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三项工作 第2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第3篇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第4篇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5篇有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探析 第6篇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第7篇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记分管理规定 第8篇建筑施工模板工程支撑系统的安全管理 第9篇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安全管理措施 第10篇为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 第11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资料内容 第12篇建筑施工升降机安全生产管理 第13篇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劳动安全管理 第14篇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安全员管理机制探讨 第15篇当前形势下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第1篇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三项工作
一、施工现场的合理规划及布置。
提高现场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的策划水平,并进行科学的定置化管理。将各种宣传、警示标语、安全防护设施、危险源辩识和控制措施等管理与技术资源都纳入策划范围,并要深入到每个单项工程和施工作业的现场中去。在工程开工前,按照策划内容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由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及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布局方案。通过合理化布局能够充分的展示公司的业绩和形象。因为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的门户,也是施工企业对外宣传的窗口和企业综合实力水平的体现。只有布局合理,才能为日后的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抓好安全基础建设,保障安全投入。
安全教育、培训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再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也需要人去创造。就以往发生的事故来看,不是因为装备不好、制度不完善造成的,而是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大量的违章操作所导致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源头管理,实现本质安全。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和意识及安全技能和行为规范,从而弥补一些管理装备上的不足,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
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无序竞争,有些工程项目低价中标,安全管理投入的资金不能满足施工需要;还有一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认识不到位,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经济的关系,只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没有真正的将工程安全管理所需资金落到实处。稳定可靠的安全环境是保证经济效益实现的途径。所以,我们必须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所需资金的投入。
三、切实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首先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并加以落实。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始终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检查,严明奖惩”。积极主动的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安全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安全生产需要齐抓共管,在采购施工所需材料时,必须选择正规厂家并经安检部门推荐备案的产品。淘汰落后的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安全生产的综合防御能力。
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超前预测,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隐患。
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予以落实,举一反三预防事故的发生,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建设一个稳定的安全生产基础,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第2篇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1目前我国在安全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1.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落实
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不明、奖罚不严、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班组检查、项目部检查、公司检查不能有机结合;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薄弱,项目经理只抓生产,不顾安全,更有甚者对上级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彻底整改。
1.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人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被精简、合并,专职安全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很多安全员技术素质差,对安全管理只知皮毛,既无监督管理职能,又不能履行职责。
1.3挂靠工程,资金、人员等不到位
建筑施工要求每个项目都由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的的项目经理主持,然而实际上有不少工程是挂靠的,工程项目部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管理人员并不齐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施工用电、封闭作业、临边防护大都不符合规范,规章成制度流于形式,随意性很大,管理水平很低。
1.4安全教育不落实
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及时、不落实,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特别是农民工,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和上岗培训,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差,违章作业的现象严重。
2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建立安全防护临时设施费用专款专用制度
必须建立为安全生产提供费用的保障机制,在工程施工招投标时,安全费用不得进入竞价,不得压缩。在施工中,监理、建设等单位及有关建筑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做到安全费用及时到位,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2.2提高企业领导对建筑安全生产的认识
施工安全无小事,将安全生产放在最首要、最重要的位置来对待,尤其企业领导对安全工作必须有高度的认识,对搞好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且将安全生产作为工程施工最主要的工作来抓。其一,强化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管安全生产领导的安全培训,要提高认识,只有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的思想,并使之落实到行动中。其二,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安全生产与企业资质、安全资质、项目经理资质、工程招投标及企业业绩和领导者的政绩挂钩。其三,加大对安全事故有关责任者的处罚力度,迫使企业领导者把安全工作真正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切实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做到行动上时时处处重视安全生产。
2.3加强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加大安全管理监督管理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宣传车、标语、安全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并在报纸、电视开辟安全生产专栏,宣传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与法规;通过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教育培训,提高所有员工的素质;重点抓事故单位、安全检查不合格单位、安全管理薄弱单位有关责任人和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执法人员、建筑业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要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重点对班组长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和工程项目负责人进行培训;强化生产运行岗位安全工作的技术培训;抓常规范培训,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逐步提高员工的技术操作水平。
抓好特殊工种和农民工的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农民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用人单位和安检部门必须重视农民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素质。
要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素质,保证施工生产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工序管理,推行超前防范,杜绝施工过程中的盲目性。
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采取正面教育和寓教于乐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2.4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安全作业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于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及其他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合理组织施工作业,做好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现场要合理组织施工作业面,避免出现相互干扰;合理组织作业人员,合理编制作业面的工种、技术等级;合理安排作业流水线,避免危险交叉作业等。做到既安全文明,又合理使用平面和空间。
2.5做好技术交底,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
2.6做好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
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由于长期磨损或意外损伤,可造成设备事故,甚至使周围职工受到人身伤害。要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的保养和有计划地检修,使其保持在安全运行使用状态,从而确保使用操纵人员的人身安全。
施工单位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
2.7做好临时建筑物及周围环境的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性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等应当符合卫生标准;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施工现场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在市区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挡。
2.8制定安全生产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预案的演练
按照“以人为本,健全机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依法规范,职责明确;反应及时,措施可行”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定期举行应急演练。
最后,建议和希望参与到基本建设的每一个人都要担负起责任,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共同扭转现阶段安全形势严峻的不利局面,共同打造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建筑市场新环境。
第3篇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和公司管理需要,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司所属项目部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购置、租赁、安装、拆卸、使用、维修、检验检测活动及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是指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中使用各类塔式起重机、移动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高处作业吊篮、龙门架(井架)物料提升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起重机械设备。公司经理部和公司技术负责人负责全公司所属项目部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具体工作有公司质安科负责。
第三条公司所属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本项目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并负责制定相关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第四条公司所属项目部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采购、租赁、使用、安装和我检验检测除接受公司管理部门安全监督管理外,还应接受上级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的安全监督管理。
第二章设备采购与报废
第五条公司所属项目部或者个人购买的起重机械设备必须是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生产的质量合格产品。未实行许可生产的产品应具有省级上有关部门的产品鉴定书。购买进口设备,应当通过商检,并具有产品合格证明。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起重机械设备不得购买:
一、国家和本省市明令淘汰;
二、国家和本省市规定禁止使用的;
三、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
四、安全保护装置配备不齐全的。
第六条项目部自行研制制造用于特殊工程施工的非定型的起重机械设备必须有设计图和设计计算书,由公司技术部组织专家论证和鉴定,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经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七条公司所属设备租赁公司或项目部购买的起重机械设备应当建立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具备以下内容:
一、原始资料,包括购买合同、使用维修、及安装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许可生产证明、产品质量合格证、交接验收记录等;
二、设备履历书,包括历次大修理、改造记录、运转时间记录、日常使用状况记录、安全保护装置调试记录及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事故记录等;
三、设备存在的问题和评价及其它资料。
第八条公司所属设备租赁公司应当对出租的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合格的方能出租。
出租时应向承租方出具检测合格证明。租赁双方在签订租合同时,应当明确各自安全、使用、安装、拆卸及维护保养方面的责任。禁止出租检测不合格的起重机械设备。
第九条起重机械设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予以报废:
一、国家和本省市明令淘汰的;
二、主要结构件应力超过原计算应力15%的;
三、主要结构件腐蚀深度达原厚度10%的;
四、存在其他严重事故隐患的。
报废后起重机械设备不得再使用或整机转让。
第三章安装与拆卸
第十条公司所属项目部起重机械设备地基基础施工方案必须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方可施工。
第十一条项目部对从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的分包单位,应审查其具有建设行政主管核发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证书,并按照资质证书许可的范围分包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等施工内容。
第十二条项目部应当依照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及本规定的要求,检查监督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分包单位,进行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位移、顶升、附着、拆卸等活动,并对安装质量及作业过程的安全负监管责任。
负责起重机械设备安装的分包单位工程施工中,应当服从公司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项目部应当设备安装单位提供拟安装设备位置的地质资料、施工平面图及隐蔽工程验收报告。
第十三条设备安装单位从事起重机械设备安装的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应当经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和拆卸前,项目部负责起重机械设备安拆单位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的安装或拆卸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现场管理人员与安装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第十五条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或拆卸作业前,作业人员应当对拟安装或拆卸设备的完好性进行检查。作业时,应当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应当设置负责统一指挥的人员和专职监护人员,各工序应当定岗、定人、定责。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的拆装工艺。
第四章检验检测与验收
第十六条起重机械设备每次安装完毕后,项目部应当要求安装单位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安拆单位相项目部进行起重机械设备移交前,项目部应委托具有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查资格的检测机构对安装的起重机械设备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与检测机构、安装单位及设备产权单位联合进行安装质量验收,经验收后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项目部应收集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单位设备安装技术档案,包括下列文件:
一、安装单位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安装许可证和安拆人员证件。
二、安装或拆卸合同;
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四、安装验收资料;
五、检测资料(检验报告书)
六、移交使用的文件。
第十八条检测单位交给项目部的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应当由相关的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签署。
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负责。
第十九条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起重机械设备检验检测时,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告知项目部,项目部应立即向公司安全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经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起重机械设备,项目部应当将合格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第五章使用与维修
第二十一条项目部应当在起重机械设备安装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到工程所在地区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登记。登记标记应当置于或者于该机械设备的显著位置。
第二十二条项目部应当对起重机械设备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象条件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暂时停工时,应当做好变化工作。
