 > 23网 > 名言名句

柏拉图关于无知的名言(100句关于学习的读书名言)

发布时间:2022-08-10 14:16:02 查看人数:77

今天给各位分享柏拉图关于无知的名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100句关于学习的读书名言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100句关于学习的读书名言

2、世界著名哲学家经典语录励志,世界哲学名人语录100句,句句精辟

3、关于柏拉图的观点说法不正确的是,试阐明柏拉图关于美德的见解

4、哲学名言大全摘抄,哲学名言大全及解释

5、柏拉图 谎言,柏拉图关于谎言的一段话

6、柏拉图反对知识等于知觉的最后论据:唯有心灵才能够达到存在。

7、柏拉图是什么意思,柏拉图说了什么

8、柏拉图是教育学家吗,柏拉图的教育学

9、柏拉图的什么理论,柏拉图 知识论

10、柏拉图的概念论,柏拉图的主要观点

11、柏拉图认为什么是回忆,柏拉图回忆说的核心观点

100句关于学习的读书名言

1.读书的作用还是药,好读书可以治愚人。——刘翔

2.君子有见识,日常参与自己的事情,就会有智慧,不会做错事。——荀子

3.你必须学习。没有见识就学不会,没有决心就学不会。——诸葛亮

4.虽然天才是宏伟的,但坟墓真的有必要广为人知。——葛洪

5.求知而不学,但仍偏爱无网之鱼。——葛洪

6.一个学者要宣传他的意思,必须先读他的书。——王福

7.三人行,必有我师。选好的跟好的,改不好的。-孔子

8、读万卷书,下笔如神。——杜甫

9.我不敢做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只是因为我看过行书。——陶宗彝

10.没有书的一天,百事冷清。——徐莉

1.三天不学习,会觉得语言无味。朱舜水

12.学习扎实不在乎读书,不学习就不合理。——朱

13.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基础。——欧阳修

14.不学习,不理解。要当州长,必须读历史。——李光廷

15.六经三史,百家争鸣,都是为了治。——苏轼

16.我老公,正在读书学习,想开心开朗,对耳朵好。——颜之推

17.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的光彩。泰戈尔

18.田歌的成就有其渊源。谁叫读书登记姓?——桂庄

19.你学习的时候想要什么,就会合理。——张卫平

20.开卷有益。赵光义

21、通读天下时。-尼·鲁园

22、不要等了,白了少年的头,空虚又难过。——岳飞

23.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24.学习让人更像人。——闫文静

25.书籍,我的良师益友,给我知识和力量,指引我如何生活和战斗。吴运铎

26.书给人优势,人从中受益。陈伯吹

27.走在书的森林里。我们应该分析、鉴别、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中外文明的成果。——刘·

28.我学了一辈子,现在还在学。今后,只要我还有精力,我就会继续学习。-别林斯基

29.任何时候都不会满足。越学越觉得不满足,越觉得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

30.外语是人生斗争的武器。马克思

31.学习这件事不在乎别人教不教你。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觉悟和毅力。-法布尔斯

32、笔落风波,诗成泣。——杜甫

33、不要削假身高雅,转而多师做你的老师。——杜甫

34、博采众长,厚积薄发。——苏轼

35.博学多闻,审问,深思熟虑,明辨是非,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礼记

36.不爬山,不知天高。不在深溪旁,不知地有多厚。——荀子

37.不飞,就飞上天;不尖叫就是一鸣惊人。——司马迁

38.一个人不仅生来就有一切,而且是由他从学习中学到的东西造就的。-歌德

39.学而不知足,谦虚源于不知足。虚假的谦虚只能赢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华·

40.知识是引导人生走向光明真实境界的蜡烛,无知是光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李大钊

41.流汗看书,大家都怪我要什么。我是不是多问容大,聊很久才能解忧?读书是为了理解;懂事就是做人。——彭昭孙

42.无知从来不会给人带来快乐;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佐拉

43.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高尔基

44.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是双重的无知。-柏拉图

45.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无止境地探索未知,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佐拉

46.所有科学的关键无疑是一个问号。我们的大部分伟大发现应该如何归因?人生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问为什么一切都会发生。-巴尔扎克

47.读书就是借助别人的思想来建立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48.谣言日:“瘦不如积几千块。”把学习变得容易和有价值的人从来没有学习过。这个世界,不管愚昧无知,都想认识更多的人,见识更广的事物,却拒绝学习。只是它还是饿懒了,也只是暖懒了。——颜之推

49.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候,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候。-卢梭

50.智慧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华·

51.把知识过多的当成摆设是假的;完全按照学问的规律来判断事物,这是学者的怪癖。培根

52.聪明人耳朵长,舌头短。-弗莱格

53.重复是学习之母。-迪茨根

5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是它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5.世界充满了知识,人情的培养是一篇文章。——曹雪芹

56.读书人如爬山,越移越高,如久蹲。——徐干

57.少年读书,如隙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上望月;老年读书就像在舞台上玩月亮。体验的深度就是收入的深度。——张超

58.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孔子

59.循序渐进!我选择的道路是渐进的。——华·

60.人每天都在学东西,而经常学的东西是发现昨天学的东西是错的。——B .V

61.我没有从努力学习中得到任何其他的好处,反而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笛卡尔

62.学到很多的诀窍是不要一下子学到很多。-洛克

63.学习是极其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来源吸收都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阿布·里·法拉兹

64.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65.无所事事的学习并不比学会无所事事更好。-关于贝尔斯

66.珍惜时间,集中精力,努力学习是学习的好方法。蔡尚思

67.当你不能告诉自己今天学到了什么的时候,不要去睡觉。希顿堡

68.学习不算早,但是后来后悔了。——《清代诗歌·早期歌曲》

69.早春色暖烟;月亮上午夜声带冷。作者:对联集锦

70.一个好奇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傻瓜;羞于提问的人一辈子都是傻瓜。匿名的

71.学习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尔菲劳

72.只有丈夫学会了,他才能学会。没有见识就学不会,没有决心就学不会。——诸葛亮

73.古今很多家庭,无非就是功德。天地之间的第一个字,还是读书。——《警句对联》

74.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好的能力。—— Gaias(壳牌石油规划经理)

75.形势在不断变化。如果你想使你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你必须学习。毛泽东

76.学习的努力是细嚼慢咽的努力。就像吃饭一样。嚼烂了消化好了对人体有好处。陶铸

77.提问很好。......如果不愿意,随便问问,也就是能得到一个正确答案,不一定受益很大。所以“学”字放在“学”的下面。——谢觉哉

78.全世界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很注重积累的。知识是机器积累的,经验也是。我们不应该像“稍纵即逝”对任何事情。——邓拓

79.我们应该振作起来,努力学习。辛苦,三个字,一个叫下来,一个叫抱怨,一个叫工作。一定要振作起来,努力工作。毛泽东

80.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是学习的好方法。蔡尚思

81.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只有学习,不断学习,勤奋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才能翻山越岭。——华·

