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好人事迹材料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7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57位用户收藏,16人推荐!
“做人办企业要讲诚信,我宁可人负我,我绝不失诚信”,磴口县广运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海晨常讲的一句话。
从1995年下半年开始,25岁的赵海晨怀揣着学点本事、见着世面的想法,毅然放弃了“铁饭碗”下海经商。以向公司年上缴承包费2万元承包了加油站,而且一包就是20xx年。1996年底,在自有积累的基础上他又贷款6万元,购买了一辆齐头解放8吨油罐车,油品也从最初的2、3种增加到了6、7种。他通过送油上门,定期总量结算等办法,争得了硫化碱厂,磴口糖厂两个大型企业车队的供油业务,特别是从1999年自治区移民扶贫工程开工以后,他又通过提供储油罐,送油进沙漠但不另收运费等举措,争得了磴口历史上开发规模最大工程的供油业务,在服务这项民心工程顺利建设的过程中,也使他自己的企业得到了不断发展壮大。20xx年,他借助原农垦运输公司转制拍卖公司场地的有利时机,果断决策,整体买进并且又贷款110万元,在原站址上新建了设施配套齐全、高标准的海晨石油经销部,公司发展整体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xx年国家三大石油公司竞相扩展市场份额,全面加快了对个体私营加油站的收购步伐。赵海晨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不转让,每年数额可观且稳定的收入足以让他今生衣食无忧;转让,自己又将走上一条前途未卜艰辛创业之路。在理性分析将后石油市场发展竞争格局的基础上,生性好强的赵海晨作出了决定,转让公司,转行“二次创业”,在新的征程中升华自己的人生理想。借助转让公司实现的相对丰厚的原始积累,他很快就参股并控股了磴口县广运运输有限公司。
在公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管理理念,海晨石油经销部整体转让后,跟随他打拼多年的员工“一个都不能少”,想方设法安排了新的公司或介绍到朋友的车队开车,并且每人都给了一部分资金帮助他们入社保,解除生活后顾之忧。
20xx年,海晨力排众议,多方融通,筹资近200万元购买了地理位置优越的旧交警队办公大楼,使广运公司的整体营运环境、外部形象及品牌价值得到了得到了迅速改善和有力提升。磴口县广运运输有限公司,成为固定资产600余万元资产,占地面积20xx多平米,建筑面积200平米,停车场地800平米,站前广场200平米,80余台营运车辆,员工130多人的交通运输企业。利用公司自有客车的有利条件,借助磴口县丰富的旅游资源,海晨注册了磴口县第一家旅游公司—农垦情旅行社有限公司,开辟了自己全新的发展空间。海晨凭借自己敏锐的市场触觉和精明的商业头脑,赢得了事业发展新的辉煌。20xx年,在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协调下成功的收购了已经停业破产的磴口县康远公交公司,成立了磴口县兴晨公交运输有限公司,使我县的客运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在了全区的前列,为我县客运市场的规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xx年,赵海晨在社会调察中,发现磴口县人民菜蓝子冬春季贫乏,价格偏高,于是他联系了磴口县几位知名的企业家,在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城关三社,一期投资1500多万元,征地500亩,组建了磴口县商友农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开发反季节蔬菜培植大棚,极大的丰富了磴口县及周边地区的菜蓝子,并解决了约100名务农人员的就业问题,为磴口县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过程中,坚决信守承诺,帮助农民致富。在市场客户和单位、团体的蔬菜配送和销售业务中,始终以诚信第一、品质为上。20xx年年初,当全国蔬菜市场行情上涨时,磴口县商友农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反季节蔬菜及时上市,极大的稳定了全市反季蔬菜的价格,并使广大种植户仅一季就获得了平均每亩6000元的收入,从开始农民的不信任到现在踊跃地主动与公司合作。对员工以诚相待,落实“无论企业遇到任何困难,员工的工资只升不降”的承诺,员工的收入都是逐年增加。
市、县组织的各项爱心捐助活动,他都积极参与。海晨创业的成功和回报社会的行为,也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认可和肯定: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文明诚信企业”、“磴口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 “磴口县十大爱心大使”、荣获“磴口县希望工程助学活动突出奉献奖”、“光彩事业先进个人”、“巴彦淖尔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磴口县非公有制经济人捐资助学先进个人”、“磴口县劳动模范” 等荣誉称号;他用行动兑现了自己坚持诚实守信的庄严承诺。
第2篇 好人事迹材料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1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39位用户收藏,19人推荐!
