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教师读后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06 11:00:03 查看人数:10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教师读后感 731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16人
教师的读后感 337字 5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275人
教师的教学技能读后感 2102字 16段 8分钟 12分钟 17分钟 139人
与幼儿教师对话读后感 1230字 10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69人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1120字 8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276人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772字 5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268人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1124字 8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140人
幼儿教师的读后感 565字 6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06人
我的教师梦读后感 2176字 4段 8分钟 12分钟 17分钟 170人
教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1625字 8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275人
是学生失序还是教师失趣读后感 685字 4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37人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1870字 9段 7分钟 11分钟 15分钟 223人
给教师的建议教师读后感 803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70人
初中青年教师细品教育名著读后感 765字 8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134人
读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后有感 690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45人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1746字 4段 6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126人

教师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31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16位用户喜欢。

教师读后感

近来拜读了朱永新老师所著的《致教师》。书中,朱老师回答了近50个教师提出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在精神层面、理论层面、实操层面,引领教师们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

很喜欢书中的这一句话:“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与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就是要发现孩子与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的成为自己。”

书里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对学生一视同仁?反问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时,相信部分教师会心虚不能肯定回答。其实在每个班级里,总有些孩子招人喜爱,有些孩子乖巧听话,还有些孩子不爱说话、相对愚钝,特别是那些老是惹麻烦的孩子,很难让人喜欢。尽管教师们都同意应该一视同仁,但在不知不觉中还是表现出不一致。而朱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只要你相信孩子,孩子就会自信,孩子的不同,不能够成为我们厚此薄彼的理由”。

是啊,作为老师的我们,遇见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聪明漂亮,乖巧懂事的,往往是我们最喜欢的;成绩不好或纪律不好、特别是品行不好的那些问题学生,往往是让人喜欢不起来。其实,这些孩子的背后有着无数的潜能和优点,如果我们整天看到的全是他们的缺点,永远是无休止的批评,只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糟糕;如果换个角度,细细观察,却能发现再后进的学生也有他自身的优点,假如能够把优点加以放大,给予他们自信,给予他们希望,定能让他们收获一个更美丽的童年。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你给他一个舞台,他就能还你一个精彩;你给他一点空间,他就能为你创造无数辉煌。作为教师,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别之处,一旦孩子发现了自己,找到了自我,他就会爆发出我们难以想象的能量。“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些新教育的理念,我会一路学习下去。

教师的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75位用户喜欢。

我看过很多书,可就是杨红樱阿姨的书最好看,比如《非常老师》这本书。

我最喜欢的老师是米老师,因为米老师很漂亮,又会教课,还很会跳芭拉芭拉舞,六(2)班的学生和六(3)班的学生打起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六(2)班和六(3)班的学生分别说自己班的老师漂亮。结果六(2)班赢了,大家都给六(2)班的米老师打了99·9分。

我最喜欢的是神秘老师的一个《特殊的葬礼》这堂课。这堂课的主要目的的把学生们不开心的事写在纸上然后埋起来,班里的每个同学都把自己不开心的是写下来,放在黑盒子里,然后把它埋在土里。我也想试一试把不开心的是埋起来呢。不知道这样是否能真的把难过丢掉,使自己变得开心。当然,我也希望我周围所有的人每天都开心、快乐。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老师的辛苦,我希望大家都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师的

教师的教学技能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102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本书详细解读教师的教学技能,并结合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指导教师了解并掌握新课程下的新技能,为新课程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它是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每个教师都要有基本的教学技能,以胜任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是一本书,一道彩虹。它是那么明亮,又是那么多彩。既有理论思考,又有教学实践;既有班主任工作,又有课堂实录。读之,如涓涓清流沁人心脾,又似熊熊烈火促我激情。读罢此书,不仅为我注入了新的血液,更加珍贵的是它带给我更多的思考。现将读后的感受随记如下:

一、投身于自身修养的提高

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还需不断学习,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首先来说明第一点——了解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掌握教学技能,完成所有有效教学所涉及的所有活动:这里所要说明的是,对有效的教学而言,学科的课程并非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所以教师要做的是不仅要了解起学科课程,而且要能够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因为传达知识的能力绝非简单地了解知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大学教授尽管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才华横溢、知识渊博,但教起学生来却捉襟见肘,条理紊乱而词不达意。所以掌握教学技能对一个教师来说便成为关键所在。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教学目标以及其他因素的差异性来完成教学任务:激励学生、管理课堂纪律、评估先前知识、有效地表达观点、考虑学习者的各种特性、评估学习结果,以及复习相关内容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些任务完成的多寡,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亦即决定了“好”与“坏”的关键。

人们常说:“要让学生得到一杯水,教师先得有一桶水。”而这桶水永远都装满鲜活可口的圣水。我崇拜窦桂梅老师,记得在一书中曾写道窦老师在平时工作之余大量阅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几年来记的笔记有10万字之多,多篇发表。正是在她不断的学习、符号学中,自身修养日益提高,才能在工作中高瞻远瞩地指导实践。