82.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83.军事战略最终要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你努力了还得读一本好书。——郭沫若

8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其次;难学,其次。困了不学,人家就是下一个。——论语

85.研读卷帙,以知古今;教子子孙孙。-对联集锦

86.学习会有用;先虚心阅读。-对联集锦

87.学者知道它是什么,为什么。如果有可能,那就不能叫学习了。——孙中山

88.学为体之宝,儒为表之宝。作为宰相,必须用秀才。——《神童的诗:劝导》

89.读书如旅行,冒险无所畏惧。——《清代诗词·读书》

90.时时学习,吸取过去的教训。——论语

91.天子是英雄,文章教曹。什么都不如,读书却高。作者:《神童的诗:劝导》

92.三人行,必有我师。选好的跟好的,改不好的。-孔子

93.谁有太多的乐趣,谁就没有时间学习。-谚语

94.书籍的作用早在古代就被挪威人和瑞典人——诺曼人——所肯定。他们相信他们的符文(北欧古石文)具有超自然力量。-拉伯克

95.学习像母亲一样慈爱。它用纯净温柔的快乐养育孩子。向它索取额外报酬可能是一种罪过。-巴尔扎克

96.读书是为了圣贤,做官是为了君主。朱用纯

97.学文学不能偷懒背,尤其是诗歌。一个高中文科生,与其囫囵吞枣或略读十首诗,还不如认真背三百首。——朱自清

98.你应该学会思考,然后写作。-博劳德

99.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候,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候。-卢梭

00.现在,我害怕的不是生活的艰苦和严峻,而是无法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我宁死也不学习。罗蒙诺索夫

▼课前|一个有用的微信官方账号▼

为我们打开微信扫码。

世界著名哲学家经典语录励志,世界哲学名人语录100句,句句精辟

柏拉图,中文译为柏拉图,常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他于公元前427年出生于古希腊的标志性城邦雅典,一生致力于哲学探讨。他现在被认为是西方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位哲学家。与此同时,他还创办了——学院,这是西方世界的第一所学校。(注:Academy在希腊语中是阿卡德·阿美,是柏拉图学校所在花园的名字。后来的英语学院//学院就是由此而来。)

柏拉图在《斯坦福大学哲学百科全书》(Stanford University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中被称为:

西方文学传统中最令人困惑的作家之一,也是哲学史上最有收获、最广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文学上最迷人的作者;哲学中最尖锐、最广泛、最有影响力的思想。

与此同时,《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中的教授们也对柏拉图做出了如下评论。

西方哲学史上很少有其他作者在深度和广度上接近他:也许只有亚里士多德(他的学生)、阿奎那和康德会被普遍认为是同一等级。西方哲学史上只有少数人能比得上柏拉图思想的深度和广度。目前公认和柏拉图是一个档次的学者的只有亚里士多德(他的老师)、阿奎那和康德。

以下是流传千年的20句柏拉图名句,其中凝聚了柏拉图对爱情、人生、知识的看法。虽然有些严肃,有些幽默,但每一句都值得思考,让现代人通过古代圣贤智者的眼睛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1——

人就是喜欢脏。它们可以滋养你,帮助你成长,也可以阻碍你的成长,让你枯萎死亡。其他的像泥巴。可以吸取精华,成长;也会被它淹死窒息。

——2——

我们很容易原谅一个怕黑的孩子;生活的真正悲剧是人们害怕光明。一个怕黑的孩子并不可悲,可悲的是孩子长成了一个怕光的大人。

——3——

好人不需要法律来告诉他们要负责任地行事,而坏人会找到绕过法律的方法。即使世界上没有法律,好人还是做好事;就算有法律,小人总会想办法凌驾于法律之上。

——4——

情人眼里出西施。世界上不存在美;美丽存在于世人的眼中。

——5——

空容器发出的声音最大,所以智力最低的人最善于唠叨。按动空容器会发出最大的声音。人也是如此。他们的头脑越空虚,他们就说得越多。

——6——

好的行为给了我们力量,也激励了其他人的好行为。做好事不仅会带动别人做好事,还会让做好事的人变得强大。

——7——

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甚至是最现代的人身上,都有一种可怕的、疯狂的、无法无天的欲望。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哪怕是最普通的人,都有一股野蛮、恶毒、无法无天的力量在蠢蠢欲动。

——8——

好人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的代价是被坏人腐蚀。老实人如果不关心国家政治,就会付出被黑帮统治的代价。

——9——

不要强迫或粗暴地训练孩子学习;而是通过娱乐他们的思想来引导他们,这样你就能更准确地发现每个人的天赋的独特爱好。永远不要强迫孩子生硬地学习;引导孩子去探索自己好奇的东西就够了。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会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种奇妙的天才。

——10——

图片来源:www.goalcast.com优秀不是天赋,而是需要练习的技能。我们不是因为“优秀”才“正确”行事,事实上,我们是通过“正确”行事来达到“优秀”的。优秀不是天赋,而是需要磨练的技能。优秀的人不是因为自己的“优秀”而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是因为积累了“正确”的选择而变得“优秀”。

——11——

知足常乐是最大的财富。财产中最大的财富是对自己财产的满足。

——12——

永远不要发现任何不断进步的人,不管进步有多慢。永远不要嘲笑一个正在努力进步的人,不管他的进步看起来有多慢多可笑。

——13——

如果女人被期望做和男人一样的工作,我们必须教她们同样的东西。既然要求女性和男性做同样的工作,为什么不给孤独七天平等的教育和机会呢?

——14——

酒和孩子是有道理的。酒和孩子包含了世界的真相。

——15——

聪明人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傻瓜是因为他们不得不说些什么。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需要,愚者说话是因为他们需要。

——16——

人类行为有三个主要来源:欲望、情感和知识。世界的行为由三种力量驱动:对美的渴望,发泄的情感,理性的认识。由你来决定你会受到什么样的力量的制裁。

——17——

一切骗人的东西都可以说是令人着迷的。能欺骗一个人的东西,也一定是能迷惑他的东西。

——18——

爱生于每个人;它把我们原始本性的两半唤回了一起;它试图二选一,治愈人性的世界。人天生就有爱。把我们失去的那一半还给我们这边;让爱情两个破碎的个体变成一个完整的存在;爱情弥补了人性的缺陷。

——19——

真言不仅在其中是恶,而且用恶影响灵魂。谎言不仅本身是邪恶的;它还会感染灵魂,让说谎的人变得邪恶。

——20——

图片来源:www.goalcast.com每颗心都在唱一首不完整的歌,直到另一颗心轻声回应。想唱歌的人总能找到一首歌。在爱人的触摸下,每个人都成了诗人。在得到另一颗心的回复之前,每颗心都讴歌了一首破碎的歌。想讴歌的人,总能找到自己的歌。当你爱的人的身影映在瞳孔中,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成了诗人。

