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电业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
〔摘 要〕 基于国际风险管理基本原理,对照电力行业现行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提出在建立符合电力行业实际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的问题,通过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 风险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综合素质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生存和工作的环境是否安全和环保。由于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带有危害性、灾难性及社会性等特点,因此,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标准体系的同时,还结合自身实际,把质量管理、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二合一”、“三合一”或其它形式的整合。这已成为各企业加强安全、健康、环境管理的主要趋势。
我国电力行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如何进一步应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并与国际接轨,建立一套符合中国电力系统发展需要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就此,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1 基于风险评估的几个先进管理体系
1.1 简介
(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ms)
ohsms体系运行的主线是风险的控制过程,基础是危害辩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策划。该体系首先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加以识别,然后评价每种危害事件发生的风险等级,依据安全健康法规的要求,确定不可承受的风险,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加以控制,并落实运行机制,做好应急应变的准备。
(2) “安全五星”管理体系
国际职业安全协会(nosa)的“安全五星”体系同样以风险管理为基础,侧重于对未遂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延伸出针对班组等生产作业单元在工作前的安全评估、五步安全法等安全管理方式。它已成为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有效手段。
(3) 安全、环境、健康管理体系(hse)
hse管理体系是采用与质量管理体系、环境控制管理体系相同的方法,对组织或企业的人员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进行持续改进的一套标准化的思想和方法。该体系从整体和全过程来考虑系统的安全管理问题,注重职工健康,提高安全系数,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人(组织)的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以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式。
(4) 美国万全管理体系
美国万全管理中运用更多的风险识别方法,如前期风险评估、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工作安全分析、定量风险评估、安全检查表分析等,监督和监控外界机构的风险评估。
1.2 几个先进管理体系的共同点
(1) 行为安全管理是体系运行的重点。安全理论认为,一次事故的发生对应着很多不安全行为的出现。识别不安全行为,消灭未遂,是这些体系运行的重点内容。同时,这些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事不对人,并针对人的行为,在工作前进行认真分析。行为安全管理衍生出企业安全文化的倡导与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形象。
(2) 突出企业有序地规范化运作。企业安全管理涉及的环节纷繁复杂,为此,这些体系要求,根据风险评估的内容,就各个要素制定运作标准,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避免了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可能造成的疏忽大意,使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程序化。
(3) 强调全员参与。nosa与ohsms体系要求从班组工作中进行风险识别,使每个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工作程序,识别每一程序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并掌握处理危险的方法和措施,使每一位员工的风险意识得到提高。
(4) 体现持续改进的特点。上述管理体系均强调按照pdca循环的原则,不断地提高安全生产的绩效。
2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与现代安全管理体系的比较
(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是根据国家及上级主管单位和企业的经济目标确定的,符合国家及行业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与管理体系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方针是一致的。但是,管理体系中的个别指标很难量化成目标值。
(2) 电力行业要求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位。“三大标准”,即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的建立,进一步规范了安全生产责任。“两大体系”,即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的建立是电力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这一点与管理体系要求的职责分工、明确责任是完全一致的。
(3) 输电网、发供电企业、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与管理体系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等风险评估有共同的目的,但各自要求的重点不同。国外的风险评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人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而输电网、发供电企业、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的重点是电力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安全生产风险,着重对构成电力系统的设备、设施、环境等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且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依据国际和国家标准进行量化评估。对安全生产管理则按照行业要求进行检查评价。
(4) 安全大检查与管理体系的内审检查。电力系统安全大检查的要求是“查领导、查思想、查纪律、查规程制度、查设备管理”。这与管理体系中要素、运行控制程序等的检查是一致的,都是检查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和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严重不符合项报告或纠正控制预防措施,对重大隐患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及时消除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危险因素。不同之处是:安全大检查要求有针对性、有重点;而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要求对照体系要素和管理手册逐一检查,检查范围全面,层次分明。
(5) 总结评比与管理评审都是对安全生产绩效的总结。通过总结和评审,总结管理或体系运行取得的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按照pdca循环持续改进的原则督促实施,以达到提高安全生产绩效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6) 上级检查和外审检查。电力行业的上级检查,主要靠检查人员的经验及上级的要求,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存在不规范、不统一、因人而异的问题。而管理体系的外审检查是第三方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照该企业的手册和体系要素进行,且与该企业无直接的利益关系,检查相对客观公正。但若第三方不熟悉该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仅仅从文件化管理检查,也不能真正查到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3.1 注重电力生产的过程控制
电力生产的主要产品是电能。由于电能不能大量储存,它的生产、供应和使用必须同时完成,因而实现电能生产和消费的发、输、变、配、用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系统,电能质量在某一环节是不可调整或只能在小范围内调整的。为此,在发、供电企业中建立iso9000质量体系时,不应过多强调产品的质量管理,而是应该应用iso9000管理的原理,建立一套规范电力生产流程的过程管理体系。
3.2 重点抓好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
按照事故成因理论,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同时,电网事故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电力生产安全工作的重点是确保人身安全、电网安全和设备安全。