这使我想起了宋代学者朱熹的一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不正是我们发展提高的最关键所在吗?“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乐无穷;得大道恩师而学之,乐在其中。”我们青年教师是二十一世纪教坛的主力,继往开来是我们使命。用我们的不懈的追求、坚定的信念、永恒的执着去不断学习、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才能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才会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二、立足于情感的熏陶

《教师的教学技能》告诉我们:学生若具有良好的心境,健康向上的情绪就能压倒消极落后的情绪,学习的效率就高。课堂上恰当地调控起学生的情感,教师灵活掌握“调控课堂教学活动的技能”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自身情感表现和投入,注重建立教育“情绪场”,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依靠对教师的认识、模仿、领悟,达到对优良的同化与沟通。

这给我以极大的震撼,反省自身,有多少节课真正做到了“与学生同喜,与学生同悲”。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同一个班级、同一年龄段的学生,有些同学就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专心细致地投入学习,而有些学生却始终对学习缺乏兴趣,表现得懒散而缺乏自信心。

书看到此时,我豁然明白,我在教学中缺少的是情感的熏陶,兴趣的.培养。教师没有激情,总是以冷脸面对学生,学生固然没有了学习兴趣。这使我不禁想到了我所崇拜窦桂梅老师,仔细品味,她的课学生喜欢听,可谓是情真意切,融会贯通,其中一点或许就是课堂上教师情感的注入。直到此时我才体悟到窦老师曾说的这样一句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亦或就是书中所说的“教师的课堂调控技能”!闭眼回放窦老师的课:在教学时,她的“课伊始,情既生”、“课深入,情渐深”、“课终了,情更切”;在育人时,她的“以爱育人”、“以爱树人”,让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下。在情感的熏陶下,她的学生学生个个自信、健康、快乐、奋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培育时,教师自身的心理品质和严谨的教风,在师生情感交流中起到重要的体现与重要的作用。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这种氛围下,学生除产生一种对学习的需要和对教师的热爱,进而产生“尊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效应。

其次,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如探索性的、竞争性的、游戏性等的情境。这种情境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路、情感和内心的感受,必将促使学生积极的进行思维活动。

最后,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的愿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在组织练习时,不断设置思维障碍,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在“再创造”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更理想的发展。

这本书,在我眼中就是一道美丽的彩虹。七种色彩,每种都亮丽,清朗。这虹指引我高峰所在,我想那里应有更为壮美的诗篇。跨越彩虹,放飞梦想。用我的青春与激情去开创辉煌创造超越!

与幼儿教师对话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30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69位用户喜欢。

在这学期,我们组织看一本书《与幼儿教师对话 —— 迈向专业成长之路》,当我翻开《与幼儿教师对话》这本书时,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字就很反感,可是在细细品读时,却意犹未尽,与我们的教育密切相关,而且让我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进行反思、质疑。

作者在第二章《自尊 vs 自恋》中写到:“培养幼儿的自尊”通常都会被列为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幼儿教育中各种不同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并存,虽然他们主张不同的目标与教学方法,但是大家似乎都认同,协助幼儿对自己感觉良好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

对幼小的儿童而言,自尊可能不是从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外在的标准而来,而是可能来自于是否深深地感觉到被有特殊意义的人所爱、所接受、所重视。

当幼儿脱离了幼儿阶段,外在社会开始对爱与接受加入一些新的标准与条件。如果儿童早期所建立大胆被爱与被接受的感觉足够稳定,那么当他面对严厉的拒绝或责骂时,便不会过度的沮丧或自我贬低。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逐渐内化社会所外加的标准,使之成为评价个人自尊的标准。

我现在在教小班,班中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在家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小皇帝,在家里父母对孩子表现的标准较低,看到孩子能吃能睡,健健康康就很满足了。可到幼儿园里,有那么多孩子在一起,再加上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和家中不同,使得以前在家一直让父母认为乖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并不是表现出色。

如我班中烁涵小朋友,在一次画桃花的美术活动中,我要求孩子们用一个手指蘸颜料,而且不要蘸太多,但我发现烁涵一只手上的五个手指都蘸有颜料,当我要教她时,只见烁涵一个劲的踹大气,然后就开始眼泪汪汪了,像这样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可能在家父母认为她很能干,时常表扬她,然而当她遇到批评时就承受不了。还有一个佳雯的女孩子,平时调皮好动,在家佳雯妈妈经常对做错事的佳雯进行批评,而且有时还要打她,以至于佳雯在幼儿园做错事情后问她原因时,佳雯总是默默无语,有时我们说竟好话她也无动于衷,对于这些孩子,我们老师有时真的束手无策,但在这本书中让我了解到:由于幼儿来自各个不同的背景、能力、文化,为增强幼儿的自尊,老师应该提供他们更多样化的人际情境。这样一来,幼儿就能经历很多不同的人际情境,由此增强他们的自尊,也增加他们处理、应对人际情境的能力。