关于柏拉图的观点说法不正确的是,试阐明柏拉图关于美德的见解

一个

善在柏拉图哲学中的地位非常特殊。他说,科学和真理都类似于善,但善的地位更高。

“善不是本质,在尊严和王权上远远高于本质。”

辩证法通向知性世界,即绝对善的知觉。

正是善使辩证法没有必要依赖数学家的假设。

这里的基本假设是:与现象相对立的现实是完整的、完全的善;所以知善就是知实。

在整个柏拉图的哲学中,就像在毕达哥拉斯的哲学中一样,存在着同样的理性和神秘主义的结合,但在最后的顶峰,神秘主义显然占了上风。

2

柏拉图的理念论包含许多明显的错误。

但尽管有这些错误,它却标志着哲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因为它是最早强调共相问题的理论,从那以后,共相问题以各种形式流传到了今天。

所有的开端都是艰难的,但我们不应该忽视他们的创造力。

即使对柏拉图的话做了所有必要的修正,仍然有一些东西需要保留。

需要保留的绝对最低限度的东西(从最敌视柏拉图的观点来看)是:

我们不能用一种完全由专用名词组成的语言来表达思想,而必须用一些“人”、“狗”、“猫”之类的通用词。或者不用这些词,就用一些关系词,比如“类似于”、“之前”等等。

这些话不是没有意义的声音;但是,如果世界都是由那些特殊术语所指的个别事物组成的,那么我们就很难看出这些词是如何有意义的。

虽然有办法避免这种争论,但总会提供一种表面上看起来对共相有利的情况。

我暂时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效的。但即使我们这样承认了,我们仍然无法得到柏拉图所说的其余部分。

罗素认为柏拉图的思想达到了最后的顶峰,神秘主义似乎盛行。

西方哲学史第一卷罗素

看来这不是柏拉图的专利。很多看似专业的科学体系,往往存在巨大的谬误。即前提是客观的话,问题是很难认定是不是客观的。神秘的好处就是每个人都不可能清楚。不,当然,很难否认。有可能陷入人为的游戏。

哲学名言大全摘抄,哲学名言大全及解释

01.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02.理性能使人自由。-斯宾诺莎

03.了解你自己。-苏格拉底

04.为了拯救灵魂,我们必须放弃肉欲。-基督的精神

05.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因为这条河和这个人都已经不一样了。——赫拉克利特

06.痛苦是被迫离开自己的位置。-康德水是最好的。——泰勒斯(古希腊)

7.在开始时,问题是把纯粹的、无声的经验带入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中。-胡塞尔

08.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如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罗尔斯

09.人人生而自由,但无处不在却不在枷锁之中。他认为他是其他一切的主人,但他更像是其他一切的奴隶。-卢梭

10.物体的意义是由自己看到的方向决定的。梅罗·庞蒂

11.没有物体,只有运动。-柏格森

12.知识归根到底来自经验。-洛克

13.谁拥有法律语言,谁就拥有相关的资源和利益。-布迪厄

14.人最容易忘记的是自己。-克尔凯戈尔

15.人性最特别的弱点之一就是: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叔本华

16.我手里的提灯,把眼前的黑暗之路,对着我。泰戈尔

17.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维特根斯坦

18.人虽硕果累累,却依然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荷尔德林

19.任何活着的人都应该活下去。费尔巴哈

20.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莱布尼茨

21.认识错误是自救的第一步。伊壁鸠鲁

我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我很无知。-苏格拉底

23.让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自己,按照自己的内在规律自由支配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是人类的终极目标。-费希特

24.立成文学:习惯是人生最大的向导。——休谟

25.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就是把平等的和不平等的东西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奥古斯丁

26.在一切事物中,美与善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因为它们基于同一形式,所以善被我们誉为美。——托马斯·阿奎那

27.宇宙本身的隐蔽性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抵挡求知的勇气。对于一个勇敢的求知者来说,他只能透露自己的秘密,把自己的财富和神秘透露给他,供他享受。-黑格尔

28.不能克制自己的人不能称为自由的人——毕达哥拉斯

29.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物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30.万物生而有之,万物灭而归之。-阿那克西曼德正在被感知。-贝克勒

31.所有确定性都是否定的。-斯宾诺莎

32.客观世界只是一首具有原始精神,没有意识的诗——谢林。

3.如果我们太容易承认失败,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非常接近正确了。卡尔·波普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35.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伽达默尔

36.普通人只关心如何打发时间,稍有才华的人考虑如何利用时间。——叔本华

37.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待人和努力让别人平等,永远是有区别的。前者是自由社会的先决条件,而后者,正如托克维尔所描述的,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哈耶克

38.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浅薄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蒙田

39.人生在世,不过是过客。——托马斯·阿奎那

40.快乐只是欲望的暂时停止。——叔本华

41.把精神说清楚是一个很大的诱惑。-维特根斯坦

42.生命的本质在于运动,宁静就是死亡。帕斯卡

43.放纵欲望是最大的恶;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道自己的错误是最大的痛苦。-亚里士多德

44.人类存在的每一刻都是必然性把握中的被动工具。-霍尔巴赫

45.人法与地,地法与天,天法与道,道法与自然。-老子

46.科学家让我们的思想井然有序;给我们道德行为的秩序;只有抓住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表象,艺术才能给我们秩序。-卡西尔

47.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的结构。卢卡奇

48.幸福意味着身体上没有痛苦,灵魂上没有骚动。——亦壁鸠鲁;

49.人们害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更喜欢躲在自制的笼子里。——弗兰茨·卡夫卡

50.除了这篇文章,没有别的了。-德里达

51.人有自由意志,成年人全靠自己变成野兽。——卢克莱修生命的本质在于运动,宁静就是死亡。帕斯卡

52.如果重复进化的历史,人类出现的概率为零。-食尸鬼

53.我无法给自己或他人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无法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福柯

54.我和村里最年轻的人一样年轻,和村里最老的人一样老。泰戈尔

55.哲学名言全集:思考最永恒的是道路。——海德格尔

56.人有自由意志,成年人全靠自己变成野兽。卢克莱修

57.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培根

58.目的总是为手段辩护。-马基雅维利

59.思想不会在你想要的时候到来,而是自己决定它的来与去。——叔本华

60.人的生命不能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当心中充满爱,这一刻就是永恒。-尼采

61.思考是对存在的思考,思考是存在,因为思考在发生,属于存在。同时,思考也在那里,因为思考属于存在,倾听存在。——海德格尔

62.大众将永远生活在无知的洞穴中。-柏拉图

63.现实的(现有)就是合理的,合理的(现有)就是现实的。-黑格尔

64.惊讶是哲学家的感觉,哲学始于惊讶。-柏拉图

65.任何哲学思想,只要能自圆其说,都有一些真知。拉塞尔

66.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亚当·斯密;所有人生而自由平等。——卢梭;

