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科学家事迹

科学家生平事迹材料(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03 07:00:06 查看人数:71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科学家生平事迹材料 484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27人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生平事迹 550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67人
科学家的生平事迹 656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24人
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材料 553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89人
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材料 661字 4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70人
伟大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材料 1904字 13段 7分钟 11分钟 15分钟 251人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生平事迹 874字 7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17人
科学家生平事迹材料 3167字 24段 11分钟 18分钟 25分钟 170人
科学家生平事迹演讲稿 455字 8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08人
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材料 728字 7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39人
科学家生平事迹演讲稿 412字 9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88人
科学家的生平事迹 583字 5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86人
邓稼先科学家伟大的生平事迹 828字 10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60人
伟大科学家生平个人事迹 1469字 13段 5分钟 8分钟 12分钟 241人
科学家的生平事迹 406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48人
科学家生平事迹演讲稿 442字 8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11人

科学家生平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27位用户喜欢。

一提到,熟悉她的人都会首先想到她热情的笑容,正是因为她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她在2019年3月份又一次被评为宾馆“优秀服务员”。

,从客房服务到营销再到今天作为忻州办事处的接待员,每一个新的岗位都给予她不同的挑战,但无论哪一个岗位,她都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不断让自己在工作中发展和成熟。

作为接待员的她,经常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地迎接每一批客人。每天都会看到她领着一批批客人进入宾馆,安排好食宿和一切活动之后,又亲自将他们送走。就这样,周到服务让那些被她接待过的各单位客人感受到了温暖,也让这些客人通过她的服务更加依赖我们宾馆。

接待工作是繁杂的,不同的客人也许会选在同一时间到达宾馆,这时候的总是在忙碌地安排好这一批客人的同时又得迅速为下一批客人作准备。紧张的工作却总是能看到她脸上绽放的笑容。即使在接待客人不多时,她又会不停地穿梭于总台和财务,还要和办事处作好联络、协调,她的努力给一批批下榻的领导和嘉宾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也让她一次次收到各界对她的赞扬和感谢。

面对成绩。她依然是满脸笑容,她说,这些只是她新的起点,她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接待好每一批客人。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生平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7位用户喜欢。

“于敏”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因为他曾经“隐姓埋名”30年之久。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于敏才进入公众视线。连他的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秘密”和“隐身”背后,是我国的核武器氢弹研究。正是“于敏”组织领导的攻关小组,找到了氢弹技术的突破途径,完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的氢弹方案。今天,88岁的于敏院士,坐在轮椅上,接过了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项。如果用一句话形容于敏的一生,或许“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最贴切的。

今年88岁的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少时凭借聪慧勤奋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像很多有抱负的莘莘学子一样,大学为于敏开启了一扇物理之门,然而不同的是,走过这扇门,这个由本土培养的科学家带领着他的攻关组,又为祖国推开了“氢弹”之门。

1967年6月,我国西北罗布泊上空,蔚蓝色的天空骤然升起一团炽烈耀眼的火光,迸射出比几百个太阳还要亮的光芒,急剧翻滚的烈焰腾空而起,形成了一朵巨大无比的蘑菇状紫色烟云。中国人从此拥有了氢弹,当量330万吨级,于敏这个名字从此也与中国氢弹技术紧紧连在了一起,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中,“于敏”的条目下赫然写着:“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目前全世界只有两种氢弹构型,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说起当年,于敏淡淡的笑着:

于敏:大家都非常的高兴,我当然也很高兴。

科学家的生平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24位用户喜欢。

如今,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你知道电话是谁发明的吗?

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多工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面对面的交谈。于是,贝尔开始了电话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_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_簧时,_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间里电报机上的_簧颤动起来,还发出了声音,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贝尔的思路顿时大开,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对着一块铁片说话,声音将引起铁片振动;若在铁片后面放上一块电磁铁的话,铁片的振动势必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时大时小的电流。这个波动电流沿电线传向远处,远处的类似装置上不就会发生同样的振动,发出同样的声音吗?这样声音就沿电线传到远方去了。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电话吗!