当儿童被尊重时,自尊最可能发展。当对儿童有特殊意义的承认及同伴尊重儿童,询问儿童的意见与喜好、提供机会让儿童真正决定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及选择自己在意的东西时,就传达了对儿童的尊重。成人应该以尊重的态度征询幼儿对于活动与事情的意见、看法与喜好,并应加以慎重的考虑。

自尊无法从直接教导或劝告儿童“觉得自己很好”中获得,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帮助儿童处理所面临的负面反馈,但是反馈要适量(而不过量)、明确且能充分地提供信息(而非范范地赞美或讨好),才能增强儿童的自尊。

总之,教师只有具备了心得教育观念,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拥有了超前的教育意识,才能把幼儿培养承适应未来社会的具有自尊的人。

与幼儿教师对话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20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76位用户喜欢。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范文

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你是明天的教师,请记住: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的情感世界,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

承接着孩子的火星,这沉甸甸的分量和责任也提醒着自己,我也是带着追求做一位好老师的愿望来工作的,我和学生的愿望火星在学校相逢,这成了我努力想做到的:在专业上可持续发展。如果把工作生涯比作高影响力的论文,那么过去的一年多教师经历则是开头的序和引言,而《给教师的建议》恰恰是质量很高的参考文献,所以我得好好引用指导自己以后的工作方法。

关于专业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修养。一页页的读完,一点点地在体会心理学知识的身影。如利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儿童的语言发展关键期提高阅读水平;利用多种记忆技巧提高学习方法;利用能力发展观让兴趣与挑战同在,提高后进生成绩。这些理论深入浅出的渗透到实践中,指导和启发着我,在后续的教学中膜拜学习,迁移到课堂实践中。

关于时间分配和阅读:每个阶段关注的.点不同,想法也不同,在教四年级学生时间管理的课堂中,也引发了自己对时间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篇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阅读二字点出了平衡时间的关键。整本书出现频率最高的建议就是:阅读。

教师如何备好课上好课,阅读。你想上好一节课,不能仅仅是把这一节课要讲的东西罗列出来,或者绞尽脑汁去想课堂上的串词,这样的课上起来看似很好,实际上往往会忽略学生的需要,忽略学生的课堂状态。好的教师注意中心并不是教材内容而是儿童的脑力劳动。为了教好自己任教的学科要充分学习关于此学科的知识,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自己要讲的问题会游刃有余的多。学生甚至是后进生如何学习和阅读?对于一般学生,要从小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边读边思考,边记边思考。对于后进生更是这样,要给他们提供单独的题或书籍,让他们逐渐体会阅读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阅读书目,自己收藏一定的书籍。此外,培养学生思维习惯,提高教学质量,甚至德育教育也离不开阅读。

关于自我教育:作为教学新手,一直在反思如何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小学生对所有的老师都崇拜,而初中以后一般不会超过三个,受欢迎的老师要学识渊博,授课水平高,公正亲切有个性等等,对照下来任重而道远。不过在学校的大家庭中,每一位老师都有我要学习的财富,通过对他们的观察学习,我才能更好的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教育,形成自己的风格。

当然这篇工作论文的最精华部分还是在操作方法和设计,这些还需要在课堂时间中磨练,我会在这一百条建议的指导下继续努力!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68位用户喜欢。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24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40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们四年级组一起阅读并讨论了第30条“谈谈直观性问题”。通过阅读,我们知道培养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施加作用于思维,而直观性只有根据它刺激思维过程的程度,起着促进注意力的发展和深入的作用。使用直观手段,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既要懂得儿童心理学,又要懂得掌握知识的过程。

乌申斯基曾写道,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所以直观性是儿童的脑力劳动的一条普遍原则。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直观地展现景象、现象、人物、历史并不罕见,并通过这些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

在文中,有一句话让我们年级组老师陷入思考,继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句话是这样说的“在运用直观性时,必须考虑到怎样由具体过度到抽象,直观手段在课的哪一阶段上将不再是需要的,那时学生已经不应当把注意力放在直观手段上。”这句话强调了直观性也是要有选择地使用的,讲究一个时机,它只是在促进思维积极化的一定阶段上才是需要的。

我们的语文姓“语”,学习的对象是语言,这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点。我们该考虑直观性什么时候介入,怎样介入对语言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就拿多媒体辅助手段来说,这确实对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如果我们把多媒体这个配角当成了主角,把直观展示代替了语言探究,这就是我们教师发生了认识上的偏差,用直观性剥夺了学生语言探究、语言实践的机会。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应该自豪才对》时,制作了精美的电子白板课件,播放了沙漠中狂风卷来,黄沙漫天飞舞的录像,场景令人震撼;清晰地展现了骆驼的脚掌、睫毛、驼峰,花了大量的时间探讨了三者在沙漠中的作用,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但一节课下来,学生的生物知识得到了拓展,而语文能力未见有明显发展。笔者不禁疑惑,这究竟是一节科学课、生物课,还是一节语文课?