67.作为一个瞬间,当然是短暂的...然而,它是决定性的,充满永恒。-克尔凯郭尔

68.水是万物之源,万物最终归于水。-泰勒斯

69.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说的契约。霍布斯

70.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东西也必然存在。——黑格尔我在撒谎。拉塞尔

71.立成文学:别人是地狱,人对人是狼。-萨特

72.给我物质,我会用它来创造宇宙。-康德

73.我们喜欢别人的尊重不是因为尊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尊重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爱尔维修

74.知识是为了远见,远见是为了力量。孔德

75.科学语言游戏希望使他们的陈述真实,但他们无法自行使他们的论点合法化。利奥塔

76.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77.只有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泰勒斯

78.恋人,人们总是爱他们;人们尊重他人,人们总是尊重他人。——孟子

79.对等的礼貌。不来则不雅;没来,也不雅。-礼记

80.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自己,按照自己的内在规律自由支配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是人的终极目标。-费希特81。人类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卢卡奇82。我无法给自己或他人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无法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福柯83。不能克制自己的人不能称为自由的人——毕达哥拉斯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伊壁鸠鲁84。科学语言游戏希望使自己的陈述真实,却无力使自己提出的真理合法化。-利奥塔85。人们满脑子都是辛苦,却依然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荷尔德林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维特根斯坦86。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的尺度。-普罗塔哥拉斯87。哲学名言全集:知识是为了远见,远见是为了力量。-88年伯爵。科学家让我们的思想井然有序;给我们道德行为的秩序;只有抓住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表象,艺术才能给我们秩序。卡西尔89号。在一切事物中,美与善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因为它们基于相同的形式,善被我们称赞为美。——托马斯·阿奎那90。最永恒的是道路。——海德格尔91。万物由它而生,万物毁灭后又回归它。——阿那克西曼德92。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如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罗尔斯93。一个物体的意义是由它自己看到的方向决定的。梅罗·庞蒂94。如果我们太容易承认失败,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非常接近正确了。卡尔·波普尔95。任何哲学思想,只要能自圆其说,都有一些真知。罗素96。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罪恶;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道自己的错误是最大的痛苦。-亚里士多德97。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因为这条河和这个人都不一样。——赫拉克利特98。在开始时,问题是把纯粹的、无声的经验带入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中。——胡塞尔99。思考是对存在的思考,...思考就是存在,因为思考正在发生,属于存在。同时,思考也在那里,因为思考属于存在,倾听存在。——海德格尔认为100。宇宙本身的隐蔽性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抵挡求知的勇气。对于一个勇敢的求知者来说,他只能透露自己的秘密,把自己的财富和神秘透露给他,供他享受。-黑格尔

哲学名言_哲学名言

柏拉图 谎言,柏拉图关于谎言的一段话

文/张凯达

据说维特根斯坦10岁的时候就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我们还要诚实?”。这个问题把他拖入了哲学的深渊,他一生都在其中徘徊,再也爬不出来。其实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关于正义的目的是为了正义本身还是仅仅为了“看似正义”所能带来的一系列好处,政治哲学家们争论了两千多年。在著名的《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表达了他的正义观——实质的正义本身就能给人幸福。在当时和现在,这个结论似乎是普遍的,但苏格拉底的辩论技巧比我好。然而,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柏拉图却出人意料地表达了一个看似矛盾的观点:即为了实现城邦的完美,统治者必须对被统治者撒谎。他称之为高尚的谎言。

首先让我用拙劣的语言复述一下柏拉图的高尚谎言。柏拉图说,为了城邦的善与和谐,必须编造一个高尚的谎言,从根本上保证城邦的统一。这个谎言现在听起来很可笑(其实当时也是这样)。它说,每个人都是在地球深处被孕育和铸造的,但当上帝创造人类时,他将不同的金属混合到每个人的灵魂中。掺金的是守护者(统治者);掺银者,为辅(兵);掺杂铜和铁的是工人和农民。当金的父亲生下银婴甚至铜婴时,他不得不把他们放在他应该在的班级里。同样,当铜铁家族生出一个灵魂含金银的后辈时,也要注意培养他,提拔他为助手甚至守护者。这个荒诞的故事以一句著名的甲骨文结尾,“铜铁当道,国破家亡”。

让我们暂时把荒谬放在一边。柏拉图最令人震惊的是,他在这里把“说谎”作为治理城邦的必要手段,甚至作为城邦达到完美的基础。他允许大规模欺骗公民个人,以此作为确保国家“善良”的手段。这种欺骗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自洛克以来,政治秩序合法化的有效途径就是诉诸理性。只有理性的考量,才能让人真正接受政治权威。这个谎言似乎也与基本的道德要求相冲突,它把人当作实现城邦和谐的工具而不是自我完善的目的。高尚的谎言似乎是对人类尊严的冒犯,它让人们的理智和自决在这里显得可笑。

尤其是苏格拉底在上一章刚刚批判过神话中诗人(主要是可怜的荷马)所讲的谎言时,他在这里为谎言辩护显得尤为突兀。在第二卷,苏格拉底主张彻底检查诗人。像“克洛诺斯为复仇阉割了他的父亲”和“阿喀琉斯赞美食物和酒”这样的诗应该被城邦禁止,因为它们说了关于完美和美丽的上帝的“谎言”。但是,仔细想想,苏格拉底怎么可能知道上帝的真实历史是什么样的呢?他真正的原因应该是这些故事让人“不敬”和“不敬”。其实他自己也承认,不可能还原那些真实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尽可能用“高尚”和“道德”的谎言来教育年轻人——哪怕这种教育意味着一种假象。荷马的问题不在于谎言,而在于他讲的大部分谎言在道德上没有什么可佩服的。

即使在柏拉图看来,这样的“谎言”也可能根本不是谎言。他在《理想国》第一卷中,对“灵魂的谎言”和“言语的谎言”进行了严肃的区分。他认为只有那些让灵魂相信虚假的谎言才是真正的谎言。常见的口头谎言的危害不在于误导性的语言,而在于他们企图欺骗对方的灵魂,进而会影响到自己。在“高尚的谎言”中,因为其本质是善的,所以对于灵魂来说是真实的。于是柏拉图得出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结论:我们不应该说谎,但给孩子讲关于“最重要的事情”的适当的(和虚假的)童话,并不会导致他们灵魂的欺骗,反而有助于形成真理。

这个论点最大的矛盾在于,他与“哲人王”追求真理的理念不符。早在《理想国》第一卷,苏格拉底就讨论过什么是正义。是当时古希腊流行的所谓“说真话”还是“还债”?苏格拉底用一个两难的问题解释了这个问题:如果你的朋友在清醒的时候借给你一把斧子,然后他发疯了,有强烈的攻击欲望,然后要求你把斧子还给他,那么就不仅仅是给他一件武器,告诉他真相。事实上,在柏拉图的世界观中,任何展示世界中的美或正义的范式都既不美也不正义。绝对场是形式,是从洞穴里出来后的真实对象,而不是困在洞穴里的人类经验和活动的世界。在随后的第二卷中,苏格拉底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出于对智慧的热爱,真正的哲学家不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谬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超越阴影,看到真正的“美”和“正义”。那么矛盾就来了。对于一个从小接受教育,致力于追求完全真理的人来说,为什么可以接受“最重要的事情”上的谎言?这样受教育的人不是无知吗?

