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感人事迹

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材料(14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24 07:00:05 查看人数:14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材料 1713字 20段 6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214人
抗击疫情一线英雄事迹 488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55人
抗击疫情一线英雄事迹 629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25人
抗击疫情一线英雄事迹 473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70人
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 1108字 5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263人
抗击疫情一线烈士感人事迹 357字 6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142人
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材料 621字 12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300人
抗击疫情一线英雄事迹 517字 3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38人
李兰娟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 1217字 29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112人
李兰娟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 2469字 20段 9分钟 14分钟 19分钟 152人
抗击疫情一线英雄事迹 638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31人
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 912字 5段 4分钟 5分钟 8分钟 120人
抗击疫情一线英雄事迹 488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12人
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 1088字 10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165人

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13个字,有2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214位用户喜欢。

在新型冠状肺炎患者救治一线奋战不足一个月,张忠德瘦了9斤。

张忠德是广东省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同时还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广东省中医医疗队队长。

17年前,他冲锋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在救治重症非典患者时不幸感染,在生死线上走过一回。这一次,已56岁的他又来到火线,“我只不过是换了个工作地点”。

除夕夜逆行奔赴武汉

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3点多,张忠德坐上开往武汉的高铁,当晚8点多钟到达。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到了武汉最早、最集中收治新冠疫情患者的金银潭医院。来不及多说,张忠德就穿上防护服进入病区采集相关资料。“采集直到下午1点才结束,干了5个多小时,共采集了28名患者,通过中医四诊合参,了解他们的发病症状、流行病学史等。”张忠德说。草草吃过午饭,他们就开会研究。

正月初二,专家组兵分四路,分头出击。张忠德带队前往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病区,花了近3个小时采集数据,“把重症患者都看了一遍”。当天还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来自全国的专家顾问一起,讨论了新冠疫情诊疗方案第二版。

“我的工作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来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成员,要采集好临床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制定和修订国家推出的中医治疗方案;二来我们还援助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组建病区,共3个病区105张床,其中广东省中医医疗队管理两个病区70张床。”张忠德告诉记者,在组建过程中,大家对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我们对广东省中医医疗队60名队员进行严格培训,坚决做好防护、杜绝感染。”张忠德说,以前的培训全部归零,现在培训合格才能上岗。60名队员中,有37人是共产党员。“我们开了党支部会议,决定第一批进隔离病房的,必须是党员。”一个星期之内,医疗队有20人写下入党申请书。

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救治过程中,张忠德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采用中药“组合拳”对症下药。“药物有汤药、冲剂、颗粒剂,也有中成药和注射剂。”他说,他们针对每个病人的特殊情况,又在后续治疗方案中进行了个性化调整。

除此之外,还对病人采取了外治法治疗。外治法主要采取针灸、按摩,打八段锦、太极等方式,“在一些病人的身上,效果立竿见影。之前有焦虑得睡不着觉、腹胀得吃不下饭的病人,用了外治法之后,既睡得着觉,又有了胃口。”

“目前的手段,就是中西医结合、协同作战。”张忠德说,对新冠疫情重症、危重症患者的中西医治疗,目前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到目前为止,我们总共收治了124个病人,出院跟转出的病人到18日下午刚好是50个,我们也感到很欣慰。”张忠德说:“我们这个团队,虽然是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病救人,但我们得到的是全国中医人的支持,是集全国中医人的智慧来制定诊疗方案的。”

据了解,从临床数据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协同治疗手段介入后,重症转轻症率有所提升、重症转危重症率有所下降。“在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危重症死亡率方面,数据显示也较有效,后续还需要更进一步观察,目前中医、西医团队都正在做这方面研究。”张忠德说。

任何医生都会全力以赴

“今天早晨称了一下,发现体重降了9斤。”张忠德笑着说,前线医生工作都很累,“现在,很多危重症患者收进来以后,你得想办法不让患者的病情继续恶化下去,要想办法治好病。任何一个医生看到这种情况,都会全力以赴的。掉几斤肉没问题,回到广州一个月又长起来了。而且,我年纪大了,还难得老来瘦。”

在武汉,早晨6点多起床后,张忠德就一直忙碌,每天都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白天没时间休息,就在坐车时见缝插针眯一会儿,吃饭也很快。”2月17日,张忠德从早晨7点开始工作,晚上回到宾馆已经10点多。“又接着修改治疗方案,等弄完已经深夜1点多。”

在医院,遇到焦虑、紧张的患者,张忠德常常拿自己举例子:“我得过非典,现在还不是好好的,你们更要有信心挺过去!”