我们对上述案例讨论后找到了对策,那就是我们还是要立足文本,在直观展示的时候更注意课件的内在美。课前,教师要在深入解读文本,设计有利于学生语言发展的教学流程上花大工夫,明确课件的使用是为了使已有设计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而采用,而不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才加进去。在制作课件时,要注意排除对学生学习的干扰,不追求华丽的外表,把是否能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放在第一位,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在多媒体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情感交流,让课文中的文字描述与眼前的景象叠加,然后转变为更为个性化的语言从学生的嘴里流淌出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让我们用苏老的一句话作为自勉“运用直观性原则是需要很高的技巧,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和心情的。”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我想,一定能恰如其分地选对方法,用好方法。

《给教师的建议》

幼儿教师的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6位用户喜欢。

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教育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教育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同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希望他们安静。可是这种约束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让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应该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所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时,老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幼儿教师的`

我的教师梦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17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170位用户喜欢。

“我现在退休了,回顾自己一生的教师生涯,真是想想要哭,很多次让你要哭,想想又要笑,很多事让你笑,这就是生活的真实,教师生活的真实。”钱老师在《我的教师梦》中如是描述老师的生活。作为入职不足两载的年轻教师,甫一读到钱老这句话,不免感慨万千。像是潮水扑面而来,一下子便被击中。一日读完,三日咀嚼,越想便越是有味,如获至宝,写下这篇文字,抒发浅见。《我的教师梦》是钱理群老师巡回五地,连续15次演讲的教育读后感合集。“梦想”正是钱理群老师教育演讲的中心词。而大谈梦想的背后所隐含的是对于年青一代生命的关注,对民族未来的观照。因此,这既是一本以教育专家的眼光和学养来谈教育的书,同时,这也是一个从教四十余年的老教师生命体验中的教育,这是一个人文学者眼里的教育。于是,也就有了钱理群老师的两个教育关键词:“生命”与“立人”。这本书的着眼点始终是处于身体发育和精神发育不同阶段的生命个体,所遭遇的具有不同特点的教育问题。而对农村教育和打工子弟教育的关注,则贯注着教育“平等”与“权利”意识。入职以来,我一直想成为一个好的老师,而好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标准呢,而这本书钱老以自身的教育生命现身说法,深入浅出地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诠释,以下,笔者将从自身出发,从三个方面阐释自身的感悟。好的老师当是对教育充满新鲜感的,要将教育内化到自己的生命深处。教师的生涯,可能要教许多届学生,每一届学生,每一个新的生命个体,每一堂课,实则都是一个新的挑战,每一个挑战都会带来新鲜感。永葆新鲜也许极不容易,任何一项工作,倘一成为职业,便容易倦怠,可能变成“机器”或“老油子”。如何保持教育的新鲜感,且看先生自己是如何回答的:“你面对的永远是天真的赤子,是最活跃的生命,是渴求知识的年轻人,你从这些赤子身上不断汲取精神养料,汲取生命的元气,你就永远年轻。钱先生说“教学的本质是一种自我发现”,教学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的过程,也是教师发现自我的过程,是双向激发的生命运动。教育不仅是面向学生群体,也是面向自身的,是双向的交流、互动。诚如钱先生所言,教学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教师永葆赤子之心,怀着理想主义与济世之怀,教师梦便可像阳光一样照进现实。

好的老师当是有着独立思想和人格的老师。本书中所有对教育本质的解释,都离不开一个词——“独立”,即有着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笔者认为好老师就是在自己拥有独立的思想丰富的内心的同时去带领学生穿越迷雾走向独立,让学生成为拥有独立思想的一个发展“健全”的人。而这需要教育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不屑的努力,教师需要时间去培养自己思想独立,再到学生,从学生开始接受教育几岁到大学毕业走出社会的二十好几岁。这是一个漫长的且无法马上立竿见影的一个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会遇到来自应试教育、家长、学生的障碍。应试教育容不下所谓的真正的对人的教育,家长和学生也不得不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选择更多功利性的教育。并不乐观的大背景下,更加需要有着理想主义情怀和独立思想人格的教师,钱老便是这样的好老师,笔者也愿成为这样的好老师,虽然道路很艰难,但我相信,真正的教师,会勇敢面对这些“有哭有笑的缠绕的生活”。读后感好的老师当是甘于寂寞,能够沉潜下来的“学者”。此处“学者”,自然不是学养如何深厚的专业人才,而是能沉下心认真教学,认真读书,认真研究教育工作,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的教师。一个教师具备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非一日之功,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教学技巧的提高,正读后感是由于持之以恒的积累、学习、研究、创造的结果,如我们语文学科,优秀的语文教师把握课堂总是那么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管学生出现什么突发事件,他们都能巧妙引导,让课堂因生成焕发精彩,这就是平时几十年如一日地利用空闲时间读书,写教学总结的结果。一个教师只有具备雄厚的知识诸备,方能在教学上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在课堂上运筹帷幄、潇洒自如,而知识储备的最佳途径,在钱老看来便是“沉潜十年”。何为沉潜,他说:“‘沉’就是沉静下来,‘潜’就是潜入进去,潜到最深处,潜入生命的最深处,历史的最深处,学术的最深处。