贝尔和华生按新的设想制成了电话机。在一次实验中,一滴硫_溅到贝尔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华生先生,我需要你,请到我这里来!”这句话由电话机经电线传到华生的耳朵里,电话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贝尔成为电话发明的专利人。

贝尔一生获得过18种专利,与他人合作获得12种专利。他设想将电话线埋入地下,或悬架在空中,用它连接到住宅、乡村、工厂……这样,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电话。今天,贝尔的设想早已成为现实。

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材料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89位用户喜欢。

假期时,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不光我爱看,我的爸爸妈妈也喜爱看。

《科学家的故事》讲了许多科学家从小到大的故事和经历。其中有许多我国近代科学家,如:袁隆平、华罗庚等。他们都为我国科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袁隆平是一名水稻杂交专家。他生长于大城市,为什么会选取农业呢?原来那里也有一个故事:小学时,老师领同学们参观一个资本家的园艺场。园艺场里鲜花盛开,袁隆平想:如果长大后能在这样的地方工作该多好。这件事使袁隆平最终选取了农业。

华罗庚是著名的数学家。小时候,父亲让华罗庚学算命,可他七算八算,看出了其中的破绽。于是,又专攻数学。他自小爱解难题,有一次他居然发现大学教授苏家驹解错了题。他就写了一篇论文,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之后,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发现了这个奇才,就把他请到清华大学来,在以后的半个世纪中,华罗庚写了不少著作,成了一名享有盛誉的科学家。

这些科学家小时候虽然买不起书,上不起学,甚至被别人耻笑,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下对知识的渴求,而是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攀登科学高峰,最终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想想此刻的我们,不仅仅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更有专门的老师教导。我们的学习生活是何等的幸福啊!我们又怎能不好好珍惜呢?

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70位用户喜欢。

是谁,为了回到自己深爱的祖国,历尽千辛万苦;是谁,为祖国呕心沥血,为航空导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就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

当我从《科学家的故事》中看到他的故事时,非常震撼。这本书里选编了钱学森、王永志等10位中国科学家的故事。阅读李四光的故事,让我们折服于他对科学探索的痴迷。阅读童第周、茅以升、袁隆平······我们会发现,令他们奠定向科学进军目标的,是从小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钱学森的故事。钱学森早年出国留学,从1935年到1955年,他在美国整整待了20年。尽管在美国拥有最高层的经济条件,丰厚的工资,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钱学森冲破藩篱,坚定回国,最终,在媒体舆论的攻击下,钱学森顺利回国了。回国后,钱学森创造了许多世界性的奇迹,为中国导弹,火箭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获得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令我敬佩的不仅仅是他那专业的技术,还有他的爱国精神。记得有一次,我在期中考试时考得不理想,那是我上学以来考得最差的一次,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伤心地痛哭起来。心想:该怎样面对爸爸妈妈呢?我真是无颜面对老师,更对不起父母啊??想到这些我甚至想到了死。当我万念俱灰的时候,细心的老师发现了,老师把我叫到身边,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昕昕,别难过,谁都会有失败的时候,面对失败的方法不是唉声叹气,应该积极地面对,找出失败的原因,这样你才能战胜它。”老师的话终于让我鼓起勇气,把“糟糕”的试卷拿给了爸爸妈妈看??

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我要像科学家们那样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热爱祖国,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伟大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材料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04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51位用户喜欢。

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吗?人类因此而记住了它们的发明者——爱迪生。

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是美国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一个只读过三个月书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呢?我想,如果你听说过“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就一定会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1847年,爱迪生降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一天,他指着正在孵蛋的母鸡问妈妈:“母鸡把蛋坐在-底下干嘛呀?”妈妈说:“哦,那是在孵小鸡呢!”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四处寻找,终于在鸡窝里找到了他。原来,他正蹲在鸡窝里,-下放了好多鸡蛋孵小鸡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来,又是给他洗脸,又是给他洗衣服。还有一次,他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想:既然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呢?于是,他找来一种药粉给小伙伴吃,为了让小伙伴飞上天空去。结果,小伙伴差点儿丧命,爱迪生也被父亲狠揍了一顿。

