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最新儒林外史读后感 | 765字 | 6段 | 3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147人 |
儒林外史七年级读后感 | 456字 | 5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01人 |
儒林外史读后感 | 965字 | 6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23人 |
儒林外史读后感 | 685字 | 6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45人 |
儒林外史汤奉的读后感 | 934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86人 |
儒林外史读后感 | 932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33人 |
儒林外史初三读后感 | 934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35人 |
儒林外史第一回读后感 | 677字 | 7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37人 |
2024儒林外史读后感 | 1074字 | 4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289人 |
初中必读书目儒林外史读后感 | 958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24人 |
儒林外史读后感 | 931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44人 |
关于儒林外史的读后感 | 504字 | 6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16人 |
儒林外史第6回读后感 | 934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65人 |
高中生儒林外史读后感 | 1820字 | 10段 | 7分钟 | 10分钟 | 14分钟 | 253人 |
儒林外史读后感 | 932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96人 |
读儒林外史有感 | 1251字 | 6段 | 5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216人 |
最新儒林外史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6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47位用户喜欢。
我以前很少看小说,总觉得小说无非是以情节取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我想我也会写出跌宕起伏的悬念的。我自己还是很喜欢优美的风花雪月,对于天马行空的感伤也有兴趣。这次是闲来无聊翻了一下《儒林外史》,就有一种儒林外没有史的感觉。
对于吴敬梓的这部大作,历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我也有一点自己的观点。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有一点累的感觉,他跟别的小说不一样,要非常用心的去看,要不然过了几章之后你就会发现里面的故事已经是物是人非了,对于这点我很纠结,因为我同时有两点观点了。
我一开始就觉得这有点流水账的感觉,一个人就写一个小故事,就很像是一个短篇小说集,而不是长篇小说。这个人的故事说完了,就找个借口,比如说乘船遇到故人,回家遇到新知,紧接着那个人就会从下个故事中完全的小事,蒸发的干干净净,好像是没有发生过一样。但是这些人的关系会在下个或者下下个故事中被运用,这就会让人没办法接受啦。不过,这么多小故事组成的这本书,说明作者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在展现芸芸众生相时的资料也是很齐全的。
小说在一开始就讲王冕的故事,作者从这里入手,是有很大的深意的。通过在后面的各位书生故事的阅读,与王冕的一生对比就会显示出作者的讽刺。王冕一生受尽磨难,勤奋苦读,才造就他的博学多才,却终生不入仕途。与其他的书生诸如严监生,范进之类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他们有的夜很苦读,但大多数是那些市井无赖制备,这就是换了一身衣服摇身一变就成了秀才,却还是总写鸡鸣狗盗,偷鸡摸狗的勾当,作者并没有过多的写书生们之间的政治斗争来显示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确实通过一些小事,或者就是一些搞笑的事情来解释他们的小丑形象的,讽刺学校过非常明显。
读了这本书,我可以说只学到了一点,这就是换个角度来写东西,任何事物都有机棉,如果就死站在一个角度就永远不会有那种横看成岭侧成峰感受。
最新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七年级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01位用户喜欢。
转眼间,愉快的七天长假快要结束了,我看了两本书,《儒林外史》、《西游记》,让我最受益的是《儒林外史》。
这本书主要写了很多文人故事,讽刺了当时社会科学制度的黑暗,赞扬了大批文人的品格。这本书的特点是没有贯穿中心人物和情节,但科学制度腐败这一中心思想将各个人物和各个单独故事连接在一齐。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第一个故事,诸暨县一个乡村有一位少年王冕,王冕因家境贫寒,自小给秦老放牛,虽贫穷,但他勤奋好学,用每日攒下的钱习买书看。王冕聪明勤奋,又博览群书,又有好手艺,能画得一手好画,不到二十岁,便成了县内的名人。他无意于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也不见,朱元璋让他参军,他也不理解。王冕怕再有人聘他参军,他便逃到会稽山中,过着隐居生活。像这样淡泊名利的人,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少之又少。
“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泯灭了多少文人的良知,现实生活有人中举就得意扬扬,有人为了考硕士、博士不择手段。列宁说过:“书籍是人类提高的阶梯”。我们要勤奋读书,周恩来说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儒林外史七年级读后感600
儒林外史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6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23位用户喜欢。
这本《儒林外史》是清朝作家吴敬梓在南京居住之时写的,他把体验的世情、经历的人事、经受的冷暖等统统倾注到《儒林外史》的创作之中,成就了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一大杰作!