张忠德说,此次新冠疫情提醒我们,务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既要勤洗手,又要规律作息,增强抵抗力。“现在的人,有的太不爱惜身体了,经常熬夜,吃饭也不规律。”他说:“中医有句话,叫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说,增强体质才是最好的预防。”

“我所在两家医院的发热门诊病人数量在大幅度下降,收治病人的数量也有所下降。看媒体公布的数据,和我们了解的情况大致符合。战胜疫情,我的信心很足,胜利曙光就在前方。”张忠德说。

抗击疫情一线英雄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55位用户喜欢。

黄__,女,汉族,1986年3月出生,陆丰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获得__省护理学会“十佳‘领头羊’”、陆丰市优秀护士等荣誉称号,2020年2月9日,黄__成为__省援助湖北医疗队的一员,奔赴武汉,冲锋在抗疫前线。

面对疫情,在此关键和危险时刻,黄__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共党员和医护工作者,很本能的觉得,这就是她的使命和担当,来不及丝毫的犹疑和害怕,也无所谓英雄的美化,只是觉得前方需要,就应该主动到一线去,希望能为百姓的康复尽一份力量。

身在前线,密不透风的防护、多团队配合等重重考验下,黄__本着把患者当作亲人的初心,用自己的专业护理好每一位患者。除了完成日常的护理工作,黄__还参与总护士长轮值,承担抢救车专人管理、负责除颤、吸痰等急救技能及应急预案培训考核等工作。此外,黄__还担任了汕尾医疗队院感组长工作,身肩执勤、督促队员严格落实院感要求等工作。

在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抵达武汉满月日迎来了她所在的客厅方舱医院休舱的阶段性胜利。黄__也获得了“先进标兵”的光荣称号,但是疫情未取得最终胜利,原地休整待命的他们,坚定的递上了再次请战书,随时听从指挥,接受新的使命,用行动践行医护人员的初心和使命。

抗击疫情一线英雄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25位用户喜欢。

“线路出现故障,影响负荷监视和分合。”国网株洲调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的专用线路通信异常。这个情况马上被当班调控员文章(上图。本报记者杜若原摄)发现。他第一时间从数据中研判出产生异常的原因和后果,并紧急向值班调度报告。抢修指令从这里发出后,故障很快排除。此刻,株洲市中心医院依然灯火通明,救治新冠疫情患者的工作井然有序。“他们救护患者,我们守护医院。”文章说。

调控中心大大小小的屏幕中,各种数据信息不停地跳动着,从盯住大屏小屏的专注眼神里,才能感受到这里非同一般的紧张。抗击疫情期间,调控中心的重点工作就是确保全市62家定点医院、隔离观察场所等的用电安全。

“昨晚雷雨大风天气,市区配网发生了线路跳闸,目前已全部恢复送电……”1月26日清晨,调控大厅里,彻夜未眠的文章与同事交班。同时,他转交了一份疫情防控重点用户详细记录,并嘱咐同事这些定点医院的保障丝毫都不能马虎。

疫情突发,后方保障也是一场战斗。“特别累,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6倍。但是特殊时期,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又特别自豪。”文章说。要从上万条数据中及时发现异常,并能准确研判出故障原因,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水平,更需要责任与担当。

别看文章才26岁,长得瘦削白净,说话慢条斯理,但工作起来毫不马虎,监控大屏、熟练巡线、精准研判。疫情发生后,他连续值守了一个多月。在疫情防控期间,调度台平均每天要接听200多个电话,处理1000余条监控信息,文章和同事们站在第一线,有条不紊地做好紧急缺陷及故障的处理,用专业和责任守护着城市的光明。

