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系统观念的形成
概括地讲,安全管理系统观念是指安全管理主体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安全管理要素、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安全管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安全管理效果的观念。安全管理的系统观念并不是自安全管理活动的产生就有的,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安全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并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发展的。历史上,安全管理的系统观念在一般系统思想和系统理论孕育中产生和发展的,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古代安全管理系统思想的萌芽
作为一种朴素的系统思想,在古代就有萌芽。这无论在中国或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著作中都可以找到证据。古希腊朴素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在《论自然界》一书中说过,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而且认为世界万物都在作有规律、有秩序的运动。古代原子沦的创始人德谟克利特著有《世界大系统》一书,这是最早采用“系统”这个词的著作。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亚里土多德提出了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的系统思想,至今仍是系统理论的重要观点。
在我国古代,从最早成书的《易经》、《洪范》到春秋战国时代的《老子》《荀子》、从周秦以来古代医学总集《黄帝内经》、到北宋周敦颐提出的《太极图》,他们在解释自然现象和人体构造时都反映了一定的系统思想。不仅如此,在我国古代还不乏把系统思想用于生产和管理实践中的事例,如战国时秦国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其分水、分洪排沙、引水3大主体工程结合之巧妙,这3大主体工程与120个附属渠堰工程相互联结之紧密,无疑生动地体现了系统设计和系统施工的思想。再如,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所记载的丁谓重建被焚皇宫的例子,纵观其挖沟(取土)一引水入沟(运入建筑材料)一填沟(处理垃圾、修复大道)的总体施工过程及最后所取得的“一举而三役济”、“省费以亿万计”的施工结果,可以说至今仍可作为系统工程的典型事例。
当然,我们上述所列举的古代一般系统思想和系统管理思想,还只是一些不完备的朴素思想。这些思想与古代辩证思想一样带有猜测和思.辨的性质,并没有形成一种普遍的、自觉的观念,因此只是系统思想的萌芽时期。
二、近代安全管理系统观念的产生
15世纪后期,近代科学开始兴起,一些自然科学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从混为一体的哲学中分离出来。这种情况促进了近代系统观念的产生。17世纪至18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科学家莱布尼茨在近代科学的研究中,提出任何事物都是在联系中显示出来,都是在系统中存在,系统联系规定每一事物,而每一事物又能反映系统联系总貌的观点。他的许多论点与现代系统论很接近,并对现代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创立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此,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称他为控制论的哲学“守护神”。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康德虽然是一个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的先验者,但他却是第一个提出人类知识的系统性问题的人。他把知识理解为一种有秩序、有层次、有一定要素组成的统一整体,而且认为,整体高于部分,部分只有在与整体相联系的情况下才存在。系统论的奠基人贝塔朗菲对康德的评价很高,认为他的整体论、目的论观点就包含着系统论的要素。
19世纪下半叶以后,随着自然科学中的三大发现对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进一步揭示,系统思想以整体观念和相关观念为特征,成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每次使用了“系统”、“系统整体性”等概念,并广泛地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工作,写出了像《资本论》这样比较完整地体现系统观念和系统分析的科学巨著。
哲学中系统思想和系统理论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管理科学的建立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产生的古典管理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管理中的系统观念,例如,泰勒所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从人、物、技术、组织等各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法约尔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不但系统地研究了经营的6种活动和管理的5种职能,而且提出了充分反映系统观念的管理14项原则。以后,厄威克和古利克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总结,使这一理论中所提出的管理原则、管理职能等问题更加系统化,从而基本上完成了古典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
当然,在近代管理系统观念的产生阶段,人们对管理系统性的认识主要限于管理系统内部,很少考虑管理系统的外部因素。形象地讲,就是关起门来分析和研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因此,这时的系统观念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现代安全管理系统观念的形成
20世纪30年代前后,科学家在对生物学的研究中提出了机体系统理论。之后,出生于奥地利的美国生物学家贝塔朗菲进一步用这种理论来解释社会、人、技术等现象,从而建立了一般系统理论,即现在我们所说的系统论。系统论提出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4项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并运用以运筹学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分析方法来解决军事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1948年以后,维纳的控制论和申农的信息论及电子计算机的产生,进一步揭示了系统联系的实质,从而使系统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使管理获得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现代化手段。从此以后,系统概念、系统原则、系统方法以及控制论、信息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系统观念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普遍观念,企业安全管理也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20世纪40年代前后,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就吸收了一般系统理论的观点,把企业组织中人们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的社会系统,从而创立了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用系统的观念来分析管理问题,首先把管理组织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有意识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的系统”。其次又分析了组织系统3个相互联系的构成要素,即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联系。最后他指出:此系统论的观点来考察组织,可以发现3点:一是组织由各个部分组成,其中每一个部分受其他因素影响,又影响其他因素。二是组织中不能应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说明问题,因为改变组织中某一个部分或因素,就会改变它同其他部分或因素的关系,远不只是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总和。三是作为一个系统的某种组织存在于更广泛的系统之中。因此,必须把这个组织看作是某一更广泛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把它同周围环境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于一些学者把系统理论、系统分析直接运用到企业安全管理,因而又盛行一个专门的安全系统工程学,这一学科认为系统管理有以下4个特点。
①它是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
②它是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决策时强调整个系统最优化,而不是强调子系统的最优化。
③它是以责任为中心,每个管理人员都被分配给一定的任务,能衡量其投入和产生。
④它是以人为中心,每个工作人员都被安排进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其工作成绩付给报酬。
不仅如此,系统管理学派还用系统的观点来安排管理过程;把系统管理划分为4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即:
决定系统的创建;
进行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按预定目标运转;
检查和评价系统运转结果。
由此可见,在现代管理阶段,系统观念已成为人们普遍的管理观念,系统原则已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管理原则,系统方法已成为人们广泛运用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