《儒林外史》写的是发生在明朝的事,实则是描绘清朝广泛的社会生活,这故事反映清朝同作者一样的文人在科举制度中遭受的厄运。
开篇描绘了两个历尽辛酸的老童生,一个是一头撞贡院号板还号啕痛哭的周进,一个是中举发疯的范进。他们两个都经历了大半辈子二十多次科考才中举,但内心严重崩溃,真是悲剧。
作者还进一步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虚伪及不公平。在第三回中,那童生跪下道:“求大老爷面试。”学道和颜道:“你的文字已在这里了,又面试些甚么?”学道变了脸:“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像你做童生的人,只该专心做文章,那些杂览,学他做甚么!况且本道奉旨到此衡文,难道是来此同你谈杂学的么?那你这样务名而不务实,正务自然荒废,都是粗心浮气的说话,看不得了。左右的,赶了出来!”一声吩咐,两傍走过几个如狼似虎的公人,把那童生叉着膊子,一路跟头,叉到大门外。从这可以看出清朝重八股,假托明朝,实写清朝的文字狱。书中还提到了两个“优贡”。一个是医超人,专干送什么包揽词讼、假造文书、冒名代考之事,不仅如此,他还在赌场中抽头得利。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儒林恶少,却被温州学政“把他题了优行,贡入太学肆业”。另一个是我们熟知的吝啬鬼严监生,横行乡里,无恶不作。这样一个劣绅,竟被推举为“优行”。这俩个臭名昭著的儒林败类,是对科举制度虚伪性鞭辟入里的有力揭露和讽刺。
书中也歌颂了一些理想人物,如王冕和杜少卿。王冕为人磊落,为了养家当了放牛娃,放弃了读书的机会,但他很励志,自学画画,引得县官请他画画,朝廷请他做官。但他不为名利所动,深山隐居去了。杜少卿,是作者以自己为生活原型来塑造的人物,他不甘受礼法拘束,也不和庸俗生活妥协,言行上带有离经叛道的色彩。还有待人厚道的虞育德,以及一门著书,不愿做官的庄绍光,他们追求“以礼乐化俗”,“以德化人”,活出人生的真境界。
在《儒林外史》中,作者无情地鞭挞丑恶事物——“泥”,热情地歌颂那些正面人物“莲”,两者是交错地混杂。书中展观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既有翰林、进士、举人、贡生和秀才,也有官吏、乡绅、衙役、书办和豪奴,还有地主、盐商、艺人、医生、侠客、和尚道士等等,林林总总,堪称中国十八世纪一幅全景风俗图。
儒林外史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45位用户喜欢。
看了《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我看到了一起奸诈狡猾的骗局。
娄府三公子和四公子,出生名门,父亲在朝廷中有十分显赫的地位,钱财俸禄,三辈子也吃不完,所以,两位公子就十分的慷慨大方,他们喜欢结交各路的朋友,但是,也正是因为慷慨大方和喜爱交友,让他们陷入了“朋友”设计的圈套之中。
一天深夜,两位公子的“好友”张铁臂来到了娄府,两位公子觉得十分的奇怪,又看他浑身血淋淋的,手中还拿着一个包袱,血从里面不断的渗出来,样子很是吓人,两公子问道:“不知朋友深夜到访,有失远迎。”“不敢,不敢!”“不知朋友手中拿的包袱里面装着什么贵重物品?”张铁臂说:“一言难尽啊!