好不容易,爱迪生长到了8岁,父母把他送进了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以为从此以后他能安安份份上学了。谁知,他仍然爱追根问底,经常把教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爱迪生马上站起来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呢?”这个问题把老师问住了,他认为爱迪生是个捣蛋鬼,专门和老师闹别扭,于是,在上了三个月的课以后,爱迪生就被老师赶回家了。

爱迪生的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没有因为独生子被撵回来而责怪他,相反,他决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当她发现爱迪生好奇心重、对物理、化学特别感兴趣时,就给他买了有关物理、化学实验的书。爱迪生照着书本,独自做起实验来。可以说,这就是爱迪生搞科学发明的启蒙教育。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他在斯特拉得福铁路分局找到了一个夜班报务员工作。按规定,夜班报务员不管有事无事,到晚上九点后,每小时必须向车务主任发送一次讯号。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

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爱迪生望着自己发明的机器,欣慰地笑了。

应该说,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紧紧相联的。在他发明了电报之后,又开始搞电话实验。他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够随着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就仔细观察,并且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记录。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前来观看,并称他为“最伟大的发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

不仅的科学家需要好奇心,我们普通人要学习知识、有所成就也需要好奇心。1991年7月,《光明日报》科技部曾对全国青少年科技小发明比赛中获奖的11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您的主要心理特征”一栏里,92%的同学写的是“好奇心强”。湖南零陵地区道县一中的少年何骥,在一天到鸡棚捡蛋的时候,禁不住好奇地想道:鸡蛋到底为什么一头大一头小呢?是大头先出母体还是小头先出母体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每天一放学就立刻赶回家,蹲在鸡棚旁静静地观察,有时甚至连晚饭都忘了吃。两个多月以后,何骥终于发现:鸡蛋是大头先出母体。为此,他写了论文,得到许多生物学家的称赞。他的发现,居然是鸟类文献中还没有记载过的新发现。

成才需要好奇心,但是有了好奇心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成才。要想有成就,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种子,没有种子就长不出参天大树,没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种子播种在黑土里以后,经过人们的浇灌、培育,会逐渐地破土而出,由小苗长成栋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也一定能够使你成为有用之才。当代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正因为好奇心如此重要,所以,许多人都把好奇心称为成功者的第一美德。对于一个有志成才、渴望成功的少年来说,好奇心是最宝贵的。

无论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还是小中学生何骥的故事,都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真理:好奇心——发明家之心。

你渴望你的智慧之花早日绽开吗?你渴望你的创造灵感早日到来吗?那么,就仔细地观察生活吧!一个不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都漠然视之的人是不会拥有一颗好奇之心的。如果你想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做一颗明亮的星,就从现在开始迈出你成才的第一步——强化你的好奇心吧!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生平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17位用户喜欢。

1940年,钱三强取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又继续跟随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川。1946年,他与同一学科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导师约里奥向世界科学界推荐。不少西方国家的报纸刊物刊登了此事,并称赞“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还向钱三强颁发了物理学奖。

1948年夏天,钱三强怀着迎接解放的心情,回到战乱中的祖国。他回国不久就遇到1949年1月的北平和平解放,他在兴奋中骑着自行车赶到长安街汇入欢庆的人群。随后,北平军管会主任叶剑英派人找到他,希望他随解放区的代表团赴法国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

中共中央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拨出5万美元,要他帮助订购有关原子能方面的仪器和资料。看到共产党的领导人在新中国尚未建立时就有这种发展科学事业的远见,钱三强激动得热泪盈眶。从国外归来后,他于开国大典当天还应邀登上了天安门。

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他在中国科学院担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并于195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他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

1960年,中央决定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后,已兼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他像当年居里夫妇培养自己那样,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在“两弹一星”的攻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核专家,并在这一领域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

人们后来不仅称颂钱三强对极为复杂的各个科技领域和人才使用协调有方,也认为他领导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满门忠烈”的科技大本营。