第二十三条项目部必须执行建设部《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湖南省相关专业标准。
第二十四条项目部应当对在用起重机械设备进行以下维护保养与检查:
(一)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二)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并做好记录;
(三)对安全保护装置定期进行校验、检修,并做记录。
第二十五条实行总承包的群塔作业现场,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有防止群塔作业相互碰撞的措施。未实行总承包的群塔进行作业的,项目部应向建设单位要求与其他施工单位统一制订避免群塔作业相互碰撞的措施。
第二十六条项目部起重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当经过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当持证上岗。
第二十七条起重机械设备的加节、升附着必须由安装单位完成;加节、升附着安装完毕后,安装单位与项目部必须履行验收签字手续后,设备方可使用。
第二十八条安装后停用半年以上的起重机械设备在重新启用前,必须经建筑起重机械检测机构重新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起重机械设备使用达到国家规定使用年限的,应当进行机构安全性能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第六章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九条项目部应建立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起重机械出厂技术资料、产品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易损零件图、电器元件布置图、必要的安全附件型式试验报告及安装技术和资料;
二、租赁合同及安拆合同
三、安装单位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安装许可证和安拆人员证件;
四、安拆施工方案;
五、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开工条件审查记录;
六、起重机械设备及应急救援预案,基础施工图、验收记录;
七、特种设备救援机构出具的验收证明《检验报告书》
八、塔机群塔作业防碰撞方案和起重机械设备方案专项安全技术交底;
九、加节、升附着验收记录;
十、起重机械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十一、起重机械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及交接班记录;
十二、起重机械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第三十条项目部应建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责任制,配备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安全管理人员对起重机械进行日常管理,制定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定人、定机,要求人人有岗有责,机器台台有人操作管理。
第三十一条项目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对在用的起重机械进行检查维护,并制定定期检查管理制度,包括日检、周检、月检、年检、对起重机进行动态监测病做好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应当按照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技术进行处理。对于无法处理的问题,应及时向公司报告,并会同公司管理部门对问题进行处理,问题处理后应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做好记录,保障起重机械安全运行。
一、日检。由司机负责作业的例行保养项目。主要内容为清洁卫生,润滑传动部位,调整和紧固工作,通过运行测试安全装置的灵敏可靠性,监听运行中无异常声音。
二、周检。由项目部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维修工和司机共同进行。除日检项目外,主要内容是外观检查,检查器、紧急报警装置的灵敏、可靠性,通过运行观测传动有无异常响声及过热现象。
三、月检。有公司管理部门和项目部有关人员共同进行。除周检项目外,主要对起重机械的动力系统、起升机构、回转机构、运行机构、液压系统进行状态检测,更换磨损、变形、裂纹、腐蚀的零件部。对电气控制系统,检查馈电装置、控制器、过载保护、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可靠。通过测试运行检查起重机械的泄露、压力、温度、震动、噪声等原因引起的故障。对起重机械的机构、支撑传动部位进行状态下主观检测,了解掌握起重机械技术状态。
四、年检。由公司设备安全管理部门与项目部有关人员共同进行。除月检内容外,主要对起重机械进行技术参数检测、可靠性试验,通过检测仪器,对起重机械隔工作机构运动部件的磨损、金属结构的焊缝、测试探伤,通过安全装置及部件的试验,对起重设备实运行技术状况进行评价。确定大修、改造,更新起重机械设备。
第三十二条公司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规定对司属项目部起重机械设备购置、安装、使用和检验检测实施安全监督管理。对起重机械设备实行安全监督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二)发现有违反安全技术规范和本规定的行为或者在用的起重机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责令作业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三)判定部合格权,决定返修权,停工权,罚款权。
第七章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第三十三条设立由公司质安经理牵头,质安科为主,项目经理配合的紧急事故救援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包括对起重机械出现事故后的处理原则,紧急情况下所采取的程序、方法、步骤及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分工协作等,并定期组织现场演习。项目部应根据起重机械特点、范围,对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编制起重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三十四条若发生起重机械设备安全事故,项目部应立即想公司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组织抢救,保护事故现场。
第八章岗位管理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规定,公司设备租赁公司出租未经安全性能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责令立即整改,直至合格,并处壹万元的罚款。独自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规定,项目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工整改,直至合格,并处伍仟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援追究相关行事责任,项目责任人承担相关刑事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
一、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承担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
二、项目部无专职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
三、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上岗或人证不符的;
四、未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安全技术教育培训的;
五、使用未经检验或者验收不合格的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
六、机械设备、安全保护装置、施工机具易损配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未经查验不合格及投入使用的;
七、无批准的起重机械设备地基基础施工方案和验收记录的;
八、无起重机械及其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日常维修保养记录的;
九、无起重机械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及交接记录的;
十、无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的;
十一、无加节、升附着验收签字手续,设备即投入使用的;
十二、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及其它所需资料或资料不齐全的;
十三、无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资料弄虚作假的;
以上罚款有项目负责人支付。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规定,公司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停职处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重大死亡事故或者其他后果,构成犯罪的,追究相关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全年工资总额20%的罚款或者按照管理权限给与撤职处分,五年内部的在担任公司的主要负责人。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规定项目负责人为对工程建设项目实体经济管理的责任人。
第三十九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4篇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其施工企业应该建立起严密、协调、有效、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
什么是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建筑安全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以保证施工安全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安全管理的各阶段、各环节和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既有明确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又能互相协调、促进的有机整体。
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
根据系统论的基本理论和系统构建的思路,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理应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有明确的安全方针、目标和计划。每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必须有明确的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计划,才能把各个部门、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安全管理体系协调和正常运转。
二是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必须明确规定企业职能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做到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检查有依据,评比有标准,建立一套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奖惩办法和具有安全否决权的评比管理制度。
三是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为了使安全管理体系卓有成效地运转,建筑施工企业各部门的安全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应建立一个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工作的综合部门。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由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规模、施工性质、生产技术特点、生产组织形式所决定。工程局、工程处设安全生产委员会,施工队设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班组设安全员。
四是建立高效而灵敏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要使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转,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灵敏的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规范各种安全信息的传递方法和程序,在企业内形成畅通无阻的信息网,准确、及时地搜集各种安全卫生信息,并设专人负责处理。
五是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管理活动。安全管理体系应建立在保证建筑安全施工和保护员工劳动安全卫生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在建筑施工生产的各环节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安全管理宣传教育活动。
六是实行安全管理程序化和管理业务标准化。安全管理流程程序化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使安全管理工作过程合理化,并固定下来,用图表、文字表示出来。安全管理业务标准化就是将企业中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办法制订成统一标准,纳入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实现安全管理流程程序化和标准化,就可使安全管理工作条理化、规范化,避免职责不清、相互脱节、相互推诿等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弊病。因此,它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七是组织外部协作单位的安全保证活动。建筑施工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用品等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安全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用品等,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这就关系到外部协作单位对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安全性、可靠性的保证,是建立和健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建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途径
成功经验表明,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应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即安全是施工企业发展的永恒的主题。因此,在建立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方式、方法上仍需不断完善。
必须克服在安全问题上的短期行为、侥幸心理和事故难免的思想;对安全问题要常抓不懈、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坚定信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企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企业法人代表负责,亲自抓安全;对施工组织进行安全评价与审核;加强施工事故的预防与不安全因素的控制,加速安全信息的传递;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外协单位所提供的产品、零部件和劳务等的安全需求纳入本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不断健全与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方式。可把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为一个大系统,再直接着手建立其安全生产的安全管理体系,也可把工程项目作为对象建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是要根据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计划的规定和安排,使它有效地运转起来,发挥作用,保证安全生产。这就要求全体职工对施工安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不断提高技术素质,胜任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这些都是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真正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依靠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的轨道上来,同时也要加强组织学习国际上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经验和标准,充实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5篇 有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探析
建设工程施工,多数情况是露天高空作业,而且现场情况多变,又是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施工事故带来的后果是有目共睹的。这就必须加强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
1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通过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的前提下顺利进行。它包含了三个方面:对象,范围和目的。其对象包含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等,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安全生产的范围覆盖了各个行业、各种企业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其目的是使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企业文明生产的良好形象。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国家、集体造成巨大财产损失,还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对社会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加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建筑职工在施工过程的生命安全,是党和国家所提出的安全生产方针。在具体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必须要全力配合,同时全员要积极参与,要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才能最终实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我国的建筑工程规模巨大,但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因而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2.1 建筑工程的特点导致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劳动强度高,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配套,采用的工技术是否合理以及照明、通风情况等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
2.2 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进度而忽视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大部分承包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职工和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培训。
2.3 工程承包企业压低成本导致缺少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承包企业压低成本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各个工程承包企业为了拿到项目,竞相压低报价,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投标;实行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工程,由于总承包商和中间承包商层层分包,层层收取管理费,大大压缩了一线施工队伍的利润空间;业主拖欠承包商款项的现象十分普遍。以上三种情况导致承包商不得不拼命压缩成本,也必然会减少安全生产防护措施的投入。
2.4 合理的建设工期得不到保障。某些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业绩往往会要求项目提前竣工,个别私人业主为了投资项目尽早竣工,也经常无理要求承包商压缩工期,迫使承包商日夜赶工。合理的工期得不到保证,建筑工人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也必然导致安全隐患的增加。
2.5 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建筑工人大多来自农村,缺乏安全意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地保护自己导致了工程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安全事故。
3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
施工项目由于其生产要素、生产资源和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其安全生产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作业场所的固化使安全生产环境受到局限。
建筑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所产生的建筑产品坐落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产品一经完成就不可能再进行搬移,因而具有固定性这一特有性质。这就导致了必须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上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机具来进行交叉作业,因而容易产生物体打击等伤亡事故发生.