柏拉图似乎已经悄悄地撤回了自己对“绝对真理主义”的立场。他不得不承认,作为统治者,哲学家(即哲学家的国王)为了维持城邦的政治结构,将不得不诉诸谎言。在这一点上,爱智者的哲学家和作为统治者的哲学家之间产生了矛盾,导致苏格拉底提出了下一个问题:“那么,你认为一个视野开阔,对所有时代和所有现实都有沉思的哲学家,可能会非常看重人的生命吗?”对于哲学家来说,统治者的身份让他们感到无聊,因为这意味着洞穴中的人类世界可能包含着在这些无聊的琐事中撒谎的需要。

但是,这种解释会引出下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智者为什么要放弃自己洞穴之外的真正智慧生命,回归世俗世界?苏格拉底说,因为其他城邦不会培养他们的哲学家的政治潜力,不会为他们创造思考哲学的最佳环境。他说,“但我们把你们培养成领袖和国王,并对你们进行相应的教育,所以你们可以参与哲学生活和政治生活”。然后他问格劳孔:“那么,你认为我们培养出来的那些人听到这些话后还会不服从,在轮到他们管理城邦时拒绝承担责任吗?”格劳肯回答说:“不可能。这是正义人士对正义的要求。”

再看《正义的需求》,苏格拉底以前就批判过这种“归还所欠的东西”的正义观,但在这里他引用这种正义来为自己“高尚的谎言”的正义辩护。这两种正义观在某处必然会有矛盾。如何调和这个矛盾,格拉图没有给出他的解决方案。

我们到此为止吧。虽然从情感上来说,我很喜欢柏拉图的《高贵的谎言》。相对于霍布斯或者马基雅维利冷漠的利益算计,柏拉图只需要这样一个支点,就能给出一幅和谐完美的城邦全貌,这无疑对我有吸引力。然而,就像阿基米德找不到撬动地球的支点一样,柏拉图的乌托邦永远只能是乌托邦。

Ps:柏拉图的理想国篇幅巨大,论据此起彼伏。我可能错过或误解了这里的一些关键逻辑。你可以自己看。整篇文章都是对话,非常好读。看书的时候稍微克制一下和苏格拉底争论的欲望就行了,嘻嘻。

柏拉图反对知识等于知觉的最后论据:唯有心灵才能够达到存在。

在寻求“知识”定义的过程中,

先说柏拉图最后一个反对知识等于知觉的论点。

一开始,他指出我们是通过眼睛和耳朵感知的,而不是通过眼睛和耳朵:所以他接着指出我们的一些知识与任何感觉器官都没有联系。

例如,我们可以知道声音和颜色是不同的,尽管没有感官可以感知它们。没有一个特殊的器官可以感知“一般的存在与不存在,相似与不相似,相同与不同,一与多”。

这同样适用于荣誉和耻辱,好的和坏的。“头脑通过自己的功能思考一些事情,但其余的事情需要通过身体的官能”。

我们通过触摸感觉到坚硬和柔软,但判断它们的存在和它们之间的对立的是头脑。

只有心灵才能实现存在;

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实现存在,我们就不能实现真理。

所以我们不能只通过感官来认识事物,因为我们不能只通过感官来知道事物是否存在。

所以知识在于思考而不在于印象,感知不是知识;因为知觉“根本不能知道存在,所以它没有参与知道真理。”

头脑通过自己的功能思考。只有用心才能成就存在?问题是如何定义“心”?我们,当局,一直在追寻真相,我们的结论非常善变。

柏拉图是什么意思,柏拉图说了什么

如果说苏格拉底是一个神秘的人,有一些猜测,那么柏拉图更像是一个符号,只能想象。遗作虽多,轻工界公认的有24封长信、4封信,但主角多为苏格拉底,很少提及自己。所以对于柏拉图本人的探索,只能从他有据可查的生平和思想中寻找线索。

柏拉图于公元前427年出生于雅典附近的伊茨纳岛,家中排行第四。他的父亲阿里斯顿和母亲珀西里托尼都来自一个贵族家庭。几代之后,他们要么是皇帝,要么是宰相,属于贵族阶层。不过“柏拉图”这个名字很接地气,是用来形容他额头宽阔的绰号。效果和“胖丫”差不多,是他体育老师发明的…

1.麦穗

柏拉图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青年时期热衷于文艺创作,写过诗,也尝试过戏剧。直到遇到苏格拉底,他才开始全心全意地研究哲学。此时柏拉图20岁,苏格拉底62岁。

这期间有著名的麦穗的故事。

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把他带到一片麦田,让他摘下这片麦田里最大最黄的麦穗,还给他。但是有一个要求,他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结果柏拉图空手走出了麦田。苏格拉底问原因。柏拉图很诚实地说:“因为我不能回头,所以我一直不确定我身边的那个是不是最好的。我一直以为最好的还在前面,后来发现后面的还不如前面的,所以什么都没得到。”

苏格拉底笑着说:“这就是所谓的爱。”

后来,柏拉图问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也让他走过一片麦田,他也让他找到最大最黄的麦穗回来。他也只允许往前走,不允许回头。这一次,柏拉图带着一个很普通的麦穗回来了。苏格拉底问他为什么带回如此普通的麦穗。柏拉图回答说:“我一路上错过了很多又大又黄的麦穗,但又怕麦穗前面的比现在的小,所以选了一个比较普通的。”

苏格拉底笑着说:这就是婚姻。

后来有了“柏拉图式的爱情”。虽然现在被大多数人误解,简单的说就是“爱高于性”,但我不得不承认,这原本就是理想主义的爱情。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她(你)对你来说是完美的,只对你来说是完美的。-柏拉图

2.马

八年后,雅典法庭以莫须有的罪名处决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对雅典政权彻底失望,开始了长达12年的游学。他去过西西里、意大利、埃及等地,据说被卖为奴隶。

35岁左右,他写了早期的对话作品:《誓言》、《克利通》、《许由·福伦》、《拉西斯》、《卢修斯》、《查米·迪斯》。

此时,柏拉图已经明确区分了认知世界和感性世界。

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这些有形的东西的“形式”或“观念”是永恒的。当我们说“马”的时候,我们不是指任何一匹马,而是指任何一种马。而“马”本身的意义是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所以它是永恒的。但是一匹存在于感官世界的具体的、有形的马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理念论”的初步解释。

柏拉图认为,我们不可能真正认识变化和流动的事物。我们对他们只有看法或意见。我们真正能知道的只有那些我们能用理智去理解的“形式”或“观念”。所以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确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后来有了《理想国》中的四行隐喻,对两个世界进行了深入分析,把人的灵魂的功能分为四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猜想、信仰、推理和理性。