晚年的钱三强身体日衰,仍担任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他一直关心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强调不仅要服务于军用还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终年79岁。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钱三强追授了由515克纯金铸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了这位科学泰斗的巨大贡献。

科学家生平事迹材料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167个字,有2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8分钟,慢速需要25分钟,有170位用户喜欢。

谢,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人,1957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游泳专业,任教于工学院(工业大学前身)体育教研室,从事体育教学、科研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竞技游泳国家级裁判。谢先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安贫乐道于“游泳池水净化技术研究应用”近四十年。与__大学化工学院施来顺教授成功研制出“二氧化氯混合高效杀菌消毒剂生产工艺及应用技术研究”等十多项科研成果,取得五项发明专利,填补国内游泳池水净化科技空白,多项达国际先进水平。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在六七十年代教学与训练中,他坚持理论先导、实践检验模式,长期担任竞技游泳裁判工作,兼任中国泳协裁委会委员、__省泳协常委兼裁委会主任;中国大学生游泳协会第一届常委、科技委员会主任;__省体育理论学会常务理事、高等院校体育专家组成员;发表科研论文与文章30余篇;被评为__大学“七五”、“八五”科技先进工作者。

一、水乡里走出的“旱鸭子”

1936年,谢出生于广西横县附近的一个小村子。1950年,他考上了横县中学,正是外出读书的机会,让谢有了接触游泳的机会,这也为他将来的游泳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没有接触过专业的训练,也没有跟别人学过,但是谢却对游泳有着特殊的天赋。“没人教我,我自己在水里扑腾着玩,时间长了就学会了,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我学游泳是无师自通。”

据谢回忆,当时自己对于游泳非常得痴迷,几乎一天不下水就觉得不舒服。“广西那边冬天也比较暖和,所以我冬天也去游泳,一年四季都会去游,跟同学一起比赛,潜水,捉鱼。”谢学习成绩不错,加上喜欢游泳,因此在他毕业时,考上了武汉体育学院,而这也改变了他的一生。

二、为横渡长江当导游

1955年,18岁的谢进入武汉体院学习,从没有进行过任何体育训练的他,从入学伊始就决定将游泳定为自己的科目。“那时候的大学很特别,没有什么专业区分,只要你喜欢就可以去参加。”谢很快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学会了各种游泳技术,并且在武汉体院的游泳圈子里有了点“小名气”。

1956年5月前后,谢忽然接到了学院领导的通知,要求他和其他九位擅长游泳的同学一起,去接受一个“光荣的任务”。谢回忆说:“去之前也没说干什么,只是要我们过去,等我们到了之后发现,接待我们的是一批解放军战士。”

“我们当时的任务就是游泳,游过长江,每个人之间都不会做什么交流,各自按照指定的路线来游,每个人后面都会跟着一艘皮艇,一旦出现意外就可以向他们求助。”“我们一边游,一边跟皮艇上的解放军同志说,哪里有暗流,哪里有漩涡。”

据谢回忆,他在游完长江后,又跟其他的同学被送到汉口八一饭店封闭休息后才知道,他们是在给___做“导游”,毕竟当时___横渡长江是件大事,他们要提前为他选定一条安全的横渡路线。在得知自己做了___的“导游”后,谢和同学们都很激动,“我们都觉得很光荣,能够为主席探路”。畅游长江后发出了“支援解脱中国台湾横渡长江竞赛”的号召,谢当时积极响应,并获得了“支援解脱中国台湾横渡长江竞赛奖章”。也是在这一年,谢开始尝试着用冷水洗澡,“___曾经说过,‘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洗冷水浴就是对身体的一种很好的锻炼”。

三、陪陈毅元帅畅游卧虎山

在谢家里,珍藏着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拍摄于1964年的济南市卧虎山水库,里面记录的是谢____年轻时陪陈毅元帅畅游卧虎山水库的故事。