要深潜,而且要十年,就是说要从长远的发展着眼,打好做人的根基和学术的根基,不要被一时一地的东西诱惑。不能‘三分钟热度’,要知难而进,要坚持到底,要有一种韧性精神。”虽然这个社会是浮躁的,像笔者一样的年轻教师,生活的重压和现实的诱惑,两者都在拉扯着我的梦想与耐心,但我也愿意沉潜十年,毕竟,我还有像钱老一样的教育梦,毕竟,这世界上每个人都要有点追求。最后,不妨回归到本书的母题,先生书名为《我的教师梦》,可先生的教师梦中,还隐含着一个教育梦。先生实际上在理念之中给年轻人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城邦,这是一个虚幻的境界,却同时也展示了一种美好生活的可能。他的梦不是当下就能达到的,但却可以通过不断追寻而逐渐靠近。他的梦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梦,希望有一天在这块色彩缤纷活力四射的理想校园中,有循循善诱充满爱心的教师,也有丰实而生活的教育资源,还有善良民众和淳朴的社会风气;这里的学生充满生命的活力,这里的教师都可以获得个人精神价值的提升。这个梦依靠谁来完成,未来的教育依靠谁,想来我们年轻的老师,每一位都责无旁贷。先生的教师梦是为中国的学生而做的,而学生的梦需要每一位教师去建筑。我愿沉潜十年,努力半生,以个人微薄之力,为建成“教师梦”的广厦添砖加瓦!

《我的教师梦》

教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2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75位用户喜欢。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部己经打动过无数人的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

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宁玮……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什么叫享受教育?这就叫享受教育!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当我读到李老师的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使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给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他把学生比作“容器”,要向这个容器里面注入高尚的道德思想,美好的情操教育。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讲的万同的故事。万同是书中的一个典型的后进生的形象,在李老师对他所写的近五十页的教育手记中,我深深地感到转化一名后进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与耐心。教育不是神话,它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渐变的,甚至会经常周而复始地回到原点。在我看来,我们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有爱心的,然而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稀缺的就是耐心与恒心了。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不断反思自己:假如万同是我的学生,我能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羞愧无比!我想我做不到,我会伤心、愤恨、绝望、无奈,会搬出孔夫子的“朽木不可雕也”来宽慰自己,理直气壮地把万同清除出我的心灵之外,因为教育不是万能的……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是的,“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

《爱心与教育》让我受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怎样跟学生怎样相处,怎样教育学生,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三心二意”。三心-------指爱心、信心、耐心;二意-------善意和诚意。我读了这本书后,一定会好好反思,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时不忘李老师的警句,把教育工作认认真真的做好

教师《爱心与教育》

是学生失序还是教师失趣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37位用户喜欢。

《是学生失序还是教师失趣》读后感

是学生失序还是教师失趣,这个问题到底哪个先那个后,对于这个问题,周老师特地带着这个问题去一些学校做了亲身调查,经过自己的调查,结论出来了,是因为教师先失去了课堂的兴趣在前,由于教师把课堂上得无趣,所以,学生对于课堂越来越没有兴趣,导致最后学生在上课时失去了秩序,是学生失序还是教师失趣读后感。到这儿,问题似乎得出了结论,那就是,只要老师把课堂上得非常有趣,比打网络游戏还有趣,那么课堂上就不会出现学生失序的现象,那么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但可惜,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问题这容易就被解决,那么这个问题早被解决了,也就不成为问题了。

事实上,上面这个解决方法,老师把课堂上得比网络游戏还有趣,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让学生选择,打网络游戏和上课,学生肯定会选择网络游戏而不会选择上课,因为打网络游戏既有趣,而且不费脑力,而上课肯定比不上网络游戏有趣,这个是那个老师都做不到的,哪怕是那些特级教师都是做不到的事儿,而且听课是件费力的事儿,学习是辛苦的事儿,这个是肯定的,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儿,只要你把它当作一件工作来完成,那都是辛苦的,即使打游戏,那些游戏的职业选手在平时每天十来个小时的辛苦训练中,已经不是完全靠兴趣来完成的,而是靠对这个工作的执着和信念来完成了,何况是书本知识的学习。

那么我们老师该怎么办呢?学科教育就是教师辅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掌握学科知识是学生最主要的目的,但掌握学科知识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所以,教师既要辅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又要把课堂上课有趣,在这两都之间取得最佳的平衡点,这才是教师最重要做的事情。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70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23位用户喜欢。

