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2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02 12:50:07 查看人数:55

浅谈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第1篇 浅谈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现就搞好煤矿安全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突出重点抓隐患

首先有针对性的根据各项工作进程及联系,抓好隐患或尽可能降低造成的伤害。其次有预见性的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排除可能产生的隐患。。第三,分阶段抓好隐患处理工作,根据季节变化及自然规律,夏季抓好防水、防汛、防雷电,冬春季抓好瓦斯煤尘、火灾及防冻等。

二、兑现标准抓管理

严格兑现《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严格按照“三大规程和质量标准化标准”作业。一方面从实际出发按照“木桶理论”,加长短木板来实现少花钱多办事;另一方面加大质量标准化的学习和资金的投入,使广大职工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放心人”,从而确保每一工程动态达标。

三、分清层次抓培训

必须分层次对人员进行培训,对执行层和落实层人员必须采取脱产半脱产和长短班培训的办法,来加强对“一法三规程”的学习,提高遵章守规意识和安全素质,并把安全技术理论和岗位操作实践知识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侧重实用技术和实际操作,突出实用效果。对决策层和管理层的人员要下功夫搞好重大事故案例,重大灾情防范和井下灾变时如何逃生模拟演练教育,从根本上提高素质。

四、全员管理、群防群治

坚持群众路线,贯彻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民主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安全生产大家管理,人人重视,互相监督,制止“三违”消除隐患。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使全体人员都参与抓安全工作,使“三违”现象无处身,隐患可及时被发现并排除。

五、利益驱动、责任追究

严格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对三违行为进行重罚,并追究领导责任。同时利用经济杠杆驱动,把安全质量同经济利益挂钩,使全体作业人员及干部的行为与工作成果都和安全质量联系在一起,提高职工干标准活,上标准岗意识。

总之,煤矿生产活动中要牢固树立人是最宝贵的思想,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保护职工生命和身体健康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不能有一丝一毫放松。必须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自觉抓、长期抓、超前抓、反复抓,努力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

“三个三抓”重拳出击抓安全。

抓好三个整顿。一是整顿安全作风,力戒作风不实、弄虚作假。二是整顿安全纪律,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劳动纪律,加大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度。三是整顿安全管理,保持正常秩序,落实层级管理,提升执行力,做到压力沉底,令行禁止。

抓好三个治理。一是治理基础工作,重点抓好规程措施的编制、审签、贯彻学习、签字存档及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及管理程序。二是治理安全整改项目,落实机运、顶板、火工产品三个专项整治,每月逐项检查、考核。三是治理安全质量标准化,明确分工,落实职责。

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每周的安全学习日必须由组织,做到学有所用。二是加强管理与沟通,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有朝气的、有执行力的管理团队。三是加强现场安全监管,重点是抓好采掘顶板、通风瓦斯、防治水、机电设备等安全管理,确保现场可控在控。

安全工作责任重如泰山,我们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站在对生命安全负责的高度,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认真排查、果断治理安全隐患,针对隐患加强应急预案,确保每个安全岗位有人职守、有人监管,真正做到不留死角,切实维护矿区安全、稳定、和谐。

第2篇 浅析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摘要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典型的职工劳动强度高、从业危险性高、事故发生率高的“三高行业”,在煤矿企业里安全自然就成了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企业,每一个职工,注重企业内部具体日常化细节管理,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一、 安全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搞好安全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防止人员受到伤害和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防止财产受到损失,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搞好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关键

煤矿生产和建设过程中事故的发生一般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安全管理上的缺陷。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大多数是由安全管理存在缺陷造成的。因此,安全管理存在缺陷是事故发生的原因。煤矿生产中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也表明,80%以上的伤亡事故与安全管理有缺陷密切相关。这就说明,控制事故的关键是安全管理。控制事故必须从加强安全管理做起,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技术,搞好安全管理水平。

2、搞好安全管理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基本保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对运用安全生产客观规律指导安全生产的科学总结。要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一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的安全技术素质;二要提高装备水平,提高物的本质安全性;三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对生产系统进行完善,实现系统本质安全。这些都有赖于科学的、规范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管理无缺陷、无漏洞,才能使安全生产方针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

3、搞好安全管理能使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有效的发挥作用

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对于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率,实现生产作业的本质安全有巨大作用。但这些技术措施的作用不能自动实现,需要通过精心的计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4、搞好安全管理能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搞好企业安全管理需要对各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包括对作业方法和工艺过程的优化等。实现这些对策势必对企业的其他各项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进而推动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企业管理工作的进步又反过来为安全管理的优势条件。

安全管理绩效与企业管理绩效也密不可分。企业安全状况的改善,必然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率的增长。反之,事故频发不但造成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损害、设备和财产的重大损失,挫伤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劳动生产率的降低,还严重影响企业的社会现象、市场竞争力和矿区的社会稳定,从而制约企业经济效率的提高和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安全管理的性质与地位

1、 安全管理的性质

安全管理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确定工作范围的活动,应该具有某些特殊的自然属性。了解这些特性,可以更好地掌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和方法,以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安全管理活动的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机制来看,安全管理应具备以下基本性质:

