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措施
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关系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一家银行能否实现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否有持久的竞争力,风险管理水平是一个根本的制约因素。从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发展史看,因风险管理不当、资产质量低下而倒闭、被政府接管的银行不乏其例。这些方面的案例警示我们,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成败及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风险管理能力构成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根本,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一、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
商业银行作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金融企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不断增强。由于受到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势必会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尽快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和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的相关规定,健全的风险管理理念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一致性理念。即银行应确保其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相一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银行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股东的效益,而进行风险管理则是为了减少失败的概率,降低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从而确保银行实现更多的利润。由此可见,银行的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全面性理念。即银行首先应确保其风险管理能够涵盖所有业务和所有环节中的一切风险,即所有风险都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来负责。在全面性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于新产品、新业务,银行应确保这些产品、业务在被引进之前就已经制定出适应的风险管理程序和控制方法”。即人们常说的“制度先行”。
3.独立性理念。即风险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之间、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要相对独立。独立性理念的实质就是要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个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风险管理机制。因为清晰的职责划分是确保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前提。
4.权威性理念。即银行应确保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具有高度权威性,尽可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以确保其客观性和公正性。银行的风险管理势必要渗透到业务部门的运作中,因而很容易受到抵触。如果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强于业务部门的权威性,风险管理工作将难以顺利执行下去,必要的监督可以确保各个岗位职责的充分实现。
5.互通性理念。要求银行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而在银行内部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即风险管理部门与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各相关部门之间要保持信息的互通渠道。风险战略的出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能获得的信息是否充分。而风险战略能否被正确执行则受制于银行内部是否有一个充分的信息沟通渠道。因而,信息系统是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6.分散与集中相统一理念。为了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应有不同的部门来负责,即风险的分散管理。与此同时,不同的风险管理部门最终都应直接向高层负责,由管理层统筹规划,即实现风险的集中管理。风险的分散管理有利于各相关部门及最终力量将各类风险控制好。风险的集中管理则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银行面临的全部风险,从而将风险策略与商业策略统一起来。风险管理过于集中往往使该部门力不从心,不能专心于某类风险;风险管理过于分散则往往容易造成管理真空,甚至违背银行的发展策略。
二、发挥信用评价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信用风险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更好地发挥信用评价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1.利用信用评价的结果进行信用风险的度量。信用风险是银行面对的最基本的风险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风险。如何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一直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难题。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客户的违约率和贷款的损失率。一般来说,有着较好信用等级的客户,其违约率较低,而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其违约率较高,贷款的损失率也较高。为获得不可缺少的大规模的样本,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努力就是必不可少的。
第2篇 试论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措施
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关系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一家银行能否实现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否有持久的竞争力,风险管理水平是一个根本的制约因素。从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发展史看,因风险管理不当、资产质量低下而倒闭、被政府接管的银行不乏其例。这些方面的案例警示我们,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成败及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风险管理能力构成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根本,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一、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
商业银行作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金融企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不断增强。由于受到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势必会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尽快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和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的相关规定,健全的风险管理理念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一致性理念。即银行应确保其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相一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银行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股东的效益,而进行风险管理则是为了减少失败的概率,降低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从而确保银行实现更多的利润。由此可见,银行的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全面性理念。即银行首先应确保其风险管理能够涵盖所有业务和所有环节中的一切风险,即所有风险都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来负责。在全面性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于新产品、新业务,银行应确保这些产品、业务在被引进之前就已经制定出适应的风险管理程序和控制方法”。即人们常说的“制度先行”。
3.独立性理念。即风险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之间、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要相对独立。独立性理念的实质就是要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个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风险管理机制。因为清晰的职责划分是确保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前提。
4.权威性理念。即银行应确保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具有高度权威性,尽可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以确保其客观性和公正性。银行的风险管理势必要渗透到业务部门的运作中,因而很容易受到抵触。如果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强于业务部门的权威性,风险管理工作将难以顺利执行下去,必要的监督可以确保各个岗位职责的充分实现。
5.互通性理念。要求银行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而在银行内部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即风险管理部门与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各相关部门之间要保持信息的互通渠道。风险战略的出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能获得的信息是否充分。而风险战略能否被正确执行则受制于银行内部是否有一个充分的信息沟通渠道。因而,信息系统是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6.分散与集中相统一理念。为了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应有不同的部门来负责,即风险的分散管理。与此同时,不同的风险管理部门最终都应直接向高层负责,由管理层统筹规划,即实现风险的集中管理。风险的分散管理有利于各相关部门及最终力量将各类风险控制好。风险的集中管理则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银行面临的全部风险,从而将风险策略与商业策略统一起来。风险管理过于集中往往使该部门力不从心,不能专心于某类风险;风险管理过于分散则往往容易造成管理真空,甚至违背银行的发展策略。
二、发挥信用评价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信用风险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更好地发挥信用评价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1.利用信用评价的结果进行信用风险的度量。信用风险是银行面对的最基本的风险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风险。如何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一直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难题。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客户的违约率和贷款的损失率。一般来说,有着较好信用等级的客户,其违约率较低,而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其违约率较高,贷款的损失率也较高。为获得不可缺少的大规模的样本,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努力就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