抗击疫情一线英雄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70位用户喜欢。

钟__,女,共青团员,__区__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护士。

疫情期间,她身兼数职,为了保障防疫工作高效运转,她主动请战,承担隔离酒店值守、火车东站站点值守、新冠疫苗接种等工作。她参与新冠疫苗接种上千人次,转运发热病20人次,2020年12月和2021年7月,她再次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参与__区密切接触者酒店隔离工作,累计服务人员300余人次。

2020年,是钟__刚来到__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第一年,因为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这一年对于所有的医务工作者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又是难忘的一年,作为一名年轻的医务工作者,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我们理应冲在第一线。”

2020年12月和2021年7月,随着境外输入病例的增多和国内本地疫情的出现,钟__和同事主动请缨参与到__区集中医学隔离点工作,虽然工作环境艰苦,但在这里钟__每天坚持负责接收隔离人员的信息并及时准确报送,负责联络和协调隔离区工作的同事,负责隔离人员的解除工作。

而让钟__最为感动的是和她并肩作战的同事,在炎热的八月,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几乎通宵地接收隔离人员,因为太热,汗水浸透全身,但是大家都没有放弃,依然坚守岗位,并互相鼓励,密切配合。

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0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63位用户喜欢。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无数的逆行者,奋战一线,守护群众健康。在葛公镇,有这么一群逆行者,他们曾经铁骨铮铮、男儿本色,退役后是英姿飒爽、军人本色,疫情防控时,无畏向前,战斗本色。

站在防疫第一线,彰显军人本色。“脱下了军装,脱不下军人的担当,若有战,召必回,我时刻准备着!”仙寓山村民何希干的话语掷地有声。何希干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流动党员,一直在合肥工作,腊月二十四返回家中,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他主动请缨,自愿申请加入仙寓山村防疫志愿者队伍。每天按照要求到劝返点执勤,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管理车辆进出,进行彻底消毒、对驾驶员测量体温等。他深知自己岗位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尽职尽责、勇于担当,坚持疫情不结束,坚决不离岗。无论白天还是深夜,总有他迎风矗立的身影,凡不属本村人员、车辆,一律劝返,不准入村!本村村民因特殊情况需要外出的,必须消毒、登记、测量体温!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的过硬军人品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风采。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你好!麻烦登记一下详细情况,测一下体温,配合我们工作"。同春村疫情防控检查点王军兴正对本村人员进行出入登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王军兴是一名退伍军人, 2010年12月退伍,获三次“优秀士兵”、“支队嘉奖”等荣誉称号。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放弃休假,第一时间报名加入镇村疫情防控队伍,落实镇村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检查点上他详细登记出入人员信息,并帮助测量体温,消毒,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严格控制车辆和人员出入。在寒冷的深夜他和村组干部坚守在检查点进行值守,毫无怨言。他主动向村委会申请外地返乡家庭成员的监督管理工作,在值班期间前往他们家中进行体温监测、宣传教育,指导他们采取正确的防疫隔离措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同时他还自愿担起村里大喇叭的宣传工作,每天向群众广播宣传最新疫情防控知识。在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中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战斗的第一线,"疫情不退,我不退,我是一名退伍军人,要发挥军人的本色,为抗击疫情贡献我的力量",王军兴坚定的说到道。

防疫第一线,无悔绿色军装!除了何希干、王军兴等人外,还有潘海峰,程日良等人,纷纷捐款捐物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当得知村里开始设卡防控,缺少人手时,他们二话不说,立即报名加入队伍当中,甘当防疫设卡登记点的志愿者....退役是军旅的延续,也是人生的重新开始,退役后的军人仍然是一面旗帜,用实际行动践行者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一名军人的庄严承诺,面对疫情更是永不后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葛公镇退役军人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退伍不褪色”的巍巍军魂!

