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应用科学管理方式加强建筑业安全管理
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与其他行业生产活动相比,生产过程复杂、作业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事故发生率高,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因此,安全管理对建筑业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了《建筑法》、《建筑安全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充分考虑对人的尊重、重视,加强了人性化的管理,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重视与管理的规范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建筑业已经成为继工业、农业、贸易之后的第四位支柱产业。然而,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在各行业中仅次于交通、矿山,居第三位。
通过对事故发生根本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建筑业安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分包制的不完善导致管理不善。目前,建筑业的许多高资质企业都已转变成纯管理型的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但并无过硬的施工队伍。因此,有些公司一旦工程中标后,全部分包给有关的专业队伍,公司仅派几个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管理。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建筑商在激烈的竞标中,为拿到工程而不得不压价,用于安全防护措施的经费往往不充足。一旦中标,生产所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等无力购置,给安全管理的实施带来了阻碍和困难。
●建筑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强。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的比例占到百分之八十多。他们的安全操作技能较差,岗前培训也大多是走过场、型式化,很难实现操作过程中的“三不伤害”。从近几年发生的工伤事故看,大多数的伤亡人员从农村到城市工作不满三个月,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上岗培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目前,很多分包队伍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问题上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许多技术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相当缺乏施工安全知识,甚至包括某些工程监理人员。
究其原因,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缺陷
●宣传教育不到位。传统安全管理对宣传教育没有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只是注重抓经济效益,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够,观念上没有加以重视。因而,基本上没有做宣传教育工作,即使有,大多也是肤浅地谈谈,走走过场。员工也只是听听而已,难以深入人心,没有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造成员工的意识当中极少有安全的概念。
●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处理。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在工作中常常是出安全事故后,领导干部及时处理,然后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形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观念。这样从管理上就容易埋下隐患,可能短时间内会引起员工的注意,但事情过去后,依然故我,产生下一次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缺乏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机制。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基本上是制定安全规章制度。领导讲一讲,墙上挂一挂,执行时再看一看,制度与实际生产过程脱节。广大员工认为,安全管理是领导的份内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有事故由单位和保险公司赔,自己不过按制度扣些奖金。因此,员工从思想意识上就没把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配合领导,以致于形成了领导干部孤立地抓安全管理,收效很小。
●没有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方式,制度难以落实。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没有科学性,过于简单化、形式化,操作起来很难见到实效。其实,安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与生产实践一样有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单一的制度约束,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因此难以落实。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实处
第2篇 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特别是现代化的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问题,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而言都尤其显得重要。如果做不好,势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每年在电力生产安全方面的事故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多次造成的事故,实在令人痛心。血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了,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推动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传统安全管理方式的弊端
(一)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管理。一般在出现安全事故后,领导干部必须处理,然后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大有“亡羊补牢”的感觉,这样就容易埋下隐患,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引起员工的注意,但事情过去后,依然故我,领导也不强调安全问题,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人抓,所以产生下一次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不能调动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方式基本上是制定各种安全规章制度,领导讲一讲,然后挂在墙上,宣传教育不到位。以往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宣传教育没有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只是注重抓经济效益,对安全生产工作认识不够,观念上就没有加以重视。因而,基本上没有作宣传教育工作,即使有也是肤浅地谈谈,走过场,普通员工也只是听听而己,根本没有深入人心,也没有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造成员工意识当中根本没有安全的概念。安全问题根本没有深入人心,广大员工认为,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是领导的份内之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从思想意识上人们就没把生产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配合领导,形成领导干部孤立地实行生产安全管理,收效很小。
(三)管理方式简单化、形式化,缺乏保障作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没有科学性,过于简单、形式化,操作起来很难见到实效。其实,安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与生产实践一样是有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的。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单个的制度,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所以难以落实,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二、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科学管理方式的必要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生产安全的科学管理,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为实现电力生产的安全,必须研究电力生产安全的科学管理理论,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水平。
以往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用传统管理,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明显不足。传统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旦事故发生了,首先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然后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由于这种模式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而科学化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防为主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前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与未然。因此,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现代科学化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取代传统管理已是势在必行,现代社会要求必须从传统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
三、电力安全生产应采用的科学管理方式
(一) 树立大安全观念。坚持做到统一归口管理,统一标准要求,坚持实事求是,进行现代化分类统计考核。