赵清丰,1965年2月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20xx年进入光泽超限运输检测站工作。在治超岗位上一干就是10个春秋,他凭着对自己钟爱事业的追求,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怕苦和累,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整整10个春秋,他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弘扬文明服务、保障畅通的行业精神,把美好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执着追求的治超事业,用真情、真意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用温馨的话语和真诚的微笑为过往的司乘人员创造了一个整洁舒适的治超环境。正是他这种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铺路石精神,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热情服务,依法严管
光泽县治超情况与别的县市不一样,70%均属本地车、本地人,社会关系复杂,有的司机自恃本地车无人敢管。就强行冲岗,故意造成堵车等来扰乱治超秩序。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他积极向站长反映,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他还是严格按照国家治超标准执行,坚持“科学检测,卸载放行”的原则,坚持“不卸载、不放行”的方针,从没出现以罚代管的现象。一些违法司机不服管理就侮辱、殴打、围攻执法人员,甚至开车撞残执法人员。为了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尊严,保护公路设施不受损失,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带领队员们不计报酬、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在治超一线。同时,在治超过程中他还注重人性化操作,向货主,司机宣传超限运输对行车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给公路、桥梁造成重大损坏。对轻微超限的车辆卸载后放行,对严重超限的实行劝返等措施。检测站无偿为司机提供茶水、灭火器、修理工具等服务设施,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来感化企图超限违法运输的司机,以此赢的广大司机的理解与支持。
敬业爱岗,无私奉献
敬业爱岗是做好治超工作的关键。从治超工作开始至今,在日常的治超工作中由于人员紧缺,作为队长的他奔波在治超第一线,有时为超限1吨多、几百公斤说的口干舌躁,超限站正当风口,一刮大风,灰土、矿碴吹得他们睁不开眼,还时常放弃节假日,坚守一线。但是他仍然认真执行“不过磅不罚款,不卸载不放行”的原则,坚决执行治超工作纪律 “十条禁令” 和“五个不准” ,取得明显成效,超限超载车辆数量有了明显下降,近年来光泽册下站超限率都控制在4%以下。他有时也遇到一些对治超工作不理解的司机发火骂人,所以挨骂受气也是习以为常的事。他和队员们都以大局为重,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时刻保持着执法人员良好的素质和形象。工作紧张繁重的时候,家里的事情顾不上,他们没向站里提出过要求。作为队长的他对工作高度负责,特别是夏季,高温天气多,在中午高温时段,室外地表温度高达50多度,他们没有退缩,顶着烈日,冒着高温,衣服干的变湿,湿了又干。有不少同志病倒了,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请病假,出勤率100%,坚守在治超一线,大家的心中都有一个心愿就是治理超限车辆,保护路产路权,守护着国道安全畅通。吃点苦、受点累他都觉得很值得。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在20xx年年终考核时被单位考核为“个人优秀”。
第3篇 好人事迹材料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3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50位用户收藏,25人推荐!
林宗红,女,三河镇人,是三河镇行政综合执法分局的一名执法队员。她工作认真负责,用爱心构筑和谐城管,用真诚感化周围的群众,消除他人的误解;她为人正义,有爱心,先后解救过落水儿童、轻生男子,展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古镇三河,提起林宗红,许多街坊邻居都会竖起大拇指:‚我们林大姐没的说!‛身为肥西县三河镇行政综合执法分局的一名普通队员,林宗红和她的同事们一样,每天负责古镇的路面巡查,及时劝阻纠正违章行为,维护正常的城市管理秩序。路巡中也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份外事‛,她急群众所急,解群众之难,决不袖手旁观,为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充分展示了行政综合执法队员的高尚情操。
勇救落水少年
快救人啊……有人掉到河里了!‛去年7月17日,在三河小南河仙归桥附近,传来了一位七旬老人急促的呼救声。原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在小南河清洗毛巾之时,由于码头台阶湿滑,不小心掉进了3米深的河里。
危机之时,正在沿街巡查的林宗红刚好路过,听到呼救声,她急忙赶了过来。此刻,落水儿童由于抽筋缘故,头已没入水面,由于林宗红不会游泳,她于是一边关注着现场,一边高声呼救,很快她的同事和两名路人就赶到了现场,四人采用手拉手的救援方法,一手抓起在水中浮浮沉沉少年的手,把少年一把拽上了岸边。少年上岸后,已是奄奄一息,林宗红急忙为他做了人工呼吸,经过紧急抢救,那位少年转危为安。待到孩子家长匆匆赶来要找寻救命恩人时,林宗红和她的同伴早已消失在人群中。
智劝轻生男子
去年国庆长假的一天,林宗红照例在万年街附近巡逻,这时突然有人跑来向她反映:有一名男子喝了农药,坐在马路边神情恍惚。
林宗红二话没说,立刻赶到事发现场,只见一名二十多岁的男子坐在路边,满脸泪水,不停的呕吐,旁边,呕吐物已洒了一地。‚大哥,你怎么了?我们能聊聊天吗?‛可是那名青年男子只是睁着一双茫然的眼睛看着她,已说
不出话来。顾不上太多,林宗红急忙叫来一辆三轮车,在车主的帮助下将那位男子架到了车上,并以飞快的速度赶往三河医院。在车上,林宗红一边观察男子的表情,一边掏出手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幸亏来得及时,不然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在病人的状况已基本稳定,但还需转往市里医院进一步治疗。‛经过三河医院医生的及时抢救,那位男子的中毒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很快,120急救车也赶到了。而那位男子,在林宗红的劝说下,已放弃轻生的念头,并配合地上了急救车。经及时抢救,那名轻生男子转危为安。
用爱心传递真情
干行政综合执法这一行没有双休日、节假日,随时都会加班,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工作,三伏天的炎炎酷暑、三九天的凛冽寒风……但林宗红从来没有抱怨过。在工作中,她坚持用爱心构筑和谐城管,无论是亲朋好友的不理解,还是群众的责难和误解,她总是耐心地进行解释。在工作之余,她同样默默地向社会传递着真情。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规范,检查‛,林宗红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日复一日,基本没有什么‘大事’。我要去巡逻了,再见!‛看着她转身离去的背影,我们不禁感叹:是的,城管工作无‚大事‛,但只要做好了每件事关民生的‚小事‛,谁又能说她不是在做‚大事‛!