抗击疫情一线烈士感人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57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42位用户喜欢。

《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90后海关关员胡银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他和同事们一起把守着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一关,他说站在国门前,就要为人民拦住风险。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华南地区最大的进出境空港口岸,航线通达国内外220个通航点,受新冠疫情影响,高峰期时,这里每小时仍有超过数百名旅客入境。

胡银宽是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的一名卫生检疫关员,旅客自廊桥一下来,立即进入测温通道,胡银宽就开始忙着健康申明卡初筛和再次核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几天前,在排查过程中,一名境外回国的旅客引起了胡银宽的注意。

细心的胡银宽没有放松警惕而是继续追问,得知旅客在国外居住的社区有阳性病例报告,胡银宽第一时间判定她有染疫可能。

过去奋战的40多天,胡银宽就是这样如履薄冰,他说,疫情防控没有小事,只有每个细节做到位了,才能遏制住疫情在口岸传播。

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材料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1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300位用户喜欢。

抗击疫情最暖心的故事

1、“我的口罩只捐不卖”

连日来,各乡镇、社区工作人员穿梭在各家各户宣传、排查,防护口罩日渐紧缺。

1月27日,舟曲县峰迭镇政府大院来了一位男子,一进门就打听防疫站在哪里,镇上负责人在哪里……

他叫刘军朝,是峰迭镇咀上村村民,与妻子赵红梅在村里经营一家五金杂货铺。“通过电视、手机了解到口罩特别紧张,正好我家铺子里有2000个口罩,我的口罩只捐不卖,想全部交给政府。”刘军朝说。

峰迭镇镇长白梅花介绍,镇上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消毒预防、宣传防控知识,口罩非常紧缺。刘军朝捐赠的口罩可谓雪中送炭,目前已分发到各执勤点。

2、神秘人”助警不留名

1月30日23时30分,卓尼县公安局的视频监控里捕捉到这样一幕画面:一名男子走到公安局的传达室旁边,从衣兜里取出两包医用型口罩,放在窗外台子上后便离开。

连日来,卓尼县融媒体中心将画面播发在媒体上,试图寻找到这名“神秘人”,但是至今也没有找到。一位网友在卓尼县融媒体APP上留言说:“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行动,小小的防护口罩彰显着拳拳爱心,这是卓尼数万群众的缩影之一,温暖着我们前行的脚步……”

3、武汉,加油鸭!

2月1日,江苏扬州,10岁小女孩谢兰一,将一只沉甸甸的小黄鸭储蓄罐送到派出所,里面是她攒下的零花钱,共计495元,并附纸条“武汉加油!”将储蓄罐送来后,小女孩就蹦蹦跳跳地离开了。

2月1日,江苏扬州,10岁小女孩谢兰一,将一只沉甸甸的小黄鸭储蓄罐送到派出所,里面是她攒下的零花钱,共计495元,并附纸条“武汉加油!”将储蓄罐送来后,小女孩就蹦蹦跳跳地离开了。

抗击疫情一线英雄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7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38位用户喜欢。

吴__,主管护师,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管办科员。

她是一名拥有30年党龄的老党员,平时能够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笔记有万余字,为提高自身素质,在支部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活动中,主动开展自我批评,虚心接受其他同志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在工作中不断改进。时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以身作则。作为医院的资产管理员,她每年历时三个月盘点全院7000余件固定资产,发现问题及时和科室进行沟通,确实做到账实相符。每半年对十余种重点类型的仪器设备进行详细的效益评估,对效益不好的仪器和科室,及时沟通并制定方案改善效益,以达到资产的合理利用。每月制作固定资产卡片、分类账,下科室核对新增固定资产情况。日常还完成采购仪器设备成本核算表、固定资产报废申请等。

通过对资产的有效管理为医院创造最大经济效益。面对新冠疫情她时刻冲锋在前,不论节假日和周末,坚持不懈每日到责任科室督导疫情防控情况,积极参加党员先锋岗的门诊大厅值守及预检分诊工作,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各项制度要求的学习,对督导中发现的每一个问题,及时上报并和被查科室一起想办法解决。积极回社区报道,参加社区的疫情防控值守、垃圾分类工作。为延庆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李兰娟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17个字,有2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12位用户喜欢。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李兰娟院士的一席话在微博和朋友圈中刷屏。

她说,"这次疫情过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偶像的真正含义!适当管控娱乐圈那些“明星”动辄上千万的片酬!少年强则国强,学校和家长也要有导向地教育孩子,和平年代大多数人都无恙,明星什么的家喻户晓,但是到了关键时刻,冲在前面的永远是中国军人、消防员、医护工作者,这些做出过扎扎实实贡献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

在这次疫情中,已经74岁的李兰娟院士,带领自己团队,赶赴武汉,与新型冠状病毒作斗争。

李兰娟带领团队,发现阿比朵尔、达芦那韦两类药物能够抑制病毒。虽说只是试验数据,对于病毒抑制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李兰娟院士和钟南山院士,都在自己的领域,为此次疫情作出自己一份贡献。

基辛格说过,“中国人一直都是幸运的,他们总是被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李兰娟院士、钟南山院士、白衣英雄们,不就是国家最勇敢的人吗?