第6篇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建筑业具有产品固定,人员流动大、露天施工、立体交叉作用多、建筑物变化大、形状不规则等特点,施工中危险性大,工作条件差、不安全因素多且点多面广,预防难度大。鉴于建筑业安全形势严峻的事实,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策。
一、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投入问题。建筑施工企业知道抓好安全工作必须要有安全成本,在安全事故防范上要舍得投入,不能因为资金紧张不投入或者少投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投入不足:一是舍不得进行安全投人,致使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安全设施陈旧、老化,使职工处在-个充满事故隐患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二是不进行全面的安全投入,有的企业为了争得企业形象,集中力量突击一些大项目、重点工地,一些小项目在安全管理人员就位和安皴施的配备得不到保障。三是片面强调工程造价低或资金不到位等客观原因,在压缩各项费用支出时首先压掉安全支出。
2、建筑施工企业教育培训不到位,操作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从目前建筑业的总体情况看,操作工人的安全意识普遍缺乏,安全技术素质偏低,以农民工最为突出。主要原因是企业对所使用的外协队伍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不到位,甚至放任不管,招来即用。这部分人员目前占操作者的绝大多数,他们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不具备起码的安全意识。从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伤亡者也是这部分人。
3、安全生产管理传统化。近些年来由于施工队伍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建筑企业全部进入市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更加明确,企业的生产力发生了新的飞跃,从而使企业管理复杂化,同时对安全生产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属于“经验型”和“事后型”的管理方法。过分注重经验,未形成安全管理闭合体系,造成安全管理工作松松紧紧、抓抓停停,难以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4、,分包管理不严。随着国内建筑施工行业与国际接轨,项目总承包的逐步推行,分包管理成为安全隐患又一主要因素。在发生安全事故的项目工地,经常出现总承包单位将工程整体分包现象,或包而不管,管而不严现象。总包单位对分包队伍准入制度把控不严,分包队伍进入施工现场后,对分包队伍的监控缺乏力度。这些都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隐患。
二、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建议
在组织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二是禁止挂靠施工。首先应从招投标开始,严格审查承建资格,不准超范围施工。项目经理实行注册制,在建筑工程交易服务中心将注册项目经理资料输入电脑,凡是该项目经理承担的工程没有交工验收的不得再参加投标,以此来限制施工企业无限制地承接工程任务,给某些资质不够,信誉不好的个体私营挂靠钻空子。其次是政府实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凡是挂靠施工、私自分包的工程一经查出,坚决严肃处理。三是开展群众举报制度,实行社会监督,对群众举报有功人员实行奖励。四是加强对现场民工的管理。民工的来源应通过有组织的劳务公司,改变目前由社会零散人员自发组织起来的无序状态。劳务工的使用必须签定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施工合同,明确安全生产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进厂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考试内容要包括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五是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交通办公用品,给予足够的管理权力。施工队、项目部按规定配齐配够安全专职人员,严格实行安全优先、一票否决制度。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在工资待遇方面给予适当补助。六是加强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实行“三工制”。即工前教育、工中检查、工后讲评,积极开展安全活动,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技术措施方面,一是工程开标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按照防雨、防台风、防洪、防触电等安全规定要求,认真做好现场规划。大门设计、生活、生产设施布置、各种材料堆放位置、给排水设施、施工用电设计及走向。安全防范重点,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二是现场道路畅通、平整、坚实、硬地化。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安放消防器材,编制消防预案,并成立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均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各种房屋、库棚、料场等要符合公安部门的消防安全距离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在加工场和料库内吸烟。三是电气、设备防护、各种机械设备要有防雨及安全保护装置。要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使用维修和保养。电缆线路应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场内架设的电力线路其悬挂高度及线距要符合安全规定,并架在专用电杆上或电缆埋地。变压器、配电柜、配电箱前要有绝缘垫。所有机器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并接零保护。手持照明灯要用36v安全电压,检修电器时必须停电作业,电源箱上悬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的安全警示牌,并派专人看管。必须带电作业时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四是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按规定佩带劳动保护用品。严禁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易滑鞋和裙子。高处作业要戴安全带,从事架工人员要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才能上岗。洞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出入口要设防护栏;施工架子按规定在操作层中间每隔两层满铺跳板;拉结、顶撑、剪刀撑、扫地杆符合安全规定,设置踢脚板,挂设安全网。
总之,按照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针对建筑安全生产状况,必须深人分析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强化综合性防治措施,促进建筑业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思想重视、措施得力、评价科学、严格管理,就一定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7篇 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记分管理规定
一、建筑施工项目经理(以下简称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记分周期为12个月,满分为12分。自项目经理所负责的工程项目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之日起计算。
二、依据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类别以及严重程度,一次记分的分值分为12分、6分、3分、1分四种。
三、项目经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次记12分:
(一)超越执业范围或未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担任项目经理的;
(二)执业资格证书或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过期仍担任项目经理的;
(三)因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未执行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
(四)谎报、瞒报质量安全事故的;
(五)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后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未开展应急救援的。
四、项目经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次记6分:
(一)违反规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工程项目上担任项目经理的;
(二)未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组织施工的;
(三)未按规定组织编制、论证和实施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
(四)未按规定组织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进行见证取样的;
(五)送检试样弄虚作假的;
(六)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的;
(七)明示或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
(八)未参加分部工程验收,或未参加单位工程和工程竣工验收的;
(九)签署虚假文件的;
(十)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期间未在现场带班的;
(十一)未组织起重机械、模板支架等使用前验收的;
(十二)使用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的起重机械的;
(十三)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施工质量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的;
(十四)未组织落实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工程建设相关单位提出的质量安全隐患整改要求的。
五、项目经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次记3分:
(一)合同约定的项目经理未在岗履职的;
(二)未按规定组织对进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预拌混凝土等进行检验的;
(三)未按规定组织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的;
(四)挪用安全生产费用的;
(五)现场作业人员未配备安全防护用具上岗作业的;
(六)未组织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或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
(七)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作业的;
(八)作业人员未经质量安全教育上岗作业的。
六、项目经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次记1分:
(一)未按规定配备专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的;
(二)未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的;
(三)未落实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
(四)未按规定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制定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的;
(五)未组织实施质量安全技术交底的;
(六)未按规定在验收文件或隐患整改报告上签字,或由他人代签的。
七、工程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检查中发现项目经理有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责令其改正,并按本规定进行记分;在一次检查中发现项目经理有两个及以上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分别记分,累加分值。
八、项目经理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超过6分的,工程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其负责的工程项目实施重点监管,增加监督执法抽查频次。
九、项目经理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责令该项目经理停止执业1年;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予注册;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终身不予注册。项目经理在停止执业期间,应当接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质量安全教育培训,其所属施工单位应当按规定程序更换符合条件的项目经理。
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8篇 建筑施工模板工程支撑系统的安全管理
记得有位从事建筑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士曾经说过:建筑模板工程除非不发生事故,一旦发生事故便是大事故,是群死群伤,影响面较大,后果较严重的事故。纵观近两年来发生的与建筑模板工程有关的事故无不如是。2023年1月4日14时20分许,昆明市在建新机场立交桥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垮塌,造成7人死亡,8人重伤,26人轻伤。2023年1月12日中午约12时,芜湖华强梦幻王国配送中心工程项目发生模板坍塌造成8人死亡事故。2023年3月14日11时30分,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工程a2展馆至a3展馆之间过街通道的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局部垮塌事故,事故共造成9人死亡。这些事故向我们敲响了要加强对模板工程管理工作的警钟。
作为一名从事建筑安全的管理人员,惊心之余,痛定思痛,“别人生病我吃药”的想法由然而生。经过分析和总结,上述的生产安全事故背后无不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模板工程支撑系统失稳。那如何加强对模板工程支撐系统的管理,引发了我的思考。现结合近几年来从事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一已之言,请专家和同仁斧正。
一、合格的材料是模板工程支撑系统的保证条件。