聪明人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傻瓜说话是因为他们想说话。-柏拉图

3.洞穴

为了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柏拉图曾三次前往西西里与叙拉古酒神狄俄尼索斯一世交涉,希望说服统治者用最好的法律治理国家,可惜都无果而终。

公元前387年,整个希腊世界都在走向灭亡。此时柏拉图四十岁,回到雅典。在朋友的支持下,柏拉图在雅典城外的西北角建立了Academus学院。没错,就是现在的书院(高等教育机构)。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学校,至今已有九百年历史。

他把余生都献给了演讲和写作,而越来越少地参与政治实践。他写了《理想国》、《会饮》、《费德罗》、《费多》、《智者》、《政治家》、《菲利普》、《蒂梅奥》等。

《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

一个山洞里有一群囚犯。他们手脚被绑,身体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前面是一堵白墙,后面是熊熊燃烧的大火。在白色的墙壁上,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和他们身后的东西。因为看不到其他东西,囚犯们认为影子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名男子挣脱了枷锁,摸索着走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实物。他回到山洞,试图向别人解释那些影子只是虚幻的东西,并为他们指出光明的道路。但对那些囚犯来说,这个人似乎比逃跑前更愚蠢了,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

柏拉图想说什么?其实是他的“理念论”,“形”是阳光下的实物,而感官世界能感受到的只是白墙上的影子。

思想永远是宇宙的统治者。-柏拉图

柏拉图错了吗?我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什么也没说。他所有的哲学思想基本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主角也不是他,所以整篇文章都感觉到了丰富的暗示和启示。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才得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善终,80岁高龄,葬身于他耗费了一半才华的书院。

如果说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有对错之分,我觉得《理想国》不错,但毕竟只是一个理想。谁能保证正义是绝对的正义,谁又能确定真理一直是真理?所以,很可能是错的。

如果单就柏拉图主义的意义而言,答案肯定是肯定的。不是等着理想有一天实现,但至少你要有了它,才知道该何去何从。

智慧必须有一种更神圣的品质,这种品质永远不会失去效力。但由于方向不同,要么有用有益,要么无用有害。应该强迫那些有良好禀赋的人获得我们认为是最伟大的知识,让他们看到“善”,帮助他们不断前进。-柏拉图

柏拉图是教育学家吗,柏拉图的教育学

在一个洞穴般的地下室里,住在里面的人头、颈、腿、脚都被绑住,无法转身和行走,只能向前看到洞穴的后墙。洞外有一条又宽又长的通往外界的通道,中间隔着一堵矮墙,阳光从洞上方照射进来。

这时,他们身后有火在燃烧,阴影投射到他们前方看到的岩壁上。在矮墙外面,一些人拿着木偶,在上面表演。有人在说话,有人没出声。洞里的人只能透过岩壁听到他们的回声,那些摇曳的木偶只能零零碎碎地看到一些移动的影子。

所以这些在山洞里不能动的人会通过他们一直以来所看到的东西来分析眼前的岩壁,这些声音就是通过这些影子发出来的。火、木偶、声音等投射在岩壁上的一切。是相互关联的,他们认识到这些都是事实本身,是他们生活空间中的认知局限,并坚信它们都是真实的、相关的。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比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影子更实际的了。

突然,有一天,一个人从这个禁闭中被释放出来。他站起来,转过头和脖子,沿着通道走了出去。他看到了火本身,太阳本身,照进洞穴的太阳光的光源,真正拿着木偶表演的真人,听到了他们为木偶发出的一些声音。这些人发出各种假装木偶的声音,矮墙外不断有人走动。

这一切都震撼了这个男人,这些真相对他过去认知的冲击,让他一开始抗拒,后来好奇想一探究竟,然后慢慢开始接受和认可,随之而来的是无限接近真相和真相。

于是,他开始为自己感到难过,为失去的囚禁和混乱的岁月感到难过,也开始为仍然住在山洞里的同伴感到难过。他很庆幸自己能得到这样的营救机会,比山洞里的任何人都幸运。

此时的洞穴依然一如既往的过着自己的生活,领袖们参加选举,辩论悬崖上的影子并颁奖预测获胜者,继续在洞穴中为权力和地位而斗争和羡慕...

当那个走出洞穴看到外面世界的人再次回到洞穴,面对里面发生的事情,他只会感受到这些人的无知和笑声,不屑与他们争斗和争论。他宁愿在外面过着贫穷悲惨的生活,也不愿意回山洞里当师傅。

但是,一直待在山洞里的人会没完没了地嘲笑他,说他旅行回来,脑子变笨了,眼睛变坏了,说了一些废话和不切实际的空话。他被所有人认为是一个破坏者,一个扰乱人心的狂热分子。他们想把他绑起来,甚至杀了他。

这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讲的一个故事,旨在说明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的区别,以及人的认知局限、见过世面的有教养的人和无知者的区别。

投在洞穴岩壁上的影子是可见的世界,而一切外在的真相都是可知的世界。

可以知道,你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看到的,也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最终看到的,就是善的观念。一旦我们看到它,当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它的确是一切正确的、美好的事物的原因,是可见世界中光和光源的创造者,是可感世界中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来源;任何一个在私人或公共生活中能够理性行事的人,一定是看到了善的理念。——柏拉图对可见可知世界的认知是我们的眼睛所见,从而带入了灵魂在自我存在的时间和范围内感受到的认知。这个限制会导致眼睛迷路。

柏拉图说,就像眼睛有两种适应方式:一种是从光明到黑暗,一种是从黑暗到光明。这两种突然的变化都会造成短期的视力丧失,视力混乱,需要时间去适应。

于是他问:“灵魂的视力被不习惯的黑暗所丧失,是因为它离开了更光明的生活,还是因为它离开了无知的黑暗,进入了更光明的世界,更光明使它丧失了视力?”

那么这两种人必然会被认为是一种幸福的,一种贫穷的,而且都是因为角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山洞里的人会觉得,这个出去的人太可怜了,一趟旅行回来就失去理智,变得疯狂。至于出去看真相的人,这些还在山洞里的人这辈子是多么可怜和遗憾,因为他们活了一辈子也看不到真相,阴影和回声都在他们的认知里,他们乐此不疲。

所以柏拉图从这个故事中得出一个结论:知识是每个人灵魂中的一种能力,每个人用来学习的器官就像眼睛一样。眼睛在不改变全身方向的情况下,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同样,灵魂作为一个整体必须远离变化的世界,直到它的“眼睛”能够积极地看待现实,看到所有现实中最明亮的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善。

知识从哪里来?教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接受更多的教育,多看看这个世界,让自己从无知变得博学,然后专攻,这样才能无限接近真理,并以此为终身使命。