我们这些普通人,一直被这些最勇敢的人保护着。无论是当代,还是近代,都是如此。

01

李兰娟院士说,希望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人生观、价值观,明白偶像的含义,适当追星,而且要追正确的星。

确实,在和平和安宁时,我们对于娱乐圈人物太过于关注,而忽略了那些默默作贡献的英雄们。

明星八卦,平时的我们可能非常了解熟悉。娱乐圈的明星,片酬动辄上千万。而我们的警察、消防员、科研人员,每个月的工资却没有他们的百分之一。

和平安宁年代,我们偏重于娱乐,娱乐圈明星八卦家喻户晓。但到了关键时期,站出来的,还是平时那些默默做贡献的无名英雄们。

医护人员、警察、消防人员等等,有的冒着极大危险,做好自身本职工作。

新闻里的最新消息,全国被感染的医务人员,达到1716名,占到全国确诊病例的3.8%。而其中,有6人为疫情而牺牲,他们是英雄,我们永不能够忘记!

02

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国家卫健委在通报疫情情况时,用了这样的字眼:

全国1716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疫情,6人不幸死亡。

这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背后都是鲜活的生命。每增加一个数字,就代表着感染的人数,增加了一个。

相关部门在通报疫情时,用了“死亡”这两个字。

我们普通人,平时形容时,都要避免用到这两个字,我们形容时,会用比较委婉的字眼,如“过世”、“走了”、“牺牲”等。

他们是英雄,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自然凋零。

他们在为国家做贡献,他们是英雄,他们是为国家而牺牲。难道可以用“死亡”这两个字简简单单来形容吗?

数字的背后,可都是生命啊!

03

和平年代,我们很少去关注英雄。但在关键时期,却是他们站出来,他们是最勇敢的人,保护着他们背后的人民群众。

少年强,则国强。

学校和家长们,需要教育他们正确的观念,追正确的偶像。

关键时期,站在最前面的,永远都是中国军人、消防员、医护工作者,他们扎扎实实地做着贡献!他们,才是中国脊梁!

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致敬中国英雄们!感谢您们,保护着后面的人民群众!

李兰娟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469个字,有2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4分钟,慢速需要19分钟,有152位用户喜欢。

李兰娟院士

她是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她深入临床一线,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7N9流感等多次重大疫情的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她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她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近半个世纪,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为我国传染病诊治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用挺拔又柔弱的身躯与死神对抗,抢回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有人说她,其心若兰,心济苍生。她就是我国著名传染病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

历经数十载艰苦攻关 愿肝衰竭患者不再绝望

“要突破一个科学难题,永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李兰娟在谈及科研成果背后故事时这样说道。2013年,由李兰娟领衔,100多位科研人员参与的“李氏人工肝系统”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并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肯定。

在鲜花与掌声的背后,则是李兰娟及其团队成员14年的辛勤付出。

重型肝炎肝衰竭是肝病领域难以翻越的一座高山,李兰娟在从医生涯中见过很多位因肝衰竭而英年早逝的患者。无法挽救患者生命的遗憾和无奈一直在她心中,也“逼着”她不断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一次偶然的血液净化治疗给李兰娟带来了灵感:一位肝昏迷患者因为无尿进行了血液净化治疗,治疗后不久患者苏醒了。是不是可以通过血浆置换和血液吸附技术,有效吸附和清除血液中的炎症物质和毒物,使肝脏得以休养生息,改善肝功能呢?李兰娟被这一病例所启发。

1986年,李兰娟带领团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研究攻关。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她和团队克服了诸多技术难点,成功创立了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打破了重症肝病的死亡魔咒。