近年来,模板工程钢管支撑系统渐渐替代了木支撑,在支撑系统中的安全系数较以往有较大提高,但随之出现的钢管、扣件的质量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目前建筑市场的钢管、扣件、槽钢等在出厂质量等方面与以前相比大打折扣。如许多钢管的壁厚达不到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在《规范》上要求钢管的壁厚为3.5mm,现在的只有3.0mm,更有甚者连2.8mm都达不上。另外,扣件的质量也令人担忧,现在的扣件铸铁与七八年前的扣件质量相比,现在的扣件“皮薄脆性大”,无论是厚度还是重量很少能够达到相关规范的要求。在行业的有关文件中,对高大模板工程所用的钢管扣件要求要按一定比例经过检测单位检测,而对一般模板工程的钢管扣件则没有作出要求,这让部分钢管扣件提供单位有了可乘之机。如何确保钢管扣件的质量?一是查验进场钢管、扣件批次的出厂合格证和相关检测检验证明文件;二是随机抽检一定数量的钢管扣件,检验其是否具备一定的钢度、强度;三是对进场钢管扣件不能光看数量,还要对其外观进行目测,对锈蚀程度、壁厚、保养程度等进行控制。
二、设计可靠有效的支撑系统体系是模板工程搭设的技术保证。
我们在工作中往往会发现在模板工程支撑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立杆的间距或大或小;二是支撑体系中缺少扫地杆、拉杆和纵横向剪刀撑等,有的项目上根本就没有扫地杆和纵横向剪刀撑;三是立杆下面缺少垫板;四是梁下支撑系统钢管设置不合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追朔搭设的依据。通常情况下有两个文件;一是《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二是项目技术人员编制的技术交底书。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对支撑系统只是泛泛而谈,无搭设的具体措施,缺乏针对性,更有甚者只是将《规范》中的相关条款逐条逐句摘录;另外,项目技术人员编制的技术交底书中对班组不能交待模板支撑系统具体的要求,如立杆的间距为多少,多大距离设置一道拉杆,梁下立杆如何设置等,上述的问题在施工现场是比较普遍的。鉴于此,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模板支撑系统搭设的各个环节。一是认真编制切实可行的《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二是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和《专项方案》的要求,编制详细的技术交底书;三是在班组人员操作前,对作业班组人员要进行教育,细化技术交底的内容,具体操作过程中加强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以包代管”现象发生。
第9篇 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安全管理措施
建筑行业领域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支柱作用,所以它的安全事故问题变得非常的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投资规模迅速增大,建筑业得到蓬勃发展,但同时,我国建筑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建筑业施工伤亡人数居高不下。建筑施工的各类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要做到工人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做好个人安全防护、认真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是当前树立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立新的符合建筑工程管理规律和项目管理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施工事故的重要任务。
加强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共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就是依法治国,加强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的实施为我国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对违背安全管理的行为提出了处罚措施。《建筑法》是规范我国建筑市场的第一个法律文件,其中,对建筑业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总承包企业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把所有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纳入到统一管理中,明确分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的安全管理。
建筑行业是高风险、事故多发行业,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重复性事故时有发生。形势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体制在变化,而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仍延续着“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宏观管理体制,但是,该管理体制的概念和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为此,更新安全管理理念,树立企业安全文化,建立现代化安全管理体制以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技术、新的体制、新的生产者,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也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前,部分建筑企业没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没有处理好经营、效益、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关系,没有确立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没有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放在首要位置来抓。有的企业领导只是在口头上讲“安全第一”,实际工作中往往把经济效益摆在第一,认为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进度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就行了,对安全生产不重视、不检查,或是对检查出的问题不解决,对安全生产存有侥幸心理,重视程度不够,这是造成安全隐患的原因之一。
按照规定,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专用经费的提取必须专款专用,目前,仍有部分企业没有执行到位:一是未提取或提取不足;二是对已提取的经费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甚至有些企业领导将提取的安全生产经费认为是额外支出,把在安全生产上少投入作为企业利润挖潜的一种手段。不能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还有部分建筑企业将必要的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精简、合并,专职安全人员配置不足。有的虽配备了安全员,但有的安全员责任心不强,自身素质差,监管水平低,不能很好地履行安全员的巡查纠错等职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建筑施工企业,由于企业三级安全教育不落实,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大量既没有进行岗前劳动技能培训又缺乏施工现场安全教育的务工者上岗后,对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一无所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缺乏规范作业的基本常识,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严重。
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的产物,许多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管理措施难以在施工现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总承包企业与分承包企业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缺乏相互有机配合机制,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导致事故频发。当前建筑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垫资、拖欠工程款、肢解工程和非法挂靠、违法分包等行为。尤其是一些根本没有施工条件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队伍擅自承担施工任务,安全意识更差。一些施工企业低价中标工程后,削减安全投入,导致安全生产设施、设备严重不足,措施落实也得不到保证。甚至有一些建设项目未办理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相关手续就擅自开工建设,规避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抢工、赶工,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现象,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部分地区建设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本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不多,把关不严,责任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够,在机构设置、工作体制机制方面还不能适应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需要。
对施工人员的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培训的加强。要想搞好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首要前提就是要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患素质,而这又依赖于企业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了解最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进行安全施工的技能,并且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了工程和人身伤亡的事故比例。
根据房屋建筑施工的现场环境和施工工程的发展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监督工作,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将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传到网上获取有价值的反馈,使得监督机关可以及时的根据具体情况作适时的施工工程调整。
部分是由于意外导致的,而大多是因为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所以进行全面的检查可以起到及时发现隐患,并避免事故发生的作用。
安全管理是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和物质财产安全的大事,每个单位、每个从业人员对此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单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其他相关单位和我们施工安全监督部门都须予以高度重视。从施工安全监督的角度讲,政府的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已从以往的现场监督为主转向行为监督为主。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尽职尽责,群防群治,施工生产事故一定会得到有效预防,使我国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更快更好地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健康化的发展轨道。
第10篇 为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
为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规范租赁、拆装、检测、使用等单位的行为,根据《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166号令)和《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建质[2008]76号),
特作如下通知:
一、本通知所称建筑起重机械,是指纳入特种设备目录,在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安装、拆卸、使用的起重机械。
二、建设局对全县范围内建筑起重机械的租赁、安装、拆卸、使用实施监督管理,建设局委托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具体负责施工现场起重机械
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登记备案
1、登记备案
所有进入我县建筑工地使用的建筑起重机械均应通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登记备案。备案的条件、要求、程序按照相关文件执行。
2、产权备案
产权人购买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后,必须由具备工商营业执照的租赁单位或具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的建筑业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到企业注册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或其委托机构办理产权登记。
3、使用登记
使用单位应当自建筑起重机械安装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将建筑起重机械安装验收资料、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名单等,向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登记
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4、拆装单位登记
在我县范围内从事建筑起重机械拆装业务的单位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到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办理登记备案手
续后,方可在资质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建筑起重机械拆装业务。
四、各方安全管理职责
(一)出租单位
1、出租单位应当在签订的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合同中,明确租赁双方的安全责任,并出具建筑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产权登记证明和自检合格证明,提交安装
使用说明书。
2、自购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资料:
(1)购销合同、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安装使用说明书、备案证明等原始资料;
(2)定期检验报告、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维修和技术改造记录、运行故障和生产安全事故记录、累计运转记录等运行资料;
(3)历次安装验收资料。
(二)拆装单位
1、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和安装单位应当在签订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合同中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与安装单位签订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安全协议书。
2、安装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职责:
(1)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及建筑起重机械性能要求,编制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由本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2)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检查建筑起重机械及现场施工条件;
(3)组织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并签字确认;
(4)制定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将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安装、拆卸人员名单,安装、拆卸时间等材料报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后,5
个工作日内告知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3、安装单位应当按照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装、拆卸作业。
安装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进行现场监督,技术负责人应当定期巡查。
4、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完毕后,安装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要求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自检、调试和试运转。自检合格的,应当出具自检合格证明,并向使用单位进行安全使用说明。
5、安装单位应当建立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档案。
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档案应当包括以下资料:
(1)安装、拆卸合同及安全协议书;
(2)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3)安全施工技术交底的有关资料;
(4)安装工程验收资料;
(5)安装、拆卸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禁止拆装未领取进市登记备案证书和产权登记证的大型机械设备。
(三)使用单位
1、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完毕后,使用单位应当组织出租、安装、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建筑起重机械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
合格的不得使用。
2、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职责:
(1)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周围环境以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对建筑起重机械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制定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在建筑起重机械活动范围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对集中作业区做好安全防护;
(4)设置相应的设备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设备管理人员;
(5)指定专职设备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6)建筑起重机械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的,立即停止使用,消除故障和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3、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的建筑起重机械及其安全保护装置、吊具、索具等进行经常性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并做好记录。
使用单位在建筑起重机械租期结束后,应当将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记录移交出租单位。
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合同对建筑起重机械的检查、维护、保养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4、建筑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顶升的,使用单位委托原安装单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实施,禁止擅自在建筑起重机械上安装非原制造厂制
造的标准节和附着装置。
5、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附着的,必须委托原安装单位实施,原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一台起重机械设备在一个工地使用时间每超过一年的,必须委托原检测单位进行再次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6、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职责:
(1)向安装单位提供拟安装设备位置的基础施工资料,确保建筑起重机械进场安装、拆卸所需的施工条件;
(2)审核建筑起重机械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等文件;
(3)审核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4)审核安装单位制定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审核使用单位制定的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使用情况;
(7)施工现场有多台塔式起重机作业时,应当组织制定并实施防止塔式起重机相互碰撞的安全措施。
(四)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职责:
(1)审核建筑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等文件;
(2)审核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3)审核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4)监督安装单位执行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情况;
(5)监督检查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情况;
(6)发现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安装单位、使用单位限期整改,对安装单位、使用单位拒不整改的,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
(五)检验检测单位
1、检测单位必须取得相应资质(资格)证书后方可开展检测业务。
2、检验检测单位在检测前必须核查自检情况和技术资料,对于资料不齐安全或者自检不合格的不予进行检测,对于国家、省市明令淘汰的不得进行检测,对于未办理进市登记备案和产权备案的也不予进行检测。
3、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保证检测数据和结论的真实、有效。对检测不合格的施工起 重机械,应及时向工程所在地建筑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第11篇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资料内容
一、安全管理控制目标
(一)企业和项目制定的安全控制目标
1、伤亡事故控制目标:杜绝死亡,避免重伤,一般事故应有控制指标。
2、安全达标目标:根据企业特色、项目特点,按实际情况制定安全达标的具体目标,如企业达到市级安全先进单位,项目达到安全创优等各种荣誉。
3、文明施工实现目标:项目根据作业条件的需要,制定文明施工的具体方案和实施文明工地的目标。
(二)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必须有正式文件和传阅记录,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必须有上级部门审批和传阅记录。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必须有红头文件和传阅记录,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必须有经过上级部门审批和项目发放记录。
(一)安全交底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三)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专项(施工用电、大型机械、特殊类脚手架、防暑降温等)施工方案审批制度
(四)设备(含紧急救援器材)安装、拆除验收制度(含检测、操作规程、定期保养、维修、改造报废、特种设备管理内容)
(五)分包单位安全管理制度(针对专业类、劳务类等分包单位安全职责、权限、考核、奖罚考核)
(六)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七)班组安全活动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八)安全检查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九)安全隐患整改责任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安全生产奖罚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一)工伤事故报告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二)施工现场安全纪律制度(项目制定)
(十三)消防管理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四)保卫值班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五)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项目制定)
(十六)事故紧急救援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七)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第12篇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全生产管理
建筑施工升降机(以下简称升降机),是一种使用工作笼(吊笼)沿导轨架作垂直(或倾斜)运动用来运送人员和物料的机械升降机。sc型齿条传动升降机是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使用最普及的升降机。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市场蓬勃兴起,全国各地出现了越来越多地高层建筑,升降机由于能够垂直方向层层停靠,人货双用,广泛地被运用到高层建筑的施工现场。如何确保即载人又载货的升降机的安全使用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一、近期的一些背景情况
2008年10月份至12月份短短的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发生了3起升降机坠落事故,分别是:四川成都“10.15”较大安全事故,造成7死1伤;福建霞蒲“10.30”重大安全事故,造成12人死亡;湖南长沙“12.27”重大安全事故,造成18死1伤。这些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给人民的生命和国家的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
2008年1月28日建设部发布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本《规定》明确开始实施时间为2008年6月1日,《规定》全面地、系统地规定了建筑起重机械的租赁、安装、拆卸、使用及其监督管理,《规定》了有2个特点:一是明确安装单位、使用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在建筑起重机械方面的安全职责;二是详细明确地规定了各种违规行为的处罚手段。《规定》的发布与实施说明建设主管部门的对于建筑起重机械(包括建筑升降机)安全生产的重视,而如何将《规定》落到实处,如何调动各方力量,让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生产尤其是建筑升降机的安全生产提上一个新的台阶,还仁道致远。
二、升降机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工作
借《规定》的颁布与实施的机会,开展对升降机安全生产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我们都知道工人进工地都要求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升降机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也可以采用“三级安全宣传”。
第一层次是建设主管部门的宣传工作,主管部门的宣传工作带有强制性、全面性的特点;采取的手段也有多样性:如继续再教育、岗位培训、安全大检查、工程相关手续的办理等等,都可以对升降机安全生产的进行宣传,让从事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各人员都意识到升降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第二层次的宣传工作是从事工程建设的各主体单位,包括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机械检测单位、安装与拆卸单位、租赁单位。他们是《规定》落实到位的主要力量,第一层次的宣传工作是广而粗的,本层次的宣传工作是具体而详细的。他们可以抽出更大地精力、人力、物力开展宣传工作。他们的宣传工作也可以结合一些手段,例如:升降机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所属项目部及相关人员考核的重点内容、企业资金统筹安排的倾向、专项安全检查等等。
第三层次是施工现场项目部的宣传工作,他们是《规定》落实到位的关键。他们的宣传的对象就是升降机安全生产的实施者,包括各种特种作业工人,安全员,监理人员等等一线力量。应该以项目经理与总监为首,调动可以调动的力量,对升降机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常抓不懈。
三、升降机安全专项方案编审及落实