(1) 人身安全。应用ohsms管理体系的方法,通过广大员工对所从事的生产作业活动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加以贯彻落实,以保障自身和他人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安全。
(2) 电网安全。电网是电力生产的物质基础,要把《输电网安全性评价》作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风险评估依据,并作为电源规划、电网改造和发展的主要依据。
(3) 设备安全。通过发电厂、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对设施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根据25项重点反事
故措施计划,以及“设备无油化、装置自动化、保护微机化、调度自动化”等要求,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设备、装置的现代化水平。
(4) 努力消除人对设备及电网安全的影响。充分分析作业过程中涉及到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系统的不安全因素,采取隔离、封闭等对应措施,降低人员失误造成的设备及电网事故。
(5) 努力消除设备及装置对人身安全的影响。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导则等法规的要求,充分分析作业过程中涉及到的设备及装置和防护系统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作业人员的影响,杜绝由于防护装置和设备缺陷造成的人员伤害。
3.3 重视可靠性管理
可靠性管理是用可靠性指标对电力系统发、供电设备及系统的安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指导设备选择、运行、维护、改造直至报废的一种全过程管理。建立体系时,要充分应用可靠性统计技术来分析系统元件在计划和非计划停运及运行操作的制约条件下能经受住突然扰动并不间断地向用户提供电力的能力,并为电网建设、设备技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4 加强技术监督
技术监督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重要管理手段。管理体系必须依靠有效的技术管理为系统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相应的参数、指标、试验数据的监督,判断设备的健康水平、运行工况和电能质量,以发现设备或生产过程的异常,从而进行调整和检修维护,达到超前预防和控制。
总之,在建立现代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必须符合各单位的生产过程、管辖范围、基本管理方式等实际,并与各管理标准体系有机结合。体系的建立既要包涵主要的管理内容,也要覆盖全部管理流程和环节,其操作性要强,操作程序要尽可能简化。同时还要防止体系管理文件化、形式化、表面化。体系认证目的是通过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建立,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管理,使安全生产步入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2篇 电业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综合素质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生存和工作的环境是否安全和环保。由于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带有危害性、灾难性及社会性等特点,因此,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标准体系的同时,还结合自身实际,把质量管理、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二合一”、“三合一”或其它形式的整合。这已成为各企业加强安全、健康、环境管理的主要趋势。
我国电力行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如何进一步应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并与国际接轨,建立一套符合中国电力系统发展需要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就此,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1 基于风险评估的几个先进管理体系
1.1 简介
(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ms)
ohsms体系运行的主线是风险的控制过程,基础是危害辩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策划。该体系首先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加以识别,然后评价每种危害事件发生的风险等级,依据安全健康法规的要求,确定不可承受的风险,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加以控制,并落实运行机制,做好应急应变的准备。
(2) “安全五星”管理体系
国际职业安全协会(nosa)的“安全五星”体系同样以风险管理为基础,侧重于对未遂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延伸出针对班组等生产作业单元在工作前的安全评估、五步安全法等安全管理方式。它已成为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有效手段。
(3) 安全、环境、健康管理体系(hse)
hse管理体系是采用与质量管理体系、环境控制管理体系相同的方法,对组织或企业的人员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进行持续改进的一套标准化的思想和方法。该体系从整体和全过程来考虑系统的安全管理问题,注重职工健康,提高安全系数,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人(组织)的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以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式。
(4) 美国万全管理体系
美国万全管理中运用更多的风险识别方法,如前期风险评估、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工作安全分析、定量风险评估、安全检查表分析等,监督和监控外界机构的风险评估。
1.2 几个先进管理体系的共同点
(1) 行为安全管理是体系运行的重点。安全理论认为,一次事故的发生对应着很多不安全行为的出现。识别不安全行为,消灭未遂,是这些体系运行的重点内容。同时,这些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事不对人,并针对人的行为,在工作前进行认真分析。行为安全管理衍生出企业安全文化的倡导与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形象。
(2) 突出企业有序地规范化运作。企业安全管理涉及的环节纷繁复杂,为此,这些体系要求,根据风险评估的内容,就各个要素制定运作标准,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避免了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可能造成的疏忽大意,使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程序化。
(3) 强调全员参与。nosa与ohsms体系要求从班组工作中进行风险识别,使每个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工作程序,识别每一程序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并掌握处理危险的方法和措施,使每一位员工的风险意识得到提高。
(4) 体现持续改进的特点。上述管理体系均强调按照pdca循环的原则,不断地提高安全生产的绩效。
2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与现代安全管理体系的比较
(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是根据国家及上级主管单位和企业的经济目标确定的,符合国家及行业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与管理体系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方针是一致的。但是,管理体系中的个别指标很难量化成目标值。
(2) 电力行业要求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位。“三大标准”,即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的建立,进一步规范了安全生产责任。“两大体系”,即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的建立是电力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这一点与管理体系要求的职责分工、明确责任是完全一致的。
(3) 输电网、发供电企业、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与管理体系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等风险评估有共同的目的,但各自要求的重点不同。国外的风险评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人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而输电网、发供电企业、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的重点是电力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安全生产风险,着重对构成电力系统的设备、设施、环境等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且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依据国际和国家标准进行量化评估。对安全生产管理则按照行业要求进行检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