(二) 树立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观念。从逐级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抓起,从省、市、县三个层面划清管理界面,明确责任主体。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的要求,按分级控制的原则,层层细化分解,将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落实到人头,切实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强化各级责任,充分调动各级干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要体现在对安全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上,体现在对安全工作的组织和协调上,体现在对安全工作的投入上,体现在完成安全目标的工作上。
(三) 树立“重在预防”的观念。坚持注重从源头抓起,加强技术监督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技术监督体系和机制,充分发挥技术监督在电力生产事故预防方面的超前作用。以预防人身事故为重点,全面推行危险源点预控工作。要积极推行现场作业程序标准现代化,结合生产现场安全工作实际,建立一整套符合安全规程规定要求的规范化生产程序。
(四) 树立管理从严的观念。以往许多事故的教训来看,绝大多数事故是因为管理松懈造成的,所以安全生产的关键还在于管理,而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内容是责任制的落实。要组织制订好本单位、本部门确保完成安全目标和任务的相应措施,做到一级保一级,上级对下级负责,使安全责任的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 要继续开展好安全督察活动,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强化施工现场、操作现场的安全管理。要进一步加大现场督察的查纠力度和处罚力度,决不让违章行为滋生漫延。所谓“从严”,就是说内部从严、教育从严、吸取教训从严、举一反三,落实整改从严。安全生产得之于严、失之于宽。因此,安全生产必须要坚持从严管理、从严要求,从严考核。
(五) 树立“科技兴安”的观念。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系统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过程中的变数越来越多,完全简单的靠人的责任感来保证系统生产的安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坚持技术、装备和培训并重,在建设“坚固的网架、可靠的设备、完善的保护、一流的队伍”四个方面狠下功夫,真正把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工作流程、作业流程和操作流程的优化,努力降低人为失误的几率,依靠现代化的科技进步,实现电力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不断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和制度体系
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化、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现行有些标准、规范和制度有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和新的体制,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总结已经取得的安全生产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流程,理顺关系,积极引用国际标准,抓紧修改并完善有关标准,尽快适应电力生产快速发展的要求,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原则。
2.全面推行安全生产动态管理,构建完善、科学、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平台。
对安全生产存在的薄弱环节,要有针对性的整改。注意汲取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真正使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
3.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机制
认真学习、消化、吸收“国际比较”成果,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积极引入风险管理思想,进一步认识事故规律,在事故预防上下功夫,对事故隐患进行超前控制,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从事故的苗头抓起。揭示出这些隐患的危险程度,起到预防事故发生的作用。
4.积极推行现场作业程序标准化
电力生产过程中屡禁不止的各类人为责任事故时有发生,虽然原因各异,但却说明了一个共性问题,人总是会犯错误的,而且往往容易在简单的地方犯低级的错误。香港中华电力公司在现场生产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实行现场作业程序标准化,建立一整套符合安全规程规定要求的规范化作业程序,规范人的行为,避免人为失误,有效减少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安全生产中,一方面我们要积极采用防止人为失误的技术措施;另一方面还要特别重视采取防止人为失误的组织措施,规范工作流程、作业流程和操作流程,严格现场作业程序,防止出现人为犯错误的机会。
(六) 重视激励作用
伟大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文化现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用,但不免单一,且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数额必须大;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七)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
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精神力量起着极大的作用。其中,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行为中,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在企业内部,每一名员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
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很注重,常常采取“感情投资”的方法,解决职工的住房、子女入托以及汽车问题。我们也可以在节日和员工的生日时致以祝贺,亲自送礼品等,要“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样才能感化人心,以便和谐一致,团结协作,促进生产安全管理,消除管理中的抵触情绪。
我们搞生产安全管理,不能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必须从根本出发,根据各自特点,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己的生产安全管理文化,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使其劲往一处使,在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八)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员工安全素养
人是第一要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以人为本”,这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的组织者、计划者、执行者和控制者。因此,真正落实安全工作的关键在人,在于全体员工的生产安全意识、生产安全责任心和生产安全技能。人的认识提高了,工作水平才会提高;水平提高了,责任心加强了,任何生产安全隐患就有可能被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培育和确立“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安全理念,解决安全工作深层次的问题,即安全工作的人文因素和人文环境问题。坚持把保护员工生命安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安全生产的制度、管理、物态等文化方面加强建设,为安全生产提供强大的支撑力,通过潜移默化,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1)是要正确引导员工的安全观念、思维和行为,教育员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的事业刚刚开始,亲人等你平安归来”,要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树立“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价值观,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2)是加强员工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多种形式活动,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法律知识,强化员工的安全法律意识。不断总结运用基层的创新经验和有效做法,从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出发,改进安全教育和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素质和安全防护能力,实现“我要安全”向“我会安全”的转变。
(3)是通过加强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现场作业流程,加强员工养成教育,实现“我会安全”向“我能安全”转变。
(九)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信息的存贮,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含信息的反馈)5种功能。在实际生产中,每天获取的事故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判断,靠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的,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建立管理系统,来解决目前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一一生产安全信息缺乏,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危险源点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只有建立了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才能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因而,这对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 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单凭科学的安全管理方式一方面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员工执行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
要实行全面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要有针对性,其内容要与工作内容相结合;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措施的条文必须能让员工操作执行,并且可以检查考核;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要有全面性,措施的内容应包括生产涉及的全部安全要求;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要体现群众性,特殊重大施工要组织员工讨论并履行审批手续。只有在这几个方面都做到了,才有可能真正使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