“我经常憧憬这样的图景:在早晨的阳光中,孩子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经常地向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能有愉快的笑声;学生能保有自己的爱好,下午4点起,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实验室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晚上,做完作业后,捧起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妈妈听……”

我非常喜欢《致青年教师》中的这一段话。这样的一个场景,估计所有的教师和对教育事业关心的人都心之所向往。本书的作者是吴非,一名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第一次拿起这本书,看了十几页时,我还一度误以为这本书的作者也和我一样,是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直到我读到其中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他是一位老教师时,我感到一阵惊讶,他怎么可能会是一位老教师呢?促使我有这种错觉的并不是其他,而是这本书给我传达的那种朝气蓬勃,那种青春萌动。

近一年来,我读过许多关于教育的书籍,但是我初读它时,仍然感到心灵被净化,境界被升华,心智随之顿悟而豁达,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书里那种非同凡响的文字,让我听到了教育中不一样的声音,带给我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感。作为一名新老师,我从这本书中获得了极大的收获,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心得。

首先,我要放下我的“着急”,放平我的心态。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感情、有生活的独特个体。我应当慢下来,用心去看学生,尤其是这些心智还在完善和成熟中的小学生们。他们有的脑子很聪明,只是父母过于宠爱,自律的习惯比较差,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不好,导致没有好的成绩;他们有的家庭有种种问题,所以养成了自卑、敏感的性格;他们有的家庭生活并不完满,缺少父亲或母亲一方的陪伴,因此我经常将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或者朋友,与他们聊聊生活,解决他们的困扰,一步步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看见每一个孩子”,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温暖,在学习中有明确的目标,我想,这应该就是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其次,我要有热爱学生的情怀,吴老师在书中提到:“一位教师,他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最看重什么,他就有可能在未来收获什么。”这让我突然觉得自己虽微不足道却又那样不可或缺,我的一言一行,我的理念和想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这让我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更为慎重。我明白并坚信心中怀揣美好的期望,播洒完美的种子,那么在学生的心田定会绽放出灿烂的花朵。“在教育工作中,如果我们自己不尊重崇高,下一代将变得猥琐;如果我们自己不维护正义,下一代就会丧失羞耻感;如果我们自己不看重诚信,下一代将以奸诈为荣……”这些高尚的、仁爱的胸襟不是靠说教得来的,而是在具体的耳濡目染中浸润内化而来的。以爱示爱,以慈化慈,也许成长只是时间的事。

再次,我要注重对学生们的引导。吴老师在书中有一句话特别耐人寻味:“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教师是一盏灯,这盏灯既要照亮自己,也要照亮别人。有光明就有希望,这盏灯可能亮光微弱,但只要能指引学生前方的路,引导他们向更亮处迈进,微弱的光就是有价值的。在大千教育伟业中,有太多微弱的光,他们并不耀眼,也不被人所知,但只要他们能知道自己就行,让自己永远亮着!

最后,我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吴老师在书中讲到“如果仅仅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它可能未必是一种让人感到轻松愉悦的职业……也许我们的工作不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有诗意,但是当我们想到,这种工作会在未来起作用,就能感受到美和幸福。”如果没有理想与情怀,不只是教育,任何一种职业也会是无趣的。人的选择如果过于现实,必然领略不到诗和梦的美。要想自己的生活像诗和梦一样美,那么唯一的途径就是在追求的道路上享受过程。生活和工作想想都是忙碌和繁劳的,如果以一种跟跑的步伐行进,那无疑是在自己的腿上捆绑上重重的沙袋,如果是追着风筝跑,那么自己的脚步和心情就会跟着飞起来。

每天的生活看似重复千律,却又因面对每个独特的个体而不同。我能够理解小学生们好玩的天性,却也时常埋怨他们不懂事,不懂得在自己最好的时光,应该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用尽全力去读书学习;我希望他们能够多一点点时间可以活动,不要做学习的机器,但每每看到他们因玩而忘乎所以,心里难免会有些急躁。其实想到最本质的原因,他们本来就是孩子,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我不该拿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我常常提醒自己,孩子慢一点成长也无妨。作为教师我是传道受业解惑者,我更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陪伴者。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整体,不能“一刀切”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必须所有人同步达到怎样的标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速度,慢下来,给他们时间讨论、探究,训练自己的思路和学习方法,“看见每一个孩子”,在“慢”中,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600

给教师的建议教师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70位用户喜欢。

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镜子,时刻映照着自己;它又好像是我慈祥师长,不断地给初入教师岗位的处于茫然中的我以指引。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至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赏识。被赏识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向善向美。可见,赏识教育在学生的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如今,我也试着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我的学生,不用分数的高低来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的标准。我试着从课堂的点滴中来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并为他的进步欣喜。当然,我会将我的欣喜化为语言、化为动作来让他知道,使他明白:“别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试着让我的学生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我要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让快乐能够延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不过,我们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不应该忽视孩子的缺点和退步,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否则,会导致孩子在自我意识的建立过程中产生偏差;稍遇不顺就可能一蹶不振;同时,也会导致他们过于自私、骄横,在集体中很难与别人相处,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这会违背我们“赏识教育”的初衷。