(1) 思想性。安全管理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人来实施的。人的活动是由思想来支配的,安全管理活动必然要表达和体现出人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

(2) 意志性。管理是人施加于管理对象的一种特殊行为,由人制定。虽然所有管理都是经验和科学研究的产物,但都是通过人的思想和意志,最终以一系列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所有的管理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安全管理不能脱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辨析及最终所要表达的愿意。

(3) 效益性。惟利是管理的出发点,效益是管理的终结。安全管理的效益通常反映在它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但安全管理的经济效益也不容忽视,良好的安全管理能大大减少事故经济损失,安全状况的改善又能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减少对正常生产活动的干扰,从而大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 强制性。安全法规、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安全管理必须依据安全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运用法律规范的强制手段来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所以安全管理更具有强制性,不强制就不能约束被管理者的无序状态,何况这种无序往往危及被管理者的自身生命与健康。适度的强制是必要的、必须的,所有的培训考核、纪律、工作制度、规范化的行为规定、操作规程等,实质上都是强制性的安全管理行为。

(5) 长期性。安全问题随着生产的存在而存在,并贯彻于生产活动的始终。只要企业进行生产活动就必然存在安全问题。就必须进行安全管理。因此,安全管理是一项经常的、艰苦细致的、长期的工作。

(6) 科学性。科学的任务就是探索规律,运用规律来指导人们的行动。安全生产有其自身规律性。安全法规、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规章制度就是人们在长期探索安全生产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安全生产规律来指导人们的行动的具体体现。

(7) 层次性。注重安全管理的层次性有利于明确职责,调动各层积极性,保证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正常进行。安全管理的层次应包括战略层、战术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战略层是公司董事会或矿务局安全生产委员会,主要职责是确定企业安全生产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明确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方向。战术层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层,要根据安全生产发展战略和规划,确定具体的安全生产法案、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执行层是指各车间、工段、班组、岗位和个人,负责安全生产方案具体执行和操作。应理顺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8) 预防性。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安全生产,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把预防事故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立足于事故的防范,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9) 群众性。安全生产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同时又与职工的行为密切相关。因此,安全管理不能是少数人的管理,必须充分依靠广大职工,实行安全生产自我管理、人人管理,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安全技能,扩大安全生产防线,将所有职工纳入安全管理体系,这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条件。

(10)社会功能性。安全管理不仅是企业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安全生产涉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安全生产的好坏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安全管理具备较强的社会功能性。

2、安全管理的地位

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的重要地位可以从它与生产管理的关系中反映出来:

安全是组织生产活动、完成计划任务、实现经营目标的基础和前提,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生产的发展又为安全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安全管理是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和生产要素不受意外损害的基本保证,它的产生和存在依赖于生产活动。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经营决策是企业管理的高层次,与安全管理之间是决策和执行的关系。安全管理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实施起保障作用。安全管理与生产管理同处于执行地位,二者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推进。但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基础部分,涉及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企业的凝聚力;涉及社会的稳定和企业的社会声誉,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涉及国家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安全管理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对于搞好安全管理,提高对煤矿灾害的控制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既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也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生产的最终目的所决定,是安全生产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世界各国普偏遵循的原则。由于我国煤矿众多,各类煤矿的生产能力、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发展极不平衡,大多数矿井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开采条件差,加之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偏低,因此在我国的煤矿中不安全因素比有些国家要多得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特殊意义,是煤炭工业实现高效、安全开采的必要条件。

2、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为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在管生产的时候,必须同时管理安全,以正确处理安全生产的关系,保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是我国安全生产最基本的准则之一。

3、 安全生产人人管理、自我管理的原则

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充分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依靠全体职工人人参与,并强化自我管理。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促使其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行使法定的权利。

4、“三同时”原则

“三同时”是指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这一安全生产原则在《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

坚持“三同时”原则,可以促使企业按照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投资解决安全设施问题,避免因投资不足而随意砍掉安全设施;可以保证安全设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避免安全设施欠账,为按生产创造物质基础。

5、“四不放过”原则

“四不放过”原则是指发生事故后,要做到事故原因没查清楚不放过,当事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四不放过”是我国进行事故管理的基本经验和基本原则,其目的是充分利用事故这种反面教材,总结研究事故发生规律,开展典型案例教育,为预防事故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结束语:总之,安全生产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实实在在地坚持制度,狠抓落实;只有从预防抓起,从细节抓起;只有全员参与,共同营造;强调自主管理;注重日常基础工作,我们的安全工作才会更安全。

浅谈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2篇范文)

现就搞好煤矿安全工作谈几点看法:一、突出重点抓隐患首先有针对性的根据各项工作进程及联系,抓好隐患或尽可能降低造成的伤害。其次有预见性的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排除可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专题

相关如何搞好煤矿安全信息

  • 浅析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 浅析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40人关注

    摘要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典型的职工劳动强度高、从业危险性高、事故发生率高的“三高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