“那是1964年陈毅元帅来济南视察的时候,要去卧虎山水库游泳,当时我就被选中去陪陈毅元帅一起游泳。”谢说,自己当时特别紧张,因为在他的印象里,陈毅元帅应该是一位征战沙场的大将军,很可能“不太好说话”,但是没想到的是,现实中的陈老总却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老者。“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跟我们开玩笑,是一个没有架子的领导。”谢至今还记得陈毅元帅跟自己开的玩笑,“当时陈老总一听我说话,就说:‘你是老广吧?你们都来自五湖四海吧?我就喜欢五湖四海的朋友。’”这句玩笑也让谢紧张心情得到了放松。

在谢印象里,下了水的陈老总就像个孩子一样,“当时陈老总还问我说‘你知不知道在水库里游泳,哪里最危险?’我说不知道。陈老总说,‘泄洪道最危险,你可别过去’。”在游泳期间,陈老总还不断地对身边的人说:“你们要是累了,就去小艇上休息一下。”“说真的,当时我们来陪老总游泳的人都很激动,一点也不觉得累,陪着陈老总游了一个多小时。”谢说,在陈老总游兴正浓的时候,还和他开了个小玩笑。

“当时陈老总问我,能不能在水里把他举起来,我说试试看。其实那根本不可能,于是陈老总就笑着跟我说,你还得继续努力啊!”也是在这个时候,摄影师拍下了谢和陈老总的照片。“现在我年纪也大了,看看照片,还觉得陈老总的话仿佛是昨天说的。”

四、泉城冬泳第一人

1957年秋,在武汉体院毕业的谢,被分配到了济南的工学院(原工业大学)。“那时候济南还没有正式的游泳场馆呢,所以我没事儿就去黑虎泉游泳,当时黑虎泉的琵琶桥下就成了我游泳的固定场所,只要我有空,就一定要去那里游泳。”

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冷,游泳的人也渐渐少了,但是谢却依然每天早上起来就往黑虎泉跑,“去那里游泳特别舒服,而且我已经养成了习惯,不游泳就不舒服”。但是在大冬天里跑到黑虎泉游泳的谢,却成了路人议论的疯子。

“那时候济南还真没有人冬泳,我每次去游泳,岸上就一帮人在看着,议论着,有的甚至觉得我精神有问题。”谢说,自己的“冬泳”习惯不但被路人看成是“疯子”,连自己的家人也反对。“我的岳母是最反对我冬泳的,她甚至跟我说过,早知道我有这个‘爱好’,绝对不会让女儿嫁给我。”而谢岳母反对冬泳的原因是,担心女婿因此患上关节炎或者是风湿病,“其实这都是误解,冬泳对于人的精神和身体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只要你做足了准备活动,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就这样,谢开始坚持冬泳,几乎从没有间断过。谢冬泳习惯渐渐地吸引了一批同样的游泳爱好者。“最初是我跟我同事一起,后来冬泳的人渐渐多了,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冬泳这个活动。”于是,谢冬泳圈子开始不断地扩大,从最初的一两个人,变成了三四个人,五六个人。

“人越来越多,后来到了80年代初,我们干脆就成立了一个冬泳协会,组织人们一起冬泳。”谢说,“当时来冬泳的人很多,有的是从山大老校(现洪家楼附近)跑过来的,有从泺口过来的,几乎每个冬天的清晨,这些人都会早早的赶到我们冬泳的地方,大家一起说说笑笑的做做准备活动,然后下水游泳。”

“我一直觉得,冬泳就是一种双重的锻炼,既锻炼你的意志,又磨砺你的肉体。”谢说,每到冬天都要从暖暖的被窝里爬出来,再进入寒冷的水中游泳,这是最考验毅力的时候:“那时候也没什么暖气,大家都想睡在被窝里,但是你必须起来,如果你战胜不了你自己,又怎么可能带着别人去冬泳呢?”

五、泳池里的水处理专家

在济南卧虎山水库陪陈毅元帅畅游后,谢倡导全校师生员工游泳,学校适时发动学生勤工俭学建游泳池,1966年落成。因为泳池几天不换水,水体就变质污染,但天天换水,成本高得无法维持。如何保持池水清洁——他简直到了昼思夜想的程度。他出于一种原始的解决池水去污、还原清洁的设想,结合教学、科研选课题,查阅资料,久“泡”图书馆,钻研生物化学零零碎碎的知识理论、求教行家实验。“十年动乱”最难过的日子仍痴心不改——哪怕再艰难,他横下心发誓“这条水之路走它一辈子”!