第4篇 好人事迹材料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0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90位用户收藏,20人推荐!
杨世福,男,官亭镇回民社区环卫工人。他钟爱环卫事业,兢兢业业,一心扑进清扫保洁工作中。他任劳任怨,不怕脏累,面对繁重的保洁任务,不仅连天带夜完成任务,还十分注重保洁质量,经常累得腰酸背痛,吃药吊水,仍咬牙坚持。他用扎实的行动、真诚的话语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他叫杨世福,56岁,家住官亭回民社区,20xx年选择了平凡而崇高的环卫清扫岗位,成为官亭保洁公司1名环境卫生清扫工人,在环卫战线上一干就是两个春秋,他凭着对自己钟爱事业的追求,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怕脏和累,清扫官亭镇区街道。整整两个春秋,他秉持‚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把年华无私地奉献给执着追求的环卫事业,用真情实意、言传身教引导人们热爱自己的家园,用五尺扫把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之歌。
无怨无悔的选择
20xx年3月,由于新农村建设,镇区规模不断扩大,杨世福毅然选择了工资微薄、工作辛苦的环卫工作,从此,便与街道清扫、垃圾收运结下了不解之缘。刚在街上干清扫保洁时,他总是把工作帽沿压得很低,低着头默默地作业,担心熟人遇见,子女们也不赞同,劝说:‚干什么不好,偏去扫大街‛。在以后实际工作中,他才亲身体会到清扫工作的艰辛和其中的酸甜苦辣,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有时还不被镇区居民理解,受一些不明不白的委屈。随时遇到有市民把生活垃圾倒在已清扫干净的街道上,他上前好言相劝,却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官亭行政执法分局的领导及时地关心、帮助、支持他,以环卫工人的先进事迹感染他,用‚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教育他,使他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清楚的认识,环卫工作虽然脏苦累,却与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中心集镇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只是分工不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这样,他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集镇美容师‛,任劳任怨地工作在环卫战线上。
爱岗敬业作表率
最初参加环卫清扫工作时,杨世福就担任了官亭最主要干道的清扫保洁工作,每天清扫道路面积3000平方米,还负责垃圾箱清洗及沿线临街乱张贴‚牛皮癣‛清除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每天凌晨5点半钟就来到岗位上,一天作业下来,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脚痛。在工作中,杨世福虚心向老同事请教、学习,特别是有关清扫保洁作业的技巧,以使清扫工具耐用,为单位节约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和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两年来,杨世福练就了一套清扫作业又快又好的基本功,道路卫生经常保持整洁清爽。
20xx年10月份,天气日渐转凉,为确保官亭国庆活动期间有一个干净整洁的镇区环境,他不得不加班加点干,从每天早上6点开始直到傍晚9点,清除垃圾污物,捡除路边的白色垃圾及路人随手丢弃的垃圾,他平均每天工作近二十个小时,实在太困了就靠在行道树下稍稍打一下盹儿。在短短10多天时间里,他一共清除垃圾污物近3吨。还给了群众一个洁净环境,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20xx年,我镇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由于人员精减,杨世福的清扫面积增加到了5000平方米,为
了使所清扫路段的环境卫生保持整洁、干净,他坚持早晨第一个到岗,傍晚最后一个离岗,坚持全天巡回检查,总是经常对那些乱倒垃圾污水的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有时还要受气挨骂。同事心疼地对他说:‚杨大哥,您回去休息吧,少干一点没有什么,何必呢?‛可他说:‚城市卫生靠我们大家来维护,单位把任务交给我,就应向单位、社会负责,给老百姓一个干净环境。
由于长期艰辛的劳动,他的体质逐渐下降,医生诊断说:‚这与他从事的工作有很大的关系。‛的确,环卫工作有它的特殊性,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工作环境脏乱差,工作过程中也不知要吸进多少灰尘和臭气,将直接导致体质下降,但由于工作的特殊,他所清扫的路段垃圾多,人流量大,请别人代替,他又放心不下,担心别人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影响环卫形象,小疼小病他就咬咬牙坚持着,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到医院挂两瓶点滴,然后又走上那熟悉而普通的工作岗位。有人为杨世福的工作进行了估算,两年来,他清扫道路面积共计293万平方米,清除垃圾800多吨,短短两年却完成了这么大的工作量,他说:‚单位给了我一份工资,就应该尽心尽职把工作努力地干好。
真情言传带动人