虽然我们无法扭转更多无知的人认同这些道理,但至少在改变这些事情上,我们总会从最初的抗拒开始,逐渐开导少数人觉醒和怀疑,然后逐渐开始自发自觉地探索自己,接近真理。

柏拉图认为,在他想象的“乌托邦”中,哲学家应该统治这个国家,从洞穴中醒来的人必须让他回到洞穴中,才能在认知上影响和拯救更多的人。

一旦你习惯了,你就能比他们看得更清楚,你就能辨别不同的影子,知道它们反映的是什么,因为你看到了真善美的真相。因此,我们的国家将被我们和你们清醒地管理,而不是像今天大多数国家那样被昏睡地管理,被那些为了影子而互相争斗,为了权力而互相争吵的人统治——被视为最大的仁者。事实是:在那些被指定为统治者的人对权力最不热心的城邦里,一定有最好的、最稳定的管理,而在那些有相反统治者的城邦里,管理一定是最差的。——柏拉图统治“乌托邦”的人不能无知,也不能只研究学术。前者大家都知道,而我们所谓的“书呆子”只适合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正如柏拉图所说:知识分子不能主动做任何实际的事情,而要想象自己在活着的时候,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进入了天堂。

精神贫乏,缺乏个人福利的穷人当然不能当统治者,因为他们只会为自己的私利谋取利益,不会有更好的管理。

让“有钱”的人去管吧。这种“丰富”是指精神上的丰富和内心的善良,而这种丰富必须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他们是不贪权不贪利,灵魂真正升华的人。

因为无知者无畏,智者有敬畏,有信仰,有使命感,有锐利的眼光分辨虚伪与善良。

当有大量有巨大力量的无知者时,有教养的人想要改变现状,就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把自己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在这样的怀疑和恐惧中,他们怎么还能坚持真理和说服?

如何发现真理,如何认识真理,如何辨别真假,如何在一个黑暗的灵魂中找到光明,带人们认识“光明”的原初美好,是哲学家和喜欢哲学的人都在探索的话题。

毕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做到最好,是无数人心中美好的向往,却很难坚持下去。所以可以称得上是屈指可数的圣贤。这种期待是理想的,是他们追随的,也是他们一生想要成全的。

—结束—

柏拉图的什么理论,柏拉图 知识论

柏拉图认为,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感性世界的躯体回忆起概念世界的灵魂已经拥有的知识的过程。

这是一个粗略的理解,太粗糙了。

这也是古代哲学的一个共同特点:全靠想象,靠拼接概念的能力,没有证据,哪怕是对于生活中细微的东西。

我猜想古代哲学家的生活可能大多是贫穷的。一方面,他们的思想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因此生存依赖度高;一方面,精英阶层很难招到这样的人来为他们服务,哪怕是参谋。

柏拉图的概念论,柏拉图的主要观点

我们翻阅任何一本介绍柏拉图的书,几乎都能看到怀特海对他的赞美:

欧洲哲学传统最没有争议的普遍特征是,它包括一系列对柏拉图的脚注。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柏拉图的著作不仅艰深,而且荒诞不经,常常给读者留下如下困惑:苏格拉底是谁?为什么柏拉图本人从未直接出现在对话录中?为什么著名的修辞学家在“苏格拉底”面前失败,如果他们自始至终不服从诺诺,或者经过一些质疑?“苏格拉底”反诘和修辞学有什么关系?……

比如在《提琴》中,苏格拉底唯一一次提到柏拉图的名字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环顾四周,没有看到柏拉图,就说:“我相信柏拉图病了。”然后他展开了一场关于灵魂不灭的讨论,给出了6个证明,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但实际上没有一个是成立的。

对于很多类似的论证漏洞和逻辑矛盾,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三种解释:

首先是普通人的简单想法。他们把这一切都归咎于柏拉图自身的不成熟和历史局限性,甚至宣称柏拉图的灵魂转世说是廉价的神秘主义,是超越哲学思考的宗教信仰。

二是来自德国浪漫派的解读。这种解释不仅深刻影响了欧美的主流思想,也在中国赢得了市场。他们把柏拉图著作中的苏格拉底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人注定无法获得智慧,但真正的哲学家会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永远“在路上”——在追求不可能的智慧中,他们会对智慧做出无限趋近。

三是著名的施特劳斯学派的解读。这是一种类似于中国现代经典的理论:他们意识到,解读一部哲学著作的正确方式,往往是寻找它的“谬误”,然后反思自己的解读。他们试图通过仔细选择对话中的词语来还原一个完整的柏拉图或苏格拉底。

然而,这三种论述都依赖于这样一种假设,即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中注入了他所有的哲学思想,或者至少在这些文本中留下了足够多的关于其理论核心的线索。但是这个假设一定是真的吗?

读过《理想国》的人都会面临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当格劳孔问苏格拉底至善是什么时,苏格拉底避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用太阳的比喻来阐述至善之子。当格劳肯再次提出要求时,苏格拉底干脆拒绝了,认为格劳肯不能“再跟着我了”。在探索乌托邦核心的道路上,苏格拉底竟然“半途而废”!这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但是如果我们读过下面的话,这个问题可能就不再是问题了:

.......所以,没有一个理性的人敢把自己辛辛苦苦学来的知识托付给这些不靠谱的语言工具(文字作品),更不敢让那些知识遭受文字文字的命运。(书信。七,343a)

如果我们足够仔细,我们可以注意到柏拉图不止一次地表达了他对书面文本的不信任,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七封信中的这段话:

至少,我自己没有任何关于那些东西(最好的)的作品,以后也不会有。

也就是说,柏拉图承认《理想国》或其他对话录根本不包含它的最高理论。如果是这样的话,前面提到的三种解释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但是,如果就此止步,显然是不尽如人意的。所幸的是,尽管柏拉图本人并没有把他的付梓核心理论放在眼里,但他生前在书院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学生进行讨论,我们有理由相信,面对这些精心挑选的“辩证法者”,柏拉图曾经口头阐述过他的核心理论。事实上,我们可以从亚里士多德为首的学院派学者的著作中找到亚里士多德理论中缺失的拼图。这些谜题的交汇是如此完美,以至于诞生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图宾根学派:将对话和未完成的文学理论结合起来完整呈现柏拉图体系的解释。

以柏拉图学说的核心——至善为例,《理想国》中缺失的解释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善是一!”