此后的多年间,李兰娟不忘救治患者的初心,将此技术毫无保留地向全国推广,力求全国各地重症肝病患者都能够得到有效救治。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区市的300余家医院熟练应用人工肝技术,几十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同时,李兰娟还牵头制定了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指南、组织开展人工肝技术培训班,帮助全国同道正确掌握人工肝技术,推动了中国人工肝技术的健康发展。

李兰娟取得的科研成果不仅仅有大家熟知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她还揭示了重型肝炎患者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在抗击“非典”中,提出了系列防治措施,为浙江取得抗击“SARS”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首创“四抗二平衡”疗法救治人感染H7N9重症患者,显著降低了病死率……直至今日,李兰娟依然活跃在学术舞台上,孜孜不倦地在医工交叉、人工智能等领域钻研,创造着医学发展的未来。

涉足社会办医领域 满足不同层次老百姓的医疗卫生需求

“陈竺部长在一次座谈会上说过,现今人们对健康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医疗改革不仅要政府把公立医院办好,还必须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李兰娟表示:“作为医学界的‘名人’,我们必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这是推进社会办医的战略决策,也是医疗改革的探索和创新。”树兰医院就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题词“树兰医疗”那一刻,注定成为社会办医大浪中的“弄潮儿”。

“树兰”这两个字最早被提出,是2012年郑树森、李兰娟从名字中各取一字,作为夫妇二人发起的医学人才基金名字。2015年,借着社会办医的东风,以此为名,由院士团队发起的树兰(杭州)医院成立。医院秉承着“尚学、开放、勇敢、效率”的核心价值观和“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办院宗旨,致力于打造“中国社会办医标杆”,探索医改新模式。

李兰娟讲述了她的办院心经:“我们始终坚持‘三高、四化、三满意’的办院理念。三高就是高水平的专家、高质量的医疗、高品质的服务;四化就是国际化、智能化、标准化和人文化,通过这样‘三高、四化’的努力来达到‘三满意’,即患者满意、员工满意、政府满意。”

树兰医院汇聚了多名院士专家和上千名全国的知名专家,为疑难危重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院内有一面院士墙,上面除了李兰娟外,还有呼吸内科领域专家钟南山、普外科领域专家黎介寿、泌尿外科领域专家郭应禄等几十位院士,可谓星光熠熠。通过4年多的努力,树兰医院的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了大量尤其是疑难病患者就诊,逐渐发展成为疑难病诊治中心之一,综合医疗水平位居浙江省前列,医院信用评价达到AAA级,能力评价五星,患者综合满意度在98%以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树兰医院取得的丰硕成果得到了陈竺副委员长的充分肯定:“我深受鼓舞和振奋,这再一次证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是符合实际的,社会办医已经取得了扎实的进步,涌现出了像树兰医院这样的标杆。”

面对这极高的评价,李兰娟说道:“我们不过是在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老百姓医疗卫生需求方面做了一点工作。相信未来,我国不但会有非常好的公立医疗机构来保障人们的基本医疗需求,还会有一批优秀的社会办医能满足老百姓不同层次的需求。相信党和政府提出的让人民拥有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的目标,必然能够得到实现。”

承自前辈的十六字箴言 践行医学科学家、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使命

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会议室里挂着这样一副字——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造福人民。“一名医生的宗旨、使命、责任,就是挽救患者的生命。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这也是身为医生最大的幸福和安慰。”李兰娟说,这副字表达的思想与医者仁心一脉相承,也是所有医学科学家、临床医护人员共同的追求。

李兰娟对这十六字箴言作出了解释:“第一要严谨求实,医学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抢救任何一名患者,都必须要有严谨求实的精神。第二要开拓创新,医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人类没有解决的难题还很多,要用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发展医学,像人工肝等技术都是在这种精神下发展起来的。第三要勇攀高峰,鼓励年轻医生们不要为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满足,要不断发展、不断前进,勇攀科学的高峰。最后是造福人民,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个人,也不是为了某个组织,而是为了保障人民健康,让人民远离病痛。”正是因为有造福人民的追求,才有传染病学家们的坚持,才有攻克科研难题的动力。随着一个个病毒防治被攻克,人类得以免于传染病的困扰,人民的健康才有了保障。

抗击疫情一线英雄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3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31位用户喜欢。