1) 专项方案的编审:现在要求每个项目的升降机都须要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并进行审批,做到这一点不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专项方案的针对性不强,一个施工单位所属的不同的项目,其方案经常是大同小异,没有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
2) 专项方案的落实:方案的落实到位是对升降机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很多安全隐患甚至安全事故都是因为未严格按专项方案执行,例如升降机的自由高度太大,安装拆卸时没在地面设置警戒区,双笼升降机一吊笼在维修另一吊笼却在运行,超载等等。
四、抓好升降机关键部件的检测验收及日常保养维护工作
防坠安全器是施工升降机上重要的一个部件,升降机就是因为配备了防坠安全器,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才可以做到即载物又载人。《施工升降机齿轮锥鼓形渐进式防坠安全器》(jgl21—2000)规定,“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器只能在有效的检验期限内使用。安全器的有效的检验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安全器无论使用与否,在有效检验期满后都必须重新进行检验标定。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器的寿命为5年。”一般情况下很多地区把要求都有所提高,一般把检验期限提到每年一次,不论使用与否,到检验周期必须检验,出厂五年不管其好坏都强制报废。另外还要求升降机在使用中的必须每三个月就要进行一次坠落试验,以检验防坠安全器的性能。坠落试验的要求是很明确的,但真正落实情况不是很理想。防坠安全器好坏在日常运行中是无法确定的,只有通过送检和定期试验两种途径才能判断。只有确保升降机在日常运行中防坠安全器的性能,才能做到将恶性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
升降机的安全开关都是根据安全需要设计的,设有限位开关、极限开关和防松绳开关。一些工地上为了省事将一些限位开关人为取消和短接或损坏后不及时修复,就等于取消了这几道安全防线,种下了事故隐患。例:吊笼上各门亦均有限位开关,当任何一门有异常开启时,吊笼均不能启动或立即停止运行,吊笼要装载长东西,吊笼内放不下需伸出吊笼外,而人为取消门限位或顶门限位,这种违章作业是拿人生命开玩笑的,为了避免事故隐患的发生,应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严格要求升降机维护和操作人员定期检查各种安全开关的安全可靠性,杜绝事故的发生。
升降机的附墙杆件用来使轨道架与建筑物附着连接,以保证轨道架的稳定性。《规定》要求“禁止擅自在建筑起重机械上安装非原制造厂制造的标准节和附着装置”。附墙杆件应按照厂家出厂说明书要求的材质、规格设置,不应任意更改。附着杆间距应符合说明书要求,一般为6m一道;附着杆的连接方式及紧固方式应按说明书要求执行,不应随意变更。安全检查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存在着用钢筋代替螺栓,钢筋两端分别焊个钢筋头代替锣帽、现场自制附墙杆未经计算未经原厂家认可等等现象。这种做法是必须禁止的。
五、做好升降机的安全使用工作
做好升降机的日常的正常使用工作是保障升降机安全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主要是做好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减少直至杜绝特种作业人员的违章作业;升降机的特种作业人员主要包括: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与建筑起重机械司机。
《规定》第二十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经建设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这一点明确了建筑工地上的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证从发证到日常的监管及证书的复审都归口到建设主管部门,这样有利于建设主管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动态地监管。
1)建设主管部门把好发证关,从严发证。特种作业人员由于其从事工作的特殊性,其违章作业可能对自己、甚至到他人产生重大危害的后果。从严发证,让一些不合适从事特种作业工作的人员,绝之门外。
2)建立并完善对特种作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制度,特别是违章作业:包括政府监管、监理单位的监管及施工单位的管理。
3)做好继续再教育,加强培训,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的能力,避免违章作业的发生。原来建筑行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发证机关比较混乱,有劳动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督部门、电力公司,唯独没有建设主管部门的;发证部门与日常监管部门的脱节,对于日常的培训与再继续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度,归口统一以后,有利于主管部门抽调本行业的专家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培训及强制性的继续再教育。
4)做好操作证的复审及动态管理工作;对于那些安全意识淡薄,不合格不称职的人员进行强制性再教育,对于少数的屡教不改的人员坚决淘汰。此项工作不仅要主管部门下狠心,下大力气;更需要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大力配合,毕竟主管部门受人力物力的限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管理人员对于特种作业人员的行为更加地了解。
第13篇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劳动安全管理
文明和谐的劳动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如何“以人为本”、在施工过程中克服不安全因素、达到安全生产的一门科学。为了改善和优化劳动安全管理状态,创造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减少劳动安全风险,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促使企业劳动安全生产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笔者以为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
促进和实施劳动安全管理,领导重视是关键,全员参与是基础。施工单位每年都要安全贯标,经过内审和外审,就是要使全员了解和认识安全贯标管理的重要性,靠自我调节和转变观念来增强安全意识。
1、签订工程项目安全目标责任制,使项目领导明确安全目标,充分履行项目领导是工程项目劳动生产安全管理责任人应负的权利和义务;设立专职和兼职安全员,佩带红袖章,发放一定的岗位津贴,同时,制订年度安全达标目标,对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实行安全业绩考核,奖罚分明,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2、在劳动安全宣传、教育、设备等方面,项目领导要舍得花钱,大力投入,针对各项工程的性质和安全风险大小,落实安全所需的经费,做到专款专用,绝不挪用。比如在隧道,特大、特高桥等施工中,安全设备一定要投入到位,确保劳动人员的安全。
3、制定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职责。各专项方案编制和审批,从源头上抓起,保证安全措施落实。加强教育与培训,作业人员由公司、项目部、班组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同时应遵循“一线操作工人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做到每人持证上岗,教育领先,交底在前”的原则。
二、劳动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及预防措施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和警告。有的人不按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等:如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漏电,忘记关闭设备等。预防措施: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每个操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成为遵章守纪的职工。
2、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加油、修理、调整、焊接等。在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条件下,对运行的机械、装置,对带电的设备,对受压容器,对加热物,对装有危险的物体等进行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是不允许的。预防措施:严禁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加油等,做到停机处理各类故障和杂物;严格执行受压容器、加热物和危险物品的操作管理制度,防止受压容器爆炸、加热体灼烫和危险物品外溢,以防伤及自身或他人。
3、造成安全危险状态。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等,安全装置调整错误等。预防措施:对安全装置要在操作前认真进行检查,确认有效时方可进行生产作业。在正常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人们的不安全意识而造成某种危险状态,从而埋下事故的隐患,导致他人或自身受到伤害。针对这种状态,除了要开展对员工的经常性安全教育外,有关部门还必须进行检查,员工之间也要进行互查,消除人们的不安全意识,杜绝危险状态的产生。
4、使用劳动保护用具、防护服装方面的缺陷。有的不穿安全防护用品,有的光着上身或穿短袖施工,有的操纵带有旋转零件的设备时戴手套等。预防措施:为提高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效果,除了合理发放和正确使用外,还应教育员工爱护公物,妥善保养,杜绝乱用乱丢现象,防止损坏遗失。特别是专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一定要按照用品的养护要求有专人保管,正确选择,以免变质,老化、失效,造成了事故。
三、影响劳动安全的心理因素识别
1、自我表现心理的特点。这种心理在一些新员工、青年员工身上表现的较为突出。他们表现的很自信,很有把握,在别人面前喜欢表现自已的能力。但有的员工不懂装懂,盲目操作,有的一知半解充内行,冒险作业。自我表现的心理导致乱摸乱动机械设备,这种心理一定要克服,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或制止是很危险的。
2、饶幸心理的特点。完成一些操作,往往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有些安全操作方法往往较为复杂。而存在饶幸心理的人从图省事出发,常把安全操作方法视为多余的,理由是“别的操作方法也不一定出事故”。于是,对明明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他不去注意,明令严禁的操作方法他照样去做。
3、逆反、反常心理的特点。这种心理状况常常表现在被管理与管理者的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持这种心态的员工往往气大于理,常常是“你要我这样干,我偏要那样做”。在存在逆反心理的情况下工作,极易导致事故发生。人的情绪的形成通常受到生理、家庭、社会多方面因素剌激影响。反映这种心态的现象很多,例如:夫妻吵架后上班的职工,多数心情急躁或闷闷不乐,有孩子生病的家,牵肠挂肚的员工在岗位上会心神不定等。员工在反常心理状态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工作,是很容易出事故的
四、加强企业劳动安全管理与从业人员自律相结合
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和严格的安全管理固然可以大大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但也会使被管理者产生依赖思想,自我防护意识淡化。因此在加强劳动安全管理的同时,应强调劳动者保护自已和他人安全的义务非常重要。《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享有安全生产保障的同时也有各项义务,如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接受安全教育与培训;发现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等。施工现场仅靠几个安全员管理安全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动广大职工参与现场管理。提高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把专业的职能管理与职工的自我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控制自身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实现各岗位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协调配合;广大职工自觉遵守纪律,共同保障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劳动安全维系着你我他,维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我们要贯彻“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方针,从劳动保护角度管理好安全,向安全要效益,实现施工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第14篇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安全员管理机制探讨
目前,在我国职业伤害事故中,建筑业伤害事故仅次于矿山、位居第二,从脚手架倒塌到塔机失稳事故,从高空坠落到触电事故,从地下工程的塌方到地面的山体滑坡等,这些事故无不触目惊心,让人警醒。
如何应对频繁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这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庞大命题。建立与当前建筑企业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机制,越来越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和研究。笔者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项目部安全员管理机制进行探讨。
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项目部安全员的管理,对提高安全员的责任心,搞好项目安全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安全员的管理基本上是由项目部聘用、考核、发放工资。应该说,如果遇到一个重视安全、关心安全工作的项目经理,安全员是可以放心大胆的开展安全工作,对违章行为可以毫无顾虑地加以纠正、教育和处罚,而无须考虑违章行为人是谁。对于防护不到位、存在重大隐患的部位可以要求立即停工整改,而无需考虑是否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在这种情况下,项目部安全员的管理体制基本能够符合安全管理要求。
但是如果遇到一个不重视安全或对安全重视不够的项目经理,那么结果就有可能相反,这样,安全员就可能有顾虑,开展工作时就可能缩手缩脚,怕这怕那,安全工作力度可能就不大。这样的安全员管理机制就存在着一定问题,不能满足安全管理要求,制约着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重大隐患。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针对这种情况,借鉴国家政府安全管理的模式,结合公司的体制,试行了这样一种安全员管理机制:
1、聘用:每年年初由公司对安全员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建立安全员花名册。项目开工前,公司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推荐给项目部,由项目部聘用。
2、考核:年终考核分两部分:基础工资和安全业绩工资(或叫安全奖金)。基础工资根据项目部效益和安全员的工作情况及工作天数考核,这部分的考核主要由项目部进行考核,公司监督进行。同时,公司从安全员基础工资中提取1万元进行考核,考核主要依靠公司的日常检查和季度检查。
安全业绩工资主要根据每个安全员现场管理情况、內外审贯标情况、公司季度检查情况、省市检查情况、安全创优情况及负责项目有无发生责任事故等6项进行考核,前一项考核依据公司安全管理日常检查以及不良记录等考核,后5项根据全年实际完成情况考核。安全业绩考核由公司负责,项目部参与进行。对基础工资部分考核不及格、工作发生严重失责或连续两年考核排在末位的,取消下一年其安全员资格。
需要强调的是,安全业绩工资的发放,与项目部对安全员另行发放奖金并不相抵触。相反,公司积极鼓励项目部对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有突出表现和成绩的安全员进行奖励和表扬。
公司参与对安全员基础工资的考核以及组织进行安全员安全业绩工资的考核发放,较大地提高了安全员的责任心,解决了安全员的顾虑,增强了安全员的积极性。同时,公司也进一步强化了安全员的管理,从而夯实平安企业和和谐企业的基础。
去年,某工地吊装钢柱,两吨多重的钢柱超过了塔机的承载能力,工地项目负责人极力主张拆除塔机的重量限位和力矩限位,进行吊装,工地项目安全员坚决不同意,并向公司反映,要求塔机司机禁止吊装钢柱。后来,在公司的监督要求下,工地租用汽车吊进行吊装,虽然多花了一部分钱,但排除了一个重大事故隐患,确保了安全。
工作实践表明,通过公司参与对安全员基础工资的考核以及组织进行安全员安全业绩工资的考核发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年施工面积达150万平方米,未发生一起重伤以上事故。但是,这个制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运行过程中注意和加以解决:
1、项目部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全员的安全管理,需要项目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尤其需要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主要管理人员的重视和支持,同时要加强对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制的考核。
2、通过公司参与对安全员基础工资的考核以及组织进行安全员安全业绩工资的考核发放,提高了安全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但考核有3个方面需要注意:(1)考核办法要科学,需进一步改进和细化;(2)考核人员必须公正,考核必须经得起推敲;(3)安全业绩工资必须达到一定数额,但不能过高。否则可能会引起项目部内部的不稳定,造成不和谐,反而会起反作用。
第15篇 当前形势下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建设施工安全事关人民生命安全,做好这项工作是“三个代表”落到实处的体现。当前我国建设施工管理体制是“国家监督、行业管理、企业负责、职工遵章守纪”。要做好施工安全工作“行业管理”管什么,如何管,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前,各地对施工安全的监督以实物监督为主,《条例》出台后,将建设单位作为龙头,把过去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为主,变成了对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汪光焘部长曾经指出:要变“实物监督为行为监督”,如何实现“实物监督向行为监督”的转变,行业管理管得好就是要让企业真正负起责任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都在探索,下面就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内容
安全管理管什么?如何管?实践证明,要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要实现“政府监督与引导、企业实施与保障、员工权益与自律、社会监督与参与、中介扶持与服务”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仅靠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安全管理的核心是:按照《条例》的要求,检查各方责任主体执行《条例》的情况,通过“实物监督向行为监督”的转变,把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与日常管理水平挂钩,把安全生产水平与市场信誉挂钩,加大处理伤亡事故的成本,让企业真正负起安全生产的责任来。
二、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人讲“安全是尊严”,施工企业应该“以人为本”,关爱职工,作为管理部门就应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责任主体履职情况进行检查管理,维护好确保安全生产的条件和秩序。至于施工安全按照管理体系由企业负责;监督单位履行自己的管理责任,既不越位,又不错位,不能像“保姆”一样代替企业做本应该由“企业负责”的工作,事实上也做不好。企业应该严格执行安全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关爱职工、关注生命,切实地负起安全管理责任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履职到位,事半功倍抓好安全工作。
我们建筑施工为什么事故高发,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人素质低,“无知者无畏”,不知道危险就最容易违章作业造成安全事故。我们的管理部门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强调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但体制上没有科学性,在实施上,项目应付公司、公司应付主管部门,工人的教育流于形式,本身工人持证种类不齐,有的甚至无证上岗,再加上三级教育应付过关,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事故高发。作为管理部门就应该对症下药狠抓工人的教育,让教育落到实处。比如采取现场提问等形式对工人的教育情况实行检查,而不是单看项目的安全教育资料。
在对现场的检查中,我们过去对照jgj59-99标准检查的比较多,对存在的问题给项目交换意见,提出整改要求,但企业往往整改不力,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我们成了“头痛医头”,企业的施工安全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安全生产成了行业管理部门的事,而不是“安全生产企业负责”。安全工作要搞好,企业必须认识到位、机构人员到位、资金到位。作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现场安全检查主要还是查机构、查人员、查资金、查工人的安全教育、查重大危险电源的监控等。因此在每次现场检查之前,项目经理都应该首先对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护设施、设备在自查的基础上,接受监督机构的抽查,不能以监督机构的检查代替项目的自查。监督机构应从现场的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情况来反查各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利用不良行为扣分、经济处罚、业绩评价等手段来促使企业负责,达到搞好安全的目的。
三、查业主,构筑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建设单位由于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对项目施工安全好与坏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建设单位安全费用不到位,导致企业无安全经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有的建设单位压缩合同工期,导致工人长期加班疲劳作业,引发了事故。建设单位如果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加强管理,首先可以从施工队伍的选择开始,选择好的企业,选择重视安全生产的项目经理,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促使施工企业抓好安全;可以选择安全管理做得好的监理单位承担现场监理工作等等。反之,“你松一尺,他松一丈”,许多建设单位重视工程质量,对施工安全不太重视,施工企业安全就搞不好;有的建设单位甚至不给安全费用、压缩工期,不提供地下管线资料,(施工单位一挖就爆管),指定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产品,这些都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安全隐患。
然而,各地对建设单位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约束力不足,建设单位就利用其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把其应当履行的责任转嫁到施工单位头上,从而规避或减小了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的监督力度。作为安监机构要认真检查建设单位这个责任主体在安全经费、合同工期、提供地下管线资料和产品的选用等方面是否符合《条例》的要求,让建设单位真正懂得安全施工是我们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调动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积极性,同时,也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监管,形成由“龙头”牵头抓安全的好局面。
四、查监理,构筑安全管理的第二道防线
按照《条例》要求,监理要对施工企业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批,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责令施工企业进行整改,好的监理就真正起到了安全管理的一道防线作用。实际工作中往往相当一部分监理单位只注重对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的监控,对施工安全放任自流,自身不熟悉安全的标准规范,仅仅对方案进行了审批,审批后施工企业按方案施工与否检查督促少,对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施工单位不动也不报告建设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致使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无人过问。作为安全监督机构在检查中一定要按《条例》的要求检查监理是否履职到位,对没有履职的监理进行处理,使监理懂安全又管安全,构筑起施工安全管理的第二道防线。
五、抓现场,切实的让“企业负责”。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核心是企业负责,企业如何负责应该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对照到自己的工地进行检查。作为管理部门应该检查6个方面的内容。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建立、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方案是否制定、落实;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是否制定、演练;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制定、执行;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是否制、定执行;作业人员及新进场、转岗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如何。2、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3、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情况。4、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情况。5、施工项目安全监督手续办理情况,是否存在无证施工、分包单位有无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越级承包、非法转包及违法分包等问题。6、安全防护用具配备及使用情况;建筑起重机机械设备安拆方案制定和实施、安拆人员资格等情况;安全防护情况(包括整体提升脚手架、临边洞口防护、施工用吊篮、物料提升机、卸料平台、基坑与土方支护等);施工临时用电及施工机具的安全使用情况(包括三级配电两极保护、漏电保护器、电锯、电刨、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卷扬机、搅拌机等);施工用钢管、扣件是否具有检验证明;承重支撑架体系的搭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生活区及办公区设施使用情况(包括职工食堂、宿舍、厕所、办公室等设施)以及使用临时围墙的搭设情况。
总结检查情况,应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进行严肃处理,发挥新闻监督的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切实让“企业负责”。
六、抓管理,建立从业人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作为行业管理要管好安全,应该跳出施工现场,维护好施工安全管理的秩序。在监督中安监机构对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的工程要求停工整改,但对于一些管理体制长期落后的企业,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屡停屡犯”,今天按安监机构的要求整改完毕,过不了几天,同样的问题又再次出现。事实上,目前的确存在为数不少的企业或个人,对安全管理工作极不重视,其安全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对于这样的企业和个人,仅靠安监机构的工作,再努力也不一定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是动态的,安监员不可能天天蹲在同一个工地,更不可能对工地所有的工作面、隐患点进行监督。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建立和真正实施对企业和执业人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该机制的有效运行,将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和执业人员清除出建筑市场。目前,由于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完善,存在一些只输出资质不进行管理的企业和执业人员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理。要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真正得到保障,就必须“保护先进,淘汰落后”,对于长期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和执业人员,就让他们退出建筑市场。只有真正建立这种准入和退出的机制,才能使机制健全、管理先进的企业得到发展,安全生产才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安全监督机构的工作才做到了“到位而不越位”。
七、抓源头,建立新的培训体制。