“感性事物——数学对象——观念”的顺序从低到高延续:观念之上是数字,数字之上是“一”和“不定二”。这一点可以从柏拉图的同一律来推断,即从命题1: A可以独立于B而存在,命题2: B只能通过A而存在,结论1: A比B更根本,观念需要数来成立——在希腊文和英文中,观念都是可数名词,“一”观念或多个观念。但是,数字没有思想也可以存在,所以数字比思想更根本。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数不是具体的数,也不仅仅是可以随意运算的数学对象,而是——用康德的话说——“先天综合”数,是唯一的、永恒的、独立于经验的数。以3为例,它“就是它自己,一个刚好在2和4之间的数”。(柏拉图的原始论最早发表于p274)在古希腊,0不是一个数——0什么都不是,而在柏拉图那里,1不是一个数——每一个数都是唯一的,而且是“1”——1是数的原因、理由和形式。但如果彼此分开,1就不能产生其他数,于是柏拉图引入了2,然后用二元论的方式阐述了他的形而上学体系的核心:第一个数是由“变2”的不变1(形式原因)规定产生的(物质原因,不是数2,而是一种不确定性,如大-小、长-短、多-少等。).在这里,第二是变化的、非理性的恶,第一是不变的、理性的善——“善是一”。然后通过辩证法,数产生了它自己的副本,也就是观念,剩下的就是理想国里的数学对象和感性的东西,人们非常熟悉。

经过这一番“往返原点之旅”,我想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图宾根学派解释的合理性、流畅性和完整性——至于关于图宾根学派的一些问题,还是留到后面的部分来回答吧——同时也摆脱了一般人对柏拉图的误解,认识到了德国浪漫派“不可知”解释的缺陷,认识到了给学派一个短距离的弊端。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解释来解释其他问题,尤其是关于辩证法的部分。

自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波普尔等现代学者对辩证法展开了猛烈的抨击,以至于在现代人看来,辩证法几乎成了诡辩和无耻的代名词。当然,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际上是恶意曲解),现代极权国家(如红色高棉统治下的柬埔寨)高举辩证法的大旗,同时相应地为自己的专制现实辩护。在“辩证法”面前,所有的原则都失去了效力,所有的罪行都找到了借口,最后演变成了权力的丛林法则。而且即使在情感上,“永远讲道理”的辩证法也足以让大多数人敬而远之。所以,要讨论柏拉图的辩证逻辑,首先要明白柏拉图所谓的辩证法是什么。

辩证法最早是由柏拉图提出的,它的希腊语意思相当于守恒,即会话。作为一种寻求真理的方法,它对应于简单地检验事实,然后根据形式逻辑进行推导,它通过“两种对立解释之间的批判性对抗”来寻求真理。(《苏格拉底传》,A.E .泰勒,p81)

通过柏拉图的对话录,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眼中的修辞学家并没有真正掌握作为真正修辞学的辩证法——最明显的原因是,虽然他们像苏格拉底一样试图用修辞来控制局面,但他们的“智慧”只够迷惑大众,却无法得出任何有价值的结论,因为他们自己并没有“知识”,也就是对灵魂有益的知识。因此,即使他们成功地控制了谈话,他们也不知道如何通过修辞达到完美。他们只能为了反驳而反驳,为了论证而论证。他们徘徊在“一”与“多”之间,却无法迈出辩证法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确定“中介”的数量。柏拉图的辩证法要求辩证法者“通过在数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以‘统一’为标志的、逐渐上升或下降的东西,获得正确的认识”。(《柏拉图的原始论》刚从p363开始)正是在这一点上,柏拉图区分了一般意义上的辩证法者和修辞学者。也正因为如此,诡辩家在谈话中总是被苏格拉底牵着鼻子走。而且很明显是现代极权政府的哪一种喉舌。

过去质疑柏拉图辩证法的一个很重要的论点是,他自己对善一无所知——因为他在《理想国》中回避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根据图宾根在上一篇文章中的解释,这个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至此,我们已经为回答本文开头提出的“灵魂不灭”的问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必须把这六个论点纳入柏拉图理论的整体背景中来讨论,即作为形而上学(二元论)、伦理学(善为一)和方法论(辩证法)统一的理论体系。

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灵魂是“我们内在的东西,因此我们被称为聪明或愚蠢,好或坏。”由此可见,柏拉图的“灵魂”不同于俄耳甫斯的精神,并不是雅典人所理解的鬼魂。但是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会不朽?我们还是很难理解。

但是,一旦我们从整体上理解了柏拉图的理论,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个解释:“(灵魂)作为人与人之间神圣的一部分的作用,就是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尤其是认识善恶,并据此指导人们的行为。”(《苏格拉底传》,A.E .泰勒p72)对个人来说,灵魂是一,而不确定的神圣理性是二。万物的理性思考是必然的,不朽的,永恒的,所以灵魂是不朽的。

现在,通过柏拉图对图宾根的解释,我们已经回答了本文开头提出的几乎所有问题,除了苏格拉底是谁?为什么柏拉图本人从未直接出现在对话录中?“我之所以把这两个问题放在最后,是因为我不想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在给出理由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图宾根学派。

从图宾根学派的基本观点,即柏拉图的作品不是一个整体,而是需要与未完成的文学理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必然会导致这样的认知,即柏拉图的作品是其理论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复述苏格拉底生前的言行,对话中的“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面具,而不是历史中的苏格拉底。柏拉图这样写,大概说明他的对话录不是他思想的核心,只是代表了他认同的一些观念。

然而,其实还是有几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比如《苏格拉底传》的作者A.E .泰勒(A.E. Taylor)就指出,柏拉图至少在《申辩篇》和《斐多篇》中不能忽视苏格拉底的真实性,因为前者是苏格拉底在法庭上对公民陪审团的公开发言,后者是他在行刑前与所有学生的对话。在柏拉图写作的时候,经历过的人都还活着,所以柏拉图不太可能只是把这里的苏格拉底当做自己的面具。在此基础上,通过划分柏拉图文本的风格而提出的思想发展理论(即柏拉图早期作品是复述苏格拉底的言论,中期是自己思想的成熟阶段,后期陷入神秘和偏执)是传统上在学术界占据统治地位的理论。

当然还有其他的解释,比如统筹论,偶然性论等等。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关键问题上,由于史料的缺乏,同时出现了如此多的解释,包括柏拉图著作的写作时间,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生平,苏格拉底的真实思想等等。几乎现在的每一种解读都没有足够的论据来证明自己,也没有足够的理由来反驳反对者。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几乎都是这种情况下的装饰品。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区分这些理论。个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以下标准值得参考:

1.如何尽可能避免粗暴地将“谬误”归咎于作者自身的缺陷?

第二,如何尽量减少使用基于“缘分”“机缘”等未知因素的解释。

第三,如何在自圆其说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持解释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基于这些标准,我个人更倾向于柏拉图的图宾根的解释。至于读者,见仁见智。

柏拉图认为什么是回忆,柏拉图回忆说的核心观点

每个人都曾经在第二人生阶段知道一切。这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当人到了人生的第三阶段,人与人可以以多种方式共存时,这种体验仍然模糊地留在每个人的记忆中,以至于这一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他们回忆前一阶段人生经历的过程,是自我的精神和自我的灵魂再次觉醒的过程。

就这样,柏拉图说“一切知识都是回忆,一切学习都是灵魂的再次觉醒”,支持了“在此生之前,人类有一个知无不言、知行合一的一生”的猜想。


柏拉图关于无知的名言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100句关于学习的读书名言柏拉图关于无知的名言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柏拉图关于无知的名言(100句关于学习的读书名言)

今天给各位分享柏拉图关于无知的名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100句关于学习的读书名言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导读目录:1、100句关于学习的读书名言2、世界著名哲学家经典语录励志,世界哲学名人语录100句,句句精辟3、关于柏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