我平生有一个最恨的仇人和一个最爱的恩人,我杀死了最恨的仇人,包袱里的当然是他的首级,今日,我是来向你索要五六百两银子报答我的恩人!”两位一听,毛骨悚然,颤抖抖地去柜子掏出银子,交与张铁臂,张铁臂把那装着“人头”的包袱留下,起身便走。两公子不敢打开包袱,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包袱渐渐发出臭气,大家受不了了,三公子才把包袱打开,没想里面哪里有什么人头,只是一个沾满猪血正在腐烂发臭的大猪头,这下两位公子全部都明白了,原来自己是落入了“好友”的圈套之中,但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张铁臂早已跑到县外把一半的银子分给了两位公子的另一个“好友”权勿用,他们一起逃之夭夭了。
知人知面不知心,交朋友不能只看外表,更要看他的内心深处。交得一个好的朋友,会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如果交到了狐朋狗友,那就是一件不幸的事。俗话说:“人不识字是半苦,人不识人是全苦”,从《儒林外史》的十二回中的猪头案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句话的意思,正因为娄府的二位公子人不识人,所以被张铁臂骗去了钱财。
儒林外史600字
儒林外史汤奉的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3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86位用户喜欢。
《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儒林外史》把锋芒射社会——写秀才举人、翰院名士、市井细民,而且是客观的、写实的,现在读来,仍感叹不已。
在当时认为举业高于一切,于是读书人便死作那些八股文,认为只要有了功名,便高人一等。于是隐藏在这种心理背后的丑态被折射了出来,君不见那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可是当他们考取了功名,真正为老百姓做事,当一个好官的又有几人呢?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不是询问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睡梦中都战战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但与他们相比开头出现的王冕,中间出现风四老爹,结尾出现四大奇人。他们全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头百姓。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鲜明对照。
而那些有钱的财主们却又为富不仁。贡生严致中是横行乡里的恶棍。他强圈了邻居王小二的猪,别人来讨,他竟行凶,打断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处讹诈,没有借给别人银子,却硬要人家偿付利息;他把云片糕说成是贵重药物,恐吓船家,赖掉了几文船钱。严监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逼着弟媳过继他的二儿子为儿子,谋夺兄弟家产,还声称这是“礼义名分,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却是差错不得的”。
这林林总总的丑态也正说明了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几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儒林外史汤奉的读后感300
儒林外史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3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33位用户喜欢。
《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儒林外史》把锋芒射社会——写秀才举人、翰院名士、市井细民,而且是客观的、写实的,现在读来,仍感叹不已。
在当时认为举业高于一切,于是读书人便死作那些八股文,认为只要有了功名,便高人一等。于是隐藏在这种心理背后的丑态被折射了出来,君不见那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可是当他们考取了功名,真正为老百姓做事,当一个好官的又有几人呢?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不是询问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睡梦中都战战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但与他们相比开头出现的王冕,中间出现风四老爹,结尾出现四大奇人。他们全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头百姓。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鲜明对照。
而那些有钱的财主们却又为富不仁。贡生严致中是横行乡里的恶棍。他强圈了邻居王小二的猪,别人来讨,他竟行凶,打断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处讹诈,没有借给别人银子,却硬要人家偿付利息;他把云片糕说成是贵重药物,恐吓船家,赖掉了几文船钱。严监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逼着弟媳过继他的二儿子为儿子,谋夺兄弟家产,还声称这是“礼义名分,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却是差错不得的”。