1979年的春天是谢走“水路”创业里程碑的日子。他十几年的漫漫研发,最终搞成了非循环过滤游泳池水处理技术,成功应用在游泳池,水不必更换,水质却不坏。这一科技成果获__省“优秀科技成果奖”。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淡泊名利是他的心性,几十年中他有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可以生财,但他不索不求!他和__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施来顺研制的“负压暴气二氧化氯生产应用技术”,在工业水处理中显示极佳的消毒杀菌、抑制藻类的环卫效果,填补了国际空白,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专利。

谢有自己的价值观:“从给领袖陪泳结下了水缘,我永远是教师、游泳教练、裁判,绝不让钱财玷污了自己的水缘。”谢人生格言最先传给子女,政治上不搞投机,经济上不贪便宜,生活上不搞攀比,工作上不惜气力。面对市场物欲大潮,手握多项科研成果的游泳高手谢说:“我只浇好水就行,从不数树上的果子。”

科学家生平事迹演讲稿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08位用户喜欢。

大家好!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让世界充满和平。永远没有战争!

我会制造一些机器让世界停止战争,充满和平的世界会让人们有充满有和平的心!

首先说我的第一的作品:和平纸鹤。和平纸鹤的作用是:每天会飞翔天空,将发动战争的国家停止打仗!充满和平!只要让和平纸鹤对发动战争的国家说上几句,那个国家就不会再发动战争!口头禅:我们是地球的孩子,所以我们要保护她!历史战绩是:将三个国家停止打仗,并将这三个国家结成同盟。

看看我的第二个作品:警察机器人。警察机器人的作用是:每天将打架、闹事、犯罪和辱骂等破坏和谐的人拘捕,依照法律将这些人处置!口头禅:爱护他人爱护自己,不要再犯罪了。历史战绩:拘捕人数达到20万人之多!经过检查都是大部分都是反恐分子!

第三个作品是:清理战舰。清理战舰的作用是将海上的垃圾清理,受到清理战舰清理的地方不会再出现垃圾。还能停止海上战争!口头禅是:大海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保护她!历史战绩是:清理了十万多斤垃圾,停止了三十七起战争!

有了这些助手,地球妈妈再也用担心啦。再也不用担心地球受污染啦!保护世界和平我们人人都有责任!

谢谢大家!

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材料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2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寒假里,我和姥姥共同阅读了《科学家的故事》一书。这是一本厚厚的书,里面介绍了四位科学家的成长过程以及他们对人类的卓越贡献。我读了以后深受教育和启发。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学家。他为了写《本草纲目》,几乎读遍了所有的古医书,走了万里路,他想把自然界所有的药都写进这本书里。《本草纲目》问世以后,在国内外广泛流传,成为中医案头必备的书。这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举世闻名的巨著是古代任何一部本草书所不能比的。李时珍不愧为世人敬仰的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生活在1500多年前的伟大科学家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通过刻苦钻研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我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祖冲之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

本书中介绍的第三位科学家是达尔文,他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种种磨难,不仅采集到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标本,记下了几大本观察日记,写出了多篇论文,更重要的是他抛弃了“特创论”的观点,得出了一个科学结论,那就是生物进化论。他还用20多年的心血写出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它对生物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后一位科学家是爱迪生,这位美国的伟大发明家,在他的一生中,凭着智慧和勤奋,完成了2000多种发明。正是这些发明,给当今世界增添了异彩,使我们享受到了他智慧的福荫。他虽然故去了,但他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全世界。

有人说:“他们都是天才。”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勤奋努力,刻苦钻研才是他们成功的根本原因。

要成才,必须做到:不怕苦、有毅力,还要从小开始。我虽然还不会谈很多的道理,但有一点我深有体会:要向几位科学家学习,踏实认真,一丝不苟地学好本领,将来长大了也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人。

科学家生平事迹演讲稿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12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88位用户喜欢。