“阿姨,您的处方单是以前的,药店说需要新的处方单才能开药,请您让主治医师再开一张发过来吧”“叔叔,您要的药没有了,看看这种行不行”……在武汉市汉阳区晴川街的一家药店,19岁的张玉欣(见图。资料照片)一边跟店主报需求,一边联系居民询问购药的细节,忙得不可开交。

张玉欣是武汉本地的“00后”大学生,疫情发生后,她主动到社区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主要负责给居民买药送药。“之前有过志愿服务经验,现在我们的城市遇到困难了,我想继续为家乡人民出一份力。”张玉欣说。

张玉欣工作的汉阳晴川街龙灯社区龙灯里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居民大多是老年人。为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用药需求,张玉欣和同事们经常从早跑到晚,遇到一些难买到的药,还得一家家药店去询问,经常饭都来不及吃。

“虽然只是跑腿的工作,但有些药对居民来说是‘救命药’,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去买。”张玉欣说,小区居民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药物比较多,有的隔几天就需要再买一次。最多的时候,她一天要买五六十种药品,光排队就要好几个小时。

让张玉欣印象最深的是,一天下午,她接到居民求助:一名70多岁的危重症患者急需球蛋白。她和同事立即开车外出找药,一家家药店去询问,从汉阳一路搜寻到汉口,辗转10多家药店,终于在快要天黑时,在一家即将打烊的药店买到了药。当他们把药送到求助居民手中时,对方感动得热泪盈眶。

志愿者的辛苦付出,居民都看在眼里。“开始时一些居民不放心,但看到那些买药的居民不仅拿到了急需的药,零钱也一分不少,现在他们都提前写下医保卡密码,放心地交给我们购药。”张玉欣欣慰地说。

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1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20位用户喜欢。

“新冠疫情不可怕,就怕有人不听话;防范意识不能松,否则一切都成空......”这是前不久在正午镇广泛流传的疫情防控顺口溜,这些顺口溜的创作者,是来自防控第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正午镇吴寨村党总支书记马立。

自4月5日清晨起,正午镇吴寨居的疫情形势骤然严峻,随即就被划为管控区域,至4月15日上午8:00解除部分管控区域,已经连续进行了五次全员核酸检测。作为吴寨居党总支书记,马立深知疫情防控工作责任重大、事务繁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工作时必须事无巨细,考虑周全,时刻要绷紧神经。吴寨居被划为管控区域,严格实行“只进不出、严禁聚集”等管控措施,每户只能派1人在指定时间外出购置必备的保障物资。按照统一安排,有序到指定地点进行核酸检测。为严格落实管控区要求措施,马立带领吴寨居两委成员在镇党委的统一安排下扎实做好了全居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值班值守等各项重点工作。

吴寨居属于管控区域边界,与多个村(居)交错,有多个路口需要设置疫情防控服务台和劝返点,而且必须保证要24小时看班值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马立一夜未眠,连续安排人员在三个重要路口卡点进行值班,无论是从值班排班到还是到卡点政策,他都详细的做出台账,让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卡点值班人员需要每天12小时值班,严格管控车辆以及人员通过,并测量体温认真做好登记,只要一有突发情况他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甚至连吃饭的时候总是电话不断。同时,马立还参与一线值班工作,劝返外出群众和返乡人员,帮助群众传运生活物资,积极配合重点路段执勤民警和城管工作等等。

在核酸检测期间,马立严格根据颍东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从摸清底数、全面发动到有序组织、安全监测,最后补差补缺、应检尽检,他都全程参与、统筹安排,详细了解每个过程、每个细节,并及时进行指导,确保核酸检测顺利完成。

由于长期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奋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4月13日,马立被确诊为次密接者,需要集中隔离,在接到隔离通知后,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的隔离问题,而是村里的工作,他立即安排好当前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持续稳步进行。在隔离期间,马立也没有闲着,他根据自身特长,自编自说出通俗易懂的防疫顺口溜,并被镇广播站采用,在全镇进行推广播放,受到了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抗击疫情一线英雄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12位用户喜欢。