这林林总总的丑态也正说明了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几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儒林外史读后感2500
儒林外史初三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3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儒林外史》把锋芒射社会——写秀才举人、翰院名士、市井细民,而且是客观的、写实的,现在读来,仍感叹不已。
在当时认为举业高于一切,于是读书人便死作那些八股文,认为只要有了功名,便高人一等。于是隐藏在这种心理背后的丑态被折射了出来,君不见那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可是当他们考取了功名,真正为老百姓做事,当一个好官的又有几人呢?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不是询问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睡梦中都战战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但与他们相比开头出现的王冕,中间出现风四老爹,结尾出现四大奇人。他们全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头百姓。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鲜明对照。
而那些有钱的财主们却又为富不仁。贡生严致中是横行乡里的恶棍。他强圈了邻居王小二的猪,别人来讨,他竟行凶,打断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处讹诈,没有借给别人银子,却硬要人家偿付利息;他把云片糕说成是贵重药物,恐吓船家,赖掉了几文船钱。严监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逼着弟媳过继他的二儿子为儿子,谋夺兄弟家产,还声称这是“礼义名分,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却是差错不得的”。
这林林总总的丑态也正说明了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几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儒林外史初三读后感2500
儒林外史第一回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7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37位用户喜欢。
在一篇篇辛辣的讽刺话语中,我仿佛看到了旧时被科举毒害的怀才不遇的人们对封建顽固礼教的不满、愤怒的呐喊。
《儒林外史》,中的周进令我印象很深。刚出场时,周进已经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在汶上县做了三年西席,学生顾小舍人都进学成了秀才,他再无资格继续教下去,沦落到薛家集观音庵私塾中来坐馆糊口,饱受秀才梅玖和举人王进的嘲弄和冷遇。不久,他被生活所迫替一群商人当账房,飘过贡院,触景生情。大半生追求功名利禄却求之不得与所受过的凌辱夹杂着悲愤的情绪一下子全部发泄出来,化作一厢老泪纵横,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读到那里,我不禁心感酸楚,周进只是一个代表,世上以前有多少人被封建礼教毒害,又有多少人去钻令人费解的深奥古经而耽误青春,使得人性荡然无存,尊富鄙贫,社会不得安宁!
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可见他已深陷科举毒害中,不得自拔。这是一种社会浓厚的风气。
自此,周进的人生陡然发生了喜剧性变化。如果说从前沉沦落魄受尽冷眼,此后可谓春风得意一帆风顺。中举人,中进士,做御史,做学道,一路升到国子监司业。他节节高升的仕途更加显现出世态丑陋,这是对整个士人阶层和市民社会的批判。
周进用钱买来了监生,读一个叫范进的老童生的文章。正因无事可做,便多读了几遍,这才领悟到文章玄机多,变化妙,加上遭遇与自己甚是相似,立刻产生共鸣。从字里行间也体现出对考场监生的讽刺:他们囫囵吞枣,漫不经心,不识人才。
其实,从辛辣的讽刺中,我还读到了欣慰的一点,就是已经有人开始意识到危害,并且想要革命去改变现状,这是思想的升华。
儒林外史第一回
2024儒林外史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7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89位用户喜欢。
因为今年寒假老师推荐我们看《儒林外史》这部著作。所以我很有幸地拜读了清朝小说家吴敬梓所著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吴敬梓是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随之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小说这一文学形式开始盛行,至清代已相当成熟,与《红楼梦》一样,《儒林外史》代表着古典小说的一个高峰。吴敬梓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具有讽刺性小说,是我国古代时期吴敬梓他根据封建时代各层人物的品质进行形象塑造,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最让我难忘的一个人物是吝啬鬼严监生的故事。严监生是个名副其实的“铁公鸡”。他花钱一毛不拔,不到非不得以绝不花冤枉钱,要钱不要命。