虽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但为了树立环卫工作良好形象,杨世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真情和关爱引导人们自觉爱护公共卫生。他在干好清扫本职之余,积极参加行政执法分局组织的各项活动,把单位提出的‚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街道不干净,我们脸无光‛、‚环卫是我家,搞好靠大家‛等创建口号熟记于心,说服教育同事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深受官亭街道居民的好评。在生活、思想上,他像大哥一样关爱同事,经常教育同事上班一定要穿标志服,作业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谁家有困难,他积极帮助解决,谁生病在家,自己主动承担清扫工作任务。
杨世福同志经常讲:‚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只要大家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街道环境一定能搞好。‛他正是通过这样一点一滴、深入细致的工作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诚感动居民,让人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共同努力搞好官亭街道环境卫生。就这样,每天的晨曦中他第一个迎来阳光,暮色中他最后一个送走夕阳,风雨中有他弯腰清掏下水道的身影,烈日下有他挥帚扫地的唰唰声,正是有许多像杨世福这样的辛勤劳作且任劳任怨的环卫工人,官亭才得以有今天的干净整治。
第5篇 好人事迹材料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1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28位用户收藏,24人推荐!
20xx年8月中专毕业后,王显琼一直在外务工,每月也有3000多元收入。但在 20xx年1月春节,由于原村文书年龄大生病辞去工作,村支两委经认真研究,认为王显琼能胜任村文书工作,只是作为村干部,需要奉献精神,报酬少,事务多,不知她乐意干否。经村支两委三次上门做工作,她终于答应来协助村两委工作,并一起做父母的思想工作。“人生不只是为了钱,还应有所追求,组织与村民相信,就干”,父母看其态度坚决,也只能答应。就这样,“一诺千金”,王显琼立即投入到村务工作中。
由于工作安排,20xx年普查60岁老人及残疾人工作,少不了要上门与村内老年人打交道,王显琼都要逐户深入老年人家中家访。在完成调查工作同时,热心为老年人服务30多次。她对村内重残人员及80至90岁的老年人情况掌握得特别清楚,家长里短,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都牢记在心里。她始终坚信,“诚信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正是因为她的诚实守信,取得了村民的信任,大家有什么困难都愿意和她说,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和她谈。村里很多老人,由于子女事务忙或不在身边,需要办养老保险生存认证,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到镇上办理,她都主动到镇上为他们办理;有的村民到镇上缴电费,办理其它事务,也都请她帮忙,一个来回10多元车费,村民要给她,她从来不收,只说,“这是应该的,我如不在村里干事,帮不到你们忙,你们也不会找我。”虽是实话,但在群众眼里,却是她“一诺千金”的真实体现。
从事村务工作以来,王显琼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诚为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上级组织安排下,一年多来,她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全履盖试点工作。一方面,她积极配合村里建立了各种档案,为能更好开展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在摸清村情村况的基础上,她不仅抓好值班服务工作,还在下班后多次上门对村民送服务或对村民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完善工作制度,组建村志愿者服务队伍,为村内公益事业,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村民开展服务工作,让村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村委文书工作琐碎繁杂,平时少不了加班加点,无论工作多重,无论家庭多忙,王显琼对待本职工作都是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没有半句怨言,总是按时按点,很好地完成任务。80岁的老“抗美援朝”退伍军人王导言,又是五保户,她常常按时看望。20xx年6月的一个傍晚,老人突然感冒,和人交流已十分困难,眼看天色已黑,他显得十分焦急。王显琼在安慰老人的同时,联系村支书王显兴开车一道送老人到医院医治,看到老人转危为安,她脸上露出了动人的微笑。直到将老人送回家中,打来热水让其洗簌休息、为他沏上热茶,才回家照看还不到1岁的孩子。
作为一名村基层干部,王显琼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始终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诚实守信的人生准则,正是她待人诚恳、守信的为人准则,赢得了镇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在20xx年度镇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村干部。
第6篇 好人事迹材料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4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20位用户收藏,13人推荐!