邹__,女,__区__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院感负责人。

自__区新冠疫情集中医学观察点成立以来,她是第一批主动“请缨”入驻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的医护人员,始终坚守在最危险的防疫第一线。截止目前邹__已在集中医学观察点坚守100余个日夜,为850名集中医学观察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并组织开展院内外防疫知识、院感培训12次,覆盖医务人员1000余人次。

自__区新冠疫情集中医学观察点成立以来,她是第一批主动“请缨”入驻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的医护人员,始终坚守在最危险的防疫第一线。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集中医学观察点实行全封闭管理,邹__身兼数职,为留观对象测体温、开展医学观察,做好房间消毒及特殊垃圾装袋处理,还要负责送餐、开展心理疏导……在集中医学观察点她不仅是护士,还是护工、酒店服务生、心理咨询师、留观对象的朋友和家人。

由于疫情突然,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物资尤其珍贵,防护服为一次性连体设计,上一次厕所,就意味着要重新换装再返岗,那样也就会多消耗一套防护服。为节约防护装备,她每次穿上防护服后,都要尽自己最大限度的努力,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在隔离区了,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她用行动生动诠释了为患者服务、与病魔较量的医者仁心。

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88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65位用户喜欢。

自3月底阜城“抗疫”阻击战打响以来,河东街道向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常娟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肩扛责任、靠前指挥,带领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和机关下沉干部,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

冲锋在前的“领头雁”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正是怀着这样一份责任与担当,常娟积极带领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响应上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投身到抗击疫情传播的第一线。面对流调排查、核酸检测、后勤保障等诸多防疫工作,常娟主动扛起责任、靠前指挥,带领社区干部共同研讨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创新提出“党建引领,广泛发动”的工作思路,向党员、共青团员发出“战斗号令”,向群众发出“动员倡议”,以最“硬核”的措施迅速集结全社区力量,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服务群众的“暖心人”

辖内有一户居民因是次密接者,按照防疫规定需要居家隔离七天,但该户居民对隔离政策不理解,觉得被隔离在家对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情绪焦虑。常娟了解情况后,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仔细解释疫情防控政策与相关要求,为隔离居民提供生活及心理上的帮助,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在小区静态管理期间,一位居民因不小心摔断了腿需住院治疗,家里只有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自生活。得知情况后,常娟和机关下沉干部带上方便面、牛奶等食品前去看望,并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孩子,叮嘱道:“你自己在家一定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及时和阿姨联系”。

认真负责的“工作狂”

自疫情防控以来,常娟带领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和机关下沉干部认真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敲门行动”,全域3个核酸检测台12个检测点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准备开展核酸检测所需物资、为医务人员统筹安排医疗物资、随时协调解决各卡点的突发状况……身处抗疫一线,常娟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天,晚上累了就睡在社区,自4月5日阜城三区实施静态管理以来,常娟连续10多天没回过一次家。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让本就患有胃病的她病情加重了,但是她没有因此而停步休息,依旧坚守岗位。

社区安全的“守门员”

向阳社区临近火车站,又是老城区,小旅馆、出租屋众多。针对区域内居住人员密集,防控形势复杂等实际困难,常娟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对各项工作进行详细部署。特别是实行静态管理后,常娟和同事们摸排了全社区139家旅馆和出租房,共排查出300余名流动人员,挨个核查行程信息;对照户档信息和户况图,逐户摸排返乡人员;全面排查病例密接、次密接者,做到关联人员全部登记在册,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常娟一直跟同事们说:“只有把第一道门守好了,整个社区才会安全,群众才能有安全感!”她不仅是“守门员”,也是“疏导员”“宣传员”“跑腿员”……她用贴心、细心、暖心,为疫情防控夯实堡垒,为居民群众守好健康大门。

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材料(14篇范文)

在新型冠状肺炎患者救治一线奋战不足一个月,张忠德瘦了9斤。张忠德是广东省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同时还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广东省中医医疗队队长。17年前,他冲锋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在救治重症非典患者时不幸感染,在生死线上走过一回。这一次,已56岁的他又来到火线,“我只不过是换了个工作地点”。除夕夜逆行奔赴武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抗击疫情一线信息

  • 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材料(14篇范文)
  • 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材料(14篇范文)14人关注

    在新型冠状肺炎患者救治一线奋战不足一个月,张忠德瘦了9斤。张忠德是广东省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同时还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