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终于临终之际,他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老爷,我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怕浪费了灯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两茎灯草,无论多么穷苦潦倒的人都买的起,而严监生却是一位家财万贯的富豪,两茎灯草的钱对他来说是微不足道,一个快要去极乐世界的人因为两茎灯草,心中念念不忘,咽不下那口气,这细节说明了严监生对自己的精打细算。当然,我们也应认识到严监生性格的复杂性。他的性格中有吝啬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慷慨与不乏人情的一面。他以金钱作为护身符,来消灾弭难,苟且偷安。正妻王氏病后,他延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含糊。王氏死后,他深情悼念,“伏着灵床子又哭了一场”,这不是“逢场做戏”的眼泪,这里写出了他具有人情的一面。由于他没有家族优势,至死也怕严老大,他活得卑微,死得窝囊。至于对财产的聚敛,主要靠两种方式:一是靠剥削来占有;二是靠惨淡经营,精打细算,甚至靠生活方式上的自虐来减少开支。他爱财、聚财,但有时慷慨。他并不甘心屈从别人,这种心态在他临终托孤于内兄的沉痛遗言中充分地揭示出来了,他说:“我死之后,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只有读好书,才能出人头地,免得像我一样,终日受大房的气。”临终前的一席话,可谓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
总之,他是一个在统治阶级中被人捉弄的人物。作者将他吝啬、薄情、慷慨,不乏人情味的一面描绘地淋漓尽致。对严监生这个人物的畸形灵魂多层面的描写,使是我感受到作者深邃的用心与婉转多姿的笔力。
____儒林外史读后感1000
初中必读书目儒林外史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5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24位用户喜欢。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在文中借一些追求功名、思想迂腐的文人儒士,极力揭露和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昏暗及大批读书人灵魂的玷污、人格的堕落。
在这部蔑视一意功名富贵的读书人的著作中,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情节,但科举制度的腐败这一中心思想却将各个人物与自成段落的故事串接起来,构成了一幅有内在关联的民间士林百态图。《儒林外史》开篇描写了诸暨县一个乡村少年王冕,因家境贫寒,自小替秦老放牛,但他却勤奋好学,用每日攒下的点心钱买书看。由于王冕聪明勤勉,又博览群书,还画得一手好荷花,不到二十岁,便成了县内的名人。他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他也不接受。王冕怕再有人聘他做官,就逃到会稽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像这样淡泊名利的读书人,在作者生活的年代真是少之又少,因此作者对王冕大加赞赏。
讽刺鞭笞科举制度的乌烟瘴气和只为名利的读书人才是本书的主旋律。老童生范进科举考试屡次不中,在家中倍受冷眼,丈人胡屠户更是对他百般呵斥。范进去乡试,因没有盘费,与丈人商议,怎料被胡屠户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他是“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还说他“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老婆是正经”,把范进骂得“摸门不着”。到出榜那天,家中正值无米,母亲让范进抱母鸡上集市卖了换米。这时传来范进中举的喜报,范进从集市上被找了回来,得知消息后,竟然高兴得疯了。还是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醒了他,治好了疯病。转眼的工夫,范进时来运转,财源广进,连胡屠户也一反常态,称他为“文曲星”,称赞他“才学又高,品貌又好”。这个故事极力讽刺了范进对功名的极度渴望和胡屠户那趋炎附势、“变色龙”的性格特征。
在《儒林外史》中,还塑造了很多同范进一样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打着官府旗号让大家把钱财交公的王惠,再如为功名不择手段,恩将仇报,抛妻弃子的匡超人……其实他们都是腐朽的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呀!“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泯没了多少读书人的良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现实生活中,虽没有人因中了举人而疯疯癫癫,但却有人为了考取博士、硕士而不择手段;虽没有人仗着学识换来的权势蛮横乡里,但却有人卖弄自己的知识换取财富。周恩来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学习不该为了名利,而是为了祖国将来的繁荣富强。
初中必读书目《儒林外史》读后感
儒林外史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3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44位用户喜欢。
《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儒林外史》把锋芒射社会——写秀才举人、翰院名士、市井细民,而且是客观的、写实的,现在读来,仍感叹不已。