大家好!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许多东西,为人民做出贡献。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一种药,这种药是在战争的时候吃的,人们吃了它就不会打杖,反而会成为好朋友,这样天下就太平了。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一种万能胶,在做海堤和垛墙的时候,就一点也不累了。只要轻轻的一粘就做好了,非常坚固耐用。既使一颗小行星撞到了,但是里面的人会毫发无损。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一种种子,农民有了它赚的钱就多,只要一种下去,就会长成有梨子,香蕉,西瓜的树了,这样岂不是很好吗?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可以爬到月球的电梯,只要人站上去系好安全带就可以一秒钟到那,一次10元,既省钱又方便,还可以减少地球的负担。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还要发明一种药,得了重病的人吃了它一天就好了。没病的人吃了它可以变成超人,消灭不法分子。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一种水管,如果有水灾,只要按一下绿色键水就会吸收了,火灾来了还可以按红色键灭火。

我想我说的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科学家的生平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86位用户喜欢。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脑。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但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在他不满意自己的小板凳的时候,他又再次投入制作。他一共制作了三个小板凳,最后的一个比前两个要好一些。在制作小板凳的过程中,爱因斯坦表现了他对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完全释放自己的能量,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邓稼先科学家伟大的生平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8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60位用户喜欢。

有一位老人,他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他享有“两弹一星”之称,他是受国人敬仰的中国核武器之父——邓稼先,听到这个名字,我的心中不由而生一种敬佩之情。

1924年邓爷爷出生在安徽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受家庭氛围的熏陶,从小就热爱学习,长大后考入普渡大学研究生院,他勤学好问,不到两年便读满了学分,还通过了博士答辩。他当时仅是26岁,人称“娃娃博士”。

他在取得博士学位仅九天,毅然决然放弃了优越富饶的美国,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当时,他仅仅带回来了几双袜子和一脑关于核武器研究的知识。此后八年中,他废寝忘食,每天扎在工作中。

1958年秋,钱三强爷爷找到了他,决定与他一起给国家放一个“大炮仗”,在此之后,他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上消失了,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了戈壁滩上。

1959年,苏联政府终止了对我国的一切援助,并一同带走了当时所有的研究资料。中共中央下定决心自己动手,研究出原子弹。邓爷爷担任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当时所有的结论。

邓爷爷虽长期担任核实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他总是出现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

一次核试验出现故障,原子弹坠地被摔破,他深知其危险,仍手持摔破的原子弹碎片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许鹿希知道后,强行拉他回去做检查,经检查,在他的小便里发现了放射物质,肝脏受损,就连骨髓也侵入了放射物质。在检查后,他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继续研究。

在他步履维艰时,他仍坚持自己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权威对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不能去!”在他临终前,组织为他的出行专门配了一辆小轿车,他只是在车上坐了一会儿,表示自己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祖国追授他金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爷爷一个忠诚老实、从不骄傲的伟大科学家,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这种努力刻苦的精神就应像种子一样,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开花,我们难道不应该向他学习吗?面对困难和挫折,勇敢向前,这些不正是助于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吗?

邓爷爷——一粒我心中的种子,将会指引我的成功!

伟大科学家生平个人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69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41位用户喜欢。

小欧拉智改羊圈

欧拉是数学史上着名的数学家,他在数论、几何学、天文数学、微积分等好几个数学的分支领域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不过,这个大数学家在孩提时代却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

事情是因为星星而引起的。当时,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有一次,他向老师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老师是个神学的信徒,他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圣经上也没有回答过。其实,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是无限的。我们的肉眼可见的星星也有几千颗。这个老师不懂装懂,回答欧拉说:"天有有多少颗星星,这无关紧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镶嵌上去的就够了。"

欧拉感到很奇怪:"天那么大,那么高,地上没有扶梯,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天幕上的呢?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

他向老师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涨红了脸,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老师的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才上学的孩子向老师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使老师下不了台,更主要的是,老师把上帝看得高于一切。小欧拉居然责怪上帝为什么没有记住星星的数目,言外之意是对万能的上帝提出了怀疑。在老师的心目中,这可是个严重的问题。