“知识就是力量”,确实,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教育好学生的信心和力量,我也会让我的学生们从知识的海洋中获得力量,帮助他们扬起未来理想风帆。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初中青年教师细品教育名著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6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34位用户喜欢。

这是一本关注我们小学生心理的书,小豆豆所有的想法就是我经常会想的。我很羡慕书中的小豆豆,因为她有理解她的妈妈,关爱孩子的校长,可爱的学校。

小豆豆有个理解她的妈妈,她的妈妈是个宽厚仁慈的好妈妈。小豆豆因为淘气被退学,妈妈没有因此生气,更没有打骂小豆豆,而是帮助小豆豆再找一所更好的学校。让小豆豆自己感到自责,也从心里感谢妈妈!你们知道吗?退学加责骂的双重打击会让孩子彻底丧失信心的。会给我们留下永远的阴影!尽管我们也知道你们是为了我们好,是为了我们长大后有更好的竞争优势!其实你们过得比我们更累,你们的辛苦我们能看得到的!只是我们还小,对我们包容点好吗?学学小豆豆的妈妈吧!她的宽容、理解不是也培养出了优秀的小豆豆?

看!巴学园是一个那么独特的学园!电车做教室,按照孩子的意愿选择课程,更可以选择课程的顺序呢!这样多有新意啊,我们只有在愿意学习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吸收消化知识,强迫学习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

再说说小林校长,他竟然可以很耐心并且很有兴趣地听小豆豆讲了四个小时的话!其实大liu_ue86.com人们想了解我们想什么真的很容易,只要跟小林校长一样,愿意倾听!请问你们有时间,有耐心听我们讲话吗?他为了让孩子们多吃饭,教孩子们把食物想象成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多有创意啊!不责怪每一个做错事情的孩子。教会孩子关心帮助那些有缺陷的人。多么可亲的长者啊!

在巴学园里很多孩子长大后都很有成就呢!所以,不是强迫我们读书就一定能让我们成才,要理解尊重我们,让我们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读书的用处。我们都是聪明的孩子,请先给我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童年一去不复返!再请大人们给我们点时间,让我们慢慢成长。每个孩子都是一点点懂事的,没有人一出生就什么都会的,不是吗?

我们会在适合的时间好好思考未来的我,今后的我!

有梦想的孩子们,爱我们的大人们都去看看《窗边的小豆豆》。

初中青年教师细品教育名著

读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后有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0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45位用户喜欢。

读《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后有感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读后感

当拜读完窦桂梅老师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后,我的心中荡起了层层涟漪,永鹏读后感3。

"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在窦桂梅老师说的七件事中,这件事我觉得最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带领孩子们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自己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面对学生何来侃侃而谈的底气?又如何能引领学生畅游书海?我曾看到过文章,说的是:如今好多学校都要求学生大量进行课外阅读,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及终身发展都有好处,但是在我们对学生提出了这样要求的同时,我们老师读了多少书?说真的,我觉得非常惭愧,读后感《永鹏读后感3》。我是语文教师,我问自己:我读了多少书?虽说有时也看看,专业的,人文的.,休闲的,都会涉猎一点点。但细想想,却从来没有过读书计划,想看时就翻翻;也不成系统,全凭自己的喜好;更不能坚持,有时间就看了,没时间就作罢,如此这般,总觉得没什么收获。

在书中,窦桂梅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学生读一本书的话,那么有着50个学生的老师,又该读多少书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呢?"我有这么多的学生,我又该读多少书呢?算算这个阅读量应该是蛮大的。看来得制定计划,自加压力,除了职业的需要,更应该把读书当作自己生活的必需才行。

"读书,然后才有育人的底气""读书,是最好的精神美容""和学生一道在阅读中呼吸""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这本书中,窦桂梅老师从我们自身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阐述了语文教师读书的重要性,我很赞同她的观点。掩卷沉思,自己要静下心来,认真读书了。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4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26位用户喜欢。

毫不夸张地说,我觉得《给教师的建议》真是一本好书,我以前也听说过,但从来没有真正去阅读过,从来没有像看这本书那样地看一本教育书籍。曾几次水开了又凉了,凉了,又开了,也不记得去倒;曾几次小鸟停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也不能唤醒我;曾几次音乐停了也没有感觉到……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里面的每文章。得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个阅读的机会。