在当时认为举业高于一切,于是读书人便死作那些八股文,认为只要有了功名,便高人一等。于是隐藏在这种心理背后的丑态被折射了出来,君不见那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可是当他们考取了功名,真正为老百姓做事,当一个好官的又有几人呢?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不是询问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睡梦中都战战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但与他们相比开头出现的王冕,中间出现风四老爹,结尾出现四大奇人。他们全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头百姓。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鲜明对照。
而那些有钱的财主们却又为富不仁。贡生严致中是横行乡里的恶棍。他强圈了邻居王小二的猪,别人来讨,他竟行凶,打断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处讹诈,没有借给别人银子,却硬要人家偿付利息;他把云片糕说成是贵重药物,恐吓船家,赖掉了几文船钱。严监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逼着弟媳过继他的二儿子为儿子,谋夺兄弟家产,还声称这是“礼义名分,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却是差错不得的”。
这林林总总的丑态也正说明了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几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
关于儒林外史的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16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读了一本讽刺小说,那就是在清代远近闻名的《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主要说了在旧时代时,各类人士对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不良的世俗风气。
在《儒林外史》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吝啬鬼—严监生。他是一个胆小而有钱的人。他最令人深刻的那件事就是严监生疾终正寝。这件事充分表现严监生吝啬,爱钱如命,我觉得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去学习。相反,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大方,如果不大方,下场就是与严监生一样。而严监生的另外一件事——悼念亡妻中知道,严监生吝啬到连给亲人花一点钱都不肯,充分得体现出严监生爱钱如命。而《儒林外史》开篇词中一个生于乡村的王冕,因家里没钱,就去放牛。但他喜欢读书,所以每天赚的钱都去买书看。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成了县内的名人,许多人聘他做官,他都不接受,他逃到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说明他讨厌做官的昏晦的生活。
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官员为了钱与权力,不顾人民利益,而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最终与严监生的下场一样。这些现实的事情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小便宜,要大方,不能爱钱如命。
《儒林外史》教会了我要大方,不能贪小便宜。
关于儒林外史的
儒林外史第6回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3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65位用户喜欢。
《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儒林外史》把锋芒射社会——写秀才举人、翰院名士、市井细民,而且是客观的、写实的,现在读来,仍感叹不已。
在当时认为举业高于一切,于是读书人便死作那些八股文,认为只要有了功名,便高人一等。于是隐藏在这种心理背后的丑态被折射了出来,君不见那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可是当他们考取了功名,真正为老百姓做事,当一个好官的又有几人呢?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不是询问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睡梦中都战战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但与他们相比开头出现的王冕,中间出现风四老爹,结尾出现四大奇人。他们全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头百姓。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鲜明对照。
而那些有钱的财主们却又为富不仁。贡生严致中是横行乡里的恶棍。他强圈了邻居王小二的猪,别人来讨,他竟行凶,打断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处讹诈,没有借给别人银子,却硬要人家偿付利息;他把云片糕说成是贵重药物,恐吓船家,赖掉了几文船钱。严监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逼着弟媳过继他的二儿子为儿子,谋夺兄弟家产,还声称这是“礼义名分,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却是差错不得的”。