今年76岁的y,从原市二轻局秘书科退休,是一名有着47年党龄的老党员。老人有三儿一女,各自成家,他和老伴张玉平独自生活。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组织部门把他的关系转到了北沟街社区,y便在西二里社区这个大家庭里发挥着余热。20xx年的夏天,西二里社区与驻平65571部队某连官兵一起联欢,y得知战士们离家都很远,平时训练很艰苦,鞋垫磨损得也非常快,外面买的鞋垫不结实,用不了几天就穿破了。联欢会结束时,老人为部队战士缝鞋垫的念头油然而生,他的想法得到了老伴张玉平的大力支持。他们每年都会根据共建连队的官兵需求,为大家制作拥军鞋垫,后来,又开始为连队的战士们制作帽子和手套,从2019年至今,他已经做了超过700双鞋垫,不仅温暖了官兵们的双脚,更温暖了他们的心。
y老人会缝鞋垫缘于他年轻时学过缝纫手艺。17岁那年,他在四平市工艺绣品厂当工人时,向厂里的师傅学会了缝纫和刺绣,后来,家里买了缝纫机和码边机,一些缝缝补补的活计就在家里解决了。y说,“缝制鞋垫也要讲究技巧,布料必须铺平,针线还要匀称,否则硌脚。”闲不住的y老人用退休金买来线团和大绒面料。为了保证鞋垫合脚,他特意要来了每个战士的鞋号。
说起制作拥军鞋垫等物品的时候,王老露出了快乐幸福的笑容:“我对子弟兵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说句心里话,缝制鞋垫的工序很复杂,要经过黏合、裁剪、缝制等步骤。老伴张玉平先将垫布一层一层地挂浆、粘贴,烘干后,他再照鞋样裁剪,最后一针一线缝制,一双鞋垫要缝上几百针。65571部队某连战士李青海对记者说,王大爷很辛苦,经常来帮助我们,他缝制的鞋垫吸水性好,牢固,冬天穿起来很舒服、很暖和。今年,又给我们炊事班做起了帽子、套袖。一次,王大爷在给部队送鞋垫的时候,一位山东籍小战士紧紧握着老人的手说“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一定站好岗,放好哨,做优秀的士兵。”共建连队的穿过y鞋垫的战士高双印把老人的生活挂在了心上。今年夏天,高双印等三名小战士打着雨伞,抬着一箱新鲜蔬菜找到老人的家,战士们把亲手栽植的茄子、柿子和黄瓜等蔬菜送给王大爷。y老人被这种军民鱼水之情深深地感染着。
西二里社区主任陈世艳对记者说,王大爷为社区做的事从来不和别人提起,但也有人讽刺过他,“哎呀,老王头,你没事就帮社区、帮部队做活,你得到什么好处了,”王大爷只是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挺坦然的就过去了。他就是凭心去做,去感染身边的人。几乎西二里社区的每个居民都认识y老人,社区老年活动室方凳上的坐垫是他亲手缝制的;社区里40多平方米的老年秧歌场地是他一锹一锹平整的;居民邻里纠纷是他赶去进行调解和好的。与y老人家住一个楼栋的西二里社区居民吕连霞说,y是我们社区的优秀共产党员,经常为我们服务,缝制暖气片套,还给我们做鞋垫,因为王大爷也很大年纪了,他还帮我们做这些,我们很感动。这不,社区那套新棉裤、新棉袄是他刚刚送来准备捐给四川地震灾区的……。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让大家感到钦佩。
y居住的北沟街西二里委曾是我市的棚户区改造1号地,去年夏天,y和其他1000多户居民高高兴兴地回迁到被命名为“滨河家园”小区,今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暖气楼。“这楼房建的多好啊,现在屋里热乎乎的,阳光一进来,满屋子通亮,棚户区居民生活很幸福,在这么好的环境中安度晚年,能够为战士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感到欣慰,我对子弟兵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我要为战士们继续缝制下去,”y老人自豪地说。
第7篇 好人事迹材料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6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23位用户收藏,29人推荐!