由于建筑施工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民工素质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再加上建筑工人流动性强的特点,许多企业不愿投入培训经费, 事故发生时才用“防不胜防”来搪塞。安全管理制度不严格、措施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不落实、不深入。要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扭转安全事故多发的局面,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要提高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从源头上抓好安全培训工作。目前,国家对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虽有一些统一的要求,但安全培训的效果还不明显。
要改变这种局面,建议学习国外的管理体制,对目前的安全培训体系进行改革,用3-5年的时间逐步实现“中介教育培训,政府考核发证,协会劳务推介,企业用工投保”的“安全培训-劳务输出-意外伤害保险”一体化管理制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把安全培训的职能交给建筑协会,协会按照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统一要求进行培训,从业人员通过政府组织的考试合格、取得培训上岗证后,加入各建筑专业协会,企业用工由各专业协会推荐。企业在雇工的同时,强制性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并从保险中提取部分经费交由各专业协会进行培训。这样一来,政府严把了考试关,民工的教育成为货真价实,培训的经费也得到解决,协会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最后形成了企业出钱培训,企业自身受益的多赢的局面。
八、抓中介,更好的为施工企业服务。
安全生产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中介服务工作,当前中介机构处于成长阶段,安监机构要借鉴国外和其他行业经验,培育发展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建筑行业实际的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使之更好地为施工企业提够安全生产咨询、技术培训、危险源评估等服务,推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同时,随着中介机构的迅速成长,也出现了一些降低服务质量,恶性竞争的现象。这也给安监机构带来了新的课题:在培育中介机构的同时,如何进行规范、引导,让他们真正为企业提供好中介服务工作,这也是安监机构行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九、练内功,建立“学习型”的安监机构。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新兴的系统管理科学,要提高安全监督管理的能力,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安监队伍自身建设尤为重要。需要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他们既要是管理的行家里手,又必须熟悉土建、电气、机械、消防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目前,许多安监机构人员严重不足,人员知识结构配置不合理,人员自身的管理和业务水平,与安监工作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加大对安监机构投入,根据安全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经费、人员编制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另外,安监机构应通过引进人才使队伍的专业配置合理,通过不断地培训与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管理水平,来实现安监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为做好施工安全监督工作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艰巨工作,系统中要做的工作比较多,系统的问题亦需要系统的来解决,我们坚信有政府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领导,一定会开创关爱人、尊重人的良好的安全生产新局面。
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思考
广义的建筑安全应该包括建筑物的设计到拆除每一环节中的安全问题,包括建筑设计安全、建筑施工安全和建筑消防安全。建筑施工安全是建筑安全的重要部分,我们平时所说的建筑安全常常指的是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安全之所以是建筑安全的重中之重,主要是由建筑施工特点决定的,其特点有:
建筑产品固定,不能移动。建筑产品固定,这是建筑业区别其他行业的根本点。对某一产品(建筑物或构筑物)来说,其作业场所是固定的和有限的。此外,建筑产品还有体积大、生产周期长的特点。这就使得建筑业在进行生产时须在有限的作业场地上集中大量的工人和建筑材料、设备零部件和施工机具等,这无疑会给建筑施工带来大量的不安全因素。
流动性大。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导致了建筑施工的流动性。
露天、高空作业多,作业环境差。工人绝大部分工作都得在室外进行,一幢建筑物从基础、主体结构、屋面工程到室外装修等,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程的70%。并且,绝大部分工人还要在高空从事露天作业,作业条件极差。加之气候环境的影响,给建筑施工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不安全因素。
手工操作、繁重劳动多,体力消耗大。建筑业中的大多数工种是手工操作,绝大部分工作都是重体力活,有些工序还需不间断作业,经常加班加点赶进度,这更加重了劳动的繁重程度。工人的体力消耗很大,容易疲劳,这些都易引起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是一项较复杂的综合性的生产任务。建筑施工,特别是大型建筑的施工,需要多个单位、多种工种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进行协同作战,才能得以完成。这增加了建筑施工的复杂程度,尤其是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更多的不安全因素,增加了安全管理上的难度。
建筑施工的种种特点使得管理建筑安全变得异常困难。不仅要制定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而且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管力度也比一般安全监管力度要大。然而监管作为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往往出现不少问题。下面针对建筑施工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谈谈安全监管的主要对策。
1.建筑施工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1.1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安全责任不够明确
工程建设涉及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采购、供应单位以及设备租赁单位、拆装单位等。安全责任不够明确,或知道安全责任而没有得到切实履行,根本原则是责任主体领导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安全机构设置不健全、安全人员不足、安全分工不明确、制度不健全、措施不落实、资金不到位、任意压缩约定工期、无证上岗、无施工方案、无审批、安全交底不履行、安全检查不执行、安全隐患不整改、越级或无资质承包、违法分包等。特别足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一些施工单位没有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放在首位,往往专注于追求低成本、高利润,而忽视了劳动者的条件、安全保护和环境的改善,甚至以牺牲劳动者的生命为代价。
1.2建筑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
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在资金投入上包括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培训、安全技术资料、安全意外保险等没有得到落实或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安全条件的需要,主要原因有:1)一些地区安全生产费用根本没有按规定纳入工程概算成本中。2)建设单位不按时拨付工程进度款,造成施工单位安全费用无法按时投入,安全条件无法保证。3)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制定任何安全费用的有关管理办法,导致建设主体单位钻空子,无法保证安全条件。
1.3安全生产把关不严期、定人整改,及时消除隐患。
1)施工现场设施不齐全或滞后,安全条件恶劣。
2)施工安全用品不合格。
3)施工安全设施没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测。
4)施工安全检查或巡查不严格或流于形式。
5)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
6)施工安全教育、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没逐级交底。针对性不强、不具体、不明确、不履行书面签字记录。
7)安全危险源没建立档案,无控制、处理方法。
8)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不健全,一些施工单位根本没有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当发生事故时得不到及时救助和处理。
1.4 安全生产监督力度不够
目前,许多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仅仅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检查上,而缺少日常的具体监督管理和强制性措施。
1)安全监督管理队伍素质差、法律法规常识不熟悉,原则性不强。
2)监督管理任务不明。
3)监督管理手段不强硬。
4)对违法违规行为不按规定严格执行处罚,造成有法不依的混乱局面。
2.安全监管的主要对策
1)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依法查处。发现违法违规现象绝不手软,及时采取停工、整顿、罚款等手段,并召集违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及有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说服教育,直至有关单位和人员彻底落实人工、资金、期限整改,同时,按相关程序处罚和落实专人复查。
2)建设主管部门有关领导要坚持原则,懂法执法。不管什么原因,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或不具备安全条件的,_律不准进入建筑市场,杜绝无证施工等现象。
3)严格建筑施工队伍准入请出制度。对施工单位年审不合格或没取得安全施工许可证的,不准其参加施工招投标,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4)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应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及时掌握企业和调项目的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安全评价,安全设施使用、检测情况等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强制各安全责任主体严格执行,严格履行安全职责。一旦发现违法违规单位,立即停工整顿,挂黄牌警告。
5)强制实行建筑意外保险制度和推行风险抵押金制度.有效保障劳动者安全和权益。
6)严格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采购、验收工作,杜绝唯利是图使用伪劣产品、偷工减料等现象。
7)保证安全资金投入和工程进度款正常拨付,主管部门严格督促,不准挪作他用、或拖欠工程款和工人工资。
8)严禁违法发包、越级承包和违法分包等现象。
9)严格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10)建立事故危险源档案,发现安全隐患,制定有效措施。定期、定人整改,及时消除隐患。
11)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并做好演练和记录工作。
12)健全重大事故报告和信息处理系统,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不让违法违规企业进入建筑市场。
3 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的意义
如果发生了安全事故,要认真调查和处理。2007年4月9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第493号令,颁布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从2007年6月1日起实施。《条例》的出台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意义:
1)有利于规范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条例》从实际出发,科学地确定了事故等级及分级要素,明确了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规范了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程序、内容、要求和责任,必将为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规范。
2)有利于防范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条例》明确规定了要严格查明原因、分清事故责任、认真总结事故教训、提出并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依法追究事故相关人员的责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体现了党和国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依法严惩事故责任者的决心和举措。
3)有利于推动企业和政府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处理,能够及时查找出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整改,进一步增强企业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各自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4)有利于依法治安、重点治乱。《条例》对迟报、漏报、谎报、瞒报事故,阻扰、干扰事故调查处理,作伪证以及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作出了严厉的处罚规定,依法查处和震慑违法犯罪分子。《条例》的贯彻实施,必将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和事故责任追究的力度。
4.结语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探索、不断改进,采取有效的对策,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才能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的损失,并通过对已发生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起到震慑、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