这林林总总的丑态也正说明了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几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儒林外史第6回读后感500
高中生儒林外史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20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253位用户喜欢。
我读了《儒林外史》这本书,我颇为喜欢。《儒林外史》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我不得不惊叹作者的巧夺天工,作者的写作手法,那些生动的人物,发人深省的故事,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有很多!我来跟大家一一介绍一下我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吧!
《儒林外史》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还是缘于它给了人一种真实的感觉,在《儒林外史》的众多人物大都有真人真事的影子。但作者却又巧妙的把故事推向了前朝,避开了统制者残酷的文字狱,这是很有勇气的。并且对于这本书的主题闲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又讲的十分清楚:“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闹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乃终以辞却功名富贵,品第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全书正是以反对科举和功名富贵为中心抨击当时的官僚制度,人伦关系以及整个社会风尚的,这是它独特的亮点。
还有这本书中作者的创作意图,人物形象都是清晰的,作者赞扬什么反对什么都用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一一道了出来,一点也不做作。因为作者不喜欢做官所以在第一回“楔子”里就写了王冕母亲临死时劝说儿子的话:“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什么好收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我儿可听我遗言,将来要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坟墓,不要出去做官我死了口眼也闭。”而匡超人的父亲临死时也有类似的遗言:“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这些都体现出作者的坦荡。
关于这本书的主旨是透过一个个的小故事讲述出来的:比如王冕弃官隐居,匡超人的背弃遗训混官场,周进对于仕途的情有独钟,范进中举等等。我比较佩服王冕的身处诱惑时表现出来的坚定。唾弃匡超人、周进、范进等人的不知廉耻。
王冕是个农民出身的放牛娃,他凭借聪明好学,不仅仅精通经史子集,还自学得到了画荷花的绝招,但从来没有迈进科举的轨道,从不被功名富贵所连累,凭借着自我的知识和技能孝敬母亲自食其力,当他得知朝廷要他出来做官时,他却连夜逃到了会稽山隐居。因为他明白任何一个人,无论是什么出身,一旦身登官位就身不由己了。不能有自我的思想与活动,只能做一名没有灵魂的奴才了。他最终成了一个磊落潇洒的人。
匡超人是一个敦厚朴实的贫苦孩子出身,由于对于仕途的追求背弃了父亲的遗训,一心贪图功名不顾德行变成一个毒辣凉薄趋炎附势的统制者的打手,终生痛苦没了人样。六十多岁的周进,因为未曾进学不得不卑躬屈节,忍着新进学的梅三相公的嘲笑,还替前朝新中的王举人扫了一早晨的垃圾,到之后连教馆的职位也给丢了,只得给商人记账,还哭的死去活来最终商人给他捐了个监生,他竟没了尊严爬到地上给他们磕头说他们是在生父母做牛做马也要报答。要明白那时商人地位何等低下而周进不顾一切却恭维他们是多么可笑。还有范进,他是连考二十多次都不中的老童生,之后最终上榜了,发榜的那天家里连米都没了就抱着正下蛋的母鸡到集上去卖了,当他的知中举后拍手大笑欢喜的疯了,直到挨了丈人胡屠户的耳光才清醒过来,之后平步登天,还有许多人来奉承他,转眼间房屋田产、奴仆丫鬟什么都有了。
那里的许多故事讲述了清朝科举制度腐败、八股文考试弊端百出,能够请人代考,能够行贿,能够冒名顶替,书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当安东向升为安庆知府后,他到察院去考察童生时,看到那些童生有代笔的,有传考卷的,有丢纸团、扔砖头的,挤眉弄眼的,无所不为,甚至还有一个童生,借者出去方便的机会,走到土墙根前,竟把土墙挖了个洞,伸手要到外头去接文章。这样的环境能出什么样的人才官吏,又怎样能使清政府千秋万代呢,那里体现出了清灭亡的实质漏洞。
在这本书中作者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孝子还是逆子,无论是升官者还是罢官者,无论是翰林学士还是侍读,都写得形象逼真,美丑可见。这本书的语言也是很有艺术的,经常三言两语就使人物“穷形尽相”。没有艺术的语言便不是文学,文学就应是语言艺术的宝塔。它的任何部位都应闪烁着语言艺术的光泽,《儒林外传》全然到达了这一标准。这本书的艺术结构很独创,没有贯穿始终的事件,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但却有贯穿始终的思想。用功名富贵引出不一样的各类人物,借以否定了那时的科举社会制度,并且批判了政府。
《儒林外史》不仅仅有丰富的深刻的思想,还有卓越独特的艺术风格,通篇贯穿了“讽刺”艺术的技巧,它的讽刺艺术几乎到达了超及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所以我更加喜欢这本书,它的语言艺术、文学艺术都是堪称一流的。相信这本文学经典会一向传承下去!