陈文锁,1958年出生于莆田市涵江区,兄弟3人,生父在他出生的那年去世,因家庭无力抚养,从小就被抱给家住莆田市荔城区东阳村的陈金树收养。养父陈金树生前在南平市武夷山公路分局道班工作,长期不在家。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文锁小时候就养成勤劳、孝敬的良好品德,知道养母辛苦,每天放学回家帮养母干家务活、放牛、带弟妹等。
1983年,养父从公路部门退休,陈文锁按照当时的政策通过补员的方式到武夷山公路分局工作。1985年与同单位职工周爱兰结婚,1988年夫妻俩喜得贵子,但在高兴的同时,工作、家务、经济等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
妻子周爱兰在未结婚前就得了肾病综合症,婚后病情越加严重。医院多次下病危通知书,陈文锁不离不弃,与家人一同悉心照料,把妻子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妻子身体慢慢恢复,但 从此不能干体力活,不能劳累,甚至不能接触冷水,不能吃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从单位办理了病退手续,进行长期调养。加上养母、生母都在莆田老家,岳父去世得早,岳母家自己孩子多、负担重,无法帮太多的忙。陈文锁是既当爹又当妈,还要照顾妻子的身体和饮食起居,但他毫无怨言,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学会了带孩子,学会了给孩子把屎把尿,学会了洗衣做饭拖地板,各种家务都干得井井有条,至今煮饭的手艺还被同事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岁月流逝,在他的艰辛努力照顾下,妻子身体慢慢恢复,孩子渐渐长大成人,但他没能松一口气、歇一歇脚,因为家里的父母也慢慢的变老,且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老年痴呆等病症,又需要他的照顾。
养父陈金树退休后就回到莆田老家与养母居住,生母虽然也住在莆田,但离养父家还有段距离。生父和养父家虽然共有兄妹6人,但一个兄长早年去世,一个兄长长期在外地居住,极少回家,姐妹都嫁在外地,赡养和照顾年迈父母的重担落在了陈文锁和弟弟的身上。养父20xx年生病住院,由于生活不能自理,陈文锁便给养父穿衣、洗漱、喂饭、烫脚、清理屎尿……这些繁琐的护理工作,他不怕脏不怕累,亲力亲为,任劳任怨。养父出院后还需要人护理,他与弟弟按月轮流进行。轮到他的月份,由妻子先回去照顾老人,自己利用休假和周末,从南平赶回莆田接替,直到20xx年5月养父去世。
由于受到养父去世的打击,80多岁又患有高血压的养母得了老年痴呆症,需要细心护理和照顾,他和弟弟仍旧按月轮流照顾。至今,每两个月他都要和妻子合理安排时间回莆田照顾养母,不辞辛苦,风雨无阻。生母在20xx年也得了老年痴呆症,他在照顾养父养母的同时,还要兼顾帮忙去照顾和探望生母,以报答生母的养育之恩。
30多年来,妻子在他的精心照顾呵护下,鼓起生命的风帆,顽强战胜疾病痛苦,乐观生活,身体健康状况稳定,孩子茁壮成长,并在他的影响下,进入了公路部门工作,生母、养父、养母安享天年。他把所有的爱和精力献给了父母、妻子、孩子,孝老爱亲,无怨无悔,毫无怨言。同时还合理安排时间,从来没有耽误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养路工一步步成长为一名桥隧管养专家,而年仅58岁的他却早已满头花发。陈文锁同志孝老敬亲的事迹感动着他的亲人、同事、邻里,是当之无愧的孝老敬亲道德模范。
第8篇 好人事迹材料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4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16位用户收藏,19人推荐!
钱旭芬,女,小庙镇高岗村人。她恪守孝道,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照顾身患重病公婆、照顾家庭的重担。她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家庭,放弃了自己的工作、理想和爱好,为公婆支起一片蓝天,为丈夫分担家庭重担,赢得周围村民交口称赞。
在小庙镇高岗村三北村民组有这样一户人家,儿媳妇自过门开始至今,七年如一日的照顾着身患重病的婆婆,像亲生女儿一般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给予这个家庭以温暖。
挑起照顾老人的重担
村民李正平的家属许国翠,1961年生,从32岁时便得了心脏病,儿子李忠伟不得不外出打工撑起这个家。20xx年,许国翠不幸病情加重——脑梗塞导致身体瘫痪,也就是在这一年,李忠伟结识了现在的妻子钱旭芳。初入家门的钱旭芬被眼前的一幕深深的震撼了:瘫痪的老人被人用绳子固定在木椅上,正艰难的挪动着仅能动的左手往嘴里胡乱地塞着东西!她毫不犹豫地上前接过老人手中的勺子,一勺一勺悉心地喂着,就是这样一个细微的举动告诉了这苦难的一家人:我将正式加入你们,成为你们的一员,我要照顾眼前的这位老人!