这里的每文章都振撼着我,看了后,我由衷地说:“苏霍姆林斯基真伟大,不愧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是自己曾经碰到过的许许多多的问题,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不得不让人钦佩,觉得自己几十年的书教得是那么失败。 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因为这是我迫切希望解决的几个问题,看了后真的对我帮助很大,主要是在思想上、观念上有了转变,我也经常抱怨没有时间,忙;我也想教育日记,但总是不能坚持;对后进生我更是一直认为这是智力问题和一个人的质地问题,无论是谁,无论用什么方法教育都是无济于事的,很多道理只能从理论上行得通,而实践中要想让一个智力有问题的人有进步有发展是不可能的,要让一个品质不好的人真正弃恶从善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所谓的“秉性难移”,对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嗤之以鼻。但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后,观念转变了,从心底里认可了这个道理,只是认为操作起来还是会很困难很困难。那个“费加”是苏霍姆林斯基难忘的,也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描述费加的,她“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她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她的思想曲折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去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和我常认定的笨的学生非常相似,那我们平时对这样的学生往往采用补课的方式,使他们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傍晚留下来反复地给他讲解、背诵直到他“懂了、会背”为止。而苏霍姆林斯基却不这样做,他给她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给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苏霍姆林斯基也从来没有给她补过课。就这样,费加到了五年级,学业成绩赶上来了,七年级毕业后,费加进了中午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真的是不可思议啊,费加碰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老师真是她的幸运,这样的教育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想,我们虽然不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地去对侍一个后进生,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不要让像费加这样的孩子在短时间里一下子记住要背的课文,一下子理解这道应用题,不要把他们看得和优秀学生一样的能干,这样只会越学越死,越学越笨。而要更注重锻炼他们的思维,发展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不断发展打磨“脑机器”。

另外,在那么多文章中我注意到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特别看重,如《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等,《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中强调的也是说阅读对智力的重要性。 “我所说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像音乐家不随时拿起自己心爱的乐器就不能生活一样,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复阅读自己心爱的书就无法生活”、“激发他们去阅读,阅读是正是达到顺利学习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字写得好坏,既取决于儿童阅读得怎样,也取决于他们阅读的数量”……你这样的句子在整册书中随处可见。我注意到这点后,对班里的同学分析了一下,还确实是这样的。一般拿到文章后马上能流利读下来的同学就是成绩比较好的,而等课文学好后也不能流利读下来的就是学习成绩不行的几位同学,其中几个,我想可能到现在为止,除了背很熟的课文和段落之外,几乎是没有文章能通顺读下来的,包括课外的,不过这些同学一般也不喜欢看课外书,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看来阅读真的很重要,以后要多布置一些阅读的作业,给同学们讲讲故事,去报刊杂志多投投稿等,以此来引导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对我自己也有启发,我自己同样要加强阅读,否则会越来越落后,记忆力越来越差。

其实,这里每一个我觉得可行的做法,我都想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一下。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给教师的建议》鼓舞着我,是我心中真正的教育领域中的偶像!板凳回目录:给教师的建议的读后感

教师读后感(16篇范文)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是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那就是——沟通。沟通能力是幼儿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与家长沟通是幼儿教师不可回避的工作内容,为此园长为我园老师购买了《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读完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主要有十章,主要从介绍沟通的基础知识、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与不同类型的家长、不同性格的家长、不同从业背景的家长、存在不同教养误区的家长、不同年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教师信息

  •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6篇范文)
  •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6篇范文)99人关注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范文有幸拜读《做卓越的教师》一书,读后感受颇深,这是一本提升教师能力,超越自我的书,是一本受益匪浅,蕴含教育意义的书。此书对教师这个职业的 ...[更多]

  •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5篇范文)
  •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5篇范文)93人关注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尽管今天 ...[更多]

  • 一线教师读后感(8篇范文)
  • 一线教师读后感(8篇范文)88人关注

    当我刚拿到管建刚老师《一线教师》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读它,不因别的,就因为它的作者是管建刚老师。利用空暇时间,我仔细拜读了管老师的《一线教师》,让我 ...[更多]

  • 致教师读后感(7篇范文)
  • 致教师读后感(7篇范文)86人关注

    印第安人有句谚语:脚步若走得太快,灵魂就会跟不上。中国的教育亦是如此,当身为教育者的老师也沉迷于效率上的优先而变得急于求成,那孩子们弱小的灵魂又怎么跟得上这速 ...[更多]

  •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6篇范文)
  •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6篇范文)83人关注

    读给幼儿教师的建议有感之寻找职业幸福暑假在家期间,一直在看《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这本书是由朱家雄,张亚军以与幼儿教师对话的视角来编写的。本书中所搜集的文 ...[更多]

  •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6篇范文)
  •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6篇范文)78人关注

    给教师的建议的读后感 精选给教师的建议的读后感范文,是怎么样的呢。小编为大家推荐。欢迎大家的阅读。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读完以后真 ...[更多]

  •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16篇范文)
  •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16篇范文)63人关注

    《给教师的建议》2500字读后感本学期初,校领导赠与每位新教师人手一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并把这本书做为今年新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拿到这本书后 ...[更多]

  •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5篇范文)
  •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5篇范文)63人关注

    最近在读《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这本书。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呢?从这本书里我得到了答案。首先,就是不要盲目地教书,而要思考,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就是要写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