高中生儒林外史读后感800
儒林外史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3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96位用户喜欢。
《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儒林外史》把锋芒射社会——写秀才举人、翰院名士、市井细民,而且是客观的、写实的,现在读来,仍感叹不已。
在当时认为举业高于一切,于是读书人便死作那些八股文,认为只要有了功名,便高人一等。于是隐藏在这种心理背后的丑态被折射了出来,君不见那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可是当他们考取了功名,真正为老百姓做事,当一个好官的又有几人呢?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不是询问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睡梦中都战战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但与他们相比开头出现的王冕,中间出现风四老爹,结尾出现四大奇人。他们全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头百姓。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鲜明对照。
而那些有钱的财主们却又为富不仁。贡生严致中是横行乡里的恶棍。他强圈了邻居王小二的猪,别人来讨,他竟行凶,打断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处讹诈,没有借给别人银子,却硬要人家偿付利息;他把云片糕说成是贵重药物,恐吓船家,赖掉了几文船钱。严监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逼着弟媳过继他的二儿子为儿子,谋夺兄弟家产,还声称这是“礼义名分,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却是差错不得的”。
这林林总总的丑态也正说明了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几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儒林外史读后感800字
读儒林外史有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51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16位用户喜欢。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人耳熟能详,但其中能上榜的“英雄”女性只有三位,可见在古代,女性想活出自己的风采真是不容易。近来,一本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吸引了我的眼帘,其中女性角色沈琼枝她那有胆有识的形象更是深深印入了我的心中。
初次见她,我就被她那从容镇定的模样给惊住了。她出生于儒生之家,父亲清高正直也儒雅老实。嫁人时被许下的是做夫人的婚约,父亲不远千里送她去扬州夫家成亲,却在出嫁当天生生变成了妾的待遇,没有三媒六聘,没有迎亲仪式,只让她自坐小轿入府。面对这样的羞辱,沈父又惊又怒,但沈琼枝冷静分析了形势,决定先进宋府查看一下再做打算。我不由感叹:在古代,竟还有女子如她这样的从容,不仅没有像寻常小姑娘家一样乱了阵脚,哭哭啼啼地向父母求助,求给个说法;反而临危不乱,有勇有谋地分析安慰自家的父亲,说且看他日后待我怎样!这一番说辞颠覆了我对古代女子的看法,同时,让我感到好奇。想着:这怕是个奇女子。
再次见她,就被她那泼辣又直爽的大侠风范给镇住了,果真是个奇女子!就见她干净利落地下轿,一点都没有新娘的故作羞怯之态,而是以一通责难审问之词“我常州姓沈的,不是什么低三下四的人家!……”给宋府当了“见面礼”。一长段话说下来,有理有据,责任分明,把宋家那群明面上以君子之态,暗地里却怠慢无礼,毫不把她当主子看的那些个欺软怕硬的小人说得哑口无言,慌乱不已。好不爽快!她拿婚书要求与宋为富当面对质,逼得那宋为富暗道不好,躲着不敢见她,以“不在”为借口,逃过了一劫。原以为她会“乘胜追击”,谁知她却不慌不忙、不吵不闹,自己把自己妥妥的安顿了下来,这并不是胆小了,懦弱了,而是以退为进,待机行事。不久,这个机会便来了,父亲状告宋为富毁约,但在贪官和宋家的勾结下败诉。她又开始了她的自救行动,收拾金银,扮作老妈子,买通丫鬟,趁夜出逃到南京,雷厉风行,毫不迟疑!我想:她这豪放不羁,麻利果断,说做就做的言行,还真是大侠风范。
最后一次见她,更被她那不卑不亢,英气逼人的举止给彻底收服了。这时的她在“南京卖书”,吸引了一众名士,面对挑事的,她能以智服人;面对杜少卿这一类名流,她也能从容应对,尽显大家闺秀之范;面对县令,她亦能完美的,从容不迫的,替自己和父亲申冤。而面对贪污小人,她机智应对,却也能靠着自己的本事度过难关,毫不退让!这让我不禁深思:面对人生的不公正遭遇,即使自命为君子的大男人萧云仙都选择了妥协;面对弱流女子明明白白的冤情,所谓的豪杰名士杜少卿和武生也选择了冷眼旁观,明哲保身;而沈琼枝却不屈服,不阿谀,用真才实学赢得了王府塘知县的赏识,得到了周旋和解脱。我想,即使是男女平等的今天,如果遇到同样的命运和遭遇,我能活得像她一样出彩吗?恐怕很难。
沈琼枝不似大家闺秀一样,面对人生,听从“旨意”一味顺从;不似深宫里的女人们,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勾心斗角。她是一个侠女,虽不是一个拯救苍生的武林侠女,却不失为一个从容镇定,自信乐观,豪放不羁敢于向自己悲惨命运抗争的侠女,向这个腐朽社会抗争的侠女。她是这本书中最让我喜欢的女性形象,希望你们也喜欢她。
读儒林外史有感的高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