放弃工作守在公婆身边
就这样钱旭芬开始了合肥打工与家中奔波的往返途中,俗话说‚冷暖自知‛,可是钱旭芬却担负起了‚替婆婆知冷暖‛的责任,不辞辛劳地在冷时为婆婆制一件衣服,热时为婆婆擦擦身子。可是祸不单行,今年正月初八,婆婆的病情急剧恶化,脑梗死成为植物人。伤心之余,钱旭芬毅然地辞去了合肥的工作,全天侯在家照顾婆婆,同时,经济上的巨大压力让钱旭芬不得不暂缓女儿的读书计划。钱旭芬虽不是女儿,却像女儿一样的亲,公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的好媳妇我要让大家都知道,她就是我的女儿。‛听着李正平的叙述,很多人的眼眶都湿润了。
生活中,钱旭芬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是‚顺‛。人到老年,不仅要吃的好穿的好,还要心气好,这比啥都重要。20xx年10月,钱旭芬的公公被诊断为早期胃癌,老人家一听说是癌症,思想包袱加重,丧失了治疗的信心,坚决不去医院就诊。钱旭芬没有犹豫,没有放弃,将公公送往医院,在公公住院的20多天里,她没有将这件事告诉所在单位,也没有请假,因为她知道,找份工作不容易。于是她每天早上五点多钟就做好早饭,送到医院,喂公公吃完,再从医院赶到单位,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休息时也要到医院,陪老人聊聊天,看看老人有什么需要,晚上下班,就到医院陪床,睡在病房的小床上,帮老人擦身,喂水喂饭。老人住院20多天来,她没有回家睡过一次觉,日日夜夜守在病床边。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的癌细胞得到了控制,出院的那一天,钱旭芬却累倒在了家中,老人家握着她的手,激动的说:‚你真比我的亲闺女还要亲!
做丈夫的“贤内助”
她和丈夫是高岗村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两口子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结婚多年来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人们问她家庭如此和睦有什么秘诀时,她说最大的秘诀是良好的沟通。她们夫妇经常向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参与其中。她勤俭持家,合理安排收入,从不铺张浪费。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都由钱旭芬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在外人眼里,他们是模范夫妻,她丈夫在外面总是称呼她为‚贤内助‛。
钱旭芬在如今人情沙漠化的时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世间仍有真情,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常怀善良感恩之心,齐努力,共分担,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第9篇 好人事迹材料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7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08位用户收藏,17人推荐!
黄树智同志参加工作38年来,先后在学区担任过教师;在市公路先行办负责公路建设;在路政科负责全市路政管理;在市治超办负责全市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在运输科负责全市运输管理;在安监科负责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在党办负责局党委党建党务和文明创建及青、工、妇、老、幼工作;在人教科负责局系统干部职工的人事教育工作。不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认真履行职责,坚持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坚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出色地完成组织分配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和群众的好评。
20xx年路政体制改革,全市80多名路政员要划转到新组建的交通执法部门。为了做好路政队伍转换新部门的工作,确保队伍稳定、思想不乱、工作不断,他在兼任局运输科、安全科负责人的同时,针对工作任务重、科室人员少的实际,常常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终于顺利完成接交工作。同时他负责的几个科室的各项工作也没有落下均有新的进展,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大为好转,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100%达标。20xx年市交通运输局被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评为客运安全先进单位。我市申报国家级综合客运枢纽、货运枢纽均实现了零的突破,武夷新区综合客运枢纽和建瓯德丰物流园建设初具规模。
20xx年下半年,黄树智同志调整任党办主任兼人事教育科长。他充分发挥党委办综合部门和人事组织部门的优势,为局党委决策谏言献策,并做好党委决策部署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和组织协调工作。为了加强党建工作,健全党组织,使局系统各项创先争优活动能够进一步推进,黄树智同志积极建立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督促机关党建1263工作机制的建设和落实,大力推进局机关及局系统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交通运输局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xx年局机关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打造优质服务软环境十佳党组织。
黄树智同志还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号召,尽心尽力做好挂点村帮扶工作。他深入挂点村政和县洞宫村组织驻村走访调研活动,并召开工作联席会议,交流经验,研究、协调和解决洞宫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他带头捐款带头倡议结对子帮扶资助挂点政和洞宫村的贫困户学生,发动局机关及局系统单位党员干部对洞宫村8户贫困户学生开展结对帮扶,资助每年每个学生助学金3000元,目前每个学生两年的6000元资助金已送到8户贫困生手中,解决了他们的上学困难问题,得到挂点村群众的一致感谢和好评。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黄树智同志承担着市交通运输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任务。他认真做好局活动办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协调、上传下达工作和各项文件、方案的起草,各项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整理、上报,各项学习、活动、会议的安排、服务与落实,确保了局机关和局属单位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
他认真做好局组织人事和干部职工教育工作,使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维护了干部职工队伍稳定,促进队伍素质服务质量提升,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
黄树智同志干一行、爱一行,在各个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心尽力。他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组织协调好各项工作,注重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善于调动和发挥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尽力把工作做好。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优秀共产党员。在“双文明建设”、“先行工程建设”、“抗灾救灾”诸方面均被评为先进个人。特别是在路政管理岗位上连续六年被省厅评为先进,先进事迹以《不辱使命》一文在《路政先锋》刊登。在20xx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绩效考评中他负责的科室局党委办被评为第一名;年度考核20xx、20xx连续两年评为优秀公务员。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十分耀眼的光环,但他凭着一颗炙热的奉献之心和对交通事业的执着追求,在所负责的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做着不平凡的事!