在欧拉的年代,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人们只能做思想的奴隶,绝对不允许自由思考。小欧拉没有与教会、与上帝"保持一致",老师就让他离开学校回家。但是,在小欧拉心中,上帝神圣的光环消失了。他想,上帝是个窝囊废,他怎么连天上的星星也记不住?他又想,上帝是个独裁者,连提出问题都成了罪。他又想,上帝也许是个别人编造出来的家伙,根本就不存在。

从学校回家后,无事时他就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他读的书中,有不少数学书。

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若要按原计划建造,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要是缩小面积,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米。

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他有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听了没有理他。小欧拉急了,大声说,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

父亲听了直摇头,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

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父亲着急了,说:"那怎么成呢?那怎么成呢?这个羊圈太小了,太小了。"小欧拉也不回答,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然后,小欧拉很自信地对爸爸说:"现在,篱笆也够了,面积也够了。"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父亲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孩子比自己聪明,真会动脑筋,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父亲感到,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太可惜了。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1720年,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这一年,小欧拉13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

科学家的生平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0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_的旗手,是人类历史中最具创造_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论等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爱因斯坦在科学思想上的贡献,在历史上也许只有牛顿和达尔文可以媲美。同时,爱因斯坦还以极大的热枕关心社会进步,关心人类命运,反对侵略战争,反对_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反对民族_和种种种族歧视,并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综观爱因斯坦的一生,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他的一生崇尚理_,努力使科学造福于人类,把真、善、美融为一体。

199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于美国。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活动,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得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科学家生平事迹演讲稿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42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1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科学家的故事》。

这本书主要讲了许多科学家经历种种磨难,最后终于成功的事情。

这本书既给我了知识,又教育了我,比如诺贝尔拼命刻苦钻研的精神与阿基米德到死还想着帮人们解开未解开的难题的品质等。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牛顿,他生在意大利,是一个近代科学历史上的经典的物理学的大师,他曾发现了力学三定律:惯性定律,落体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为未来人们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此外他还创造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对光的分解研究,打开了近代光科学研究的.大门。他发现,阳光可以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对以后人们研究光时作出了很大的帮助。

这种废寝忘食的精神真了令我感到敬佩: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点事出去了,临走前叫牛顿煮鸡蛋吃。等到老太太回来后,问牛顿鸡蛋煮好了没有,牛顿边工作边说煮好了。等她掀开锅盖一看,被惊呆了。原来因为牛顿忙于计算,错把怀表当成鸡蛋放进锅里去煮了!

这本书真是太好看了,所以我建议大家没事时也读读这本《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家生平事迹材料(16篇范文)

有一位老人,他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他享有“两弹一星”之称,他是受国人敬仰的中国核武器之父——邓稼先,听到这个名字,我的心中不由而生一种敬佩之情。1924年邓爷爷出生在安徽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受家庭氛围的熏陶,从小就热爱学习,长大后考入普渡大学研究生院,他勤学好问,不到两年便读满了学分,还通过了博士答辩。他当时仅是26岁,人称“娃娃博士”。他在取得博士学位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生平信息

  • 邓稼先科学家伟大的生平事迹(16篇范文)
  • 邓稼先科学家伟大的生平事迹(16篇范文)95人关注

    邓稼先从小就有爱国情怀。13岁时,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了,日本侵略者遍布京城。当时,日本侵略者有个规定:凡是中国百姓从日本哨兵面前走过,都要向其行鞠躬礼。邓 ...[更多]

  • 科学家生平事迹材料(16篇范文)
  • 科学家生平事迹材料(16篇范文)71人关注

    有一位老人,他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他享有“两弹一星”之称,他是受国人敬仰的中国核武器之父——邓稼先,听到这个名字,我的心中不由而生一种敬佩之情。1924 ...[更多]

  • 伟大科学家生平个人事迹(16篇范文)
  • 伟大科学家生平个人事迹(16篇范文)22人关注

    钱学森爷爷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为祖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倡导人。他1911年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 ...[更多]