第10篇 好人事迹材料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3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26位用户收藏,29人推荐!
孙东旺,51岁,唐海县民营企业家,唐山万通发动机检修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执行董事、党支部书记。20xx年来他坚持诚信经营、热心公益,多次受到群众的称赞和政府的嘉奖,20xx年被评为唐海县“道德模范”,同年被推荐为“唐山市诚信形象大使”获选人,20xx年被推荐为唐山市第十届政协委员,市海外联谊会理事、市企业信用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唐海县企业信用管理协会办事处主任、县工商联执行委员、县慈善协会常务理事、县第五届政协委员。20xx年被评为唐山市第三届道德模范。
一、诚信经营铸就优秀企业。
1995年,孙东旺创立唐山万通发动机检修有限公司,他一直本着依法经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20xx-20xx年企业经营合同履约率100%,客户满意率100%,与18个铁路局,36个铁路段建立友好业务联系。20xx年被河北省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委员会评定为“信用优良企业”,被唐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xx年-20xx年连续3年评为唐海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xx年被唐山市企业信用管理协会评为“一级(诚实守信好人事迹材料)诚信企业”,作为唐海县诚信企业代表成为20xx年唐山市诚信文明成果展示会参展企业。
在与客户的长期合作中,万通公司始终本着“客户第一,诚信至上”的原则,以诚实守信的经营风范,赢得了客户的信赖,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企业品牌。20xx年春运前夕,公司承接了沈阳铁路局发电车检修项目,这份合同是万通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单大生意。但是接车后发现车况非常糟糕,3台发动机组其中两台需要大修,一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够用,但是为了诚信一定要按期交车,失去诚信就是失去了企业的生命。于是,孙东旺带领技术人员昼夜加班加点,最后三天连续突击了72小时,终于保质保量如期交车。此后,该局的检修订单全部交给了万通。他们用诚信树立了公司的形象。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不安于现状,勇于开拓。企业20xx年开发铁路发电车(机组)检修项目,实现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合作,取得了中国重庆(美国)康明斯、中国国苏州(德国)mtu铁路柴油机发动机检修资质授权,成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发电车柴油发动机组检修供方企业。20xx年,企业通过iso9000-20xx质量体系认证,连续5年年销售收入3000与万元,利税200万元以上。20xx年来,万通公司创立之初至今始终依法足额纳税,从不偷税漏税。20xx年,公司被县政府授予“纳税示范户”的光荣称号。从企业初创至今,在信贷机构无一次不良贷款。
自创立公司之日起,孙东旺就坚持经营和管理两手抓,他坚信只有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的提高企业效益。他建立健全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人为本,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文化生活条件。同时,他推行全员合同化管理,吸纳大学生就业,组织42名企业改制人员重新上岗,发挥企业工会组织作用,推行劳动工资集体协商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几年来,未发生过一起劳资纠纷。被当地政府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xx年,公司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售后服务团队,树立及时、准确、圆满服务标准,为铁路局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承诺:接到客户故障反馈,24小时内必须服务到位。如果遇到远途,宁可让员工乘飞机赶赴抢修,也绝不会延误时间。截至目前,他们的维修人员乘坐飞机为客户服务不下百余次。虽然生产成本大大增加了,但是保证了服务质量,树立了诚信的企业形象。
二、爱心奉献彰显道德情操。
20xx年《河北省乡音杂志》第11期、20xx年《燕赵儿女》(二)刊登了他的事迹《让责任成就财富》,诠释了孙东旺在创业致富道路上,感恩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
多年来他致富不忘乡亲,一直从事社会福利事业。20xx年年初,在他本人遭遇车祸,轿车报废,头部、胳膊均受撞伤的情况下,还拿出1万元现金,专门资助三名贫困优秀大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为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4名大学生提供就学资助2万元;每年积极参与“春蕾计划”,连续多年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累积达3万余元;连续5年按当时每月120元的社会低保标准,对六农场患病女工提供救助;他关注弱势群体生活,积极解决家乡残疾人就业的问题,在公司为当地25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他运用公司的设备和技术为乡亲们维修农机具4000余件,免维修费10万余元;为周边村队修路、打井,方便乡亲生活;哪家有了困难,只要他知道了就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20xx年六一儿童节前他为学校捐款1万元,9月份六农场孙东权家里失火,他送去3000元救助款。乡亲们都说:“孙东旺做的好事两天两夜也说不完!”
从1998年开始,孙东旺把扶弱助贫作为行动的追求,为家乡捐款、捐物累积金额达40多万元。他还积极参与县内慈善协会组织的慈善活动。由于孙东旺十几年如一日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对待乡亲像亲人一样,深受农工群众的拥护,成为全场乃至全县的道德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